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椭圆的数值计算

近似椭圆的数值计算

一、近似椭圆的数值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郭宇飞[1](2021)在《激光熔覆Inconel 625合金组织演变的数值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钢铁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而激光熔覆技术的出现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表面改性工艺,激光熔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基材表面的性能,延长材料使用年限,但激光熔覆时熔覆层具有高温、快速、复杂的冶金特点,熔覆层在成型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采用传统的试验方法难以进行实时研究,故而,探索一条新的研究熔覆层成型过程的途径就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而数值模拟技术可以直观的重现激光熔覆时温度场和微观组织的演化,且研究周期短,节约资源,目前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本文分别构建了有限元模型和有限差分模型,针对两种模型的建模过程、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元胞自动机模型耦合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拟在熔覆Inconel 625合金时,温度场分布计算采用有限元模型,微观组织演变模拟采用有限差分模型。通过有限元模型对单道以及多层多道激光熔覆时温度场的演化进行了仿真,温度场呈近似的椭圆状分布,熔覆区域热量高度集中;多道激光熔覆时,前一道熔覆过程会对后续熔覆过程产生预热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试样不同节点热循环曲线的转变规律,研究了不同熔覆工艺参数下温度场的演变状况,当激光功率增大,熔覆温度升高,激光扫描速度加快,熔覆温度降低。并针对模拟的温度场结果进行了验证性试验,模拟的熔覆层外貌轮廓及尺寸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在有限差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晶体生长的元胞自动机-有限差分(CA-FD)模型。通过对熔覆层中等轴晶的生长以及溶质偏析进行模拟,证明了所建模型能够正常运行且稳定性良好。采用CA-FD模型对单道和多层多道熔覆层中晶体的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的晶体形核与生长过程符合晶体凝固学理论,并揭示了不同参数对晶体形貌的影响规律:随着形核基底数的增多或激光扫描速度的加快,熔覆层中晶体数量增多,晶体尺寸减小;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熔覆层中晶体数量减少,晶体尺寸增大。同时,对所模拟的晶体形貌结果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基于所建的晶体生长CA-FD模型,构建了相转变CA-FD模型和三维晶体生长CA模型,实现了熔覆层凝固过程相转变以及三维等轴晶的数值模拟,发现熔覆层微观组织最终由γ+NbC+Laves三相组成;随着过冷度的增大,晶体生长速度加快,晶体发生粗化,二次枝晶数量增多;随着扰动振幅的增大,二次枝晶数量增多,一次枝晶和二次枝晶都有所细化。同样的,对相变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模拟的相转变过程较为合理。综上所述,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激光熔覆Inconel 625合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明了熔覆时熔覆层温度场和微观组织的演化机理,揭示了不同参数对熔覆层凝固过程的影响规律,为熔覆工艺的选取和熔覆组织的调控提供借鉴。

朱俊福[2](2021)在《深部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煤系地层沉积岩的成层特征以及层间的岩性差异,使煤矿巷道围岩的结构类型较多,其围岩松动圈的形成、范围、形状等特征也更为复杂。为此,论文以围岩松动圈巷道支护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基于Mohr-Coulomb准则、Drucker-Prager准则和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等三种强度准则的松动圈理论求解方法进行分析与评述;然后采用“深部地下工程结构失稳全过程模拟试验系统”,设计了6个相似材料模型进行模拟试验,并与15组数值模拟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研究深部高应力条件下层状岩体巷道开挖、围岩变形及破坏后松动圈的演化发展机理;在以上2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进行方案设计,提出深部大松动圈围岩穿层巷道协同控制方案,成功的进行了深部巷道工程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在基于三种强度准则的松动圈计算方法中,获得了M-C准则、D-P准则相对于H-B经验强度准则计算的松动圈半径偏小的影响因素,且一般均小于现场实测值,因此,特别强调支护设计时其松动圈的计算值与现场测试值相互校核的必要性。针对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解析有关边界条件设置、岩石强度软化方法、非圆形断面标准化等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相比而言对围岩塑性区的计算理论上则比较严谨。(2)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呈跳跃性的梯级发展特征,其范围和形态受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控制,呈现正交各向异性特性,其对称轴垂直岩层且过巷道形心;当侧压系数小于1.0时,层状岩体巷道的顶部首先产生松动圈,其次是巷道两帮,而且两帮松动圈均较顶底部大;当岩层垂直方向与巷道底角平分线方向一致时,该底角部位松动圈将明显增大,而岩层倾角对松动圈大小和范围的影响并不显着。(3)软弱层处于巷道位置使巷道发生明显的偏压破坏现象,整体呈现明显的非对称变形特征,其松动圈和巷道破坏特征在巷道各部位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对此应采取局部如加长加密锚杆锚索等加强支护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支护的作用对软弱层附近的松动圈影响较大,而对远离软弱层的巷道部位则影响较弱。(4)现场测试数据显示河南城郊煤矿深部试验巷道的大松动圈围岩具有软岩、高应力和膨胀性三大特点,由于主应力相差很大,产生较大的偏应力导致巷道稳定性差;以喷网协同、锚杆和锚索协同,结合注浆的预应力协同控制技术,加强上帮底角部位和下帮拱肩部位的支护和加固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深部开采大松动圈围岩穿层巷道的稳定性问题。该论文有图107幅,表12张,参考文献186篇。

苏明宇[3](2020)在《基于DUGKS方法的液滴在剪切流中变形过程的数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滴悬浮在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流体中,在剪切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剪切作用大到一定程度时,液滴会变形至破裂,分裂出多个小液滴。液滴在不相溶流体中受剪切作用发生的变形和破裂在工程、生物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例如微流体技术和乳化液工业。液滴在均匀剪切流中的变形过程可以由剪切力与表面张力之比(毛细管数)、液滴粘度与外部流体粘度之比(粘度比)和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雷诺数)来描述。但是,在工业实际中,比如微流控芯片中,管内流动与液滴形变均受到壁面约束的影响。因此,需要额外考虑壁面约束来描述剪切两相液滴系统。本研究利用基于相场理论的离散统一气体动理学(DUGKS)两相模型,研究初始圆形的二维液滴在壁面相对运动引起的剪切流作用下的变形过程。除了上述物理参数,液滴变形还可能会受到数值方法中二个数值参数的影响:就是佩克莱特数(:对流扩散与相场模型里的数值扩散的比值)和卡恩数(:界面厚度W与初始液滴半径R之比)对数值计算精度与数值稳定性的影响。论文重点是分析毛细管数、粘度比、壁面约束以及雷诺数对液滴变形的影响。通过数值实验,发现对于缓慢剪切流动,当液滴半径为界面厚度的10倍且佩克莱特数小于1时,数值耗散较大,计算结果会不准确。在给定界面厚度的情况下,卡恩数越高,数值耗散越大。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初始液滴半径小于10W或者卡恩数大于0.1,液滴的变形参数由于数值耗散会无法准确模拟。不考虑流体惯性,液滴在小毛细管数条件下会变形至近似椭圆。毛细管数越大,液滴的变形参数越大,倾斜角越小,与文献结果吻合。考虑壁面效应时,不同粘度比下的剪切流中二维液滴的变形参数和毛细管数仍然近似线性相关,但是比例因子与壁面约束和粘度比有关。壁面约束大于0.4时,即使液滴依旧变形为近似椭圆状,Taylor模型不再适用,说明壁面效应不能忽略。较大毛细管数和粘度比下的DUGKS结果与文献三维结果存在偏差,但是与文献中二维变形问题的预测一致,说明了DUGKS两相模型结果可靠,也为二维液滴问题与三维问题存在定量偏差提供了新的数据。研究发现,在有限雷诺数或比较大的毛细管数条件下,液滴的稳态形状明显和椭圆有偏差,并且这种偏差随着壁面约束而增强。本研究证明了结合相场理论的DUGKS两相模型可以成功应用于液液两相流的研究中。

