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博尔塔拉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博尔塔拉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云,高新,李剑峰,王重,张跃强,时佳,陈国荣,樊哲儒[1](2021)在《中强筋高产小麦核春137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核春137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新疆润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中强筋、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plot9787/新春11号。该品种属优质中强筋类型,高产,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2018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核春137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蔺树栋[2](2021)在《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水资源匮乏,盐碱地分布广泛,导致农田水肥利用效率低。本论文运用地统计方法、灰色关联度模型、通径分析法以及灰色GM(1,1)模型等方法,对新疆膜下滴灌棉田水盐肥对棉花生长开展研究,为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制度提供指导,也为棉花生产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有效规避气候风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包头湖灌区土壤颗粒组成粉粒变异为弱变异程度,粘粒、砂粒变异为中等偏弱变异程度,Cv值显示砂粒>粘粒>粉粒。土层深度为0-20 cm和20-40 cm处土壤容重线性模型空间相关程度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他模型表现为强空间相关性;土层深度为40-60 cm处指数模型空间相关程度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他模型表现为强空间相关性。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以及养分含量空间相关程度都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2)在保障出苗基础上,土壤含水量对棉花产量起主要作用,与产量关联度较大月份多集中在5-8月份,土壤含盐量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月份多集中在8月和9月份,但不同年份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另外,7月土壤含氮量和8月土壤含磷量对棉花产量的正直接作用最大,5月、8月土壤含盐量对棉花产量的负直接作用最大。(3)运用Logistic生长模型分析了棉花相对株高(RH)、相对叶面积指数(RLAI)、相对干物质积累量(RD)随有效积温(PGDD)的变化特征,当有效积温分别为793℃左右、1150℃左右、1300℃左右时,棉花RH增长速率、RLAI增长速率、RD增长速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在棉花生长前期(PGDD小于900℃左右),RH和RLAI的变化率大于RD的变化率;生长后期(PGDD大于900℃左右)RD的变化率大于RH和RLAI的变化率。(4)建立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膜下滴灌水肥耦合与棉花产量模型。当耗水量在472.52-754.61 mm之间,灌水量在343.58-675.61 mm之间,施肥量在108.82-700.16 kg/ha之间时,棉花理论产量可达到5189.90 kg/ha至7839.60 kg/ha。不同棉区气象因子中平均气压(AAP)、平均最高气温(MAXT)、日照时数(SD)、平均气温(AT)和平均相对湿度(ARH)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度较大,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较大,而降雨量(RF)和平均最低气温(MINT)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较小。按月度分析结果显示4、5、10月份AAP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度较高;MAX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5、9、10月份;SD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7、9、10月份;A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5、6、7月份;ARH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5月、6月、7月和10月;而RF、MIN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6、7、8月份。

吴新元,芦静,张新忠,黄天荣,李建疆,周安定,梁晓东,曹俊梅,高永红,曾潮武[3](2017)在《新疆小麦品质生态区划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新疆小麦种植区的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明确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最佳种植区域,评述新疆小麦品质区划。【方法】选用新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3种筋力类型的15个冬、春小麦品种,在新疆34个冬、春小麦典型区域进行试验,根据各区域的地理因子及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的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对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明确地理因子与气候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评述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质类型。【结果】冬小麦3种品质类型间的籽粒蛋白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9个品质指标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春小麦3种品质类型间的小麦强筋类品种湿面筋与中弱筋差异不显着,强筋类品种吸水率与中弱筋差异不显着,其它品质指标显着大于中强筋类和中弱筋类;3种品质类型间中强筋类的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变幅较大,其次为强筋类,中弱筋类变幅则较小;强筋类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受环境的影响大于中弱筋小麦品种。从典型相关变量看,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各生态因子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冬、春麦各品质性状与上述生态因子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但各生态因子对冬、春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尽一致,冬小麦受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平均最高温度和纬度;春小麦受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平均最低温度和海拔。【结论】确定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小麦在新疆的种植区域,描述了新疆小麦品质区划种植图。

