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石器神话传说中蕴含的人格精神

中国古代石器神话传说中蕴含的人格精神

一、中国古代石头神话传说中蕴涵的人格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宁亚群[1](2021)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舞蹈形态。从审美文化学的视角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更加精准地把握中西方舞蹈艺术各具特色的审美特征,并由此更加深入地认识中西方之间有同有异的审美文化禀性,以进一步促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方化对话与交流,无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从概念内涵来讲,中国古典舞分为“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种存在形态。“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指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未能保存下来。“当代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则特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舞蹈家在综合提取戏曲舞蹈、汉唐舞蹈、敦煌舞蹈、甚至少数民族古典舞蹈等样式的基础上所建构的舞种,其建构力求与“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在审美理想、内涵意蕴上达到较高的统一性,迄今形成了“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昆舞”“梨园舞蹈”“唐乐舞”六大类型,本论文重点采用早期形成的“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三个类型以作阐述。西方芭蕾舞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法国宫廷的努力下开始朝着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发展。后传播至俄罗斯、丹麦等其它欧洲国家,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性舞种。经过“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几个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统一名为“西方芭蕾舞”的欧洲代表性古典舞种。西方芭蕾舞于欧洲多个国家兴盛发展,并因其训练的科学性,而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专业舞蹈艺术院校与团体的基础训练中。就此前的学术研究来讲,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舞蹈的艺术性、技术性层面,间或有舞蹈美学、舞蹈文化等探究。但针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审美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则未见直接相关的成果。鉴于这一问题,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艺术本体与审美文化层面的系统比较,以期更为科学地认识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为东、西方舞蹈艺术之间的互鉴与交流提供思路。本文将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传播接受、审美蕴涵、演变趋势四个基本方面,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比较研究。导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对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进行阐述。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两大舞蹈形态。通过对两个舞种的比较研究,可以实现舞蹈本体、审美文化、对话交流三个层面的价值。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陈述。在研究思路上,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展开,在研究方法上,鉴于本文选题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本文在综合运用论文撰写通用研究方法的同时,借鉴比较美学、比较艺术学中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方法,从丰富庞杂的舞蹈现象中探寻关于两个古典舞种的相同性与差异性。第一章是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比较性概述。第一节对两个舞种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节进一步规范两者的范畴,其范畴的界定是通过解决围绕两个舞种而分别产生的三个争议确定的,结论为:对中国古典舞而言,其范畴涵盖“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类;现存舞蹈影像资料的部分作品具有“古典性”;因社会制度变化而产生的对相同母题的不同解读是合理的。对西方芭蕾舞而言,确定其第三个时期名称为“古典芭蕾”,将“浪漫芭蕾”“古典芭蕾”同视为西方芭蕾舞发展史上的代表性时期,对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之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代表性进行判断。第三节对两者的发展脉落作简单扼要的梳理和解读。第二章将比较两个古典舞种的三次转变,这三次转变既与美学层面“美”和“善”的分离密切相关,又与历史发展过程中两者艺术地位的确立紧密关联,艺术地位的确立既带来了艺术本体之“古典性”的生成,同时带给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关于艺术诗性的沉思。第三章通过传播方式与艺术接受两个层面,进一步比较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传播媒介与传播生态的变化带给两个古典舞种传播方式更多未知的可能,而作为舞蹈传播的另一方——艺术接受,则在舞蹈受众的变化中,引发本文对于舞蹈传播是否会终结以及传播中心之转移的思考。第四章比较两大舞蹈艺术的审美蕴涵。第一节从舞蹈本体层面分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典型化、节奏化、造型化三个方面都具备对和谐的追求,两者分别以“拧”“倾”“圆”“曲”与“开”“绷”“直”“立”为外化特征,这是两个古典舞种肢体美学的研究起点;第二节着力对两个舞种“乐”“舞”天然不可分割的关联进行分析,并阐述中国古典音乐之五声调式与西方芭蕾舞之大小调式如何在和声之“和”的基础上,分别与各自所属的古典舞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视、听完备的效果。此外,本节还对两个古典舞种的服饰与舞台美术进行简要分析。本章通过对两个古典舞种舞蹈本体、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之技术层面的分析,引入对审美特征与审美理想的阐释。第五章比较研究现代语境中两大舞蹈的演变路径。第一节通过对“古典”是否在中西方社会“退场”这一历史现实的分析,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灵韵”的保留样态及演变趋势进行判断,得出两个古典舞种之“虚灵妙合”与“庄肃雅正”的不同灵韵特征。第二节从“诗缘情”与Ballet词义溯源入手,分别对两个舞种在抒情与叙事方面的偏重程度作持续性的预测。第三节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分析判断。结语部分简要回顾、总结了前五章的内容,并在确证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相间之基本状况的前提下进行了两重延展:其一,跳出舞蹈本体,在更为宏阔的视阈中探索这种异同状况所生成的文化缘由;其二,回到舞蹈本体,针对两个古典舞种的自身状况给出三项答解和说明。

柴春椿[2](2021)在《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舜帝传说在历时长久的时空演变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多重叙事结构传承展演在当下。在空间上,传说发生地的转移与舜帝传说圈的形成反映出古史时代多元的部族关系和文化认同,影响着地方转场中民间传说空间叙事的建构;在时间上,舜帝传说的流变历经了从儒学化整合定型到故事化民间叙事转向的过程,影响着民间以传说为基础对地方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质的诠释体系的形成。同时,在舜帝传说的时空演变过程中,以始祖信仰、圣王信仰和孝德信仰为主体的舜帝信仰体系逐渐生成。本研究以舜帝传说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为线索,广泛搜集典籍文献、出土文献和古文字、民俗与民间文学活态资料、考古发掘及传世文物、方志碑刻、图像等资料,运用多重证据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专题对舜帝传说与信仰进行系统研究,在探讨传说的深层文化意蕴和伦理内涵的同时,建立比较完整的舜帝传说及信仰体系,揭示传说流变与信仰建构的互动关系。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指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舜帝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本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对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问题进行了界定。第二章:解读舜帝传说中蕴含的神话质素与原型,划分舜帝传说的主要类型。