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问题的教科书练习

一个有问题的教科书练习

一、一道值得商榷的课本习题(论文文献综述)

潘丽文[1](2021)在《准中级汉语综合教材《博雅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练习题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对外汉语教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种对外汉语教材的开发应运而生,练习设计作为教材编写的重要环节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吕必松(1993)在谈到第二语言教材编写时说,练习是第二语言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部教材练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练习是语言习得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且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在探索教材习题编写优缺点的基础上,为准中级阶段的师生找到既实用又充满趣味性的习题,为教材习题的编写提供值得借鉴的意见,真正做到满足学习者交际的需要。笔者在借鉴前人有关对外汉语教材习题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柬埔寨蒲公英国际学院和巴西伯南布哥大学孔子学院所使用的两套准中级教材《博雅汉语(加速篇)》和《新实用汉语课本(3、4册)》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探寻两部教材在练习设计上的特色与规律,并结合师生的真实反馈,整理归纳其优劣,取长补短,总结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为将来更多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的练习编写提供参考。以下是笔者对两套教材的习题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的大致思路:首先,笔者将对两套教材的题量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运用现有的理论依据对数据进行详细的整理分析,求出题量与教材内容之比,评估两套教材各自题量设置的强度;其次,笔者将对两套教材的题型进行多层次的研究。所在章节会以题型的总数量统计作为切入点,然后依次摘取出主干题型和次要题型,在学习和借鉴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题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充分凸显两套教材在题型设置方面的优劣。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每个研究部分结束后,都给出自己的见解及建议;其三,笔者将从练习内容和编排层次的角度对两套教材的习题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以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等为准则,以培养学习者实际运用为目的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考察具体习题设置的有效性。其四,笔者将设置调查问卷,收集整理使用者的真实反馈。为了使本文的研究更加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笔者历时三个月分别对柬埔寨蒲公英国际学院和巴西伯南布哥大学孔子学院处于准中级阶段的五十多名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详细了解其使用感受和指导建议,为该论文的顺利撰写和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笔者将通过对全文的系统分析和整理归纳,总结出《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三四册教材习题编写的优点和不足,希望能够为论文的阅读者提供值得借鉴的意见,也希望可以为以后的教材练习编写提供帮助。

夏丹丹[2](2020)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材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领域的重要要素,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工具。教材课后习题作为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许多课程专家、教育教学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经过反复商榷命制,每一道课后习题都汇聚着编写者的教育理念与意义。正确使用小学数学教材课后习题对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范本,教材课后习题的编写遵循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科学性、基础性与适用性等特点。但根据已有研究发现,教师与学生对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使教材课后习题不能发挥出价值与功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究。因此,本文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的特征与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重点研究了三个具体的问题:(1)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在数量、类型及功能等方面有怎样的特征?(2)教师和学生对课后习题的重视程度、对课后习题功能的认知、对课后习题的使用情况是怎样的?(3)教师与学生在使用课后习题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研究结果如下:(1)教材课后习题的数量适当且分布均匀;教材课后习题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传统题型的比重最大;数学教材课后习题具有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思维能力、诊断反馈的功能。(2)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课后习题的重视程度都有待提高;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课后习题功能的认知度较高;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都存在较多的问题。(3)存在的问题:教师方面,教师对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率偏低、运用状况较差、使用模式单一;学生方面,学生不重视课后习题的价值、使用课后习题功利化倾向明显、使用状况较差。通过对教材课后习题与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得出: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具有题量适当、难度具有层次性、习题类型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运算能力等特征;教师与学生没有正确合理地使用教材课后习题,使教材课后习题失去了价值与功能。根据教师与学生使用教材课后习题时存在的问题,建议教师与学生使用教材课后习题时:教师方面,教师应提高使用教材课后习题的积极性与创新性,拓展课后习题使用的开放性;学生方面,学生应正确认识课后习题的重要性,跳出功利思维,提高课后习题使用效率。

