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预测我国入世后7类人才将走红

相关部门预测我国入世后7类人才将走红

一、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入世后7类人才将走俏(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娟[1](2006)在《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才能的要求及对就业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入W TO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机遇和挑战,知识含金量低的岗位将首先被淘汰,那些专业知识、技术含金量高的人才将会成为用人单位争夺的重点。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良好的个人品质、面向国际的知识、实践能力等是大学生应基本具备的,各高校和学生自己都应为此而共同努力。

王君毅[2](2005)在《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入世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产业和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地位显得更加突出。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是培养建设行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铸造专业品牌。当前,国内外对高职院校专业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多个领域、深入到了较深层次,但存在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没有把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放到与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研究,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因而也无特色可言。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尚有薄弱环节,老牌专业虽仍在发挥余热但未适时整治优化形成特色,建设类专业结构不合理,新兴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智能化楼宇与管理、城市园林、城市给水排水、社区文化与社区管理等专业的建设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正是为了解决我省建设类高职院校处于前所未有黄金发展期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旨在分析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为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借鉴和参考,使这项研究的成果对专业特色建设这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从实践上讲,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还为数不多,而且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拓发展的重要关头,传统观念在蒙蔽着双眼、小本经营在束缚着手脚、脱离现实在阻碍着发展。通过研究,力求引导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抓住机遇,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创建学院特色,使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培育千百万“建筑湘军”的黄埔军校。 本课题重点运用调查研究的手段,综合运用科学实验的手段,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资料法:借鉴省内外、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模式和高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有关经验;(2)比较研究法:对比省内外不同经济社会环境下高职专业的演变情况和特点,

聂莉琼[3](2004)在《深圳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对人才的类型要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顺应时代的呼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建设及管理高职院校的专业,打造高职院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发展壮大,已成为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着眼于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方式方法的探讨,并以深圳高级技工学校的专业建设及管理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深圳市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的环境。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特别是探讨了劳动就业制度的发展及主要内容,结合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分析了深圳当前劳动就业制度及政策,进一步研究了深圳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和需求,分析了深圳人口状况、教育消费需求和层次、深圳人的就业取向。此外,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的方式方法,详细论述了专业规划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教学运行管理;并以深圳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实证,分析讨论了深圳高级技工学校的“学分制、分层次、模块化”的专业建设及管理方法,对设置市场导向专业、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等进行详细具体的讨论。最后,本文应用SWOT方法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对深圳高等职业院校的影响。应用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战略分析高等职业院校中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专业的建设及管理策略,讨论了我国加入WTO后深圳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的应对策略。

杨跃[4](2004)在《理性与躁动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文中提出“培训”这一大众日常生活中呈现的教育活动,却长期处于教育研究视域之外。本研究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将当下中国现实生活中近乎全民的“培训热”这一文化现象作为透视时代文化特质与社会性格的窗口,将大众“培训热”的考察深进社会学的核心主旨和潜隐议题:“现代性与焦虑”:分析了“培训热”投射出的种种大众“焦虑”心态:个人(包括家长)的“饭碗焦虑”、“成功焦虑”、“身份(自我认同)焦虑”甚至“身体焦虑”以及企业与员工间的“信任焦虑”。正是这些“润物细无声”的种种“焦虑”造就了培训的火红和混乱。繁荣与无序并存,理性与躁动共生,正是当下中国“培训热”的真实写照。在现象白描的基础上,又着力分析了“培训热”所蕴藏的“社会焦虑”如何被社会本身所建构?“全球化陷阱”、“专家神话”、“媒介权力”这些“匿名权威”如何为大众焦虑的社会建构推波助澜。 本研究秉持“面向现象”的研究方法论,借鉴了文化研究、社会心理学、消费社会学、符号学等视角和方法,尝试多维度的社会研究,综合运用了访谈、现场观察、文本分析等多种方法,透过不同视角洞察种种“培训热”表象,解读当下中国大众情感的生存境遇及其困厄的社会根源。本研究不是对“如何进行和选择培训”等问题进行的规范性研究,而是试图透过“培训热”的各个“窗口”揭示出其背后的众生百态和社会特质;并且着力从社会批判视角进行“重思”与“否思”,通过对“培训(教育)公平”和“培训市场化”的追问以及对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加深对“培训热”的人文反思。 本研究通过揭示“培训热”的复杂性说明,表面红火的“培训热”正是中国大众遭遇传统与现代力量的冲突而心生出莫名焦虑的折射!其背后深隐着大众的无助、无力和无奈!透过“培训热”这扇窗口,触摸到中国大众对社会剧变持有的一种焦躁不安的心态和缺乏理智的群体躁动。社会的焦躁风气与个体的浮躁心理,在社会互动中相互强化、互为因果。“培训热”绝不意味着我们正迎来一个凯歌高奏并人人受益的“终身学习”时代,也绝不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社会”之建构会如此迅速而容易!我们呼唤信仰和理性的回归,呼唤新的信仰和理性的重建!

