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情结与出海期盼(论文文献综述)
姜欢[1](2021)在《新田次郎的海洋文学创作《珊瑚》》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昭和时期广受欢迎的大众作家,新田次郎先后获得过“直木文学奖”和“吉川英治文学奖”,在日本文坛自有一席之地。由于早期创作中以山岳类作品为主,新田获得了“山岳作家”的美誉。然而,其本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这一称号并不满意。为了摆脱这一称号的束缚,新田次郎进行了许多不同方向的尝试,海洋小说就是其重点攻坚的领域之一,《珊瑚》则是主要的代表性成果。小说《珊瑚》以明治38、39两年真实发生在日本五岛列岛地区并造成重大死伤后果的海难为背景,讲述了那一时期珊瑚渔师们于海生死、于海成败的浪漫故事。近年来,以“海洋文学”作为关键词的文学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日本海洋文学”也日渐成为日本文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当前中日学界对于日本海洋文学这一宏观话题已经进行过不少讨论,在理论构建方面取得了诸多宝贵的成果,但以这些理论成果为依据对具体海洋文学作品作出细致分析的研究还极少,可以说在这一领域尚有较大研究空间。而从具体作品入手,探究日本海洋文学的特点、分析作家的海洋意识以及蕴藏在海洋文学背后的深层思想内涵,是我们研究日本海洋文学最有效率的途径。新田次郎的《珊瑚》以细致的海岛考察经历为创作前提,将海洋、海岛、海民、海难等诸多海洋文学经典元素糅合进情节叙述之中,旨在还原以珊瑚渔师为代表的海民的生活原貌,使整部作品洋溢出浓郁的海洋气息。参照当前中日学界相对权威的“海洋文学”定义,笔者认为,《珊瑚》可被归入海洋文学领域,且颇具典型性。本文对《珊瑚》进行的分析,是以目前中日学界已经取得并广受认可的概括性理论成果为指导进行的,旨在为改善当下日本海洋文学具体文本研究成果短缺的现状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本文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首先交代了选题的内容及背景,大致梳理了迄今为止针对作家新田次郎及小说《珊瑚》的主要研究成果,粗略分析了本文写作的价值所在与可能的创新点。第一章主要介绍新田次郎的人物生平与文学创作经历,简要概括了明治时期五岛地区日本珊瑚交易与海上气象灾难的真实状况,厘清历史真实与文学创作之间的联系。第二章从小说重点呈现的海洋、海岛、海民三个方面入手,着重剖析作品中包含的海洋元素,论述《珊瑚》作为海洋文学作品的典型性。第三章通过作品中人与海的互动关系总结海民对于海洋的复杂情愫,将日本神话中的涉海经典与小说中五岛地区的海洋轶事结合起来,解读日本民族的海洋情结。
赵存春[2](2021)在《《海神丸》中的人与海》文中指出野上弥生子(1885-1985),日本近代着名人道主义、现实主义女性作家。师从夏目漱石并在其帮助下发表了处女作《缘》(1907)后正式登上文坛。在长达近八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历经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的社会激变,她始终坚守理性与良知,创作了大量贴近社会现实而又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荣获众多文学奖项与荣誉称号。野上弥生子一生孜孜不倦,创作了一部又一部文学经典。其中,最早使她在文坛声名大噪的作品是发表于大正十一年(1922)的中篇小说《海神丸》。正是这部作品被众多学者视为她从“闺秀作家”迈向人道主义、现实主义作家的转型之作和飞跃之作。此后,野上弥生子的创作视野由家庭内部转向社会现实,创作手法由客观写生走向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则展现出较强的革命性。她本人日后回顾这部作品时也称:“那个中篇或许是我写出最早的像样的小说”,足可见其在作者文学创作道路上的重要意义。《海神丸》是野上弥生子以发生于家乡的“高吉丸海难事件”为题材创作而成的作品,是历史真实与文学创作碰撞出的杰作。作为一幕发生于海上的悲剧,小说通篇以海洋为背景,以船为活动场所,主要讲述了四名形象与性格迥异的男性海员搭乘货船海神丸号在运货途中遭遇暴风雨袭击后,受困于海上度过的五十多天的漂流生活。作者在小说中构筑了一个人与海密切交织的世界,展现了人与海的双向互动。一方面,飘流途中的海员们面临着与恶劣海况对决的难题,陷入绝境中的人性不得不接受考验。作者加入了饥饿难耐的海员企图食人肉充饥(未落实)而残忍杀害同伴的大胆构想,对人物的内心独白与心理斗争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另一方面,海洋既是场景又是角色,是有情有感、有灵有智的存在。作者对海洋展开了大量细致入微的描写,赋予了海洋鲜活的生命力、多变的人格体与绚烂的神话色彩,塑造了一个能够考验人类、救赎人类和超越人类的海洋意象。小说中的人与海互为应和、互为衬托,揭露人性本质的同时突出了海洋特色。本论文以《海神丸》为研究对象。首先精读文本,找出文中描写海员与海洋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文本分析法,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与海洋意象。在分析时,从宏观角度结合日本大正的社会与时代背景、历史与文化因素、以及作家的成长经历,通过解读表层语言符号背后对现实的深刻隐喻,进一步考察野上弥生子对人性的理性思考、对海洋的复杂情愫、以及对人海关系的深刻认知,从而从整体把握《海神丸》的内容构成与思想内核。
