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动机的经济学分析

退耕还林动机的经济学分析

一、退耕还林行为动因的经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雷硕[1](2020)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也承载着当地原住居民的生计和发展功能,发展林下经济成为实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的最佳途径。农户是林下经济的经营主体和生态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但其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效、传统的生产经营行为却产生了较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如何激励并提升农户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行为水平,从长远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及林业多目标经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以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乡村为例,遵循“行为现状→动因→效果→激励→优化”的研究范式,构建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研究框架。首先,描述农户林业经营现状,并针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三种典型的林下经济经营模式,识别农户生态行为现状与特征,分析存在问题和生态影响;其次,从农户的生计能力和资源要素禀赋、社会观念、保障政策等方面出发,探究影响农户生态行为的关键动因及影响机理;然后,分析农户生态行为对林下经济经营成本收益及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并探究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及作用机理;最后,结合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形式的偏好与需求,提出对策优化建议。研究发现:(1)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经营环节均表现出了较多的生态不友好行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需要对其行为进行改进和优化;(2)农户的生态行为决策兼具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特点,受到户主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结构、自然资源要素禀赋、传统经营习惯及父辈经营理念传承、资金补贴、合作组织参与、技术培训等政策的推动影响;(3)农户实施生态行为直接增加了经营成本,但也间接使得经营收益增加,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一致性;然而,短期内农户对成本感知较为强烈,却尚未意识到其行为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导致生态行为水平不高;(4)生态保护政策通过直接提升农户环境认知水平、作为主要的主观规范压力来源、改变农户的要素禀赋和能力等,改变了农户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从而对农户生态行为决策产生激励作用,且激励效果因农户特征异质性而有所不同;(5)针对农户生态行为的补偿激励政策优化要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而农户的偏好和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提升资金补贴金额、提供专业培训、参与合作组织。综上所述,研究提出构建生态系统保护与森林多功能利用的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提升农户环境认知、充分发挥乡村社会效应、完善针对农户生态行为的多元化补偿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通过聚焦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行为主体视角,提炼农户生态行为的一般规律,提出促进农户绿色生计转型的优化路径,是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夏紫顿[2](2019)在《陕北坝系农业型小流域退耕驱动的农户生计与环境意愿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于1999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作,2001年全面启动。陕北韭园沟流域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坝系农业体系,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20年.间,韭园沟流域退耕农户的生计是否受退耕工程驱动发生改变,退耕农户的环境意愿是否受生计资本变化产生影响,农户生计资本又是如何影响环境意愿的。基于此,本研究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理论基础,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对韭园沟退耕农户生计的影响,确定农户生计行为转型的影响因子探究农户生计与环境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1)相比非退耕户,退耕还林工程使得退耕户农业收入显着降低,非农收入和补贴收入显着增加,总体收入有所增加。自然资本中坡耕地面积显着显着降低(4.28**),金融资本中劳动收入(2.83*)和补贴收入(11.62***)、社会资本中参与团体组织(5.31**)和物质资本中生产性工具(2.96*)显着提高。(2)相比非退耕户,退耕还林促进了退耕户由纯农向兼农和由纯农向非农生计行为转型。(3)流域农户整体上对生态补偿的开展表示支持。退耕农户对生态补偿的参与意愿和生态保护意愿强于非退耕农户,退耕户生计资本对环境意愿的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人力资本(0.8216)、金融资本(0.56)、社会资本(0.4348)和自然资本(-0.08)。非退耕农户生计资本对环境保护意愿的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人力资本(0.805)、社会资本(0.7408)、金融资本(0.53)和自然资本(0.13)。综上,退耕工程驱动了参与农户生计行为由纯农型向兼农和非农型过渡;相比未参与退耕农户,退耕户的环境意愿因生计行为的改变而得到一定的强化,退耕户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变化决定了其参与生态工程和生态保护意愿取向。

朱臻[3](2018)在《南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与决策行为异质性研究 ——基于非农就业和雇工劳动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林业功能的多元化特点相比农业更加明显,林业经营既有助于林农生计改善,又有重要的生态效应。随着林农非农就业增加和林区劳动力转移,林农的林业经营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林业粗放经营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着林业经营效益。在南方集体林区,林地规模化经营因被中央政府视为提升林地利用和产出效率的主要途径,获得了大量林业扶持政策支持。那么,林业经营规模户与普通户在营林效益上是否有显着差别?获得大量政策扶持的林业规模经营是否在林地经营的私人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都优于普通户?农户非农就业和规模化经营带来的雇工增加又是如何影响不同规模林农的营林效益、投入与采伐决策的?不同规模林农的营林投入产出决策行为存在怎样的异质性?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对于优化林业扶持政策,实现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可持续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新劳动力转移经济学和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从非农就业和劳动雇工角度分析其对不同规模户营林效益的影响、原因与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在构建非农就业和雇工劳动对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影响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南方集体林区浙江、福建、江西三省450户林农调查数据,以杉木营林为案例,比较分析了不同规模林农私人经济效益(林地产出率和林地单位面积利润)和社会生态效益(单位面积碳汇价值)差异,研究了非农就业和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通过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要素投入和采伐决策变化影响来解释非农就业给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带来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不同规模林农扶持政策的建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规模户与普通户在用材林经营目标上存在差别。规模户一般以培育大径材为经营目标,而普通户一般以培育小径材为主。双方在种植选择和地块立地条件上存在区别,规模户地块种植密度明显低于普通户,而林地质量条件优于普通户。(2)规模户相比普通户单位面积营林成本更高,高投入环节存在一定区别,但是规模户的单位产品成本要小于普通户。规模户平均单位面积营林成本要高于普通户,主要原因在于其承担较高的雇工和地租成本。在营林成本投入环节方面,普通户重视密植,种植成本较高,规模户则更重视营林抚育管理,抚育成本较高。但是,规模户的单位产品成本小于普通户,体现一定的规模经济。(3)规模户的营林的单位面积材积量和碳汇价值要高于普通户。但由于规模户雇工和地租成本较高,普通户单位面积营林利润净现值反而高于规模户。南方集体林区地区差异明显,三省相比,作为杉木的主要产区,福建省不同规模林农的单位面积材积、收入、利润净现值与碳汇价值都要高于其他两省。(4)非农就业增加导致普通户用材林经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显着下降,规模户用材林经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显着增加。造成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影响存在异质性的主要原因是,非农就业所带来的劳动力流失和收入效应对普通户与规模户存在差异。对于普通户,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流失效应发挥主要作用;而对于规模户,非农就业增加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发挥主要作用。由此可见,在目前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南方集体林区推动林业规模化经营有其必要性。(5)规模化后雇工增加导致的劳动质量问题是影响规模户营林效益的重要负面因素,是制约林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瓶颈之一。就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异质性影响的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在劳动力供给一定情况下,由于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雇工劳动比例的提升直接导致了规模户营林产出、利润净现值和碳汇价值的下降。(6)非农就业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并没有显着带动林农的用材林经营投资,且造成林农对林地投资意愿减弱,这一影响对普通户尤为明显。从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成本及其结构的计量经济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流失效应抑制了不同规模林农的营林投资,且对普通户而言更为明显,这是非农就业背景下细碎化经营不利影响的又一表现。同时,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流失效应也降低了林农流入林地的面积和意愿。(7)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预期轮伐期决策的影响存在差别,导致普通户采伐时间提前,规模户采伐时间延后,这是造成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影响存在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对于普通户,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流失效应使其将家庭劳动力资源更多分配到非农就业中时,在营林劳动力供给约束的情况下由于延后采伐成本上升和规模限制导致的延后采伐边际收益增加有限,普通户会选择采伐时间提前;对于规模户,非农就业带来的收入效应可以缓解其流动性约束,且延后采伐的规模效益可以明显带来可观收益,因此会选择采伐时间延后,继而造成了两类农户营林效益之间的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规模化经营可以作为南方集体林区用材林经营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建议:以规模化经营为政策导向,推动南方集体林区商品林经营;通过完善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和建立现代林业管理机制,加大和提升南方集体林区营林要素投入和效益;促进“规模经济”向“分工经济”,“土地规模经营”向“服务规模经营”的转变。本研究在系统比较南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差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非农就业、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的影响、原因、作用机制和差异,理解了非农就业背景下不同规模林农营林决策行为的变化和差异,以及对营林效益的影响,为林业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提供了完整的思路和分析框架,不仅具有一定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涵义,在林权配套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和林业被更多地赋予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任的背景下,可为明确林业规模化经营发展思路、优化林业支持政策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王军[4](2018)在《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人类诞生以来,耕地资源就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条件,并在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后,成为了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营养需求。在未来的相当长时期内,科技进步仍难以保证人类离开耕地产品而独立存在,因而,耕地保护仍将是当代经济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迅速地提高,一方面,仍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路径依赖”的惯性,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市的不平衡发展掠夺农业和乡村改以掠夺土地的高地耗的城镇化新的方式而不再是工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因农业经营的比较收益较低以及社会总体环境意识的薄弱,导致了我国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不断下降,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成为制约我国“新五化”(1)同步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2)。另一方面,耕地保护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共十九大报告更是进一步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6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96.78亿亩农业用地中耕地仅有20.24亿亩,且耕地质量的整体水平不高,优等质量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7.3%(3)。这表明我国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刻不容缓。因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下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更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千秋大业。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是一个值得阐拓探索的“新时代立论”。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耕地质量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绝大部分人民群众来说,吃饱已经不是问题了,重要的是如何吃好,即吃到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这必然要求我国进一步提升耕地的质量,为健康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生产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即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农业、农民发展还相对不充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发展还不充分;更体现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不同程度的不充分等诸多方面。