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标准将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环境标准将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一、环境标准将成为绿色贸易的壁垒(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芯[1](2020)在《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贸易壁垒的建立给我国的茶叶生产以及出口贸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中国茶叶出口企业遭受着难以克服的危机。因此,对我国茶叶贸易壁垒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茶叶出口贸易健康发展,占领国际市场,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结构的改善,优化资源配置,填补我国在茶叶贸易壁垒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缺,对中国茶叶出口企业有着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研究思路以中国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对绿色贸易壁垒理论研究结合实证分析总结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理论分析部分阐述了绿色壁垒形成同环境保护意识崛起密不可分,同时新贸易保护主义也成为绿色壁垒形成的理论基础,这正反应了绿色壁垒的隐蔽性特点。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主要有国际社会环保意识的完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绿色消费取向的形成、各国间贸易博弈以及每个国际自身科技水平差异形成。绿色壁垒的作用机制首先表现为数量控制机制,制定地区的高标准将未达标商品排除在外从而对进口商品进行数量控制;绿色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形成于高标准增加了出口商在产品生产检测包装等各方面的成本,从而使得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绿色壁垒的控制机制整体是一个动态抑制的过程,标准在不断调整中,对于进出口国而言,打通绿色壁垒是国家间贸易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本文将福建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福建省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但茶叶出口结构不够合理,种类单一,良种茶品类欠缺,生产技术标准落后,因此发达国家对福建茶叶的绿色壁垒表现为逐年增强,对福建茶叶出口影响很大。鉴于以上情况,本文选取的了福建近15年的茶叶出口数据,以农残限制项目数和农残限量值标准测量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结构的影响,选择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茶叶出口份额当作分析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国农药残留标准提高阻碍福建茶叶向发达国家出口,进口地区对农药残留限制项目数增加,同样限制出口份额。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对福建省乃至全国茶叶出口的政策建议,深化茶叶出口产业链、优化茶叶出口结构、完善茶叶生产标准化,提升检测标准体体系这些建议可为我国茶叶出口行业提供参考。

周艳芳[2](2020)在《绿色贸易壁垒环境下M乳制品有限公司出口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出口贸易大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目前中国作为东方巨人,正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是从国情出发,我国总体经济水平不够高,科技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尽管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问题已经给予关注,并同时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整改,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意识形成较晚,起步较慢,尤其在对于进出口贸易方面的环保专注力度不如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关于出口乳制品的质量标准以及环保标准不高。乳制品的出口量长期以来低于进口量,乳制品行业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且出口国家或地区相对集中,乳制品的类型也比较单一,近年来对于乳制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更是多种多样。因此,研究我国乳制品出口贸易过程中遇到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以及对其成因、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真实情况进行出口策略的优化研究则显得十分必要。此项研究对我国出口乳制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的加大,出口结汇的增加,都有很大推动作用。本文以M乳制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环境下乳制品的出口优化措施,即M公司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出口乳制品的对策。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以及世界贸易发展情况,通过对若干国家消费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对M公司外贸部负责人的访谈,指出乳制品出口过程中遇到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分析成因,并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对M公司乳制品出口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继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帮助国内乳制品企业提高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积极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国乳制品出口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金知柔[3](2014)在《韩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绿色贸易壁垒(GTBs:Green Trade Barriers)已成为国际贸易中很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农业部门和相关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绿色贸易壁垒是中国在进行出口贸易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将对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绿色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一种,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并且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频频以保护本国产业为由实行绿色贸易壁垒,从而限制进口其他国家的产品。这对于想要扩大出口和提高经济增长率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阻碍。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国因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农产品贸易方面。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阻碍,也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要想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的农产品贸易,就必须对当前所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深度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使中国最大限度地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本文以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时所产生的冲突问题为切入点,从中国内部原因和韩国内部原因两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各项统计资料对过去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种类、金额以及受韩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中国农产品的种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于中国如何应对韩国绿色贸易壁垒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具体的应对措施从政府、协会、企业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应对方法如下:第一,中国政府应该以韩国较高的贸易要求来督导自己,使本国的出口农产品逐步达到国际水准。第二,中国应充分利用国际贸易体制和规则,在合理地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兼顾本国利益。第三,相关部门应适当调整检验检疫制度,使其符合国际标准。第四,政府应给予农产品出口企业大力支持,使其在国际贸易中不受全球经济变动及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第五,企业应积极申请国际认证。第六,国家需要构建完善的GAP、产地标识、生产履历制度等认证体系。第七,企业应加强培养农产品品牌意识。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乃至国际贸易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去处理在贸易中出现的类似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和合理的手段去维护本国的利益。

