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靶向载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结肠靶向载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一、结肠靶向载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严丽丽[1](2021)在《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构建及其在胃肠道中的定位和表达》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许多疾病发病的基因机制逐渐阐明,基因药物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基因载体系统的发展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基因治疗的发展,基因药物的载体面临着稳定性差、缺乏靶向性、难以进入细胞和在细胞内难以释放等一系列难题。尤其是胃肠道系统给药还面临着诸多消化酶、胃酸的降解和破坏使其更加困难。所以,采用优良的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这是解决胃肠道疾病基因治疗的关键问题。炎症性肠病(IBD)是结肠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粘膜免疫异常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有的免疫调节药物如抗TNF-α单抗类及抗IL-12/IL-23单抗等均为全身给药,有许多副作用,如能通过胃肠黏膜靶向给药将会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壳聚糖(CS)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可通过与核酸之间静电吸附的相互作用形成纳米粒,作为非病毒载体装载基因的纳米载体,已广泛用于基因和药物的递送。本文制备了壳聚糖纳米粒(CS-NPs)和甘露糖化壳聚糖纳米粒(MCS-NPs),并装载TLRs信号通路相关的负性调控因子(SIGIRR、Tyro3)基因,研究其在基因递送系统中纳米粒复合物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在体内外的毒性和转染效率,小鼠胃肠道的定位和表达,以期为IBD的基因治疗提供工具。方法:1.甘露糖化壳聚糖(MCS)的合成和表征分析:将壳聚糖溶解在1%的乙酸中,按照甘露糖10%的取代度进行物料投放,在DMF溶液中进行反应,透析、纯化后真空冷冻干燥得MCS。采用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对MCS进行表征分析。2.MCS-NPs、CS-NPs的制备和性能分析: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空白纳米粒MCS-NPs、CS-NPs,通过粒度和电位测量仪检测纳米粒的粒径、PDI及稳定性分析。3.载基因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分析:(1)重组质粒的构建:将酶切后的载体与目的基因进行连接得到过表达的重组质粒GV492-SIGIRR和GV643-Tyro3;再经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目的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p EGFP-N1)进行测序分析,序列验证无误后提取质粒,再进行浓度、纯度检测。(2)复凝聚法制备载基因纳米粒:根据不同的N/P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各组纳米粒复合物(MCS-p EGFP-N1-NPs、CS-p EGFP-N1-NPs、MCS-SIGIRR-NPs、CS-SIGIRR-NPs、MCS-Tyro3-NPs、CS-Tyro3-NPs)。(3)载基因纳米粒性能检测:通过粒度和电位测量仪检测各组纳米粒复合物的粒径、PDI、电位和稳定性;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包裹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DNA结合能力、核酸酶保护实验;以及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复合物的形态特征,从而优选制备条件。4.载基因纳米粒体外转染试验:纳米粒复合物(MCS-p EGFP-N1-NPs、CS-p EGFP-N1-NPs、MCS-SIGIRR-NPs、CS-SIGIRR-NPs)转染293T细胞,转染48h后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实验组基因在体外的转染效率。5.载基因纳米粒在小鼠胃肠道定位及表达:(1)将C57BL/6J小鼠分组:1)空白对照组:自由饮食饮水,不做任何实验处理2)阴性对照组:p EGFP-N1裸质粒3)阴性对照组:SIGIRR裸质粒4)阴性对照组:Tyro3裸质粒5)实验组1:CS-p EGFP-N1-NPs6)实验组2:MCS-p EGFP-N1-NPs7)实验组3:CS-SIGIRR-NPs8)实验组4:MCS-SIGIRR-NPs9)实验组5:CS-Tyro3-NPs10)实验组6:MCS-Tyro3-NPs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实验组均分为灌肠、灌胃处理,每组3只,正常饮食饮水,连续给药10天后,用乙醚麻醉小鼠处死。(2)将处死的小鼠进行解剖,取大概5mm×5mm的块状胃组织和结肠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冰冻切片后利用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纳米粒复合物在小鼠体内胃肠道的定位及表达。6.载基因纳米粒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纳米粒复合物(MCS-p EGFP-N1-NPs、CS-p EGFP-N1-NPs、MCS-SIGIRR-NPs、CS-SIGIRR-NPs)对细胞毒性。7.载基因纳米粒体内毒性试验:(1)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将灌胃组、灌肠组利用CS-Tyro3-NPs、MCS-Tyro3-NPs作为载基因纳米粒的代表检测其在体内的毒性作用,通过灌胃、灌肠连续给药10天,用乙醚麻醉后处死小鼠。将收集的小鼠血液离心后取上清,利用相应的生化试剂盒进行肝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2)苏木精-伊红染色:将处死后的小鼠进行解剖,取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胃、小肠、结肠组织,组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后,进行组织脱水、包埋、石蜡切片,再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各组织的病理学结构。结果:1.MCS的合成及表征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甘露糖、CS、MCS在3.28-3.87ppm均有多重信号峰,该处的信号峰为甘露糖和壳聚糖中的质子峰重叠;红外光谱图中显示有壳聚糖和糖类的特征吸收峰;甘露糖化壳聚糖合成后具有氨基甲酸酯结构,也显示有特征吸收峰。2.MCS-NPs、CS-NPs的制备和性能分析通过对溶液pH、材料浓度及质量比的优化,用离子凝胶法制备的MCS-NPs、CS-NPs经经粒度和电位测量仪结果显示,粒径在120nm左右,PDI均小于0.3,5天内的稳定性良好,粒径及PDI均无明显变化。3.载基因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分析(1)重组质粒的构建:重组质粒GV492-SIGIRR和GV643-Tyro3经菌落PCR鉴定为阳性的克隆子提取质粒后进行测序比对,结果显示无误。(2)载基因纳米粒粒径及稳定性检测结果:根据不同N/P用复凝聚法制备的各组纳米粒复合物经粒度和电位测量仪检测后结果显示,纳米粒复合物粒径分布在100nm-200nm之间,PDI均小于0.3,zeta电位均呈正电势;5天内肉眼未见纳米粒悬液的聚集和沉降。粒径、PDI及zeta电位均无明显变化。(3)载基因纳米粒DNA结合能力: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被包裹在纳米粒中的质粒p EGFP-N1、SIGIRR均滞留在加样孔中并呈现出明亮条带。而阴性对照组的裸质粒p EGFP-N1、SIGIRR均跑出加样孔,在泳道上显示出相应的DNA片段。(4)载基因纳米粒抗核酸酶降解能力:在37℃条件下分别将载基因纳米粒、裸质粒与DNase I酶孵育,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纳米粒复合物组的质粒仍然滞留在加样孔,未跑出泳道,可见明亮的条带,再次证实了上述DNA结合实验;而阴性对照组的加样孔及泳道均无DNA条带,DNA已被DNase I酶降解,完全消失。(5)载基因纳米粒包裹率:数据显示,在不同N/P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复合物,计算得MCS、CS对质粒p EGFP-N1、SIGIRR的平均包裹率都达到了70%以上。(6)载基因纳米粒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用复凝聚法制备下的各组载基因纳米粒(MCS-p EGFP-N1-NPs、CS-p EGFP-N1-NPs、MCS-SIGIRR-NPs、CS-SIGIRR-NPs),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纳米粒形态大部分呈圆球形、椭圆形颗粒,表面平滑,且纳米粒粒径大小与粒度和电位测量仪检测下相符,均在100nm-200nm左右。4.载基因纳米粒在体外的细胞转染效果将各组载基因纳米粒(MCS-p EGFP-N1-NPs、CS-p EGFP-N1-NPs、MCS-SIGIRR-NPs、CS-SIGIRR-NPs)对293T细胞进行转染48h后,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结果显示载基因纳米粒和Lip3000组均能在293T细胞中看到绿色荧光。5.载基因纳米粒在小鼠胃肠道定位及表达取各组小鼠的胃和结肠组织,进行冰冻切片。结果显示,各组小鼠的胃、结肠组织经DAPI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均能看到显蓝色荧光的细胞核。各实验组的胃、结肠组织在显微镜下均能观察到绿色荧光,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中几乎没有绿色荧光。将DAPI染色图片和绿色荧光图片进行重叠,结果显示蓝色荧光和绿色荧光能够融合。6.载基因纳米粒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用CCK-8试剂盒检测纳米粒复合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不论是在时间还是剂量上,载基因纳米粒均无明显毒性作用。而Lip3000转染试剂对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较大毒性。将载基因纳米粒组与Lip3000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载基因纳米粒体内毒性试验(1)肝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取空白对照组、灌胃组和灌肠组小鼠血清,测定肝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A)、尿素(Urea)、尿酸(UA)等各项指标在所有组间均正常。(2)苏木精-伊红染色:将各组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胃、小肠、结肠组织脱水、包埋、石蜡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载基因纳米粒灌胃组、灌肠组的组织病理学结构形态、质地、颜色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成功构建了载基因的壳聚糖纳米粒和甘露糖化壳聚糖纳米粒,各组载基因纳米粒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呈现良好,达到了基因载体的要求。2.构建的载基因纳米粒在体外可有效的进入细胞内并表达装载的基因。3.构建的载基因纳米粒通过灌肠、灌胃处理,能够在小鼠的胃肠道黏膜定位并表达装载的基因。4.构建的载基因纳米粒在体内外的毒性均很低。

李敏[2](2021)在《透明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两亲性胶束的制备及其在抗肿瘤药物载体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我国癌症发生率也逐年增高,到目前为止,癌症的发展已经严重威胁到国民的幸福指数,癌症作为世界一大难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一个主要研究热点。药物传递系统可以解决传统的药物制剂对人体正常组织及器官的损害问题,保护药物不被提前降解,提高药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因此受到专家们的广泛关注。与其他载体材料相比,胶束可以显着提高药物溶解度,延长血液循环时间,增加EPR累积,显着提高抗癌药物作用效果,在癌症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其中,针对肿瘤部位微环境的研究相继展开,肿瘤胞内的p H值为5.4左右,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肿瘤细胞中浓度远高于正常组织,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一种以透明质酸为靶向配体(可主动靶向到肿瘤细胞高度表达的CD44受体),且在肿瘤微环境(p H5.4,高GSH含量)中可刺激释放药物的透明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两亲性胶束,以期实现载体的肿瘤主动靶向及选择性释药的目的。本论文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透明质酸(HA)为亲水端,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疏水端,并以胱氨酸(SS)为桥梁,制备得到了HA-SS-PLGA共聚物(还原敏感型),其在水溶液中会自组装形成亲水端在外,疏水端在内的两亲性胶束。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载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A-SS-PLGA成功合成。采用动态光散射法(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和尺寸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制备得到的胶束为粒径约为151.1 nm的球形颗粒,粒径均一。并利用表面张力法对载体的临界胶束浓度进行了测定,HA-SS-PLGA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559 mg·m L-1,具有良好的胶束形成能力。