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暴发流行点按蚊人体血液指数调查

疟疾暴发流行点按蚊人体血液指数调查

一、疟疾暴发流行点媒介按蚊人血指数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米善军[1](2019)在《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文中认为云县自古多瘴岚,清代云县疟疾流行只能勾勒大致面貌。民国时期该地疟疾肆虐,尤以1933~1940年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的时期。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出现过两次反复,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于1986年基本扑灭,并最终融入全球性消除疟疾战略计划。清代云县防治疟疾主要采取看医、寻药及诉诸鬼神来解决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民国时期,政府的卫生防疫机制虽已建立,虽然亦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总归是收效甚微。只有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人民政权,真正地实现了中央—地方之间的强力互动。这种强力关系的建立是通过波浪状的卫生运动、精密化的制度设计逐步达到的。清代云县有无卫生机构,已经无从考证。当时遇到疫情发生,根本无法实现疫情的及时控制与扑灭,更谈不上疾疫预防。民国政府治下的云县,已经出现较为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无奈由于机制体制不甚健全,只在县城为中心地方设立了相关机构,根本无法辐射全县各地,尤其是偏远山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政局的稳定,在民国政府留下的卫生遗产的基础上,在从中央到地方的部署中,云县地区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形成点面结合,层级分明,高度密集医疗卫生网络。云县的疟疾流行是地缘区位、国家政权、民风习俗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疟疾的快速蔓延之势,倒逼民国政府不得不重视起基层卫生行政机构的设立与建设,但这些机构难以为继,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直到1949年以后,中国通过国家地计划与控制,走出一条以国家为主导,群防群治相结合的特色防治道路,逐步确立起大众心中新政权焕然一新的形象与面貌。

陈田木[2](2018)在《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构建基于媒介可接受性和人群脆弱性的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并验证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模型,以划分我国疟疾再传播风险区域,为指导我国消除疟疾后监测与防止输入继发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当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消除疟疾地区和国家推荐关于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的敏感性-可接受性-脆弱性分析法,结合传统风险评估方法,在文献综述和小组讨论基础上提出与疟疾再传播风险相关的各级指标,通过Delphi法遴选特异指标并确定其权重,从而构建以媒介可接受性和人群脆弱性为核心内容的指标体系。第二部分为再传播风险评估模型建立研究。在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8个乡镇17个村寨开展媒介种类调查后,选择4个乡镇5个村寨深入开展媒介种类、媒介密度、叮人率、人血指数、经产蚊比例等媒介可接受性调查,以及输入病例占比、输入虫种、流动人口占比等人群脆弱性数据现场采集,依据第一部分遴选和构建的指标体系,建立小尺度(村寨水平)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模型(small-scale malaria re-establishment risk assessment model,SMRRAM),计算各村寨媒介可接受性和人群脆弱性综合得评分及风险等级,根据乘法模型计算再传播风险指数(malaria re-establishment index,MRI)等级,量化评估不同村寨的疟疾再传播风险。第三部分为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模型验证与应用研究。以2016年报告的全国疟疾输入病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步式数学模型筛选主要指标并确定其权重,建立大尺度(县级水平)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模型(large-scale malaria re-establishment risk assessment model,LMRRAM),计算以县为单位的传播风险等级,构建全国疟疾再传播风险地图,弥补当前仅依据媒介种类评价传播风险的不足。结果:Delphi法调查的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评分的Kendall协调系数W=0.488,χ2= 132.698,P<0.001。构建的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2类(媒介可接受性和人群脆弱性)、4大因素(媒介因素、气象因素、病例输入因素和人口流动因素)、16个指标(媒介种类、媒介密度、叮人率、人血指数、经产蚊比例、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量、入境至发病间隔、发病至治疗间隔、输入病例多少、输入虫种、输入病例疫点类型、跨境流动人口占比、外出地疟疾疫情、在外居住时间和在外居住有无防护措施),即三级指标体系。内在信度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数为0.883,标准化后为0.904,均超过0.7,表明信度符合要求。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公因子方差比、变量的共同度对所有变量均为1,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0.0%,说明这些变量绝大部分信息都可被因子解释,信息丢失少,提取的总体效果理想。16个指标权重依次为0.076、0.069、0.066、0.057、0.051、0.060、0.057、0.059、0.067、0.058、0.070、0.068、0.049、0.069、0.059、0.066。媒介因素各指标权重的中位数为0.066,病例输入因素各指标权重的中位数为0.067,气象因素各指标权重的中位数为0.059,人口流动因素各指标权重的中位数为0.063。媒介因素中媒介种类的权重最高(0.076),病例输入因素中输入虫种的权重最高(0.070)。在中缅边境的媒介调查点共收集按蚊15种10053只,占比排前三种分别为中华按蚊(75.4%)、昆明按蚊(15.6%)和微小按蚊(3.5%)。5个研究村寨传疟媒介为微小按蚊、中华按蚊、或两种媒介混合,村寨间媒介密度存在差异,微小按蚊密度范围为0.66-4.49只/灯/夜,中华按蚊密度范围为0.60-103.54只/灯/夜。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叮人率分别为3.3只/人/夜和3.6只/人/夜,人血指数分别为0.065和0.184,经产蚊比例分别为90.5%和93.3%。各村寨月平均气温为14℃-22℃,月降雨量为183mm-217mm。输入病例的入境至发病间隔为5.6天-12.0天,发病至治疗间隔为1.8天-3.6天,输入病例密度为0.000-0.033,输入虫种以间日疟原虫(93.8%)为主、其余为恶性疟原虫,输入病例疫点类型为已出现传播的疫点和具备传播可能的疫点,跨境流动人口占比为28.4%-72.0%,外出地主要为缅甸,在外居住时间为1.6-11.0个月,98.0%以上流动人口在外居住采取了防护措施。根据各指标赋值和权重构建的SMRRAM模型依次计算媒介可接受性、人群脆弱性、MRI得分,并由低到高分别赋予1-5个等级。结果显示,媒介接受性最高为卡牙河,综合得分为1.641,等级为5;其次为景颇寨、户缺坝和新村;最低为转坡寨,综合得分1.142,等级为1。脆弱性最高为新村,综合得分为1.757,等级为5;其次为景颇寨、卡牙河和户缺坝;最低为转坡寨,综合得分0.498,等级为1。MRI等级最高为卡牙河,得分15分;其次为景颇寨、新村、户缺坝,得分分别为12分、5分和4分;最低为转坡寨,得分1分。景颇寨和卡牙河的再传播风险为高,新村、转坡寨、户缺坝再传播风险为低。采用分步式数学模型对第二部分建立的SMRRAM模型指标参数进行筛选,构建了包含媒介种类和输入虫种的LMRRAM模型,在全国县级层面开展模型验证和应用研究。结果显示,LMRRAM模型仍为三级指标体系,即包含2类(媒介可接受性和人群脆弱性)、2大因素(媒介因素和病例输入因素)、2个指标(媒介种类和输入虫种),模型在构架、运行模式和评估结果输出能力方面与SMRRAM模型一致,且在全国选择的1490个研究县区运行顺利,可以用于全国疟疾再传播风险等级评估和风险区域划分。评估结果显示,1358个县区再传播风险等级为低,占91.1%;80个县区再传播风险等级为中,占5.4%;35个县区再传播风险等级为高,占2.3%;13个县区再传播风险等级为较高,占0.9%;4个县区再传播风险等级为极高,占0.3%。8个省存在高再传播风险县区,分别为云南省(14个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7个县区)、广东省(5个县区)、湖南省(4个县区)、福建省(2个县区)、海南省(1个县区)、重庆市(1个县区)和贵州省(1个县区)。存在较高风险县区的省份有3个,分别为云南省(11个县区)、海南省(1个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个县区)。存在极高风险县区的省份仅有云南省(4个县区)。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媒介可接受性和人群脆弱性的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三级指标体系。媒介因素和病例输入因素是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中的关键因素,媒介种类和输入虫种是核心指标。建立的SMRRAM和LMRRAM模型在构架、运行模式和评估结果输出能力方面一致,分别适合在村寨级小尺度和县级大尺度开展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研究。LMRRAM模型提示我国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广东省等南方省份的疟疾再传播风险高。

