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mail 中的自动拨号上网

Foxmail 中的自动拨号上网

一、Foxmail中的自动拨号上网(论文文献综述)

韩翠霞[1](2016)在《LTE-WiFi路由器终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路由器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路由器转向无线接入网络的趋势发展,这种路由器使布线困难,移动载体等地方的多个移动终端共用一个账号上网得以实现。这就促使着LTE-WiFi路由器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分析了国内外LTE-WiFi路由器终端系统现状以及通过对WiFi,4G(LTE)移动通信技术等相关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以太网络和LTE移动网络多种上行接入方式的LTE-WiFi路由器终端系统,并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该系统将LTE-WiFi路由器终端系统分为电源部分、最小系统部分、WiFi功能模块、LTE功能模块和路由交换模块五个部分。本文重点研究了WiFi功能模块和LTE功能模块,提出和设计了LTE-WiFi路由器终端系统的需求分析。确立了以MT7620A芯片为控制核心的硬件方案和基于OpenWrt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通过对LTE网卡驱动和使用PPP协议拨号上网的研究,以及通过OpenWrt路由系统的转发控件Iptables将无线局域网与LTE网络连通,实现了LTE接入功能,同时通过对AP模式和WiFi模块自动信道选择功能的研究实现了WIFI的接入功能。最后对LTE-WiFi路由器功能性能以及WiFi自动信道选择优化方案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融合了集成电路、WiFi和4G移动网络技术的LTE-WiFi路由器终端系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接入互联网。通过进行相关测试验证,该LTE-WiFi路由器表明在吞吐量、时延、丢包率以及固定速率下带宽等都基本达到了预期要求指标。

帷幄[2](2013)在《为网络访问加锁保安全》文中提出对于安装好的网络打印机来说,如果允许任何用户轻易访问使用,不但会增加打印成本,而且还容易影响打印机使用寿命。出于安全管理方面的原因,有时我们不想让网络打印机被自由访问,那么有效的办法就是对网络打印机进行加锁保护。在进行网络访问操作时,安全问题总是不可回避。而提到网络安全,多数用户会下意识地认为安全问题,就是及时查杀病毒,定期更新补丁等等。事实上,安全问题远非这么简单,在一些特定场合下,还要考虑许多安全细节。这不,当临时离开网络或电脑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既安全又快捷的措施,来为网络访问加锁,避免安全隐患发生。

