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与财务报告制度相关的几对重要关系

论与财务报告制度相关的几对重要关系

一、试论与财务报告体系相关的几对重要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杜美妮,陈璐璐[1](2021)在《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财务报告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联邦政府从1975年开始编制政府财务报告,全面反映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长期可持续性。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债权人和投资者,我国应密切关注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编报情况。本文从美国财政财务报告体系入手,研究总结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报告编报流程及要求等方面情况,以期为推动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等工作提供有用借鉴。

邓玉洁[2](2021)在《财务报告问询函对降低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蕊[3](2019)在《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会计重要性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制约和指导着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相比于谨慎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其它会计原则,重要性原则应用具有更强烈的主观判断特性。但会计理论界对会计重要性一直缺乏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近些年来,国际会计权威组织开始关注会计重要性问题。2011年,欧洲证券市场机构(ESMA)发布了《财务报告中关于重要性考虑》的咨询文件,在界定重要性术语,主要信息使用者特征以及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会计政策、中期报告、附注披露等涉及重要性判断和决策的问题的考虑因素设置征求意见。为了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IASB在2015年发布了《IFRS实务声明:财务报表中重要性应用的征求意见稿》。同年,FASB也发布了有关于“重要性决定”(Materiality Determination)的一系列概念框架修订项目征求意见稿;2017年,为使得公司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信息编制方面更好地运用重要性判断,IASB制定并向公众发布《作出重要性判断的实务声明2》(Making Materiality Judgements:Practice Statement 2)。这一系列项目或声明反映出西方会计组织对重要性原则应用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在完善重要性概念、尝试制定相关非强制性实务指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我国目前仅将重要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纳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尚未制定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实务应用方面的准则、解释或指引。随着近些年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加快,以及企业经济业务和资本市场环境日益纷繁复杂,我国亟待对重要性原则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而且这对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保护都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是基于“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重要性基础理论构建—重要性判断及框架理论构建—重要性应用的实证检验—重要性应用指引制定建议”的研究脉络,按研究内容和性质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梳理和评述了有关重要性及判定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并阐述了后续核心内容探讨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是基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详细阐述了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应用与演化。第三层次是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尝试分析并建立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判定的概念理论框架;这其中又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会计重要性概念及作为信息质量特征特征的解析和重构,第二部分是探寻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第三部分是尝试分析重要性判定机制和判定标准,以及建立会计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四层次是重要性概念应用的实证研究,主要基于自愿性重述和财务报告舞弊两个视角,分别检验关于错报重要性评估和内控缺陷定量重要性标准设定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第五个层次是分析我国建立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和提出设计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问题及相应研究结论按照次序主要可归纳为如下七个方面:第一,采用历史演进和制度演化经济学分析范式,梳理自古代簿记时代、近代会计时期和现代会计时期三个不同阶段重要性思想在会计中的应用和演进,并分析了会计重要性思想历经“自生自发性秩序—会计惯例—正式会计制度”的制度演化路径。会计重要性应用的演进过程是具有内在规律性的:首先,会计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化深深根植于一国经济社会制度与商业环境变迁,因而对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和把握不能忽略社会发展与会计规则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活动,恰如其分地应用重要性原则可以提升会计信息处理效果和质量,有利于细化会计核算和收益计量,提升内部管理效率,最终提升企业业绩;此外,重要性的应用囿于会计目标的发展变化。第二,通过比较分析会计重要性现有的不同定义发现,目前的重要性基本定义涵盖视角和可理解程度较低。在定义基础上,总结了重要性的概念特征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基于特定主体背景、信息使用者导向以及依赖于专业判断。结合重要性特征,并借鉴西方哲学价值理论、经济学效用理论等,对重要性相关概念进行重构:在本质属性和概念内涵的认识方面,会计重要性可以被表述为:基于特定主体环境下,是一种为满足主要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为导向的价值判断,在会计信息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等程序发挥着制约和行动导向性作用;普遍运用形式反映在会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评估财务报表项目或事项等信息的错漏报是否会对财务报表整体表述造成重大影响。第三,阐释和分析了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在宏观文化环境方面,一国会计文化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要性水平评估和应用。树立良好的会计价值观可以通过二次投射作用,激励和驱动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标准规范来施行会计工作,使得会计制度和会计信念刚柔并济,共同影响着他们对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的最主要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此种环境对会计人员作出合法合规的职业判断起到强有力的约束和引导作用。而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商业模式,其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最大影响是企业价值创造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使得投资者、债权人、监管者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关心的会计报表信息发生改变,这进一步又对会计信息重要性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财务报告编制中重要性应用提供了内部制度保障,一定程度上约束指导着管理当局决策行为。第四,探讨了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和特征,借鉴西蒙“有限理性”理论,本文提出提高重要性判定质量的途径是加强程序理性,减少三类程序非理性偏差。优化重要性判定的质量,就需要加强规则理性,减少规则的不完备性;在加强认识理性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以弥补会计判断人员的“知识差”,借助于判断和决策辅助工具,弥补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在行为理性约束方面,为避免严重的行为非理性造成的重要性判定偏误,需要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保证管理层以及相关会计人员能够作出客观公允的判断。基于对重要性判定理论的探讨,构建了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五,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重述公告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财务报表错报重要性程度对管理层财务重述行为意愿的作用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更倾向对于数量和性质重要性程度均较低的财务报表错报进行自愿性重述;相反被监管部门责令要求更正的公司财务报表差错的数量和性质均较严重;进一步发现若上市公司前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则会减弱错报数量重要性程度对自愿重述的影响。第六,基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及重要性标准设定的相关理论,考察了2011-2017年度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首次设定未变更的内控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对后续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设定重要性定量标准的上市公司中,其首次设定内控缺陷重要性水平越低,则发生后续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越大,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两权分离度较高、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和外部审计质量较低的公司中显着。结论支持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很可能存在利用重要性标准的自利动机这一路径。第七,基于重要性及判定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分析了我国制定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我国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性决定了在实务中具体应用重要性时,更多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其一,会计准则执行、重要性职业判断和建立应用指引三者之间是存在双向逻辑互动关系的。其二,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建立,一定程度会提升不同利益相关者关于财务报表重要性应用问题的共同知识比重,有助于共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其三,会计重要性本质上是原则导向的价值判断,制定相关方“共识性”的应用指引可确保职业判断中隐性知识得到有效传递。设计应用指引需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差异性规定原则以及程序表现原则。最后在应用指引设计的主体内容、重要性判断的整体程序以及应重点明确的警示类条款三个方面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本文的创新和贡献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基于严谨的规范性理论分析,融合管理学、经济学和哲学视角的相关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会计重要性概念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从而得出了有异于以往研究的观点。并对比分析重要性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的定位,提出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以上创新点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重要性原则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二,会计重要性判定的理论研究。重要性判定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一大难点,国内鲜有关于这方面的相对系统的理论探讨。本文在分析会计信息重要性判定特征,数量、质量判断标准,以及判断机制的基础上,从加强程序理性、减少程序非理性偏差这一视角,提出了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路径,并尝试构建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以上创新之处可为会计人员在编报财务报告信息过程中更好地作出重要性判断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并对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提出设计建议。第三,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的探究。基于制度演化经济学视角,梳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进过程,总结了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进的三大规律。其创新之处在于从历史演进、会计技术和理论发展的层面,探索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及其演进,这可以认为是对会计重要性系统、深入研究的一个逻辑性起点。