其中,具体到耕地问题上也存在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的不平衡、中高质量的耕地供给不充分、生态环境治理不充分及其与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发展的不匹配。进而言之,从经济增长和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上面来了,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必然会首当其冲,而农业要想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耕地,这需要我们来提升耕地质量。此外,我国的劳动和生产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也要求耕地与这些先进的生产要素进行匹配,即实现进一步的均衡。论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适当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探讨我国GDP的快速增长、耕地保护倡导的趋强与耕地质量的愈益下降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的内在形成机理以及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低效运行的成因,对我国未来耕地(1)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些微努力和贡献。论文共分为8章,其中第2、3、4、5章为论文的核心内容: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明确文章的核心概念,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简要评价,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第一节概括梳理与本文研究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相关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等基础理论,并介绍理论与本文研究主旨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节构建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即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存在——意识——行为”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思维逻辑和研究框架,基于“环境(环境分析)——行为(行为选择)——方式(实现方式)”的理论逻辑链条,构建一个可以解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的第3、4、5章即为此理论分析框架的延展分析与具体应用。第三章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环境分析。在实践中,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需要不同的内外部环境来为其创造条件,这亦是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的现实动因。在此部分,从自然与技术环境(生产力维度)、制度与经济社会环境(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维度)两个层面来进行展开。其中,自然环境主要是指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变化;技术环境主要是指我国的总体技术水平和耕地质量相关的技术水平;经济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现实需要;制度环境涵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关的我国土地制度、农村税费制度、耕地征收补偿制度等正式制度和政府发展理念深化、社会生态环境需求的日益高涨等非正式制度的变化与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外部环境及其内在不同组成部分会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产生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下一章中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第四章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行为分析。第一,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认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涉及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和社会第三方主体等多类型主体。第二,分别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目标和行为选择入手,阐明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差异,并厘清了地方政府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双重行为。第三,耕地质量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空心化”,主要是因为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控制力进一步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共容机制日益缺失,难以形成集体行动。第四,农业经营与生产行为主体具有有限理性,以收入增加为目标,以成本收入分析为决策逻辑,从根本上缺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内在动力。第五,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觉醒,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高涨,虽然其不一定和耕地发生直接的联系,但是其往往通过食品安全问题与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密切联系起来。鉴于此,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状况、水平乃至程度无不受到上述多类型主体共容利益的影响,它们各自利益的实现无不和共容利益(1)间的拟合程度相关。为此,基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适时调整、改革,以制度体制安排、体制机制创新、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借力于多种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通过制度保障引导、促成各利益主体共容利益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在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时,应以共容利益为基础,分层次、多角度挖掘各利益主体的私利与共容利益的集合,重建社会共容利益体。第五章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方式(2)分析,即各种行为主体分别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具体来看: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上层建筑系统,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化地方政府以绿色GDP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构建完善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法律法规体系;重新梳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将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规制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的执行力和监管力度。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基础,需要通过探索市场经济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效实现形式、或财政支农资金转化为农村集体资产等方式形成和壮大农村集体资产,以此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而更好的发挥其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中坚作用。第三,重构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从农业内部来看,就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让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3)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协同发展;从农业外部来看,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相对较低,需要政府加强相关的补贴力度。此外,针对可能的耕地破坏行为实施必要的约束。第四,进一步培育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尤其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最后,基于上述分析,试图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中心的协同治理,其中,政府维度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市场维度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维度主要包括NGO组织和社会公众等。第六章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一个历史演进的视角。从历史发展视角研究1949年以来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发展过程。总体来看,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历了“爱护与改善——维持与利用——弃损(1)与恶化——遏制与维护——保护与提升”的不完整的倒“S”型动态调整过程,之所以不完整是因为上升阶段尚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如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78年耕地质量的爱护与改善阶段,其中,1949-1952年为耕地质量的恢复和爱护期,一方面,修复长期战争和地主雇佣生产方式带来的耕地破坏,另一方面,广大贫苦群众通过土改获得了耕地,其在生产中更加爱惜其质量;1953-1978年为耕地质量的公共物品属性的改善期,人民公社建立,逐步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进行了大量的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做的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一些基础性工作。第二阶段为1978-1984年耕地质量的维持与利用阶段,这一时期耕地质量的公共物品属性遭到破坏,但是耕地质量的私人物品属性得到了提升,总体来看,耕地质量处于一个总体的维持与利用阶段。第三阶段为1985-2005年耕地质量的弃损与恶化阶段,这一时期耕地质量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属性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恶化。第四阶段为2006-2010年耕地质量的遏制与维护阶段,随着2006年农业税的取消,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弱化,加剧了耕地质量公共物品属性的破坏程度,但是耕地的价值开始显现,农民更为重视拥有“准所有权”的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第五阶段为2011年至今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阶段,这一时期多方主体开始合力来促使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随后,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省级截面数据,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进行必要的绩效评价。第七章为发达国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经验借鉴。分别选取大农业代表的美国、小农业代表的日本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极具特色的以色列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主要举措,并提炼了各国的主要特点,希冀给我国的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提供启示。第八章为政策建议部分,这部分主要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并对本文可行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论文可能有以下3点创新之处:(1)对耕地质量的属性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界定。耕地质量具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双重属性。私人物品质量是指耕地质量里面需要耕地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进行保持和维护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力质量维度和空间质量维度里面的私人物品维度;而公共物品质量是指耕地质量里面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相关因素,难以单靠耕地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来保证,主要包括空间质量维度里面的公共物品维度、工程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并根据这一定义,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问题的发展历程、保护方式等进行了新的思考与阐述。进而发现,可持续发展使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既是敬畏和遵崇自然规律基础上有效利用自然环境的循环力量使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持续的能力和张力;更是基于“人口——资源——环境链条”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的认知,更多地联系到重视构建人类的世代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多层次价值的全面认知,从而在理论上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和人口、资源和环境更紧密地联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中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全面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之中提供政策依据。(2)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环境——行为——方式”的分析范式,从方法论角度论证了选择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原因。并构建了一个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现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形成了社会科学视角围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详细而系统地研究。从环境分析、行为分析和方式分析等三个有机构成的研究系统出发,研究了一般性实现机理和具体实现过程,理论和现实紧密结合,阐证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演变与实现。(3)为弥补现有耕地保护质量维度相关政策绩效评价的阙如,借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政策绩效进行了系统地评价与研究,由此分析刻画了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绩效的历史演变、区域差异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的改良和优化提供一定程度的实证支撑。

