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探讨

精准农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探讨

一、精准农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詹帅,霍红[1](2021)在《供应链创新驱动的精准农业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文中指出精准化、智慧化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供应链创新驱动的精准农业能够发挥集成作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大农业有机衔接,同时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质量效益三效合一发展,为农业降本增效奠定基础。通过将中观层面的供应链创新与宏观层面的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以供应链创新为驱动的精准农业实现路径与保障措施,有效的以供应链为纽带将小农户与大农业衔接到一起,探究促进我国农业智慧化、可持续化发展的新思路。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探索以供应链创新为驱动促进精准农业实现的新途径,发现实现精准农业需要以供应链主体创新意识提升为前提,提升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对农业服务的支持水平,发挥农产品供应链多环节、多角度、多方位的创新作用。

陈忠云,王书春[2](2020)在《精准农业项目绩效评价浅析》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和应用精准农业。分析精准农业和信息经济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可以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帮助。基于此,介绍精准农业及其系统结构,分析精准农业绩效评价状况,对精准农业项目风险进行预测,提出精准农业经济效益评价对策。

侯翔[3](2020)在《基于北斗导航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构建与经济效益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精准农业、智能化装备已成为农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之一,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目前,农用拖拉机上安装的各类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归根到底都是一种辅助驾驶系统。预计在今后的几年里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应用将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会出现更多的农场、合作社和农民购置与应用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因此,开展北斗导航技术在农机驾驶系统的应用研究及其经济效益分析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北斗导航技术在农用拖拉机上应用的实现及其经济效益分析,开展的工作主要有:1.在阐述自主开发的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该技术在农用拖拉机上的应用方法及技术途径;2.详细介绍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在拖拉机上的安装过程和具体使用方法,实车验证了设备的功能,测试了有关技术参数;3.探究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在起垄、铺膜、播种、施肥、施药以及农业信息化上的应用优势,采用三种预算模型对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技术在江苏农垦黄海农场稻麦两季上的应用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推广试验研究表明,本课题研究的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投入,对农场、农机站和农机户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其经济效益,且设备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该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在国有农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白娅男[4](2020)在《大数据系统在精准施肥中的应用研究 ——以力源宝系统为例》文中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央一号文件始终锁定“三农问题”,要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系统的应用为社会多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大数据应用与农业与精准施肥技术结合,精准管理配、施肥,综合利用肥料资源,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效解决面源污染,将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保障农业优质高产,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及农户减少成本,增产增效的目的,为农资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契机。本文以广西力源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大数据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实证分析与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大数据精准施肥系统的应用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将为大数据精准施肥系统的完善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力源宝大数据系统在作物精准施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该系统将精准施肥技术与大数据系统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收集整理了114.6万个土壤样本,450万个化验数据包等多项土壤调查数据,具有专业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调查数据。(2)该系统平台是集精准配肥、产量预测、市场分析、效益分析、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可视化决策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以数据信息为依据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决策建议。(3)该系统根据种植地区土壤肥力情况,结合种植的作物(如:桉树、百香果、甘蔗、火龙果、芒果、香蕉、油茶、柚子、水稻、等)生长所需营养,以及天气、降雨、市场等多方面的数据资源,经过数据的整合分析提供最优的配施肥方案以及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指导。2.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力源宝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指导施用配方肥的甘蔗各项品质指标均高于传统肥。甘蔗实际产量平均提高17.26吨/公顷,产出投入比平均增长0.83万元/公顷。甘蔗株高平均增长37.31cm,茎径平均增幅为0.07cm,甘蔗锤度平均增幅0.71%,蔗糖分平均增幅0.9%,蔗汁简纯度平均增幅1.34%,甘蔗纤维分平均增幅1.3%。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精准化,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为企业对作物生产用肥决策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实现企业和农户节约成本、农产品增收增效的目的。3.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平台的建设、使用与推广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低,缺少核心研发技能,技术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资源整合利用难度大。(2)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建设尚不完善,数据的采集、整理、保存、管理和利用重视度不够,数据信息更新缓慢,施肥方案较单一,大数据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3)受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农户应用大数据难懂且不方便,导致企业系统推广范围小且不到位,企业技术人员对大数据系统应用还很模糊,导致农业技术服务水平低,技术指导不到位,农户无法全面了解大数据系统带来的效益。(4)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建设应用需要的科研投入大,成本消耗高,资金短缺,且所需人才要求较高,人员储备量不足。(5)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定位地土壤肥力的范围较为宽泛,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导致市场定位仅限于大客户,客户群狭窄,市场发展战略选择有局限性。4.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应用平台的对策建议:(1)政府扶持,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大支持力度,数据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以法律政策的形式加强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对大数据技术倾斜引导。