第四,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重要性应用与财务重述行为的实证研究。在实证检验报表错报信息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影响时,本文通过手工收集我国上市公司以重大事项临时公告的形式披露的差错更正公告中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国内鲜有文献探索关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自愿重述行为和错报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五,在探讨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水平设定与财务报告舞弊关系时,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制定内控缺陷认定的重要性定量标准是否具有治理作用,以及内外部治理环境对上述两者关系的影响。创新点在于,以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都聚焦于审计师对重要性判断的研究,很少从管理层视角来探究对于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标准设定与自利动机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关系,这对验证重要性定量标准的执行效果以及如何完善内控缺陷重要性标准具体设定方面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葛其明[4](2018)在《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证券市场正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18年工作会议中亦已明确要“吸收国际资本市场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与方法,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2决策层的发声和执行层的尝试均已明确,“包容性”与“适应性”是未来证券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证券市场建设的关键在于基础性制度的完善,因而,“包容性”与“适应性”的改革一定意义上是扩大制度的应用情景,赋予制度以“差异化”的品性。而我国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亦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及披露内容的增加,所披露信息的同质化和形式化时有发生,呈现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的情形。因此,为了突出信息披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必要实施差异化的信息披露。本文旨在系统论述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理论内涵与规则,并总结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理念的现有实践,分析境外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对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建设性的方案和建议。以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本文由绪论、正文六个章节,以及结论等内容构成。各部分的核心内容简述如下:绪论部分分别梳理了选题背景、文献分析、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不足。通过文献分析可知,国内外对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研究大多落入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领域,针对差异化披露的研究相对不足,我国学界提出了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构想,但研究局限于方式的呼吁而缺乏体系的深度,在方法上也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籍此,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填补相关空白,提出了一个更全面的信息披露观察视角。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正文部分拟分别问答以下问题:差异化信息披露是什么?具有哪些法律特征与法律价值?境外法域下差异化信息披露的表现形式及其价值与局限性是什么?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的现有规则及问题有哪些?我国证券市场推行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是否可以做,是否应该做,以及具体怎么做?这些问题的提出紧密围绕本文的研究目标,始终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论证逻辑。不仅如此,上述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分析由表及里。同理,建立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本文选择的研究方法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正文第一章为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原理解析。本章旨在厘清差异化信息披露是什么?一方面,本章从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基本内涵出发,梳理了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定义和特征,另一方面,本章还透过差异化信息披露定义之乱,从不同的逻辑理路探寻了其内因。为此,本章对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各种定义进行了提炼总结,对其共性进行了甄别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差异化信息披露的一般法律定义。本文认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可以定义为:在一国或地区内,根据上市公司所在市场、所处行业及自身规模等属性的差异,就信息披露的标准做出不同规定,使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差异化的特点,进而促进信息披露有效性的一项制度。紧随其后,本章论述了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内涵特征,并将差异化信息披露与选择性信息披露及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梳理差异,并通过差异性的展现,进一步澄清对差异化信息披露概念的认识。围绕差异化信息披露作为一项证券法律制度应有的法学理论之义,本章论述了差异化信息披露与公平原则及效率原则的竞合关系,呈现差异化信息披露对于资本市场公平原则的维护和对于效率原则的提升。在分析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则时,本章的讨论以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为脉络展开,构成前述内容的外延和深化,同时也与前文的特征论述形成呼应。本章还梳理重述了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理论背景,从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结构划分、及质量衡量与评价标准三个方面加以梳理阐述,力求展现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与价值解构,以历史发展与价值评价的视角,强调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意义,这既点题了本章叙述的目的,也是对全文论述的开启。正文第二章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模式的国际比较。本章的宗旨是呈现差异化信息披露有何种表现形式,及其背后的展开逻辑及实际效果。考虑到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模式各异,侧重点不一,本章依据差异化的标准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具体的类别包括区分行业、区分企业规模、区分流动性、区分发行规模及区分重要性水平。为了更好地展示不同法域内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制度细节,本章的几个小节又以法域元素展开排比论证。除了必要的差异化信息披露文本阐述,本文侧重于探析各种差异化披露模式的适用情景,以及结合有关披露情景证明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实然影响力。本章在全文体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差异化信息披露规则细节的分析叙述,旨在进一步厘清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方向,另一方面以此为基础,通过综合比较境内外各主要证券市场关于差异化信息披露在立法起源,基本法律理念,具体法律规定等诸方面的异同,为后续中国证券市场的个体讨论建立一个比较法的基础。正文第三章为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现状评价与问题分析。在第一章的理论铺陈与第二章的实务阐述的基础之上,本章提炼、总结了我国证券市场对于差异化信息披露的现有实践,按证券发行市场(一级市场)与证券交易市场(二级市场)的逻辑划分方式分别展开分析。本章一方面基于法条研究,分析了持续信息披露阶段定期报告及临时报告中的个性化披露的法律要求,及并购交易中权益变动报告的差异化对待,并以主板和创业板招股说明书为例,阐述了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现有的差异化披露的法律思想,紧接着,本章对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指出存在法律规范的制度有效性不足、法律法规和披露规章过于碎片化,及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执行和操作难以把握等缺陷;另一方面,本章也基于实证研究,分析了几例因不重视差异化信息披露而导致信息披露失效的案例,如重庆啤酒信息披露失效事件和獐子岛信息披露失效事件。从理论联系实际,再从实际升华到理论,这一章的讨论,旨在全面展现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的现状,讨论其不足,并以此为基础,为我国证券市场最终形成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成熟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章始终不欲夸大制度的现实缺陷,而是希望客观、全面地认知问题,并引发学界与监管层面的思索。本章的写作安排同样是为后文的展开做铺垫,特别是为下文分析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改进和完善进路埋下伏笔。正文第四章为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本章既是对前文分析论证的呼应,也是后文得以展开的前提基础。本章指出,随着市场的迭代演进,现行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适用性狭窄的缺陷:从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功能角度而言,无法解决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效能低下的困境,从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价值角度而言,出于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及证券市场营利属性的驱使,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也存在局部改造的必要。本章的分析既是站在现实角度的思索,也是站在理性立场的审视。正文第五章为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构建的影响因素,是在法经济学的语境下进行的分析。从法律的价值看,法律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3这种利益关系影响着立法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促使着立法动机的产生,并引导着立法行为的价值目标。具体到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其调整的主要对象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及监管机构之间的三角关系,其中尤以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为重点。因此,对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利益关系的解构与分析,成为信息披露法律制度设计的有益视角,也是本章数理分析研究手段的应用基础。本章运用了博弈理论与实物期权两项法经济学的工具:其一,从探讨信息披露利益攸关方的角色定位出发,建立了博弈均衡模型,并以有限理性为假设,进行动态演化推演,获得了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设计受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成本、处罚强度、监管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的结论;其二,将上市公司实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视为是在常规信息披露基础上的一项追加投资,进而将扩张期权与延迟期权的方法引入到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决策过程,得到的结论是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构建也受制度实施选择期,及企业的期望收益率两个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运用法经济学的工具分析获得的结论是:降低差异化信息披露成本、增加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加强监管并使监管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压缩制度实施的选择期、增大上市公司的期望收益率,这五项措施有利于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构建。对这些细节的把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成法并有效执行之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解。本章最后将法经济学的研究结论与目前我国现有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中的差异化元素及片段结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将理论的发现回归到对实践的指导。正文第六章为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之构建。本章是基于前面诸章节的分析,提出对于我国构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分两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明确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构建原则,本章阐述了有效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差异性原则,及自愿性原则。