神话与传说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对现实层的群体反应,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群体对历史本身的认知与理解。舜帝处于从神治时期向人治时期转化的最终阶段,历经了从神话形象到历史传说人物的演变,其神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天帝的身份等级及以鸟图腾为原型的重瞳神形之中,同时二妃神话原型也使舜帝传说拥有了神话的特质。舜帝传说经诸子的历史化改造后,神话成份愈益微弱,传说类型趋于定型,并于秦汉间得到整合,其主要传说类型大致可分为:生平事迹传说、尧舜禹禅让传说、君臣政治传说、音乐传说和后裔传说等。舜帝传说的类型划分,为下文进行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主体框架。第三章:探讨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舜帝始祖信仰的生成发展。传说作为部族文化的符号载体,承载着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质素。舜帝传说类型和地域的阶段演绎,揭示了舜帝部族的迁徙轨迹;舜帝传说图腾信仰体系的演变整合,反映了部族的亲属族源与文明的渗透交融;部族间民俗文化在物质生产、制度建设、心意信仰等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展现了多元部族的深度融合及中原文明的文化认同,直接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国家雏形的演进。古史传说中的舜帝作为部族首领和华夏民族的始祖,成了氏族祖先崇拜的对象与民族始祖信仰的焦点,在当下展现为以姓氏宗亲为核心的宗祖信仰。第四章:分析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与舜帝圣王信仰的发展演变。舜帝是儒家圣王谱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传说体系的形成过程,即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尧舜禅让的传说情节与尧天舜日的政治理想成为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典型符号;内圣外王的舜帝孝子传说蕴含了儒家德政一体的统治观念;舜帝礼乐传说使其参与到了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过程之中。舜帝作为儒家内圣外王的典范,自然成为儒者和封建统治阶层构建的圣王信仰体系的关键个体,并以官方为宣扬道德伦理的圣王祭祀和民间具有功利性的圣王信仰两种形式传承至今。第五章:论述舜帝传说的多重叙事结构与舜帝孝德信仰的形成传承。传说作为一种叙事体式,在历时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具有超越文本的多种表现媒介。舜帝传说通过汉魏画像等图像叙事和古典文学叙事等历时性传承媒介,通过地方转场中以口头、文本、景观等民间叙事方式呈现的共时性叙事媒介,通过融合生活场景、体现信仰传承的仪式表演叙事等时空交融的行为叙事媒介,从表层的传说叙事活动逐渐深入到了民众的深层信仰空间,推动了以孝道为核心的舜帝民间信仰的生成发展和当代展演。从上述对舜帝传说的发展流变和信仰体系的生成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舜帝传说与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舜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精神是舜帝信仰体系形成的基础,同时信仰的客观需求为传说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内在动力。

王文灏[3](2021)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考古发现汉画像石大约产生于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汉画像石作为墓葬及墓前建筑内部主要装饰形式,无疑与视觉图像表达方式有着共通之处,它以独特的方式反映出中国两千多年前汉代的社会、文化与信仰的演进历程,揭示出其时代文化内涵及审美表达方式,对于探知与把握图像表达的未知世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山东地区则是全国四大画像石聚集地之一,其画像石分布密集且数量庞大,在全国范围内占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地位。本文中的山东地区,其地理范围指的是以鲁西南的济宁、枣庄、临沂等地为中心,东至胶东半岛,西至鲁豫交界处,向南到鲁苏皖三省交界区域,北至滨州、东营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在上述区域内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具有共同的地域文化与艺术特征,因此学术界通常是把该地域的汉画像石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以与南阳地区、四川地区和陕北地区等相区别。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地域特点明显,并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画像石的造型艺术方面地域特色突出。事实上,汉画像艺术不仅体现出象征主义的审美思想,而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整个两汉时期,汉画像都是作为统治阶及精英阶层为了统一思想、教化民众的一种手段,因此其具体的表现内容与表现方式,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信仰,同时也体现了时人采用多样的造型艺术将上述内容进行艺术化表达的独特方式。纵观汉画像石的造型艺术,其特点主要表现在造型处理、构图处理、装饰处理与材料处理四个方面。首先是造型形象的变形处理,也就是剪影法的运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大多采用剪影的平面形式来表现造型的典型动态。其次是构图的处理即分割法的应用。汉代匠人对于画像石的画面常常通过分割法的处理而使得画面具有秩序的美感。再次就是装饰的处理,也就是填充法的大量运用。画像石的人物造型之间,通常会用其他的造型来填补形与形之间的空白,以达到充实丰满的效果。第四是对材料的处理,汉代匠人常常使用减地法。这是一种为了保留主体造型而剔去造型以外的空间的雕刻方法,以达到主题突出的效果。减地法早在战国时期高端玉器上就已经被采用,汉代匠人将其大量运用到画像石雕刻艺术上,并对后世的各种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山东地区汉代石匠们采用了具有上述特点的工艺技术,才有了本地区汉画像石雄浑大气、舒朗有度、繁而不呆的艺术特征。本文在对两汉之交的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对雕刻技法特征的剖析与商榷之外,还将从现象深入本质深入探究其相对应的社会、思想、审美内涵。本研究将山东汉画像石创作题材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种是日常生活题材。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日常生活题材最为常见,其中的乐舞百戏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出现的数量较多,反映的是两汉时期官宦富贾宴饮乐舞场景与风俗习惯的具体体现;与此相关的庭院庖厨,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实场景,也是画像石题材中的世俗生活题材;另一日常生活题材是汉代统治阶级的狩猎活动,这时的狩猎已经不单纯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健身活动,因此成为常见题材。第二种是历史故事题材。历史故事题材在整个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此类题材在画像石中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目的性,起着“以德为教、惩戒后世”的作用。这些历史故事题材可分为王侯类、名臣类、义士类、孝子类、烈女类及圣贤类等。从这些分类里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明王先贤、义士孝子们的品德及儒家伦理思想。第三种是战争类题材。战争题材的画像石表现内容一般集中在胡汉战争方面,具体内容有献俘、交战、胡王等固定内容。第四种是神仙祥瑞类题材。在神仙祥瑞类题材中较常见的是伏羲女娲、西王母东王公、神异怪兽等形象的描绘。从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题材分类中,可以看出两汉时期的画像石墓葬及墓前祠堂,其造型结构深受所表现的各类题材的影响,人们通过把墓主人放置到世俗与神仙两界并存的同一个空间维度,并希望由此达到在时空观上存在着的生前死后的递进关系。这是两汉时期统治阶级所教化的死后升仙这一思想观念的反映,是死者再现生者世界的理想化图像表达。上述创作题材的表现方式往往造型特点突出,成为汉画图像中风格发展演变的重要载体。两汉时期,为强化封建依附关系,统治阶级不断鼓吹天人感应论及符瑞说,标榜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这可以看做是画像石墓大量出现的重要社会原因,也是汉画像石图像中出现有大量的历史人物故事、神仙异兽等形象的依据。除了社会原因,笔者还认为这些造型形象的来源与原始社会以来形成的艺术观念以及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相关。除了受到儒家孝道思想观念的影响之外,这些造型形象还与汉代重厚葬之风的盛行,以及灵魂永生观念与来世信仰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作为汉代墓葬重要组成部分的汉画图像中的造型艺术,必然也是这一观念和信仰的产物。山东地区的画像石早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就已产生,东汉中后期则成为其鼎盛时期,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画像石作品,也成为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典型代表。