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 D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cyclin D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一、脑胶质瘤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曾凡,张克难,张莹,常渊浩[1](2021)在《PTPRZ1-MET融合基因阳性脑胶质瘤细胞对MET靶向抑制剂耐药机制的初步探究》文中认为目的初步探究PTPRZ1-MET融合基因(ZM)阳性脑胶质瘤细胞(U87-ZM)对MET靶向抑制剂—PLB-1001的耐药机制。方法取U87-ZM细胞, 用含有PLB-1001的培养基培养48 h, 获得U87-ZM+PLB-1001细胞;培养4个月获得U87-ZM-LT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U87-ZM和U87-ZM-LT细胞对PLB-1001的敏感性, 采用EdU细胞增殖检测法评价U87-ZM+PLB-1001和U87-ZM-LT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评价PLB-1001对U87-ZM和U87-ZM+PLB-1001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Cyclin D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WB结果显示, U87-ZM与U87-ZM+PLB-1001细胞p-ME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2±0.06和0(P<0.05), MET总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6和0.98±0.09(P=0.810)。CCK-8检测显示, PLB-1001对U87-ZM细胞和U87-ZM-LT细胞均具有生长抑制作用, 且该抑制作用随PLB-1001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其中U87-ZM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3.42±0.74) μmol/L, U87-ZM-LT细胞的IC50为(40.76±1.20) 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U细胞增殖检测显示, U87-ZM、U87-ZM-LT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23.10±4.32)%、(21.28±1.22)%, 均高于U87-ZM+PLB-1001细胞中的(10.25±3.4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B结果显示, U87-ZM、U87-ZM-LT细胞Cyclin 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8±0.06、0.94±0.15, 与U87-ZM+PLB-1001细胞的0.66±0.08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RT-PCR检测显示, U87-ZM、U87-ZM-LT细胞Cyclin D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0、1.14±0.21, 与U87-ZM+PLB-100细胞的0.92±0.15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PLB-1001短期处理的U87-ZM细胞, PLB-1001长期处理的U87-ZM细胞具有更强的DNA合成活性;U87-ZM细胞对MET靶向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可能与Cyclin D1蛋白增加有关, 可针对该通路深入探索逆转肿瘤耐药的可行方案。

王德康[2](2021)在《PIMREG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胶质瘤(Glioma)是人类大脑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一半,死亡率很高。尽管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是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佳。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胶质瘤的策略是迫切需要的。PICALM interacting mitotic regulator(PIMREG)(NM019013)又被称作FAM64A、CATS和RCS1,在调控细胞的增殖、肿瘤的侵袭和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PIMREG可通过增强NF-κB信号激活来促进乳腺癌的增殖和迁移,抑制PIMREG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上调PIMREG也可促进骨肉瘤细胞生长和转移。GEPIA数据库显示PIMREG在胶质瘤患者中显着上调表达。因此,我们推测PIMREG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综上,本项目拟研究PIMREG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通过研究PIMREG在不同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生物学功能,以及PIMREG对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探讨PIMREG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为PIMREG作为新的胶质瘤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通过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PIMREG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验证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T98G、SHG-44、A172中PIMREG的表达情况。(2)将PIMREG过表达质粒转染至低表达胶质瘤细胞系中,同时将2条PIMREG干扰片段转染至高表达胶质瘤细胞系中,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IMREG、cyclin D1和cyclin E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细胞增殖的情况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3)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PIMREG对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ature MMP-2、mature MMP-9、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4)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和低表达PIMREG胶质瘤细胞中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情况,同时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过表达和低表达PIMREG胶质瘤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5)将β-catenin抑制剂(ICG-001)处理PIMREG过表达胶质瘤细胞24小时后,通过CCK-8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MP-2、Vimentin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1)通过使用TCGA数据集分析工具“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2),我们发现PIMREG在人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以及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T98G、SHG-44和A172、PIMREG的表达依次递增。(2)CCK-8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PIMREG可明显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PIMREG的表达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PIMREG的过表达显着促进了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促进了G1期向S期的转变,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PIMREG后,cyclin D1和cyclin E的表达上调。抑制PIMREG的表达后,胶质瘤细胞则表现出相反的作用。(3)通过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PIMREG的上调显着增强了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PIMREG的上调降低了E-cadherin的表达,并增加了Vimentin、MMP-2和MMP-9的表达。抑制PIMREG的表达后,胶质瘤细胞则表现出相反的作用。(4)通过Western blot实验,PIMREG过表达后β-catenin及c-myc的表达显着增强。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明显,过表达PIMEREG后β-catenin的表达明显增加。抑制PIMREG的表达后,胶质瘤细胞则表现出相反的作用。(5)使用β-catenin抑制剂ICG-001处理胶质瘤细胞24小时后,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下降,同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Vimentin、MMP-2和cyclin D1表达下降。结论:本研究揭示了PIMREG通过调节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探索神经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和神经胶质瘤治疗的新目标。

邵长春[3](2021)在《脂多糖在肝再生及其促进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六位,死亡率高达第三位。在中国,肝癌发病率更是高居第5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位。目前手术切除依然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但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70%,因而肝癌术后复发成为影响肝癌患者手术疗效的重要瓶颈。究其原因还是对肝癌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结果显示肝再生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功能,病毒感染、酗酒、手术切除等造成肝损伤的同时会启动肝脏再生反应,促进肝脏结构及功能恢复。当损伤因素持续存在,肝细胞出现严重坏死、凋亡、衰老时,会激活肝脏中的前体细胞或者胆管细胞,参与肝脏再生修复。目前也有研究表明肝细胞具有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在肝损伤再生修复过程中,肝细胞可以去分化形成肝前体样细胞或者转分化形成胆管细胞。有研究表明持续损伤的慢性炎症微环境会诱导再生的细胞出现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等,导致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形成肿瘤起始细胞,最终可能导致肝癌发生。在慢性肝损伤基础上予以肝部分切除,可以加速损伤的肝细胞逃脱损伤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促进基因突变在细胞中累积,最终导致细胞增殖失控,促进肝癌发生。也有研究表明肝再生过程中诱导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在促进肝脏再生修复的同时,可能也会激活异变期的细胞,加速细胞增殖,促进细胞恶性转化。