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号产抗生素菌发酵液的抗菌谱及稳定性测定研究

24号产抗生素菌发酵液的抗菌谱及稳定性测定研究

一、一株抗生素产生菌No.24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稳定性测定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冰越[1](2021)在《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文中研究指明枯萎病是黄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黄瓜的大幅减产甚至绝收。目前针对黄瓜枯萎病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但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还易造成病原菌抗药性、农药残留和有害生物再猖獗等“3R”问题。因此,寻求新的高效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抗生素的主要来源为自然界中的放线菌,其代谢产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以3株放线菌为对象,经种类鉴定、抑菌谱测定、拮抗活性稳定性测定、土壤定殖试验及田间防效测定等,明确了这几株放线菌的生防潜力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结果如下:1.3株放线菌2F、2F8和2F-1对草莓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其中,2F-1菌株发酵滤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浓度为30%的2F菌株发酵滤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为99.7%。将3种菌株的发酵滤液进行混配,2F:2F-1等比混合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带宽为最大为8.9 mm。拮抗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3种放线菌的发酵滤液在室温储存时抑菌活性都会出现快速下降,且以2F8的发酵滤液下降最为明显,至第7 d时活性已完全丧失;在超过37℃条件下处理1 h,发酵滤液抑菌活性下降,当温度超过80℃时,发酵滤液完全失活;发酵滤液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不稳定,抑菌活性下降,但其对紫外光稳定。透明圈法则表明,3种放线菌都能产生蛋白酶和β-葡聚糖酶,均不能产生嗜铁素和纤维素酶,而2F菌株和2F8菌株还能产生少量几丁质酶。2.3种放线菌的孢子液和发酵菌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和胚根伸长均无显着影响,但2F和2F-1发酵菌液可促进黄瓜胚芽的伸长,而2F8发酵液却对黄瓜胚芽伸长有抑制作用。在黄瓜苗期用发酵菌液进行灌根,处理组黄瓜的生长指标、物质积累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有明显的促生作用。3种放线菌还对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其中2F-1发酵液处理后黄瓜防御酶活性提升最为明显。且放线菌处理后,黄瓜体内胼胝质、总酚、可溶性糖和木质素等抗性相关物质的含量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菌株2F和2F-1在黄瓜根区、根际和根表均有很强的定殖能力,在初始菌量107 cfu/g土壤的基础上,处理后28 d活菌数仍达105cfu/g 土壤,而在叶片上定殖能力较弱。用放线菌2F和2F-1的复配发酵液进行预防和治疗处理,对黄瓜枯萎病均有一定防效,且以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防效分别为48.98%和34.01%。

沈淑琳[2](2021)在《西索米星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的优化》文中认为抗生素作为世界第一大类抗感染药物,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西索米星(Sisomi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为小单孢菌属的次级代谢产物,其结构和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但抗菌作用更强。以西索米星为前体合成的奈替米星和plazomicin对一些耐药菌活性更高,同时具有更低的耳毒性和肾毒性。然而,与其他抗生素相比,西索米星的发酵水平仍然偏低(1000U·mL-1左右),制约着西索米星及其衍生物的应用。而目前发酵生产西索米星的主要菌株小单孢菌的分子操作体系尚不完善,提高西索米星的发酵水平仍十分困难。本论文以一株西索米星发酵单位为1029 U·mL-1的伊尼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inyoensis OG-1)为出发菌株,采用原生质体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获得高产西索米星的突变株,对高产突变株进行发酵工艺优化,进一步提高西索米星的生物效价。最后对出发菌及高产突变株的代谢途径关键酶进行转录水平分析,初步解析突变菌株高产西索米星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产西索米星的伊尼奥小单孢菌进行原生质体诱变。首先为了提高原生质体诱变菌株的再生和选育效果,对制备原生质体过程中溶菌酶的浓度、酶解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溶菌酶的最优浓度为1.5g·L-1,37℃酶解60 min时原生质体的形成率与再生率的乘积值最高,原生质体再生效果最好。通过ARTP诱变的方法对伊尼奥小单孢菌原生质体进行诱变,筛选获得一株高产西索米星且遗传较为稳定的突变菌株I4-10,西索米星的生物效价达到1389U·m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5.4%。(2)对高产菌株I4-10进行发酵工艺优化。以诱变获得的高产菌株I4-10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碳源和氮源的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和牛肉粉可以替代白糊精和玉米浆干粉,成为突变菌株I4-10的最适碳源和氮源,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西索米星,其生物效价达到1597U·mL-1,较优化前提高了15%。进一步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对培养基全组分进行优化。Plackett-Burman实验结果表明,黄豆饼粉(热)和DL-蛋氨酸浓度对西索米星生物效价具有显着影响。利用中心复合法设计结合实验验证,发现当黄豆饼粉(热)为32.78g·L-1、DL-蛋氨酸为1.75g·L-1时,西索米星的生物效价最高为1849U·m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80%以上,达到工业化生产西索米星的要求。(3)对突变菌株I4-10高产西索米星的机制进行初步解析。对出发菌及高产突变株中西索米星代谢途径及菌株生长相关的关键酶进行转录水平比较分析,初步推断磷酸戊糖途径的减弱使更多的葡萄糖-6-磷酸用于次级代谢产物西索米星的合成,西索米星合成途径与TCA循环途径的增强可能促使突变菌株高产西索米星,并推测影响菌株合成西索米星的关键酶。

成娜娜[3](2021)在《贝莱斯芽孢杆菌J-4对桃树根腐病的生防效果及其促生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桃树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一种典型土传病害,严重影响桃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桃树种植者常年依赖化学防治,对消费者的健康以及环境危害极大,生物防治则被认为是一种友好可行的替代方法。本研究对江苏泗洪县的桃树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同时以病原菌为靶标菌进行了生防芽孢杆菌的原位筛选,对抑菌效果最好的生防菌J-4进行了系统鉴定,通过盆栽试验验证了该菌株的抗病和促生效果,最后对功能菌株J-4进行了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的优化,为研发专用功能型生物有机肥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原位筛选法从土样中筛选出10株真菌,经桃苗和辣椒苗致病性验证,确定了一株桃树根腐病病原菌G-1,通过对该菌株进行系统鉴定,明确了江苏泗洪县桃园中桃树根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2)从江苏泗洪桃树根际土样中分离到56株芽孢杆菌,以所分离到的腐皮镰刀菌G-1为靶标菌,初筛得到8株有拮抗效果的芽孢杆菌,复筛确定了一株拮抗效果最佳的芽孢杆菌J-4,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分子生物学系统鉴定,确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3)选择同种病原发病、生长周期短的辣椒植株作为替代研究对象,进行了根腐病生防效果的盆栽试验。在盆栽试验中,经生防菌Bacillus velezensis J-4发酵液处理后,植株对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效果达到了58.06%,且植株的株高、根长、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等生物指标都显着增加,因此该菌株具有良好的抗病和促生效果。(4)采用单因素优化试验,对生防菌B.velezensis J-4的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B.velezensis J-4最佳培养基成分为3%玉米粉,1%酵母膏,0.5%Na Cl;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6℃,p H 5.68(自然),发酵时间24 h,接种量1.5%;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菌体发酵的三个显着性因素为酵母膏、温度、发酵时间;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优化值为酵母膏0.96%、温度35.86℃、发酵时间24.15 h时,预测该菌株的发酵菌体量达到3.64×109CFU/m L,经验证试验得到的最高活菌数为3.52×109CFU/m L。

