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等介绍

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等介绍

一、染色体核形自动分析系统简介及其它(论文文献综述)

图尔荪古丽·吾拉伊木[1](2021)在《新疆南疆杏种质花粉特征及种仁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夏柳[2](2021)在《湘西地区早孕期DS、18三体综合征的一站式临床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孟卓宇[3](2021)在《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生长发育知识图谱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庭的愿望,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是国家、社会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儿童生长发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各类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细分为明显症状疾病,如:矮小症、巨人症等,且这些疾病的初期症状不甚明显、不易察觉,涉及因素多且非常复杂,导致医疗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的全科医生较难确诊病情。知识图谱作为一种知识管理技术,存储的是现实世界里的事物概念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医学领域中“知识孤岛”的现状并完成知识资源的整合打开了新的技术思路。倘若把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并总结,将对该疾病领域的诊断与治疗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致力于生长发育知识图谱构建研究,以提升临床诊疗效率,减少医生行医成本及患者就医费用,最终让患者获益。本文围绕构建生长发育知识图谱展开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针对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依据《标准化生长发育诊疗中心实施方案》诊疗指南和医生专家的临床实践建议作为知识标准,设计概念模式层,其中包括医学名词、概念、关系等逻辑路径;将生长发育疾病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及利用爬虫技术获取的药品说明书作为补充,作为本研究课题的数据源。(2)提出构建一个运用多种知识语言的、基于多模态的生长发育知识图谱方法。对于文本数据,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采用人工和命名实体识别技术提取实体集,对知识图谱的概念模式定义进行实体层填充;对于图像数据,通过数字图像技术处理电子病历中患者的面部图像,对多种疾病提取相关面部特征,进一步地丰富知识图谱的数据和知识来源,以增强其功能。(3)研究开发生长发育知识问答系统,展示其在真实儿童生长发育疾病患者数据上的处理过程,以知识问答形式为患者提供病理知识查询服务。

张晴[4](2021)在《两种模式原生动物无性分裂周期中的核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使用荧光染料Hoechst33342,借助荧光显微镜对浮萍棘尾虫(Stylonychia lemnae),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这两种模式原生动物的无性分裂周期和营养期大小核行为进行详细的染色观察,采用α-Tubulin微管蛋白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同时期细胞核与微管之间的关系,以明确两种纤毛虫大小核在无性分裂和营养期发生重要核事件的时间节点和详细过程,并对纤毛虫核行为进行了对比和讨论,获得重要结果如下:1.首次完成了浮萍棘尾虫在最适温度培养下,无性分裂周期中大小核行为的完整描述。根据大核行为明确了各个时期的划分及持续时长。23℃培养条件下,无性分裂周期总耗时约为18h;间期约为9h;前期约4.5h;中期耗时约为2.5h;后期约为1.5h;末期约为0.5h。随着无性分裂进程的推移,核行动在每个时期上所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大核复制带的推移一般同时进行。小核分裂时间并不固定,但在中期融合大核完成分裂之前,小核总会完成第一次分裂;在无性分裂后期,分裂中的小核两端存在密集的微管颗粒定位的聚集形态,小核周围也存在丝状微管从一段发射至另一端,小核后期周围存在的微管形成典型的纺锤体结构。观察到当新核器完成分裂时,虫体外部出现分裂沟。对小核数目进行统计与观察,发现浮萍棘尾虫一般状态下2枚小核居多,3-6枚小核个体也经常出现,多小核对细胞个体的摄食、生存、活动并无影响。2.补充了尾草履虫无性分裂周期中大小核行为的细节。并根据小核行为重新划分了各个时期及持续时长。25℃培养条件下,尾草履虫的无性分裂周期总耗时约为8.5h。间期约为2.5h;前期耗时约1h;中期耗时约为1.5h;后期耗时约2h;末期约为1h。在尾草履虫无性分裂周期中,大核周围并无明显的微管定位,属于无丝分裂。在营养期,小核两端存在密集的颗粒状微管结构,从两端发射丝状微管直达中部;前期大核进行DNA复制时,不产生复制带。增加了后期大核折叠、占据细胞大部分面积、卷曲的特征。后期小核完成分裂,分配至未来的前后仔虫位置时会产生核间管结构,小核分配完成后核间管分节断裂,消失于细胞中;末期细胞外部出现分裂沟,多数个体此时并未完成大核分裂,此类个体多借助于前后仔虫在水中不同方向的游动而断开。

李振通[5](2021)在《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文中提出石斑鱼(Epinephelus),因其肉质鲜、嫩、爽口,并且富含各营养元素,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养殖,北方也有养殖。近年来,由于石斑鱼养殖技术的成熟,以及市场对石斑鱼需求的扩增,石斑鱼养殖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在石斑鱼养殖中也引发相关问题,如石斑鱼种质退化、易感病、畸形率高等。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斑鱼新品种来维持。杂交育种作为新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生物种质遗传资源退化的有效手段,在石斑鱼养殖中广泛应用。对于众多的杂交子代,对其表型以及遗传性状的研究尤为重要。1、云龙石斑鱼生长、畸形性状测定及转录组测序分析云龙石斑鱼是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杂交石斑鱼新品种。云龙石斑鱼兼具父母双方的优点,如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与母本云纹石斑鱼相比,云龙石斑鱼表现出显着的生长优势,已通过国家新品种审核。本文利用雄性鞍带石斑鱼与雌性云纹石斑鱼建立了28个云龙石斑鱼杂交家系,另外建立3个云纹石斑鱼纯系。云龙石斑鱼家系的受精率平均值是55.5%±26.7%,畸形率平均值是8.3%±0.9%。在45-245日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分别为W=0.0392L2.8912(R2=0.9869),W=0.0255L3.0216(R2=0.9908),在此生长过程云龙石斑鱼呈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是等速生长型。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的体重与体长平均值分别为(316.7±57.3)g、(22.5±1.7)cm,云纹石斑鱼的为(123.2±30.2)g,(16.8±1.3)cm,云龙石斑鱼体重和体长分别是云纹石斑鱼的2.6倍,的1.3倍。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进行为期12个月的对比养殖,体重是珍珠龙胆的1.3倍,全长为1.2倍。云龙石斑鱼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石斑鱼育种中普遍存在畸形鱼的现象,给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我们培育的云龙石斑鱼家系中,平均畸形率为8.3%±0.9%,个别家系畸形率高达44.7%。目前,对石斑鱼畸形的发生研究缺少,因此我们借助Illumina Hi Seq测序技术对高畸形率家系的正常鱼与畸形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进行测序。在18个RNA-seq文库中,共获得10.5亿条高质量的reads。共组装了87,888个基因,注释到36,268个基因,长度在201-28,922 bp。