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哪?

我们去哪?

一、我们将走向何方?(论文文献综述)

唐英杰[1](2021)在《商代甲骨文地名统计与地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甲骨文所含内容丰富,是当今研究商代史不可或缺的一手资料。商代地名研究是商代政治疆域、经济文化、族群关系、军事战争、社会组织形式等研究的重要基础;甲骨文中含有大量的地名、方国名,是研究商代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地名的认定、统计与地望的考证是研究甲骨地名的两个主要内容,从甲骨文发现以来就备受学人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地名统计方面,由於所见材料的限制和判断地名标准的差异,各家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差异,混淆族名、人名与地名是造成差异的原因之一;地望考证方面,“文献对照法”与“干支系联法”是考证地望的主要方法,但由於古今地名变迁、异地同名现象的普遍存在,加之系联标准不一、缺乏可靠的考古证据等原因,各家所取参考不同,对地望考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多数地名地望并未取得统一意见,因此甲骨地名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近年来,随着甲骨学的发展,新材料、缀合不断增多,释字、释文日益准确,数据库建设逐步完善等,为重新整理与研究甲骨文地名带来了新的契机与便利。基於此,本文在构建完整甲骨地名数据库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在准确释读文字的基础上,重新整理、统计、系联甲骨地名,考证甲骨地名地望,最大程度构建出甲骨地名系统。本文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对学界关於甲骨地名的研究做了学术史梳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地名的认定、地望考证以及在前二者基础上进行的地理综合研究是研究甲骨地名三个主要方面;地名认定主要在於对甲骨地名数量的统计和地名用字的文字考释;地望考证是在文字考释的基础上进行古今地名对照;地理综合研究则是在准确判断地名及考证地望的基础上研究商代的政治疆域、地理分区(田猎区、农业区等)、族群分布、方国分布、军事战争等,本章以此为纲对学界研究做了梳理。本章还交代了本文在研究甲骨地名与考证地望时坚持的几点原则。第二章主要对甲骨文中所见地名进行了再统计。本文注意区分地名与方国名、族名以及人名,共统计出甲骨文地名约794(含存疑)个,其中单纯地名475个;区域名或场所名58个;与方国名或侯、伯氏名有重合者60个;与其他国名或族名、人名重合者113个;存疑88个。第三章在考证商代黄河在今河南境内迳流的基础上,对卜辞中的近河地名做了梳理与地望考证。商代黄河从今河南郑州市北至今卫辉市东北大致呈南北流向,此後经淇县南、滑县北到濮阳县西一段大致呈东西流向,在濮阳市西转折向西北流经内黄县西,後一路向北流入今河北省。商人以黄河为界,将近河区域划分为“河东兆”“河西兆”“河南兆”,卜辞中所见“河”“囧”“柚”“粪”“良”“襄”“矛”“(?)”“散”“向”“冥”“协”“黎”“鲧”“斗”“夫”“戚”“(?)”“马方”“(?)”等是近河地名,他们大多分布在今河南省北部商代黄河沿岸。第四章以帝辛十祀征夷方这一重大军事事件为参考,在修订此次伐夷日程谱的基础上,对所涉地点及相关地点地望做了考察。此次伐夷方往返路綫为:大邑商—雇—嘉—香—丧—乐—冒—庆—商—吉—商—郊—(?)—彻—(?)—(?)—危—攸—(?)—鸠—(?)—淮—(?)—辉—阶—(?)—(?)—(?)—呆—永—(?)—攸—截—危—叉—洗—(?)—(?)—(?)—杞—瓒—(?)—冒—商—乐—丧—香—敢—奠—敖—夷围—嘉—云奠河邑。此次征伐的主战场位於今山东省菏泽市境内,相关地点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省东北部与山东省西南部。第五章以一些军事事件排谱为参考对相关地名进行了系联与地望考察。主要以“南丰方”“四丰方”“亘方”“基方”“盂方”“舌方”“土方”“召方”“絴方”“阴美方”“(?)”等为中心,对有关事件进行了排谱,对所涉地名地望进行了考察。相关方国主要分布在王畿四周,其来犯商王朝领地主要分怖在王畿边缘地带,商王与相关异族的军事活动涉及地点也多分布在相应方国与商王都之间。第六章主要讨论商王朝的田猎地。本章以“(?)”“敦”“盂”“丧”为中心,以同版均记有占卜地点或验辞的卜辞为系联材料,参考同辞地名、王步卜辞、贞夕卜辞等,对一些田猎地进行了系联;并逐一对卜辞中所见田猎地做了梳理,对相关田猎地的共版地名做了逐一梳理。商王习惯性田猎地主要分布在王畿及王畿附近地区,并未超出王都过远,以位於今河南省东北部为主。第七章主要讨论甲骨文中所见商代地理系统。该章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做了总结,对商代晚期王畿范围、卜辞所见田猎地分布、农业地分布、仓廪分布等做了讨论。商代晚期王畿以太行山、商代黄河为天险,大致包含今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濮阳市、河北省邯郸市等区域,卜辞中所见田猎地、农业地也大多分布在此区域,其中黄河沿岸是商代重要的农业地,仓禀地多分布在王畿核心区域,距离王都不远。

