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作为镍氢电池正极的添加剂

CoO作为镍氢电池正极的添加剂

一、CoO AS ADDITIVE IN POSITIVE ELECTRODE OF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满[1](2021)在《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改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电动汽车、航天航空等电源系统的续航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电极材料稳定性需要更大的突破。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因其能量密度高、比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产业中,但正极材料依然存在过渡金属离子溶解、晶体发生不可逆相变、材料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等缺点,导致材料电极反应阻抗增加、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衰退。本文以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流变相法分别制备了LiNi0.5Co0.2Mn0.3O2材料并对比三者电化学性能,接下来在传统合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创新理念。此后根据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研究了双离子掺杂和不同特性的化合物包覆两种改性方法,探究其改性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流变相法合成了LiNi0.5Co0.2Mn0.3O2材料,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和流变相法制备材料呈现类球形的多面体微观形貌;共沉淀法制备材料微观形貌为球形,分散性较好,微球由尺寸约为100 nm的初级颗粒组成。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制备材料的层状结构更好,结晶度较高。在0.1C、3.0~4.4V电压范围内,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相对较高,循环性能较佳,两种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168.4m Ah/g和170.5m Ah/g,循环50周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5.2%和87.8%。(2)在流变相法制备正极材料的过程中加入不同量的柠檬酸、以多孔Mn O2为锰源分别制备了LiNi0.5Co0.2Mn0.3O2三元正极材料,结果表明,流变相法制备正极材料的过程中添加柠檬酸的量为金属盐的0.5时,材料结晶度较好,层状结构更佳,材料颗粒之间会更加蓬松。在0.1C、3.0~4.4V电压范围内,材料具备168.5m Ah/g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库伦效率提升至81.3%。50周充放电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为89.4%。以沉淀法制备Mn CO3粉末,经过煅烧得到Mn O2多孔材料,以其为锰源成功制备了正极材料,得到的材料是由一次颗粒组成的球形,比表面积较大,材料Li+/Ni2+的阳离子混排程度较小。在0.1C、3.0~4.4V电压范围内,以多孔Mn O2制备的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79.4m Ah/g,循环保持率达到90.8%。(3)分别以Al-F、Na-Ti和K-Cl元素对LiNi0.5Co0.2Mn0.3O2正极材料进行共掺杂,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i(Ni0.5Co0.2Mn0.3)1-xAlxO2-xFx材料金属间距a增加,颗粒粒径大小增加,形貌边界更为清晰。当Al-F掺杂量为0.03时,在0.1C、3.0~4.6V电压范围内,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较优,常温下材料拥有168.6m Ah/g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温下材料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81.5m Ah/g,比未掺杂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略低。经过50周充放电循环后,常温下材料放电比容量为157.8m Ah/g,容量保持率为93.6%,高温下材料放电比容量为155.1m Ah/g,容量保持率为85.5%。Al-F掺杂倾向于减轻晶体微裂纹以及相转变。共沉淀法制备的Li1-xNax(Ni0.5Co0.2Mn0.3)1-xTixO2材料层间距c增加,阳离子混排程度减少,一次颗粒增大,一次颗粒间的空隙增大。当Na-Ti掺杂量为0.02时,在0.1C、3.0~4.6V电压范围内,高温和常温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均小于未掺杂材料,但初始库伦效率分别增大至85.2%和82.6%。经过50周循环后,常温和高温下的容量保持率都得到提升,分别为94.7%和86.6%。Na-Ti掺杂增大晶体锂离子扩散系数的同时维持晶格稳定。共沉淀法制备的Li1-xKx(Ni0.5Co0.2Mn0.3)O2-xClx材料层间距c和晶格体积V增加,阳离子混排程度降低,材料烧结程度增加。当K-Cl掺杂量为0.02时,在0.1C、3.0~4.6V电压范围内,材料高温和常温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是188.6m Ah/g和206.6m Ah/g,比未掺杂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两种温度环境中50次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达到94.1%和87.3%。K-Cl掺杂主要是提高比容量的同时减轻电极极化程度。(4)对LiNi0.5Co0.2Mn0.3O2正极材料分别进行了相对稳定的Mg F2以及离子导电性的Na Al O2表面包覆改性,结果表明,Mg F2包覆层对原始材料结构没有影响,包覆层会使材料颗粒分散性更好,棱角处更为圆润。Mg F2包覆会降低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优化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当包覆量为1wt.%时,在0.1C、3.0~4.6V电压范围内,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66.8m Ah/g,充放电循环5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5.2%。Na Al O2包覆层会一定程度增加晶体结构层间距c,对材料阳离子混排程度影响不大,另外包覆层会减轻材料颗粒的团聚。Na Al O2包覆可增加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当包覆量为3wt.%时,在0.1C、3.0~4.6V电压范围内,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80.6m Ah/g,充放电循环50周的放电比容量为169.4m Ah/g,容量保持率为93.8%。

谭奇伟[2](2021)在《三维多孔碳/磷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储钾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钾离子电池(KIBs)由于兼具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和标准电势低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在电网储能领域极具应用潜力的技术。然而,K+相比Li+更大的离子半径对寻找能实现稳定高效储钾的电极材料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在各种负极材料中,磷化物因成本低、无毒性和理论容量高而获得广泛关注,但受限于导电性差和嵌/脱钾过程体积变化严重等问题,如何有效提升磷化物材料的储钾活性和循环稳定性仍面临诸多困难。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多种简单制备方法引入三维多孔碳基体实现对磷化物材料微观结构的有效调控,并结合粘结剂改进和电解液成分优化设计等手段,协同实现磷化物材料的高性能电化学储钾。主要研究内容概述如下:(1)采用盐模板法,同时利用低温磷化过程的柯肯达尔效应,成功制备了均匀负载空心磷化铁纳米颗粒的蜂窝状三维多孔碳复合材料(h-FeP@3D-PC)。三维多孔碳基体的引入显着提升了材料的导电性和K+扩散速率,同时抑制纳米颗粒团聚并缓冲磷化物嵌/脱钾过程的体积变化,有效提升了 h-FeP@3D-PC的循环稳定性,使其在800 m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0圈后仍可保持172 mAhg-1的容量。此外,综合XRD、XPS、TEM和DFT结果,针对h-FeP@3D-PC材料提出基于3 FeP+4 K++4e-(?)3 Fe0+K4P3可逆转换反应的电化学储钾机理。(2)以廉价九水硝酸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原料,采用简单的胶体吹塑法制备了泡沫状三维石墨烯负载纳米磷化铁复合材料(FeP@FGCS)。独特的三维纳米结构赋予FeP@FGCS优异的储钾活性和倍率性能。同时,使用CMCNa替代PVDF作为粘结剂提高了 FeP@FGCS电极的首次库伦效率,并通过电解液成分的优化设计提升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使FeP@FGCS在3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仍可保持183 mAh g-1的可逆容量。研究发现,使用由KFSI盐和DME溶剂组成的电解液时,可在负极表面形成化学性质稳定、机械性能良好且覆盖均匀的无机SEI膜以维持平稳的电极/电解液界面,从而实现FeP@FGCS在钾离子电池中的稳定循环。(3)以廉价商用普鲁士蓝粉末为原料,利用其低温磷化过程分解释放气体的特性在三维电纺纤维基体上高效构建孔隙,使产物FeP@PCNFs获得发达的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从而有效改善了电化学反应过程材料的K+和电子传输特性。所制得的FeP@PCNFs在100 mA g-1电流密度下能释放358.3 mAhg-1的可逆容量,首效可达61.9%。在0.2 Ag-1和1 Ag-1电流密度下循环时,电池容量和库伦效率也能始终保持稳定。另外,在3 A g-1大倍率下循环2400圈后FeP@PCNFs仍能维持152 mAh g-1的可逆容量。除突出的电化学性能外,本章所采用的基于廉价原料的简单制备方法也有助于提升磷化物材料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实际应用价值。(4)通过简单的原位生长工艺引入ZIF-67结构对三维电纺纤维进行表面修饰,使所制备的CoP@PCNFs材料获得大的比表面积和分级多孔结构。同时,利用ZIF-67的生长促进含钴活性成分向外扩散,使磷化钴活性位点在三维多孔碳纤维表层附近富集,有效改善了活性成分与电解液的接触,从而增强CoP@PCNFs的储钾性能,使其在50 mA g-1电流密度下释放出374.6 mAhg-1的高比容量,且在1.5 A g-1条件下循环600圈后仍可维持153.7 mAh g-1的可逆容量。

