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公共利益,重拾信心,迎接挑战——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全息扫描与视点聚焦

维护公共利益,重拾信心,迎接挑战——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全息扫描与视点聚焦

一、维护公众利益 重拾信心 迎接挑战——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全息扫描与观点聚焦(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孙振琳[2](2020)在《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决定着政党治国理政的方向和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对新形势下如何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如何建构理想信念以及坚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且以高瞻远瞩的广阔视野和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进行了严密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是在积极继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系统总结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理想信念建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同时深刻研判当代中国理想信念问题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挑战,而逐渐形成的一套科学、完整而全面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全面搜集和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主客观条件,全面阐释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总结并概括出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当代价值,力求对这一理论做出完整呈现。本文共分为以下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对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形成客观、全面的研究综述;明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并确定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主客观条件。首先,明确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理想信念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思想;其次,从家庭环境、知青经历、从政道路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主观条件;最后,阐释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客观条件,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理想信念建构的期许、社会转型期解决理想信念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对我国理想信念建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把握。第三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这一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理想信念“地位论”、理想信念“价值论”、理想信念“建构原则论”、理想信念“建构主体论”、理想信念“重点群体论”、理想信念“建构路径论”。第四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这一章分别从三个方面予以阐释,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五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这一章通过前文的概括和总结得出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三个特征,即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工作导向的问题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第六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这一章从四个方面解读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新发展、铸牢了坚定共同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提供了新时代理想信念建构的科学指南、有力助推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等。

赵津津[3](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城乡生态环境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乡生态关系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为我国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迈上新台阶,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累了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以及促进城乡利益协调。美丽中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统筹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施行最严密的法治,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则是有效推动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城乡利益协调采取的重要举措有:第一,统筹城乡空间规划。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第二,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与森林生态补偿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和地方实践各层面都做出丰富的探索。第三,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我国重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补齐农村环境短板,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持。但也应看到,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依然面临现实挑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殷子[4](2020)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胜坤[5](2019)在《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立法前评估不同于立法中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制度,它与立法中评估、立法后评估一样对立法质量的改进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价值。学界对立法中和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但立法前评估研究却相当薄弱。本研究以党的十九大会议为契机,探析党的十八大期间和十八大以前立法前评估制度实践运行概况。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法治建设的重心已由“数量型”立法转变为“质量型”立法,立法质量问题已变为法治建设的核心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尚需完善,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但现实的立法情况则表明:为数众多的法规草案经过表决通过,实施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呈现出立法成本较大、实施成本过高或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形。而立法评估作为了解法规实施效果、提高立法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其制度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几年,国内立法后评估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与相对成熟的立法后评估制度相比,立法前评估制度理论研究还相当滞后。因此,立法前评估制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试图从七个方面对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阐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基础。从立法前评估的概念界定、理论内涵、基本原则等内容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核心要素。对立法前评估的主体、对象、内容等进行评析。第三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核心是对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设计。第四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运作程序。具体论述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成要件、价值、启动、运行、回应等问题。第五章对域外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主要是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欧盟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并对其进行评价,阐述其优点和缺点。第六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贵州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为研究对象,并对立法前评估与基层治理的互动进行分析与探索。本研究落脚点在于尝试构建内容全面、体系完整的立法前评估制度,弥补立法前评估制度在理论研究领域的不足。在制度价值层面,可为《立法法》第三十九条评估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国家层面制定全国性的立法前评估法规体系,以及地方的立法前评估细则的出台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房厦[6](2019)在《公安政治传播研究》文中认为政治传播是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包括国家有效运用公安机关及警察权展开社会安全治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文明。当前,在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显现了现有公安政治传播效能的不足。急需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将公安政治传播提升到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相融合的新境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公安机关的治理效能。公安政治传播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它不再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初期的宣传者或控制者,更多的是成为了一种现代性的国家治理手段。隐藏在中国公安政治传播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更宏观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展开研究,不是单独以传统的“媒介中心论”去分析能够做到的。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本文将拉斯韦尔的经典“5W”传播模式理论框架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展开分析。