徐娜[4](2013)在《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时间进入第十一年,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从而绿色壁垒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绿色壁垒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形成了一道阻碍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市场的障碍,阻碍了国际贸易自由化。作为国际贸易保护的一种形式,绿色壁垒在其间发挥着让人们不可小视的作用,但是绿色壁垒的出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仍存在不公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绿色壁垒也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以绿色壁垒的法律研究为主题,对健全的绿色壁垒法律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文章首先从绿色壁垒概念、特征、表现形式、成因分析以及绿色壁垒产生的法律条件和法理分析进行研究,力图说明健全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必要性;其次,文章对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欧盟绿色壁垒的法律,给予我国在绿色壁垒的法律方面的启示。文章最后提出了健全我国绿色壁垒的法律设想。在立法方面有待健全并且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和环境标志制度,同时政府部门之间需要协调。最终从法律中寻求解决绿色壁垒问题的根本措施。

李丽华[5](2013)在《论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文中提出环境标志是环境法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自1977年世界上第一个环境标志计划产生于德国以来,环境标志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实行,并随着其作用的体现而逐步得到重视和长足发展。环境标志的主要实施方式是由一定的机构或团体向经检测后符合特定环境标准的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发放证明,证明该产品或服务具有一定的环境友好性,并以此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向,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最终达到促使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的目的。显然,与传统环境法律制度不同,环境标志更注重市场化手段的运用,强调引导和刺激,并最终能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的采取对环境更加有利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方法,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因此,环境标志体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实行了环境标志。由于环境标志的基础是需要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环境标准,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的不同,各国的标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世界各国的环境标志都不太相同,也就是环境标志的国别化现象。这种国别化现象首先引起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反感。对企业而言,进入不同国家市场需要去申请不同国家的环境标志,这显然是一项极其繁琐和花费成本的事情;对消费者而言,如此五花八门的环境标志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实在不知该如何选择。另外,有些发达国家利用环境标志的国别化将其作为一种隐形贸易壁垒,希望达到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企业的目的,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遭受到很大的伤害。基于这些原因,世界亟需一套统一的环境标志体系。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必要性、统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统一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以及环境标准国际统一化的实现。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环境标志概述,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是环境标志的概念,是对环境标志定义的描述和环境标志的基本分类。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分类方法是Ⅰ型环境标志、Ⅱ型环境标志和Ⅲ型环境标志,这种分类方法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其所制定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中提出的。Ⅰ型环境标志是以自愿为基础的第三方认证计划,Ⅱ型环境标志是一种自我环境声明,Ⅲ型环境标志是一个量化的产品性能和环境信息的数据清单。第二节介绍了环境标志的性质,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来说明:环境标志是证明商标、是一种采用市场化手段的环境法律制度、是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第三节是对环境标志作用的概括总结,同样是基于三个角度,包括:作为证明商标体现出来的、作为环境法律制度体现出来的和在国际贸易中体现出来的。作为证明商标的作用在于证明、引导和促进。作为环境法律制度的最终作用在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形成,实现环境的逐步改善。在国际贸易中体现出来的作用主要是促进企业的生产革新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绿色化。第二章是环境标志的发展现状与分析,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是介绍环境标志在我国从其开始至目前的整体发展状况,包括环境标志在我国的产生、我国的环境标志法律体系和环境标志法律制度。第二节介绍了环境标志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包括德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环境标志现状。这些都是在世界上比较早实行环境标志的国家,因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节是对环境标志发展现状的分析。经过分析可以看出环境标志的现状是呈现国别化。所谓的国别化是指各国的环境标志计划在内容、所追求达成的目标以及实施的程序上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这种国别化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挫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被部分发达国家作为隐形的绿色贸易壁垒,从而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基于以上两点,我们需要一个国际统一的环境标志体系。因此,我们期待能实现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第三章是阐述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必要性,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是阐述了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必要性之一,这是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而言的。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中,发达国家暂时处于领先的地位,为了保持这种领先,它们常常使用一些方法来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从而维持它们自己的优势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WTO在国际贸易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WTO的基本原则,很多原来能使用的阻碍方法现在都不能再使用了,而环境标志作为一种新的隐形壁垒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视野。环境标志作为这种绿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伤害。第二节是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必要性之二,这是基于全人类的立场。因为环境标志的最终宗旨是改善环境,而因为环境标志的国别化现象对企业和消费者的挫伤,企业和消费者有可能选择不再参与环境标志。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显然环境标志的作用完全得不到展现的机会,其宗旨也不可能实现。第四章是分析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是从主观上的因素去考虑,可能遭遇到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对待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不同态度。因为目前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以国家作为基本单位,各国在国际事务中首先考虑的还是本国利益。加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各国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同,地理环境因素导致各国的环境资源特点不同,从而环境关注点也不同。因此,各国肯定会表现出一些不一样的态度。第二节是从客观上的因素去考虑,环境标志的技术标准难以统一。技术因素在环境标志中有着重要的体现,包括产品种类的选择、申请和认证程序等等都离不开技术手段的运用。而各国的技术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上面临两难选择。如果按照相对低的标准来实现统一,对实行高标准的发达国家来说就意味着倒退;如果按照相对高的标准来实现统一,很多发展中国家又难以达到。第五章是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理论基础。为了解决在统一化进程中遇到的障碍,我们应该从理论上去寻找一些支持。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是着眼于在国际法领域的相关理论:首先是全球环境问题出现后导致的主权概念的修正。现今的主权概念不再是绝对的,为了共同面对日益严重的国际环境危机,各国都应该对各自的主权进行一定的限制;其次是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国际合作是目前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具备的一项基本原则,在环境领域里同样也是适用的,并且众多全球环境问题的恶化对国际环境合作的呼声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再次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主要说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义务。发达国家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发展,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很多的破坏。