段继东[3](2021)在《高性能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设计与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具有高比容量和高工作电压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早已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其商业化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电压衰减、倍率性能差以及不乐观的循环寿命。因此,为了加快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必须通过一些改性手段来提升其电化学性能。本文通过掺杂和包覆等手段,设计了高性能的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采用XRD、SEM、TEM、XPS等物理表征技术和扣式电池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以及交流阻抗等电化学表征技术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构、微观形貌、元素化学环境和电化学性能等进行表征与测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体相设计,对富锂锰基材料进行Ce和B元素的双点位掺杂改性。通过XRD、SEM、TEM和XPS分析,占据八面体点位的Ce离子,不仅扩展了晶胞参数、增强了锂离子迁移动力学和稳定了层状结构骨架,还引入了大量的氧空位以缓解氧流失带来的负面问题;占据四面体位置的B离子,通过强的B-O键稳定地钉扎在此,不仅阻碍了过渡金属离子的迁移、降低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电压衰减,还能稳定周边氧原子以提升材料结构稳定性。电化学测试表明,掺杂后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首圈放电容量达279.86 m Ah g-1,首周库伦效率由77.91%升为80.31%,锂离子的动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提升;在1 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容量保持率由75.14%增为91.15%;更重要的是,电压衰减率由每周衰减4.28 mV降为每周衰减2.26 mV。(2)表面设计,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进行CeAlOδ表面包覆改性。通过简单的化学沉积法和高温处理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上包覆了不同质量比的CeAlOδ氧化物。通过XRD、SEM、TEM分析表明,CeAlOδ包覆层以颗粒镶嵌的形式包覆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上,且不会破坏基底材料结构,通过XPS分析表明,CeAlOδ包覆层内具有大量的氧空位。CeAlOδ包覆层不仅能够为活性材料抵挡来自电解液的腐蚀,还能有效缓解氧流失,进而稳定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电压衰减。其中,3 wt%的CeAlOδ包覆使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达到最佳,在0.1 C的电流密度下首周放电比容量达到了286.7 m Ah g-1,1 C电流密度循环200周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循环保持率由76.19%升为80.59%,电压衰减率由每周衰减2.68 mV降为每周衰减1.84 mV。

杨金星[4](2021)在《微波辅助水热合成LiMPO4(M=Fe,Mn)纳米晶及其脱嵌锂机制》文中提出LiFePO4具有较高的容量,低廉的价格,高的安全性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该材料存在较低的电子电导率,低的锂离子扩散速率和能量密度,以及低温性能不佳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的大范围应用。目前,研究人员大多采用溶剂热法合成高性能的LiFePO4纳米晶,但该方法由于产率低,成本高等原因,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虽然传统的水热合成法具有成本低,产物粒径均一及形貌可控等优点,但合成样品的晶粒尺寸大,电化学性能不理想,同样无法用于工业化生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合成高性能LiFePO4纳米晶的水热合成方法。基于此,本文以LiFePO4为研究对象,在理解其形核生长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微波快速加热的优点,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合成具有高性能的LiFePO4纳米晶,并系统研究了提高LiFePO4能量密度和低温电化学性能的方法,为推动水热法合成LiFePO4的产业化奠定基础。获得的主要结论有:(1)在深入理解LaMer形核生长的基础上,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合成高性能LiFePO4纳米晶,将滤液中过量的锂源循环利用,降低了合成成本,并且产率达到了 1.3 mol L-1,比传统的水热法提高了 30%。利用两种LiOH合成的LiFePO4纳米晶具有相近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3C(20 min充满电或放完电)倍率下充放电循环1000次后,样品的放电比容量为122mAhg-1,容量保持初始容量的88%。首次提出了 Li+离子在活性材料晶格中的迁移阻抗Rm,该参数对于了解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脱-嵌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2)为了提高LiFePO4的能量密度,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合成了LiMn0.5Fe0.5PO4固溶体纳米晶。在0.1C的倍率下,LiMn0.5Fe0.5PO4固溶体具有168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并且能量密度达到了 625 Whkg-1,比LiFePO4(540Wh kg-1)的能量密度提高了 16%。原位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成LiMn0.5Fe0.5PO4固溶体,可以有效缓解Mn3+的Jahn-Teller效应,提高固溶体中Li+离子的扩散速率,从而改善固溶体的电化学性能。LiMn0.5Fe0.5PO4固溶体经过长循环测试后,电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的结合不紧密,导致电荷转移电阻Rct阻值增大,Li+离子的扩散系数降低,阻碍了 Li+离子的迁移,从而使LiMn0.5Fe0.5PO4固溶体经过长循环测试后容量发生衰减。以Li4Ti5O12作为负极并组装成全电池,在10C(6 min充满电)的高倍率下,全电池的放电比容量达到了 118 mAhg-1,经过500次长循环测试后(1C),其放电比容量为124 mAhg-1,保持初始容量的92.5%。全电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为LiMn0.5Fe0.5PO4固溶体纳米晶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3)为了探究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合成LiMn0.5Fe0.5PO4固溶体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原因,使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相同晶体形貌的LiMn0.25Fe0.75PO4,LiMn0.5Fe0.5PO4和LiMn0.75Fe0.25PO4固溶体纳米晶,并对固溶体脱锂-嵌锂机理进行研究。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三个固溶体中,LiMn0.5Fe0.5PO4固溶体的放电比容量和能量密度最高,并且长循环稳定性最好。使用穆斯堡尔谱技术手段对碳包覆后的三个样品进行表征,LiMn0.5Fe0.5PO4/C的铁离子缺陷种类少,并且FeLi反位缺陷含量低,低的缺陷种类和缺陷浓度有利于Li+离子的迁移。使用原位XRD测试技术对三个固溶体样品的相变机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具有相同形貌的三种固溶体样品表现出不同的脱锂-嵌锂机制。LiMn0.5Fe0.5PO4固溶体在整个充放电的过程中表现为全程的单相转变,而另外两个固溶体样品发生了两相转变。单相转变的样品锂混溶间隙小,活化粒子数高。采用原位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和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对三个固溶体样品中Li+离子的扩散动力学进行分析,LiMn0.5Fe0.5PO4样品的Rct值小于另外两个样品,并且具有最高的Li+离子扩散系数,因此LiMn0.5Fe0.5PO4固溶体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4)由于LiFePO4低温电化学性能不理想,限制了其大范围的应用。为提高LiFePO4低温电化学性能,将微波辅助水热法合成的LiFePO4纳米晶与碳纳米管复合,制备了三种不同比例的LiFePO4/CNT复合电极材料,并对复合电极材料的低温电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通过观察复合电极材料的表面和截面形貌,三个复合电极材料中,LiFePO4/CNT1.6具有最佳的碳纳米管用量。在复合电极材料中,碳纳米管起到导电网络的作用,并且LiFePO4/CNT1.6复合电极的表面电阻最小。低温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LiFePO4/CNT1.6电极材料具有最优的低温性能,在-10℃时,10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98mAhg-1,比未复合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容量提高了 29%。除此之外,LiFePO4/CNT1.6的长循环稳定性最好。温度降低,电极材料的界面电阻Reei、锂离子迁移电阻Rm以及电荷转移电阻Rct阻值均增大,Li+离子的扩散系数降低,阻碍了 Li+离子在电极活性物质晶格内部的迁移,从而导致了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容量发生衰减。

