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桥梁设计新规范

澳大利亚桥梁设计新规范

一、澳大利亚桥梁设计新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丽[1](2020)在《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们常常遭遇糟糕体验、憧憬幸福体验。幸福体验是个体生命的身体感知和心灵认知共同谱写的美好结晶,它可以被创造、转换、传递,并以行为和情感的方式外显或内隐于体验者的身心记忆之中。体验设计概念的出现,使“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转换升级到“以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论中。体验设计运用一种系统性策略与方法优化人的身心体验;意在设计语境下编制一张以理性为经度、非理性为纬度的动态协同网络,以连接人与世界、身与心、思想与行动、统一性与多样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人们在体验活动中的常常将功用、效率之上的审美情趣、积极情绪、社交连接和价值意义作为驱动力,有限理性地感知、认知并采取行动。因此,人性中的有限理性需求特质令导向幸福体验的设计策略成为研究重点。幸福体验设计涉及体验情境、体验媒介投射到体验者的身心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和心理表征的综合。人们对于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的美好诉求,既包含了人格中本我层面对感官享乐的欲求,也包含了自我层面对功用和效率的需求,同时也蕴含超我层面对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价值意义的追求。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对感知愉悦、自主参与、亲密关系、成就和意义之幸福体验的渴望,也是其体验的终极目的。幸福体验设计是设计师和品牌(组织)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因此如何令体验者达至幸福体验成为了体验设计研究的重点。这为体验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发:从追求功能、效率为导向的工具理性思维与方法转换为关注幸福感、故事性和价值意义的体验思维与方法。幸福体验设计是运用系统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对体验者的幸福体验进行创造、转换和维度拓展的过程。本文聚焦体验现象中人的纯粹体验及其特征,探索如下问题:如何达成体验设计中理性与感性相平衡的价值观?如何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解构和重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开启幸福体验导向的设计思维与策略?如何为差异化的体验者,在其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行为序列之中,激发其积极情绪,构建更为亲密友好的关系,使其获得在价值意义层面上更具真、善、美的生命体验?如何构建幸福体验媒介化、情境化和故事化的创新设计方法?如何通过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触发人们获得通往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体验旅程?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基于体验过程中体验者的有限理性特质,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处于不确定体验情形中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设计学等交叉融合的跨学科视角,构建了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愿景;并从体验者的身心维度,探索如何在产品、空间、服务、系统和品牌形象中融入“以幸福体验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赋能策略和新范式。基于人性的有限理性特质和对于幸福体验的本质追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分别从理智和情感,目标和路径,用户和组织多个视角,在形而上的理论分析层面和形而下的体验设计实践基础上,通过诗性直观和理智直观,探寻并还原有限理性行为人幸福体验的本质,提出了“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这为体验者开启了诗意化栖居,审美化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幸福体验模式,为设计师和品牌(组织)提供了可操作的幸福体验设计思维参考。体验者、设计师和品牌(组织)可以依据“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对特定主题的体验过程和体验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结构可以形象地隐喻“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各个体验环节间会相互关联、相互转换、相互融合的关系。当体验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环节间处于协同状态时,体验者的身心层面会获得五维幸福体验:审美化感知体验、沉浸式行为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关系体验和有意义的认知体验。利用莫比乌斯环结构来隐喻幸福体验设计中五步循环间的关系,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象征着体验设计时的整体性协同思维和系统性方法运作。不断变化的时空情境和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下,体验设计面临着应对不同体验个体和体验群体在体验旅程中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差异性需求的重重挑战。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的“满意解”原则出发,在应对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体验情形时,基于不同体验者间存在的有限理性程度的异质性,提出了基于“偏好—动机”的I-E-P-M用户分类模型;并从统一性和差异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辩证视角,提出了“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以应对体验旅程中充满多样性、差异化和新颖性的幸福体验需求,令不同的体验者可以获得与其动机和偏好相契合的体验“满意解”。基于体验全旅程和全渠道,聚焦关键体验触点和体验渠道,分析体验者的身心体验状态;秉持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和协同性原则,确保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幸福体验设计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个体验瞬间,更在促成个性化体验故事的诞生。体验者的主观幸福感可借由富有叙事性的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来实现和增强。本文提出了“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在“直观”典型性体验现象、还原出一般性的体验本质和规律之后,再借由隐喻设计,从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维度赋予体验本质更为多样和开放的可能性,以创造情境化的体验媒介、体验情境及理想体验现象,旨在增强体验的沉浸感、主题性和体验者的自主性,在对体验者进行幸福体验赋能的同时,与体验者的生命叙事形成积极的共生关系,在传播品牌(组织)自身故事的同时,塑造体验者的有意义的生命故事。幸福体验设计的实施需要兼顾体验者的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体验动机由审美动机、功用动机、娱乐动机、社交动机和意义动机组成;体验能力由感知能力、行动能力、共情能力、协同能力和认知能力构成。有意义和难忘的幸福体验产生于体验者的动机和能力相适应时,体验者的体验行为才会被触发,才会在特定的体验动机驱动下,以体验情境为剧场,以体验媒介为道具,主动参与并上演个性化的体验剧情,积极创造幸福体验故事,获得幸福体验设计赋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品牌(组织)和设计师可通过技术和艺术的手段,创造性地触发、激励和增强体验动机,弥补、转换和提高体验能力;令体验者成功跨越幸福体验线,处于幸福体验赋能区,实现幸福体验赋能。对应于体验者在本我、自我和超我层面的需求,通往幸福体验的道路分别有着三条路径:一个通向有趣的目标,一个通向有用的目标,一个则通向有意义的目标。品牌(组织)和设计师通过对体验者的体验心理与目标特征的解读,利用“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针对“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以增加体验者“审美体验”和“心流体验”的发生概率和强度。本文贯穿对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形而下层面的设计案例解析,围绕产品设计、公共图书馆设计和互动装置设计具体展开理论论述。笔者十多年来在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和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的真切体会和心得成为本文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并将本研究的体验设计思维、策略和新范式应用到了设计创新和设计教学中,验证了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综上所述,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可以深入到体验设计实践的本真状态。