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破户籍壁垒

中国打破户籍壁垒

一、中国全面拆除户籍藩篱(论文文献综述)

刘铭秋[1](2021)在《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及其治理研究》文中认为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原新利[3](2020)在《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徙是一直存在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口流动与迁徙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自2016年开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加快了农民进城的速度,大大扩充了农民进城的规模。与传统的城市化建设不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不是物而是人,是进城人口的本地化,是农民的市民化。我国的城镇化推进速度之快令世界惊叹,但也埋下了隐患。在行政目标高效推进的同时,忽视了社会治理法治化框架的整体构建,对城市外来人员“安居谋业”问题基本采用政策性方式,没有对进城农民生存、生活乃至长期发展的基本权利进行研究和保障。户籍改革以及居住证制度虽然缓解了进城农民的待遇差异性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进城农民享有城市同等福利水平的目标,户籍改革短时间内也无法解决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落户难题。2016年《居住证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后,申领了迁入城市居住证的公民作为城市移民在城市务工和定居。但由于各种福利待遇的城乡二元分割,其各项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利益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甚至会因为城市某些“发展目标”而被牺牲。这部分群体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个人乃至群体的“城市化”面临诸多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学界正逐步扬弃“农民工”或者“流动人口”之类的称呼,转而提出“城市移民”概念作为解决进城人口权利保障进路。城市移民不仅是一个概念的翻新,更是一支庞大人口队伍利益轮廓的逐渐清晰化表征,移居到城市的农民不再回到乡村或者无法再回到乡村(土地被征用),因此保障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制度才会特别重要,因为只有法律上的权利保障才能最终作为一种稳定而安全的制度来保证进城人口的“城市化”。城市移民的社会权是公民基本权利,是区别于自由权的公民权利类型。社会权是移民社会人格和精神人格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宪法权利,属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确认的社会权,考虑到社会权利落实的制度保障,论文立足我国宪法中社会权的规范体系,确立城市移民社会权的构成内容为城市移民的劳动权、移民及其子女受教育权以及物质帮助权。社会权涵盖了公民生存发展的各项重大利益。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来看,移民社会权保障对移民城市化具有经济、法治以及社会三大功能,是解决移民有效融入城市的法治路径。然而移民社会权保障所具有的突出功能并未得到普遍的认可和重视,移民在劳动就业、受教育权以及物质帮助权方面的保障现状令人堪忧。在就业机会、职业培训、子女受教育以及物质帮助(医疗、住房、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很多,客观方面是社会权保障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短时间无法达到保障的整体性,但主观层面法律制度配给不足乃是最直接原因。目前移民“半城镇化”的突出矛盾与缺少上述基本权利的法治保障不无关系。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权利缺席”,户籍制度及其附随利益仍然发挥人口的管控作用,城市移民专门性立法的欠缺等都造成了社会权保障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新型城镇化缺失“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城市化进程始终依赖政策之治而不是法治、移民持续受到歧视、移民与城市的深度融和困难等诸多问题都与高速度的城市化率明显不匹配。溯本求源,“人”的城市化依靠权利的支撑和法律制度保障来实现。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包含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两个层面:社会权保障首先需要从立法层面进行整体性构建。我国宪法中社会权条款占有不少的篇幅:总纲和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中有7条共19个条款专门针对社会权进行了规范,结合序言和总纲中关于国家基本任务的条款,我国宪法比较明确的给出了公民社会权的主客体、内容、保障原则、国家义务等等。构建社会权保障的制度首先应该发挥宪法社会权条款的功能,为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奠定规范基础和制度框架。其次,我国城市化带动了大规模的迁徙人口进入城市,而其生存和发展等根本利益却无专门立法进行保障,传统立法在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方面乏力,造成移民在劳动权、受教育权等方面保障缺失,这不仅不符合法治与人权保障的原则,也会对人口的“城市化”造成负面影响。质言之,城市化发展实践迫切需要对城市移民的社会权进行专门立法保障,在体现权利保障平等性与科学性原则前提下,结合已有的行政规范以及实践经验确定立法的内容,构建立法实施配套措施。无救济则无权利,城市移民的社会权应该有相应的司法保障。社会权的可诉性虽然在理论界争论至今,但司法实务中从未缺少相应案例。从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来看,每项权利的保障内容和程度呈阶梯式递进。《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其一般性意见所列举权利内容及对应的国家义务,是权利保障的不同层次,也是政府负有的不同程度的义务,可以适用不同的司法审查标准,即严格审查、适度审查以及合理审查。上述司法审查标准对地方立法、行政规范性文件以及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和判断参照。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保障,移民的城市化需要符合人权保障和法治原则,需要构建权利保障的不同标准、需要实现权利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只有实现了进城人口的全面城市化,才能最终实现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法治化和现代化。