郭宁[3](2020)在《比利·奥古斯特导演研究》文中指出丹麦是北欧地区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国之一。在全球电影产业格局中,尽管丹麦电影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少,但其在推动本国电影产业发展、促进跨国电影合作,以及扩大本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等层面所取得的成绩,又堪称“小国电影”发展的典范。比利·奥古斯特作为一名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家,被誉为丹麦国宝级导演,他的电影在国际上屡屡获奖,是戛纳电影节史上第三个进入“双金棕榈俱乐部”的导演,凭借电影极简的美学风格惊艳了世界。比利·奥古斯特是带有强烈北欧风格的导演,极简主义的美学是其影片突出的风格特点。他的影片在冷酷严峻的背景下注重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宗教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展开对人性的探索;对家庭文化进行深层关照;展现儿童的成长过程,带着深刻的哲理和浓郁的诗情流露出对人文的关怀,被称为“灵魂的电影”。尽管影片重在表现苦难和冷漠,但冷静客观的影像氛围中仍然给观众展现的是希望和未来,引发人们对生活充满向往的期盼之情,对人性之善充满肯定的关怀之情。同时比利·奥古斯特的作品从不限定自己讲故事的范围,他能够站在不同的视角讲述不同群体的内在需求,给电影带来不同的闪光点,增强影片的艺术效果。本文从以下三个角度对比利·奥古斯特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丹麦电影产业的发展,以及比利·奥古斯特极简主义电影风格的成因,概括出导演电影的创作历程以及历史地位;第二部分对影片的恒定叙事主题进行探讨,从对人文情怀的现实主义刻画、少年世界的描绘以及家庭文化的展现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剖析导演稳定化的主题表达;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影片的极简主义美学思想,从精炼简约的视听传达分析电影形式上的极简,从朴素简约的叙事空间建构以及言简意赅的“意象”运用,分析电影叙事内容上的极简。通过对比利·奥古斯特的整体解读,探寻其电影文本的理论价值和艺术价值,剖析出对丹麦电影以及国际电影文化交流所贡献的现实价值。
张宇泓[4](2020)在《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舟山渔民画诞生自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农民画发展的第三阶段。舟山渔民画的创作者是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基础训练的业余绘画爱好者,与其他农民画创作一样,他们经过辅导老师组织和培训后,逐渐开始绘画创作。文章将从渔民画作品分析、渔民画创作辅导老师、渔民画创作者研究入手;以艺术创作基本规律为指导,对渔民画创作发展历程、创作动因、创作过程、创作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揭示渔民画创作如何从原生走向自觉;意在阐明渔民画创作的规律性与独特性,并总结渔民画创作给予的启示。具体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说明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说明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章,利用相关历史文献和第一手调研资料,分析渔民画创作辅导老师及渔民画创作者基本情况;客观呈现渔民画的出现及发展历程,研究时间限定为1983年至2015年。第三章,渔民画创作启蒙阶段研究。以对渔民画创作辅导老师的访谈为主要资料获取手段,整理与总结渔民画创作辅导理念、辅导方法、实践步骤。第四章,渔民画创作初始阶段研究。以渔民画创作原生创造力的内在驱动因素为研究内容。阐述创作灵感背后的海洋生命意识驱动力、创作题材产生背后的泛渔文化影响力、创作审美追求背后的海岛审美风尚影响力。第五章,渔民画创作探索阶段研究。研究渔民画创作绘画语言的图像来源、绘画语言的组织和学习方法,绘画语言形成后呈现的观念及特点。第六章,渔民画创作深入阶段研究。研究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特征及原因。第七章,总结从原生到自觉:渔民画创作研究带来的启示。全文梳理了舟山渔民画发生、发展历程。客观呈现渔民画创作从原生状态到自觉创作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影响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因素:“海洋情结”是创作主体发挥原生创造力的主导因素;辅导老师的辅导是渔民画创作走向自觉的关键因素;政府为渔民画创作活动的展开提供平台;渔民画作品的传播是渔民画主体坚持创作的主要外部动机。渔民画创作的研究充分体现了从创作主体意识出发的创作实践所富有的强大生命力,绘画语言也是基于此而逐渐彰显个人风格。突破了农民画“程式化”创作思维模式和“稚拙”审美价值的思考格局。本研究带来的启示:创作精神植根于生命意识,绘画语言成长于多元融合。