赵苓岑[2](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认为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张毓婷[3](2020)在《通过演唱《我走向何方》感受莫扎特歌剧的古典音乐风格》文中指出《我走向何方》是莫扎特一生中创作的54首音乐会咏叹调中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本人多次演唱过《我走向何方》,通过对这部歌剧演唱风格的分析,力求为演唱者们能够正确生动地演绎莫扎特歌剧,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珊[4](2020)在《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着名学者庞朴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阐发了中华文化密码“三”,提出了“一分为三”说。他对“一分为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于诠释了“中庸”基本形态,提出了对立统一有“包”“超”“导”三种形式,指出了“一分为三”的三种主要形态,梳理出了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三分学说史”。作为一名哲学史、文化史专家,庞朴自觉利用“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开展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最终实现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的完美融合,取得了诸如原始儒家“三重道德”论、文化“三分结构”理论、“忧乐圆融”的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一分为三”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庞朴学术研究成果的精髓,也是他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的学术武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渐渐兴起了一个以庞朴、雷正良、周德义等为代表的“一分为三”学派。学界倡导“一分为三”论、庞朴论证“一分为三”说的直接根源在于对抗“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左”倾教条“一分为二”思维。“文革”结束后兴起旨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与马列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界深刻反思“文革”中的极端“二分”思维,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对这些敏感而又棘手的时代课题,庞朴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一分为二”思维模式,逐渐走上了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智慧的学术道路,最终融汇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和以黑格尔、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辩证法,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辩证法的精髓一一“一分为三”。总体而言,“一分为三”说是对“一分为二”思维的修正和完善,既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继承,也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条化的“一分为二”过分夸大矛盾的斗争性,而否定强调对立面之同一性的“合二而一”。“一分为三”说则认为,“一分为二”仅仅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虽然正确但不够完善,“一分为二”之后还需一个“合二而一”阶段。作为儒家辩证法的继承,“一分为三”说的根基在于“中庸”,强调“中”“和”“权”,既不执“一”也不执“二”,以达“参”之境界。庞朴基于“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主要致力于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挖掘传统文化密码“三”之存在性的文史证据。首先是通过对“太一生水”“六番”“五行”“黄帝”等古老而又重大的学术问题的缜密分析,大致梳理出了一条中国“三分”思想形成史;其次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简帛文献的考证、释读,阐明了先秦儒家的“五行说”和“三重道德”思想。除了寻找文化密码“三”的文史证据之外,庞朴还在八十年代“文化热”期间陈述了文化之“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至今仍广受学界认可的文化“三分结构”理论、论证了“忧乐圆融”的中华文化精神。庞朴的“一分为三”说产生过重要的学术影响,且在认识论、实践论、审美观等方面彰显出了中西哲学之异,但完整建设“一分为三”理论体系任重道远。从学术根基上看,“一分为三”说主要奠基于儒家“中庸”思想。庞朴对“中庸”基本形态的创造性阐述在“中庸诠释史”上的学术地位,在于对接融合了中西辩证法、打破了僵化教条的“二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庞朴对“一分为三”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辩证法之“一分为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但学派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最为根本的是“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包容性问题。“一分为三”说也足进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正本清源,实现了中西辩证法的融合创新。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三”与“二”、“中”与“中介”、“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因“一分为三”难与“一分为二”、“一分为多”严格划清界线,且容易泯灭唯物、唯心“二分法”而流于“二元论”等问题,致使“一分为三”理论的建设遭遇阻力。“一分为三”论的学术地位需要更多的理论建设工作方能巩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一分为三”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三”作为中华传究文化的密码,被揭露、被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揭秘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也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一分为三”说除了“三分法”和“参”这两个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法论外,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是,“忧乐圆融”说之“和”的审美境界以及“一分为三”说的和谐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阳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上的理论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赋予“三重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三重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合贯通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总之,庞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的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一分为三”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极其独特的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从浩瀚的文化史籍中发掘出的中华文化密码“三”及其相关文七理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1世纪的中国,要自觉开辟一个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亟需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所内蕴的人文精神密码——“忧乐圆融”,以此消解市场经齐带来的普遍物质主义倾向、抵抗西方人文主义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的侵蚀。

谢宇[5](2020)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三优秀议论文习作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某校高三(1)班议论文习作个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高中阶段培养思维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议论文写作。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水平”对议论文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规定了明确的发展层级。SOLO分类理论是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其等级描述的特点与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有一致之处。笔者以上海市某校高三(1)班为例,分析学生议论文习作整体水平,并运用SOLO分类理论对其中的优秀习作进行分析,发现和归纳这些习作反映出写作者思维上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之道。本研究通过对任教教师和具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访谈,试图挖掘教师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思考,并进一步了解学生解决写作问题的思考路径,从更深的层面了解高三(1)班的写作现状。最后以SOLO分类理论为基础,对研究得出的现状进行总结与反思。本研究各章主要发现与研究结论:1.基于SOLO分类理论,从“能力”“思维操作”“一致性与收敛性”三个方面对具有典型性的优秀习作进行了基本分析,发现SOLO分类理论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习作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论点准确程度,分论点的关联程度以及论点与材料的一致程度。2.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发现任课老师为了解决学生议论文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努力:设置论据积累与运用课程,设计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表,梳理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步骤,关注议论文习作的情境性。但是教师对议论文写作核心知识的理解有待商榷,其教学方法单一,习作反馈不足。3.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能经常写出优秀习作的学生对于议论文写作路径有比较清晰的理解,极个别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一路径,但是大部分学生处于理解知识,而运用不熟练的状态。4.通过对高三(1)班优秀习作的现状分析和对其师生的访谈分析,立足于SOLO分类理论,从“论点提取”“各论点之间的关系处理”“提高论证丰富性”等角度对高中议论文写作现状进行总结与反思。