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与神话传说与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画像石亦不例外。古代中国社会人们常常会把统治阶级所崇尚的思想作为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决定要素,从汉画像石的题材中亦不难窥见这一影响的具体存在。汉画图像中的历史人物形象主要有古先圣贤、忠臣模范、列女孝子、传说人物等,来源于汉代的历史记载和人物传说,目的是“明劝诫,助人伦”,行使图画的教育功能。统治阶级的神仙思想,对于汉画像造型的表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神仙思想根植于人类的求生本能,对死亡的恐惧与对长寿的期盼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对于不死的追求,在先秦的王公贵族那里已经表现得尤为强烈,因为他们是政治和经济的既得利益者,具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和占有欲,希望长生不老,想把自己在现实中享受的富贵生活永远延续下去,可见求仙思潮在汉代已经达到鼎盛且有其阶级统治的基础,画像石的形象表达也就深受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民间祥瑞造型形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折射了彼时人类社会的时代背景、思想意识以及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华夏民族延续存在的信仰追求。随着汉代与西域以及中亚西亚地区诸国陆路、海路联系的增多,异域的人物与各种动物组合的形象也随之传播到中原地区,使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中出现了诸如多髯长毛的人物形象,更有多种不同组合的形象出现,如人头马、九头蛇、鸟头怪、饕餮组合等。这些造型形象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汉代中原地区与西域,中亚西亚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密切。山东地区画像石的造型形态产生的原因,可以围绕统治阶层的统治方式、民间祥瑞思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地域造型形态的产生必然有社会、思想及文化方面的源流与根源,两汉社会统治阶级把儒道思想作为教化民众的工具,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进行说教,进而巩固其阶级地位,而两汉对外交流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的融合,也是画像石造型形态产生的重要根源。齐鲁之邦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紧邻鲁南的苏北地区以及巫风盛行的荆楚之地,前者为画像石创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后者则成为画像石造型艺术上的源泉。因此,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造型形像更是千变万化且多姿多彩,兼具细腻与雄壮之风。在此背景下,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的造型风格演变与审美形态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是我国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的宝库。

穆禹含[4](2021)在《《三国遗事》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国遗事》是高丽王朝时代的一部不朽名着,在韩国普遍被认为是集历史书、民俗志、国文学资料集、汉文资料集、佛教史书为一身的史初汉文典籍。《三国遗事》收录的上古神话、民间故事、新罗乡歌等,从语言、原始资料、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三国遗事》有助于深入探讨朝鲜半岛的文学与文化,以及中朝文学文化交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韩国学术界十分重视《三国遗事》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丰硕,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国遗事》就再无研究的必要与空间。尤其是,目前国内没有全面、系统地研究《三国遗事》的论文或书籍,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关联的成果也是寥寥无几。由此,本文选择《三国遗事》文学研究为题,对《三国遗事》作一立足文本分析的研究。从历史唯物观点出发,以客观公正和辩证的态度,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文学、民俗学、社会历史批评等相关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全文共分六章,除第一章绪论外,第二至六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二章介绍作者一然生涯、《三国遗事》的编撰基础、背景以及内容的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国遗事》的特点及文学性。《三国遗事》的特点为,一是唯一的通史性着作,将上古神话记入历史;二是以记录佛教故事的形式记录佛教历史,具有佛教经典特点;三是以纪事为旨,具有野史特点。由此,其文学性体现在:注重保留原生文学风貌,将上古神话传说、上古诗歌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是朝鲜古代本土文学研究的资料库;记录大量的佛教相关故事是研究朝鲜佛教文学的重要典籍;保存了大量民间文学作品,是打开朝鲜民间文学宝藏的钥匙。第三章以《三国遗事》中的神话为中心,探讨其性质、分类及特点,旨在挖掘《三国遗事》神话文本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朝鲜最早的神话为动物图腾信仰衍生出的动物图腾神话,《三国遗事》神话中的“熊、虎、鸟”等动物形象,就是动物图腾神话的延续。随着社会的发展,神话逐渐文明化、合理化,具有了社会神话特点。神话产生时期,原始信仰占据主导思想,体现出本土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的内涵。《三国遗事》中共有九篇神话,分为民族起源神话、建国始祖神话、其他国王神话、姓氏神话四类,所记录的神话着重描写了帝王诞生时的神异现象,借以说明朝鲜王与中国帝王一样神异非凡,反映了作者一然自身强烈的民族意识。《三国遗事》保存了朝鲜神话的原貌,研究这些神话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可以对朝鲜文学追根溯源,找寻朝鲜民族文化之根。第四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探讨其性质、分类与意义,以及对朝鲜后世小说文学产生的影响。《三国遗事》中共有大小民间故事93个,共分为7种类型,包括英雄与国王故事、志怪故事、信仰故事、宝物故事、孝善故事、梦幻故事、民俗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是《三国遗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这些民间故事中,寄托了一然的情怀,凸显了一然收录民间故事的目的与意义。通过这些民间故事,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不仅内容精彩、形象丰满,奇诡神异,精彩绝伦,且立意深远,文学造诣极高,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金庾信》故事主人公是朝鲜小说中民族英雄人物形象的原型;《桃花女、鼻荆郞》故事为后世人鬼相恋小说提供了题材;朝鲜三大古典小说之一的《沈清传》继承了《贫女养母》故事的母题;《调信》故事是朝鲜梦幻启悟小说的原型,是梦游录小说形成的基础。如果说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是对朝鲜文学的追根溯源,那么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就是梳理朝鲜文学的枝脉。第五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乡歌和赞诗。首先,探讨乡歌的产生背景、性质及分类,并结合背景故事解析了乡歌的本质;其次,探讨赞诗性质、艺术手法及思想意蕴,旨在研究《三国遗事》中诗歌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朝鲜乡歌产生于三国时期,一直发展到统一新罗时期,成为独一无二的民族诗歌艺术形式,仅保存下来的14首全部收录于《三国遗事》中。这些乡歌具有本土咒术歌、佛教歌曲、《诗经》中“颂”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把乡歌可分为三类,即咒术性质乡歌、佛歌性质乡歌、“颂”性质乡歌。这些乡歌有的风格淳朴,有的辞藻华美,有的表达民众情感,有的祈愿国泰民安,儒释道思想及本土信仰蕴藏其中,表达了民族感情和张扬了民族精神。《三国遗事》全文共有48首赞诗,这些赞诗有的补充说明叙述内容,有的表达自己的立场,有的发出赞美感叹。一然以丰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展现了自己的立场与感悟,抒发了自己的民族精神、佛教理念与人生态度,同时这些赞诗以其丰富的艺术性,在朝鲜汉诗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歌是情感的表达,研究《三国遗事》中的诗歌,是感受民族情感与一然个人情感的过程,是探索朝鲜文学深层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第六章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的关联,旨在通过比较的方式,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首先,比较了《三国遗事》和《搜神记》,《搜神记》干宝着,是中国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主角为鬼、妖怪、神仙,杂糅佛道,以记录神异诡怪之事为主。《三国遗事》也记录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神异故事。