延皓[3](2011)在《基于流量监测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技术和业务的发展,网络用户数量逐年增加。人们在网络中既可以浏览新闻、收听音乐、收看视频,又可以发表言论、购买商品、游戏娱乐。网络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延伸。人们在网络世界中交流互动,表现出各种网络行为。研究人们的网络行为,对于网络优化、网络服务的定制和推广都具有重要意义。流量监测技术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长期监视和测量,获取反映网络流量特征的数据。该技术最初被电信运营商应用于网络规划和QoS测量。近年来,运营商的工作重点正在由网络建设、运营和维护逐步转向为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提供优质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用户行为分析对于运营商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流量监测技术则为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本文致力于网络用户行为规律及其分析技术的研究,研究所用数据均来自于国内运营商城域网环境,这也使得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反映当前国内网络用户行为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用户会话行为统计分析:分析用户的会话行为有助于了解用户对网络的基本使用情况,然而当前对国内网络用户会话行为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借鉴了国外相关研究中的方法,从会话行为指标随时间的分布特征、会话行为指标间的相关性、会话行为中的帕雷托效应三个方面对国内某城域网用户会话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发现的用户会话行为规律进行了总结。该研究成果对于认识和理解国内网络用户会话行为具有重要价值。用户上网时段喜好分析:许多工作研究不同时段的用户上网行为,然而目前尚缺乏对用户上网时间使用情况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真实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上网时间数据发现并验证了用户上网时间分布的近相似性。在该特性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快速分组的层次聚类算法(HCFG),挖掘用户的上网时段喜好模式。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我们提出了以时段重合率为指标的时段喜好显着性评估方法,并结合聚类结果结构指标和时间复杂度对HCFG算法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HCFG算法能够显着区分不同模式下的用户喜好时段,达到了聚类的目的,并且其时间复杂度较低,是一种高效的用户喜好时段发现算法。用户Web喜好分析:Web喜好分析对于制定个性化服务和定向营销意义重大,目前缺乏针对用户全网Web喜好的分析。本文对城域网用户全网Web喜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用户Web访问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各Web类型在用户中的流行程度的排名,并发现用户对Web类型的访问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聚类常用于发现用户Web访问喜好的主要模式,但也面临着如何实现对高维数据进行有效压缩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量值的频繁闭项集层次聚类算法(CFIHCQ),该算法通过频繁闭项集挖掘发现用户频繁Web访问行为,既实现了对数据维度的压缩,又达到了发现用户稳定行为模式的目的,该算法的结果可明确表示用户对Web类型的喜好程度。我们对该算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主要包括聚类结果评估、算法参数评估和复杂度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聚类结果对用户未来的Web访问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聚类结果的结构特性好,且能够显着的表明用户的Web喜好模式,该算法在聚类数目的选取上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大数据量情况下效率较高。用户Web访问状态转移研究:研究用户动态行为是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的热点之一,目前多数相关研究关注用户对单个网站的Web访问动态行为,缺乏对用户全网Web访问动态行为的研究。本文首次从全网角度研究了用户的Web访问状态转移模式,对连续多天在线用户Web访问状态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说明用户未来的Web访问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由历史状态进行预测。状态转移矩阵是研究状态变化的有效工具。本文提出了连续Web访问状态转移矩阵(CWSTM)的概念,并开发了基于熵的CWSTM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在CWSTM中引入熵,提高了聚类结果中确定性转移概率的识别数量。实验表明,状态转移模式中含有转移概率确定性越强,对于用户下一状态预测效果越好,从而说明通过引入熵提高确定性转移概率的识别数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dai[4](2010)在《建立“月球基地” 让电脑成遥控器》文中提出5月31日,首届世界月球会议在北京召开。据介绍,现在到2020年,我们将会为月球基地的建立做好技术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而到了2050年,人类第一个月球基地将会诞生。据说月球基地将选址地下,地下将设有紧急避难所。基地的实验室可以分为三个舱,分别是生物培养舱、科研工作舱和人员训练舱。不过,到了2050年,就算是90后也要将近60岁高龄了,真的要等那么久吗?算了吧,40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现在就建立我们自己的"嫦娥工程"吧!"嫦娥工程"最终将会在月球建立有人驻留月球基地,目的就是与数十万里之外的月球进行联系。而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需要时常在异地的电脑中建立"基地",这样就能方便地解决很多难题,诸如:在家中操控办公室电脑执行下载任务;身在千里之外,帮助好友解决电脑故障;想当回真正的自由人,在家中操控办公室中的电脑来办公……这些,都需要想办法在另一台电脑中建立一个"基地",不管是有人还是无人,只要能解决问题,我们都可以采用。

吴进[5](2009)在《气象站报文上传监测与恢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网络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当今的社会对IT技术的依赖性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IT技术为各个单位的业务操作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选择,它大大提高了单位的办公效率,减少了成本开销。因此,人们对IT技术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沈阳市气象局作为负责沈阳市气象业务的关键部门,要掌控沈阳市的各个区域天气情况,它下属的监测站点遍布各市区和乡镇,总数超过上百个。这些站点要实时监测本地的各种气象数据,并将其传送至沈阳市气象局中心或者直传至辽宁省气象局中心机房。如果不借助信息技术,要实现这样的业务所付出的开支与代价是非常大的。在本论文中,讨论了如何运用网络技术,根据客户对项目的实际要求实现一个报文上传监测与恢复系统。本设计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网络连通性的监测、自动站及加密站报文上传统计、单雨量站报文格式转换、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自动站报文上传监测及保障、ADSL自动拨号等等。本论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保障沈阳市气象局日常业务正常运行的系统。首先简要介绍了TCP/IP网络体系结构,接着,对应用到的具体协议及相关技术分别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ICMP协议、FTP协议、ARP协议、ADSL拨号上网方式和WinPcap抓包工具。随后在论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以后,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实现。最后,本文展示了对系统的测试及测试结果,并对全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进一步展望。

