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浅析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浅析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张秀萍[1](2021)在《新疆乌什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满意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瞿连贵[2](2021)在《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教育以摆脱贫困是各国反贫困的普遍做法。然而,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何种教育更适合于贫困者的需要也更有利于他们摆脱贫困则与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直面贫困群体发展能力不足这一根本原因,专注于开发贫困群体的职业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就业、依托就业摆脱贫困。由于这一特性,职业教育已成为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状态的教育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渠道、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的长远之计。为此,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作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旨在从学理上阐明职业教育为何能反贫困?职业教育反贫困又是如何实现的?可以从国内外的历史实践中汲取什么经验?职业教育如何在乡村振兴和相对贫困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又如何发挥?可以提供何种行动方案?为探究以上问题,研究围绕以下思路和方法展开。第一,借助文献和理论分析,确定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二,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揭示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及蕴藏的对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理解和认识的演进;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图景及其实现路径;第四,采用比较分析法,梳理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做法及其背后对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理解和认识;第五,运用归纳法,提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梳理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演进动因及政策治理的基本逻辑。接下来,以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成效、运行特征和现实困境,呈现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然境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的组织使命与反贫困理念、职业教育反贫困主要实践、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最后,综合历史、现实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的优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七个结论: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经历了六个阶段: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改变普遍贫穷落后的面貌(1949-1977);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1978-1993);面向成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1994-2000);面向贫困地区群众提升素质、加快解决温饱步伐(2001-2010);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助力脱贫攻坚(2011-2020);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开展终身职业培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2021-)。背后的演进动因为:政治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经济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将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重要手段;政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文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透过政策演变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政策逻辑为: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目标内在统一,融入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之中,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以及适时优化反贫困的实施方式。第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面向多维贫困和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和优质的资源支撑,实施长周期和系统化培养,最终实现综合赋能的目标。表现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国家贫困标准为识别依据、以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衔接为途径、以就业创业促脱贫促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和企业共同赋予贫困家庭学生发展权能为保障的运行特征。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激活贫困家庭学生内源动力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在开发贫困家庭学生人力资本的质量和针对性、在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向工作过渡的制度建设,在支持贫困家庭学生生涯发展等方面,尚有较大空间。第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精准聚焦于农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从多维度激活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内源发展动力,成人贫困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增进了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成效与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呈现出的以下运行特征密切相关,即政府统筹配置培训资源与引入市场竞争相结合以优化培训供给、技能培训与劳动生产有效衔接以扩充成人贫困劳动力发展权能、共同目标引领下政府与市场组织和贫困劳动力多向互动。面对国家治理的新形势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新诉求,职业技能培训面临供给主体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能力不足、学员来源多样和需求多元与培训成本约束之间的内在张力、面对培训机构间合作难以实现、外在激励与内源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等现实挑战。第四,国际劳工组织面向非正规经济开展促进就业的综合项目,借助培训促进特殊群体人力资本开发,促进体面就业和创业以改变不利处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核心任务,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重要领域,将培养绿色技能促进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发展方向,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提升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世界银行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出发、发展面向未来的全民教育,从可持续发展和减贫出发、实施人力资本项目。以上实践的启示在于,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以促进处境不利群体就业和体面工作为根本目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以创设能力建设与能力发展衔接的政策环境。第五,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专注于贫困家庭学生面向职业的能力开发、学校培养和企业培训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创业以阻断贫困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职业教育能否赋予贫困者内源发展动力、贫困者能否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参与主体之间能否有效配合、反贫困政策内部是否协调一致、能力开发能否与市场需求匹配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表现为:以面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发劳动生产能力为起点,以提供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并促进转化为途径,以促进成人贫困劳动力与劳动产生和就业岗位匹配为目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技能供给的质量是否有保障,技能需求的个性化与培训供给的同质化的矛盾能否消解,培训资源能否支撑受训者多样化的诉求,技能培训变革能否顺应低收入群体的新需求。第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贫困对象的识别为起点,包括能力开发和精准赋能、促进就业和摆脱贫困、能力发展和增收致富,最终摆脱贫困和实现发展。现实中表现为三个向度:一是个体层面的教育培训、岗位就业、稳定收入和脱贫致富互相关联;二是区域层面的本土人才培养、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脱贫与个体脱贫同步推进;三是社会层面的岗位创造、能力开发、促进就业、群体增收、社会稳定前后贯通。第七,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需要从以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主体转向以服务低收入群体增收为重点,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终身职业培训的整合以提供终身发展的支持,从促进贫困群体就业转向服务低收入群体生涯发展,以为优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融合贡献职业教育的力量。