赵凌云[3](2015)在《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习题认知难度的比较研究 ——以三角形一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台湾地区与大陆相同的文化传承,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特点,在基础教育领域表现出来的差异也很突出。本文通过对上海和台湾地区的基础教育的比较研究,呈现两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对两地区甚至全国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在认知任务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选择邵志芳等人的认知难度分析框架,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建立了以条件个数、条件辨识度、知识点个数、知识点辨识度、认知负荷为五个维度的认知难度分析框架。在此理论指导下,统计了与《三角形》一章相关的课本、练习册和教辅资料中习题认知难度以及相关指标。据此,分析并比较大陆和台湾地区课本、练习册和教辅资料三部分习题的认知难度。本文选择上海和台湾地区《三角形》一章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上海和台湾地区的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得出两地区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有很大的相似性,而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有较大差异:台湾教学目标的设置仅仅集中在“理解和运用”的层次上,而上海课程目标比较多样;其次对两地区数学习题认知难度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两个地区课本习题的数量基本相同,有所不同的是课本例题和练习题的比例安排上呈现出差异,然而在练习册和教辅资料部分,上海地区的练习题远远多于台湾地区的。2)从习题认知难度及各个维度平均值来看,在课本习题上,两地区在认知难度框架的各个维度上几乎没有差异;在练习册上,台湾地区习题认知难度及各维度平均值大于上海地区相应的习题;然而在教辅资料习题部分,台湾地区的习题在认知难度及各个维度的平均值均比上海两套教辅资料习题高。3)从习题认知难度随进度分布情况来看,两地区的习题在认知难度随进度的分布上均呈现出在均值上下摆动的趋势,然而上海地区习题的认知难度明显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而台湾地区在习题的认知难度的安排上较为随意,有变简单的趋势。4)从习题认知难度分层上来看,两地区在课本习题认知难度各个层次的题量百分比几乎无差异;在练习册习题认知难度分层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台湾比上海地区更注重基础的练习,上海地区的练习册在基础题和拔尖题的设置上都比台湾少;而在教辅资料习题安排上,上海地区基础题远远多于台湾地区的。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上海地区学生的课业任务过重,这正和国内的现状相吻合。本文对于习题认知难度进行深入地分析,得出上海学生课外练习的习题数量多,但这些习题较多的是针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反复操练,这与大陆的双基教学模式相符合。总之,上海和台湾地区数学习题的安排上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台湾地区在内容的安排上非常随意,上海地区在内容的安排上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是值得台湾学习和借鉴的;上海地区学生的课业任务过重,反复操练的习题过多。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地展示两地区数学教育的优点与不足,进而为课程改革提出参考和意见。

蒋依依[4](2021)在《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与高考试题相关性的研究 ——以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周苏林[5](2021)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9月,新修订的人教版生物学教科书《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教材”)被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一年级使用。对于教师而言,新旧教材的更替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困惑。本论文立足于生物学新教材的课后习题,力求全面地展现其特色,旨在为生物学教师高效使用新教材提供帮助。本文从四个角度开展课后习题的研究。首先,从教材课后习题纵向比较的角度,通过分析比较新旧教材课后习题在呈现方式和题型数量上的变化,概括了新教材课后习题呈现的新特征。其次,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分析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情况。再次,从教师角度出发,提供给教师高效使用新教材课后习题的建议。最后,从学生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地利用新教材课后习题,给出了适于学生的答题方式。基于上述工作,本研究有如下结论:第一,相较于旧教材,新教材必修模块中的课后习题总量大致相同,但在各类题型的数量上存在极显着差异。新教材在保留一定数量优秀课后习题的基础上,删除立意不明、修订措辞不当和更改内容过时的习题。同时新教材中新增课后习题更加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和关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第二,新教材必修模块课后习题中所渗透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四维度占比各不相同。其中,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科学探究。将新教材课后习题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要素分析后,发现也呈现出一定的特征。第三,新教材课后习题中考查频率最多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为生命观念。但是一线教师对新教材课后习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存在偏差,通常认为课后习题主要考查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这两个维度。第四,针对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主观题存在一定困难的现象。本研究开发的两种类型主观题评价量规有利于学生规范答题,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岳雪[6](2021)在《中学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使用现状研究 ——基于2015-2019年CNKI核心期刊载文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选自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的400篇关于中学数学教育研究的文章,从研究范式、研究方式、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描述近几年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研究当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等方面的现状、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改善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中学数学教育研方法使用情况的改善,进而促进中学数学教育研究质量的提高,以便更有效的指导和改善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编码、统计获得数据后,笔者从研究方法使用的整体情况、五年间具体的使用情况、各期刊上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对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获得如下一些结论:(1)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中,研究范式以非实证研究、思辨研究为主;(2)非思辨研究中,研究方式以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为主,实验研究使用率较低;(3)人们对教学领域的研究频率最高,不同研究领域使用的研究方法有较大差异;(4)研究人员中,高校等研究人员占比最大,比中学数学教师等约高25%;(5)三类数学期刊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6)人们对实证研究质量关注度较高,对质性研究质量关注度较低。