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至8月南海及周边海域海洋元素数值模拟

1998年1月至8月南海及周边海域海洋元素数值模拟

一、UMERICAL SIMULATIONS OF OCEANIC ELEMENTS IN THE SCS AND ITS NEIGHBORING SEA REGIONS FROM JANUARY TO AUGUST IN 1998(论文文献综述)

吴琼[1](2021)在《长江入海径流对长江口浮游植物影响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作为中国沿海最大的河流,每年向东海排放大量的淡水,淡水将陆地上高浓度营养物质带入河口及附近海域,对长江口及东海生态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观测数据在时间和空间的稀疏分布,数值模式成为研究长江口叶绿素等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及如何受长江冲淡水影响的一个很好的工具。本文围绕此主题,从长江径流入海的扩展方向和范围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入手,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和一个两层嵌套的高分辨率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系统地研究了长江径流携带的营养盐对河口叶绿素的影响及ENSO年对长江口叶绿素影响的可能物理机制,得到以下五点主要结论:(1)首先在长江口建立了一个两层嵌套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并用现场观测数据验证了模式结果。从验证结果来看,无论是温度、盐分还是营养盐,模式和现场观测数据均较为一致。(2)利用SMAP(Soil Moisture Active Passive)表层盐分数据来分析2015-2019年长江口表层盐分分布和淡水扩展路径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并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验证了模式。结果表明,夏季受偏南季风影响,长江冲淡水通常沿海岸向东北方向扩展,在径流较强的年份,长江冲淡水最远可达济州岛附近。冬季受偏北季风影响,长江冲淡水从长江口向南流。(3)通过调整模式中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比生长率方程,来模拟长江口叶绿素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利用添加浮游植物生长最适温度限制的比生长率方程计算的叶绿素与Sea Wi FS(Sea-viewing Wide Field-of-view Sensor)较为一致。(4)从季节来看,长江口叶绿素浓度在5月和7月有两个峰值。从年际来看,长江径流量超过48000 m3/s的年份,近岸叶绿素浓度为正异常,且正异常范围与夏季入海径流的扩展范围一致。在径流量较小的年份,近岸叶绿素浓度为负异常。当模式中不考虑营养盐时的叶绿素浓度仅为0-0.5 mg/m3,远低于CCI(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数据集中的叶绿素浓度值,表明径流携带的营养盐为影响长江口叶绿素的一个重要因素。(5)前冬Ni(?)o3.4指数与次年4-8月长江口叶绿素浓度显着相关。通过对其物理机制的探索,发现长江口垂向上的温度引起的混合、径流携带的营养盐均可能是影响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年叶绿素变化的因素。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本文在模式中加入仅有季节变化而无年际变化的径流,ENSO正、负年叶绿素浓度差与观测不一致,表明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是研究长江口叶绿素年际变化的关键因素。当仅有年际变化的径流而无营养盐时,ENSO正、负年叶绿素浓度差为正值,但值远低于观测值。

郑力文[2](2021)在《解析渤黄海开阔海域的海源氮》文中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海水富营养化问题凸显,其导致的有毒藻华和缺氧现象在全球蔓延,日趋严重。中国海域也深受富营养化现象所困扰,然而,中国海域的富营养化现象在2011~2019年间有所缓解,原因不明。海水富营养化与活性氮(N)浓度的增多紧密相关,对于边缘海系统N加富过程的机制仍然了解不全。主流观点认为,河流入海N排放的增加是海水富营养化演变的主因,在此基础上地下水输入、大气沉降、废水排放和水产养殖进一步加重了海水环境的富营养化。这一框架很好地解释了受河流冲淡水影响近岸海域频繁发生的藻华和缺氧现象,但对远离河流冲淡水的近海开阔海域,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无法解释。例如,当河流入渤海N排放在本世纪的头十年趋于稳定,但渤海中部的富营养化程度却进一步加重。同样,黄海接受的河水N输入十分有限,然而近些年来却频繁出现赤潮、绿潮、金潮等现象。对于这些海域的富营养化现象的理解需要另外一个视角。本研究针对海水富营养化这一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以最近40年来呈现出明显富营养化趋势的渤黄海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常规营养盐的大面调查,分析渤黄海营养盐结构的时空变异及其主控因素,明确渤黄海水体的主要N源,解析海源N的变异对渤黄海富营养化的贡献;基于渤海开阔海域的营养盐收支,结合黄河径流量、大气N沉降和北黄海N改变等方面的历史资料,探讨了渤海中部在1990~2018年间富营养化演变的主因;进而通过对比2016年和2019年渤海中部N收支状况,探讨大气环境污染改善对于渤海中部富营养化缓解的重要贡献。