本文着重分析归纳了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本研究首先提出公安政治传播的概念界定,以及我国公安政治传播研究的分析框架。其次,梳理政治传播的理论借鉴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历史演进。阐述建党以来公安政治传播的发展过程。最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下,借鉴了西方政治传播研究中的结构要素理论以及传播效果理论,尝试从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方向、功能目标、传播系统、运行特质、难题挑战与破解路径,构建出了关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认识模型。公安机关通过建立公安政治传播矩阵、借助组织传播通道和媒介通道发起政治传播活动,并试图对政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公安政治传播的受众随时代变化也形成了新的特点,本文从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和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两个方面对公安政治传播受传者展开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公安政治传播不同于普通的大众传播,首先是公安政治传播的一体两面性——内容输出和信息管理。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制度一直延续并且难以撼动的结构性安排,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无论面对何种新形势,公安政治传播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来研究和发展,公安政治传播必须承担起维护国家根本性政治制度的重要职责,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其次是公安政治传播对保密原则的把握。必须在不影响警察执法权的正确行使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合理的公众知情权。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主要包括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以及塑造现代化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第三,公安政治话语主要体现为权威性、时代性、自我独白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公安政治话语有去中心化的趋势。第四,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应该从微观效果和宏观效果两个角度去考量,不应局限于西方的“媒介中心论”,要关注宏观治理效果,既要谋求特定支持,也需要谋求散布性支持,两者要相辅相成。第五,安全环境和媒介环境的变迁,为公安政治传播体系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受众特征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公安政治话语缺乏创新。第六,创新公安政治传播的有效路径包括:重新定位理念目标,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合法性谋求模式;优化公安政治传播体系;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新运行机制、新的话语体系、新的运作模式以及新的效果评估方法。本文对公安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是公安政治传播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尝试。研究对《人民公安报》的公安政治话语通过Python程序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将报纸的文本分析结果以词云图、热词趋势表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示该报报道公安工作的一些特征,归纳总结出公安政治传播中的政治话语特征,呈现出本文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新特点。

许胜锋[7](2019)在《破产重整中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理论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破产重整中的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逻辑构建为主旨,以破产重整制度最为健全完善的美国破产重整制度(即DIP制度,鉴于美国破产重整制度以债务人自行管理模式为默认模式,故本文中的DIP制度即指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反思我国目前破产重整制度的运行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市场化改革意见。本文的写作层次的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梳理美国DIP制度的产生与演进的历史,探究该制度产生背后的经济、文化、社会原因,在结合DIP制度的支撑性理念、现实基础以及实践效用,深入分析DIP制度的运行逻辑。其次,以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参与主体为出发点,分析中国破产重整制度实践运行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最终,充分考量中国特殊国情的前提下,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美国早期破产立法并未规定破产重整制度,相反该制度于19世纪末期衡平接管制度中产生。破产重整制度经由钱德勒法案正式确定之后,却长时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于是美国国会于1978年通过现行美国破产法,DIP制度得以建立。DIP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深刻地受到了美国经济增长尤其是信贷系统扩张的影响,经济的周期性循环以及债务豁免的必须性让破产重整制度的重要性格外凸显,一种以“宽恕”为特点的破产重整制度在市场主体的保护层面显得更为恰当。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了DIP制度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而我国近年来大量的债务增长以及违约问题亦给DIP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相应的土壤。美国1978年立法中对于DIP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原钱德勒法案下破产重整制度僵化且效率低下的特点。DIP以兼顾效率与公平为最终目标,以私权利主体谈判博弈制度的构建实现破产重整制度的效率最大化并减少破产重整制度带来的外部性问题。DIP在实践过程中所带来的破产重整制度适用率的上升、继续经营价值的保存、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以及灵活的制度形式等实践效用,让DIP制度中的债权人获得了相较于源钱德勒法案“债权人控制”理论下更多的利益保护,而破产重整制度本身亦承载了更多的社会价值与目标。DIP制度下的主要谈判主体:债务人、有财产担保债权人与无财产担保债权人存在着矛盾且冲突的利益诉求,若无有效的制度构建,则各主体理性的权利主张行为将最终导致集体非理性的“谈判者困境”。于是,DIP制度以法律之规定,通过相对宽松的案件开始条件、自动冻结制度、债务人专属的经营权以及重整方案提出期限、有财产担保债权人的充分保护、债权人委员会制度构建出有效的谈判环境。在DIP制度之下,司法权力退让于私权利,而私权利主体将在法律的限定范围内形成“私法秩序”,并自由自主地探索出资源配置的最优解。破产制度的历史发展逻辑向人们展现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现象,破产制度的功能并非应局限于否定、责难与清算,而更在于挽救、修复与重整。作为以重塑破产企业商业价值为己任的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其背后蕴含着表征意义的价值诉求。从关注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两端到融合了社会利益的三维,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要对公平价值予以回应。为使得重整企业能够连续而稳定的运营,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实现了对秩序价值的维护。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所体现出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保障了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产出的最大化,这体现了该制度的效率价值。债务人自行管理作为市场调节机制,本身具有干预的特征。但公权力的介入不应僭越私权利商业决策的判断。干预的必要性及适度性与企业运营的自主性及独立性同样重要,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所遵从的路径是公权力与私权利平衡下的选择。与美国DIP制度相比,我国目前的以中介机构担任管理人的破产重整制度远未发挥立法者所设想的效用。实践中,债务人的主观能动性未受足够尊重,重整案件受理数量偏低。管理人天生所带有的有限风险承担能力导致其在充满风险的破产重整程序中趋向保守。债权人参与程度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司法权力的介入,但是司法权力的膨胀却极易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甚至是制度性偏见的形成。此外,实践中仍存在大量的行政干预情况,我国破产重整制度带有严重的计划经济色彩,需要市场化为方向的改进。最后,文章对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及相关关联制度在中国的运行现状进行了考察,并提出变革与完善的建议。首先讨论了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适用条件,包括自行管理申请的主体和时间、自行管理的适用条件等,并主张建立自行管理的退出与撤销制度。其次考察了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下的权利配置与运行状况,对主要的程序参与主体——债务人、管理人、债权人以及债务人中的股东会和董事会在自行管理制度下的权利配置与制衡进行了分析,认为实际控制人主导系债务人自行管理的实然运行状态,但应然层面仍应由董事会代表债务人,股东会在公司法下的权利已基本丧失,但其仍享有知情权、重大事项异议权及有限的选举董事的权利。关于管理人,本文认为应建立管理人与债务人的混合治理机制,并就管理人对债务人的监督措施提出了实务性意见。关于债权人,在现实层面具有强化其对重整程序的参与性和控制权的需求,债权人委员会作为债权人的常设意思表示机构,在重整中应当常态化、专业化,并将其聘请专业机构的费用纳入破产费用,但在现状下尚不必赋予其提出重整计划的权利。最后分析了与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相关联的预重整制度。预重整制度在吸取美国预重整制度精要的前提下,应结合我国国情。本文提出我国的预重整制度构建应将自动中止制度前置,从而尽早实现各方谈判氛围,预重整制度的结束后的重整制度应以债务人自行管理为默认模式,而银监会就金融机构债权人针对困境企业成立债权人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亦可以在预重整制度中采纳并加以结合,而在破产启动之前已经组成债权人委员会可以保留续用至破产程序中,从而减少程序所产生的费用与成本。