倪婕[4](2020)在《大环内酯Macrolactin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文中认为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对草莓极具破坏力的病害,其感染机制复杂、寄生范围广、易发生遗传变异。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环保、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抑菌物质对指导草莓采后灰霉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Macrolactin类大环内酯为暹罗芽孢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已有基础研究表明其对灰葡萄孢等植物病原菌抑菌作用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对Macrolactin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防治作用。但野生菌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Macrolactin产量较低,相关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该类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所以,本研究采用人工诱变育种手段以提高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产量并且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大环内酯Macrolactin合成相关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硅胶柱层析、TLC、Semi-HPLC等纯化手段对B.siamensis YB304发酵产物中的大环内酯Macrolactin进行分离纯化,经LC-MS、13C-NMR、1H-NMR谱图鉴定,确定化合物NJ08-3为24元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结构式为C30H44O10。该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在p H5-7、低于80℃下可保持较长时间稳定,对大部分常规有机试剂不敏感。同时,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部分细菌和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2)采用UV-ARTP复合诱变,结合抑菌圈活性初筛及HPLC复筛,得到一株突变菌株Mut-K53,其发酵性能相比之野生菌株得到显着提高,Macrolactin R产量提高3.95倍,即156.5μg/m L,且具有遗传稳定性。(3)采用TMT蛋白质组学结合PRM验证技术,分析差异蛋白引起的大环内酯Macrolactin代谢通路变化及相关调控机制。结果表明:突变菌株Mut-K53对蔗糖等碳源的利用加强;糖酵解途径积极上调;芳香族氨基酸等氨基酸代谢途径显着上调,产生的各种酰基辅酶A和氨基酸等前体物质是Macrolactin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大环内酯Macrolactin合成代谢的关键蛋白多为上调蛋白,这是导致Macrolactin R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4)通过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丝的EC50值为2.88μg/m L,对孢子的EC50值为1.93μg/m L,其抑菌效果与纳他霉素、嘧霉胺等杀菌剂相当;且Macrolactin R对草莓感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显着;可通过破坏灰葡萄孢细胞膜结构造成细胞凋亡及内容物渗漏。综上,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刘锐[5](2020)在《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筛选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真菌病害,是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施用会对人畜健康和环境保护造成隐患等,所以采用对环境友好,人畜无害的生物制剂是解决这一隐患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期望将筛选出的有潜在商业价值优势的菌株开发作为下一代生防菌。以下为本文的研究内容。(1)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通过平板对峙法初步筛选菌株抗小麦赤霉病的活性,结果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EB-2与D1的平均抑菌率分别为51.32%,49.48%,显着高于其它6株菌株。为探究发酵液最低抑制浓度,采用生长速率法对优势菌株DEB-2与D1的发酵液进行浓度梯度的抑菌测试,发现当发酵液浓度为64%时,DEB-2与D1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抑制率达100%。(2)生防拮抗菌的发酵液的稳定性研究为进一步明确优势菌株是否具有开发作为的生防菌株的潜力,因此结合各种环境条件因素对菌株生防效果进行了评价。因此后续用生长速率法对发酵液的稳定性进行测试,包括温度、酸碱、传代、紫外等四个方面的稳定性测试,在发酵液的温度稳定性方面,在0100℃时,DEB-2发酵液的抑菌率仍然保持在62.35%。在发酵液的酸碱稳定性方面,二者的发酵液稳定性均良好,DEB-2与D1的在不同pH条件下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在中性条件下,DEB-2菌株发酵液的抑菌率达最大值为85.05%。表明了在中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发挥DEB-2发酵液的最佳抑菌效果。而当pH=35时,D1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佳,表明了在适度酸性条件下会更有利于发挥D1菌株发酵液的最佳抑菌效果。在发酵液的紫外稳定性方面,DEB-2与D1菌株的发酵液紫外稳定性均较为良好,各组间的差异均不显着,在0-6 h内,DEB-2菌株发酵液的最大抑菌率与最低抑菌率分别为82.80%和81.72%,二者之间的差值仅为1.08%。D1菌株发酵液的最大抑菌率与最低抑菌率分别为77.77%和76.35%,二者之间的差值仅为1.42%。在菌株的传代稳定性方面,在连续转接30次后,发现DEB-2与D1发酵液的抑菌率的各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DEB-2的最大平均抑菌率与最低抑菌率分别为83.22%,81.77%,其二者之间的差值仅为1.45%。D1的最大平均抑菌率与最低抑菌率分别为77.50%,77.14%,其二者之间的差值仅为0.36%。表明了DEB-2与D1菌株的遗传传代均较为稳定。但由于DEB-2菌株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优于D1菌株,且在极端高温条件下(121℃)时,DEB-2菌株的发酵液稳定性明显高于D1菌株发酵液。所以在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上,DEB-2菌株的抑菌表现尤为突出。(3)离体小麦麦穗的生防实验为探究DEB-2优势菌株是否具有商业开发的潜力,因此将DEB-2菌株与市售的枯草芽孢生防菌剂进行离体小麦麦穗赤霉病的抑菌效果比对。结果发现:(1)采用平板对峙法测试DEB-2与市售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大小,其活性大小分别为51.32%和30.02%(2)采用市售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剂与实验室拮抗菌株DEB-2发酵液的离体小麦赤霉病生防效果的比较。采用先施后染(防)的方式,DEB-2菌株的发酵液与市售生防菌剂的防效分别为66.68%和24.23%;采用先染后施(治)的方式,其治效分别为46.00%和22.86%。(3)活化出市售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与实验室拮抗菌株DEB-2发酵液的离体小麦赤霉病生防效果的比较。采用先施后染(防)的方式,DEB-2菌株的发酵液与市售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防效分别为68.96%和38.14%;采用先染后施(治)的方式,DEB-2菌株的发酵液与市售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治效分别为74.07%和51.85%。由此表明,DEB-2具有优于目前市售生物制剂的防治效果,是开发成为下一代生防制剂的较理想菌株。(4)拮抗菌发酵液的物质分离为明确优势菌株DEB-2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因此对DEB-2菌株进行了扩大培养发酵工作,分别用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发酵液进行萃取,得乙酸乙酯层粗提物16.73 g;正丁醇层粗提物110.13 g;水层粗提物979.20 g。通过平板活性追踪,发现乙酸乙酯层粗提物活性为10.15%;正丁醇层粗提物活性为23.42%;水层粗提物无活性。后续本实验从乙酸乙酯活性层中用硅胶正向柱层析法分离到2个化合物和活性部分。通过GC-MS分析乙酸乙酯活性层的活性部分以及正丁醇活性层,并结合相应文献,得出了DEB-2菌株的发酵液的活性物质为环-(L-苯丙氨酸-L-脯氨酸),为后续对活性物质的化学合成及修饰等奠定了物质基础。

唐慧芳[6](2020)在《具有抗菌抗氧化活性海星共附生微生物的筛选及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文中提出共附生微生物是一类与宿主生物存在共生、寄生或附生关系的微生物,有的能产生与宿主细胞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已成为寻找功能微生物的重要来源。海星作为一种兼具药理作用的海洋动物,因长期生存在潮间带和深海中,体内定植了大量的共附生菌群,是挖掘具有生物活性海洋共附生微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本实验主要通过采集湛江市硇洲岛海域的海星样品,采用免培养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海星共附生细菌的种群、丰度及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传统的分离技术进行可培养水平共附生微生物的分离及抗菌活性菌株筛选,并对活性菌株进行16S r RNA的鉴定;再针对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筛选出即具有抗菌活性,又有抗氧化活性的优质菌株;对优质菌株的活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LC?MS/MS进行活性物质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共生成2384个OTUs,经稀释曲线及Alpha多样性分析后,共注释到5个门,11个纲,15个目,26个科,30个属,其中优势菌属有11个,分别是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乳球菌属(Lactococcus)、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假单胞菌(Pseudomonas)、食清洁剂细小棒菌(Parvibaculum)、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弧菌属(Vibrio)、Prolixi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以上测序结果说明海星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共附生菌群。2.利用8种培养基对硇洲岛的海星进行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共筛选到109株共附生细菌,以Staphylococcus aureus、Bacillus subtilis、Listeria monocytogenes、Escherichia coli、Vibrio parahaemolyticus作为病原拮抗菌株,通过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出24株具有抗菌活性菌株,其中,有9株共附生菌株对五种病原菌皆有抑制作用,占总活性菌株的29.2%。经16S r RNA鉴定分别属于3个门Firmicutes、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9个科和9个属(Exiguobacterium、Psychrobacter、Pseudomonas、Bacillus、Shewanella、Enterococcus、Lactobacillus、Lactococcus、Myroides)。3.以24株共附生抗菌活性菌株为筛选材料,分别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测定,通过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能力的测定,筛选出3株菌株(BL-15、BL-17、BL-27)对三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皆在40%以上,总还原能力在1.0以上,经最终比对选取抗菌和抗氧化效果好的戊糖乳杆菌BL-15进行活性物质分离与鉴定研究。4.采用乙酸乙酯对戊糖乳杆菌BL-15的发酵液进行活性粗提物的萃取,利用不同的p H、温度、紫外光照和酶制剂处理活性粗提物,结果发现:该粗提物的抗菌、抗氧化活性在弱酸、低温、高温及紫外光照射的情况下可保持较好的活性稳定性,尤其高温121℃下仍保留77.9%和67.3%,但该粗提物在蛋白酶敏感实验中对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较为敏感,从而确定活性物质为肽类或蛋白质类。发酵上清液经乙酸乙酯萃取、SP-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以及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逐级分离纯化获得一个活性单峰,经LC-MS/MS测定活性肽Peptide BL-15分子量为1279.66 Da,同时二级质谱图分析氨基酸序列为LEVQAVSKNKL,与通用蛋白数据库(Uni Prot)进行比较发现活性肽peptide BL-15与一种蛋白质G2/mitotic-specific cyclin-B(登录号:P15206)的相似性为90.0%。