本研究主要基于导师课题组在渤黄海开展的8次季节性调查,这些调查覆盖4个自然季节。调查发现,超额氮(即,N*=DIN-16 × DIP)浓度高于5μmol kg-1的水样仅收集自黄河口、长江口,以及江苏沿岸海域,这些区域在冬春季也出现远大于16的DIN:DIP值。在这些河口、近岸海域以外,多数海水样品中的N*值在-2~2 μmol kg-1范围内波动,在盐度介于31.0~33.0之间的海水样品中,部分呈现出低于-2.0 μmol kg-1的N*,最低的N*值为-6.0 μmol kg-1。结合历史资料,本研究发现渤黄海N*的航次平均值在1990~2010年间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最近10年间渤海和北黄海N*的航次平均值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期南黄海N*也不再快速增加,而稳定在0 μmol kg-1上下。基于2011~2018年的6航次调查数据,本研究构建了渤黄海N收支,并通过溶解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盐度和水深等参数对所采集水样中的海源N含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71%的样品中海源N含量与现场检测的DIN一致。通过水样中海源N和非海源N的解析,发现受非海源N影响的水样多出现在盐度小于31.0的区域,主要在黄河口、长江口、莱州湾和江苏沿岸海域。而在这些河口、近岸海域以外,海源N则是水体中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的主要成分。在我们的航次调查中,渤黄海DIN中海源N的占比在渤海和黄海分别为(51±38)%和(67±37)%。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洋流输运N*的增加和大气N沉降的累积主导了渤黄海开阔海域的N*增加。在1990~2010年间,黄海开阔海域的N*增加中黑潮N*的增加和大气N沉降信号的累积分别贡献了 29%和71%,而渤海开阔海域的N*增加则有61%源自黄海N*的增加,剩余39%源自大气N沉降。最近10年,大气N排放在中国明显减少,黑潮上层N*的航次平均值也趋于稳定,因而渤黄海N*波动上升的趋势也随之停止。2011~2016年,渤海中部频繁发生“褐潮”和夏季底层低氧等富营养化现象。为了明确渤海中部开阔海域的营养盐环境,本研究对渤海的营养盐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季节和区域性分析,结果显示,渤海营养盐水平大都呈现出季节性循环的变动格局,而营养盐结构则呈现出区域性差异显着的特征。在黄河口外近岸海域,受黄河冲淡水影响,DIN:DIP远高于16,存在“氮磷比失衡”。但在渤海中部,秋、冬季航次调查测得的DIN:DIP分别为16.9±3.4和16.1±3.0,基本符合Redfield比(16左右),为藻类春夏季生长提供了充足的DIP,导致2011~2016年间渤海中部频发的藻华。为解决渤海中部营养盐的源解析问题,本研究将冬季发生的黄海营养盐输入与夏季发生的河流输入统一到年尺度上,并与年平均的大气N沉降统计在一起,核算为“冬季营养盐收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夏季生物活动的复杂影响。营养盐收支结果表明,渤海中部DIN只有17%经由与近岸浅湾水体的营养盐交换来自夏季淡水(河水和地下水)排放,55%是北黄海输入,另外还有28%左右来自渤海中部的大气N沉降;而渤海中部99%的DIP来自北黄海的冬季入侵。海水和冲淡水在渤海中部开阔海域的混合造成冬季水体相对平衡的营养盐结构。此外,1990~2010年间的渤海中部DIN:DIP升高也主要是由黄海N增加主导的,黄海N增加导致了渤海中部DIN:DIP增幅的71%。最近10年,我国大气环境逐步改善,大气N排放和沉降都明显下降,相应地,渤海表层叶绿素a水平也波动下降,赤潮等富营养化现象则自2014年开始明显趋缓。本研究2019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渤海中部DIN:DIP航次均值现已降至11左右,接近本世纪初的情况。对收集水样的海源N计算发现,2019年航次调查中渤海中部DIN均为海源N,非海源N的信号消失。对比2016年和2019年渤海中部冬季营养盐收支表明,洋流输入和大气沉降的N通量减少贡献了渤海中部DIN:DIP年际下降的(65±35)%。综上所述,不同于河流冲淡水影响海域,渤黄海开阔海域的DIN以海源N为主,而海源N的变异主导了渤黄海的富营养化进程。海源N的变异,一方面由于外海营养盐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区域内大气N沉降的加强。在渤黄海开阔海域的富营养化进程中,入海河水、污水等点源排放影响有限。此外,黄海海域内的大气N沉降部分(43%)导致了渤海的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揭示出大气N沉降不仅影响沉降的局地,通过洋流输运还有显着的远程效应。全球多数近海系统受入海河流影响较小,水文化学环境受洋流所主导,因而本研究成果对认识近海系统的富营养化问题及其营养盐动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李禹辉[3](2021)在《孟加拉湾典型上升流变化特征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并结合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型结果,研究了孟加拉湾两种典型上升流(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及缅甸西部曼昂岛近海上升流)的演变特征及其机理。