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季草坪的建立与维护

凉季草坪的建立与维护

一、冷季型草坪的建植和养护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齐金霞[1](2020)在《结缕草快速成坪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草坪市场上大量应用易建植、观赏效果好的冷季型草坪草,但冷季型草坪草存在耗水量大、易感病、成坪后养护费用高等问题。结缕草是我国特有的低养护草坪草,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但是因为其春末夏初播种建坪时间长,且易受杂草危害造成播种失败,因此在我国北方市场上鲜有应用。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样地的杂草以及土壤种子库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样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特点以及土壤中杂草种子的种类及数量,为结缕草建坪过程中杂草防除提供依据;从播种繁殖、营养繁殖探讨结缕草草坪快速繁殖技术:播种繁殖从种子催芽处理、不同播种方式、与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混播等方面研究;营养繁殖研究不同大小的草皮块以及铺设间距对成坪速度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草调查显示,无论是绿地、果园、还是农田杂草种类丰富,共有11科18种,以菊科和禾本科为主。其中杂草优势种为牛筋草、马齿苋、马唐,夏季生长快,容易郁闭,对结缕草草坪建植危害巨大。2.土壤种子库调查显示,五个调查地块、不同深度杂草种子种类丰富,数量惊人,共有杂草7科10种,杂草优势种牛筋草、马齿苋、马唐种子数量大,说明结缕草播种建植易受杂草危害。3.经过催芽处理的结缕草草种要比未经过催芽处理的结缕草种子快5天,从达到相同草坪覆盖率的时间来看,经过催芽处理的结缕草草种要快21天。4.不同播种方式成坪速度有一定差异,5cm间距条播成坪速度要比其它播种方式快7天,撒播拔除杂草耗费人工过多,因此,最佳播种方式为5cm条播。条播便于人工除草,间距小,成坪速度快。5.与多年生黑麦草、匍匐紫羊茅混播,随着冷季型草的比例增加,密度越大,每平米11g结缕草混入4g黑麦草的播种量,每平方米结缕草株数为4300,成坪时间为56天比其它组合快7天,草坪景观质量评价可达9分,景观效果更好,因此,该组合与其它混播组合相比是最佳混播方案。6.在达到相同覆盖率时,处理C11(10cm草皮块+5cm间距)要比处理C1(5cm×30cm草皮条+5cm间距)和处理C4(10cm×10cm草皮条+10cm间距)快7天,而且草皮铺植简单易操作。

徐晓霞[2](2020)在《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速度和生理反应及自疏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丝茅(Imperata koenigii(Retz.)Beauv.)为热带、亚热带地区草坪常见恶性杂草,入侵后造成草坪群落结构破坏,草坪景观被毁,致使草坪退化,同时带来潜在生态风险,尚无有效可行的防治方法。针对此种问题,开展入侵途径、生长发育及抗性机理研究,是控制丝茅入侵、限制散播扩繁和制定防除措施的基本要求。试验通过设5个密度(14株/m2、28株/m2、42株/m2、56株/m2、70株/m2)盆栽试验,测定构件性状、生物量结构等生长指标,及糖分组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研究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速度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分析丝茅种群自疏能力,为丝茅探究拓展机理及制定防除技术提供参考,为草坪建植养护、控制生物入侵及保持生态安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群密度对丝茅构件性状的影响种群密度对丝茅叶长、叶宽、叶厚、单蘖叶数等叶性状均无显着影响(P>0.05),丝茅叶性状受密度影响大小为叶宽>叶厚>单蘖叶数>叶长。种群密度对株高、节间长、茎直径、根直径、根系深度、分蘖数等根和茎性状均有极显着影响(P<0.01),随密度增加根和茎性状生长状况呈下降趋势。(2)种群密度对丝茅生物量结构的影响种群密度对丝茅根、茎生物量存在极显着影响(P<0.01),但对叶生物量影响不显着(P>0.05)。密度越小,根茎生物量越大。植株的根茎叶分配比均存在显着变化(P<0.01),根茎分配比随密度增大而总体呈下降趋势,叶分配比随密度增大呈总体上升趋势。地上生物量比随着密度的增大丝茅趋于增加,受密度影响显着(P<0.05)。密度对单位面积总生物量基本无影响(P>0.05),满足单位面积生物量守恒的规律。(3)种群密度对生理代谢的影响定植60 d、120 d到180 d,叶片中的淀粉、蔗糖、可溶性糖和丙酮酸的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丝茅植株的发育极显着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0.01)。定植60 d、120 d、180 d,种群密度与叶片蔗糖、淀粉、可溶性糖、丙酮酸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存在极显着负相关(P<0.01),随着密度的增大,叶中蔗糖、淀粉、可溶性糖、丙酮酸含量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减弱。(4)种群密度对丝茅自疏能力的影响叶生物量异速指数-1.006与-1接近,与密度呈等速生长关系。因此随密度增加,叶生物量保持最终产量恒定。根、茎生物量与密度呈异速关系,受到密度的强烈制约。随着密度的增大,根、茎生物量减少,植株自疏能力增强。根、茎生物量自疏斜率分别为-0.013、-0.011,茎竞争对自疏的影响大于根。单株总生物量-密度的异速指数为-1.026接近-1,表明单株总生物量与密度存在等速生长关系,密度变化对单株总生物量影响不大,最终保持稳定。种群密度影响丝茅的构件性状、生物量结构、生理代谢及自疏能力,但丝茅在5个密度下均可通过形态可塑性和代谢调节,维持较高的生长能力和适应能力。虽然丝茅种群具有一定自疏能力,但种群密度对构件数量及生物量总量影响较小,故丝茅具有较强的拓展能力和生长潜力。因此,发现丝茅入侵草坪时,低密度下采取防除措施是减少丝茅危害的必然要求。