孔祥智,周振[4](2020)在《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历程、基本经验与深化路径》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历了赋予农民土地和劳动力自主配置权利、放宽要素流动限制与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三个阶段,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明显提升,既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又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存在的资源资产盘活不够、要素跨城乡和跨区域流动不畅、农村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持续做好资源要素盘活、流动与保护等工作,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制度基础。

李菁卉[5](2020)在《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秩序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成为劳动的生力军。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和中国的经济中心,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人口,从而成为典型的移民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入,导致了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加大,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存在着一些违法建筑和违法经营现象存在,滋生了流动人口的大量聚集,增加了治理难度。如何稳妥疏导、有效治理流动人口的问题,将成为一个多元化参与的一项重要课题。城市流动人口治理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为特定人群,他们具有以年轻劳动力为主、数量集中来源地广、低收入、生活条件差等特点,其具有同质性,形成了脏、乱、差的居住环境,给当地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难题。以流动人口的特点以及集聚地形成进行分析,对相关案例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如何利用有效的治理方式结合进行运动式治理,将流动人口进行有效“驱离”,疏解城市面临诸多的社会难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本文主要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协同治理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政策分析等方法,按照“五违四必”政策的要求,对城乡结合部的违法建筑、违规经营企业进行有效整治,短期内有效疏解当地流动人口。从多角度视角下分析了常规治理模式与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利弊,并提出对社区内的流动人口通过社区参与、开展邻里互助,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从而减少摩擦,从运动式治理过渡到制度化治理,促进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