由于体验者的“有限理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体验情形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动态性”,体验设计思维不是固定的“体验蓝图”,而是拓展体验行为的“可变性模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体验设计是在充分考虑到体验者的理性与非理性体验状态,而在特定时空情境和文化语境脉络中实现问题解决的动态连续过程。设计师和品牌(组织)为体验者提供的体验设计规划应预留出一定的开放性空间,在充分考虑体验者在体验中具体的“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情形的基础上,让体验者能够根据其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采取动态的、灵活的行动,创造性地构建个性化的幸福体验故事,在独立或共生关系中获得幸福体验赋能。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进行体验设计维度及其关系的细分,为体验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设计方法与思路。期待本文能为创造拥有幸福感的体验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郭丽环[2](2020)在《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线交易场景中,本地偏好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指投资者行为呈现地理位置上的趋同性,而不是扩散到广泛的距离范围,换句话说,投资者行为很难打破地理位置限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市场结构分析、政策制定以及社会福利提供等方面,都应该考虑投资者行为的本地偏好特征。贸易的本地偏好并被认为是国际宏观经济学六大谜团之一。在众筹平台中,所有资金流都是通过在线转账实现的,不涉及地理位置隔阂;同时,信息流对所有投资者来说都是可见的,亦不存在地理位置的差异。互联网发展打破了线下交易的空间壁垒,理应不会呈现显着的本地偏好现象。但鲜有研究专注于在线众筹市场中的本地偏好,更没有研究试图讨论在线众筹中本地偏好的经济影响;更没有相关研究试图比较不同国家间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差异。本文引入数据挖掘和计量模型,搭建投资者本地偏好行为与众筹项目融资效果的桥梁。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组、分层、分面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投资者多层次本地偏好行为模型。采用来自全球最大的基于回报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的数据,采用爬虫技术抓取了136234个众筹项目,以及这些众筹项目的地理位置数据,爬虫还采集了所有投资者的地理位置信息。而为了横向比较中美两国投资者在本地偏好上的差异,采用了来自点名时间(Demohour)上的347个中文众筹项目,及其详细的投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实证分析方法,本文得到的了以下关键的研究结论:(1)打破了地理位置局限的在线众筹模式,表现出了显着的本地偏好。在线金融市场中,本地偏好是投资者的典型行为模式,即投资者倾向于投资距离自身较近的众筹项目,而不愿意投资距离较远的众筹项目。(2)证实了投资者在不同项目类别中的本地偏好呈现不同的趋势。已有的研究中,都是把投资者行为模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而没有对本地偏好对象进行细分。本文把项目按照类别进行细分,证明了在不同的项目类别下,投资者行为呈现不同模式的本地偏好。一些项目类别中,本地偏好显着存在并影响融资绩效;而在另外一些项目类别中则没有这种效果。(3)本地偏好在众筹投资行为中的存在具有层次性,动态扩散性并对融资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采用的数据具有时间变量,便于以动态视角考察本地偏好的变化,有助于深刻理解投资者行为模式的变化。在融资初期,投资者与融资者的距离较近,随着融资的进行,投融双方的平均距离从3605公里逐渐增加到4229公里。本地偏好的扩散在不同项目类别中呈现完全相异的走势,通过预测模型发现,在考虑本地偏好的扩散下,对项目融资结果的预测准确率从63%上升到70%以上。(4)对中美两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趋势进行比较,实际投资数据表明:美国的投资者更加开放,他们投资外国项目的比例更大;而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则更加强烈,即中国投资者投资本国的项目更加积极。从中美两国的内部上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本地偏好,展示了地区差异。理论上,西方海洋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对投资者的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存在影响,在海洋贸易背景下,投资者更加具有开放的精神,因此对本地资源的偏好较小。而在中国的农耕背景,投资者受到农耕文化、乡土情结、血缘、姻缘、乡缘、地缘、人缘等因素更大,对本地资源的依赖也更大。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投资者行为差异,有助于扩展乡土情结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应用和解释。本文丰富了对投资者行为模式的理解,提升了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和营销渠道,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照。本研究有助于以本地偏好行为模式作为指导,设计新一代的互联网众筹模式:依据投资者行为模式的特点,指导设计新一代的互联网众筹模式,充分考虑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和投资特点,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融资能力和友好性。

刘绍勇[3](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孙晶[4](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李艳茹[5](2020)在《《桥梁技术指南第八部分-航道结构的水利设计》(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对外桥梁项目的开放也逐年增加,工程技术类的翻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桥梁技术指南第八部分——航道结构的水利设计》是关于桥梁航道设计相关问题的指南。报告以该指南中的第2章和第3章为翻译材料进行翻译并据此撰写实践报告。该章节的语言逻辑连贯,条理清晰,包含了大量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术语和相关知识。本报告以翻译目的论的为指导,结合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词汇、句法、篇章三方面的翻译问题,探讨了工程技术类文本汉译的具体翻译技巧。本报告中,词汇翻译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专业词汇和普通词汇的翻译,笔者采用词语和词类搭配法、语境分析法以及词性转换法等翻译技巧处理词汇翻译的问题;句法翻译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长句和被动语态的翻译,笔者通过顺译法、倒置法、省译法来处理句法层面的翻译问题;篇章的翻译问题主要集中在篇章的衔接和连贯,笔者采用组合和重复法来解决这一层面的问题。

闫王晨[6](2020)在《超载车辆作用下的钢-混组合梁桥疲劳损伤与限载研究》文中指出超载车辆的反复作用会对桥梁造成不可逆转的累积疲劳损伤,加速桥梁的性能退化,甚至会造成桥梁垮塌。合理准确地评估桥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对桥梁的疲劳设计与安全评估至关重要。本文围绕中小跨径钢-混组合梁桥的累积疲劳损伤及其限载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基于欧洲、美国、英国以及中国规范在钢桥疲劳设计时所采用的疲劳荷载模型对各自的提出背景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讨论。由于实际车辆交通状况通常比较复杂且各国各地的交通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国规范所采用的疲劳荷载模型不尽相同。我国疲劳荷载计算模型Ⅲ的建立主要借鉴了欧洲规范中第三种疲劳荷载模型(FLM 3)以及英国规范中标准疲劳车的车辆轮廓以及荷载取值。我国实际车辆荷载情况与欧洲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所采用的的疲劳荷载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更准确地评估我国桥梁的疲劳损伤情况。(2)以一座具有代表性的钢-混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腐蚀-超载耦合作用对桥梁疲劳寿命的影响。基于钢梁在环境腐蚀与车辆超载共同作用下不断退化的横截面来考虑腐蚀-超载耦合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一种桥梁腐蚀疲劳简化评估方法。该方法所考虑的腐蚀-超载耦合作用包含了仅超载车辆作用、仅环境腐蚀作用以及超载车辆与环境腐蚀共同作用三种效应。结果表明,腐蚀-超载耦合作用可能会大幅降低桥梁的疲劳寿命,应在桥梁疲劳设计时予以充分考虑。(3)在考虑桥梁累积疲劳损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确定车辆限载值和进行超载车辆通行判断的方法,并以一座具有代表性的钢-混组合梁桥为例对所提出方法的流程与内容进行说明。此外,研究还讨论了美国联邦桥梁限载公式Bridge Formula B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不仅可以用于确定桥梁的限载值,协助检查超载车辆的通行申请,还可以用于评估现役桥梁的疲劳损伤并预测其剩余疲劳寿命。(4)将开源有限元分析工具OpenSEES进行拓展,用于分析桥梁系统在超载车辆作用下的疲劳损伤。将桥梁系统视为由混凝土桥面板子系统和钢梁子系统组成的串并联系统,并对超载车辆作用下基于桥梁构件和桥梁系统的疲劳损伤进行了参数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桥梁系统的疲劳损伤情况来确定公路桥梁合理限载值的方法,该方法还可以用于预估桥梁系统在超载车辆作用下的累积疲劳损伤的发展情况。(5)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对桥梁在超载车辆作用下的疲劳失效概率进行预测,该方法旨在取代传统的有限元分析和可靠度分析等手段。研究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以获取训练数据;之后,建立、训练、校验及测试人工神经网络;最后,利用训练完成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桥梁的疲劳失效概率。研究还对比分析了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与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所获取的结果,发现二者间的差异很小。结果表明,基于有限的训练数据,该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实现对桥梁疲劳失效概率的快速与准确预测。