伍德[3](2019)在《6种除草剂对草坪中恶性杂草丝茅的防除效果比较》文中指出针对亚热带地区草坪被丝茅(Imperata koenigii)严重入侵的实际问题,本试验以丝茅成为建群种的退化冷季型草坪为试验地,采用6种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啶嘧磺隆(Flazasulfuron)、烯草酮(Clethodim)、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高效氟毗甲禾灵(Haloxyfop-P),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梯度,以清水为对照,通过随机区组裂区试验设计,测定了施药45 d后丝茅的形态特征、生物量结构、叶绿素含量以及6种除草剂对丝茅的防效,旨在得出6种除草剂及剂量对丝茅生长发育抑制情况,筛选出其中针对丝茅防除效果最佳的除草剂及其剂量,为园林建设中防除丝茅、降低草坪养护成本提供帮助。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形态指标方面,6种除草剂均能降低丝茅的叶长、叶宽、基茎和株高。丝茅的叶长、叶宽、基茎和株高在除草剂种类间差异显着(P<0.05)。施药剂量对丝茅的叶长、叶宽和株高有显着影响(P<0.05),对基茎影响较小。草甘膦处理组丝茅叶长5.748.59 cm,叶宽0.340.42 cm,基茎0.160.19 cm,株高6.1612.94 cm,对叶长、叶宽、基茎和株高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效果随剂量上升而提高,最佳剂量为7320 mL/hm2。(2)在生物量方面,6种除草剂均能降低丝茅的生物量,除草剂种类、施药剂量对丝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比有显着影响(P<0.05)。但施药剂量300 mL/hm2的烯草酮使丝茅的地下生物量增加,地下生物量降低,而总生物量增加;施药剂量450 mL/hm2的高效氟吡甲禾灵使丝茅的地上生物量增加,地下生物量降低,而总生物量降低。草甘膦、草铵膦、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灵使丝茅根冠比随施药剂量升高而逐渐增大;啶嘧磺隆、精喹禾灵则降低根冠比。草甘膦处理组丝茅地上生物量0.400.58 g,地下生物量2.082.56 g,对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效果随剂量上升而提高,最佳剂量为7320 mL/hm2。(3)在叶绿素含量方面,6种除草剂均能降低丝茅的Chla含量和Chlb含量,除草剂种类对Chla含量的影响大于对Chlb含量的影响;草甘膦、草铵膦、啶嘧磺隆显着降低丝茅的Chl(a/b),而烯草酮、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显着提高丝茅的Chl(a/b)。啶嘧磺隆处理组丝茅Chla含量2.374.55 mg/L,Chlb含量1.071.46 mg/L,对丝茅叶绿素含量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效果随剂量上升而提高,最佳剂量为最佳剂量为300 g/hm2。(4)在防效方面,除草剂种类之间差异显着(P<0.05),施药剂量对除草剂防效有显着影响(P<0.05),6种除草剂对丝茅的防效随着施药剂量的提高而逐渐增大。施药剂量7320 mL/hm2的草甘膦对丝茅地上部鲜重防效最好,达到88.02%;施药剂量7320 mL/hm2的草甘膦对丝茅地上部干重防效最好,达到79.45%;施药剂量7320mL/hm2的草甘膦对丝茅地下部鲜重防效最好,达到43.19%;施药剂量7320 mL/hm2的草甘膦对丝茅地下部干重防效、总鲜重防效、总干重防效、株防效最好,分别达到39.18%、58.63%、53.71%、93.87%。综上,不同除草剂及剂量对丝茅的形态指标、生物量结构、叶绿素含量、防效的影响存在差异,草甘膦整体效果较好,施药剂量7320 mL/hm2的30%草甘膦水剂对丝茅防除效果最佳,适合在草坪建植中防除丝茅时推广应用。