陈浩[6](2019)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构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即如何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高水平贸易规则,构建具有世界最高开放形态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引擎。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界定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概念,明确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的原则,通过要素禀赋、全球价值链等理论找到自由贸易港能够聚集国内外优质要素的经济学寓意。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通过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汉堡、利物浦等成熟自由贸易港经验和世界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梳理,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差异化发展的模式,重点提出海南建设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的路径,探索金融、大宗商品、内陆等不同类型自由贸易港模式。本文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本文沿着“提出问题——理论研究——提出观点--经验借鉴——实践探索—归纳观点”的思路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共由七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等内容。本章内容属于提出问题部分。第二章是“自由贸易港理论基础”,通过要素禀赋理论、“守夜人”、“凯恩斯主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公共产品等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成长阶段、政府管制理论、全球价值链、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试图探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济学基础。本章内容属于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是“自由贸易港分析”,界定自由贸易港主要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以及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区别。本章内容属于提出观点部分。第四章是“全球着名自由贸易港的成熟经验”,通过梳理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和中国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等“综合服务型”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借鉴。第五章是“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介绍TPP、CPTPP、欧盟海关一体化、欧日经济伙伴协定和中国智利自贸升级协定相关情况,为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树立国际标准,争取建设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第四和第五章的内容属于经验借鉴。第六章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从推动消费、服务业、营商环境、金融开放、房地产、人员流动等方面重点探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特点,并浅谈其他内陆型、战略型和特殊功能型自由贸易港的构想设计。本章内容属于实践探索部分。第七章是“结论与讨论”,归纳本文研究形成的结论性观点,探讨本文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对该领域研究提出构想。本章内容属于归纳观点部分。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意义重大。一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下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国改革进程的必然。二是从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先进经验来看,自由贸易港是全球开放程度最高、货物服务人员高度自由流动的地区,但也存在发展腹地狭窄、本地产业薄弱、政府角色弱化等缺陷。三是从经济学上讲,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准入壁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策、规划和法治引导市场行为,避免市场失灵。此外,还要发挥制度设计优势,提高改革效应。四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要特色化发展,既要借鉴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等自由贸易港成熟经验,又要支持海南根据自身特色建设服务型自由贸易港,因地制宜推动制度创新实现最高水平的开放。本文创新点一是提出如何发挥自由贸易港的“中国特色”。主要特点包括制度设计更为灵活、以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为核心、注重发挥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发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及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等;二是通过分析逆全球化的原因,提出全球价值链既体现经济价值,又兼顾社会价值。所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既要围绕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创造全球最优的营商环境,为中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价值链提供制度保障,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率,也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全球市场的单一化分割,破除行政垄断和资本垄断,推动全球价值链向着普惠、共享的方向改革,体现制度优越性保障公平;三是梳理TPP等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内容,提出中国自由贸易港要对标国际规则和标准,不仅要实现货物、资本、人员便利化流动,更要推动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全球数据自由流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李凌方[7](2019)在《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及治理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H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城中村土地资源价值攀升,城中村农民、村干部等利益主体对土地资源的争夺白热化,利益冲突愈演愈烈。同时,在城镇住房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结构变化及社会心态变迁的背景下,城中村违法建设现象变得日趋严重,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难题和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城中村违法建设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博弈理论及治理理论,从制度供给、利益博弈及政府治理三个联动的维度,承袭“发生逻辑-困境解析-治理机制”要素因果链,遵循“理论演绎-实证检视-机制优化”的研究进路,对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及治理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基于以上思路和对湖北省H市的田野调查,通过对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从制度供给、利益博弈及政府治理三个联动的维度,以社会整体结构演进和个体特征结构演化的制度嵌合视角,提出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及治理的分析框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配格局不断调整,致使利益冲突多发,城中村违法建设成为土地和住房资源分配矛盾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发生和治理中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博弈结构。沿着理论分析和实证检视的研究逻辑,在深入分析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联动影响因素基础上,可以构建治理机制优化路径。(2)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博弈理论,可以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对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给出自恰性理论阐释和实证检视。研究认为,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的分析与验证是一个系统性过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不仅可以推进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规律探究的历史维度深度,也可以进一步拓展现实动态因素关联的广度。历时性维度揭示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的历史演变脉络和规律,共时性维度基于现时情境,进一步阐释城中村违法建设在当前时空情境下相关影响因素的联动逻辑。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城中村违法建设的历时发生逻辑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基本生存阶段;二是谋利发展阶段;三是从众炫耀阶段,渐次表现为民生需求型违法建设、经济驱动型违法建设以及跟风攀比型违法建设。从共时性角度看,三种类型的违法建设共存于现在阶段,都受到制度约束、个体策略、政府失效以及治理困境四个方面影响。城中村违法建设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农民、村干部和地方政府,农民和村干部是违建参与主体,地方政府是违建治理主体,分别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农民和村干部作为参与主体,其行为特征表现为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及机会主义。地方政府代表国家执行权力机关的意志,其行为特征表现为强制性和服务性、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以及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3)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和蔓延受扩散效应的影响。通过分析违建扩散模式和违建扩散阶段,总结违建扩散机理,揭示违建扩散效应。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来看,城中村违法建设扩散具有三种模式:一是辐射式扩散模式;二是“点-线-面”网状扩散模式;三是“差序格局”式扩散模式。其扩散表现为初发、蔓延、“井喷”及慢增四个历史阶段。(4)归纳基层管理实践中的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发现现有治理机制失效,致使违法建设治理困境形成。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组成的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选择了专项式治理、网格化管理及多元联动监管三种政策工具,在治理过程中表现出了阶段性、反复性及动态性特征。现有治理机制无法彻底阻断违法建设的发生,致使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陷入困境,其成因包括违建治理政策失范、政府治理能力弱化、执法人员行为异化。(5)针对违建治理困境,基于治理理论,本文从优化思路设计及具体路径选择关联递进的方式构建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优化路径。构建更优的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需要从宏观维度和微观路径两种思路进行嵌合设计。宏观维度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和推进机制整合;微观路径包括构建多元联动治理体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及强化执法人员激励约束。总体来说,优化思路体现在制度建构、利益引导及治理创新三个方面。具体优化路径为: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健全土地产权和储备制度;建立土地发展权共享机制,完善农民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城乡规划民众参与机制,构建违建全民共治模式;强化政府部门协调能力,构建规范的网络化执法体系;合理选择治理政策工具,建立违建监管常态机制。