通过与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笔者进一步发现:(1)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中,思辨研究的使用率一直很高,但核心期刊上对该种方法的使用率要低一些;(2)文献研究是中国大陆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特色,实验研究的使用率非常低;(3)无论是否基于核心期刊,人们对“教学”领域的研究频率都最高;(4)跨群体合作较差;(5)中学数学教师等对质性研究质量关注情况较差。最后,笔者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本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近几年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中研究方法的使用现状,反观其中的“优”与“不足”,反思我们所做的数学教育研究的有效性,是否有效的促进了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另一方面,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供后续研究者参考。问题的发现,能促进后续研究者更加关注研究方法,改善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而逐步提高中学数学教育研究的质量,更好的促进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张一璠[7](2020)在《统编初中历史教材问题设置研究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打破了之前“以教师为主体”和“以知识为主体”的旧理念,逐渐转变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全新的发展观念。教材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教科书的不断改革使得其越来越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广大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教科书中的各个栏目也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日益成为热议的话题。历史教科书中的问题设置是历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锻炼历史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及时掌握学生反馈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集中分析2016年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部分(七年级上、下两册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设置,笔者以问题设置与课文内容的联系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为划分依据,对统编教材中“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三个栏目中所有的题目进行深入探究其设置意图及运用策略,并与人教版初中中国古代史中的问题设置进行比较,从而分析概括出统编教材问题设置完整性、多样性、可实践性等特点。为了研究调查出这些问题设置的使用情况,笔者通过教师、学生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得出一些一线教师和学生已认识到教科书中这些问题设置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自身实习经验,为教科书中问题设置的应用和落实提供一个具体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在这一系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教科书编写者及教师的教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之后的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孙金霞[8](2015)在《高中数学课本例题和习题变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五严”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并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因此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而对课本例题和习题进行变式教学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教学模式。通过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变式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本文的工作是:本文结合一般教育理论,根据研究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课本例题和习题进行变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变式的相关策略。本文的主要通过文献法、测试法、问卷法、访谈法得到了以下结论:1.通过测试卷看出:学生做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原题的准确率比做变式题的准确率高很多;2.通过测试卷反映的情况与研究者随堂听课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看出:学生处理变式题的能力与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水平、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变式能力有很大关系;3.通过测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本例题和习题进行变式教学很有必要;4.通过师生问卷与访谈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课本例题和习题比较满意,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对课本例题和习题进行变式,但是教师对课本例题和习题的变式研究还不够;5.研究者根据自身十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经验、备课组内老师的交流、学生的需求、近两年本文的研究等,研究出课本例题和习题变式教学的策略。

马林[9](2014)在《在行动中摄取 在反思中凝练——例谈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撰写》文中研究指明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一线教师身临其境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实证、探索,并在实践基础上理性地思考,则"处处留心皆论文".结合实例阐述教研论文的素材来源,选题时需注意的问题以及撰写中要把握好的几个环节.