首先,分析了2013年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事件的联系。卫星遥感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该海区上升流为1982~2019年期间最强的上升流事件,上升流区面积比正常年份扩大了约6倍,强上升流从6月一直持续至8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负距平峰值达-1.5℃,叶绿素a浓度正距平超过3.1 mg/m3。2013年的反季节负印度洋偶极子(Unseasonable negative IOD,n IODJJA)事件使西南季风增强,且在斯里兰卡岛的阻挡下,斯里兰卡岛南部海域出现较强的偏西风应力距平,而岛屿背风侧东部海域出现较弱的西南风应力距平,风应力的空间不均匀分布格局在岛屿南部形成正风应力旋度距平。偏西风应力距平所引起的较强的水体离岸输运及正风应力旋度距平引起的垂直向上的异常Ekman抽吸,造成2013年强上升流事件的形成。基于ROMS模型的数值试验较好的再现了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的基本特征,模拟的SST水平分布与OISST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模型能够用来进行上升流研究。混合层热收支分析表明,垂向卷挟项在2013年夏季的强降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平流项和海表热通量项对2013年夏季的降温过程也有贡献,但它们的作用较弱。然后,基于构建的上升流指数,分析表明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的年际变化与IOD事件引起的风场变异密切相关。相比于风应力旋度,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的年际变化与沿岸风应力相关性更高。IOD事件通过影响西南季风的强弱变化,使得上升流在正印度洋偶极子(positive IOD,p IOD)年减弱,在负印度洋偶极子(negative IOD,n IOD)年增强。对1982~2019年中的21个IOD事件的分类合成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IOD(包括IODJJA、延长型IOD(Prolonged IOD,IODLONG)和常规型IOD(Normal IOD,IODSON))事件对上升流的影响程度不同。相比于IODSON,由于IODJJA和IODLONG发展较早,因此对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的影响更显着。最后,对缅甸西部曼昂岛上升流的空间分布形态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导致其季节演变的可能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2~4月,缅甸西部曼昂岛近海存在上升流迹象,在3月上升流最为显着。该上升流区表层低温高盐水是由于100 m以深的海水涌升所致。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赤道的远地强迫和局地风场强迫的联合作用可能是导致该上升流演变的主要因素,但相比于局地风场,赤道远地强迫的作用更明显。

潘月[4](2021)在《中国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气溶胶通过参与大气活动直接和间接改变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平衡,显着影响着全球性气候、区域性天气以及生态环境。大气气溶胶的来源多样、成分复杂,不同类型间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很大。在近海海域,陆源气溶胶随着气团在风的作用下被输送至沿海地带,与海洋气溶胶相互混合,使大气气溶胶兼具海洋和陆源气溶胶的特性。相比于受到陆源气溶胶影响较小的远海环境,近海海域的大气气溶胶更加复杂多变。本文在中国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观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近海气溶胶模型(Coastal Aerosol Model,CAM),实现了可通过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风速和风区等气象参数来获取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和光学特性参数。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南海茂名、黄海青岛近海岸观测站点观测的大气气溶胶和气象参数,首先通过不同成分与湿度间函数关系的建立,将观测条件归一化到RH=80%,以此消除湿度变化引起气溶胶粒径的改变从而对建模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处理后的观测数据,发现了风速和风区等参数与气溶胶粒子浓度间存在一定关系,采用对数正态分布谱函数,将大气气溶胶粒子谱拟合为关于风速和风区的函数,并建立了模型CAM,结果显示CAM能够较好模拟我国南海和黄海近海海域域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形状。2.