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如何从八个海滩的泥潭中跳出来

电子政务:如何从八个海滩的泥潭中跳出来

一、电子政务:八滩泥沼如何跃(论文文献综述)

沈云迪[1](2017)在《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探寻上海文脉的角度出发,在作家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学生态研究的视角,将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置诸文化视野下进行研究,注重探析作为文学板块的上海地区在明代近三百年历史图景中,创作群体及网络风貌、文学的时空环境对区域文学的影响以及上海地区明代文学性格的独特形式。本论文描述了明代近三百年间上海地区文学场域的生态概貌,对上海地区文学由寂寞走向繁荣、由全国文学的边缘逐步走向中心的曲折过程做了揭示。除去《绪论》,本文正文三编共分为十章。上编为上海地区明代作家群落概貌,共四章。第一章至第四章根据上海地区明代作家群落的发展脉络,分为洪武至成化时的孕育期、弘治至嘉靖时的发展期和隆万至崇祯时的繁盛期。对近200位不同时期的上海地区作家及其在区域内的创作活动网络进行了梳理,尤其是对核心作家周边凝聚的创作群落进行了探析。即重视主流作家又重视非主流作家,尤其是对区域文学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作家,从重视创作成果的代表性、丰富性变为注意创作的实际过程和基础状态,突出地方文学群体的特点,中下层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对文学创作的作用,以及地域文化生态和自然环境对作家的影响。中编为上海地区明代文学发展动因研究,共两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从政治经济、人文传统、教育等等角度切入。探讨多层面文化因素所构成的动态系统对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生态所产生的的影响。下编为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特征研究,共四章。第七章至第十章探讨了上海地区明代作家在文学观念和审美追求上的共性特征。文本于经、关乎政的正统文学观念在上海地区明代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从明初王彝到明末黄淳耀等上海地区作家都有深刻的体现。在强调“文以范古为美”的同时,上海地区的作家群体又有“情以独至为真”的追求。本文在论述中尤其注重本土作家及其作品在本土的影响。本文在正文以外,还编有附录《上海地区明代作家大事年表》,附录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研究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生态的重要资料。

陈晓峰[2](2015)在《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学世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州范氏家族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世家,具有典型意义和独特之处。家族跨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余年间繁衍生息,绵延13代,克绍箕裘,文人辈出,先后诞生了文学家30余人,文献留存丰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家族景观。本文以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是家族整体研究,下编是家族个案研究。从原始文献出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重点突出、深入系统的课题研究。论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考订家世谱系、梳理家族文脉。根据家谱、史志、别集等文献记载以及当代学者最新研究成果,补充和完善通州范氏家族信息。通过世系简表与人物小传的形式还原家族众生群像,勾勒生息、繁衍、迁徙的历史轨迹,建构丰富而明晰的家族文学谱系。通州范氏门祚悠久,系北宋名臣范仲淹直系后裔,属其次子忠宣公范纯仁支脉。南宋覆亡之际,由江西抚州始迁通州,不断壮大,发展成为该地首屈一指的文学世家。家族各代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传承意识,从明代中叶范应龙开始诗文存世,13代以着述立身,翰墨相继。笔者广泛搜集家族着述信息,务求其详,力求其尽。同时按图索骥,奔赴全国各地图书馆,排比已知诗文版本,考述新出着述内容,梳理出家族成员各类撰着、辑录逾200余种。范氏家族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既有彬彬之盛、着述盈门的高峰时期,也有衰落不振、命悬一线的低谷阶段,呈现了曲折推进的态势,承中有变,同中有异,由此带来文学生命的长盛不衰。第二章探讨家族发展演变的文化生态。首先,朝代更迭、社会政治、文学思潮与家族命运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到成员的境遇心态、处世方式、创作阵容、文学审美。其次,范氏家族长期稳定地生活于通州,带有该地鲜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基因,襟江枕海、南北五山的地理环境,重视兴学、文教发达的人文传统,名家辈出、艺文繁富的文化氛围等,成为孕育文化世家的积极因素。又次,家族形成了一脉相承的重教传统,以实现文化累积和家学传承。不仅重视自身家族的文化建设,还强调婚姻圈的建立,起决定作用的是双方的品节操守和文化背景。范氏内部诗文唱酬,群体参与,交相师友,赏鉴品评,既增进了亲情,又锻炼了诗艺,在艺术化与审美化的生活方式中激发起强大的家族文学能量。晚辈精心守护、整理前代文学文献,前赴后继,不遗余力,建构起庞大的家族文学谱系。第三章揭示范仲淹对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范仲淹丹心辅国,忠厚传家,通州范氏成员受到其深刻影响,文化精神高度质同,各代传承文正家风不辍。第一,范氏世代演进过程中,家族意识异常强烈,贯穿始终。认祖归宗,称颂家族崛起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敬宗收族,通过兴义庄、修家谱等方式增强亲族联络。高度重视治家教子,对家族未来发展密切关注。第二,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社会担当引起范氏家族各代普遍共鸣,居庙堂之高,慷慨时事,无私无畏,登进善类,揭发贪鄙;处江湖之远,忧念国君,改善民生,指陈时事,建言献策。第三,范氏家族发扬文正苦读精神,世代不懈。在先祖深厚广博的艺文修养感召之下,各代注重经学、史学、文学、艺术、医学的累积传承,蓄厚发远,家族内部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的艺术品位。