李剑峰,樊哲儒,张跃强,王重,张宏芝,赵奇,赵永川[4](2016)在《新疆春小麦品种(系)耐旱性和水敏感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新疆主要春小麦品种(系)的耐旱性和水敏感性。为筛选出的耐旱、水敏感及水高效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参考。【方法】设置田间有限灌溉和充分灌溉处理,测定小区的实收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计算干旱产量指数(DYI)、丰水产量指数(WYI)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YHWUEI)。干旱产量指数(DYI)分析耐旱性,丰水产量指数(WYI)分析水敏感性,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YHWUEI)分析水高效特性。【结果】筛选出耐旱性强品种(系)5个(DYI>1.05):新春33号、新春44号、新春40号、新春38号、14-10,水敏感性强品种(系)7个(WYI>1.05):新春29号、29-3、14-10、新春33号、新春37号、新春26号、新春40号,水高效品种(系)3个(YHWUEI>1.05):新春33号、新春40号、14-10。【结论】2007年及以后育成的部分春小麦品种(系)较2006年以前育成的品种在产量、耐旱性、水敏感性方面得到提高,穗粒重和千粒重可作为耐旱性鉴定指标。

赵广才[5](2010)在《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二)》文中指出为了使小麦区划更好地为中国小麦科学研究和生产服务,在前人和作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春(播)麦区和冬春兼播麦区进行了研究和修订。结果表明,春(播)麦区和冬春兼播麦区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亚区:东北春(播)麦区、北部春(播)麦区、西北春(播)麦区、新疆冬春(兼播)麦区和青藏春冬(兼播)麦区。本文对各区的地理范围、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制度、小麦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小麦生产技术要求进行了简要论述。

徐文修[6](2008)在《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当前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给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农业生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冲击。本文应用数理分析、经济学分析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49-2005年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绿洲耕作制度演变的驱动因子,深入研究了影响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和关键技术,并对各个农作区未来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优化的耕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1949年以来,新疆农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农业生产结构逐渐向种植业产值比重减少、畜牧业、林业产值比重增加的趋势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粮、经、饲“三元”结构体系仍未建立。作物布局形成以棉花、小麦为主、玉米为辅,蔬菜、甜菜、油料、果用瓜不断增长的新格局。新疆粮食总产量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徘徊、直线上升及波动上升四个发展阶段,从1983年开始彻底改变了新疆粮食长期以来依靠外调的历史,由缺粮省转变为富余省,自1987年起,新疆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保持在400kg以上,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棉花生产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波动徘徊和快速增长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其单产、总产、播种面积位均居全国首位。新疆复种指数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由1949年的103.6%发展到2006年的113.41%,而且种植模式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疆农田培肥制度由解放初期的主要依靠土地轮歇及施用粪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苜蓿轮作和草田轮作,进而发展到以施用化肥为主的农田培肥制度。对推动耕作制度演变因子的研究表明: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每次政策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农民行为、进而影响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耕作制度改革与之相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力,而作物产量的提高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耕作制度演变提供了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比较优势直接影响着作物种植的规模,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推动耕作制度的演变。本研究揭示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的变化趋势: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速效钾呈下降趋势: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的残膜数量越多;随棉花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总量呈减少趋势,而且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朝着不利于作物养分吸收的方向发展,即土壤微生物区系从高肥的“细菌型”土壤向低肥的“真菌型”土壤转化。系统分析的结果明确了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目标与方向:首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将在保障新疆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适当降低种植业产值比重,逐渐改变新疆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初级水平。其次,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和棉花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多元结构转变,逐步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为发展农区畜牧业提供饲料保障。第三,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则是坚持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肉、毛、乳品生产和畜产品加工,实现新疆畜牧业产业化突破性进展,使畜牧业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赵奇,陈兴武,雷钧杰,赛力汗,郭文超,许建军,何江,马兴旺,牛新湘,杨金钰[7](2007)在《新疆“十五”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及“十一五”科研与生产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新疆"十五"期间小麦栽培、植保、土肥等学科科研取得的主要进展,探讨了"十一五"期间新疆小麦栽培研究和生产的建议,旨在推动新疆小麦的科研工作,促进小麦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李霞飞,方必国[8](2007)在《博尔塔拉州适度恢复和发展冬小麦生产的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了博尔塔拉州冬小麦生产历史,分析了博尔塔拉州冬小麦越冬的气候条件变化和发展冬小麦种植的可行性。同时,提出发展冬小麦的品种选择、土壤类型、播期确定以及高产栽培等技术措施;分析比较了冬、春小麦的效益。认为适度发展和恢复博州冬小麦生产,是提高粮食质量、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