鞠琛琛[5](2020)在《论张炜文学创作中的徐福文化书写》文中提出张炜在文学创作中对徐福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在他笔下的徐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叛逃者形象。张炜看到了徐福身上的“孤独”特征,在这份孤独的背后是徐福对自由精神的热切向往,是其勇于反抗暴秦的“侠士精神”的外在表现。张炜在作品里续写了徐福东渡后的故事。在小说中,张炜将徐福塑造成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形象。在论证莱夷国灭亡的过程中,张炜的写作集中展现了徐福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反映着张炜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关系的思考。他认为,在经济发展、思想建设之间必须要实现动态的平衡,莱夷与秦、齐三国覆灭的很大原因在于未能把握好文化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这对当下社会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张炜书写下的徐福不只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印记。一方面,张炜对海洋文化或方士文化的书写,饱含着徐福文化的丰富内涵,彰显出徐福文化自身所富有的民间文学的浪漫精神;另一方面,徐福个人身上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寻根意识,这种寻根意识紧紧植根于莱夷这一古老民族,将张炜与徐福紧紧维系在一起。张炜与徐福对于莱夷族都怀有一份热爱与惋惜,这使他们之间可以跨越时空进行心灵对话。聚焦于时代发展,张炜对当下的现代性思潮展开了深入思考。针对现代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张炜以徐福文化为切入点,对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如何实现统一这一重大命题做出一系列深入思考。徐福文化所具有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引领着张炜对当代社会的当下及未来展开思索。在对徐福形象进行重新建构、展现徐福文化内涵的同时,张炜也关注到现代性境遇下的国民文化观。他以徐福书写为中介,以此表现自身对于本土文化拯救的极度重视。面对现代性发展的洪流,他认为人类必须树立文化拯救的乡土意识,在不断的自省与实践中筑就精神堡垒,如此才不会迷失在现代性的浪潮之中。时下的“徐福文化热”现象使徐福再度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众多人把徐福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张炜对此类行为嗤之以鼻。他坚持把徐福视作民族精神的象征,认为徐福是莱夷族甚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徐福的个人气质以及精神特征正是张炜所追求的。张炜赋予了徐福更多活力与内涵,徐福也带给张炜更多的写作灵感与人生体悟,因缘际会下的徐福与张炜已然紧密相连。张炜对徐福的深切感悟离不开张炜几十年的辛勤耕耘,他的执着与坚守着实令人钦佩。
杜昱欣[6](2020)在《通过《冰岛渔夫》看洛蒂的海洋情结》文中研究表明西方海洋文学的发展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希腊城邦和海洋崇拜共同发展起来,许多神明依海而居,如波塞冬。海洋总是容易引人共鸣、抒发情怀,所以作家对海洋题材的偏爱不言而喻。《冰岛渔夫》通过发生在布列塔尼的亲情与爱情,以及友情间的生离死别,描写了布列塔尼人世代依海长大,靠海生存,也一生与海做斗争的生活,呈现了海变幻无常的复杂形象和特性,揭露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表露了洛蒂内心深处对海洋的复杂情怀。
池莉莉[7](2018)在《石井沿海社会大圣崇拜研究》文中认为当我们关注闽南沿海社会的宗教信仰状况时,最容易联想到海上保护神“妈祖”、龙王信仰等海神信仰形式。而南安市石井镇,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最南端,拥有24千米的海岸线,其大圣信仰的态势却远远超过妈祖信仰,因此我们对石井镇大圣崇拜的田野考察,可以让我们有更宽广的视角来见证沿海社会信仰形式的多样性。本文将石井大圣崇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详细地观察和描述了大圣信仰在石井镇出现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文化活动,揭示了石井镇大圣崇拜与沿海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帮助我们以整体的眼光来认识大圣信仰在沿海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顺昌被誉为福建大圣信仰的祖地,虽然无法证实其为大圣信仰的祖地,但是关于顺昌的大圣信仰研究十分丰富。在以往的研究当中,大圣信仰被作为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民间信仰,为何会出现在石井镇这个沿海社会并且发展壮大,加上石井镇的大圣信仰被誉为闽南的大圣信仰祖地,但是目前为止却没有对闽南沿海地区的大圣信仰进行研究,因此本篇文章将对大圣信仰在沿海地区的发展与变迁进行研究,深入探讨闽南沿海地区民间信仰所体现出来的多元并存。为了实现研究意图,本文共包括绪论、正文五个章节和结语。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介绍石井镇大圣宫所在的自然社会环境,让读者了解大圣信仰所在社区的自然人文背景;其次专门叙述石井大圣信仰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了解大圣信仰在过去发展的缘由,使自己的研究具有历史的面向和深度;再者详细描述石井大圣的信俗,其中包括信众、宫庙建筑、仪式活动,体现信仰文化的整合性,使我们对石井当今的大圣信仰面貌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最后在描述的基础之上,分析石井大圣信仰的特征以及大圣信仰是如何体现沿海文化的多样性。
