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配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方式

协同配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方式

一、共同配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胡晶晶[1](2021)在《基于枢纽共享与共同配送的双轴辐式网络合作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徐光灿[2](2021)在《城市交通能源供应网络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能源供应网络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保障交通运行和城市运转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中,成品油供给在交通能源供应网络中占主导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成品油供给系统的运作效率决定了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当前,成品油供给系统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运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亟待提升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和成品油经营企业急需找到优化成品油供给系统运作、提升成品油供给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和路径。因此,本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成品油供给系统可分为成品油二次配送和成品油终端服务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密切的关联。当前对成品油供给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油库向加油站配送成品油及单一加油站服务优化等问题,而缺乏从区域成品油供给资源配置和加油站服务网络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此本文试图从区域成品油供给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多油库供给网络中的合作配送优化问题,多油库合作配送车辆路径资源配置优化问题,多油库合作配送的合作机制与收益分配问题和加油站服务网络优化问题,进而为区域成品油供给系统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分析研究多油库成品油供给共同配送网络优化问题。首先根据聚类算法把区域内的加油站进行了重新划分,从而重新界定了每个油库服务的加油站集合;然后,以区域多油库成品油供给网络总运作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再次,结合GA和PSO算法各自的优点,提出GA-PSO混合启发式算法来求解所提优化数学模型;最后,以中国重庆的区域成品油供给系统为例,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的系统运作总成本、配送车辆使用数等指标,验证了上述优化模型及其算法的有效性,从而为多油库成品油合作共同配送的网络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2)研究多油库成品油共同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的资源优化配置。同样,首先对不同油库所负责配送的加油站进行了重新的聚类,即每个油库形成了新的客户群;然后,基于多舱车辆共享、时间窗协调和车辆路径优化等机制,以系统运作总成本最低和使用配送车辆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油库成品油共同配送车辆路径的双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接着设计了考虑遗传变异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来求解所提优化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小规模案例和一个大型实例来验证所提优化模型及算法在解决多油库成品油共同配送车辆路径问题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3)研究多油库成品油供给共同配送网络中的合作机制与收益分配问题。首先介绍了常用的几种收益分配方法及严格单调路径策略;接着,提出了考虑参与合作主体业务量、投资额和风险量等因素的Shapley值修正模型来决定成品油共同配送中的收益分配;最后,以多油库成品油供给共同配送网络优化问题为基础,应用Shapley值方法和SMP策略来分析多油库成品油合作供给系统的利益分配和各油库的最佳入盟序列。成品油供给系统多主体合作机制与收益分配方法为区域合作联盟的形成和联盟的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其也是多油库成品油合作供给在实践中应用的前提和基础。(4)研究加油站网络补能车辆排队优化。首先,介绍排队理论,分析排队的基本特征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然后,分有信息引导和无信息引导两种情况,将排队论用于分别由两个M/M/1/2、M/M/1/3、M/M/2/3组成的典型加油站布局系统的补能车辆排队分析,并从数学上严格证明了两种情况下排队系统的不同性态指标;最后,通过数值计算,直观比较有信息引导和无信息引导两种状况下相关排队指标值变化的情况,并将排队系统扩展到两个M/M/1/4、M/M/2/4组成的加油站服务网络,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结果的一致性。上述研究一方面为政府相关部门和成品油经营企业优化交通能源供应网络运作效率,提升成品油供给服务质量提供有益参考建议,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交通能源供应链相关理论与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毕可欣[3](2021)在《基于众包的城市快递末端共同配送服务站点选址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的加速推进,推动了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与之对应的快递行业也在突飞猛进。然而,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快递物流配送整体呈多、散、乱的特征,“最后一公里”配送是城市物流中成本最高、效率最低、污染最严重的部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快递企业之间缺乏协作;末端网点小而散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末端配送时间不确定性大导致“二次配送”。在传统的配送模式下,快递企业各自为营的末端配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更好地满足日益骤增的快递量和越来越高的配送服务质量要求,探究建立集约高效的城市快递末端配送体系,解决城市快递节点碎片化、多主体、非集约的资源配置问题迫在眉睫。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归纳国内外城市快递末端配送、共同配送以及众包配送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发展现状,目前学者研究表明了共同配送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已经成为快递物流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众包配送作为共同配送模式的一种,国内外有许多学者提出通过众包优化快递末端配送。本文在对比分析快递末端主要配送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的前提下,对目前城市快递末端配送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设计了基于众包的城市快递末端共同配送新模式,并阐述了新模式的网络布局、运营主体、运营业务以及应用策略。