王子竹[7](2020)在《土霉素产生菌的筛选及诱变育种》文中研究说明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是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经发酵产生的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效能高的特点。既可以用于合成强力霉素,也可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因此,对龟裂链霉菌进行诱变育种和发酵工艺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本课题采用琼脂块法和显色法结合作为土霉素的检测和产生菌筛选的方法,筛选得到高产菌株和高产诱变株。琼脂块法方便简洁且便于观察,适用于大量菌株的初筛,大大提高筛选效率,显色法是土霉素定性定量的经典方法。利用这两种方法结合从土壤中筛选得到土霉素产生菌菌株B。本课题从菌株B出发,利用紫外线、微波、氯化锂等诱变因子对孢子进行逐级诱变处理。对菌株B孢子液进行10 s紫外线照射处理后,UV 5菌株的OTC产量达到最高10 820 u/m L,比菌株B提高了20.99%。对UV 5菌株孢子液进行60 s微波处理后,MW9的OTC产量达到最高19 351 u/m L,比UV 5菌株提高了88.79%。由于氯化锂处理效果不理想,因此选用经过紫外诱变和经过紫外与微波诱变的进行传代培养。结果显示,菌株MW 9高产品质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本课题对MW 9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碳源、氮源、钾盐和pH调节剂添加量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发酵培养基(g/L):玉米淀粉120,黄豆饼粉25,碳酸钙12,硫酸铵15,氯化钠4,玉米浆8,磷酸二氢钾0.3,氯化钴0.01。最佳的摇瓶培养条件:接种量5%,转速220 r/min,装液量35 m L/250 m L三角瓶、发酵培养基初始pH 7.0、培养温度31℃、发酵时间6 d。基于以上优化后的发酵工艺,菌株MW 9的OTC产量达到28 953 u/m L,较优化前提高了49.62%。本课题为罐产量的预估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发现了种子液中淀粉酶活力与最终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徐婷[8](2020)在《水稻内生放线菌OsiSh-2抗稻瘟病活性分析及抗菌物质鉴定》文中认为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避免化学农药过度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生物防治,尤其是以植物内生菌资源来控制病害,有效且绿色安全,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筛选出的一株具有拮抗稻瘟病菌潜力的水稻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hygcrscopicus OsiSh-2为研究对象,评价其田间防治效果,探究OsiSh-2与稻瘟病菌之间的作用模式,并分离其活性代谢产物,为阐明内生放线菌的拮抗机制,及开发稻瘟病生防制剂提供理论基础。相关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田间实验确证了OsiSh-2处理的水稻表现出良好的抗稻瘟病及促生效果:大田条件下,浓度为107spores/m L的孢子液喷施水稻叶面后,苗瘟和穗瘟的病情指数显着降低,防治效率分别最高分别可达59.67%和61.31%。同时,在发病状态下,经OsiSh-2处理的水稻展现出了明显的促生增产效果,苗期水稻的高度增加达60.0%,并减少了成熟期水稻因稻瘟病引起的产量损失达56.58%。对水稻内定殖的OsiSh-2重分离结果发现,防治效率高的水稻叶片中OsiSh-2分离率也对应最高,说明OsiSh-2的生防效果与其定殖数量有关。以上结果均表明Oi Sh-2有作为生物农药和肥料开发的潜力。2.系统研究了OsiSh-2活性产物抑制稻瘟病菌的作用模式:体外拮抗实验表明,5%的OsiSh-2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 GUY11的抑菌活性就达64.22%,同时10%发酵滤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等25种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广谱的抗菌效果,抑菌率从56.4%至100%不等。OsiSh-2发酵滤液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其有效成分在温和p H及100°C以下表现稳定,但对光照较敏感。OsiSh-2发酵滤液能强烈抑制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并使菌丝出现皱缩、聚集等畸形和细胞质严重泄露等现象。进一步检测发现,OsiSh-2发酵滤液使稻瘟病菌细胞壁几丁质异常沉积,真菌细胞壁完整性通路上的相关基因被激活,表明真菌细胞壁受到攻击。同时,稻瘟病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减少,细胞内容物外泄,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合酶、琥珀酸脱氢酶等酶活受到影响,活性氧大量积累。这些结果说明,OsiSh-2通过直接破坏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影响线粒体功能,最终导致稻瘟病菌的抑制和死亡。3.测定了OsiSh-2的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OsiSh-2全基因组大小为10,242,506 bp,GC含量为72.06%,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的基因有7,908个,t RNA编码基因64个,核糖体RNA操纵子3个。对其基因组中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进行预测和分析,显示OsiSh-2的基因组中有75个能编码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包括33个PKSⅠ型基因簇,7个NRPS型基因簇,3个PKS-NRPS杂合型基因簇,2个NRPS杂合型基因簇。其基因簇数量及种类均优于大部分文献报道的天然产物生产放线菌以及植物内生放线菌。以上分析表明OsiSh-2具有合成多种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有可能分泌多种活性物质来抑制稻瘟病菌生长。4.对OsiSh-2所产生的部分活性产物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平板检测发现OsiSh-2能分泌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真菌细胞壁降解酶。且稻瘟病菌粗毒素能加快OsiSh-2初始生长速度,提前和延长稳定期,并诱导其真菌细胞壁水解酶活增加,抗菌能力提高。对OsiSh-2发酵液进行定量检测发现,OsiSh-2能产生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植物激素,可能以此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性。OsiSh-2的甲醇和正丁醇萃取液对稻瘟病菌拮抗效果最强,抑菌率分别达到62.86%和55.34%,表明其抗菌物质为极性较大的化合物。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及LC/MS检测证实了OsiSh-2产尼日利亚菌素,该物质对稻瘟病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除此之外,OsiSh-2还可能产生丰加霉素、jerangolid、halstoctacosanolide和micromonolactam等抗生素。进一步对OsiSh-2进行了500 L大规模发酵,发酵液经大孔树脂吸附、乙醇梯度洗脱,结合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分离技术分离到了具有抗稻瘟病菌活性的13种化合物,经过核磁共振解析得到了1-acetyl-β-carboline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5种化合物的结构。这些结果均表明,OsiSh-2有可能通过分泌真菌细胞壁降解酶、小分子抗生素以及产生植物激素来达到生物防治稻瘟病的目的。总之,本研究证实了OsiSh-2具有很好的促进水稻抗稻瘟病和植物生长的能力,阐明了OsiSh-2活性产物高效拮抗稻瘟病菌的分子作用机制并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和初步鉴定。本研究为最终阐明现有的水稻内生放线菌抗病机理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为OsiSh-2应用于生物防治稻瘟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辜柳霜[9](2019)在《三株土壤生防放线菌及抗菌活性产物的分离与鉴定》文中提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寄主范围广且种内变异多,可以侵染多种作物并引起炭疽病。本研究从三种土壤样品中分离出三株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QY-3、SD-29和XF-28,这三株放线菌对胶孢炭疽菌的皿内活性分别为86.6%,82.5%,72.6%。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系列分析,菌株QY-3、SD-29、XF-28初步鉴定为Streptomyces deccanensis、S.yatensis、S.yangpuensis。使用小米培养基对三株放线菌进行发酵培养,测定这三株放线菌的发酵液对10种常见植物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菌株QY-3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耐100℃的高温。使用大孔树脂吸附法获得放线菌发酵液的粗提物,测定菌株QY-3、SD-29、XF-28的粗提物EC50分别为6.3、13.6、28.05μg/mL。三株放线菌粗提物对7种常见的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谱较广。菌株QY-3粗提物能有效抑制胶孢炭疽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菌株SD-29及XF-28抑制分生孢子萌发较弱,但其同样能抑制菌丝生长。分别使用三株放线菌粗提物处理橡胶叶片,三种粗提物能增强叶片抑制胶孢炭疽菌的侵染,其防治效果分别为71.6%、48.9%和41.6%。使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对菌株QY-3及SD-29的粗提物进行分离,最终菌株QY-3获得两个活性化合物LS-3和LS-6,菌株SD-29获得1个化合物LS-4。1,化合物LS-3鉴定为anthranilic acid,其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为9.85μg/mL,浓度为20μg/mL时对7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都在50%以上。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00℃下活性稳定,对酸碱度变化较为敏感。2,化合物LS-6鉴定为Sangivamycin,其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为 7.68μg/mL,浓度为15 时对7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都在50%以上。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在100℃下活性较强。3,化合物 LS-4 鉴定为 Pyrrol-2-ylcarbonyl 6-Deoxy-talopyranoside,其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 EC50为12.67μg/mL,浓度为25μg/m时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都在50%以上,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酸碱度较为敏感。