蒋鑫越[4](2020)在《翅片式氟盐冷冻阀传热及运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钍基熔盐堆(Thorium-based Molten Salt Reactor,TMSR)作为六种第四代核能系统之一,具有固有安全性、中子经济性好、放射性废物少、功率密度高和防止核扩散等优点。以高温氟盐为主要工质的冷冻阀是熔盐堆第二停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安全部件,被用来保障熔盐堆的安全有效运行。发展安全、可靠、非能动的冷冻阀是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的长远需求。目前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已研发的冷冻阀属于能动设备,需要外部动力对冷冻阀进行强迫冷却或加热以实现阀体的关闭及开启功能。由于冷冻阀复杂的几何结构和独特的应用场景,对其传热特性的研究少有文献报道。针对TMSR的工程需求,本文开展了翅片式非能动冷冻阀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工作。首次将翅片与冷冻阀相结合,通过设计翅片结构参数,研制了翅片式冷冻阀及实验装置,开展了翅片式冷冻阀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测试;并首度基于真实的工况对翅片式冷冻阀内熔盐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通过熔盐传热及相变分析模拟了阀体关闭过程中冷冻塞的生长过程以及阀体开启过程中熔盐的熔化过程。本论文增强了冷冻阀的非能动散热能力,实现了冷冻阀的非能动关闭,简化了冷冻阀的附属设备,可为TMSR冷冻阀的非能动设计提供技术参考。具体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以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设计的一型冷冻阀(TMSR-FV1)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稳态传热分析,发现稳态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有限元方法对冷冻阀进行传热分析的合理性。接着,在此基础上进行翅片式冷冻阀的结构设计。结合稳态传热分析及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翅片形状、翅片高度、翅片间距、翅片厚度等因素对翅片式冷冻阀冻堵效果的影响,获得了冻堵效果较优的翅片式冷冻阀型式。稳态温度计算表明,该翅片式冷冻阀有效降低了冷冻阀内的中心熔盐温度,其冻堵效果优于一型冷冻阀在自然冷却条件及在流量为176m3/h冷却风强迫吹扫时的冻堵效果。其次是对正交试验获得的冻堵效果较优的翅片式冷冻阀进行传热及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通过搭建翅片式冷冻阀实验装置对该翅片式冷冻阀进行了稳态、瞬态及近似非能动开启性能测试,证明了该翅片式冷冻阀具备非能动关闭功能,其在自然冷却条件下的扁平段贴壁温度比176 m3/h冷却风强迫吹扫下的一型冷冻阀相应温度低10.97%。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中进行翅片式冷冻阀关闭及开启实验的设定温度范围为530℃至725℃。设定温度为650℃时,翅片式冷冻阀的性能最优,关闭时间及开启时间分别为26.5min和28.5min。最后,对翅片式冷冻阀在设定温度650℃工况下阀体内熔盐的相变过程进行模拟,给出了阀体内熔盐凝固及熔化相变过程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在熔盐相变的模拟过程中,对翅片式冷冻阀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自然对流的存在会导致阀体温度分布不对称。此外,冷冻阀关闭时需要阀内扁平段冷冻塞全部凝固,而开启时则不需要扁平段冷冻塞全部熔化。这使得冷冻阀更难实现关闭,在实际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应为冷冻阀的冷却功率留有充足的裕量,尽量使关闭时间趋于保守。

倪秋奕[5](2020)在《基于离散元方法的路用集料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集料是沥青混合料等路面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料的良好级配以及颗粒之间的嵌挤与摩擦作用对柔性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显着的影响。但由于集料是离散性的结构并具有非线性力学特征,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的传统力学试验和计算方法对于描述级配变化与形态变化对集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基于离散元方法建立集料数值模型,开展虚拟单轴贯入试验、三轴压缩试验与三轴剪切试验,分别测试不同级配组成与不同形态特征的集料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与变形特性,通过分析集料在荷载作用下的细观力学响应与结构特征变化,从细观层面研究级配组成、形态特征对集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初步探索了集料级配对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关系,为沥青混合料设计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颗粒间采用线性接触模型,建立集料数值模型并开展虚拟三轴压缩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细观参数下试样的宏观力学响应,建立细观参数与宏观参数之间的联系,依据经验取值,确定了接触模型的细观参数。(2)设计了7组不同的级配组成,生成反映实际级配特征的虚拟集料试样,开展虚拟单轴贯入试验与三轴压缩试验测试集料的承载能力与变形特性,并通过提取贯入试验过程中试样内部接触力的分布与变化、位移的分布与变化、球域配位数等信息建立集料细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的联系,研究了级配组成对集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AC-20中值级配与4.75mm筛孔通过率为35%的SAC-25级配承载能力、抵抗变形能力比较高,4.75mm筛孔通过率为40%的SAC-25级配承载能力差,4.75mm筛孔通过率为30%的SAC-25级配抵抗变形能力差。(3)对不同级配集料开展沥青混合料室内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与劈裂试验,研究级配组成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AC系列级配集料的CBR值大小与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车辙动稳定度大小一致,集料的承载能力对沥青混合料的承载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关系;SAC系列级配集料的贯入平均位移量大小与沥青混合料车辙变形量大小一致,集料的细观结构特征变化对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变形有一定的影响关系;集料的承载能力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关系。(4)基于三维几何图形构建了反映三维形态特征的集料颗粒,以椭圆体、六面体、针状、片状颗粒来描述粗集料的三维形状特征,以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颗粒描述集料的棱角特征,以簇颗粒表面摩擦系数描述集料的纹理特征,开展虚拟三轴剪切试验、单轴贯入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分析颗粒的形态特征对集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立方性集料的抗剪性能、承载能力最优,球体颗粒的抗剪性能、承载能力较差;表面粗糙、经破碎的碎石集料的抗剪性能、承载能力优于表面光滑、近似球体的砾石集料。

黄海滨[6](2019)在《深基坑施工对近接地铁盾构隧道变形的影响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空间的大开发,不可避免地要在既有建构筑物附近进行施工,涌现出大量的岩土工程新问题。基坑开挖规模、深度越来越大,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基坑开挖过程中卸载、降水、振动、加载等作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周边环境,引起周边既有建构筑物产生变形、倾斜、隆起、沉降等影响。特别是在地铁盾构隧道周边进行深基坑施工时,由于隧道对这些影响非常敏感,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还要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因此对于该类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监测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从而引出了深基坑开挖对近接地铁隧道影响的新课题。本文以此为背景,针对深基坑开挖对地铁盾构隧道影响的特点,采用室内土工试验、模型试验、理论推导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类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控制措施进行系列研究,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对近接地铁盾构隧道变形影响因素及控制理论、地铁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整理、归纳及总结。根据近接地铁盾构隧道深基坑工程的特点,提出相应近接地铁盾构隧道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流程,从周边环境、变形控制标准、变形控制设计、施工过程控制、工后再评估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通过常规室内压缩回弹试验,研究广州典型土体压缩回弹变形特性,对各土样的回弹率、回弹模量与卸荷比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卸荷比是影响回弹变形的关键因素,各种土孔隙比的变化与施加荷载、土样类别等密切相关。