(2)城市快递末端配送网络为无标度网络,复杂网络节点中心性理论可应用于城市快递配送网络关键节点的确定。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中的节点中心性指标来构建节点重要度评价体系,选取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改进的k壳中心性来评价当前网络中末端配送网点的节点重要度,采用三标度AHP法获得指标权重,并采用TOPSIS法评估当前末端配送网点的节点重要度,由此可确定节点重要度较高的网点作为末端众包服务站备选站点。(3)本文建立了城市快递末端众包服务站的多目标选址规划模型,考虑了企业运营成本、客户满意度以及碳排放量共三个目标,并采用约束法将其转化为单目标模型。此外,本文对比分析了求解复杂问题的主要的智能算法的基本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最终选择使用遗传算法对选址模型进行求解,并进行了算法设计。最后,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办事处所属区域为例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了求解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新模式的实施,可以解决末端配送网络资源配置和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庄光运[4](2021)在《HG物流集团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海南是一个以消费和商贸为主的省份,居民的日常生活物资大部分通过港口运输至岛内,然后配送至全岛的各个角落,所以货物到达配送是最重要的物流形式,但是,海南地域偏远、长期边缘化,相比之下经济较为落后,物流发展水平不高,长期处于小、散、乱的状态,致使海南省整体物流成本较高,最终导致海南省居民物价水平居高不下。作为一家临港物流企业,HG物流集团具有得天独厚的临港物流资源优势,其是HG有限公司与ZH物流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企业,HG有限公司是海南省最大的港口运营商,ZH物流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航运物流之一,两家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将海口临港物流资源和全球供应链资源进行整合,极大提升了HG物流集团的企业实力和物流水平,同时赋予HG物流集团临港物流整合和航运产业一体化的重任和使命,而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的构建是临港物流资源整合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模式创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发展路径。本文在深入学习国内外临港物流和共同配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各种共同配送体系的构建经验,结合HG物流集团的实际情况和海南临港物流的特性,探索出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构建的思路,先从庞大而繁杂的进港货物数据中筛选出具有共同配送需求和条件的货物类型,再进行精准客户定位,创建出临港物流共同配送的运营模式,紧密围绕共同配送体系的参与者,并将各种物流资源汇聚于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中心平台上,设立共同配送经营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共同配送流程,再借助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信息平台,通过优化共同配送路径,最终实现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的构建,从而为探索临港物流发展模式和构建共同配送运作体系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经验。

甘家华,刘佳昆,李弢,陈波莅[5](2021)在《推动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若干思考》文中提出推动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是提升行业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路径。从中国物流绩效水平、产业结构、物流市场结构、物流业务结构,以及物流发展演变趋势等方面分析推动物流业态模式创新的重要内涵,系统研判推动物流业态模式创新面临的新要求。最后,从干线物流组织、末端物流组织、物流装备循环共用、网络货运平台等维度,提出推动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路径。

邓素美[6](2020)在《南昌市A企业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共享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居民消费的升级,个性化、定制化和多元化的呼声水涨船高,食品安全质量意识也逐渐深入人心,兼具生鲜和品质属性,冷链物流应运而生。冷链物流为了保持产品“生鲜”和品质属性,实现降低变质风险和持续保值功能,对储运环境要求严格,对物流质量要求更高。目前,各地为了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业务,减少物流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各地政府陆续出台鼓励企业发展冷链物流的政策措施,完善冷链基础设施和信息共享管理化平台。由此市场也刮起了一阵“冷链风”,A企业作为南昌市重点冷链物流企业之一,虽然业务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是,随着冷链物流服务需求不断激增,企业常温运输车辆和仓储等设施已不能满足冷链物流新需要,企业约85%的物流服务还是在敞开式环境下进行的,处于“断链”状态,信息流通不畅、冷链操作标准不一,开展冷链物流业务存在货源损耗、变质及污染的风险,给客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无形当中降低了客户服务满意度,给公司回收尾款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对冷链物流、共享经济、系统动力学等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描述南昌市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业务运营状况,提出企业冷链物流业务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生鲜冷链物流企业共享模式发展经验,借助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环分析方法,刻画企业生鲜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反馈环结构、企业生鲜冷链物流仓储共享反馈环结构、企业生鲜冷链物流设施共享反馈环结构,利用因果反馈环正负极性的作用,找出负反馈环,将抑制因素通过反馈环开发管理技术变成促进运作结构发展的对策。政府与社会一道,从科学规划、人力保障、政策支持、文化保障等方面营造冷链物流发展环境,促进冷链物流行业更好发展。本文借助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链分析南昌市A企业开展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植入共享经济理念,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冷链物流企业共享联盟、建立众包物流共享模式来优化企业冷链物流业务运作流程,实现降低冷链物流营运成本,减少客户流失和投诉,提高企业业务营运效率和利润率等目标。