为了验证CAM模型对气溶胶微物理和光学特性的预测能力,论文做了两组对比试验:第一组是利用科考船“沈括”号在南海巡航观测的气溶胶粒子谱,将之与CAM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CAM预测值在近海区域与实测值较为一致,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3;第二组是在青岛站点使用消光光谱仪CAPS-ALB观测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和散射系数,将这些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值进行对比,发现相比于远海模型,CAM能更加准确的预测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及其变化。3.通过分析黄海近海岸(青岛)一年的气象参数实测数据,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发现该区域气象条件和气团来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模态的粒子浓度在四季也各不相同,并且积聚模态和粗粒子模态的两种粒子变化趋势差别较大,说明气象条件对大气气溶胶的粒径和浓度影响较大。最后将青岛四季的观测数据融合到CAM模型中,使CAM能够更加准确预测黄海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粒子特性。4.利用地基观测网络AERONET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数据,评估了静止卫星Himawari-8(H-8)的AOT产品在近海区域的表现。筛除了质量较差的数据后,通过时空匹配获得了 493组样本,通过分析发现H-8产品在AOT大于0.2时,低估现象较多;AOT小于0.2时,高估现象较多。作为静止卫星H-8能够监测到AO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推进H-8气溶胶产品在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模型化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钟强强[5](2020)在《核素大气沉降过程及其对上层海洋POC输出通量研究的启示》文中提出天然存在的210Po-210Pb及234Th-238U核素对是评估海洋真光层颗粒有机碳(POC)输出通量的理想示踪剂。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是近些年兴起的评估手段,在我国海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大气沉降作为海洋中210Po和210Pb的重要源项,在先前评估POC输出通量时常常被忽视。本论文选取东海近岸的上海地区建立大气沉降观测站,通过长时间序列单次降雨事件中210Po、210Bi、210Pb和7Be观测分析,研究了核素大气沉降通量的变化模式和影响因素,其结果为东亚海区提供了210Po、210Pb和7Be的沉降通量平均值。基于南黄海、长江口外东海及西北太平洋的水体中210Po和210Pb观测结果,本文验证了黑潮海区及西太平洋具有高210Po和210Pb的特征,并系统性地厘清了东中国海区210Po和210Pb的分配和清除行为及源汇格局。最后本文利用234Th-238U和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对南海北部陆坡海区真光层POC输出通量进行了评估,基于三个航次时间序列站水柱中210Po和210Pb的变化,本文发现颗粒态210Po的活度浓度异常升高与中层生物昼夜垂直迁移(DVM)行为有关。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大气沉降是近海210Po和210Pb的重要来源。东海近岸典型代表区域(上海,2016年7月-2018年4月)单次降雨中多核素(210Po-210Bi-210Pb及7Be)观测结果表明:雨水中210Po-210Bi-210Pb及7Be的活度浓度随降雨量增大急剧降低,四种核素的湿清除过程与降雨的雨滴大小、云内清除和云下清除均有关;210Po-210Bi-210Pb及7Be的湿沉降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四种核素湿沉降通量之间也具有高度相关性,证明了四种核素受相似的湿清除和沉降过程控制;四种核素湿沉降通量与降雨量之间相关性较弱,表明核素的沉降通量不仅受控于降雨量,而且也受其他天气因素和天气过程(台风、梅雨、寒潮事件的发生等)影响。基于极端降雨中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本文观察到210Po/210Pb、210Bi/210Pb和7Be/210Pb的活度比值异常现象,推测来自平流层或上对流层的较“老”的气团会入侵对流层并影响核素的大气沉降通量。综合前期文献,东亚近海区210Po、210Pb和7Be的年均大气沉降通量分别为18.6±4.2、309±182和(1.10±0.45)×103 Bq/m2/yr。在利用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评估东亚海域POC输出通量时,如果不考虑210Po的大气沉降贡献,将会导致评估结果偏低7-44%。(2)本文基于黄海(2015年8月)、长江口及东海(2016年7月和2017年5月)和西北太平洋(2018年5月)的四个航次海水中颗粒态和溶解态210Po和210Pb的活度浓度,综合前期文献数据,从较大空间尺度上绘制了西北太平洋及东中国海区海水中210Po和210Pb的分布。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在不同水体之间的大小顺序为:长江河水>黑潮及西北太平洋海水>近海/陆架区海水。根据东亚近海区210Po和210Pb大气沉降通量并通过构建210Po和210Pb的收支模型,表明大气输入项是东海海区210Pb最重要的来源,占210Pb所有来源的53.3%;210Po的直接大气沉降输入仅占210Po所有来源的3.4%,海水中原位210Pb的衰变生产和外海水输入是东海海区210Po最主要的两个来源,占比分别为48.4%和42.7%;河流输入的210Pb和210Po分别为各自所有来源的8.2%和5.5%。