刘凡凡[5](2021)在《三维结构化设计与界面优化稳定锂/钠金属负极》文中指出锂金属负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3860 mAh g-1)和最低的电极电势(-3.04 V vs.标准氢电极),能够显着提高现有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是实现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二次电池的关键负极材料。然而,由于锂负极具有较低的表面能和较高的离子扩散势垒,锂离子在沉积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枝晶状锂。此外,锂还是一种无基体转化反应的负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具有无限的体积膨胀。锂的枝晶生长和体积膨胀会导致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不稳定、死锂聚集、电池极化电压增加或短路等多种问题。钠是锂的同主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且其资源相对锂更为丰富,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钠二次电池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钠金属负极在储钠负极材料中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166 mAh g-1)和最低的电极电势(-2.71 Vvs.标准氢电极),有利于钠二次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然而,钠金属同样存在着与锂金属基相似的问题,如枝晶生长和体积膨胀等问题。因此,针对于锂、钠金属负极存在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构筑具有亲锂/钠的三维基体用于预储锂/钠金属,以发挥三维骨架的限域作用,并探究反应后得到的二次产物对调控锂/钠金属离子的沉积行为和稳定SEI的作用机制。此外,我们也通过构建无机界面保护层用于稳定锂金属的界面,减少副反应、促进离子的快速迁移来缓解枝晶的生长,从而提高电池性能。第1章,我们首先简要介绍了锂/钠金属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和锂/钠金属负极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锂/钠金属负极表面枝晶的生长机理和模型,并对目前抑制锂/钠金属枝晶生长的主要解决策略做出了详细的综述,引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2章,我们简要介绍了本论文实验中所使用到的实验试剂、仪器设备和表征方法做出了。第3章,我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碳纤维布上生长均匀分布的碳纳米管,接而在具有亲锂性碳纳米管的作用下通过熔融渗锂法制备了复合锂金属负极。在该复合负极中,碳纤维骨架和碳纳米管分别起到限制锂体积膨胀和均匀化锂离子流的作用,从而促进锂的均匀沉积。因此,该三维复合锂负极构建的对称电池在1 mA cm-2,1 mAh cm-2的条件下能够稳定循环500 h,并且该复合负极匹配的磷酸铁锂全电池在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8.1%第4章,我们通过一步水热法在碳纤维薄膜上构建了均匀分布的亲锂性Co3O4纳米线,并通过熔融渗锂构筑了复合锂负极。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我们证明了其二次产物钴/氧化锂的复合结构对锂具有更高的吸附能,表明该二次产物从化学吸附和物理限域上促进了离子流的均匀分布和锂的均匀沉积。因此该复合负极构建的对称电池展现了优异的锂脱镀性能,在1.5 mA cm-2,3 mAh m-2的条件下能够稳定循环500 h,并且该复合负极匹配的磷酸铁锂全电池在25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维持在94.3%。第5章,我们发展了简单的低温气/固反应方法制备了均匀致密、高离子电导率的复合硫化锂/硒化锂无机保护层。通过DFT计算我们揭示了在该保护层中引入的硒化锂对硫化锂体系的离子电导率具有进一步提升作用,从而促进了锂离子的快速迁移以避免锂枝晶的生长。在对称电池中,该复合负极表现出了稳定的锂脱镀性能,在1.5 mA cm-2,3 mAh cm-2的条件下能够稳定循环900 h。并且该复合负极匹配磷酸铁锂构成的全电池在1 C的电流密度下能够稳定循环460圈。第6章,我们采用了一步溶液硒化法在多孔铜骨架上生长均匀、具有亲钠性质的Cu2Se纳米片,接而通过熔融渗钠法构筑了稳定的三维复合钠负极。通过电化学动力学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我们揭示了其二次产物Na2Se/Cu具有促进钠离子快速迁移和稳定SEI界面的作用。该复合钠负极构建的对称电池在1 mA cm-2,1 mAh cm-2的条件下能够稳定循环500 h,并且该复合钠负极匹配的磷酸钒钠基全电池在10 C的电流密度下能够稳定循环800圈。此外,我们也进一步表明了该三维基体在钾金属负极中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可行性。第7章,我们总结了本论文中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此外,在论文的附录A中,我们介绍了关于三维石墨烯/氧化铌纳米球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揭示了杂原子掺杂和纳米结构对电化学性能影响的内在规律,实现了可逆的储钠负极材料。

王昭宇[6](2021)在《3-氟苯甲醚提升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过充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国都面临着能源日益短缺以及化石燃料燃烧所引发的大气污染、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理想的化学能源电池,凭借自身价格低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更加环境友好等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可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电网级大规模储能设备等领域。然而锂离子电池由于热稳定性差,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性问题,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电解液是电池内部最易燃的组分,通过引入添加剂的方法对电解液进行改性,是提升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引入3-氟苯甲醚(3FA)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防过充添加剂,探究了在不同添加量下3FA对锂离子电池的防过充性能、电化学性能以及热安全性的影响,并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综合评估了 3FA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效果。实验证明3FA在添加量小于5 wt.%时对电池的循环性能、电化学阻抗以及电解液的电导率影响很小。在电池发生过充时,3FA可以大大增加电池的防过充性能,其可以在4.4 V左右时发生电聚合反应,消耗过充过程中的电能,将0.1 C下的镍钴锰半电池从截止电压4.2 V到5 V的过充时间,从5.46 h提升到11.82 h。基于C80微量量热仪实验结果,揭示了电解液和电极材料混合体系的热稳定性,3FA提升了电池材料和电解液混合体系的热分解反应开始温度,降低了整个热分解反应的放热,还对热分解反应过程中的放热速率峰值出现的温度也有一定的延迟作用。通过测量电池在过充过程中的原位放热情况,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揭示了电聚合类防过充添加剂的作用机理。3FA可以将过充的电能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随着3FA含量的提升,电能转化成热量的比例逐渐上升,防过充效果越发明显。分析了聚合物在正极材料和隔膜上的沉积的情况,以及对产热的影响,揭示了电聚合类添加剂的作用过程。研究分析证明了 3FA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在防过充和增强电池热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对指导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毛斌斌[7](2021)在《18650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临界条件及火灾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性能,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导电源,同时快速推广至储能电站和电动汽车等大型化应用场所。然而,由于其能量密度高,组成材料易燃烧,近年来因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所导致的火灾事故屡见报导,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开展锂离子电池自加热反应研究、计算热失控临界条件、揭示电池燃烧特性、建立电池产气和火灾动力学模型,对于理解电池热失控机理和并指导制定相应的安全预警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开展了商业锂离子电池自加热反应至热失控测试,揭示了电池热失控机理,获得了不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电池热失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并基于热自燃理论计算了不同散热条件下的电池热失控临界环境温度,为其安全储存和运输提供指导。锂离子电池自加热反应至热失控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测得了电池自加热反应起始温度、电压掉落温度、泄压阀打开温度、热失控启动温度和电池表面最高温。理论预测的热失控临界环境温度得到了热箱实验的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当环境温度超过149.6℃时,满电状态的18650型Li(Ni0.5Co0.2Mn0.3)O2/石墨电池样品会发生热自燃。