武鑫[4](2017)在《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运动场草坪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运动场草坪根据建植材料性质可分为天然草坪与人造草坪,两类草坪各有利弊。天然草坪舒适,对运动员较安全,但不耐践踏,使用频率低,且养护成本高;而人造草坪耐践踏,可全天候使用,养护成本低,但运动性能较差,运动员易受损伤,且建造成本高。将两类草坪取长补短,开发具有人造草耐践踏优势,又具备天然草舒适、安全优点的混合草坪,对建设高质量、高强度使用要求的新型运动场草坪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传统型人造草的打孔规格筛选、传统型人造草与编织型人造草类型筛选、草种筛选等一系列盆栽试验,测定混合草坪的盖度、密度、均一性、生物量以及天然草生长速度,确定混合草坪中天然草与人造草的理想组合;并在大田条件下对重度、轻度践踏胁迫处理的3种(12000 dtex(1)400纬、8000 dtex 450纬、8000 dtex 400纬)混合草坪生长状况及表观质量(天然草生长速度及生物量、盖度、密度、均一性)、生理响应(叶片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运动性能(滚动性能、反弹性能、扭力、表面扭力)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传统型人造草构成的混合系统草坪,孔径10 mm、打孔间距2.5 cm是其适合天然草生长的人造草打孔规格;而草丝磅重12000 dtex、经密80、纬密400的编织型人造草构成的混合草坪更适合天然草生长。(2)对种子型草坪草来说,狗牙根和多年生黑麦草更适宜建植混合草坪。(3)混合系统草坪可以加强运动场表面的稳定性,并且比纯天然草草坪更耐践踏。不同践踏程度下的混合系统草坪质量均优于天然草坪,且重度践踏时8000 dtex400纬混合系统草坪质量较好。与人造草相比,混合系统草坪使人造草的反弹性能和草坪表面硬度得到改善,使之更接近天然草草坪。(4)综合草坪质量、生理指标和运动性能来看,8000 dtex 400纬人造草更适合应用于天然草和人造草混合系统。

