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杏系9803保护地栽培技术

新杏系9803保护地栽培技术

一、9803杏新品系保护地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荣[1](2020)在《优质晚花杏扁资源筛选及杏扁新品种选育》文中提出杏扁(Prunus armeniaca×P.sibirica)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杏属(Armeniaca Mill),其种仁饱满、味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树体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优良杏扁品种少,尤其是集丰产、优质、晚花于一身的杏扁品种更少的生产实际问题,以抗冻优株的自然杂交实生后代为选育对象,通过重要性状变异调查、相关性分析,经初选、复选、新品种对比等研究,最终育成2个优质、晚花杏扁新品种。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对同一批自然杂交实生后代进行了重要性状变异程度的分析,其中基于开花期的变异,开花最早和最晚的单株盛花期可相差9d,盛花期最晚的单株为13-26,比对照品种‘龙王帽’和‘优一’分别晚9d和8d;基于早果丰产性的分析,早果性植株(定植第3年结果)占整个后代群体的80.8%,其中早期结果量最大的单株为16-20,单株结果数达612个;基于口感品质的分析中,杏扁仁的甜苦比例接近1:1,其中甜仁单株中优质率达21%;基于出仁率的分析,其中最高的达56%,单株编号为03-32;基于核壳厚度的分析,其中最薄的为0.53mm,单株编号为03-09。2.不同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杏核的“核壳厚度”与“单核重”之间相关关系强,与“单仁重”之间相关关系中等,与“出仁率”之间存在中等负相关关系;“成熟期”与“出仁率”之间相关关系弱,与“单仁重”之间相关关系极弱,与“单核重”之间不具有相关关系;“单仁重”与“出仁率”之间相关关系极弱。3.在初选中以品质优、出仁率高、晚花性、早果性重要性状作为衡量标准,分别筛选到182、218、130、189个优株。4.在复选中,首先综合品质、出仁率、晚花、早果丰产等特性得到优株21株,进一步参照树势、抗病性等性状得到优株13株。5.先后育成2个优质、晚花新品种,分别为‘张仁一号’(选育编号10-31)和‘张仁3号’(选育编号12-26),并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其中‘张仁一号’已于2019年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20190299。综上所述,实生选种仍然是杏扁育种的主要方式,是最为快捷、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优质、晚花、丰产新品种2个,以上研究填补杏扁晚花抗冻品种的空缺,可以确保本地区乃至全国杏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章秋平,刘威生[2](2018)在《杏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进展》文中指出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新品种改良的基础。对杏组植物的种类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对杏种质资源的系统分类、起源与系统演化关系、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以及种质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目前种质资源精细评价、特异性状深入挖掘和创新利用潜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中国杏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苑克俊,牛庆霖,葛福荣,王江勇,王培久[3](2018)在《利用荧光SSR标记构建杏新品系的分子身份证》文中研究指明以15份杏种质(包括4个新品系)为试材,采用6个荧光SSR标记进行PCR试验,构建了4个杏新品系的分子身份证,以期为利用分子鉴定技术对4个杏新品系进行品种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利用6个标记共检测到47个等位基因,57个带型,平均每个标记获得9.8个带型;利用其中5个标记构建10位数的分子身份证,‘开园’‘春华’‘英华’和‘美华’4个新品系的分子身份证分别是2578231744、5878341744、277a231344和6768174612,既互不相同,也与其它种质的分子身份证不同。这些结果为4个杏新品系利用分子鉴定进行品种权保护提供了依据。

陈学森,郭文武,徐娟,丛佩华,王力荣,刘崇怀,李秀根,吴树敬,姚玉新,陈晓流[4](2015)在《主要果树果实品质遗传改良与提升实践》文中提出全面总结分析国内外果树果实品质改良现状、中国果树品质改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成因,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柑橘、苹果、梨、桃及葡萄等主要果树果实品质遗传改良的目标、技术途径与成果、品质性状遗传倾向、芽变机理,并举例阐述柑橘原生质体融合与无核品种创制、功能型苹果及其育种技术体系创建、早熟核果类果树品种和无核葡萄胚培育种、野生樱桃李资源品种化及转基因缩短童期新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最后针对中国果实品质改良提出几条建议:进一步加强野生果树资源评价及亲本利用研究,努力拓宽栽培品种的遗传基础,协同提升果实品质;进一步开展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以及芽变机理和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杂交育种与芽变选种优势互补的果树果实品质高效改良技术体系;进一步加强新品系的国际品种区域栽培试验及国际品种权申请与保护,培育国际性的果树"大品种"。