秦朝明[8](2016)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加速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加快城市地区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也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升级。户籍制度改革的发展目标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建立新型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统筹协调、保障基本、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

李向振[9](2016)在《城边村日常生活与生计策略的民俗志研究 ——京北姚村故事》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城边村的土地制度和人地关系总是最容易发生变化。土地制度和人地关系的变化,又会最大限度的影响村民基于生计而做出不同的行动选择,这些行动选择既影响到个体的生活方式,又影响到村落整体的社会结构。因此,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在土地制度和人地关系变化带来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城边村不同身份的村民所做出的生计策略选择以及这些选择背后所蕴含的生活意义。城边村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成为“弃地”进城务工农民最初的落脚点。“失地”的本村村民与“离地”的外来农民,在组织和经营日常生活过程中,将城边村建构为生活共同体。本论文是关于北京城边村姚村村民生计策略、社会行动与村落生活的民俗志研究。与其他城市城边村有所不同的是,北京地区城边村受到制度和政策影响更为明显。这些制度和政策本身又会影响到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研究正是通过考察居住在姚村本村失地农民和外来离地农民的日常生活,结合相关的研究着述,主要回答在面对政策带来的外部生存环境变化和村落内部人地关系发生变化时,不同户籍身份的村民的日常行动与生计策略选择及其背后的逻辑。本研究打算至少完成以下两个目标:一是以民俗志文本的形式提供一个意在呈现城市化过程中城边村的日常生活图景,正是这些琐碎的、不容易被注意到的、日常的、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生活被赋予了极为生动的意义;二是在村落生活描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基于传统惯习形成的默会知识和生存性智慧如何影响了村民的日常行动和生计策略选择,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形塑了村落社会结构和重构了社会秩序。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呈现一个以日常生活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民俗志文本,并通过民俗志研究实现对于民众生活意义的理解;二是以日常生活的行动主体为研究对象,以日常生活为分析文本,这对于以往强调对民俗事象关怀的民俗学研究来说,既是补充又是挑战,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既有民俗学的研究路径;三是在研究中更强调村民的主体地位和我自己的个人感受,尝试将民俗看成是理解村民意义世界的方式,通过民俗分析村民的生存状态和其对于生活意义的表达与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民俗学对村落生活的进行整体研究的理念。有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叙述了研究的缘起、对象与意义,以现代民俗学研究路径的转向为切入点进行的相关着述梳理,继而是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田野历程等。第二章以白描的手法着重关注了姚村村落概况。分别从空间、边界与意义的生产角度,分析了静态的姚村村民生活的地理意义和社会意义上的空间构成;接着分析了自1948年以来,作为城边村,姚村村民经历的人地关系变迁过程。第三章分析了当前生活在姚村村民的劳作模式变化过程。主要从本村原有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两个群体的生计选择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正是劳作模式的变化,引起了村民个体、社会关系以及其与国家的关系的变化。第四章主要关注户口和身份的转变带给姚村村民个体生活的影响,着重分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边村村民在失地与离地过程中出现的身份再确认的尴尬与无奈。第五章关注姚村村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建构过程。人地关系的变化引起劳作模式变化,进而使得以传统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式微的情况下,姚村村民通过赋予传统交往方式以新的意义而重新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关系网络。这其中既包括了日常娱乐活动中的社交行为,又包括了传统“人情”关系的运作,还有外来流动人口苦心经营的“老乡圈子”和“相熟”关系。第六章关注姚村的政治运作体系,首先介绍了姚村“村居”共建的政治组织结构,其次分析了作为城边村村干部的角色问题,接着分析了村落传统权威向现代法理权威转变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最后通过个案,立足“过程-事件”分析方法,讨论了村民、村干部与基层政府之间的互动与博弈。最后一章是结论,主要立足于整个民俗志文本,分析了民众在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生存压力时,所做出的生计策略选择的内在逻辑,以及这些行动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意义。