蔡妤[5](2017)在《基于植物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的北京绿道生态群落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促使景观破碎化日益严重,绿道作为线性连接廊道,对生境的丧失和破碎起到了补偿作用,发挥着重要的连通效应,但不合理的绿道植物配置也会造成入侵植物的迅速传播。本研究根据北京市绿道位置类型选取18条绿道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生态学群落调查方法对绿道的人工栽培植物和自生植物的物种、株高、冠幅、株数、盖度等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探讨具有不同扩散模式的自生植物在绿道内的扩散格局及其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并构建适宜在北京绿道应用的生态群落模式。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调研统计北京市绿道有维管束植物91科264属484种(含品种/变种),各生活型中,乔木96种,灌木67种,草本308种,木质藤本7种,竹类2种,蕨类4种。其中栽培植物57科127属228种(含品种/变种),自生植物78科224属364种(含品种/变种)。(2)不同类型绿道人工植物景观中,环城公园绿道栽培植物108种,中心城滨水绿道栽培植物109种,郊野休闲环绿道栽培植物88种,森林公园环绿道栽培植物65种,东翼大河绿道栽培植物83种,西北翼大河绿道栽培植物78种。在栽培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方面,环城公园绿道、中心城滨水绿道、郊野休闲环绿道的栽培群落层次丰富,以乔灌草复层结构为主。在栽培群落郁闭度方面,环城公园绿道、东翼大河绿道和西北翼山水绿道的郁闭度相对较高。在栽培群落的养护管理等级方面,环城公园绿道和中心城滨水绿道养护管理等级高。(3)北京市绿道记录有动物扩散型植物189种(含品种/变种),其中乡土植物比例68.75%,植物区系覆盖12类型和5变型,以北温带、世界广布和泛热带成分为主;风扩散型植物215种(含品种/变种),其中乡土植物比例69.30%,植物区系覆盖13类型和6变型,以北温带、旧世界温带和世界广布成分为主。(4)植物扩散格局中,动物扩散型植物、风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其中风扩散型植物的扩散格局最显着。绿道北侧和西侧的自生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在南北方向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差异更明显。随着样方位置远离健身步道,不同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呈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游憩渗透干扰效应(边缘效应增加,景观破碎化加剧)。季节性动态中,春秋两季动物扩散型植物在风向主导下的空间分布差异减弱,动物媒植物群体逐渐远离游憩路径向绿道内部聚集;风扩散型植物多样性的季节性动态波动较小,夏季风媒植物的游憩渗透干扰效应最显着。(5)植物扩散外界影响因子中,动物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与绿道宽度、城市化梯度、绿道鸟类物种多样性、海拔等因子之间显着正相关,与栽培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显着负相关,在不同绿道类型、栽培群落垂直结构、生境类型、养护管理等级的组别中,动物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具有显着差异。风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与城市化梯度、海拔等因子之间显着正相关,与栽培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显着负相关,绿道类型、栽培群落结构、生境类型、养护管理等级不同,风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差异显着。(6)北京市绿道记录有入侵植物34种,植物区系覆盖7类型和2变型,以世界广布、北温带和泛热带成分为主。入侵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与风扩散型植物的扩散格局相似,但在春秋两季表现出明显的动物传播适应性,扩散格局向动物扩散型植物靠拢。入侵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与城市化梯度呈显着正相关,与绿道宽度、绿道建植年代、栽培群落郁闭度、海拔等因子显着负相关。(7)依据以上研究结果,针对北京市绿道植物群落的植物扩散效益和实际应用提出三种生态群落类型。1)扩散主导型群落,应旨在促进植物扩散,兼具景观功能;2)扩散限制型群落,应强调绿道景观功能,植物的扩散受到限制;3)入侵抵御型群落,应抑制具有入侵威胁的外来物种传播,弱化景观功能。最终根据不同类型生态群落的使用功能提出设计原则并推荐植物群落模式。本研究以生态学实地调研和群落清查为基础,运用群落生态学、植物运动生态学、物种遗传学等学科理论,探索风景园林学中生态绿道的设计途径,研究了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在绿道中的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基于研究结论推出适用于北京绿道的生态群落的设计原则和群落模式,为生态型绿道的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毕东英[6](2016)在《冀东地区冷季型草坪建植及夏季养护管理》文中指出通过对冀东地区主要冷季型草坪建植区域实地考察,结合实际养护管理工作经验,分析整理出冷季型草坪在冀东地区的适宜品种,并总结了适合当地的建植技术和行之有效的后期养护管理方法,特别是夏季休眠期的养护管理手段,以期为冀东地区乃至北方地区的冷季型草坪建植推广提供参考。

陈建雄,王蕾[7](2014)在《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依据乌鲁木齐气候环境特点与土壤特征,结合多年草坪种植经验,从草种选择、草坪建植、草坪养护等方面对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进行总结,为草坪建植及养护提供了参考。