(2)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的信息数据管理、链接和整合要严谨并及时整理上传系统,保证信息时效性。完善并及时更新系统功能,有效帮助农户作物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错误与偏差,为农户提供更加直观有效的系统效果体验。(3)系统应用推广要面向农户,开发面向农业的移动智能大数据应用系统,随时随地提供精准的市场、政策、生活等方面的农业情况信息。(4)加强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之间的技术、人才合作,企业不仅注重数据管理技术类核心技术人才,更要注重培养或引进对农业发展具有深刻理解能力的创新交叉型人才。(5)深化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的应用,密切跟踪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各地土壤情况的调查统计,提高系统定位决策的精准度,深度融合各项资源,丰富系统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技能。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耿霞[6](2020)在《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研究任务“农机精准作业协同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编号:2013AA10230803)”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项目“基于网格化的村镇土地管理与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文冠果试验基地作为研究区,基于宏观(行政区域)、中观(农作区)、微观(单株作物)三种不同的视角,对精准农业中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展开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精准农业中农田网格划分问题,构建了不同视角下农田网格划分方法。在宏观视角下,借鉴城镇社区网格化分的经验,确定了农田网格划分原则和农田网格划分方案。在中观视角下,根据兖州区农田网格划分的现状,研究了最优农田网格大小,最终决策出400亩农田网格大小是兖州区目前最适宜的网格大小。在微观视角下,通过试验,确定了文冠果管理的适宜网格大小为3 m?4 m。(2)宏观视角下,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角度研究了精准农业中农田的管理问题,构建了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验证了管理模型的合理性并定量比较了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借鉴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验,依托兖州区已有的村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对现有的农田管理流程进行了再造和优化,构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七步闭环业务协同法”的农田管理模型。为避免模型中存在的结构错误,为管理模型的后期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保障,构建了一种将Petri网化简技术和逻辑表相结合的结构合理性验证方法。基于PIPE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所提出的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使用Arena仿真工具和基于随机Petri网构建的定量测度模型分别对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进行了定量客观的比较,表明了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具有显着的优势,为后期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是否能够实施和推广进一步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3)中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确定了合理土壤采样点并验证了合理性,得到了优化的多年土壤采样点数据。在兖州区的四个镇得到86个采样点,样点间距大约为1.5km。其中,小孟镇和漕河镇各20个采样点,大安镇和新兖镇各28个和18个采样点;潮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区域各68个、12个和6个采样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全面验证了所确定的土壤采样点的合理性。基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虽然减少了采样点,但各土壤养分的均值、中值、变异系数和变异程度同原始采样数据的统计结果非常接近,标准差也相差不大;根据经典Cochran公式,计算出86个采样点完全可以达到测土施肥的要求;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土壤养分的变程均大于采样间距;选择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空间估值,通过交叉验证进行插值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平均误差(ME)和平均标准误差(MSE)值均接近于0,均方根标准误差(RMSSE)均接近于1,均方根误差(RMSE)与平均标准误差(ASE)的值非常接近。在验证采样方案合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土壤采样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采样点数量和布设基本一致的多年的土壤采样点数据。(4)基于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点数据,构建了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基于2012-2017年已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数据,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影响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随机Petri网建立了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在未来一年土壤肥力下降的概率大约是0.7852。通过比较2016年和2017年土壤肥力,以及进一步分析2012-2016年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的方法是有效的。(5)基于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点数据,研究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系统。首先,基于2012-2017年已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数据,对土壤养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磷含量一直比较丰富,处于二级水平。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三种土壤养分在这6年期间具有一定下降的趋势。土壤pH为弱变异,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均为中等变异。然后,与划分的农田网格相结合,基于2017年网格土壤采样数据,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呈条状由西到东逐渐降低,所有农田网格的有机质含量都处于中等偏下的四级水平。碱解氮含量北部和南部区域较高,中部偏北区域较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的三级水平。有效磷含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偏上的二级水平。速效钾含量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的三级水平。四个镇中,小孟镇四种土壤养分含量均较高。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研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系统,可以提供研究区整体和单网格土壤养分与肥力情况查询,为精准施肥提供了决策支持。(6)微观视角下,研究了基于网格识别的田间文冠果精准采摘问题,研发了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构建了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实现了田间行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网格识别等功能。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根据GPS坐标可以自动得到相应的网格位置和网格编号。为了快速识别成熟文冠果,构建了一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原始数据集中,训练出来的最优模型对成熟和未成熟文冠果的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81%和82%。借助识别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Score四种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训练出来的最优模型无论在原始数据集上还是在模拟数据集上,各项指标值最低也能达到80%。说明构建的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可以作为文冠果是否成熟的识别工具。通过与未使用模拟数据的模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数据模拟技术,可以扩充训练数据集,从而能够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的准确性,能够较好地解决“过拟合”问题。