王德君[5](2004)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在这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由技术、资本己转向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提升。人力资源(HR)不仅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最有价值的一种资产,是主导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国家必须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为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加大投入,增强全民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意识。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是指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而形成的特有竞争能力。国际化的现代企业,必须要有新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必须从创新型、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重构其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实际上是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其地位已提升到空前的高度,诸如企业关系的改革与调整、激励制度、管理体制以及资本市场中的风险投资制度等,都是围绕着如何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精神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设计与安排的。因此,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的研究,对于我国加速知识经济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但总体质量差,人均自然资源水平低的大国。而长期以来中国较满足于世界最庞大的人力资源数量优势,忽略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其数量优势逐渐变成质量劣势,总体人力资源竞争力(主要指人力资源总量与人均人力资源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明显偏低,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瓶颈。为了保证21世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应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以战略考虑、优先开发和利用。中国应强化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集约型模式的转换。因此,面对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则成了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博取当代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精华,在进行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灵活采取比较研究手段,深刻剖析发达国家在提升人力资源竞争战略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深层次地研究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的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战略

吴学敏[6](2002)在《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自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系列政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办出特色。但是,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受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入世或加入WTO),教育对外开放将使与经济和社会结合最紧密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将如何应对?如何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界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入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探讨了世界主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阐述了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面对现实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应对措施;指出了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结合国情,努力办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周玉明[7](2002)在《关注集体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记者从广东省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现场会上了解到,为贯彻落实省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广东省从2002年至2006年,开展"千村扶贫"工程,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千村扶贫"工程是指广东省重点扶持山区和东西两翼3000个集体经济年纯收入3万元以下的行政村,省财政连续3年每年补助1000个行政村,今年计划安排扶持资金5000万元。据了解,"千村扶贫"工程由各市扶贫办会同组织部、基层办、农业局组织实施,财政局负责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实行计划到县、任务到县、资金到县、责任到县。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对村实行滚动使用,回收后继续专项用于扶持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县不允许收取资金占用费和管理费,对一些困难的村,扶持资金难以回收的,可免于回收。全广东省各级组织按照集中力量、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原则,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全省的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并带动农村脱贫致富。

乐传永,都荣胜[8](2002)在《入世后我国人才需求的预测与应对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入世”以后 ,我国的人才需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目前的人才状况难以满足“入世”的要求。本文从分析我国的人才现状出发 ,对人才的需求做出了尝试性的预测 ,并提出了应对人才“入世”的几点想法 ,以期对我国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有所启示。

张卫[9](2002)在《法律英语与涉外律师——兼谈高校法律英语教学》文中研究指明法律英语是面向高校法学院系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 ,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用英语从事涉外法律业务。但由于种种原因 ,法律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教学效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的之要求。文章在分析法律英语与涉外律师的关系、各种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改革和加强法律英语教学的建议。