赵奇,陈兴武,雷钧杰,赛力汗,郭文超,许建军,何江,马兴旺,牛新湘,杨金钰[9](2007)在《新疆“十五”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及“十一五”科研与生产建议》文中研究说明总结了新疆"十五"期间小麦栽培、植保、土壤与肥料等学科科研取得的主要进展,探讨了"十一五"期间新疆小麦栽培研究和生产的建议。

李霞飞,美力更,陈东锋[10](2007)在《新春14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集成要点》文中提出分析了新春14号的品种特性,并结合其特征特性确定了产量目标和产量三要素的构成,提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二、博尔塔拉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博尔塔拉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强筋高产小麦核春137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1.2 品质性状
    1.3 抗性鉴定
2 产量表现
    2.1 预备试验
    2.2 区域试验
    2.3 示范表现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播前准备
    3.2 播种
    3.3 田间管理
        3.3.1 滴水及施肥
        3.3.2 化控
        3.3.3 病虫害防治
        3.3.4 化学除草
        3.3.5 一喷三防
    3.4 收获

(2)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肥运移特征研究进展
        1.2.2 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特性研究进展
        1.2.3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1.2.4 水肥耦合及气象因素对棉花生长的研究进展
        1.2.5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方案与数据收集
        2.2.2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研究方法
        2.3.1 空间变异理论
        2.3.2 灰色系统理论
        2.3.3 通径分析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农田土壤水盐肥时空分布特征
    3.1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3.1.1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统计特征
        3.1.2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3.2 土壤含水量时空分布特性
        3.2.1 土壤含水量特性统计特征
        3.2.2 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特征
        3.2.3 棉花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3.3 土壤含盐量时空分布特性
        3.3.1 土壤含盐量特性统计特征
        3.3.2 土壤含盐量空间变异特征
        3.3.3 棉花生育期土壤盐分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3.4 土壤铵态氮时空分布特性
        3.4.1 土壤铵态氮特性统计特征
        3.4.2 土壤铵态氮空间变异特征
        3.4.3 棉花生育期土壤铵态氮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3.5 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特性
        3.5.1 土壤硝态氮特性统计特征
        3.5.2 土壤硝态氮空间变异特征
        3.5.3 棉花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3.6 土壤速效磷时空分布特性
        3.6.1 土壤速效磷特性统计特征
        3.6.2 土壤速效磷空间变异特征
        3.6.3 棉花生育期土壤速效磷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3.7 本章小结
4 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及棉花生长特征定量评价
    4.1 土壤水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4.1.1 土壤水盐与棉花产量灰关联分析
        4.1.2 土壤水盐与棉花产量通径分析
    4.2 土壤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4.2.1 土壤水盐肥与棉花产量灰关联分析
        4.2.2 土壤水盐肥与棉花产量通径分析
    4.3 棉花生长特征定量评价
        4.3.1 有效积温计算方法和Logistic模型
        4.3.2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4.3.3 棉花株高变化特征
        4.3.4 棉花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
        4.3.5 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变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土壤水肥和气象因子作用的区域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定量评估
    5.1 土壤水肥耦合与产量模型
    5.2 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5.3 土壤水肥和气象因子作用定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新疆小麦品质生态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测试项目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筋力类型间品质性状差异及环境互作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2.2 生态因子对冬、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影响
        2.2.1 生态因子对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2.2.2 生态因子对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2.2.3 生态因子对不同类型小麦品质性状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4.1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种植区的划分
    4.2 小麦品质分区评述