马珺媛[6](2020)在《浅析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艺术风格和演唱技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扎特的一生在对作品的追求上都是严谨和要求完美的,他没有被生活的困苦所胁迫,反之他的乐观和对音乐的执着紧紧的捆绑在一起,他那来自灵魂深处细腻的感情都淋漓尽致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笔者所研究的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中对风格和技巧的把握十分考究,歌曲对演唱者歌唱技巧的要求不是极高,中级以上声乐爱好者都可以尝试演唱,演唱莫扎特的作品可以提高演唱者的声乐敏感度,也提高了艺术修养。笔者拜读和学习了众多资料,以包雯茜发表的《灵里的莫扎特-浅析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为例,学习到了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会咏叹调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学习加以揣摩和归纳,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紧地把握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特有的性格脉络,懂得了如何让歌者能够更好的准确表达,为日后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动能。

张津梁[7](2020)在《从“中和位育”到“明伦” ——潘光旦儒家自我主义的现代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关于“差序格局”和“自我主义”的争论,就是儒家自我去向的问题。为了回应这一问题,从近代思想史中古今中西之争出发,考究儒家自我去向,在近代思想争鸣中儒家自我日趋扑朔迷离。同时,儒家自我去向也是社会学领域关注的命题,潘光旦融合优生学、人类学、社会学、儒家思想传统等,系统检视中西方各种思潮之流弊,建构了“儒家自我主义”的思想体系。他将儒家思想中的两个概念“中和位育”和“明伦”,放置在现代西方诸种思潮中去反思和检视,从儒家“贯通”角度给出了儒家自我的现代去向,即通过“明伦”来达至“中和位育”。本研究首先考察近现代思想史中的三种思潮:个人主义、民族主义、社会改良派和马克思主义,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分别以“启蒙”和“救亡”为关怀点,塑造了近现代中国独特的思想及政治生态。个人主义不断解构“家庭主义”,试图重塑中国人的“自我观”;民族主义者以国家政权制度建设来拥抱“国民”;社会改良派和马克思主义者把乡村建设、平民教育和社会革命纳入到中国社会再造中。三种思潮焦点都集中于儒家自我的去向,正是在三种思潮争鸣中潘光旦重新诠释了儒家“中和位育”的思想。他将优生学和演化论与儒家“中庸之道”相结合,给出了儒家自我的最终目标——“中和位育”。在“中和位育”的感召下,潘光旦融合了儒家思想的四个维度(人文思想)和五个“古今中西学派”,在儒家“通天地人”基础上实现了“中和位育”的新汇通——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并不是儒家自我主义的归宿,潘光旦以儒家修身工夫为考察对象,从“明伦”的角度给出了儒家自我回归的方法。

都萧雅[8](2019)在《《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与时代》是依托浙江大学文学院发行于1941年到1948年的一份学术同仁月刊,共发行53期,核心撰稿人有钱穆、张其昀、谢幼伟、张荫麟、贺麟等着名学者。《思想与时代》同仁处在“抗战建国”时期,其学术研究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使命,致力于探索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诸多难题的解决方案:如何构建现代国家的民族认同;如何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革新纲常礼教的封建专制性,化解其与现代国家平等、民主的政治伦理的冲突;如何调和中西、新旧伦理思想的紧张以及科学、人文价值的分离造成的伦理危机。《思想与时代》的伦理思想即是指以这份月刊为载体的月刊同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守望伦理传统、开展文化本位主义的伦理启蒙、对现代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探索性建构、对政治伦理的实体性建构。就学术特色而言,《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三本学术刊物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史上的“东南学派”。其显着特征是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提倡“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并努力坚守文化的民族性。《思想与时代》也是如此,其伦理旨趣与特色表现为:融贯新旧、沟通中西;习道术、明人伦;为实现“抗战建国”的目标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思想与时代》同仁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对传统伦理价值的坚守和对现代性伦理价值的启蒙是他们文化保守主义伦理观的理论展开,对于“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建构和他们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他们文化保守主义伦理观的现实展开。在对于传统伦理的坚守层面,他们否定全盘西化论者完全抛弃中国传统伦理的不合理态度,提出“现代化但并不西化”;否定科学万能说,重估传统伦理的人文价值;对现代化的不良症状展开超前批判,肯定传统伦理之“合理的生活态度”。他们借助美国新人文主义、西方非理性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学说为儒家伦理做了存在价值、方法、伦理道德价值导向等方面的辩护。他们认为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中德性伦理之人格理想与强调孝亲忠国的社会理想、规范伦理中强调礼之别与乐之化的抽象伦理精神值得守护。在此基础上,只有努力积极地对传统儒家伦理进行“现代化改造”,才能真正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在对现代性伦理价值的伦理启蒙层面,月刊同仁认为传统儒家伦理“重德轻智”的伦理优先性以及重直觉不重分析归纳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但中国文化仍有接受科学的可能性。他们还探讨了科学共同体建制内部的伦理规范以及科学工作者的社会伦理责任,对核伦理的论述展现出了明显的责任伦理色彩。他们对于伦理道德的近现代转变也有着本质的认识:否定传统伦理的专制倾向,顺应个体道德本原“由天到人”的转变,强调个体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否定传统伦理中的等级制度,强调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伦理精神。以《思想与时代》同仁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伦理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做了甄别,既认同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性伦理价值,又坚守伦理的民族性。他们强调伦理传统与民族特性的深度关联,因此,他们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又与受伤的民族感情相联系起来,为民族主义提供了坚实的情感与文化基础,强化了国族伦理认同与国家伦理认同。月刊同仁对于“民族国家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建构处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国家观念的近代转变的大背景之下,对于国族认同的建构以“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概念为基础,致力于论证国族同一性与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对于国家认同的建构则对外争主权,对内讲民权。他们建构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是“历史-文化共同体”与“法律-政治共同体”的统一。月刊同仁多持“伦理的政治论”,认为政治应当有道德理想,伦理体系也应当对政治起到导向监督的作用。他们的国际政治伦理思想经历了由世界主义伦理到民族主义伦理的近现代转变,强调国家主权至上,反对国际政治霸权。他们的国内政治伦理思想表现出了明显的伦理启蒙特征。他们提倡自由、民主的现代政治伦理价值。他们的民主观是一种“高调的民主观”,民主的精神意义远远超过了民主的程序和制度意义。他们的自由观是一种“有组织的自由观”,强调个人自由的发展不能与公共利益相悖。此外他们基于当时的《五权宪法草案》,对于政治制度应当遵循“分权精神”还是走“全能政府”路线也有一定探讨。月刊同仁将人看作“在境性的个体”。他们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认为不能忽视个体人性中的民族诉求,但是个体可以参照其他文化对自己文化的道德原则进行反思。因此他们一方面重视个体的民族身份,另一方面也强调个体的道德自由和政治自由。既争取自己民族的自由,也尊重其他民族的自由。总之,《思想与时代》的同仁们,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既坚守了中国传统伦理的优秀内容,又吸收了西方的现代伦理观念,力图建构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面向未来的伦理体系。他们的思考固然因时代的局限有诸多不足,但依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启示意义。