冯淑闲[8](2019)在《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至今,记者节已经走过19个年头。“记者节”设立的意义除了保障记者的权益、凸显职业重要性外,它更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公共讨论平台,使其能够围绕新闻产品、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评判标准”和新闻“伦理”、“信念”等专业问题进行专业讨论,这不仅促进了新闻界共识的凝聚和新闻价值观的构建,还推进中国新闻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日渐沦陷,记者的“权威性、神秘感甚至使命价值”被颠覆,传统媒体机构和职业媒体人存在的正当性基础遭受冲击,媒体人的价值观念、情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媒体人记者节言论表达是关注记者职业角色、规范和新闻理想的生动素材,本文对2000年记者节成立至今,共19个记者节的媒体人节日言论表达进行历时性研究,以发现从媒体黄金时代走来的媒体人在经历媒体融合、转型,到媒体寒冬的过程中,职业理念、媒体图景的变迁,并由此展现中国职业媒体人的职业沉浮及新闻行业发展轨迹。本研究对收集到的652个节日言论表达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从表层来看,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媒体人言论表达数量明显增多,而管理层、行业精英的依然是记者节话语的主要写作方,媒体人的关注话题从新闻本身逐渐延伸到媒体人生存、出路的问题。从中层来看,中国新闻人的记者节话语实践实际上就是“新闻理想话语”实践,新闻理想基于不同的媒体环境被不断地被调整和建构,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7年新闻理想的象征式继承和意义赋予期;第二阶段2008——2012年突发事件报道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时期;到2013——2018年为媒体人价值困境和新闻使命感的重构期。媒体人在这三个阶段随着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媒介技术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理想”的构建策略,分别通过“继承/传承”新闻理想、揭发社会问题、介入社会监督,构建存在感、运用多种话语策略性地坚守固化的新闻理想等策略获得言说合法性、文化权威。然时易势迁,基于个体存在而阐发的“理想情怀”跟不上社会变迁,基于集体主义存在的理想形式——新闻使命感成为主流的新闻理想。

张雪嫣[9](2018)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永恒追求,安全问题也是人类最关注的根本性问题,对安全议题研究,是对人类安全状况以及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反映。在安全研究各项议题中,国家安全作为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安全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安全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不同时期,形成了旨在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又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国家安全思想,逐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之路。毛泽东以维护新生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安全为首要,坚决反对侵略,扞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和国家安全态势做出了新的战略判断,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恢复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江泽民提出互利、互信、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安全道路。胡锦涛倡导树立综合安全观念,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共同安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家安全新形势,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和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安全思想,积极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国家安全工作呈现全方位、多领域协同发展的鲜明特点,国家安全的理论和实践也从国家安全利益方面、安全战略目标方面和实现安全的手段保证方面得到了的重大创新。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提出,使得中国在应对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和威胁时,能够着眼于大局,使各领域各要素相互协调,将国家安全各战略方向的工作运筹好,并进一步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提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中国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作出了实践性转化;同时,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确立超越了西方国强必霸的逻辑,突破了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安全困境,为国际安全秩序范式提供了新经验。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人民安全为根本目的,强调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树立风险意识,提升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夯实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注重军事、文化、社会领域的安全问题,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安全道路。就其理论体系而言,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保障国家安全工作的政治原则性;二要筑牢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提升保障人民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加强国家安全法制建设,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四要明确国家安全发展的目标是助力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五要坚持共同安全,推进国际安全合作。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具体实践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积极推进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国家安全法,完善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同时将国家安全的具体内容划分为十一个具体的领域,形成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注重在区域协调机制方面的创新;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体现出了一个大国的担当。今后,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要强军固本,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防线;扩展海外军事力量,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建立危机管控机制,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安全公共产品,强化国民安全意识教育,完善国家安全保障的物质、技术、法制、人才等各方面能力。本文的逻辑结构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安全相关内容的论述着手,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家安全道路的理论传承和实践脉络,从而提炼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核心内涵,挖掘出其完整的理论体系。除去绪论部分本文共七章:绪论部分交待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说明了本文想要达到的目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界定了本书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描述了前人所做的贡献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可行性。前两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框架,界定了文章涉及的几个重要的概念,之后梳理了国家安全理论的历史发展沿革。第二章论述了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到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创设和实践。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这一章进一步理清中国国家安全道路的探索过程以及历届领导人国家安全思想的传承脉络,从而完成对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确立的历史渊源的梳理。第四章到第七章是本文的重点,集中论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确立、内涵及实践。第四章论述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确立过程以及具体内容,同时辨析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与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第五章详细阐述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理论体系,包括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人民为本的安全宗旨,共同安全的理念,国家安全的法律创设,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等五方面内容。第六章重点阐释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实现路径。第七章对实践方面提出可行性的思考和建议。

张雯雯[10](2018)在《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研究(1986-2016)》文中认为1986年中国第一条“节约用水”电视公益广告在贵阳电视台播出,开启了中国当代公益广告传播的先河,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自此,公益广告不仅成为中国当代广告发展史上的独特景观,也成为广告舆论引领和广告话语呈现的重要载体。中国当代公益广告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而不断进步。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政治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建设成果斐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双引擎,引领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推动着中国社会快速向前发展。公益广告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不仅真实记录着中国当代社会价值变迁的轨迹,诠释着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道德和新观念,还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新风尚,弘扬正气,针砭时弊,呈现出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公益广告实践过程中呈现的话语,往往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塑造国家品格、民族精神和时代风尚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告作为社会发展的“镜像”,受到来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公益广告自然也烙有中国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时代印记,公益广告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所有话语都与社会语境互为关联。在中国当代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无论是脍炙人口的公益广告语、公益广告创作主题、创意理念的提炼,还是公益广告的学术话语、规制话语以及实践活动话语的呈现,都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形式相适应。本文试图从话语分析和历史研究双重视角对中国当代公益广告的话语变迁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考察,在费氏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公益广告自身发展特点,分别从社会背景、文本呈现、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影响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将不同发展阶段的公益广告话语呈现及话语变迁的探讨作为研究的主线索,注重探析不同发展阶段公益广告话语呈现的逻辑关系,并通过分析公益广告传播过程中广告与受众、广告与媒体、广告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来佐证这种逻辑关系呈现的必然性。