刘佳[10](2012)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研究 ——基于中国、新加坡教科书比较的视角》文中指出在数学教科书中,广义的“习题”既包括习题,也包括例题。而例题、习题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习题的设计和编排对于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优势,而对于中国与新加坡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的研究却很少见,使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设计的改进缺乏这方面的比较和借鉴。本文基于新加坡与中国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比较的视角,选择新加坡的主流教材Shaping Maths与我国改革力度最大的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法、调查法等方法研究四个问题:一是新加坡与我国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分别具有哪些特点,其共性与差异何在;二是我国教师对问卷中典型差异题的认同情况如何;三是我国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存在哪些问题;四是我国教师普遍认同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应该具备哪些特点。研究首先从国内外两方面阐述数学习题、教科书习题比较、新加坡数学教育发展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问题。而后,从文本层面对中国、新加坡两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在数量、类型、选材、难度、功能、特色、呈现方式和编排理念上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到两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各自的特点及其共性和差异:1.我国新世纪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具有例题与随堂练习题数量均衡,注重习题的开放性,习题栏目丰富、内容全面,习题选材注重公共常识和科学情境的渗透,习题表述具有成人化倾向,习题设计倾向于结果性考试的特点;2.新加坡Shaping Maths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具有注重例题的巩固性训练,习题选材生活化,注重解题策略的指导,注重问题提出的层次性,注重习题插图设计的整体性,习题趣味性强,重视示范性,习题设计倾向于形成性测验的特点。3.中国、新加坡两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具有如下共性:一是生活化的习题选材背景;二是强调习题的知识功能、实用性强;三是重视开放性习题的设置;四是习题插图童趣盎然。4.中国、新加坡两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在如下方面存在差异:习题趣味性表现、例题与随堂练习题的比例、习题栏目名称、习题选材角度、习题教育功能、习题发展功能、习题插图设计、习题题目要求及问题表述、习题设计理念。研究从文本分析的维度出发,确立了13个习题评判维度,并在两版教科书中抽取可比习题组,在各维度上对这些习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我国被访教师对两版教科书习题的认同情况。调查研究显示:1.我国被访教师总体上倾向于喜欢新加坡Shaping Maths教科书中的习题;2.新加坡Shaping Maths教科书习题在1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我国新世纪教科书习题。3.中国、新加坡教科书习题的差距大小依次体现在“习题的物理属性(呈现方式)”、“习题的作用”和“习题的内在要素”三个方面。结合文本与问卷两部分的定量分析与举例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师普遍认同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具有如下特点:1.习题选材越接近儿童眼中真实的生活世界,习题就越有生命力;2.习题插图引发孩子学习兴趣;3.习题设计充满趣味性;4.题目要求明确具体,表述详细清晰;5.习题具备示范性与典型性,教会孩子解题策略;6.习题要满足知识功能、兼具教育功能、强调发展功能、发挥新型评价功能。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习题设计取向的偏颇,习题的发展功能不清晰,习题选材角度不够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习题趣味性不强,示范性不足,习题设计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典型性欠缺。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改进我国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设计的若干建议:一是习题设计取向的调整,由强调“双基”转向培养思维和能力,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由选拔性测验转向形成性测验;二是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三是调整习题的选材角度,应取材于儿童眼中的现实生活,具备真实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四是增强习题的趣味性和示范性;五是提高习题编制的技术水平;六是增强教师正确使用教科书习题的能力。建议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应更好地体现“服务”精神,更好地体现“学材”特征,让孩子在学到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出数学的奥妙,提高思维水平,掌握思维方法,增强问题解决的能力,得到智慧的启迪。

二、一道值得商榷的课本习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道值得商榷的课本习题(论文提纲范文)

(1)准中级汉语综合教材《博雅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练习题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教材练习总体设计的研究
        (二)关于教材练习部分编排的研究
        (三)关于教材练习之间的比较研究
    三、理论基础
        (一)练习的理论基础
        (二)练习的评估标准
    四、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2章 准中级汉语综合教材练习题量和题型的对比分析
    一、练习题量的对比分析
        (一)题量统计方法阐述
        (二)题量统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三)题量统计结果与分析
    二、练习题型的对比分析
        (一)练习题型总类的考察
        (二)练习题型多样性和固定性的考察
        (三)共有题型和特有题型的考察
第3章 准中级汉语教材练习内容及编排层次的对比分析
    一、练习内容的考察分析
        (一)关于习题内容的对比分析
        (二)关于习题趣味性的考察分析
    二、习题编排层次的对比分析
第4章 准中级汉语综合教材练习题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情况说明
    二、 《博雅汉语》调查结果分析
    三、 《新实用汉语课本》调查结果分析
第5章 《博雅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练习设置的建议
    一、练习题量方面
        (一)题量设置应适度调整
        (二)题量设置应循序渐进