我们对正常鱼和畸形鱼进行比较转录组研究,分别在脑、垂体、脊椎骨中获得398、136和2,341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有706个上调基因,2,169个下调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与DNA结合、激酶活性、细胞因子受体反应、神经性配体受体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作用、雌激素信号和矿物质吸收通路参与到脊椎骨畸形的发生中。进一步通过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得到与畸形性状相关的三个模块,筛选到一些相关性较高的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E3泛素-蛋白连接酶RNF19A。在blue模块中,发现有多数基因与小白蛋白(OCM)、血小板糖蛋白Ibα链(GPIB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关联,这三个基因均与脊椎骨发育密切相关。另外通过q PCR验证表明本研究的转录组数据是高质量的,满足生物信息学分析要求。2、杂交石斑鱼线粒体结构及进化分析石斑鱼种类丰富多样,线粒体DNA有其特有的特点,是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重要标记。本文对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ukula)(♂)杂交子代的线粒体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线粒体DNA长度为16,695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个核糖体RNA(r RNA)、22个转运RNA(t RNA)、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control)。基因的组成与顺序与其它脊椎动物一致。在这13个PCGs中,有12个分布在重链,ND6编码在轻链。杂交子代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在碱基使用上具有较高的AT,AT为正值,GC为负值。起始密码子除了COX和ND4的为GTG,ATP6的为CTG,其余皆为ATG。终止密码子有三种类型,包括T(ND2,COXII,ND3,ND4和Cytb)、TA(COXIII),TAA(其余PCGs)。所有t RNA中除了t RNASer(AGN)由于缺少经典的环不能形成经典的三叶草式。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子代与云纹石斑鱼关系最近,显示杂交子代的线粒体遵循母本遗传特征,结果对于鉴定物种、系统进化和杂交育种具有指导意义。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在石斑鱼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对杂交组合的可行性、杂交子代的遗传特性进行评估。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与蓝身大斑石斑鱼♂是一个新的杂交组合,从生长发育、染色体分析、线粒体分析和微卫星分析四个方面展开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研究。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在水温20.3-24.7℃,盐度30的条件下,历时40 h 55 min孵化出膜,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赤点石斑鱼为41 h 18 min。胚后变态发育阶段分为前期仔鱼(1-3 d)、后期仔鱼(4-31 d)、稚鱼期(32-57 d)、幼鱼期(58 d-)四个时期。至一龄时,杂交子代的体重达到(176.6±28.7)g,全长达(22.4±1.1)cm,赤点石斑鱼的体重达(81.4±15.0)g,全长达(17.5±1.0)cm,杂交子代体重是赤点石斑鱼的2.17倍,全长的1.28倍。与赤点石斑鱼相比,杂交子代的体表附有黑色斑块,条带不明显,体型与赤点石斑鱼相似。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法,对四月龄的赤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进制备染色体制片。使用油镜观察和分裂相统计,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2%,核型公式是2n=3sm+3st+42t。赤点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0%,核型公式是2n=4sm+6st+38t,蓝身大斑石斑鱼的染色体核型为2n=2sm+46t,说明杂交子代的遗传物质来自于父母本各一套染色体。杂交子代的线粒体DNA长度为16,928 bp,包含包括13个PCGs、2个r RNA基因、22个t RNA基因、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对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杂交后代系统进化分析说明线粒体DNA在遗传中遵循母本遗传。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杂交子代进行遗传性状分析。对于这24对微卫星位点,主要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4297,shannon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6531,其中有20个位点为高度多态性,平均值为1.479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E.AT的群内近交系数、总群体近交系数和群体间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平均为0.0713、0.3097、0.2566、0.7242。三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的是赤点石斑鱼(3.5883),然后是杂交子(3.3288)和蓝身大斑石斑鱼(1.9306)。平均观测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447)、赤点石斑鱼(0.5089)、蓝身大斑石斑鱼(0.3097)。平均期望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569)、赤点石斑鱼(0.56035)、蓝身大斑石斑鱼(0.3479),3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3042-0.5898,最高的是杂交子代,表明杂交子代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杂交子代与母本赤点石斑鱼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距离较近。

苏圆[6](2021)在《遗传咨询患者细胞遗传学筛查和再生育指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对遗传咨询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筛查和细胞遗传学病因分析,结合其病史及目前最新遗传学研究进展,为其进行遗传咨询和再生育指导提供帮助。[方 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不孕不育、复发流产及辅助生殖失败等生殖问题而就诊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开展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测,在320-400条带水平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临床数据、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报告和病因分析结果进行遗传咨询和再生育指导。[结 果]3814例患者中,214例染色体核型存在一种或多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异常情况,染色体异常者占检测总数的5.61%。在异常者中,性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76例,占异常总数的35.51%;常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者72例,占33.64%;染色体多态性74例,占34.58%。性染色体异常包括:性染色体数目异常66例,包括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13例、超雌综合征1例、超雄综合征1例、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KS)51例;性分化异常4例,包括XX男性综合征2例、XY女性综合征2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11例,包括重复、缺失、等臂、平衡易位。常染色体异常包括: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2例,3例为三体、9例为罗伯逊易位;染色体平衡易位28例,部分与性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常染色体片段倒置29例;其它常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包括插入、片段增加、衍生染色体。染色体多态性包括:次缢痕或染色体阴性部位变异25例;随体区变异34例;大Y染色体4例;小Y染色体11例。[结 论]遗传咨询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染色体异常,往往与不孕不育、不良妊娠及性发育异常等有关。早发现、早治疗对染色体异常患者的预后改善尤为重要。有配子异常可能而且反复妊娠丢失或出生异常儿的患者,可采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或产前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筛选出染色体正常的胎儿,帮助患者获得自己的正常后代。