作为对照,以乙二胺为桥梁,制备了非还原敏感型胶束HA-EN-PLGA作为对照组,粒径约为166.6 nm,并对其还原敏感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HA-SS-PLGA和HA-EN-PLGA均具有p H敏感性,在酸性条件下胶束粒径变化较大,说明形貌部分破坏;在p H5.4 GSH含量为20 m M的PBS溶液中,仅HA-SS-PLGA胶束中二硫键被破坏,粒径变化很大,证实HA-SS-PLGA具有还原敏感性。姜黄素(Cur)是从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出的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抗HIV、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以Cur为模型药物,通过透析法,分别制备得到了载Cur的还原敏感性胶束Cur-HA-SS-PLGA以及非还原敏感性胶束Cur-HA-EN-PLGA。Cur-HA-SS-PLGA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70.8%和28.1%,Cur-HA-EN-PLGA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68.25%和25.9%。通过模拟肿瘤微环境,对载药胶束的释药行为进行探究。首先对载体的p H敏感性进行了探究,Cur-HA-EN-PLGA以及Cur-HA-SS-PLGA在p H 5.4的PBS溶液中的药物释放量约为45%,均显着大于在p H 7.4的溶液中的释放量,均具有p H响应性。然后对载体的还原响应性进行了探究,研究了Cur-HA-SS-PLGA以及Cur-HA-EN-PLGA在p H 5.4含20 m M PBS溶液中的释放行为,释放曲线表明Cur-HA-SS-PLGA在添加有20 m M谷胱甘肽(GSH)的p H 5.4的PBS缓释液中的药物释放能力(约85%)大于Cur-HA-EN-PLGA的释放量(约50%),证实Cur-HA-SS-PLGA具有还原响应性释药性能。因此,在肿瘤微环境下,Cur-HA-SS-PLGA的释药较Cur-HA-EN-PLGA更快,对肿瘤抑制能力更强。药物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对其临床应用至关重要,因此,通过MTT试验、双荧光细胞染色试验以及血液相容性实验对载体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探究,MTT、双荧光细胞染色实验结果显示,HA-SS-PLGA对MC3T3成骨细胞毒性较低,高浓度时,Cur-HA-SS-PLGA对A549肺癌细胞以及MCF-7乳腺癌细胞的抑制能力较强,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血液相容性试验结果显示,HA-SS-PLGA在浓度低于1 mg·m L-1时,溶血率在5%以下,血液相容性良好。采用激光共聚焦进行了细胞摄取实验,研究了Cur-HA-SS-PLGA在癌细胞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均匀分散在细胞质中,载药胶束Cur-HA-SS-PLGA可主动靶向到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受体(CD44受体),通过内吞作用进入MCF-7细胞,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

汪洋[3](2021)在《有机无机核壳结构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环境恶化导致癌症患者的数量急剧上升。化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癌细胞耐药性上升,抗癌药物的副作用较大,难以突破肿瘤的组织屏障等问题导致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发展合适的药物递送系统或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手段成为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新途径。本文基于有机无机核壳纳米粒子,开发了三种具有多重响应性递送功能的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研究了对小分子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和过硫酸钾(K2S2O8)的负载能力和可控释放性能,并对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摄取和药物累积能力做了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pH/温度/还原多重响应的银/聚合物核壳纳米微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采用两步一锅法制备了一种pH/温度/氧化还原多重刺激响应的银纳米粒子(Ag-NPs)/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2-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ND)多功能核壳复合纳米凝胶(PND-Ag)。PND-Ag具有球型结构,粒径约为200 nm,表面电荷约为-12 mV,分散性良好,具有优异的多重敏感刺激释放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药理活性。药物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的累计释放率最高达到了98%,展现出优异的释放性能。细胞实验证明PND-Ag-DOX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药理活性(其IC50值较游离DOX降低了1.7倍)。此外,与正常细胞(COS-7)相比,癌细胞(CT-26)对复合凝胶能充分摄取,表明复合凝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用于肿瘤细胞的显像。贵金属和多重响应凝胶的巧妙结合将细胞成像和药物输送融为一体,为诊疗一体化技术提供了支撑。2)pH/酶/光热多重响应的金纳米笼/透明质酸核壳结构纳米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制备了一种pH/酶/光热多重响应/化疗与光热疗法相结合/CD44靶向介导的药物运载体系。将改性的透明质酸钠与金纳米笼、DOX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制备了有机无机核壳结构载药纳米微粒DOX@AuNC@HA(DAH)。实验结果表明,DAH的粒径约为85 nm,表面电荷约为-15.6 m V,具有较高的载药率(约11%)和较低的泄露率(在pH=7.4的缓冲溶液中,约为20%)。在光热转换实验中,DAH的光热转换率高且稳定性好,满足光热疗法的要求。化疗与光热疗法共同作用于A549细胞时,其细胞活力仅为12.5%,表现出优异的杀伤效率。此外,基于透明质酸在癌细胞表面CD44载体蛋白的靶向作用,DHA能够更加充分地被细胞摄取。利用金纳米笼的中空多孔结构和光热转化性与有机外壳的刺激响应性和靶向性的结合,实现了安全高效率的肿瘤治疗,为开发低毒高效的纳米载药体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3)pH/酶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透明质酸核壳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化学动力学疗法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然而,活性氧(ROS)的缺乏和肿瘤内特殊的还原环境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在此,我们设计了一种Fe2+催化的双自由基肿瘤治疗体系。使用透明质酸(HA)包封载有K2S2O8的介孔二氧化硅(MSN),再通过配位作用将单宁酸-铁络合物(DF)修饰于透明质酸表面,形成有机无机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粒K2S2O8@MSN@HA@DF(KMHF)。MKHF的粒径约为350 nm,表面电荷约为-30 mV,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模拟细胞微环境释放实验中,MKHF在pH和酶的刺激响应下,10小时K2S2O8的累计释放率均高于70%,具备化学动力学治疗(CDT)潜力。此外,由于HA在肿瘤细胞表面有过表达的CD44靶向位点,这将提高微粒的摄取效率。细胞实验也进一步证明MKHF能较好的被细胞摄取,具备较强的细胞杀伤能力和进一步开发的价值。因此,这种利用细胞内外活性物质的催化产生双自由基的CDT体系将为肿瘤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赵倩倩[4](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凝胶珠》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对我国的传统中药甘草2000-202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掌握甘草发文情况、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对甘草重要的药效成分和研究热点之一的异甘草素进行了网络药理学分析,以研究异甘草素的类药性、药理作用、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使用丙烯酸树脂S100、海藻酸钠和果胶作为凝胶材料构建了异甘草素的口服结肠靶向系统,以提高异甘草素在结肠部位的靶向给药,延长作用时间。方法:一.使用VOSviewer 1.6.15软件,对近20年我国知网甘草文献进行整理与可视化分析,综合图谱和数据,从发文年代、作者、发文机构、发表期刊、文章关键词及其聚类分析六个方面分析了甘草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二.利用TCMSP和Uniport蛋白质数据库收集异甘草素基本信息和蛋白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研究异甘草素靶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Cytoscape软件进行处理并分析。三.建立了异甘草素的HPLC体外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研究异甘草素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单因素实验确定高分子材料、交联剂的种类和制剂工艺处方。采用综合评分法,通过四因素十一水平均匀设计方法优化了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处方。为了提高凝胶珠的结肠靶向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丙烯酸树脂S100-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四.从制剂的大小、形状、表面形态、包封率、载药量、溶胀度、体外释放度及其释药机制方面对凝胶珠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使用DSC和FTIR研究了凝胶珠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高温、高湿、光照影响因素试验和3个月加速试验,对异甘草素凝胶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五.建立并考察了异甘草素的HPLC体内生物样品分析方法,以20 mg/kg异甘草素剂量口服给予小鼠异甘草素凝胶珠。各组分别于0 h、2 h、5 h、6 h、8 h、12 h、24 h六个时间点收集小鼠血浆、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内容物及其黏膜,测定异甘草素浓度。结果:一.甘草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共纳入1 108篇文献,涉及作者3 189人,发文机构1 364所,发表的期刊为450种。1 108篇文献涉及关键词4 050个,其中高频热点关键词为甘草、甘草酸、复方甘草酸苷、甘草次酸及异甘草素,共形成了5个聚类。二.异甘草素的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异甘草素共有27个主要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表明,雄激素受体(AR)、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雌激素受体(ESR1)、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2)、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五个靶点在所有靶点中度值排名靠前。GO和KEGG分析结果提示,异甘草素可通过影响425种生物过程、16个细胞组分、40种分子功能和56个信号通路,发挥雌激素样作用、抗乳腺癌、治疗利什曼病等多种药理作用。三.异甘草素在生理盐水和蒸馏水中溶解度分别为0.45±0.08和2.26±0.06μg/m L。不同p H介质溶解度实验表明,异甘草素在p H 1.2溶液中溶解度较小,随溶液p H升高,溶解度增大。四.异甘草素的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的最佳配方为:海藻酸钠和果胶总浓度为2.46%(w/v),其中,果胶占比42%,异甘草素浓度为4.8 mg/m L,交联剂氯化钙溶液浓度为6.15%(w/v)。凝胶珠的粒径为1.29±0.29 mm,圆整度为63.84%±16.31%,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34.77%±4.86%和5.51%±0.56%。凝胶珠在p H 1.2溶液中6 h溶胀度为2.25±0.86,在p H 6.8和p H 7.8溶液中6 h时均已溶胀完全,溶胀度为-1。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的体外释放实验发现结肠前(在p H 1.2和p H 6.8溶液中)药物释放度为20.91%±1.14%。为了减少凝胶珠的结肠前释放,在此基础上,以丙烯酸树脂含量为4.5%(w/v)制备了丙烯酸树脂-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粒径为1.22±0.19 mm,圆整度为72.78%±8.25%,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52.24%±4.33%和5.93%±0.46%。丙烯酸树脂-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在p H 1.2溶液中6 h溶胀度为1.18±0.27,在p H 6.8溶液中6 h溶胀度为9.44±1.85,在p H 7.8溶液中,6 h溶胀度为1.94±2.33,结肠前(在p H 1.2和p H 6.8溶液中)药物释放度为12.74%±3.55%。体外释药机制分析表明,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和丙烯酸树脂-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均为零级释药。DSC分析证明异甘草素被包封进了凝胶珠中。FTIR分析发现药物未与辅料发生化学反应。稳定性实验发现光照对凝胶珠药物稳定性有负面影响,高温、高湿对凝胶珠中药物稳定性影响不大。五.动物实验表明凝胶珠在胃和小肠内仅有少量药物释放,药物被靶向到小鼠的结肠部位释放。凝胶珠具有结肠靶向性。结论:甘草的可视化分析为甘草的临床应用及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异甘草的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揭示了异甘草素的可能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有利于异甘草素药理作用的新发现,为异甘草素的系统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甘草的可视化分析和异甘草素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发了异甘草素丙烯酸树脂-海藻酸钠-果胶口服结肠靶向凝胶珠制剂,体外评价与动物实验证明了制剂结肠靶向的能力,此研究为异甘草素新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后续甘草药效成分相关制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基础。

