大宇宙中的异域传说

大宇宙中的异域传说

一、以壮大宇宙为舞台的Xenosaga(论文文献综述)

邓红[1](2021)在《町田三郎先生的管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町田三郎是日本着名管子研究专家,也是先秦两汉思想研究和汉学的重要学者之一。町田的学术研究,继承日本中国古典学实证主义学派大师金谷治的师风,形成了在批判诵读古文献的基础上展开以学术流派的考据、诠释、分类为重点的研究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撰写的12篇管子研究论文群中。这些论文代表了二十世纪后半期日本管子研究的较高水平,其观点、视角、方法和做学问的态度,值得借鉴,但也有一些局限性。

赵永恒[2](2020)在《论清代中叶的杂剧创作》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相对于元杂剧乃至明杂剧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作为杂剧艺术的完结形态且时间距离上和当代最为接近的清代杂剧创作,由于一直以来被简单地看作脱离演出实践的典型代表及杂剧艺术的衰落阶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客观的评价。虽然近来已有一些学者就清初及晚清的杂剧做出了比较系统的考察,但是在时序层面上“承前启后”的清代中叶杂剧却很少被整体上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而获得与其戏剧史地位相称的应有关照。本文是为对其进行比较全面深入探究的尝试。第一章从清代中叶的划分与其时代风貌及戏剧史背景入手,旨在探讨清代中叶杂剧创作相关的外部环境。具体而言,尽管学界各种分期方法不同,但清代中叶普遍意义上应指乾隆和嘉庆两朝,即公元一七三六至一八二零,长约八十五年。和清初的立国未稳与晚清的变局丛生比较,这段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是有清一代在政治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而从中国戏曲发展史的角度衡量,清乾嘉时期却又是变幻纷纭、格局重构的重要阶段。起自民间乡野的各地方声腔携带着充沛饱满的活力跃跃欲试走上前台,而被统治者所遵奉的正音昆腔却日渐衰落。因应着时代审美转向的趋势,雅部与花部之间此消彼长。另一方面,宫廷演剧的繁盛对于清中叶戏曲发展的推动不可忽视,它所产生的自上而下示范效应是维持民间演剧和文人创作不断涌现的必要动力。第二章依据前章末节所作的存佚情况统计,就清代中叶杂剧进行微观考察,将其分为三段,即乾隆前期(1735-1774);乾隆后期(1775-1795);嘉庆时期(1796-1820),从以上三个阶段中挑选出较具特色与代表性的十二位剧作家,对他们的生平经历和杂剧创作成就做一番简要概括的介绍评述,以试图从更为详尽的层面展示清代中叶杂剧创作的基本面貌与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就参与清代中叶杂剧创作的剧作家中比较显着的两点现象进行分析,首先是满族及蒙古族文人和他们的杂剧创作;其次是在乾嘉时期比较集中地出现山东杂剧作家的情形。第三章着力探究清代中叶杂剧的内容旨趣及在艺术形式上的变化与创新。依据作品立意取向的不同,将它们大致分为征实尚史、教化劝惩、抒情写志三类。由于清乾嘉时期经史考据之学极为昌盛,所以有些杂剧作家不免将治学之道用在创作上,或考述历史,或刀笔写录亲历时事,使之成为了其学术的延申或补充。在思想意趣上,清中叶杂剧大多以正人伦、教风化为己任。这一方面得自康熙以来对程朱理学的尊崇,另一方面,封建末世各种深层矛盾的外化使文人们愈觉维系圣人纲纪的紧迫感,而在他们挥笔言劝惩之旨的同时,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亦多有拓展。但不少作品则仍秉承抒写情志的传统,托他人之事以浇胸中块垒,表现各种人生感怀。而艺术新变主要在三个方面有所体现:第一,体制上最大程度地缩长为短,以单折短剧的大量出现为标志;第二,通过改编花部戏或引通俗小说中的题材入杂剧实现“俗文化”因素的借用;第三,杂剧创作趋向主观化、诗文化,成为写心抒情的重要手段。不过,上述诸种体制形态上的革新最终却从不同侧面构成了杂剧舞台因素的进一步弱化以至于消解。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清代中叶杂剧创作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张文[3](2018)在《桂林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已有七十多年。加强对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警醒世人,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维护世界和平,都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桂林抗战文化的研究引人注目,取得了比较多的研究成果,如史料形式的编着不少,但还有许多研究领域尚待开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桂林抗战文化城为切入点,以1937至1944年桂林文化城的抗战文化运动为主线,以国共两党有关抗战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重要领导人关于文化抗战的重要论述为根本立论依据,借鉴学术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探讨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时代背景、主客观条件、发展繁荣的表现与原因,桂林抗战文化的内涵、特征、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和发展于中国的全面抗战爆发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的形成之际,有其一定时代背景和独特的主客观条件。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重心被迫西移,文化机构和文化人士纷纷内迁,桂林因其独特的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文化人士,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创造了辉煌的抗战文化,使桂林成为西南大后方重要的文化中心和闻名于世的“文化城”。一时间,文人荟萃,书店、出版社林立,报刊、图书琳琅满目,文艺活动如火如荼,高潮迭起,新闻出版战线呐喊呼号,社会科学有声有色,教育与科技艰难前行,成为桂林文化城辉煌的抗战文化史诗。桂林“文化城”的形成和桂林抗战文化的繁荣,绝非偶然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早期马列主义的传播和全国抗战文化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二是桂林的特殊地位开启了大门;三是文化重心西移和文化人内迁构筑了平台;四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指引了航向;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并以其卓越的胆识和正确的策略,通过直接掌舵、理论导航、统战护航、“借力”助航、“斗争”引航等一系列高超的艺术领导着抗战文化运动,使桂林文化城和桂林抗战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五是政治环境比较宽松提供了空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民族危难之际,亦使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桂系地方实力派给桂林抗战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和土壤。全面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对文化战线服务于抗战作了一些开明的规定,改变了过去对进步文化和进步文化人士的“围剿”政策,采取了某些民主和相对开明、进步的政策措施。新桂系在抗战初期抗日的态度比较坚决,他们借“抗日反蒋”旗帜罗致人才,在一段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对进步文化人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对抗日民主运动持比较宽容和积极的态度。六是广大进步文化人的抗争和奉献唤醒了民众;七是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动力,爱国主义是文化战线团结抗日的基石。