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比较《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中的精怪故事,探讨《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分析关联形成的原因。其次,以“梦”为切入点,运用平行研究方法,探讨《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中的“梦”。《三国遗事》中的“梦”主要有“胎梦”、“心想事成之梦”、“神助之梦”、“佛法之梦”,而《红楼梦》则通篇皆为一场“大梦”。通过比较发现,《三国遗事》是用“梦”来赞誉古朝鲜圣明帝王和历史英雄的伟大神奇,表露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而《红楼梦》则是通过写“人在梦中”来表露内心对世态残酷的痛苦感受,客观上揭示和批判了社会的腐朽与没落。《三国遗事》之“梦”体现了微观思维,把“梦”的小故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对“梦”的利用更注重在“史”方面的价值。而《红楼梦》之“梦”体现了宏观思维,“梦”是整个事件过程,对“梦”的利用更具有艺术性。两部作品用“梦”表述的形式与艺术,既表现为方法和手段也表现为内容与思想,都有着不朽的文学价值。《三国遗事》作为一部域外汉文典籍,在史学、宗教学、文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从文学层面上说,研究《三国遗事》对域外汉文学研究、朝鲜文学研究、中朝文学文化交流研究、东亚乃至亚洲文学研究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关《三国遗事》文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国内研究成果相对少,本文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民间故事与诗歌,同时进一步延伸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力求系统性和全面性,可谓是一种新的尝试。《三国遗事》因其保存了大量朝鲜民族本土文学作品和本身的文学成就,成为朝鲜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希望本文能对《三国遗事》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李曼茜[5](2021)在《基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动画创作研究 ——以《女娃》短片创作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话中天马行空的故事和丰富的人物形象使得它在动画创作领域中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和表演性,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内核以及民族精神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它与神话的结合,产生了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效果,在我国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播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精卫填海虽然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但是有关它的动画创作研究较少。本课题将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动画创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古代神话传说精卫填海的神话原型和延展,研究相关的影视动漫作品,深入挖掘此神话的当代艺术表达,阐述它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情感,总结相关动画创作的成功经验,并进行动画短片《女娃》的创作实践。动画创作中根据新时代的时代特征、技术发展和受众的审美需求变化,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精卫填海进行动画改编。希望通过本研究以及创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类动画作品在当代表达的多元化进行更多探索,传播中国神话的正向价值观,并为其他古代神话传说的动画创作和传播提供参考。

李燕[6](2020)在《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及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东南地区英雄神话传说资源丰富。女娲补天、炎帝植谷、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丹朱送宝等诸多英雄神话流传于上党大地,构成了晋东南英雄神话群。这些神话塑造了诸多救民水火、解民倒悬的英雄形象,记录了众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英雄壮举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雄气概,是共性的民族精神与独特的地域文化的交融,也是照亮中国文明演进的一点光亮。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绪论包括“晋东南英雄神话及信仰研究”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研究综述、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界定四部分。第一章论述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的主题。灾难与抗争是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的重要命题,是人类在前行过程中生命与生态交融碰撞的印记。在谋得生存的艰辛突围中,英雄往往能够带领民众抵御灾难,实现秩序的平衡与家园的重建,表现出顽强的抗争精神和不屈的生命意志,成为救赎与希望的象征。第二章分析晋东南英雄神话所具有的刚柔并济、死生相化、虚实相生的张力美,道成肉身的崇高美和追求和谐、崇尚生命的生态美。第三章剖析晋东南英雄信仰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互渗。通过在地化、合法化、世俗化,神话英雄完成了向地方神灵的转变,并在馈赠与护佑的互动中融入地方民众生活。第四章阐释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的当代重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英雄神话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表述。人们通过文化景观、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再现英雄神话,通过讲好神话故事、挖掘精神内核,实现古老神话与当下社会的有效融合。本文以晋东南地域内的女娲神话、炎帝神话、后羿神话、精卫神话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本文献、活态文献,在文化整体观的视野观照下对晋东南英雄神话群予以解读。晋东南英雄神话是民众在自然生态与生存困境的矛盾中谱写的生命之歌。那些或战天斗地、或引领光明、或重塑秩序的英雄,是崇高理想与伟大人格的拥有者与践行者。研究晋东南英雄神话,对挖掘民众的文化心理和历史记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所裨益。

丁艳[7](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黄若然[8](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认为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张琼洁[9](2018)在《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民间故事价值研究停留在总结、概括价值功能类型层面,存在着越过价值发生过程直接呈现静态结果的局限。问题根源在于实践主体(民众)与认识主体(研究者)站位基点的分离与研究者外位性先验视角。因此,本文拟将民众与研究者同视为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将研究视域从“民间故事”移置于“民间故事活动”,从案牍文本转向“民”的生活世界。价值发生研究的立论前提是打破学术先验视界与传统文本语境割裂研究现状。因此,第一章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义民间故事活动,探寻它的存在方式,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方法,突破传统的类属分类思维,直面现象本身,将人为分离出去的重新融合连续在一起。用存在论和系统论的眼光将其视为一个兼有体验本体、作品本体、解释本体三元一体的承载着各种价值关系形成与关联的“开放的活的”的“场域”结构。将其定义为人们依寓在世界之中讲述/倾听故事的同时,领会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状态与身心融合一致的活动。接下来在这个活动场域中探究价值发生过程、发生机制、发生逻辑以及观念系统。理论研究的生发点来自社会现实。第二章抽取河北地区三个各具特色的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个别村庄扩展到整个地区,从特殊个体到定性整体,在诸多现象中发现一个“抽象的形象”。这个“形象”分别来自于平原地区拥有丰富故事资源和广泛故事家群体的“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冀中北部山区政治历史的产物清西陵守陵村之一忠义村;冀西南地区太行山地腹宗族村王硇村。此“形象”一经抽出可以作为“理论模型”,在“内在本性”上更符合“实际存在”,引导和开拓后断研究。接下来的两章分别从纵剖面、横断面寻找一种可以有效描述价值发生过程的方法。“发生”有两层涵义:一指涉外在“现实发生”;一指涉内在“认识发生”。价值发生的过程即二者对应发生的过程。合理方法为对民间故事活动进行多层级描述。第三章从纵剖面角度将价值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调整与把握、活动中多维主客体价值关系进行文本价值、本文价值、活动价值三个层级的描述,分别对应内在价值-意义-工具价值的内在逻辑。