第四,孝悌是范仲淹维系家族的精神纽带,也成为明清通州范氏的显着家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各代自觉发扬先祖人文关怀,传递仁爱,博施于众,普行善举。第五,注重教育也是范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家族情怀,设馆授徒、受聘西席,从事官学、执掌书院,到创办近代新学、投身现代教育,类型丰富,惠泽深远,形成了悠久的教育传统和可观的教育阵容。第六,范仲淹清正廉洁的立身品节对家族影响深远,范氏成员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勤俭持家,甘贫守约;励节修身,正直磊落。在家族漫长坎坷的发展过程中,各代推重先祖宠辱不惊、进退裕如的儒隐精神。这一超然胸怀的获得或与佛教情结密切相关,发展为特色鲜明的家族佛学修为。第四章以明末范凤翼为研究对象。范凤翼是家族唯一一位立朝言政之人,忠君忧民,正气凛然,以事功和文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论述涉及其诗文版本、着述刻书、政治立场、结社赋诗、诗歌创作等。万历三十八年,范凤翼辞官归隐,提倡风雅,积极投身文化事业,其诗文着述在清代特殊文化语境下,流播过程中禁毁与选录二元并存,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尽管家庭经济拮据,范凤翼刻书共计19种,数量在《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江苏家刻卷》中仅次于毛晋,涵盖经、史、子、集,扞卫传统经典,鼓励学术创新,关注现实政治,重视人伦教化,悉心甄别,精心校刊,在明末清初出版史上值得关注。范凤翼正道直行,命运与晚明党争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紧密关联,被时贤后彦普遍视为“东林人物”。笔者通过其与东林党人在政治作为、社会交往、立身原则、党争态度方面的异同,逐一辨析,以澄清事实,还原其非“东林人物”的真相。范凤翼致力于与志同道合者交游结社,是通州山茨社,金陵白门社、兰社的灵魂人物。山茨社寓含鲜明的政治态度,先后绵延近二百年。白门社名流翕集,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兰社是明代为数不多、规模最大的画社,诗、画渗透交融。三社均属艺文性质鲜明的文人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众,活动内容多,相互补充,在明清文人结社史上具有独特意义。范凤翼置身明代门户林立、纷纭杂陈的诗坛格局,主要继承前后“七子”诗学思想,并对其成败得失进行深刻思考,代表了明末清初文坛的主流风习。其诗歌紧密结合万方多难的时局、坎坷多艰的人生,寻求复古与性灵的融合统一,陶写性情,真挚感人,诗风雄奇,自然流畅,各体兼备,复古模拟的同时求新求变,真实袒露了明末文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第五章以清初范国禄为考察对象。范国禄以布衣终身,是家族文献着述最为宏富之人,诗文杂着且逾百卷。其着述刊刻行世者大部分现皆罕见或亡佚,多以稿本、抄本传世,不乏海内孤存。笔者对其诗集、文集、总集、杂着版本及流传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多有可贵发现。中科院图书馆藏《十山楼诗年》三卷,卷首自注不见传世他本,为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材料。中科院图书馆藏《狼五诗存》是通州第一部地域诗歌总集,呈现了该地有宋以来诗歌发展状貌和诗人群体图谱,成为研究地域文学的珍贵参照。中科院图书馆藏《十山书刻序言》,收录了清初李渔等33人为范国禄16种书刻所作序文,内容可靠,归属明确,多数均属首次披露,保留了大量顺康之际文人别集失收之作,颇多正误、辑佚之功,也为考察人物生平、交游、文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文献。清代文学繁荣发展中布衣群体形成了中坚力量,范国禄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活跃于清初文坛词苑,努力矫正流弊,积极参与时代建构。其诗学对明代反思批判,对现实救弊补偏,鲜明体现了对儒家诗教精神的皈依和坚守。以博大的胸怀面对前代诗学遗产,取舍慎妥,其复古与总结在清代具有典型意义。范国禄篇目繁多的诗作详细记录了一己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留下了解清代前期下层文人生存状态的第一手资料。诗歌创作努力挣脱晚明竟陵诗派的幽孤局促,直面广阔社会和现实人生,酣畅淋漓地言志抒情,登山临水、雅集唱酬之作尤多,显示了清初社会安定繁荣带来的士风新变和文坛新景。其诗以情感人,各体兼备,以赋为笔,出入唐宋,具有清逸之美,体现了时代文坛主流的审美观念。范国禄参与词界唱酬,从事词学实践,参编词坛总集,评点词家名作。具有强烈的尊体意识,严格区分诗词之异,规范词作之韵。顺应时代潮流,超越正变论争,主张广泛师法。对重要词学命题的阐发达到了时代新高度,不仅雄峙于广陵词人群体,在清初词学胚变时期亦不容忽视。范国禄爱重交游,这是其作为布衣文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交往人物接近1000人,对象不拘一格,既有遗民志士,如陈济生、冒襄,又有当朝官吏,如王士禛、孔尚任、施闰章,还有布衣文人,如陈维崧、李渔、邓汉仪,笔者选择对其有重大影响者加以分类考察。第六章以晚清范当世为论述重点。范当世作为家族中对时代文坛影响最着者,诗是晚清同光体的杰出代表,文为曾国藩、张裕钊之后桐城一脉的嫡传。范当世具有丰富的问学经历和广泛的文学交游,深刻思考和持续关注古典诗歌发展,鼓励争鸣,主从同光诗体观点,通过复古的方式开创诗界新局面。同时,以积极姿态应对时势,革故鼎新,表现出的文学自信令晚清诗坛为之一振。范当世将创作的源头活水指向了诗人生存和社会现实,强调传统士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对国家与文化的担当。推崇创作主体刚正的人格、渊博的才学,避浅去俗,崇尚“深寒”之境,代表了新旧杂陈的近代语境下文人在诗学道途的锐意进取和艰难探索。范当世主要取法宋代诗学思想和艺术手法,借径苏、黄,上溯杜、韩。以文为诗,纳入了纯熟的散文笔法;诗风鲜明,以甲午战争为界,前期雄放劲健,后期沉郁悲壮;求新求变,在题材、内容、艺术等方面努力开拓;致力于炼字琢句,多用典故。范当世与杜甫在社会政治、家族文化、命运遭际、诗学思想等方面高度一致,诗歌呈现出鲜明的杜甫情结,表现为思想内容的借鉴,艺术技巧的吸收,精神人格的发扬,从具体视角显示了杜甫在晚清的接受和影响。范当世重情笃义,与前室吴氏伉俪情深,相濡以沫,妻死之后以诗文宣泄哀伤,凄美动人。不仅诞生了广为传诵的名篇,而且可见对这一传统题材的艺术开拓与创新。范当世与继妻姚倚云显示了以尊重、平等为核心的全新文人伴侣关系,既呈现为家庭生活内的温馨融洽,又表现为社会场域中的相得益彰;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恪守,又有对时代新风的吸纳;既有深挚感情的支撑,又有共同事业的维系,深刻体现了传统婚姻的近代转型。范当世交游遍布天下,其中与刘熙载、张裕钊、吴汝纶、陈三立的交往对其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担任李鸿章西席,个体命运与近代时事政治产生了紧密关联。笔者选取这5位人物,全面搜辑文献,细致辨析,详细解读交往事迹,以深入了解人物命运和文学创作。