使用电池耐压测试罐,开展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压力测试实验,并建立了电池产气动力学模型。由于绝热条件,因此电池和罐体系统在热失控前可被看成均温系统,符合集总参数模型。泄压阀打开时,电池释放的气体量约为10mmol,且随着荷电状态的降低而增多。电池热失控时的喷发指数仅约为常见气体燃料或电解液溶剂的爆炸指数的千分之一。电池产气动力学过程可采用阿伦尼乌斯定律描述,且表现出多段性的特点;热失控过程中,产气速率与产热速率近似成正比,两者的活化能相接近,体现了两个动力学过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在开敞空间和燃烧腔体内开展了不同荷电状态锂离子电池的燃烧实验,记录了电池火焰形态和燃烧过程,测量了燃烧产热和质量损失,提出了电池燃烧热预测和火灾危险性评估方法。电池射流火焰高度为0.095m~0.217m,且随着荷电状态的升高而增加,火焰高度的测量可为后续电池火灾动力学模型提供数据验证。满电(100%SOC)电池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为1.11 8MW m-2,与柴油相当,具有极高的火灾危险性。基于电池内部可燃成分的质量比例,可预测电池燃烧后的质量损失;再结合各可燃物的单位热值,可预测电池总的燃烧热,并得到了实验的验证;除以电池初始质量后的满电电池单位质量燃烧产热为 2.2±0.2kJ g-1。基于前文的产气动力学模型和燃烧实验结果,建立了 18650型锂离子电池火灾动力学模型,模拟了电池受热产气、内压增大、喷阀、射流和火焰燃烧的全过程,模型预测的电池内压变化、火焰高度趋势和峰值得到了实验的验证。研究表明,电池内部产气过程满足阿伦尼乌斯定律,射流过程可采用等熵流动方程描述。泄压阀打开时,射流为壅塞流,喷嘴处的射流速度等于局部声速;其后流体回归为亚音速流,热失控时喷嘴处的射流速度峰值亦为当地声速。所建立的锂离子电池火灾动力学模型框架,可推广至不同材料体系或其他滥用条件下的锂电火灾情形。

李彤[8](2021)在《锌基离子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发展,人们对低成本、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无资源限制、环境友好的高性能电池的需求迅速增长。金属锌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多种基于锌负极的二次电池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然而,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阳离子(Zn2+、Li+、Na+、Mg2+、Al3+)传输的锌基二次电池上。相比之下,基于阴离子传输的锌基二次电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首先提出Zn(OH)42-离子电池的概念,该电池采用炭黑正极,乙二醇有机电解液体系,金属锌负极,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经过测试应用,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700次。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证明了充放电过程中Zn(OH)42-离子的转移。这一工作表明了基于阴离子传输的锌基离子电池的可行性。然后,又将锌负极应用到氯离子电池中,采用碳正极(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盐包水”电解质,构建了高性能氯离子电池体系。碳正极的使用,避免了传统氯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电解质中溶解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该体系的循环稳定性。“盐包水”电解质的使用,将水系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拓宽到了3.1 V。经过充放电测试,电池能提供2.6 V的放电平台,寿命可达2000次(放电容量保持率70%),如此高的循环稳定性首次在氯离子电池体系中实现。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电子透射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研究其反应机理,即:氯离子在正极可逆的吸附/解吸,锌负极的溶解/沉积。

杨超[9](2021)在《金属纳米颗粒高分散体系在Li-CO2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锂-二氧化碳电池(Li-CO2电池)巧妙地将减少“温室效应”与储能系统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而且可以抑制二氧化碳(CO2)排放对气候的影响。此外可以为未来火星(大气中含有95%的CO2)探测以及火星移民提供能源,然而Li-CO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并不理想。造成这一问题的一部分因素为放电产物Li2CO3在充电过程中自分解和高充电电压引起的稳定性问题。通过设计新型Li-CO2电池的正极材料,以优异的电催化活性促使放电产物Li2CO3分解和与C联动反应,降低充电电压,改善循环性能,从而实现高容量、高能量密度、经济实惠的储能体系。本论文制备了Cu或Ru金属纳米颗粒高分散在石墨烯或N掺杂石墨烯上,作为Li-CO2电池的正极材料,实现了低过电压,出色的循环性和高倍率能力。本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制备出高分散在N掺杂石墨烯上的Cu纳米颗粒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可作为Li-CO2电池的高效正极。另外,此材料可以实现0.77 V的低过电压,并具有出色的循环能力(50个循环)。并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出,由Li2CO3的自分解产生的超氧化物自由基在充电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腐蚀电极。尽管如此,Cu纳米颗粒的表面仍会形成3-5 nm厚的氧化铜膜,可在后续的循环中保护正极稳定。(2)设计了一种Ru-Cu纳米颗粒高度共分散在石墨烯上,作为Li-CO2电池的高效正极。配备此正极的Li-CO2电池表现出超低的过电势,可以在200和400 m Ag-1的电流密度,截止容量1000 m Ah g-1的条件下稳定运行100周。Ru和Cu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调节放电产物生长,还能通过改变Ru和Cu的电子云密度来促进CO2还原和析出。(3)制备了Ru纳米颗粒高度分散在N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Li-CO2电池的正极材料。由于N掺杂带来的材料改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可以在200 m Ag-1的电流密度下和400 m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50周。放电产物的形成和分解也验证了良好的可逆性和电催化活性。

卢微[10](2021)在《高比能锂电池金属锂负极及磷酸钒负极的制备和改性研究》文中认为锂电池作为绿色安全的新能源储能设备,被研究者们寄予了厚望。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随着电动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对高能量密度储能电池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针对负极材料,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无法同时满足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和长循环的性能,开发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为了研究者的希望。为了发展更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以金属锂为负极材料的锂金属电池的开发成为了必然趋势。作为锂金属电池的核心材料,金属锂负极(理论容量为3860 m Ah g-1)是高比能锂-硫电池、锂-氧气电池和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必然选择,但仍然面临着副反应、锂枝晶和死锂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本论文的课题围绕高比能的锂金属电池负极材料和快速充放电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开研究1.梯度变化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保护的锂金属负极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的设计及改性研究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梯度变化的聚合物-无机物(聚乙二醇二丙稀酯与碳酸亚乙烯酯共聚物/二氟化铜/硝酸锂,PEGDA-co-VC/Cu F2/Li NO3)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膜(PIG-SEI)保护锂负极,该PIG-SEI中,从外层到内层聚合物(PEGDA-co-VC)含量越来越少,无机物(Li F、Li3N和Cu)含量越来越多,二者呈现梯度变化趋势。在外部以聚合物为主,呈现了良好的柔韧性和机械稳定性,在内部以纳米级Li F、Li3N、Cu和锂化的PEGDA-co-VC共聚物为主,他们与金属锂之间存在化学相互作用,使得PIG-SEI与金属锂接触紧密无缝隙,抑制了电解液与锂负极的副反应和锂枝晶的形成。用PIG-SEI保护的金属锂组装的磷酸铁锂(Li Fe PO4,LFP)和三元镍钴锰酸锂811(Li Ni0.8Co0.1Mn0.1O2,NCM811)全电池在少量碳酸酯类电解液条件下体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2.人工固态电解质界面膜在超薄金属锂负极中的应用实验室里使用的金属锂负极都是400μm-600μm,这已经远超了商业化的标准(锂的厚度为50μm以下)。针对超薄金属锂(20μm)进行了人工SEI的改性,设计制备了PEGDA-co-VC/Li DFOB(三氟草酸硼酸锂)复合人工SEI膜(PEVB-SEI)。其结合了无机物和聚合物两者的优势,经过了充放电之后内部富含Li F、LixBOyFz中间体和PEGDA-co-VC-Li中间体,使得PEVB-SEI与超薄金属锂接触紧密,并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用PEVB-SEI保护的金属锂组装的LFP和Li Ni0.6Co0.2Mn0.2O2(NCM622)的全电池表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组装的LFP商业化软包电池也表现了优异的充放电性能。3.