张琪[10](2019)在《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青霉的筛选和抑菌物质的初步分离》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白叶枯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极易传播、发病严重的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每年不同地区会受其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防治方法集中在化学农药和选育抗病品种上,但伴随致病菌抗药性增加、化学农药具有环境污染以及抗病水稻品种抗性减退等原因,具有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作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真菌,其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次级代谢产物在抗菌、抗氧化以及抗肿瘤等方面发挥着作用。通过从自然界环境中筛选到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抑菌作用的青霉,可作为防治该病研究方向。本研究筛选获得两株对白叶枯病菌P6小种具有稳定抑制作用的青霉,并对菌株中有效抑菌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1.从不同生境中采用稀释涂布法与直接挑取法收集青霉。通过菌落形态和显微观察,将分生孢子梗为扫帚状分枝霉菌确定为青霉,共获得50余株青霉。使用白叶枯病菌P6小种作为供试菌株,50余株青霉作为试验菌株。先采用菌体“共培养法”,初筛获得8株具有抑菌作用菌株。后采用发酵液“牛津杯法”,复筛获得具有稳定且抑菌效果较明显的5株青霉。分别为8号、15号、28号、35号和46号菌株。5株菌株的抑菌圈大小为:20±1.1 mm、32±2.0 mm、23±1.5 mm、35±2.1 mm和46±1.3 mm。使用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出5株拮抗菌株ITS rDNA序列,通过比对构建菌株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特征(菌落形态、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等),将5株菌株分别鉴定为:8号扩展青霉(P.expansum)、15号橘青霉(P.citrinum)、28号皮落青霉(P.crustosum)、35号灰黄青霉(P.griseofulvum)和46号产黄青霉(P.chrysogenum)。通过文献查阅以及抑菌圈大小,将灰黄青霉Pg-35菌株和皮落青霉Pc-2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2.以PD培养基28℃、180 r/min发酵7 d获得青霉Pg-35菌株和青霉Pc-28菌株发酵液,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采用“菌丝抑制法”测定有无抑菌作用;6种植物病原细菌采用“牛津杯法”。实验结果显示两株青霉菌株发酵液对选取的植物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青霉Pg-35菌株和青霉Pc-28菌株发酵液进行不同pH、温度和光照的处理,白叶枯病菌P6小种作为供试菌株,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发酵液抑菌稳定性。结果显示,两株青霉菌株发酵液在4000 lx光照和20 W紫外照射下,抑菌能力处在稳定状态;发酵液对酸碱处理比较敏感,除对照(pH=6.5)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现象;青霉Pg-35菌株发酵液对不同温度具有较好稳定性,而青霉Pc-28菌株发酵液不具有温度稳定性。3.为提高两株青霉菌株对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抑制作用,对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青霉Pg-35菌株抑菌效果最佳条件为:玉米粉为碳源、黄豆粉为氮源,当接种量为6%、装液量为125 mL、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60 r/min时,发酵液抑菌圈大小达到41 mm。青霉Pc-28菌株最佳条件为:葡萄糖为碳源、酵母浸粉为氮源,当接种量为8%、装液量为100 mL、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80 r/min时,发酵液的抑菌圈大小达到32 mm。传统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化学试剂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探究生物农药是否具有环境友好型具有意义。使用同剂量的叶枯唑稀释液、青霉Pg-35菌株发酵液、青霉Pc-28菌株发酵液和PD培养液(对照)对生长至分蘖期的水稻和水稻土壤进行喷洒,作用7 d后对土壤微生物、水稻长势和土壤p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株青霉菌株作用效果与对照在水稻长势和土壤pH基本一致,但对土壤微生物略有一定的影响,较化学试剂叶枯唑影响小。说明两株菌株发酵液作为防治该病的有效农药对环境更加友好。4.为获得两株菌株发酵液中有效抑菌物质,使用最佳培养基配方和摇瓶发酵条件发酵青霉Pg-35菌株和青霉Pc-28菌株发酵液各40 L。通过分步萃取,确定乙酸乙酯为最适萃取剂。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旋转蒸发获得粗浸膏各25.0028 g和20.0072 g。按照30:1(硅胶:样品)比例进行装填硅胶柱。青霉Pg-35菌株按照(二氯甲烷:甲醇=100:1、90:1、50:1、30:1、20:1、10:1、5:1、1:1、甲醇)的梯度进行洗脱。青霉Pc-28菌株按照(石油醚:乙酸乙酯=50:1、30:1、15:1、10:1、6:1、3:1、1:1)进行洗脱。获得具有抑菌效果的组分进行多次凝胶柱LH-20层析分离,直至获得单一化合物。将单一化合物结晶使用氘代氯仿和氘代甲醇溶解,进行1H NMR和13C NMR波普分析。经过多次分离纯化,青霉Pg-35菌株获得2种对白叶枯病菌P6小种具有抑菌效果的物质。化合物1呈淡黄色或橙红色,针形结晶,易溶于甲醇和二氯甲烷。相对分子质量:250.25。经1H NMR和13C NMR鉴定,确定物质1为(3R-trans)-3H-2-Benzopyran-7-carbox ylicacid,4,6-dihydro-8-hydroxy-3,4,5-trimethyl-6-oxo-。青霉Pc-28菌株获得获得1种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物质。化合物2呈白色粉末,易溶于甲醇,不易溶于二氯甲烷。