陈小迁[9](2019)在《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文中认为冷战后乃至20世纪中后期以来,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并充分发挥治理能力是世界各国所追寻的主要发展目标。海湾君主制国家(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巴林、阿曼)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起于20世纪初期沙特现代民族国家建立。随着石油财富的涌入以及60、70年代英国殖民者逐渐退出海湾地区,各酋长国的治理任务也由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转向发展和完善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历经数十年发展,海湾君主制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治理成果,它们大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富足、社会康乐。然而,在繁盛表象之下,海湾诸国的国家治理正处在十字路口之上,旧有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越发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以往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引发了诸多治理矛盾。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只有坚定推进国家治理变革,切实提升治理能力,解决遗留的治理顽疾,持续推进国家发展,才能应对新时期的多重挑战,辩证地抓住利好机遇,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治理理论学派众多,至今尚无普遍认可的理论范式。鉴于此,本文以客观情况为基础,站在国家层面的治理视角,采取国家发展史与治理理论相互结合的方法,从20世纪初期以来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现代国家治理演进历程出发,探讨并总结符合海湾诸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成果、问题及转型路径。为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本文选取沙特阿拉伯和巴林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为研究中心,文中仍然会少量涉及并论述海湾君主制国家共有的治理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主要构建于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四个方面,并且治理演进与变革受到内部与外部的多重影响。因此,本文共分七部分,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由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治理变革机制五章所构成,以求对沙特与巴林的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体系性地研究。导论阐述了研究缘起、中外学术史、论文研究方法、治理理论辨析及研究框架,并且对20世纪以来的沙特与巴林国家治理演进脉络做简要梳理,以明晰它们的国家治理发展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结语部分首先判析了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治理模式,并且分析了新时期沙特、巴林国家治理的变革情况,存在的改革悖论,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第一章探究了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问题,分别从国家治理的政治制度、权力核心构成、协商民主与立法权力、治理的行政体系与能力四个方面,对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体系构建及问题加以阐述。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体系较为完善,关键在于治理效能较为低下,制度性矛盾与传统治理观念限制了政治治理的高效施行。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经济治理问题,涉及海湾国家的经济治理特征、国家与市场关系、国家经济治理战略这三个主要问题,着重阐述了它们的经济治理基础、成果、问题及未来变革方向。在国家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市场的治理地位较低且能力较弱,无法实现国家与市场的协调发展,导致海湾君主制国家经济治理的执行力、顺应力及市场活力均有明显的不足,需要着力调整。第三章以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治理为主题,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湾诸国中社会结构的演变及特征,对沙特和巴林的国家与社会治理关系的变化情况,特别是“食利契约”下的福利国家与社会保障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加以探讨。此外,本章还就海湾君主制国家社会治理中存在的妇女权利、社会整合、贫富差距、部落认同、个体诉求、移民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社会治理是一个体系性工程,需要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调整社会治理政策,捋顺社会与国家及各群体间的关系,解决社会发展矛盾。第四章以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宗教文化治理为研究中心,对海湾君主国的宗教文化治理加以分类,并且概括分析各自的治理特征,对多种思潮冲击下的官方宗教文化治理政策及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探讨。文中认为,沙特和巴林对于非官方宗教文化群体严格管控的治理手段,加大了民众的逆反情绪,加之海湾地区什叶派的跨国教派认同,以及伊斯兰复兴主义甚至极端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沙特、巴林等国宗教文化治理方面的多重矛盾与冲突,威胁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第五章分析了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从20世纪初期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以来治理演进的动力机理,认为经济、文化及政治因素是治理发展的内部动力,海湾君主国的治理变革风潮具有传导效应,同时变革的方向与速度受到地区大国的严格管控。此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促进”政策使海湾君主制国家承受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压力,但出于铁杆盟友关系,美国对海湾君主国采取了与其他中东国家“区别对待”的保全政策。总体而言,沙特、巴林等国家的治理演进中存在变革与停滞、体系性改革与局部性改革、精英引导与民众行动等七组关系。概而言之,本文以国家治理的四个构成要素以及治理嬗变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焦点,选取沙特阿拉伯与巴林为典型研究对象,在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海湾君主制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发展的一系列事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起分析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框架,试探性地总结并评价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同时为其治理变革找寻出路。