聚合物-无机物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膜保护锂金属负极在醚类电解液的锂硫电池中的设计及改性研究锂硫电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多硫化物的飞梭效应,多硫化物会溶解在电解液里穿梭到金属锂负极表面与金属锂反应生成绝缘的Li2S,人工SEI的改性方法可望有效抑制多硫化物和金属锂的副反应。设计了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硝酸锂(PMMA/PPC/Li NO3)的聚合物-无机物复合SEI(PMCN-SEI)保护金属锂负极。PMMA和PPC属于碳酸酯类电解质,多硫化物不溶于碳酸酯类聚合物中,从而可以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穿过与金属锂反应。并且随着充放电过程进行,PMCN-SEI可以生成Li3N和Li-PPC-Li中间体,促进锂离子均匀沉积,从而使得组装的锂硫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4.三维相互嵌入的VPO4/rGO负极在快速充放电和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VPO4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快速充电负极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化学活性,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理论比容量(550 m Ah g-1)。通过原位溶剂热还原方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新型三维(3D)相互嵌入的VPO4/rGO(VG-MS)复合电极,其中纳米级VPO4粒子与交错的rGO传导网络相互嵌入形成多孔绣球状VPO4/rGO微球,并且其微球嵌入在交错的多孔rGO框架中构成自支撑的复合电极。独特的多孔VG-MS电极可适应锂化-脱锂的反应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提高电子电导率和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更重要的是,这种相互嵌入的纳米结构使VG-MS展现出最佳的赝电容控制的超快锂传输动力学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使其满足了长循环快速充放电的性能。

二、CoO AS ADDITIVE IN POSITIVE ELECTRODE OF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O AS ADDITIVE IN POSITIVE ELECTRODE OF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论文提纲范文)

(1)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史
        1.2.2 锂离子电池结构
        1.2.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3.1 尖晶石型化合物LiM_2O_4正极材料
        1.3.2 橄榄石型化合物LiMPO_4正极材料
        1.3.3 层状化合物LiMO_2正极材料
        1.3.4 层状LiNi_(1-x-y)Co_xMn_xO_2正极材料
    1.4 锂离子电池三元LiNi_(1-x-y)Co_xMn_yO_2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LiNi_(1-x-y)Co_xMn_yO_2的制备方法
        1.4.2 LiNi_(1-x-y)Co_xMn_yO_2的掺杂改性
        1.4.3 LiNi_(1-x-y)Co_xMn_yO_2的表面包覆改性
        1.4.4 其他改性方法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元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的制备方法比较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2.2 LiNi_(0.5)Co_(0.2)Mn_(0.3)O_2材料的制备
        2.2.3 材料的表征
        2.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制备方法制备材料的XRD分析
        2.3.2 不同制备方法制备材料的形貌分析
        2.3.3 不同制备方法制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制备方法的创新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过程
        3.2.3 材料的表征
        3.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结果和讨论
        3.3.1 柠檬酸对流变相法制备LiNi_(0.5)Co_(0.2)Mn_(0.3)O_2的影响
        3.3.2 MnO_2作锰源制备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
    3.4 小结
第四章 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掺杂改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过程
        4.2.3 材料的表征
        4.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结果和讨论
        4.3.1 Al-F共掺杂对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影响
        4.3.2 Na-Ti共掺杂对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影响
        4.3.3 K-Cl共掺杂对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包覆改性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过程
        5.2.3 材料的表征
        5.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5.3 结果和讨论
        5.3.1 MgF_2包覆对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影响
        5.3.2 NaAlO_2包覆对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三维多孔碳/磷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储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碱金属离子电池技术
        2.1.1 锂离子电池
        2.1.2 钠、钾离子电池
    2.2 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2.2.1 嵌入型负极材料
        2.2.2 合金类负极材料
        2.2.3 转换型负极材料
    2.3 磷化物在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2.3.1 磷单质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2.3.2 金属磷化物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2.3.3 金属磷化物的制备方法
    2.4 改善磷化物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2.4.1 纳米结构设计
        2.4.2 碳包覆改性
        2.4.3 二维基体负载
        2.4.4 三维多孔碳负载
        2.4.5 电解液成分优化
    2.5 三维多孔碳结构的制备及在电池材料中的应用
        2.5.1 自组装法
        2.5.2 模板法
        2.5.3 静电纺丝法
        2.5.4 胶体吹塑法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4 三维多孔碳负载空心磷化铁制备及储钾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制备
        4.2.2 材料表征方法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4.2.4 第一性原理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_3O_4@3D-PC前驱体的表征
        4.3.2 h-FeP@3D-PC材料的表征
        4.3.3 h-FeP@3D-PC的电化学储钾机理
        4.3.4 h-FeP@3D-PC的电化学储钾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泡沫状三维石墨烯负载磷化铁材料制备及储钾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制备
        5.2.2 材料表征方法
        5.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5.2.4 第一性原理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FeP@FGCS泡沫状三维石墨烯结构的形成机制
        5.3.2 Fe_xO@FGCS前驱体的表征
        5.3.3 FeP@FGCS材料的表征
        5.3.4 FeP@FGCS的电化学储钾性能
        5.3.5 电解液成分对FeP@FGCS电池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三维多孔碳纤维负载非晶磷化铁制备及储钾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制备
        6.2.2 材料表征方法
        6.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FeP@PCNFs材料的表征
        6.3.2 FeP@PCNFs的电化学储钾性能
    6.4 本章小结
7 三维多孔碳纤维负载非晶磷化钴材料制备及储钾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材料制备
        7.2.2 材料表征方法
        7.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前驱体ZIF-67@PAN的表征
        7.3.2 CoP@PCNFs材料的表征