因而炎症损伤微环境、肝脏再生、肝癌发生三者紧密联系,但是前两者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机制不清,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LPS/TLR4/NF-κB信号通路是介导炎症免疫信号的重要通路,在生理功能稳态维持、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生理情况下,来自于胃肠道的血液通过门静脉入肝,其中含有大量肠道细菌产生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经过肝脏解毒代谢后被清除,抑制LPS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也有研究表明LPS对机体可能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参与细胞干性维持及肝脏再生。LPS可以维持胚胎干细胞及内皮前体细胞干性表型,维持细胞自我更新;在肝再生过程中,LPS可促进肝营养因子及细胞因子分泌,促进肝细胞增殖及肝再生。在慢性肝损伤情况下,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导致肠道细菌移位,肝脏中LPS大量增加,可促进肝脏慢性炎症损伤,甚至导致肝癌发生。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我们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通过体内外实验分析LPS与肝脏门静脉区细胞干性之间的关系,及LPS在细胞干性维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接着在小鼠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模型中分析LPS是否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干性参与肝脏再生,及LPS调控肝再生的下游关键靶分子;最后分析肝脏再生与肝癌发生之间的关系,以及LPS下游关键靶分子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期望揭示肝再生与肝癌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肝癌预防、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第一部分:正常生理状态下脂多糖对肝细胞干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研究目的: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而肝脏再生修复与细胞干性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肝小叶门静脉区肝胆管细胞交界处细胞干性相对较高,而门静脉区肝细胞接触大量含有脂多糖的门静脉血,同时多项研究结果表明LPS与细胞干性维持密切相关。本部分拟探讨LPS对肝细胞干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干性分子在肝小叶中的定位,鲎试剂检测门静脉血以及下腔静脉血中LPS的浓度,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2.利用抗生素清除肠道来源的LPS,并结合TLR4-/-转基因小鼠,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分析肝脏干性指标的变化,明确LPS对细胞干性的调控作用;3.在体外实验中用LPS处理小鼠正常肝细胞系AML12,通过细胞成球、克隆形成、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实验分析LPS对肝细胞干性的影响;4.在重编程体系中加入LP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实验分析LPS对肝细胞重编程能力的影响;5.通过体外肝向及胆向诱导分化实验,分析LPS处理后的肝细胞分别向肝向及胆向分化能力的变化;利用Fah-/-小鼠肝损伤模型,分析LPS处理的肝细胞在体内肝向及胆向的分化能力;6.在肝细胞中干扰TLR4表达后,通过细胞成球、蛋白质印迹实验分析LPS是否通过TLR4调控细胞干性;7.利用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LPS处理的肝细胞中YAP1的表达变化;在肝细胞中通过腺病毒干扰YAP1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细胞成球、克隆形成实验分析YAP1是否介导LPS对细胞干性的调控;8.在WT及TLR4-/-小鼠中通过肝门静脉结扎模型,分析肝门静脉结扎后肝脏中YAP1及干性分子表达变化与LPS的相关性。结果:1.肝脏中Sox9+细胞定位于肝门静脉区,并且LPS在门静脉血中浓度明显高于中央静脉血;在用抗生素清除肠道来源的LPS或TLR4-/-小鼠中,肝脏中Sox9表达降低;2.LPS处理肝细胞后,细胞成球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多潜能分子及干性分子表达增加;3.在肝细胞中干扰TLR4及YAP1后,可以抑制LPS对肝细胞干性的促进作用;4.小鼠门静脉肝左叶分支结扎后,结扎侧肝叶组织中LPS浓度降低,YAP1及Sox9表达也相应降低;未结扎侧肝叶中LPS浓度增加,YAP1及Sox9表达相应增加。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门静脉区高浓度的LPS在维持门静脉区细胞干性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体内外实验结果提示LPS可通过激活TLR4,上调肝细胞中YAP1表达,进而增强肝细胞干性,而且LPS处理后的肝细胞具有明显的肝向和胆向分化能力,参与肝脏损伤修复。但LPS是如何调控YAP1的激活,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肝再生过程中脂多糖对肝细胞干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研究目的:肝再生是肝脏损伤后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对于肝脏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肝细胞具有较强表型可塑性,可以去分化形成具有肝前体细胞特征的Sox9+HNF4α+肝细胞,参与肝损伤后再生修复。另外LPS与细胞干性及肝脏再生密切相关。本部分拟在小鼠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模型中分析LPS是否可以通过调控肝细胞干性,诱导肝细胞转变为Sox9+HNF4α+肝细胞参与肝脏再生,及LPS调控Sox9+HNF4α+肝细胞激活,参与肝脏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分析肝再生过程中干性分子表达变化情况;2.腺病毒干扰Sox9表达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肝体重比恢复情况,分析Sox9+HNF4α+肝细胞在肝再生过程中的作用;3.将野生型小鼠Fah+肝细胞注射到Fah-/-小鼠体内构建小鼠嵌合肝脏模型,然后进行肝大部分切除,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肝再生过程中Sox9+HNF4α+肝细胞是否来源于Fah+肝细胞;4.通过比较肝大部分切除前后门静脉血中LPS浓度变化,以及体外LPS刺激肝细胞实验、TLR4-/-小鼠肝大部分切除模型分析LPS/TLR4信号通路激活情况,及其与Sox9+HNF4α+肝细胞变化的相关性;5.通过NF-κB通路PCR芯片筛选参与肝再生的关键分子,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免疫荧光实验进行验证;6.通过构建关键分子的转基因敲除小鼠,在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模型中分析关键分子对Sox9+HNF4α+肝细胞激活及肝再生的影响;7.在TLR4-/-小鼠中通过腺相关病毒在肝脏中过表达关键分子,在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模型中分析LPS/TLR4通路是否通过关键分子调控Sox9+HNF4α+肝细胞激活及肝再生;8.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免疫组化、Chip-PCR、蛋白质免疫共沉淀等,分析关键分子对Sox9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结果:1.小鼠肝大部分切除后肝再生早期Sox9+HNF4α+肝细胞数量增加;干扰Sox9表达,可以抑制肝细胞增殖及肝体重比恢复;肝再生过程中增加的Sox9+HNF4α+肝细胞可能来源于成熟肝细胞去分化;2.肝再生早期LPS/TLR4信号通路激活,TLR4缺失后可以抑制肝再生早期Sox9+HNF4α+肝细胞数量增加、抑制肝细胞增殖及肝体重比恢复;3.肝再生早期LPS/TLR4通路激活,上调Bcl3表达;Bcl3缺失后,可以抑制肝再生早期Sox9+HNF4α+肝细胞激活以及肝再生;4.肝细胞中Bcl3通过与YAP1结合,抑制YAP1泛素化降解,促进YAP1入核,转录激活Sox9表达。结论:在小鼠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模型中,研究发现肝再生早期成熟肝细胞可去分化形成具有高增殖潜力及干性特征的Sox9+HNF4α+肝细胞,参与肝脏再生。机制上证实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早期,肝脏门静脉血中LPS浓度增加,可以通过TLR4上调肝细胞中Bcl3表达,增加的Bcl3进一步通过抑制YAP1泛素化降解,促进YAP1核定位,转录激活Sox9表达,进而诱导肝细胞转变为Sox9+HNF4α+肝细胞参与肝脏再生。第三部分:肝再生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研究目的: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术后高复发成为限制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肝再生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部分拟探讨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与肝癌发生的关系,以及Bcl3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1.在大鼠及小鼠DEN诱导肝癌发生过程中进行肝大部分切除术,分析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对肝癌发生的影响;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在DEN诱导肝癌发生过程中,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对肝前体细胞激活的影响;3.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分析在肝癌发生过程中Bcl3表达变化;构建Bcl3转基因敲除小鼠,分析Bcl3缺失后对肝癌发生及肝前体细胞激活的影响;4.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实验分析在DEN诱导肝损伤情况下,肝部分切除后再生早期,肝前体细胞激活及染色体不稳定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5.通过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分析Bcl3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6.通过蛋白质印迹、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去泛素化酶USP7对Bcl3表达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半衰期实验、泛素化酶实验分析去泛素化酶USP7抑制剂P5091对Bcl3表达的影响;7.在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及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中,使用P5091治疗,分析Bcl3表达变化及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8.在人肝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分析Bcl3和Sox9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在DEN诱导的肝癌发生过程中,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可以促进肝癌发生;2.肝再生促进肝癌发生过程中Bcl3表达及肝前体细胞激活增加;3.Bcl3缺失抑制肝前体细胞激活及肝再生对肝癌发生的促进作用;4.在DEN诱导肝损伤基础上,肝大部分切除后肝再生早期肝前体细胞激活,细胞中染色体不稳定性相关基因表达增加;5.