徐征[5](2021)在《喜树碱结肠定位释药微丸的设计、制备及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的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以提高喜树碱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减少其副作用,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方法:应用自纳米乳化方法制备喜树碱纳米乳。通过测定喜树碱在不同油相中的溶解度,筛选合适的油相;采用浊度法并参考溶解度确定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应用激光动态散射仪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纳米乳粒径、多分散指数并观察乳滴显微形态;应用静电复合原理,选用海藻酸钠、卡波姆等药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纳米乳/凝胶复合物;应用有机螯合技术,对外层高分子材料进行固化处理,制备载药纳米乳/凝胶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载药微丸处方。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的形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树碱的含量、包封率和载药量。考察了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在模拟消化液中的溶胀性能、在离体小鼠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粘附率;通过拟合不同释放模型,探究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的体外释放机制。通过纳米乳/凝胶微丸包载荧光染料,应用小动物成像仪观察其肠道转运及释放特性。通过MTT实验评估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喜树碱和喜树碱纳米乳对人结肠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喜树碱纳米乳的处方组成为:每克油相含有喜树碱1.5 mg、油相(丙二醇单辛酸酯)占比20%(w/w)、混合乳化剂(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二乙二醇单乙基醚=1:1)占比42.0%(w/w)、稳定剂油酸占比2.0%(w/w)、去离子水占比36.0%(w/w).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的处方组成为:载药纳米乳和凝胶质量比为1:1,凝胶液中1.92%(w/v)海藻酸钠与2.18%(w/v)卡波姆溶液的质量比为1:1。该处方所制得的喜树碱纳米乳平均粒径为33.25±6.40 nm,多分散指数为0.06±0.01,包封率为98.65±1.31%;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的载药量为0.044±0.003%,包封率为70.52±1.55%。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在p 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4 h溶胀比达到为421.7%;小鼠体外胃粘膜平均粘附率为11.67%、小肠粘膜粘附率为88.33%、结肠粘膜粘附率为98.33%。此处方制得的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在人工胃液中释放小于20%,到达结肠之前释放45%左右,大部分在结肠部位缓慢释放;纳米乳/凝胶微丸在模拟消化道中的释放为异常运输机制,即药物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胀/侵蚀相结合。纳米乳/凝胶微丸在胃内呈聚集状态,到达小肠后端和结肠后大量释放。喜树碱纳米乳和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比喜树碱对人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更强。结论: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能在结肠部位释放大部分药物,有望提高喜树碱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陈其文[6](2021)在《功能材料增强细菌生物活性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如某些细菌、病毒、真菌、微藻等具有天然疾病治疗活性、病灶靶向性、基因可编辑性、易修饰性等优点,在生物医药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这些优点,微生物正被开发成用于疾病治疗的新一代活性生物材料。但微生物在体内易被免疫清除、有潜在毒性、治疗效果受限,这些问题亟需解决。随着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功能材料被引入与微生物有机地结合构建以微生物为基础的生物杂化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微生物疾病治疗中的各种问题。为了进一步开发微生物的疾病治疗潜力,本文构建了一系列功能材料增强细菌生物活性的生物杂化系统。这些构建的生物杂化系统利用合适的功能材料与细菌杂化整合,增强了细菌的生物活性,提高了其疾病治疗能力。第一章中,首先介绍了各种微生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接着介绍了功能材料修饰的微生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及目前的发展,最后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章中,利用细菌自矿化光热剂生物活性合成了具有优异光热效应的光热细菌,再通过修饰具有线粒体靶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在光热细菌表面构建了可增强肿瘤光热治疗效率的生物杂化系统。该系统中,细菌自矿化钯纳米粒子光热剂在其表面合成光热细菌,并保持细菌活性。封装了光敏剂亚甲基蓝(MB)的MOFs通过酸敏感的亚胺键进一步修饰在细菌表面,可利用细菌肿瘤厌氧靶向进入肿瘤微环境。在微酸性肿瘤微环境中,修饰的MOFs脱离细菌表面并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线粒体中被ATP降解释放封装的MB。在光照下,释放的MB产生单线态氧造成线粒体功能紊乱,降低线粒体ATP的合成,抑制细胞内热休克蛋白(HSPs)的表达,最终增强光热细菌的光热治疗效果。第三章中,利用细菌的特殊呼吸代谢生物活性构建了二氧化锰纳米花修饰具有电化学活性细菌的生物杂化系统。在该系统中,细菌以肿瘤代谢产生的乳酸作为碳源,以修饰在细菌表面的二氧化锰纳米花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呼吸代谢作用,消耗肿瘤微环境中过量的乳酸。此外,二氧化锰纳米花也能催化肿瘤内高浓度的过氧化氢为氧气,下调低氧诱导因子-α(HIF-α)的表达,进一步降低肿瘤细胞乳酸的产生。乳酸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内的免疫抑制具有促进作用。该系统从抑制乳酸产生及消耗微环境乳酸浓度两个方面降低了肿瘤内的乳酸水平,实现了显着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第四章中,利用细菌孢子萌发耗氧的生物活性特点构建了益生元-益生菌孢子微球系统。在该系统中,经魔芋葡甘露聚糖改性合成的功能化糖微球可在结肠炎症部位长时间滞留,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封装的细菌孢子到达结肠炎症部位后萌发,消耗炎性肠道中氧气,结合芽孢上修饰的姜黄素的抗炎抗氧化作用,构建的益生元-益生菌孢子微球可选择性抑制致病性肠杆菌科的生长爆发,减少肠道炎性因子,调节肠道菌群,实现对结肠炎的良好治疗。

祁菁[7](2021)在《基于UCST型聚合物材料的纳米给药系统肿瘤靶向免疫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均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目前临床上针对癌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介入治疗等,但是这些传统治疗手段的效果有限,并且常常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主要通过缓解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现象,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系统,从而发挥疗效。然而,肿瘤细胞在免疫逃逸的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低抗原性,使得体内免疫细胞难以识别肿瘤抗原而发挥疗效。因此,在提高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同时激活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一种双管齐下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手段。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是指肿瘤细胞在发生凋亡的同时,由非免疫原性的细胞转变为具有免疫原性的细胞,暴露大量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从而刺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摄取、成熟及抗原提呈功能,最终触发肿瘤特异性细胞免疫。因此,通过特定的手段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可以增强其免疫原性,有利于促进肿瘤免疫治疗。牛乳铁蛋白肽(Bovine lactoferricin,Lfcin B)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阳离子抗癌肽,它不仅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还兼具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因子分泌的功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Lfcin B经静脉给药时易失活,并且缺乏肿瘤富集能力,因此难以实现理想的肿瘤治疗效果。刺激响应型纳米给药系统可保护药物活性、改善药物的体内分布、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因此有望提高Lfcin B的肿瘤靶向免疫治疗效果。本研究合成了上临界溶解温度(Upp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UCST)为43℃的聚-(丙烯酰胺-丙烯腈)-聚乙二醇,以阳离子多肽Lfcin B为模型药物,与在水溶液中带负电的透明质酸和带正电的聚-(丙烯酰胺-丙烯腈)-聚乙二醇通过电荷相互作用制备三元复合纳米粒(LHPN),实现对Lfcin B的有效负载,载药量为13.3±0.38%,包封率为91.3±0.53%。所得LHPN呈规则均一的球形,粒径为52.9±1.31 nm,表面电位为-10.24±0.98 m V。LHPN具有明显的p H和温度刺激响应性体外药物释放行为,在生理条件下(37℃p H7.4)释放缓慢且不完全,而在刺激条件下(43℃p H5.5)则可实现药物的快速完全释放。以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为模型细胞,在43℃培养箱中孵育30 min作为高温处理操作,考察LHPN的体外抗肿瘤和免疫刺激效果。空白纳米粒和本研究所采用的43℃高温处理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与游离Lfcin B相比,LHPN被摄取后可在CT26细胞内滞留较长时间而不被降解或外排,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药效。此外,LHPN在细胞水平也呈现p H和温度响应性的药物释放行为,当LHPN被细胞摄取后,在溶酶体的酸性环境及外部43℃高温刺激下迅速释放Lfcin B,通过破坏线粒体膜电位而引起显着的细胞凋亡,同时伴随着ICD发生,使CT26细胞暴露大量DAMPs。在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CT26细胞共孵育体系中加入LHPN并辅以43℃高温处理后,淋巴细胞被刺激产生比其他各组更强烈的免疫反应。通过皮下注射肿瘤细胞的方式分别构建CT26和B16荷瘤小鼠模型,以尾静脉注射LHPN的方式来评价体内分布、肿瘤抑制和免疫激活情况。结果表明LHPN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小鼠接受LHPN辅以微波热疗的方案后,肿瘤生长受到显着抑制,肿瘤组织发生明显的坏死现象,并且新生血管也受到抑制,小鼠生存期显着延长。肿瘤组织呈现较高程度的ICD,DAMPs的暴露水平较高,此外,肿瘤和脾脏中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明显增加,而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则下降,说明小鼠肿瘤免疫微环境得到了改善,全身性抗肿瘤免疫反应被有效激活。当荷瘤小鼠体内的CD8+T细胞被耗竭后,LHPN辅以微波热疗策略的肿瘤抑制和免疫激活效果显着下降,说明LHPN主要通过激活CD8+T细胞来发挥肿瘤免疫治疗效果。