张上哲[7](2021)在《牦牛群体结构变异和驯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牦牛(Bos grunniens)和野牦牛(Bos mutus)都属于牛属(Bos)。以前的研究都认为家牦牛驯化自野牦牛。家牦牛在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生存和生活的重要条件。先前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发现,家牦牛被驯化于距今约7100年前。驯化过程中,一些和神经系统相关的基因受到选择作用。在本研究中,主要完成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我们组装了一个染色体水平的家牦牛参考基因组序列,该基因组也是目前为止所有反刍动物中最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我们使用群体水平的长读长全基因组测序数据,鉴定了家牦牛和野牦牛群体中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勾画了牦牛基因组结构变异图谱,揭示了基因组结构变异与牦牛驯化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家牦牛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得到的基因组大小为2.83 Gb,Contig N50长度达到44.72Mb。利用Hi-C的测序结果对基因组序列的contig进行挂载,将其定位到31条染色体上,scaffold N50长度到达了114.39Mb。完成了家牦牛参考基因组从scaffold水平到染色体水平的升级。(2)对家牦牛中的重复元件、非编码元件和蛋白编码基因预测结果表明,家牦牛的基因组中,43.90%都是由重复序列组成,基因组中约有0.72%的序列编码多种非编码RNA,基因组共预测得到了21232个蛋白编码基因,与使用Illumina序列组装的基因组结果类似。对蛋白编码基因的功能注释显示,97%的编码基因都有相应的功能。(3)对家牦牛基因组和其他多个物种的基因家族研究显示,牦牛基因组中的全部基因能够聚类为15662个基因家族,提取这些基因家族中鉴定获得的单拷贝基因构建最大似然树发现:家牦牛和野牦牛在系统发育树上为姊妹枝,它们一起和野牛属的北美野牛(Bison bison)、欧洲野牛(Bison bonasus)关系更近;而与牛属其它物种相对较远。(4)基于长读长、短读长和基因组组装之间鉴定得到的结构变异分别为372903,125531和353307个,这些结构变异代表了牦牛完整的结构变异遗传图谱。对结构变异相关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导致结构变异发生的主要是重复序列,而不同长度的结构变异又包括不同类型的重复序列。(5)借助三代全基因组测序,对23个家牦牛和6个野牦牛进行了结构变异的鉴定和群体遗传学研究。通过评估群体之间高分化的结构变异,获得了可能是驯化过程中受选择的3680个结构变异,这些结构变异涉及725个蛋白编码基因区域。对上述结构变异相关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发现,它们主要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精神疾病等驯化综合征的表型相关,也有一些基因与驯化动物的经济性状相关,如免疫,脂肪存储和生殖等。综上所述,从遗传资源的角度来看,本研究组装了一个高质量的家牦牛参考基因组,并报道了首个牦牛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图谱,为后续的牦牛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遗传资源和材料。从牦牛驯化的角度,我们还揭示了基因组结构变异和牦牛驯化的关系,对目前研究较少的非模式生物的群体结构变异挖掘提供了整合的方法,为动物驯化的遗传学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陆欣然[8](2021)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的应用:45773例孕妇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ex chromosome aneuploidy,SCA)包括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45,X)、超雌综合征(Triple X syndrome,47,XXX)、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47,XXY)、超雄综合征(Jacob’s syndrome,47,XYY)。传统产前筛查方法无法检测胎儿SCA,产前诊断会导致宫内感染和流产的风险。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如今,NIPT在胎儿SCA中的检测仍在不断探索并缺乏大样本量的研究。本研究拟对NIPT在产前检测胎儿SCA中的效能进行评估,并分析胎儿SCA发生风险与孕妇年龄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临床胎儿SCA相关的产前咨询提供更好的指导。【目的】探讨NIPT在胎儿SCA产前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孕妇年龄与胎儿SCA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评估年龄是否为胎儿SCA的风险因素,为胎儿SCA的产前咨询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1)收集2015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行NIPT的45773例单胎妊娠孕妇的外周血。记录孕妇的年龄、孕周、产前指征、羊水穿刺结果并随访妊娠结局。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2)对本院行NIPT的单胎妊娠孕妇,分为30岁,30-34岁,35-39岁和>39岁四个年龄组。比较高龄与非高龄孕妇胎儿SCA发病率的差异。分析不同年龄组胎儿45,X,47,XXX,47,XXY和47,XYY的发病率有无差异。【结果】(1)NIPT检测胎儿SCA结果:在45773例行NIPT检测的单胎妊娠孕妇中,共筛查出314例SCA高风险,包括147例45,X(46.82%),61例47,XXX(19.43%),71例47,XXY(22.61%)和35例47,XYY(11.15%)。143例自愿接受羊水穿刺产前诊断(依从率为45.54%),确诊58例,包括7例45,X,15例47,XXX,26例47,XXY和10例47,XYY,其余85例胎儿为正常核型。NIPT在胎儿45,X产前检测中的阳性预测值较低,为12.5%(7/56)。而在胎儿47,XXX,47,XXY和47,XYY中的阳性预测值为51.72%(15/29),66.67(26/39)和83.33%(10/12);(2)NIPT在不同产前指征检测中的阳性预测值:45773例行NIPT的单胎妊娠孕妇,血清学筛查为高风险或临界风险的孕妇人数最多,为19820例(43.30%)。其次为高龄孕妇(≥35岁),为16921例(36.97%)。NIPT在高龄孕妇SCA检测中的阳性预测值为50.79%(32/63),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和高风险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30.43%(14/46),自愿无创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40%(10/25),错过血清学筛查时机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25%(1/4)和NT增厚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33.33%(1/3);(3)妊娠结局随访及假阳性结果分析:85例胎儿SCA假阳性孕妇,成功随访67例孕妇,未发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患儿。