通州范氏家族文人数量可观,文学成果丰硕,主导了通州明清文坛格局,成为乡邦文学的核心,以独特的文学声望和榜样力量带动了该地文学的繁荣,是家族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的典型。不仅如此,范氏各代素有重视交游的家族传统,对象不拘,地域开阔,积极投入各地文学活动,参与时代文学思考,不仅提升了自身艺文能力,更带来与时代文坛的交流互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因才华修养为个体和家族赢得了声誉,影响远超一地。范氏清芬世守,虽然功名零落,境遇窘迫,坚定维护诗书传家的生存模式,潜文游艺,扎根现实生活,介入时代发展,追求文学与人生的水乳交融,是超越功利的纯粹文学家族,显示了古代世家的多元存在方式和发展态势。当历史上众多文化家族飘零消逝、成为过往之时,范氏持续推进、绵延至今,岿然灵光,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地域文学乃至国家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此外,笔者还对范氏家族第13代成员范曾先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古体文学创作、范氏家风对书画艺术的影响等。因论文篇幅所限,暂且割爱。

曹刚[3](2014)在《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农村实地调研中发现线性传播模式在当下中国农业技术传播中面临如下窘境:一是难以反思我国农、科、教脱节的突出问题;二是难以揭示农业技术传播蕴含的风险。“创新的扩散”是发展传播学领域最着名的研究范式,本文指出“创新的扩散”研究范式具有三个局限性:一是以线性创新模式为前提条件;二是依赖线性因果逻辑分析;三是隐藏着技术的话语霸权。本文通过一个在逆境中崛起的村办茶场的发展历程呈现农业技术非线性传播的现实景象。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和制度基础,提出非线性传播模式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非线性思维方法,最后阐述了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主导方式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农业技术传播的根本出路在于激发农民创造活力。

邓集田[4](2009)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 ——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出版情况统计与分析(190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以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学出版情况进行大致摸底,并以这些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现代文学出版情况进行扼要描述与分析,目的是为今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些基本数据和宏观视野上的参考,同时也试图揭示出文学出版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之间的深刻联系。考虑到目前学术界有不少人对文学出版研究的意义尚心存疑虑,本文第一章选取了四个事关中国现代文学史全局的角度,对文学出版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比如在清末民初新小说的兴起过程中,学术界历来强调梁启超的理论倡导抑或他发动的“小说界革命”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如果没有现代出版业的兴起,梁氏的“小说界革命”极有可能就像此前傅兰雅的新小说竞赛一样欣然而起、黯然落幕。事实上,清末民初中国文学之所以会成功实现由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基本转型,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学出版模式在此出现了千年之变——从此结束了手工印刷的时代,进入了铅字排版机械化印刷文化时代。铅字排版机械化大大降低了文本制作与传播的成本,使文学出版资源由王公贵族手中转移到平民手中,中国文学亦从此真正结束了贵族文学时代,进入平民文学时代,整个文学活动机制也由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大突出现象,即频频发生“意气之争”和文学社团林立,很大程度上就和中国现代作家对文学出版资源和生计资源的激烈争夺有关。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空间分布格局极不均衡,也主要是由现代文学出版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极不均衡所导致的。比如说,上海之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其时我国70%以上的文学出版资源聚集在上海;在中国各省市作家中,江苏和浙江籍作家在人数和文学史地位上占绝对优势,一方面是因为江浙自古多文人,另一方面也和江浙籍人士在上海出版界占据绝对优势密切相关。1949年以后出现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主要原因也正在于文学出版模式的转型——由市场经济出版模式向计划经济出版模式转型,其中,通过对出版体制的国有化改造,国家成功控制了文学出版资源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和传播途径,从而实现了对文学发展方向的强有力控制。本文第二章至第四章即主要对晚清民国时期我国的文学期刊、文学书籍出版情况和各主要出版机构的文学出版情况进行具体的统计和分析。其中,第二章讨论文学期刊出版情况,主要包括文学期刊出版的总体规模、发展阶段、平均存活时间、办刊形式和地域分布情况等等;第三、四章讨论文学书籍出版情况,其中第三章主要讨论文学书籍出版的总体规模、变化趋势和地域分布情况,第四章主要讨论从事文学书籍出版的出版机构数量和一些主要出版机构的文学书籍出版情况、现代作家人数和主要作家的出书数量和排名情况、以及翻译文学书籍的译源国分布情况等等。这三章的统计数据将会证明,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是一个向上海和江浙作家严重倾斜的平台。这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和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其一,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的文学出版格局中,上海确实占据着显赫地位。