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教育代表大会和基层工会在民主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教育代表大会和基层工会在民主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教代会和基层工会在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宏[1](2020)在《中国高校工会的职能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工会是党群组织的一种,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和高校教职工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为我国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工会在保障教职工权益,促进学校民主管理以及推动学校建设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教职工作为高校主体的独立性增强,主人翁意识愈加强烈,在学校建设、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参与性日益增强,工会在高校管理体制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因此,加强对高校工会职能作用的研究,分析其不足,探究其未来改革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现今工会建设欣欣向荣,为教职工、学校乃至国家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日益复杂的现实状况对高校工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中国的工会在职能作用发挥中仍有不足。为加强本文研究成果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论文写作前期收集了各高校工会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探究其职能发挥的现状,从而深入了解中国工会职能作用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对现今关于中国工会职能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分类综述,对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做了简要概述;第二部分:对工会职能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工会、高校工会的定义,以及其具体职能,并从高校工会的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出发,探究高校工会在具体运行中的作用;第三部分:追溯中国高校工会职能作用发展历史,简析我国高校工会职能履行的成就,并从中国高校工会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具体履行情况出发,探究其职能履行中的问题,并分析出了高校工会存在维护职能履行力度不强、建设职能履行缺失、参与职能履行方法单一、教育职能发挥深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工会的发展;第四部分:深入分析职能履行不足背后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问题出现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探索中国高校工会职能作用发展的方向。现今的高校工会职能作用研究多以理论分析为主,缺少具有针对性、精细化的研究,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挖掘现今高校工会职能履行中的问题,力图在现实分析基础上,有理有据的探究当代工会的职能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有关促进高校工会职能发挥的意见。

宋谦[2](2020)在《高校教代会功能提升研究 ——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教职工参与学校的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当前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还存在诸多显着问题,尤其是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功能上还存在虚化、弱化、形式化等,这造成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在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系列问题。该文采用了访谈和文本分析方法,基于协商民主视角,对高校教代会的功能提升进行了研究。在协商民主视野下,作为“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机构,高校教代会既不是管理机构,也不是决策机构,而是一个在党的领导下,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协商的民主参与机构。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功能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制度试点阶段,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好形式”;在制度立法阶段,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在制度创新阶段,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相对于高校教代会的应然功能,当前高校教代会的功能实现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教代会职权落实不够顺畅,主要表现在教代会的评议监督权重视程度不够,审议建议权落实未完全到位;其次教代会配套制度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教代会提案制度以及监管制度不健全;再次,教代会民主参与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参与主体较为缺席以及协商过程不够实化。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包括对高校教代会性质定位不够准确、权责利划分存在问题、工作机构执行力弱化以及法定程序和机制匮乏等。研究提出,准确定位教代会性质、优化教代会的体制框架、完善教代会运行机制、强化教代会制度保障,从而不断促进高校教代会实然功能的提升。

刘路[3](2018)在《“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文中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双一流方案”的实施更是将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升到了新的国家战略高度。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需要诸多因素,而基本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具有“一流的治理”。为了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一流治理”的内在生成机理,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聚焦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综合运用统计分组、案例研究、比较分析、规范性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大学治理的“价值”、“制度”与“行动”三个维度探究其通过“良性治理”实现“一流治理”的关键成因,旨在弄清其权力关系、权利关系与利益关系有效整合、实现大学组织发展最优化目标的机制原理,进而提出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根据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观点,将大学治理视作大学系统中的“行动系统”,结合帕森斯对大学功能的分析,构建了大学治理的行动结构,阐释了大学自身的价值系统、制度系统、权力系统和文化系统在大学治理的过中发挥着重要的A-G-I-L功能的同时与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结构和行动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价值一制度一行动”作为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实现“良性治理”目标运行逻辑的理论依据。