周慧鑫[8](2013)在《冷季型草坪在密云城区的建植与养护管理》文中指出一、密云县草坪绿化概况草坪作为大面积园林绿化的底色,直接关系到绿化的整体质量和效果。草坪的建植与养护管理始终都是园林绿化的重点和难点。密云县草坪的种类以冷季型草为主。目前,密云县建城区内的草坪绿化达到227.48公顷,全民健身园、时光、云启等十大公园都以大面积草坪为底色,所以草坪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县绿化成果的保存效果。相比较而言,在密云地区冷季型草坪的养护管理更为复杂。

李建新,邓小梅,李志全,吴定军[9](2013)在《冷季型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近几年在铜仁栽培冷季型草坪的试验研究,对冷季型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冷季型草坪栽培的技术要点,以期对铜仁地区草坪建植管理提供参考。

李建新,邓小梅,李志全,吴定军[10](2013)在《冷季型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近几年在铜仁栽培冷季型草坪的试验,对冷季型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了冷季型草坪栽培的技术要点,以期对铜仁草坪建植管理提供参考。

二、冷季型草坪的建植和养护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季型草坪的建植和养护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结缕草快速成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草坪的发展
        1.1.1 国内外草坪发展历史
        1.1.2 我国草坪业发展形势
    1.2 结缕草研究进展
        1.2.1 播种繁殖研究
        1.2.2 国内外育种发展
        1.2.3 结缕草抗性研究
        1.2.4 国内外结缕草应用情况
    1.3 草坪杂草的研究进展
        1.3.1 草坪杂草的危害
        1.3.2 土壤中杂草的种子库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2.草坪杂草及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
    2.1 研究方案
        2.1.1 田间杂草调查方法
        2.1.2 土壤种子库调查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昌黎县杂草调查种类结果
        2.2.2 园林实验站杂草的调查数据分析
        2.2.3 果园杂草的调查数据分析
        2.2.4 农田杂草的调查数据分析
        2.2.5 校园绿地杂草的调查数据分析
        2.2.7 公园杂草的调查数据分析
        2.2.8 杂草种子库调查
    2.3 小结
3.结缕草栽培技术研究
    3.1 研究方案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观测指标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播种前处理方式及播种方式对结缕草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混播组合对草坪生长的影响
        3.2.3 不同间距草皮条及草皮块对结缕草成坪的影响
    3.3 小结
4.结论与讨论
    4.1 生长期不同地块杂草的种类与数量
    4.2 土壤杂草种子的种类与数量
    4.3 结缕草成坪技术
    4.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速度和生理反应及自疏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1.1 杂草对草坪的影响
    1.2 丝茅简介
        1.2.1 丝茅生物学特征
        1.2.2 丝茅生态学特征
    1.3 丝茅对草坪的影响
        1.3.1 丝茅对草坪生长的影响
        1.3.2 丝茅对草坪景观的影响
        1.3.3 丝茅的防除方法
    1.4 种群密度对植物的影响
        1.4.1 种群密度对生长特征的影响
        1.4.2 种群密度对生理生化的影响
        1.4.3 种群密度对自疏能力的影响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指标测定
        2.4.1 生长指标
        2.4.2 生理指标
        2.4.3 自疏指标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速度的影响
        3.1.1 种群密度对丝茅单株构件性状的影响
        3.1.2 种群密度对丝茅生物量结构的影响
    3.2 种群密度对丝茅生理反应的影响
        3.2.1 不同发育时期种群密度对丝茅叶构件淀粉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发育时期种群密度对丝茅叶构件蔗糖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发育时期种群密度对丝茅叶构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发育时期种群密度对丝茅叶构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2.5 不同发育时期种群密度对丝茅叶构件丙酮酸含量的影响
    3.3 种群密度对丝茅自疏能力的影响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特征的影响
    4.2 种群密度对丝茅生理反应的影响
    4.3 种群密度对丝茅自疏能力的影响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5.1 小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的科研情况