雷蕾[3](2017)在《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明确江西省输入性疟疾的分布特征以及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为科学开展江西省消除疟疾后阶段的监测响应工作和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重要参考。方法:①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开展两轮专家咨询,建立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②收集江西省2012-2015年输入性疟疾病例疫情以及个案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对2012-2015年江西省疟疾病例诊断和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疫情概况、病例的初次就诊(以下简称初诊)单位、实验室检测单位、诊断方式、报告单位、发病到初诊时间、初诊到报告时间、发病到报告时间等,数据间比较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③收集2012-2015年江西省100个县(市、区)的疾疫情、媒介分布以及防控能力等数据,构建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数据库,计算各县(市、区)疟疾传播潜能指数(Transmission Potential Index,TPI)、消除疟疾防控能力指数(Intervention Capacity Index,ICI)和疟疾传播风险指数(Malaria Risk Index,MRI);应用ArcGIS10.2软件制作风险分布地图,直观显示各县(市、区)风险特征。结果:①通过专家咨询,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以及10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专家协调系数为0.423)。一级指标中传染源权重最高(1.000),二级指标中组合权重前三位依次是输入性病例数(0.979)、媒介种群(0.893)、输入性疟疾病例种类(0.882)。②2012-2015年共报告207例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疟疾,病例以实验室诊断为主,占96.62%(200/207);病例初诊单位主要分布在县级(29.95%,62/207)和地市级医疗机构(25.60%,53/207);病例实验室检测单位主要分布在地市级医疗机构(36.27%,73/207)和县级疾控机构(20.29%,42/207),不同年份间实验室检测单位构成存在显着差异(P<0.05);病例发病到初诊时间中位数为1d(0~149d),初诊到报告时间中位数为3d(0~144d),发病到报告时间中位数为5d(0~149d)。③TPI、ICI和MRI计算结果显示,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风险指数前10位的县(市、区)分别为临川区(2.131)、信州区(1.609)、九江县(1.404)、章贡区(1.365)、丰城市(1.225)、青山湖区(1.184)、于都县(1.171)、定南县(1.018)、浔阳区(1.015)和珠山区(1.006);潜在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流动人口较多、历史上存在传疟能量较高的传播媒介的县(市、区)。结论:①构建的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本符合江西省消除疟疾实际,能为科学地开展江西省消除疟疾后监测响应工作和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②明确了江西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初诊单位和实验室检测单位的主要分布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输入性病例的管理和对重点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能力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③江西省存在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且不同地区的风险水平存在差异,流动人口越多、防控能力越薄弱的地区,其风险也越高。但是,目前江西省是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分布区,加之在消除疟疾项目的支持下,防控力度较大,输入性病例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较低。