荷瘤小鼠在接受LHPN治疗期间体重保持稳定,并且各器官均未发生明显病变,说明LHPN具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在肿瘤发生ICD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用于招募DCs和刺激其成熟,但ATP被胞外核苷酸酶降解后会在肿瘤微环境中产生大量降解产物腺苷(Adenosine,ADO),与广泛存在于各种免疫细胞表面的2A型腺苷受体(A2AR)结合后,会刺激免疫细胞的抑制通路,加剧免疫抑制。而A2AR的拮抗剂则可以通过阻断ADO与A2AR的结合来缓解该抑制现象。因此,当具有ICD诱导能力的药物与A2AR的拮抗剂联合应用时,可以解决ICD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和ADO介导的免疫抑制之间的矛盾。纳米给药系统在体内进行药物递送时,容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捕获,体循环时间较短,因此其分布到肿瘤组织的比例有限。白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内循环性、天然的炎性部位(如肿瘤)趋向能力、“隐形功能”以及跨越生物屏障的能力,因此其作为纳米给药系统的运载工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了UCST为43℃的次氮基三乙酸-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丙烯腈)嫁接物,该嫁接物在水性介质中可自组装成胶束,临界胶束浓度为33.2μg/m L,且该胶束的形态具有温度敏感性。以具有ICD诱导能力的疏水性化疗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疏水性A2AR拮抗剂SCH 58261为模型药物,通过溶剂扩散法制备载药胶束(DSM),粒径为164.0±7.0 nm,电位为3.93±0.05 m V,在胶束表面引入E-选择素后,得到E-选择素修饰的载药胶束(ES-DSM),粒径为247.7±15.6 nm,电位为-1.2±0.09 m V。载药胶束对药物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对DOX的载药量为2.7±0.01%,包封率为92.9±0.61%,对SCH 58261的载药量为0.41±0.005%,包封率为41.8±0.97%。ES-DSM具有明显的温度敏感性体外药物释放行为,在生理条件下(37℃)释放缓慢且不完全,而在高温条件下(43℃)的释放速率明显加快,与游离药物的扩散速率接近。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为模型细胞,在43℃培养箱中孵育30 min作为高温处理操作,考察ES-DSM的体外抗肿瘤和免疫刺激效果。结果表明,空白胶束和本研究所采用的43℃高温处理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ES-DSM在细胞水平也表现出温敏型药物释放行为,向细胞中加入ES-DSM并辅以43℃处理时,胶束的疏水内核发生溶解,胶束结构破坏,从而使药物迅速释放,其中DOX可以在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诱导ICD的发生。在与免疫细胞的共孵育体系中,发生ICD的肿瘤细胞可以有效刺激DCs的成熟及抗原提呈,进一步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含有腺苷模拟物NECA的共孵育体系中,SCH 58261的存在可以拮抗NECA与DCs或T细胞表面A2AR的结合,从而解除免疫细胞的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发挥抗肿瘤作用。采用乳垫注射肿瘤细胞的方式构建4T1荷瘤小鼠模型,以尾静脉注射ES-DSM的方式来评价药物的体内分布、肿瘤抑制及免疫激活情况,并进一步考察其抗肺转移、抑制复发肿瘤以及再接种肿瘤的效果。结果表明,ES-DSM经静脉注射后可在E-选择素的介导下有效粘附于白细胞表面,在白细胞的运载作用下表现出比DSM更多的肿瘤积累量。积累在肿瘤部位的载药胶束在局部微波热疗的刺激下迅速释放药物,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显着抑制肿瘤生长,并且减少体内自发性肺转移灶的形成,而耗竭小鼠体内CD8+T细胞会极大削弱以上效果,说明ES-DSM主要通过激活CD8+T细胞来发挥免疫治疗效果。此外,肿瘤部位表现出高程度的ICD,有利于DCs的浸润和对肿瘤抗原的摄取,促进DCs的成熟及抗原提呈,最终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肿瘤、外周血和脾脏中细胞毒性T细胞和抗肿瘤细胞因子的含量显着增加,记忆T细胞的数量也明显上调,而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则降低,说明荷瘤小鼠肿瘤免疫微环境得到了改善,并且全身性免疫系统被有效激活,因此可以抑制肺转移肿瘤、术后复发肿瘤和再次接种肿瘤的生长。荷瘤小鼠在接受ES-DSM治疗期间体重保持稳定,并且各器官均未发生明显病变,说明ES-DSM具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本研究基于UCST型聚合物材料构建的两种刺激响应型纳米给药系统均能实现药物向肿瘤部位的靶向递送及可控释放,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来增强其免疫原性,同时缓解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刺激免疫细胞的活化,最终实现高效安全的肿瘤免疫治疗。

王雨晨[8](2021)在《新型喜树碱和金属钌类抗肿瘤药物的合成及其体内外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正日益加剧,基于小分子药物的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却面临副作用大、肿瘤选择性差、易发耐药等问题,使其临床应用受限。因此,探索新型抗肿瘤药物以克服上述难题有望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具有改善药物水溶性、延长血液循环时间、增加肿瘤蓄积和提高体内安全性等优势,已成为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伊立替康(CPT-11)作为临床常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因酶解效率较低导致体外活性仅为其代谢产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0.1-1%。然而,SN38因溶解性问题难以临床转化。利用纳米技术和前药策略有望构建新型SN38纳米药物,提供肿瘤治疗新策略。此外,鉴于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铂药面临副作用大和耐药性频发等问题,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金属抗肿瘤药物同样具有良好的潜力。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具有酯酶响应功能的化学键将SN38与聚己内酯(oligoCL)共价偶联构建聚合物前药,并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组装形成系列纳米药物,以提高SN38的水溶性,实现血液长循环、肿瘤靶向、瘤内响应释放,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此外,还将设计系列钌配合物并筛选得到活性最优的新分子,拟为金属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通过酯化反应将SN38分别与不同分子量的oligoCL共价偶联构建系列具有酯酶响应功能的疏水性聚合物前药,并利用纳米沉淀法与两亲性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PEG10k-b-PCL10k共组装制备系列纳米药物oligoCLn-SN38 NPs(n=7,14,28)。采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药物进行粒径与形貌的表征。通过体外实验探究纳米药物的稳定性和酯酶响应的释放特性。利用CCK-8法测定纳米药物对若干肠癌细胞系的毒性,通过AO/EB法探究其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并通过溶血实验评价其血液相容性。采用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和化学试剂诱导的原位结肠癌模型评价纳米药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药代动力学实验探究纳米药物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活体荧光成像技术和瘤内药物浓度检测技术探究纳米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肿瘤靶向能力。最后,通过便血试剂盒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探究纳米药物的胃肠道安全性,并利用多因子检测试剂盒评价其免疫毒性。第二部分:合成系列具有多功能抗肿瘤活性的二价环金属钌配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电喷雾质谱表征其化学结构。利用MTT法测定其对多种肿瘤细胞系的毒性并筛得活性最优的钌配合物。分别采用AO/EB和EdU法探究最优钌配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抑制其增殖的能力。采用细胞划痕和侵袭实验考察最优钌配合物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能力,并通过细胞划痕和管腔形成实验探究其抑制血管新生的效果。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探究钌配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与转移的内在机制。最后,在转移性卵巢癌模型中考察最优钌配合物的体内活性。研究结果:第一部分:SN38聚己内酯前药可与PEG10k-b-PCL10k在水相中共组装形成均一的球形纳米颗粒(oligoCL7-SN38 NPs,oligoCL14-SN38 NPs,oligoCL28-SN38 NPs),粒径分别为 63.8±19.3 nm、69.3±16.8 nm 和 83.2±19.2 nm。其中,聚合度为14和28的纳米颗粒可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中稳定存放超一周,表明基于更高分子量前药所构建的纳米颗粒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基于更高分子量的纳米药物也展现出更缓慢的释放特性。例如在PBS缓冲液中,oligoCL28-SN38 NPs在一周内仅释放21.8%的药物,而oligoCL7-SN38 NPs已释放47.2%。而在60 U/mL的酯酶作用下,药物在72 h内便完全从三种纳米颗粒中释放,表明其具有敏感的酯酶响应功能,有望实现肿瘤细胞内的高效释放。CCK-8结果显示,纳米药物在三种结肠癌细胞系中的细胞毒性与SN38较为相当,并远优于CPT-11。AO/EB数据显示,纳米药物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能力显着强于CPT-11。高浓度的纳米药物引起的溶血率低于3%,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纳米药物在两种HCT-116皮下瘤模型中的药效均显着优于CPT-11。尤其在复发模型中,CPT-11的抑瘤率仅为33.1%,而oligoCL7-SN38 NPs、oligoCL14-SN38 NPs 和 oligoCL28-SN38 NPs 的抑瘤率分别为65.5%、83.8%和95.8%,说明基于更高分子量的前药纳米颗粒具有更优的体内活性,并由此筛选得到药效最佳的oligoCL28-SN38 NPs。同时,对CPT-11治疗失败的原位结肠癌模型,其依然显着抑制了肿瘤的数量和尺寸,并缓解了疾病引起的肠道短缩,展现了优越的抗肿瘤能力。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相比CPT-11仅2.11±0.17 h的半衰期,纳米药物的形式显着延长了血液循环时间,oligoCL7-SN38 NPs、oligoCL14-SN38 NPs 和 oligoCL28-SN38 NPs 的半衰期分别达12.83±1.69 h、22.70±1.42 h和23.00±1.88 h。荧光成像及瘤内药物浓度数据表明,纳米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及肿瘤靶向远优于小分子,且前期筛得的oligoCL28-SN38 NPs的瘤内蓄积最强。最后,安全性评价表明纳米药物由于可减少SN38在肠道的暴露而缓解了胃肠道毒性,具有较CPT-11更好的安全性,且无明显的免疫毒性。第二部分:合成了十个具有氮杂环卡宾结构的二价钌配合物(Ru1-10),通过MTT法对其活性进行评价,筛选得到最优的Ru8,并证明其在测试的肿瘤细胞系中具有与顺铂相当的毒性。EdU和AO/EB数据显示,Ru8可显着抑制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Western Blot数据验证其可通过上调c-PARP、c-Caspase 3和c-Caspase 9等蛋白的表达而诱导凋亡,并经cdc25c/cdc2/cyclin B1通路将细胞阻滞在G2/M期而抑制增殖。细胞划痕、侵袭及管腔形成实验均表明,低浓度的Ru8即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与侵袭,并阻滞内皮细胞形成毛细网状结构,具有抗肿瘤转移与血管新生的功能。在转移性卵巢癌小鼠模型中,Ru8对原位瘤的抑制率高达91.4%,平均瘤重仅为顺铂组的33.1%,展现了优越的抗肿瘤活性。结论:本研究设计构建了系列具有酯酶响应功能的SN38聚合物前药纳米颗粒,改善了小分子前药CPT-11酶解效率低下的困境,具有更优的体内滞留、肿瘤靶向蓄积、瘤内响应释放、抗结直肠癌活性和体内安全性,尤其是筛得的oligoCL28-SN38 NPs,展现出新型抗肿瘤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潜力。此外,基于金属药物应用的广泛性,合成系列钌配合物并筛得兼具细胞毒性、抗肿瘤转移和抗肿瘤血管新生的多功能Ru8,有望作为新型金属抗肿瘤药物进一步开发。