(3)6种除草剂对草坪中恶性杂草丝茅的防除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1.1 丝茅概况
    1.2 丝茅对草坪的危害
    1.3 丝茅防除的研究进展
        1.3.1 物理防除
        1.3.2 化学防除
    1.4 除草剂概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域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内容
        2.4.1 形态指标及生物量的测定
        2.4.2 数据计算
        2.4.3 叶绿素含量测定
    2.5 研究内容
    2.6 技术路线
    2.7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除草剂种类和剂量对丝茅形态指标的影响
    3.2 除草剂种类及剂量对丝茅生物量的影响
    3.3 除草剂种类及剂量对丝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4 除草剂种类和剂量对丝茅的防效影响
        3.4.1 草甘膦对丝茅的防效
        3.4.2 草铵膦对丝茅防效的影响
        3.4.3 啶嘧磺隆对丝茅的防效
        3.4.4 烯草酮对丝茅防效的影响
        3.4.5 精喹禾灵对丝茅的防效
        3.4.6 高效氟吡甲禾灵对丝茅的防效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除草剂种类和剂量对丝茅形态指标的影响
    4.2 除草剂种类和剂量对丝茅生物量的影响
    4.3 除草剂种类和剂量对丝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4 除草剂种类和剂量对丝茅的防效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5.1 小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4)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运动场草坪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天然草运动场草坪耐践踏性研究进展
        1.1.1 模拟草坪践踏的方法
        1.1.2 草种选择对草坪耐践踏性的影响
        1.1.3 践踏对天然草坪的影响
    1.2 运动场人造草坪研究进展
    1.3 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系统草坪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人造草打孔规格筛选试验
        2.1.1 供试地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2.1 天然草
        2.1.2.2 人造草
        2.1.2.3 基质及其他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指标
        2.1.4.1 密度
        2.1.4.2 盖度
        2.1.4.3 均一性
        2.1.4.4 生长速度
        2.1.4.5 生物量
        2.1.5 养护管理
        2.1.5.1 浇水
        2.1.5.2 杂草清除
        2.1.5.3 病虫害防治
        2.1.5.4 修剪
        2.1.5.5 施肥
    2.2 人造草类型筛选试验
        2.2.1 供试地概况
        2.2.2 供试材料
        2.2.2.1 天然草
        2.2.2.2 人造草
        2.2.2.3 基质及其他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4.1 生物量
        2.2.4.2 其他指标
        2.2.5 养护管理
    2.3 草种筛选试验
        2.3.1 供试地概况
        2.3.2 供试材料
        2.3.2.1 天然草
        2.3.2.2 人造草
        2.3.3 基质及其他材料
        2.3.4 试验设计
        2.3.5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5.1 生物量
        2.3.5.2 人造草下部根系长度
        2.3.5.3 其他指标
        2.3.6 养护管理
    2.4 运动性能评价试验
        2.4.1 供试地概况
        2.4.2 供试材料
        2.4.2.1 天然草
        2.4.2.2 人造草
        2.4.2.3 人造草足球场
        2.4.2.4 基质
        2.4.3 试验设计
        2.4.3.1 混合草系统大田试验
        2.4.3.2 人造草场地运动性能测定
        2.4.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4.1 混合草系统大田试验
        2.4.4.2 人造草场地运动性能测定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造草规格筛选试验
        3.1.1 密度
        3.1.2 盖度
        3.1.3 均一性
        3.1.4 生长速度
        3.1.5 生物量
        3.1.6 综合评价结果
    3.2 人造草类型筛选试验
        3.2.1 密度
        3.2.2 盖度
        3.2.3 均一性
        3.2.4 生长速度
        3.2.5 生物量
        3.2.6 综合评价
    3.3 草种筛选试验
        3.3.1 密度
        3.3.2 盖度
        3.3.3 均一性
        3.3.4 生长速度
        3.3.5 生物量
        3.3.6 人造草下部根系长度
        3.3.7 综合评价
    3.4 运动性能评价试验
        3.4.1 表观性状
        3.4.1.1 密度
        3.4.1.1 盖度
        3.4.1.2 均一性
        3.4.1.3 颜色
        3.4.1.4 草坪质量综合评分
        3.4.1.5 生长速度
        3.4.1.6 生物量
        3.4.1.7 综合评价
        3.4.2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3.4.2.1 叶片细胞膜透性
        3.4.2.2 叶片游离脯氨酸
        3.4.2.3 丙二醛(MDA)
        3.4.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3.4.3 运动质量
        3.4.3.1 混合系统草坪运动质量
        3.4.3.2 混合系统草坪、人造草坪与天然草坪的运动性能对比
4 讨论与结论
    4.1 人造草类型对天然草生长的影响
    4.2 混合系统草种选择
    4.3 践踏对混合系统草坪生长和表观质量的影响
    4.4 践踏对混合系统草坪生理指标的影响
        4.4.1 践踏对混合系统草坪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4.4.2 践踏对混合系统草坪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4.3 践踏对混合系统草坪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4.4.4 践踏对混合系统草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性的影响
    4.5 践踏对混合系统草坪运动性能的影响
    4.6 综合评价
    4.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植物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的北京绿道生态群落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景观破碎化和外来物种入侵
        1.1.2 北京市绿道建设现状
        1.1.3 北京市绿道类型
        1.1.4 绿道与生态廊道
        1.1.5 栽培植物与自生植物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绿道的连通效应研究
        1.2.2 植物的迁移与扩散研究
        1.2.3 生态群落模式设计研究
    1.3 小结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北京市绿道栽培植物的物种构成及景观特征研究