三者关系逐层上升,前层是后层的条件与基础,后层克服了前层的扁平局限,形成活态的立体多维化透视结构。第四章从横断面角度逐一分析发生的诸种价值类型,将各价值类型进行底层基础性价值和高层复合性价值、功利性价值和非功利性价值的分类。分述每种类型价值的发生根源、发生方式及发生机制。认知价值一节主要探讨认知价值的历史性和具体性:一为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一为隐喻的诗性认识,一为朴素的历史认识。娱乐价值一节侧重娱乐价值的生理、心理根源,过度娱乐的异化倾向以及寓教于乐、寓美于乐的发展方向。道德价值一节论述了民间伦理、道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与大传统伦理道德的对比中,显现民间伦理道德的局限性和超越性。宗教价值一节概括了民间宗教系统观的主要特征,对比祭祀活动和故事活动中差异的鬼神世界以及各自发生同步或错位的宗教价值,着重分析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本质。审美价值一节指出审美“二相”发生机制,民间故事活动中审美价值如何产生,以及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第五章着力于价值发生规律与原理的研究。首先,总结诸种价值类型在当下不同的衍变方式,在民间故事活动场域中,各价值不能自为发生,需“假道”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并且依据主体的独特需求遵循从“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反向实现序列。之后,进入到民众思想观念层面,探究民众思维发生逻辑,从历时诗性思维和共时“仪式思维”两个方面得出民众重价值判断,轻事实认知的思维逻辑。最后,试图在与精英哲学的参照中,揭示出民众自有的一套观念系统,说明二者是在一个逻辑起点上成长起来的两种知识与思想系统。继而开启后续思想观念研究。

袁晓聪[10](2017)在《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文中提出玉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文化,它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玉文化和中国古代诗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之间既是一种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也是一种原型与表述的关系。因此本文试着对此进行梳理和研究,并重点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彼此之间的意义关系。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将美玉从石头中挑拣出来,并赋予其神秘的色彩。这种以玉为美的文化意识正是人类摆脱蒙昧混沌的内在动力。史前的灵玉崇拜观念主要来自于人对自然界的恐惧以及巫觋的有意提倡。巫以玉事神,由此形成一定的宗教仪式。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玉被融入了国家意识,并最终被列入国家典章制度。如果说史前人类对玉美的欣赏还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之后儒家对玉美的阐释则表现出一种理性的认识。儒家玉文化是文明时代玉文化的一种发展形态,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德玉”和“礼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均是建立在原始玉崇拜的基础上,是史前玉文化的延续。“德玉”主要是一种观念用玉,而“礼玉”则主要是一种行为用玉。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礼仪观念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道教是本土宗教,神仙思想是它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儒家注重社会,道教则重视个人。追求长生和现世的自由,体现出道教对个体生命关怀的终极思想。道教用玉构建了一个冰清玉洁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崇拜观念。食玉长生是道教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道教认为“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这种思想主要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体现了乱世中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恐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逃避现实,及时行乐的人性的弱点。道教在修行成仙的过程中,自创了很多的“玉术语”,其中有些则转变成为文学意象,是道教玉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它和传统玉文化的交汇融合主要体现在以玉造像方面。佛教是典型的像教,以突出的偶像崇拜为特色。以玉造像不仅牢牢地抓住了本土民族玉崇拜的心理,而且也以这种特殊的话语方式传达了教义。佛教的玉宝思想和玉文化也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玉是石之美者,佛教“七宝”属于更广泛意义上的玉类,不同于道教的以和田白玉为主的用玉思想。将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写入佛偈诗歌,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显着特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佛教与传统玉文化的交汇影响。儒、释、道对传统玉文化的吸收和利用主要是基于史前玉神物思想,是灵玉崇拜观念的延续,体现出文化和文化之间的置换变形。玉文化对古典诗歌的渗透与影响,则表现为一种观念意义的转移与创造,体现出文学的人类学关怀。《诗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其中的用玉思想直接体现了儒家玉文化观念,主要突出了玉的道德礼仪属性,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一个反映。《楚辞》和楚巫文化密切相关,其中的用玉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儒家以玉比德思想的渗透;二是楚巫文化中灵玉崇拜观念的影响。玉和香草都和原始宗教崇拜有关,在《楚辞》中两者的内涵意义不尽相同。香草侧重于表现一种追求洁身自好的思想;而玉则更倾向于表现人物的内在美德。前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一种静态的表述。《楚辞》中的“游仙”用玉思想和道教用玉思想相似,都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可以说,《诗经》《楚辞》中的用玉思想有着比较明显的宗教文化性质,与后代文学视野下玉美学思想不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艺术也是一种语言。语言是维持社会的纽带,保存文化的载体。玉意象是诗歌和玉文化比较紧密的联系。唐诗中的涉玉诗篇多于六千首,玉意象超过三百个。这些玉意象不仅承载着史前玉文化的元话语,反过来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起着一定的文化重构作用。唐代道教盛行,因此有很多仙道题材的诗歌作品。在这些作品的玉意象中,玉神物思想得到了比较集中的体现。同时,唐代也是一个科举取士的时代,儒家“以玉比德”的道德思想在诗歌中逐渐发展成为“以玉比才”的艺术思想,体现出社会环境变迁对语言内涵的影响。玉是权利的象征,是贵族的代表,这些思想也在一些诗歌作品中得到相应地艺术表现。以上均显示出儒、道两家玉文化对诗歌玉意象的渗透和影响。文化是要靠表述的,玉意象是史前玉文化多级编码的结果,在这个历时性的编码过程中,书写的随意性和不自觉化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临界状态。唐诗中存在着大量的这样的文化临界意象,比如以“玉树”来简称“玉树后庭花”,其中“玉树”意象的涵义已经脱离了其作为“仙树”的艺术原型意义,而融入了王朝兴衰的历史感。又比如“玉关”一词,虽然它将永久的记忆着“西玉东输”的历史场景,但在诗歌中作为一种玉意象却是边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跟玉文化相去甚远等。这些都说明了书写的权利对原型文化传播的控制作用。总而言之,唐诗中的玉意象,多以“玉×”的形式出现,玉是一个具有形容词性的词根,其中似乎蕴含着一种古老的涵义,表现出“词根暗喻”的特点。玉是古代财货的一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标志,是富贵的象征。宋词中对精金美玉的大量描写是其富贵气象形成的原因之一。宋代城市经济高度发展,玉器作为商品大量进入流通市场,为都市人们的享乐环境提供了一定的视觉效应。其中有对“金玉建筑”的想象,有对“金玉酒器”的描写,还有对“金玉装饰”的刻画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宋词的华贵。这些描写不一定是全部真实,却也可以反映宋代词人的富贵心理。体现出一种夸饰性消费行为。玉和女性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出一种抽象观念的转移。符号意义指向客体,指向客体的某种性质。玉的温润而泽的属性,不仅是君子温柔敦厚的载体,而且也代表着女性温柔似水的角色特征。海德格尔说:“诗就是以语词的方式确立存在。”唐诗中涉及女性描写的玉意象大多表现在面部,而宋词中对女性的描写则比较细化,几乎牵扯到女性身体的各个部位,从不同侧面体现出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所有的概念都有一个特点:永远承载着它们起源时的意义。”这些有关女性的玉意象充分体现了玉的最初的美学特点,即天生丽质。玉是温和、阴柔、亮丽、坚贞等的代名词,因此作为一种词汇编码符号,其所创造出来的语词多具有上述特点。文字具有沟通古今,传承文明的作用。但同时文字也把“倚玉偎香”、“怜香惜玉”等语词限制在视觉领域内,从而产生一种情感意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词婉约词风的形成。玉文化和古典诗学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儒家文艺思想的主要特点。儒家诗教观和文德观都是将作者品德和作品风格联系起来,提倡一种有用于世的诗文。刘勰《文心雕龙》对儒家的文德观有比较深刻的阐释。儒家玉德观和文德观并未有必然的联系,但刘勰在论述文德观的过程中,将两者相互联系,体现出一定的语言学批评的特点。从一个方面表达了他本人追求“君子之文”的意愿。《文心雕龙》中存在着大量以美玉论说文章的现象,一方面体现在品德和文章的关系上;一方面则是纯审美层面的艺术用玉。在诗文理论中表现出对玉的纯审美属性的重视,是魏晋以后诗文理论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这也正好和文学摆脱道德附属,独立性逐渐提高的大趋势相吻合。唐代诗歌繁荣,论诗形式主要有“以文论诗”和“以诗论诗”两种。玉作为一种理论符号在两种论诗方式中表现不同,前者以直接比喻为主要特点,而后者则以形象说理为主要特点。玉石关系、治玉方式以及玉美玉质等比喻论说的方式在理论表达中比较常见,表现出一定的原型意义。同时,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也具有一定的修辞艺术,如譬喻、摹状、借代、映衬等,这些均有助于玉意象在诗歌作品中多彩的表现。