罗淳,陈瑛[10](2015)在《中国乡城人口的分化态势与融合导向》文中研究表明乡城人口的分化与融合,表象看,取决于户籍制度的存废;深层看,还与城镇化所处的演化阶段密切相关,更取决于非农产业发展程度和"农转非"群体的生存发展境况。跨过50%城镇化率的中国乡城人口格局面临两种走向:或继续分化、落入城镇化的"拉美陷阱";或导向融合、实现"统筹城乡"的发展愿景。站在这种分合变局的历史关口,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就不能止步于拆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藩篱,还需要打破长期以来"城乡分治"导致的阶层流动固化僵局,坚持非农化引领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取向,赋予农业转移人口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更强的致富能力,才有助于抑制分化、导向融合,促成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早日到来。

二、中国全面拆除户籍藩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全面拆除户籍藩篱(论文提纲范文)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3)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移民概念解析及移民社会权
    第一节 城市移民概念界定
        一、城市移民概念适用
        二、我国城市移民人口特征
    第二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内涵及构成
        一、城市移民社会权内涵
        二、城市移民社会权的构成
    第三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的特殊性
        一、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的特殊性原理
        二、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义务的特殊性
        三、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程度的特殊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化视阈下移民社会权保障功能
    第一节 移民社会权保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
        一、社会权保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
        二、社会权保障提供了稳定的制度环境
    第二节 移民社会权保障对移民“城市化”的法治功能
        一、移民“城市化”遭遇困境
        二、保障社会权是移民“城市化”的法治路径
    第三节 移民社会权保障对促进移民城市融入的社会功能
        一、移民城市融入的阶梯与障碍
        二、社会权通过法治方式促进移民融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现状及制度成因
    第一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现状
        一、城市移民劳动就业权保障现状
        二、城市移民及其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现状
        三、城市移民物质帮助权保障现状
    第二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不足的法律制度成因
        一、户籍制度制约了宪法平等原则落实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功能有限
        三、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行政主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移民社会权立法保障
    第一节 欧盟移民社会权保障制度经验与借鉴
        一、欧盟移民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二、欧盟移民社会权保障制度
    第二节 发挥我国宪法中社会权客观功能
        一、我国宪法社会权保障的规范分析
        二、宪法社会权规范对城市移民社会权的客观功能
        三、宪法社会权客观功能发挥路径
    第三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专门立法
        一、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专门立法的应然性
        二、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专门立法原则与内容
        三、城市移民专门立法实施措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移民社会权司法保障
    第一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司法保障必要性
        一、社会权司法保障的价值
        二、司法保障对城市移民社会权的具体落实
    第二节 欧盟与美国的移民社会权司法保障的特点
        一、欧盟移民社会权司法保障特点
        二、美国迁徙者社会权司法保障特点
    第三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差异标准
        一、城市移民社会权最低保障程度
        二、城市移民社会权适度保障程度
        三、城市移民社会权最优保障程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历程、基本经验与深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基本历程
    (一)1978—1991年:确立家庭经营地位,赋予农民土地、劳动力自主配置权利
    (二)1992—2012年:放宽要素流动限制,实现农产品市场定价
    (三)2013年至今:强化产权制度改革,盘活沉睡资产与破除流动障碍
        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 赋予农民更多权利,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
        3. 开展产权抵押贷款,盘活农村金融资源
二、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聚焦“盘活、流动、保护”三张牌
    (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三)产权制度改革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制度保障
    (四)要素市场化配置要注重改革系统性
    (五)政府要弥补农村市场功能残缺