二、一株抗生素产生菌No.24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稳定性测定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株抗生素产生菌No.24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稳定性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黄瓜枯萎病研究现状
        1.1.1 黄瓜枯萎病的发生现状
        1.1.2 黄瓜枯萎病的症状
        1.1.3 黄瓜枯萎病病原物
        1.1.4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现状
    1.2 生防放线菌的研究现状
        1.2.1 放线菌的种类
        1.2.2 放线菌抗生物质的种类
        1.2.3 放线菌的生防机制
        1.2.4 放线菌的应用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菌株与质粒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试剂
    2.2 拮抗放线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1 DNA的提取
        2.2.2 片段扩增
        2.2.3 载体连接和测序
    2.3 拮抗放线菌的抑菌能力测定
        2.3.1 放线菌的抗菌谱测定
        2.3.2 放线菌发酵滤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测定
        2.3.3 放线菌发滤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丝生长的测定
        2.3.4 放线菌发酵液及其复配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测定
        2.3.5 放线菌产胞外酶及嗜铁素能力测定
    2.4 放线菌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2.4.1 发酵滤液的储存稳定性测定
        2.4.2 发酵滤液的热稳定性测定
        2.4.3 发酵滤液的酸碱稳定性测定
        2.4.4 发酵滤液的紫外光稳定性测定
    2.5 不同放线菌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2.5.1 不同浓度放线菌孢子液处理后黄瓜种子萌发率的测定
        2.5.2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种子萌发的测定
        2.5.3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形态指标的测定
        2.5.4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2.5.5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2.6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2.7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体内抗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2.8 拮抗放线菌的定殖
        2.8.1 菌株的标记
        2.8.2 放线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测定
    2.9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效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拮抗放线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2 拮抗放线菌的抑菌机制
        3.2.1 放线菌的抗菌谱
        3.2.2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3.2.3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3.2.4 放线菌发酵液及其复配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
        3.2.5 放线菌产胞外酶及嗜铁素能力
    3.3 放线菌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3.3.1 发酵滤液的储存稳定性
        3.3.2 发酵滤液的热稳定性
        3.3.3 发酵滤液的酸碱稳定性
        3.3.4 发酵滤液的紫外稳定性
    3.4 不同放线菌对黄瓜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3.4.1 不同浓度放线菌孢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3.4.2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3.4.3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3.4.4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5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5 放线菌对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6 生防菌对黄瓜体内抗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3.7 拮抗放线菌的定殖
        3.7.1 菌株的标记
        3.7.2 放线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
    3.8 放线菌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效
4 讨论
    4.1 放线菌的分类依据
    4.2 发酵条件的优化
    4.3 代谢产物活性
    4.4 诱导植株防御酶活性变化
    4.5 诱导植株抗性物质含量变化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西索米星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概述
        1.1.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结构
        1.1.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1.2 西索米星概述
        1.2.1 西索米星的结构性质
        1.2.2 西索米星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1.3 发酵法合成西索米星的研究进展
        1.3.1 西索米星的生产菌株
        1.3.2 西索米星的生物合成途径
        1.3.3 西索米星高产菌株的选育方法
        1.3.4 西索米星的发酵工艺优化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及引物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
        2.1.4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原生质体的制备
        2.2.2 原生质体ARTP诱变
        2.2.3 诱变菌株的筛选
        2.2.4 西索米星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2.2.5 西索米星发酵条件的优化
        2.2.6 伊尼奥小单孢菌核酸的提取
        2.2.7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2.2.8 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原始菌株伊尼奥小单孢菌OG-1的诱变选育
        3.1.1 原始菌株伊尼奥小单孢菌OG-1的原生质体制备
        3.1.2 菌株伊尼奥小单孢菌OG-1的原生质体ARTP诱变
        3.1.3 诱变高产突变株的筛选
        3.1.4 诱变高产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
    3.2 高产突变株西索米星的发酵工艺优化
        3.2.1 碳源、氮源优化
        3.2.2 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
        3.2.3 最适发酵条件的筛选
    3.3 突变株高产西索米星的机制初探
        3.3.1 初级代谢关键酶的转录水平差异分析
        3.3.2 西索米星合成途径相关酶的转录水平差异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西索米星的HPLC色谱图