刘永健,刘江[7](2020)在《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温度作用与效应综述》文中指出为深化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温度作用与效应的认识,从施工阶段水化热温度作用与效应计算,运营阶段温度作用模式与取值,以及温度效应计算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后续的研究重点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现浇组合梁桥施工阶段水化热温度作用是桥面板早期开裂的重要原因,准确计算组合梁水化热温度效应的关键在于选取更为准确适用的水化热模型和考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弹性模量、抗拉强度以及剪力钉连接刚度发展的影响;运营环境下组合梁桥主要考虑均匀温度、正负温度梯度等3种温度作用模式,由于不同国家气候环境的差异及研究历程的不同,各国规范关于组合梁桥温度作用模式和取值的规定尚不统一,温度梯度作用的取值并非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得到,在取值时亦未充分利用已有历史气象数据资源;组合梁桥温度效应的计算多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展开,求解组合梁温度效应的解析计算方法也逐渐准确化,钢-混界面关系已从不考虑界面滑移发展到考虑界面滑移,温度分布模式从简单的钢-混均匀温差发展到钢与混凝土任意温度分布,但还应加强建立任意边界组合梁温度效应求解的理论模型;组合梁桥温度问题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应集中在开展基于效应分类的组合梁温度作用模式研究,从机理上加强对组合梁温度自生效应和次生效应的认识,加强组合梁桥长期温度实测,基于统计分析确定组合梁温度作用代表值;同时充分利用中国各地区气象部门历史气象数据,开展组合梁温度作用地域差异性取值研究。

邓寿昌[8](2019)在《林区道路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及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区道路与桥隧等配套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山区重要的运输通道。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林区、林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需要大量的天然砂石骨料建设适用于林区的建筑工程如林区道路、桥梁和房屋等。若就地取材进行林区开采则势必破坏当地的地质、地貌等景观,而如果能充分循环利用城、镇、乡、村拆迁后遗留的建筑固废物如废混凝土、旧钢筋等制成再生钢筋混凝土来构筑建筑物、结构物等,那将是变废为宝,保护林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进展和存在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湖南省科技厅、建设厅、广东省教育厅、长沙市科技局、株洲市建设局和惠州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科技项目开展研究,对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构件作深入、细致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力图解决全再生混凝土+全再生钢筋制作成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存在的问题,为最大限度利用城乡旧有建筑拆迁时所造成的废混凝土和废旧钢筋的循环再生利用提供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做了如下3项工作:(1)废混凝土经过破碎→筛分→级配→粗细骨料,测试附加用水量,提出全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新方法,建立了求解再生或全再生骨料的四元或六元一次方程组及计算再生或全再生混凝土掺n种混合料的广义配合比的方程组和全再生粗-细骨料附加用水量的实用计算公式,据此配制的再生或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品质和强度与天然骨料混凝土大体一致,甚至还高于普通混凝土。(2)制作了24根全再生钢筋混凝土及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其中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梁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各12根,按照六种不同配比的材料组合形式分为六组,每组4根,2根为全再生钢筋梁-柱构件;2根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进行对比试验。添加料为聚羧酸减水剂、粉煤灰、粒化高炉矿粉,分别浇筑成型。(3)对24根全再生钢筋混凝土及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在不同加载情况下的应变、变形、裂缝、破坏特征都做了全方位的观察、测试、统计,取得了一批有价值有意义的试验数据资料。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按照本文提出的配合比设计新方法所配制的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品质是相当好的,强度甚至超过天然骨料配制的普通混凝土;(2)现场拆迁的废旧钢筋经过矫正、调直、除锈处理后进行钢筋物理力学检测,符合要求的钢筋可以用于再生混凝土构件、结构或结构体系;(3)单掺粉煤灰、复掺粉煤灰+矿粉的全再生混凝土强度明显高于同样掺粉煤灰、复掺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普通混凝土,而单掺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强度则小于同样掺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普通混凝土。(4)对弯曲和弯-剪的破坏形态,全再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似,抗剪切箍筋应变规律沿高度先增后减,但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梁弯曲破坏的挠度、极限弯矩均大于普通梁弯-剪复合破坏的模式。除编号为RL-2梁,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梁的腹剪斜向主裂缝呈长扁核桃状,但裂缝较同一设计强度等级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稍多、稍密,宽度和挠度较大,二者之间的弯-剪裂缝的发展趋势大致相同。(5)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实验的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变、侧向位移、破坏状况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情况相似,但承载能力>普通钢筋混凝土柱。

张双洋[9](2020)在《大跨度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收缩徐变及温度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以其较好的经济性和较大的刚度在铁路沿线的占比越来越大,对于跨越深切峡谷地带的铁路,大跨度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结构以其优越的整体受力性能,在大跨度桥梁结构选型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然而由混凝土材料收缩徐变引起的桥梁结构长期变形行为,已成为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重点研究课题,目前有关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试验研究主要是在恒温﹑恒湿等标准环境条件下进行的,由此得到的预测模型对于标准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可能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但是对于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则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有必要开展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研究,为工程实际提供理论基础。