原则既是对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发挥其应然作用的总体要求,亦是对其在我国实然境遇的应对建议。结合前文构建的分析框架,本章余下部分阐述了对于我国构建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首先是进一步明确差异化信息披露的范畴,本章围绕差异化的区分标准及差异化的形式与内容展开论述;其次是完善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机制,本章从信息披露的内生机制,归责机制,属性认定机制,反馈机制及指引机制的健全完善五个层面提出建议;再次是建立健全差异化信息披露的监管,本章围绕风险导向型监管与监管沙箱制度分别论述;最后本章提出了差异化信息披露中的“完全港”制度作为制度构建的突破点之一,以平衡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鼓励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披露特征性信息,激发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在“强制性”与“自愿性”之间的良性互动。我国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完善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以差异化披露为切入点,它将为我们打开一扇研究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新窗口。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日新月异,证券发行模式注册制的改革亦箭在弦上,这些都为信息披露的改进提供了制度创新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时代呼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关注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内容与形式,思考推行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改善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实施之进路,无疑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作为总结,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是助力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引擎。欲发动该引擎,在理念与制度设计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不可或缺。

李真[5](2018)在《目标导向的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国际范围内兴起,其核心理念在于将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基础理论和管理方法逐步引入公共管理活动中,政府会计改革迫在眉睫。“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为“加快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政府会计改革工作的集中体现与最终成果,而财务报告分析是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目前,我国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的理论框架方面较为薄弱,缺乏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的系统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本文总结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为进行本文研究,整理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会计信息系统论、财务报告目标理论以及财务分析理论,并综合运用了归纳演绎、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目前,政府综财报分析存在着理论框架较为薄弱,分析体系的构建尚缺乏等问题,本文借鉴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经验与美国政府财务报告分析的经验,基于财务报告目标,借助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思想,构建了我国的政府综财报分析框架,阐述了构建分析框架的必要性、构建的原则以及具体的结构设计。其中,主要部分为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包括分析主体、分析目标、分析原则、分析方法、分析质量要求、分析流程、分析对象、分析内容,并构建了政府综财报分析指标体系。分析体系包括财务分析与非财务分析,财务分析主要从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与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四个方面构建了财务分析指标。最后,从领导重视、基础工作、制度机制、组织人员与信息系统五个方面提出了分析框架的应用保障。本文意在结合政府会计改革现状,构建我国政府综财报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指标体系,以有助于丰富政府财务报告理论和政府财务分析理论,并推动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

缪艳娟,杨雄胜,王则斌[6](2014)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进程·效果·建议——来自江苏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企业内控规范实施状况及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企业内控规范实施准备工作充分,企业高管开始重视内控制度,但存在企业内控执行参照标准多重、内控制度与现有业务流程不融合、责任人不明确等问题。其次,内控实际发挥作用的领域及效果与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再次,本文运用方差分析及事后比较法分析发现大型及小型企业内控效果均显着好于中型企业,大、小型企业内控效果并不存在显着差异;上市与国有企业内控效果均显着好于非上市非国有企业,上市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内控效果并存在显着差异。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政策性改进建议。

胡景涛[7](2011)在《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观我国预算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构成的会计领域的改革,我国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2004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率先单独就民间非营利组织制定会计规范,这在国际上尚属领先地位。随后,2006年财政部又发布了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同。目前,我国会计领域的改革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理论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都将目光投向了政府会计。我国政府会计迎来了改革的黄金时期。笔者在认真审视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对政府会计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绩效管理目的构建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的设想。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就其制定背景来看,其主要目的是满足政府预算管理的需要。而目前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改变,政府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在此影响下,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也转向了政府绩效管理。政府会计作为绩效管理重要信息的来源,显然,原有的预算会计体系已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对此进行改革。如何构建新的政府会计体系,这需要从政府的受托责任角度来分析。政府所承担的受托责任按照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同可以分为合规受托责任、财务受托责任和绩效受托责任。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基本实现了对政府合规性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而对于实施政府绩效管理而言,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不再仅仅局限为合规性的会计信息,更重要的是财务信息和绩效信息的全面披露。因而,新的政府会计体系要对政府财务受托责任和绩效受托责任也能进行反映,这就需要建立我国政府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方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其核心就是以绩效管理为导向构建由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会计体系。在探讨我国政府会计体系构建过程中,西方各国在政府会计改革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国外的政府会计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了以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为主线的政府会计改革。改革基本可以分为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和德法模式三大类。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国模式政府会计在很多方面独立于预算;以英国为代表的英国模式政府会计则已经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预算。政府包括预算在内的所有活动都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基础;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德法模式的政府会计实际上只能算是预算体系的附属物,其核算基础仍然是收付实现制,行政控制是政府会计的主要目标。各国政府会计改革经验对我国构建新的政府会计体系有很多启示。首先,在改革方式上,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决定了政府会计改革方式也会不同,主要有“一步到位式”和“渐进式”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也各有适用的情况。我国应在这方面慎重选择;其次,在处理预算和政府会计的关系上,我国也应借鉴其他国家做法注重协调二者的关系;最后,在改革的实施环境上,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政府会计改革只有在公共管理改革的整体氛围中各相关制度配合改革才能取得成功。在认真总结世界各国政府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政府会计的理论体系、核算体系和报告体系的构建问题。在政府会计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中,文章重点从政府会计的目标、主体、核算基础和会计要素内涵的界定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显然,为满足政府绩效管理的需要,政府会计的目标、主体、核算基础和会计要素都会较原有的预算会计体系发生显着的改变。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目标定位的问题上,本文围绕政府会计“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以及“提供这些会计信息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三个问题展开了分析。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来看,我国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呈现越来越多样化,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的趋势;我国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相当广泛,主要体现出为从过去主要对预算执行信息的需求,转向公共服务成本、公共绩效管理和财政可持续性等财务信息的需求变化;从使用政府会计信息的目的上看,不同使用者会持有各不相同的目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笔者将我国的政府会计目标划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其中,基本目标界定为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具体目标方面则从预算管理目标和财务成本管理目标两方面进行界定。在会计目标实现的次序上笔者认为不能操之过急,而应该渐进式发展,在合规受托责任的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财务受托责任的目标,进而向更高层次发展,即向绩效性受托责任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对于我国的政府会计主体,为了全面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笔者认为,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界定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采用“组织主体”和“基金主体”的“双主体模式”。政府会计的组织主体又可以具体区分为核算主体与报告主体。其中,政府会计核算主体可以大致包括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指主要接受国家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政府性基金。报告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以及使用公共资源的相关单位(主要指行政单位和接受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从报告形式上看,又可以具体分为单个报告主体与合并报告主体这两个不同层面。尤其是合并报告主体的界定上,关键问题在于确定报告主体应当由哪些个体构成,将这些个体纳入合并范围的基础和依据是什么。对于基金会计主体的确定,可以借鉴美国政府基金会计的合理内核,对个别项目的核算采用基金会计形式,编制基金财务报告。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会计核算基础的类型,并重点对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认为适应我国新的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应建立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行的“双轨制”会计核算基础。