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发展,从破坏的总体情况上来看,可能还达不到发展中国家之前对整个地球环境的破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达国家应该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责任。第二节是着眼于环境法领域的相关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公众参与原则和“全球环境法”等一些新概念的出现。这些理论都对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六章是分析了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现实基础,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经济领域的变化也引起了法领域的很多变化,例如引起了法的趋同化和国际化发展,而环境标志国际统一的实质就是法的国际化。第二节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统一过程的借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若干启示:第一,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二,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将是各国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第三,在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相关国际组织的作用;第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应该转变观念,积极促进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第三节是对环境标志国际互认的介绍。由于认识到环境标志国别化的缺陷,很多国家开始与其他国家实行环境标志的国际互认,即在一国取得的环境标志,经互认后在另一国同样可以使用而无需再申请。目前,这种国际互认的行为比较普遍。第四节是介绍区域性统一的环境标志的出现。例如北欧白天鹅计划和欧盟的欧洲之花计划,它们都是实现了区域性统一的环境标志。第七章是具体分析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实现途径,也是作者的一点创新。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是提出运用WTO机制实现各国主观态度的协调。WTO是世界上一个很大的国际组织,虽然它的宗旨是致力于贸易自由化,但由于环境与贸易的相生相伴、矛盾统一的关系,WTO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环境标志是一项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因此可以考虑将环境标志纳入WTO的讨论范围来解决。WTO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争端解决机制也比较完善,因此应该可以胜任这个任务。第二节是提出由ISO来实现环境标志技术标准整合的观点。ISO同样是世界上比较大的国际组织,其以技术的研究为主要工作,致力于国际标准的推广使用。ISO已然发布了ISO14020系列环境标志标准,因此完全有可能自己来制定一套统一的环境标志体系。

曹健[6](2013)在《论我国农产品出口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绿色贸易壁垒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中重要的非关税壁垒之一。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进出口贸易,利用其环境保护的优势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由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的重要措施。它对各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我国是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大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找到其突破方法,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四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明确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然后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如绿色关税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进行了阐述。最后在对绿色贸易壁垒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情况和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于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受绿色贸易壁垒冲击的法律原因。首先说明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受到绿色贸易壁垒冲击的法律依据。其次,对我国农产品受阻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第四部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方面说明。国际法方面,指出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性,要努力加入国际环境标准的制定,增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立法合作。国内法方面主要有加快与国际统一的环境标准法律体系的建设,完善绿色贸易法律制度的配套实施机制,加强环境税收法律制度建设和建立完善的绿色补贴制度,全面启动绿色贸易壁垒调查制度等。

张沛[7](2013)在《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低碳技术优势,以保护世界环境的名义提出对进口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碳关税的实质是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尽管遭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碳关税必将成为发达国家制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手段。中国是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产品具有明显的高能耗和高碳排特征,而且主要出口国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碳关税一旦开征将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认为,碳关税主要是通过成本控制机制、需求控制机制和创新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出口贸易抑制效应、贸易条件恶化效应、出口创新促进效应和出口流向转移效应等影响。由于中国纺织服装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高能耗、高排放和低附加值的特征明显,因此,碳关税实施后,高额的碳关税、低碳技术成本和碳标签、碳认证等相关销售成本的增加都将大大提升产品出口成本,从而削弱中国现有的成本优势,致使出口额明显下降;而且随着碳关税壁垒扩散效应的显现,从短期静态来看必将削弱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甚至大大增加中小纺织企业的关停风险。但从长期动态来看,若应对得当,其倒逼机制将形成低碳技术创新增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对外投资扩大效应,进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测算碳关税及其他主要相关因素对我国纺织服装业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与CO2排放强度之间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CO2排放强度越高,碳关税的实施强度也将越高,产品出口额降低幅度就越大;同时产品出口额与劳动力投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将严重影响产品出口竞争力;产品出口额与固定资产投入之间则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意味着中国整个纺织服装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而产品出口额与R&D投入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表明当前中国出口产品大部分属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中低端产品,科技贡献度低。利用进出口数据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及碳关税实施后可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形成影响和威胁的十五个国家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表明:目前中国纺织服装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但却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出口竞争力下滑的隐患;同时发展中国家里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和越南的出口竞争力则显示出较强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在服装出口方面;整个发达国家除意大利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外,其他国家都明显的落后于发展中国家,但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相对较高,美国则在十五个国家中位居末位。但随着碳关税的开征,目前的竞争格局将会被打破,中国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提高纺织服装业的低碳出口竞争力。通过建立“纺织服装低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低碳出口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显示:从成本优势角度看,随着中国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与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纺织服装业成本优势明显下降,同时中国人民币持续升值而主要竞争对手国则货币贬值趋势明显;但由于中国有着较完整、先进的产业链和覆盖面广的产业集群,近年来中国内需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因而尽管中国纺织服装业成本优势有所下降,但并没消失,尤其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从低碳与创新优势角度看,发达国家的人才与研发优势决定了其在纺织与低碳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并牢牢占领着全球价值链中低碳排和高附加值环节。