张怀山[5](2014)在《中型狼尾草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中型狼尾草(Pennisetum longissimum var. intermedium)是陈守良和金岳杏在1984年发现并命名的长序狼尾草新变种,为禾本科(Gramineae)狼尾草属(Pennisetum)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甘肃等地均有分布。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经过多年引种驯化,选育出4个中型狼尾草新品系,具有产草量高、萌发力强、易栽培、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平均株高1.8~1.9m,年均干草产量达到1.60×104kg/hm2,粗蛋白含量18%以上。本论文对中型狼尾草4个新品系的生长特性、生殖特性、细胞学特性、抗逆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包括4个新品系在内的29份中型狼尾草种质材料的表型多样性和分子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中型狼尾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对中型狼尾草3个早熟品系的开花授粉习性及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日内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7:00~11:00,8:00~10:00是开花高峰期。1号品系开花时间7:00开始,11:00结束;2号品系7:30开始开花,11:30结束;3号品系开花始于7:30,11:00结束。1号、2号和3号品系的开花期持续时间分别为13d、20d和15d。1号、2号品系有一个开花高峰期,总体呈现“低—高—低”的态势;2号品系出现两个开花高峰期,总体呈现“低—高—低—次高—低”的态势。中型狼尾草开花变化除受自身开花节律的控制外,与气温变化、空气湿度也有一定关系,20~25℃温度范围较适宜花粉萌发,空气湿度较大时,花药散粉推迟或不散粉。花粉形态近似球形或卵园形,花粉粒表面有皱褶,花粉外壁为细小颗粒饰纹,呈鱼鳞状排列。平均花粉粒大小为47.1μm,平均极轴长为45μm,平均赤道轴长为52μm,平均长/宽比例为0.86。探讨了中型狼尾草开花授粉习性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以及花粉形态与低结实率的关系。(2)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4个中型狼尾草新品系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型狼尾草是以9为基数的4倍体种,4个品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36,同属中着丝点的小型染色体,在基因源上是同源性较强的染色体组;1号、3号品系的核型公式为2n=4x=36=17m+1sm,2号品系的核型公式为2n=4x=36=16m+2sm,4号品系的核型公式为2n=4x=36=18m(1SAT),4个品系染色体核型均属于不对称性核型,核型不对称系数的变异范围较小,染色体核型为1B型。1号、3号品系间的核型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2号、4号品系与1号、3号品系间的核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3)对采自云南省的25份野生种质和4份驯化栽培种质材料的16个主要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型狼尾草各表型在29份材料间均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存在着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和变异水平,平均变异系数为17.58%,离散程度较高,极差变幅为0.31~51.60。主成分分析表明,叶长、穗长、穗宽、穗柄长、节间长等茎叶与穗部营养性状的变异是中型狼尾草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和贡献者,种子相关性状发芽率和结实率的变异程度低,遗传稳定。聚类分析结果,29份供试材料总体上分为3大类:第Ⅰ类有9份材料,第Ⅱ类有12份材料,第Ⅲ类包含8份材料。表型性状的遗传分化主要受到遗传因素与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4)运用ISSR标记对采自云南的25份野生种质和4份驯化新品系中型狼尾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5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0条能扩增出清晰条带且多态性明显的引物,29份材料DNA共获得72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2个,多态性比率为87.4%,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为7.2个;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8611、1.7428、0.5610和0.3959;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幅为0.236~0.903,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51为界,29份材料划分为4大类,但Mantel检测表明种质材料的遗传聚类和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4370,P=0.2046)。首次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中型狼尾草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水平,为科学合理地引种、驯化、保护和利用中型狼尾草野生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5)采用PEG-6000、低温和NaCl处理模拟逆境胁迫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型狼尾草幼苗在3种不同胁迫下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并对其抗逆性、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①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后降,在PEG浓度为5%时达到最大;脯氨酸含量显着升高,在20%PEG处理下含量是CK的6.0倍;MDA含量呈现“急剧增加—相对稳定—迅速下降”的变化趋势,5%PEG处理下MDA累积量达到最大;SOD活性总体上呈“急剧下降—微增—迅速上升”的趋势,PEG浓度为5%时最低,PEG浓度为20%时达到最大。②低温胁迫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降低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均呈升高趋势;MDA含量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SOD活性随温度的降低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③随着NaCl胁迫水平的加强,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均随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加;SOD活性则呈现“微增—缓慢降低—急剧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PEG胁迫下,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低温4h胁迫下,MDA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显着正相关,与脯氨酸含量极显着正相关;NaCl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极显着正相关,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呈显着负相关,而与可溶性蛋白显着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中型狼尾草适应逆境胁迫受到多种生理生化的调节,且各生理生化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是中型狼尾草应答逆因子胁迫的重要生理调节机制,体现了其抵抗逆境胁迫、减轻伤害的适应性反应。