去泛素化酶USP7在肝癌发生过程中表达增加,可以通过与Bcl3结合,稳定Bcl3表达;6.去泛素化酶USP7抑制剂P5091促进Bcl3泛素化降解,抑制Bcl3表达;7.P5091抑制原发性肝癌模型中肝癌发生、Bcl3表达;P5091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中肝癌细胞增殖;8.在人肝癌组织标本中Bcl3与肝前体细胞标志Sox9表达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其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相对较差。结论:在DEN诱导肝癌发生过程中,肝大部分切除后肝再生可促进肝癌发生;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可上调Bcl3表达,促进肝前体细胞激活;在损伤微环境及再生压力下,激活的肝前体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可能导致肝前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最终导致肝癌发生;临床病人标本中发现Bcl3及肝前体细胞标志Sox9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Bcl3及Sox9高表达与肝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陈赟[4](2021)在《TRK、CyclinD1及CyclinA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TRK、CyclinD1及CyclinA1在各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RK、CyclinD1及CyclinA1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至2019年间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40例胶质瘤样本,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胶质瘤样本中TRK、CyclinD1、CyclinA1的表达情况,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NTRK融合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使用SPSS 2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TRK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WHO分级呈负相关(P=0.0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性别、年龄、位置、术前KPS评分等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WHO分级、性别、年龄、位置、术前KPS评分等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WHOI、II级中的表达率低于WHOIII、IV级。3、CyclinA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WHO分级呈负相关(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clinA1蛋白的表达与胶质瘤大小、性别、年龄、位置、术前KPS评分等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TRK蛋白表达程度与胶质瘤病人的OS、PFS明显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胶质瘤的生物学检测状态的指标,而CyclinD1、CyclinA1与胶质瘤病人的OS、PFS无关。5、在胶质瘤中NTRK的融合以NTRK1为主,且免疫组化对于诊断胶质瘤的融合特异性较低。结论:1、TRK、CyclinD1及CyclinA1在胶质瘤中存在表达,TRK、CyclinA1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2、TRK表达水平也许能作为胶质瘤病人的预后指标,而CyclinD1、CyclinA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无关。3、在胶质瘤中,NTRK的融合可能以NTRK1的融合为主。且IHC检测NTRK的融合特异度较低。

潘艳玲[5](2020)在《BPTF促进胶质瘤的进展和预示不良预后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BPTF(Bromodomain PHD-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是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参与染色体转录调控和染色质重塑,在胎脑中高表达,具有调控胚胎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功能。其表达异常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分化发育异常、产生肿瘤,但目前尚未有BPTF与胶质瘤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在肿瘤公共数据库Oncomine中搜索BPT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发现BPT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继之,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及瘤周正常脑组织中BPTF的表达,结果显示胶质瘤组织中BPT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接下来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了113例胶质瘤患者术后石蜡标本中BPTF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脑组织中BPTF呈阴性表达,大部分胶质瘤组织中BPTF呈阳性表达,并根据BPTF的表达水平将其分为BPTF高表达和低表达两组。进一步统计分析BPTF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发现BPTF表达与WHO分级、肿瘤大小明显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显示BPTF高表达组预示着更短的术后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此外,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BPTF的表达是胶质瘤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提示其可作为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BPTF在胶质瘤中的具体生物学作用,检测了 BPTF在人胶质瘤常用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并筛选合适细胞,其后建立了 BPTF过表达的LN229细胞系和BPTF敲低的U251细胞系。通过细胞MTT实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以及对Ki67的检测,发现过表达BPTF可显着增加LN229的增殖能力,而敲低BPTF明显抑制U251的增殖能力。此外,通过Transwell迁移、划痕愈合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发现过表达BPTF显着增加了 LN229细胞的运动迁移和侵袭能力;敲低BPTF可显着降低U251细胞的运动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预BPTF表达的LN229细胞及U251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变(EMT)标志物Vimentin、E-cadherin的表达,初步证实BPTF可在体外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EMT样改变。此后,为进一步研究BPTF促进胶质瘤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我们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BPTF与c-MYC可能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通过检索染色质免疫沉淀数据库Ominer和ChIP-Atlas发现BPTF可与c-MYC的启动子区域结合调控其转录。进一步,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显示c-MYC的mRNA和蛋白在BPTF过表达的LN229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而在敲低BPTF的U251细胞中表达均明显减少。同时检测c-MYC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增殖、侵袭转移和EMT的关键调控元件Cyclin D1、MMP2、MMP7和Snail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在BPTF过表达的LN229细胞中c-MYC表达上调,同时Cyclin D1、MMP2、MMP7和Snail的mRNA及蛋白表达也明显上调,而在敲低BPTF的U251细胞中呈相反改变。以上结果进一步证明BPTF可能通过激活c-MYC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瘤增殖、侵袭转移和诱导EMT,最终促进胶质瘤进展,导致不良预后。总之,本研究初步表明,BPTF可作为一个重要的胶质瘤预后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闻乃妍[6](2019)在《溴结构域抑制剂JQ1通过VEGF/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脑胶质瘤干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文中指出背景:恶性脑胶质瘤是最常见并且致死率最高的颅内恶性肿瘤,GBM在脑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患者的生存期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尤其是GBM病人,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因此亟待找寻更有效地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BRD4蛋白已成为多种癌症的治疗靶点,并且Brd4溴结构域抑制剂JQ1在多种癌症中发挥了良好的抗癌作用。但是针对Brd4和JQ1如何调控恶性脑胶质瘤进程的研究还比较少,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此外,大部分现有的针对GBM的文献报道主要利用的是脑胶质瘤细胞系如U87、U251等为实验研究对象而不是GSCs。随着对脑胶质瘤的研究不断深入,GSCs越来越被认为是驱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动力,并且是脑胶质瘤对于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抵抗的元凶。GSCs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极强的致瘤能力,这使得恶性脑胶质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因此,本研究利用GSCs进行实验研究使其结果更具有价值和说服力。目的:选择GSCs作为实验对象,利用JQ1或特异性靶向Brd4的si RNA抑制BRD4蛋白表达及功能发挥,通过体内外实验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活力、增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初步探讨JQ1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联合用药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JQ1处理的体外实验分为对照组及不同浓度的JQ1组;采用si Brd4处理的体外实验分为对照组、NC组及si Brd4组(si Brd4-475,si Brd4-1648,si Brd4-3820)。(1)证明Brd4是恶性脑胶质瘤潜在的治疗靶点: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GBM中Brd4拷贝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的BRD4蛋白表达。