王彤[4](2017)在《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滇西德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原因,加之医疗卫生水平低,技术落后,意识薄弱,瘴疠、疟疾等热带疾疫频繁爆发。又受频繁水灾、兵灾的破坏,对当地社会医疗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故一直都是中外闻名的“瘴疠之区”。传统社会中,滇西德宏地区疟疾长期肆虐,但主要只依靠宗教医疗和巫医抵御疾病。乾隆滇缅战争后,中医开始进入德宏,才打破了巫医治病的局面。晚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进入、西医西药的传入,近代医疗萌芽、发展,但成效有限。20世纪30年代末,战乱频仍,疟疾流行加剧,医疗卫生事业也因战争医疗的进入得到了显着发展,但因受政治、经济和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影响,疟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950年代后,疟疾的防治与国家对边疆的开发及经营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爱国医疗卫生运动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展,有效遏制了疟疾的流行和传播。1980年代后,改革开放政策及边境口岸的开放,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随之增多,输入型疟疾成为德宏疟疾流行的主要动因,但因疟疾防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德宏疟疾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行和传播,基本处于可控状态。2000年后全球疟疾基金的推广,云南疟疾防控进入了全球化阶段,疟疾控制成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德宏疟疾控制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滇西德宏地区地处边疆国境线地带,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易受国内外政治环境和当地少数民族观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疟疾的流行和防治也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性。全球化、政治、技术、战争等因素是使滇西德宏地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逐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国家化”和“现代化”成为主流,这些在疟疾的防治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滇西德宏地区在政治、社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努力与实践。

林立旺,徐保海,陈国忠,王灵岚,黄耕诚,陈金秋,许龙善[5](2013)在《福建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与规划》文中指出该文较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了福建省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研究历史、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现状,从福建省自然与地理气候条件分析了开展病媒生物控制的重要性,剖析了当前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对病媒生物控制科学发展趋势加以预测,提出了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的思路与战略任务,对引导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方向、推动学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刘小波[6](2012)在《河南省永城市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及飞行距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在我国中部间日疟疫情不稳定地区的代表地区河南省永城市,采用现场媒介调查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华按蚊的孳生习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孳生习性改变情况;(2)采用现场媒介调查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华按蚊的吸血习性和夜间活动规律;(3)研究中华按蚊的栖息习性,探讨栖息与吸血活动关系;(4)研究中华按蚊的飞行距离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我国消除疟疾中华按蚊应急控制范围提供参考数据。方法(1)选取永城市间日疟高、中、低发病率乡/镇各1个,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自然村,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研究中华按蚊的孳生习性及相关影响因素;(2)选择间日疟高、中、低发病率的3个自然村,利用“拉丁方设计”的现场研究和“多重PCR技术”的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研究中华按蚊的吸血习性,与同类地区文献报道进行对比,分析该蚊吸血习性的变化情况;(3)在高、中发病率乡/镇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自然村,利用“搜捕法”、“窗阱法”和“黑箱法”,“自然捕获”和“荧光标记释放”两种来源试虫,研究该蚊的栖息习性;(4)采用“标记-释放-重捕”技术,在高、中发病率乡/镇各选取1个自然村,利用“野外捕获”和“实验室饲养”子一代中华按蚊两种来源试虫,研究中华按蚊的飞行距离;利用诱蚊灯重捕后进行荧光检测。结果(1)中华按蚊幼虫孳生地主要为户外的各种大、中型水体,水深介于0.5-1.0米之间,大多数孳生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氨氮和硫酸盐含量较低。(2)中华按蚊为永城市单一的传疟媒介。不同宿主诱捕中华按蚊的丰度不同(P<0.01)。中华按蚊对不同宿主嗜吸高低顺位为:猪、羊、牛、狗、人和鸡。不同村庄、不同夜晚该蚊对不同宿主嗜吸高低顺位趋于一致。中华按蚊人血指数为2.94%。该蚊夜间户外主要活动高峰为19:00-21:00,小高峰为4:00-5:00。王善庄村中华按蚊密度与同期平均相对湿度成正相关关系(P<0.05)。(3)“搜捕法”和“黑箱法”研究发现,猪圈、羊圈和牛棚为中华按蚊户内主要栖息场所;桥洞缝隙、茅厕顶部、草丛、柴草垛为户外主要栖息场所。十八里镇陈土楼村“窗阱法”研究发现,窗阱内仅捕获中华按蚊5只;侯岭乡任湖村研究发现,窗阱内共捕获中华按蚊26只,外栖比例仅11.8%;研究期内中华按蚊偏向室内栖息。(4)2010年,中华按蚊重捕获率为0.83%(95%CI,0.50%-1.16%),最远飞行距离为400米,80%的中华按蚊重捕获自距离释放点100米半径内;2011年该蚊重捕获率为1.33%(95%CI,0.92%-1.74%),最远飞行距离为300米,90%重捕获自距离释放点100米半径内。结论(1)在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为有效地开展中华按蚊幼虫控制,应重点针对该蚊偏好的水体类型、水体深度、化学耗氧量、氨氮和硫酸盐含量等指标采取干预措施。(2)在现场环境中,中华按蚊嗜吸猪、羊、牛等家养动物血,不嗜吸人血。该蚊夜间活动高峰为19:00-21:00。建议在以中华按蚊为传疟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应在人和家养动物密切接触生境,于夜晚入睡前开展消杀工作。(3)在秋季,中华按蚊偏向户内栖息。在该时期内,通过采取针对主要栖息场所的、室内滞留喷洒为主的中华按蚊防控措施,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4)本研究为国内首次应用“标记-释放-重捕”技术,在现场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中华按蚊飞行距离研究。中华按蚊重捕获率较低,最远飞行距离400米,且绝大多数在距离释放点100米半径范围内重捕获。因此,在我国消除疟疾的关键时期,当某处发现疟疾病例时,中华按蚊应急消杀的范围应以该病例所处位置为圆心,周围400米为半径;其中,病例周围100米半径内为处理核心区。