王文斌[3](2020)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南疆英村劳动力转移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疆地区是国家级的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在国家精准扶贫的作用下,尤其是精准扶贫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劳动力转移,使得当地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人们的思想观念、生计方式、社会关系网络等发面都在发生着剧烈变化,概括来说,就是从生存到获利。文章通过在英村的田野调查,运用人类学个案研究,按照转移前、转移中、转移后的纵向过程呈现了英村劳动力转移。首先,阐述了村庄的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与发展;其次,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地和转出地的“推力”和“拉力”;然后,论述了转移的主要方向与规模;最后,论述转移之后的收入与消费、适应与融入;研究发现,村庄的产业在精准扶贫的作用下发生了更新与发展,新型获利型的产业开始出现并发展;劳动力转移为村落带来的影响较为深刻,表现在生计方式、社会关系网络、思想观念、家庭等方面。整体上说,就业结构层次较低,未实现全面的劳动力转移,就近就地就业的劳动力出现了双重身份现象,他们既是工厂的工人,又要承担家庭的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做家务、赡养老人、照顾孩子。这种变迁发生在南疆和我国其它深度贫困区,伴随着劳务输出的转移,农民的身份得到转变,极大地推动了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为乡村振兴的实施奠定一定的基础。

高明[4](2019)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增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居高不下,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仍相差24634元,比上年增长7.27%。为什么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没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5-2017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建立了联立方程组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相互负向影响显着。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并促进劳动力从城市回到农村和小城镇就地转移就业,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会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一种循环机制;(2)本文将面板数据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根据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归并到“欠发达”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归并到“发达”组。基于欠发达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够显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内生性显着存在,这支持了本文考虑内生性问题的模型设计;研究还发现,缓解模型内生性问题之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估计系数更大。(3)我国并不存在库茨涅兹倒“U”型规律,随着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现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即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正“U”型规律。此外,城镇化水平提升会显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就地转移就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关注产业发展,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发掘自身历史文化优势,选择具有特色的产业;第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吸纳富余劳动力,特别要吸纳、留住“人才”,以产业为导向,以“人才引进”等政策留住城市与农村高素质人才,提高整体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