具体来说,以预算管理为目标的政府预算会计系统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进行核算,以财务成本管理为目标的政府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系统,则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基础进行核算。基于绩效管理构建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合理确定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定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着重比较了各国际组织对政府会计要素的界定,认为我国政府的资产应尽可能确认现有的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负债方面既要包括显性负债也要包括隐性负债,其中,隐性负债则考虑披露成本和绩效评价的需求,采用适当方式在表内或表外确认或披露;对于净资产,若要使其客观反映政府履行责任的持续能力,关键要注意政府资产与负债确认的合理性与对称性;收入方面需要根据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的要求全面反映政府的收入来源;支出要素则应全面反映政府资源的总耗费,包括政府所有的付现成本和非付现成本。在构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从会计实务的角度的进一步探讨了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问题。笔者根据政府会计的不同职能结合对政府会计目标的分析,将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划分为预算会计、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成本会计三部分构成内容。在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部分中笔者创造性地就其各自的核算基础、核算内容以及主要的账户设置和相应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大胆设想。尤其是对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新的政府会计体系中如何协调的问题,笔者提出涉及预算收支的业务要采用在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中平行记录的方法,这不失为解决这一实践中难题的可行途径。在政府成本会计中则侧重对建立成本会计的意义、成本会计的核算范围和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政府财务报告作为政府会计的最终产品,它决定着能否为政府绩效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本文认真分析了目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新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内容进行了具体设计。笔者认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适于采用双重报告模型,即分别从政府组织层面和基金层面进行报告。从财务报告的披露方式看,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应由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组成。其中,财务报表又分为基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和财务报表附表三部分。对于财务报告各部分包含的具体内容,笔者以列表的形式做出了具体的阐述。综上所述,笔者以政府会计相关理论的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国外政府会计改革经验的借鉴,着重从政府会计理论体系、核算体系和财务报告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以绩效管理为导向的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问题,以期对我国如火如荼的政府会计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邹燕[8](2010)在《全面收益信息及其决策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已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经济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日益加速。中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将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的基础上提供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会计确认上确定了资产负债观的核心地位,在会计计量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报告中要求报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体现了向全面收益发展的思想。披露全面收益是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要求,但如何确定其披露内容,规范其披露形式是各个国家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研究和统一的。本文运用归纳演绎法和比较法做定性分析和规范研究,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股价预测模型和主因素分析法做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对中国收益信息的相关性,寻找财务报告披露是否具有及时性,检验已披露的未实现收益项目的预测能力,实证收益信息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目的在于挖掘未实现收益项目披露的必要性,规范设计中国的全面收益报告,更为完整地披露企业的经营业绩,让会计收益逐步向经济收益回归。本文正文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2章。第2章主要针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总结与探讨。发现国外学者们围绕着SFAs. No.130,对全面收益报告从未实现收益项目,报告模式以及全面收益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三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国外文献大多通过建立收益模型或股价模型,以研究者本国的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全面收益的内容,特别是未实现收益项目的确定,进行相关性研究,为全面收益报告内容奠定基础。研究发现的是传统“净利润”指标相比“全面收益”更具信息含量和决策相关性。国内研究者对全面收益信息研究起步较晚,实证研究仅限于股价模型或收益模型的研究,对收益信息重构和设计披露形式的文章以定性分析为主。第二大部分理论概述为第3章,包括了全面收益理论概述与相关性特征概述。前面两节主要针对全面收益信息进行概述,通过比较分析美国、英国、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对全面收益的概念及内容的规定;从扩展收益表法、综合收益表和权益变动表法三个国际上备用的披露全面收益报告的信息载体方面,分析了英国、美国和IASC的全面收益报告呈报,为后文中国全面收益报告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第5章)。第3节主要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概述,在决策有用观的指引下,探讨了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选择,阐述了相关性特征的含义和组成要素:可预测性、反馈价值与及时性,明确了相关性的判别标准,即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是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为第4章的实证研究铺垫了研究思路。第三部分为第4章,本章首先根据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概述设计了三个实证研究,从财务报告时间间隔研究财务信息的及时性,通过事件研究法和股价模型研究全面收益信息的预测能力,提出了5个假设,从实证角度重点研究了全面收益信息相关性。本章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价和年报信息为研究样本,首先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重标极差分析法(R/S)、V统计、趋势去除法(DFA)和平均窗口移动法(DMA),运用分形市场理论和赫斯特指数对沪市样本上市公司的日收盘价进行了长期记忆过程的探寻,发现了沪市约4个月的记忆间隔,这个财务报告披露的间隔类似,可认为财务信息的报告间隔对沪市是有影响的,而收益信息作为财务报告信息重点,其及时发布对股价的影响是显着地,同时,3个月的报告间隔为后续实证选取平均股价的时间窗口奠定了基础。其次,本章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在财务报告披露报告期内,市场产生了非正常报酬,特别是经济危机下的2008年,超额回报显着性强,说明在经济低迷环境下,收益信息更受到投资者们的关注,同时,本章探讨了净收益、全面收益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否是引起上述超额报酬的因素,实证结果并不显着,且发现在未实现收益信息披露的影响下,传统净利润指标对市场的影响显着性有所降低,这也为中国收益信息的改革提供了依据。最后,本章运用股价模型,采用截面数据对2007年和2008年沪市股价与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市场对全面收益信息的总额与单项内容两个大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其在报告期后3个月的时间窗口内对平均股价的波动是有影响的,只是影响程度弱于净利润指标每股收益;单项内容本章分别对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里披露的收益信息进行实证,发现了在利润表中披露的未实现损益较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披露的相关内容在市场中更具显着性,结论进一步说明改革收益报告的必要性,为第5章的定性分析和全面收益呈报的设计提供了数据证明。第四部分为第5章,依据前文对全面收益及全面收益信息的相关性理论概述及实证研究,本章首先阐述了全面收益信息,再一次从决策者信息扩容、财务报告呈报改革需要、计量属性使用和控制盈余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披露总括收益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局限性,如会计要素定义含混、报告模式不确定、计量工具还不成熟和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政策制定的博弈。但不管全面收益信息应用起来有多么困难,其改革的基础和条件还是具备的,改革也是“收益”概念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本章对收益信息基本要素进行了确定,包括收益观念的转化、损益类要素定义的扩展、允许多种计量方法并存及财务报告之间,资产、收益和现金要素之间的勾稽关系,构建了全面收益观下财务报告内在逻辑图,为收益项目重构奠定基础。最后,本章提出了“核心利润”的概念,从经营资产和投资资产的划分入手,对比经营、投资和融资三大现金流,重构了净收益的构成,并根据前述理论概述和实证结构重新审视了未实现收益,研究了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其他全面收益,在一表式的形式下,囊括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提出分三阶段设计与改革全面收益呈报方式,形成全面收益表,改进企业业绩披露的平台。本文有3个创新点。首先,通过非参数统计方法,运用了报告间隔的研究来反映以“收益”为主的财务信息及时性,发现财务报告季报间隔周期与沪市长期记忆循环周期的关系,由此提出,承载全面收益信息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并不在季报中披露,在中年报中披露但大部分未经审计,使得全面收益信息不被使用者所关注,因此,解决之道为设计全面收益报告替代利润表,在季报和中年报中进行直观披露。其次,笔者首次运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连续两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对全面收益信息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克服了用一年数据进行实证出现的数据无参考性和缺乏可靠性的问题,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未实现收益信息的披露情况与决策相关程度。最后,本文通过对财务报告间的勾稽关系进行研究,将资产按照经营资产和投资资产分类,分别反映两者获取收益,以及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二者确认收益的实现情况,重申了“收入”、“费用”和“利润”的要素定义,将“利得”与“损失”的概念囊括进去,扩大了其涵义,引入“核心利润”概念,以自己的理解和研究依据,重构利润,构建了“全面收益观下财务报告内在逻辑立体图”。并采用“一表式”的形式,分形式地设计了中国的全面收益合并报表,对未来企业业绩报告的披露方式提供参考。当然,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研究样本不够广泛,样本公司来源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由于时间有限,未对2009年年报数据进行分析;由于各国对“未实现”损益项目还在进行论证,本文对中国市场所有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可能没有归纳完全,缺乏收益分析指标设计。但上述问题都可作为未来研究的大方向,随着市场完善和准则执行经验积累不断探讨,多角度、多方面促进收益概念与呈报方式的改革。