(6)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4个中型狼尾草野生栽培新品系在甘肃永登秦王川盐渍土区的物候期、生长速度、叶面积及分蘖数等性状的变化特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号、2号和3号品系出苗快,成熟早,生育天数147d左右;4号品系出苗迟,成熟晚,生育天数160d。1号品系生长最快,其株高在各个生育时期均显着高于其他3个材料(P<0.05),在开花期达最高(187.94cm);3号品系生长较慢,株高最矮(150.51cm)。生育前中期,参试材料单株叶面积、茎粗逐步增长,抽穗期以后,趋于平稳甚至有所下降,1号、2号和4号品系变化一致且明显高于3号品系。2号品系分蘖能力最强,其次是1号、3号和4号品系。综合生产性能较好的是1号和2号,年干草产量分别达到15300kg/hm2、14700kg/hm2。综合评价认为,中型狼尾草1号、2号新品系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产草量高,成熟早,综合生产性能优良,适宜在永登秦王川盐渍土区推广种植。综上所述,中型狼尾草属于异花授粉植物,其花粉粒表面有皱褶,花粉外壁为细小颗粒状饰纹;细胞染色体数为36,染色体核型为1B型;29份中型狼尾草种质材料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主要受到遗传因素与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逆境条件下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含量和SOD活性会发生应激变化,各生理生化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4个中型狼尾草品系生产性能综合评价最高的是1号和2号,是适合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盐渍土区种植的优良品种(系)。

孙玉刚,秦志华,李芳东,魏国芹,安淼,闫桂红[6](2010)在《山东省果树种质资源概况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自然条件与果树种质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种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以及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和利用等方面对山东省果树种质资源及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探讨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张艳敏,何天明,冯建荣,陈美霞,苑兆和,孙家正,张大海,吴燕,张立杰,陈学森[7](2009)在《杏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在杏(Prunusarmeniaca L.)起源演化,新疆伊犁野杏林群体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杏风味物质化学组分,授粉生物学与抗冻性评价,杏远缘杂交与种质创新,杏杂种F1群体S基因的遗传、克隆与表达分析,产量与品质构成因素的遗传变异以及杏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严潇[8](2007)在《西安鲜食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种质资源鉴选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制定》文中研究指明鲜食杏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果树之一,西安是我国鲜食杏的起源地和传统产区之一。通过分析西安鲜食杏种质资源现状,组织调查了西安50多个杏种质资源,新发现了“苦仁平顶杏”、“台儿杏”、“三水杏”、“二急子杏”、“假银杏”、“小梅杏”、“户县大红杏”以及部分无名杏等近20个未见记载的种质资源;收集了26个各有突出点的特异资源并在资源圃进行了保存;科学利用资源开展了新优品种的选育,获得了800多枚杂交种子,部分优株优异性明显;对初选的“蓝田大银杏”、“金太阳”、“凯特”、“周至梅杏”、“长安海东杏”、“长安早甜核”、“银香白”、“泾阳肉杏”等8个西安地区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了鉴选;提出了西安鲜食杏早中晚熟品种发展比例及品种选择建议,为农户选择栽培品种提供了依据。通过分析西安鲜食杏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建园、疏果套袋、预防霜冻等栽培关键技术做了针对性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起垄栽培、适当降低栽培密度为株行距4m×5m、适于西安地区的杏砧木类型、节水灌溉尤其是龙带微喷与预防霜冻、推荐树形与简化整形修剪措施、疏果定果的方法和标准、大杏套袋的整套技术、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等鲜食杏生产新的实用技术,且把杏果适期采收与分级包装也列入生产阶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西安鲜食杏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为规范西安鲜食杏的生产和提高产业化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对其它杏产区的生产提供指导和借鉴。