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呈现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意识形态建构、媒介技术变革、社会管理规制以及民众审美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及公众参与程度不同,最终呈现的公益广告话语的形式和内容也有很大不同。从注重行为规范和礼仪教化的引领,到注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倡导和培育。从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道德相对单一主题的选择,到涉及国计民生丰富多元话语的呈现。从社会责任观念观照下的媒体自主行为,到文明进步思想统领下的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建设。公益广告的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并逐步进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与商业广告一起成为推动中国当代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这种改变在广告学术话语中也多有体现,从公益广告作为商业广告的补充的认知,到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都是推动中国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力量的判断,到“公益性商业广告”和“商业性公益广告”学术话语的争论,都表明公益广告发展和公益广告话语呈现逐步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显性话题。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历经了媒体倡导的行为规劝、政府管理的“命题作文”、企业参与的形象树立以及全民动员的价值观培育四个阶段。公益广告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表现形式,它不仅通过语言反映着、记录着社会现实,更通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来传达社会意义,建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等文化符号,铸造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二、维护公众利益 重拾信心 迎接挑战——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全息扫描与观点聚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护公众利益 重拾信心 迎接挑战——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全息扫描与观点聚焦(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2)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与主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思想
        2.1.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理想信念思想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思想
    2.2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主观条件
        2.2.1 家庭环境孕育理想信念萌芽
        2.2.2 知青经历深化理想信念认识
        2.2.3 从政道路磨砺理想信念坚守
    2.3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客观条件
        2.3.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理想信念建构的期许
        2.3.2 社会转型期解决理想信念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2.3.3 对我国理想信念建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把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3.1 理想信念“地位论”
        3.1.1 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精神力量
        3.1.2 理想信念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执政地位
        3.1.3 理想信念关乎个人健康成长
    3.2 理想信念“价值论”
        3.2.1 增强“四个意识”
        3.2.2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2.3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3.3 理想信念“建构原则论”
        3.3.1 坚持党性原则
        3.3.2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3.3.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3.4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3.3.5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3.4 理想信念“建构主体论”
        3.4.1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
        3.4.2 注重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引导
        3.4.3 坚持各方力量齐抓共管
    3.5 理想信念“重点群体论”
        3.5.1 党员及干部群体
        3.5.2 教师群体
        3.5.3 青年群体
        3.5.4 军人群体
    3.6 理想信念“建构路径论”
        3.6.1 强化理论武装
        3.6.2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3.6.3 发挥宣传阵地重要作用
        3.6.4 建设高素质理想信念人才队伍
        3.6.5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4.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4.1.1 明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4.1.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4.1.3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4.1.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4.2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2.1 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
        4.2.2 明确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走向的必然趋势
        4.2.3 把握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长期性
        4.2.4 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辩证统一
    4.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3.1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
        4.3.2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4.3.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4.3.4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5.1 思维方法的科学性
        5.1.1 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5.1.2 善抓矛盾的辩证思维
        5.1.3 贯通古今的历史思维
        5.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5.1.5 居安思危的底线思维
    5.2 工作导向的问题性
        5.2.1 扞卫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主导地位
        5.2.2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5.2.3 着力解决对理想信念的认识误区
    5.3 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5.3.1 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5.3.2 注重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5.3.3 彰显人民主体地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6.1 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新发展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
        6.1.2 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理想信念的认识
        6.1.3 拓宽了当代中国理想信念问题研究的新视野
    6.2 铸牢坚定共同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
        6.2.1 促进主流思想舆论良性发展
        6.2.2 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2.3 提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的强大信心
    6.3 提供新时代理想信念建构的科学指南
        6.3.1 明确了理想信念建构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6.3.2 深化了对理想信念建构规律的认识
        6.3.3 指明了理想信念建构的着力点
    6.4 有力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6.4.1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可靠保障
        6.4.2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6.4.3 扩大中国梦的国际影响力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萌芽
        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二、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一、国土空间布局表现出较为合理的趋向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得以扭转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二、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一、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大幅提高
        二、生态补偿取得明显成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
    第一节 高屋建瓴制定发展战略
        一、美丽中国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第二节 推动政策制定和法制化进程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速推进
    第三节 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
        一、自上而下层层推动