(2)JQ1或si Brd4对于GSCs细胞活力、细胞增殖、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作用:利用CCK8实验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细胞生长计数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神经球成球能力实验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3)JQ1或si Brd4对于GSCs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利用PI流式细胞术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细胞凋亡的影响。(4)JQ1影响GSCs的作用机制及信号通路:采用GO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明确差异基因的表达以及JQ1对GSCs富集的信号通路;利用q-PCR实验以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5)JQ1对GSCs移植瘤小鼠的治疗作用:BALB/c裸鼠皮下注射1×107个CSC2078细胞,构建GSCs移植瘤小鼠模型。利用JQ1按照50mg/kg的剂量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每日一次,一共进行17天;对小鼠肿瘤组织的体积进行统计分析;对小鼠肿瘤组织切片进行Tunel荧光染色检测凋亡;利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形态及各种增殖、侵袭、周期、凋亡等标志物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PI3K/AKT通路中重要蛋白的表达。(6)JQ1与TMZ联合用药作用: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si Brd4对CSC2078细胞MGMT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CCK8实验分别检测JQ1、TMZ、JQ1与TMZ联合用药对CSC2078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Compu Syn软件计算JQ1与TMZ联合用药的CI指数;利用PI流式细胞术检测JQ1、TMZ、JQ1与TMZ联合用药对CSC2078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JQ1、TMZ、JQ1与TMZ联合用药对CSC2078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GBM中的Brd4拷贝数明显高于星形细胞瘤;不同病理级别的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III级和IV级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普遍存在Brd4高表达的现象。(2)JQ1或si Brd4抑制GSCs活力,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促进GSCs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3)RNA-Seq结果提示JQ1作用GSCs后,显着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上游VEGF表达水平;JQ1与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inifanib联合用药进一步证明JQ1通过VEGF/PI3K/AKT信号通路对GSCs发挥抗肿瘤作用;JQ1对该信号通路下游周期相关基因的影响:c-Myc,Cyclin D1,RB和E2F1表达降低,P21和P27表达升高;JQ1对该信号通路下游凋亡相关基因中促凋亡基因表达增多,抑制凋亡基因表达减少,DNA损伤标志物γH2AX表达增多。(4)体内实验结果显示JQ1可有效抑制脑胶质瘤干细胞移植瘤小鼠肿瘤体积的增长;JQ1治疗组肿瘤组织中的c-Myc,PCNA,BCL-2以及MMP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多;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蛋白表达与体外细胞实验结果相一致。(5)沉默Brd4表达抑制了MGMT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TMZ单用药组和JQ1单用药组相比,TMZ和JQ1联合用药组对GSCs活力的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作用更为显着。结论:(1)体内外实验证明,抑制Brd4表达或功能可通过VEGF/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GSCs周期阻滞和凋亡。(2)JQ1通过影响Brd4功能降低MGMT表达水平,进而增强TMZ抗肿瘤作用。(3)Brd4是恶性脑胶质瘤的有效治疗靶点。

王玉治[7](2019)在《miR-132通过抑制Gli1减弱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MicroRNA与脑胶质瘤MicroRNA是一种长约20-25个核苷酸序列的非编码的内源性单链分子。Lee等于1993年最先发现并报道了 Lin-4小分子,并将其命名为微小RNA(Micro RNA,miRNA)。MicroRNA遵循碱基互补的原则,结合到靶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untranslated region),导致靶mRNA的翻译或降解过程受阻,进而参与转录后基因水平的调控。最近,众多研究显示MicroRNA参与转录后调控,在肿瘤发生过程和生物体发育中都发挥关键作用。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与MicroRNA的异常表达关系紧密。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人胶质母细胞瘤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大量MicroRNA,表达呈差异性,从而分析其中部分表达上调的MicroRNA具有癌基因样作用,而部分表达下调的MicroRNA则发挥抑癌基因样作用。深入研究其功能表明MicroRNA参与调控胶质瘤的几乎全部生物学过程,包括在胶质瘤的细胞分化、增殖、侵袭、转移、凋亡、新生血管形成及细胞耐药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先前的研究显示胶质瘤肿瘤组织中miR-132的表达异常降低。所以,深入的研究miR-13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具体作用机制,对进一步认识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有重大意义。Gli1与脑胶质瘤脑胶质瘤的患者,在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中能检测到Gli1异常表达,而且Gli1表达越高,胶质瘤的病理级别、增殖指数、复发率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高;同时Gli1的高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化疗放疗耐受性等生物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HH/Gli1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被认为脑胶质瘤形成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GLI蛋白家族的三个成员Gli1,Gli2和Gli3充当的角色是不完全相同的。GLI家族中唯有Gli1对靶基因具有激活作用,且作为HH通路的靶基因和强效正反馈调控分子,Gli1广泛表达于各种肿瘤组织,其水平上调被认为是HH通路激活的标志,已被公认作为靶向阻遏该通路的最有效靶点。迄今为止,脑胶质瘤中HH/Gli1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的机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有学者发现,在斑马鱼中miR-214作用于SUFU,从而间接影响HH/GLI1信号通路活性.在脑髓母细胞瘤中,miR-125b可直接作用于HH/GLI1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其中miR-125b在髓母细胞中表达水平下降,进一步功能分析显示可直接作用于SMO基因的3’-UTR,下调该信号通路活性。本项目的理论假设基于上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本研究组的前期研究结果,我们推测:既然Hedgehog/Gli1信号通路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MicroRNA又能参与转录后调控,那么miR-132是否通过调控Hedgehog/Glil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而影响胶质瘤的增殖及侵袭呢?因此,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旨在探讨miR-132是否靶向调节G1il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产生影响。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用RT-PCR和Western b1ot法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miR-132和Gli1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第二:细胞过表达miR-132,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实验行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增殖及侵袭性的检测。第三:通过在线基因进行检索并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究GLil为miR-132的靶基因。用miR-132模拟物(miR-132mimic)或si-Gli1处理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然后检测Gli1,E-钙粘蛋白,波形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以探寻miR-132靶向调节Gli1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影响的分子机制。第一部分 miR-132和Gli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讨miR-132和Gli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的相关性分析和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中所采集的组织样本均来自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行肿瘤切除术的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将采集的51例样本作为本实验的组织样本。所采集的样本中有28例男性患者和2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40-72岁之间,本组样本中,病理证实II级为17例,III级为22例,IV级为12例;12例由于外伤颅内减压的正常脑组织样本作为对照组。其中有6例男性患者和6例女性患者,样本所选择的患者年龄在38-69岁之间。两组间无明显年龄及性别差异。每例标本分成两份,一份行RT-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另一份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RT-PCR显示,miR-132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其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降低。随着更高级别的TNM分期和病理分级,其表达进一步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显示,Gli1 mRNA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均表达,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胶质瘤组织中的Gli1 mRNA表达显着升高。