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土体回弹变形量计算公式进行推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同时研究了减小坑底土体回弹变形量的措施。为深入研究深基坑开挖对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基于纵向等效连续化模型,考虑接头刚度、横向变形等关键因素对盾构隧道纵向等效刚度有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修正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根据相似理论,采用模型试验对隧道纵向等效刚度有效率取值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考虑隧道与土体的相互作用,采用双面弹性地基梁模型分析隧道纵向变形,建立隧道与地基土之间的耦合方程。最后将所得成果应用于工程实例计算,并与数值计算及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土体回弹变形规律及隧道纵向竖向变形影响规律,应用两种措施来控制基坑开挖引起隧道纵向竖向位移。一种是外部增强加固措施,控制地铁隧道隆起变形的关键在于控制基坑土体回弹变形;另一种是对隧道结构自身进行加固,使隧道具有更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前面研究成果,对深基坑施工引起隧道变形控制措施进行实例分析和总结研究,最后对施工过程的监测控制进行相关论述。本文结合深基坑工程实例,基于变形控制理论、试验研究及理论推导等成果,探讨该类工程在复杂条件下设计、施工实践及现场实测呈现的新特点及新规律,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研究,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袁梅[7](2019)在《高梯度磁选中介质磁场分析与参数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高梯度磁选机是一种高效物理分选设备,利用其内包含的聚磁介质磁场来实现矿物的有效分离,在微细粒弱磁性矿物分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高梯度磁选受众多因素影响,能够用于指导实践的相关理论仍然十分匮乏。研究聚磁介质磁场分布及其与分选效率之间的关联,有助于综合分析颗粒受力情况以确定适宜的聚磁介质,继而对分选条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对提升高梯度磁选效率以及开发新型磁选设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保角变换是采用解析的复变函数来实现由物理平面到计算平面的变换,在物理学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本论文首先阐述了用保角变换法求解具有复杂边界的高梯度磁场定解问题的基本过程。然后用保角变换的直接解法和数值解析结合法分别计算单丝圆形及多丝介质(截面形状为圆形、菱形、椭圆形、多边形等)磁场,获得磁场强度、磁场梯度以及比磁力密度等分布情况。文中还提出了高梯度磁选综合模型的构建原则以揭示磁场分布与分选效率间的联系。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保角变换的数值解析结合解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数据量小、适用性强的特点,能用统一的形式完成复杂边界条件的矢量计算,从而精确计算高梯度磁选机内部的磁场分布。(2)介质表面比磁力密度的强弱及分布对颗粒的捕集有重要影响。对于圆形介质,应该依据介质半径R来确定适宜的水平D和垂直间距L。其中垂直间距D≈2R,水平间距L需依据给矿情况及六边形单元磁场分析结果来确定。(3)高梯度磁选机内部磁场分布遵循能量守恒法则,当介质沿背景场强方向变得尖锐时能够强化聚磁效应。表面粗糙且有棱角的介质因磁场分布存在较大起伏,更有利于目的磁性矿物的回收。文中还由单丝圆形介质梯度匹配计算法导出多丝圆形介质的比磁力变化率这一概念。对应于比磁力变化率曲线中出现的两次峰值,结合矿粒离开捕集区的竞争力计算公式以及高磷鲕状赤铁矿高梯度磁选试验结果,文中建立了介质对给矿粒度的约束条件方程。为验证粒度约束条件方程的有效性,文中以攀钢某含钛铁尾矿的钛回收为例在实验型周期式脉动高梯度磁选机(SLon-100)中进行实际试验。通过对铁尾矿的定量分析、计算介质的比磁力变化率、测定粒度对矿浆黏度的影响等方式确定与该介质相匹配的粒度区间和利于设备运行的优化参数条件。原Ti O2品位为13.44%的铁尾矿经弱磁、分级等方式处理后作为样本,其Ti O2品位为18.55%,最大粒径为106μm,最小控制粒径53μm以下含量为19.77%。依据方程计算结果进行高梯度磁选试验,经一次分选能获得Ti O2品位为29.46%、回收率为91.36%的钛精矿,两项指标均优于其它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依据给矿粒度约束条件进行给矿粒度控制,能够实现比磁化系数相近矿物(文中为辉石与钛铁矿)的有效分离,为这一类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颜昊[8](2019)在《含裂纹故障的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在机械设备中,旋转机械是最为重要的一种,但是由于其高转速、高负载、工作环境恶劣等原因,常常发生诸如裂纹、碰摩等故障,对其安全、稳定、有效的运行造成巨大威胁。同时非线性油膜力会产生复杂的外激励,更加加剧了转子运行时的不稳定性。因此,本文对含裂纹双圆盘转子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在非线性油膜力和碰摩力作用下含裂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以期在改进转子设计参数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建立含裂纹和碰摩故障的双圆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列出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且进行无量纲处理。通过编写四阶龙格库塔法的C语言程序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运用分岔图、相图、庞加莱截面图、轴心轨迹图、时间历程图等分析含裂纹和碰摩故障的双圆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通过确立定子刚度kc、转子偏心量u1、阻尼系数c1、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δ、摩擦系数f等五个基础参数,讨论转子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混沌运动以及倍化分岔、逆倍化分岔、霍普分岔等各种动力学行为。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定子刚度kc、转子偏心量u1、阻尼系数c1、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δ对系统的影响较大,摩擦系数f对系统的影响很小。同时,定子刚度kc越小,越有利于转子的稳定,总体上定子刚度应小于3.0X 107N/m;阻尼系数c1越大,系统混沌区域会推迟出现、减少、甚至消失,总体上阻尼系数应大于1600N·s/m;转子偏心量u1增大,会增加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并且会出现较多的混沌运动,总体上偏心量应小于0.03mm;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δ减小,会增加转子碰摩的机会,转子和定子会发生严重碰摩,故应该避免此类问题出现。其次,建立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的含裂纹双圆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列出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且进行无量纲处理。通过编写四阶龙格库塔法的C语言程序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运用分岔图、相图、庞加莱截面图、轴心轨迹图、时间历程图等分析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通过确立定子刚度kc、偏心量u2、阻尼系数c2、轴承处的转子等效集中质量m1、裂纹转子的刚度变化量△k作为基准参数,研究转子系统参数对转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非线性油膜力作用时,需要转子高转速工作(大于2500(rad/s)),则选择的定子刚度应小于3.0X 107N/m、偏心量小于0.04mm、阻尼系数大于2500N·s/m。需要转子中转速工作(大于1000(rad/s)且小于2500(rad/s)),选择的定子刚度应小于1.0X107N/m、偏心量在0.06mm左右、阻尼系数大于4000N·s/m,轴承处转子等效集中质量大于6kg都可以使转子系统处于较为稳定的单周期运动状态。而在低转速工作(小于1000(rad/s)),或者转子启动时,小的偏心量和小的轴承处转子等效集中质量会使转子更加趋于稳定。而对于裂纹,是绝对需要极力去避免,特别是要将裂纹刚度比控制在0.3以下。