因此,本文认为针对远离河流影响的远海及大洋海区,运用210Po和210Pb进行示踪POC输出通量时,大气沉降贡献将会更加重要而不应该被忽略。通过对比,本文还发现外海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比河口和近岸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具有更高的比活度(Bq/kg-颗粒物)的210Po和210Pb,这表明外海生源颗粒物对210Po和210Pb的颗粒富集作用更显着。东中国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区210Po和210Pb的分配系数(Kd)≥104 m L/g,说明海洋环境中210Po和210Pb对颗粒物具有很强的亲和能力;通过绘制Kd-210Po和Kd-210Pb与颗粒物上POC/TSM比值的关系图,本文发现随着颗粒物上有机碳含量的增加,Kd-210Po和Kd-210Pb均持续增加并且Kd-210Po与Kd-210Pb之间的差异也逐渐变大,这一现象表明210Po和210Pb之间的分馏效应随颗粒物上POC含量的增加而加强;而Kd-210Po始终大于Kd-210Pb,表明210Po对POC具有更强的颗粒物亲和性和生物活性。(3)南海(SCS)北部陆坡海域秋季(2014年10月)、夏季(2015年6月)和春季(2017年3月)水柱中210Po、210Pb和234Th的活度分布表明南海北部水柱真光层存在明显的210Po-210Pb和234Th-238U活度不平衡。基于234Th法(春季10.7±11.1mmol/m2/d,n=7)和基于210Po法估算的POC输出通量(春季4.6±1.9 mmol/m2/d,n=8)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可能与两种核素本身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所示踪过程的时间尺度有关。利用210Po示踪法时,基于Eppley模型估算的POC输出通量(年平均6.5±2.7 mmol/m2/d,n=16)高于基于Buesseler模型估算的POC输出通量(年平均4.0±2.4 mmol/m2/d,n=17)。南海北部陆坡海区POC输出通量(mmol/m2/d)的大小顺序为秋季>春季>夏季(Eppley法估算结果:8.8±2.7>6.3±2.2>4.9±2.0;Buesseler法估算结果:4.8±3.5>4.6±1.9>2.4±1.0),这反映生物碳泵过程存在显着的季节变化。210Po-210Pb和234Th-238U双示踪法估算得到南海北部陆坡海区真光层POC输出通量的全年变化范围为1.0-31.2 mmol/m2/d,该结果与其他技术手段(如沉积物捕集器法)获得的POC输出通量结果比较接近。结合文献中报道的初级生产力数据,本文估算出南海真光层生物碳泵效率(f值)为12.5-17.7%。此外,本文发现白天水柱450 m层颗粒态210Po活度浓度异常升高与中层鱼的昼夜垂直迁移过程有关,这表明颗粒态210Po在示踪中层生物的昼夜垂直迁移过程带来的碳通量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马丽文[6](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与海洋环境参数的海杂波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海杂波特性研究在雷达探测、海面目标检测及微波遥感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基于海洋环境参数和深度学习模型研究不同海域的海杂波特性,建立了海洋环境参数与海杂波特性之间的关联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海域影响海杂波特性的海洋环境参数因子,为不同海域目标探测、不同波段雷达参数选择及性能提升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特色概括如下:1.本文首先基于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大量海洋环境参数数据,分析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海峡的海洋环境参数分布,确定了各海域采样点位置,建立了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参数数据库,为海面建模及电磁散射仿真提供数据支持。2.针对实测海杂波数据有限,无法满足不同海域海杂波特性分析的问题。本文基于海浪谱模型及真实海洋环境参数仿真了不同海域不同时刻的各采样点三维海面,基于电磁散射理论计算了时序仿真海面对应的海杂波时间序列。基于CUDA平台,课题组提出了海面建模并行算法及海杂波时间序列建模并行算法,生成大量海杂波数据,建立了不同海域不同波段雷达仿真海杂波特性数据库。3.雷达探测的海杂波信号中包含同频干扰、目标及噪声等。针对人工提取海杂波有效区域效率低、主观性强及人力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基于轻量级目标检测网络建立了海杂波有效区域提取模型,大大提高了纯净海杂波的提取效率,为海杂波特性分析提供了大量实测纯净海杂波数据。基于仿真及实测海杂波数据,建立了不同海域不同波段的海杂波特性数据库。4.针对海杂波幅度分布类型及参数联合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了联合损失函数,用于训练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海杂波幅度分布类型及参数预测模型。