随着更高级别的病理分级,Gli1表达相应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质印迹结果还显示胶质瘤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并且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相关,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加,其表达量也增加。结论1、miR-132和Gli1mRNA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均表达,但在胶质瘤组织中miR-132表达下调,Gli1mRNA表达上调。2、Gli1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显着升高,并且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相关。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加,其表达量也增加。3、miR-132和G1i1在胶质瘤中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第二部分 MiR-132过表达对神经胶质瘤细胞侵袭与增殖的影响目的探讨过表达miR-13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细胞瘤细胞系U251,将其分为两组。然后利用外源性合成的 miR-132模拟物(miR-132mimic),miR-132 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通过脂质体转染至人脑胶质细胞瘤细胞系U251中。细胞过表达miR-132,形成过表达细胞株,然后利用流式细胞术以及Transwell实验测定其对于U251细胞增殖和细胞侵袭的影响,初步研究miR-132在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结果1、流式细胞术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32模拟物转染使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34.5%。2、transwell实验测定显示,与miR-NC转染的细胞相比,miR-132过表达后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iR-132过表达可使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2、miR-132过表达后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显着降低。第三部分 miR-132通过抑制Gli1减弱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讨MiR-1 32通过抑制Gli1减弱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在线基因进行检索并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究GLi1为MiR-132的靶基因。对HEK293T细胞进行如下分组:实验组1:miR-NC与pmiR-Gli1-mut突变型质粒;实验组2:miR-NC与pmiR-Gli1-wt野生型质粒;实验组3:miR-132mimic 与 pmiR-Gli1-mut 突变型质粒;实验组 4:miR-132mimic 与pmiR-Gli1-wt野生型质粒。均转染至HEK293T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验证Gli1 是否为miR-132 的下游靶基因。用miR-132模拟物(miR-132mimic)或si-Gli1处理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行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并q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检测两组细胞检测Gli1,E-钙粘蛋白,波形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以探寻MiR-132通过抑制Gli1减弱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相关分子机制及信号途径。结果1、miR-132靶向和抑制Gli1表达。在线基因预测显示,miR-132和Gli1 mRNA的3’-UTR之间存在互补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基因测定显示miR-132模拟物的转染显着抑制HEK293T细胞中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iR-132和Gli1mRNA之间存在靶向调节。2、过表达miR-132,靶向和抑制Gli1表达,抑制U251细胞增殖或侵袭。与miR-NC转染组相比,miR-132和E-cadherin mRNA表达在miR-132模拟物转染后显着升高。然而,Gli1,Vimentin和Cyclin D1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cadherin水平显着增加,Gli1,Vimentin 和 Cyclin D1 水平降低。3、Gli1的siRNA干扰显着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与si-NC转染组相比,Gli1的下调显着引起E-cadherin mRNA表达的升高,而Gli1,Vimentin和Cyclin D1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相似的结果。对比si-NC转染细胞,流式细胞术显示si-Gli1的转染使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40.6%;对比si-NC转染细胞,Transwell实验显示si-Gli1的转染显着抑制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iR-132和Gli1 mRNA的3’-UTR之间存在互补结合位点。miR-132和Gli1 mRNA之间存在靶向调节。2、转染miR-132模拟物或si-Gli1可显着抑制U251细胞中Gli1,Vimentin或Cyclin D1的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3、miR-132的过表达可以通过靶向抑制Gli1表达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或侵袭。4.总上所述,miR-132和Gli1在胶质瘤组织中均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miR-132过表达可降低胶质瘤细胞的增值及侵袭能力。总之结合本部分研究,本研究首次提出miR-132的过表达通过靶向抑制Gli1表达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或侵袭,所以,miR-132也是一个抑癌基因。可能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李仙丽[8](2019)在《LncRNA HOTAIRM1上调HOXA1基因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的趋势。Ⅰ型子宫内膜癌约占子宫内膜癌的80%左右,但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近年来继miRNA后,又一被广泛关注的分子标志物。LncRNA可在细胞内从表观遗传学、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等多种层面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多种重要调控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前期利用Arraystar人类lncRNA V3.0芯片对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lncRNA表达谱筛查及组织验证,发现HOXA反义转录物髓系异构体1(HOXA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myeloid-specific 1,HOTAIRM1)是其中明显上调的lncRNA之一。研究发现,反义lncRNA可调控其正义链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生物学作用。HOTAIRM1是同源异型盒(homeobox genes,HOX)基因簇中HOXA1基因的反义转录物。HOXA1被报道在多种肿瘤高表达,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因此,结合本课题组前期芯片结果及国际研究进展,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HOTAIRM1及HOXA1基因在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Ⅰ型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研究方法:1、研究lncRNA HOTAIRM1及HOXA1基因在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HOTAIRM1及HOXA1 mRNA在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HOXA1蛋白在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分析HOTAIRM1与HOXA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HOTAIRM1及HOXA1的表达与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研究lncRNA HOTAIRM1与HOXA1基因的调控关系及两者对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体外细胞实验,构建HOTAIRM1基因敲减及过表达稳转细胞系及HOXA1基因敲减稳转细胞系,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验证转染效率。研究HOTAIRM1将细胞分为五组:(1)空白对照组(Control),(2)过表达对照组(GV367-NC),(3)过表达组(GV367-HOTAIRM1),(4)敲减对照组(shRNA-NC),(5)敲减组(sh-HOTAIRM1)。研究HOXA1将细胞分为三组:(1)空白对照组(Control),(2)敲减对照组(shRNA-NC),(3)敲减组(sh-HOXA1)。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HOXA1蛋白的表达变化;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变化。体内动物实验,利用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研究敲减及过表达HOTAIRM1、敲减HOXA1对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皮下成瘤及生长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Cyclin D1和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变化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65和p65的表达变化。结果:1、qRT-PCR结果显示HOTAIRM1及HOXA1 mRNA在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OXA1蛋白在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HOTAIRM1与HOXA1表达水平呈显着正相关(P<0.01)。HOTAIRM1及HOXA1的表达与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着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细胞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2、(1)qRT-PCR结果显示,与GV367-NC组和Control组比,感染HOTAIRM1过表达慢病毒GV367-HOTAIRM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中HOTAIRM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hRNA-NC组和Control组比,转染sh-HOTAIRM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中HOTAIRM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提示细胞转染成功。