随访171例拒绝行产前诊断孕妇,成功随访126例,其中86例因为担心胎儿流产而拒绝行产前诊断,33例因后期产检超声提示胎儿严重畸形而引产,7例自然流产或死胎。85例孕妇NIPT提示胎儿SCA高风险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确诊为假阳性,32例NIPT怀疑母源性性染色体异常,其中23例NIPT怀疑为X染色体增加,9例怀疑为X染色体减少。23例孕妇NIPT怀疑母体X染色体增加,经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验证,其中2例孕妇核型为47,XXX。9例NIPT提示为母体X染色体减少,经外周血染色体核型验证,2例孕妇核型提示嵌合,分别为47,XXX[50]/45,X[10]和45,X[52]/47,XXX[8]/46,XY[2](4)7例孕妇确诊45,X,其中6例选择终止妊娠(85.71%),2例因超声提示胎儿畸形而引产。15例确诊孕妇,其中3例选择引产(20%)。26例确诊为47,XXY,19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73.08%)。10例确诊孕有47,XYY孕妇,1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0%)。(5)孕妇年龄与胎儿SCA发生风险的关系:不同年龄组胎儿SCA的发病率显着不同,其中>39岁年龄组胎儿SCA发病率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SCA在高龄孕妇中的发病率高于非高龄孕妇(χ2=8.229,P=0.004)。高龄是发生胎儿SCA的危险因素(OR=2.098,95%CI:1.250-3.521)。胎儿45,X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无显着关系(χ2=4.328,P>0.05),胎儿47,XXX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有显着关系(χ2=12.616,P<0.05)。胎儿47,XX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有显着关系(χ2=12.570,P<0.05),胎儿47,XY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无显着关系(χ2=1.074,P>0.05)。【结论】(1)NIPT技术在胎儿性染色体单体检测中的准确性低于性染色体三体;(2)对比NIPT和羊水穿刺核型分析结果,约12.5%的无创假阳性结果由母体嵌合导致;(3)孕45,X和47,XXY胎儿的孕妇更倾向终止妊娠相比于孕47,XXX和47,XYY胎儿的孕妇。终止妊娠与SCA的种类、产前咨询程度、孕产史、经济等因素有关;(4)高龄是胎儿SCA的危险因素;(5)胎儿47,XXX和47,XX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相关,胎儿45,X和47,XY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无关。

胡克岐[9](2020)在《CYP酶激活多氯联苯致突变作用及分子模拟预测价值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全球各地环境中持续存在并可经过食物链进行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PCBs能够通过空气、食品、水体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PCBs在体内能够被Ⅰ相代谢酶[如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 enzyme,CYP)]催化产生具有比其原型更强的生物反应活性的代谢产物并产生致突变作用。持续的PCBs暴露可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其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of Research on Cancer,IARC)确认为第1类(即人类)致癌物。在CYP各亚族中,CYP2家族的底物谱广泛,对许多环境化合物具有代谢活化作用。本课题组既往研究已发现人CYP2E1可代谢活化部分低氯化的PCBs,但其对于高氯化的PCBs可否代谢活化,以及其他CYP2亚型是否参与PCBs代谢,迄今尚不清楚。此外,PCBs根据氯取代数量和位置不同有209种同系物,经典的实验研究因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而难以应对全部PCBs的毒性评价;而采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预测PCBs作为CYP2酶的底物潜能,若能对后续实验研究起到初筛作用,则可明显减少实验设计的盲目性,节省实验成本并缩短研究周期。因此,本研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预测PCBs对CYP酶蛋白的底物潜能及通过致突变试验进行相互印证,从而证实PCBs经特定CYP酶代谢活化的致突变作用,同时也为受试物与其活化酶的设计提供指导意义。目的1)以二恶英样(dioxin-like,DL-)多氯联苯(DL-PCBs)为例,探讨以化合物-人CYP2E1酶分子模拟预测底物潜能的结果引导相关致突变试验受试物选择的有效性;2)运用分子模拟结合实验研究探讨邻位氯取代数量对非二恶英样(non-dioxin-like,NDL-)PCBs(NDL-PCBs)与人 CYP2B6 酶相互作用的影响;3)利用既往已发表的关于包括多氯联苯在内的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经人CYP酶活化的致突变作用资料,以分子对接法分析这些受试物与相应酶蛋白的相互作用,并总结分子模拟在预测CYP酶介导化合物致突变作用上的符合度及不确定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分析化学物-酶蛋白亲和性及其底物潜能;采用中国仓鼠肺成纤维(V79)细胞系、重组表达人不同CYP酶的V79衍生细胞系和人肝细胞瘤(C3A)细胞系作为受试细胞,采用脂质体法转染携带人CYP2B6序列的质粒构建V79-hCYP2B6细胞(在DNA、mRNA、蛋白质水平并以相关间接致突变物的遗传毒效应等指标对其酶蛋白及其活性进行验证),以CCK-8实验检测出的细胞活力间接反映细胞数目及细胞毒性效应,并以微核实验和Hprt致突变实验分析受试物致突变作用。对C3A细胞则采用PIG-A基因突变实验检测受试物致突变效应。结果1)采用分子模拟预测DL-PCBs作为人CYP2E1底物的可能性,结果显示2,3,3’,4,4’-五氯联苯(PCB 105)和 2,3’,4,4’,5-五氯联苯(PCB 118)符合人CYP2E1底物的条件,其余10个化合物在结合于活性中心时与辅基中亚铁离子的距离均超过6.0 A,不利于电子传递。以3,3’,4,4’-、3,4,4’,5-四氯联苯(PCB 77、PCB 81)、PCB 105、118以及3,3’,4,4’,5-五氯联苯(PCB 126)为受试物,微核实验(6 h暴露/18 h恢复)结果显示PCB 105和PCB 118均明显诱发V79-hCYP2E1细胞微核形成,且该效应被1-氨基苯并三唑(CYP抑制剂)明显抑制或完全阻断;V79-Mz对照细胞则对二者呈阴性(PCB 118)或弱阳性(PCB 105)反应。相反,PCB 77、PCB 81和PCB 126对两种细胞均无诱导微核作用。PCB 105和PCB 118对C3A细胞也诱发微核形成,且诱导PIG-A基因突变;这两种效应都被反式1,2-二氯乙烯(选择性CYP2E1抑制剂)所阻断。2)采用分子模拟分析含不同数目邻位氯取代基的2,2’,3,3’-、2,2’,3,6’-、2,2’,6,6’-以及 2,3,3’,4’-四氯联苯(PCB 40、PCB 46、PCB 54 及 PCB 56)与人CYP2B6的相互作用,结果提示它们都有人CYP2B6的底物潜能。随后以基因转染方法构建稳定表达人CYP2B6酶的V79重组细胞系(V79-hCYP2B6),其蛋白表达与对已知前致突变物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反应均呈现阳性(而其母细胞系V79-Mz为阴性反应),故将其用于后续实验。结果表明,四个受试物在不同暴露条件下对V79-Mz细胞均有轻微的细胞毒作用(处理组细胞数约为对照组的80%),但是对V79-hCYP2B6细胞其细胞毒性作用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细胞增殖加快(提示有代谢减毒可能)。然而微核实验显示,PCB 56于40 μmol/L对V79-Mz细胞具有诱发微核作用,但对V79-hCYP2B6细胞则无作用;而其他三个受试物对两种受试细胞均无诱发微核作用。鉴于以上受试物本身未呈现代谢激活的遗传毒作用,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其对已知可由CYP2B6酶活化的重要致癌、致突变物AFB1诱发遗传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FB1对V79-hCYP2B6细胞明显诱发微核形成,且该效应被PCB46、PCB 54和PCB 56抑制,但不受PCB 40影响。通过PCB 56与人CYP2E1和CYP2B6活性中心结合所呈现构象的比较,其羟化位置可能不同,提示代谢产物结构有异,这或可部分解释本研究关于PCB 56的结果与其经人CYP2E1酶活化呈强致突变作用的既往发现大相径庭的现象。