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是为满足治理主体需要,有助于指导大学治理活动和一切治理行为以实现“良性治理”目标的理性化思维模式;“制度结构”是维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利益关系,实现利益相关者权、责、利有效统一的内部规则结构方式;“行动模式”是在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三个环节中所形成的有助于实现多元利益相关主体良性互动、有效合作和相互制约的行动机制。(2)通过比较ARWU、THE与QS三大排行榜2010-2016年前100名的大学排名结果,遴选出了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样本。研究发现,在过去7年中,始终位居三大排行榜前100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共有45所,这说明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但其中也有一些变动性较大的特殊“个体”,这些大学N年前不在三大排行榜的前100名之列,而现在却均已进入,本研究将其定义为“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这类大学共有14所。对于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而言,持续保持稳定的经费投入、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制定专项战略规划是其中一些大学在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成因。以C9高校为代表的中国一流大学在三大排行中的整体表现进步巨大,特别是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排名表现具有“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典型特征。虽然C9大学整体上与美国、英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双一流方案”的重点支持和大学自身的努力下,C9大学的学术竞争力在未来预计会继续提高,少数大学有望实现新突破。(3)对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结构和行动模式进行考察,凝练了实现“良性治理”目标的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在“价值维度”,构建基于“契约”的政府与大学关系,实现政府与大学的“共同治理”;完善学术自由权的司法保护与建立完善的学术伦理价值规范体系,维护学术自由精神;培育源于大学精神的平等、自由、协商、民主的治理文化,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治理氛围,是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在政治价值、精神价值和功能价值三个维度下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取向。此外,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在实践中还通过坚持权力的互补性原则、权力的共享性原则及权力的互动性原则来实现对决策权的协调和整合,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提升治理能力。在“制度维度”,一些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法人制度具有“法人性质”定位清晰,法人权力较强,政府管控与法人自治权责清晰等特点。在内部治理制度方面,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董事会制度具有成员构成多元、职责权限清晰和运行机制完善的特点;学术委员会制度则体现了成员代表分配均衡、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及职责权限清晰的共性特征。从“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权力机构的互动关系来看,董事会作为“指导核心”位于最顶部行使行政决策权,同时将有关学术事务管理与决策权的权力委托给评议会/学术委员会,把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和执行权交给由校长领导的行政管理团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协调的关系。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学术取向”,其中,教师岗位聘用制度充分体现了合法性、有效性和民主性的特点;教师薪酬管理制度设计秉持着竞争性、公平性和激励性原则;学术评价制度具有注重人性化的制度设计、遵循教学和科研规律的学术评价内容与标准以及灵活的学术评价方式等特征。在“行动”维度,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广泛吸纳普通教师参与决策促进了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广泛吸纳学生参与决策提升了决策执行的有效性,积极吸纳校外人士参与决策有效缓解了冲突与矛盾。对“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广泛参与及利益兼顾的决策模式成因分析发现,成熟的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科学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以及松散联合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是影响这一决策模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保障决策的有效执行,“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通过精简学校职能机构数量,建立“上窄下宽”式院系结构以及建立矩阵式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等举措对决策执行模式进行了优化,建立起了符合大学治理理念的“大部制”治理框架。“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保障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另一个有效方式,是通过建立包括决策制定过程监督、决策执行过程监督和决策执行效果监督在内的一整套决策监督机制,使多元利益相关者都能在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起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作用。(4)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9所中国一流大学的治理生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究了改进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若干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一流大学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提升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按照国家“依法治校”相关法律规范的要求,通过积极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优化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加强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建设和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这三个方面。在价值、制度和行动三个维度下,中国一流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由唯指标化导致的学术功利化、“人治”观念依然存在及缺乏对先进治理文化的充分关照等问题所引致的“价值取向偏离”问题;由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治理边界比较模糊、内部治理的方式仍以科层制与行政手段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的作用还未能完全凸显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的价值选择偏离了学术取向等问题所反映出的“制度创新缓慢”问题;由决策辅助和支持机制尚不健全、学术决策机构的工作机制仍比较薄弱、决策制定过程还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所造成的“行动模式滞后”问题。借鉴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治理经验,获得如下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一是,通过向利益相关者宣传和灌输以共同治理为核心的大学治理文化,完善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及营造“共同治理”的民主氛围等手段强化大学治理的文化驱动力;二是,通过重塑政府与大学关系格局,更新治理手段与方式,完善董事会制度,强化教师管理制度的学术取向等方式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变革与创新;三是,通过加强决策咨询制度建设,完善学术决策机构的工作机制,强化决策制定过程监督等举措构建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的决策系统。