CCK-8结果显示,与GV367-NC组和Control组比,GV367-HOTAIRM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高(P<0.05);与shRNA-NC组和Control组比,sh-HOTAIRM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低(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GV367-HOTAIRM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减少,S期比例明显增加(P<0.05);sh-HOTAIRM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增加,S期比例明显减少(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GV367-HOTAIRM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高(P<0.05);sh-HOTAIRM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低(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GV367-HOTAIRM1组N-cadherin、Cyclin D1及p-p65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P<0.05),各组间p65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h-HOTAIRM1组N-cadherin、Cyclin D1及p-p65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各组间p65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与GV367-NC组和Control组比,GV367-HOTAIRM1组裸鼠皮下成瘤早,肿瘤生长速度快,同期肿瘤体积明显增大(P<0.05);与shRNA-NC组和Control组比,转染sh-HOTAIRM1组裸鼠皮下成瘤明显延迟,肿瘤生长速度慢,同期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2)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敲减HOTAIRM1后Ishikawa和HEC-1A细胞中HOX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HOTAIRM1后,HOX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3)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shRNA-NC组和Control组比,转染sh-HOXA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中HOXA1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提示细胞转染成功。CCK8结果显示,与shRNA-NC组和Control组比,sh-HOXA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低(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sh-HOXA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增加,S期比例明显减少(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h-HOXA1组Ishikawa和HEC-1A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低(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h-HOXA1组N-cadherin、Cyclin D1及p-p65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各组间p65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与shRNA-NC组和Control组比,转染sh-HOXA1组裸鼠皮下成瘤明显延迟,肿瘤生长速度慢,同期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结论:1、LncRNA HOTAIRM1及HOXA1基因在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HOTAIRM1与HOXA1的表达呈显着正相关,且两者表达水平与患者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显着正相关,提示两者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LncRNA HOTAIRM1及HOXA1基因可显着提高Ⅰ型子宫内膜癌Ishikawa和HEC-1A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增强裸鼠皮下成瘤及生长能力;两者可增加Cyclin D1的表达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可上调N-cadherin、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增强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3、HOTAIRM1可上调HOXA1的表达,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任雪晴[9](2019)在《miRNA-1224-5p通过LNC00665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与迁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研究表明,LncRNA作为亚细胞结构的组织框架,通过RNA的形式来调控蛋白质的活性,并且成为细胞中的关键调控分子。LncRNA也可能参与靶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从而导致靶基因的转录受到抑制。LncRNA与肿瘤发生发展有着关系密切,LncRNA可能发展为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靶点。目前,课题组前期发现Lnc00665是一个原癌基因,能够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但是miRNA对Lnc00665的调控作用研究还不是很清晰,所以本论文将从miR-1224-5p inhibitor的角度来研究miRNA对Lnc00665的调控作用。课题组前期利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通过qRT-PCR、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和突变实验确认Lnc00665受到了miRNA-1224-5p的直接调控作用;前期工作对胶质瘤细胞进行miRNA-1224-5p瞬时转染,过表达后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因此,为了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将通过对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后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机制进行研究。为了更深层次的研究miRNA-1224-5 p inhibitor对U251细胞、U8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我们将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到胶质瘤U251、U87细胞中,通过MTT增殖曲线和克隆形成分析发现,当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到脑胶质瘤细胞中,U251、U87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通过细胞周期实验发现,当转染miRNA-1224-5p inhibitor后发现G0/G1期的细胞数量显着减少,S期无明显变化,G2/M期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通过免疫印迹实验发现,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后,cyclinD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后我们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发现,当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后,U251细胞、U87细胞的迁移以及侵袭能力明显升高。从而证实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后促进U251细胞、U87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同时对过表达Lnc00665的细胞系进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选取4周龄雌性BALB/C-nu裸鼠,右侧背部皮下注射Lnc00665过表达的U251细胞悬液,饲养35天处死裸鼠后,我们发现Lnc00665过表达后肿瘤的大小明显增大;并称量解剖瘤体的重量。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裸鼠成瘤组织Lnc00665的表达水平,发现Lnc0066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通过免疫组化来检测增殖标志物PCNA的表达,Lnc00665过表达的脑胶质瘤组织中PCNA细胞阳性数量明显增多,进一步验证Lnc00665过表达后在体内促进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上述实验结果证明Lnc00665受到miRNA-1224-5p的调控从而影响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本论文将为脑胶质瘤癌症的确诊和诊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孙广卫[10](2018)在《MicroRNA-17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胶质瘤很少可治愈,高级别患者预后较差,尤其是老年患者。恶性胶质瘤患者1年死亡率为50%,2年死亡率为25%。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较差,平均生存时间在诊断后1年以内。目前,胶质瘤的研究热点是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靶点及有价值的生物诊断标记物,以提高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微小RNA(microRNAs,miRNA)是一类长度约19-22核苷酸的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UTR非编码区互补匹配来调控基因转录后表达。这种相互作用导致翻译阻遏,多数情况下降低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多种miRNA在人肿瘤中表达下调或上调,包括胶质瘤,为肿瘤发生提供了新的分子基础。miR-17在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其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阐明miR-17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胶质瘤发病的潜在分子机制和开发新的有效分子治疗靶点提供实验基础。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 MicroRNA-1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目的:研究miR-17在脑胶质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脑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miR-17的表达量。