桂林抗战文化的发展繁荣呈现出几个历史阶段和特征:随着大批名流入桂,文人荟萃,文化团体蓬勃发展,桂林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走向高潮的前奏;随之而来是如火如茶的抗战文艺运动、新闻出版战线的呐喊呼号,社会科学空前繁荣,桂林抗日救亡文化运动高潮兴起;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桂林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在低潮中坚持和发展,广大文化人在迂回曲折中作战,教育与科技艰难前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大批留在香港的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大营救,辗转来到桂林,加入到文化抗战的大潮中,桂林的抗日救亡运动从低潮重新走向高潮。抗战文化是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民族文化。桂林抗战文化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成果,其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二是服务救亡图存,致力团结抗战;三是宣传科学的思想理论;四是传播、集聚正能量。在特征上,桂林抗战文化除了具备一般抗战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即政治性、群众性、批判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突出特征:如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宣传抗战主题;以通俗化大众化的内容唤醒民众;以广泛多样的形式鼓舞人民斗志;以团结进步民主包容为价值取向,等等。桂林抗战文化在抗战文化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历史作用,它构筑了大后方“文化抗战”的重要阵地,增强了抗战的文化力量;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全面抗战与持久抗战;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斗争艰辛、成绩卓着的光辉一页,它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作为我国抗战文化的缩影,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经验实际上也是抗战文化的经验。如: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爱国主义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统一战线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法宝;面对艰险、勇往直前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内因,等;桂林抗战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丰硕成果,是中国抗战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中国抗战文化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色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成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近代民族解放战争所形成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抗战文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里程碑,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内容,丰富了现代文学艺术宝库。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因种种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也难免存在一些局限或不足之处。如:报刊宣传偶尔出现过偏右现象;与地方党组织的关系应该更加密切;革命文化阵营内的争论民主性不够;偶尔出现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现象。回顾抗战历史,研究抗战文化,探讨其当代价值,是当代中国应有的责任。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发掘抗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促进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文价值主要表现在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桂林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一、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因素;二、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三、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资源;四、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五、唤醒历史记忆,警惕军国主义的重要武器;桂林抗战文化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启迪,如,必须坚信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领导和引领;必须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主体作用;必须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人类应该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李媛[4](2018)在《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之异同》文中指出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它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与我国其他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回族文化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共同哺育下而形成的,在回族人民的生活、心理、习俗、艺术等各个方面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也继承了伊斯兰文化的特征。回族因分布于我国不同的区域,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区域文化、民族生活。而回族舞蹈作为反映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在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中,体现出了来自同一民族下思想意识的统一,也体现出了不同区域下的文化特征。本文由“绪论”、“回族文化与回族舞蹈”、“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对比”“宁夏地区和新疆地区回族政治、经济、文化与回族舞蹈之联系”“结语”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相关动态研究和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文献分析、田野调查、访谈及综合分析法,以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舞蹈生态学、舞蹈形态学为理论依据,从而提出论点进行研究。