王雨晴[9](2020)在《偶氮还原酶响应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荧光探针由于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快速响应和可视化的优点,在生物识别和生物成像等应用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偶氮苯是一种特殊的染料分子,除了具有光响应性以外,偶氮苯还具有原响应性,即偶氮键在偶氮还原酶或者小分子还原剂如肼、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氯化亚锡(SnCl2)等的作用下可被还原破坏。偶氮键(-N=N-)快速的光致异构化可猝火荧光,然而一旦偶氮键被打断荧光便会逐渐增强。鉴于此,偶氮苯衍生物在荧光探针的构建中可作荧光“开关”。偶氮还原酶主要存在于人体的结肠内,结肠内存在多种微生物,这些菌群能够产生包括偶氮还原酶在内的多种还原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表明偶氮还原酶响应的荧光探针在结肠靶向成像的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形成的纳米粒子在药物传送,医学诊断成像,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分离等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潜能。聚合诱导自组装(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PISA)是一种利用活性自由基聚合在高浓度下(固含量10~50%)一锅法控制形成不同形貌的纳米组装体的策略。与传统的溶液自组装相比,聚合诱导自组装具有操作简单、步骤少以及可在高浓度下原位进行药物包载等优点。因此,利用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偶氮还原酶响应的包药纳米粒子并实现药物靶向传送和释放将具有极大的优势。除此以外,两亲性偶氮苯聚合物荧光探针可通过溶液自组装制备纳米探针,可拓宽其在结肠靶向成像中的应用。众所周知,近红外光与紫外可见光相比在进行成像造影时具有更高的穿透力、更低背景噪音和更小的器官组织伤害。因此,聚合物近红外荧光纳米探针不仅可实现近红外荧光监测下的药物传送与释放,而且具有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可为结肠成像和药物传送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手段。本文基于偶氮苯的还原响应性,设计合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氮杂氟硼吡咯(Aza-BODIPY)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我们将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和摩尔吸光系数的近红外荧光基团Aza-BODIPY引入至聚合物骨架,构建两种偶氮还原酶响应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进而研究探针在模拟结肠环境下的药物释放和近红外荧光监测行为。具体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一种含偶氮键的近红外荧光基团Aza-BODIPY上的氮杂氟硼吡咯偶氮苯近红外荧光探针(ADP-Azo)。通过核磁氢谱(1HNM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试ADP-Azo的结构,确定了目标产物的成功合成。在偶氮还原酶的作用下,ADP-Azo的偶氮键被打断,近红外荧光由“关”到“开”,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FL)确认还原响应效果。进一步,将亲水的聚合物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mPEG2k)利用叠氮-炔基“Click”反应连接到小分子荧光探针的两端合成了聚合物荧光探针即mPEG2k-ADP-Azo,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的测试进一步证明了该聚合物探针的成功合成。将聚合物荧光探针通过溶液自组装得到胶束探针,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表征组装体为粒径约为38 nm球形胶束,用Na2S2O4模拟偶氮还原酶进一步研究聚合物探针还原响应的效果。将聚合物探针在阿霉素(DOX)存在下进行溶液自组装,制备聚合物包药胶束。在模拟结肠的环境下(低氧,37℃),我们分别在Na2S2O4和偶氮还原酶的作用下研究了包药胶束的释放行为。结果证实了该包药胶束在偶氮还原酶存在下能够实现药物释放并伴随着近红外荧光强度不断提高。通过TEM、DLS、UV-vis和FL表征了酶解前后包药胶束的形貌尺寸以及紫外可见光吸收与荧光强度变化。2、通过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的策略合成聚合物纳米探针。首先合成了含近红外荧光基团Aza-BODIPY与偶氮苯的氮杂氟硼吡咯偶氮苯小分子RAFT试剂(Al-ADP-Azo-CDPA),紧接着将其与亲水性聚合物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PEGMA)利用叠氮与炔基的“Click”反应合成大分子RAFT试剂(PPEGMA-ADP-Azo-CDPA),并通过1H NMR与GPC表征,证明了该大分子RAFT试剂的成功合成。我们选择甲基丙烯酸苄基酯(BzMA)为疏溶剂单体,利用PISA策略原位制备不同形貌和粒径的偶氮还原酶响应的近红外聚合物纳米探针(PPEGMA-ADP-Azo-PBzMAx)。由于近红外荧光基团Aza-BODIPY在组装体核内紧密堆积,其荧光因聚集导致猝灭作用(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大幅降低。而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偶氮键的断裂导致聚合物链断裂和胶束的解离,此时连接在亲水链上的近红外荧光基团解除了ACQ效应。为了研究纳米粒子的还原响应行为,我们在模拟结肠的环境下(低氧,37℃),加入偶氮还原酶或者还原剂,并利用UV-vis、FL、TEM和DLS等手段跟踪实验过程。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粒径约为33 nm的PPEGMA-ADP-Azo-PBzMA5的球状胶束具有更好的还原响应触发的荧光增强行为。进一步以DOX为模型疏水药物,利用PISA策略进行药物原位包载,制备了包药纳米探针PPEGMA-ADP-Azo-PBzMA5@DOX。在模拟结肠的环境下,在偶氮还原酶的存在下研究了包药纳米探针的近红外荧光监测的药物释放行为。

沈翠云[10](2020)在《抗炎单药的智能响应性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活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炎症性肠病(IBD)产生的过量活性氧(ROS)和较低的pH值构成了炎症组织独特的生理环境。利用病理组织微环境特征设计智能药物输送系统是实现疾病靶向治疗、增强药物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是当前科学家们的研究热点。本课题基于炎症组织微环境中活性氧(ROS)含量较高、pH比正常组织低的特点,以炎症组织为靶点,采用智能响应性分子设计、靶向分子修饰及纳米载体自组装等方法,设计及构建了基于芳基硼酸酯的pH/ROS双响应性纳米载体。首先合成了具有ROS响应的芳基硼酸酯小分子NBC,将其通过活性基团偶联到大分子骨架壳聚糖衍生物的氨基上;再通过硼酸酯连接具有抗炎效果的药物槲皮素或小檗碱衍生物(BBR-1),形成大分子骨架上的疏水端,该疏水侧链结构具有pH响应性。基于乙二醇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制备含有亲/疏水端的大分子骨架,在水包油的环境中自组装构建形成纳米胶束。构建了乙二醇壳聚糖-硼酸酯接枝槲皮素的纳米载体(GC-B-Que)和羧甲基壳聚糖-硼酸酯接枝小檗碱的纳米载体(OC-B-BBR)两种体系。对纳米载体进行了核磁、分子量、粒径大小、Zeta电位、扫描电镜、稳定性等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纳米载体均为粒径在100-130 nm的近球形颗粒,粒径分布均一。最后通过结肠长度、脾指数、体重变化、DAI评分等指标评估了 GC-B-Que及小檗碱衍生物(BBR-1)对小鼠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GC-B-Que载药纳米胶束和BBR-1可有效治疗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药物组织分布结果表明GC-B-Que纳米胶束能提高槲皮素在病灶的药物含量,从而增强了 GC-B-Que纳米胶束对小鼠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表明了将其用于构建智能响应性的纳米载体材料进行靶向递送药物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我们制备了新型的pH/ROS智能双响应性纳米载体,通过炎症微环境靶向递送IBD治疗药物,使药物在炎症组织靶向可控释放,提高IBD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硼酸酯结合邻苯二酚药物的特殊结构还可用于其他邻苯二酚类药物递送,为药物输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二、结肠靶向载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肠靶向载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构建及其在胃肠道中的定位和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细胞株
        2.1.2 质粒
        2.1.3 实验小鼠
        2.1.4 主要试剂
        2.1.5 主要仪器
        2.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方法
        2.2.1 MCS的合成及表征分析
        2.2.2 空白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2.2.3 载基因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2.2.4 载基因纳米粒体外转染试验
        2.2.5 载基因纳米粒在小鼠胃肠道定位及表达
        2.2.6 载基因纳米粒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2.2.7 载基因纳米粒体内毒性试验
        2.2.8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MCS的合成及表征分析
    3.2 MCS-NPs、CS-NPs的粒径、PDI及稳定性结果
        3.2.1 MCS-NPs、CS-NPs的粒径、PDI
        3.2.2 MCS-NPs、CS-NPs稳定性
    3.3 载基因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3.3.1 质粒p EGFP-N1 转化和序列比对
        3.3.2 重组质粒GV492-SIGIRR和 GV643-Tyro3 的构建
        3.3.3 载基因纳米粒粒径和电位
        3.3.4 载基因纳米粒的包裹率
        3.3.5 载基因纳米粒的DNA结合能力
        3.3.6 载基因纳米粒抗核酸酶降解能力
        3.3.7 载基因纳米粒的稳定性
        3.3.8 载基因纳米粒电镜检测
    3.4 载基因纳米粒在体外的细胞转染结果
    3.5 载基因纳米粒在小鼠胃肠道定位和表达
    3.6 载基因纳米粒体外细胞毒性作用
    3.7 载基因纳米粒体内毒性作用
        3.7.1 载基因纳米粒对小鼠血清肝肾生化指标的影响
        3.7.2 载基因纳米粒对小鼠各组织结构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条件及优化结果
    4.2 载基因纳米粒特性研究
    4.3 载基因纳米粒体内外转染及胃肠道定位和表达
    4.4 载基因纳米粒体内外毒性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综述 甘露糖化壳聚糖纳米粒靶向巨噬细胞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透明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两亲性胶束的制备及其在抗肿瘤药物载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肿瘤部位微环境
    1.3 药物载体种类
        1.3.1 聚合物纳米粒子
        1.3.2 脂质体
        1.3.3 纳米凝胶载体
        1.3.4 两亲性胶束
    1.4 肿瘤靶向
    1.5 还原响应型药物载体
        1.5.1 透明质酸
        1.5.2 聚乳酸羟基乙酸
        1.5.3 还原敏感性胶束
    1.6 药物载体的生物学评价
        1.6.1 溶血性能
        1.6.2 细胞毒性
        1.6.3 体外抗肿瘤活性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透明质酸两亲性胶束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2.2.2 HA-PLGA的合成
        2.2.3 HA-SS合成比例探究
        2.2.4 HA-SS-PLGA合成比例探究
        2.2.5 红外光谱(FT-IR)表征
        2.2.6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
        2.2.7 pH响应性测试
        2.2.8 还原敏感测试
        2.2.9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2.2.10 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A-SS接枝物
        2.3.2 HA-SS-PLGA接枝物粒径测试
        2.3.3 红外光谱分析
        2.3.4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3.5 pH响应性测试
        2.3.6 还原敏感性测试
        2.3.7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2.3.8 表面形貌以及元素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载药胶束的制备及药物释放和生物学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2 Cur-HA-PLGA载药胶束的制备
        3.2.3 XRD测试
        3.2.4 胶束形貌以及粒径测试
        3.2.5 标准曲线测试
        3.2.6 载药率及包封率测试
        3.2.7 药物缓释实验
        3.2.8 MTT细胞毒性实验
        3.2.9 细胞活死染色测试细胞毒性
        3.2.10 细胞摄取实验
        3.2.11 血液相容性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RD分析
        3.3.2 形貌及粒径测试
        3.3.3 标准曲线测试
        3.3.4 载药率和包封率计算
        3.3.5 药物缓释实验
        3.3.6 MTT法测试细胞毒性
        3.3.7 活死细胞染色测试细胞毒性
        3.3.8 细胞摄取实验
        3.3.9 血液相容性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有机无机核壳结构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纳米药物载体概述
        1.1.1 无机纳米载体
        1.1.1.1 银纳米粒子
        1.1.1.2 金纳米粒子
        1.1.1.3 介孔二氧化硅
        1.1.2 有机纳米载体