李寒冬[7](2020)在《不同决策模式下生鲜供应链库存-配送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们对生鲜的需求量急剧增大,开始追求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生鲜配送呈现出多种场景。在新零售概念提出后,生鲜新零售发展迅猛,生鲜行业一片蓝海。然而,由于生鲜产品易腐坏、价值高、品类多等特点,生鲜供应链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其中,仓储和配送是供应链成本中比重最大的两大环节,同时也是产生碳排放最多的物流活动。当前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日益加剧,加之各项环保政策的出台,迫使企业加强减排投入,供应链减排刻不容缓。在巨大的成本压力和环保压力下,诸多新零售企业在运营中遇到了瓶颈,成本管理和碳排放控制成为制约当前生鲜行业发展的两大难题。企业协同是供应链发展的关键,协同化管理能够减少各节点内耗。因此,改善库存和配送计划,提高供应链协同度,是解决成本和碳排放问题的重点。首先,本文以北京市某前置仓模式生鲜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成本最低和考虑碳成本的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对中心仓-前置仓两级供应链的库存和配送策略进行优化,建立带时间窗的两级库存-路径优化模型。其次,讨论供应链在分散决策和协同决策下的最优策略,并设计两阶段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对比分析不同决策方式和不同目标下的成本和碳排放量,研究不同场景下生鲜供应链的最优决策。最后,为维持供应链的稳定,利用Shapley值法对低碳供应链中的成本进行合理分摊,研究合作博弈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协作,优化库存、配送策略,同时实现减排降本两大目标。本文验证了低碳供应链协同可以有效避免库存和配送存在的“效益背反”问题。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各项资源,减排和降本可以实现同步。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碳交易机制下,与不考虑碳排放时分散决策得到的策略相比,协同减排策略下的总成本降低19%,碳排放量降低58%。对碳限额和碳价格的灵敏度分析结果验证了碳限额与交易机制是一种柔性、有效的控排手段。此外,货损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全过程货损控制是解决供应链成本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本文从战略协同和业务流程协调两个层面研究了生鲜供应链协同降本和减排,为生鲜企业解决高成本、高排放问题提供了决策依据。文中含图31幅,表21个,参考文献71篇。

司昊[8](2020)在《共同配送模式下末端设施选址及路径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共同配送模式,能够通过整合各个物流企业的配送业务来实现物流的统一配送,在有效降低配送成本的同时减少配送时间,已然成为解决末端配送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鉴于此,本文将共同配送模式引入到末端配送网络中,以末端共同配送设施选址和车辆配送路径为研究对象,在已知配送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末端物流设施选址和车辆配送路径模型,并结合案例对问题模型的可行性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分析,最后根据本文研究成果设计开发末端共同配送网络原型系统,本文具体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介绍了共同配送模式的定义、分类、物流企业实施共同配送模式所带来的优势以及推行共同配送可能发生的障碍;针对共同配送模式下的末端设施选址和车辆配送路径规划问题,概述了其问题定义、分类和基本的数学模型;最后对求解相关问题的算法进行了介绍。(2)构建了两层的末端共同配送设施选址网络,为获取更精确的选址数据,减少计算规模,将动态规划法的逆推思想应用于解决末端共同配送设施选址网络中。针对下层的末端共同配送自提点选址问题,考虑自提点每日运营成本与居民点距离满意度的协同优化,构建末端共同配送自提点选址模型,设计基于就近规则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并讨论自提点不同服务半径和不同目标权重对优化结果的影响;针对上层末端共同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结合房租系数,将最小化总配送路程与总配送量加权值作为优化目标,构建末端共同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并采用枚举法求解。(3)根据末端共同配送设施选址网络计算结果,以各车辆从配送中心到各自提点的配送总路程最短为优化目标,构建末端共同配送车辆路径规划模型,根据问题特征,设计两段式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4)为实现本文问题研究的整合应用,简化问题和算法参数的赋值方式,优化操作流程,在Java Swing平台下设计开发末端共同配送网络原型系统。

戴盼倩[9](2020)在《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文中指出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乡商品配送以一种零散、间歇性、小范围的方式存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不稳定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以及城乡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新的适应现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迫在眉睫。同时,鉴于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能否真正建成与顺畅运转的关键在成本,当前亟需以成本为导向进行网络构建与运作,以期探索出低成本、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但实现该目标还有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如:网络规划模型构建,网络运作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协调机制设计,保障网络运行的对策思考等。据此,本文在成本管理理论、城乡融合理论、物流网络规划理论、精益运营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博弈论与运筹学建模、系统动力学仿真等方法,开展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进行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理论研究。首先,根据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结发现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还存在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对接困难、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提出了成本导向,这既是一种目标导向,强调系统成本最优,又体现了事前规划的战略思维。最后,分析了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明确成本的发生点与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本决策理论、成本领先战略、精益运营理论等分析了成本导向的具体要求,认为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构建与运作应具备系统科学性与高智能水平,符合规模化、组织协调化趋势。(2)构建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规划模型。首先将网络形态定义为多枢纽单分配二级混合轴辐式网络,结合轴辐网络建模方法建立了一种以运输成本、环境成本、生鲜农产品损耗成本和枢纽节点建设成本加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枢纽节点选址、指派关系、直通路径规划为决策变量,包括混合轴辐网络约束、单分配约束、枢纽节点数量约束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模型,并设计了禁忌搜索算法求解。