王多全[7](2010)在《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明确库区疟疾流行现况;评析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分析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库区疟疾流行潜势的影响;提出相应防治策略与措施。方法①根据库区生态因素及疟疾发病状况,分层整群抽样随机从库区不同地段选择6个县(区),每县(区)选择发病较高的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2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随机选择当地150名居民进行疟疾血清抗体水平重复横向调查和带虫情况调查;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对库区不同地段的疟疾发病报告情况进行评估。②同时在每个县(区)选择1个代表性自然村连续2年(2008~2009年)于当地按蚊密度最高月份(5~10月)进行媒介按蚊生态习性定量调查,应用Macdonald模型估算媒介能量。③根据疟疾数学流行病学中基本繁殖率理论,结合媒介能量进行库区疟疾输入性和接受性分析以判定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同时预测库区疟疾发病稳定性及临界叮人率。④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库区疟疾流行潜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Possion回归和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库区疟疾流行潜势与自然社会的关系。⑤应用时间序列线性理论和回归分析方法明确建库以来传疟媒介密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⑥结合专业理论,应用结构方程建模、验证和修正,以确定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生态影响因子的最优结构模型;应用SAS9.1统计软件实现上述分析。结果①建库以来(1997~2009年)库区疟疾发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0.08~0.64/10万),平均发病(0.26/10万)低于周边的湖北省(4.79/10万)和全国平均发病水平(2.80/10万);但库区不同地段疟疾发病水平存在差异并有一定的漏报;传播季节末期库区居民血清抗体水平高出前期94.44%(1.40/0.72),且末期的1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增加明显(P<0.01),为前期的3.21倍,显示当地疟疾传播尚未阻断。②库区唯一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不同地段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存在显着差异;叮人率、人血指数和经产蚊比例调查结果依次为0.29~8.92、0.03~0.21、0.51~0.66,而媒介能量估算范围为0.01~0.64。③库区不同地段疟疾输入发病比例为25%~100%,部分地段输入性较高;疟疾接受性指数范围为0.01~0.08,部分区域接受性较高:稳定性指数为0.06~0.40,表明库区处于非稳定状态;部分调查点(万州、开县和涪陵)的中华按蚊实际叮人率分别为临界叮人率的5.72、3.37和2.87倍,显示该区域由中华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仍在持续。④库区疟疾流行潜势评价指标体系由6方面19项指标构成,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分别为0.92、0.76、0.39(X2=38.84,n=24,P<0.05),提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靠;单因素分析显示叮人率与大牲畜数量、淹没地面积、消落区面积和人均水田面积等变量的相对危险度(RR)依次为0.49(X2=6.38,P=0.01),1.04(X2=14.63,P=0.00).00),1.07(X2=23.49, P=0.00).11.84(X2=10.17, P=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消落区面积与叮人率仍有统计学关联(X2=5.00,P=0.03);而灰色关联分析显示人血指数与人群露宿率、蚊帐使用率、人均大牲畜数、纱门纱窗使用率和人房畜圈距离的关联度依次为0.87、0.67、0.62、0.56、0.56。⑤库区调查点传疟媒介密度线性趋势回归系数(b=-0.01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传疟媒介密度与前3个月累积气温(r(1,3))的相关性(r=-0.375,P=0.003)最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媒介密度总体随着前3个月累积气温(r(1,3))增高而下降。⑥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卡方值/自由度(Ration)=5.2270、拟合优度指数(GFI)=0.9961、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9987.残差均方根(RMR)=0.1094、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1303.规范拟合指数(NFI)=0.9952、非范拟合指数(NNFI)=0.9929,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从整体上来说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各变量间的关系;建库以来温度因子、家畜因子、湿度因子和孳生环境对媒介因子的直接效应依次为0.015、-0.228、0.450、0.516。结论①建库以来库区疟疾发病总体低于周边的湖北省和全国平均发病水平,略有下降并稳定于较低水平,但不同地段的发病水平存在显着差异;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该区域流行季节传播尚未阻断。②库区疟疾流行处于中、低潜势;不同地段的不同程度的流行潜势与当地发病及人群抗体水平一致;稳定性指数显示库区处于非稳定状态;实际叮人率远高于临界叮人率表明库区部分地段由中华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仍在持续;因此库区当前疟疾流行态势尚处于非稳定的低度地方性流行状态。③因库区不同地段的媒介生态习性存在显着差异,其不同区域的疟疾流行潜势明显不同;而不同地段流行潜势的差别与当地人群行为(露宿)和社会经济(蚊帐使用、大牲畜数量)及环境因素(水田面积、消落区面积、淹没地面积)等生态环境变量相关。④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建库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处于基本平稳状态;且气象因子与传疟媒介密度密切相关,但不同地段的相关性不同。⑤本研究通过对建库以来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和影响因子关系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和分析,揭示了湿度因子为库区传疟媒介增长的主要动力。研究结果显示结构方程模型可用于研究疟疾流行潜势与生态影响因子的关系,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建议①加强潜势较高地区传疟媒介监控:库区部分地段(开县、万州、涪陵)潜势相对较高且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疾传播尚在持续,加强这些地区的传疟媒介监控可为评估和预测该区域疟疾流行态势提供重要参考;②加强输入性较高地区疟疾病例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库区部分地段(渝北、万州)疟疾输入性较高,加强疟疾病例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缩短病程、提高疟疾病例恢复率,对于控制地方性流行和实现消除目标具有重要意义;③关注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疟疾传播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建库形成的消落区增加了疟疾传播风险,而湿度因子为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增长主要动力,应密切关注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疟疾潜在传播稳定性的影响,开展疟疾传播风险预测、预警以降低可能危害。