对于自然环境中的混凝土桥梁结构,太阳照射作用将引起混凝土箱形截面上的非均匀温度分布,对于普通直线型混凝土箱形结构,横截面倾角沿轴向为定值,采用二维温度场分析可基本满足要求,而对于大跨度的箱形拱结构,横截面沿拱轴线方向是不断变化的,箱形截面顶板沿拱轴方向所受到的太阳辐射作用存在一定差别,采用二维温度场分析已无法满足要求,有必要开展箱形拱结构三维温度梯度分布规律的研究,为同类桥梁结构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结合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1)结合工程实际,对大跨度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主拱圈结构的外包C60混凝土和管内C80高强混凝土开展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充分了解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长期变形行为。(2)对已有混凝土收缩模型进行总结,分析影响混凝土长期收缩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标准条件下的收缩模型为基础,探究自然环境条件下温湿度变化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规律,通过引入环境温度修正系数和考虑风速影响的混凝土湿度修正系数,建立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模型,并将试验结果与所建理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以此验证模型的准确性。(3)结合已有的国内外主流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总结了影响混凝土长期徐变行为的主要因素,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探明自然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温湿度分布规律;基于叠加原理,通过引入混凝土湿度影响系数和环境温度影响系数对模型进行修正,同时考虑环境升温对混凝土徐变产生的瞬时加速来描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长期徐变行为,并将试验结果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4)通过对普通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钢管混凝土预测模型的研究,获取影响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考虑膨胀剂含量﹑含钢率﹑再生骨料替换率和环境温度等影响因素的钢管混凝土徐变模型预测方法,为后期钢管混凝土徐变量化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5)基于已有混凝土温度场基本理论,给出了日照作用下混凝土箱形拱结构表面综合大气温度的计算方法,并对长波辐射换热系数的取值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考虑环境温度和箱形拱结构温度的不同组合工况,给出了长波辐射换热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提高了计算精度。(6)开展劲性骨架主拱圈结构温度场试验研究,针对沿拱轴不同截面的温度场试验结果,探明横截面倾角沿拱轴变化的无翼缘板箱形拱结构的三维温度场分布规律。(7)总结国内外相关规范中的混凝土箱形结构二维温度场模型,结合有限元分析模型,获取沿轴向不同节段的温度梯度特征值,建立了无翼缘板箱形拱结构的三维温度梯度模型。(8)以445m主拱圈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本文研究成果,开展大跨度高速铁路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收缩徐变及温度效应研究,并将理论计算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主拱圈结构在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影响下的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

王倩[10](2019)在《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交叉学科对建筑领域的影响,当代建筑形式特征逐渐呈现出从范式到多元、从静态到动态以及从单一到复合的转化,结构形态与建筑系统要素的关系也从传统的二元对立转向了融合互动,面对日趋复杂的形态发展,以及新的互动关系在各个层面上对结构提出的“变”的要求,传统标准化的结构范式逐渐显现出很大局限性。因此,针对与建筑空间高度整合、体系多样化拓变的结构形态的设计方法和策略研究,是当代建筑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核心内容是,从整合思维出发,采用跨学科方法和性能化技术策略,建立一种建筑与结构学科融合共识的结构性方法——结构找形设计。本论文主要从结构找形历史发展、结构找形思维、结构找形方法与操作路径以及融合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策略四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结构找形的历史发展脉络上,本论文从技术方法的革新和建筑思维演变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总结结构找形演变动因基础上,研判其发展趋势;并剖析了跨学科平台下结构找形从人工技术到设计思维的转变,厘清了建筑视角下结构找形发展脉络,为后续开展结构形态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明确了方向。在结构找形思维上,本文将工程领域中作为技术工具的结构找形上升到建筑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突破传统范式、基于结构技术的结构找形设计思维,为建筑设计创作开辟了新途径;明晰了结构找形是建筑系统内重要的语言转换机制之一;剖析了结构找形在实现性能化形态创新方面的重要价值;同时借助数字化平台,深入探讨结构找形设计关联建筑空间思维的共同演绎;基于结构不确定性,挖掘并发展建筑潜在的多样化潜能,开辟一个通过结构找形进行建筑形态设计创作的新途径。在结构找形方法与技术路径上,本论文基于传统方法和数字化平台,全面系统地解析了结构找形的原理、技术方法和实现路径;对自然模拟找形、力学图解找形以及拓扑优化找形方法的技术路径与具体操作手段进行了详细阐释,建立了一种具有技术理性的、可操作的、科学的建筑结构性设计方法。本论文进一步用大量结构形态生成案例的设计操作,对传统以及基于计算机平台的结构找形方法进行演示与探索,并进行了量化的对比、评估与验证;发挥结构找形方法在形态创新各个层面上的价值与优势,在揭示技术逻辑的同时,为发展多样化的建筑形式提供具体方向。在融合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策略上,本论文提出了结构动态适应性策略和方法,为结构与建筑的融合设计提供具体指引;并以拓扑学思维为指导突破传统结构分类模式,提出基于力流可变和体系可变的动态适应性策略,深入研究结构形态与空间设计融合的策略与路径;填补了整合建筑设计的结构性方法空白,拓展了基于结构技术进行建筑设计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全文约20万字,图片300张,自绘图87幅、表格60个,附录1张。

二、澳大利亚桥梁设计新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桥梁设计新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从用户体验设计到体验设计研究
        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三、关注人的身心体验
        四、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七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八节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有限理性及体验设计理论
    第一节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设计现状
    第二节 体验概念解析
        一、西方视角下的纯粹体验
        二、东方视角下的体验哲学
        三、设计语境下的体验属性
    第三节 关于有限理性
        一、解读有限理性理论
        二、解读理性与非理性
        三、解读有限理性行为人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与体验关系
        一、有限理性的体验者
        二、传情达意的体验媒介
        三、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愿景
    第二节 解构有限理性行为人的幸福体验
        一、幸福的多元性特征分析
        二、解构幸福秘诀:HYGGE
        三、解读幸福“五元论”模型:PERMA
    第三节 重构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一、直观幸福体验现象
        二、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三、“莫比乌斯环”型关系
        四、体验感受器与体验通道
        五、“模式—通道”关联模型解析
    第四节 五维幸福体验与案例分析
        一、五维幸福体验解析
        二、五维幸福体验案例解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第一节 幸福体验设计驱动下的赋能策略
        一、应对不确定性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二、以Oodi图书馆为例谈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三、A-T-A-C-S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第二节 秉承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一、聚焦有限理性的体验设计赋能对象