杨敬辉[6](2006)在《Bass模型及其两种扩展型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20世纪60年代创新扩散研究引入技术预测与市场学以来,创新扩散模型的研究就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技术预测与市场学中出现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创新扩散模型,其中以Bass模型最为着名。从1969年Bass模型提出以来,扩散模型成为市场扩散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虽然Bass扩散模型及其相应的几个扩展型在描述和预测创新扩散方面被广泛地应用,但是,其有效性不断地受到挑战,这表明Bass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上,能够完全符合Bass模型的创新扩散很少。因此人们在尝试放松Bass模型的假设条件上做了很多努力,为使Bass模型不断完善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改进模型,但是这些扩展模型却很少像Bass模型那样被广泛地引用。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扩散模型正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研究和运用。然而,这项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都与国外先进国家相距甚远。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Bass模型的应用方法和体现产品之间扩散关系的两种扩展型的应用研究。具体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对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评析,并以Bass模型为例,对模型的结构、应用方法及对市场产品扩散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此为研究基础,针对Bass模型在研究产品非独立创新扩散方面的局限性,构建了体现产品附随扩散关系的附随扩散模型。 在对Bass模型的应用方法研究中,论文在采用Bass模型对中国寻呼机用户和移动手机用户扩散曲线的拟合中发现:不同的模型数据序列的选取和参数估算算法对模型拟合的结果影响很大。模型数据序列的起始点、数据序列的时间间隔和数据点的个数是决定Bass模型拟合效果的几个重要因素。另外,论文分别采用了普通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三种传统的参数估算方法对Bass模型参数进行估算,并将它们的结果与采用遗传算法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采用遗传算法估算Bass模型参数比其它三种算法估算的结果更好,特别是遗传算法可以在模型数据序列不太充足时(但至少要5-6个数据点),得到满意的效果,这对预测处于成长期的产品扩散很有意义。为验证Bass模型预测结果的可信性,论文还采用两种比较典型的S形扩散曲线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与Bass模型拟和结果进行比较,Bass模型要优于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 在对Bass模型的扩展型研究中,论文针对Bass模型假设条件之一,产品的扩散是独立的,不受其它产品扩散的影响,指出了模型的局限性。Bass模型产生于1969年,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能适合Bass模型这个假设条件的产品扩散越来越少,特

张天勇,嘉儿[7](2004)在《无人看管的邮件工具——将Foxmail自动进行到底》文中提出在以前使用Foxmail收邮件时,一直都是依靠手动的方式来对邮件进行管理的,这样不仅操作复杂,而且还耽误了很多时间。其实Foxmail提供了很多自动功能完全可以代替我们以往动手才能完成的工作!

申洋[8](2004)在《Foxmail中的自动拨号上网》文中研究表明 一般我们都是先拨号上网,然后再收发邮件。其实在Foxmail中,有自动拨号的功能,直接调用可以简化手工拨号的操作。启动Foxmail,在[选项]菜单中选择[系统设置],在[设置]提示框中选中[连接]选项卡,然后选择自己的上网方式(如图所示)。

高林[9](2003)在《网络天地——宽带上网速度慢及不畅咋办?》文中指出 目前,宽带上网接入方式主要有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光纤局域网(FTTX+LAN)和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等几种接入方式,其中以ADSL接入方式用户最多。但是,许多用户上

张冰[10](2003)在《无人值守——让电脑操作自动执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初人们设计电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自动完成计算任务,因此电脑本身就是高度自动化的产物。发展到今天,这个高度自动化的机器已经让我们"偷"了不少"懒",然而,"懒人"的"偷懒"欲望总是"得寸进尺",你是否想过:让你的电脑比别人更自动一些?这就需要一些小技巧,或者要请出一些软件来帮忙了,且听我慢慢道来。

二、Foxmail中的自动拨号上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oxmail中的自动拨号上网(论文提纲范文)