黄晓芝[9](2010)在《政府会计财务报告的中外比较及借鉴》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专业会计,它对保护我国国家的公共财产的安全完整,强化财政预算管理,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单位的资金来源和经济活动的变化等,现有的预算会计信息已经难以满足更多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迫切需要寻求大幅度的变革。近二十年,虽然我国的预算会计一直在进行着改革,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如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扩大权责发生制、公允价值的应用等。弥补了预算会计的许多不足,使其朝着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会计财务报告的方向发展,但无论是从时间上来看还是从财务报告体系本身来看,我国财务报告改革一些方面上落后于西方国家,可以向西方国家借鉴一些先进经验。一方面,从时间上来看,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是在1997年进行了重大改革基础上,从1998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而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大刀阔斧的进行预算和财政管理方面的改革,由于时间上的延后,我国的政府财务改革落后于西方国家。另一方面,从体系本身的内容和完整性上来看,目前我国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公开的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又称政府财政报告)的政府财务信息只是反映了预算执行和决算方面的信息,诸如透明度低、政府整体信息缺乏等问题,需要去进一步地改革和发展,相比较而言,国际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在这个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如基金模式、报告的形式和内容、权责发生制的引入等。这些都对对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推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强大外部力量。由于政治、经济和财政、预算体制以及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国外的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与我国的预算会计差别较大,其经验不一定适合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因此,必须把国外的先进经验融合到我国的现实情况中,深入地研究并构建出适合我国的政府会计财务报告体系。

王宏[10](2008)在《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1。在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的伟大征程中,特别是在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经济竞争中,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为民执政能力建设进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风险和挑战。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实践证明不仅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奠基石”、防范风险舞弊的“防火墙”、走向资本市场的“通行证”、接受公众检阅的“试金石”,而且是政府部门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和为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研究、借鉴、融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做法、经验和教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与国际通行做法趋同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民主法律制度、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公众利益、推动我国企业在内控框架基本趋同的有利条件下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保护我国企业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影响。本文的题目确定为《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钻研国际做法,是笔者思考命题的专业基础;坚持科学发展,是笔者形成论点的指导思想。通过对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控制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国际比较,并通过总结、分析其经验教训,结合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内部控制建设现状,笔者认为: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当着力推进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基础和主线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应当包括标准体系与实施体系;其中,标准体系根据企业、政府部门与非营利组织的需求和特征分步推进,在现阶段重点建立健全以大中型企业为蓝本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逐步引导中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健全内控机制;实施体系应以评价为抓手、以配套实施机制为保证,在探索首先对大型上市公司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协调监管部门评价、管理层评估与中介机构审计的同时,切实抓好立法推动、宣传学习、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配套工作,并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条件下实施内部控制和深化内部控制国际交流与合作问题,推动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健康蓬勃发展,树立中国内部控制的品牌,展示中国内部控制的魅力。笔者感到,站在较为宏观的角度,通过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分析,比较全面、系统地提出关于我国内控框架体系建设的观点,在当前我国内控研究领域是较为独到和居前的。围绕本文的基本命题,笔者分六章进行了论述,各章要点如下:第一章:内部控制基本概念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历程与启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学术界、实务界、国外权威组织与经典文献,以及我国有关方面对内部控制目标、要素和责任主体等基本概念的认识正逐步趋于一致,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内控框架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笔者认为,经过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当前内部控制正处于在单位内部管理需求与外部监管要求之间寻求平衡的双轨制运行阶段。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内部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从来都是相伴相随的,“伴生性”与“服务性”是内部控制最基本的本职属性;内部控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的发挥,在于其适应性;内部控制首先具有内在服务性;实施内部控制的单位所具有的公众性,决定了其内部控制同时具有公共性的一面;如何协调内部控制的内在服务性与公众监督权,从来都是一个重大而敏感的问题;内部控制基本理念和方法技术的发展具有国际趋同性,但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机制具有本土化性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技术等越来越融合交织,使得现代内部控制越发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内部控制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计审计行业与内部控制具有紧密联系性,但在复杂多维的新形势下,会计审计行业既要保持对推进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要保持适度的谨慎性;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处于社会宏观环境的制约之下。第二章:对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我国内控框架体系建设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重要探索性、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以及十个方面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构建中国内控框架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当前,应当本着立足国情、促进发展的原则,借鉴国际、基本趋同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统筹协调、合力实施的原则,重在引导、区别对待的原则,依托财会、稳步推进的原则,原则导向、详略得当的原则,兼容并包、开放互动的原则,着力构建企业、行政机关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相结合,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注册会计师审计评价与政府监督检查相结合,立法推动、宣传学习、教育培训、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人工控制与信息技术控制相结合,贯彻实施与国际趋同相结合,控制标准基本健全、科学合理,实施机制跟进到位、执行有力,方法技术较为先进、相互补充,国际趋同不断深化、影响扩大,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内部控制国际发展潮流,具有中国特色与魅力、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良好影响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第三章: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部分境内外上市公司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取得较好成效;部分优秀骨干企业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内控建设,收到良好效果;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等以预算管理、财务控制为纽带稳步推进内部控制,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其他相当一部分企业控制弱化、管理松弛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推进内部控制建设任重道远。结合“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对我国公司内部控制状况提出的意见,以及国外上市公司在实施内部控制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对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不宜估计过高。我国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建设,应当合理借鉴美国科索理论框架,应当树立以财务报告目标为基础和主线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努力搭建以基本规范为纲、以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引为目的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并重点关注董事会建设、内部审计建设等问题。同时,对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保持清醒头脑,采取务实措施。第四章:关于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有关问题。美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加强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情况和经验启示我们:加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控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政府行为的合法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资源调配的适当性是美国政府内部控制的核心关注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发展,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相互影响和促进;加强政府会计准则建设是推进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内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在加强政府内部控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控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内部控制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应当与企业内部控制标准框架结构保持协调;政府内部控制标准的组成项目和内容,应当体现有利于降低行政风险的中心工作;应当逐步探索将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情况作为政府部门负责人的法定责任;应当逐步引入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预算执行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制度;应当逐步引导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由重财务审计向财务与内控并重转变。关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问题,笔者认为在抓好宣传教育的同时,应以加强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重点环节和突破口逐步推进。第五章: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体系的构建。有效实施是内部控制的灵魂。笔者认为,应当抓紧构建以评价体系为抓手、以配套实施机制为促进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多数国家和地区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没有异议,并且日益倾向于管理层应当报告和披露内部控制状况;但在引入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独立审计评估的问题上,存在着明显分歧;同时,即使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内控审计报告的国家,也将审计范围界定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上,而不是全面的风险控制。我国一直在探索上市公司内控评估问题,鉴于国外的经验教训,我国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对内控审计范围的规定应当十分慎重,各有关部门应特别重视沟通协调问题。关于配套实施体系,笔者认为美国有七个方面的成功经验,但同时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汲取的教训,包括应当努力寻求监管目的与手段、强化监管的良好愿望与上市公司的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避免政策实施出现大的波动和起伏;对影响资本市场的重大监管政策的出台,应当在相关监管部门之间充分沟通和协商;对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与审计内部控制的知识与经验的估计,不宜盲目乐观;应当未雨绸缪,周全考虑不同主体实施内控评估的执行时间表问题;应当加强对全社会内控理念、知识等的宣传引导等。第六章:加快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建设与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信息技术支撑与国际趋同观念,是贯穿内控框架体系建设过程的两大影响因素。信息技术条件下内部控制表现出来的新特点,要求我们树立手段与对象并重的观念、财务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互动的观念、信息技术内控审计服从并服务于财务报告内控审计的观念,正确认识人“机”关系、以人为本的观念。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一样,经济规则领域内的国际趋同趋势也在深化。思路对头、决策民主、机制科学、人才济济,成就了我国会计国际趋同与等效事业,也要求我们在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中继续加以重视和坚持,主要包括:秉持会计国际趋同指导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进一步做实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更好地发挥其组织协调和国际趋同桥梁作用;全方位加强内部控制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联系机制;加快培养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夯实国际趋同人才基础。