然后,将该模型应用到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网络模型能够给出适应分散需求的、经济的、具体可行的网络构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网络的构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3)设计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作方案。这部分主要研究了以成本导向运作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其一,提出了一种1+N聚合运作模式。该模式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通过一个核心网络运营企业与N个相关主体的多级协同来实现N种资源的集中调配与N个任务的统一决策,进而扩大网络运行效益,其本质是一种主体与资源的集聚整合。其二,设计了综合考虑成员边际贡献、资源投入效率、风险承担情况、综合实力和任务完成质量的二阶段利益分配机制,来协调网络核心运营企业与聚合的N个小微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其三,运用共同代理理论构建了城、乡物流需求方合作与不合作两种情形下的激励机制模型,来协调两类异质需求方与网络运营方之间的共同代理关系。其四,研究了如何进行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改造,给出了具体的云物流平台体系架构、运行原理和运行流程。(4)仿真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通过对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系统分析和SD模型构建,仿真了处理工业品与处理生鲜农产品两种情景下的网络运行过程,验证了网络运作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网络运转效率、物流供给短缺、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网络核心运营企业与需求企业发展、网络构建、网络运作等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共同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状态。其中,网络运转效率是最关键的因素,若运转效率较低,则会产生物流供给短缺,并由此增加物流成本与阻碍相关企业增收。运作方案对网络运行结果的影响,也是通过改善网络运转效率,进而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减少物流供给短缺来实现。(5)提出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的保障对策。为保障网络构建与运作方案的落地及优化城乡物流的发展环境,提出从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奠定建设基础,培育壮大城乡物流主体、提高自生能力,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业务瓶颈,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城乡物流需求、增强运行动能五个方面建立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保障体系。

于泽涛[10](2020)在《考虑横向整合的库存路径动态区域定价》文中研究表明为充分挖掘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众多供货商开始实施“渠道下沉”战略。在“渠道下沉”战略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应对需求不确定性,从而有效地减轻“牛鞭效应”的影响,供货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ment Inventory,VMI)模式的实施必不可少。库存路径和定价是VMI中三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问题,是消除供应链运营中牛鞭效应,提高供货商利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管理零售门店库存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安排到零售门店的配送路线,优化每个零售门店中每种商品的库存数量,并确定每种商品的售卖价格变得极为重要。本文在既有的库存路径问题(Inventory Routing Problem,IRP)和库存路径定价问题(Inventory Routing Pricing Problem,IRPP)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考虑横向整合战略的库存路径动态区域定价模型,实现库存管理、配送管理和动态区域定价管理的整体最优,从而提升供货商的各自收益,实现各个供货商之间的合作共赢。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VMI拉式供应链中的多供货商多产品库存路径动态区域定价问题,提出了在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客户的产品进行差异化定价策略,并设计了共同配送车辆租车成本和燃油成本的合理分摊方案,据此构建了考虑横向整合战略的供货商库存路径动态区域定价模型。(2)利用凸函数理论对模型进行分析,证明该模型是集合上关于决策变量的凸函数,从而该模型存在着唯一最优解,因此,可以利用相关求解软件进行求解。(3)为验证横向整合战略的实施对于库存路径动态区域定价产生的影响,本文参考已有文献中的实际案例,通过与不考虑横向整合战略的库存路径动态区域定价在定价、送货量、配送距离以及收益等方面作对比,从而更直观地显示考虑横向整合战略的优势。(4)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在横向整合战略下,供货商产品定价会有所下降,配送车辆行驶距离明显缩短,各时段送货量更为均衡,期末库存水平显着降低,无论供货商之间供货规模比例差异多大,其利润均能得到显着提高。研究表明,本文模型可提高供货商的收入,有效降低其配送成本和库存成本,实现供货商联盟合作共赢的目标,从而为实现供货商的横向整合,更好地实施库存路径动态区域定价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共同配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同配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2)城市交通能源供应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贡献与研究局限性
        1.4.1 主要贡献
        1.4.2 研究局限性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及评述
    2.1 成品油供应网络问题研究进展
        2.1.1 成品油供给系统
        2.1.2 成品油二次配送
        2.1.3 加油站服务
    2.2 成品油供应网络资源配置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2.2.1 客户聚类问题
        2.2.2 配送资源配置问题
        2.2.3 配送需求时间窗问题
        2.2.4 配送主体合作相关问题
    2.3 成品油供给终端服务网络优化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2.3.1 排队论
        2.3.2 排队论在交通问题中的应用
    2.4 相关算法概述
        2.4.1 精确算法
        2.4.2 启发式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交通能源供应网络优化框架研究
    3.1 成品油供应网络分析
    3.2 成品油供应网络资源要素分析
        3.2.1 成品油二次配送资源要素
        3.2.2 加油站终端服务资源要素
    3.3 成品油供给系统服务形式与特征
        3.3.1 成品油供给系统服务形式
        3.3.2 成品油供给系统服务特征
    3.4 成品油供应网络优化决策因素及实施步骤
        3.4.1 成品油供应网络资源配置决策因素
        3.4.2 成品油供应网络优化实施步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油库供给共同配送网络优化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数学模型