        1.1.2.1 脂质体
        1.1.2.2 纳米凝胶
        1.1.3 有机无机核壳多功能纳米载体
        1.1.3.1 以贵金属单质为核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载体
        1.1.3.2 以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为核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载体
    1.2 纳米载体的环境刺激响应
        1.2.1 内源性刺激纳米载体
        1.2.2 外源性刺激纳米载体
    1.3 纳米载体的靶向性
        1.3.1 被动靶向
        1.3.2 主动靶向
    1.4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2章 pH/温度/还原多重响应的银/聚合物核壳纳米微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步骤
        2.2.1 TSC稳定的银纳米粒子(AgNPs)的合成
        2.2.2 核壳多功能复合杂化纳米凝胶的合成
        2.2.3 杂化纳米凝胶的表征
        2.2.4 DOX负载及体外释放行为
        2.2.5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2.2.6 细胞摄取评价
        2.2.7 细胞成像评价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ND-Ag杂化纳米微球的结构表征
        2.4.2 AgNPs及 PND-Ag杂化纳米微球的形貌尺寸表征
        2.4.3 PND-Ag杂化纳米微球在不同温度、pH下纳米微球的水合粒径和电位表征
        2.4.4 PND-Ag杂化纳米微球的药物装载与体外释放研究
        2.4.5 PND-Ag杂化纳米微球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2.4.6 PND-Ag杂化纳米微球的细胞摄取评价
        2.4.7 PND-Ag杂化纳米微球的细胞成像评价
    本章小结
第3章 pH/酶/光热多重响应的金纳米笼/透明质酸核壳结构纳米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步骤
        3.2.1 银立方的合成
        3.2.2 AuNC的合成
        3.2.3 透明质酸钠的修饰
        3.2.4 AuNC的载药与包封
        3.2.5 AuNC的表征
        3.2.6 AuNC和 DAH的体外光热检测
        3.2.7 DAH的体外释放检测
        3.2.8 DAH的体外生物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AH的结构表征
        3.3.2 AuNC和 DAH的体外光热性能研究
        3.3.3 DAH的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3.3.4 DAH的生物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H/酶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透明质酸核壳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步骤
        4.2.1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4.2.2 介孔二氧化硅的氨基化
        4.2.3 合成MSN@ K_2S_2O_8@HA@ DH-Fe(MKHF)杂化凝胶
    4.3 测试与表征
        4.3.1 MKHF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4.3.2 MKHF中 Fe~(3+)和S_2O_8~(2-)的含量检测
        4.3.3 MKHF的稳定性检测
        4.3.4 羟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的检测
        4.3.5 MKHF释放测试
        4.3.6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4.3.7 溶血实验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KHF的结构表征
        4.4.2 MKHF中 Fe~(3+)和S_2O_8~(2-)的含量分析
        4.4.3 MKHF稳定性分析
        4.4.4 羟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的检测分析
        4.4.5 MKHF释放性能研究
        4.4.6 体外细胞生物学研究
        4.4.7 溶血实验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凝胶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概况
        1.1.1 结肠生理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1.1.2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发展过程
        1.1.3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分类
        1.1.4 OCTDDS的制备方法
        1.1.5 OCTDDS的常用材料
        1.1.6 OCTDDS的载药形式
    1.2 异甘草素的研究概况
        1.2.1 异甘草素的结构及其基本理化性质
        1.2.2 异甘草素的药理作用
        1.2.3 异甘草素制剂研究概况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设计思路
        1.3.2 研究的立题依据
        1.3.3 研究的创新性
第二章 2000-2020 年甘草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2.1 资料和方法
        2.1.1 资料来源与处理
        2.1.2 文献可视化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年度发文量分布
        2.2.2 作者分析
        2.2.3 发文单位分析
        2.2.4 期刊分布
        2.2.5 高频关键词
        2.2.6 关键词聚类分析
    2.3 讨论
        2.3.1 甘草的药效成分
        2.3.2 甘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3.3 甘草的作用机制
        2.3.4 甘草的测定方法与动物模型
    2.4 小结
第三章 异甘草素的网络药理学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数据库与软件
        3.1.2 异甘草素的作用靶点
        3.1.3 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
        3.1.4 基因本体功能富集(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3.2 结果
        3.2.1 TCMSP中异甘草素查询结果与分析
        3.2.2 异甘草素作用靶点图
        3.2.3 异甘草素PPI网络构建结果
        3.2.4 GO富集分析结果
        3.2.5 KEGG分析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异甘草素的处方前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2 方法与结果
        4.2.1 异甘草素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4.2.2 异甘草素的溶解度
    4.3 小结
第五章 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系统的设计、制备与优化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试剂
    5.2 方法
        5.2.1 单因素实验
        5.2.2 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制备
        5.2.3 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制备工艺的均匀设计优化
        5.2.4 EU-SA-P凝胶珠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单因素实验
        5.3.2 均匀设计实验结果
        5.3.3 均匀设计实验结果验证
        5.3.4 EU-SA-P凝胶珠的优化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系统的体外评价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6.1.1 实验仪器
        6.1.2 实验试剂
    6.2 方法
        6.2.1 凝胶珠性状
        6.2.2 凝胶珠粒径和形状
        6.2.3 凝胶珠性状与微观表面形态
        6.2.4 载药量与包封率
        6.2.5 凝胶珠溶胀性
        6.2.6 体外释放度测定
        6.2.7 体外释放曲线模拟
        6.2.8 凝胶珠DSC分析
        6.2.9 红外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凝胶珠性状
        6.3.2 凝胶珠粒径和形状
        6.3.3 凝胶珠外观与微观表面形态
        6.3.4 载药量与包封率
        6.3.5 凝胶珠溶胀性
        6.3.6 体外释放度测定
        6.3.7 体外释放曲线模拟
        6.3.8 凝胶珠DSC分析
        6.3.9 红外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系统的稳定性考察
    7.1 仪器和试药
        7.1.1 试验仪器
        7.1.2 试验药物
    7.2 方法
        7.2.1 影响因素试验
        7.2.2 加速试验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影响因素试验
        7.3.2 加速试验
    7.4 小结
第八章 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系统的体内靶向性研究
    8.1 仪器和试药
        8.1.1 试验仪器
        8.1.2 试验药物
        8.1.3 实验动物
    8.2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与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8.2.1 血浆样品处理
        8.2.2 胃肠道内容物及黏膜样品处理
        8.2.3 异甘草素标准溶液及乙酰苯胺内标溶液的配制
        8.2.4 异甘草素体内分析方法HPLC色谱条件
        8.2.5 体内分析方法的验证
    8.3 结肠靶向凝胶珠动物体内分布
        8.3.1 预实验及其结果
        8.3.2 实验设计
        8.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8.4 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研究展望
    9.3 不足及下一步计划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喜树碱结肠定位释药微丸的设计、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结肠癌的研究进展
        1.1.1 结肠癌的现状
        1.1.2 结肠癌的致病因素
        1.1.3 结肠癌治疗途径与不足
    1.2 喜树碱制剂研究进展
        1.2.1 喜树碱理化性质与药理活性
        1.2.2 喜树碱剂型研究进展
    1.3 纳米乳的研究进展
        1.3.1 纳米乳简介
        1.3.2 纳米乳药物研发中的特点
    1.4 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1.4.1 p H依赖型释药系统
        1.4.2 时间依赖型释药系统
        1.4.3 压力依赖型释药系统
        1.4.4 菌群/酶敏感型释药系统
        1.4.5 复合型释药系统
    1.5 微纳米制剂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喜树碱纳米乳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喜树碱纳米乳含量检测方法
        2.2.2 喜树碱纳米乳的制备方法
        2.2.3 激光动态散射仪分析
        2.2.4 显微形态学观察
        2.2.5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喜树碱标准曲线
        2.3.2 喜树碱纳米乳的制备
        2.3.3 粒径和PDI的测定
        2.3.4 显微形态结果
        2.3.5 喜树碱纳米乳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2.4 小结
第三章 喜树碱结肠定位释药凝胶微丸的制备及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药品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喜树碱凝胶微丸含量检测方法
        3.2.2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制备方法
        3.2.3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3.2.4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处方优化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喜树碱标准曲线
        3.3.2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制备
        3.3.3 包封率和载药量
        3.3.4 初步工艺优化结果
        3.3.5 试验设计和方程拟合
        3.3.6 响应面分析