叶文明[4](2017)在《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代议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痼疾,大学行政化是行政权力强力干预和学术权力自我弱化相互交织的结果。打倒“地主”,“农民”不一定得到解放,即便行政主体归还了学术事务治理权,倘若教师群体难以有效承接,去行政化改革就无法真正落地。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深度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有效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权,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保持一定的张力。大学诞生伊始,教师群体直接治理大学内部一切事务;此后,行政权力从大学内部“生长”出来,教师让渡了行政事务治理权;当政府权力、市场权力叩开大学之门,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开始共同治理大学。纵观大学及其内部治理主体的演变过程,教师治校权呈现出“双重让渡”的特征,在横向组群关系上,教师群体把非学术事务治理权让渡给行政阶层;在纵向群内关系上,教师群体直接治理学术事务的权力逐渐集中到作为学术精英的教授手中。教师治理大学内部事务的形式在直接民主的基础上,演化出了一种具有代议特征的教师选择代表、代表代为治理的间接民主形式。教师治校权的“双重让渡”是大学在权变、复杂外部环境中创设出的自适应机制,是承载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理念的制度进化。大学内部共同治理是指,不同利益相关者基于分工与责任,对各自领域内事务进行自主决策,进而实现各自目标和共同愿景的过程。共同治理关注不同利益相关者如何建构分工、协商、合作的关系,形成不同于“中心一边缘”结构的多中心治理。大学内部共同治理中的教师参与是指,教师作为大学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以执掌学术事务决策权为核心,与其他主体平等、共同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过程。学术事务的治理主体只能是高深知识拥有者,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是教师学术权利的自然延伸。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形式包括直接参与和代议参与。代议参与制度即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代议制度,是指教师选择代表、代表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安排及其运行过程。代议参与不是对直接参与的否定,而是弥补直接参与缺陷的制度进化,它解决了教师人数众多、利益分散、集体行动困难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教师利益得不到充分、理性、有效表达和协商等难题,顺应了大学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中心的发展要求,成为教师群体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维护自身权益以及在利益复杂格局下坚守大学学术属性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大学的学术属性及教师利益的特殊性表明,教师群体利益只能由同体的教师代表代为表达和实现,教师代表不应由行政人员等异质性群体充当。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代议类型主要是决策性参与和监督性参与,即教师代表的代议职责是决策学术事务、监督行政事务。代议是一个由代议者、代议领域和代议渠道组成的结构体。研究代议结构,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产生高代表性和代表力的教师代表、教师代表应该参与哪些事务的治理、教师代表通过哪些渠道代议被代表者利益,这构成了教师代议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教师代表应该是具有高代表性、能反映教师群体多样化特征的若干教师个体,学术精英是教师学术利益的最佳代表。论文提出,大学内部事务可以分为纯粹学术事务、“学术-行政”交叉事务和纯粹行政事务。教师代表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领域主要是单独决策的纯粹学术事务,以及与行政代表共同决策的“学术-行政”交叉事务。“组织”和“制度”是影响代议渠道效用的两个变量,前者指教师代表是个体行动还是组织化的集体行动,后者指大学是否设置了教师代表参与诉求的接纳机构或是否制定了教师代议参与的相关规则;论文提出了教师代表参与渠道的象限结构:“有组织-有制度”渠道、“无组织-有制度”渠道、“有组织-无制度”渠道、“无组织-无制度”渠道;成本收益分析表明,上述四类渠道的效用逐渐递弱,这表明“制度”是影响教师代议渠道效用的敏感变量。在分析教师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关系演变、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变迁、代议参与的结构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法,考察了教师代议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现状,发现教师代议参与呈现一幅“失真”的图景:教师代表处于决策圈层结构的外围,难以在大学内部治理中发出“声音”;教师代表的参与领域被局限于少量“学术-行政”交叉事务,教师代表丢失了纯粹学术事务的单独治理权;教师代表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渠道处于被行政权力阻滞的失畅状态。总之,教师参与权利没有得到彰显,教师代议参与被异化为行政决策及其权力运行的合法化工具。与其说这是“教师参与”,毋宁说是“教师参加”。“参加”只表明了教师代表的“出席”和“在场”,“参与”所蕴含的教师主体性、行动积极性、不同主体间的理性互动以及由此而促动大学走向善治的可能性等内涵和价值被销蚀了。从制度的视角看,制度真空、制度虚置和受制于资源约束的制度低效,是造成教师代议参与失真的主要原因。矫正教师代议参与失真、增进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需要优化教师代议参与的基础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基础性制度的优化,包括澄清教师参与的权利属性、建立教师代议参与和直接参与的兼容机制、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进学校内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学术权力清单制度。程序性制度的健全,包括建立学校内部决策的教师动议制度、完善教师代表的产生和代议责任制度、完善学术决策的转化机制。保障性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建立教师参与权利的救济制度、教师代表过度参与的防范制度和培育学术主体与行政主体的合作习性。

刘凌[5](2016)在《高校教代会与大学民主治理的发展——以广东H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和民主管理学校的基本形式,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H大学的经验表明,保障和支持高校教代会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利于调动知识分子和高校员工的积极性,完善大学治理结构,促进大学民主治理的发展。