张明明[9](2019)在《偏心高斯光束泵浦的高阶模式可控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文中研究说明在激光器中直接产生的诸如因斯高斯(IG)、拉盖尔高斯(LG)和厄米特高斯(HG)模式的激光具有光束质量好、相关性好的优点,在微粒操控、光学通信和激光加工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固体激光器是实现高光束质量、高光学转换效率高阶模式激光输出的一个重要光源。为了在固体激光器中直接产生高光学转换效率、高阶横模模式可调控激光输出,本文采用偏心高斯光束作为泵浦源,在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获得了高阶横模模式可控的脉冲激光输出。系统地研究了准直透镜的偏移距离对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直接产生高阶横模激光图样的影响。利用被动调Q激光器速率方程,结合偏心高斯光束在晶体中的分布情况对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产生不同横模模式激光振荡阈值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阐明了偏心高斯光束泵浦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产生模式可调控激光输出的机理和实现方法。提出了 Cr4+离子畴的概念,阐明了偏心高斯光束泵浦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产生模式可调控激光的物理机制。固体激光器普遍存在输出激光的高阶模式的种类单一、模式的可调控性差、激光器的光学转换效率低和激光器的结构复杂、操作维护困难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偏心高斯光束作为泵浦源来调控入射泵浦光的倾斜角度和泵浦光斑形状大小,在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直接产生高光学转换效率、模式可调控的脉冲激光输出。在激光实验中,通过侧向移动准直耦合系统中的准直透镜来产生偏心高斯光束。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偏心高斯光束的倾斜角度与准直透镜的偏移距离呈线性关系,而且偏心高斯光束的光斑形状随准直透镜偏移距离的增加而拉长。通过改变准直透镜的偏移距离,在偏心高斯光束泵浦的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获得了 LG、IG和HG模式可调控的脉冲激光输出。研究结果发现,在准直透镜的偏移距离△d小于0.06 mm的范围内,在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获得稳定的LG模式激光输出。当△d在0.06 mm到0.35 mm范围内时,在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获得了 IG模式激光输出,且随着准直透镜偏移距离的增大,IG模式的椭圆参数也逐渐增大。当△d大于0.35 mm时,在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获得了 HG模式激光输出。在偏心高斯光束泵浦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实验中获得了脉冲宽度为3~15 ns脉宽和峰值功率超过4 kW的LG、HG和IG模式可调控脉冲激光输出。在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所获得的LG和IG两种模式激光的光学转换效率高达41%,这是我们所知的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最高的光学转换效率。在理论上,根据偏心高斯光束与谐振腔中激光模式的匹配关系建立了高阶横模激光振荡的模型,通过数值计算阐明了偏心高斯光束泵浦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产生不同模式激光输出的模式竞争机制。IG模式种类繁多,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高效的脉冲IG模式激光依然较难获得。在众多的IG模式中,IGn,ne模式激光是构建涡旋阵列的理想光源,而在固体激光器中产生IGn,ne模式激光需要复杂的实验装置且阶数不易调控。本文提出利用裁剪偏心泵浦光束泵浦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获得阶数可控的IGn,ne模式激光输出。实验中,采用准直透镜偏移距离△d为0.15 mm偏心高斯光束作为泵浦光束,通过改变准直耦合系统中插入光阑的孔径大小,获得不同裁剪尺寸的裁剪偏心高斯光束。当入射泵浦功率为2.6 W时,在泵浦光没有被光阑遮挡的情况下,在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获得了 IG4,4e模式激光输出。随着光阑尺寸的减小,在裁剪系数分别为0.8、0.7、0.6和0.5的情况下,依次获得了 IG3,3e、IG2,2e、IG1,1e和IG0,0e模式激光输出。在裁剪偏心高斯光束泵浦的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获得了脉宽约为6 ns、峰值功率超过1 kW的IGn,ne模式(n从0到4)激光输出。根据裁剪偏心高斯泵浦光束与IGn,ne模式激光的耦合匹配关系建立了理论模型,阐明了裁剪偏心高斯光束泵浦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产生IGn,ne模式(n从0到4)激光输出的物理机制。为了进一步实现偏心高斯光束泵浦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实现IG模式激光的精细调控输出,探索了倾斜泵浦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产生IG模式激光的物理机制。在偏心高斯光束泵浦条件下,通过激光实验对比研究了连续Nd:YAG微片激光器和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输出激光模式。实验结果表明,Cr4+:YAG晶体对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产生IG模式激光输出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分析Cr4+:YAG晶体Cr4+离子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Cr4+离子畴的概念,从而为Cr4+:YAG可饱和吸收体中形成基于Cr4+离子畴的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对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直接产生IG模式激光的模式选择机制提供了新的思想。利用Cr4+:YAG晶体中Cr4+离子畴的空间分布情况和非线性可饱和吸收特性对激光模式振荡的选择性机理,结合偏心高斯泵浦光所导致的不均匀热透镜效应对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谐振腔内增益分布的影响,阐明了偏心高斯光束泵浦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中直接产生IG模式激光振荡的机理。该研究结果为研制高峰值功率、高光学转换效率、IG模式可调控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指导。

岳帅帅[10](2019)在《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偏应力和球应力演化规律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开采深度增加,深部沿空留巷所处的复杂地质力学环境使其围岩破坏特征和控制技术与浅部沿空留巷显着不同,尤其是深部充填留巷(工作面充填留巷)。近年来,深部充填留巷围岩控制问题是矿业科技工作者和岩石力学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根据塑性力学可知,围岩应力是偏应力和球应力的叠加,偏应力和球应力同时考虑了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相互作用,可以科学地揭示出深部留巷围岩应力演化与围岩变形破坏的相互关系。因此,用偏应力和球应力来分析岩体的应力状态,并以偏应力、球应力和塑性区三大指标提出的深部充填留巷围岩控制技术较以传统方法提出的控制技术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本文以邢东矿1126深部充填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基于应变软化本构模型)、理论建模分析和现场工程试验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邢东矿深部充填工作面所采用充填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深部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球应力和塑性区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球应力和塑性区的空间位置关系,深部充填留巷围岩控制原理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深部充填留巷围岩“三位一体+非对称支护”系统,并建立深部充填留巷围岩非对称支护结构相关力学模型,确定了深部充填留巷围岩非对称支护参数,形成了深部充填留巷围岩协同控制的原理方法,所得成果应用于现场工程实践。取得如下研究结论:(1)深部充填工作面充填材料的物理力学试验:充填体C2(水灰比5:1)较充填体C1(水灰比为6:1)更能适应深部矿井复杂力学环境;有侧压充填体较无侧压充填体具有较高的残余强度和良好的承载能力。因此,对充填体临空侧采用护表构件,能够显着提高浅部充填体的承载能力,以满足深部充填留巷围岩非对称大变形的支护要求。(2)深部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和塑性区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效应:①沿巷道轴向偏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规律表明,超前采动影响较明显区顶板约为32 m,底板和两帮均约为16 m;留巷采动影响较明显区顶板约为32 m,底板约为24 m,实体煤帮和充填体帮始终受留巷采动影响。②随工作面推进,留巷围岩偏应力以瘦高椭圆状→近似圆状→小半圆拱→大半圆拱→扇形拱进行时空演化,偏应力峰值带以顶底板→顶底帮角(实体煤侧)和实体煤帮进行转移,塑性区以近似椭圆状→近似圆状→半球状进行演化,偏应力和塑性区均呈非对称分布,且塑性区轮廓线位于偏应力峰值带内部,间距为0~2m,即偏应力峰值带位于弹塑性交界面区域。