文章整体上采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将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的回族舞蹈进行对比的同时,分析造成其异同背后的深层原因。将“舞蹈”这一独立的艺术形式,放置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探究。第二章“回族文化与回族舞蹈”以“回族整体观”的视野切入,对回族文化中回族族源、回族分布状况、回族信仰及节日、回族民俗文化进行介绍,建立回族的整体概念。继而,对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的回族历史、回族人口及分布分别进行论述,以了解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区域文化的基本情况。最后分别概述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发展脉络。第三章“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对比分析”,分别从两大地区回族舞蹈分类、动作语言、风格特色、音乐、服饰这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类中,根据时代及地点的转换分为“乡土间的回族舞蹈”与“舞台上的回族舞蹈”。根据题材的不同,将舞台上的回族舞蹈又分为“宗教题材”、“民俗题材”、“人文精神题材”的回族舞蹈,进而将两地的回族舞蹈分类加以对比;舞蹈语言上,通过对回族典型舞蹈动作“屈伸步”、“花儿手”、“碎摇头”为代表的腿部动作、躯干动作、头部动作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风格上,从历史、宗教、民俗、地域、舞蹈题材、语言等方面,对比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风格;此外,音乐与服饰作为舞蹈中的一部分,在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中体现出了相同与不同的特点。第四章,探究“宁夏地区和新疆地区回族政治、经济、文化与舞蹈发展之联系”分别从两大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宗教文化、传统习俗)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力求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研究。不仅体现了回族舞蹈多元一体的特征,回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更体现了回族舞蹈与政治策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进程之间密切的联系。“结语”部分,通过上述对宁夏地区回族舞蹈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异同的对比分析,以总结回族舞蹈中所存在的普遍性(民族性)、差异性(地域性)等特点。且通过现象深入探究造成其异同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倪玲颖[5](2017)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技巧和美学观念已经成为当代台湾文坛的通行符码和主要文学标准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主题不断深化,写作路向不断拓宽,小说艺术日臻成熟,现代主义的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对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切的影响。本文第一章梳理了现代主义小说在台湾的基本发展脉络。20世纪30年代是其萌芽时期,其思想来源主要是日本的“新感觉派”,是为光复前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白先勇等《现代文学》杂志同人重新推动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他们在形式技巧和小说观念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而在小说美学尤其是语言方面则或隐或显地保留和发扬了中国特色。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他们不断打破传统叙事模式,使得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得到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精英现代主义、抒情传统的诗意现代主义以及本土现代主义等不同的发展路向。第二章主要从主体身份的追寻与彰显、边缘处境与自我放逐、创伤记忆与历史叙事、精神困境的突破与救赎四个部分来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空间。本章第一节梳理长期以来台湾社会主体的各种精神危机所发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梳理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中所呈现的离散者、知识分子以及边缘群体的诸种身份迷思。第三节主要关注在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的“放逐”/“自我放逐”主题和在“河流”意象中体现出来的漂泊主题以及它们所呈现的人类边缘处境。第四节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小”历史叙事。第五节从疯癫、女体/母性救赎、暴力、逃离与回归等方面解读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救赎之道。第三章探讨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书写策略。第一节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追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寓言化书写策略如何建构不同面向的寓言。第二节从情欲与暴力的结合、情欲化书写与历史病体的结合、情欲化书写对于主体性建构的参与等几个方面探析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文本中大量出现的情欲化书写。第三节追寻梦境书写策略在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体现并探讨八十年代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时间观的变迁。第四章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家的语言实验。第一节考察“纯化中文”语言实验。“纯化的中文”接续了七十年代余光中、白先勇一脉的“中国性—现代主义”,其语言实验背后所蕴含的强烈传统取向和民族意识体现了现代主义作家拯救“中国性”的新一轮努力。第二节考察王文兴与王祯和小说中文字“混杂”的语言实验。王文兴小说中“杂化”的语言符码和王祯和的“多语混杂”书写都完全摒弃了现代汉语的理性语言规范,并试图以字形、字音、字义来构筑其自在的艺术世界。第三节考察舞鹤小说中大量的变异文法和修辞文本,其作品中标点符号的撤退和猥琐的语言体现了现代主义小说家对标准汉语写作规范的挑战和反叛。第四节考察郭松棻、李渝的“诗化”语言实验。他们以融会了中国传统审美价值的诗化语言形式构筑起印象主义式的文学空间。结语部分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历史位置给予重新定位,并对其在东亚文学场域的影响与地位予以展望。