        7.3.3 CoP@PCNFs的电化学储钾性能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9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高性能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设计与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介
        1.2.2 锂离子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
        1.2.3 锂离子电池特点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1.3.1 层状结构正极材料
        1.3.2 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
        1.3.3 橄榄石结构正极材料
    1.4 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1.4.1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
        1.4.2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机制
        1.4.3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构衰退机制
        1.4.4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材料的物理表征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2 激光拉曼光谱(Raman)分析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正极片的制备
        2.3.2 扣式锂离子半电池电池的组装
        2.3.3 纽扣电池的充放电测试
        2.3.4 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测试
        2.3.5 电化学阻抗(EIS)测试
3 铈硼双点位掺杂富锂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物理表征分析
        3.3.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3.3.3 作用机理简析
    3.4 本章小结
4 铈铝氧化物包覆富锂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物理表征分析
        4.3.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4.3.3 作用机理简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微波辅助水热合成LiMPO4(M=Fe,Mn)纳米晶及其脱嵌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
        1.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史
        1.1.2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1.1.3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1.2 锂离子电池组成的关键材料
        1.2.1 常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2.2 电解质
        1.2.3 隔膜
        1.2.4 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现状
        1.3.1 LiFePO_4的制备
        1.3.2 LiFePO_4的低温性能研究
        1.3.3 LiFePO_4的充放电机制研究
        1.3.4 LiFePO_4的高性能化方法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LiFePO_4纳米晶的微波水热合成及室温电化学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LiFePO_4的合成
        2.2.2 锂源的回收
        2.2.3 LiFePO_4/C的制备
        2.2.4 样品的表征
        2.2.5 LiFePO_4/C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LiFePO_4纳米晶的水热合成
        2.3.2 LiFePO_4纳米晶的取向和形貌表征
        2.3.3 LiFePO_4纳米晶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2.4 小结
第3章 LiMn_(0.5)Fe_(0.5)PO_4固溶体的微波水热合成及室温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LiMn_(0.5)Fe_(0.5)PO_4固溶体的制备
        3.2.2 LiMn_(0.5)Fe_(0.5)PO_4/C的制备
        3.2.3 样品的表征
        3.2.4 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3.2.5 全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LiMn_(0.5)Fe_(0.5)PO_4固溶体的结构与微观形貌
        3.3.2 LiMn_(0.5)Fe_(0.5)PO_4固溶体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3.3.3 LiMn_(0.5)Fe_(0.5)PO_4的长循环容量衰减机理研究
        3.3.4 基于LiMn_(0.5)Fe_(0.5)PO_4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3.4 小结
第4章 LiMn_xFe_(1-x)PO_4固溶体的脱嵌锂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LiMn_xFe_(1-x)PO_4固溶体的合成
        4.2.2 LiMn_xFe_(1-)PO_4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4.2.3 LiMn_xFe_(1-x)PO_4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4.2.4 LiMn_xFe_(1-x)PO_4的原位电化学阻抗谱表征
        4.2.5 LiMn_xFe_(1-x)PO_4的恒电流间歇滴定表征
        4.2.6 LiMn_xFe_(1-x)PO_4的原位XRD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LiMnFe_(1-x)PO_4固溶体的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4.3.2 LiMn_xFe_(1-x)PO_4固溶体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4.3.3 LiMn_xFe_(1-x)PO_4固溶体的缺陷表征
        4.3.4 LiMn_xFe_(1-x)PO_4固溶体的脱-嵌锂机理研究
        4.3.5 LiMn_xFe_(1-x)PO_4固溶体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表征
    4.4 小结
第5章 微波水热法合成LiFePO_4纳米晶的低温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LiFePO_4的制备
        5.2.2 LiFePO_4与碳纳米管的复合
        5.2.3 样品的表征
        5.2.4 LiFePO_4与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LiFePO_4/CNT复合电极的微观形貌表征
        5.3.2 LiFePO_4/CNT的低温电化学性能表征
        5.3.3 LiFePO_4/CNT的低温容量衰减机理研究
    5.4 小结
第6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5)三维结构化设计与界面优化稳定锂/钠金属负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钠金属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1.3 锂/钠金属电池正极材料概述
        1.3.1 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概述
        1.3.2 钠金属电池正极材料概述
    1.4 锂/钠金属负极研究现状
        1.4.1 锂/钠金属负极的问题与挑战
        1.4.2 锂/钠金属枝晶的生长模式
        1.4.3 三维骨架稳定锂/钠金属负极
        1.4.4 人造保护层稳定锂/钠金属负极
        1.4.5 电解液优化稳定锂/钠金属负极
        1.4.6 隔膜优化稳定锂/钠金属负极
        1.4.7 原位可视化观察枝晶生长
    1.5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实验仪器与表征方法
    2.1 论文中使用的主要实验药品
    2.2 论文中使用的主要设备和表征方法
        2.2.1 材料合成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2.2.2 材料表征使用的主要分析方法
        2.2.3 电化学分析测试
第3章 碳纳米管修饰的碳纤维骨架应用于稳定锂负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制备
        3.2.2 材料表征
        3.2.3 电化学性能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制备与形貌结构表征
        3.3.2 锂脱镀性能的测试与结果讨论
        3.3.3 全电池的测试与结果讨论
        3.3.4 复合锂负极抑制锂枝晶的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四氧化三钴纳米线修饰的碳纤维骨架应用于稳定锂负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制备
        4.2.2 材料表征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4.2.4 理论计算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制备与形貌结构表征
        4.3.2 锂脱镀性能的测试与结果讨论
        4.3.3 全电池的测试与结果讨论