        4.2.1 符号及定义
        4.2.2 模型构建
    4.3 求解算法设计
        4.3.1 GA-PSO混合算法设计
        4.3.2 混合算法求解流程
    4.4 实例分析及数值模拟
        4.4.1 实例引入及参数设置
        4.4.2 客户聚集分析
        4.4.3 多舱车辆共享分析
        4.4.4 运作总成本分析
        4.4.5 算法合理性检验
        4.4.6 模型比较
    4.5 管理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油库供给车辆路径问题优化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数学模型
        5.2.1 符号及定义
        5.2.2 模型构建
    5.3 考虑遗传变异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5.3.1 粒子群算法基本理论
        5.3.2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
        5.3.3 考虑遗传变异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5.4 实例分析及数值计算
        5.4.1 小规模实例分析
        5.4.2 大规模实例对比分析
        5.4.3 不同算法有效性比较
    5.5 管理启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油库供给合作机制与收益分配研究
    6.1 收益分配方法及严格单调路径策略
        6.1.1 核心(Nucleolus)法
        6.1.2 Shapley值法
        6.1.3 GQP法
        6.1.4 MCRS法
        6.1.5 严格单调路径策略(SMP)
    6.2 基于Shapley值改进的多油库供给收益分配模型
        6.2.1 考虑不同因素的Shapley值修正
        6.2.2 综合改进Shapley值模型应用算例
        6.2.3 Shapley值综合修正模型应用分析
    6.3 多油库供给中的合作机制与收益分配
        6.3.1 联盟稳定性
        6.3.2 Shapley值法应用
        6.3.3 入盟序列选择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成品油供给系统服务网络优化研究
    7.1 方法简介
    7.2 模型与分析
        7.2.1 模型描述
        7.2.2 假设与符号
        7.2.3 模型构建与分析
    7.3 数值模拟
    7.4 加油站服务网络信息共享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基于众包的城市快递末端共同配送服务站点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末端配送研究现状
        1.2.2 共同配送研究现状
        1.2.3 众包配送研究现状
        1.2.4 城市快递配送网络构建研究现状
        1.2.5 综述简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2.1 城市快递配送理论
        2.1.1 城市快递末端配送
        2.1.2 城市快递末端共同配送
    2.2 基于复杂网络的物流网络优化理论
        2.2.1 复杂网络定义
        2.2.2 复杂网络模型
        2.2.3 复杂网络节点中心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众包的城市快递末端共同配送服务模式设计
    3.1 城市快递配送模式创新设计原则
    3.2 基于末端众包服务站的创新模式设计
        3.2.1 城市快递末端配送传统模式
        3.2.2 创新模式—基于众包的城市快递末端共同配送模式
        3.2.3 传统模式与创新模式的对比
    3.3 末端众包服务站的运营模式
        3.3.1 运营主体
        3.3.2 运营业务
        3.3.3 应用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快递末端众包服务站选址规划模型构建
    4.1 城市快递末端众包服务站备选点选址模型
        4.1.1 城市快递末端配送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价体系构建
        4.1.2 城市快递末端配送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1.3 城市快递末端配送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
    4.2 城市快递末端众包服务站多目标选址模型
        4.2.1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4.2.2 多目标规划模型建立
        4.2.3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4.2.4 模型转换
    4.3 城市快递末端众包服务站选址模型求解
        4.3.1 模型求解方法
        4.3.2 遗传算法求解步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快递末端众包服务站选址实证研究
    5.1 案例背景及数据采集
    5.2 末端众包服务站备选站点的确定
        5.2.1 节点重要度评价指标值计算
        5.2.2 节点重要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3 节点重要度评估
    5.3 末端众包服务站点的确定
    5.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HG物流集团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规模经济理论
        2.1.2 虚拟物流理论
    2.2 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相关研究综述
        2.2.1 临港物流
        2.2.2 共同配送
        2.2.3 共同配送体系
        2.2.4 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概念及构成
        2.2.5 综合评述
3 国内外共同配送发展现状和经验借鉴
    3.1 国外共同配送发展现状
    3.2 国内共同配送发展现状
    3.3 海南省共同配送发展现状
    3.4 国内共同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5 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构建的经验借鉴
4 HG物流集团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构建的环境分析
    4.1 HG物流集团简介
    4.2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4.2.1PEST分析
        4.2.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3 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4.3.1 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
        4.3.2HG物流集团临港物流业务发展现状
        4.3.3HG物流集团具备的资源与能力
        4.3.4HG物流集团存在的不足
5 HG物流集团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的构建
    5.1 构建原则
        5.1.1 协同性原则
        5.1.2 效率性原则
        5.1.3 经济性原则
        5.1.4 社会性原则
    5.2 构建思路和模型
        5.2.1 构建思路
        5.2.2 构建模型