        二、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
        三、以生态环保责任制强化落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二:促进城乡利益协调
    第一节 城乡利益协调的理论阐释
        一、城乡利益分配不均的困境
        二、以城市利益让渡调整利益格局
        三、城乡互利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二节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导向
        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三、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
        四、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
    第三节 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
        一、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二、推动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第四节 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
        一、以城带乡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锚固城市生态本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
        一、城乡空间规划仍不平衡不协调
        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不平衡
        三、生态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第二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二、要素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三、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三、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不彰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城乡空间发展
        二、坚持“生态价值论”和“两山论”理念引领生态补偿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生态保护修复
    第二节 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
        一、平衡协调城乡空间规划
        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三、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第三节 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
        二、以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
        三、健全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
    第四节 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一、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三、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立法前评估制度概述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一般理论
        一、立法前评估的内涵
        二、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三、立法前评估的价值
        四、立法前评估的原则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相关概念辨析
        一、立法前评估与立法中评估
        二、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后评估
        三、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论证
        四、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听证
        五、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调研
        六、立法前评估与执法检查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基础与限度
        一、立法前评估的科学基础
        二、立法前评估的理性基础
        三、立法前评估的哲学基础
        四、立法前评估的合理限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立法前评估的要素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的主体
        一、立法前评估主体概况
        二、立法前评估主体类型
        三、立法前评估主体的特性
        四、立法前评估主体的实践
        五、复合型评估主体的构建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对象
        一、立法前评估的对象概况
        二、立法前评估的一般对象
        三、立法前评估的特殊对象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内容
        一、合宪性---法规草案基本遵循
        二、民主性---法规草案过程评价
        三、科学性---法规草案技术评价
        四、操作性---法规草案实施预测
    第四节 立法前评估的方法
        一、评估方法的内涵
        二、评估方法的构成
        三、评估方法的类型
        四、评估方法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基本标准概述
        一、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概念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的分类
        三、立法前评估标准的作用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构建
        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法的内涵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
        一、立法前评估指标的设立因素
        二、立法前评估指标的分类
        三、评估指标的应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立法前评估的程序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概述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概念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价值
        三、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要件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建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启动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运行
        三、立法前评估结果的回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法前评估的域外考察
    第一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概况
        一、美国立法前评估
        二、英国立法前评估
        三、德国立法前评估
        四、日本立法前评估
        五、欧盟立法前评估
    第二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一、评估体系完整
        二、评估主体权威
        三、评估依据明确
        四、评估方法科学
        五、评估对象精准
        六、公众参与广泛
    第三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制度评价
        一、国外立法前评估的优点
        二、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缺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概况
        一、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监察法》制定中的评估实践
        三、我国《监察法》修改中的评估反思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贵州实践
        一、贵州立法前评估的现状分析
        二、贵州立法前评估的问题成因
        三、完善贵州立法前评估制度的对策
        四、贵州立法前评估的制度完善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广东模式
        一、评估立法目的性与合法性
        二、评估立法适用范围
        三、评估立法技术
        四、评估法律责任设定
    第四节 乡村治理中的立法前评估制度
        一、评估村规民约的作用与价值
        二、评估村规民约与基层政权的互动
        三、村规民约的科学设计---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一
        四、村规民约的制定原则---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二
        五、村规民约的瑕疵分析---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三
        六、村规民约的预期目标---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功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6)公安政治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政治传播研究
        1.2.2 国内公安政治传播研究
        1.2.3 国外警察政治传播研究
        1.2.4 小结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政治传播
        1.3.2 公安政治传播
        1.3.3 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1.4 研究架构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及不足
2 公安政治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的经典论述
        2.1.2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2.2 西方政治传播理论借鉴
        2.2.1 政治传播结构要素理论
        2.2.2 政治传播效果理论
    2.3 小结
3 公安政治传播的历史演进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公安政治传播(1927-1949)
        3.1.1 战时民众力量动员与对敌舆论宣传
        3.1.2 革命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政治传播(1949-1978)
        3.2.1 意识形态为主的传播理念
        3.2.2 社会主义建设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3 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公安政治传播(1978-2012)
        3.3.1 为改革开放营造安全稳定的舆论氛围
        3.3.2 改革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4 新时代的公安政治传播(2012- )
        3.4.1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传播导向