刘红泥[6](2017)在《论《白鹿原》中的四维文化空间》文中认为陈忠实在《白鹿原》中书写了四种不同的文化空间及其关系,通过这种书写,反映了作者对清朝末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段文化史,自身复杂而矛盾的文化态度。论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白鹿原》的研究现状,及“空间”、“文化空间”的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此部分分别阐释了四种不同文化空间的特征、品质及生存状态。首先是知识精英文化空间:书院,书院在空间上呈现出“高”、“远”的特点,对世人构成一种俯视的姿态,对白鹿原上的人们有着无可替代的精神指导作用,其“温和”、“宽容”的品质,让人们对它充满敬意。但随着历史潮流的更进,作者对此类知识精英文化的生存也流露出了一种无可回避的无奈之感。其次是宗法文化空间:祠堂,祠堂封闭与居中的空间特点,体现了它庄严不可侵犯的特征,在族长白嘉轩的主持下,对白鹿两姓的族人从出生到死亡,占据着绝对的规训与领导的权力,然而其封闭性与庄严性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失去生存的优势,这是宗法文化在当下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生存困境。再次是政治文化空间:保障所,保障所代表着新兴的政治文化,于废旧中立新,于封闭中开放是其空间位置的特点,对白鹿原上旧有的文化,特别是宗法文化,发出了强劲的挑战,斗争性成为了它的本质。这种新兴势力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然而鱼龙混杂,作者对其态度含混而模糊。最后是私人文化空间:破窑,破窑屈居于卑微的“村东头”,且人迹罕至,呈现出边缘化的空间特点。在白鹿原上各方势力的排挤下,生存空间日趋狭窄,成为了艰难的反抗者代表。不论是从田小娥的原型选择还是反抗精神的赋予,都透露出作者对她的同情与赞赏,但其遭镇压的结局,同时让这种反抗身陷绝境,看不到任何希望,体现出作者对这种反抗,感性上认同而理性上否定的矛盾态度。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总括了作者的文化态度、空间关系及空间关系的原因探讨等内容。作者对四种不同的文化空间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进行着相应的否决与消解,因此,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真实记录历史的虔诚心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面对特定历史时期复杂文化状态的矛盾与无奈。

南海东[7](2017)在《京剧打击乐功能研究与教学模式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益健全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人们脱离对物质的追求之后如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了当今社会艺术文化得到重视的基础。而音乐尤其是作为犹如国人世界符号的戏曲音乐更是迎来了大批中外学者的青睐,带来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响应时代需求本人就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该学科的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重点——京剧打击乐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京剧打击乐的功能研究为主体,引申到对京剧打击乐教学模式的探索为研究中心,致力于传承及推广京剧打击乐,提升其教学成效。本文通过对京剧打击乐发展史的学习;对京剧打击乐的乐器构成的了解;对京剧打击乐的表演程式的解读及深入京剧打击乐在实际舞台表演的四大功用,即闹台打击乐、唱腔打击乐、身段打击乐、曲牌打击乐的整体研究来体现京剧打击乐在实际舞台表演上具有协调舞台表演节奏、配合演员舞台表演、表现剧中角色形象、烘托舞台典型情景的独特且重要的舞台艺术功能。在对京剧打击乐其在表现形式及日常教学的一线教学师生的调研了解下,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可知京剧打击乐具有独特的程式性表演形式;简洁凝练的表演手法;变化丰富且配合默契的特色审美特征。这些独特的艺术特性为京剧打击乐的功能研究与其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极大的理论基础及实际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依托现有学科的理论知识及本次调研的结果,科学而系统的得出了我对现有京剧打击乐教学模式要在京剧打击乐演奏员的基础修养上加以提升;要重新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口传心授”的现代传承的重要性、必要性及不可替代性;认识到在今后的京剧打击乐教学上要更重视且有目的的加大对京剧打击乐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达到提高京剧打击乐教育教学的成效,改良现有京剧打击乐教学模式的目的。

杨梅花[8](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陈琛[9](2015)在《百年沉浮 ——河南越调演进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中国在二十世纪迈着沉重的脚步追赶现代化。举凡戏曲、中国画等带着“古中国色彩”的文艺正经历一场主动被动的变革。城市、知识分子、女性、革命、电影、角儿、现代化是二十世纪几个重要文化符号,当古老的地方戏——河南越调遭遇这场变革,它将何为?本篇论文分为七章内容。引言部分重点研究了以往对越调渊源的研究,由此得出它先初或为弦索腔系的一种民间小戏,后发展成为介乎“梆子、皮黄之间”的剧种。第一章考察河南越调在民国时期的发展演变,从知识分子、城市、女性等角度展开叙述。女性重归“剧场”和“外装戏”时代的到来,越调本体发生重大变革。与自身的演变同步,越调始终面临着本省梆子强势崛起而来的危机。与城市和知识分子的双重错失,成为越调式微的重要原因。第二章从新中国戏曲会演的视角考察建国十七年河南越调身份在政府层面的转变,会演是它“正名”与转型的催化剂。同时,“上路调”在会演中得到戏曲主流“关注”和“认可”,开始成为越调在新中国的代言。第三章探讨在新中国民族电影政策刺激下,河南越调如何由乡隅小戏走上大银幕,笔者以为电影扩大了越调剧种的影响力,也促使越调进一步走向精致化。第四章从戏曲现代化的角度,探讨新时期的越调创作,既有时代性带来的超前探索与本体回归,又有中原文化所赋予的质朴厚重与保守狡黠。实际上,创作不仅指称文本,还关涉舞台艺术和观众“反馈”。一定程度上,越调的精致化和“戏剧化”是与“现代化”同步的。这是时代的必然,但却有迷失“自我”和遗失观众的危险。回归戏曲本体、回归剧种个性、回归民间将成为越调走出现代化“困境”的理性选择。第五章以“角儿”为关键词,对申凤梅展开个案研究。申凤梅以女性身份出现在越调舞台,从一名民间流浪艺人成长为一位新中国的表演艺术家。在她的改革之下,“新越调”传统被人所认可。申凤梅演剧精神的实质即是用一腔“精诚”贯通雅俗,这是她革新越调的基础,也是她留给后人的无形财富。结语部分,笔者提出两种“传统”,即“老越调”与“新越调”传统。激活“老越调”传统,不使“新越调”与“越调”貌合神离,正是河南越调在二十世纪至今的演进历史留给后人的重要启示。越调应该在国家将目光转向地方剧种之际,积极创造属于自己的新格局。百年沉浮,包括内外两个方面,一是指越调内部格局的调整与演进,二是指将越调放置于中国戏曲史长河中的沉浮。

吕瑞荣[10](2013)在《神人和融的仪式 ——毛南族肥套研究》文中提出毛南族肥套是流行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一隅的毛南山乡,熔毛南族多种传统艺术形态为一炉,表达毛南族传统的神人和融期盼,并且试图通过多种方式达成神人和融目的,其本身蕴含有丰富的艺术元素的综合宗教性仪式。肥套是广西毛南族人传统社会生活中的人生大典,是人们最为注重的人生仪式。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广西毛南山乡,毛南族几乎每家每户的每一代人都要举办一次肥套。直到今天,毛南山乡的绝大多数毛南族人仍然热衷此一仪式。在某种程度上讲,肥套已经成为毛南族人一生的牵挂。毛南族肥套有着独特的孕育与发展道路,与广西百越系各民族的傩愿既有联系更有区别,是毛南族诸多传统生活场景的浓缩,也是打开毛南族人传统文化心理的重要钥匙,还是研究毛南族传统艺术的重要视角。毛南族肥套系逐渐艺术化的宗教仪式,客观上体现了聚合与离散高度统一的民间素朴的艺术建构手法,在体现神人和融期盼以及通过各种方式达致神人和融目的之基础上,进一步追求和融族群、和融社会及和融自然。它熔铸并展现了多种艺术元素,初具毛南族戏剧艺术雏形,但仍然未能成为戏剧。毛南族肥套有韵文朗诵、故事说唱、歌舞表演以及敬神法事等。表演肥套的毛南族师公是毛南山乡一个亦巫亦农、号称能够在特殊情境下沟通神界与人界并且能够达成人们宗教期盼的特殊群体。他们借助于家庭大堂这一特殊场地以及敬神、祈神与酬神等宗教仪式,将长期以来人们所认知的毛南族传统社会生活中有关历史、地理、天文、人伦、神话等各种知识及公序良俗标准展示出来,不断地锤炼着毛南山乡这部独特的百科全书。本文借助于广西毛南族肥套这一综合仪式的主要元素及其生成与发展环境,运用生态批评的理论与方法,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入手,对广西毛南族肥套做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以毛南山乡整体生态系统为背景,探讨了毛南族肥套的孕育与发展图式,即岭南古百越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独特自然环境的孕育—→其他民族艺术形态的融合—→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凝聚—→多民族艺术形态的相互促进;揭示了毛南族肥套的发展特点,即毛南族肥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突出审美功能、发展观念日益开放、相关文本渐趋稳定、表现形式愈加规范、神灵形象日益丰满、人神界线逐渐模糊、神人和融模式大为拓展和整体形态更为娱人等;探讨了毛南族肥套与族内其他艺术形态以及与周边其他民族艺术形态之间的影响与融合,毛南族肥套所体现出来的毛南族艺术的精神、理想和规律;揭示了毛南族肥套的价值及建构特点,提出了保护毛南族肥套的理念与方法。