二、中国古代石头神话传说中蕴涵的人格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石头神话传说中蕴涵的人格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
        (一) 艺术现实
        (二) 理论学术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舞种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释
        一、中国古典舞
        二、西方芭蕾舞
        三、中国古典舞“当代形态”的正统性认定
    第二节 核心范畴界定
        一、对中国古典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二、对西方芭蕾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第三节 发展脉落梳理
        一、中国古典舞发展脉落
        二、西方芭蕾舞发展脉落
第二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
    第一节 “美”与“善”的分离
    第二节 三次转变
        一、从“娱己”“娱神”到“娱人”
        二、从“娱人”到舞蹈本体
        三、从舞蹈本体到经典颠覆
    第三节 艺术地位的确立
        一、“古典性”的生成
        二、“艺术的沉思”
第三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传播接受
    第一节 传播方式——未知的可能
        一、传播媒介之变
        二、传播生态之变
    第二节 艺术接受
        一、关于“受众”
        二、“终结”与“中心”的转移
第四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审美蕴涵
    第一节 舞蹈本体的异质互融
        一、和谐之美的表现样式
        二、中国古典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三、西方芭蕾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第二节 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的异质互融
        一、异质互融之音乐
        二、异质互融之服饰
        三、异质互融之舞台美术
第五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演变趋势
    第一节 灵韵——审美风貌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之虚灵妙合
        二、西方芭蕾舞之庄肃雅正
    第二节 抒情与叙事——表现形式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从“诗缘情”谈起
        二、西方芭蕾舞——“Ballet”的溯源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古典舞——多重资源的整合
        二、西方芭蕾舞——历史价值的更新
结语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之审美文化本源
    二、关于两种古典舞的三个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研究综述
        1.2.1 古史时代及神话的整体研究传统
        1.2.2 考据学视角传说考证的研究困境
        1.2.3 民俗学视野传说类型的研究趋势
        1.2.4 新时代解读舜文化的研究热潮
        1.2.5 以区域为范畴的民间研究成果
    1.3 研究方法
    1.4 重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神话与传说:先秦舜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2.1 舜帝传说的神话原型解析
        2.1.1 帝舜:帝之称谓的神话性质
        2.1.2 舜妻:二妃传说的神话原型
        2.1.3 重瞳:舜帝神形中的原型崇拜
    2.2 舜帝传说主题的整合定型
        2.2.1 生平事迹传说
        2.2.2 尧舜禹禅让传说
        2.2.3 君臣政治传说
        2.2.4 音乐传说
        2.2.5 后裔传说
第三章 舜族三迁: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始祖信仰
    3.1 舜帝传说的部族格局
        3.1.1 舜帝传说的考古学背景
        3.1.2 舜帝指涉部族的多样性
        3.1.3 舜臣所属部族的多元化
    3.2 舜帝传说的部族关系与文化意蕴
        3.2.1 图腾崇拜与舜帝部族的寻根溯源
        3.2.2 民俗互渗与多元部族的文明交汇
        3.2.3 传说演绎与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
    3.3 舜帝部族融合与民族国家的发展
        3.3.1 华夏民族的肇始时期
        3.3.2 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成
        3.3.3 舜帝传说的始祖信仰
第四章 尧天舜日:舜帝传说的儒学化与圣王信仰
    4.1 禅让传说与儒家政治理想的勾勒
        4.1.1 禅让传说的雅俗共择
        4.1.2 儒家理想政治的畅想
        4.1.3 尧天舜日意象的符号化
    4.2 孝子传说与儒家德政一体的形成
        4.2.1 受权模式的随德转移
        4.2.2 以孝为始的仁政体系
        4.2.3 内圣外王的德政一体
    4.3 礼乐传说与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
        4.3.1 克己复礼的礼制教化
        4.3.2 始于远古的乐教传统
        4.3.3 舜帝传说的圣王信仰
第五章 传说与故事:舜帝传说的叙事结构与孝德信仰
    5.1 时空流转的图象叙事
        5.1.1 汉代舜帝形象图:叙事主体的时空再现
        5.1.2 北魏情节叙事图:语图互仿的结构象征
        5.1.3 宋金孝子意象图:深层结构的意识表现
    5.2 历时传承的文学叙事
        5.2.1 时空、审美与义理:诗歌叙事
        5.2.2 传说的故事演绎与传承:通俗文学
    5.3 地方转场的民间叙事
        5.3.1 口承文本叙事:信仰的地方诠释
        5.3.2 空间景观叙事:信仰的物质载体
        5.3.3 仪式表演叙事:信仰的行为传承
    5.4 舜帝传说的孝德信仰
        5.4.1 信仰整体中的个体表达:“二十四孝”传说的时代传承
        5.4.2 当代孝德信仰的文化展演: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舜帝民间传说地方文本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文献综述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山东地区
        (二) 汉画像石
        (三) 造型艺术与视觉图像
        (四) 视觉艺术心理
        (五) 汉画像石中的审美追求
第一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建国前的金石学和早期考古研究
        一、最早的着录
        二、拓片图像研究
        三、考古综合研究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汉画像石的发现与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发现
        二、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前的研究
        三、20世纪90年代后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造型题材
    第一节 日常生活题材
        一、乐舞百戏类
        二、庭院庖厨类
        三、渔猎牛耕类
        四、车马仪仗类
    第二节 历史故事题材
    第三节 战争题材
    第四节 神仙祥瑞题材
        一、伏羲女娲
        二、西王母、东王公
        三、神异类
        四、其他祥瑞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图像与纹样的造型手法
    第一节 伏羲女娲造型手法
        一、造型形象的源起
        二、造型形象的演变
        三、造型形象的审美表现
    第二节 西王母与东王公造型
        一、西王母的造型演变
        二、东王公的造型演变
    第三节 胡人形象造型
        一、胡人形象出现原因
        二、胡人形象造型分类