这样的文学出版资源分布格局,使得上海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格局中占有显赫的地位,以至于一部上海现代文学史,几乎就相当于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抗战爆发前就更是如此;同时,上海特有的城市文化性格,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特质的生成等等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二,从作家角度来说,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文学出版资源的占有上,江浙作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为在其时上海的出版业,由江浙籍人士创办和主持的约占75%以上,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出版机构,创办人和主要经营人基本上都是江浙人,具体到文学出版方面,据笔者统计,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出版100种以上文学书籍的18家出版机构中,有14家均由江浙人士创办或主持,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北新书局等等。其时我国文学出版业总体规模较小,且有鲜明的同人化特征,故人际关系在文学出版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那时候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活动中,地缘因素又是最重要的凝合因素之一。具体到文学刊物和出版机构的稿源选择上,圈内稿和推荐稿一般都占主要优势,这就使得在地域空间分布上本来就极不均匀的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平台,更加向以江浙籍人士为主的优势作家群倾斜。江浙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显赫,很大程度上就与此相关。比如据笔者对国内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两种现代文学史着作,即钱理群等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范伯群着《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的统计,书中重点介绍的204位作家(二书合计)中,江浙籍作家共有92人,占总数的45%,若加上7位上海籍作家,则江、浙、沪籍作家约占现代作家人数50%,三地作家就占据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中国现代文学也因此带上了鲜明的江浙特色与海派风格。另据笔者对晚清民国时期华东、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所拥有的文学出版资源量、以及上述两种文学史着作中204位作家籍贯的统计,发现这六大地区拥有的文学出版资源总量和重要作家人数刚好成正比,其排名情况和所占比重几乎完全一致。非但如此,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作者在描述现代文学创作情况时,对作家对象的选取及其对多数作家的叙述篇幅,也基本上和其时各作家所出的文学书籍种数成正比。这一现象,显然不应以纯粹的巧合来解释,而在很大程度上正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和文学史书写中某种规律性的东西——简言之,谁掌控了文学出版资源,谁就在现代文学活动中就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并在文学史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严再正[5](2007)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政务公开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近几年来政务公开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过去的“保密为原则、公开为例外”开始变为“公开为原则、保密为例外”。而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中心,其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将影响政务公开的程度,进而影响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公民合法权益。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电子政务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中心内容之一,正日益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里,只有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才能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务公开。近几年,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各级政府往政务公开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政务公开在实践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因此,对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正是本学位论文要着重研究的关键所在。政务公开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问题,在实践中涉及到的皆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鉴于研究时间以及本人能力的有限性等各方面原因,本人在对我国政务公开存在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政务信息公开、政务决策公开和行政执法公开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对我国政务公开各方面取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即对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利国内外政务公开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其次,介绍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的基本理论,包括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政务公开内涵的界定以及我国政务公开的特征,并指出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第三,对我国政务公开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政务公开取得的初步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几个方面。第四,选择了政务决策公开、政务信息公开以及行政执法公开等几个方面作为重点,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第五,针对上述我国政务公开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最后,总结本学位论文的所做的主要工作,并对将来我国政务公开的发展进行展望。