吴雷[5](2016)在《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快速城镇化以来,在中国城乡空间格局中,位于大都市郊区的乡村,其乡村问题最为严峻与尖锐。大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都市区,其中的城郊乡村面对着复杂而多变的城乡环境,乡村发展与乡村景观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研究以大西安都市区为空间背景,以未来城乡结构转型为时间背景,将大西安城郊乡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诸多学科知识,借助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探索以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方式,从城郊整体到城郊乡村个体,指导大西安城郊乡村在主要职能、产业经济、社会人口、乡村景观的转型发展。具体的研究包括如下部分:第一,梳理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并与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轨迹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大西安城郊格局演变的影响因子;预测大西安未来的城乡空间格局趋势与城乡结构转型;提出城乡格局演变中出现的四种乡村;指出城郊乡村将作为大西安都市区中“最后的乡村”,应采取“多样化主动适应”的战略实现乡村发展。第二,通过多种手段的乡村调研,把握大西安城郊乡村的整体现状;归类提出大西安城郊乡村面对城乡环境改变,自我调整发展方向,改变乡村子系统所产生缓慢演进型与剧烈演进型两类适应性自发展模式,其中剧烈演进型由分为:传统产业更新型、城镇功能承担型、乡村旅游接待型三类;本研究分析了不同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演变、经验与瓶颈。第三,着眼未来的城乡关系的结构转型,为了适应都市区的城乡环境改变,指出城郊乡村也必须实现转型;鉴于大西安城郊乡村众多,难以针对每个乡村制定转型策略,因此提出类型化的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以确定不同乡村的主要职能发展方向;通过总结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先进案例的经验,发掘乡村自身价值,拓展适应性自发展,耦合都市区需求,本研究提出生态保育型、地区服务型、休闲游憩型与现代农业型的四种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并运用多因素的综合区划体系,借助GIS技术,将大西安城郊地区区划出不同乡村发展模式的范围。第四,从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理论视角,理解乡村景观;按照大西安城郊地区的地形地貌分区,提出:平原型、台塬型、丘陵型与山地型的四类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类型;指出在今后乡村转型与乡村发展模式实施中,这些类型的城郊乡村景观将会出现差异化的演变,因此将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城郊乡村典型景观进行联系,确定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即乡村景观规划的不同对象;针对四类大西安城郊典型乡村景观,提出其各自特征,再采用景观指数与景观感知比对的方法,发现历经快速城镇化之后,这些乡村景观所出现的典型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动力与存在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五,对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与相关理论、原理、技术进行探索,架构起乡村景观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确定规划的目标、原则;提出规划调查与乡村景观数据库建构的方法;明确乡村景观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的主体和权责,以及成立乡村景观委员会、“以奖代罚”、发展乡村景观教育三项保障措施。第六,针对乡村景观规划内容体系所确定的:乡村景观格局规划、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乡村景观营建规划三个层次的规划,提出各自景观规划的方法与要点,并借助实例进行方法的验证。本研究形成了以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方法,用以分别指导大西安城郊乡村综合发展策略的确定与物质空间环境的落实,实现城郊乡村面对城乡关系转型时的综合发展,初步具备了完整的体系,为今后都市区城郊乡村发展策略、乡村景观规划等研究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补充,也为大西安与其他类似都市区的实践提供了指导与借鉴。

陈卫洪[6](2016)在《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森林面积达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2015年全国森林植被总的碳储量达到了84亿吨。到2018年,西部地区五省(市、区)的碳储量将达到38.4亿吨,丰富的森林碳储量将会成为我国未来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区域。随着我国多地碳汇交易试点的建设,全国碳汇市场正在逐步建立,加强森林碳汇储备成为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的重点。森林碳汇储备除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森林经营管理、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重视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系统论角度来看,自然系统是能否发展森林碳汇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对森林碳汇的储备有着直接影响。经济系统是推进森林碳汇建设的动力,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森林碳汇发展相对完善和完备,经济的发展为森林碳汇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社会系统则是实现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社区的历史传承、人文制度、风俗习惯及个人能动意识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森林的经营和管理。农户作为社会系统最重要的组成要素,随着意识能动性的不断提升,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被人类纳入经济活动范围,社会系统则成为农户发展的承载基础。农民作为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微观行为主体,其对待森林资源管理和营林生产的相关行为对碳汇储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索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的微观动机与相关行为,促进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对于提高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系统的分析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的农户行为,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农户的相关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是在对森林碳汇储备发展背景及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和集体行为角度,运用案例剖析了森林管理、农户营林及传统知识等在森林资源储备中的作用和影响,阐释了农户潜意识行为对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性。二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法与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四川、重庆、云南与贵州等地区农户的林业生产行为。三是从潜意识文化传承角度,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对林业生产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侧面证实了农户的潜意识行为对于森林碳汇储备作用巨大且具有低成本与可持续性。四是针对农户在森林碳汇储备中表现出的微观动机和有意识行为与潜意识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在森林碳汇储备中要继续发挥农户的潜意识行为,运用正确的手段引导激励农户的有意识行为,并逐渐将有意识行为变为潜意识行为,最后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使森林碳汇储备变为一种可持续性的本能意识。通过对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四个主要结论。一是森林资源的权属和林地资源的管理方式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碳汇市场尚未健全的前提下,森林碳汇的效益主要体现为生态效益。在森林资源保护中,我国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林业政策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因素。根据资料和调查显示,林农生计、林业政策、林地流转制度和森林采伐部分限制条款以及社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二是森林碳汇储备中的农户有意识的营林行为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因为生存的需求使林业经济效益成为农户造林营林决策的主因,森林碳汇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在当前还未充分被农户认识和重视。而农户有意识的选择营林行为还基于机会主义的思想,农户的有意识营林行为缺乏一定的激励和引导机制。三是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还需正确发挥市场与政府的配置作用。当前西部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没有任何激励引导的前提下,生态较好区域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原因其林业生产中农户的潜意识行为占据主导作用,森林碳汇储备还是依靠人数众多的小农林业来实现,不仅与市场脱节,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许多传统手段还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削弱了农户对森林碳汇储备的潜意识行为。因此,森林碳汇储备必须发挥市场与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四是加强森林碳汇储备还需要进行相关配套改革。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很多林区,森林碳汇还只停留在顶层设计方面,中观群体(县级、乡(镇)地方政府或其他组织)也只是少部分人了解概念,微观群体农户对森林碳汇更是一无所知。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之间完全脱节,导致农户在面对林业市场时,除了传统的林产品外,还未感触到森林碳汇在未来林产品市场中的巨大潜力和作用。森林碳汇储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农户的需求动机是行为产生的内因,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则是引发行为的外因。为更好的阐释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的特殊性,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将农户行为分为有意识行为和潜意识行为,对农户行为分类进行了拓展。传统农户行为多是依据农户的经济行为特点分为生产行为、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等体系,在森林碳汇储备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户选择性营林行为外,还有一种受社会环境、传统文化氛围影响的自发性森林管护和营林行为。为更好的阐述农户行为,本研究将农户基于市场利益的选择性营林行为定为有意识行为,而将农户的自发性营林行为定为潜意识行为。二是明确提出了森林碳汇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对于森林碳汇的阐释多集中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是一种公共物品,也是一种可以进入碳汇市场的商品。为更好的阐释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从事林业生产的重要性,本文将森林碳汇定义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三是构建了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激励机制模型,提出了以倡导发扬传统文化等为主的选择性激励机制等建设内容。本文从农户需求、微观动机而产生相应行为的内在机制出发,侧重农户营林行为、政策需求等微观群体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农户在森林碳汇储备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表现,提出了关于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相关建设机制和对策措施来提高小农参与森林碳汇储备的积极性,优化其营林造林行为。提出了通过构建健康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使森林碳汇储备行为实施者(农户)既有碳汇这种特殊资产的资产性收益,又让其在系统内实现其自我价值与拥有社区荣誉感,进而促使森林碳汇储备行为从有意识经济行为上升到潜意识的自然追求行为。

杨燕[7](2016)在《生态脆弱区林农经营行为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研究 ——以辽宁西部为例》文中提出辽宁西部是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的薄弱地区。由于生态脆弱,土壤质量差,农户的农业收入较低,农村经济落后。当林业收益较低时,林农退耕意愿较强,从而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行为与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密切相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退耕还林工程后,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其行为对于森林资源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从林农视角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进行分析,试着解释以下科学问题,即林农经营行为由哪些因素影响?这些林农经营行为对于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又如何?本文旨在为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研究提供微观层面的理论基础,从而为政府制定促进森林资源增长的林业政策提供依据。论文共分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理论分析。包括定性分析与模型分析。首先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接着借鉴基本农户模型,对林农经营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基于强流动性林地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农户林业经营行为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林农经营行为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交互分析法,以辽宁省西部朝阳市下辖的北票市、朝阳市双塔区、建平县以及阜新市下辖的彰武县为研究区域,基于199户农户调查问卷,将林农经营行为界定为林业资金投入行为、林业生产技术使用行为、联合经营行为。运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和多项式Logistic模型依次对林农资金投入行为、林农营林生产技术使用行为、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组织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林农经营行为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影响分析。用以下三个指标考察森林资源的质量、数量、结构——营林期限、营林面积、营林林种。运用序次logistic模型和二分类logistic模型,从组织管理、资金筹集、技术使用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影响的角度,对研究区域的森林资源的质量、数量、结构变化进行计量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基于林农经营行为分析,研究发现:首先,性别、年龄、组织管理对林农资金投入行为影响显着。其次,社会资本、营林面积、技术培训对营林生产技术使用具有显着影响。交叉分析显示有意愿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林农中最终有32%的林农实现了参与行为,而68%的林农并未参与林业合作组织;造成林农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林农对林业合作组织的认知缺乏、林农所在村庄没有林业合作组织、林农对林业合作组织需求有限。第二,基于林农经营行为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分析,研究发现:森林资源的质量变化主要受资金筹集因素影响。森林资源的数量变化主要受技术使用因素影响。森林资源的结构变化主要受技术使用因素影响。首先,资金来源、户主年龄、外出务工影响营林期限,融资渠道影响营林期限。参与林业合作组织与营林期限具有联系;其次,使用营林生产技术,受教育程度、社会资本、外出务工对营林面积影响显着。与彰武地区相比,北票、双塔区、建平地区的营林面积较小;最后,采用传统技术的农户更倾向于营造非经济林,营造经济林的农户中使用林地清理技术的是未使用林地清理技术的5.189倍,户主年龄对营造经济林影响显着。营造经济林的概率从大到小依次是朝阳双塔区、朝阳北票市、朝阳建平县、阜新彰武县。第三,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林农经营行为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激励机制,尤其是以下三方面:一要充分发挥信用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的作用、降低门槛,不断满足林农的资金需求。二要加强对林农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林农营林水平,改善森林资源质量。三要加大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作用,只有充分调动林农经营的积极性,保证林农经济收益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威力思[8](2016)在《我国退牧还草政策绩效评价分析 ——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首先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退牧还草政策以及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理论的研究。接下来本文主要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研究对象区域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历年来有关于内蒙古草原政策课题组的调研数据。运用多目标层次分析法骨偶建立退牧还草工程的综合绩效评价系统,评价体系在导师以及相关专家的指导下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利用AHP多目标决策分析法,采用专用软件YAAHP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经过一系列计算的处理指标权重值表,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地对相关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数据指标以及绩效评价的结果可以显示在研究区域在退牧还草政策实施之后是否确实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公共政策绩效评价良好。但是在研究期间大量暴露我国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以及退牧还草这一政策的诸多问题及矛盾。例如政府时常忽视政策绩效评价结果,农牧民收入退牧前后波动不明显,退牧还草政策生态补偿不到位,当地的生产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的最后一章针对我国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以及退牧还草实施中缺失提出政策建议。