3)采用分子对接预测部分已有实验研究结论的芳香族化合物对相关CYP酶的底物潜能,结果显示分子对接和实验研究结果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但针对CYP2E1蛋白需要设置柔性残基如PHE478,以适应一些分子相对大的底物(如PCBs、1-甲基芘等)对活性中心空间的需求。总结PCBs与CYP酶对接结果与已报道的相关毒性实验数据(主要由本研究团队完成)的一致性,发现在47个被测试的化合物中,代谢激活毒性的实验结果(阳性或阴性)与分子对接发现相一致者有36例,占76.7%。结论1)对于一些PCBs化合物,例如DL-PCBs,其分子模拟预测作为人CYP2E1酶底物潜能与致突变实验数据明显相符,提示分子模拟有希望作为化合物代谢激活的遗传毒性测试的初筛方法。2)对于另一些化合物,例如含不同数目邻位氯取代基的NDL-PCBs,与人CYP2B6按分子模拟的底物预测结果(阳性)未得到相关微核试验结果(阴性)的支持;进一步研究结果支持其中多数受试物与人CYP2B6的结合(由其抑制AFB1依赖该酶的微核形成作用而判定),提示PCBs与CYP酶在代谢活化之外还可能仅仅发生相互结合或产生代谢减毒作用。3)依据多苯环化合物(1-MP)经人CYP2E1代谢活化的已确认证据,由于人CYP2E1具有明显狭小的活性中心,PHE478残基的柔性设置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对已证实化合物-CYP酶是否具有代谢作用的的芳香族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其结果与实验研究数据大部分相符,因此分子模拟作为受试物基于CYP酶代谢活化的遗传毒性研究的筛试手段,值得在应用中进一步探讨。

魏婕[10](2020)在《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对新疆本地芜菁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检测其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目的是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内生真菌菌株,为今后微生物活性产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菌种资源。方法:1)利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对新疆地区生长的芜菁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对内生真菌ITS基因进行测序、比对和分析,利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所分离的芜菁内生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植物内生真菌构成的多样性分析。2)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法获得粗提物并通过CCK8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代谢产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人肝癌细胞系(Hep G2)、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抑制作用。3)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对临床标准菌株白色念球菌(Candida Albican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抗菌活性。4)通过检测芜菁内生真菌乙酸乙酯粗提物的T-AOC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检测其抗氧化活性。5)利用荷瘤小鼠模型开展体内动物实验,通过测定瘤体体积和重量,计算抑瘤率。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用TUNEL染色计算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对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初步探索芜菁活性菌株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机制。6)将筛选到的有活性菌株代谢产物进行GC-TOF-MS检测,通过代谢组学方法将其与无活性菌株代谢产物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活性菌株代谢产物中的差异代谢物。结果:1)从芜菁的叶片、块根及须根中共分离得到40株内生菌,最终通过ITS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发育树构建分析,共分离得到15株芜菁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枝孢属(Cladosporium sp.)、珊瑚菌属(Corallomycetella sp.)、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 sp.)、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 sp.)、红酵母属(Rhodotorula sp.)、维希尼克氏酵母属(Vishniacozyma sp.)7个属,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 sp.)占所有菌株数的33.3%,为优势菌属。2)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发现一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的代谢产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在200μg/m L浓度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率达到55%,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其他14株内生真菌对不同细胞系的抑制率没有达到50%。3)抗菌活性检测发现分离培养所获得的所有内生真菌对四株标准菌株白色念球菌(Candida Albican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均无抑菌圈出现,未表现出抗菌活性。4)抗氧化活性检测发现,该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菌株代谢产物的DPPH清除率在浓度为1mg/m L时,达到82%,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他14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其相当,但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未有Pr10的代谢产物高。5)模型动物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Pr10的代谢产物粗提物的抑瘤率为56%,与对照组相比,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代谢产物粗提物具有抑瘤作用(P<0.01),检测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Pr10代谢产物给药组,Bcl-2表达量下降(P<0.05),Caspase3表达量升高(P<0.05)。TUNEL测定细胞凋亡指数,Pr10给药组肿瘤细胞凋亡数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推测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代谢产物粗提物是通过下调Bcl-2,上调Caspase3的表达量,诱发A549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6)芜菁内生真菌Pr10、Pr6、Pr7和Pr8四株内生真菌代谢产物进行非靶向测定,结果发现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Pr10的代谢产物中与其他三株代谢产物相比含有丰富的、独特的代谢产物,富含氨基酸和糖类衍生物,如苯丙氨酸、D-阿拉伯醇、纤维二糖和海藻糖等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物质。结论:从芜菁中分离得到15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7个属。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检测以及代谢组学研究,筛选出一株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其代谢产物的活性成分具有药物开发的潜力,为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菌种资源。