盛晴[8](2017)在《情、知、理:现当代海洋文学抒写及其形态》文中认为1975年,台湾学者朱学恕在《开拓海洋文学的新境界》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海洋文学"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海洋书写",不仅仅是指向海洋物象和自然生态的书写,它同时也指向人,指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它是"情感的海洋"、"思想的海洋"、"禅理的海洋"和"体验的海洋"。虽然到今天为止,学界对"海洋文学"这一概念仍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对海洋文学的研究却已经展开并有所深入。本文研究的"海洋文学",是以海洋作为书写对象并且渗透着人类海洋精神的文学文本,即既包含着海洋事物、质地,又内蕴着人的海洋意识、海洋精神的文学文本。人类活动既在海洋中展开,同时又超越于海洋物象之上。海洋作为有生命和灵魂的书写对象,构成了海洋文学的基本面貌和本质。本文以较开阔的观察视野,在大量海洋文学文本的基础上,试图从情、知、理等不同向度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海洋文学的抒写形态,从而展现和揭示出一个较为完整具体的中国现当代海洋文学总体面貌及基本特征。论文由引言、正文三个章节和结语等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从海洋,以海洋为表现对象的海洋艺术、海洋文学说起,进而对海洋文学研究及其定义作了概括性梳理和阐释。第一章,主要从情感角度对海洋文学进行观察和阐述。分别从海洋及海洋物象的书写和海洋物象的多重情感表达等不同层面,较为全面而具体地分析、论述了海洋、海洋物象与作家的情感表达问题。第二章,主要是从智性向度和艺术表达层面出发,探讨海洋文学中海洋意象与知性意蕴之间的关系和艺术体现。其主要体现形式有两种,即作为象征的海洋意象和作为体验的海洋意象。部分海洋文学作品正是通过这类意象修辞的方式去表达和体现智性思想和意蕴的。第三章,是研究海洋生态文学及其批评的相关章节。结合人们对海洋从敬畏到对抗的态度,以及人与海洋和谐相处的观念变化,试图唤起人们对海洋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思考。海洋生态理论兴起于国外,目前在国内也逐渐受到重视。本章结合海洋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未来和海洋生态文学发展进行思考,以期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结语部分,对海洋文学的价值、意义和海洋文学的前景给予了进一步描述、思考与展望。
王红杏[9](2016)在《宋代涉海韵文研究》文中指出“宋代涉海韵文研究”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海洋(包括描写海景,描写海洋特产,记叙航海经历等)的诗、词、赋等韵文为出发点,以文学史作为支撑,分析宋代这一类韵文的发展概况,及其在我国古代涉海韵文以及整个海洋文学史中的地位。绪论部分首先廓清研究对象,即何为“涉海韵文”,其次是介绍研究动机与方法,并总结了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肯定前人研究已经取得颇为丰硕的成就的同时,试论其研究不够深入和细化的遗憾之处,最后阐述本文有何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简要介绍了涉海韵文的起源,其在宋前的发育史以及在金元及宋后的发展概况,从而明确宋代涉海韵文在所处坐标系中的位置。宋前分为先秦两汉,如楚辞,汉赋等中均有海的身影,魏晋南北朝,如曹丕《沧海赋》,木华《海赋》等,以及隋唐五代,如李世民《春日望海》等三个部分,金元时期有如杨维桢《海乡竹枝歌》等,明代有如卢镗《登招宝山》、屠隆《溟海波恬赋》等,清与近现代有如王诒寿《海运赋》,阿英《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其中的韵文等三个部分。从对宋前、与宋有重合的金元时期以及宋后的涉海韵文稍加梳理不难发现:首先在整体上,我国古代的涉海韵文乃至整个海洋文学呈现出人与海洋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对海洋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用以表现海洋的韵文形式也越来越多的情况。其次,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内容上抑或是在形式上,宋代都是我国古代涉海韵文从表现文人对海洋的想象,与海洋的观望走向对海洋的亲近,与海洋的接触,从单纯使用诗、赋走向运用诗、赋、词、曲等诸多韵文形式的承上启下时期。这既有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经济与文化共同繁荣的王朝在科技等客观条件上取得一定进展的外部原因,也有文学乃至文化、制度等自身发展到某一程度的内部原因。第二章便从外因与内因两个部分介绍了宋代涉海韵文的生成环境与要素,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涉海韵文的史学价值。外因即历史背景,又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宋代文人的迁谪情况,二是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后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以及宋代的对外贸易政策,三则是科技的进步。