柳蔚[10](2019)在《为机器立心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化,特别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处处都在推动着教育变革。第四次科技革命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等等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打造了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机器智能为特征的智能时代。教育处在新的发展周期,科技孕育着新的未来,教育需要变革,来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智能时代到来之际,高等学校应该未雨绸缪,肩负起为机器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发展运思的使命与责任,高校通过人才的培养来传递这种使命与责任,为机器立心不仅体现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观念层面,而且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实践层面。本文的研究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并得出了相应观点。一、描述和概括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与影响,从而唤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使命。技术发展并非意味着精神进步,甚至会导致人类道德堕落。历史早已将潘多拉的魔盒拧开,技术越发展,教育的人文使命越迫切。环顾现实,人工智能技术的侵略性、不可逆性、毁灭性以及极致单一性等特点日益突出,它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环境,也正在影响人类的精神——道德生活。二、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观念层面需更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代伦理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必须贯穿于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类的命运日益取决于教育的方向性选择。智能时代教育的人文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灯塔,而且是社会进步的基座。“为机器立心”是教育的时代使命,技术进步融入人文关怀,为未来教育预警;“为生民立道”是教育的社会责任,人的教育要实现真善美,为未来社会护航;“为发展运思”是教育的未来轨迹,人才培养需要新思维,为未来发展奠基。三、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实践需转变。学科体系应遵从适应性、切实性、相关性、引导性的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逻辑、国家政策导向、办学理念等因素的变化,将会呈现出横断学科普遍化、边缘学科中心化的发展态势。面对人工智能人才的明显缺口,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新兴专业的设置、传统专业的革新以及落后专业的裁撤,同时也需遵循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市场需求以及专业结构的理性过程,坚持多元质量观的多元评价方法。高校课程应根据时代的特征,建立起开放性、灵活性、价值性、选择性与定制性的课程体系,利用通识课程来培养基本素质、利用德育课程来进行价值引领、利用综合课程来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元课程和非标准化的课程来进行知识结构的搭建和促进个性的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有人机共存的教学环境、个性张扬的教学方式、多样灵活的教学形式,这些变化的基础在于,哲学层面的存在主义哲学、心理学层面的人本主义与多元智能、技术层面的智能机器参与教学以及大数据辅助教学。

二、我们将走向何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将走向何方?(论文提纲范文)

(1)商代甲骨文地名统计与地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干支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
        一、商代甲骨文地名研究综述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本文考证甲骨文地名地望时遵循的原则
        一、充分吸收文字学考释成果,力求地名认定与释读的准确
        二、注意区分地名、族名与人名
        三、利用“族徽”材料考察卜辞地望时注意“族徽”的内涵
        四、使用“文献对照法”注意考辨文献信息,重视卜辞地名系统内证
        五、选择合理的系联卜辞标准
第二章 甲骨文所见地名再统计
    一、甲骨地名的辨别
    二、商代的政治地理模式
    三、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方国、侯伯统计
    四、商代甲骨文所见地名统计
第三章 以黄河为参考的地名系联与地望考证
    第一节 商代黄河下游水道考辨
    第二节 商代河神及祭河场所考
    第三节 甲骨文中所见近河地名考
第四章 以“征夷方”事件为参考的地名系联及地望考证
    第一节 帝辛十祀征夷方卜辞排谱补论
    第二节 商周攸地地望及帝辛十祀夷商战争主战场考
        一、甲骨文“攸”释字补说
        二、商周时期攸地地望考
        三、帝辛十祀夷商战争主战场区域考
    第三节 十祀伐夷方相关地名梳理与地望考证
第五章 以其他军事事件排谱为参考的地名系联及地望考证
    第一节 卜辞所见“丰方”及相关地望考证
        一、甲骨文“丰”释义
        二、与“南丰方”有关的族地名考
        三、与“四丰方”有关的族地名考
    第二节 商王朝与诸方的军事事件及相关地望考证
        一、武丁中期一组军事事件排谱与相关族地考证
        二、伐盂方
        三、(?)方及相关族地考证
        四、土方及相关族地考证
        五、召方
        六、絴方
    第三节 伐阴美方排谱及相关地望考证
    第四节 与“(?)”相关的地名系联与地望考证
第六章 以田猎事件为参考的地名系联及地望考证
    第一节 关於商代田猎地及田猎区研究的回顾
    第二节 甲骨文中所见田猎地梳理与系联
        一、以“(?)”为中心的地名系联
        二、以“敦”为中心的地名系联
        三、以“盂”为中心的地名系联
        四、以“丧”为中心的地名系联
        五、一些疑可与文献对照的田猎地地望考证
    第三节 卜辞中其他难以系联的田猎地整理与研究
第七章 甲骨文所见商代地名系统
    一、商代晚期王畿考
    二、卜辞所见商代田猎地分布考
    三、卜辞所见商代农业地考
    四、卜辞所见商代仓储地考
结语
本文所引缀合来源表
参考文献
    1.古籍类
    2.着录书类
    3.工具书类
    4.专着或文集类
    5.考古报告、汇编、方志类
    6.论文类
    7.电子资源
索引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後记
附:甲骨文所见商代地名分布简图

(2)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法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1.2 暴力与日常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1.3 批判与日常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1.4 写作与日常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2.2 虚构与象征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2.3 同时代的颜色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3.4 中性批判的“我”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4.3.1 中性——言语关系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5.1 日常与现实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5.1.4 “远”和“空”的旅行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5.3 窥视内外
        5.3.1 内部窥视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5.4.1 牧神与现代性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致谢