黄燕[10](2002)在《入世后我国就业问题的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做出决定,接纳中国加入WTO。它意味着历经15年的奋争与期待,中国终于昂首跨入WTO大门!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中国的加入必将使其经济全球化进程更加有效和有力。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而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到此国的就业,这也正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究竟入世后我国的就业问题会有什么变化,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入世与中国经济”。一国的就业问题势必要从这国的经济状况中得到反映,而要探讨入世后我国就业问题的变化,必须首先分析入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因此,本部分先从入世后中国可以享受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入手,以此为依据来分析入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而入世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是从两方面展开的:其一为入世对各行业的影响,这会对就业产生直接或短期的影响;其二为入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这会对就业产生间接或长期的影响。 第二部分为“我国就业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就业现状分为就业总量、就业素质、就业结构三方面。结合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剩余劳动力数额庞大,主要包括新增劳动力、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我国从业人员的主体部分为初中和小学学历,可见就业素质总体偏差,而且劳动力在质量上严重供不应求;就业结构的调整也有待进一步深化,体现在城镇从业人员所占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力产业结构配置不均衡的现象需要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是有其原因的,本部分对此也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为“入世后我国就业问题的变化分析”,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别从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就业素质及就业体制四方面进行分析。入世后由于贸易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环境的完善、消费投资预期的改善,会对增加我国就业机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入世初期外企的进人和货物、服务进口的转移效应等会导致国内就业机会的减少,但并不会带来新一轮的失业高峰;从长期来看,入世会促进我国就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就业机会有较大幅度减少,第二产业内行业的就业结构会发生重大的调整,就业机会有增有减,增减相抵,总量增加,第三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必就业机会有望大量增加。而入世初期,我国经济必然出现更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不同领域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就业结构矛盾将会比较突出;入世会增加对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并使得其供小于求的结构性矛盾显得比较突出,不可避免对某些行业会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但同时也会促使我国人才的优化配置;我国现行劳动就业体制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劳动力流动存在严重制度障碍、缺乏有效的就业服务及失业人员生活保障机制等,难以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进行完善和变革。 第四部分为“入世后我国就业问题对策建议”。面对入世后我国就业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清醒认识到这并不源于“入世”战略本身,而是我国就业总量矛盾、结构矛盾及体制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不能讳疾忌医,将“入世”视为劳动就业市场化及建立长期稳定就业机制的唯一契机,而应从更深的层次上研究对策。本部分首先对西方失业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凯恩斯学派“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与人力政策、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与供给管理政策、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与就业对策,再对发达国家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进行分析。在上述二者基础上本部分提出我国应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弹性而大量创造就业机会的基础上对入世后可能出现的就业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如: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清除体制障碍、推进劳动力结构性转移、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和大力发展境外就业等。

二、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入世后7类人才将走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入世后7类人才将走俏(论文提纲范文)

(2)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专业设置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意义
    2.1 专业设置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意义
    2.2 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3. 入世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3.1 旺盛人才需求市场的形成奠定了专业设置的新平台
    3.2 产业结构和岗位结构的变化打开了专业设置的新视野
    3.3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专业设置的新动力
    3.4 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提供了专业设置的新保障
4.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研究
    4.1 市场导向性原则
    4.2 岗位针对性原则
    4.3 适度超前性原则
    4.4 主次协调性原则
    4.5 相对稳定性原则
    4.6 实践可行性原则
5.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
    5.1 拓宽专业视野
    5.2 提高适应程度
    5.3 加大创新力度
6.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湖南建设类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对高职教师管理的启示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深圳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2.1 高等职业教育概述
    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
    2.4 我国现阶段劳动就业制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第三章 深圳市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研究
    3.1 深圳市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对象
    3.2 深圳市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结构与特点
    3.3 深圳市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因素分析
    3.4 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
    3.5 深圳的就业形势
    3.6 深圳人的就业取向
第四章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的基本理论
    4.1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概念
    4.2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主要构成
    4.3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目标特征
    4.4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4.5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规划管理
    4.6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4.7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4.8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运行管理
第五章 深圳高级技工学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研究
    5.1 深圳高级技工学校简介
    5.2 深圳高级技工学校的专业建设及管理
第六章 我国加入 WTO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及进一步思考
    6.1 我国加入 WTO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6.2 深圳高等职业院校的 SWOT 分析
    6.3 思考与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深圳高级技工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调查表
附录 2 国际商务文秘专业教学计划
附录 3 《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附录 4 学期教学常规工作一览表
致谢