    5.3 货物和货主类型选择
        5.3.1 进港货物类型和物流主体分析
        5.3.2 进港物流共同配送需求分析
        5.3.3 货物和货主类型选择
        5.3.4 具有共同配送需求的货量分析
    5.4 运营模式
        5.4.1 客户开发
        5.4.2 操作模式
    5.5 盈利模式
        5.5.1 租金收入
        5.5.2 物流收入
        5.5.3 其他增值服务收入
    5.6 参与主体
    5.7 共同配送中心建设
        5.7.1 共同配送中心规划
        5.7.2 运营组织建设
        5.7.3 共同配送具体业务流程
    5.8 共同配送信息平台建设
        5.8.1 共同配送信息平台四层结构
        5.8.2 信息平台四层结构分析
    5.9 共同配送路径优化
        5.9.1 海口市内配送网络
        5.9.2 其他市县配送网络
6 HG物流集团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构建的保障措施
    6.1 内部保障措施
        6.1.1 物流专业人才的保障
        6.1.2 资金实力的保障
        6.1.3 园区运营技术保障
        6.1.4 临港物流资源内部平台的支持
    6.2 外部保障措施
        6.2.1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6.2.2 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协调
        6.2.3 交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6.2.4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南昌市A企业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共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冷链物流及物流共享模式研究
        1.2.2 国内冷链物流及物流共享模式研究
        1.2.3 系统动力学应用于冷链物流的研究
    1.3 本论文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3.1 本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冷链物流理论
        2.1.1 冷链物流含义
        2.1.2 冷链物流的特征
        2.1.3 冷链物流操作原则
    2.2 共享经济理论
        2.2.1 共享经济的内涵
        2.2.2 物流业发展共享模式的意义
        2.2.3 共享经济的特征
        2.2.4 冷链物流共享模式类型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2.3.1 系统动力学的含义
        2.3.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2.3.3 因果关系及反馈回路
        2.3.4 反馈环开发管理
第3章 南昌市A企业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运营现状分析
    3.1 南昌市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3.1.1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3.1.2 冷链物流标准不断提升
        3.1.3 不断培育冷链物流龙头企业
        3.1.4 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3.2 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简介
    3.3 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营运现状与不足
        3.3.1 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设施的不足与共享滞后
        3.3.2 南昌市A企业冷链物流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滞后
        3.3.3 南昌市A企业冷链物流操作标准化程度低
        3.3.4 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共享模式发展滞后
第4章 优化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共享模式
    4.1 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共享机制分析
        4.1.1 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构成框架
        4.1.2 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信息共享运营机制
    4.2 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共享模式运作结构反馈环开发管理
        4.2.1 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反馈环分析
        4.2.2 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仓储共享反馈环分析
        4.2.3 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设施共享反馈环分析
    4.3 优化南昌市A企业生鲜冷链物流共享模式发展对策
        4.3.1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4.3.2 建立冷链物流企业共享联盟
        4.3.3 建立众包物流共享模式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不同决策模式下生鲜供应链库存-配送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供应链库存-路径研究现状
        1.2.2 低碳供应链网络研究现状
        1.2.3 供应链协同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理论基础
        2.1.1 供应链协同
        2.1.2 合作博弈
        2.1.3 最优化理论
    2.2 生鲜供应链相关概念
        2.2.1 新零售相关概念
        2.2.2 生鲜供应链现有模式比较
    2.3 本章小结
3 以降本为导向的生鲜供应链库存-路径问题研究
    3.1 问题描述
    3.2 生鲜供应链成本计算
        3.2.1 基本假设及符号
        3.2.2 成本计算
    3.3 供应链分散决策下库存及配送模型构建
        3.3.1 库存策略分析
        3.3.2 配送策略分析
    3.4 供应链协同决策下库存-配送模型构建
    3.5 两阶段模拟退火算法设计
        3.5.1 过程分析
        3.5.2 算法设计
    3.6 算例分析
        3.6.1 案例分析
        3.6.2 灵敏度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以低碳为导向的生鲜供应链库存-路径问题研究
    4.1 问题描述
    4.2 生鲜供应链碳足迹分析及计算
        4.2.1 基本假设及符号
        4.2.2 生鲜供应链碳足迹计算
    4.3 碳交易机制下生鲜供应链的库存-配送策略分析
        4.3.1 供应链分散决策下考虑碳排放的库存及配送策略分析
        4.3.2 供应链协同决策下考虑碳排放的库存及配送策略分析
    4.4 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设计
        4.4.1 过程分析
        4.4.2 算法设计
    4.5 算例分析
        4.5.1 案例分析
        4.5.2 灵敏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生鲜供应链协调研究