陈学森,张艳敏,冯建荣,何天明,陈美霞[9](2006)在《中国杏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及生物技术研究新进展》文中指出杏(Prunus armeniaca L.)原产我国,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本文对我国近5年来在新疆伊犁野杏林群体遗传结构、杏种质的RAPD和ISSR分析、杏风味物质化学组分、授粉生物学与抗冻性评价、杏远缘杂交与种质创新、杏杂种F1群体S基因的遗传、克隆与表达分析、产量与品质构成因素的遗传变异以及杏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研究建立新疆野杏多层次保护保存体系,切实保护这一珍贵资源,并提出了进一步采用常规有性杂交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技术路线,选育新品种,创造新种质,充分地发挥杏树抗干旱、耐瘠薄的特点,把我国杏的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

王善波[10](2006)在《鲜食杏新品种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杏是我国北方主要栽培的果树之一,曾经在我国果品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古代被列为“五果”之一(吕增仁,2002)。但目前我国杏树栽培存在着面积小、产量低而不稳、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王少敏, 2002),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种更新太慢。国内近几年尽管也引进并选育了一大批杏新品种,但对这些新品种尚缺乏系统的比较试验研究。本试验就以国内栽培比较广泛的金太阳、凯特、红丰、新世纪等11个杏新品种为试材,在菏泽学院果树科技示范园内,对11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并根据生产中存在的坐果率低、易发生花期冻害和夏秋涝害等实际问题,通过试验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或改善措施。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供试验的11个品种中,欧洲生态系统中的金太阳、凯特、大棚王杏以其败育花少、坐果率高、结果早、丰产性强、果个较大或特大、外观较好、品质较优、适应性较强等优良的综合性状,可以作为主栽品种在生产中推广;玛瑙、意大利1号、黄金杏尽管也表现出早果早丰性强等优点,但因其或果个偏小、或风味太酸、或品质稍差等缺点,建议不宜再作为主栽品种大规模引种、推广。华北生态系统的德州果杏表现出坐果率高、早果早丰性强、品质优良等众多优点,可以作为主栽品种发展;红丰、新世纪两品种,尽管早果性稍差,但也表现出早熟、优质、外观艳丽等众多优点,通过采取合理配置授粉树、加强夏季修剪、提高花芽分化质量、提高坐果率等栽培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其产量水平,仍将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试管早红和试管早荷两品种,尽管也表现出早熟、优质等优良性状,但其早果、丰产性差,在没有探索出提高其早果、丰产性的有效措施之前,应限制大规模发展。2、参试的6个欧洲生态系统品种与5个华北生态系统品种相比普遍表现出完全花比率高、自交亲和性强、自然授粉结实率高、早果性和丰产性强等优良性状,且自然授粉结实率与完全花比率之间存在着极强的正相关性。3、通过试验得出:于萌芽前10天喷施250倍的PBO液或花期喷800

二、9803杏新品系保护地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803杏新品系保护地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优质晚花杏扁资源筛选及杏扁新品种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1 前言
    1.1 杏扁概述
        1.1.1 杏扁树的生态作用
        1.1.2 杏扁的营养价值
        1.1.3 杏扁的经济效益
        1.1.4 杏资源分布及杏扁产业状况
        1.1.5 杏扁品种缺乏及花期霜冻害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1.2 杏品种选育主要方式
        1.2.1 杂交选育
        1.2.2 实生选育
        1.2.3 远缘杂交
        1.2.4 芽变选育
    1.3 生物技术在杏资源分析及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实生后代重要性状调查
        2.3.2 新品种DUS测试
        2.3.3 各性状间相关关系分析
    2.4 主要仪器设备
    2.5 分析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杏扁抗冻优株自然杂交实生后代重要性状的变异评价
        3.1.1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开花期变异分析
        3.1.2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早果性及早期结果量变异分析
        3.1.3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杏仁甜苦性变异分布情况
        3.1.4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核重变异分布情况
        3.1.5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变异分析
        3.1.6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出仁率变异分析
        3.1.7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杏仁口感品质变异分析
        3.1.8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核壳厚度变异分析
        3.1.9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成熟期变异分析
    3.2 杏扁抗冻优株自然杂交实生后代重要性状相关性分析
        3.2.1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杏核核壳厚度与单核重之间的相关关系
        3.2.2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与核壳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3.2.3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出仁率与核壳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3.2.4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出仁率与成熟期之间的相关关系
        3.2.5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与出仁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3.2.6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与成熟期之间的相关关系