(3)通过演唱《我走向何方》感受莫扎特歌剧的古典音乐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
二、通过演唱《我走向何方》感受莫扎特歌剧的古典音乐风格
    (一)演唱莫扎特歌剧首先要有扎实的演唱技能
    (二)严格按照谱例来演唱,不要出现上滑音和下滑音
    (三)速度、力度要根据标记来演唱
    (四)演唱莫扎特歌剧要做到连贯,平稳,典雅,明朗
三、结论

(4)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破“左”倾教条迷雾:“一分为三”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文革”时期“一分为二”思维的泛滥
        一、“矛盾论”庸俗化为“一分为二”
        二、“评法批儒”运动中登峰造极的“二分”思维
    第二节 两次“合二而一”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一、“文革”前的“合二而一”大讨论
        二、“反封建”运动中“合二而一”大讨论的重启
    第三节 “文化热”及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一、“文化热”与传统文化再审视 30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第二章 跳出一元主义窠臼: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进路
    第一节 由马列主义转入中国哲学史
        一、自黑格尔回到真实的“否定的否定”
        二、开启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历程
    第二节 从“二”到“中”:“一分为三”说的发轫
        一、反思“文革”及对“二分”思维的批判
        二、“一分为三”的最初提出与《“中庸”平议》
    第三节 走向多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
        一、庞朴对19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二、倡导和而不同以超越各种一元主义
    第四节 “一分为三”说的建构与完善
        一、庞朴对“一分为二”的总体认识与批评
        二、理论梳理与思想考释的终极成果——“三分学说史”
        三、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哲学观概述
第三章 通达辩证之三境界: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核心观念
    第一节 “一分为三”的理论基石是“中庸”
        一、“中庸之道”与调和“两端”的折衷主义之辩
        二、孔子评价与“中庸”的四种基本形态
        三、庞朴的“中庸”诠释特色及在“中庸解释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一分为三”的中心思想是“不执一”
        一、“一”与“执一”的内涵
        二、“执一”的两种表现:极端与片面
        三、“不执一”:尚中但不执于中
    第三节 “一分为三”的修养境界是“辩证之三
        一、“三”代表“中”
        二、“三”代表“圆融”
        三、“三”代表动态平衡
第四章 探索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
    第一节 庞朴对文化密码“三”的探源
        一、“太一生水”的辩证性
        二、混沌与黄帝的思想交织
        三、六峜→五行→阴阳
    第二节 庞朴对儒家“三重道德”的挖掘
        一、天人三式与“三重道德”
        二、“三重道德”内容体系:“六德”“四行”“五行”
        三、儒家“三重道德”的内在关系及现代解构
    第三节 基于“一分为三”说的中国文化理论
        一、文化的“三分结构”理论
        二、“忧乐圆融”的中华人文精神
第五章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推进与争鸣
    第一节 “一分为三”学派的内部辩难与发展
        一、雷正良、杨远富的“一分为多”论与庞朴的批评
        二、周德义对“一分为三”认识观的发展及对庞朴的批评
    第二节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可能性探究
        一、理清“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纠缠关系
        二、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几条批判
        三、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阻力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庞朴重要论文首版情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三优秀议论文习作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某校高三(1)班议论文习作个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 概念界定
    五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高三优秀议论文习作研究设计与基本情况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 高三优秀议论文习作个案研究设计
        二 师生访谈的研究设计
    第二节 对高三上议论文习作的整体状况分析
        一 班级的整体水平
        二 历次作文成绩情况分析
        三 个人历次作文成绩分析
第二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学生优秀习作样本个案现状分析
    第一节 学生优秀习作个案的问题分析
        一 问题的概括概况
        二 论点存在逻辑谬误及原因分析
        三 论点不明确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 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 分论点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六 论证结构过于简单及其原因分析
        七 问题小结
    第二节 学生优秀习作个案出彩之处分析
        一 利用分论点之间的相关信息,生发出新的观点
        二 分论点之间联系紧密
        三 论据的积累与选择
第三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师生访谈与分析
    第一节 教师访谈过程的分析与评价
        一 教师访谈过程及分析
        二 教师访谈评价
    第二节 教师访谈过程的分析与评价
        一 A学生访谈过程及分析
        二 B学生访谈过程及分析
        三 C学生访谈过程及分析
        四 学生访谈评价
第四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高中议论文写作中提出论点的教学
        一 “论点提取”问题阐述
        二 “论点提取”路径
    第二节 高中议论文写作之论点关系处理的教学
        一 “一致性与收敛性”与“思维操作”问题阐述
        二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关系处理”路径
        三 “分论点关系处理”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B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C 学生优秀习作个案梳理
附录D 优秀学生习作(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浅析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艺术风格和演唱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莫扎特生平及音乐会咏叹调作品介绍
    一、莫扎特生平简介
    二、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由来
第二章 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创作背景
    一、创作背景
    二、歌词梗概
第三章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艺术风格把握
    一、抒情性
    二、戏剧性
    三、表演性
第四章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演唱技巧分析
    一、音色的处理
    二、气息的运用
    三、速度的把握与力度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从“中和位育”到“明伦” ——潘光旦儒家自我主义的现代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儒家身份重建及“自我主义”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古今中西之争中的“位育论”——主义之争与“中和位育”
    2.1 思想界的“家国解构”与儒家“自我”的丢失
        2.1.1 个人主义对于“家庭主义”的解构
        2.1.2 从“天下”到国家——民族主义的国家建构
        2.1.3 “社会改良”和马克思主义思潮——从“社会”改变中国
    2.2 “位育论”与儒家“为己”的回归
        2.2.1 “通天地人三才”与“中和位育”
        2.2.2 通与偏下的“顺当位育”和“失当位育”
        2.2.3 .儒家思想和西方思潮的“蔽”
        2.2.4 民族位育——儒家情怀下的“现实关怀”
    2.3 小结
第3章 从“人文思想”到“新人文主义”——儒家“天地人”关系的“新汇通”
    3.1 主体和环境合和相生下的新“天地人”汇通关系
        3.1.1 对人以外的各种本体——天道和物道
        3.1.2 人与人的关系——伦
        3.1.3 人与己的关系——情欲的“节”
        3.1.4 人与已往和未来的人的关系——慎终追远、谨始怀来等观念
    3.2 新人文主义
        3.2.1 派与汇——新人文主义的内在理路