(1)LTE-WiFi路由器终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系统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
    2.1 LTE技术研究
        2.1.1 LTE技术概述
        2.1.2 LTE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
    2.2 WiFi技术研究
        2.2.1 WiFi技术概述
        2.2.2 WiFi技术构成
        2.2.3 WiFi技术在路由器中的应用及特点
    2.3 本章小结
3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系统的设计目标及原则
        3.1.2 系统的功能分析
        3.1.3 系统的应用场景
    3.2 系统整体架构
        3.2.1 系统的总体框架
        3.2.2 系统的硬件平台选型
        3.2.3 系统的软件平台选型
    3.3 系统软件结构模块
    3.4 系统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3.5 本章小结
4 LTE-WiFi路由器的LTE模块研究与实现
    4.1 LTE网卡驱动分析与实现
    4.2 使用PPP协议实现LTE拨号上网
    4.3 本章小结
5 LTE-WiFi路由器的WiFi模块研究与实现
    5.1 WiFi模块AP功能分析与实现
    5.2 WiFi模块自动信道选择功能优化
    5.3 本章小结
6 LTE-WiFi路由器功能和性能测试
    6.1 LTE-WiFi路由器功能测试
    6.2 WiFi模块自动信道选择功能优化验证
    6.3 LTE-WiFi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流量监测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网络发展现状
        1.1.1 网络规模
        1.1.2 网络服务
        1.1.3 网络用户构成
        1.1.4 用户上网时间
    1.2 网络用户行为分析
        1.2.1 网络用户的概念
        1.2.2 网络用户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1.2.3 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的概念
        1.2.4 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的内容
        1.2.5 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的意义
    1.3 基于流量监测的网络用户行为数据采集
        1.3.1 网络流量的识别与解析
        1.3.2 数据的获取环境
        1.3.3 流量监测设备的部署
        1.3.4 数据特点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方法
    2.1 概述
    2.2 数据预处理
        2.2.1 数据清理
        2.2.2 数据转换
        2.2.3 数据规约
    2.3 统计分析
        2.3.1 统计指标
        2.3.2 统计表和统计图
    2.4 聚类分析
        2.4.1 相似性度量
        2.4.2 常用聚类算法
        2.4.3 聚类评估方法
    2.5 其它方法
        2.5.1 关联分析
        2.5.2 时态数据挖掘
第三章 用户会话行为统计分析
    3.1 概述
    3.2 相关工作
    3.3 用户上网环境
        3.3.1 网络用户的接入方式
        3.3.2 网络用户的认证方式
    3.4 数据来源
        3.4.1 RADIUS报文监测与解析
        3.4.2 数据内容
    3.5 会话行为统计特征
        3.5.1 会话行为指标随时间的分布特征
        3.5.2 会话行为指标间的相关性
        3.5.3 会话行为中的帕雷托效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用户上网时段喜好分析
    4.1 概述
    4.2 相关工作
    4.3 数据来源
    4.4 用户上网时间分布的近相似性
        4.4.1 概念提出
        4.4.2 数据验证
    4.5 基于快速分组的层次聚类算法
        4.5.1 算法介绍
        4.5.2 聚类数目选择
        4.5.3 实验结果
        4.5.4 算法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用户Web喜好分析
    5.1 概述
    5.2 相关工作
    5.3 数据来源
    5.4 Web访问数据统计分析
        5.4.1 Web类型的日访问次数分析
        5.4.2 Web类型的日访问人数分析
        5.4.3 用户访问Web类型数量分析
    5.5 基于量值的频繁闭项集层次聚类算法
        5.5.1 算法介绍
        5.5.2 实验结果
        5.5.3 算法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用户Web访问状态转移研究
    6.1 概述
    6.2 相关工作
    6.3 Web访问状态获取
    6.4 Web访问状态统计分析
        6.4.1 用户数量随状态数量分布
        6.4.2 用户数量随状态转移次数分布
        6.4.3 用户状态相似度分析
        6.4.4 小结
    6.5 用户连续Web访问状态转移模式发现