        3.2.7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口感品质与出仁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3.2.8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核重与成熟期之间的相关关系
    3.3 从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丰产、优质、晚花新品系
        3.3.1 基于杏仁口感品质特性进行的初选
        3.3.2 基于出仁率性状进行的初选
        3.3.3 基于开花期进行的初选
        3.3.4 基于单株早期结果量进行的初选
        3.3.5 依据各初选性状进行的复选
        3.3.6 依据树体生长情况及抗病性进行的再复选
        3.3.7 建立新品系试验园
    3.4 育成2个杏扁新品种并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3.4.1 新品种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3.4.2 新品种果实性状
        3.4.3 新品种物候期
        3.4.4 新品种保护情况
        3.4.5 ‘张仁一号’的适宜种植的区域、环境以及栽培技术
4 讨论
    4.1 实生选种仍然是杏品种选育中最省工且见效最快的方法
    4.2 解决杏扁花期受冻问题,根本性方法还是选育出开花晚的品种
    4.3 杏扁品种选育中,口感品质应作为重要考量指标
    4.4 育种工作必须有明确目标,掌握正确有效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杏扁产业分布及杏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杏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杏的种类及收集保存情况
    1.1 杏的种类
    1.2 收集保存情况
2 杏组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2.1 杏组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及起源
    2.2 栽培杏的起源及生态群划分
3 杏的种质资源评价
    3.1 种质资源评价的标准化与核心种质构建
    3.2 种质资源鉴定与指纹图谱
    3.3 S基因型的鉴定评价
    3.4 风味物质化学组分的评价
    3.5 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评价
4 杏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
    4.1 地方品种、引进品种的直接利用
    4.2 营养系选择与实生选择
    4.3 常规杂交育种
    4.4 远缘杂交
5 问题与展望
    5.1 加大抗性资源/基因评价和利用
    5.2 重视复杂性状的解析与精细评价
    5.3 关注特异资源, 开展特色种质创新

(3)利用荧光SSR标记构建杏新品系的分子身份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DNA提取及PCR扩增
        1.2.2 毛细管电泳检测
        1.2.3 杏树SSR分子身份证构建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毛细管电泳试验结果
    2.2 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
    2.3 电泳图谱的数字化
3 讨论与结论
    3.1 分子身份证的构建方法
    3.2 种质分子身份证的应用和完善
    3.3 电泳图谱的数字化
    3.4 结论

(4)主要果树果实品质遗传改良与提升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国内外果树果实品质改良现状及水果产业发展趋势
    1.1发达国家果树果实品质改良现状、特点与趋势
    1.2中国主要果树果实品质遗传改良、资源保护与品种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品质育种目标
    2.1苹果
    2.2柑橘
    2.3 桃
    2.4葡萄和梨
3果实品质育种的技术途径
    3.1野生资源利用
    3.2常规育种
    3.3生物技术育种
4品质性状遗传倾向及芽变机理
    4.1品质性状遗传变异特点
    4.2芽变选种
5育成品种亲本溯源分析
6结束语

(5)中型狼尾草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1.1 植物种质特性研究的意义
        1.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2 狼尾草种质特性研究进展
        1.2.1 狼尾草生长特性研究
        1.2.2 狼尾草生殖特性研究
        1.2.3 狼尾草抗逆性研究
    1.3 狼尾草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狼尾草形态学分析
        1.3.2 狼尾草细胞学分析
        1.3.3 狼尾草同工酶分析
        1.3.4 狼尾草分子标记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中型狼尾草开花授粉习性及花粉形态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开花授粉习性
        2.2.2 花粉形态观察
    2.3 讨论
        2.3.1 中型狼尾草日内、日间开花变化规律
        2.3.2 中型狼尾草的开花授粉习性及应用
        2.3.3 中型狼尾草花粉形态对结实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型狼尾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及来源
        3.1.2 测定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染色体数目观测
        3.2.2 染色体核型分析
        3.2.3 不同品系染色体核型参数比较
    3.3 讨论
        3.3.1 中型狼尾草的染色体数目和倍性
        3.3.2 中型狼尾草的染色体长度类型
        3.3.3 中型狼尾草的核型进化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型狼尾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概况