陆俊,严耕[6](2004)在《妨碍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政务信息公开度低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难题,并且已经造成了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形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复杂,其中既有行政官员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也有行政体制方面的原因。为了达到实施电子政务的最终目的,必须以公开性为原则来构建电子政务信息体系。

陈涛,张明毫[7](2003)在《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在改革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电子政务的进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业务模式、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重组和整合,但在前进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政府人员素质低、观念落后、投资浪费严重、信息孤岛、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信息安全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几个突出问题作一下分析。

二、电子政务:八滩泥沼如何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政务:八滩泥沼如何跃(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研究概况
        一、研究历程
        二、以往研究与本课题的交叉与补充
    第二节 关于本论文撰写思路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基本内容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上编 上海地区明代作家群落概貌
    第一章 上海地区作家群落的孕育期(洪武至成化)
        第一节 由繁荣、沉寂再到复兴的作家群落概貌
        一、由元入明的袁凯、管讷、王彝、董纪等作家
        二、入明以后成长起来的钱溥、夏寅、张弼、张悦、陆德蕴、郁文博等作家
        第二节 明初流寓作家对上海地区作家群落的影响
        一、杨维祯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二、陶宗仪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三、钱惟善、王逢等作家的影响
        第三节 苏州地区作家对上海地区明初作家群落的影响
        一、上海地区元末明初作家与苏州地区作家的交往
        二、入明后一代作家与苏州作家的交往
    第二章 上海地区作家群落的发展期(弘治至嘉靖)
        第一节 以乡贤名卿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一、以顾清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二、以陆深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三、以孙承恩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四、何良俊、徐献忠、董宜阳、张之象等“四贤”及周边作家群落
        五、以莫如忠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六、钱福、朱应祥、王一鹏、潘恩、沈恺、石英中等其他重要作家
        第二节 家族作家群落
        一、朱邦宪家族作家群落
        二、徐阶家族作家群落
        三、陆树声家族作家群落
        四、冯淮作家家族
        第三节 本土作家与其他区域作家的交往与互动
        一、上海地区作家与李东阳的交往
        二、与吴宽、王鏊及“吴中四才子”、唐顺之等吴中作家的交往
        三、与各地作家的广泛交流
    第三章 上海地区作家群落的繁盛期(隆万至崇祯)
        第一节 以乡贤名卿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一、以陈继儒为中心的作家群落
        1、布衣之杰陈继儒
        2、畸人之杰唐汝询
        附录: 《顾氏诗史》作者考辨
        3、“一代之殿”施绍莘
        二、“嘉定文派”嘉定四先生及徐学谟、殷都等作家群落
        三、冯时可家族作家群落
        第二节 几社及殉难、遗民作家群落
        一、文雄烈士旷世奇才陈子龙
        二、几社作家群落
        三、夏完淳、黄淳耀、侯峒曾等殉难作家
        四、遗民作家
        第三节 万历、崇祯时期的其他重要作家
        一、董其昌、张鼐、宋懋澄等知名作家
        二、区域文学重要作家王圻、唐文献、张以诚、何三畏、黄体仁、徐光启等
        三、其他作家严衍、杜开美、李绍箕及女作家王凤娴等
    第四章 上海地区作家群落的繁盛期(隆万至崇祯二)
        第四节 本土作家间的文学网络
        一、陈继儒等核心作家的影响
        二、上海地区作家结社唱和等诗文交往
        三、编辑别集及为别集作序跋等区域文学活动
        第五节 本土作家与其他区域作家的交流与互动
        一、归有光、王世贞、屠隆等作家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二、与全国作家的广泛交流
中编 上海地区明代文学发展动因研究
    第五章 政局变化、经济发展对上海地区文学生态影响
        第一节 朝代更迭冲击下的上海地区文学
        一、元明易代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二、明末政治生态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嘉靖时期倭寇之乱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一、倭寇对上海地区产生的极大破坏性