        3.4.2 治理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新趋势
    3.5 总结评述
        3.5.1 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的演变规律
        3.5.2 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
        3.5.3 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
4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与传播体系
    4.1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
        4.1.1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4.1.2 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
        4.1.3 塑造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
    4.2 传播体系之主体:公安政治传播的制度安排
        4.2.1 公安政治传播制度安排中的上级主体
        4.2.2 中央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4.2.3 地方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4.2.4 公安政治传播主体的协同-会同输出结构
    4.3 传播体系之渠道:媒介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4.3.1 组织传播通道
        4.3.2 媒介通道
    4.4 传播体系之受众:社会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4.4.1 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
        4.4.2 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
    4.5 小结
5 公安政治传播的运行过程
    5.1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运行
        5.1.1 主动发起与被动应对
        5.1.2 公安新闻发布制度
        5.1.3 警务危机舆情处置
    5.2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载体:政治话语
        5.2.1 文本分析:《人民公安报》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
        5.2.2 词云图分析
        5.2.3 热词分析
        5.2.4 公安政治传播的政治话语特征
    5.3 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
        5.3.1 民意测验
        5.3.2 宏观政治治理效果
    5.4 小结
6 新时代公安政治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6.1 公安政治传播外部环境的变迁
        6.1.1 安全环境的变化
        6.1.2 媒介环境的变化
    6.2 公安政治传播体系面临的挑战
        6.2.1 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
        6.2.2 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
        6.2.3 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
        6.2.4 受众特征变化带来的挑战
        6.2.5 政治话语缺乏创新
    6.3 小结
7 公安政治传播的优化与创新
    7.1 重新定位理念目标
        7.1.1 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
        7.1.2 理顺公安机关、媒体、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
    7.2 优化传播体系
        7.2.1 弥补组织传播效果的不足
        7.2.2 促进公安媒体资源的融合
        7.2.3 理顺官方民间舆论场分化
    7.3 创新传播模式
        7.3.1 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创新
        7.3.2 涉警舆情处置能力的提升
        7.3.3 传播内容产生机制的优化
    7.4 提升传播效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1949-2000年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相关工作条目列表
附录B《人民公安报》头版2005年-2016年高频新闻主题词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破产重整中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理论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破产重整中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产生及演进
    第一节 美国DIP制度的源与流
        一、美国早期的破产立法
        二、DIP制度的产生—19世纪末期衡平接管制度(Equity Receiverships)
        三、1938年钱德勒法案(the Chandler Act)
        四、1978年破产法(Reform Act of1978)
        五、1978年破产法之后的发展历程
        六、美国DIP制度的发展历史逻辑
    第二节 世界各国对DIP制度的吸收与改造
        一、吸纳DIP制度的法国破产法
        二、部分采用DIP制度的德国以及日本破产法
        三、未采纳DIP制度的英国破产法
        四、DIP制度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发展
        一、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发展历史
        二、我国破产重整制度变革需求
第二章 破产重整中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支撑理念与现实基础
    第一节 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支撑性理念
        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二、协商与合作共赢
        三、社会责任与综合价值践履
    第二节 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现实基础
        一、债权人控制模式之“谜”
        二、DIP制度实用性层面原因
    第三节 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实践效用
        一、占有债务人融资
        二、美国破产法363条式出售
        三、不良债务交易
        四、预重整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五、仍然有效的美国破产法第11章程序
第三章 破产重整中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前提与运行逻辑
    第一节 DIP制度建立的必要前提
        一、DIP制度下的“谈判者的困境”
        二、参与主体的利益导向与冲突
        三、DIP制度下债务人控制权的可转移性
        四、DIP制度下管理层的双重信义义务
    第二节 DIP制度运行的内在逻辑
        一、案件开始阶段与谈判环境的初始塑造
        二、美国破产法第11章程序案件管理阶段中的谈判博弈
        三、重整计划制定与表决
    第三节 DIP制度——法律规制下的谈判机制
第四章 破产重整中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公平
        一、多重主体权益的保护
        二、各方主体利益的差异保护
    第二节 秩序
        一、商事主体的自主性
        二、DIP制度下的私法秩序
    第三节 效率
        一、自行管理模式下对债务人的激励
        二、自行管理模式下对债务人的监督
    第四节 现代法律精神重塑与破产重整制度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公权力的介入与重整制度的私法精神
        二、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反思
第五章 中国的破产重整制度运行实态
    第一节 我国管理人制度与DIP制度的构建差异
        一、中立的破产重整程序主导主体
        二、公开透明的管理人指定程序
        三、管理人广泛且自主的决定权
        四、兼顾各方利益的重整计划
        五、多主体对管理人有效制约
        六、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构建逻辑
    第二节 我国破产重整案件审理现状
        一、破产重整案件受理数量极低
        二、破产管理人作用难以施展
        三、债权人参与程度低下
        四、法院权力的扩张
        五、政府的行政介入依然存在
    第三节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六章 中国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第一节 明确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适用条件
        一、自行管理申请的主体和时间
        二、自行管理的适用条件
        三、自行管理的退出与撤销
    第二节 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下的权力配置与运行
        一、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下董事会与股东会的运作
        二、债务人自行管理模式下管理人与债务人的权力配置
        三、债权人对重整程序的控制权
    第三节 探索并建立预重整制度
        一、我国预重整制度的早期探索
        二、预重整制度的践行模式
        三、中国预重整制度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8)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
        1.3.1 记者节
        1.3.2 职业角色定位
        1.3.3 身份认同
        1.3.4 新闻理想
        1.3.5 新闻专业主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样本的选择和界定
        1.4.2 样本的收集方法
        1.4.3 方法选择
    1.5 研究设计
2 国内外记者阐释性话语的研究
    2.1 国内记者的阐释性话语研究
        2.1.1 媒体人利用节日阐释身份认同
        2.1.2 媒体人利用节点性事件和特殊阶段阐释
        2.1.3 媒体的理念和行为告别阐释性文本
    2.2 国外记者的阐释性话语研究
        2.2.1 阐释社群和意义建构
        2.2.2 记者阐释性话语和新闻权威
    2.3 国内外记者角色定位研究
    2.4 研究述评:缺乏全局的、宏观的变迁研究
3 “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的内容特征
    3.1 文本基本特征
        3.1.1 数量变化趋势:节点特征明显
        3.1.2 发布主体特征:党媒占比超五成
        3.1.3 写作者身份特征:管理层、行业精英共同占比超三成
    3.2 文本内容的总体特征
        3.2.1 讨论焦点:从集体的“使命”到个体的“理想”交替
        3.2.2 讨论主题:以节日表达和角色规范为主到媒体转型讨论
        3.2.3 关注问题:从基础性的行业问题到媒体生存问题
4 中国“记者节”媒体人“新闻理想”的话语实践
    4.1 2000 ——2007 年:象征式“继承”和意义赋予期
        4.1.1 构建策略:象征式继承和传承
        4.1.2 新闻理想的内涵:集体主义的使命和基于个体存在的理想并存
        4.1.3 新闻伦理的构建和记者权益的意识觉醒
    4.2 2008 ——2012 年:突发事件报道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时期
        4.2.1 构建策略:揭发社会问题、介入社会监督,构建存在感
        4.2.2 新闻理想的内涵:突发事件报道下媒体人的“理想话语”
        4.2.3 新媒体带来全民记者的角色思考
    4.3 2013 ——2018 年:媒体人价值困境和新闻使命感的重构期