(4)理性与躁动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论文概述)
导论: “培训热”--一个教育研究视域之外的社会现象
    一、 研究缘起
        (一) 来自生活实践的困惑
        (二) 来自理论学习的困扰
    二、 不同视角的研究及其启发
        (一) 教育学领域的研究
        (二)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领域的研究
        (三) 教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
        (四)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三、 问题提出的心路历程
        (一) “文化研究”的启示
        (二) “大众培训现象”的扫视
        (三) “问题意识”的凸显
    四、 “培训热”:一个教育研究视域之外的社会现象
    五、 研究方法论的反思
        (一) 关于本研究“学科定位”的思考:社会批判的视角
        (二) 关于本研究“方法论”的思考:面向现象的研究
        (三) 关于本研究“价值/意义”的思考:“重思”与“否思”
    六、 关于论文标题的说明
第一部分 现代性与焦虑: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与潜隐议题
    一、 何为“现代性”?--社会理论的视角
    二、 现代社会的转型特质--“变迁”层面的“现代性”追问
        (一) 涂尔干:“失范”的社会
        (二) 鲍曼:从“追求秩序”到“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
        (三) 吉登斯:“风险社会”
        (四) 鲍德利亚:“消费社会”
    三、 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体验”层面的“现代性”追问
        (一) 齐美尔:“文化悲剧”导致的“腻烦性焦虑”
        (二) 弗洛姆:“个体化”进程催生的“逃避性焦虑”
        (三) 鲍曼:“两难困境”带来的“选择性焦虑”
        (四) 吉登斯:“自我反思”诱发的“生存性焦虑”
        (五) 鲍德利亚:“消费迷狂”引发的“精神贫困性焦虑”
    四、 “断裂的社会”--当下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第二部分 “大众”“焦虑”透视:以“培训热”为“眼”
    引子: 焦虑:当下中国社会的“大众”心态
        1 、 “社会焦虑”:现代人的“心病牢狱”
        2 、 “培训热”:乱局中的粉墨生态
    第一章 “成功”辩证法
        引子: 中国的孩子为何如此辛苦?
        一、 “应试培训”:经久不衰的“香饽饽”!
        (一) “考试”的诞生:一场“学习的革命”
        (二) “新东方”:何以成为“传奇神话”?
        二、 “特长培训”:“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 “速成培训”:一种新的教育快餐!
        (一) “速成培训”广告扫视
        (二) “四年大学一年上完”
        (三) “效率至上”:“教育麦当劳”的实质
        四、 “成功学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 “书中自有黄金屋”--“成功学”畅销书一瞥
        1 、 “成功人士”的六大典范
        2 、 迅速致富的三个秘诀
        3 、 如何培养正确的金钱意识
        4 、 成功的秘诀:如何赚更多的钱
        5 、 成功的关键:强烈的企图心
        (二) “成功人士”的神话
        (三) “国际自由族”
        (四) 年薪:衡量“成功”人才的“新”标准?
        五、 “成功”背后的大众心态解读
        (一) “金钱崇拜”:当下的“社会性格”
        (二) “实用主义”:大众的“集体无意识”
        (三) “竞争提前化”:社会的“群体躁动”
    第二章 “饭碗”交响乐
        引子: “剪不断理还乱”的“考证情结”
        一、 “逃避自由”:“考证热”的社会心理透析
        (一) “情非得己”
        (二) “职场无奈”
        (三) “盲目跟风”
        (四) “引领时尚”
        二、 “信任系统”与“文化资本”:“证书”的社会角色
        (一) 证书:一种“信任系统”
        1 、 现代社会的信任系统
        2 、 现代社会的理性色彩
        (二) 证书:一种“文化资本”
        1 、 “文化资本”:自我认同的“权力话语”
        2 、 “文化资本”的“回报率”
        三、 “理性的非合理化”:“证书热”的社会负功能
        (一) 教育行为的非理性化
        (二) “人才高消费”的怪圈
        (三) “知识失业”的蔓延
        (四) “泡沫教育”的浮出
        四、 “知识失业”带来的社会心理震荡
        五、 “共谋”织就的“考证培训网”:以IT认证培训为例
        (一) 多方力量的“共谋”--IT认证培训“产业链”扫描
        1 、 着名IT厂商竞相发起
        2 、 考试服务商乘机介入
        3 、 培训服务商争相涌入
        4 、 潜在求职者热情捧场
        (二) “背出来的证书”--IT认证培训舞弊扫描
        (三) “诚信危机”与“监督乏力”--IT认证培训虚假繁荣的背后
        1 、 利益驱动