        二、基于同一性的类体验设计赋能
        三、基于差异性的群体体验设计赋能
        四、基于叙事性的个体体验设计赋能
    第三节 体验设计赋能策略的特性
        一、多维体验的协同性
        二、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
        三、身心体验的平衡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创新方法
    第一节 创造情境化的幸福体验故事
        一、幸福体验故事的构成要素
        二、幸福体验故事的动态情境
    第二节 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
        一、“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
        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
        三、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案例解析
    第三节 “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
        一、福格行为模型的启示
        二、“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解读
        三、幸福体验赋能的驱动力
        四、增强体验能力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实践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实践原则
        一、聚焦于关键体验维度的创新性
        二、维持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平衡性
        三、避免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矛盾性
        四、塑造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协同性
        五、基于体验信息的预期和评价
    第二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案例解析
        一、从感知体验到认知体验的创新设计实践
        二、提供“满意解”的差异化体验设计实践
    第三节 感知信息与认知信息相适应的品牌LOGO设计实践
        一、优视佳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二、宁波大学图书馆与信息中心LOGO设计案例
        三、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LOGO设计案例
    第四节 “形式追随体验”的产品设计实践
        一、电动洗眼器体验设计案例
        二、眼保健操仪体验设计案例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附录 Ⅱ:热敷眼保健操仪对小学生视力干预的效果报告

(2)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内容
        1.3.1 本研究在众筹融资中的环节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心理偏好理论
        2.1.2 本地偏好理论
        2.1.3 本地偏好的解释理论
        2.1.4 众筹理论
    2.2 本地偏好的经济和政策影响研究
        2.2.1 本地偏好的经济影响
        2.2.2 本地偏好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2.3 在线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研究
    2.4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本地偏好研究
        2.4.1 在线投资的投资者行为研究
        2.4.2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中的本地偏好
        2.4.3 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影响
    2.5 研究评述
第3章 研究框架和研究数据
    3.1 研究定义
    3.2 研究框架说明
    3.3 研究数据
        3.3.1 数据采集
        3.3.2 数据汇总
        3.3.3 距离计算说明
    3.4 统计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静态本地偏好及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4.1 静态本地偏好研究问题和假设
        4.1.1 研究问题
        4.1.2 研究假设
    4.2 静态本地偏好模型
        4.2.1 静态本地偏好度量模型
        4.2.2 国家层次的静态本地偏好分析
        4.2.3 区域市场的静态本地偏好叠加效应
    4.3 静态本地偏好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4.3.1 模型因变量
        4.3.2 距离分析以及经济效用
        4.3.3 二阶分析模型以及检测结果
    4.4 静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4.4.1 静态本地偏好的机理分析及影响
        4.4.2 基于个人偏好歧视理论的静态本地偏好的解释
        4.4.3 静态本地偏好对管理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动态本地偏好及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5.1 动态本地偏好研究差距和研究问题定义
        5.1.1 研究差距
        5.1.2 研究问题定义
    5.2 动态本地偏好距离扩散模型
        5.2.1 动态数据处理
        5.2.2 动态距离扩散模型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5.3.1 本地偏好的扩散
        5.3.2 国家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3 州(省)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4 城市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5 跨项目类别的距离扩散模型比较
        5.3.6 动态本地偏好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5.3.7 预测模型
    5.4 动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5.4.1 基于心理距离的动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5.4.2 动态本地偏好的管理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本地偏好的比较性研究:中美差异以及基于文化背景的解释
    6.1 本地偏好的比较性研究差距以及研究问题定义
        6.1.1 研究差距
        6.1.2 研究问题定义
        6.1.3 基于文化差异的中美本地偏好比较模型
    6.2 中国投资者投资数据
        6.2.1 中国投资者的数据来源
        6.2.2 中国投资者的数据概述
    6.3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本地偏好的比较性差异
        6.3.1 本地偏好的国家级差异
        6.3.2 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内部特征
        6.3.3 美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内部特征
    6.4 基于文化背景的中美本地偏好比较的讨论
        6.4.1 中美文化情景差异与投资行为分析
        6.4.2 文化情景下中美两国投资者本地偏好异同讨论
        6.4.3 历史渊源下中美两国投资者本地偏好异同讨论
        6.4.4 基于乡土情结的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分析:社会学视角
        6.4.5 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地偏好内部不均衡的影响讨论:经济学视角
        6.4.6 情感纽带下的的中美本地偏好差异分析:行为学视角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本地偏好应用实验:个性化偏好建模
    7.1 研究内容
    7.2 距离惩罚因子
    7.3 个性化推荐数据以及实验设置
        7.3.1 个性化推荐研究数据
        7.3.2 实验设置
        7.3.3 个性化推荐的评价标准
    7.4 基于本地偏好的个性化推荐结果与讨论
        7.4.1 距离惩罚系数的确定
        7.4.2 算法的综合比较
        7.4.3 基于本地偏好的个性化推荐的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1.4 概念辨析
        1.4.1 品牌形象
        1.4.2 视觉识别设计
        1.4.3 区别与联系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2.3.1 经营价值
        2.3.2 消费价值
        2.3.3 传播价值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5.1.1 追求创新精神
        5.1.2 差异化的体现