二、以壮大宇宙为舞台的Xenosag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壮大宇宙为舞台的Xenosaga(论文提纲范文)

(1)町田三郎先生的管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一、生平和师传
二、学术研究成果
三、町田管子研究论文内容综述
    第一篇《管子幼官考》
    第二篇《关于管子四篇》
    第三篇《关于时令说———以〈管子·幼官篇〉为中心》
    第四篇《管子的思想———以外言类为中心》
    第五篇《关于管子轻重篇》
    第六篇《再论管子四篇》
    第七篇《关于管子·水地篇》
    第八篇《〈管子〉和〈吕氏春秋〉》
    第九篇《关于管子·侈靡篇》
    第十篇《金谷治着〈管子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一个侧面〉》
    第十二篇何谓“心术”
四、町田先生管子研究的特点和成就
结语

(2)论清代中叶的杂剧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代中叶杂剧的创作背景与存佚概况
    第一节 “清代中叶”的划定及其时代总体风貌述略
    第二节 清代中叶杂剧创作的戏剧史背景
        一、从昆弋争胜到花部崛起
        二、清朝初年的杂剧创作概况
        三、清代宫廷演剧的繁盛
    第三节 清代中叶杂剧作品着录及存佚状况
第二章 清代中叶杂剧代表作家作品述略与专题探究
    第一节 乾隆前期之杂剧作家作品
    第二节 乾隆后期之杂剧作家作品
    第三节 嘉庆时期之杂剧作家作品
    第四节 清中叶满蒙文人及其杂剧创作
    第五节 乾嘉时期山东杂剧作家的创作风貌
第三章 清代中叶杂剧的内容旨趣与艺术新变
    第一节 征实尚史
        一、杨潮观《吟风阁杂剧》
        二、许鸿磐《六观楼北曲六种》
        小结
    第二节 教化劝惩
        一、唐英《梁上眼》
        二、舒位《瓶笙馆修箫谱》
        小结
    第三节 抒情写志
        一、桂馥《放杨枝》
        二、蒋士铨《采石矶》
        小结
    第四节 单折短剧创作的风行
        一、《寇莱公思亲罢宴》(杨潮观《吟风阁杂剧》第二十九种)
        二、《题园壁》(桂馥杂剧《后四声猿》之第二种)
        小结
    第五节 “俗”文化因素的借用及其影响
        一、唐英与其融花入雅的创造
        二、“红楼梦”题材杂剧的涌现
        小结
    第六节 以剧写心,以曲为诗
        一、徐爔《写心杂剧》
        二、蒋士铨《四弦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3)桂林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海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重点与难点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主要创新之处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相关概念
        (二) 桂林抗战文化与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等相关概念
        (三) 桂林抗战文化与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二、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理论支撑
        (一)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
第二章 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条件
    一、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客观条件
        (一) 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影响
        (二) 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相继爆发
        (三)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四) 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比较宽松的政策影响
        (五) 地方实力派提供了较好的政治氛围
        (六) 桂林的文化和地理条件
    二、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主观条件
        (一)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二) 内迁文化人的特殊作用
第三章 桂林抗战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阶段特色
    一、桂林抗战文化发轫
        (一) 战前桂林的社会政治背景
        (二) 名流聚桂文人荟萃
        (三) 各种文化社团相继建立
    二、初次高潮兴起
        (一) 抗战文艺运动勃兴
        (二) 新闻出版战线呐喊呼号
        (三) 社科阵地砥砺奋进
    三、低潮中坚持和发展
        (一) 文化人在迂回曲折中作战
        (二) 杂文兴起为战斗檄文
    四、从低潮重新走向高潮
        (一) 文艺作品异彩纷呈
        (二) 戏剧活动重新活跃
        (三) 最后的坚守与高歌
第四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一、桂林抗战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 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二) 宣传科学的思想理论
        (三) 服务救亡图存团结抗战
        (四) 传播集聚正能量
    二、桂林抗战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 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宣传抗战主题
        (二) 以通俗化大众化的内容唤醒民众
        (三) 以广泛多样的形式鼓舞人民斗志
        (四) 以团结进步民主包容为价值取向
第五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基本经验
    一、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作用
        (一) 构筑了大后方文化抗战的重要阵地
        (二) 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三) 强化了文化抗战的力量
        (四)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五) 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六) 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二、桂林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经验