三、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面临的困境
    (一)资源资产盘活不够
        1. 土地资源闲置问题突出
        2. 农村资源资产抵押贷款难
    (二)要素跨城乡、跨区域流动不畅
        1. 集体建设用地跨区域流动受限
        2. 工商资本下乡存在诸多制度障碍
        3.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仍存在隐性门槛
    (三)农村产权保护力度不足
        1. 土地经营权人的权益难落地
        2. 农业企业投资缺乏产权保护
四、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深化路径
    (一)加快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
    (二)加快破除要素城乡、区域流动障碍
    (三)强化农村产权保护
    (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5)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秩序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 流动人口:城市秩序治理的政策努力
        一、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治理
        二、通过发展社会组织实现秩序治理
        三、对流动人口实行整体治理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节 协同治理理论
    第三节 治理与善治理论
第三章 流动人口的现状与特点
    第一节 ZP镇流动人口概况
        一、ZP镇流动人口现状
        二、ZP镇流动人口的特点
    第二节 流动人口的同质性
        一、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二、职业技能较低
        三、低人力资源,低生活需求
    第三节 流动人口的效应分析
        一、流动人口的积极效应
        二、流动人口的消极效应
第四章 流动人口治理模式
    第一节 常规化治理模式
        一、户籍
        二、公共安全的治理机制
        三、在社区引入参与式治理机制
    第二节 运动式治理模式
        一、“五违四必”政策背景
        二、“五违四必”行动的运作机制
        三、追求短期效果:政策的显性目标
        四、低端行业退出:对流动人口的直接影响
    第三节 运动式治理下的常规化努力
        一、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常规机制
        二、任务程序化执行
        三、量化与精细化技术治理
第五章 流动人口治理探讨
    第一节 常规化治理存在问题
        一、治理手段单一
        二、治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
        三、低水平的行政配置
        四、职能划分不清
    第二节 运动式治理存在问题
        一、依赖高财政支出
        二、行动的不可持续性
        三、行政力量大包大揽
    第三节 治理模式的反思
        一、常规化治理与运动式治理的区别
        二、运动式治理与常规化治理的联系
        三、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参与:多维度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
    第四节 流动人口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村社型治理理念局限性
        二、治理机制缺位,跨地区服务治理脱节
        三、缺乏引入市场机制提升政府服务品质
        四、政策背景下流动人口秩序治理面临的困境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建立流动人口分类治理机制
    第二节 改善城乡结合部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第三节 改变由政府垄断的治理体系
    第四节 建立统一、开放的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制度
    第五节 从运动式治理走向制度化治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一、国外关于自由港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自由贸易港的研究
        三、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自由贸易港理论分析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基础
        一、要素禀赋理论
        二、“守夜人”和“凯恩斯主义”
        三、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四、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理论拓展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
        四、政府规制理论
        五、制度与市场理论
第三章 自由贸易港分析
    第一节 主要特点
        一、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一线放开”)
        二、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二线管住”)
        三、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第二节 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联系和区别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情况
        二、共性特点
        三、两者的区别
    第三节 自由贸易港与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不同
        一、保税区
        二、出口加工区
        三、保税物流园区
        四、跨境工业园区
        五、保税港区
        六、综合保税区
第四章 全球成熟自由贸易港的经验
    第一节 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一、汉堡自由贸易港
        二、利物浦自由贸易港
        三、经验启示
    第二节 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综合型”自由贸易港
        一、新加坡自由贸易港
        二、中国香港自由贸易港