        二、倭乱对区域文学的直接影响
        第三节 上海地区经济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世风的影响
        二、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士商互动
        三、作家作品中的民生疾苦
    第六章 区域文化发育对上海地区文学生态推动之功
        第一节 书籍收藏、编辑对区域文学的助力
        一、作家兼藏书家
        二、编辑各类诗文选集以阐述文学主张
        第二节 区域文化发展对地区文学生态的作用
        一、科举发达与文学的发展
        二、文化普及与上海地区文学的发展
下编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特征研究
    第七章 上海地区作家的政教文学观念
        第一节 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
        一、根乎六经、出入诸子的文学主张
        二、随事触物、必根理义的创作倾向
        三、诗文皆缘本经术的特点
        第二节 经世致用的文学追求
        一、对文以致治的强调
        二、复兴传统、反思现实的追求
    第八章 上海地区明代文学中的隐逸主题
        第一节 动荡政局下的隐逸追求
        一、身已无官也自如的自适
        二、朝局庸縻速去为幸的无奈
        第二节 平静生活中的隐逸闲淡
        一、太平盛世下的悠闲自在
        二、吏隐兼得的精神追求
        三、独秘泉石、超然物外的潇洒自适
        四、“通隐”陈继儒及其影响
    第九章 上海地区作家的文学复古思想
        第一节 以古人为式,以性情为用的文学实践
        一、前期作家对唐宋优秀诗人的学习
        二、既主复古又贵性情的宽容心态
        三、酝酿群籍勒成一家的追求
        四、文以范古为美的文学主张
        第二节 笼罩于复古大潮中的上海地区作家
        一、创作主张与创作实践的差距
        二、演七子流派的创作情况
    第十章 上海地区的重情文学传统
        第一节 抒发个人情怀的创作
        一、政治高压下个性化的情感抒写
        二、重抒情、重自然的创作方向
        三、强调真情、抒写真实自我的创作实践
        第二节 重情之正的文学传统
        一、得情之正的传统
        二、强调诗文回归情之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地区明代文学大事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2)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学谱系
    一、家族谱系简表
    二、家族人物小传
    三、家族着述知见
    四、家族文学脉络
    五、家族独特之处
第二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生态
    第一节 世变时风
        一、社会政治深刻影响
        二、家族成员与世推移
        三、文学思想与时俱进
    第二节 地域文化
        一、襟江负海的地理位置
        二、蒸蒸日上的文教事业
        三、繁富多元的艺文成就
    第三节 家族氛围
        一、重视教育
        二、文化联姻
        三、诗歌唱酬
        四、文学切磋
        五、文献积累
第三章 范仲淹对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
    一、家族意识
    二、社会担当
    三、艺文修养
    四、家风传承
    五、教育心志
    六、立身品节
第四章 铨曹特精衡鉴,林壑独励风裁——晚明范凤翼研究
    第一节 范凤翼诗文集版本及作品流传研究
        一、作品版本
        二、后世流传
    第二节 范凤翼诗歌创作研究
        一、直面现实,题材丰富
        二、陶写性情,真挚感人
        三、雄奇阔大,自然流畅
        四、各体兼备,求新求变
    第三节 范凤翼刻书考论
        一、刻书考
        二、刻书论
    第四节 范凤翼非“东林人物”辨
        一、政治作为
        二、社会交往
        三、立身原则
        四、党争态度
    第五节 范凤翼的结社活动及其社集特征
        一、范凤翼结社活动考
        二、范凤翼结社活动论
第五章 翩翩浊世佳公子,只属扬州范十山——清初范国禄研究
    第一节 范国禄着述版本及流传考述
        一、范国禄诗集版本及其流传
        二、范国禄文集版本及其流传
        三、范国禄诗文总集及其流传
        四、范国禄杂着版本及其流传
    第二节 范国禄书刻序言考述
        一、对了解范氏刻书内容提供了具体材料
        二、对确定范氏刻书时间提供了可靠信息
        三、对评价范氏诗文成就提供了多重借鉴
        四、对了解范氏生平遭遇提供了重要旁证
        五、对深化清初文人研究提供了宝贵文献
    第三节 通州文学总集的开山之作——范国禄《狼五诗存》考述
        一、编纂过程
        二、选录对象
        三、编排体例
    第四节 范国禄诗学思想研究
        一、功能论
        二、创作论
        三、主体论
    第五节 范国禄诗歌研究
        一、生平际遇
        二、诗歌题材
        三、艺术风格
    第六节 范国禄词学研究
        一、词学活动
        二、词学思想
    第七节 范国禄交游考述
        一、遗民志士
        二、当朝官吏
        三、布衣文人
第六章 能教天下翕然变,岂谓其文穷始工——晚清范当世研究
    第一节 范当世着述版本考述
    第二节 范当世诗学思想研究
        一、瓣香前哲无休歇
        二、有我在,有当时在
        三、积气成华人群卑,变幻吐纳云烟垂
        四、几个审美范畴
    第三节 范当世诗歌艺术研究
        一、以文为诗,无施不可
        二、多方师承,风格鲜明
        三、崇尚新奇,独树一帜
        四、锻炼字句,多用典故
    第四节 论杜甫对范当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范当世诗歌对杜诗的引用与借鉴
        二、诗歌主题一脉相承
        三、技巧风格隔代响应
        四、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命运经历
    第五节 范当世悼亡文学研究
        一、吴氏其人,德艺双全
        二、沉痛哀悼,愧悔由衷