而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知识分子在官僚、学者与作家三种身份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因此在这三个历史大背景中,写作诗词赋的文人参与或被牵连其中的程度是较高的。这三个外部因素直接导致了宋人有着更多的亲身航海,亲眼望海的经历,沿海地区以及海上特有的气象、风景等往往能给文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与感受,这种亲身的经历与感觉体认也使得文人落笔之际其信息的来源和感知途径的真实性存在保障,而非前人在谈论海洋时往往流露出的是某种对“离世高游”的想象,或是送行之际对海上风波险恶的担忧。如陆游的《步出万里桥门至江山》中“常忆航巨海,银山卷浪头”的描述,那种意象的真实性、人与意象关系的直接性可以说在诗中表露得淋漓尽致。而内因则是韵文发展到宋代呈现出的特殊气象。诗、词、赋三方面宋人都有所创新,并为曲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诗上,唐宋诗是“同构异质”的。宋人开创了在审美趣味、表现内容和具体写作手法上与“唐音”截然不同的“宋调”,在诗中流露了更多学者之气与高雅之思。在有关海洋的宋诗中,不仅可以发现宋人与海洋的互动较唐人更为频繁,而且还体现了宋人尚理趣,好议论的特色。在词上,宋人将词体进行了全方位地完型,以辩体意识将其正式举为独立的一种韵文形式,又以尊词意识在艺术上对其进行挖掘,并在传播上将其带入了民间社会。值得一提的是,当宋诗有意反唐诗之道而行之时,唐诗中的诸多有价值的阐释模式反被宋人用于宋词中,实现宋词与唐诗的“异构同质”。这在胡铨等人写的涉海词中都可以找到例证。赋上,宋赋有三个特征,律赋流行,“以文为赋”和在赋中说理的倾向,如欧阳修《祭先河而后海赋》等,这也使宋赋招致了“唐以后无赋”的诟病。此外,文人的心态也开始从阔大而转精微,从秾丽而转淡雅,其理想从外而转向内,这些都可在之后的具体作品分析中找到例证。第三章则是根据宋人的创作视野对宋代涉海诗进行分别考察,探讨其文学价值。这一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分析宋代表现海洋风景的诗歌。而海洋风景则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宋诗不乏表现海上奇景、壮景的作品,如潮水与巨浪,“阴火”与岛屿,海风,海雨和海雾等,同时人对海洋的征服、干预形成的风景也成为了宋人描写的对象,如滨海城乡建筑,人们打造的舟楫等。第二节,分析宋代表现海洋物产的诗歌。这其中又包括生物物产与非生物物产,二者都能勾起诗人的诗情。前者如各类海错,如鳆鱼、瑶柱等,宋人以细腻、闲适的心态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能带来快感的细节;后者如海上的小石子等。这类咏物诗表现出的是宋人侔色揣称、精研物情的艺术追求和“托物寄兴”的写作习惯。第三节,分析表现宋代描写沿海生活的诗歌。这一类诗歌又可分为三类,一类带有非常明显的诗人的痕迹,表现的是诗人自己的滨海生活,如苏轼《纵笔三首》等;一类则是诗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描写普通百姓的沿海生活,如蜑民、盐民的辛苦劳作和特殊的生产方式等;第三类则将诗人与当地百姓结合起来,主要表现诗人对群众具体生活的评价或态度,如秦观《雷阳书事》等。第四节,分析写到宋人(包括诗人自身)航海经历的诗歌。这其中包括送行诗,如赵鼎臣《送赵延之亿送伴高丽人归国》;包括描写宋代海上在海上万里跋涉的诗歌,如邹浩《悼陈生》;包括写被贬谪的官员的跨越琼州海峡时的个人感受的诗歌,如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还有文人个人的游海诗,如陆游《感昔五首》等。海战诗也被归于航海诗中。宋末宋室与元军展开了悲壮的海战,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曰》等诗表现的便是海上作战过程与诗人的沉痛心情。第四章考察的是宋代的涉海词与赋。在宋词中,海洋以一虚一实两种面目出现。在作为一个想象性表现对象时,海洋承载的是词人有关览海仙游的审美思考,表达的是词人对自由的向往,对坎坷人生的感慨,有时也是在颂圣贺寿的谀词中不得不使用的意象。而在作为一个真实的观察对象时,海洋则关系着词人对现实的记录、感悟。如在描写海洋海景时介绍具体的地理、时序情况;或是根据自己的“浮海”经历而作词,如苏轼《千秋岁·次韵少游》;或是在词中勾勒现实社会中的景象,如史隽之《望海潮·浮远堂》等。而宋代论及海洋的赋并不多,本文选取了四篇赋来介绍宋代涉海赋的内容指向与艺术价值。首先是对海洋进行概括性介绍,并带有浓重的“炫博”意味,几乎句句用典的吴淑《海赋》。而苏过《飓风赋》在内容上表现的是海洋地带特殊的气候,在形式上则是颇为典型的宋代文赋。范成大《望海亭赋并序》是宋赋中表现滨海人文胜迹的代表,同时体现的也是南宋文人骋才使气和具有充沛入世精神的特点。而杨万里《海鳅赋》表现的是虞允文抗金的壮举,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表现水上作战力量的赋作。第五章则以诗为主,词、赋为辅,分析宋代涉海韵文的文化和文学意义,从而试图为第二章所提出的问题,即宋代何以能成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关节提供解答。作为我国进入中古时期后的最后辉煌期,宋人是具有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海洋精神开始萌芽,如苏轼《次韵陈海州书怀》对海洋的美化,但另一方面对海洋仍然是以一种自给自足的农耕思维来看待的,如周必大《周愚卿江西美刘棠仲各赋江珧诗,牵强奉答,用一字韵格》中表现的宋人进行人工养殖瑶柱的情形等。而在文学方面,宋代涉海韵文大量继承了前代海洋文学中的意象、语言营造方式以及在“以天下为己任”责任心下对海滨民众生活同情,宋人还在此基础上在海洋题材中加入了对个体人生的思索,如陆游《步虚四首之二》。另一方面,在向前人宝库中进行取用的同时,宋人也在海洋题材方面有着自己的新创,首先是扩大了海诗的表现题材,将前人未曾或很少关注的内容纳入诗歌,其次是在前人对海畏惧或好奇的情感内涵之上加入对海的热爱亲近之情,直接启发了元代表现海商牟利的相关诗歌创作,最后则是宋人以征实的态度加强了涉海韵文中的写实成分,包括内容(景、物、事、人)上的真实与情感上的真实,这对于明代涉海韵文有着直接影响。