        三、阿联酋和迪拜自由贸易港
        四、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第五章 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
    第一节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CPTPP
        一、TPP
        二、CPTPP
    第二节 欧盟贸易便利化制度
    第三节 欧日伙伴关系协定
    第四节 中国和智利自贸升级协定
第六章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
    第一节 海南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一、建设意义
        二、建设特点
        三、建设路径
    第二节 战略型自由贸易港
        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港(陕西)
        二、京津冀自由贸易港
    第三节 特殊功能自由贸易港
        一、上海金融自由贸易港
        二、舟山国际油品自由贸易港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展望
    三 有待深入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7)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及治理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H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违建概念及内涵研究
        1.2.2 违建发生原因研究
        1.2.3 违建社会影响研究
        1.2.4 违建执法困境研究
        1.2.5 违建治理对策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
        1.3.1 城中村
        1.3.2 违法建设
        1.3.3 制度供给
        1.3.4 政府治理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案例研究法
        1.5.2 访谈法
        1.5.3 观察法
        1.5.4 问卷调查法
        1.5.5 制度分析法
2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1.2 博弈理论
        2.1.3 治理理论
    2.2 分析框架
3 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
    3.1 H市城中村违法建设问题的田野调查整体描述
        3.1.1 田野调查的基本过程和整体描述
        3.1.2 城中村违法建设问题的基本情况
    3.2 城中村违法建设利益相关者
        3.2.1 农民
        3.2.2 村干部
        3.2.3 地方政府
        3.2.4 其他利益主体
    3.3 城中村违法建设历时发生逻辑
        3.3.1 民生需求型违法建设:基本生存逻辑
        3.3.2 经济驱动型违法建设:谋利发展逻辑
        3.3.3 跟风攀比型违法建设:从众炫耀逻辑
    3.4 城中村违法建设共时发生逻辑
        3.4.1 制度约束: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与灰色市场形塑
        3.4.2 个体策略:规则认知与策略性行为
        3.4.3 政府失效:制度供给失衡与政策工具选择失当
        3.4.4 治理困局:利益合谋与博弈无序
    3.5 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的实证检视
        3.5.1 城中村违法建设历时发生逻辑验证
        3.5.2 城中村违法建设共时发生逻辑检视
        3.5.3 城中村村民违建行为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3.6 城中村违法建设扩散机理
        3.6.1 城中村违法建设扩散模式
        3.6.2 城中村违法建设扩散阶段
    3.7 本章小结
4 城中村违法建设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4.1 利益冲突与制度结构
    4.2 利益相关者行为特征
        4.2.1 违建参与主体行为特征
        4.2.2 违建治理主体行为特征
    4.3 利益主体博弈与分利格局形塑
    4.4 本章小结
5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与困境
    5.1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的制度环境
        5.1.1 正式制度空间
        5.1.2 非正式制度情境
    5.2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
        5.2.1 治理政策工具选择
        5.2.2 治理特征与效果
    5.3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困境
        5.3.1 违建治理政策失范
        5.3.2 政府治理能力弱化
        5.3.3 执法人员行为异化
    5.4 本章小结
6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优化
    6.1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的优化思路
        6.1.1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的宏观维度
        6.1.2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的微观路径
    6.2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的优化
        6.2.1 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健全土地产权和储备制度
        6.2.2 建立土地发展权共享机制,完善农民住房保障体系
        6.2.3 建立城乡规划民众参与机制,构建违建全民共治模式
        6.2.4 强化政府部门协调能力,构建规范的网络化执法体系
        6.2.5 合理选择治理政策工具,建立违建监管常态机制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性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田野调查提纲
附录3 访谈提纲
附录4 违建执法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5 城中村农民调查问卷