刘洋[7](2019)在《精准农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一、精准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一)部分预算法部分预算法的精准农业经济效益分析原理是当发生了某项变化时,将这项变化所引发的精准农业的成本降低、收益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增加这4个项目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计算,以该变化所带来的正经济收益以及负经济收益之差来衡量该项变化所导致的实际经济效益。通常来说,正经济效益包括降低成本与增加收益,负经济收益包括增加成本与降低收益。计算正经济收益和负经济收益的差值,当净收益> 0时,则表明该项变化在实

李倩倩[8](2019)在《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济源乐湖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文中提出城市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农村,定居于城市,但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追求也日益显现。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休闲农业以及特色高效农业,可以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促进农业观光体验活动的快速发展。循环农业主要将循环利用和资源高效作为发展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是高效率、低排放、低消耗,发展循环农业不仅有利于开创农业生态园发展的新形式,而且是提高资源、现代化技术装备利用效率、维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关键。本文从农旅融合背景出发,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探索循环主导型理念下的农业生态园模式,首先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分析并总结国内和国外农业生态园发展现状以及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整理相关概念、规划理念、规划原则,确立正确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为今后的农业园建设管理提供经验和教训。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生态园案例,吸取其中关于循环型农业生态园建设发展的经验,结合农业生态园建设相关概念,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本文以济源乐湖农业生态园为例,首先对场地的区位、资源、交通等进行详细分析,依据实地调查结果,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将生态、农事体验、地域文化融入其中,明确了发展循环型农业生态园的目标,将园区规划为“一轴、一环、多节点”的格局,并分成田台风光区、开心农场区、密林阻隔区、办公服务区、户外活动区、农业展览区、农业生产区七个分区,运用现代农业科技以及智能技术形成一个循环农业生态园方案,并充分应用循环经济原理、生态学的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以及生态农业原理,对园内基础服务设施、道路、竖向等进行专项设计,突出“精准农业”和“再利用、再循环”设计重点,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生态园特色,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与评价。本文对循环农业园的探索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以期对今后循环型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方向明,李姣媛[9](2018)在《精准农业:发展效益、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世界农业生产面临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食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生物、工业、信息等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精准农业兴起,并成为了世界各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共同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精准农业发展对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总体产生的效益,接下来总结了世界各国精准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策略。之后聚焦中国,发现精准农业在我国发展的技术支持、土地规模保障和人才支撑都略显不足。最后,根据中国国情和国际经验,基于技术、土地和人才三个视角为精准农业在中国的实践发展理清思路。