王通[5](2019)在《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地理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阶层流动)中的位置变化。从社会整体来看,社会流动是阶层结构优化的重要形式;从成员个体来看,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改善阶层状况或改变阶层类型的关键机制。兼具公共和个人双重属性的社会流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之一,是解读政治生活的关键视角。根据FJH假设的基本原理,社会流动模式是由社会的分工结构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在“两化叠加”(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两个历史阶段近乎于嵌套在一起的时代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描述和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流动的特征和规律具有理论和实践等双重价值。对于社会阶层关系的解读,马克思主义阶级范式和韦伯主义阶级范式是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具体到社会流动分析,前者以阶层类型转变为聚焦,侧重于解读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变化,是一种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后者偏重于阶层状况的升降变化,是对社会成员在高低有序的地位体系中位置变化的分析,是一种指标性社会流动逻辑。在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更适合形成对中国社会基本面变迁的有效解读。从历史变迁来看,中国的结构性社会流动模式经历了限制性阶段、区别性阶段和赋能性阶段等转变。这一历史进程是制度性阻滞作用不断弱化,而制度性支持作用日渐显示,同时,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动作用日益强化的变化过程;并且,呈现出社会流动路径的多元化和社会流动机会的非农化等发展趋势。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是指中国社会流动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其中,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形成的基础性因素;城乡关系变迁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成因的基本线索;乡城社会流动为主要形式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典型表现。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次。在宏观层面,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对比来看,中国社会流动突显社会转型和政府主导等发展性特征,同时,城乡关系变迁和能动作用强化是社会流动模式变迁的重要线索。在中观层面,从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中的流动来看,人口流动与阶层流动的含义重合、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的结果重合以及乡城社会流动与城城社会流动的时代重合等是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重要特征。在微观层面,乡城社会流动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主流形式,可以分为联根式社会流动、脱嵌式社会流动和发展式社会流动等三种结果;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相关数据来看,三种乡城社会流动形式的比重分为为45.15%、39.87%和11.54%(其他形式占比为3.43%)。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形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础性成因在于中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成员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等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伴生性现象。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以及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上述转型过程的长期性;发展性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性城乡二元结构并存增加了上述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地区间产业布局差异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梯度格局使得人口流动具备了阶层流动的属性。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结构性成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释放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伴随社会流动,农村社会流动人口由“进城诉求”向“融城需求”转变,产生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在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社会的人口容量和流动机会等现实制约并没有降低中国社会流动的规模,以非正规就业等形式进行流动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能动性选择。在具体的社会流动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社会资本差距等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流动能力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是,贫富差距的相对合理水平以及信任文化的可塑属性等则为社会成员的能动精神提供了作用空间。然而,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差距弱化了农村社会成员获得优质流动机会的能力,这对政府强化社会公平职能提出了实质需求。对当前的社会流动格局进行综合归纳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对此,部分媒体和学者偏向于进行阶层固化的解读,并使得阶层固化成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热门标签”。作为对当前社会流动问题的集中揭露,这一命题具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夸大社会风险或放大社会问题的偏向,同时,具有理论和事实等双重缺陷。这启示我们对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进行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概括。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因为,伴随户籍制度等政治经济改革进程,社会成员跨越制度阻隔的成本降低;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为社会流动增加了权利保障,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及其他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单位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等降低了传统流动路径的实际效能,这意味着社会流动群体个人成本的增加。从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视角看,保障畅通且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分担社会流动成本。这成为流动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的重要线索。比如,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以及政府与个人关系等政府职能范围的变迁产生了社会流动机会和流动路径效能等方面的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化流动社会的治理机制也应该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着力主线:从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和优化职责体系;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和建设有为政府;从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和推进城乡融合。

古丽斯坦·艾散[6](2019)在《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际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现代农业科技不断发展,大量农业生产者得到解放,依靠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就被“剔除”出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叶城县地处我国西北边境,在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新疆南疆三地州区域内,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六类贫困地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下,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县,突显出来的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加之人口成分是以少数民族为主,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问题自始至终都面临着很大地挑战。基于此,本文以西奥多.W.舒尔茨人的力资本投资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等理论为指导,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对叶城县的实地调研,首先从宏观上梳理了有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对其进行总结;其次本文结合着叶城县的实际情况,抓住叶城县Y乡是城郊乡、农村人口超过四万、部分村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人地矛盾极其严重等特点,选取该乡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研究样本,从而对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清当地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情况处在何等状况;再次根据整理出的现实情况,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中的原因;最后以精准脱贫攻坚及新疆维护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为出发点,提出推动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的积极有效的对策建议,为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有效的开展建言献策。因此来达到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当地农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叶城县在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县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并且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高明,姚佐文[7](2019)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文章旨在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结果显示,以滞后一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指标作为工具变量有效缓解了内生性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够显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未考虑内生性的模型相比,缓解内生性问题之后解释变量估计系数更为准确与显着。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文章的结论对于缩小我国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罗建华,胡汉傈,许小宁,王燕华,王军明[8](2012)在《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转移培训模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杨发琼,牛云宏[9](2012)在《关于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一、虚拟经营概述虚拟经营是指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供给条件下,组织形式上突破实体化的界限,专注开发、培育企业核心产品、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领域通过业务外包、特许连锁、战略联盟等形式交予合作伙伴,以此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的一种商务运营模式。(一)虚拟经营的形式结合中外企业虚拟经营的实践及理论界对虚拟经营的研究,可