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纺织与低碳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则以时尚的设计和卓越的品牌运营能力获取高额利润,因此,碳关税实施将有利于增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中国低碳创新优势虽比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但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各国政府低碳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情况看,中国同样是落后于发达国家但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而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的未来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政府及行业和企业的应对措施是否得当有效。面对碳关税,为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本文从四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方略:从国际层面上,中国应当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同时,坚持主张“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结成“反碳关税联盟”,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并加强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领域的合作,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从产业层面上,应着力于低碳创新优势的提升,在重视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开发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抢占低碳市场竞争制高点;积极打造自主优势品牌,加速品牌国际化,促进产业升级;与产业链相耦合,实现产业集群低碳化、创意化发展;实施规避碳关税的出口与对外投资战略。从企业层面上,则应以碳足迹为导向,将低碳理念贯穿于从研发设计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流程环节中,通过实施全过程的低碳化管理,打造低碳企业价值链。最后,从政府的国内政策层面上,应当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产业,并积极倡导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理念,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实现对中国纺织服装业低碳发展的支撑与保障,从而提高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从而提高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

赵辰[8](2012)在《后危机时期我国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贸易壁垒是近二十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作为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被广泛使用,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指各国以保护环境为名为限制国际间自由贸易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的措施。后危机时期,各国的环保标准日趋严格,绿色壁垒贸易逐渐成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武器。我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在对外贸易领域,尤其是出口领域,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农产品到如今的“碳关税”项下几乎所有的出口商品,都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推行对华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对象。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出发,论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起源、发展以及在后危机时期所表现出的新特点和新形式。在后危机时期,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标志与绿色包装、绿色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更加严格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诸如动物福利制度和“碳关税”等新形式。此外,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认为,绿色补贴是一国政府推行贸易保护的短期内最优选择,绿色贸易壁垒正是由于其负面影响相对较低而成为了各国进行贸易保护的首选。在此基础上,论文从消极和积极两个角度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指出绿色贸易壁垒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后,论文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和对策。政府应在研究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制定合适的贸易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体系;行业协会应建立预警机制,积极指导并组织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和纠纷;企业在提高产品绿色属性的同时,应该大力开展绿色营销,充分利用外资,实行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总之,我国只有积极采取应对策略,才能将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彭贵友[9](2008)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贸易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动向,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各国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直接或间接地限制甚至禁止了某些产品的贸易,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并且随道各国环保票准的日趋严格,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形式。在贸易与环境的矛盾下,绿色贸易壁垒便成为他们实施贸易保护的有力武器。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绿色贸易壁垒已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几乎波及到我国对外贸易的所有领域。因此,系统地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构筑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从理论上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一般影响,认为从政府角度来说绿色补贴是从短期来计较好的一个选择。随后从实践角度分析我国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并以最近开始受到绿色贸易壁垒阻碍日趋严重的家具行业为例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黄西艳[10](2007)在《绿色壁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以纺织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自由贸易的不断展开,环境问题日益凸现,自由贸易似乎成了环境恶化的根源,于是一些国家以环保之名对进口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绿色壁垒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本文引入Oates模型来从理论上分析绿色壁垒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引入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论述绿色壁垒对产品差异化的影响,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不同阶段,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而收入水平的差距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产生了不同的偏好,这种需求偏好弱化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强化了发达国家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纺织业为例从成本和差异化角度实证分析了绿色壁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定量分析了环境标准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环境标准确实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情况,提出了政府、企业在应对绿色壁垒过程中的政策、措施。

二、环境标准将成为绿色贸易的壁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标准将成为绿色贸易的壁垒(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环境保护与绿色壁垒的理论分析
    2.1 环境保护与贸易
        2.1.1 环境保护与WTO“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
        2.1.2 环保标准与绿色保护的流行
    2.2 绿色壁垒
        2.2.1 绿色壁垒的理论界定
        2.2.2 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
        2.2.3 绿色壁垒的特点
        2.2.4 绿色壁垒对出口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2.3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绿色壁垒
        2.3.1 新贸易保护主义
        2.3.2 绿色贸易保护主义主要观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壁垒保护机理分析
    3.1 绿色壁垒的形成机制
        3.1.1 持续发展观的完善
        3.1.2 新贸易保护的需要
        3.1.3 绿色消费的形成指向
        3.1.4 各国之间的博弈
        3.1.5 技术水平的差异
    3.2 绿色壁垒的作用机制
        3.2.1 数量控制机制
        3.2.2 价格控制机制
        3.2.3 动态抑制机制
    3.3 绿色壁垒的出口国效应