        3.3.7 最优工艺及验证
    3.4 小结
第四章 喜树碱结肠定位释药凝胶微丸的表征及体内外释放
    4.1 实验材料
        4.1.1 药品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喜树碱凝胶微丸前处理方法
        4.2.2 喜树碱含量测定方法
        4.2.3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表征
        4.2.4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体外评价
        4.2.5 凝胶微丸在大鼠体内的转运及释放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方法学验证
        4.3.2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表征
        4.3.3 喜树碱凝胶微丸体外评价
        4.3.4 凝胶微丸在大鼠体内的转运及释放
    4.4 小结
第五章 喜树碱凝胶微丸对体外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5.1 实验材料
        5.1.1 药品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细胞株
    5.2 实验方法
        5.2.1 细胞复苏
        5.2.2 细胞传代
        5.2.3 MTT实验
    5.3 结果和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全文小结
        6.1.1 创新点
        6.1.2 研究结果
    6.2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功能材料增强细菌生物活性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生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2.1 细菌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2.2 病毒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2.3 真菌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2.4 微藻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3 功能材料修饰微生物治疗疾病
        1.3.1 功能材料修饰微生物治疗疾病的应用及优势
        1.3.2 功能材料修饰微生物治疗疾病的挑战及发展方向
    1.4 选题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线粒体靶向MOFs杂化光热细菌增强肿瘤光热治疗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细菌培养及PTB制备
        2.2.3 ZIF-90、ZIF-90/MB、PTB@ZIF-90/MB的制备与表征
        2.2.4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细胞活/死染色、细胞凋亡测试
        2.2.5 细胞线粒体功能、细胞内ATP水平及细胞HSPs表达测试
        2.2.6 细胞内ROS水平测试
        2.2.7 小鼠肿瘤模型建立及活体成像
        2.2.8 活体动物抗肿瘤实验
        2.2.9 生物安全性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TB的制备与表征
        2.3.2 PTB的光热性能
        2.3.3 ZIF-90与ZIF-90/MB的制备与表征
        2.3.4 ZIF-90/MB的 ATP响应释放及ROS产生
        2.3.5 ZIF-90/MB造成线粒体功能紊乱、减少ATP合成及下调HSPs表达
        2.3.6 PTB@ZIF-90/MB的制备与表征
        2.3.7 PTB@ZIF-90/MB增强的体外光热效果
        2.3.8 PTB@ZIF-90/MB的活体肿瘤靶向
        2.3.9 PTB@ZIF-90/MB的活体抗肿瘤
        2.3.10 PTB@ZIF-90/MB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二氧化锰纳米花杂化细菌耦合细菌呼吸与肿瘤代谢抑制肿瘤进程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仪器
        3.2.2 细菌及细胞培养
        3.2.3 XPS表征锰还原
        3.2.4 MnO_2纳米花、MnO_2-COOH及 Bac@MnO_2的合成及表征
        3.2.5 电化学测试
        3.2.6 乳酸浓度检测
        3.2.7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实验
        3.2.8 活体肿瘤模型建立及活体成像实验
        3.2.9 脏器及肿瘤中Mn含量的测试
        3.2.10 活体抗肿瘤实验
        3.2.11 生物安全性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细菌分解代谢乳酸验证
        3.3.2 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3.3.3 Bac@MnO_2消耗乳酸及催化氧气产生
        3.3.4 细胞毒性及在细胞培养基中的乳酸消耗
        3.3.5 活体肿瘤靶向
        3.3.6 生物安全性评价
        3.3.7 活体肿瘤抑制效果评价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益生元-益生菌孢子微球通过生物夺氧选择性抑制肠道病原菌爆发缓解肠炎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细菌培养及芽孢分离
        4.2.3 Sp-Cur的合成及表征
        4.2.4 KGM的改性及表征
        4.2.5 CPK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4.2.6 孢子活性评估实验
        4.2.7 Sp-Cur的萌发耗氧及抗氧化表征实验
        4.2.8 肠炎模型的建立及CPK活体肠炎靶向实验
        4.2.9 CPK肠炎小鼠肠道氧气消耗及大肠杆菌生长抑制实验
        4.2.10 急性肠炎治疗实验
        4.2.11 先诱导后治疗急性肠炎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芽孢的提取及Sp-Cur的合成
        4.3.2 KGM的改性
        4.3.3 CPK的制备
        4.3.4 CPK肠炎靶向及抑制肠道大肠杆菌增殖
        4.3.5 急性肠炎治疗
        4.3.6 先诱导后治疗急性肠炎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UCST型聚合物材料的纳米给药系统肿瘤靶向免疫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引言
第一部分
    第1章 LfcinB/HA/P-(AAm-co-AN)-PEG三元复合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1.1 试剂与仪器
        1.1.1 试剂
        1.1.2 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聚-(丙烯酰胺-丙烯腈)-聚乙二醇嫁接物的合成与表征
        1.2.2 Lfcin B/HA/P-(AAm-co-AN)-PEG三元复合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1.3 结果与讨论
        1.3.1 聚-(丙烯酰胺-丙烯腈)-聚乙二醇嫁接物的表征
        1.3.2 Lfcin B/HA/P-(AAm-co-AN)-PEG三元复合纳米粒的表征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LfcinB/HA/P-(AAm-co-AN)-PEG三元复合纳米粒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2.1 试剂与仪器
        2.1.1 试剂
        2.1.2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LHPN的细胞摄取研究
        2.2.3 LHPN在细胞内的药物释放研究
        2.2.4 LHPN的体外抗肿瘤药效研究
        2.2.5 LHPN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研究
        2.2.6 体外免疫效应考察
        2.2.7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LHPN的细胞摄取研究
        2.3.2 LHPN在细胞内的药物释放研究
        2.3.3 LHPN的体外抗肿瘤药效研究
        2.3.4 LHPN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能力
        2.3.5 体外免疫效应考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LfcinB/HA/P-(AAm-co-AN)-PEG三元复合纳米粒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3.1 试剂与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1.3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荷瘤小鼠模型构建
        3.2.2 LHPN的体内分布研究
        3.2.3 LHPN在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效果研究
        3.2.4 LHPN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3.2.5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LHPN的体内分布研究
        3.3.2 LHPN在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效果研究
        3.3.3 LHPN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免疫激活效果研究
        3.3.4 CD8~+T细胞在LHPN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
        3.3.5 LHPN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第4章 E-选择素修饰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丙烯腈)嫁接物载药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4.1 试剂与仪器
        4.1.1 试剂
        4.1.2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次氮基三乙酸-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丙烯腈)嫁接物的合成及表征
        4.2.2 E-选择素修饰的载药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4.2.3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次氮基三乙酸-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丙烯腈)嫁接物的表征
        4.3.2 E-选择素修饰的载药胶束的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E-选择素修饰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丙烯腈)嫁接物载药胶束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5.1 试剂与仪器
        5.1.1 试剂
        5.1.2 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细胞培养
        5.2.2 载药胶束在细胞水平的药物释放研究
        5.2.3 ES-DSM的体外抗肿瘤药效研究
        5.2.4 ES-DSM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研究
        5.2.5 ES-DSM预处理的肿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研究
        5.2.6 ES-DSM预处理的肿瘤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研究
        5.2.7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载药胶束在细胞水平的药物释放研究
        5.3.2 ES-DSM的体外抗肿瘤药效研究
        5.3.3 ES-DSM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研究
        5.3.4 ES-DSM预处理的肿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研究
        5.3.5 ES-DSM预处理的肿瘤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E-选择素修饰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丙烯腈)嫁接物载药胶束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6.1 试剂与仪器
        6.1.1 试剂
        6.1.2 仪器
        6.1.3 实验动物
        6.2 实验方法
        6.2.1 荷瘤小鼠模型构建
        6.2.2 ES-DSM的体内分布研究
        6.2.3 ES-DSM在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效果研究
        6.2.4 ES-DSM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6.2.5 统计学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ES-DSM的体内分布研究