        2 、 诚信危机
        3 、 监督乏力
        (四) “囚徒困境”与“理性悖论”--IT认证培训虚假繁荣的再思考
    第三章 “信任”奏鸣曲
        引子: 企业文化: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一、 “入模子培训”:新的意识形态
        (一) “意识形态征服”:“劳动力再生产”的关键词
        1 、 “入模子培训”:绝不仅仅是讲故事
        2 、 礼仪培训:“权力的仪式化”
        (二) 文化管理:深层隐蔽的“权力控制”
        1 、 理性主义:管理理论根深蒂固的传统
        2 、 “规训权力”的行使:“知识/权力共同体”
        3 、 “管理学”的诞生:一种“道德技术”
        二、 “阶梯式培训”:HRM话语的规训实践
        (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话语分析
        1 、 划分实践
        2 、 工作时间表
        3 、 工业主体的诞生
        (二) “阶梯式培训”概览
        1 、 “职业”(career)的历史建构
        2 、 “阶梯式培训”中“教育公平”的思考
        3 、 “阶梯式培训”中“效率优先”的反思
        (三) “控制的辩证法”:“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
        三、 “魔鬼训练”:“虚幻的镜像”
        (一) “魔鬼训练”万花筒
        (二) “魔鬼训练”:“攻心游戏”还是“恶俗炒作”?
        (三) “魔鬼训练”:一个“虚幻的镜像”
        四、 “信任焦虑”的时代背景:从“沉重的现代性”到“流动的现代性”
    第四章 “身体”修辞学
        引子: 围绕“身体”的“另类培训”
        一、 “身体视域”的回归
        (一) 梅洛-庞蒂:“现象学的身体”
        (二) 戈夫曼:“印象管理的身体”
        (三) 福柯:“驯顺而有用的身体”
        (四) 吉登斯:“行动系统的身体”
        (五) 布迪厄:“作为资本的身体”
        二、 身体的反思监控与自我建构
        (一) 身体:自我反思的投射
        (二) 身体:自我选择的产物
        三、 “身体焦虑”与自我认同
        (一) 身体监控:面对面互动中的“沟通焦虑”
        (二) 身体消费:消费文化逻辑下的“认同焦虑”
    第五章 “身份”乌托邦
        引子: “高端培训”“这边风景独好”
        1 、 “高端英语培训”独领风骚
        2 、 “高级经理培训”走俏市场
        3 、 “圈子”影响培训
        4 、 “学英语用拇指”?时尚!
        一、 “身份的社会”
        (一) 社会分层与职业阶层
        (二) 职业选择与自我认同
        (三) 自我认同困境:现代性的侵入
        二、 时代的“社会性格”
        (一) “符号”:消费社会的“无形杀手”
        (二) “格调”:新的阶层分野
        三、 学习:成为一种“时尚”?
第三部分 大众“焦虑”的社会建构
    第一章 全球化陷阱
        引子: “洋味十足”的证书.考试.培训
        1 、 “洋学校”
        2 、 “洋证书”
        3 、 “洋考试”
        4 、 “洋培训”
        一、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二、 全球化:资本的世界性扩张
        三、 教育何以面对“全球化”?
    第二章 专家神话
        引子: 一幕幕“专家神话”的“闹剧”
        1 、 “如此外教”
        2 、 “录像上的大师”
        3 、 “高级研修班”
        4 、 “权威认证”
        一、 “专家系统”的现代权威
        二、 “信任关系”的现代变革
        三、 “明星专家”的现代生成
        四、 呼唤“真正的知识分子”
    第三章 媒介权力
        引子: 广告话语的意义空间
        一、 意义的嫁接
        二、 意识形态的质询
        (一) 意识形态及其质询效果
        (二) 无意识欲望的召唤
        (三) 理论意识形态的质询
        三、 “证言式广告”
        四、 广告的实质:一种权力工具
第四部分 反思与追问
    一、 围绕“培训”的三个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再思考
        (一) 为何培训?--关于“培训(教育)目的”的思考
        1 、 “终身教育”的本初内涵--现代国际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梳理
        2 、 “培训就无需人文关怀吗?”
        (二) 培训谁?--关于“培训(教育)公平”的思考
        1 、 “竞争的起跑线还是公平的吗?”
        2 、 “培训究竟是谁的福利?”
        (三) 谁培训?--关于“培训市场化”的思考
        1 、 “像开麦当劳一样来办学校”?--以英语培训为例
        2 、 培训市场亟待规范
    二、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
        (一) “大众社会”:当今时代的基本特质
        (二) “他人导向”:无处不在的“匿名权威”
        (三) “认同难题”:当代大众的生存困境
结语: “板子”究竟该“打”在谁身上?--未尽的思考!
参考文献