(3)贝莱斯芽孢杆菌J-4对桃树根腐病的生防效果及其促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桃树根腐病症状
    1.2 桃树根腐病病原菌
    1.3 桃树根腐病致病机理
    1.4 桃树根腐病防治方法
        1.4.1 农业防治
        1.4.2 化学防治
        1.4.3 生物防治
    1.5 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1.5.1 芽孢杆菌概述
        1.5.2 芽孢杆菌作用机制
        1.5.2.1 抗菌物质
        1.5.2.2 营养与空间竞争
        1.5.2.3 诱导系统抗性
        1.5.3 芽孢杆菌生防作用
        1.5.4 芽孢杆菌促生作用
    1.6 芽孢杆菌的发酵优化
        1.6.1 单因素优化
        1.6.2 Plackett-Burman试验
        1.6.3 响应面优化
    1.7 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意义
        1.7.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土样及菌种
        2.1.2 盆栽用苗
        2.1.3 培养基
        2.1.4 试验试剂
        2.1.5 试验仪器
        2.1.6 引物序列
    2.2 试验方法
        2.2.1 病原菌的筛选
        2.2.1.1 病原菌的分离及纯化
        2.2.1.2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2.2.1.3 病原菌的致病性验证
        2.2.1.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2.2 拮抗菌的筛选
        2.2.2.1 拮抗菌的分离及纯化
        2.2.2.2 拮抗菌的初筛
        2.2.2.3 拮抗菌的复筛
        2.2.2.4 拮抗菌的抗菌谱测定
        2.2.2.5 拮抗菌的形态学观察
        2.2.2.6 拮抗菌的生理生化测定
        2.2.2.7 拮抗菌的拮抗性能评价
        2.2.2.8 拮抗菌的促生指标检测
        2.2.2.9 拮抗菌的分子鉴定
        2.2.3 盆栽试验
        2.2.3.1 接种体准备
        2.2.3.2 离体防治效果
        2.2.3.3 盆栽防治效果
        2.2.3.4 盆栽促生效果
        2.2.4 拮抗菌的发酵优化
        2.2.4.1 培养方法
        2.2.4.2 生长曲线测定
        2.2.4.3 检测方法
        2.2.4.4 单因素优化
        2.2.4.5 Plackett-Burman试验
        2.2.4.6 最陡爬坡试验
        2.2.4.7 响应面试验
        2.2.4.8 模型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菌的筛选
        3.1.1 病原菌的分离及纯化
        3.1.2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3.1.3 病原菌的致病性验证
        3.1.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3.2 拮抗菌的筛选
        3.2.1 拮抗菌的分离及纯化
        3.2.2 拮抗菌的初筛
        3.2.3 拮抗菌的复筛
        3.2.4 拮抗菌的抗菌谱测定
        3.2.5 拮抗菌的形态学观察
        3.2.6 拮抗菌的生理生化测定
        3.2.7 拮抗菌的拮抗性能评价
        3.2.8 拮抗菌的促生指标测定
        3.2.8.1 解磷指标的测定
        3.2.8.2 产铁载体指标的测定
        3.2.8.3 IAA指标的测定
        3.2.9 拮抗菌的分子鉴定
    3.3 盆栽试验
        3.3.1 植体防治效果
        3.3.2 盆栽防治效果
        3.3.3 盆栽促生效果
    3.4 拮抗菌的发酵优化
        3.4.1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4.2 单因素优化
        3.4.2.1 碳源优化
        3.4.2.2 氮源优化
        3.4.2.3 无机盐优化
        3.4.2.4 正交试验
        3.4.2.5 温度优化
        3.4.2.6 pH优化
        3.4.2.7 发酵时间优化
        3.4.2.8 接种量优化
        3.4.3 Plackett-Burman试验
        3.4.4 最陡爬坡试验
        3.4.5 响应面试验
        3.4.6 模型验证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4)大环内酯Macrolactin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草莓灰霉病的危害及防控
        1.1.1 草莓灰霉病的危害
        1.1.2 草莓灰霉病的主要防控措施
    1.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类化合物的概况及活性
    1.3 暹罗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1.4 微生物诱变育种技术
        1.4.1 化学诱变
        1.4.2 物理诱变
        1.4.3 等离子体诱变
        1.4.4 复合诱变
    1.5 蛋白质组学在微生物中的应用
        1.5.1 蛋白质组学TMT标记定量技术
        1.5.2 PRM靶向蛋白质组学验证技术
        1.5.3 蛋白质组学在代谢调控机制方面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B.siamensis YB304 菌株的发酵培养
        2.2.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粗提物的制备
        2.2.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检测
        2.2.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分离纯化
        2.2.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光谱分析和结构测定
        2.2.6 大环内酯Macrolactin化合物的抑菌谱测定
        2.2.7 大环内酯Macrolactin化合物的稳定性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分离纯化
        2.3.2 化合物NJ08-3 的结构解析
        2.3.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的抑菌谱
        2.3.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的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UV-ARTP诱变选育高产Macrolactin R的暹罗芽孢杆菌
    3.1 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标准曲线的测定
        3.2.2 暹罗芽孢杆菌B.siamensis YB304 菌悬液的制备
        3.2.3 野生菌株B.siamensis YB304 的紫外诱变及筛选
        3.2.4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及筛选
        3.2.5 UV-ARTP复合诱变高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3.2.6 野生菌株和UV-ARTP复合诱变高产菌株的生长曲线测定
        3.2.7 野生菌株和UV-ARTP复合诱变高产菌株的发酵曲线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标准曲线的测定
        3.3.2 紫外诱变的致死率及正突变率
        3.3.3 紫外诱变高产菌株的筛选
        3.3.4 等离子体诱变的致死率及正突变率
        3.3.5 等离子体诱变高产菌株的筛选
        3.3.6 突变株的Mut-K53 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3.3.7 野生株 YB304 和突变株 Mut-K53 的生长曲线
        3.3.8 野生株 YB304 和突变株 Mut-K53 的发酵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产Macrolactin复合诱变菌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收集
        4.2.2 蛋白质的提取和肽段的酶解
        4.2.3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测定
        4.2.4 PRM靶向蛋白质组学测定
        4.2.5 数据库搜索与分析
        4.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蛋白质组数据质量评估
        4.3.2 野生菌株 YB304 与突变株 Mut-K53 的蛋白质变化
        4.3.3 差异表达蛋白质聚类分析
        4.3.4 差异蛋白的GO功能分类与KEGG通路分析
        4.3.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合成代谢通路分析
        4.3.6 PRM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
    5.1 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野生菌株 YB304 和突变菌株 Mut-K53 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
        5.2.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孢子的影响
        5.2.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丝的影响
        5.2.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感染灰葡萄孢的防治实验
        5.2.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细胞凋亡的影响
        5.2.6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细胞渗漏的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野生菌株 YB304 和突变菌株 Mut-K53 对草莓灰葡萄孢的拮抗效果
        5.3.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孢子的抑制能力
        5.3.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的抑制能力
        5.3.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感染灰葡萄孢的防治效果
        5.3.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细胞凋亡的影响
        5.3.6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细胞内容物渗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筛选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小麦赤霉病的简介
    1.2 小麦赤霉病的发病与危害
    1.3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
        1.3.1 生物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机理
        1.3.1.1 产生抗菌活性物质
        1.3.1.2 寄生作用
        1.3.1.3 诱导抗性
        1.3.1.4 竞争作用
        1.3.1.5 其他作用方式
    1.4 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控因子
        1.4.1 植物提取物
        1.4.2 细菌
        1.4.3 真菌
        1.4.4 放线菌
    1.5 发酵液化合物分离方法
        1.5.1 传统分离技术
        1.5.2 新兴分离技术
        1.5.2.1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1.5.2.2 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
        1.5.2.3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
        1.5.2.4 超声波萃取分离技术
第二章 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液的抑菌活性
    2.1 材料与仪器
        2.1.1 供试病原菌与生防菌
        2.1.2 实验耗材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平板对峙实验
        2.2.2 生防菌发酵液的制备
        2.2.3 发酵液浓度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2.3 数据统计
    2.4 实验结果
        2.4.1 生防菌株的筛选
        2.4.2 发酵液的浓度梯度抑菌实验
    2.5 讨论与总结
第三章 生防拮抗菌的发酵液的稳定性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供试病原菌与生防菌
        3.1.2 实验耗材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发酵液热稳定性测试
        3.2.2 细菌发酵液的pH稳定性实验
        3.2.3 细菌发酵液的紫外稳定性实验
        3.2.4 细菌转接培养稳定性实验
    3.3 数据统计
    3.4 实验结果
        3.4.1 温度对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3.4.2 pH值对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3.4.3 紫外光对菌株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
        3.4.4 细菌转接培养稳定性
    3.5 讨论与总结
第四章 离体小麦麦穗的生防实验
    4.1 材料与仪器
        4.1.1 供试病原菌与生防菌
        4.1.2 实验耗材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小麦的栽培
        4.2.2 小麦赤霉病的促产孢实验
        4.2.3 DEB-2菌株与市售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活性比较
        4.2.4 DEB-2菌株发酵液与市售生防菌剂的小麦麦穗的生防实验(治)
        4.2.5 DEB-2菌株发酵液与市售生防菌剂的小麦麦穗的生防实验(防)
        4.2.6 DEB-2菌株发酵液与市售生防菌的发酵液的小麦麦穗的生防实验(治)
        4.2.7 DEB-2菌株发酵液与市售生防菌的发酵液的小麦麦穗的生防实验(防)
    4.3 数据统计
    4.4 实验结果
        4.4.1 DEB-2菌株与市售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比较
        4.4.2 DEB-2菌株与市售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剂的活性比较
        4.4.3 DEB-2菌株与市售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活性比较
    4.5 讨论
第五章 拮抗菌发酵液的物质分离
    5.1 材料与仪器
        5.1.1 供试病原菌与生防菌
        5.1.2 实验耗材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DEB-2菌株的扩大培养发酵
        5.2.2 发酵液的萃取浓缩
        5.2.3 发酵液的活性层追踪
        5.2.4 活性层的物质分离
        5.2.4.1 拌样
        5.2.4.2 装柱
        5.2.4.3 洗脱
        5.2.4.4 检测与合瓶
    5.3 数据统计
    5.4 实验结果
        5.4.1 DEB-2菌株发酵液的活性追踪
        5.4.2 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层粗提物的物质分离
    5.5 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附图与附表
参考文献