        4.3.4 复合负极抑制枝晶生长的机理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复合硫化锂/硒化锂人造保护层应用于稳定锂负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制备
        5.2.2 材料表征
        5.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5.2.4 理论计算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的制备与形貌结构表征
        5.3.2 锂脱镀性能的测试与结果讨论
        5.3.3 全电池的测试与结果讨论
        5.3.4 保护层抑制枝晶生长的机理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硒化亚铜修饰的多孔铜骨架应用于稳定钠/钾负极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制备
        6.2.2 材料表征
        6.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材料的制备与形貌结构表征
        6.3.2 钠/钾脱镀性能的测试与结果讨论
        6.3.3 全电池的测试与结果讨论
        6.3.4 复合负极抑制枝晶生长的机理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论文总述与研究工作展望
    7.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7.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7.3 研究工作展望
附录A 硫掺杂的三维五氧化二铌/石墨烯复合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A.1 引言
    A.2 实验部分
        A.2.1 材料制备
        A.2.2 材料表征
        A.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A.3 实验结果与讨论
        A.3.1 材料的制备与形貌结构表征
        A.3.2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结果讨论
    A.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氟苯甲醚提升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过充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1.2.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1.3 锂离子电池组成
        1.3.1 正极材料
        1.3.2 负极材料
        1.3.3 电解质
    1.4 锂离子电池防过充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2.1 电池充放电循环仪
        2.2.2 手套箱
        2.2.3 电导率测试仪
        2.2.4 C80微量量热仪
        2.2.5 MMC 274扣式电池量热仪
        2.2.6 电化学工作站
        2.2.7 其他仪器
    2.3 电解液配制与电池组装
        2.3.1 电解液的配制
        2.3.2 电极制备与电池组装
    2.4 表征分析与电化学测试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2.4.2 线性扫描伏安测试
        2.4.3 交流阻抗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3FA作为电解液过充保护添加剂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3FA防过充效果研究
        3.2.1 LSV扫描测试
        3.2.2 常温过充安全测试
    3.3 3FA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3.1 电解液电导率测试
        3.3.2 电池常温循环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3FA作为电解液过充保护添加剂的作用机制
    4.1 引言
    4.2 3FA对电池电化学阻抗的影响机制
        4.2.1 实验部分
        4.2.2 结果与讨论
    4.3 3FA对正极和隔膜形貌结构的影响分析
        4.3.1 实验部分
        4.3.2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3FA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电池热安全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5.2.1 实验部分
        5.2.2 结果与讨论
    5.3 电池过充过程的原位放热分析
        5.3.1 实验部分
        5.3.2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18650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临界条件及火灾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 电池材料组成
    1.3 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及诱因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
        1.4.2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临界条件
        1.4.3 锂离子电池火灾动力学
        1.4.4 前人研究不足与本文研究目的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主要实验仪器与原理方法
    2.1 电池样品
    2.2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与结构特性测试
    2.3 电池自加热反应及产气特征测试
    2.4 锂离子电池火灾危险性分析
    2.5 数值模拟工具——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及临界条件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池温度及电压变化过程
        3.3.2 正极XRD图谱变化
        3.3.3 自加热反应动力学模型
        3.3.4 热失控临界条件及SADT计算
        3.3.5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动力学模型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仪器设备和实验设计
        4.2.2 模型构建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压力与温度
        4.3.2 产气与产热过程间的联系
        4.3.3 压力速率峰值及喷发指数K_G
        4.3.4 产气动力学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锂离子电池燃烧及产热特性
    5.1 引言
    5.2 实验设计
        5.2.1 电池样品
        5.2.2 开敞空间燃烧实验
        5.2.3 腔体内燃烧实验
    5.3 电池燃烧特性
        5.3.1 开敞空间内电池燃烧特性
        5.3.2 腔体内电池燃烧特性
        5.3.3 开敞空间和腔体内电池燃烧特性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锂离子电池火灾动力学模型
    6.1 引言
    6.2 模型构建
        6.2.1 气体射流模型
        6.2.2 射流火模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锂离子电池燃烧行为
        6.3.2 产气速率
        6.3.3 压力与射流
        6.3.4 火焰高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未来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锌基离子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锌基离子电池简介
        1.2.1 水系锌离子电池
        1.2.2 锌基双离子电池
    1.3 氯离子电池研究现状
        1.3.1 正极研究现状
        1.3.2 电解液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所需化学试剂
        2.1.2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2.2 电池的组装
        2.2.1 Zn(OH)_4~(2-)离子电池的制备
        2.2.2 氯离子电池的制备
    2.3 电化学测试
        2.3.1 电池的恒流充放电测试
        2.3.2 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测试
    2.4 材料的测试表征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4.4 透射电镜(TEM)
        2.4.5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3 Zn(OH)_4~(2-)离子电池机理和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充放电机理研究
    3.3 电化学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氯离子电池的机理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储能机理的研究
        4.2.1 “盐包水”电解液的表征
        4.2.2 碳正极的表征
        4.2.3 锌负极的表征
    4.3 电化学性能研究
        4.3.1 炭黑阴极的电化学性能
        4.3.2 碳纳米管正极的电化学性能
        4.3.3 石墨烯正极的电化学性能
        4.3.4 不同负极对性能的影响
        4.3.5 倍率性能