        3.3.1 贸易效应分析
        3.3.2 贸易条件效应分析
        3.3.3 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3.3.4 发展成本效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贸易壁垒与福建省茶叶出口
    4.1 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
        4.1.1 品种结构
        4.1.2 市场主体
        4.1.3 市场结构
    4.2 福建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基本特点
        4.2.1 绿色壁垒逐年加强
        4.2.2 绿色壁垒显现出歧视性
        4.2.3 对福建的绿色壁垒以亚洲国家为主
    4.3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4.3.1 消极影响
        4.3.2 积极影响
    4.4 福建省茶叶出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
        4.4.1 茶叶出口主体结构欠缺
        4.4.2 品牌知名度低
        4.4.3 良种茶叶产出度低
        4.4.4 技术标准落后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
        5.1.1 引力模型的发展
        5.1.2 引力模型实证研究
    5.2 模型的设定和变量说明
        5.2.1 样本说明
        5.2.2 模型构建
        5.2.3 变量的介绍
        5.2.4 变量的来源
    5.3 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分析
    6.2 面对绿色壁垒我国的应对策略建议
        6.2.1 深化茶叶的出口产业链
        6.2.2 优化茶叶出口结构
        6.2.3 坚持发展品牌战略
        6.2.4 推行并完善我国茶叶生产标准化
        6.2.5 安全体系的落实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绿色贸易壁垒环境下M乳制品有限公司出口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理论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
    2.1 绿色贸易壁垒理论基础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环境优先发展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绿色贸易壁垒概念及特点
        2.2.1 绿色贸易壁垒概念
        2.2.2 绿色贸易壁垒特点
    2.3 绿色贸易壁垒表现形式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及M公司乳制品出口现状
    3.1 我国乳制品行业出口现状及特点
        3.1.1 我国乳制品行业出口现状
        3.1.2 我国乳制品出口特点
    3.2 M乳制品有限公司概况与出口现状
        3.2.1 M乳制品有限公司概况
        3.2.2 M公司主要出口地区和产品类型
    3.3 本章小结
4 M公司乳制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问题调查分析
    4.1 M公司乳制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问题调查
        4.1.1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设计与形成
        4.1.2 问卷的发放
        4.1.3 结果分析
    4.2 M公司乳制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与原因分析
        4.2.1 乳制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4.2.2 绿色贸易壁垒成因分析
    4.3 绿色贸易壁垒对M公司乳制品出口积极影响分析
        4.3.1 促进保障出口乳制品质量
        4.3.2 推动出口产品科技创新
        4.3.3 促进加快出口品牌建设步伐
    4.4 绿色贸易壁垒对M公司乳制品出口消极影响分析
        4.4.1 限制出口速度及市场扩大
        4.4.2 削弱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4.4.3 降低国外高层次消费者购买欲望
    4.5 本章小结
5 M公司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出口优化措施
    5.1 提高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意识
        5.1.1 提高管理者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意识
        5.1.2 提高员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意识
    5.2 提升科技含量与产品品质
        5.2.1 提高生产加工科技含量
        5.2.2 进行针对性差异化生产
        5.2.3 从源头提高乳制品品质
    5.3 进一步实施绿色包装策略
        5.3.1 增强应对国别绿色标准能力
        5.3.2 确保包装原材料符合出口国标准
    5.4 形成出口产品与市场多元化
        5.4.1 形成出口产品多元化
        5.4.2 形成出口市场多元化
    5.5 争取国家加大支持
        5.5.1 呼吁政府加大绿色补贴及退税力度
        5.5.2 呼吁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及体系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韩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中国研究现状
        1.2.2 韩国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 创新及不足
2 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导入背景
        2.2.1 经济因素
        2.2.2 政治因素
        2.2.3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2.2.4 建立绿色消费理念
    2.3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类型
        2.3.1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2.3.2 绿色贸易壁垒的类型
3 韩国的农产品进口现状和绿色贸易壁垒制度
    3.1 韩国的农产品进口现状
        3.1.1 主要品种的进口结构
        3.1.2 主要国家的进口现状
    3.2 韩国的绿色贸易壁垒
        3.2.1 法律依据
        3.2.2 韩国农产品的相关标签
        3.2.3 韩国农水产品的认证制度
        3.2.4 韩国卫生检疫制度
4 韩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4.1 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
    4.2 中国农产品面临的韩国绿色贸易壁垒
        4.2.1 农药及有害物质残留
        4.2.2 动植物病虫害
        4.2.3 绿色包装制度
    4.3 韩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4.3.1 正面影响
        4.3.2 负面影响
    4.4 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阻碍因素
        4.4.1 韩国内部因素
        4.4.2 中国内部因素
    4.5 中国农产品出口阻碍的原因分析
        4.5.1 受韩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中国农产品种类
        4.5.2 受韩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分析
5 中国农产品面对韩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方案
    5.1 中国政府的对策
    5.2 农产品协会的对策
    5.3 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对策
6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或引言)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2.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绿色壁垒的法律问题概述
    2.1 绿色壁垒概述
        2.1.1 绿色壁垒概念及特征
        2.1.2 绿色壁垒表现形式与成因分析
        2.1.3 绿色壁垒的影响
    2.2 绿色壁垒产生的法律条件和法理分析
        2.2.1 法律条件
        2.2.2 法理分析
    2.3 健全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必要性
        2.3.1 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2.3.2 改善国内环境状态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存在问题
    3.1 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现状
        3.1.1 签署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3.1.2 国内环境立法
        3.1.3 环境标准体系
        3.1.4 环境标准制度
    3.2 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存在的问题
        3.2.1 应对绿色壁垒的立法不健全
        3.2.2 我国绿色壁垒技术标准落后
        3.2.3 对绿色壁垒法律的认识片面性
        3.2.4 缺乏部门协调机制
    3.3 本章小结
4 国外绿色壁垒的法律借鉴
    4.1 国外部分国家绿色壁垒的法律制度
        4.1.1 美国全面的法律制度
        4.1.2 日本完美的绿色包装和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4.1.3 欧盟完整的绿色标签制度
    4.2 本章小结
5 健全我国绿色壁垒的法律设想
    5.1 健全立法
        5.1.1 在国内立法方面的法律应对措施
        5.1.2 在国际立法与合作方面的法律应对措施
    5.2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
    5.3 完善环境标志制度
    5.4 加强政府部门协调
        5.4.1 正确区分绿色壁垒
        5.4.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结构
        5.4.3 通过宣传鼓励公众参与
        5.4.4 发展环保产业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论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环境标志概述