        6.5.1 基于熵的CWSTM聚类算法
        6.5.2 实验结果
        6.5.3 算法评估
        6.5.4 确定性转移概率预测准确性验证
    6.6 本章小结
结束语: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缩写词说明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气象站报文上传监测与恢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的实际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关键技术
    2.1 TCP/IP网络体系结构简介
    2.2 网络控制报文协议
    2.3 地址解析协议
    2.4 套接字
    2.5 ASP.NET
    2.6 文件传输协议
    2.7 WinPcap介绍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分析
    3.1 需求分析
        3.1.1 沈阳市气象局网络概况
        3.1.2 功能分析
        3.1.3 系统用例分析
    3.2 可行性分析
        3.2.1 经济可行性
        3.2.2 技术可行性
        3.2.3 运行可行性
    3.3 系统开发环境
        3.3.1 硬件配置
        3.3.2 软件配置
        3.3.3 开发工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2 功能模块设计
        4.2.1 报文上传统计与网络连通性监测模块设计
        4.2.2 单雨量站报文格式转换模块设计
        4.2.3 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模块设计
        4.2.4 自动站报文上传监测与保障模块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介绍
        4.3.2 数据库逻辑设计E-R图
        4.3.3 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报文上传统计与网络连通性监测模块的实现
        5.1.1 前台网站的实现
        5.1.2 IP地址、加密站编号正则表达式的实现
        5.1.3 触发器的实现
        5.1.4 后台程序的实现
    5.2 单雨量站报文格式转换模块的实现
        5.2.1 报文格式转换子模块的实现
        5.2.2 Z报文上传子模块的实现
        5.2.3 模块的层次划分
    5.3 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模块实现
        5.3.1 学习子模块的实现
        5.3.2 监听子模块的实现
        5.3.3 检查子模块的实现
    5.4 自动站报文上传监测与保障模块实现
        5.4.1 报文上传监测与重传子模块的实现
        5.4.2 ADSL拨号连接与重传子模块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建立测试准则
    6.2 搭建测试环境
    6.3 确定测试用例
        6.3.1 报文上传监测和网络连通性监测模块测试
        6.3.2 单雨量站报文格式转换模块测试
        6.3.3 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模块测试
        6.3.4 自动站报文上传监测与保障模块测试
    6.4 测试总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Bass模型及其两种扩展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导论
    1.1 选题的科学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的意义
        1.1.2 研究基础
    1.2 研究方法与主要工作
        1.2.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
        1.2.3 主要创新点
2 Bass模型的应用研究
    2.1 创新扩散及扩散模型的概述
        2.1.1 技术创新扩散
        2.1.2 技术创新扩散模型
        2.1.3 扩散模型的构建
    2.2 Bass模型
        2.2.1 Bass扩散模型的假设与推导
        2.2.2 Bass模型的结构分析
    2.3 Bass模型的局限性及其扩展模型
    2.4 Bass模型的应用方法
        2.4.1 应用 Bass模型预测的流程
        2.4.2 Bass模型预测过程的软件化
    2.5 Bass模型的应用实例
        2.5.1 Bass模型对中国寻呼机用户扩散的研究
        2.5.2 结果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Bass模型的参数估算方法
    3.1 数据充足时的参数估计方法
        3.1.1 时间不变的参数估算方法
        3.1.2 时间可变参数估计方法
    3.2 数据不足时的参数估计方法
        3.2.1 判断法
        3.2.2 类比法
    3.3 Bass模型参数的检验
    3.4 遗传算法用于模型的参数估计
        3.4.1 遗传算法
        3.4.2 遗传算法的运算
    3.5 采用遗传算法估算 Bass模型参数
        3.5.1 Bass模型及扩展型的估算程序
        3.5.2 模型数据
        3.5.3 各种算法估计Bass模型参数的结果比较