        5.1.3 多维视觉表达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5.2.3 适用性的表达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跨学科理论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综合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三)综合性设计
        (四)综合课程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一 交叉性设计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二 跨界设计
        (一)关于跨界设计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三 边缘设计
        四 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二)关于总体设计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一)艺术的综合性
        (二)综合性艺术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一)观念体现
        (二)超越媒介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二)实验设计课程
        (三)毕业设计课程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二 教学组织形式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结论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桥梁技术指南第八部分-航道结构的水利设计》(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2.1 An Analysis on the Source Text
    2.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2 Theoretical Guidance
    3.3 While-Translating
    3.4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Lexical Translation
        4.1.1 Translation of Professional Words
        4.1.2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4.2 Syntactical Translation
        4.2.1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4.2.2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4.3 Textual 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Findings in Translation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A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B The Translated Version

(6)超载车辆作用下的钢-混组合梁桥疲劳损伤与限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小跨径钢-混组合梁桥限载的研究意义
        1.1.1 钢-混组合梁桥的优势与前景
        1.1.2 中小跨径桥梁限载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1.2 桥梁腐蚀疲劳损伤研究背景
    1.3 超载车辆通行判断及桥梁限载的规定
        1.3.1 超载车辆通行判断的基本思路
        1.3.2 我国对于货车载重的限值规定
        1.3.3 美国联邦桥梁总重限载公式
        1.3.4 加拿大桥梁限载公式
        1.3.5 澳大利亚桥梁限载公式
        1.3.6 墨西哥桥梁限载公式
    1.4 国内外桥梁疲劳分析现状
        1.4.1 基于构件的桥梁疲劳分析
        1.4.2 基于可靠度的桥梁疲劳分析
        1.4.3 基于开源工具OpenSEES的桥梁疲劳分析
        1.4.4 基于机器学习的疲劳失效分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第2章 桥梁疲劳荷载模型综述
    2.1 疲劳荷载模型的推导过程
    2.2 欧洲BS EN 1991-2 规范中疲劳荷载模型
    2.3 美国AASHTO规范中设计疲劳车模型
    2.4 英国BS5400 规范中疲劳车模型
    2.5 中国JTG D64 规范中疲劳荷载计算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组合钢梁桥腐蚀疲劳简化评估方法
    3.1 数值分析模型
        3.1.1 钢-混组合梁桥模型
        3.1.2 货车模型
        3.1.3 腐蚀模型
    3.2 桥梁累积腐蚀疲劳损伤
    3.3 数值模拟结果
        3.3.1 考虑腐蚀-超载耦合作用的桥梁累积疲劳损伤
        3.3.2 腐蚀-超载耦合作用对最大应力幅以及等效应力幅个数的影响
    3.4 考虑腐蚀-超载耦合作用的腐蚀疲劳简化评估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桥梁限载与超载车辆通行判断方法
    4.1 车辆荷载模型
    4.2 桥梁模型
    4.3 超载车辆通行判断分析
        4.3.1 桥梁累积疲劳损伤
        4.3.2 超载车辆通行判断方法
    4.4 车辆交通增长所引起的桥梁累积疲劳损伤
        4.4.1 车辆总重对累积疲劳损伤的影响
        4.4.2 日平均货车交通量对累积疲劳损伤的影响
    4.5 基于SR阈值的桥梁限载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桥梁系统疲劳损伤的限载方法
    5.1 数值模型
        5.1.1 桥梁模型
        5.1.2 超载车辆模型
    5.2 桥梁结构的疲劳分析
        5.2.1 对桥梁各子系统的疲劳损伤计算
        5.2.2 对桥梁系统的疲劳损伤分析
    5.3 桥梁系统的累积疲劳损伤
        5.3.1 钢梁子系统的累积疲劳损伤
        5.3.2 桥面板子系统的累积疲劳损伤
    5.4 基于桥梁系统疲劳损伤的限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桥梁疲劳失效分析
    6.1 超载车辆交通
    6.2 基于机器学习的概率分析框架
        6.2.1 计算框架
        6.2.2 有限元桥梁模型
        6.2.3 概率疲劳分析
        6.2.4 基于机器学习的疲劳失效概率预测
    6.3 结果分析
        6.3.1 第Ⅰ部分: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桥梁累积疲劳损伤
        6.3.2 第Ⅱ部分: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验证和测试
        6.3.3 第Ⅲ部分:桥梁疲劳失效概率的预测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温度作用与效应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施工水化热作用下组合梁的温度作用与效应
    1.1 组合梁水化热温度场
    1.2 组合梁水化热温度效应
2 运营环境作用下组合梁的温度作用
    2.1 组合梁温度作用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2.2 均匀温度作用
    2.3 竖向温度梯度作用
    2.4 统计意义上的桥梁温度作用代表值
3 组合梁温度效应的计算方法
    3.1 有限元数值模拟求解组合梁温度效应
    3.2 理论解析方法求解组合梁温度效应
        3.2.1 不考虑滑移的组合梁温度效应解析方法
        3.2.2 考虑滑移的组合梁温度效应解析方法
4 研究展望
    4.1 基于效应分类的组合梁桥温度作用模式研究
    4.2 中国组合梁桥温度作用的地域差异化取值
3 结 语

(8)林区道路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及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
    2.1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附加用水量的计算
    2.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3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4 广义配合比计算原理
    2.5 普通混凝土及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实验
    2.6 本章小结
3 实验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3.1 材料
    3.2 实验材料的配合比
    3.3 本章小结
4 全再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对比应用实验研究
    4.1 立方体试块实验设计
    4.2 梁构件的实验设计
    4.3 全再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弯曲对比应用实验研究
    4.4 全再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剪切对比应用实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全再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构件对比应用实验研究
    5.1 柱构件实验设计
    5.2 柱构件制作
    5.3 实验准备