二、染色体核形自动分析系统简介及其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染色体核形自动分析系统简介及其它(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生长发育知识图谱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长发育疾病研究现状
        1.2.2 医疗知识图谱研究现状
        1.2.3 数字图像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2 知识图谱相关技术
    2.1 知识图谱
    2.2 知识图谱的组织架构
    2.3 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
        2.3.1 知识抽取
        2.3.2 知识存储
        2.3.3 知识融合
        2.3.4 知识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图像预处理及特征提取方法
    3.1 数字图像处理
    3.2 图像数据源
    3.3 图像预处理
        3.3.1 面部提取
        3.3.2 人脸矫正
        3.3.3 人脸图像增强
    3.4 面部特征提取
        3.4.1 面部纹理特征
        3.4.2 面部距离特征
        3.4.3 面部其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BERT-CRF模型的生长发育实体识别研究
    4.1 BERT-CRF模型
        4.1.1 数据预处理与标注
        4.1.2 BERT-CRF 模型介绍
        4.1.3 实验结果分析
    4.2 本章小结
5 生长发育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
    5.1 知识图谱的概念设计
    5.2 构建概念模式层
    5.3 构建具体数据层
        5.3.1 数据源
        5.3.2 从结构化数据抽取
        5.3.3 从半结构化数据抽取
        5.3.4 从非结构化数据中抽取
    5.4 知识的表示与存储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生长发育知识图谱的知识问答系统
    6.1 患者数据预处理
    6.2 知识问答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两种模式原生动物无性分裂周期中的核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纤毛虫核行为研究进展
    1.2 纤毛虫的细胞周期与细胞核行为
        1.2.1 营养期
        1.2.2 无性分裂周期
        1.2.3 有性繁殖周期
    1.3 核行为的研究方法
        1.3.1 形态学研究方法
        1.3.2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3.3 显微手术研究核质互作
        1.3.4 Hoechst33342 与微管蛋白免疫荧光技术
    1.4 两种纤毛虫核行为研究现状
        1.4.1 两种纤毛虫简介
        1.4.2 棘尾虫核行为研究现状
        1.4.3 尾草履虫核行为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方案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扩大培养
        2.1.1 实验材料
        2.1.2 扩大培养
    2.2 实验试剂配制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核荧光标记实验
        2.4.2 微管蛋白免疫荧光实验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浮萍棘尾虫无性分裂周期及营养期核行为
    3.1 营养期与无性分裂期各阶段的划分
    3.2 各个时期核行为
        3.2.1 营养期
        3.2.2 无性分裂各阶段核行为
    3.3 小结
第4章 尾草履虫无性分裂及营养期核行为
    4.1 营养期与无性分裂期各阶段的划分
    4.2 各个时期核行为
        4.2.1 营养期
        4.2.2 无性分裂各阶段核行为
    4.3 小结
第5章 纤毛虫无性分裂及营养期核行为比较
    5.1 两种纤毛虫的无性分裂周期差异
    5.2 两种纤毛虫各时期核行为比较
    5.3 与其他纤毛虫各时期核行为比较
    5.4 待研究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1.1 杂交育种
        1.1.1 鱼类杂交育种的发展
        1.1.2 鱼类远缘杂交的障碍
        1.1.3 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
        1.1.4 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学
        1.1.5 石斑鱼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1.2 鱼类中的骨骼畸形
        1.2.1 骨骼畸形原因
        1.2.2 研究骨骼畸形的方法
        1.2.3 鱼类骨骼畸形机制研究
        1.2.4 石斑鱼中的畸形
    1.3 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1.3.1 染色体核型分析
        1.3.2 染色体显带技术
        1.3.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1.3.4 石斑鱼类染色体研究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
        1.4.1 线粒体DNA研究
        1.4.2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应用
    1.5 转录组学
        1.5.1 测序技术发展
        1.5.2 石斑鱼转录组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云纹石斑鱼与云龙石斑鱼家系建立
        2.2.2 云纹石斑鱼和云龙石斑鱼苗种培育
        2.2.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及云龙石斑鱼家系间生长对比
        2.2.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2.5 生长性状和畸形率统计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受精率
        2.3.2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畸形率
        2.3.3 云龙石斑鱼家系间及父系半同胞家系间生长对比
        2.3.4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2.3.5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2.3.6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4 讨论
        2.4.1 云龙石斑鱼家系的生长差异
        2.4.2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2.4.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2.4.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5 小结
第三章 云龙石斑鱼畸形性状发生的转录组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鱼的来源
        3.2.2 取样以及RNA提取
        3.2.3 cDNA文库构建以及illumina测序
        3.2.4 序列组装以及功能注释
        3.2.5 差异基因分析
        3.2.6 样本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3.2.7 基因表达网构建
        3.2.8 模块-性状关系以及关键基因鉴定
        3.2.9 基因验证
    3.3 结果
        3.3.1 正常鱼与畸形鱼的外在表现
        3.3.2 云龙石斑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的转录组De novo组装与分析
        3.3.3 Unigenes的注释
        3.3.4 样本聚类以及差异基因鉴定