        (一)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
        (二) 爱国主义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
        (三) 统一战线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法宝
        (四) 面对艰险勇往直前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内因
第六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局限
    一、桂林抗战文化上的历史地位
        (一) 红色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成果
        (二) 中国抗战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三) 中国抗战文化的缩影
        (四) 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局限或不足
        (一) 报刊宣传偶尔出现过偏右或者过激现象
        (二) 与地方党组织的关系应该更加密切
        (三) 革命文化阵营内的争论民主性不够
        (四) 偶尔出现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现象
第七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及重要启迪
    一、桂林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 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因素
        (二) 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
        (三)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资源
        (四) 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五) 唤醒历史记忆警惕军国主义的重要武器
    二、桂林抗战文化的重要启迪
        (一) 必须坚信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 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
        (三) 必须坚持党对先进文化的领导和引领
        (四) 必须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五) 必须强化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4)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之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r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回族文化与回族舞蹈
    2.1 回族文化概述
        2.1.1 回族族源
        2.1.2 回族分布状况
        2.1.3 回族宗教及节日
        2.1.4 回族民俗文化
    2.2 宁夏回族文化概述
        2.2.1 宁夏地区回族历史
        2.2.2 宁夏地区回族人口及分布状况
    2.3 新疆回族文化概述
        2.3.1 新疆地区回族历史
        2.3.2 新疆地区回族人口及分布状况
    2.4 回族舞蹈概述
        2.4.1 宁夏地区回族舞蹈概述
        2.4.2 新疆地区回族舞蹈概述
第3章 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对比
    3.1 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分类对比
        3.1.1 宁夏回族舞蹈分类
        3.1.2 新疆地区回族舞蹈分类
        3.1.3 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乡土间的回族舞蹈分类对比
        3.1.4 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舞台上回族舞蹈分类对比
    3.2 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语言对比
        3.2.1 腿部动作及动律的异同
        3.2.2 上肢及躯干动作的异同
        3.2.3 头部动律的异同
    3.3 宁夏与新疆回族舞蹈风格对比
    3.4 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音乐对比
    3.5 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服饰对比
        3.5.1 日常生活中回族服饰
        3.5.2 回族舞蹈中男性服饰对比
        3.5.3 回族舞蹈中女性服饰对比
第4章 宁夏地区和新疆地区回族政治、经济、文化与回族舞蹈之联系
    4.1 宁夏地区和新疆地区回族政治与回族舞蹈之联系
    4.2 宁夏地区和新疆地区回族经济与回族舞蹈之联系
    4.3 宁夏地区和新疆地区回族文化与回族舞蹈之联系
        4.3.1 宁夏和新疆地区回族地域文化与回族舞蹈之联系
        4.3.2 宁夏地区和新疆地区回族历史文化与回族舞蹈之联系
        4.3.3 宁夏地区和新疆地区回族宗教文化与回族舞蹈之联系
        4.3.4 宁夏地区和新疆地区回族传统习俗与回族舞蹈之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前行研究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学谱系
    第一节 光复前台湾现代主义小说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主义小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空间
    第一节 台湾现代社会精神危机溯源
    第二节 主体身份的追寻与彰显
    第三节 边缘处境与精神漂泊
    第四节 历史叙事与创伤记忆
    第五节 精神困境的突破与救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书写策略
    第一节 寓言化书写
    第二节 情欲化书写
    第三节 梦境书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实验
    第一节 纯化的中文
    第二节 混杂错乱的语符
    第三节 变异的“胡言乱语”
    第四节 诗化的语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6)论《白鹿原》中的四维文化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2 “空间”及“文化空间”概念
第2章 书院:知识精英文化空间
    2.1 位置:高、远
        2.1.1 高瞻远瞩的原坡之上
        2.1.2 旁观超越的清僻之地
    2.2 品质:温和、宽容
        2.2.1 “学为好人”的教化原则
        2.2.2 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
    2.3 从“白鹿”到“黑鹿”:神圣而无奈
        2.3.1 圣物与场所
        2.3.2 “黑鹿”、“陶钵”的象征意义
第3章 祠堂:宗法文化空间
    3.1 场所:封闭、居中
        3.1.1 封闭与认同
        3.1.2 中心与控制
    3.2 庄严的空间仪典:祭祀与惩罚
        3.2.1 祭祀
        3.2.2 惩罚
    3.3 族长:虚伪而混乱的空间控制者
        3.3.1 白嘉轩:不合法的族长
        3.3.2 白孝文:从正人君子到流氓无赖
第4章 保障所:政治文化空间
    4.1 选址:废旧、开放
        4.1.1 废址与新空间
        4.1.2 进入者与掌控者
    4.2 保障之所还是动荡之地?