据此,得到了采空区充填体侧需进行重点加固、顶板需进行非对称加固以及顶底帮角、实体煤帮需控制偏应力峰值带以里不稳定岩体的稳定。同时,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偏应力峰值带均位于弹塑性交界面区域,偏应力峰值带扩张角与塑性区范围呈非线性正比,且偏应力时空演化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充填高度>采深>侧压系数>采高。(3)深部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效应:随工作面推进,巷道围岩球应力峰值由顶底板逐渐转移至实体煤帮,球应力分布形态由花瓣状逐渐演化为被球应力过渡带划分成的类双曲线形态。沿空留巷段,顶底板塑性区轮廓线位于顶底板球应力过渡带内部,间距为1~2 m,实体煤帮塑性区轮廓线位于实体煤帮球应力峰值位置内部,间距为0.2~0.6 m。因此,球应力过渡带位于弹塑性交界面区域,其对留巷围岩中未破坏岩体有“骨架支撑作用”,进而对留巷围岩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球应力过渡带均位于弹塑性交界面区域,其对留巷围岩起到“保护作用”,且球应力时空演化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充填高度>采深>侧压系数>采高。(4)基于深部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球应力和塑性区时空演化规律及其时空关系得到了偏应力峰值带、球应力过渡带及塑性区轮廓线的“三位一体”空间位置关系,提出了“三位一体+非对称支护”系统。建立顶板桁架锚索-钢管支架-单体支柱组合梁结构力学模型,并对巷旁钢管混凝土支架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约束条件下钢管混凝土支架临界压力,提出实现其稳定的保障措施,最终确定了深部充填留巷围岩非对称支护参数。(5)形成了深部充填留巷围岩协同控制的“三分区、三穿过、三覆盖、四位一体、五协同”原理方法,将其应用于邢东矿1126深部充填工作面运料巷(留巷),未出现钢管混凝土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压弯损毁及锚杆索支护失效等现象,实践表明,充填留巷围岩控制效果明显。

二、近似椭圆的数值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似椭圆的数值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激光熔覆Inconel 625合金组织演变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激光熔覆技术
    1.3 激光熔覆模拟研究进展
        1.3.1 激光熔覆温度场模拟进展
        1.3.2 激光熔覆组织演变模拟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温度场模型建立
    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2.1.1 定义材料属性及单元类型
        2.1.2 建立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2.1.3 施加热源
    2.2 有限差分模型建立
        2.2.1 试样内部传热方程
        2.2.2 定义边界条件
        2.2.3 差分方程的收敛性与稳定性
    2.3 模型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温度场模拟及分析
    3.1 单道激光熔覆温度场模拟
    3.2 不同工艺参数下温度场模拟
        3.2.1 激光功率对温度场演变的影响
        3.2.2 激光扫描速度对温度场演变的影响
    3.3 多层多道激光熔覆温度场模拟
    3.4 温度场模拟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微观组织演变过程的耦合模型建立
    4.1 宏微观温度场转变
    4.2 微观组织模拟条件简化
    4.3 晶体形核与生长模型
        4.3.1 晶体形核模型
        4.3.2 晶体生长模型
    4.4 溶质扩散与再分配模型
    4.5 模型检验
        4.5.1 模型运行检验
        4.5.2 模型稳定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微观组织演变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5.1 单道熔覆层晶体生长模拟
        5.1.1 熔覆层微观温度场模拟
        5.1.2 熔覆层晶体生长模拟
        5.1.3 熔覆层局部区域晶体生长模拟
    5.2 不同参数下晶体生长模拟
        5.2.1 形核基底数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5.2.2 激光功率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5.2.3 激光扫描速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5.3 多层多道熔覆层晶体生长模拟
        5.3.1 多层多道CA-FD模型建立
        5.3.2 多层多道熔覆层晶体生长过程模拟
    5.4 相转变模拟
        5.4.1 相转变模型建立
        5.4.2 相转变过程模拟
    5.5 模拟结果验证
    5.6 三维晶体生长数值模拟
        5.6.1 三维等轴晶生长过程模拟
        5.6.2 不同参数下三维等轴晶生长模拟
        5.6.3 三维多个等轴晶生长过程模拟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深部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深部层状岩体围岩变形、破坏与支护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于强度准则法计算围岩松动圈的分析与研究
    2.1 岩石强度准则法计算松动圈的基本假设
    2.2 基于Mohr-Coulomb准则求解
    2.3 基于Drucker-Prager准则求解
    2.4 基于Hoek-Brown准则求解
    2.5 解析法求解松动圈在层状岩体中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3 深部层状岩体巷道围岩失稳全过程模型试验
    3.1 模型试验系统
    3.2 试验方案设计
    3.3 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材料与模型制作
    3.4 试验加载方案
    3.5 试验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3.6 本章小结
4 深部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机理的试验分析
    4.1 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过程中的围岩破裂演化分析
    4.2 含软弱层围岩的松动圈及其与支护作用分析
    4.3 含软弱层围岩巷道的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层状岩体结构对松动圈形成机理的影响分析
    5.1 数值计算模型与方案
    5.2 加载方向对层状围岩松动圈的影响
    5.3 不同层状岩体结构对松动圈形成机理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深部大松动圈围岩穿层巷道协同控制的应用研究
    6.1 工程背景
    6.2 现场原位测试分析
    6.3 层状围岩非对称协同控制设计
    6.4 现场试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DUGKS方法的液滴在剪切流中变形过程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3 本课题的主要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2章 背景知识介绍
    2.1 相场模型
    2.2 两相流DUGKS算法
    2.3 变形参数的计算方法
        2.3.1 直接最小二乘法拟合
        2.3.2 改进的直接最小二乘法拟合
        2.3.3 超最小二乘法拟合
        2.3.4 拟合方法验证与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相平板泊肃叶流模拟研究
    3.1 问题描述
    3.2 稳态精确解推导
    3.3 两相泊肃叶流数值模拟
        3.3.1 参数设置
        3.3.2 数值解与精确解对比
        3.3.3 粘度比影响分析
        3.3.4 界面厚度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滴在Couette流中的变形研究
    4.1 静态液滴与拉普拉斯定律验证
    4.2 问题描述与模型参数选择
        4.2.1 佩克莱特数影响与选择
        4.2.2 网格分辨率影响与选择
    4.3 毛细管数对变形程度的影响分析
    4.4 粘度比对变形程度的影响分析
    4.5 壁面约束对变形程度的影响分析
    4.6 惯性对变形程度的影响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翅片式氟盐冷冻阀传热及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熔盐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2.1 熔盐堆的发展历程
        1.2.2 熔盐堆的研究现状
    1.3 冷冻阀简介及研究进展
        1.3.1 冷冻阀简介
        1.3.2 冷冻阀的实验研究进展
        1.3.3 冷冻阀的数值计算研究进展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冷冻阀的数值计算方法