        2.2.2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的物种构成及扩散模式研究
        2.2.3 北京市绿道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扩散格局研究
        2.2.4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研究
        2.2.5 北京市绿道入侵植物的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研究
        2.2.6 北京市绿道生态群落构建模式途径探讨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区域概况
        2.3.2 自生植物扩散格局研究方法
        2.3.3 自生植物扩散外界影响因子研究方法
        2.3.4 栽培植物物种构成及其景观特征研究方法
        2.3.5 鸟类研究方法
        2.3.6 物种识别与分类
        2.3.7 相关概念界定
        2.3.8 相关指标计算
    2.4 技术路线
3 北京市绿道栽培植物的物种构成及景观特征研究
    3.1 北京市绿道栽培植物物种构成
    3.2 不同类型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3.2.1 环城公园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3.2.2 中心城滨水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3.2.3 郊野休闲环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3.2.4 森林公园环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3.2.5 东翼大河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3.2.6 西北翼山水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3.3 讨论与小结
        3.3.1 北京市不同类型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3.3.2 小结
4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的物种构成及扩散模式研究
    4.1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的物种构成
        4.1.1 自生植物的种类构成
        4.1.2 自生植物的物种来源
        4.1.3 自生植物的区系类型
    4.2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的扩散模式
        4.2.1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种类构成
        4.2.2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物种来源
        4.2.3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区系类型
    4.3 讨论与小结
        4.3.1 北京市绿道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种类构成
        4.3.2 北京市绿道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区系类型
        4.3.3 小结
5 北京市绿道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扩散格局研究
    5.1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空间扩散格局
        5.1.1 动物扩散型植物空间分布多样性动态
        5.1.2 风扩散型植物空间分布多样性动态
        5.1.3 自生植物总体空间分布多样性动态
    5.2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时间扩散格局
        5.2.1 动物扩散型植物季节性分布多样性动态
        5.2.2 风扩散型植物季节性分布多样性动态
        5.2.3 自生植物总体季节性分布多样性动态
    5.3 讨论与小结
        5.3.1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空间扩散格局
        5.3.2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时间扩散格局
        5.3.3 小结
6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研究
    6.1 绿道尺度下外界影响因子
        6.1.1 绿道类型
        6.1.2 绿道宽度
        6.1.3 绿道建植年代
        6.1.4 绿道鸟类物种构成
        6.1.5 城市化梯度
        6.1.6 海拔
    6.2 群落尺度下外界影响因子
        6.2.1 栽培群落物种构成
        6.2.2 栽培群落垂直结构
        6.2.3 栽培群落郁闭度
        6.2.4 坡度和坡向
        6.2.5 生境类型
        6.2.6 养护管理等级
    6.3 绿道自生植物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排序
        6.3.1 物种及影响因子指标选取
        6.3.2 植物扩散影响因子的排序结果分析
        6.3.3 RDA排序结果
    6.4 讨论与小结
        6.4.1 绿道尺度下影响自生植物扩散的因子
        6.4.2 群落尺度下影响自生植物扩散的因子
        6.4.3 小结
7 北京市绿道入侵植物的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研究
    7.1 北京市绿道入侵植物的物种构成
        7.1.1 入侵植物种类构成
        7.1.2 入侵植物物种来源
        7.1.3 入侵植物区系类型
    7.2 北京市绿道入侵植物的扩散格局
        7.2.1 入侵植物的空间扩散格局
        7.2.2 入侵植物的时间扩散格局
    7.3 北京市绿道入侵植物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
        7.3.1 绿道宽度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7.3.2 绿道建植年代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7.3.3 城市化梯度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7.3.4 海拔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7.3.5 栽培群落郁闭度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7.4 讨论与小结
        7.4.1 入侵植物的物种构成及其时空扩散格局
        7.4.2 入侵植物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
        7.4.3 小结
8 绿道的生态群落模式构建途径探讨
    8.1 扩散主导型生态群落
        8.1.1 扩散主导型生态群落设计原则
        8.1.2 扩散主导型生态群落模式推荐
    8.2 扩散限制型生态群落
        8.2.1 扩散限制型生态群落设计原则
        8.2.2 扩散限制型生态群落模式推荐
    8.3 入侵抵御型生态群落
        8.3.1 入侵抵御型生态群落设计原则
        8.3.2 入侵抵御型生态群落模式推荐
    8.4 讨论与小结
        8.4.1 绿道的积极传播效益对于入侵威胁的影响
        8.4.2 绿道的积极传播效益对于景观均质化的影响
        8.4.3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表目录
图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冀东地区冷季型草坪建植及夏季养护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
    1.1 常见冷季型草坪类型
    1.2 冀东地区适生品种
2 建植技术
    2.1 土壤处理
    2.2 建坪时间
    2.3 草皮移植
    2.4 撒播
3 夏季养护管理
    3.1 修剪
    3.2 浇水
    3.3 打孔透气
    3.4 除草
    3.5 施肥
    3.6 病虫害防治
4 结论