武松[8](2009)在《西藏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传疟作用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了解西藏林芝疟疾流行区墨脱县按蚊组成与多斑按蚊复合体的生态习性;鉴定多斑按蚊复合体的成员种构成;(2)检测按蚊唾腺子孢子以判定当地的传疟媒介,并结合生态习性调查探讨相关传疟按蚊的传疟能力;(3)采用分子建树方法研究多斑按蚊复合体的分子进化关系,并探讨西藏、云南和缅甸不同地理区域间伪威氏按蚊的群体遗传结构差异;为该地区的疟疾防治提供按蚊媒介的基线资料,并为制定综合媒介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在西藏疟疾流行区选择墨脱县三个有代表性的自然村为调查点,调查多斑按蚊复合体的生态习性,伪威氏按蚊群体遗传学研究现场为西藏林芝地区的墨脱县和察隅县、云南勐腊县和景洪、缅甸拉咱市;(2)按蚊媒介现场调查采用人诱、牛诱和灯诱方法捕获按蚊成蚊,按蚊经形态学鉴定后放入硅胶干燥冻存备用:采用显微镜观察成蚊卵巢气管支方法判定经产蚊,并计算经产蚊比率;(3)采用多重PCR扩增ITS2序列方法对形态学鉴定为多斑按蚊复合体的成蚊进行种型鉴定;并采用混合样本和巢氏PCR方法扩增成蚊唾腺间日疟子孢子SSu rDNA以判定该地区的传疟媒介;(4)结合生态学指标,通过计算疟疾流行区伪威氏按蚊的媒介能量和昆虫学接种率以判断伪威氏按蚊的传疟作用;(5)以mtDNA-COI基因序列对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多斑按蚊、伪威氏按蚊、威氏按蚊、塞沃按蚊、达罗毗按蚊)进行系统进化分析;(6)以mtDNA-COI和mtDNA-Cytb基因对伪威氏按蚊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7)采用Cluxtal、Chromas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核实和比对;以Bioedit、Mega和Phylip软件进行碱基组成分析和构建聚类进化树;以TCS软件计算单倍型和构建单倍型家系网络图;采用Arleiquin软件进行AMOVA分析;并将基因序列在NCBI进行BLAST比对。结果(1)西藏疟疾流行区墨脱县共捕获按蚊5 345只,其中形态学鉴定为多斑按蚊复合体97.10%(5 190/5 345),带足按蚊为2.90%(155/5 345);多重PCR方法鉴定多斑按蚊复合体种型构成,其中伪威氏按蚊为98.1%,威氏按蚊为1.9%,提示伪威氏按蚊为该地区的优势蚊种;调查期间伪威氏按蚊种群密度大,通宵均有吸血活动,通宵室内叮人率为15.80只/人·夜,并有偏吸牛血和室外吸血的习性,按蚊孳生地仅发现于稻田;(2)在360个混合样本中发现2份间日疟原虫子孢子SSu rDNA的阳性扩增,克隆测序并经NCBI BLAST同源性比对证实与间日疟原虫(AF145335)SSu rDNA基因片段100%同源,分子种型鉴定证实2份阳性混合样本均由伪威氏按蚊组成;生态学调查伪威氏按蚊的媒介能量为2.795,昆虫学接种率为0.004389,子孢子自然感染率为0.56‰;(3)UPGMA、NJ、ME、MP和ML聚类得到的亲缘关系总体趋于一致,单倍型数据显示mtDNA-COI和mtDNA-Cytb基因多态性丰富,不同群体间伪威氏按蚊mtDNA-COI和mtDNA-Cytb基因AMOVA分析Fst和Nm值分别为0.00794,31.236和0.01696,4.168。结论西藏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由伪威氏按蚊和威氏按蚊组成,其中伪威氏按蚊种群数量大,密度高,叮人率高,通宵均有吸血活动,偏吸牛血,兼吸人血,是该地区的优势蚊种,也是该地的主要传疟媒介;达罗毗按蚊、多斑按蚊与塞沃按蚊亲缘关系最近,威氏按蚊,伪威氏按蚊的关系最远;mtDNA-COI和mtDNA-Cytb均为适合于群体遗传学分析的基因序列,伪威氏按蚊西藏、云南和缅甸各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尚未发生群体遗传分化。