卢春华[6](2016)在《高校工会角色定位与职能研究 ——以广州地区四所高校工会为例》文中认为我国高校工会是高校广大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国《工会法》与《中国工会章程》赋予工会“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项职能,但在实际运行中,高校工会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备受诟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工会角色地位被同化,工会已成为一个普通的党政管理部门;二是高校工会的职能弱化,维权机制不健全,维权乏力。角色定位的同化势必导致职能的弱化,反之,职能的弱化又会加剧角色定位的同化。两者不相匹配,相互影响。因此,本文以高校工会的角色定位与职能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工会角色定位与职能的历史形成,对我国高校工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定位,以广州地区四所高校工会为案例,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工会角色定位同化和职能异化的核心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工会的角色地位与职能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条件,它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与发展紧密相联。新中国成立前,工会的角色与职责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人运动,同统治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夺取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工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在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这与西方国家工会仅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利益有着根本性的区别。(2)高校工会是广大教职工的群众性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工会,其角色定位与职能与中国工会一脉相承,它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面临着角色定位的同化与职能异化的挑战与困境。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体制的行政依附性、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性、自身员工素质与法律意识的薄弱性等。(3)要实现高校工会的角色定位的回归与职能改善,必须从工会领导层选举、独立工会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和工会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即工会主席实行直选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模式;高校工会必须承担起自身的法人责任,彻底改变“有名无实”的法人现状;建立教代会的长效机制,夯实审议性职权,加强民主评议校领导制度,完善教代会的运行机制。

赵阳[7](2016)在《现代大学治理视域下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正处在经济社会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高等院校各方面体制和机制也正在发生着深刻地变革,现代大学治理的构想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并成为高校改革的主流趋势。高校的改革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工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通过自身建设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就成为了目前高校工会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大学治理要求包括社会各主体、学校组织机构本身在内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高校管理,以形成一个有序、高效、制度化的治理机制。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在现代大学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下对于建立现代大学章程,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陕西部分高校教职工的调查问卷显示:近年来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参与管理软弱化、参与管理缺乏独立性、管理职能定位模糊化等诸多问题。通过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剖析,高校工会需要在本质上逐步完善独立性保障制度、加快工会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保障机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促进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工作向常态化、科学化转变,最终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王华博[8](2016)在《参与式管理视角下高校教代会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教代会是我国高校治理结构中的一个基本结构,被赋予了“教职员工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功能。但是在实际运行中,高校教代会存在着种种问题,对其运行机制进行适当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参与式管理视角针对教代会运行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析,寻求改革之道。本文分析了以参与式管理为视角研究高校教代会运行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性。在理清教代会运行中各参与层面的内涵和外部环境、高校、教代会、校工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参与式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代会“双螺旋”模型,用以全面了解教代会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解决各个层面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我国高校教代会进行了历史回顾,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对高校教代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经过调查高校教代会存在参与主体缺乏主动性、参与制度缺乏均衡性、参与层次缺乏深入性、参与议程缺乏科学性、参与载体缺乏多样性、参与管理缺乏有效性等问题,与此同时,针对某J大学教代会运行状况进行了案例分析。本文针对教代会运行机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即强化民主观念,提高教代会代表素质能力;推进建章立制,全面落实教代会参与职权;整合各方资源,优化教代会制度运行环境;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参与议程科学化水平;深化平台建设,丰富参与式管理内涵载体;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教代会参与实效管理,以期在中国高校教代会制度的完善中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武俊波[9](2015)在《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校管理体制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教代会在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及学校决策和监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依法治校正在成为高校管理的发展趋势,那么教代会在高校管理体制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因此,加强对高校教代会制度的研究,改善教代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教代会建设为研究对象,近年来,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广西各高校在教代会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笔者通过对广西南宁、桂林、柳州三市的12所高校教代会建设现状进行问卷、访谈等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及其他省份高校教代会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在借鉴我国部分高校教代会建设的先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中,在阐述部分教代会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时,笔者选择了12所高校中更具有代表性的G大学来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对有关教代会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分类综述,此外,还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作了简单叙述。