        (三) “质”与“量”要平衡
    二、练习题型方面
        (一)题型设置要有系统性
        (二)题型设置要有主次之分
        (三)题型设置要兼顾传统性与趣味性
    三、练习内容方面
        (一)语音练习
        (二)词汇练习
        (三)汉字方面
        (四)成段表达练习
        (五)交际练习
        (六)文化拓展练习
    四、编排层次方面
    五、练习其它方面
        (一)练习解答思路
        (二)教材编排体例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图书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附录
    关于《博雅汉语》加速篇练习题的调查问卷(教师)
    关于《博雅汉语》加速篇练习题的调查问卷(学生)
    关于《新实用汉语课本》准中级阶段习题的调查问卷(教师)
    关于《新实用汉语课本》3、4 册练习题的调查问卷(学生)
致谢

(2)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教材课后习题在教材中的重要性
        2.第二学段在小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3.教师与学生在使用教材课后习题时存在随意性
    (二)文献综述
        1.数学教材课后习题对比研究
        2.某一版本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研究
        3.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策略
        4.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理论基础
        1.认知发展理论
        2.试误学习理论
    (四)基本概念界定
        1.教材
        2.习题
        3.课后习题
        4.第二学段
    (五)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一、教材课后习题基本概述
    (一)教材课后习题的数量及分布
    (二)教材课后习题的类型及特点
    (三)教材课后习题的功能
        1.巩固新知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提升思维能力
        4.诊断反馈
    (四)本章小结
二、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1.调查目的
        2.调查基本情况
    (二)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1.教师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2.学生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三)教材课后习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师方面
        2.学生方面
    (四)本章小结
三、教材课后习题使用建议
    (一)教师使用教材课后习题的建议
        1.教师应提高使用教材课后习题的积极性
        2.教师应提高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的创新性
        3.教师应拓展课后习题使用的开放性
    (二)学生使用教材课后习题的建议
        1.正确认识课后习题的重要性
        2.跳出功利思维
        3.学生应提高课后习题使用效率
    (三)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习题认知难度的比较研究 ——以三角形一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数学教材研究的现状
        1.1.2 数学问题在数学教材中的地位
        1.1.3 中小学几何教材内容的争议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拟研究问题
        1.2.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2.2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理论意义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数学课程比较研究现状
    2.2 概念的界定
        2.2.1 数学习题
        2.2.2 数学课程
        2.2.3 课程难度
    2.3 课程难度的相关研究
    2.4 认知难度的研究现状
        2.4.1 认知负荷理论
        2.4.2 认知难度框架的发展
    2.5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过程的设计
    3.2 研究对象
    3.3 认知难度框架的解释
        3.3.1 认知难度五个指标的解释
        3.3.4 认知难度与五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上海和台湾地区初中数学习题认知难度的比较
    4.1 上海和台湾比较内容的选择(以《三角形》一章为例)
    4.2 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
        4.2.1 课程目标的比较
        4.2.2 课程内容的比较
    4.3 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课本习题认知难度的比较
        4.3.1 数学课本习题题量的比较
        4.3.2 数学课本习题认知难度各个维度平均值的比较
        4.3.3 数学课本习题认知难度随进度的变化趋势
        4.3.4 数学课本习题认知难度的分层比较
    4.4 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练习册习题认知难度的比较
        4.4.1 数学练习册习题题量的比较
        4.4.2 数学练习册中习题认知难度各个维度平均值的比较
        4.4.3 数学练习册习题认知难度随进度变化趋势
        4.4.4 数学练习册习题认知难度的分层比较
    4.5 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教辅资料习题认知难度的比较
        4.5.1 数学教辅资料习题题量的比较
        4.5.2 数学教辅资料习题认知难度各指标平均值的比较
        4.5.3 数学教辅资料习题的认知难度随进度的变化趋势
        4.5.4 数学教辅资料习题认知难度分层比较
    4.6 上海及台湾初中数学三部分习题之间的比较
        4.6.1 三部分习题题量的比较
        4.6.2 三部分习题的认知难度各维度上的平均值的比较
        4.6.3 三种习题认知难度分层比较
第5章 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习题比较的结论及展望
    5.1 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习题认知难度比较的结论
        5.1.1 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结论
        5.1.2 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习题认知难度比较的结论
        5.1.3 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习题比较研究的启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教师调查问卷(上海版)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台湾版)