李传军,赵欣,潘娜娜[10](2014)在《渔业上岸:民俗传承与文化再植——即墨田横祭海节的传承、变化与反思》文中认为即墨田横祭海节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田横祭海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海洋民俗文化,其实质是向赖以生存又充满风险的大海表达的一种敬畏和福佑期盼。田横祭海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产民俗文化特征。今天,在当地政府的主导和民众的主动参与下,田横祭海已从一项单纯的民间信仰仪式发展到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从渔业捕捞到海洋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代表着当地产业由第一产业渔业向第三产业旅游业的提升。田横祭海节就是这种渔业上岸的文化符号象征。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更好地传承、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关系到当地文化的传承和经济的永续发展,是民俗学界、文化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海洋情结与出海期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情结与出海期盼(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田次郎的海洋文学创作《珊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背景 |
第二节 先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新田次郎与《珊瑚》 |
第一节 新田次郎生平概述 |
第二节 新田次郎作品综述 |
第三节 五岛海难与《珊瑚》 |
第二章 《珊瑚》的海洋文学性质分析 |
第一节 《珊瑚》中的海洋风景叙述 |
第二节 《珊瑚》中的海岛风貌描绘 |
第三节 《珊瑚》中的海民特色总结 |
第三章 从《珊瑚》看日本人的海洋情结 |
第一节 海洋崇敬与海洋恐惧 |
第二节 面向海洋的探索与斗争 |
第三节 对海洋的亲近与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田次郎年谱(1912-1980) |
致谢 |
(2)《海神丸》中的人与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先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
第一章 野上弥生子与《海神丸》 |
第一节 野上弥生子的文学创作历程 |
第二节 《海神丸》问世的背景与意义 |
第三节 从“高吉丸海难事件”到《海神丸》 |
第二章 《海神丸》中的海员形象 |
第一节 自我的写照——船长与三吉 |
第二节 社会的丑相——八藏与五郎助 |
第三节 人性之罪——食人肉杀人事件 |
第三章 《海神丸》中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超越人的存在——海的优越性 |
第二节 回归本土——海的异乡性 |
第三节 金比罗信仰——海的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比利·奥古斯特导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综述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4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比利·奥古特与丹麦电影的“定义” |
2.1 丹麦“小国电影”的发展之路 |
2.1.1 战后丹麦电影的复兴 |
2.1.2 新世纪以来丹麦“小国电影”的全球视野与国际战略 |
2.1.3 比利·奥古斯特的“极简主义”电影 |
2.2 比利·奥古斯特电影创作历程及历史地位 |
第三章 比利·奥古斯特电影的恒定主题探求 |
3.1 现实主义下彰显人文情怀 |
3.1.1 聚焦日常生活探讨人与人、人与宗教、人与自然的关系 |
3.1.2 严峻的社会背景下展开洞若观火的人性探索 |
3.2 深层探照下的家庭文化反思 |
3.2.1 政治历史框架下家族中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平衡关系的演绎 |
3.2.2 因果关系缘由下呈现“爱与宽恕”的亲情思考 |
3.3 叛逆成长下少年儿童世界的审视关怀 |
3.3.1 儿童心理映射成人世界法则 |
3.3.2 寻找“母题”探寻儿童情感的回归 |
第四章 比利·奥古斯特电影的极简主义美学风格 |
4.1 静止:比利·奥古斯特电影精炼简约的视听传达 |
4.1.1 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刻画“旁观者”身份 |
4.1.2 化繁为简的色彩传递真实美感 |
4.1.3 直观表意的声音记录丰富意蕴 |