(6)具有抗菌抗氧化活性海星共附生微生物的筛选及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海洋共附生微生物
    1.2 共附生微生物产活性物质
        1.2.1 抗菌活性物质
        1.2.2 抗氧化活性物质
        1.2.3 其它活性物质
    1.3 海星及相关微生物
        1.3.1 海星介绍
        1.3.2 海星相关微生物
    1.4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研究
        1.4.1 可培养水平下的微生物培养法
        1.4.2 非培养水平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2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海星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海星样品的前处理
        2.2.2 海星样品总DNA的提取
        2.2.3 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2.3 实验结果
        2.3.1 序列拼接与OTU聚类分析
        2.3.2 微生物稀释曲线分析
        2.3.3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2.3.4 物种分类学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3 海星共附生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抗菌活性的鉴定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指示菌
        3.1.4 实验培养基
        3.1.5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海星样品的预处理
        3.2.2 稀释涂布
        3.2.3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3.2.4 分离菌株的抗菌活性评价
        3.2.5 活性菌株16SrRNA鉴定
    3.3 实验结果
        3.3.1 菌株的分离情况
        3.3.2 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3.3.3 抗菌活性菌株的16SrRNA测定
        3.3.4 抗菌活性菌株的鉴定
        3.3.5 物种遗传差异性
    3.4 讨论
    3.5 小结
4 海星抗氧化菌株的筛选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发酵液的制备
        4.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2.3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能力的测定
        4.2.4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2.5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4.2.6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4.3.2 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4.3.3 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4.3.4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4.4 讨论
    4.5 小结
5 戊糖乳杆菌BL-15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菌株BL-15的基本特性
        5.2.2 菌株BL-15发酵及活性粗提物萃取
        5.2.3 菌株BL-15活性粗提物的稳定性
        5.2.4 活性肽peptide BL-15的分离纯化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菌株BL-15的基本特性
        5.3.2 菌株BL-15发酵及活性物质乙酸乙酯萃取
        5.3.3 菌株BL-15粗提物活性的稳定性
        5.3.4 活性肽的分离纯化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土霉素产生菌的筛选及诱变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土霉素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安全性
        1.1.1 土霉素的化学结构
        1.1.2 土霉素的理化性质
        1.1.3 土霉素的作用机制
        1.1.4 土霉素使用注意事项
    1.2 土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1.3 土霉素的生产过程
        1.3.0 土霉素提取工艺
        1.3.1 土霉素药渣成分分析
        1.3.2 土霉素药渣处理
    1.4 土霉素检测方法
        1.4.1 微生物抑制法
        1.4.2 高效液相色谱
        1.4.3 薄层色谱
        1.4.4 酶联免疫吸附法
        1.4.5 光度分析法
        1.4.6 电化学分析法
        1.4.7 分子印迹传感器技术
        1.4.8 化学发光法
    1.5 菌种保存方法
        1.5.1 斜面保藏法
        1.5.2 甘油管保藏法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土霉素产生菌的筛选
    2.1 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药品
        2.1.3 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培养基的配制
        2.2.2 产生菌初筛
        2.2.3 产生菌复筛
        2.2.4 指示菌的活化
        2.2.5 菌种鉴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出发菌株的筛选
        2.3.2 鉴定结果
        2.3.2.1 土霉素产生菌株的形态特征
        2.3.2.2 菌株B的菌丝形态
        2.3.2.3 菌株B的16S r DNA测序
第三章 菌株的诱变育种
    3.1 材料
        3.1.1 出发菌株
        3.1.2 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培养基配制
        3.2.2 土霉素效价测定
        3.2.2.1 标准曲线绘制
        3.2.2.2 发酵液测定效价
        3.2.3 单孢子悬液制备
        3.2.4 菌株的紫外诱变育种
        3.2.4.1 紫外线诱变剂量选择
        3.2.4.2 菌株B的紫外诱变
        3.2.5 微波诱变选育
        3.2.5.1 微波诱变剂量选择
        3.2.5.2 菌株UV5 的微波诱变
        3.2.6 氯化锂诱变选育
        3.2.6.1 氯化锂诱变剂量选择
        3.2.6.2 菌株MW9 的氯化锂诱变
        3.2.7 传代稳定性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紫外诱变育种
        3.3.1.1 紫外线诱变剂量选择
        3.3.1.2 紫外线诱变育种结果
        3.3.2 微波诱变育种
        3.3.2.1 微波诱变剂量选择
        3.3.2.2 微波诱变育种结果
        3.3.3 氯化锂诱变育种
        3.3.3.1 氯化锂诱变剂量选择
        3.3.3.2 氯化锂诱变育种结果
        3.3.4 诱变育种的遗传稳定性
第四章 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4.1 材料
        4.1.1 出发菌株
        4.1.2 仪器试验
    4.2 试验方法
        4.2.1 培养基配制
        4.2.2 培养基配方优化
        4.2.3 培养条件优化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发酵培养基单因素优化
        4.3.1.1 玉米淀粉添加量优化
        4.3.1.2 黄豆饼粉添加量优化
        4.3.1.3 玉米浆添加量优化
        4.3.1.4 磷酸二氢钾添加量优化
        4.3.1.5 碳酸钙添加量优化
        4.3.2 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
        4.3.2.1 装液量优化
        4.3.2.2 初始p H值优化
        4.3.2.3 培养温度优化
        4.3.2.4 发酵时间优化
第五章 淀粉酶活力与最终产量之间的关系
    5.1 材料
        5.1.1 出发菌株
        5.1.2 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培养基配制
        5.2.2 淀粉酶活力测定
        5.2.2.1 标准曲线绘制
        5.2.2.2 摇瓶液体测定淀粉酶活力
    5.3 种子液中淀粉酶活力与最终产量之间的关系
    5.4 发酵液中淀粉酶活力与最终产量之间的关系
    5.5 结果与讨论
        5.5.1 种子液中淀粉酶活力与最终产量的关系
        5.5.2 发酵液中淀粉酶活力与最终产量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水稻内生放线菌OsiSh-2抗稻瘟病活性分析及抗菌物质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稻稻瘟病概况
        1.2.1 稻瘟病的发生与症状
        1.2.2 稻瘟病菌
        1.2.3 稻瘟病菌的侵染途径
        1.2.4 稻瘟病的防治手段
    1.3 生物防治稻瘟病
        1.3.1 生物防治手段
        1.3.2 生防微生物
        1.3.3 微生物生防机制
        1.3.4 农用抗生素
    1.4 植物内生菌概况
        1.4.1 植物内生菌
        1.4.2 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互作
        1.4.3 内生放线菌防治稻瘟病研究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2章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OsiSh-2 体内防治稻瘟病探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菌株培养及保藏
        2.2.3 OsiSh-2孢子悬液和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2.2.4 稻瘟病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2.2.5 OsiSh-2在温室水稻体内定殖能力的检测
        2.2.6 OsiSh-2对温室水稻生长的影响
        2.2.7 OsiSh-2的田间生防效果试验
        2.2.8 OsiSh-2孢子液与农药复配的田间防效评价
        2.2.9 OsiSh-2在田间水稻定殖能力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OsiSh-2在温室水稻内的定殖能力分析
        2.3.2 OsiSh-2对温室水稻生长的影响
        2.3.3 OsiSh-2不同处理方式的田间试验效果
        2.3.4 OsiSh-2与农药三环唑复配的田间生防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OsiSh-2 发酵液抗稻瘟病菌的特性和作用方式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菌株培养
        3.2.3 稻瘟病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3.2.4 OsiSh-2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3.2.5 OsiSh-2发酵液稳定性检测
        3.2.6 OsiSh-2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生物量的影响
        3.2.7 OsiSh-2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丝的溶解作用
        3.2.8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稻瘟病菌丝形态
        3.2.9 OsiSh-2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3.2.10 稻瘟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观察
        3.2.11 OsiSh-2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细胞膜的影响
        3.2.12 稻瘟病菌活性氧的检测
        3.2.13 稻瘟病菌线粒体功能相关酶活检测
        3.2.14 稻瘟病菌基因表达检测
        3.2.15 OsiSh-2广谱抗真菌检测
        3.2.16 OsiSh-2抗虫活性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OsiSh-2发酵液的稳定性
        3.3.2 OsiSh-2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3.3 OsiSh-2对稻瘟病菌丝的溶解作用
        3.3.4 OsiSh-2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
        3.3.5 OsiSh-2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黑色素形成的影响
        3.3.6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稻瘟病菌菌丝形态
        3.3.7 OsiSh-2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
        3.3.8 OsiSh-2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3.3.9 OsiSh-2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3.3.10 OsiSh-2对稻瘟病菌线粒体酶活的影响
        3.3.11 OsiSh-2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
        3.3.12 OsiSh-2的抗虫活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OsiSh-2 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菌株培养条件
        4.2.3 放线菌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4.2.4 OsiSh-2基因组测序与数据组装
        4.2.5 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
        4.2.6 基因组中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预测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4.3.2 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K-mer统计及基因组组装
        4.3.3 基因组概况和组分分析
        4.3.4 OsiSh-2基因组功能注释
        4.3.5 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4.3.6 尼日利亚菌素基因簇分析
        4.3.7 抗病相关酶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OsiSh-2 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真菌细胞壁降解相关酶系的检测
        5.2.3 稻瘟病菌粗毒素对OsiSh-2产真菌细胞壁水解酶的检测
        5.2.4 抗菌蛋白的检测
        5.2.5 OsiSh-2发酵液中植物激素的检测
        5.2.6 有机萃取液中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与检测
        5.2.7 发酵液中吸附活性物质的大孔树脂的选择
        5.2.8 OsiSh-2发酵特性研究
        5.2.9 大孔树脂吸附的抗菌物质的分离及鉴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OsiSh-2产真菌细胞壁降解酶的检测
        5.3.2 稻瘟病粗毒素对OsiSh-2产真菌细胞壁降解酶的检测
        5.3.3 OsiSh-2抗菌蛋白的检测
        5.3.4 OsiSh-2发酵液中植物激素的检测分析
        5.3.5 有机萃取液中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与检测
        5.3.6 发酵液中最佳吸附活性物质的大孔树脂的选择
        5.3.7 OsiSh-2发酵特性分析
        5.3.8 大孔树脂有效吸附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5.4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致谢