第二部分:主要为相关知识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阐述,介绍了教代会的基本概念、教代会制度的特点及教代会的职能等,还论述了学界对民主管理的不同认识;同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参与式民主理论与协商民主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简单介绍了调查研究的概况,通过对广西12所高校教代会建设的调研结果和材料的处理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中仍存在的不足,并详细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是根据广西高校教代会的实际,结合相关研究及部分高校教代会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完善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的对策。

杨立杰,熊远兴,陈丽霞[10](2015)在《对贵州高校工会工作的调研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对高校工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贵州高校工会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更好地推动工会为学校发展服务。

二、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教代会和基层工会在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教代会和基层工会在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校工会的职能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高校工会职能作用研究综述
        1.2.2 国外高校工会职能作用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高校工会职能作用基本概述
    2.1 工会及高校工会
        2.1.1 工会
        2.1.2 高校工会
    2.2 高校工会职能作用
        2.2.1 维护教职工基本权益的职能
        2.2.2 为国家建设提供专业性指导的职能
        2.2.3 参与学校、社会及国家管理的职能
        2.2.4 培育优质教职工的职能
第3章 中国高校工会职能作用发挥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中国高校工会职能作用发挥
        3.1.1 有效提升了教职工个人能力
        3.1.2 协调了高校与教职工间的劳动关系
        3.1.3 推动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3.2 中国高校工会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3.2.1 维护职能履行力度不强
        3.2.2 建设职能履行缺失
        3.2.3 参与职能履行方法单一
        3.2.4 教育职能发挥深度不足
第4章 影响高校工会职能作用发挥的原因
    4.1 工会组织建设不完善
        4.1.1 缺乏对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
        4.1.2 工会缺乏监督部门
        4.1.3 教代会实际功能发挥不足
    4.2 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健全
        4.2.1 工会运行中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4.2.2 缺乏自身的规章制度建设
    4.3 工会队伍建设不足
        4.3.1 干部队伍人员构成不合理
        4.3.2 工会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不足
        4.3.3 缺乏对专职人员的保障及激励措施
    4.4 高校工会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
        4.4.1 收入来源单一
        4.4.2 工会经费审查制度不健全
第5章 推动中国高校工会职能作用发挥的对策
    5.1 优化工会组织建设
        5.1.1 处理好工会与党委以及行政组织的关系
        5.1.2 构建完善的工会监督机构
        5.1.3 完善教代会管理建设
    5.2 推进工会法制化建设
        5.2.1 完善工会运行中的法律法规体系
        5.2.2 完善工会自身规章制度建设
    5.3 提高工会队伍建设
        5.3.1 提高工会干部选拔要求
        5.3.2 加强工会工作人员专项技能培训
        5.3.3 深化工会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5.4 完善工会资金管理
        5.4.1 完善经费管理制度
        5.4.2 加强经费审查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高校教代会功能提升研究 ——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于协商民主的高校教代会功能演进
    第一节 高校教代会:作为协商民主机构
    第二节 高校教代会的功能演进
第二章 高校教代会功能局限的表现
    第一节 教代会职权落实不够顺畅
    第二节 教代会配套制度不够健全
    第三节 教代会民主参与不够深入
第三章 高校教代会功能制约的原因
    第一节 教代会的性质定位不够明确
    第二节 教代会权责利边界较为模糊
    第三节 教代会工作机构执行力弱化
    第四节 教代会法定程序和机制匮乏
第四章 高校教代会功能提升的策略
    第一节 准确定位教代会性质
    第二节 优化教代会体制框架
    第三节 完善教代会运行机制
    第四节 强化教代会制度保障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研究项目一览表
附录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3)“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大学治理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相关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世界一流大学
        2.1.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
        2.1.3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制度理论
        2.2.3 社会行动理论
第3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样本遴选
    3.1 排行榜的选用
    3.2 遴选方法
    3.3 遴选结果
第4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
    4.1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核心价值取向
        4.1.1 保持政府与大学之间张力的平衡
        4.1.2 维护学术自由精神
        4.1.3 营造民主和谐的治理氛围
    4.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实践原则
        4.2.1 权力互补性原则
        4.2.2 权力共享性原则
        4.2.3 权力互动性原则
第5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制度结构
    5.1 大学治理制度结构的理想框架
        5.1.1 保障大学自治的法人制度
        5.1.2 协调权力配置的内部治理制度
        5.1.3 遵循学术逻辑的内部管理制度
    5.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法人制度
        5.2.1 大学法人制度的缘起
        5.2.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法人制度的特点
    5.3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内部治理制度
        5.3.1 董事会制度的现状与特点
        5.3.2 学术委员会制度