    5.1 供应链协调策略比较分析
        5.1.1 成本及碳排放比较
        5.1.2 货损率灵敏度分析
    5.2 基于Shapley值的供应链成本分担协调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距离矩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共同配送模式下末端设施选址及路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共同配送研究现状
        1.2.2 设施选址问题研究现状
        1.2.3 车辆路径问题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物流配送网络基础理论
    2.1 理论概述
        2.1.1 共同配送模式概述
        2.1.2 设施选址问题概述
        2.1.3 车辆路径问题概述
    2.2 相关算法介绍
        2.2.1 精确算法
        2.2.2 启发式算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同配送模式下自提点与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3.1 问题描述
    3.2 问题模型构建
        3.2.1 基本假设
        3.2.2 模型符号定义
        3.2.3 模型建立
    3.3 问题模型求解思路
    3.4 问题求解的算法设计
        3.4.1 自提点选址模型的算法设计
        3.4.2 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算法设计
    3.5 案例验证
        3.5.1 案例背景
        3.5.2 .数据获取
        3.5.3 .案例计算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同配送模式下单配送中心的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4.1 问题描述
    4.2 问题模型构建
        4.2.1 基本假设
        4.2.2 模型符号定义
        4.2.3 模型建立
    4.3 问题模型求解思路
    4.4 问题求解的遗传算法设计
        4.4.1 遗传算法的相关概念
        4.4.2 遗传算法的设计
    4.5 案例验证
        4.5.1 案例背景及数据获取
        4.5.2 算法参数设置
        4.5.3 案例计算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末端共同配送网络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原型系统设计
        5.1.1 原型系统构成与工作流程
        5.1.2 原型系统平台的选择与实现
    5.2 原型系统运行实例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自提点与配送中心路程矩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
        1.3.2 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1.3.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
    1.4 研究方案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
        2.1.1 物流网络
        2.1.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界定
        2.1.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特殊属性分析
    2.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
        2.2.1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基本构成
        2.2.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分析
        2.2.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构成
        2.2.4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与运行成本的控制方法
    2.3 理论基础
        2.3.1 成本管理理论
        2.3.2 城乡融合理论
        2.3.3 物流网络规划理论
        2.3.4 精益运营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理论分析
    3.1 我国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1 主要问题
        3.1.2 问题成因分析
    3.2 成本导向的提出与思想内涵
        3.2.1 成本导向的提出
        3.2.2 成本导向的思想内涵
    3.3 成本导向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的要求
        3.3.1 系统科学
        3.3.2 规模化
        3.3.3 组织协调
        3.3.4 高智能水平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
    4.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形态设计
        4.1.1 物流网络的基本形态
        4.1.2 轴辐式网络的适用性
        4.1.3 多枢纽单分配二级混合轴辐式网络形态
    4.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模型构建
        4.2.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4.2.2 符号说明
        4.2.3 网络模型
    4.3 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模型求解
        4.3.1 模型求解算法选择
        4.3.2 禁忌搜索算法设计
        4.3.3 模型求解流程
    4.4 应用实例——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
        4.4.1 宁镇扬区域的城乡物流基础与物流需求分析
        4.4.2 宁镇扬区域的备选城市节点评价
        4.4.3 宁镇扬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成本最优构建方案决策
        4.4.4 成本最优的宁镇扬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方案分析
        4.4.5 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方案的现实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作
    5.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1+N聚合运作模式
        5.1.1 1+N聚合运作模式的提出
        5.1.2 1+N聚合运作模式构想与创新
        5.1.3 1+N聚合运作模式的潜在逻辑
    5.2 1+N聚合运作模式下多物流服务商的关系协调
        5.2.1 问题描述
        5.2.2 1+N聚合运作模式下多物流服务商的合作博弈模型
        5.2.3 多物流服务商联盟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5.2.4 多物流服务商联盟的二阶段利益分配机制设计
        5.2.5 算例分析
        5.2.6 多物流服务商的关系协调措施
    5.3 1+N聚合运作模式下网络运营方与物流需求方的关系协调
        5.3.1 问题描述
        5.3.2 建模假设与主体期望效用函数确定