        3.2.2 “己”身的去向及“人”的缺失——潘先生新人文主义的外在理路
    3.3 小结
第4章 “中和位育”的达至方法——明伦
    4.1 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明伦
        4.1.1 “伦”的说文解字
        4.1.2 “伦”的两个内涵——类别和关系
        4.1.3 五伦的由来演变
    4.2 明伦之方法论实践——从为“仁”由己到“文化自觉”
        4.2.1 “明伦”的实践起点——为仁由己
        4.2.2 “伦”的“旧邦新命”——“将心比心”基础上的“推己及人”
        4.2.3 “觉伦”——文化自觉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讨论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8)《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思想与时代》的时代、思想背景与主旨
    第一节 危机与转型的时代
        一、民族危机:民族生存与民族认同
        二、伦理危机:新旧伦理的冲突与科学、人文的冲突
    第二节 思想承续
        一、伦理思想史上的东南学派
        二、《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一脉相承的伦理观
        三、《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伦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
        一、伦理旨趣:融贯新旧、沟通中西
        二、伦理精神指向:习道术、明人伦
        三、伦理目标:“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
第二章 守望伦理传统
    第一节 传统伦理文明的合理性
        一、西化论否定传统伦理之反思
        二、科学主义否定传统伦理之反思
        三、传统伦理“尽人性”的合理生活态度
    第二节 继承儒家伦理的路径探索
        一、人文主义路径
        二、非理性主义路径
        三、新黑格尔主义路径
    第三节 儒家伦理之“常德”
        一、人生态度与理想人格
        二、孝亲与忠国
        三、礼之别与乐之化
        四、伦理承续与方法转变
第三章 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启蒙
    第一节 科学的伦理启蒙
        一、“重德轻智”之弊
        二、科学社会中的伦理与社会中的科学伦理
        三、责任伦理之先声
    第二节 “自由”“平等”的伦理启蒙
        一、从“天命”到自由意志
        二、从等级依附到自由平等
    第三节 伦理启蒙的特质
        一、民族性之常与时代性之变
        二、教育的伦理启蒙导向与功用
第四章 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与建构
    第一节 伦理实体与伦理范式的转型
        一、华夏、诸夷到“中华民族”
        二、“家-国”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建构
        一、“中华民族”的历史同一性
        二、“王权国家”到现代民族国家的伦理基础
第五章 文化保守主义的政治伦理思想
    第一节 伦理的政治:以伦理导政治
        一、政治有道德论
        二、伦理对政治的价值导向
    第二节 现代转型背景下的国际政治伦理
        一、世界主义伦理到民族主义伦理
        二、国家主权至上与反对强权
    第三节 以启蒙民众为导向的国内政治伦理
        一、“高调民主观”与“有组织的自由观”
        二、五权宪章之制度正当性
结语 救亡与启蒙的调和
    一、道德选择型的个体身份认同模式
    二、不可通约的民族价值与自由价值
附录:《思想与时代》作者发文统计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二、中外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理路
    四、治理理论辨析与研究框架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现代国家治理的发展脉络
第一章 制度化权力运行与复合施政体系: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政治治理
    第一节 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体制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威权主义治理构建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政治治理的政体类型
        三、海湾君主制国家威权治理的合法性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权力核心
        一、家族权力国家化:责任性与控制力
        二、权力核心的继承问题:表现与差异
        三、权力核心圈的派系情况与互动关系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协商民主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协商传统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人员构成
        四、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效能与问题
    第四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行政机构与施政能力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机构功能化的演进
        (一)沙特阿拉伯行政体系的发展阶段
        (二)巴林的行政体系的发展阶段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体系的施政能力评价
        (一)行政能力的评价标准梳理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能力的简要评价
    小结
第二章 资源型经济模式转型与市场化运作: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的基本特征
        一、国家主导的经济治理模式
        二、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
        三、外籍劳工数量庞大的劳动力结构
        四、第一、二、三产业之间转换不合理
        五、与全球市场走势密切相关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中的国家与市场关系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差异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私营部门的发展情况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私有化进程
        四、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商人类型与政商关系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职能与市场经济改革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资源配置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竞争规则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宏观调控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战略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规划
        (一)经济治理规划相关理论与沙特、巴林的治理规划概述
        (二)沙特阿拉伯经济治理的五年发展规划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的长远规划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经济多元化转型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经济多元化转型的政策特点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多元化转型路径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本土化人力资源政策
    小结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与“食利契约”下的治理问题:沙特与巴林的社会治理
    第一节 二战后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社会结构演变及特征
        一、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动
        二、城市化催生人口的地域空间结构变化
        三、社会阶层变动:“中产阶层”崛起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一、“食利国家”概念与海湾君主制国家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国家与社会的契约关系
        三、“食利契约”与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稳定
        四、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保障传统与现代福利国家理论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福利国家构建途径
        六、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福利制度的问题与转型出路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
        一、妇女的社会地位与角色权利问题
        二、群族身份与社会整合问题
        三、社会财富分配与贫困问题