朱长宁[9](2014)在《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基于陕南的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迫于生计和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压力,陡坡毁林、毁草等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行为愈趋普遍,给该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1999年,为了遏止水土流失加剧的态势,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启动了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中央设计的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是既要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实现“促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要兼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这种多元化的政策目标必然加大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难度。退耕还林的持续推进,打破了农户生产经营的传统均衡状态,改变了农户家庭的资源禀赋与约束条件,必将对农户经济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对应,退耕区农户经济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目标能否实现。那么,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究竟如何,退耕还林实施十余年后,通过有效引导农户家庭行为的变迁,是否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另外,从环境优化的视角来看,留在当地经营农业的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方向和作用机理如何?只有廓清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才能找到持续有效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内核与微观机理,才有可能为西部贫困和生态脆弱地区寻找出一条环境友好、增效增收的农业发展之路。陕南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它既是我国南北水系和暖温带与亚热带的交汇处,又是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水源地。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由于生活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陕南地区的农民普遍比较贫困。2012年5月国务院批复《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秦巴山区被列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比例高达44.64%。1999年开始,陕南地区成为我国首批退耕还林试点区域之一,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环保总局将秦岭山地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因此该地区属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落后的经济和特殊的保护责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在限制开发的前提下谋求突破发展,形势、任务相当艰巨。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退耕还林工程大背景下的陕南地区的农户经济行为将直接决定该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进行和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找寻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经济行为的变化及其对工程持续执行的不利方面,并规范引导农民有序迁出或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是确保该地区特殊生态环境得以良性维持和缓解农民贫困、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因此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在比对分析退耕前后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基础上,阐明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行为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影响机理,探寻持续有效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微观机理,同时定量探讨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就业行为及家庭收入的影响方向和作用机理,并根据地方特点选取生态农业生产行为这一特定的农户生产行为,实证分析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优化的影响因素,探寻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当地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和农业生态化水平提高的政策着力点。围绕以上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户种植、投入、收入和消费结构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退耕还林十年来,受退耕还林导致耕地资源紧缺和提高家庭农业经营收入的双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农户的种植业收入、林业收入、畜牧业收入比例从退耕前的1:0.08:0.42变为退耕后1:0.13:0.68,这说明当地林业和畜牧业较传统种植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在种植业内部来看,该地区的小麦、水稻、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经济作物如油菜、茶叶、中药材、蔬菜的种植面积则大幅度增加。退耕还林后,该地区单位面积耕地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现代农业科技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农作物平均产量上升显着。林业方面,退耕还林工程加快了农户的造林绿化步伐,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核桃、板栗、花椒等特色经济林发展已初具规模,并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调研结果显示,退耕户的林业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非退耕户,但由于林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大多数退耕户的林产品还未到完全的收获期,农户林业收入占比不高。畜牧业方面,该地区已探索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生态养殖方式,户均生猪出栏量和肉鸡屠宰量明显增加,畜禽的规模养殖水平较退耕还林前提升明显,畜禽养殖成为了农户主要的增收源泉。退耕还林后陕南农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收入是转移性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畜牧业收入和林业收入,增长速度最慢的是种植业收入;退耕还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退耕还林十二年后工资性收入已经取代种植业收入成为陕南农户最大的收入来源,其次分别是畜牧业收入、转移性收入,林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的比重最低。在消费支出方面,食品支出依然是陕南地区农户家庭的最大支出项目,但是所占比重已明显下降,说明该地区农户的富裕程度有所提高,居住支出仍排第二位,转移性支出排名第三,医疗保健支出排第四位,交通和通讯支出上升最快排第五位,教育文化娱乐退居第六位,比退耕前下降三个位次,衣着支出排名第七,家庭设备支出(主要指家用电器)排名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退耕区农户的能源消费结构也已发生了可喜的转变,沼气、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逐渐替代烧柴成为了陕南农村主要的生活与生产能源。总体而言,退耕还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农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消费的能力、意愿和水平仍显不足。2.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非农就业及其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退耕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增长,进而达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减贫目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影响了家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促使退耕区剩余农业劳动力逐渐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提高了农户家庭的非农收入水平。调研结果显示,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非农劳动力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在本地非农兼业的现象也更加普遍,因此退耕户的非农收入水平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非退耕户。实证结果进一步显示,户主的健康程度、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户主接受农技培训以及农户地处城镇郊区对农户的收入水平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其中农户地处城镇郊区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以及非农收入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对于不同的收入阶层,退耕还林对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影响途径有所差别,中低层收入的农户家庭中,退耕还林主要对农业收入的增加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中高层收入的农户家庭中,退耕还林主要对非农收入的增加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的双重差分模型测算了退耕还林政策对退耕户收入水平的净效应,结果同样表明退耕还林政策显着增加了农户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水平,而对农业收入水平并没有产生显着的正向作用,但是两者的显着性水平低于多元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这说明其他因素(例如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完善、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提升以及政府其他惠农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户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水平的提高。3.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政府政策支持等变量直接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认知和选择调研结果显示,陕南地区仅有34.7%的农户从事过生态农业生产,比例较低。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户主年龄与生态农业认知程度成正相关;农户受教育程度与认知比率正相关;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程度具有显着关系,参与退耕还林提高了农户的认知程度;是否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影响较大,参与培训的农户认知比率高于未参与的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农户的认知行为,信息越易获取,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越高;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越高。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户的年龄与受教育程度、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以及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行为对其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影响并不显着;但农户是否进行农技培训影响了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对农户进行农技培训,促进了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政府是否实施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对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有显着影响,具有政策扶持的农户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较大;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有很大影响,农户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越大。为使农户经济行为能够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有效实施,基于前述研究结论,并从优化农户经济行为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出如下主要政策建议:实施长期、浮动的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结合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加快推进陕南农村城镇化进程;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着力拓展退耕区农户的非农就业渠道;建立、完善林权交易市场;政府应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扶持等政策建议。