结果: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miR-17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的表达量;miR-17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R-17的表达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可能是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潜在致癌基因。第二部分 MicroRNA-17对胶质瘤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目的:研究miR-17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和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miR-17在胶质瘤细胞系和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利用细胞转染、MTT、Transwell、流式细胞术和体内成瘤的方法检测miR-17过表达/沉默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凋亡和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miR-17在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其在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量。将miR-17 mimic/inhibitor转染U251后,miR-17表达量分别明显升高或下降。miR-17过表达后,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体内生长能力均明显升高,而凋亡细胞则明显减少;而miR-17沉默则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体内生长能力,促进细胞凋亡。结论:过表达miR-17可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体内生长。第三部分 MicroRNA-17通过靶向CCND1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目的:筛选miR-17在胶质瘤细胞中的靶向调控基因,探索miR-17在胶质瘤中起促癌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Western blot、荧光素酶活性分析、MTT、Transwell、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miR-17对靶基因CCND1的调控作用,及沉默CCND1表达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通过3个生物信息学软件,我们预测CCND1的基因3’UTR区域存在一个潜在的miR-17结合位点。过表达miR-17导致U251细胞中CCND1的蛋白水平增加。促进miR-17增强了携带野生型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CCND1的内源性缺失抑制了miR-17模拟物的促进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结论:CCND1是miR-17的靶基因,miR-17的上调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脑胶质瘤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胶质瘤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PIMREG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三、结果
    3.1 PIMREG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显着上调
    3.2 PIMREG高表达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
    3.3 PIMREG高表达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3.4 PIMREG通过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胶质瘤的调节
    3.5 β-catenin抑制剂 ICG-001 抑制了 PIMREG 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作用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文献综述 脑胶质瘤的现状和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八、附录:发表论文
九、致谢

(3)脂多糖在肝再生及其促进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正常生理状态下脂多糖对肝细胞干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一、前言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肝再生过程中脂多糖对肝细胞干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一、前言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肝再生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一、前言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综述一 肝再生过程中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Bcl3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炎症免疫、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4)TRK、CyclinD1及CyclinA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胶质瘤病人标本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实验方法
        2.2.1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IHC)
        2.2.2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ISH)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TRK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结果分析
    3.2 CyclinD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结果分析
    3.3 CyclinA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结果分析
    3.4 TRK与 Ki-67、CyclinD1、CyclinA1相关性分析
    3.5 胶质瘤FISH检测结果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NTRK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5)BPTF促进胶质瘤的进展和预示不良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BPT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BPTF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BPTF通过c-MYC促进胶质瘤进展的机制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简表
发表文章
致谢

(6)溴结构域抑制剂JQ1通过VEGF/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脑胶质瘤干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脑胶质瘤概述
        1.1.1 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
        1.1.2 GSCs与脑胶质瘤药物抵抗和复发
        1.1.3 脑胶质瘤与信号通路
    1.2 Brd4与肿瘤治疗
        1.2.1 BET蛋白家族结构及功能
        1.2.2 BRD4蛋白的基本功能
    1.3 BET抑制剂
        1.3.1 BET抑制剂概述
        1.3.2 JQ1与疾病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细胞
        2.1.2 质粒及慢病毒
        2.1.3 病理切片
        2.1.4 实验动物
        2.1.5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和转染
        2.3.2 CCK8实验
        2.3.3 细胞生长计数实验
        2.3.4 软琼脂克隆实验
        2.3.5 神经球成球能力实验
        2.3.6 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
        2.3.7 PI流式细胞术
        2.3.8 实时定量PCR实验
        2.3.9 转录组测序
        2.3.10 GO和KEGG分析
        2.3.11 Western blotting实验
        2.3.12 动物实验
        2.3.13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2.3.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15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Brd4是恶性脑胶质瘤潜在的治疗靶点
        3.1.1 sh RNA表观遗传学文库筛查
        3.1.2 利用TCGA数据库检测GBM中Brd4拷贝数表达情况
        3.1.3 不同病理分级人脑胶质瘤组织切片中BRD4蛋白表达情况
    3.2 抑制Brd4对GSCs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3.2.1 si Brd4对GSCs中Brd4表达的影响
        3.2.2 si Brd4和JQ1对GSCs活力的影响
        3.2.3 si Brd4和JQ1对GSCs增殖能力的影响
        3.2.4 si Brd4和JQ1对GSCs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
        3.2.5 si Brd4和JQ1对GSCs周期的影响
        3.2.6 si Brd4和JQ1对GSCs凋亡的影响
    3.3 JQ1促进GSCs周期阻滞和凋亡的机制
        3.3.1 RNA-seq测序筛查Brd4调控的信号通路
        3.3.2 JQ1对PI3K/AKT信号通路上游VEGF的影响
        3.3.3 JQ1和si Brd4对VEGF/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4 JQ1和si Brd4对VEGF/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JQ1对小鼠GSCs移植瘤的影响
        3.4.1 JQ1对小鼠GSCs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3.4.2 JQ1对GSCs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3.5 JQ1与TMZ联合用药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3.5.1 Brd4影响GSCs对TMZ的敏感性
        3.5.2 JQ1与TMZ联合用药对GSCs活力的影响
        3.5.3 JQ1与TMZ联合用药对GSCs具有协同作用
        3.5.4 JQ1与TMZ联合用药对GSCs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miR-132通过抑制Gli1减弱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MIR-132和GLI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IR-132过表达对神经胶质瘤细胞侵袭与增殖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MIR-132通过抑制GLI 1减弱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I