杨晓北[10](2018)在《中美精准农业发展评价及路径选择》文中提出精准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科学评价精准农业发展水平是准确把握其发展方向的基础所在。为此,本文基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评估精准农业发展水平,以灰色关联法探寻影响精准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以精准农业发展领先的国家美国作为比较对象,力求准确评估中国的精准农业发展水平,并剖析中美在精准农业发展层面的差距,进而探究符合中国国情的精准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6—2016年,中国和美国精准农业发展水平均不断提升,中国在发展速度上明显占优,但发展水平与美国仍有差距。第二,关于影响精准农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就中国而言,社会效益因素最为重要;而对于美国来讲,经济效益因素最为重要。最后,本文提出未来中国精准农业发展应当注重提高农场科技水平、引入专业技术人员、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等几点政策建议。

二、精准农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准农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供应链创新驱动的精准农业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以供应链创新为驱动促进精准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1.1 发挥供应链集成作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大农业有机衔接
    1.2 促进经济效益、环境生态效益、产品质量效益三效合一发展
    1.3 农产品生态品牌创新并延伸产品价值链
    1.4 提升农产品产供销各环节的绿色化水平
    1.5 为农业发展降本增效奠定基础
2 供应链创新驱动的精准农业实现路径
    2.1 引导提升供应链各参与主体自我创新意识扩大精准农业影响范围
    2.2 利用高新技术提升精准农业的协同化、智慧化及可视化水平
    2.3 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及服务作用为中小微型涉农企业提供服务支持
    2.4 发挥农产品供应链创新作用形成现代化的精准农业体系
3 供应链创新驱动的精准农业发展保障措施
    3.1 数据平台保障
    3.2 需求与资金保障
    3.3 人才及科研成果保障
    3.4 设施设备及技术保障
4 结论与展望

(2)精准农业项目绩效评价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精准农业及其系统结构
2 精准农业绩效评价状况
    2.1 国际绩效现状
    2.2 国内绩效现状
    2.3 绩效理论现状
3 精准农业评价指标
    3.1 科研单位承担的课题数量和经费支出
    3.2 科研项目产出指标
    3.3 成果转化指标
    3.4 事业发展指标
4 建议与对策
    4.1 设立合理的绩效目标
    4.2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5 结语

(3)基于北斗导航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构建与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业导航技术状况
        1.2.2 国内农业导航技术状况
第2章 农机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实现
    2.1 总体架构
        2.1.1 差分基准站方案
        2.1.2 北斗导航自动驾驶仪方案
        2.1.3 创新点及与同类技术比较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
        2.2.2 差分基准方案
        2.2.3 北斗测量型接收机
        2.2.4 数据电台
        2.2.5 北斗导航自动驾驶仪
        2.2.6 三轴惯导模块
        2.2.7 车载平板计算机
        2.2.8 转向控制与驱动器
        2.2.9 车载平板计算机软件设计
        2.2.10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安装与使用方法
    3.1 设备安装
        3.1.1 电子学部组件安装
        3.1.2 导向轮角测量装置安装
        3.1.3 转向控制阀组安装
        3.1.4 油管连接
    3.2 设备的使用方法
        3.2.1 用户界面功能介绍
        3.2.2 设置操作
        3.2.3 作业操作
        3.2.4 新建作业
        3.2.5 用户实际使用操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斗农机导航系统的试验与应用
    4.1 田间试验
    4.2 北斗农机导航系统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2.1 起垄作业
        4.2.2 铺膜作业
        4.2.3 播种、施肥、施药作业
        4.2.4 实时监控
        4.2.5 作业规划和调度
    4.3 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使用注意事项
    4.4 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优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5.2 部分预算法经济效益分析
        5.2.1 北斗导航技术应用经济效益分析
        5.2.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影响
        5.2.3 部分预算法中新技术应用确定标准
    5.3 投资分析法经济效益分析
        5.3.1 投入模型的建立
        5.3.2 产出模型的建立
        5.3.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5.3.4 投资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经济效益分析
    5.4 农机户投资自动驾驶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5.4.1 作业收入
        5.4.2 作业费用
        5.4.3 机组折旧费
        5.4.4 机组修理费
        5.4.5 作业利润
    5.5 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价格优势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论文
致谢