        4.3.6 集流体对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金属纳米颗粒高分散体系在Li-CO2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1.2 Li-CO_2电池结构
    1.3 Li-CO_2电池的电化学机理
        1.3.1 Li-CO_2电池放电机理
        1.3.2 Li-CO_2电池充电机理
    1.4 Li-CO_2电池研究进展
        1.4.1 Li-CO_2电池电解质
        1.4.2 Li-CO_2电池的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1.4.2.1 碳材料
        1.4.2.2 金属纳米粒子与碳的复合物
        1.4.2.3 金属有机配合物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度分散在N掺杂石墨烯上的Cu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Li-CO_2电池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和试剂
        2.2.2 材料制备
        2.2.3 电极制备和电池组装
        2.2.4 材料表征
        2.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结构表征
        2.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3 正极充放电产物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度共分散于石墨烯的Ru-Cu纳米颗粒的协同效应应用于Li-CO_2电池正极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材料制备
        3.2.3 电极制备和电池组装
        3.2.4 材料表征
        3.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结构与表征
        3.3.2 Ru-Cu共分散颗粒的生成机理
        3.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3.3.4 Ru-Cu-G正极的充放电产物非原位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度分散在N掺杂石墨烯上的Ru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Li-CO_2电池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和试剂
        4.2.2 材料制备
        4.2.3 电极制备和电池组装
        4.2.4 材料表征
        4.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结构表征
        4.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3 正极充放电产物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高比能锂电池金属锂负极及磷酸钒负极的制备和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锂金属电池简介
        1.2.1 锂金属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2.2 锂金属电池中金属锂负极存在的问题
        1.2.3 金属锂负极的研究进展
    1.3 锂离子电池简介
        1.3.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3.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物化性能表征测试方法
        2.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3.2 拉曼光谱分析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3.4 原子力显微镜
        2.3.5 热重分析
        2.3.6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3.9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2.4.1 电极的制备
        2.4.2 电池的组装
    2.5 电化学性能的表征
        2.5.1 恒流充放电测试
        2.5.2 循环伏安测试
        2.5.3 电化学阻抗测试
第三章 梯度变化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保护锂金属负极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的设计及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梯度变化的聚合物-无机物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膜(PIG-SEI)保护锂负极的制备
        3.2.2 结构及形貌的表征
        3.2.3 电化学及电池测试
        3.2.4 循环后的电极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IG-SEI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3.3.2 PIG-SEI金属锂的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3.3.3 PIG-SEI金属锂在充放电循环中的机理研究
        3.3.4 PIG-SEI金属锂在LFP和 NCM811 全电池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工固态电解质界面膜在超薄金属锂负极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PEVB-SEI的制备
        4.2.2 结构及形貌的表征
        4.2.3 电化学及电池测试
        4.2.4 循环后的电极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VB-SEI保护的超薄金属锂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4.3.2 PEVB-SEI金属锂的电化学和物化性能的研究
        4.3.3 PEVB-SEI金属锂组在LFP和 NCM622 全电池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工固态电解质界面膜保护的锂金属负极在醚类电解液中的设计及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PMCN-SEI保护的不同厚度的金属锂的制备
        5.2.2 结构及形貌的表征
        5.2.3 电化学及电池测试
        5.2.4 循环后的电极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MCN-SEI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5.3.2 PMCN-SEI保护金属锂的电化学和物化表征
        5.3.3 PMCN-SEI保护金属锂在锂硫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和物化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维相互嵌入的VPO_4/rGO负极材料在快速充放电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VG-MS电极材料的制备
        6.2.2 VPO_4材料的制备
        6.2.3 结构和形貌表征
        6.2.4 电化学测试
        6.2.5 循环后的电极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VG-MS结构及形貌
        6.3.2 VG-MS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6.3.3 VG-MS的动力学定量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CoO AS ADDITIVE IN POSITIVE ELECTRODE OF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论文参考文献)

  • [1]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改进研究[D]. 王小满. 江南大学, 2021(01)
  • [2]三维多孔碳/磷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储钾性能研究[D]. 谭奇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高性能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设计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 段继东.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4]微波辅助水热合成LiMPO4(M=Fe,Mn)纳米晶及其脱嵌锂机制[D]. 杨金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三维结构化设计与界面优化稳定锂/钠金属负极[D]. 刘凡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3-氟苯甲醚提升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过充安全性研究[D]. 王昭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7]18650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临界条件及火灾动力学研究[D]. 毛斌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8]锌基离子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金属纳米颗粒高分散体系在Li-CO2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 杨超.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10]高比能锂电池金属锂负极及磷酸钒负极的制备和改性研究[D]. 卢微.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CoO作为镍氢电池正极的添加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