        4.2.1 对宗法秩序的颠覆
        4.2.2 戏楼鏊子:空间权力的交替点
    4.3 无序的空间
        4.3.1 空间掌控人员组成的无序
        4.3.2 空间掌控人员精神的无序
第5章 破窑:私人文化空间
    5.1 方位:村东头、人迹罕至
        5.1.1 “西”的尊贵与“东”的卑微
        5.1.2 人迹罕至的边缘地带
    5.2 被挤压的文化地带
        5.2.1 宗法及知识精英文化空间的排挤
        5.2.2 政治空间的玩弄与惩治
    5.3 “家”还是“塔”:认同与否定的纠缠
        5.3.1 对反抗精神上的认同
        5.3.2 对反抗本质上的否定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京剧打击乐功能研究与教学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京剧打击乐研究概述
    一、京剧打击乐发展史概述
        (一) 京剧及京剧打击乐的崛起
        (二)皮黄腔和京剧打击乐四大件的出现
        (三)京剧打击乐在京剧中的基本作用
    二、京剧打击乐的乐器构成
        (一)京剧打击乐器之板鼓
        (二)京剧打击乐器之大锣
        (三)京剧打击乐之铙钹
        (四)京剧打击乐之小锣
    三、京剧打击乐的表演程式
        (一)京剧打击乐的基本程式
        (二)京剧打击乐中的两种特性
        (三)京剧打击乐对于舞台展现的作用
第二章 京剧打击乐的舞台表现功能
    一、京剧打击乐的四项舞台功用
        (一)京剧表演中的闹台打击乐
        (二)京剧表演中的唱腔打击乐
        (三)京剧表演中的身段打击乐
        (四)京剧表演中的曲牌打击乐
    二、京剧打击乐的舞台艺术功能
        (一)协调舞台表演节奏
        (二)配合演员舞台表演
        (三)表现剧中角色形象
        (四)烘托舞台典型情境
第三章 京剧打击乐的审美特征
    一、表现形式的程式性
        (一)开唱锣鼓
        (二)武场锣鼓
        (三)配合锣鼓
        (四)其他锣鼓
    二、表现手法的简洁凝练
        (一)锣鼓点的谱字和打法要领
        (二)锣鼓点在唱腔中的实际应用
    三、变化丰富又配合默契
        (一)京剧打击乐节奏丰富多变
        (二)京剧打击乐特有属性呈现表演特征
第四章 京剧打击乐教学模式探索
    一、京剧打击乐演奏员的基本修养
        (一)认识自我
        (二)调节生理机能
        (三)肢体的运用
    二、传统教学模式“口传心授”的现代传承
        (一)口传心授的由来及教学运用
        (二)“心授”教学的核心是感性经验的有效传承
        (三)“口传心授”与京剧打击乐教学理念的契合
    三、京剧打击乐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基础人才选拔与爱好培养
        (二)加强理理论知识培养
        (三)课程和舞台演出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8)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1.1.3 总体思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2.2.1 环境
        2.2.2 构筑物
        2.2.3 空间
        2.2.4 人的行为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2.4.1 环境景观
        2.4.2 城镇格局
        2.4.3 聚落景观
        2.4.4 地标景观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2.5.1 时态性
        2.5.2 时段性
    2.6 本章小结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3.1.1 人类社会起源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3.2.1 区位分布
        3.2.2 功能格局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3.3.1 居住形式
        3.3.2 聚落空间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3.4.1 景观属性
        3.4.2 景观分布
        3.4.3 景观形态
    3.5 本章小结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4.1.1 社会环境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4.2.1 区位分布
        4.2.2 功能格局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4.3.1 建筑形态
        4.3.2 聚落空间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4.4.1 景观属性
        4.4.2 景观分布
        4.4.3 景观形态
    4.5 本章小结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5.1.1 社会环境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5.2.1 区位分布
        5.2.2 功能格局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5.3.1 居住形式
        5.3.2 聚落空间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5.4.1 景观属性
        5.4.2 景观分布
        5.4.3 景观形态
    5.5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6.1.1 社会环境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6.2.1 区位分布
        6.2.2 功能格局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6.3.1 居住形式
        6.3.2 聚落空间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6.4.1 景观属性
        6.4.2 景观位置
        6.4.3 景观形态
    6.5 本章小节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7.3 发展模式
        7.3.1 动态式模式
        7.3.2 断裂式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8.1 影响因素分析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8.2.1 依绿而定
        8.2.2 逐水而居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8.6 本章小结
9 后记与后记
    9.1 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后记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9)百年沉浮 ——河南越调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面对“最熟悉的陌生”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越调演进(1912-1949)
    第一节 城市、知识分子与越调
        一、“南阳大越调”轰动开封舞台
        二、知识分子与越调改良
    第二节 女性演员登台与越调“外装戏”时代
        一、“外装戏”初兴
        二、女性演员登台
    第三节 “上路调”崛起之势