(4)大数据系统在精准施肥中的应用研究 ——以力源宝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精准施肥的必要性
        1.1.2 大数据与精准施肥的结合
    1.2 研究发展基础
        1.2.1 大数据研究基础
        1.2.2 精准农业中的精准施肥
        1.2.3 大数据技术在精准施肥中的应用发展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1 研究理论意义
        1.3.2 研究实践意义
        1.3.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证分析法
        1.4.4 实地调研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
    2.1 大数据系统
        2.1.1 大数据概念
        2.1.2 大数据意义
    2.2 精准农业
    2.3 精准施肥技术
        2.3.1 精准施肥概念
        2.3.2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
    2.4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
        2.4.1 公司介绍
        2.4.2 技术团队
        2.4.3 精准施肥大数据介绍
        2.4.4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操作
第三章 大数据系统在甘蔗精准施肥中的应用
    3.1 甘蔗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
        3.1.1 甘蔗
        3.1.2 甘蔗精准配肥决策系统
    3.2 示范地甘蔗配肥试验设计选择
        3.2.1 试验地甘蔗配肥决策
        3.2.2 试验规模
    3.3 试验调查内容及方法
        3.3.1 调查内容
        3.3.2 分析方法
    3.4 大数据精准施肥对甘蔗品质的影响
        3.4.1 甘蔗锤度
        3.4.2 甘蔗蔗糖分
        3.4.3 蔗汁简纯度
        3.4.4 甘蔗纤维分
    3.5 大数据精准施肥对甘蔗农艺性状的影响
        3.5.1 株高
        3.5.2 茎径
    3.6 大数据精准施肥对甘蔗效益的影响
        3.6.1 实际产量
        3.6.2 实际产出投入比
    3.7 大数据精准施肥对土壤肥力和收益的影响
        3.7.1 土壤肥力
        3.7.2 收益
第四章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1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1 农业信息化程度低
        4.1.2 企业大数据系统建设不完善
        4.1.3 基础条件的限制,企业系统推广不到位
        4.1.4 人员储备不充足
        4.1.5 企业市场战略选择有局限
    4.2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的服务满意情况
        4.2.1 用户基本情况分析
        4.2.2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满意情况分析
        4.2.3 企业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满意情况分析
    4.3 对策建议
        4.3.1 数据开放,资源共享
        4.3.2 数据管理、链接和整合,及时上传
        4.3.3 系统推广面向农民,垂直应用,注重示范作用
        4.3.4 注重培养、引进交叉型人才
        4.3.5 技术升级,提高精准度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应用调查问卷
致谢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精准农业概述
        1.2.2 网格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农田网格划分的研究现状
        1.2.4 农田网格应用的研究现状
        1.2.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概况
        1.4.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4.2 自然条件和作物情况
2 多视角下的农田网格划分研究
    2.1 宏观视角下农田网格的划分
        2.1.1 农田网格划分原则的确定
        2.1.2 农田网格划分方案
    2.2 中观视角下最优农田网格大小的决策
        2.2.1 决策目标体系的建立
        2.2.2 基于灰色决策的最优农田网格大小决策模型的构建
        2.2.3 决策结果与分析
    2.3 微观视角下农田网格的划分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三层网格的编码设计
    本章小结
3 宏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构建
    3.1 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构建
    3.2 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合理性验证
        3.2.1 基于Petri网的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流程定义
        3.2.2 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合理性验证方法
        3.2.3 模型合理性验证结果
        3.2.4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4 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的比较研究
    4.1 案例的选取和描述
    4.2 基于Arena的农田管理模型的仿真比较
        4.2.1 仿真模型的构建
        4.2.2 仿真测评指标的确定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 农田管理流程的定量测度
        4.3.1 引入SPN构建信息测度模型的原因分析
        4.3.2 基于SPN的农田管理流程定量测度模型的构建
        4.3.3 基于SPN的信息距离计算方法
        4.3.4 基于SPN测度模型的信息距离测算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5 中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的合理土壤采样点的确定
    5.1 相关研究分析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土壤养分数据的获取
        5.2.2 土壤肥力指标因素的选取
        5.2.3 样品的室内测定与特异值处理
        5.2.4 合理采样点确定的方法
        5.2.5 采样合理性验证方法
    5.3 合理采样点的确定结果与验证
        5.3.1 基于网格化的合理采样点的确定结果
        5.3.2 采样合理性验证
    5.4 合理采样方案优化往年采样点
    本章小结
6 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和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6.1 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
        6.1.1 土壤肥力预测研究现状分析
        6.1.2 基于SPN的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的构建
        6.1.3 预测结果与分析
    6.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6.2.1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现状分析
        6.2.2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6.2.3 基于网格化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6.3 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
    本章小结
7 微观视角下基于网格识别的田间文冠果精准采摘研究
    7.1 网格识别
    7.2 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7.2.1 系统架构设计
        7.2.2 系统选用的开发板和服务器
        7.2.3 系统主体
        7.2.4 软件开发环境
    7.3 数据采集与传输
        7.3.1 数据采集
        7.3.2 数据传输
    7.4 果实成熟度识别方法分析
    7.5 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模拟
        7.5.1 数据预处理
        7.5.2 数据模拟
    7.6 成熟文冠果果实识别模型构建
    7.7 试验与结果分析
        7.7.1 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测试与结果
        7.7.2 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试验
        7.7.3 成熟文冠果精准定位的实现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软件着作权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7)精准农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准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一)部分预算法
    (二)投资分析法
二、精准农业项目风险评价方法
    (一)精准农业敏感性分析
    (二)精准农业项目风险预测
三、提高精准农业经济效益的建议