刘冠生[10](2012)在《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出现和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大国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合理引导并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任务之一。因此,加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为选题,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理论研究及研究结论。对国内外典型的劳动力转移模型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理论模型的分析思路、分析框架、分析结论及各自的局限性。对农业富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和内在机制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近年来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数量。研究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近年来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2)实证研究及研究结论。系统研究了近年来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农业富余劳动力现状研究包括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数量特征、地域分布特征和变动趋势特征。主要研究结论有: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在总量上呈波动下降趋势,除部分年度略有增加外,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近年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在数量上都表现出波动下降的特征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研究主要内容有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特征、地域差异等。主要研究结论有:1995-2008年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和转移率从整体来看是逐年增加的;各省市之间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传统分区不适合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深入研究。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主要考察了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机械总动力、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综合因素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从整体上来看,各地区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一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性质可能不同;各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研究主要考察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农民收入、城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有: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大。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并不是导致全国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直接原因。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能提高工业化水平。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能够促进A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了D区城乡收入差距。(3)对策研究。本研究还进行了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组织层面、农业自身层面、非农产业层面、城镇化层面、教育培训层面等。

二、浅析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2)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反贫困
        二、职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反贫困历史中职业教育作用机理的考察
        二、反贫困行动中职业教育功用与定位分析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制的已有理解和认识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支持环境探析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策略探讨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步骤
第二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内源发展理论:职业教育激活贫困者内在发展动力
        一、内源发展理论及其发展
        二、内源性反贫困及其实现
        三、内源发展理论与贫困者内生动力生成
        四、内源发展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二节 赋权理论:职业教育赋予贫困者能力的内在机理
        一、赋权理论及其发展
        二、赋权理论的构成要素
        三、赋权理论的支撑环境与基本条件
        四、赋权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三节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职业教育对贫困者人力资本的开发
        一、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内涵
        二、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和价值拓展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与人力资本开发
        四、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局限
        五、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四节 现代治理理论:构建职业教育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
        一、现代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现代治理理论与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关联
        三、现代治理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五节 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路
        一、理论框架
        二、分析思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治理逻辑
    第一节 分析视角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分析方法
        二、历史制度主义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
        一、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1949-1977):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早期探索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1978-1993):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面向成人的职业技能培训(1994-2000):促进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面向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提升素质(2001—2010):加快解决温饱步伐
        五、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2011—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
        六、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2021—):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动因
        一、政治动因:职业教育是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二、经济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关键
        三、社会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
        四、文化动因:职业教育是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
    第四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治理逻辑
        一、与国家反贫困总体战略目标内在统一
        二、嵌入国家经济全面持续高速发展之中
        三、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
        四、适时优化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方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进展调查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工具
        四、实施步骤
        五、数据来源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三、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与基本经验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一、国际劳工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二、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四、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五、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性与反贫困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一、世界银行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三、世界银行的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四、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
        五、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第四节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经验
        一、注重能力建设: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实施路径多元: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
        三、面向就业创业:促进弱势群体体面工作以提升生活质量
        四、多元主体共治:创设能力建设与岗位转化衔接的社会政策环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及优化改进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与模式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实践向度
        一、搭建面向贫困者个体的促进就业进而摆脱贫困的阶梯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经济发展所需实用人才促进区域脱贫
        三、畅通低收入者技术技能发展通道以向中等收入群体跨越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优化改进
        一、对象拓展:从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到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
        二、方式优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衔接
        三、目标升级:从促进就业摆脱贫困到促进生涯发展和职业成功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反思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共识:能力贫困、教育反贫和职教赋能一脉相承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治理逻辑:开发能力、服务经济和促进增收紧密衔接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模式:分类瞄准、多向发力与赋权增能互为支撑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国际经验: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与体面就业高位衔接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精准识别、综合赋能与能力发展层层递进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路径转向:对象拓展、方式优化与目标升级同频共振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可持续性的探讨和分析较为有限
        二、对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限度的考察不够深入
        三、职业教育与贫困内在关系的辩证分析不透彻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多维度审视职业教育在弱势群体治理中的功能与价值
        二、立体化审视职业教育促进弱势群体发展的实现路径
        三、发展性审视职业教育助力弱势群体发展的路径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3)精准扶贫背景下南疆英村劳动力转移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2 田野点介绍
    2.1 田野点的选择
    2.2 喀什市简介
    2.3 英村掠影
    2.4 劳动力状况
3 旧产与新产
    3.1 向土地讨生活
    3.2 养殖业
    3.3 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和发展
    本章小结
4 推力与拉力
    4.1 转出地的“推力”和“拉力”
    4.2 转入地的“推力”和“拉力”
    本章小结
5 方向与规模
    5.1 县内就业转移
    5.2 县外区内及区外疆内转移
    5.3 疆外转移就业
    5.4 季节性转移
    本章小结
6 从生存到获利
    6.1 收入与消费
    6.2 适应和融入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图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影响关系研究
        2.1.1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论
        2.1.2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论
        2.1.3 其他观点
    2.2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2.2.1 经济因素
        2.2.2 政策因素
        2.2.3 人力资本因素
        2.2.4 产业集聚因素
        2.2.5 其他因素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3.1 理论基础
    3.2 研究假说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双向关系的实证分析
        4.1.1 计量模型设定
        4.1.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4.1.3 回归结果分析
        4.1.4 稳健性检验
    4.2 进一步实证分析
        4.2.1 计量模型设定
        4.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4.2.3 回归结果分析
        4.2.4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民工数量
附录B “发达”组与“欠发达”组
附录C 数据分类
附录D GDP指数计算结果
附录E 二元经济结构计算结果
附录F 2017年各省市人均真实GDP计算结果
作者简介