(7)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草坪种籽选择及处理
    1.1 草种选择
    1.2 草坪种子处理
2 草坪建植
    2.1 建植时间
    2.2 精细整地与土壤改良
    2.3 播种
3 草坪管理
    3.1 杂草控制
    3.2 草坪修剪
    3.3 草坪施肥
    3.4 草坪灌溉
    3.5 病虫害防治
4 结语

(8)冷季型草坪在密云城区的建植与养护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密云县草坪绿化概况
二、冷季型草坪草的建植
三、密云县冷季型草坪草的养护管理
四、草坪的病虫害防治
    (一) 病害防治
        1、立枯丝核:
        2、腐烂病:
    (二) 虫害防治
五、密云县冷季型草坪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0)冷季型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的自然条件
2 草坪建植技术
    2.1 草坪建植技术
    2.2 草坪建植辅助技术
3 草坪的管理
    3.1 草坪管理
    3.2 草坪管理辅助技术
4 小结

四、冷季型草坪的建植和养护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结缕草快速成坪技术研究[D]. 齐金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7)
  • [2]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速度和生理反应及自疏能力的影响[D]. 徐晓霞.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
  • [3]6种除草剂对草坪中恶性杂草丝茅的防除效果比较[D]. 伍德.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4]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运动场草坪系统研究[D]. 武鑫.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基于植物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的北京绿道生态群落模式构建研究[D]. 蔡妤.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冀东地区冷季型草坪建植及夏季养护管理[J]. 毕东英. 园艺与种苗, 2016(08)
  • [7]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探析[J]. 陈建雄,王蕾. 园艺与种苗, 2014(02)
  • [8]冷季型草坪在密云城区的建植与养护管理[J]. 周慧鑫. 绿化与生活, 2013(02)
  • [9]冷季型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研究[J]. 李建新,邓小梅,李志全,吴定军. 中国园艺文摘, 2013(02)
  • [10]冷季型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J]. 李建新,邓小梅,李志全,吴定军. 南方园艺, 2013(01)

标签:;  ;  ;  ;  ;  

凉季草坪的建立与维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