邢祥娟[10](2014)在《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保护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府目前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是我国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其政策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改善生态环境,而是逐渐发展为综合性目标体系,具体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经济林第一轮补助已经到期,生态林的补助也有一部分到期,而伴随着第一轮补助期的结束,部分农户出现返耕现象,这使得人们开始关注退耕还林工程长期生态效果的风险分析。本文利用林业重点工程与消除贫困课题组四次大型农户调查的数据,运用资源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采用相关计量模型、数据包络分析等研究工具,深入研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首先,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农民收入的扩展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平衡面板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的总收入的影响是正的,由于农户各项收入的增长不平衡,所以不同来源收入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也有差异。退耕还林工程并没有减少农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呈逐年稳定上升的势头,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减少了耕地面积,释放了劳动力,客观上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户工资性收入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后期工资性收入的相对增长率逐渐减小其次,引入收入结构相似度概念,对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和未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的收入结构进行比较,发现收入结构相似度先下降,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又上升,收入结构的趋同表明工程补贴并不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考虑到农户的补贴收入,其他收入应该也是较非退耕户高的。退耕户的收入结构绝对值变动高于非退耕户,但其波动幅度相对较低,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的收入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第三,运用DEA非参数效率对收入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估计,样本总体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偏小,说明农业生产依然处在速度型阶段,打工效率同样偏低。就样本农户参与工程与未参与工程的比较来看,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退耕农户经营效率中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低于非退耕户,从打工效率来看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低于未参与工程的农户,表明政策的实施仅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收入增加提供了可能性并没有促进收入结构的稳定转换。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剖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生态修复工程,提出了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林权流转制度,发展集约型农业;加强技术和资金投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及完善退耕补助制度,积极探索生态补偿体制创新等相关政策建议。

二、退耕还林行为动因的经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行为动因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数据资料收集方法
        1.4.2 数据分析方法
    1.5 研究的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的基本观点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生态行为
        2.1.3 林下经济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林下经济发展研究
        2.3.2 农户林下经济经营及生态行为研究
        2.3.3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动因研究
        2.3.4 农户生态行为政策激励研究
        2.3.5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评述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选择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3 样本初步描述
        3.3.1 农户样本描述
        3.3.2 管理者样本描述
4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分析
    4.1 农户林业经营现状
        4.1.1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比例
        4.1.2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土地要素投入
        4.1.3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劳动力要素投入
        4.1.4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资本要素投入
    4.2 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分析
        4.2.1 林下种植生态行为
        4.2.2 林下养殖生态行为
        4.2.3 生态旅游生态行为
    4.3 农户生态不友好行为结果的影响
        4.3.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4.3.2 指标选择与说明
        4.3.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的决策动因分析
    5.1 理论假设
        5.1.1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特征
        5.1.2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
    5.2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5.2.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5.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5.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5.4 进一步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对家庭成本收益的影响分析
    6.1 理论假设
    6.2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6.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6.3.1 模型检验
        6.3.2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林下经济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分析
    7.1 研究区保护与发展政策导向与特征
    7.2 理论假设
    7.3 研究方法
        7.3.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7.3.2 模型检验
    7.4 结果分析
        7.4.1 路径分析结果
        7.4.2 测量模型分析结果
        7.4.3 间接效应分析
        7.4.4 多群组分析
    7.5 进一步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与优化分析
    8.1 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措施的感知与评价分析
        8.1.1 研究方法
        8.1.2 指标选择与说明
        8.1.3 结果分析
    8.2 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分析
        8.2.1 理论假设
        8.2.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8.2.3 模型建立
        8.2.4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8.3 进一步讨论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1.1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及问题
        9.1.2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的决策动因及影响机理
        9.1.3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对成本收益的影响效果
        9.1.4 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林下经济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
        9.1.5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与优化
    9.2 对策建议
        9.2.1 构建生态系统保护与森林多功能利用利益联结和协同机制
        9.2.2 提升农户环境认知,充分发挥社会效应
        9.2.3 完善激励农户生态行为的多元化补偿形式与机制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农村绿色发展有关政策文件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陕北坝系农业型小流域退耕驱动的农户生计与环境意愿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
        1.3.2 农户环境意愿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农业经济
        2.1.3 坝系工程
    2.2 数据来源
        2.2.1 农户样本数据
        2.2.2 统计数据
3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
    3.1 研究方法
        3.1.1 生计资本指标的选取及赋值
        3.1.2 指标的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3.2.2 退耕对样本农户收入的影响
        3.2.3 退耕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
    3.3 小结
4 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行为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Logistic模型
        4.1.2 模型检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主要的生计行为
        4.2.2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生计行为选择的影响因子
        4.2.3 农户生计转型的影响因素
    4.3 小结
5 农户生计资本对环境意愿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模型建立
        5.1.2 假设提出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模型检验
        5.2.2 退耕农户模型估计分析
        5.2.3 非退耕户模型估计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课题项目、学习培训及发表论文情况

(3)南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与决策行为异质性研究 ——基于非农就业和雇工劳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假说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劳动力转移新经济学
        2.1.2 委托代理理论和道德风险模型
        2.1.3 外部性理论
        2.1.4 简要评述
    2.2 文献综述
        2.2.1 农林地流转和不同规模经营的相关研究
        2.2.2 森林经营效益评估相关研究
        2.2.3 非农就业对林农农林业生产决策行为和经营效益的相关研究
        2.2.4 雇工劳动对农林业产出效益影响的相关研究
        2.2.5 研究述评
3. 分析框架、研究假说与计量经济模型
    3.1 分析框架
    3.2 研究假说
        3.2.1 基于非农就业视角的相关研究假说
        3.2.2 基于雇工劳动视角的相关研究假说
    3.3 计量经济模型设定
        3.3.1 林农营林效益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
        3.3.2 林农营林要素投入行为和采伐决策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
    3.4 数据来源
        3.4.1 样本点选择
        3.4.2 数据收集方法
4. 南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的差异分析
    4.1 南方集体林区及森林经营状况分析
        4.1.1 南方集体林区概况分析
        4.1.2 案例省的森林资源和林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4.2 样本点不同规模林农杉木经营状况分析
        4.2.1 南方集体林区杉木经营情况
        4.2.2 不同规模林农杉木经营状况
    4.3 不同规模林农私人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差异分析
        4.3.1 不同规模林农私人经济效益的差异分析
        4.3.2 不同规模林农社会生态效益的差异分析
    4.4 小结
5.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5.1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描述统计分析
        5.1.1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经济效益交叉统计分析
        5.1.2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生态效益交叉统计分析
    5.2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影响的计量分析
        5.2.1 计量经济模型和变量指标选取
        5.2.2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5.2.3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生态效益的影响分析
    5.3 小结
6.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投入行为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6.1 非农就业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要素投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1 非农就业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成本的交叉统计分析
        6.1.2 非农就业与林农林地流入面积及意愿的交叉统计分析
    6.2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要素投入影响的计量经济分析
        6.2.1 计量模型和变量指标选取
        6.2.2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要素投入及其结构的影响分析
        6.2.3 非农就业对林农流入面积及意愿的影响分析
    6.3 小结
7.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采伐决策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7.1 不同条件下林农营林理论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的测算
        7.1.1 模型选择
        7.1.2 不同条件下林农理论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测算
    7.2 非农就业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轮伐期的描述性统计
        7.2.1 非农就业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预期轮伐期的交叉统计
        7.2.2 非农就业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预期与理论最优轮伐期偏差交叉统计
    7.3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轮伐期影响的计量分析
        7.3.1 计量经济模型和变量选取
        7.3.2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预期轮伐期的影响分析
        7.3.3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预期轮伐期与理论最优轮伐期偏差影响分析