    5.4 柱的应用实验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大跨度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收缩徐变及温度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1.1.2 国内外高速铁路桥梁发展概况
        1.1.3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标准
        1.1.4 高速铁路桥梁收缩徐变及温度场研究意义
    1.2 工程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2 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现状
        1.3.3 钢管混凝土结构收缩徐变研究现状
        1.3.4 混凝土箱形结构温度场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自然环境条件下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
    2.1 试验概况
        2.1.1 C60外包混凝土
        2.1.2 C80管内混凝土
        2.1.3 试验加载与测试
        2.1.4 混凝土材料试验
        2.1.5 加载配重块设计
    2.2 材料特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2.2.1 C60外包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
        2.2.2 C80管内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
        2.2.3 环境温湿度变化情况
    2.3 C60外包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2.3.1 收缩试验结果及模型对比分析
        2.3.2 收缩试验回归分析
        2.3.3 徐变试验结果及模型对比分析
        2.3.4 徐变试验加载龄期影响分析
        2.3.5 徐变试验回归分析
    2.4 C80管内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2.4.1 收缩试验结果及模型对比分析
        2.4.2 收缩试验回归分析
        2.4.3 徐变试验结果及模型对比分析
        2.4.4 变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对比分析
        2.4.5 徐变试验回归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然环境下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
    3.1 自然环境下混凝土收缩徐变发展规律及标准模型
        3.1.1 试验结果与预测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1.2 混凝土收缩模型
        3.1.3 混凝土徐变模型
    3.2 自然环境下混凝土温湿度耦合收缩徐变预测模型
        3.2.1 混凝土收缩影响分析
        3.2.2 混凝土徐变影响分析
        3.2.3 本文混凝土温湿度耦合收缩模型
        3.2.4 收缩模型验证
        3.2.5 本文混凝土温湿度耦合徐变模型
        3.2.6 徐变模型验证
    3.3 劲性骨架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
        3.3.1 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
        3.3.2 钢管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收缩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3.3 钢管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徐变试验结果分析
        3.3.4 钢管混凝土徐变影响因素分析
        3.3.5 钢管混凝土徐变模型
        3.3.6 本文钢管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
    3.4 混凝土徐变计算理论
        3.4.1 混凝土徐变影响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3.4.2 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场基本理论
    4.1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热力学基本理论及定解条件
        4.1.1 导热基本定律
        4.1.2 导热微分方程
        4.1.3 定解条件
    4.2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表面传热的相关参数
        4.2.1 天文参数
        4.2.2 太阳辐射
        4.2.3 对流换热
        4.2.4 长波辐射
        4.2.5 环境温度
        4.2.6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换热统一化模型
    4.3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场边界条件
        4.3.1 温度场边界太阳总辐射
        4.3.2 综合大气温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劲性骨架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场试验及有限元模拟
    5.1 概述
    5.2 主拱圈箱形拱结构温度场试验
        5.2.1 测试截面
        5.2.2 测点布置
        5.2.3 温度场测试仪器
        5.2.4 试验过程
    5.3 拱脚截面温度场试验结果及分析
        5.3.1 外界环境温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5.3.2 顶板横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3.3 顶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3.4 腹板竖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3.5 腹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3.6 底板横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3.7 底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四分之一截面温度场试验结果及分析
        5.4.1 外界环境温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5.4.2 顶板横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4.3 顶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4.4 腹板竖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4.5 腹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4.6 底板横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4.7 底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5.5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参数的确定
        5.5.1 材料参数
        5.5.2 环境参数
        5.5.3 截面参数
        5.5.4 箱形拱结构内外表面传热边界条件
        5.5.5 初始条件
    5.6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5.6.1 建立有限元模型
        5.6.2 顶板温度
        5.6.3 腹板温度
        5.6.4 底板温度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无翼缘板箱形拱结构温度梯度研究
    6.1 国外规范关于混凝土箱形结构温度梯度的规定
        6.1.1 英国BS-5400标准
        6.1.2 新西兰设计规范
        6.1.3 日本桥梁规范
        6.1.4 美国AASHTO桥梁规范
        6.1.5 澳大利亚桥梁规范
    6.2 国内桥梁规范关于混凝土梁温度梯度模型的相关规定
        6.2.1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6.2.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6.2.3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3 无翼缘板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梯度模型研究
        6.3.1 拱脚截面横向温度梯度
        6.3.2 拱脚截面竖向温度梯度
        6.3.3 四分之一截面横向温度梯度
        6.3.4 四分之一截面竖向温度梯度
        6.3.5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梯度模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跨度高速铁路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收缩徐变及温度效应研究
    7.1 建立劲性骨架主拱圈有限元模型
        7.1.1 有限元模型