4.2 延伸:比利·奥古斯特电影朴素简洁的叙事空间建构 |
4.2.1 “封闭性”的物质空间渲染局限压抑气氛 |
4.2.2 残缺破裂的社会空间传递困境之感 |
4.2.3 “超自然”的第三空间探索梦境与现实的无人之境 |
4.3 想象:比利·奥古斯特电影言简意赅的“意象”化表达 |
4.3.1 道具意象:饭桌——情感维系与权力角逐的纽带 |
4.3.2 自然意象:海洋——人物成长历程的见证者 |
4.3.3 动物意象:鱼——渴望关爱的心灵慰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农民画研究现状 |
(二)渔民画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写作框架 |
第二章 舟山渔民画发展面貌 |
一、舟山群岛地理文化概述 |
二、舟山渔民画出现的历史契机与发展历程 |
(一)舟山渔民画出现的历史契机 |
(二)舟山渔民画的发展历程 |
三、舟山渔民画的辅导群体与创作主体 |
(一)辅导老师基本情况 |
(二)创作者基本情况 |
小结 |
第三章 渔民画创作启蒙:渔民画创作的辅导 |
一、辅导理念 |
(一)突破农民画创作的思维 |
(二)尊重创作者的原生创作力 |
(三)尊重绘画语言的原生表达 |
二、辅导方法 |
(一)打开创作者的内心 |
(二)找“闪光点” |
(三)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
(四)画外之话 |
三、辅导绘画创作的一般步骤 |
小结 |
第四章 渔民画创作初始:原生创作意识的唤醒 |
一、海洋生命意识萌发下的创作灵感 |
(一)生之艰难下的命运思考 |
(二)生之困惑下的敬畏未知 |
(三)生之奋斗下的现实拼搏 |
(四)生之追求下的生活理想 |
二、泛渔文化影响下的创作题材 |
(一)渔业生产 |
(二)渔民日常 |
(三)渔民命运 |
(四)鱼类生物 |
(五)海岛渔民 |
三、海岛审美风尚陶染下的创作审美追求 |
(一)壮 |
(二)鲜 |
(三)游 |
(四)信 |
小结 |
第五章 渔民画创作探索:绘画语言的形成 |
一、绘画图像的来源 |
(一)海洋生物 |
(二)人物 |
(三)自然景观 |
(四)渔业生产资料 |
(五)建筑 |
(六)祭祀 |
(七)节庆、民俗 |
二、绘画图像的组织 |
(一)原生表达 |
(二)融合再造 |
(三)重复强化 |
三、绘画形式语言的特点及表现 |
(一)光与影观念及表现 |
(二)空间观念及表现 |
(三)形体造型及表现 |
(四)色彩语言及表现 |
小结 |
第六章 渔民画创作深入:自觉创作的形成 |
一、自觉创作形成的标志 |
(一)深层创作动机逐渐占据主导 |
(二)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协调统一 |
(三)创作表现手段的自觉选用 |
(四)创作探索意识的不断加强 |
二、自觉创作的个案呈现 |
(一)定海区渔民画作者徐重芳 |
(二)普陀区渔民画作者郑红飞 |
(三)岱山县渔民画作者俞世祥 |
(四)嵊泗县渔民画作者马绍洪 |
三、自觉创作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内部因素 |
(二)影响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外部因素 |
小结 |
第七章 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给予的启示 |
一、创作精神根植于生命意识 |
二、绘画语言生成于多元融合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舟山渔民画大事记 |
附录二 舟山渔民画代表画家资料统计表 |
附录三 渔民画作品插图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论张炜文学创作中的徐福文化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张炜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徐福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张炜创作中的徐福形象和类徐福形象 |
一、张炜创作中的徐福形象 |
(一)总体形象特征:孤独 |
(二)人物身份之一:知识分子 |
(三)人物身份之二:政治家 |
二、张炜创作中的类徐福形象 |
(一)霍闻海、宁府三代人 |
(二)隋抱朴、老得、吴沙原 |
第二章 张炜创作中的徐福文化内涵 |
一、强烈的地域文化属性 |
(一)方士文化 |
(二)海洋意识 |
二、独特的夷族身份认同 |
(一)复仇意识与英雄悲歌 |
(二)寻根意识 |
(三)浪漫的民间文学模式 |
第三章 张炜创作中徐福书写的现代性意义 |
一、“文化挽救者”的乡土意识 |
二、“精神坚守者”的自省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通过《冰岛渔夫》看洛蒂的海洋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的意象分析 |
(一)海作为背景推动情节发展 |
(二)海是保姆 |
(三)海是新娘 |
(四)海是刽子手 |
二、人物形象分析 |
(一)渔夫扬恩 |
(二)莫昂奶奶 |
三、皮埃尔·洛蒂的海洋情结 |
结语 |
(7)石井沿海社会大圣崇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回顾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第二章 石井镇的自然社会环境 |
一、石井镇的自然环境 |
二、石井镇地处边防要地和贸易要地 |
三、石井镇的社会环境 |
第三章: 石井齐天大圣信仰的源流和发展 |
一、大圣信仰的由来 |
二、大圣信仰与泉州的渊源 |
三、石井大圣信仰的发展 |
四、石井齐天大圣信仰是否受到《西游记》影响? |