        4.1.3 试验方法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主要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4.2.2 表型性状方差分析
        4.2.3 主成分因子分析
        4.2.4 聚类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型狼尾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DNA 提取及定量
        5.1.3 ISSR 引物的筛选
        5.1.4 ISSR-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5.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ISSR 扩增产物及多态性分析
        5.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5.2.3 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
        5.2.4 聚类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PEG、低温和盐胁迫对中型狼尾草幼苗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中型狼尾草幼苗对 PEG 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
        6.2.2 中型狼尾草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
        6.2.3 中型狼尾草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
        6.2.4 PEG、低温和盐胁迫下各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6.3 讨论
        6.3.1 逆境胁迫对中型狼尾草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6.3.2 逆境胁迫对中型狼尾草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6.3.3 逆境胁迫对中型狼尾草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型狼尾草在盐渍土区的栽培试验及生产性能评价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概况
        7.1.2 供试材料
        7.1.3 试验设计
        7.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7.1.5 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7.1.6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物候期
        7.2.2 株高
        7.2.3 单株叶面积
        7.2.4 茎粗
        7.2.5 单株分蘖数
        7.2.6 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7.3 讨论
        7.3.1 中型狼尾草在盐渍土区的生态适应性
        7.3.2 中型狼尾草叶面积变化在生产中的利用
        7.3.3 中型狼尾草生产性能的综合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发明专利和获奖情况
致谢

(8)西安鲜食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种质资源鉴选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杏树的栽培历史
        1.1.1 杏的栽培起源与分布
        1.1.2 古人对杏生物学特性的认识
        1.1.3 古代杏的种类与品种
        1.1.4 历史上杏的栽培地位
    1.2 杏树的经济开发价值
        1.2.1 营养保健价值
        1.2.2 重要的工业原料
        1.2.3 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生态改善的优良树种
    1.3 世界、我国与西安杏的产业现状
        1.3.1 世界杏主产国家与产业规模
        1.3.2 我国杏产业现状
        1.3.3 西安杏产业现状
    1.4 我国鲜食杏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
        1.4.1 我国鲜食杏种质资源
        1.4.2 我国鲜食杏新优品种的选育
    1.5 鲜食杏的科研进展
        1.5.1 杏资源研究
        1.5.2 栽培生理研究
        1.5.3 栽培技术研究
    1.6 我国鲜食杏产业存在的问题
        1.6.1 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商品化生产规模
        1.6.2 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风险较大
        1.6.3 标准化栽培技术进程过慢
        1.6.4 缺少商品观念和质量安全意识,产后处理环节薄弱
        1.6.5 技术推广力度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1.7 我国鲜食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7.1 品种方面
        1.7.2 栽培技术方面
        1.7.3 新技术推广方面
        1.7.4 产业化方面
    1.8 选题的目的、意义
    1.9 选题依据
        1.9.1 西安适宜的地理条件是鲜食杏产业发展的前提
        1.9.2 西安丰富的鲜食杏品种资源是产业发展后劲所在
        1.9.3 西安雄厚的科研与推广力量是鲜食杏产业发展的保证
        1.9.4 标准化是推动西安鲜食杏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第二章 西安鲜食杏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鉴选
    2.1 调查计划
        2.1.1 调查范围、对象和目的
        2.1.2 调查方法
    2.2 调查情况初报
    2.3 收集、保护与鉴选情况
    2.4 西安鲜食杏初选出的适宜栽培品种及其评价
        2.4.1 蓝田大银杏
        2.4.2 凯特
        2.4.3 金太阳
        2.4.4 长安海东杏
        2.4.5 周至梅杏
        2.4.6 长安早甜核