    7.4 小结
8. 结论与政策涵义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涵义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4)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耕地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保护传统及政策要求
        1.1.2 中国耕地质量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困境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辨析
        1.3.1 耕地
        1.3.2 耕地质量
        1.3.3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1.4 耕地保护与提升理论谱系:相关文献综述
        1.4.1 从自然科学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
        1.4.2 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
        1.4.3 从经济学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相关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相关理论
        2.1.3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2.2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基本理路与分析框架
        2.2.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环境——行为——方式”分析方法
        2.2.2 基于“环境—行为—方式”分析方法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2.3 本章小结
3.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环境分析
    3.1 自然与技术环境分析
        3.1.1 自然环境分析
        3.1.2 技术环境分析
    3.2 社会经济与制度环境分析
        3.2.1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3.2.2 制度环境分析
    3.3 本章小结
4.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行为分析
    4.1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4.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4.1.2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相关者构成
    4.2 政府行为主体的行为分析
        4.2.1 中央政府的行为分析
        4.2.2 地方政府的双重行为分析
        4.2.3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差异与行为选择
    4.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分析
        4.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现实困境
        4.3.2 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耕地保护共容利益缺失
        4.3.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弱化带来耕地保护行动不足
    4.4 农业生产与经营行为主体的行为分析
        4.4.1 自有耕地类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行为分析
        4.4.2 承租耕地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行为分析
    4.5 社会公众的行为分析:食品安全的逻辑链条
    4.6 本章小结
5.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方式分析
    5.1 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多中心协同治理
    5.2 进一步完善上层建筑系统
        5.2.1 转变政府发展理念,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
        5.2.2 重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5.2.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5.2.4 强化宏观监管调控政策导向及执行力
    5.3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5.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重要作用
        5.3.2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路径分析
    5.4 重构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
        5.4.1 内部激励方式:发展生态农业
        5.4.2 外部激励方式:加强政府补贴
        5.4.3 利益约束机制:提高损害成本
    5.5 引入第三方机制,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社会力量
        5.5.1 构建农民耕地保护协会等第三方组织
        5.5.2 激发社会公众意识,构建社会监督机制
    5.6 本章小结
6.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一个历史演进的视角
    6.1 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不同演变阶段
        6.1.1 1949-1978年:耕地质量的爱护与改善阶段
        6.1.2 1978-1984年:耕地质量的维持与利用阶段
        6.1.3 1985-2005年:耕地质量的弃损与恶化阶段
        6.1.4 2006-2010年:耕地质量的遏制与维护阶段
        6.1.5 2011年至今: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阶段
    6.2 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的绩效评价
        6.2.1 模型简介与指标选取
        6.2.2 实证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发达国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1 美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1.1 美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践
        7.1.2 美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特点
    7.2 日本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2.1 日本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践
        7.2.2 日本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特点
    7.3 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3.1 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践
        7.3.2 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特点
    7.4 美国、日本、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对我国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实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对策建议
        8.2.1 深化制度改革,优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外部环境
        8.2.2 规范主体行为,引导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行为选择
        8.2.3 多中心治理,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机制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5)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机理、影响因子与结构转型
    2.1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2.1.1 工业革命兴起到19世纪末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2.1.2 19世纪末到二战前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2.1.3 二战以后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2.2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2.2.1 大西安城乡发展格局现状
        2.2.2 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
        2.2.3 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
    2.3 影响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因子
        2.3.1 地形地质限制
        2.3.2 自然生态保育
        2.3.3 历史文化保护
    2.4 大西安城乡结构转型
        2.4.1 大西安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趋势
        2.4.2 大西安城乡关系的结构转型
        2.4.3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中的四类乡村
        2.4.4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中四类乡村的发展战略
    2.5 本章小结
3.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类型、演变与启示
    3.1 大西安城郊乡村整体现状研究
        3.1.1 城郊乡村调研与分析方法
        3.1.2 城郊乡村整体现状
    3.2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类型
        3.2.1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内涵与体系
        3.2.2 缓慢演进型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
        3.2.3 剧烈演进型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
    3.3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演变
        3.3.1 缓慢演进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3.3.2 剧烈演进型之传统产业更新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3.3.3 剧烈演进型之城镇功能承担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3.3.4 剧烈演进型之乡村旅游接待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3.4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启示
        3.4.1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经验
        3.4.2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瓶颈
    3.5 本章小结
4.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空间区划
    4.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研究基础
        4.1.1 大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的内涵
        4.1.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内涵
        4.1.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提出的现实需求
    4.2 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经验
        4.2.1 英国伦敦
        4.2.2 法国巴黎
        4.2.3 日本东京
        4.2.4 四川成都
        4.2.5 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经验总结
    4.3 大西安城乡供需分析与乡村转型动力
        4.3.1 大西安都市区对城郊乡村的需求
        4.3.2 大西安城郊乡村的价值
        4.3.3 大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的主要动力
    4.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
        4.4.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确定的原则
        4.4.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确定的方法
        4.4.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四种类型
    4.5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空间区划
        4.5.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原则
        4.5.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方法
        4.5.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评定体系
        4.5.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四类空间区划
        4.5.5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与实际乡村发展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5.乡村发展模式引导下的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5.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5.1.1 乡村景观的内涵
        5.1.2 大西安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的划分
        5.1.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的含义
        5.1.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的关系
        5.1.5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的不同类型
    5.2 大西安城郊的典型乡村景观
        5.2.1 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研究的方法
        5.2.2 城郊平原型乡村景观
        5.2.3 城郊台塬型乡村景观
        5.2.4 城郊丘陵型乡村景观
        5.2.5 城郊山地型乡村景观
    5.3 快速城镇化前后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5.3.1 乡村景观典型变化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5.3.2 城郊平原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5.3.3 城郊台塬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5.3.4 城郊丘陵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5.3.5 城郊山地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5.4 快速城镇化时期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的动因与存在问题
        5.4.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的动因
        5.4.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存在的问题
        5.4.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存在问题的根源
    5.5 本章小结
6.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原理与编制体系
    6.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相关概念与原理