    第四节 孔子见老子造型
    第五节 其他故事题材人物造型
        一、周公辅成王
        二、荆轲刺秦王
        三、管仲射小白
        四、闵子骞失棰
    第六节 祥瑞形象造型
        一、“泗水捞鼎”与“飞鸟、游鱼”
        二、神兽形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造型形态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灵魂观念与神仙思想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一、灵魂观念的由来
        二、神仙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三、神仙造型形态的产生
    第二节 统治阶级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一、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汉画像石造型
        二、统治阶级影响下的汉画像石造型题材
    第三节 民间祥瑞思想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一、民间祥瑞形象的内容及寓意表现
        二、民间祥瑞思想在画像石造型艺术中的内涵体现
    第四节 中外文化交流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第五节 丧葬观念的转变对汉画像石艺术的影响
        一、厚葬之风的产生
        二、汉画像石的发展
        三、王莽改制对于画像石艺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造型形态的审美表现
    第一节 造型形态的表现风格
        一、造型的形象题材
        二、造型的装饰特征
        三、吉祥装饰纹样的应用与表现
    第二节 造型形态的审美追求
        一、汉代造型审美观的发生
        二、构图张力与“势”的意蕴表现
    第三节 造型形态的创造性思维
        一、画像石造型图像创意思维的思想扬声
        二、画像石造型图像创意时的形神兼备
    本章小结
结语: 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叙事性表现与人文情怀的耦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三国遗事》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三国遗事》中神话相关研究
        1.2.2 《三国遗事》中民间故事相关研究
        1.2.3 《三国遗事》中诗歌相关研究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国遗事》编撰及文学性
    2.1 一然与《三国遗事》
    2.2 编撰基础及背景
        2.2.1 编撰基础
        2.2.2 编撰背景
    2.3 特点及文学性
第三章 《三国遗事》中的神话
    3.1 《三国遗事》神话性质
    3.2 《三国遗事》神话分类
        3.2.1 民族起源神话
        3.2.2 建国始祖神话
        3.2.3 其他国王神话
        3.2.4 姓氏神话
    3.3 《三国遗事》神话特点
        3.3.1 神话与历史的双重性
        3.3.2 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
        3.3.3 帝王诞生异象
第四章 《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
    4.1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性质
    4.2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分类
    4.3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思想内涵
        4.3.1 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
        4.3.2 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
        4.3.3 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
    4.4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的小说化
第五章 《三国遗事》中的诗歌
    5.1 《三国遗事》中的乡歌
        5.1.1 乡歌产生背景
        5.1.2 乡歌性质及分类
        5.1.3 乡歌解析
    5.2 《三国遗事》中的赞诗
        5.2.1 赞诗性质
        5.2.2 赞诗艺术特色
第六章 《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
    6.1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
        6.1.1 《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之精怪故事
        6.1.2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及成因
    6.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
        6.2.1 “梦”在《三国遗事》中的表现形式
        6.2.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之“梦”的比较
        6.2.3 “梦”的艺术价值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基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动画创作研究 ——以《女娃》短片创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课题调研
    2.1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概述
    2.2 女娃的神话原型与延展
        2.2.1 女娃的神话原型
        2.2.2 女娃神话的延展
    2.3 女娃神话的当代表达
        2.3.1 动画表达
        2.3.2 影视表达
        2.3.3 漫画表达
    2.4 动画创作的启示
第3章 动画短片《女娃》创作理念
    3.1 灵感来源
    3.2 受众定位
    3.3 预期效果
第4章 设计过程
    4.1 剧本改编
    4.2 美术设定
        4.2.1 角色设计
        4.2.2 场景设计
    4.3 分镜头设计
第5章 设计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

(6)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及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意义与目的
    国内研究综述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灾难与抗争: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的主题
    1.1 灾难叙事的生成逻辑
        1.1.1 与天为党的生态环境
        1.1.2 自然灾难的频发
        1.1.3 生产发展的需求
    1.2 直面灾难的抗争精神
        1.2.1 群体的抗争
        1.2.2 英雄的复仇
    1.3 英雄形象的文化象征
        1.3.1 力量与勇气
        1.3.2 安定的希望
        1.3.3 厚生意识与不屈精神
第二章 悖论与和谐: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的美学特质
    2.1 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的张力美
        2.1.1 刚强与柔美的交汇
        2.1.2 生命与死亡的互化
        2.1.3 真实与虚幻的统一
    2.2 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的崇高美
        2.2.1 以身成道的品行
        2.2.2 执着追求的精神
    2.3 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的生态美
        2.3.1 天与人一的书写
        2.3.2 圆满和谐的追求
        2.3.3 个体生命的超越
第三章 互动与互渗:晋东南英雄信仰与地方社会的交融
    3.1 神话英雄与地方神灵的交互
        3.1.1 英雄与神灵的融合
        3.1.2 民间与官方的互动
        3.1.3 神圣与世俗的转化
    3.2 晋东南英雄信仰的社会功能
        3.2.1 农神与雨神
        3.2.2 婚姻神与生育神
        3.2.3 地方保护神
    3.3 地域民众对英雄信仰的支持
        3.3.1 修缮中的捐施
        3.3.2 日常的祭祀
        3.3.3 庙会的狂欢
第四章 重构与重释: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的当代展演
    4.1 晋东南英雄神话文化景观再造
        4.1.1 庙宇的保护与修缮
        4.1.2 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4.2 晋东南英雄神话文化艺术节
        4.2.1 神农炎帝故里拜祖典礼
        4.2.2 上郝村天台无影艺术节
    4.3 晋东南英雄神话的当代价值
        4.3.1 增强地方文化认同
        4.3.2 规引地域民众道德
        4.3.3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调查录音节选