二、试论与财务报告体系相关的几对重要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与财务报告体系相关的几对重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财务报告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财务报告体系
    (一)报告类型
    (二)主要的通用目的报告
        1. 联邦政府财务报告。
        2. 联合报表(4)。
        3. 国库月度报表。
        4. 国库日报表。
    (三)主要的特定目的报告
二、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与政府预算之间的联系
    (一)净运行成本与预算赤字协调表
    (二)预算和其他活动导致现金余额变动表
三、美国联邦政府信息化建设驱动财政财务报表编制
    (一)各部门和单位通过GTAS向财政部报送收付实现制预算执行信息和权责发生制财务信息
    (二)财政服务局和OMB使用GTAS编制预算执行相关报告
    (三)财政服务局使用GTAS编制联邦政府财务报告
四、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编报工作流程
五、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财务报告体系的启示与思考
    (一)不断优化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流程
    (二)以需求为导向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内容
    (三)加快推进政府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3)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四、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三、重要性问题研究评析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西蒙有限理性理论
        二、现代决策理论
        三、不确定性与风险方面理论
        四、心理学认知偏差理论
        五、管理控制中关于会计系统控制方面的理论
        六、自愿性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
    第一节 古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一、原始簿记时代重要性思想的产生
        二、中世纪庄园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三、古代“官厅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第二节 近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一、复式簿记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二、股份制公司会计重要性的应用
        三、工业革命时期会计重要性的运用
    第三节 现代会计时期重要性相关制度
        一、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准备
        二、西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确立
        三、西方重要性会计准则或指引的制定与发展
    第四节 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分析
        一、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路径
        二、会计重要性运用与演化的规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
        二、重要性概念的特征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二、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一种价值判断
        三、会计重要性概念的重新界定
    第三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信息质量特征:重要性
        一、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出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重要性
        三、重要性与其它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关系
        四、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会计重要性应用的环境因素
    第一节 会计文化与价值观环境
        一、东西方会计文化对会计判断的影响差异
        二、会计价值观影响重要性职业判断
    第二节 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环境
        一、资本市场会计监管核心: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二、信息披露重要性水平的设定要求
        三、不同行业信息披露重要性标准规定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创新变化环境
        一、“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二、商业模式影响使用者共同会计信息需求
    第四节 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环境
        一、关于“内部控制的本质”的观点
        二、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部制度保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性判定理论探讨与框架构建
    第一节 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与特征
        一、影响重要性判定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二、重要性判定机制的简要分析
        三、会计重要性判断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重要性判定的优化:程序理性视角
        一、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的权衡与替代
        二、程序理性视角判断偏差的产生
        三、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途径
    第三节 财务报告重要性判断框架构建
        一、会计重要性应用的原则导向
        二、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的影响
    第一节 TD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
        二、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情况
        四、案例分析结论及问题提出
    第二节 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财务重述相关文献回顾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的选取
        三、回归模型的选择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要回归结果
        三、内生性问题处理
        四、稳健性检验
        五、实证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与财务报告舞弊
    第一节 制度背景与研究路径
        一、我国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
        二、内控缺陷重要性认定标准的治理作用
        三、管理层重要性标准设定的机会主义动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取
        三、回归模型设定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单变量检验与相关性分析
        三、实证回归结果
        四、截面测试与进一步分析
        五、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六、实证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及建议
    第一节 制定重要性实务应用指引的必要性
        一、重要性判断、会计准则与应用指引的内在关系
        二、建立会计重要性判断的共同知识
        三、应用指引确保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
    第二节 重要性应用指引整体设计的建议
        一、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主要原则
        二、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几点问题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性和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分析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及不足
    六、论文结构
第一章 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原理解析
    第一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基本内涵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内涵的界定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内涵的特征
        三、差异化信息披露内涵的辨析
    第二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理基础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关系的客体
        四、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价值
    第三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原则与规则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原则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则
    第四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特征
        一、发展历程上经历了从账簿、报表、报告到多层次信息披露
        二、结构上划分为发行市场信息披露与交易市场信息披露
        三、法律规则上受制于披露质量与评价体系的检验
第二章 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模式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行业属性为标准的差异化披露模式
        一、美国:S-K规章、S-X规章、行业指引、监管备忘录
        二、香港:周年报告的参考披露材料、证券上市规则
        三、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第二十四条之四之七
    第二节 企业规模为标准的差异化披露模式
        一、美国:S-B规章、过渡性披露格式、小型报告公司披露规则、新兴成长公司的信息披露
        二、英国:主板市场与AIM市场的披露差异
    第三节 流动性为标准的差异化披露模式
        一、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第二条、第三条
        二、适用性分析——尊重产品间的差异
    第四节 发行规模为标准的差异化披露模式
        一、美国:A规章的小额发行豁免、JOBs法案的众筹豁免
        二、适用性分析——豁免与强制的平衡
    第五节 重要性为标准的差异化披露模式
        一、美国:兼顾证券价格与投资者决策的二元重要性标准
        二、日本:投资者决策角度的重要性标准
        三、适用性分析——原则化规定的合理把握
    第六节 域外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评析
第三章 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现状评价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证券发行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现状及评析
        一、不同市场板块之间的制度现状及评析
        二、同一市场板块下的制度现状及评析
    第二节 证券交易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现状及评析
        一、定期报告中的差异化披露
        二、临时报告中的差异化披露
        三、并购交易中的差异化披露
    第三节 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局限性
        一、信息披露法律制度自身的有效性不足
        二、差异化制度呈现碎片化,缺乏体系的构建
        三、差异化披露缺乏鼓励自愿披露的制度保障
    第四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缺位的案例分析
        一、重庆啤酒疫苗事件——形式化信息披露的危害
        二、獐子岛事件——特征性信息被故意隐瞒