    第一节 环境标志的概念
        一、 环境标志的定义
        二、 环境标志的分类
    第二节 环境标志的性质
        一、 环境标志是证明商标
        二、 环境标志是一种采用市场化手段的环境法律制度
        三、 环境标志是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
    第三节 环境标志的作用
        一、 作为证明商标所体现的
        二、 作为环境法律制度所体现的
        三、 在国际贸易中体现出来的
第二章 环境标志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环境标志的国内发展现状
        一、 中国环境标志的产生
        二、 我国环境标志法律体系
        三、 我国环境标志基本制度
    第二节 环境标志的国外发展现状
        一、 与环境标志相关的国际法律文件
        二、 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标志实施状况
    第三节 对环境标志发展现状的分析
        一、 环境标志的发展现状——国别化
        二、 国别化的危害之一——伤害了企业与消费者
        三、 国别化的危害之二——被作为绿色贸易壁垒,伤害了发展中国家
        四、 对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期待
第三章 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必要性
    第一节 解除绿色壁垒——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
        一、 绿色贸易壁垒的缘起
        二、 绿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伤害——以我国为例
        三、 环境标志被作为绿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伤害
    第二节 改善环境问题——基于全人类的立场
        一、 环境标志的宗旨是改善环境
        二、 企业和消费者的参与是环境标志成功的关键
第四章 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障碍
    第一节 各国基于本国利益考虑导致的分歧
        一、 国际社会是以国家作为基本单位,各国在国际事务中首先考虑本国利益
        二、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同
        三、 地理环境因素导致各国的环境政策不同
        四、 各国在对待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上可能会出现的分歧
    第二节 环境标志的客观技术标准难以统一
        一、 技术因素在环境标志中的体现
        二、 各国技术发展水平不统一
        三、 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上面临两难选择
第五章 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法的相关理论
        一、 传统主权概念的发展
        二、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的强化
        三、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第二节 环境法的相关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公众参与原则
        三、 全球环境法概念
第六章 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一、 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二、 经济全球化引起了法的趋同化和统一化
        三、 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是环境法趋同化和统一化的表现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统一化的借鉴
        一、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统一化的进程
        二、 启示之一——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 启示之二——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将是各国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四、 启示之三——积极发挥相关国际组织的作用
        五、 启示之四——发展中国家应积极促进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
    第三节 环境标志国际互认的广泛开展
        一、 国际互认的背景
        二、 国际互认的依据
        三、 国际互认的前提——国家间的相互信任
        四、 国际互认的基本步骤
        五、 国际互认的意义和局限性
        六、 我国的环境标志国际互认
    第四节 区域性统一环境标志的出现
        一、 北欧白天鹅计划
        二、 欧盟欧洲之花计划
第七章 环境标志国际统一化的实现
    第一节 运用 WTO 机制实现各国主观态度的协调
        一、 WTO 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二、 关于环境标志是否应纳入 WTO 体系的争论
        三、 利用 WTO 解决环境标志问题的理由
    第二节 由 ISO 实现环境标志技术标准的整合
        一、 ISO 的宗旨
        二、 ISO 在环境标志领域具有权威性
        三、 国际统一环境标志体系的设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论我国农产品出口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一)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界定
    (二)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1. 绿色关税制度
        2. 绿色环境标志认证制度
        3. 绿色补贴制度
        4. 绿色包装制度
        5.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三)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分析
        1. 形式上的合法性
        2. 内容上的广泛性
        3. 实质上的歧视性
        4. 名义上的合理性
二、 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
    (一)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情况
    (二)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于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1.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品种和国别范围越来越广泛
        2.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规模越来越大
        3. 我国农产品受阻于绿色贸易壁垒的程度不断加深
    (三)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1. 绿色贸易壁垒使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受到极大限制
        2. 绿色贸易壁垒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受限
        3. 绿色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
        4.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5. 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
四.我国农产品贸易受绿色贸易壁垒冲击的法律原因分析
    (一) 我国农产品贸易受绿色贸易壁垒冲击的法律依据
        1. WTO 中的相关规定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2. WTO 规则体系中其他协议所包含的绿色条款
        3. 多边环境协议环境保护力度增强
        4. 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标准不断强化
    (二) 我国农产品受阻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1. 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关注与日俱增
        2. 各国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
        3. 生态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
        4.发达国家追逐本国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5. 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制度原因
五、 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
    (一) 国际法层面上的应对策略
        1. 灵活运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
        2.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标准的制定
        3.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立法合作
    (二) 国内法层面上的应对策略
        1. 加快与国际统一的环境标准法律体系建设
        2. 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建设
        3. 加强环境税收法律制度
        4. 建立完善的绿色补贴制度
        5. 全面启动绿色贸易壁垒调查机制
        6.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监测与快速反应机制
        7. 加强环保执法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
        1.2.2 碳关税对出口贸易与竞争力的影响
        1.2.3 碳关税的应对策略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碳关税及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碳关税概论
        2.1.1 碳关税的涵义及由来
        2.1.2 实施碳关税的目的和动机
        2.1.3 碳关税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其实质
        2.1.4 碳关税实施现状
        2.1.5 碳关税发展趋势
    2.2 出口竞争力理论
        2.2.1 国际竞争力和出口竞争力的涵义