刘耀宝[9](2009)在《基因检测技术用于疟疾媒介调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虫媒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疟疾和艾滋病、结核病一起,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媒介控制是疟疾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媒介控制措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媒介调查资料的准确性。传疟媒介的种类、密度、嗜血习性以及其传疟能力等疟疾传播动力学信息,是媒介调查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综合媒介控制措施所需的科学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虽已发展了按蚊种群及种下分类鉴别的基因检测技术,但按蚊子孢子检测和按蚊人血指数测定仍依赖于传统的显微镜解剖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其操作较为繁琐,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一定的限制,已不适合当前大规模疟疾媒介调查的需要。为此,本研究立足于疟疾现场防治中媒介调查的需要,研究建立可用于按蚊人血指数基因检测和按蚊体内子孢子基因检测的技术。研究包括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按蚊人血指数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目的:建立按蚊人血指数基因检测技术。方法:根据人核糖体DNA(rD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不同来源血样DNA以及吸饲人血不同时间(1h、6h、12h、18h、24h、27h、30h、33h、36h、40h、44h和48h)按蚊胃血DNA,研究采用按蚊人血指数基因检测技术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1新建立的按蚊人血指数基因检测技术可从人血DNA中扩增得到519bp大小的特异性DNA条带,而对其它动物来源血样DNA及未吸血按蚊DNA均不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2吸人血24h内的所有吸血中华按蚊胃血均能扩增出特异性DNA条带,而在吸人血27h、30h、33h和36h后的各5只吸血中华按蚊中,分别只有4、4、2、1只吸血中华按蚊胃血能扩增出特异性DNA条带,吸血40h后的所有吸血中华按蚊胃血均不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3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血后24~40h,基因检测阳性按蚊数与吸血后的时间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新建立的按蚊人血指数基因检测技术可准确鉴定吸血24h内的中华按蚊胃内的人血,可替代传统免疫学方法用于媒介调查按蚊人血指数的测定。第二部分:蚊体内疟原虫子孢子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I:SYBR Green I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鉴别疟原虫子孢子方法的建立目的:建立一种采用SYBR Green I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和鉴别蚊体内疟原虫子孢子的方法。方法:根据针对4种人体疟原虫18S rDNA基因种特异性区域两侧保守区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建立SYBR Green I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蚊体内疟原虫子孢子的方法。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间日疟原虫18S rDNA重组质粒pGEM-V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优化;以不同稀释度间日疟原虫18S rDNA重组质粒与阴性按蚊DNA的混合物为模板,制作荧光定量PCR检测标准曲线,并进行检测敏感性研究;以本实验室构建的4种人体疟原虫特异的18S rDNA重组质粒(间日疟原虫18S rDNA重组质粒pGEM-V、恶性疟原虫18S rDNA重组质粒pGEM-F、卵形疟原虫18S rDNA重组质粒pGEM-O和三日疟原虫18S rDNA重组质粒pGEM-M)和以本实验室饲养的3种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斯氏按蚊)为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特异性研究,并根据4种疟原虫该18S rDNA区域序列不同的特征,对荧光染料标记的PCR产物进行熔解曲线分析,通过比较熔解温度Tm值的差异,鉴别4种人体疟原虫。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PCR最适反应体系:含有1xPower 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的30μl体系中引物浓度为0.2μM,模板用量为1μl。2实时荧光定量PCR最适反应条件:95℃预变性10min;95℃15s,60℃1min,共45个循环,反应结束后仪器自动进行熔解曲线分析。3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敏感性:标准曲线中循环阈值(Ct值)与模板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9);最低可以检出在1μl按蚊DNA中含有50个拷贝质粒DNA的样本。4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特异性:对4种人体疟原虫18S rDNA重组质粒扩增效果良好,对按蚊及人血DNA均无扩增;4种疟原虫的熔解温度Tm值分别为三日疟71.0℃、恶性疟72.7℃、卵形疟73.9℃、间日疟75.9℃,可通过Tm值分析进行4种人体疟原虫的鉴别。5实验结果重现性:扩增曲线和Tm值在实验内、实验间的重现性良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SYBR Green I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同时进行按蚊体内疟原虫子孢子的定量检测和虫种鉴别。I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间日疟原虫子孢子的研究目的:验证新建立的SYBR Green I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中华按蚊间日疟原虫子孢子的可行性。方法:采集间日疟病人感染血样,采用按蚊体外人工膜饲血系统感染中华按蚊,提取感染后第14~16天按蚊头胸部DNA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1采用新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可特异性扩增中华按蚊子孢子DNA,熔解曲线分析显示扩增产物的Tm值与间日疟原虫重组质粒的Tm值相同,扩增产物测序后经序列比对确认为疟原虫18S rDNA特异性序列;未感染的中华按蚊无DNA特异性扩增。2采用新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技术、传统子孢子解剖技术和巢式PCR技术检测经实验室人工感染间日疟原虫15天后的中华按蚊样本。荧光定量PCR检测的8只中华按蚊样本中5只阳性,3只阴性,高于采用巢式PCR技术的检测结果,与该批感染按蚊采用传统解剖镜检子孢子的阳性率相似。3感染按蚊DNA经阴性按蚊DNA稀释32倍后仍可检出,提示该方法有较高的检测敏感性,可用于混合样本检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 I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用于媒介按蚊子孢子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便、快速,进一步优化后有望在现场媒介调查中推广应用。