第四章 我国差异化披露法律制度构建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提升信息传递效率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三、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尊重市场主体属性
        四、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第二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内已有碎片化的差异化信息披露经验
        二、国外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可供借鉴
        三、理论上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符合多方主体的价值需求
        四、实践中显示各方主体认同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第五章 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构建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法经济学与差异化信息披露
        一、法经济学的定义
        二、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三、法经济学在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第二节 基于博弈理论的影响因素确认
        一、博弈理论应用于信息披露研究的适用性
        二、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收益分析
        三、博弈模型的动态演化分析
    第三节 基于期权理论的影响因素确认
        一、期权理论应用于信息披露研究的适用性
        二、应用扩张期权理论的因素确认
        三、应用延迟期权理论的因素确认
    第四节 制度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信息披露成本
        二、违规处罚力度
        三、监管强度
        四、制度实施的决策选择期
        五、企业的期望收益率
第六章 我国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之构建
    第一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构建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二、重要性原则
        三、成本效益原则
        四、差异性原则
        五、自愿性原则
    第二节 进一步明确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的范畴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区分标准之评析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形式与内容之分析
    第三节 完善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机制
        一、强化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内生机制
        二、建立权责匹配的差异化信息披露归责机制
        三、规范上市公司差异化属性的认定机制
        四、建立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反馈机制
        五、完善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指引机制
    第四节 建立健全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
        一、建立风险导向型的监管模式
        二、探索差异化信息披露的监管沙箱制度
    第五节 探索我国差异化信息披露中的“安全港”制度
        一、“安全港”制度的法律概念与法律特征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与安全港制度的法律契合
        三、差异化信息披露中的安全港规则设计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作
附录

(5)目标导向的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3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现状与问题
    3.1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现状
    3.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3.3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存在问题根源分析
4 经验与借鉴:基于企业财务报告和美国政府财务报告分析
    4.1 经验借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2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的经验与借鉴
    4.3 美国政府财务报告分析的经验与借鉴
    4.4 对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的启示
5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构建
    5.1 构建分析框架的必要性
    5.2 构建分析框架的原则
    5.3 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
    5.4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指标体系
6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的应用保障
    6.1 领导高度重视
    6.2 基础工作保障
    6.3 制度机制保障
    6.4 组织人员保障
    6.5 信息系统保障
7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与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学习经历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和获奖情况

(6)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进程·效果·建议——来自江苏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三、企业内控规范实施情况分析
    (一) 实施时间进程
    (二) 参加内部控制相关培训情况
    (三) 责任人明确情况
四、建立内控制度的参照标准及内控制度执行影响因素
    (一) 建立内控制度时的参照标准
    (二) 影响内控制度执行的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
五、内部控制作用状况及其效果
    (一) 内部控制作用状况:“实然”与“应然”是否存在差距?
        1.“发挥反舞弊作用”的“应然”与“实然”均位于最后。
        2.“控制战略风险”的“应然”远高于“实然”。
        3.“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与“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的“实然”均好于“应然”。
    (二) 内控效果是否与企业规模、性质有关?
        1. 内控效果是否与企业规模正相关?
        2. 内控效果是否与企业性质有关?
六、改进建议
    (一) 加强现有内控规范、指引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二) 引导企业正确处理好满足外部监管和企业内在需求的关系
    (三) 规范和明确不同层次责任人
    (四) 加强内控规范在中型、“双非”企业的贯彻实施

(7)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政府会计的概念界定
        1.1.2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1.1.3 我国政府会计的现状
        1.1.4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的意义
        1.2.1 有利于政府绩效评价的开展
        1.2.2 有利于政府会计目标的转变
        1.2.3 有利于顺应经济形势的转变
    1.3 研究的方法
    1.4 文章的结构
    1.5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1.5.1 文章的创新点
        1.5.2 文章的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1.1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研究文献回顾
        2.1.2 国内政府绩效管理研究文献回顾
        2.1.3 文献评述
    2.2 政府会计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2.2.1 国外政府会计改革研究文献回顾
        2.2.2 国内政府会计改革研究文献回顾
        2.2.3 文献评述
3 基于绩效管理构建政府会计体系的理论分析
    3.1 基于政府绩效管理的分析
        3.1.1 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内涵
        3.1.2 政府绩效管理的特征
        3.1.3 政府绩效管理的作用
        3.1.4 政府绩效管理的构成体系
    3.2 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分析
        3.2.1 委托代理理论与受托责任的产生
        3.2.2 受托责任的概念
        3.2.3 公共部门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3.2.4 公共受托责任的概念、特征及构成
        3.2.5 政府公共受托责任解除的途径
    3.3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分析
        3.3.1 政府及其特征
        3.3.2 政府职能的含义及特征
        3.3.3 政府职能的分类
        3.3.4 政府主要的经济职能
        3.3.5 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实施政府绩效管理
4 国外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及借鉴
    4.1 国外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
        4.1.1 美国模式的政府会计改革
        4.1.2 英国模式的政府会计改革
        4.1.3 德法模式的政府会计改革
    4.2 国外政府会计改革差异分析
        4.2.1 政府会计改革导向不同
        4.2.2 政府会计改革实施战略不同
        4.2.3 差异原因分析
    4.3 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启示
        4.3.1 美国模式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总结
        4.3.2 英国模式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总结
        4.3.3 德法模式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总结
5 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5.1 确立政府会计体系的目标
        5.1.1 政府会计目标概述
        5.1.2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分析
        5.1.3 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定位
    5.2 会计主体的构成
        5.2.1 政府会计组织主体的界定
        5.2.2 政府会计基金主体的界定
    5.3 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
        5.3.1 会计核算基础的基本类型及应用现状
        5.3.2 基于政府绩效管理角度评价政府会计核算基础
        5.3.3 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现实选择
    5.4 会计要素的构成
        5.4.1 政府会计要素与企业会计要素构成的比较
        5.4.2 各国际组织对政府会计要素的界定
        5.4.3 我国政府会计要素的重新审视
6 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6.1 预算会计
        6.1.1 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
        6.1.2 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
        6.1.3 预算会计的账户设置和会计处理
    6.2 政府财务会计
        6.2.1 政府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
        6.2.2 政府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
        6.2.3 政府财务会计的账户设置及会计处理
    6.3 政府成本会计
        6.3.1 建立政府成本会计的意义
        6.3.2 政府成本会计的核算范围
        6.3.3 政府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
7 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
    7.1 目前政府财务报告系统存在的问题
        7.1.1 制度因素影响政府财务状况的全面反映
        7.1.2 政府预决算报告反映内容不够细化
        7.1.3 政府财务报告披露信息范围过窄
    7.2 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设计原则
        7.2.1 政府利益原则
        7.2.2 外部使用者需求原则
    7.3 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内容
        7.3.1 国外政府财务报告内容的经验借鉴
        7.3.2 政府成本会计的报告形式
        7.3.3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内容的设想
    7.4 重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需注意的问题
        7.4.1 改革的实施进程:"渐进式"
        7.4.2 改革的实施范围:由点到面
        7.4.3 改革的实施方式:制度配合
        7.4.4 改革的实施要点:加强非财务信息披露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全面收益信息及其决策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1.1 收益概念的改革和全面收益呈报的讨论
        1.1.2 中国收益信息的相关性程度的研究
        1.1.3 相关性、未实现收益及披露设计