        三、追忆过往,深情缅怀
        四、图画遗照,广泛徵咏
        五、迫改初衷,不忘故人
    第六节 范当世、姚倚云婚姻研究
        一、成婚始末——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二、家庭生活——孝悌传家、满室春和
        三、夫妻感情——志同道合、如鼓琴瑟
        四、社会交往——身份多元、相得益彰
        五、教育之业——前赴后继、矢志不渝
    第七节 范当世交游考述
        一、刘熙载
        二、张裕钊
        三、吴汝纶
        四、李鸿章
        五、陈三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2 农业技术线性传播的研究范式:“创新的扩散”
    2.1 “创新的扩散”研究范式的缘起与形成
        2.1.1 创新扩散研究的人类学传统:聚焦跨文化传播
        2.1.2 瑞恩和格洛斯的贡献:大众媒介和人际渠道的阶段性作用
        2.1.3 集大成的罗杰斯:创新扩散研究范式的形成
    2.2 “创新的扩散”成为经典范式的多重因素
        2.2.1 预测与控制:研究方法符合主流的实证主义取向
        2.2.2 二级传播:传播效果与创新扩散研究的理论交汇点
        2.2.3 输出现代化:现实意识形态强化该范式的主导地位
3 线性传播模式在当下中国面临的窘境
    3.1 难以反思我国农、科、教脱节的突出问题
        3.1.1 行政力量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出现缺位或错位现象
        3.1.2 行政命令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压制了农民的市场意识、信息意识
    3.2 难以预见农业技术传播蕴含的风险
        3.2.1 增产不增收:我国农业技术传播中市场风险凸显
        3.2.2 陷入舆论漩涡:我国农业技术安全引发公众恐慌
4 反思线性:“创新的扩散”范式解构
    4.1 “创新的扩散”形而上假定:线性创新模式
        4.1.1 线性创新模式的提出及其局限性
        4.1.2 线性创新模式导致过度迷信新事物的偏见
    4.2 “创新的扩散”依赖线性因果逻辑分析
        4.2.1 扩散总量可线性叠加:技术的有利性不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
        4.2.2 难以反映扩散过程中的随机突变性
    4.3 “创新的扩散”背后隐藏着技术的话语霸权
        4.3.1 劝服效果论的由来及其局限性
        4.3.2 劝服效果论导致个体指责的偏见
5 超越线性:一个村办茶场成长路径
    5.1 茶场诞生记:艰难突破线性传播的束缚
        5.1.1 偶遇一位有信息意识的村支书:要网线不要钱
        5.1.2 主动出击:行政级别不对等怎么办
    5.2 筑巢引凤:充分释放非线性传播的活力
        5.2.1 院士博士硕士学士齐落户
        5.2.2 参观茶场:硕大的电风扇源自对外技术交流
    5.3 蒸蒸日上:叹为观止的非线性传播魅力
        5.3.1 改制拟上市: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致富
        5.3.2 农民教授:村办茶场也能拿国家项目
6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萌生及其启示
    6.1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和制度基础
        6.1.1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发展方式转变
        6.1.2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制度基础:政府职能转变
    6.2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理论意蕴
        6.2.1 非线性创新观:非线性传播模式的前提预设
        6.2.2 农业技术非线性传播研究离不开非线性思维方法
    6.3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现实意义
        6.3.1 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主导方式:产学研协同创新
        6.3.2 农业技术传播的根本出路:激发农民创造活力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 ——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出版情况统计与分析(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方法
    一、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文学
    二、当前主流现代文学史观的几点缺憾
    三、研究现状、本文的意图与方法
    附录: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和其文学创作书籍种数之关系情况表
第一章 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文学
    一、文学出版与新小说的兴起
    二、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作家的生计问题
    三、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空间分布格局
    四、文学出版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
第二章 文学期刊出版情况
    一、数据来源
    二、出版规模和变化趋势
    三、存活时间
    四、办刊形式
    五、地域分布
第三章 文学书籍出版情况(上)
    一、数据来源
    二、出版规模和变化趋势
    三、地域分布
第四章 文学书籍出版情况(下)
    一、出版机构统计
    二、作家统计
    三、翻译文学书籍:译源国统计
结语
附录
    1、《晚清民国时期文学期刊出版情况表》
    2、《晚清民国时期文学书籍出版情况表》
    3、《晚清民国时期文学丛书出版情况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政务公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概述
        1.2.1 电子政务发展概述
        1.2.2 政务公开发展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电子政务与政务公开的基本理论
    2.1 电子政务基本理论
        2.1.1 电子政务的定义