        6.3.2 ES-DSM在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效果研究
        6.3.3 ES-DSM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免疫激活效果研究
        6.3.4 ES-DSM在荷瘤小鼠体内抑制肺转移肿瘤的效果
        6.3.5 ES-DSM在荷瘤小鼠体内抑制复发肿瘤和再次接种肿瘤的效果
        6.3.6 ES-DSM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Combination cancer immunotherapy of nanoparticle-based immunogenic cell death inducers an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References
作者简历

(8)新型喜树碱和金属钌类抗肿瘤药物的合成及其体内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癌症
    1.2 喜树碱类抗肿瘤药物
        1.2.1 发展历史
        1.2.2 作用机制
        1.2.3 代表性药物
    1.3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1.3.1 纳米药物的优势
        1.3.2 递送系统的分类
        1.3.3 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
    1.4 喜树碱类纳米药物
        1.4.1 基于CPT-11
        1.4.2 基于SN38
    1.5 金属抗肿瘤药物
        1.5.1 铂类药物
        1.5.2 钌类药物
    1.6 课题提出及研究思路
2 第一部分 具有酯酶响应功能的SN38聚合物前药纳米粒的构建与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SN38聚合物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2.3.2 聚合物分子量测定
        2.3.3 SN38纳米药物的制备与表征
        2.3.4 体外稳定性评价
        2.3.5 酯酶响应功能评价
        2.3.6 细胞培养
        2.3.7 细胞毒性(CCK-8)
        2.3.8 细胞凋亡(AO/EB)
        2.3.9 溶血实验
        2.3.10 皮下瘤模型构建
        2.3.11 纳米药物抗CRC皮下瘤
        2.3.12 炎症相关性肠癌(CAC)模型的建立
        2.3.13 纳米药物抗CAC原位肠癌
        2.3.14 组织病理学检测
        2.3.15 药代动力学实验
        2.3.16 荧光成像实验
        2.3.17 皮下瘤内药物浓度检测
        2.3.18 安全性评价
        2.3.19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N38聚合物前药的结构表征
        2.4.2 聚合物分子量探究
        2.4.3 SN38纳米药物的粒径与形貌分析
        2.4.4 SN38纳米药物的稳定性探究
        2.4.5 SN38纳米药物的酯酶响应释放分析
        2.4.6 SN38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
        2.4.7 SN38纳米药物诱导细胞凋亡
        2.4.8 SN38纳米药物的血液相容性探究
        2.4.9 SN38纳米药物在CRC皮下瘤模型中的药效
        2.4.10 SN38纳米药物在CAC模型中的药效
        2.4.11 药代动力学分析
        2.4.12 SN38纳米药物的肿瘤靶向
        2.4.13 SN38纳米药物的安全性
    2.5 本章小结
3 第二部分 新型多功能抗肿瘤钌配合物的合成及筛选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3.2 细胞培养
        3.3.3 细胞毒性(MTT)
        3.3.4 细胞增殖(EdU)
        3.3.5 细胞凋亡(AO/EB)
        3.3.6 细胞划痕实验
        3.3.7 细胞侵袭实验
        3.3.8 管腔形成实验
        3.3.9 Western Blot实验
        3.3.10 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
        3.3.11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钌配合物的表征
        3.4.2 细胞毒性筛选
        3.4.3 Ru8抗肿瘤转移
        3.4.4 Ru8抗血管生成
        3.4.5 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偶氮还原酶响应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偶氮苯
        1.1.1 偶氮苯的光致异构化
        1.1.2 偶氮苯的还原响应性
        1.1.3 偶氮苯的应用
    1.2 荧光探针
        1.2.1 近红外荧光探针
        1.2.2 AIE型荧光探针
        1.2.3 偶氮类荧光探针
        1.2.4 荧光纳米探针
    1.3 两亲性聚合物溶液白组装及其应用
        1.3.1 两亲性聚合物溶液自组装的方法
        1.3.2 聚合物组装体的生物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新型的偶氮还原酶响应聚合物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药物释放和荧光监测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合成偶氮苯近红外荧光探针ADP-Azo
        2.2.2 偶氮苯近红外荧光探针ADP-Azo的还原响应行为研究
        2.2.3 偶氮苯聚合物近红外荧光探针mPEG_(2k)-ADP-Azo的合成
        2.2.4 聚合物近红外荧光探针mPEG_(2k)-ADP-Azo的溶液自组装
        2.2.5 近红外胶束荧光探针mPEG_(2k)-ADP-Azo在Na_2S_2O_4作用下的响应行为研究
        2.2.6 载药的聚合物近红外探针mPEG_(2k)-ADP-Azo@DOX的制备
        2.2.7 偶氮还原酶作用下包药探针mPEG_(2k)-ADP-Azo@DOX的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偶氮苯近红外探针ADP-Azo的还原响应表征
        2.3.2 偶氮苯聚合物近红外探针mPEG_(2k)-ADP-Azo的合成与表征
        2.3.3 mPEG_(2k)-ADP-Azo胶束在Na_2S_2O_4作用下还原响应研究
        2.3.4 mPEG_(2k)-ADP-Azo@DOX的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ISA策略制备偶氮还原酶响应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药物原位包载、可控释放与荧光监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合成大分子RAFT试剂PPEGMA-ADP-Azo-CDPA
        3.2.2 PISA策略制备偶氮还原酶响应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纳米探针PPEGMA-ADP-Azo-PBzMA_x
        3.2.3 近红外聚合物纳米探针PPEGMA-ADP-Azo-PBzMA_x在Na_2S_2O_4作用下的还原响应行为研究
        3.2.4 PISA策略制备负载药物DOX的偶氮还原酶响应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纳米探针PPEGMA-ADP-Azo-PBzMA_5@DOX
        3.2.5 PPEGMA-ADP-Azo-PBzMA_5@DOX在偶氮还原酶作用下药物释放及荧光监测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ISA策略制备偶氮还原酶响应的近红外聚合物纳米探针PPEGMA-ADP-Azo-PBzMA_x的表征
        3.3.2 PISA纳米探针PPEGMA-ADP-Azo-PBzMA_x在Na_2S_2O_4作用下的还原响应行为研究
        3.3.3 PISA策略原位载药制备负载DOX的组装体PPEGMA-ADP-Azo-PBzMA_5@DOX的表征
        3.3.4 偶氮还原酶触发的负载DOX的PPEGMA-ADP-Azo-PBzMA_5@DOX的组装体的释放和荧光监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束语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实验部分
    5.1 第二章试剂原料及分析测试仪器
        5.1.1 原料和试剂
        5.1.2 分析测试仪器
    5.2 第三章试剂原料及分析测试仪器
        5.2.1 原料和试剂
        5.2.2 分析测试仪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抗炎单药的智能响应性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镝要
ABSTRACT
符号和嫌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1.2 壳聚糖在载药纳米中的应用
    1.3 炎症性肠病(IBD)
        1.3.1 小檗碱和槲皮素
    1.4 智能响应性纳米药物输送系统的研究现状
        1.4.1 光响应
        1.4.2 酶响应
        1.4.3 温度响应
        1.4.4 活性氧响应
        1.4.5 pH响应
    1.5 硼酸酯在智能响应性中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研究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 乙二醇壳聚糖-硼酸酯聚合物接枝槲皮素(GC-B.Que)的制备、表征及体内活性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合成4-羟甲基苯硼酸酯
        2.3.2 合成中间产物NBC
        2.3.3 乙二醇壳聚糖接枝硼酸酯聚合物(GC-NBC)的制备
        2.3.4 乙二醇壳聚糖-硼酸酯聚合物接枝槲皮素(GC-B-Que)的制备
        2.3.5 NBC的活性氧响应性检测
        2.3.6 NMR表征
        2.3.7 动态光散射分析(DLS)
        2.3.8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9 GC-B-Que的体内生物学评价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NBC的ROS响应过程
        2.4.2 NMR表征
        2.4.3 粒径分布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粒径分布
        2.4.5 GC-B-Que的体内生物学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羧甲基壳聚糖-硼酸酯聚合物接枝小檗碱(OC-B-BBR)的制备、表征及BBR-1的体内活性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小檗碱衍生物的制备
        3.3.2 羧甲基壳聚糖接枝硼酸酯聚合物(OC-NBC)的制备
        3.3.3 羧甲基壳聚糖-硼酸醋聚合物接枝小檗碱(OC-B-BBR)的制备
        3.3.4 NMR表征
        3.3.5 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
        3.3.6 动态光散射分析和Zeta电位
        3.3.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3.8 纳米载体的稳定性测试
        3.3.9 小檗碱衍生物IBD治疗效果的体内评价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NMR表征
        3.4.2 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
        3.4.3 动态光散射分析(DLS)和Zeta电位
        3.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4.5 纳米载体的稳定性测试
        3.4.6 小檗碱衍生物IBD治疗效果的体内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四、结肠靶向载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构建及其在胃肠道中的定位和表达[D]. 严丽丽. 南昌大学, 2021(01)
  • [2]透明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两亲性胶束的制备及其在抗肿瘤药物载体中的应用[D]. 李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有机无机核壳结构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汪洋. 湖北大学, 2021(01)
  • [4]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凝胶珠[D]. 赵倩倩. 兰州大学, 2021(09)
  • [5]喜树碱结肠定位释药微丸的设计、制备及评价[D]. 徐征. 兰州大学, 2021(09)
  • [6]功能材料增强细菌生物活性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D]. 陈其文. 武汉大学, 2021
  • [7]基于UCST型聚合物材料的纳米给药系统肿瘤靶向免疫治疗研究[D]. 祁菁. 浙江大学, 2021(01)
  • [8]新型喜树碱和金属钌类抗肿瘤药物的合成及其体内外活性研究[D]. 王雨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9]偶氮还原酶响应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王雨晴. 苏州大学, 2020(02)
  • [10]抗炎单药的智能响应性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活性评价[D]. 沈翠云.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结肠靶向载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