        3.3.5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3.6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3.3.7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3.3.8 畸形相关模块的鉴定以及功能注释
        3.3.9 基因鉴定以及网络构建
        3.3.10 荧光定量验证实验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本采集与DNA提取
        4.2.2 PCR扩增与测序
        4.2.3 线粒体DNA注释及分析
        4.2.4 系统发育树构建
    4.3 结果
        4.3.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4.3.2 蛋白质编码基因
        4.3.3 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4.3.4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间隔和重叠区域
        4.3.5 L链的复制起点和控制区
        4.3.6 线粒体的母性遗传
        4.3.7 系统发育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受精卵的获取与孵化
        5.2.2 仔稚幼鱼的培育
        5.2.3 取样与观察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胚胎发育
        5.3.2 胚后发育
        5.3.3 E. AT与E. A生长性状比较
        5.3.4 E. AT与E. A第二背鳍棘与第一腹鳍棘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遗传特征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头肾-秋水仙素法制备染色体
        6.2.3 线粒体DNA序列测定
    6.3 结果
        6.3.1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E. AT与E. A染色体数目及组成
        6.3.2 E.AT线粒体DNA分析
    6.4 讨论
        6.4.1 杂交子代E.AT染色体组成
        6.4.2 杂交子代E.AT线粒体
    6.5 小结
第七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与父母本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7.2.3 SSR引物
        7.2.4 PCR扩增和自动荧光检测
        7.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7.3 结果
        7.3.1 SSR位点多态性分析
        7.3.2 基因位点的遗传分化
        7.3.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7.3.4 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7.3.5 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
    7.4 讨论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资助项目
致谢

(6)遗传咨询患者细胞遗传学筛查和再生育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常见染色体异常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7)牦牛群体结构变异和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基因组学
        1.1.1 基因组和基因组学
        1.1.2 DNA测序技术
        1.1.3 染色质构象捕获测序
        1.1.4 基因组组装算法
    1.2 基因组结构变异
        1.2.1 结构变异及其研究进展
        1.2.2 群体结构变异
    1.3 动物驯化
        1.3.1 动物驯化和驯化综合征
        1.3.2 动物驯化的历史
        1.3.3 动物驯化的遗传学基础
        1.3.4 动物驯化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1.4 牦牛
        1.4.1 牦牛及其分类,分布和起源
        1.4.2 牦牛驯化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1.5 研究意义与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基因组样品收集与测序
    2.2 基因组组装
        2.2.1 基因组Survey
        2.2.2 基于长读长数据的基因组组装
        2.2.3 挂载基因组到染色体水平
    2.3 基因组注释
        2.3.1 基因组结构预测
        2.3.2 编码基因功能注释
    2.4 基因组组装和注释质量评估
        2.4.1 组装质量评估
        2.4.2 注释质量评估
    2.5 基因组个性化分析
        2.5.1 共线性分析
        2.5.2 系统发育分析
        2.5.3 基因家族分析
    2.6 全基因组SNV遗传变异分析
        2.6.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及控制
        2.6.2 全基因组序列比对
        2.6.3 遗传变异鉴定
        2.6.4 个体亲缘关系鉴定
        2.6.5 系统发育分析
        2.6.6 基于SNP的群体结构分析
    2.7 群体结构变异鉴定
        2.7.1 长读长测序数据质量控制
        2.7.2 基于长读长数据的结构变异鉴定
        2.7.3 基于短读长数据的结构变异鉴定
        2.7.4 基于基因组组装的结构变异鉴定
        2.7.5 结构变异一致性序列提取和注释
    2.8 基于结构变异的基因组学分析
        2.8.1 基于结构变异的系统发育分析
        2.8.2 基于结构变异的群体结构分析
        2.8.3 受选择的结构变异鉴定和注释
        2.8.4 相关基因的功能富集和注释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样品收集与测序
    3.2 基因组Survey分析
        3.2.1 基因组大小推断
        3.2.2 基因组测序污染分析
        3.2.3 基因组初步组装
    3.3 基因组组装
        3.3.1 基于三代测序的基因组组装
        3.3.2 基于Hi-C组装的Contig挂载
    3.4 基因组注释
        3.4.1 重复序列预测
        3.4.2 非编码RNA预测
        3.4.3 蛋白编码基因预测
        3.4.4 蛋白编码功能注释
    3.5 基因组概况和质量评估
    3.6 基因组个性化分析
        3.6.1 共线性分析
        3.6.2 基因家族鉴定
        3.6.3 系统发育分析
    3.7 群体SNV变异分析
        3.7.0 样本收集与测序
        3.7.1 序列比对和SNV变异鉴定
        3.7.2 亲缘关系分析
        3.7.3 系统发育分析
        3.7.4 群体结构分析
    3.8 结构变异分析
        3.8.1 基于短读长的结构变异鉴定
        3.8.2 基于基因组比对的结构变异鉴定
        3.8.3 样本收集与测序
        3.8.4 基于长度长的结构变异鉴定
        3.8.5 结构变异注释
        3.8.6 群体结构变异分析
        3.8.7 结构变异相关基因注释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4.1 家牦牛染色体水平的参考基因组
    4.2 牦牛群体结构变异与牦牛驯化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的应用:45773例孕妇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试剂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 NIPT检测胎儿SCA的临床价值
    3.3 孕妇年龄与胎儿SCA的分析
4 讨论
    4.1 NIPT在胎儿SCA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4.2 NIPT假阳性原因分析
    4.3 胎儿SCA发病率与孕妇年龄间的关系
    4.4 胎儿终止妊娠率