    附录B:田野日记节选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7)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一、音乐创制类
        二、音乐传承类
        三、音乐表演类
        四、音乐风俗类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一、宝物与妙音
        二、禁忌与沉默
        三、乐人与智者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二、212个型式结构
        三、结构的意义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一、真:以情达意
        二、善:由情生益
        三、美:唯情而已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9)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间故事活动——一个“开放的活的”结构
    概述
    第一节 既有理路的局限与反思
        一、既有理路局限
        二、问题反思
        三、站位基点
        四、据此定义“民”与“民间”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
        一、从“存在是什么”到“如何存在”
        二、民间故事如何存在:分类——融通——再分类
        三、认识路径
    第三节 民间故事活动定位
        一、系统定位
        二、形态定位
第二章 走近当下河北民间故事活动(实证描述)
    概述
    第一节 冀中平原的历史通衢:故事村耿村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三、耿村故事活动特征
    第二节 守护皇陵的神圣使命:清西陵的守望者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三、满族守陵村故事活动特征
    第三节 太行山下的川冀建制:宗族村王硇村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三、山区宗族村故事活动特征
第三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多层级描述与分析(发生过程)
    概述
    第一节 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存在
        一、艺术本体存在方式演变轨迹
        二、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结构
    第二节 从“存在与价值”到“存在即价值”
        一、价值概念的演化与界定
        二、传统价值哲学的藩篱
        三、价值存在于行动中而非观审中
        四、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层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三节 文本价值
        一、文本内意群价值
        二、文本内结构价值
    第四节 本文价值
        一、不同本文的田野记录
        二、主体在本文中的建构过程
        三、本文中价值的生成
    第五节 活动价值
        一、故事活动的要素和功能
        二、民间故事活动的忠实记录
        三、活动价值发生描述与路径
第四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类型的描述与分析(发生了什么)
    概述
    第一节 价值类型产生与划分
        一、从符号学角度看价值类型产生与层次
        二、实践中可能产生的主要价值类型及问题
    第二节 认知价值
        一、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
        二、隐喻的诗性认识
        三、朴素的历史认识
    第三节 娱乐价值
        一、来处: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
        二、定位:娱乐价值的正位和异位
        三、去处:上升到美善之中
    第四节 道德价值
        一、从伦理到道德
        二、从道德到教化
    第五节 宗教价值
        一、河北民间宗教系统观
        二、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差异的神鬼世界
        三、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同步与错位
    第六节 审美价值
        一、审美价值的结构
        二、民间故事活动审美价值的产生
        三、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
第五章 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机制与原理(怎样发生、何以发生)
    概述
    第一节 价值发生机制
        一、发生方式
        二、发生顺序
        三、发生模态
    第二节 思维逻辑
        一、历时:诗性思维
        二、共时:“仪式思维”
        三、故事讲述的思维逻辑
    第三节 观念系统
        一、内在意识的时空观念
        二、“民间哲学”中的几个关键词
        三、一个逻辑起点上的两种知识与思想
结语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10)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文化篇
    第一章 玉文化与其他文化
        第一节 玉文化与儒家文化
        一、灵玉崇拜: 从巫到儒的演变
        二、以玉为礼: “三礼”的用玉思想
        三、儒家玉德观形成的原因
        四、儒家玉德观提出的历史意义
        五、儒家玉德观的当代启示
        六、其他比德观念举例
        第二节 玉文化与道教文化
        一、道教的“玉术语”
        二、道教诗歌与玉文化
        三、道教食玉养生文化现象
        第三节 玉文化与佛教文化
        一、玉雕佛像
        二、玉宝思想
        三、佛偈与玉文化
    第二章 玉文化与故事传说
    本篇小结
诗歌篇
    第一章 《诗经》与玉文化
        第一节 《诗经》玉文化与周代礼乐文明
        一、祭祀用玉
        二、装饰用玉
        三、馈赠用玉
        四、形容用玉
        第二节 《诗经》玉文化的意义及影响
    第二章 《楚辞》与玉文化
        第一节 《楚辞》玉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楚辞》中的玉和香草意象
        第三节 《楚辞》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 唐诗与玉文化
        第一节 唐诗玉意象的文化阐释
        一、“玉树”意象
        二、“玉阶”意象
        三、“玉壶”意象
        四、“玉关”意象
        第二节 不同诗人的意象阐释风格
        一、王维诗歌的玉意象
        二、李白诗歌的玉意象
        三、杜甫诗歌的玉意象
    第四章 宋词与玉文化
        第一节 玉文化与宋词的富贵气象
        一、“精金美玉”的几种富贵表现形态
        二、“精金美玉”对宋词富贵气象形成的作用
        第二节玉文化与宋词的婉约特征
    本篇小结
理论篇
    第一章 玉文化与唐宋诗学
        第一节 玉文化与唐宋诗词理论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文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二、唐宋时期诗词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艺术
        一、玉字的文化释义
        二、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技巧
        三、“玉”的几种艺术表现原型
    本篇小结
结语
附录 《全宋诗》中涉玉的佛教偈颂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四、中国古代石头神话传说中蕴涵的人格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D]. 宁亚群. 山东大学, 2021(10)
  • [2]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D]. 柴春椿. 山西大学, 2021
  • [3]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D]. 王文灏. 山东大学, 2021(10)
  • [4]《三国遗事》文学研究[D]. 穆禹含. 延边大学, 2021(02)
  • [5]基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动画创作研究 ——以《女娃》短片创作为例[D]. 李曼茜.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1(07)
  • [6]晋东南英雄神话传说及信仰研究[D]. 李燕. 山西大学, 2020(01)
  • [7]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8]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9]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D]. 张琼洁. 南开大学, 2018(03)
  • [10]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D]. 袁晓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中国古代石器神话传说中蕴含的人格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