        7.1.2 施工阶段划分
        7.1.3 主拱圈箱形结构环境温度变化情况
        7.1.4 主拱圈箱形结构环境湿度变化情况
    7.2 主拱圈箱形结构收缩徐变
        7.2.1 收缩应变
        7.2.2 徐变系数
        7.2.3 控制截面及测点布置
        7.2.4 外包混凝土应变结果
        7.2.5 劲性骨架钢管应力结果
        7.2.6 主拱圈箱形拱结构变形结果
    7.3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温度效应分析
        7.3.1 有限元模型
        7.3.2 主拱圈箱形截面温度应力结果
        7.3.3 主拱圈温度效应位移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10)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两个发展线索
        0.1.1 当代建筑形态发展
        0.1.2 现代结构形式发展
    0.2 结构本体留存的危机
    0.3 殊途同归
        0.3.1 重启的形式设计思维:结构找形
        0.3.2 技术作为设计方法
    0.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0.4.1 研究内容
        0.4.2 研究框架
    0.5 论文的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第一部分 找形设计思维及其发展脉络
    第一章 找形设计的背景及思维
        1.1 相关研究背景
        1.1.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1.1.2 国内相关思考及实践
        1.2 找形的概念思辨
        1.2.1 独立的概念:土木结构的找形
        1.2.2 系统中的概念:建筑设计中的找形
        1.3 建筑系统中的结构找形设计思维
        1.3.1 建筑系统中的语言转换机制
        1.3.2 建筑系统中的性能化形态创新
        1.3.3 建筑系统复杂需求与结构形态反馈
        1.4 建筑系统设计中动态适应的结构找形
        1.4.1 结构系统内部的适应策略
        1.4.2 结构向建筑系统的适应策略
        1.4.2.1 拓扑学思维
        1.4.2.2 基于拓扑思维的适应策略
        1.5 小结
    第二章 建筑视角下结构找形的历史发展脉络
        2.1 脉络梳理之一:找形作为技术工具
        2.1.1 静力学的形图解
        2.1.2 材料力学的内力呈现
        2.1.3 结构数值运算下的形态优化找形
        2.2 脉络梳理之二:建筑思想驱动下的找形
        2.2.1 结构理性主义思想的本体回归
        2.2.2 从范式思维到不确定思维
        2.2.2.1 范式的产生
        2.2.2.2 范式的固化
        2.2.2.3 范式的突破
        2.2.2.4 不确定性的思维转变
        2.2.3 生态建筑的思想与技术适应性趋势
        2.2.3.1 向自然学习的轻型建筑
        2.2.3.2 技术适应性的建筑表现
        2.3 从技术工具到设计方法
        2.3.1 计算机平台下的结构找形技术
        2.3.1.1 跨学科技术平台
        2.3.1.2 结构找形技术的拓展
        2.3.2 新技术方法对传统设计的颠覆
        2.4 小结
第二部分 传统的结构找形方法及设计实验
    第三章 以自然结构为原型的模拟找形
        3.1 以自然结构为原型的模拟原理与技术
        3.1.1 结构形态的原型
        3.1.2 原型的类推设计
        3.1.2.1 基于力学机制:形与力的类推
        3.1.2.2 基于生成机制
        3.2 原型类推设计之一:力学机制转译
        3.2.1 材料组织主导的抗力机制转译
        3.2.2 几何形态主导的力学机制转译
        3.2.3 体系组织主导的抗力机制转译
        3.3 原型类推设计之二:生成机制模拟
        3.3.1 零弯矩的悬链线模拟找形
        3.3.2 极小曲面模拟找形及拓展
        3.3.3 最优路径模拟找形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力学图解的推演找形
        4.1 结构图解与找形设计
        4.1.1 图解及其生成性
        4.1.2 生成性结构图解
        4.1.3 结构图解的推演设计
        4.2 图解推演设计之一:图解静力学推证
        4.2.1 交互图解的找形设计
        4.2.2 合理拱轴线的推演找形
        4.2.3 点的平衡推演找形
        4.2.3.1 点的二维平衡推演规则
        4.2.3.2 点的三维平衡推演规则
        4.2.4 基于斗拱逻辑的竖向支撑形态推演
        4.3 图解推演设计之二:内力图解拟形
        4.3.1 内力图解的找形原理
        4.3.2 构件截面的内力拟形
        4.3.3 构件组织的优化拟形
        4.3.4 构件网格的应力拟形
        4.4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结构找形方法及设计实验
    第五章 传统找形方法的数字化拓展
        5.1 找形的数字化逻辑与策略
        5.2 杆系结构形态找形
        5.2.1 湿网格分支找形
        5.2.2 桁架结构拟形
        5.3 面系结构形态找形
        5.3.1 逆吊曲面找形
        5.3.2 极小曲面找形
        5.3.2.1 数学几何调控
        5.3.2.2 边界要素调控
        5.4 界面肌理形态找形
        5.4.1 内力驱动的网格截面
        5.4.2 应力线投射的肌理
        5.4.3 应力调控的几何镶嵌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找形
        6.1 基于构件找形的设计试验
        6.1.1 三跨连续步行梁桥找形设计
        6.1.2 竖向支撑的找形设计
        6.2 结构性表皮的优化找形
        6.2.1 孔洞结构表皮
        6.2.2 杆系结构表皮
        6.3 空间结构的优化找形
        6.4 小结
第四部分 融入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
    第七章 结构找形的动态适应策略
        7.1 结构找形与建筑系统中的动态适应
        7.1.1 形式逻辑下的技术思维
        7.1.2 动态适应的力流逻辑
        7.2 结构找形的适应策略
        7.2.1 可变的路径
        7.2.2 流变的集度
        7.2.3 非固化的层级
        7.3 融入建筑的结构找形响应
        7.3.1 动态变形
        7.3.2 差异性呈现
        7.3.3 肌理重塑
        7.4 小结
    第八章 融入建筑空间的结构找形设计
        8.1 突破结构范式与空间融合
        8.2 找形:从静态体系到动态适应
        8.2.1 基本作用体系的形态拓扑
        8.2.2 结构体系的空间拓扑
        8.3 结构主导的空间与网格拓变
        8.3.1 自由的空间跨度
        8.3.2 模糊的平面网格
        8.4 结构作为空间容器
        8.5 凸显空间属性的结构
        8.5.1 空间的渗透
        8.5.2 尺度的消解
        8.5.3 要素的重置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总结
        9.2 结构找形设计方法的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澳大利亚桥梁设计新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D]. 杨丽丽. 江南大学, 2020(04)
  • [2]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D]. 郭丽环. 华侨大学, 2020(01)
  • [3]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4]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桥梁技术指南第八部分-航道结构的水利设计》(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艳茹.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超载车辆作用下的钢-混组合梁桥疲劳损伤与限载研究[D]. 闫王晨. 湖南大学, 2020(09)
  • [7]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温度作用与效应综述[J]. 刘永健,刘江.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0(01)
  • [8]林区道路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及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实验研究[D]. 邓寿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
  • [9]大跨度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收缩徐变及温度场研究[D]. 张双洋.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10]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D]. 王倩.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澳大利亚桥梁设计新规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