        5.3.3 权力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5.4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制度
        5.4.1 教师聘用制度
        5.4.2 教师薪酬管理制度
        5.4.3 学术评价制度
第6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行动模式
    6.1 决策制定
        6.1.1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建立的逻辑起点
        6.1.2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的特点
        6.1.3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
    6.2 决策执行
        6.2.1 学校职能机构数量的精简
        6.2.2 “上窄下宽”式院系结构的构建
        6.2.3 矩阵式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建立
    6.3 决策监督
        6.3.1 决策制定过程监督
        6.3.2 决策执行过程监督
        6.3.3 决策执行效果监督
第7章 国外经验对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启示
    7.1 中国一流大学的治理现状
        7.1.1 优化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7.1.2 加强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建设
        7.1.3 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7.2 中国一流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
        7.2.1 价值取向偏离
        7.2.2 制度创新缓慢
        7.2.3 行动模式滞后
    7.3 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
        7.3.1 强化大学治理的文化驱动力
        7.3.2 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7.3.3 构建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的决策系统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致谢

(4)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代议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述评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大学内部治理与共同治理
        (二) 参与治理与教师参与
        (三) 代议制度
    四、研究方案
        (一) 研究范畴的限定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四) 资料来源
第二章 教师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关系演变
    一、大学及其内部治理主体的变迁
        (一) 教师大学
        (二) “学术—行政”共同体大学
        (三) 利益相关者大学
    二、教师作为大学内部治理主体的制度安排
        (一) 教师大学的直接民主制度:教师治校
        (二) “学术—行政”共同体大学的代议制: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
        (三) 利益相关者大学的代议制:共同治理及其制度安排
        (四) 从教师治校到共同治理的制度变迁本质:教师治校权的双重让渡
    三、共同治理中的教师参与
        (一) 教师参与的权利属性:学术权利
        (二) 教师参与的两种形式:直接参与和代议参与
        (三) 教师代议参与的结构:代议者、代议领域与代议渠道
        (四) 教师代议参与的形式:决策性参与、监督性参与
        (五) 教师代议参与的功能:表达、整合、认同与学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代议结构
    一、谁来参与:教师参与治理的代议主体
        (一) 分散的大多数:教师群体的分化
        (二) 有效参与的困境:教师利益分散引发的后果
        (三) 分散利益如何实现:利益代表制度
        (四) 谁是教师利益的合适代表:教师代表的选择
    二、参与什么:教师参与治理的代议领域
        (一) 大学内部事务的类型:学术事务、行政事务与交叉事务
        (二) 学术事务的决策性参与:独立决策
        (三) 交叉事务的决策性参与:共同决策
        (四) 行政事务的监督性参与:有效监督
    三、怎么参与:教师参与治理的代议渠道
        (一) 影响代议渠道效用的变量
        (二) 教师代议渠道的四种类型
        (三) 四类渠道的成本收益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代议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现状考察
    一、“失语”的代议主体
        (一) 代表性不足:教师代表的结构分析
        (二) 推举而不是选举:教师代表产生的过程描述
        (三) 难以发声:教师代表的利益表达困境
    二、狭窄的代议领域
        (一) 丢失的领地:学术委员会与校长办公会议的决策议题比较
        (二) 缺失的独立决策:学术事务决策的行政运作
    三、失畅的代议渠道
        (一) “有组织-有制度”渠道的行政阻滞
        (二) “有组织-无制度”渠道的缺失
        (三) “无组织-有制度”渠道的形式化
        (四) “无组织-无制度”渠道的不稳定
    四、参与失真的制度归因
        (一) 制度真空:教师代议参与的制度供给不足
        (二) 制度虚置:教师代议参与的制度实施不到位
        (三) 制度低效:教师代议参与制度被资源“绑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增进教师代议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优化
    一、优化教师代议参与的基础性制度
        (一) 澄清教师参与的权利属性
        (二) 构建教师代议参与与直接参与的兼容共存机制
        (三) 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四) 改进学校内部信息公开制度
        (五) 实行学术权力清单制度
    二、健全教师代议参与的程序性制度
        (一) 建立学校内部决策的教师代表动议制度
        (二) 完善教师代表的产生制度
        (三) 建立教师代表的代议责任制度
        (四) 完善学术决策的转化机制
    三、构建教师代议参与的保障性制度
        (一) 建立教师参与权利的救济制度
        (二) 建立教师过度参与的防范制度
        (三) 培育学术主体与行政主体的合作习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一、主要结论
        (一) 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是教师学术权利的自然延伸
        (二) 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代议类型包括决策性参与和监督性参与
        (三) 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代议领域主要是学术事务
        (四) 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代议渠道及其象限结构
        (五) 教师代表参与大学内部治理呈现“失真”现状
    二、可能创新
        (一) 指出教师参与属于价值理性的范畴
        (二) 提出了大学内部事务类型的分析框架
        (三) 提出了教师代议渠道的象限结构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设想
        (一) 研究不足
        (二) 未来研究设想
附录:教师代议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高校教代会与大学民主治理的发展——以广东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教代会的发展历程
    1. 试点和推广阶段
    2. 制度化法律化阶段
    3. 规范化多样化阶段
二、H大学教代会参与大学民主治理的经验分析
    1. 教代会的组织结构
    2. 教代会的制度安排
    3. 教代会的民主参与
三、完善高校教代会制度的思考