        四、部落传统与社会组织结构问题
        五、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的个体诉求问题
        六、海湾社会中的移民问题
    小结
第四章 官方宗教文化规则与多维思潮冲击:沙特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治理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治理类别
        一、沙特阿拉伯:瓦哈比教派与宗教文化治理
        二、巴林:统治家族与社会民众的宗教派别错位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与国家治理
        一、伊斯兰宗教信仰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二、阿拉伯部落文化的承袭
        三、官方宗教文化原则与治理方式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宗教文化治理中的交往纷争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思潮及群体
        二、跨国宗教文化的认同及治理问题——以什叶派为例
        三、政府对非官方宗教文化的治理政策与发展出路
    小结
第五章 国际及地区形势的内外动力与变革矛盾:沙特与巴林的治理嬗变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内部动力与地区效应
        一、沙特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内部动力:经济、文化与政治因素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地区效应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域外力量:以美国“民主促进”为例
        一、美国对海湾君主制国家“民主促进”的现实考量
        二、阿拉伯剧变前美国对海湾君主国“民主促进”的政策框架
        三、阿拉伯剧变后美国“民主促进”政策与海湾悖论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七组矛盾
    小结
结论 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治理之路通往何方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国家治理模式判析
    二、新时期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国家治理变革与问题
        (一)巴林:寻求国家稳定的治理变革趋向
        (二)沙特阿拉伯:全方位的国家治理变革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变革的悖论与出路
    三、面向时代大潮中的挑战与机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10)为机器立心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1、实践背景
        2、政策导向
        (二)研究意义
    二、现有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基本特点
        (三)主要研究观点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时代
        (三)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与转变
    第一节 AI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一、起起落落的曲折发展
        二、几大领域的应用落地
    第二节 AI时代若干新认知
        一、AI时代的哲学探索
        (一)如何定义机器智能
        1、感知智能:能够看见世界听见世界
        2、判断智能:超越人类智商
        3、学习智能:轻松复制千万个阿尔法狗
        (二)AI技术特征
        1、AI技术的侵略性
        2、AI技术的不可逆性
        3、AI技术的毁灭性
        4、AI的极致单一性
        (三)人与机器的关系
        1、促进与消退
        2、竞争与合作
        3、利用AI优势
        4、发挥人类优势
        (四)人的概念的颠覆
        二、重塑社会拥抱未来
        (一)未来的工作:蓝领、白领、金领,机器都会毫不留情
        (二)未来的决策:交出你的掌控权
        (三)未来的法律:谁来为机器的行为买单
    第三节 AI时代的教育使命
第二章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
    第一节 为机器立心:技术进步融入人文关怀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贯通
        二、技术研发与心性培育的结合
        三、传统人文与当代伦理的建构
    第二节 为生民立道:人的教育实现真善美
        一、教育回归真善美
        二、教育唤醒人文精神
    第三节 为发展运思:人才培养新思维
        一、一专多能
        二、贯通思维
        (一)立体思维
        (二)情境思维
        (三)互动思维
        (四)关联思维
    第四节 案例分析:将人性置于人工智能的中心
第三章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实践的转变
    第一节 学科体系的突破
        一、AI时代学科体系特征
        (一)横断学科普遍化
        (二)边缘学科中心化
        二、AI时代学科体系变化
        (一)影响因素
        1、社会需求变化
        2、学科发展逻辑
        3、国家政策导向
        4、办学理念引导
        (二)变化原则
        1、适应性
        2、切实性
        3、相关性
        4、引导性
        三、案例分析——如雨后春笋的人工智能学院
    第二节 专业设置的变化
        一、AI时代专业设置应然标准
        (一)逻辑起点:人才培养与人的发展
        (二)理性过程:市场需求与专业结构
        (三)多元评价:多元质量观
        二、AI时代专业设置实然分析
        (一)智能人才缺口明显
        (二)专业设置与时俱进
        1、新兴专业的设立
        2、传统专业的革新
        3、落后专业的裁撤
        三、案例分析——2017 年新增智能相关专业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革新
        一、AI时代高等学校课程特征
        (一)开放性
        (二)灵活性
        (三)价值性
        (四)选择性
        (五)定制性
        二、AI时代高等学校课程应变
        (一)通识课程:基本素质培养
        (二)德育课程:正确价值引领
        (三)综合课程:思维能力培养
        (四)多元课程:知识结构搭建
        (五)非标准化课程:促进个性发展
        三、案例分析——“新”与“旧”的课程设置
    第四节 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AI时代教学方式的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1、人本主义
        2、多元智能
        (三)科技基础
        1、智能机器参与教学
        2、大数据辅助教学
        二、AI时代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人机共存的教学环境
        (二)个性张扬的教学方式
        (三)多样灵活的教学形式
        三、案例分析——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访谈
附录二:关于“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转变”访谈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我们将走向何方?(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代甲骨文地名统计与地望研究[D]. 唐英杰. 西南大学, 2021(01)
  • [2]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3]通过演唱《我走向何方》感受莫扎特歌剧的古典音乐风格[J]. 张毓婷. 北方音乐, 2020(14)
  • [4]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D]. 陈珊. 山东大学, 2020(12)
  • [5]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三优秀议论文习作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某校高三(1)班议论文习作个案为例[D]. 谢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浅析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的艺术风格和演唱技巧[D]. 马珺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从“中和位育”到“明伦” ——潘光旦儒家自我主义的现代建构[D]. 张津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6)
  • [8]《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D]. 都萧雅. 东南大学, 2019(01)
  • [9]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D]. 陈小迁. 西北大学, 2019(01)
  • [10]为机器立心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D]. 柳蔚. 深圳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我们去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