        4.3.1 新闻业的丑闻危机与媒体公信力的崩盘
        4.3.2 构建策略:多种话语策略性地坚守固化的新闻理想
        4.3.3 新闻理想的内涵:共识的再形成和新闻使命感的构建
5 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的再认识
    5.1 记者节“理想话语”的作用:“共识”的营造和个人身份认同构建
        5.1.1 构建个体的社会存在:抒情作为解决方案
        5.1.2 寻求群体的身份认同,凝聚机构内部的共识
        5.1.3 凝聚行业共识,构建职业共同体
        5.1.4 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发展
    5.2 影响中国新闻人“理想话语实践”因素
        5.2.1 宏观环境:政策改变和媒介技术发展决定新闻行业的大环境
        5.2.2 中观组织:架构调整影响记者的“存在方式”和“理想基点”
        5.2.3 个人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及选题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西方国家安全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二、马克思经典作家国家安全方面的研究及论述
        三、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概念及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文章结构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国家安全理论及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安全
        二、国家安全
        三、国家安全观
        四、国家安全战略
    第二节 西方国家安全研究的主要理论范式
        一、现实主义——无政府状态下产生的安全困境
        二、自由主义——寻求制度安全合作的可能性
        三、建构主义——对理性主义安全传统的质疑
        四、反思主义——新时期安全理论的深化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突破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对西方国家安全理论的超越
        二、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基础
        一、国家本质及维护无产阶级利益
        二、应对国际局势和反对侵略扩张的思想
        三、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第二节 列宁关于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
        一、把握时代特征,维护新生政权的安全
        二、及时结束战争,争取和平共处的机会
        三、巧妙利用矛盾,维护苏维埃政权的生存安全
        四、打破经济封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苏联反法西斯斗争与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
        一、斯大林维护苏联利益的安全战略
        二、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抗击侵略
        三、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起源与探索
    第一节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国家安全思想
        一、独立自主,反对任何国家干涉中国内政
        二、反对侵略战争、维护领土安全
        三、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统一战线
        四、积极防御,提升国防力量
    第二节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下国家安全道路的新探索
        一、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与国家安全战略态势的新判断
        二、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三、“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四、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第三节 摒弃冷战思维,树立新安全观
        一、冷战结束对国家安全理论的巨大影响
        二、“新安全观”的确立
        三、加强地区安全合作,创立“上合”组织
        四、构建国家关系“伙伴化”的合作安全新机制
    第四节 树立综合安全观念,推进共同安全
        一、提倡牢固树立国家发展的综合安全观念
        二、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安全
        三、构建和谐世界,维护共同安全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确立与创新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一、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及理论创新
        二、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提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主要内容
        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
        二、以民为本,明确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
        三、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树立风险意识
        四、重视经济安全,夯实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
        五、注重军事、文化、社会领域的安全问题
        六、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节 涉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概念关系辨析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二、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一、党的领导是国家安全工作政治原则性的重要保障
        二、国家安全工作要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权威
        三、党对国家安全工作领导的主要形式
        四、提升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能力
    第二节 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一、群众路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二、落实国家安全工作要走群众路线
        三、保障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任务
        四、提高保障人民安全的水平
    第三节 依法维护国家安全
        一、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性
        二、《国家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三、提升对国家安全的法治认识
    第四节 国家安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一、中国梦的战略内涵
        二、促进实现中国梦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目标
        三、维护国家安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四、做好安全工作,推进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第五节 坚持共同安全,推进国际安全合作
        一、坚持共同安全是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必然要求
        二、推进区域一体化,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
        三、坚持正确义利观,推进国际安全合作
        四、发挥积极作用,推动解决全球问题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实践
    第一节 完善国家安全顶层设计,设立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一、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
        二、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能
    第二节 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的新举措
        三、未来中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明确国家安全具体范畴,构筑国家安全体系
        一、确立多项重点国家安全领域
        二、国家各安全领域之间的关系
        三、统筹各领域国家安全,树立“总体”意识
    第四节 创新区域安全协调机制构建
        一、继续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积极作用
        二、南海问题双轨制的新思路
        三、亚信会议机制的新发展
    第五节 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
        一、全球安全治理的内涵
        二、中国全面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举措
        三、增加安全治理话语权,发挥更大作用
    第六节 国家海外利益安全的扩展和维护
        一、中国海外利益安全内涵
        二、新时期维护中国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意义
        三、国家海外利益安全的维护举措
    第七节 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网络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三、中国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理念和实践
第七章 对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强军固本,铸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防线
        一、国际形势变化催生新一轮世界军事变革
        二、新时期中国深化军事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新形势下维护军事安全的战略思考
    第二节 建立危机管控应急机制
        一、当前中国建立的危机管控机制
        二、未来危机管控机制的完善
    第三节 完善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一、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
        二、国家安全的技术保障
        三、国家安全的法治保障
        四、国家安全的人才保障
    第四节 扩展海外军事力量,维护海外利益安全
        一、维护军事安全,突破战略包围
        二、实现战略支援,肩负和平使命
        三、大胆尝试,积极建设海外军事基地
    第五节 提供安全公共产品,构建普遍安全的世界
        一、人道主义援助
        二、国际安保执法合作新模式
        三、探寻多形式公共安全产品的供给路径
    第六节 强化国民安全意识教育
        一、提升国民安全意识的战略意义
        二、提升国民安全意识的主要举措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研究(1986-201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创新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广告话语:广告研究的新视角
        (一)有关广告话语概念的阐释
        (二)广告话语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解析