        一、以地域划分的两大流派:“下路调”与“上路调”
        二、“上路调”的崛起
第二章 会演:传统越调转型的催化剂(1949-1966)
    第一节 身份不明:“曲子的别派”
    第二节 三大剧种之势与“上路调”重兴
        一、“上路调”的“机遇”与示范性
        二、“人情戏”与“忠奸戏”:越调《哭殿》之于豫剧《三哭殿》
    第三节 游走于政治与艺术之间:越调现代戏荣光
第三章 影像:越调银幕经典的文化分析(1965-1981)
    第一节 民族电影政策与越调走向银幕
        一、河南戏曲“触电”
        二、“革命时代”的记忆
    第二节 民间性与“剧场化”:传统戏“触电”之前
    第三节 推助精致化:“迟来”的影像
        一、越调·河南·京剧·北京
        二、越调精致化追求的典型:电影《李天保娶亲》
第四章 新时期越调创作研究(1977至今)
    第一节 八十年代:“探索”精神的强力彰显
        一、有意“破格”——《明镜记》
        二、“挑战”传统——《乔老板的烦恼》
    第二节 九十年代:“现代感”与“戏曲化”并置
        一、“程式性”的着意追求——《吵闹亲家》
        二、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七擒孟获》
    第三节 新世纪:回归本体与“戏剧化”趋势
        一、归本之进——《尽瘁祁山》
        二、新艺术空间的拓展——《老子》
    第四节:在“得意”与“失意”之间
        一、新时期河南越调创作规律摭拾
        二、越调现代化“困境”
第五章 角儿:申凤梅与越调
    第一节 越调重兴多俊才——申凤梅的艺术人生
    第二节 申凤梅表演艺术新论
        一、演“程式”:1960年以前
        二、由自然状态渐进审美领域:1960-1976年
        三、戏曲表演最高境界——创造“意境”:1977-1995年
    第三节 申凤梅启示录
        一、申凤梅之于越调
        二、申凤梅的“高度”背后
结语
    一、“老越调”与“新越调”
    二、越调的现在与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节目表
    二、河南越调访谈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10)神人和融的仪式 ——毛南族肥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范围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范围
    二、 现有文献之价值与局限
        (一) 集纳整理性研究成果
        (二) 描述概括性研究成果
        (三) 学科拓展性研究成果
        (四) 其他相关研究
    三、 研究理念与视角
        (一) 确定肥套的艺术属性
        (二) 描述肥套的生成与发展图式
        (三) 揭示毛南族的宗教艺术心理
        (四) 探讨保护肥套的理念与方法
        (五) 新视野下的文献开掘与理论运用
第一章 肥套及其传承
    第一节 毛南族及其传统艺术活动
        一、 族群分布区域及自然生态
        二、 族源及其与传统艺术相关的活动
        三、 毛南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第二节 肥套的程序
        一、 一般程序
        二、 个案记录
    第三节 肥套的七大要素
        一、 表演文本
        二、 道具、乐器与场景
        三、 说唱、舞蹈及法事
    第四节 肥套的传承
        一、 传承特点
        二、 传承队伍
第二章 肥套呈现的主要神灵
    第一节 原始宗教神灵
        一、 婆王
        二、 雷王
        三、 三光神
    第二节 生产与政治生活神灵
        一、 三界公爷
        二、 鲁仙
        三、 太师六官
    第三节 生殖与民族和融神灵
        一、 灵娘
        二、 三娘和土地
        三、 瑶王
第三章 肥套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肥套的缘起
        一、 人生境遇与生活期盼的交融
        二、 蒙昧观念与理性意识的碰撞
        三、 民族个性与思维特点的积淀
        四、 宗教聚力与艺术张力的统一
    第二节 肥套的产生图式
        一、 文化基因的传承
        二、 自然环境的孕育
        三、 多族艺术的融汇
        四、 民族特色的凝聚
    第三节 肥套的发展
        一、 发展观念灵活开放
        二、 相关文本渐趋稳定
        三、 表现形式愈加规范
        四、 神灵形象日益丰满
        五、 人神界线逐渐模糊
        六、 整体形态更为娱人
        七、 和融模式大为拓展
        八、 审美功能益渐增强
第四章 肥套的建构与特性
    第一节 肥套的建构
        —、世俗生活艺术化
        二、 宗教观念世俗化
        三、 自然元素凝炼化
        四、 他族元素本土化
    第二节 肥套的生态审美范式
        一、 体现天地混沌之朦胧美
        二、 揭示人和于天之依生美
        三、 凸显天人对立之竞生美
        四、 突出天人相依之和融美
    第三节 肥套的特性
        一、 宗教心理执着与融通
        二、 和融自然的仪式精神
        三、 和融族群的人生考量
        四、 现实与期盼有机凝结
        五、 情感丰富且节律明快
第五章 肥套的价值与功能
    第一节 肥套价值的实现模式
        一、 肥套仪式的超循环
        二、 神人和融的超循环
        三、 整体生态的超循环
    第二节 肥套的价值形态
        一、 诗意化的生态环境
        二、 浓缩化的风物习俗
        三、 仪式化的生殖崇拜
        四、 理性化的人际关系
        五、 理想化的生活品质
    第三节 肥套的文化功能
        一、 反映民族发展历史
        二、 突出民族文化使命
        三、 体现独特教化内涵
        四、 丰富中华艺术库容
结语
    一、 肥套的活力与面临的处境
        (一) 肥套的活力
        (二) 肥套面临的处境
    二、 肥套的保护
        (一) 保护的理念
        (二) 保护的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以壮大宇宙为舞台的Xenosaga(论文参考文献)

  • [1]町田三郎先生的管子研究[J]. 邓红. 管子学刊, 2021(01)
  • [2]论清代中叶的杂剧创作[D]. 赵永恒.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3]桂林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 山东大学, 2018(02)
  • [4]宁夏地区与新疆地区回族舞蹈之异同[D]. 李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5]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倪玲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2)
  • [6]论《白鹿原》中的四维文化空间[D]. 刘红泥. 湖南理工学院, 2017(02)
  • [7]京剧打击乐功能研究与教学模式探索[D]. 南海东.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1)
  • [8]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百年沉浮 ——河南越调演进研究[D]. 陈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 [10]神人和融的仪式 ——毛南族肥套研究[D]. 吕瑞荣. 云南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大宇宙中的异域传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