    附件3 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习题认知难度的编码、赋值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现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目标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访谈法
    七、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材
        (二)习题
        (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评价量规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二)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第三章 人教版新旧教材必修模块课后习题比较分析
    一、课后习题呈现方式的差异分析
        (一)栏目设置的差异
        (二)题型分布的差异
        (三)习题插图的差异
    二、课后习题数量比较分析
        (一)课后习题总体比较分析
        (二)节后习题数量比较分析
        (三)章后习题数量比较分析
    三、新教材课后习题变化实例
        (一)删除旧教材中问题宽泛习题
        (二)保留旧教材中基础性习题
        (三)改进旧教材中内容过时习题
        (四)修正旧教材中语言不严谨习题
        (五)原创高考情境习题
第四章 新教材课后习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分析
    一、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分析
        (一)生命观念素养要素及例题分析
        (二)科学思维素养要素及实例分析
        (三)科学探究素养要素及实例分析
        (四)社会责任素养要素及实例分析
    二、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情况
        (一)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四维度上的分布情况
        (二)新教材课后习题生命观念要素分布情况
        (三)新教材课后习题科学思维要素分布情况
        (四)新教材课后习题科学探究要素分布情况
        (五)新教材课后习题社会责任要素分布情况
第五章 新教材课后习题使用情况及主观题评价量规开发
    一、针对一线教师对新教材课后习题使用情况的访谈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提纲
        (四)访谈记录与结果
    二、新教材课后习题主观题评价量规开发
        (一)主观题评价量规开发流程
        (二)检测试题的选取与初次发放和回收
        (三)分析性量规等级和指标的确定
        (四)分析性量规的应用和修订
研究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三、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新教材课后习题例题
    附录二 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检测试题
    附录五 检测试题回答典型实例
在读期间所获奖励和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中学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使用现状研究 ——基于2015-2019年CNKI核心期刊载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国内外研究比较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3.2 数据收集
    3.3 编码框架的确定
        3.3.1 关于研究方法
        3.3.2 关于实证研究
        3.3.3 关于质的研究
        3.3.4 关于定量研究
        3.3.5 关于混合研究和思辨研究
        3.3.6 几个概念辨析
        3.3.7 关于研究领域和研究人员
    3.4 编码过程、编码信度
    3.5 数据分析框架
    3.6 研究的创新点
    3.7 几个概念的定义
4 研究结果(一)
    4.1 实证研究
        4.1.1 实证研究的总体情况
        4.1.2 三类期刊中实证研究的使用情况
        4.1.3 实证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
        4.1.4 实证研究中的研究方式
        4.1.5 不同领域中实证研究的使用情况
        4.1.6 不同研究人员对实证研究的使用情况
        4.1.7 实证研究的研究质量
    4.2 研究范式2
        4.2.1 研究范式的总体情况
        4.2.1.1 三类期刊中研究范式的使用情况
        4.2.1.2 不同研究范式中研究方式的使用情况
        4.2.1.3 不同研究领域中研究范式的使用情况
        4.2.1.4 不同研究人员对研究范式的使用情况
        4.2.1.5 实证研究与定量研究
        4.2.2 定量(混合)研究
        4.2.2.1 三类期刊中的定量(混合)研究
        4.2.2.2 定量(混合)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法
        4.2.2.3 定量(混合)研究中分析资料的方法
        4.2.2.4 定量(混合)研究在使用率较高的领域内的情况
        4.2.2.5 不同研究人员对定量(混合)研究的使用情况
        4.2.2.6 定量(混合)研究的研究质量
        4.2.3 质性(混合)研究
        4.2.3.1 质性(混合)研究的总体情况
        4.2.3.2 三类期刊中的质性(混合)研究
        4.2.3.3 质性(混合)研究方法类型
        4.2.3.4 质性研究使用率最高的领域的变化情况
        4.2.3.5 不同研究人员对质性(混合)研究的使用情况
        4.2.3.6 质性(混合)研究的研究质量
        4.2.4 思辨研究
        4.2.4.1 思辨研究的类型
        4.2.4.2 三类期刊中思辨研究的使用情况
        4.2.4.3 不同研究领域中思辨研究的使用情况
        4.2.4.4 不同研究人员对思辨研究的使用情况
    4.3 研究方式
        4.3.1 研究方式的总体情况
        4.3.2 三类期刊中的研究方式
        4.3.3 不同研究领域中研究方式的使用情况
        4.3.4 不同研究人员对研究方式的使用情况
    4.4 研究领域
        4.4.1 研究领域的总体情况
        4.4.2 三类期刊中的研究领域
        4.4.3 不同研究人员的研究领域情况
    4.5 研究人员
        4.5.1 研究人员的总体情况
        4.5.2 三类期刊中研究人员的分布情况
5 研究结果(二)
    5.1 三类数学教育期刊情况汇总
    5.2 研究领域情况汇总
    5.3 研究人员情况汇总
6 讨论
7 研究结论
    7.1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使用中的现状
    7.2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8 研究建议与研究的不足
    (一)研究建议
    (二)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7)统编初中历史教材问题设置研究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统编初中古代史问题设置的设计概况
    第一节 问题设置在教材中的分布及主要类型