    2.1 冷冻阀的数值模型
        2.1.1 冷冻阀的几何模型
        2.1.2 冷冻阀的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2.1.3 冷冻阀的物性参数
        2.1.4 冷冻阀的模拟结果分析
    2.2 冷冻阀模型验证
    2.3 翅片式冷冻阀冻堵效果评价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翅片式冷冻阀的结构设计
    3.1 翅片式冷冻阀的设计方法
    3.2 翅片形状设计
    3.3 纵向矩形翅片参数设计
        3.3.1 正交试验法简介
        3.3.2 正交试验方案
        3.3.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4 翅片式冷冻阀的稳态传热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翅片式冷冻阀实验装置的搭建与实验方案
    4.1 实验装置简介
        4.1.1 实验装置总体方案
        4.1.2 翅片式冷冻阀的加工工艺
        4.1.3 翅片式冷冻阀的封装及加盐
        4.1.4 试验台架
        4.1.5 测量系统
        4.1.6 加热器
        4.1.7 气路系统
        4.1.8 控制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
    4.2 实验内容与步骤
        4.2.1 实验内容
        4.2.2 实验步骤
    4.3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4.3.1 不确定度简介
        4.3.2 不确定度评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翅片式冷冻阀的传热及运行特性研究
    5.1 翅片式冷冻阀稳态温度分布随设定温度的变化
    5.2 翅片式冷冻阀瞬态温度分布随设定温度的变化
        5.2.1 翅片式冷冻阀关键时间随设定温度的变化
        5.2.2 设定温度为530℃下翅片式冷冻阀的温升过程
        5.2.3 设定温度为750℃下翅片式冷冻阀的冷却过程
        5.2.4 瞬态实验中阀内熔盐的最大升温速率及最大降温速率
        5.2.5 翅片式冷冻阀实验结果与一型冷冻阀实验结果的对比
    5.3 保温层对阀体近似非能动开启的影响
        5.3.1 有保温层对阀体近似非能动开启的影响
        5.3.2 无保温层对阀体近似非能动开启的影响
    5.4 实验中熔盐流动状态的近似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翅片式冷冻阀内熔盐的相变分析
    6.1 计算模型
        6.1.1 物理模型
        6.1.2 控制方程
        6.1.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6.1.4 计算网格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6.1.5 时间步长的选择
        6.1.6 数值计算方法及Fluent参数设置
    6.2 模型验证
    6.3 FLiNaK盐物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6.4 翅片式冷冻阀相变分析
        6.4.1 凝固过程分析
        6.4.2 熔化过程分析
    6.5 不同评价方法对翅片式冷冻阀关键测点温度的影响
    6.6 不同评价方法对翅片式冷冻阀关键时间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离散元方法的路用集料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集料级配研究
        1.2.2 粗集料形态特征评价研究
        1.2.3 离散元颗粒流数值模拟的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颗粒流的基本原理与数值建模研究
    2.1 颗粒流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2.1.1 基本假定
        2.1.2 计算原理
        2.1.3 边界条件
    2.2 接触本构模型及细观参数
        2.2.1 接触滑动模型
        2.2.2 线性刚度模型
        2.2.3 接触黏结模型
        2.2.4 平行黏结模型
    2.3 粗集料性能试验的离散元模拟
        2.3.1 粗集料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2.3.2 粗集料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2.3.3 单轴贯入试验仿真
        2.3.4 三轴压缩试验仿真
    2.4 细观参数与宏观参数关系
        2.4.1 初始模型的接触模型与细观参数
        2.4.2 有效模量
        2.4.3 刚度比值
        2.4.4 摩擦系数
    2.5 细观参数的确定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集料级配的力学性能研究
    3.1 粗集料级配组成
    3.2 具有级配特征的颗粒生成方法
    3.3 承载能力
        3.3.1 仿真试验结果分析
        3.3.2 贯入应力变化曲线
        3.3.3 细观力学响应分析
    3.4 变形特性
        3.4.1 仿真试验结果分析
        3.4.2 细观结构特征分析
    3.5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3.5.1 原材料
        3.5.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3.5.3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3.5.4 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集料形态的力学性能研究
    4.1 粗集料形态特征
    4.2 具有形状特征的颗粒生成方法
    4.3 抗剪特性
        4.3.1 三轴剪切试验
        4.3.2 形状的影响
        4.3.3 棱角的影响
        4.3.4 纹理的影响
    4.4 承载能力
        4.4.1 形状的影响
        4.4.2 棱角的影响
        4.4.3 纹理的影响
        4.4.4 针片状含量的影响
    4.5 变形特性
        4.5.1 形状的影响
        4.5.2 棱角的影响
        4.5.3 纹理的影响
        4.5.4 针片状含量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6)深基坑施工对近接地铁盾构隧道变形的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深基坑与近接地铁的关系
        1.1.1 地铁的发展及基坑环境问题
        1.1.2 深基坑近接地铁的主要问题
    1.2 基坑变形控制研究现状
    1.3 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研究现状
        1.3.1 理论分析法
        1.3.2 实测与试验法
        1.3.3 数值模拟法
    1.4 基坑开挖引起坑底土体回弹研究现状
        1.4.1 土体回弹特性研究现状
        1.4.2 土体回弹变形常用计算方法
    1.5 近接地铁隧道的深基坑工程研究进展
        1.5.1 上跨地铁隧道深基坑工程研究现状
        1.5.2 紧邻地铁隧道深基坑工程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近接地铁盾构隧道变形控制体系归纳整理
    2.1 影响近接地铁隧道变形关键因素
        2.1.1 地质条件
        2.1.2 基坑与地铁隧道的位置关系
    2.2 深基坑近接地铁盾构隧道变形控制流程
        2.2.1 近接地铁盾构隧道变形控制流程
        2.2.2 近接地铁盾构隧道变形控制指标
        2.2.3 近接地铁盾构隧道变形预测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坑土体回弹变形特性研究
    3.1 不同土层回弹特性研究
        3.1.1 室内试验
        3.1.2 试验结果分析
    3.2 基坑回弹变形量计算方法研究
        3.2.1 基坑回弹变形量计算公式推导
        3.2.2 工程实测数据验证
    3.3 减小坑底回弹变形量的措施
        3.3.1 基坑降水措施
        3.3.2 土体加固措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基坑施工对地铁盾构隧道纵向变形影响研究
    4.1 基坑施工开挖引起的附加应力
        4.1.1 附加应力理论计算
        4.1.2 基于Mindlin解的隧道纵向附加应力
    4.2 隧道纵向等效刚度研究
        4.2.1 隧道纵向等效刚度修正
        4.2.2 隧道纵向等效刚度有效率模型试验
        4.2.3 基于工程实例计算对比分析
    4.3 基坑开挖引起隧道纵向变形计算
        4.3.1 基于弹性地基梁与土体相互作用的隧道纵向变形计算方法
        4.3.2 工程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基坑施工引起地铁隧道变形控制措施研究
    5.1 外部增强加固措施
        5.1.1 拉槽开挖+土体加固
        5.1.2 抽条开挖+板锚(桩)支护
    5.2 隧道结构加固措施
        5.2.1 隧道周边注浆加固
        5.2.2 隧道管片加固
    5.3 施工过程监测