        3.5.3.1 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Bass模型的估计
        3.5.3.2 采用遗传算法对Bass题型的估计
        3.5.3.3 采用遗传算法与非线性最小二乘的比较
        3.5.3.4 各种算法对寻呼机的拟合情况比较
    3.6 遗传算法的优越性
    3.7 本章小结
4 Bass模型与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的比较
    4.1 S形曲线趋势预测法
    4.2 几种典型的S形曲线模型介绍
        4.2.1 Gompertz曲线
        4.2.2 Logistic曲线
        4.2.3 Bass模型
    4.3 Bass模型与Gompertz模型、Logistic模型的比较
        4.3.1 三种模型的共同点
        4.3.2 三种模型的区别
    4.4 用于S形曲线的数据序列
        4.4.1 中国电话发展状况
        4.4.2 模型数据
    4.5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扩散的拟合与预测研究
        4.5.1 Bass模型的应用
        4.5.1.1 对Bass模型的最大市场潜力不加限制
        4.5.1.2 Bass模型在不同最大市场潜力的预测分析
        4.5.2 Gompertz曲线的应用
        4.5.3 Logistic模型应用
        4.5.4 三种模型对移动用户的拟合与预测结果比较
    4.6 固定电话用户规模扩散的拟合与预测研究
        4.6.1 Bass模型的应用
        4.6.2 Gompertz模型应用
        4.6.3 Logistic模型应用
        4.6.4 三种模型对固定电话用户的拟合与预测结果比较
    4.7 本章小结
5 Bass模型对产品更新换代的扩展研究
    5.1 产品的更新换代或升级
        5.1.1 移动通信的更新换代现象
        5.1.2 互联网上网方式的更新换代现象
    5.2 产品更新换代的扩散模型
        5.2.1 Fisher和 Pry模型
        5.2.2 产品更新换代的特点及 Norton模型
    5.3 互联网的研究及研究方法
        5.3.1 有关互联网扩散的研究情况
        5.3.2 从上网方式更新换代的角度研究互联网
    5.4 采用 Norton模型对互联网扩散的研究
        5.4.1 Norton模型数据
        5.4.2 采用遗传算法对 Norton模型的参数估计
        5.4.2.1 三代 Norton模型的参数估算
        5.4.2.2 Norton模型的参数结果讨论
        5.4.2.3 Norton模型对三种上网方式的拟合结果讨论
    5.5 Bass模型与 Norton模型的比较
    5.6 本章小结
6 Bass模型对附随扩散产品的扩展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构建附随扩散模型的理论基础
        6.2.1 创新产品之间的附随扩散关系
        6.2.2 Peterson and Mahajan的扩散模型
        6.2.3 Joel多层附随扩散
    6.3 构建附随扩散模型
        6.3.1 附随扩散模型的结构推导
        6.3.2 附随扩散模型的参数
    6.4 模型数据
    6.5 参数估计与模型比较
        6.5.1 采用附随扩散模型的参数估计
        6.5.2 采用 Bass模型的参数估计
        6.5.3 采用 Logistic模型的参数估计
        6.5.4 三种模型拟合结果分析
        6.5.5 附随扩散模型对 Bass模型的扩展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学习期间参加的重要科研课题
附录2.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9)网络天地——宽带上网速度慢及不畅咋办?(论文提纲范文)

1. 速度慢主要解决设置问题
2. ADSL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

四、Foxmail中的自动拨号上网(论文参考文献)

  • [1]LTE-WiFi路由器终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韩翠霞. 西安工业大学, 2016(02)
  • [2]为网络访问加锁保安全[J]. 帷幄. 个人电脑, 2013(12)
  • [3]基于流量监测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D]. 延皓.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7)
  • [4]建立“月球基地” 让电脑成遥控器[J]. dai. 电脑爱好者, 2010(13)
  • [5]气象站报文上传监测与恢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吴进. 东北大学, 2009(S1)
  • [6]Bass模型及其两种扩展型的应用研究[D]. 杨敬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4)
  • [7]无人看管的邮件工具——将Foxmail自动进行到底[J]. 张天勇,嘉儿. 电脑应用文萃, 2004(03)
  • [8]Foxmail中的自动拨号上网[J]. 申洋. 少年电脑世界, 2004(01)
  • [9]网络天地——宽带上网速度慢及不畅咋办?[J]. 高林. 中国数据通信, 2003(07)
  • [10]无人值守——让电脑操作自动执行[J]. 张冰. 软件导刊, 2003(01)

标签:;  ;  ;  ;  ;  

Foxmail 中的自动拨号上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