(5)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章节结构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涵义
    第一节 概念梳理与辨析
        一、阶级与阶层
        二、社会阶层与社会分层
        三、社会流动: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
    第二节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
        一、中英文研究成果的总体概况及具体比较
        二、对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涵义的初步总结
第二章 新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从二元阻隔到有序推进的政策变迁
        一、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限制性社会流动阶段(1949-1984)
        二、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区别性社会流动阶段(1984-2003)
        三、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赋能性社会流动阶段(2003至今)
    第二节 制度作用变迁与能动机制强化并存的演变规律
        一、制度因素:作用机制变迁与新生制度问题
        二、能动机制:多元选择与非农趋势
第三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总体概况
        一、当前结构性社会流动的基本现状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一、形成背景: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演变
        二、基本类型:联根式流动、脱嵌式流动与发展式流动
第四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基本成因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动力机制
        一、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结构性动力成因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能动性动力成因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制约机制
        一、先赋性差距:经济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本差距
        二、后致性差距: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
第五章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反思
    第一节 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与理论来源
        一、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
        二、阶层固化命题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事实维度的反思
        一、贫富差距现状:纵向对比与横向比较
        二、教育机制影响:农村的社会基本面变迁
        三、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事实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三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逻辑反思
        一、问题研判的片面性:形而上,而非辩证性
        二、现实所指的含混性:局部问题,抑或全局特征
        三、分析单位的混淆性:阶层分化,还是社会流动
        四、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逻辑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六章 对于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
    第一节 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为理论总结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结构性致因
        二、制度变迁: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生态性致因
    第二节 社会流动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一、基本涵义
        二、基本内容
        三、主体构成
    第三节 当前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表现、问题及诉求
        一、基本表现
        二、现实问题
        三、基本诉求
第七章 优化流动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优化职责体系
        一、政府职能重心转移:突出公共服务,强化社会职能
        二、政府间纵向关系调整:治理重心下移,优化职责配置
        三、政府间横向关系补缺:强化府际合作,构建伙伴关系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建设“有为政府”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维护公平竞争,消除流动障碍
        二、政府与社会关系:发挥政府主导,推动多元治理
        三、政府与个人关系:明确责任边界,激励能动精神
    第三节 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推进城乡融合
        一、城市维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加社会流动容量
        二、城乡结合部:强化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管理机制变迁
        三、农村维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寻求内生增长动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及不足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概述
    (一)概念界定
        1.农村劳动力
        2.农村富余劳动力
        3.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相关政策
    (三)理论基础
        1.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3.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
    (一)叶城县概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
        1.叶城县概况
        2.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
    (二)叶城县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举措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2.加强培训质量,提升就业技能
        3.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4.加强管理,做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就业
    (三)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所取得的成效
        1.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2.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开展
        3.开阔村民眼界,抵御宗教极端势力渗透
    (四)叶城县Y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
        1.调研地概况
        2.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情况
三、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1.女性农村富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就业
        2.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
        3.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层次偏低
        4.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率较低
        5.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就业能力低
        6.就业模式呈季节性
    (二)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落后
        2.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低
        3.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相对不高
        4.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5.农村劳动力的社会融合能力不强
        6.季节性务工低成本、低技能、高收入的特征
四、改善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思想观念
    (二)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三)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
    (四)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培训力度
    (五)发挥各类社会活动作用,拓宽就业渠道
    (六)完善政府引导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7)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影响机制与典型事实
    (一) 影响机制
    (二) 典型事实
        1. 本地就业人数。
        2.
        3. 本地农民工收入增长速度加快。
三、实证检验
    (一) 模型与变量
    (二) 数据来源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估计结果
    (二) 估计结果分析
        1. 解释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2. 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三) 稳健性检验
        1. 替换变量。
        2. 变换数据。
        3. 数据分类。
五、结论及启示
    (一) 结论
    (二) 政策启示