(5)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相关基本概念辨析
        (一) 人力资源的涵义
        (二) 人力资源的特征
        (三)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主要内容及结构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二章 人力资源及其竞争理论演变及评述
    一、人力资源理论基础
        (一) 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二) Z理论
        (三) 价值理论
    二、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理论及模型
        (一)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二) 波特的竞争战略
        (三) 人力资源战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模型
    三、理论评价
        (一) 产生的背景
        (二) 重要意义
        (三) 今后的课题
第三章 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一) 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日益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二) 人力资源发展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三) 人力资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资源
        (四) 提高质量是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的关键
    二、人力资源是国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二) 人力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协调
    三、国内外新经济环境的挑战
        (一) 知识经济的呼唤
        (二) 全球化的影响
        (三) 入世的要求
第四章 发达国家提升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特征
    一、日本:“以人为本”,劳资协调的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一) 人性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二) 劳动力市场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机制
        (三) 长期雇用、弹性工资和劳资关系的协调性
    二、美国:市场化、制度化的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一) 人才提拔“快车道”战略
        (二) 人力资源调剂的市场化
        (三) 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
    三、评价与未来趋势
        (一) 共性
        (二) 差异性及基础
        (三)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模式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现状
    一、中国人力资源现状
        (一) 数量过剩
        (二) 质量较低
    二、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 人力资源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背离
        (二) 人力资源投资与收益非对称
        (三) 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四)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非同步
    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性缺陷
        (一)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缺陷
        (二)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缺陷
    四、人力资源流动悖论
        (一) 人力资源流动模型
        (二) 中国人力资源流动的特征
        (三) 人力资源流动存在许多障碍
第六章 提升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战略抉择
    一、政府制定长期发展的前瞻性的人力资源战略与制度安排
        (一) 确定人力资源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二) 培育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制度环境
        (三) 建立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四) 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企业制定发挥自己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战略
        (一) 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特殊技能
        (二) 培育团队导向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 实施人力资源系统化管理
        (四) 确立以人才为本的企业竞争优势
    三、适应全球化策略:人力资源竞争战略走向国际化
        (一) 外企人才本土化战略——国际竞争本土化
        (二)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战略——本土竞争国际化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后记