(8)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济源乐湖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城镇化发展加速
        1.1.2 国家政策的支持
        1.1.3 人们生活需求的转变
        1.1.4 农业发展的需要
        1.1.5 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
    1.2 国内外农业生态园发展研究
        1.2.1 国外生态园发展研究
        1.2.2 国内生态园发展研究
        1.2.3 国内外生态园发展总结
        1.2.4 国内外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归纳总结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循环经济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循环农业
        2.1.2 农业生态园
        2.1.3 循环经济
        2.1.4 循环经济主导型农业生态园
    2.2 循环型农业生态园的特点、类型和功能
        2.2.1 循环型农业生态园的特点
        2.2.2 循环型农业生态园的类型
        2.2.3 循环型农业生态园的功能
    2.3 农业生态园发展存在的问题
    2.4 农业生态园规划的相关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2 循环主导型经济理论
        2.4.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4 旅游心理学理论
    2.5 农业生态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2.5.1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2.5.2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2.5.3 坚持可持续性的原则
3 国内外农业生态园相关案例分析
    3.1 杨凌循环农业示范园
        3.1.1 项目概况
        3.1.2 分析评价
        3.1.3 循环农业发展
    3.2 北京密云蔡家洼循环农业生态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分析评价
        3.2.3 循环农业发展
    3.3 日本小岩井农场
        3.3.1 项目概况
        3.3.2 分析评价
        3.3.3 循环农业发展
    3.4 德国ZEGG生态村
        3.4.1 项目概况
        3.4.2 分析评价
        3.4.3 循环农业发展
    3.5 案例分析总结
        3.5.1 重视当地资源的利用
        3.5.2 重视游客的参与体验
        3.5.3 注重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济源乐湖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4.1 项目背景
        4.1.1 政策分析
        4.1.2 旅游资源分析
        4.1.3 客源分析
    4.2 项目概况
        4.2.1 项目资源条件概况
        4.2.2 项目基址概况
        4.2.3 项目现状分析
    4.3 SWOT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机遇分析
        4.3.4 威胁分析
        4.3.5 小结
    4.4 规划依据和规划原则
        4.4.1 规划依据
        4.4.2 规划原则
    4.5 功能定位、规划理念、规划指导思想
        4.5.1 功能定位
        4.5.2 规划理念
        4.5.3 规划指导思想
    4.6 总体规划设计
        4.6.1 总体规划布局
        4.6.2 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
        4.6.3 道路系统设计
        4.6.4 植物景观设计
        4.6.5 竖向设计和水体驳岸设计
        4.6.6 景观视线设计
        4.6.7 服务设施设计
        4.6.8 景观照明设计
    4.7 循环农业专项设计
        4.7.1 “精准农业”设计
        4.7.2 “再利用、再循环”设计
        4.7.3 新能源利用设计
        4.7.4 水循环利用设计
        4.7.5 废弃物利用设计
    4.8 分期规划
    4.9 效益分析
        4.9.1 生态效益分析
        4.9.2 经济效益分析
        4.9.3 社会效益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9)精准农业:发展效益、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准农业的兴起:农业生产的压力和技术进步的动力
二、精准农业的发展:给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整体带来效益
    (一) 生产者角度
    (二) 消费者角度
    (三) 社会整体角度
三、精准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现实问题、应对举措及发展趋势
    (一) 提高技术采用率:评估技术效益、健全推广咨询体系
    (二) 破解小规模农田应用难题:“土地规模化+农民组织化化”、“高附加值农产品+低成本技术”
    (三) 克服人才短缺困境:注重对青年农民的教育培训和资金支持
    (四) 实践模式和发展趋势
四、精准农业的中国实践: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和政策建议
    (一) 我国精准农业发展现状
    (二) 我国精准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政策建议
        1. 精准农业技术水平落后且对新技术的评估
        2. 土地流转增速下降, 应在推动规模化经营
        3. 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 应加快构建新型职
五、结论