(8)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转移培训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效
    (一) “就地培训, 就近转移”
    (二) “校企联合, 订单培训”
    (三) “校乡对接, 就近培训”
    (四) “国外就业, 拓展培训”
    (五) “扶贫帮困, 资助培训”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统一的转移培训管理机构
    (二) 培训经费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三) 技能教学与实训差距大
    (四) 培训服务绩效评价制度偏离实情
    (五) 转移培训就业缺乏跟踪服务
    (六) 观念落后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七) 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
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
    (一)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 加大保障资金的投入管理
    (三) 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
    (四) 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五) 有效整合教育培训资源
    (六) 加强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建设
    (七) 制定完善相关政策
    (八) 创新培训模式

(9)关于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拟经营概述
    (一)虚拟经营的形式
        1. 业务外包。
        2. 特许连锁。
        3. 战略联盟。
    (二)虚拟经营发展的必然性
二、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障碍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1. 增加了农民收入。
        2. 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3. 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
    (一)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可行性
    (二)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虚拟经营企业与乡镇企业合作
    (三)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四)提升乡镇企业的优势,促进其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
        1. 乡镇企业已经具备的优势。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乡镇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的条件:
        2. 乡镇企业需要进一步培育的优势。

(10)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3 国内外劳动力转移理论
        2.3.1 刘易斯(Lewis)模型
        2.3.2 拉尼斯-费(Ranis-Fei)模型
        2.3.3 乔根森(Jogenson)模型
        2.3.4 托达罗(Todaro)模型
        2.3.5 其它模型及理论
第3章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研究
    3.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计算方法
    3.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计算
        3.2.1 数据来源及说明
        3.2.2 分地区各年度农业富余劳动力计算
    3.3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3.3.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整体现状分析
        3.3.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分地区现状分析
    3.4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的计算
        3.4.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计算方法
        3.4.2 中国分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计算
    3.5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3.5.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整体现状分析
        3.5.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分地区现状分析
    3.6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4.1.1 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1.2 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1.3 劳动生产率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1.4 其它因素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模型
        4.2.1 变量选择及定义
        4.2.2 实证模型的建立
        4.2.3 数据来源及数据整理
    4.3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1 各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论
第5章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研究
    5.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5.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模型
    5.3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分析
        5.3.1 A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研究
        5.3.2 其它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研究
        5.3.3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分析结论
第6章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策略研究
    6.1 促进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策略
        6.1.1 促进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6.1.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策略
        6.1.3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非农化策略
        6.1.4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化策略
        6.1.5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知识化策略
        6.1.6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其它策略
    6.2 促进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策略
        6.2.1 促进A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策略
        6.2.2 促进B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策略
        6.2.3 促进C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策略
        6.2.4 促进D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策略
第7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7.2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7.4 研究局限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附录A 各地区就业人员及地区生产总值
附录B 各地区城乡人口及其它数据

四、浅析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乌什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满意度研究[D]. 张秀萍. 塔里木大学, 2021
  • [2]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瞿连贵.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3]精准扶贫背景下南疆英村劳动力转移的个案研究[D]. 王文斌.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4]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高明.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5]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D]. 王通. 南开大学, 2019(05)
  • [6]叶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D]. 古丽斯坦·艾散. 新疆大学, 2019(10)
  • [7]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J]. 高明,姚佐文. 新疆农垦经济, 2019(05)
  • [8]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转移培训模式为例[J]. 罗建华,胡汉傈,许小宁,王燕华,王军明. 经济问题探索, 2012(12)
  • [9]关于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的思考[J]. 杨发琼,牛云宏. 时代金融, 2012(26)
  • [10]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 刘冠生.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浅析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