许龙善[10](2009)在《福建省医学寄生虫学科发展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在总结福建省医学寄生虫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全面阐述近年来学科领域所涉及到的各类寄生虫病防治研究进展,科学分析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今后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二、疟疾暴发流行点媒介按蚊人血指数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疟疾暴发流行点媒介按蚊人血指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
    二、疟疾研究的学术回顾与总结
        (一) 中国疟疾学术研究六十年回顾
        (二) 云南省疟疾研究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重难点
        (二) 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第一章 中西医学认知中的疟疾
    第一节 传统中医体系下的疟疾认知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疟疾认知
        二、魏晋隋唐五代时期的疟疾认知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疟疾认知
    第二节 现代西医认知中的疟疾
第二章 自然环境、区位、习俗与云县疟疾的关联
    第一节 自然环境、区位与疟疾
        一、纬度、气候与云县疟疾
        二、海拔、地形与云县疟疾
        三、地理区位与云县疟疾
    第二节 传统习俗与疟疾
第三章 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
    第一节 清代疟疾的流行情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疟疾的流行状况
    第三节 1949年以后疟疾的流行状况
    第四节 天降鞠凶:时代变革中的云县疟疾流行态势
第四章 清以降云县疟疾的防治
    第一节 清代云县的疟疾防治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县疟疾的防治
    第三节 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的防治
        一、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的防治阶段
        二、1949年后云县疟疾的防治措施
    第四节 艰难棘途:中央与地方的统合
第五章 云县抗疟机构的演变与转型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县的抗疟机构
    第二节 建国后云县的抗疟机构
    第三节 公共卫生:国家卫生体系转型中的抗疟机构
结语
附1
附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活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2)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研究背景及依据
    2.研究目的
    3.研究内容
    4.研究路线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第一章 媒介可接受性相关参数调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人群脆弱性相关参数调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小结
第三部分 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模型验证与应用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总结
附录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 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Delphi法问卷
    附录3 疟疾再传播媒介可接受性指标现场调查问卷
    附录4 疟疾再传播人群脆弱性指标现场调查问卷
致谢

(3)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江西省2012-2015年输入性疟疾诊断与报告情况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件

(4)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的社会生态背景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疟疾
        一、纬度、气候与疟疾
        二、地形、海拔与疟疾
        三、山河与疟疾
        四、区位与疟疾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疟疾
        一、环境卫生与疟疾
        二、生活习惯与疟疾
        三、傣族人居环境与疟疾
        四、宗教信仰与疟疾
    第三节 医疗卫生状况与疟疾
        一、医疗卫生组织与疟疾
        二、医疗卫生条件与疟疾
        三、少数民族医药与疟疾
第二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的疟疾流行
    第一节 疟疾流行概况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状况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状况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情况
    第二节 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特点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特点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特点
        三、新中国时期拒疾流行特点
    第三节 疟疾流行原因分析
        一、清代瘴气分布原因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原因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原因
第三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第一节 晚清以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一、元明时期的巫医治疗法
        二、清中前期的中医诊疗法
    第二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一、国际社会的抗疟行为
        二、国民政府的抗疟措施
    第三节 1950年代以后的疟疾防治
        一、调查研究和防治结合阶段(1950-1958年)
        二、大面积防治阶段(1959—1966年)
        三、制止疟疾暴发流行阶段(1967-1975年)
        四、现代化防治阶段(1976—2002年)
    第四节 全球化防治阶段(2003-2014年)
        一、全球疟疾基金项目初始阶段(2003-2006年)
        二、中缅边境疟疾联防项目阶段(2007-2009年)
        三、全球基金暨消除疟疾项目阶段(2010-2014年)
第四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地方性认知
    第一节 病原的认识
        一、恶鬼致病
        二、疫气致病
    第二节 病因的认识
        一、道德因素
        二、现实因素
    第三节 西医传入后的认知
        一、病原的认识
        二、病因的认识
        三、治疗方式的认识
第五章 从边徼之地到天下一体: 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第一节 民众行为与疟疾流行病学
        一、少数民族风俗、观念与疾病
        二、人口流动与疟疾流行
    第二节 疾病、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
        一、滇西德宏地区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历程
        二、从医疗史角度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
    第三节 疾病、政治与国家
        一、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中国医疗政治的转向
        二、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三、国家的凸显和地方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福建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福建省自然和地理气候与病媒生物控制的重要性
2 福建省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研究历史和现状
    2.1 鼠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2.1.1 鼠疫的防治
        2.1.2 出血热的防治
        2.1.3 恙虫病的防治
    2.2 蚊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2.2.1 疟疾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2.2.2 乙型脑炎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2.2.3 登革热与传播媒介的防制
        2.2.4 丝虫病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2.3 蜱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2.4 开展病媒生物及种群密度、抗性监测工作
        2.4.1 病媒生物种群与生物学调查
        2.4.2 蚊、蝇、蟑、鼠种群密度监测工作
        2.4.2. 1 蚊蚴监测
        2.4.2. 2 成蚊监测
        2.4.3 蝇类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2.4.4 蟑螂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2.4.5 鼠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3 成立消杀研究室及福建预防医学会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
4 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获得科研成果
5 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制的挑战
    5.1 病媒生物的扩散将导致新的或潜在的病媒传染病发生
    5.2 急需加强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和筛选有效杀虫剂
    5.3 探讨无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灭虫方法是未来病媒生物防制的方向
    5.4“除四害”创建卫生城市, 是公众对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
    5.5 病媒生物控制科学人才的培养
6 病媒生物控制科学发展趋势预测
    6.1 构建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体系
    6.2 理想杀虫药械的研发
    6.3 病媒生物控制将逐渐转化成商业化运转的服务性行业模式
7 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思路与战略任务
    7.1 建立规范的病媒生物防治机构, 加大投入力度
    7.2 以法律为依据、以“国标”为指导, 建立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创新平台
    7.3 加强监测敏感性, 防范病媒传染病发生
    7.4 加强监测、风险评估和控制规划制定, 强化风险应对能力