(8)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目标与基本原则

(9)城边村日常生活与生计策略的民俗志研究 ——京北姚村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对象与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意义
        (四)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二、相关文献梳理
        (一) “道义”与“经济”在思想脉络上的分歧
        (二) “道义”与“经济”在“中国经验”下的统一
        (三) 村民的算计:日常行动的意义
        (四) 小结
    三、主要研究方法
        (一) 田野作业
        (二) 民俗志
        (三) 个体叙事
    四、田野历程
        (一) 田野点的确立
        (二) 田野经历
    五、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白描:灰白相间的村落图景
    第一节 边界、空间与意义的生产
        一、姚村的村落边界
        二、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
        三、姚村的房屋与居所
        四、商业街与小卖部
        五、公路与公共交通
        六、姚村的人口
    第二节 有土无地的村庄:人地关系的变迁
        一、折腾土地
        二、占地与租地
        三、拆迁与补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失地与弃地:村落劳作模式的变化
    第一节 传统生计的记忆
        一、苦难叙事:关于饥荒的故事
        二、集体的困境:政治觉悟与举债度日
    第二节 瓦片经济和黑出租
        一、从种地到“种房”
        二、“趴黑活儿”与开出租
    第三节 进城务工:外来人的生计选择
        一、“弃地”与进城务工的内在逻辑
        二、“自个儿伺候自个儿”的个体户
        三、外来的“性”:作为他者的“小姐”
        四、“大工地”:建筑工人的日常生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户籍与身份阈限:跨不过去的身份之别
    第一节 有“北京户口”的人:本地人的身份
        一、户籍身份与嵌入性社会资源
        二、“农转非”:户籍身份的转变
    第二节 “根不在这儿的人”:外来人的户籍身份藩篱
        一、“农民工”:一个特定身份群体的生成
        二、“农民工”:进入身份“阈限”的群体
        三、遣返:“农民工”的噩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切向钱看”与村落中的交往
    第一节 玩儿与赌:村里的博弈游戏
        一、博弈游戏与村落公共生活
        二、赌:金钱与地位的较量
        三、玩儿与社交:关系网络的再生产
        四、玩儿与赌的生活意义表达
    第二节 规矩和面子:一个喝“满月酒”的实例
        一、邀请谁的问题
        二、席面儿与座次
        三、随份子与人情边界的再确定
        四、给面子:传统人情的现代实践
    第三节 流动的圈子
        一、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二、租客与房东
        三、相熟:能办事的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治理下的村落政治运作
    第一节 姚村村落里的组织体系
        一、姚村村落组织的科层化
        二、姚村政治权力的运作
        三、姚村的村落资源与“贿选”
    第二节 两头哄:村干部的委屈
        一、“风箱里的老鼠”
        二、代理人亦或保护人?
    第三节 威权治理与村干部的权威
        一、尴尬的干群关系
        二、村干部的权威
    第四节 村民闹事儿的深层逻辑
        一、“走钢丝”的违建当事人
        二、泼妇与秩序的破坏者
        三、泼粪:抗争?还是撒泼?
        四、闹事:“维稳思维”下民众行动
    本章小结
结论:民俗学与民众生活意义的探寻
    一、道义与经济:村民日常生活的逻辑
    二、生计策略的实践:村民的生存智慧
    三、民俗志:民众生活意义的文字呈现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 专着
        (二) 论文
        (三) 其他资料
    二、英语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中国乡城人口的分化态势与融合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论
2 中国乡城人口分化的制度导因与演变态势
    2.1 中国乡村人口进入城镇的“三级跳”
    2.2 中国人口城镇化的两种口径及其差距
3 中国乡城人口融合的前提条件与实现因素
    3.1 城镇化的演进阶段
    3.2 非农化的实现程度
    3.3“农转非”群体的生存发展状态
4 结论及政策含义

四、中国全面拆除户籍藩篱(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及其治理研究[D]. 刘铭秋.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研究[D]. 原新利. 东南大学, 2020
  • [4]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历程、基本经验与深化路径[J]. 孔祥智,周振. 改革, 2020(07)
  • [5]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秩序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为例[D]. 李菁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D]. 陈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7]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及治理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H市为例[D]. 李凌方.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J]. 秦朝明. 中外企业家, 2016(28)
  • [9]城边村日常生活与生计策略的民俗志研究 ——京北姚村故事[D]. 李向振. 山东大学, 2016(10)
  • [10]中国乡城人口的分化态势与融合导向[J]. 罗淳,陈瑛. 人口研究, 2015(05)

标签:;  ;  ;  ;  ;  

中国打破户籍壁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