(9)三株土壤生防放线菌及抗菌活性产物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橡胶炭疽病及其防治
        1.1.1 橡胶炭疽病概述
        1.1.2 胶孢炭疽菌
        1.1.3 胶孢炭疽菌的传统防治措施
    1.2 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2.1 生物防治的手段
        1.2.2 微生物农药
        1.2.3 放线菌
        1.2.4 放线菌在植物病害中的运用
        1.2.5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1.3 链霉菌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1.3.1 链霉菌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1.3.2 链霉菌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类型
        1.3.3 链霉菌代谢产物的抗菌作用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植物病原真菌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试剂与耗材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筛选
        2.2.2 菌株的鉴定
        2.2.3 发酵液的活性评价
        2.2.4 发酵液粗提物的制备
        2.2.5 粗提物的活性测定
        2.2.6 粗提物的防效测定
        2.2.7 活性物质的分离及鉴定
        2.2.8 化合物的活性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放线菌QY-3的结果和分析
        3.1.1 菌株的筛选
        3.1.2 菌株的鉴定
        3.1.3 发酵液的活性评价
        3.1.4 粗提物的活性测定
        3.1.5 化合物的分析与鉴定
        3.1.6 化合物的活性测定
    3.2 放线菌SD-29的结果和分析
        3.2.1 菌株的筛选
        3.2.2 菌株的鉴定
        3.2.3 发酵液的活性评价
        3.2.4 粗提物的活性测定
        3.2.5 化合物的分析与鉴定
        3.2.6 化合物的活性测定
    3.3 放线菌XF-28的结果和分析
        3.3.1 菌株的筛选
        3.3.2 菌株的鉴定
        3.3.3 发酵液的活性评价
        3.3.4 粗提物的活性测定
4 讨论
    4.1 活性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4.2 粗提物的制备及活性追踪
    4.3 活性代谢产物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个人情况简介

(10)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青霉的筛选和抑菌物质的初步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青霉属真菌概述
        1.1 青霉属真菌生物特征
        1.2 青霉属真菌的收集环境
        1.3 青霉属真菌在农业上的应用
    2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
        2.1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情况
        2.2 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措施
    3 青霉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
        3.1 聚酮类(Polyketides,PKs)
        3.2 生物碱类(Alkaloids)
        3.3 萜类(Terpenoids)
        3.4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3.5 其他类型化合物
    4 青霉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药用活性
        4.1 药用抗菌活性
        4.2 药用抗肿瘤活性
        4.3 药用抗氧化活性
    5 生物农药
        5.1 国内外生物农药发展
        5.2 生物农药种类
    6 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青霉菌株的收集鉴定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培养基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青霉菌株的收集
        2.1.1 直接挑取法
        2.1.2 稀释涂布法
        2.2 青霉菌株的初步鉴定与保藏
        2.3 青霉菌株菌落与显微特征观察
        2.3.1 青霉菌落形态观察
        2.3.2 青霉显微结构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青霉的分离收集
        3.2 典型菌株显微结构观察结果
        3.2.1 分生孢子观察
        3.2.2 分生孢子梗观察
        3.2.3 自然生长观察
    4 讨论
第三章 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青霉的筛选及鉴定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培养基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青霉的活化培养
        2.2 白叶枯病菌P6 小种的培养
        2.3 拮抗白叶枯病菌P6 小种青霉的初筛
        2.3.1 共培养法筛选拮抗菌株
        2.4 拮抗白叶枯病菌P6 小种青霉的复筛
        2.4.1 具有拮抗作用初筛菌株发酵液获取
        2.4.2 牛津杯法复筛拮抗菌株
        2.5 拮抗菌株全基因组提取
        2.6 拮抗菌株ITS rDNA序列扩增
        2.6.1 ITS rDNA通用引物
        2.6.2 ITS rDNA扩增反应体系
        2.6.3 ITS rDNA扩增反应条件
        2.7 拮抗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7.1 扩增结果测定
        2.7.2 序列比对
        2.7.3 MEGA5.0 构建系统发育树
        2.8 拮抗菌株形态鉴定
        2.8.1 菌株形态特征观察
        2.8.2 菌株显微特征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拮抗白叶枯病菌P6 小种青霉的筛选
        3.2 拮抗菌株ITS rDNA序列扩增结果
        3.3 拮抗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4 拮抗菌株鉴定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灰黄青霉Pg-35 菌株和皮落青霉Pc-28 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抑菌稳定性分析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培养基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无菌发酵液的获取
        2.2 发酵液抗菌谱测定
        2.2.1 菌丝生长抑制法
        2.2.2 牛津杯法
        2.3 发酵液抑菌稳定性分析
        2.3.1 酸碱稳定性
        2.3.2 温度稳定性
        2.3.3 紫外光、可见光稳定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酵液抗菌谱
        3.2 发酵液酸碱稳定性
        3.3 发酵液温度稳定性
        3.4 发酵液光照稳定性
    4 讨论
第五章 灰黄青霉Pg-35 菌株和皮落青霉Pc-28 菌株摇瓶发酵培养基组分及条件初步优化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培养基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无菌发酵液的获取
        2.2 发酵液对白叶枯病菌P6 小种的抑菌活性测定
        2.3 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
        2.3.1 最佳碳源的筛选
        2.3.2 最佳氮源的筛选
        2.4 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
        3.1.1 最佳碳源的筛选
        3.1.2 最佳氮源的筛选
        3.2 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3.2.1 最佳接种量
        3.2.2 最佳装液量
        3.2.3 最佳培养温度
        3.2.4 最佳转速
    4 讨论
第六章 灰黄青霉Pg-35 菌株和皮落青霉Pc-28 菌株抑菌物质的初步分离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培养基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大量发酵液的制备
        2.2 萃取剂的筛选
        2.3 粗浸膏的获取
        2.4 硅胶柱层析法分离
        2.5 凝胶LH-20 层析柱纯化
        2.6 波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萃取剂的筛选
        3.2 抑菌物质硅胶柱分离结果
        3.3 抑菌物质凝胶柱分离结果
        3.4 ~1H NMR和~(13)C NMR波普分析
    4 讨论
第七章 灰黄青霉Pg-35 菌株和皮落青霉Pc-28 菌株发酵液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培养基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无菌发酵液的获取
        2.2 水稻培养
        2.3 两株菌株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1 水稻长势的观测
        2.3.2 土壤pH的检测
        2.3.3 土壤根际微生物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长势的影响
        3.2 土壤pH值的影响
        3.3 土壤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4 讨论
第八章 小结与建议
    1 小结
    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5 株拮抗菌株ITS rDNA序列
附录 B 抑菌物质图谱
附录 C 5株拮抗菌株系统发育树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一株抗生素产生菌No.24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稳定性测定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D]. 吴冰越. 扬州大学, 2021
  • [2]西索米星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的优化[D]. 沈淑琳. 江南大学, 2021(01)
  • [3]贝莱斯芽孢杆菌J-4对桃树根腐病的生防效果及其促生作用研究[D]. 成娜娜.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大环内酯Macrolactin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D]. 倪婕. 广西大学, 2020(07)
  • [5]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筛选与研究[D]. 刘锐. 贵州大学, 2020(01)
  • [6]具有抗菌抗氧化活性海星共附生微生物的筛选及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D]. 唐慧芳.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7]土霉素产生菌的筛选及诱变育种[D]. 王子竹.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8]水稻内生放线菌OsiSh-2抗稻瘟病活性分析及抗菌物质鉴定[D]. 徐婷. 湖南大学, 2020(09)
  • [9]三株土壤生防放线菌及抗菌活性产物的分离与鉴定[D]. 辜柳霜. 海南大学, 2019
  • [10]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青霉的筛选和抑菌物质的初步分离[D]. 张琪. 浙江师范大学, 2019

标签:;  ;  ;  ;  

24号产抗生素菌发酵液的抗菌谱及稳定性测定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