    1.2 逻辑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1.2.1 逻辑分析框架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点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全面收益及构成的研究
        2.1.2 全面收益报告格式的应用与效果
        2.1.3 全面收益信息的相关性研究
        2.1.4 国外文献评价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全面收益概念的应用
        2.2.2 全面收益信息的质量特征研究
        2.2.3 国内文献评价
3. 全面收益信息及相关性特征
    3.1 全面收益信息基本理论
        3.1.1 全面收益的概念
        3.1.2 全面收益的特征
        3.1.3 全面收益信息的组成内容
    3.2 全面收益信息的载体——全面收益报告
        3.2.1 全面收益报告的方式
        3.2.2 英国全面收益报告的呈报
        3.2.3 美国全面收益报告的呈报
        3.2.4 IASC全面收益报告的呈报
    3.3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探究
        3.3.1 相关性与如实反映的选择
        3.3.2 相关性的涵义
        3.3.3 相关性的组成要素
4. 全面收益信息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4.1 实证研究设计
        4.1.1 财务报告的时间间隔研究
        4.1.2 全面收益信息对非正常报酬的影响
        4.1.3 全面收益信息预测能力研究
    4.2 股市长期记忆性与报告间隔探寻
        4.2.1 长期记忆过程的探寻——赫斯特指数分析模型
        4.2.2 中国沪市数据实证研究
        4.2.3 结论与启示
    4.3 全面收益信息对非正常报酬的影响研究
        4.3.1 研究方法与模型
        4.3.2 研究样本与分析
        4.3.3 结论与启示
    4.4 全面收益信息构成研究
        4.4.1 市场对全面收益信息的反应程度
        4.4.2 市场对收益信息单项内容的反映程度
5. 全面收益信息及其披露的改进
    5.1 全面收益信息披露的利弊分析
        5.1.1 全面收益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5.1.2 全面收益信息披露的局限性
    5.2 全面收益基本要素的确定
        5.2.1 收益观念的转化
        5.2.2 损益类要素定义范围的扩展
        5.2.3 收益多种计量方法并存
        5.2.4 财务报告间的勾稽关系研究
    5.3 全面收益项目解析与披露设计
        5.3.1 净收益概念新解
        5.3.2 其他全面收益研究
        5.3.3 全面收益报告的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政府会计财务报告的中外比较及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和预期价值
    1.5 本文的不足之处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2 国外研究现状
2.政府财务报告理论概念框架
    2.1 政府财务报告主体和职能
    2.2 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
    2.3 政府财务报告的要素和信息质量特征
    2.4 政府财务报告职能、目标、报告要素、信息质量特征关系分析
3.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与西方先进经验的融合
    3.1 公允价值在我国政府会计中的应用
    3.2 权责发生制的引入
    3.3 基金的引入
    3.4 加强财务报告的透明度
    3.5 我国政府会计报告概述
4.中外政府财务报告的比较与借鉴
    4.1 国外政府财务报告
        4.1.1 美国
        4.1.2 法国
        4.1.3 德国
        4.1.4 英国
        4.1.5 澳大利亚
    4.2 中外政府财务报告的比较
        4.2.1 目标和使用者的比较
        4.2.2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的比较
        4.2.3 财务报告体系的比较
        4.2.4 财务报告规范的比较
    4.3 外国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借鉴
        4.3.1 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进行渐进式改革
        4.3.2 充分地关注其他信息使用者对政府财务信息的需要
        4.3.3 增加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4.3.4 审计鉴证制度
        4.3.5 提供反映财务业绩分析和成本核算的信息
5.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
    5.1 理论基础
        5.1.1 会计信息系统论
        5.1.2 内部控制理论
        5.1.3 契约理论
        5.1.4 新公共管理理论
        5.1.5 帕雷托效应理论
    5.2 政府财务报告的内容框架
        5.2.1 财务情况说明书
        5.2.2 财务报表及附注
    5.3 附表及陈述性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科研成果目录

(10)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写作动因与研究意义
    0.2 探索与创新
    0.3 文献综述
    0.4 理论基础
    0.5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 内部控制基本概念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历程与启示
    1.1 内部控制概念国际比较及简要辨析
        1.1.1 学术界的观点
        1.1.2 实务界的观点
        1.1.3 国外权威组织与经典文献的观点
        1.1.4 我国有关方面的观点
        1.1.5 简要分析
    1.2 国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1.2.1 内部牵制阶段
        1.2.2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1.2.3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1.2.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1.2.5 内部控制在适应企业内部管理需求与外部监管要求之间的双轨制运行阶段
2. 对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
    2.1 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2.1.1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推进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
        2.1.2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推进内控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
    2.2 对当前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
        2.2.1 研究制定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基本原则
        2.2.2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3.1 转型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国外经验教训的启示
        3.1.1 对转型经济时期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判断和总体评价
        3.1.2 对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现状的认识和分析
        3.1.3 国际会计公司对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评价
        3.1.4 国外企业在推进内控体系建设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3.2 对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思考
        3.2.1 需在基本规范中明确和强调的若干问题
        3.2.2 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引的主要构成项目问题
        3.2.3 对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考虑
4. 关于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有关问题
    4.1 美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加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情况与启示
        4.1.1 美国加强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的大致脉络回顾
        4.1.2 美国加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有关实践
        4.1.3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对政府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
        4.1.4 几点启示
    4.2 对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初步设想
        4.2.1 当前加强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重大意义
        4.2.2 我国加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
        4.2.3 对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5. 对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体系的构建
    5.1 内部控制评价国际比较及当前我国内控评价制度建设
        5.1.1 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模式
        5.1.2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
        5.1.3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
        5.1.4 政府监管部门内部控制评估
        5.1.5 建立我国企业内控评估制度的基本政策性问题
    5.2 美国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的经验教训及对推进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实施机制建设的启示
        5.2.1 值得借鉴的经验及其启示
        5.2.2 值得汲取的教训及其启示
6. 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建设与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
    6.1 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国际研究现状及对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内部控制
        6.1.1 有关国家、地区和职业组织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的研究概况
        6.1.2 对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内部控制的初步思考
    6.2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进我国内部控制国际趋同
        6.2.1 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6.2.2 我国会计国际趋同成果与影响为内部控制国际趋同提供了有益启示
        6.2.3 对我国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事业的初步设想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试论与财务报告体系相关的几对重要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财务报告体系研究[J]. 杜美妮,陈璐璐.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21(07)
  • [2]财务报告问询函对降低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D]. 邓玉洁.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3]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 孙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4]证券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葛其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5]目标导向的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框架研究[D]. 李真.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6]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进程·效果·建议——来自江苏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J]. 缪艳娟,杨雄胜,王则斌. 会计研究, 2014(01)
  • [7]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研究[D]. 胡景涛.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8]全面收益信息及其决策相关性研究[D]. 邹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9]政府会计财务报告的中外比较及借鉴[D]. 黄晓芝.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3)
  • [10]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D]. 王宏.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论与财务报告制度相关的几对重要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