        2.2.2 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2.2.3 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2.3 环境与出口竞争力关系假说
        2.3.1 污染避难所假说
        2.3.2 环境标准竞相降低假说
        2.3.3 生态倾销论
        2.3.4 环境成本转移说
        2.3.5 波特假说
第三章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现状及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
    3.1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发展概况
        3.1.1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规模
        3.1.2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增长速度
        3.1.3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3.1.4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市场结构
    3.2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与挑战
        3.2.1 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局势动荡
        3.2.2 发展中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
        3.2.3 后配额时代贸易壁垒愈演愈烈
    3.3 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
        3.3.1 指标及国家的选取
        3.3.2 指标计算与比较分析
        3.3.3 主成分分析及验证
第四章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4.1 碳关税对出口国出口贸易影响机理与效应经济学分析
        4.1.1 出口贸易抑制效应
        4.1.2 贸易条件恶化效应
        4.1.3 贸易流向转移效应
        4.1.4 出口创新增强效应
    4.2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定性分析
        4.2.1 短期静态影响分析
        4.2.2 长期动态影响分析
    4.3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定量分析
        4.3.1 碳关税与碳排强度
        4.3.2 研究对象说明
        4.3.3 模型的构建
        4.3.4 指标选取与样本数据来源
        4.3.5 实证与经济意义分析
第五章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
    5.1 成本因素
        5.1.1 纤维原料
        5.1.2 劳动力
        5.1.3 市场空间与规模
        5.1.4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5.1.5 资本投入
    5.2 低碳创新因素
        5.2.1 科技研发人才与研发投入
        5.2.2 纺织技术水平与技术设备
        5.2.3 能源结构、低碳技术与低碳需求
        5.2.4 品牌与营销
    5.3 政府低碳政策因素
        5.3.1 发达国家低碳政策
        5.3.2 中国低碳政策
        5.3.3 部分发展中国家低碳政策
    5.4 汇率变动因素
    5.5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优势与劣势
第六章 提高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方略
    6.1 整体思路和发展战略
        6.1.1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主张共同而有区别责任
        6.1.2 结成反碳关税联盟,积极参与规则制定
        6.1.3 以价值为导向,实施低碳化发展战略
    6.2 行业层面:实施低碳创新优势提升战略
        6.2.1 以高素质人才开发为先导,建立高层次竞争优势
        6.2.2 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抢占低碳市场竞争制高点
        6.2.3 打造自主优势品牌,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6.2.4 与产业链相耦合,实现产业集群低碳化创意化
        6.2.5 实施碳关税跨越型出口与对外投资战略
    6.3 企业层面:打造低碳企业价值链
        6.3.1 依寻碳足迹实现全程低碳化管理
        6.3.2 低碳设计与研发
        6.3.3 低碳原料采购
        6.3.4 低碳加工制造
        6.3.5 低碳营销与服务
        6.3.6 回收利用
    6.4 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支撑与保障体系
        6.4.1 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6.4.2 倡导低碳理念引导低碳消费
        6.4.3 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低碳政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8)后危机时期我国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评述
        (二) 国内文献评述
    三、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后危机时期的国际贸易环境与绿色贸易壁垒
    一、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
    二、 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背景
        (一) 社会背景
        (二) 经济背景
        (三) 政治背景
    三、 后危机时期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主要表现形式
        (一)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二) 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 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的经济效应
        (一) 环境保护标准的经济效应
        (二) 环境成本的内部化
    二、 绿色补贴与绿色关税的经济效应
    三、 绿色壁垒与其他主要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比较
    四、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后危机时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 消极影响
        (二) 积极影响
    二、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一) 消极影响
        (二) 积极影响
    三、 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 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
    一、 宏观层面对策
        (一) 研究利用 WTO 规则并制定相关政策
        (二)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创新
        (三) 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准体系
    二、 中观层面对策
        (一)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
        (二) 积极组织和指导企业应对摩擦与纠纷
        (三) 做好出口企业的自律管理工作
    三、 微观层面对策
        (一) 大力开展绿色营销
        (二) 实行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
        (三) 充分利用外资
        (四) 寻求避开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
    四、 总结与讨论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9)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关于绿色贸易壁垒的理论研究
        1.2.2 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1.2.3 关于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1.3 研究方法
2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与发展
        2.1.1 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
        2.1.2 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和特征
        2.2.1 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
        2.2.2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2.3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2.3.1 与环境有关的技术法规、标准制度
        2.3.2 环境标志制度
        2.3.3 绿色包装制度
        2.3.4 绿色卫生检验检疫制度
3 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3.1 绿色关税与绿色补贴的效应分析
    3.2 环境标准的效应分析
    3.3 绿色贸易壁垒与各种保护政策的比较
4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4.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4.1.1 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4.1.2 对出口商品成本和数量的影响
        4.1.3 对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4.1.4 对国际贸易关系的影响
        4.1.5 其他影响
    4.2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4.2.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4.2.2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5 我国家具行业所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
    5.1 与家具有关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5.1.1 森林认证要求
        5.1.2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