    第二节 统编教材问题设置的一般特点
第二章 统编教材与原人教版问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原人教版教科书问题设置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 统编教材与原人教版教材问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 统编教材问题设置的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第一节 统编教材问题设置教师调查情况分析
    第二节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第三节 统编教材问题设置的教学案例分析
第四章 统编初中中国古代史问题设置的建议
    第一节 针对教科书问题设置编写的建议
    第二节 针对教师教学的相关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8)高中数学课本例题和习题变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1 课题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思路
    1.4 论文的预期目标
第2章 变式教学的文献综述
    2.1 有关变式的定义
    2.2 有关变式教学的理论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3.1 调查对象
    3.2 测试卷的设计、使用和分析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1 学生问卷的设计
        3.3.2 教师问卷的设计
        3.3.3 调查问卷的使用
        3.3.4 数据的录入和分析
第4章 调查的结果及其分析
    4.1 测试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2 对师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 对学生访谈的结果分析
第5章 高中数学课本例题与习题变式的原则与策略
    5.1 课本例题与习题变式的原则
    5.2 课本例题与习题变式策略
第6章 课本例题和习题变式案例
    6.1 条件的演变
    6.2 结论的延伸
    6.3 条件与结论互换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中的不足与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在行动中摄取 在反思中凝练——例谈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撰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素材从哪里来
    1. 从教材教法中来
    2. 从考题考卷中来
    3. 从论文论着中来
二、选题时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1. 宁小勿大
    2. 宁新勿旧
    3. 宁实勿虚
三、撰写中要把握好的几个环节
    1. 拟好题目
    2. 布局谋篇
    3. 完成初稿
    4. 修改审定

(10)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研究 ——基于中国、新加坡教科书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一) 国内数学习题相关研究
    (二) 国外数学习题相关研究
    (三) 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四) 总结与展望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三、 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设计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
四、 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对比分析
    (一) 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对比分析
    (二) 结论
五、 小学数学教师对于习题认同情况的调查研究
    (一) 问卷设计
    (二) 第一次测试
    (三) 第二次测试
    (四) 两次测试的综合分析
    (五) 两次测试的初步结论
六、 结论与讨论
    (一) 中国、新加坡两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的特点
    (二) 中国、新加坡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的共性及原因分析
    (三) 中国、新加坡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四) 我国教师普遍认同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的特点
    (五) 我国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存在的问题
    (六) 改进我国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习题设计的建议
    (七)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一道值得商榷的课本习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准中级汉语综合教材《博雅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练习题的对比研究[D]. 潘丽文.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现状研究[D]. 夏丹丹. 西南大学, 2020(01)
  • [3]上海和台湾初中数学习题认知难度的比较研究 ——以三角形一章为例[D]. 赵凌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1)
  • [4]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与高考试题相关性的研究 ——以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二为例[D]. 蒋依依. 西南大学, 2021
  • [5]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研究[D]. 周苏林.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6]中学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使用现状研究 ——基于2015-2019年CNKI核心期刊载文分析[D]. 岳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统编初中历史教材问题设置研究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D]. 张一璠.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高中数学课本例题和习题变式研究[D]. 孙金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9]在行动中摄取 在反思中凝练——例谈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撰写[J]. 马林. 中国数学教育, 2014(10)
  • [10]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研究 ——基于中国、新加坡教科书比较的视角[D]. 刘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一个有问题的教科书练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