    4.5 NIPT技术的新发展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致谢
综述 无创产前检测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CYP酶激活多氯联苯致突变作用及分子模拟预测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氯联苯的环境和人体负荷
    1.2 多氯联苯的毒性作用、体内氧化代谢及致突变性
    1.3 分子模拟在CYP酶催化外源化学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研究设想及意义
第二章 分子模拟引导的二恶英样多氯联苯经人CYP2E1活化的致突变作用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细胞株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设备
        2.2.4 主要受试化合物、阳性对照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结构
        2.2.5 计算机分子模拟
        2.2.6 V79-hCYP2E1细胞系纯化(表达人CYP2E1的单克隆筛选)
        2.2.7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2.2.8 细胞活力实验(CCK-8实验)
        2.2.9 微核实验
        2.2.10 微核CENP-B(centromere protein B,着丝粒蛋白B)免疫荧光分析
        2.2.11 PIG-A基因突变实验
        2.2.12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V79-hCYP2E1细胞系的纯化
        2.3.2 分子对接显示各DL-PCBs与人CYP2E1活性中心的结合能均为负值,但配体-血红素铁的距离差异较大
        2.3.3 受试PCBs与人CYP2E1活性中心结合自由能和与血红素铁的距离的动态变化
        2.3.4 PCB 105和PCB 118诱发V79-hCYP2E1细胞毒作用和微核形成及ABT的影响
        2.3.5 PCB 105和PCB 118对C3A细胞诱发细胞毒作用和微核形成及CYP2E1酶调节剂的影响
        2.3.6 PCB 105和PCB 118对C3A细胞诱发微核作用机制(断裂或致非整倍体作用)
        2.3.7 PCB77、PCB105、PCB118、PCB126诱发C3A细胞PIG-A基因突变及DCE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非二恶英样四氯联苯对人CYP2B6激活黄曲霉毒素B1遗传毒效应的影响
    3.1 前言
        3.1.1 NDL-PCBs由CYP2B催化的羟化反应及本章初始构想
        3.1.2 PCBs与AFB1在相同区域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及本章的科学假说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细胞系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设备
        3.2.4 主要受试化合物以及阳性对照
        3.2.5 计算机分子模拟
        3.2.6 质粒扩增、纯化以及细胞转染
        3.2.7 细胞总DNA提取
        3.2.8 细胞RNA提取和cDNA逆转录
        3.2.9 RNA逆转录为cDNA
        3.2.10 PCR检测人CYP2B6在转染后挑出克隆的细胞中的转录水平
        3.2.11 CYP2B6蛋白的免疫印迹实验
        3.2.12 微核实验
        3.2.13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PCB 40、PCB 46、PCB 54和PCB 56与人CYP2B6结合的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预测
        3.3.2 构建表达人CYP2B6酶的重组V79细胞系
        3.3.3 NDL-PCBs对V79-Mz和V79-hCYP2B6的CCK-8和微核实验结果
        3.3.4 受试NDL-PCBs对AFB1诱发微核的影响
        3.3.5 PCB 56与人CYP2B6和CYP2E1活性中心结合的构象差异
    3.4 讨论
第四章 CYP酶活性中心苯丙氨酸残基对芳香族底物结合的影响及分子模拟关键条件的设置
    4.1 前言
        4.1.1 CYP酶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的构象对底物进入、取向及反应位置的影响
        4.1.2 芳香族化合物与人CYP2E1的分子对接中PHE构象的柔性设置问题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分子模拟实验
        4.2.2 主要受试化合物
        4.2.3 拟采用的实验数据资料
    4.3 结果
        4.3.1 PHE残基柔性设置在分子量迥异的芳香族化合物与人CYP2E1酶分子对接中的不同意义
        4.3.2 不同CYP2E1模型对1-MP分子对接结果的影响
        4.3.3 PHE 298与PHE 478残基对1-MP与人CYP2E1结合和定向的影响
        4.3.4 CYP2E1活性中心的PHE残基在多种CYP酶中的同源性分析
        4.3.5 CYP酶活性中心PHEs的柔性设置对PCBs与酶结合定向的影响
        4.3.6 分子对接分析与PCBs由相应CYP酶介导致突变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4.4 讨论
全文总结
本文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创新性
    局限性
中英文对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10)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芜菁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活性检测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植物样品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芜菁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体内实验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对芜菁内生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植物内生真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染色体核形自动分析系统简介及其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南疆杏种质花粉特征及种仁品质研究[D]. 图尔荪古丽·吾拉伊木. 塔里木大学, 2021
  • [2]湘西地区早孕期DS、18三体综合征的一站式临床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分析[D]. 夏柳. 吉首大学, 2021
  • [3]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生长发育知识图谱构建研究[D]. 孟卓宇. 中北大学, 2021(09)
  • [4]两种模式原生动物无性分裂周期中的核行为研究[D]. 张晴.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5]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D]. 李振通.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6]遗传咨询患者细胞遗传学筛查和再生育指导研究[D]. 苏圆.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7]牦牛群体结构变异和驯化研究[D]. 张上哲. 兰州大学, 2021
  • [8]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的应用:45773例孕妇的回顾性研究[D]. 陆欣然.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CYP酶激活多氯联苯致突变作用及分子模拟预测价值探讨[D]. 胡克岐.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10]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D]. 魏婕.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等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