        5.3.1 自动化监测系统配置
        5.3.2 自动化监测遵循的原则
        5.3.3 自动化监测测点布置
        5.3.4 监测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创新及展望
    1.研究结论
    2.创新点
    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高梯度磁选中介质磁场分析与参数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高梯度磁选设备及理论发展现状
        1.1.1 高梯度磁选机发展历程
        1.1.2 高梯度磁选聚磁介质研究进展
        1.1.3 高梯度磁选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1.1.4 高梯度磁选研究的发展趋势
    1.2 常用电磁场研究方法
        1.2.1 磁场实验研究方法
        1.2.2 电磁场解析计算方法
        1.2.3 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1.3 保角变换与电磁场分析
        1.3.1 解析函数与平面场的边值问题
        1.3.2 保角变换的特点
        1.3.3 保角变换在磁场分析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1.3.4 保角变换在电磁场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1.4 研究意义、目标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及目标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圆形介质磁场保角变换法计算
    2.1 计算采用的保角变换类型
        2.1.1 分式线性(M?bius)变换
        2.1.2 许瓦兹-克里斯托夫(Schwarz-Christoffel)变换
        2.1.3 雅可比(Jacobi)变换
    2.2 单丝圆形介质磁场的解析计算
        2.2.1 磁场二维模型及初始条件
        2.2.2 磁场保角变换过程
        2.2.3 磁场解析法计算
        2.2.4 计算结果与分析
    2.3 多丝圆形介质磁场的数值解析结合计算
        2.3.1 磁场二维模型及其边界条件
        2.3.2 磁场保角变换过程及光滑区域处理
        2.3.3 磁场分布的数值解析结合计算过程
    2.4 多丝圆形介质磁场计算结果与比较
        2.4.1 磁场数值解析计算结果
        2.4.2 与其它方法的结果比较
        2.4.3 多丝圆形介质磁场的图形拟合
    本章小结
第3章 圆形介质磁场特性及对分选的影响
    3.1 高梯度磁选综合模型
        3.1.1 颗粒在介质磁场中的受力分析
        3.1.2 单丝圆形介质上颗粒聚集特征分析
        3.1.3 多丝介质高梯度磁选综合模型构建
    3.2 圆形介质比磁力变化率及其意义
        3.2.1 比磁力变化率与梯度匹配的关联
        3.2.2 多丝圆形介质的比磁力变化率
        3.2.3 多丝介质的梯度匹配的理论计算值
    3.3 圆形介质磁场特性对高梯度磁选的影响
        3.3.1 对比试验矿样及试验方法
        3.3.2 介质磁场特性及其比磁力变化率
        3.3.3 比磁力变化率对给矿粒度的约束性
        3.3.4 比磁力密度期望与脉动的关联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丝介质参数对分选的影响
    4.1 多丝圆形介质工艺参数对高梯度磁选的影响**
        4.1.1 对比试验与介质磁场计算模型
        4.1.2 垂直间距(D)对高梯度磁选的影响
        4.1.3 水平间距(L)对高梯度磁选的影响
        4.1.4 多丝圆形介质参数优化原则
    4.2 其它形状介质对高梯度磁选的影响
        4.2.1 统一磁场二维模型
        4.2.2 介质形状对高梯度磁选的影响
        4.2.3 多边形边数对高梯度磁选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梯度磁选参数优化设计
    5.1 矿样性质
    5.2 试验设备、方法及矿浆性质
        5.2.1 试验设备
        5.2.2 试验方法
        5.2.3 矿浆性质
    5.3 矿样定量分析
        5.3.1 矿样成分分析
        5.3.2 钛铁矿嵌布特征及解离分析
        5.3.3 矿样物性参数
        5.3.4 矿样全粒级筛析
    5.4 高梯度磁选参数计算
        5.4.1 介质磁场特性及其粒度适配性
        5.4.2 高梯度磁选条件参数初始化
        5.4.3 高梯度磁选脉动条件计算
    5.5 试验结果与分析
        5.5.1 给矿粒度筛析
        5.5.2 试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与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8)含裂纹故障的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2.1 混沌理论
        2.1.1 混沌的定义
        2.1.2 混沌的特征
        2.1.3 通向混沌的道路
        2.1.4 混沌与随机
    2.2 分岔理论
        2.2.1 分岔的产生与定义
        2.2.2 分岔的分类
    2.3 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2.3.1 分岔图
        2.3.2 时间历程图
        2.3.3 相图
        2.3.4 轴心轨迹图
        2.3.5 庞加莱截面图(Poincare截面)
    2.4 非线性动力学的数值计算方法
        2.4.1 龙格-库塔法(Runge-Kutta)
        2.4.2 Newmark-β法
    2.5 本章小结
3 含裂纹和碰磨故障的转子系统非线性研究
    3.1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
    3.2 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
        3.2.1 裂纹转子模型
        3.2.2 碰摩力模型
        3.2.3 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3 系统数值仿真及其分析
        3.3.1 定子刚度变化引起的动力学现象
        3.3.2 偏心量变化引起的动力学现象
        3.3.3 阻尼系数变化引起的动力学现象
        3.3.4 定子和转子的间隙变化引起的动力学现象
        3.3.5 摩擦系数变化引起的动力学现象
    3.4 本章小结
4 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的裂纹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4.1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
    4.2 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
        4.2.1 非线性油膜力模型
        4.2.2 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4.3 系统数值仿真及其分析
        4.3.1 定子刚度变化引起的动力学现象
        4.3.2 偏心量变化引起的动力学现象
        4.3.3 阻尼系数变化引起的动力学现象
        4.3.4 轴承处的转子等效集中质量变化引起的动力学现象
        4.3.5 裂纹变化引起的动力学现象
    4.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偏心高斯光束泵浦的高阶模式可控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阶模式激光的应用
    1.2 LG、HG和IG模式的产生方式
        1.2.1 腔外产生高阶模式
        1.2.2 腔内产生高阶模式
    1.3 横模可调的固体激光器研究进展
    1.4 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产生高阶横模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阶横模的基本理论
    2.1 高阶横模的数学表达及相互关系
    2.2 微片激光器中激光模式振荡的阈值条件
    2.3 饱和反转粒子数分布
第三章 偏心高斯泵浦微片激光器产生模式可控的高阶横模
    3.1 偏心高斯光束泵浦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实验研究
        3.1.1 偏心高斯光束的产生与传输
        3.1.2 偏心高斯光束泵浦Nd:YAG/Cr~(4+):YAG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实验
        3.1.3 结果与讨论
        3.1.4 小结
    3.2 裁剪偏心高斯光束泵浦微片激光器产生IG模式可控激光实验
        3.2.1 裁剪偏心高斯光束的形成与实验方法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产生IG模式的机理研究
    4.1 连续和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输出高阶横模激光的对比实验
    4.2 模型建立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偏应力和球应力演化规律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研究现状