    1. 增强教代会的法律保障
    2. 增强教代会职权落实的执行基础
    3. 增强教代会组织制度的科学化
    4. 增强教代会行使职权的能力基础
四、结语

(6)高校工会角色定位与职能研究 ——以广州地区四所高校工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我国工会的创建与发展
    2.1 我国工会的创建发展历程
        2.1.1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工会组织
        2.1.2 大革命时期的工会
        2.1.3 苏区工会与白区工会
        2.1.4 新中国成立后工会角色定位与职能的转变
        2.1.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工会发展
    2.2 中国教育工会的建立与发展
3. 我国高校工会角色与职能的经济学分析与案例研究
    3.1 理想工会角色与职能的经济学基础
        3.1.1 古典经济学工会分析
        3.1.2 新制度经济学的工会分析
    3.2 我国工会角色与职能的经济学分析
        3.2.1 我国工会在员工福利待遇的集体谈判方面的功能
        3.2.2 我国工会在组织治理方面的职能
    3.3 广州地区部分高校工会角色和职能的案例分析
        3.3.1 高校工会角色定位的党政同化与职能异化表现
        3.3.2 角色定位与职能不相匹配的原因分析
4.我国高校工会的角色定位的回归与职能改善
    4.1 工会主席实行直选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模式
        4.1.1 高校工会选举的立法及工会内部规范
        4.1.2 高校工会选举制况
        4.1.3 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高校工会主席选举模式
        4.1.4 法律保证与完善
    4.2 社会团体法人的资格的落实
        4.2.1 关于工会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认定
        4.2.2 高校工会法人地位“有名无实”
        4.2.3 高校工会法人资格落实的途径与对策
    4.3 完善教代会的运行机制
        4.3.1 夯实审议性职权,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4.3.2 为教代会制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4.3.3 完善教代会的民主评议校领导制度
        4.3.4 建立教代会的长效机制
5. 结论与局限
    5.1 研究结论
        5.1.1 问题定位
        5.1.2 原因分析
        5.1.3 解决方案
    5.2 研究贡献
    5.3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中山大学工会委员会(教代会常设委员会)工作职责
    二、暨南大学工会工作职责
    三、广州大学工会委员会职责
    四、广州大学工会岗位设置情况
    五、华南农业大学工会委员会岗位设置情况

(7)现代大学治理视域下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和步骤
    (五)研究方法
    (六)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现代大学治理视域下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内容
第二章 现代大学治理视域下工会参与民主管理调查问卷编制及验证
    (一)问卷的开发和设计
        1.理论构想
        2.编制初始问卷
        3.问卷的修正
    (二)问卷调研和数据收集
    (三)问卷的命名和解释
    (四)问卷信效度检验
        1.问卷效度检验
        2.问卷信度检验
第三章 现代大学治理视域下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调查数据及其分析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二)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现状分析
        1.工会工作状况整体良好
        2.民主决策得到群众认可
        3.民主监督取得一定成效
    (三)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会组织的依附性较强
        2.民主管理的实践软弱化
        3.职能定位缺乏清晰认识
        4.民主监督有待更加透明
        5.工会维权尚未全面展开
        6.教代会制度依然有局限
第四章 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高校工会的非独立性
        1.工会工作对高校的本质性依赖
        2.高校工会存在“双重受托”责任属性
    (二)高校工会的行政化
        1.高校行政化现象的存在
        2.高校官僚化倾向的影响
        3.两级分割划分较为明显
    (三)高校工会民主管理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
        1.民主管理权限和范围的法律规定不合理
        2.高校工会民主管理权力保障机制不健全
        3.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尚有空白
第五章 完善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构建与完善高校工会独立性保障制度
        1.改革高校工会的管理制度
        2.弱化行政对工会直接干预
        3.保障高校工会经济独立性
    (二)加快高校工会人事改革制度
        1.完善高校工会人事选举制度
        2.保证高校工会成员专任专职性
        3.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三)完善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保障制度
        1.完善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法律制度保障
        2.拓宽高校工会民主管理参与权限
        3.建立健全高校工会维权机制
    (四)完善高校教代会制度
        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教职工的责任感
        2.优化工会队伍结构 增强教代会整体水平
        3.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 全面落实各项权利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科研任务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参与式管理视角下高校教代会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家层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内涵
        二、高校层面: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经阶段
        三、教代会层面: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的有效渠道
        四、代表层面:提高有效参与管理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高校治理模式
        二、国内高校教代会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参与式管理视角下高校教代会运行机制研究理论依据
    第一节 民主管理
        一、“民主”概念
        二、“民主管理”形式
    第二节 公众参与
        一、“公众参与”内涵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公众参与的阶梯理论
    第三节 参与式管理
        一、“参与式管理”概念
        二、“参与式管理”高校教代会运行模型构建
第三章 参与式管理视角下高校教代会运行机制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校教代会发展沿革
        一、萌芽阶段:从试点到确立
        二、形成阶段:从制度到法制
        三、发展阶段:从循序到变革
        四、深化阶段:从机遇到转型
    第二节 高校教代会参与情况问卷调查分析
        一、被调查高校基本情况分析
        二、高校教代会参与情况问卷分析
    第三节 高校教代会运行机制的问题梳理
        一、参与主体缺乏主动性
        二、参与制度缺乏均衡性
        三、参与职权缺乏深入性
        四、参与议程缺乏科学性
        五、参与载体缺乏多样性