        二、公益广告话语:历史研究与话语研究
        (一)中国当代公益广告发展史研究
        (二)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话语分析法
        (二)历史文献法
        (三)个案研究法
        二、理论依据
        (一)社会转型理论
        (二)话语理论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二、主要研究问题
第二章 公益广告与公益广告话语
    第一节 公益广告的内涵与外延解读
        一、当代公益广告认知衍化的三个层面
        (一)商业广告的补充
        (二)先进文化的传播渠道
        (三)社会治理的新沟通方式
        二、公益广告的概念解读
    第二节 公益广告话语的内涵与外延解读
        一、广告话语的概念界定
        (一)语言和社会双重视角下的“话语”
        (二)广告话语:语言和语境的合体
        二、公益广告话语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超越语言学视域的公益广告话语
        (二)公益广告话语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媒体倡导时期的中国公益广告话语
    第一节 媒体倡导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背景
        一、时代转折孕育公益广告话语
        二、精神文明建设建构公益广告话语
        三、先进广告观念启迪公益广告话语
        四、传媒与广告业改革催生公益广告话语
    第二节 媒体倡导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文本呈现
        一、主题:治理“脏、乱、差”现象
        (一)社会秩序“乱”与道德规范
        (二)社会环境“脏”与环境保护
        (三)安全意识“差”与安全教育
        二、诉求策略:提醒、规劝、批评
        (一)提醒呼吁式广告话语
        (二)规劝警告式广告话语
        (三)批评恐惧式广告话语
        三、创意表现:巧用修辞与婉转叙事
        (一)巧用修辞,贴切达意
        (二)婉转叙事,分寸适度
    第三节 媒体倡导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实践
        一、媒体自发组织形成的理论话语
        (一)媒体对公益广告的态度和认知
        (二)《广而告之》的广告话语引领
        (三)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关系博弈
        二、专项奖设立对公益广告话语的影响
        (一)“公共广告奖”的设立
        (二)专项奖从“公共”到“公益”的更名
        三、“广而告之”效应及产生的公益广告话语
        (一)公益广告话语呈现与媒体公信力提升
        (二)“广而告之”范式与公益广告话语创新
        (三)公益广告话语引领与公益事业发展
    第四节 媒体倡导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影响
        一、公益广告指导性话语:“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道德建设
        二、公益广告时代性话语:“致富光荣”观念下的道德规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管理时期的中国公益广告话语
    第一节 政府管理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背景
        一、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社会“乱象”滋生
        二、广告业稳步发展与市场环境净化
        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开展
    第二节 政府管理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文本呈现
        一、主题:社会失衡亟需新风尚引领
        (一)道德失范与重塑美德
        (二)下岗潮与“自强创辉煌”
        (三)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
        二、创意思路:人本意识觉醒的感性诉求
        (一)回归本真的感性诉求
        (二)平民视角挖掘日常素材
        三、表现策略:系列化作品和不对等的图文关系
        (一)广告作品的系列化现象
        (二)图像对文字语言的过分依赖
    第三节 政府管理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实践
        一、公益广告理论话语的三方碰撞
        (一)社会作用:“三个有利于”
        (二)传播内容:“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三)发展困境:“三不”状态
        (四)运行模式:初级觉醒
        (五)公益广告与企业营销之间的“蓝海战略”
        二、政府政策规制:“公益广告月”话语的建构
        (一)话语主题的限定和不限定
        (二)话语主体由单一到多元
        (三)话语运行机制的建立
    第四节 政府管理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影响
        一、公益广告指导性话语: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二、公益广告时代性话语:服务全国大局关注社会热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时期的中国公益广告话语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背景
        一、政治、经济改革持续深入
        二、城市化进程加速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双效益并举: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四、公民道德建设与“讲树”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文本呈现
        一、主题:跟热点、讲荣辱、促和谐
        (一)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
        (二)建构和谐社会形象
        二、话语来源:企业参与和受众意识彰显
        (一)企业参与下的“话题作文”式创作
        (二)“以小见大”的素材挖掘
        三、创意表现:内容与形式美的融合
        (一)借助名人效应
        (二)平民化的情感演绎路线
        (三)视听语言丰富优美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实践
        一、品牌化发展的公益广告实践活动
        (一)系列化公益广告活动日益增多
        (二)地方性公益广告活动活跃性增强
        二、制度化建设的公益广告规制性话语
        (一)加强公益广告制度建设
        (二)鼓励企业参与公益广告活动
        三、学术话语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创意与表现:多元观点交融
        (二)功能:从伦理道德建设到公共事务发展
        (三)关系:商业性与公益性博弈
        (四)运行机制:整合社会各界力量
    第四节 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影响
        一、公益广告指导性话语:社会文明的“一盏灯”
        二、公益广告时代性话语:转变认识与树立形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民动员时期的中国公益广告话语
    第一节 全民动员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背景
        一、文化强国战略提升公益广告话语力量
        二、全民公益理念丰富公益广告话语
        三、媒介融合推动公益广告传播
        四、政策话语保障公益广告权力
    第二节 全民动员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文本呈现
        一、主题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和谐社会语境下关爱弱势群体
        (二)中国文化的中国表达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传播策略:协同互动与场景体验
        (一)从“广而告之”到“协同互动”
        (二)从“平面宣传”到“场景体验”
        三、创意表现:讲好中国故事
        (一)纪实型叙述的文本表意
        (二)中国元素激发民族记忆
    第三节 全民动员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实践
        一、“创新与发展”的公益广告学术话语
        二、法治化建设的公益广告规制性话语
        三、立体化管理公益广告评优活动
        四、全媒体协调传播主题公益广告
    第四节 全民动员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影响
        一、公益广告指导性话语:整合力量传播文明
        二、公益广告时代性话语:公益传播创造文化奇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的考察
        一、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的轨迹
        (一)媒体倡导的行为规劝
        (二)政府管理的“命题作文”
        (三)企业参与的形象树立
        (四)全民动员的价值观培育
        二、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
        (二)媒介技术的变革
        (三)社会责任意识的彰显
        (四)社会管理规制的调整
        (五)民众审美需求的转变
    第二节 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的反思
        一、公益广告发展中的话语权博弈
        (一)意识形态建构的隐性转化
        (二)商业行为渗透的合理性权衡
        二、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意义建构
        (一)公益广告话语对社会身份的建构
        (二)公益广告话语对社会关系的塑造
        (三)公益广告话语对社会观念的培育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维护公众利益 重拾信心 迎接挑战——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全息扫描与观点聚焦(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D]. 孙振琳.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D]. 赵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4]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研究[D]. 殷子.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5]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D]. 王胜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公安政治传播研究[D]. 房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7]破产重整中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理论逻辑[D]. 许胜锋. 吉林大学, 2019(10)
  • [8]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D]. 冯淑闲.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9]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研究[D]. 张雪嫣.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研究(1986-2016)[D]. 张雯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维护公共利益,重拾信心,迎接挑战——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全息扫描与视点聚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