(10)中美精准农业发展评价及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及文献回顾
2 中美精准农业发展实践
    2.1 概念界定
    2.2 中国精准农业发展实践
    2.3 美国精准农业发展实践
3 研究方法
    3.1 指标体系
    3.2 研究方法
        3.2.1 熵权法
        3.2.2 灰色关联法
4 数据分析及讨论
    4.1 中美两国精准农业发展评价
    4.2 精准农业影响因素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四、精准农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供应链创新驱动的精准农业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J]. 詹帅,霍红. 北方园艺, 2021(02)
  • [2]精准农业项目绩效评价浅析[J]. 陈忠云,王书春. 南方农业, 2020(36)
  • [3]基于北斗导航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构建与经济效益研究[D]. 侯翔. 扬州大学, 2020(01)
  • [4]大数据系统在精准施肥中的应用研究 ——以力源宝系统为例[D]. 白娅男. 广西大学, 2020(07)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D]. 耿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7]精准农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探讨[J]. 刘洋. 河南农业, 2019(19)
  • [8]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济源乐湖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D]. 李倩倩.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9]精准农业:发展效益、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 方向明,李姣媛.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1)
  • [10]中美精准农业发展评价及路径选择[J]. 杨晓北. 世界农业, 2018(09)

标签:;  ;  ;  ;  ;  

精准农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