        5.3.3 城、乡物流需求方不合作情形下的激励机制
        5.3.4 城、乡物流需求方合作情形下的激励机制
        5.3.5 最优激励机制的数值模拟
        5.3.6 网络运营方与城、乡物流需求方的关系协调措施
    5.4 基于云计算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1+N聚合运作
        5.4.1 云计算技术对1+N聚合运作的支撑作用
        5.4.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云物流平台搭建
        5.4.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仿真
    6.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分析
        6.1.1 仿真目的与系统边界说明
        6.1.2 因果关系分析
    6.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SD模型构建
        6.2.1 流量存量图
        6.2.2 变量说明
        6.2.3 动力学方程
    6.3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SD模型检验
        6.3.1 参数估计
        6.3.2 模型检验
    6.4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仿真结果分析
        6.4.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转效率情况
        6.4.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成本情况
        6.4.3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效益情况
    6.5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作方案有效性验证
        6.5.1 引入关系协调机制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6.5.2 采用云物流技术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6.5.3 实施1+N聚合运作模式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保障研究
    7.1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奠定建设基础
        7.1.1 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7.1.2 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
        7.1.3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7.2 培育壮大城乡物流主体,提高自生能力
        7.2.1 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7.2.2 增强小微物流企业活力
    7.3 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业务瓶颈
        7.3.1 鼓励云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
        7.3.2 鼓励绿色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
        7.3.3 鼓励生鲜农产品包装技术创新与应用
        7.3.4 鼓励多温共配技术创新与应用
    7.4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
        7.4.1 统一城乡物流操作标准与技术规范
        7.4.2 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营的监督管理
        7.4.3 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用地与资金支持
    7.5 扩大城乡物流需求,增强运行动能
        7.5.1 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
        7.5.2 促进物流上游产业发展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禁忌搜索算法程序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10)考虑横向整合的库存路径动态区域定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供货商管理库存(VMI)理论
        2.1.1 VMI的定义
        2.1.2 VMI的特点
        2.1.3 VMI的应用条件
    2.2 供货商横向整合理论
        2.2.1 供货商横向整合的定义
        2.2.2 供货商横向整合的动因分析
        2.2.3 供货商横向整合的实施条件
        2.2.4 供货商横向整合的实施途径
    2.3 库存路径定价(IRPP)理论
        2.3.1 IRPP的定义
        2.3.2 IRPP的模型特征
        2.3.3 库存路径动态区域定价(IRDRP)的定义
        2.3.4 IRDRP的模型特征
3 考虑横向整合战略的IRDRP模型
    3.1 问题的提出
        3.1.1 问题描述
        3.1.2 问题假设
    3.2 考虑横向整合的IRDRP模型
        3.2.1 参数说明
        3.2.2 模型的建立
        3.2.3 模型分析与求解
4 算例验证与分析
    4.1 算例描述
    4.2 算例求解分析
        4.2.1 定价对比分析
        4.2.2 送货量及库存对比分析
        4.2.3 行驶路线及效益对比分析
    4.3 敏感性分析
    4.4 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
        4.4.1 研究结论
        4.4.2 管理启示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共同配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枢纽共享与共同配送的双轴辐式网络合作优化研究[D]. 胡晶晶. 上海海事大学, 2021
  • [2]城市交通能源供应网络优化研究[D]. 徐光灿. 重庆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众包的城市快递末端共同配送服务站点选址研究[D]. 毕可欣.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HG物流集团临港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构建研究[D]. 庄光运. 海南大学, 2021
  • [5]推动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若干思考[J]. 甘家华,刘佳昆,李弢,陈波莅. 城市交通, 2021(02)
  • [6]南昌市A企业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共享模式研究[D]. 邓素美. 南昌大学, 2020(03)
  • [7]不同决策模式下生鲜供应链库存-配送策略研究[D]. 李寒冬.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共同配送模式下末端设施选址及路径规划研究[D]. 司昊.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9]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D]. 戴盼倩. 江苏大学, 2020
  • [10]考虑横向整合的库存路径动态区域定价[D]. 于泽涛.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协同配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