(6)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入世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 高等职业教育概述
    (二) 我国入世在教育方面的承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三) 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四) 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 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分析
    (一)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三)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四)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五) 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三、 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一) 培养目标和学校定位要明确
    (二)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他国经验和教训
    (三) 强调多元化、开放式办学
    (四) 重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五) 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六) 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原则
    (七) 建立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
    (八)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四、 入世后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
    (一)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更新办学理念
    (二)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我国教育市场机制
    (三) 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
    (四) 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五) 依据教育需求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
    (六) 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七) 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及书目
致谢

(8)入世后我国人才需求的预测与应对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面对“入世”,人才现状不容乐观
    1.1 人才数量少且质量不高,人才结构问题突出
    1.2 人才配置机制的僵化制约了人才的有效流动,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1.3 人才分布不平衡,地区性差异大
    1.4 人才使用效率不高
2 “入世”后人才需求的预测
    2.1 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2.1.1 产业性结构需求:第三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人才将会炙手可热
        2.1.2 专业性结构需求:新兴学科和一些特殊专业的人才会大有市场
    2.2 人才的个体素质需求:具备全球化观念和复合型素质
        2.2.1 具备全球化观念
        2.2.2 具有复合型的素质
3 人才“入世”的应对策略
    3.1 优化人才配置机制,减少人才的流失,加快吸引优秀人才的步伐
    3.2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结构
    3.3 加强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
    3.4 完善我国法律保障体系
    3.5 开展岗前培训、职业培训等,逐步构建人才培养的终身教育体系
    3.6 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国外教育资源

(9)法律英语与涉外律师——兼谈高校法律英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律英语教学与涉外律师人才
    1.三大法系
    2.英美法
    3.当前熟悉国外法主要就是熟悉英美法
    4.法律英语教学是培养涉外律师的必由之路
二、法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的不明、重视不够
    2.师资问题
    3.课程设置问题
    4.教材问题
    5.教学方法与手段问题
    6.教学效果普遍欠佳
三、法律英语教学改革与完善的思考
    1.目的明确, 高度重视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改革课程设置
    4.精编教材、广选阅读资料
    5.全面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

(10)入世后我国就业问题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入世与中国经济
    1.1 入世后我国可以享受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1.2 入世对我国各行业的影响
    1.3 入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2. 我国就业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
    2.1 就业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
    2.2 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3. 入世后我国就业问题的变化分析
    3.1 入世后我国就业总量的变化
    3.2 入世后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
    3.3 入世后我国就业素质的变化
    3.4 入世后我国就业体制的变化
4. 入世后我国就业问题对策建议
    4.1 失业理论和经验的借鉴
    4.2 入世后我国的就业对策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入世后7类人才将走俏(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才能的要求及对就业的影响[J]. 张丽娟.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04)
  • [2]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 王君毅.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9)
  • [3]深圳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研究[D]. 聂莉琼. 天津大学, 2004(07)
  • [4]理性与躁动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D]. 杨跃.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 [5]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D]. 王德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6]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吴学敏. 河海大学, 2002(01)
  • [7]关注集体经济发展[J]. 周玉明. 现代乡镇, 2002(11)
  • [8]入世后我国人才需求的预测与应对探析[J]. 乐传永,都荣胜. 中国电力教育, 2002(03)
  • [9]法律英语与涉外律师——兼谈高校法律英语教学[J]. 张卫.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2)
  • [10]入世后我国就业问题的变化研究[D]. 黄燕. 江西财经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相关部门预测我国入世后7类人才将走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