        1.2.2 充填开采研究现状
        1.2.3 沿空留巷研究现状
        1.2.4 偏应力和球应力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深部充填留巷工程概况及充填材料物理力学试验
    2.1 充填留巷工程概况
    2.2 高水充填体物理力学试验
        2.2.1 试验准备
        2.2.2 充填体物理力学试验
    2.3 本章小结
3 深部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时空演化规律
    3.1 充填留巷数值模型建立
        3.1.1 应变软化模型
        3.1.2 偏应力分析指标
        3.1.3 计算模型建立
    3.2 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和塑性区演化规律
        3.2.1 沿巷道轴向偏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规律
        3.2.2 留巷围岩偏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规律
    3.3 本章小结
4 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时空演化因素分析
    4.1 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时空演化影响因素
    4.2 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时空演化采深效应
        4.2.1 不同采深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分布曲线对比
        4.2.2 不同采深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分布云图对比
        4.2.3 不同采深充填留巷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对比
        4.2.4 不同采深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峰值和塑性区演化总规律
    4.3 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时空演化采高效应
        4.3.1 不同采高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分布曲线对比
        4.3.2 不同采高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分布云图对比
        4.3.3 不同采高充填留巷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对比
        4.3.4 不同采高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峰值和塑性区演化总规律
    4.4 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时空演化侧压系数效应
        4.4.1 不同侧压系数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分布曲线对比
        4.4.2 不同侧压系数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分布云图对比
        4.4.3 不同侧压系数充填留巷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对比
        4.4.4 不同侧压系数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峰值和塑性区演化总规律
    4.5 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时空演化充填高度效应
        4.5.1 不同充填高度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分布曲线对比
        4.5.2 不同充填高度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分布云图对比
        4.5.3 不同充填高度充填留巷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对比
        4.5.4 不同充填高度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峰值和塑性区演化总规律
    4.6 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时空演化因素权重关系
    4.7 本章小结
5 深部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深部充填留巷数值模型建立
        5.1.1 球应力分析指标
        5.1.2 计算模型建立
    5.2 深部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演化规律
        5.2.1 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分布曲线
        5.2.2 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峰值变化规律
        5.2.3 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分布云图
    5.3 深部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对比
    5.4 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时空演化因素分析
        5.4.1 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时空演化采深效应
        5.4.2 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时空演化采高效应
        5.4.3 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时空演化侧压系数效应
        5.4.4 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时空演化充填高度效应
        5.4.5 充填留巷围岩球应力时空演化因素权重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深部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与球应力演化的非对称控制及应用
    6.1 充填留巷围岩偏应力和球应力分布特征对比
    6.2 充填留巷围岩非对称支护结构
        6.2.1 充填留巷围岩“三位一体+非对称支护”系统
        6.2.2 顶板支护结构力学分析
        6.2.3 实体煤帮结构力学分析
        6.2.4 巷旁钢管混凝土支架稳定性分析
        6.2.5 充填留巷围岩结构力学模型
    6.3 充填留巷围岩非对称支护参数
        6.3.1 非对称支护参数确定
        6.3.2 非对称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6.4 充填留巷围岩协同控制的原理方法
    6.5 现场工程试验
        6.5.1 矿压观测方案和方法
        6.5.2 矿压观测结果及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近似椭圆的数值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熔覆Inconel 625合金组织演变的数值分析[D]. 郭宇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深部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朱俊福.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DUGKS方法的液滴在剪切流中变形过程的数值研究[D]. 苏明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翅片式氟盐冷冻阀传热及运行特性研究[D]. 蒋鑫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
  • [5]基于离散元方法的路用集料力学性能研究[D]. 倪秋奕.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6]深基坑施工对近接地铁盾构隧道变形的影响及控制研究[D]. 黄海滨.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高梯度磁选中介质磁场分析与参数优化设计[D]. 袁梅.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8]含裂纹故障的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 颜昊.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9]偏心高斯光束泵浦的高阶模式可控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D]. 张明明. 厦门大学, 2019(07)
  • [10]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偏应力和球应力演化规律与控制[D]. 岳帅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

标签:;  ;  ;  ;  ;  

近似椭圆的数值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