        2.4.7 银香白
        2.4.8 泾阳肉杏
    2.5 西安地区鲜食杏栽培及品种建议
第三章 相关试验研究简报
    3.1 高质量建园试验
    3.2 疏果套袋试验研究
    3.3 预防霜冻技术试验
第四章 西安鲜食杏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4.1 园地选择与规划
        4.1.1 园地选择
        4.1.2 园地规划
    4.2 品种与砧木选择
        4.2.1 品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4.2.2 品种选择
        4.2.3 砧木选择
    4.3 苗木栽植
        4.3.1 整地
        4.3.2 栽植密度
        4.3.3 挖定植穴
        4.3.4 栽植时期
        4.3.5 授粉树选择与配置
        4.3.6 栽植方法
    4.4 土肥水管理
        4.4.1 土壤管理
        4.4.2 施肥
        4.4.3 灌排水
    4.5 整形修剪
        4.5.1 整形与修剪原则
        4.5.2 整形修剪主要方法与措施
        4.5.3 主要树形结构及整形修剪要点
        4.5.4 不同年龄时期的修剪
    4.6 花果管理
        4.6.1 提高完全花比率
        4.6.2 授粉
        4.6.3 防霜冻
        4.6.4 疏花疏果
        4.6.5 套袋
        4.6.6 其它措施
        4.6.7 适时采收
        4.6.8 分级包装
    4.7 病虫害防治
        4.7.1 防治原则
        4.7.2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鲜食杏新品种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学位论文原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杏树品种引种、选育与发展状况的研究
    1.3 杏树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
    1.4 杏品种特性评价因素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2.1 不同品种树体生长情况调查
        2.2.2 不同品种结果情况调查
        2.2.3 不同品种物候期调查
        2.2.4 不同品种花器官发育情况与自然授粉坐果率调查
        2.2.5 不同品种果实性状测定
        2.2.6 不同品种自花授粉结实试验
        2.2.7 提高杏树坐果率试验
        2.2.8 杏树花期霜冻调查及防冻试验
        2.2.9 杏园涝害调查及防涝试验
        2.2.10 试验品种特性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3.1.1 不同品种树体生长情况
        3.1.2 不同品种结果情况
        3.1.3 不同品种物候期
        3.1.4 不同品种花器官发育情况与自然授粉坐果率
        3.1.5 不同品种果实性状
        3.1.6 不同品种自花授粉结实率
        3.1.7 提高杏树坐果率试验
        3.1.8 不同处理对花期冻害的影响
        3.1.9 不同处理对杏树涝害的影响
        3.1.10 试验品种特性的综合评价
    3.2 杏树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推广
        3.2.1 园址选择
        3.2.2 品种选择及授粉品种配置
        3.2.3 合理密植
        3.2.4 土肥水管理
        3.2.5 整形修剪
        3.2.6 花果管理
        3.2.7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4 讨论
    4.1 关于试验品种的综合性状评价
    4.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5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四、9803杏新品系保护地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优质晚花杏扁资源筛选及杏扁新品种选育[D]. 王秀荣.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2]杏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进展[J]. 章秋平,刘威生. 园艺学报, 2018(09)
  • [3]利用荧光SSR标记构建杏新品系的分子身份证[J]. 苑克俊,牛庆霖,葛福荣,王江勇,王培久. 北方园艺, 2018(04)
  • [4]主要果树果实品质遗传改良与提升实践[J]. 陈学森,郭文武,徐娟,丛佩华,王力荣,刘崇怀,李秀根,吴树敬,姚玉新,陈晓流.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 [5]中型狼尾草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张怀山.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6]山东省果树种质资源概况及研究进展[A]. 孙玉刚,秦志华,李芳东,魏国芹,安淼,闫桂红. 第四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0
  • [7]杏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新进展[J]. 张艳敏,何天明,冯建荣,陈美霞,苑兆和,孙家正,张大海,吴燕,张立杰,陈学森. 园艺学报, 2009(05)
  • [8]西安鲜食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种质资源鉴选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制定[D]. 严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9]中国杏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及生物技术研究新进展[A]. 陈学森,张艳敏,冯建荣,何天明,陈美霞. 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6
  • [10]鲜食杏新品种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王善波.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新杏系9803保护地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