        2.1.2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2.1.3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
    2.2 政务公开的基本理论
        2.2.1 西方国家对政务公开内涵的界定
        2.2.2 当前我国有关政务公开概念的分歧
        2.2.3 我国政务公开内涵的界定
        2.2.4 我国政务公开的特征
    2.3 电子政务:实现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
        2.3.1 利用电子政务实施政务公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3.2 利用电子政务实施政务公开是政府工作更务实、更有效的需要
        2.3.3 利用电子政务实施政务公开能节约政府成本
        2.3.4 利用电子政务实施政务公开是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2.3.5 利用电子政务实施政务公开是推动现代化建设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第三章 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政务公开现状分析
    3.1 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政务公开取得的初步成效
        3.1.1 电子政务:保公众知情促政务公开
        3.1.2 政务公开离百姓越来越近
        3.1.3 公共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
        3.1.4 政务公开迈向法制化轨道
    3.2 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3.2.1 我国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3.2.2 政务公开问题成因分析
第四章 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政务公开若干具体问题分析
    4.1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务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4.1.1 政务信息公开的概念梳理
        4.1.2 我国政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分析
        4.1.3 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高的负面影响
    4.2 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政务决策公开问题分析
        4.2.1 电子政务对政务决策的必要性分析
        4.2.2 政务决策公开存在的问题
    4.3 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行政执法公开问题分析
        4.3.1 行政执法概念的现实分析
        4.3.2 我国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促进我国政务公开的对策建议
    5.1 促进我国政务信息公开的对策建议
        5.1.1 构建系统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5.1.2 进一步完善政务网站的功能定位
        5.1.3 政府领导的观念需进一步改变
        5.1.4 加强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和政府网站内容的丰富性
    5.2 促进我国政务决策公开的对策建议
        5.2.1 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
        5.2.2 法律、法规的创建、完善与制度创新
        5.2.3 尽快实现政务决策程序的法制化
        5.2.4 实现现代手段与传统方法的有机结合
    5.3 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在行政执法公开中的具体运用
        5.3.1 电子政务在行政执法公开制度中的具体运用
        5.3.2 电子政务在监督检查机制方面的具体运用
        5.3.3 电子政务在过错追究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中的具体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观念落后和人员素质较低
二、投资浪费严重
三、缺乏统一规划,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四、电子政务立法滞后,实施缺乏法律保障
五、电子政务安全问题

四、电子政务:八滩泥沼如何跃(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研究[D]. 沈云迪.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2]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D]. 陈晓峰. 扬州大学, 2015(04)
  • [3]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D]. 曹刚. 武汉大学, 2014(06)
  • [4]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 ——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出版情况统计与分析(1902-1949)[D]. 邓集田.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
  • [5]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政务公开问题研究[D]. 严再正. 贵州大学, 2007(05)
  • [6]妨碍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因素分析[J]. 陆俊,严耕.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 [7]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 陈涛,张明毫.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标签:;  ;  ;  ;  ;  

电子政务:如何从八个海滩的泥潭中跳出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