(6)河南省永城市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及飞行距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世界及我国疱疾疫情及消除拒疾目标任务
    二、永城市作为研究现场的意义及代表性
    三、媒介控制是减少疱疾传播进而消除的有效手段
    四、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及飞行距离研究概况
    五、我国消除疙疾中华按政防控存在问题、挑战及研究重点
    六、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中华按蚊孳生习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中华按蚊吸血习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中华按蚊栖息习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中华按蚊飞行距离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附件
致谢

(7)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3 研究现场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5 技术路线
    6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现况评价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调查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分析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影响因素分析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结果
        1.5 参考文献
    2 传疟媒介生态习性与自然社会关系的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4 研究结果
        2.5 讨论
        2.6 参考文献
    3 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标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4 研究结果
        3.5 讨论
        3.6 参考文献
    4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构建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目标
        4.3 内容与方法
        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
        4.6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总结
附录1 调查县(区)媒介能量统计表
附录2 调查县(区)生态影响因子统计表
附录3 结构模型构建过程统计分析图(表)
附录4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8)西藏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传疟作用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西藏疟疾流行区自然与社会因素概况
    二、多斑按蚊研究概况
    三、分子系统学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
    四、媒介判定方法
第一部分 西藏疟疾流行区传疟媒介调查研究
    研究一 西藏疟疾流行区传疟媒介调查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二 西藏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种型鉴定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西藏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传疟能力研究
    研究三 西藏疟疾流行区传疟媒介分子判定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四 伪威氏按蚊媒介能量初步调查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多斑按蚊复合体分子生物学研究
    研究五 多斑按蚊复合体系统发育学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六 伪威氏按蚊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附录B:云南发现的多斑按蚊成员种mtDNA-COI和mtDNA-Cytb基因序列
附录C:多斑按蚊复合体mtDNA-COI分子进化分析序列碱基组成信息
附录D:多斑按蚊5成员种COI序列差异比较
附录E: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形态鉴别特征表
致谢

(9)基因检测技术用于疟疾媒介调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三、前言
四、正文
    第一部分 按蚊人血指数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
    第二部分 蚊体内疟原虫子孢子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五、致谢
六、附录

(10)福建省医学寄生虫学科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建省医学寄生虫学科发展史
    1.1 学科建设
    1.2 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成就
        1.2.1 消除了血吸虫病
        1.2.2 消除了丝虫病
        1.2.3 基本消除了疟疾
        1.2.4 其他寄生虫病的调查和防治
2 福建医学寄生虫学科发展现状
    2.1 科学研究
        2.1.1 人体寄生虫感染现状
        2.1.2 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
        2.1.2. 1 灭螺方法的研究
        2.1.2. 2 血吸虫寿命的研究
        2.1.2. 3 消灭血吸虫病地区病牛诊断的研究
        2.1.3 丝虫病的研究
        2.1.3. 1 丝虫动物宿主与夜现规律的研究
        2.1.3. 2 人体感染马来丝虫后临床体征的观察
        2.1.3. 3 丝虫病监测管理系统的建立
        2.1.4 疟疾研究
        2.1.4. 1 疟原虫遗传学特征及分子追踪研究
        2.1.4. 2 经济开发区疟疾流行特征与防治策略研究
        2.1.5 并殖吸虫病的研究
        2.1.5. 1 种类
        2.1.5. 2 中间宿主
        2.1.5. 3 终末宿主
        2.1.5. 4 泡囊并殖吸虫独立性的研究
        2.1.6 重要蚊媒的生物特性和传播疟疾能力的研究
        2.1.6. 1 生态习性的调查
        2.1.6. 2 同工酶谱的研究
        2.1.6. 3 传播疟疾能力的研究
        2.1.7 广州管圆线虫病原和疫源地调查
        2.1.7. 1 自然疫源地及传播宿主的调查
        2.1.7. 2 血清学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的探讨
        2.1.7. 3 PCR检测大瓶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方法的建立
        2.1.8 日本棘隙吸虫的研究
        2.1.8. 1 致病力和流行区的发现
        2.1.8. 2 中间宿主的调查研究
        2.1.8. 3 生活史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2.1.9 福建棘隙吸虫新种的发现
        2.1.1 0 东方次睾吸虫对人体致病性的发现
        2.1.1 1 重要寄生虫虫种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
    2.2 重大寄生虫病监测
        2.2.1 血吸虫病监测
        2.2.1. 1 防治策略和措施
        2.2.1. 2 监测结果
        2.2.2 丝虫病
        2.2.2. 1 横向监测
        2.2.2. 2 纵向监测
        2.2.2. 3 流动人口监测
        2.2.3 疟疾
    2.3 人才培养
3 福建省寄生虫病学科发展展望
    3.1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2 学科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四、疟疾暴发流行点媒介按蚊人血指数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D]. 米善军. 云南大学, 2019(03)
  • [2]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D]. 陈田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1)
  • [3]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D]. 雷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01)
  • [4]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D]. 王彤. 云南大学, 2017(06)
  • [5]福建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与规划[J]. 林立旺,徐保海,陈国忠,王灵岚,黄耕诚,陈金秋,许龙善. 海峡科学, 2013(01)
  • [6]河南省永城市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及飞行距离研究[D]. 刘小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04)
  • [7]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D]. 王多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12)
  • [8]西藏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传疟作用与分子生物学研究[D]. 武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01)
  • [9]基因检测技术用于疟疾媒介调查的研究[D]. 刘耀宝.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2009(07)
  • [10]福建省医学寄生虫学科发展报告[J]. 许龙善. 海峡科学, 2009(01)

标签:;  ;  ;  ;  ;  

疟疾暴发流行点按蚊人体血液指数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