(6)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状况
    2.2 国内研究状况
    2.3 小结
第三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现状特征
    3.1 新疆农业资源状况
    3.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3.3 新疆耕作制度区域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4.1 农业生产结构演变趋势
    4.2 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4.3 新疆粮食、棉花播种面积、总产演变趋势
    4.4 全疆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4.5 全疆复种指数、种植模式变化趋势
    4.6 农田培肥制度的变化趋势
    4.7 新疆畜牧业发展变化趋势
    4.8 小结
第五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5.1 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
    5.2 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种植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5.3 比较优势是种植业生产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5.4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耕作制度的变革
    5.5 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农作物产量增加的物质基础
    5.6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6.1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地位
    6.2 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6.3 棉田长期连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6.4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6.5 小结
第七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调整优化的发展对策
    7.1 新疆耕作制度优化调整指导思想及原则
    7.2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方向
    7.3 各农作区耕作制度优化调整发展的对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7)新疆“十五”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及“十一五”科研与生产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十五”期间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
    1.1 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1.2 小麦节水灌溉技术
    1.3 小麦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水肥调控技术
    1.4 小麦少免耕栽培理论与技术
    1.5 果粮间作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6 小麦超高产技术探讨与实践
    1.7 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1.8 小麦优质高产系列栽培技术规程研究与推广
2 “十一五”新疆小麦科技与生产建议
    2.1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建议
        2.1.1 小麦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技术
        2.1.2 小麦优质高产抗逆减灾增产增效技术应用
        2.1.3 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2.1.4 麦田土壤水高效利用技术集成推广
        2.1.5 小麦对新疆绿洲棉区农业生态调控机制及粮棉高效、互利生产模式的研究
        2.1.6 新疆荒漠绿洲农区果粮间作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2 生产建议
        2.2.1 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保证总产
        2.2.2 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专用小麦种植比例
        2.2.3 推广系列配套栽培以及相关实用新技术, 分类指导不同麦田
        2.2.4 狠抓良种繁育, 加速新品种推广, 提高统一供种率
        2.2.5 加强中、低产区的技术改造

(9)新疆“十五”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及“十一五”科研与生产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十五”期间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
    1.1 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1.2 小麦节水灌溉技术
    1.3 小麦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水肥调控技术
    1.4 小麦少免耕栽培理论与技术
    1.5 果粮间作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6 小麦超高产技术探讨与实践
    1.7 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1.8 小麦优质高产系列栽培技术规程研究与推广
2 “十一五”新疆小麦科技与生产建议
    2.1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建议
        2.1.1 小麦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技术
        2.1.2 小麦优质高产抗逆减灾增产增效技术应用
        2.1.3 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2.1.4 麦田土壤水高效利用技术集成推广
        2.1.5 小麦对新疆绿洲棉区农业生态调控机制及粮棉高效、互利生产模式的研究
        2.1.6 新疆荒漠绿洲农区果粮间作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2 生产建议
        2.2.1 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保证总产
        2.2.2 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专用小麦种植比例
        2.2.3 推广系列配套栽培以及相关实用新技术, 分类指导不同麦田
        2.2.4 狠抓良种繁育, 加速新品种推广, 提高统一供种率
        2.2.5 加强中、低产区的技术改造

四、博尔塔拉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强筋高产小麦核春137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赵云,高新,李剑峰,王重,张跃强,时佳,陈国荣,樊哲儒. 中国种业, 2021(08)
  • [2]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D]. 蔺树栋.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新疆小麦品质生态区划研究[J]. 吴新元,芦静,张新忠,黄天荣,李建疆,周安定,梁晓东,曹俊梅,高永红,曾潮武. 新疆农业科学, 2017(08)
  • [4]新疆春小麦品种(系)耐旱性和水敏感性研究[J]. 李剑峰,樊哲儒,张跃强,王重,张宏芝,赵奇,赵永川. 新疆农业科学, 2016(12)
  • [5]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二)[J]. 赵广才.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6)
  • [6]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文修.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7]新疆“十五”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及“十一五”科研与生产建议[J]. 赵奇,陈兴武,雷钧杰,赛力汗,郭文超,许建军,何江,马兴旺,牛新湘,杨金钰. 新疆农业科学, 2007(06)
  • [8]博尔塔拉州适度恢复和发展冬小麦生产的措施[J]. 李霞飞,方必国. 新疆农业科学, 2007(S1)
  • [9]新疆“十五”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及“十一五”科研与生产建议[J]. 赵奇,陈兴武,雷钧杰,赛力汗,郭文超,许建军,何江,马兴旺,牛新湘,杨金钰. 新疆农业科学, 2007(S1)
  • [10]新春14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集成要点[J]. 李霞飞,美力更,陈东锋. 新疆农业科学, 2007(S1)

标签:;  ;  ;  ;  ;  

博尔塔拉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