第四章 齐天大圣信仰的社会文化活动 |
一、石井大圣宫的基本概况 |
二、大圣宫的新址开光活动 |
三、诞辰、成佛日 |
四、信众的日常生活 |
第五章 石井大圣信仰与沿海文化多样性 |
一、石井镇民间信仰 |
二、大圣信仰传入石井镇的背景 |
三、石井大圣信仰与其他沿海地区大圣信仰的比较 |
四、大圣信仰与沿海文化多元化 |
结语 |
附录 |
一、重要报道人故事介绍 |
二、大圣宫签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情、知、理:现当代海洋文学抒写及其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海洋物象与情感表达 |
第一节 海洋及海洋物象的书写 |
第二节 海洋物象的多重情感表达 |
第二章 海洋意象与知性意蕴 |
第一节 作为象征的海洋 |
第二节 作为体验的海洋 |
第三章 海洋生态与存在之思 |
第一节 在人类与海洋之间 |
第二节 海洋生态观照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件 |
(9)宋代涉海韵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范围——何为涉海诗赋 |
1. 海洋文学的来历 |
2. 作为海洋文学组成部分的涉海韵文 |
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1. 涉海文学研究综述 |
2. 宋代涉海韵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章 涉海韵文的各时期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涉海韵文的宋前发育史 |
1. 先秦两汉涉海韵文 |
2. 魏晋南北朝涉海韵文 |
3. 隋唐涉海韵文 |
第二节 金元、明清及近代涉海韵文的发展 |
1. 金元涉海韵文 |
2. 明代涉海韵文 |
3. 清及近代涉海韵文 |
第二章 宋代涉海韵文的生成环境与要素 |
第一节 两宋文人迁谪与涉海诗 |
1. 两宋文人迁谪的历史进程 |
2. 两宋文人迁谪的地理状态 |
3. 两宋海南谪宦的不同心态与处世哲学 |
第二节 两宋经济、外交与涉海诗 |
1. 两宋经济与涉海诗 |
2. 两宋外交与涉海诗 |
第三节 两宋科技与涉海诗 |
1. 造船业的发展 |
2. 陆图海图测绘的完善 |
3. 指南针与罗盘的运用 |
4. 天文气象的计算与推测 |
第四节 两宋韵文的自身发展与涉海作品 |
1. 诗体的递嬗 |
2. 词体的完型 |
3. 赋体的流变 |
4. 文人审美心态的转变 |
第三章 两宋涉海诗创作视野考察 |
第一节 两宋诗中的海洋景观 |
1. 宋诗中的海洋自然景观 |
2. 宋诗中的海洋人文景观 |
第二节 两宋诗中的海洋物产 |
1. 宋诗中的海洋生物 |
2. 宋诗中的滨海非生物 |
3. 宋代咏物海诗的审美风貌 |
第三节 两宋诗中的沿海生活 |
1. 描述诗人自身的沿海生活经历 |
2. 描述平民百姓的沿海生活场景 |
3. 诗人自身感悟与沿海平民生活的结合 |
第四节 两宋诗中的航海经历 |
1. 对行人的殷切祝福与个人内心立场、哲思的表达 |
2. 海商的苦心经营与万里跋涉 |
3. 谪宦的人生感怀与精神超越 |
4. 游子的个人历险或异域想象 |
5. 臣子的龙血玄黄与家国之耻 |
第四章 宋代涉海词赋 |
第一节 宋词中的海洋情怀 |
1. 览海仙游的审美思考 |
2. 感时悟事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宋代涉海赋的内容指向与艺术价值 |
1. 宋赋对海洋的概括性介绍——《海赋》 |
2. 宋赋中的海洋气象奇景——《飓风赋》 |
3. 宋赋中的滨海人文胜迹——《望海亭赋》 |
4. 宋赋中的海防军事力量——《海鳅赋》 |
第五章 宋代涉海韵文的文化观照与艺术分析 |
第一节 两宋涉海韵文的文化观照 |
1. 保守内向传统文化下的海洋精神萌芽 |
2. 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下的“以海为田” |
第二节 两宋涉海韵文的艺术分析 |
1. 两宋涉海韵文对前代诗作的继承 |
2. 两宋涉海韵文的新创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海洋情结与出海期盼(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田次郎的海洋文学创作《珊瑚》[D]. 姜欢.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海神丸》中的人与海[D]. 赵存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比利·奥古斯特导演研究[D]. 郭宁. 河北大学, 2020(08)
- [4]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D]. 张宇泓.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论张炜文学创作中的徐福文化书写[D]. 鞠琛琛. 鲁东大学, 2020(01)
- [6]通过《冰岛渔夫》看洛蒂的海洋情结[J]. 杜昱欣. 名作欣赏, 2020(12)
- [7]石井沿海社会大圣崇拜研究[D]. 池莉莉. 厦门大学, 2018(02)
- [8]情、知、理:现当代海洋文学抒写及其形态[D]. 盛晴. 山东大学, 2017(09)
- [9]宋代涉海韵文研究[D]. 王红杏. 吉林大学, 2016(03)
- [10]渔业上岸:民俗传承与文化再植——即墨田横祭海节的传承、变化与反思[A]. 李传军,赵欣,潘娜娜. 山东省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民俗生活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