        6.1.1 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
        6.1.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需求
        6.1.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原理
        6.1.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技术
    6.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编制内容体系
        6.2.1 涉及乡村景观的相关规划内容研究
        6.2.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编制层次、范围与对象
        6.2.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
    6.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策略
        6.3.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实现的目的
        6.3.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遵循的原则
    6.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调查与数据库构建
        6.4.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调查
        6.4.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数据库构建
    6.5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管理与保障措施
        6.5.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各环节的主体与权责
        6.5.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实现的保障措施
    6.6 本章小结
7.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格局、控制性与营建性规划的方法
    7.1 实证案例-蓝田县黄沟村
        7.1.1 黄沟村概况
        7.1.2 黄沟村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7.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格局规划的方法
        7.2.1 城郊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现状分析
        7.2.2 城郊乡村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与预测
        7.2.3 城郊乡村土地适宜性评价
        7.2.4 城郊乡村景观总体感知分析
        7.2.5 城郊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规划
    7.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方法
        7.3.1 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内涵
        7.3.2 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控制体系
    7.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营建性规划的方法
        7.4.1 城郊乡村人工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7.4.2 城郊乡村经营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7.4.3 城郊乡村自然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7.4.4 城郊乡村景观营建性规划的案例研究
    7.5 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6)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森林碳汇与农户行为研究综述
        1.2.1 碳汇与森林碳汇
        1.2.2 森林碳汇研究进展
        1.2.3 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1.2.4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相关行为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数据来源
    1.6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产权理论
        2.1.2 需求理论
        2.1.3 行为经济学理论
        2.1.4 集体行动的逻辑
        2.1.5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2.1.6 系统论与控制论
    2.2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研究理论假设
        2.2.1 假设1
        2.2.2 假设2
        2.2.3 假设3
    2.3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动机分析逻辑框架
        2.3.1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需求动机
        2.3.2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动机的特征
    2.4 农户参与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逻辑框架
第三章 森林碳汇储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森林资源现状与森林碳汇
        3.1.1 全球森林资源状况
        3.1.2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3.1.3 西部森林资源现状
        3.1.4 中国森林碳汇
    3.2 森林碳汇储备量影响因素分析
        3.2.1 自然因素
        3.2.2 经济因素
        3.2.3 社会因素
        3.2.4 制度因素
    3.3 农户行为对森林碳汇储备的影响
第四章 西部森林碳汇的优势及国家战略
    4.1 西部地区发展森林碳汇的优势
        4.1.1 自然条件
        4.1.2 国际生态建设中的特殊地位
    4.2 碳汇交易对中国碳汇建设的影响
        4.2.1 森林碳汇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4.2.2 碳交易市场建设对中国碳汇建设的影响
        4.2.3 碳交易市场建设对中国碳汇建设的意义
    4.3 中国碳汇交易情况与国家战略
        4.3.1 中国碳汇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4.3.2 中国碳汇市场交易情况
        4.3.3 碳汇建设与国家战略部署
第五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参与意愿分析
    5.1 西部四省(市)样本点概况和样本特征
        5.1.1 西部四省(市)样本点区域概况
        5.1.2 调查问卷设定与样本特征分析
    5.2 农户碳汇林投入生产意愿描述性分析
    5.3 农户参与碳汇生产意愿研究假设
        5.3.1 农户自身素质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5.3.2 农户生产的特征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5.3.3 社会经济状况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5.4 计量模型选择与实证
        5.4.1 模型选择
        5.4.2 变量描述
        5.4.3 实证结果分析
    5.5 参与意愿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的影响
    5.6 农户对森林碳汇储备需求行为分析
        5.6.1 本研究对象在林业生产需求的现实特征与模型分析
        5.6.2 林业生产对农户家庭发展需求影响的模型分析
        5.6.3 林业生产与农户发展需求的研究概况
        5.6.4 数据分析及其解释
        5.6.5 计量研究结论
第六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有意识行为分析
    6.1 农户林业生产投资行为
    6.2 农户林业信息获取行为
    6.3 农户林业生产销售行为
    6.4 农户林业技术应用行为
第七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潜意识行为分析
    7.1 风水文化是潜意识行为的心理与文化基础
    7.2 基于风水文化为基础的潜意识行为在森林资源管护中的作用分析
    7.3 树神文化强化了森林资源管护中的潜意识行为
    7.4 文化与制度的冲突
        7.4.1 对门寨村冲突案例
        7.4.2 板底村冲突案例
        7.4.3 社区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
    7.5 森林管理中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7.6 森林资产性权属及采伐许可等制度安排的困境
    7.7 林产品品种单一的困境
    7.8 传统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碳储备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性思考与建议
        8.2.1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激励机制建设
        8.2.2 促进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对策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7)生态脆弱区林农经营行为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研究 ——以辽宁西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概念界定和数据来源
        1.3.1 概念界定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研究
        2.1.2 林农经营行为的研究
        2.1.3 林农资金投入行为的研究
        2.1.4 林农技术使用行为的研究
        2.1.5 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研究
        2.1.6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林业经营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3.1 理论分析
        3.1.1 资金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
        3.1.2 技术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
        3.1.3 合作经营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
    3.2 理论模型构建
        3.2.1 林农经营行为决策模型的建立
        3.2.2 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模型构建
    3.3 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地理环境与人口
        4.1.2 林业经济
        4.1.3 林业政策
    4.2 村级样本描述性统计
        4.2.1 调查地描述性统计
        4.2.2 森林资源及组织管理
        4.2.3 集体林权改革
        4.2.4 林业企业
    4.3 林农经营行为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林农资金投入行为
        4.3.2 林农营林生产技术使用行为
        4.3.3 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组织行为
    4.4 小结
第五章 辽宁西部林农经营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1 数据说明与样本描述性统计
    5.2 林农资金投入行为分析
        5.2.1 林农资金投入行为涵义及特征
        5.2.2 林农资金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林农营林生产技术使用行为分析
        5.3.1 林农营林生产技术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变量设置
        5.3.2 营林生产技术的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组织行为分析
        5.4.1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5.4.2 实证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辽宁西部林农经营行为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
    6.1 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描述性分析
        6.1.1 营林面积
        6.1.2 营林期限
        6.1.3 营林林种
    6.2 影响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实证分析
        6.2.1 变量说明
        6.2.2 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的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我国退牧还草政策绩效评价分析 ——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1 本文主要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1.5 小结
第2章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一般理论
    2.1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的内容
        2.1.1 特定问题的解决程度
        2.1.2 政策的可接受性
        2.1.3 经济效率
        2.1.4 政策实施带来的社会振荡程度
    2.2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原则
        2.2.1 职能对应原则
        2.2.2 成本导向原则
        2.2.3 公众满意原则
        2.2.4 符合规范原则
    2.3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2.3.1 前后对比法
        2.3.2 费用效益法
        2.3.3 综合指数法
        2.3.4 数理统计分析法
        2.3.5 多目标决策方法
    2.4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的需求及需求产生的动力分析
        2.4.1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需求产生的原因
        2.4.2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需求产生的动力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政策相关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3.1 退牧还草生态补偿相关主体利益分析
        3.1.1 政府的目标和利益
        3.1.2 农牧户的目标和利益
        3.1.3 政府和退牧农牧户之间的博弈
        3.1.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3.2 我国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政策形式
        3.2.1 政策补偿
        3.2.2 资金补偿
        3.2.3 实物补偿
        3.2.4 智力补偿
    3.3 我国退耕还草生态补偿政策的具体实施工程
        3.3.1 退耕还林工程
        3.3.2 退牧还草工程
        3.3.3 天然林保护工程
        3.3.4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3.4 退耕还草生态补偿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3.4.1 补偿的标准差异致使各项生态建设工程发展受到影响
        3.4.2 补偿方式的简单化难以缓解生态破坏的根本问题
        3.4.3 投融资渠道单一性难以保障生态保护与补偿的持续进行
        3.4.4 施工责任方主体分离导致了管理和执行中的断层分割
        3.4.5 实际操作中补偿责任难以明确
        3.4.6 法律法规不健全,难以支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
    3.5 小结
第4章 以鄂尔多斯市退牧还草政策为样本的政策绩效评价
    4.1 确定样本: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退牧还草工程
        4.1.1 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状况
        4.1.2 鄂尔多斯市生态系统现状