        5.1.3 欧盟环保指令
        5.1.4 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制度(REACH法规)
        5.1.5 包装和标签要求
        5.1.6 美国加州关于木制品甲醛释放量的法规
    5.2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家具企业的影响和冲击
        5.2.1 市场准入的压力
        5.2.2 成本方面的压力
        5.2.3 家具出口现状
    5.3 我国家具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5.3.1 我国应对森林认证的作法
        5.3.2 应对欧盟环保指令和REACH法规的作法和措施
        5.3.3 应对美国加州关于木制品甲醛释放量法规的建议
6 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对策
    6.1 我国出口贸易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对策
        6.1.1 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6.1.2 实施绿色高科技战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6.1.3 顺应国际环保潮流,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1.4 熟悉并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6.1.5 完善我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
        6.1.6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和"环境壁垒"实时动态信息中心和数据库
        6.1.7 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和协调工作
    6.2 我国进口贸易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对策
        6.2.1 建立我国绿色贸易壁垒体系
        6.2.2 加强进口企业对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的了解和运用
        6.2.3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不合格进口产品的需求
        6.2.4 严禁国外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废旧物质和污染产业流入国内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绿色壁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以纺织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1-2-2 关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1-2-3 关于绿色壁垒及其对纺织品服装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绿色壁垒
    §2-1 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源及表现形式
        2-1-1 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源
        2-1-2 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2-2 绿色壁垒的特征
        2-2-1 名义上的合理性
        2-2-2 形式上的合法性
        2-2-3 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2-2-4 保护方式的巧妙性和隐蔽性
        2-2-5 保护技术上的歧视性
        2-2-6 实施标准的多重性和任意性
        2-2-7 社会价值的民意性
    §2-3 绿色壁垒的作用机理和经济效应分析
        2-3-1 绿色壁垒对进口商品的作用机理
        2-3-2 不同国家绿色标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效应
第三章 绿色壁垒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成本与差异化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两个关键因素
        3-1-1 产业竞争力是不同国家的同一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1-2 产业竞争力来源于成本领先与差异化
        3-1-3 绿色壁垒对成本与差异化的影响
    §3-2 绿色壁垒使发展中国家产业的成本优势削弱
        3-2-1 绿色壁垒的存在使出口国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成为必然
        3-2-2 环境成本内部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成本优势
    §3-3 绿色壁垒使发达国家的产业差异化优势增强
        3-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曲线)简介
        3-3-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曲线)与人们对环境质量偏好程度的关系
        3-3-3 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环境质量的偏好增强了产品的差异化
第四章 绿色壁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纺织业为例
    §4-1 中国纺织品服装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
        4-1-1 纺织业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4-1-2 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的环境标准及其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影响的案例
        4-1-3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欧盟、美国和日本遭遇绿壁垒情况的分析
        4-1-4 中国纺织品服装容易遭受哪些绿色壁垒
    §4-2 绿色壁垒减缓了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速度
        4-2-1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市场范围
        4-2-2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情况
    §4-3 绿色壁垒弱化了中国纺织业的价格竞争力
        4-3-1 中国纺织品服装的价格优势
        4-3-2 发达国家较高的检验标准增加了我国纺织业的成本
    §4-4 绿色壁垒导致中国纺织业失去了明显的差异化优势
        4-4-1 中国的纺织业的品牌意识较差
        4-4-2 绿色壁垒强化了品牌的差异化
    §4-5 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的计量分析
        4-5-1 建模思路
        4-5-2 回归模型的建立
        4-5-3 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4-5-4 不同国家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第五章 突破绿色壁垒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5-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突破绿色壁垒的启示
        5-1-1 我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1-2 我国应实施分阶段突破绿色壁垒的战略
    §5-2 政府的策略选择
        5-2-1 加强绿色贸易壁垒的宣传工作
        5-2-2 为企业出口创造便利的宏观条件
        5-2-3 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5-2-4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5-2-5 为企业申请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创造条件
    §5-3 企业的应对措施
        5-3-1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绿色消费已经兴起
        5-3-2 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并使之与国际接轨
        5-3-3 增加科技投入开发更多的绿色产品
        5-3-4 积极参与15014000 的国际化标准认证
        5-3-5 建立预警机制
        5-3-6 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四、环境标准将成为绿色贸易的壁垒(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D]. 陈宇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2]绿色贸易壁垒环境下M乳制品有限公司出口优化研究[D]. 周艳芳.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韩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金知柔.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
  • [4]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问题研究[D]. 徐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5]论环境标志的国际统一化[D]. 李丽华.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1)
  • [6]论我国农产品出口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D]. 曹健. 吉林财经大学, 2013(S2)
  • [7]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D]. 张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8]后危机时期我国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研究[D]. 赵辰. 外交学院, 2012(01)
  • [9]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D]. 彭贵友. 贵州大学, 2008(S1)
  • [10]绿色壁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以纺织业为例[D]. 黄西艳. 河北工业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环境标准将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