        六、参与实效缺乏针对性
第四章 高校教代会运行机制个案分析——以J大学为例
    第一节 参与式管理视角下J大学教代会运行现状分析
        一、注重代表素质提升
        二、不断完善制度保障
        三、重视代表提案评议
        四、坚持重大事项票决
        五、建立闭会长效机制
        六、整体运行成效显着
    第二节 J大学在教代会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
        一、代表参政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教代会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教代会职权有待进一步深化落实
        四、教代会议题有待进一步扩展
        五、“源头参与”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五章 参与式管理视角下高校教代会运行机制的改革对策
    第一节 强化民主观念,提高教代会代表素质能力
        一、规范选举,增强参与主体的广泛代表性
        二、强化制度宣传,加强代表培训
        三、建立必要激励机制,保持教代会代表参与活力
    第二节 推进建章立制,优化教代会制度运行环境
        一、构建有效教代会规章制度网络体系
        二、创新闭会期间长效机制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
    第三节 整合各方资源,全面落实教代会参与职权
        一、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
        二、凝聚共识,提高领导认识
        三、加强工会建设,提升组织能动性
    第四节 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参与议程科学化水平
        一、建立广泛的议题征集渠道
        二、依法健全决策机制
        三、坚持重大事项票决制
    第五节 深化平台建设,丰富参与式管理内涵载体
        一、搭建源头参与平台
        二、重视教代会代表提案
        三、发挥各专门工作委员会作用
    第六节 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教代会参与实效管理
        一、加强自身建设,适应学校改革发展大局
        二、开展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切入点
        三、强化交流研讨,注入发展新鲜血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一 :“参与式管理视角下高校教代会运行机制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论文表格和图片一览表

(9)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教代会的相关知识
        2.1.2 民主管理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参与式民主理论
        2.2.2 协商民主理论
第三章 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调查研究概况
        3.1.1 调查范围与对象
        3.1.2 调查方法
        3.1.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3.2 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广西高校教代会人事安排中存在的问题
        3.2.2 广西高校教代会职权并未全面落实
        3.2.3 广西高校教代会提案工作亟需改善
        3.2.4 广西高校工会工作缺位乏力
    3.3 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广西高校教代会规章制度不健全
        3.3.2 广西高校内部各方对教代会的认识存在不足
        3.3.3 广西高校教代会在管理体制中定位模糊
        3.3.4 广西高校工会建设存在问题
        3.3.5 广西高校校务公开工作力度不够
第四章 完善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的对策
    4.1 学习《规定》、提高思想认识
        4.1.1 加强学习《规定》,深入落实
        4.1.2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4.1.3 制定详尽法规和实施细则
    4.2 明确教代会在高校管理体制中地位
        4.2.1 明确教代会和党委的关系
        4.2.2 明确教代会和行政的关系
        4.2.3 引入协商民主观念,确保教代会民主协商的平台地位
    4.3 加强广西高校教代会代表队伍建设
        4.3.1 规范选举,提高质素,严把“入口”关
        4.3.2 教代会代表的培训
    4.4 提升广西高校教代会提案实效
        4.4.1 增强教职工对提案的参与性
        4.4.2 提高提案质量
        4.4.3 优化提案工作程序和流程
        4.4.4 加大提案处理力度,增强落实实效
    4.5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4.5.1 引入协商民主机制,确保工会权力的行使
        4.5.2 建设高质量工会工作队伍
        4.5.3 实时转变工会职能
        4.5.4 不断推进工会工作方式的创新
    4.6 深化校务公开,为教代会建设创造条件
        4.6.1 加强校务公开的教育宣传
        4.6.2 扩大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内容
        4.6.3 拓宽校务公开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0)对贵州高校工会工作的调研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高校工会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自身建设不够
    (二) 民主管理有待深化
    (三) 工会工作创新不足
二、对贵州高校工会工作的思考
    (一) 以服务教职工为落脚点, 有效增强凝聚力
    (二) 以民主评议干部为突破点, 切实加强民主管理
    (三) 以自身建设为基点, 提升工会工作水平
        1、以组织建设为重点, 全面推进工会工作
        2、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推动工会工作的规范化。
        3、以能力提升为核心, 造就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
三、以维权为重点, 促进学校的和谐与稳定

四、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教代会和基层工会在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校工会的职能作用研究[D]. 李宏. 吉林大学, 2020(08)
  • [2]高校教代会功能提升研究 ——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D]. 宋谦. 三峡大学, 2020(06)
  • [3]“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D]. 刘路.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代议制度研究[D]. 叶文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高校教代会与大学民主治理的发展——以广东H大学为例[J]. 刘凌. 高教探索, 2016(08)
  • [6]高校工会角色定位与职能研究 ——以广州地区四所高校工会为例[D]. 卢春华.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7]现代大学治理视域下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研究[D]. 赵阳. 长安大学, 2016(02)
  • [8]参与式管理视角下高校教代会运行机制研究[D]. 王华博.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9]广西高校教代会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 武俊波. 广西大学, 2015(03)
  • [10]对贵州高校工会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 杨立杰,熊远兴,陈丽霞. 东方企业文化, 2015(09)

标签:;  ;  ;  ;  ;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教育代表大会和基层工会在民主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