        4.1.3 鄂尔多斯市退牧还草政策实施概况及退牧还草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4.2 鄂尔多斯市退牧还草政策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评价鄂尔多斯市退牧还草政策绩效选取的主要方法----多目标层次分析法
        4.2.2 鄂尔多斯市退牧还草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鄂尔多斯市退牧还草政策绩效评价具体过程
    4.4 评价结果及结论
    4.5 小结
第5章 我国退牧还草政策以及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系统的完善途径
    5.1 我国退牧还草政策的完善途径
        5.1.1 健全政策和法规保障退牧还草公共政策有效顺利实施
        5.1.2 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后续替代产业
        5.1.3 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有效参与并监督退牧还草政策评价
        5.1.4 国家确定退耕林地产权和使用权限保护退牧牧民合法权益
        5.1.5 推广农牧业新技术并且大力培训农牧民科技骨干
        5.1.6 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以弱化农牧民发展后续产业的技术风险
    5.2 我国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体系完善途径
        5.2.1 促进我国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度化、法治化建设
        5.2.2 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2.3 科学运用评价技术与方法进行深入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5.2.4 理性地扩大政策评估的范围和内容
        5.2.5 全面发挥结果导向有效提升政府政务公开透明度
        5.2.6 以公众满意为导向完善满意度评价机制
    5.3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期间论文及成果
致谢
注释

(9)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基于陕南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说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的不足
2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
        2.1.2 退耕还林工程
        2.1.3 农户经济行为
        2.1.4 生态农业
    2.2 文献回顾
        2.2.1 关于农户行为理论的文献回顾
        2.2.2 关于退耕还林的文献回顾
    2.3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诱导性技术变革理论
        3.1.3 认知理论
        3.1.4 行为理论
        3.1.5 成本—收益理论
    3.2 分析框架
        3.2.1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
        3.2.2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2.3 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微观机理
    3.3 本章小结
4 陕南地区农业发展与退耕还林现状分析
    4.1 陕南地区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4.1.1 自然资源情况
        4.1.2 生态保护情况
        4.1.3 社会经济情况
        4.1.4 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
    4.2 陕南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4.2.1 农业耕地利用情况分析
        4.2.2 农业从业人员情况
        4.2.3 农田灌溉情况
        4.2.4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4.2.5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4.2.6 农民就业方式与收入状况
        4.2.7 农民消费情况
    4.3 陕南地区农业生产现状
        4.3.1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
        4.3.2 畜禽产品养殖规模与产量
        4.3.3 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情况
        4.3.4 农业增加值情况
        4.3.5 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情况
    4.4 陕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及退耕还林的必要性
        4.4.1 陕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4.4.2 陕南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必要性
    4.5 陕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取得的成就
        4.5.1 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4.5.2 农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4.5.3 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态文明意识逐步强化
    4.6 本章小结
5 退耕还林对陕南地区农户经济行为影响的研究
    5.1 指标选取
    5.2 数据来源
        5.2.1 样本选择
        5.2.2 调查内容
    5.3 样本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5.3.1 户主个人特征
        5.3.2 农户家庭特征
    5.4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家庭的基本特征
    5.5 耕还林前后农户经济行为及收入的比较
        5.5.1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家庭耕地面积的变化
        5.5.2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种植结构的变化
        5.5.3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
        5.5.4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畜禽养殖的变化
        5.5.5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家庭收入的变化
        5.5.6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家庭收入水平的比较
        5.5.7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消费支出的变化
    5.6 本章小结
6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理论分析
    6.2 实证模型
        6.2.1 多元回归模型
        6.2.2 分位数回归模型
        6.2.3 双重差分模型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数据描述
        6.3.2 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和分析
        6.3.3 分位数回归结果和分析
        6.3.4 双重差分模型结果和分析
        6.3.5 三种计量方法结果的比较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认知与选择行为研究
    7.1 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认知的研究
        7.1.1 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7.1.2 列联表与卡方检验
        7.1.3 实证分析结果
        7.1.4 主要结论
    7.2 不同类型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研究
        7.2.1 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
        7.2.2 实证分析结果
        7.2.3 主要结论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农户种植、投入、收入和消费结构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8.1.2 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非农就业及其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8.1.3 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政府政策支持等变量直接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和选择
    8.2 主要政策建议
        8.2.1 实施长期、浮动的退耕还林补贴政策
        8.2.2 结合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加快推进陕南农村城镇化进程
        8.2.3 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
        8.2.4 着力拓展退耕地区农户的非农就业渠道
        8.2.5 建立、完善林权交易市场
        8.2.6 政府应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10)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假设
        1.3.4. 技术路线
2. 研究基础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民收入
        2.1.2. 退耕还林
    2.2. 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2.2.1. 公共财政理论视角下的农民收入研究
        2.2.2. 对农民收入结构转化的研究
    2.3. 退耕还林及其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研究综述
        2.3.1. 国内退耕还林研究综述
        2.3.2. 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2.3.3. 国外退耕还林研究
    2.4. 退耕还林的相关经济学理论基础
        2.4.1. 有限理性小农说
        2.4.2. 外部性理论
        2.4.3.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
3.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与美国生态政策比较研究
    3.1. 退耕还林工程总体情况介绍
        3.1.1.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基本概况
        3.1.2. 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政策的渐进过程
    3.2. 美国生态政策介绍
        3.2.1. 土地休耕保护计划(CRP)
        3.2.2. 环境质量激励计划(EQIP)
        3.2.3. 保护支持计划(CSP)
4. 方案选择及样本介绍
    4.1. 方案、样本的选择
    4.2. 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案实施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2.2. 调查方案的实施
    4.3. 样本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4.3.1.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4.3.2. 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4.3.3.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4.3.4.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4.3.5. 广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4.4. 样本县概况
        4.4.1. 四川省样本县介绍
        4.4.2. 江西省样本县介绍
        4.4.3. 河北省样本县介绍
        4.4.4. 陕西省样本县介绍
        4.4.5. 广西省样本县介绍
    4.5. 样本农户分析
        4.5.1. 样本农户收入概况
        4.5.2. 样本农户个体特征
        4.5.3. 样本农户分类特征统计指标
5.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总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发生机理
    5.2. 数据分析方法
        5.2.1. 面板数据分析方法
        5.2.2. 研究变量测量指标设计
    5.3. 实证分析
        5.3.1. 关于农户收入差异的曼—惠特尼(Mann-Whitney)U检验
        5.3.2. 实证研究模型
    5.4. 数据结果与讨论
        5.4.1. 对农户家庭收入的经验性结果
        5.4.2. 对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经验性结果
        5.4.3. 对农户家庭工资性收入的经验性结果
        5.4.4. 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经验性结果
    5.5. 退耕还林农民增收的一个成功案例
    5.6. 本章小结
6.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
    6.1. 相关指标介绍及收入结构比较
        6.1.1. 指标介绍
        6.1.2. 农户收入来源结构的比较
    6.2. 对样本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影响的定量分析
        6.2.1. 样本农户收入来源结构相似度比较
        6.2.2 农户收入来源结构变动值
    6.3. 收入来源结构变动的增长效应
    6.4. 样本农户收入结构合理性研究
        6.4.1. 判断样本农户收入结构合理性的原则
        6.4.2. DEA非参数效率估计收入结构合理性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7.3.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7.4.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7.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退耕还林行为动因的经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D]. 雷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陕北坝系农业型小流域退耕驱动的农户生计与环境意愿响应[D]. 夏紫顿.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3]南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与决策行为异质性研究 ——基于非农就业和雇工劳动视角[D]. 朱臻.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4]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研究[D]. 王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
  • [5]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D]. 吴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 [6]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D]. 陈卫洪.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2)
  • [7]生态脆弱区林农经营行为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研究 ——以辽宁西部为例[D]. 杨燕.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1)
  • [8]我国退牧还草政策绩效评价分析 ——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D]. 威力思.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2)
  • [9]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基于陕南的实证[D]. 朱长宁. 南京农业大学, 2014(10)
  • [10]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 邢祥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退耕还林动机的经济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