英文论文II

(8)LncRNA HOTAIRM1上调HOXA1基因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LncRNA HOTAIRM1及HOXA1 基因在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研究对象和分组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2.4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HOTAIRM1 的表达
        3.2 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OXA1 基因的表达
        3.2.1 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OXA1 mRNA的表达
        3.2.2 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OXA1 蛋白的表达
        3.3 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OTAIRM1与HOXA1 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3.4 HOTAIRM1及HOXA1 表达与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LncRNA HOTAIRM1 上调HOXA1对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2.3 细胞培养
        2.4 细胞转染
        2.5 CCK8 细胞增殖实验
        2.6 Tanswell实验
        2.7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2.8 裸鼠体内成瘤实验
        2.9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Lnc RNA HOTAIRM1 对I型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3.1.1 转染HOTAIRM1 si RNA对lnc RNA HOTAIRM1 表达的干扰效果
        3.1.2 转染HOTAIRM1 sh RNA对lnc RNA HOTAIRM1 表达的干扰效果
        3.1.3 感染HOTAIRM1 过表达慢病毒对HOTAIRM1 过表达的效果评价
        3.1.4 Lnc RNA HOTAIRM1 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1.5 Lnc RNA HOTAIRM1 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3.1.6 Lnc RNA HOTAIRM1 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3.1.7 Lnc RNA HOTAIRM1 调节EMT相关蛋白的表达
        3.1.8 Lnc RNA HOTAIRM1 调节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3.2 Lnc RNA HOTAIRM1 调控HOXA1 基因的表达
        3.2.1 Lnc RNA HOTAIRM1 调控HOXA1 m RNA的表达
        3.2.2 Lnc RNA HOTAIRM1 调控HOXA1 蛋白的表达
        3.3 HOXA1 基因对I型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3.3.1 转染HOXA1 si RNA对HOXA1 表达的干扰效果
        3.3.2 转染HOXA1 sh RNA对HOXA1 表达的干扰效果
        3.3.3 HOXA1 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3.4 HOXA1 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3.3.5 HOXA1 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3.3.6 HOXA1 基因调节EMT相关蛋白的表达
        3.3.7 HOXA1 基因调节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3.4 裸鼠体内成瘤实验
        3.4.1 HOTAIRM1 对裸鼠体内成瘤的影响
        3.4.2 HOXA1 对裸鼠体内成瘤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miRNA-1224-5p通过LNC00665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与迁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2 miRNA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miRNAs介绍
        1.2.2 miRNAs与肿瘤
        1.2.3 miRNA-1224-5p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3 LncRNAs的研究现状
        1.3.1 LncRNAs介绍
        1.3.2 LncRNAs的作用机制
        1.3.3 Lnc00665 的研究概述
        1.3.4 LncRNAs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1.4 LncRNAs与 miRNAs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实验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系
        2.1.2 抗体
    2.2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实验主要试剂及配置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及转染
        2.3.2 PCR反应
        2.3.4 细胞增殖实验
        2.3.5 细胞周期实验
        2.3.6 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实验
        2.3.7 荧光素酶双报告系统实验
        2.3.8 Western blot
        2.3.9 裸鼠成瘤实验
        2.3.10 石蜡包埋和免疫组化
    2.4 生物信息学预测网站及分析软件
第3章 miRNA-1224-5p的下调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3.1 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后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3.1.1 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后脑胶质瘤细胞MTT增殖分析
        3.1.2 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后脑胶质瘤细胞克隆形成
        3.1.3 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后对脑胶质瘤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3.1.4 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后对脑胶质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3.1.5 miRNA-1224-5p inhibitor转染后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3.2 确认Lnc00665为miRNA-1224-5p的直接靶标
        3.2.1 转染miRNA-1224-5p inhibitor后对Lnc00665 表达的影响
        3.2.2荧光素酶双报告系统检测实验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裸鼠成瘤实验及人脑胶质瘤组织中Lnc00665与miR-1224-5p表达相关性分析
    4.1 Lnc00665 过表达的脑胶质瘤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实验
        4.1.1 Lnc00665 过表达的脑胶质瘤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
        4.1.2 裸鼠成瘤组织Lnc00665 的实时定量PCR
        4.1.3 裸鼠成瘤组织cyclinD1 的免疫印迹检测
        4.1.4 裸鼠成瘤组织PCNA的免疫组化检测
    4.2 miR-1224-5p与 LNC00665 的表达呈负相关
        4.2.1 miR-1224-5p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4.2.2 Lnc00665 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4.2.3 Lnc00665与miR-1224-5p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MicroRNA-17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miR-1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iR-17对胶质瘤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miR-17通过靶向CCND1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脑胶质瘤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PTPRZ1-MET融合基因阳性脑胶质瘤细胞对MET靶向抑制剂耐药机制的初步探究[J]. 曾凡,张克难,张莹,常渊浩.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10)
  • [2]PIMREG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王德康.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3]脂多糖在肝再生及其促进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邵长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TRK、CyclinD1及CyclinA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研究[D]. 陈赟. 南昌大学, 2021(01)
  • [5]BPTF促进胶质瘤的进展和预示不良预后的研究[D]. 潘艳玲.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溴结构域抑制剂JQ1通过VEGF/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脑胶质瘤干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D]. 闻乃妍. 吉林大学, 2019(02)
  • [7]miR-132通过抑制Gli1减弱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D]. 王玉治. 山东大学, 2019(02)
  • [8]LncRNA HOTAIRM1上调HOXA1基因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研究[D]. 李仙丽.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4)
  • [9]miRNA-1224-5p通过LNC00665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与迁移的研究[D]. 任雪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MicroRNA-17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孙广卫. 苏州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cyclin D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