UHF、S及X波段实测海杂波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性能优于基于矩估计及最大似然估计的幅度分布的形状因子及尺度因子预测和K-S检验的幅度分布类型分类。5.传统的海杂波幅度均值模型通常考虑完全发展海面,海杂波幅度均值模型适用范围有限。基于大量不同海情的实测海洋环境参数及海杂波特性数据,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我国海域的海洋环境与海杂波特性(幅度均值、多普勒谱频移及展宽)的线性及非线性关联模型,分析了不同海域不同波段实测海杂波时空相关性,为海杂波抑制提供依据。针对海杂波抑制问题,本文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建立了海杂波归一化幅度预测模型,将预测值与真实值对消实现海杂波抑制,并在频域内分别讨论了纯净海杂波及含目标海杂波抑制结果。6.基于不同海域的海洋环境参数及海杂波特性数据,分析了不同海域不同波段海杂波特性的海洋环境参数影响因素。其中,风速及有效波高是海杂波幅度均值、幅度概率密度函数及多普勒谱展宽的主要影响因素,风向是影响多普勒谱频移方向的主要因素。

聂晓玲[7](2020)在《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研究 ——以青岛和济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气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因其持久性、易迁移性、高生物毒性和高生物富集性等特点,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丰富的汞矿储存加上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我国成为全球人为汞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东部城市地区作为我国人口密度大、工业化程度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人为汞排放量可占全国汞排放量的一半以上,然而目前关于大气汞污染特征和成因的研究却十分有限。由于地理位置、人为活动、污染来源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不同,大气汞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十分复杂且多样。沿海城市地区同时受到密集的内陆人为源和海洋气团的影响,大气成分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沿海地区气态总汞(TGM)的形成和再分配。为了解中国东部地区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选择在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分别开展大气汞的综合观测实验,分析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大气TGM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现状,探讨冬季采暖活动对中国东部城市大气汞污染的贡献,分析海陆风对沿海城市大气汞污染的影响,利用后向气流轨迹模型(HYSPLIT)分析区域输送对大气汞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潜在源区贡献函数(PSCF)分析大气汞的主要排放源区域;结合主因子分析(PCA)和正交矩阵因子分解(PMF),解析大气TGM和颗粒态汞(PBM)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根据事件分析探讨雾霾、沙尘、台风等天气过程中大气汞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特征及海陆风影响研究表明,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范围是0.59~24.46 ngm-3,平均浓度为2.28(±0.87)ngm-3,高于中国邻近开放海域的大气汞浓度,是北半球大气汞背景浓度的1.5倍。从各季节TGM浓度均值来看,呈现为冬季和春季略高于夏季和秋季。TGM浓度对风向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离岸风作用下TGM平均浓度为2.41 ngm-3,相比在向岸风作用下的浓度高约24%。受海陆风以及边界层高度变化影响,青岛沿海大气TGM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清晨出现浓度峰值并在下午15时达到最低值。有海陆风循环的TGM浓度日最低值高于无海陆风循环条件下的最低值。与大气常规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移动燃烧源作为影响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的主要人为排放源,而燃煤电厂是冬季大气TGM的主要贡献者。PSCF分析表明中国东部邻近省市地区人为源排放的区域传输对青岛沿海TGM的浓度变化有着重要影响。(2)济南城区大气TGM浓度特征及采暖影响的研究表明,济南城区大气TGM浓度范围在0.31~46.36 ng m-3之间,平均值为4.91(±3.66)ng m-3,与国内其他内陆城市站点TGM浓度相当,略高于我国沿海城市站点和国外城市站点TGM浓度,远高于北半球背景值和国内高山背景值。一般情况下济南城区大气TGM表现为日出时最高,午后最低,气象条件是这种日变化模式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在空气重污染的情况下,大气TGM主要表现为中午最高,且主要发生在采暖期。冬季采暖是影响济南城区大气汞浓度的一个主要因素,采暖期TGM浓度均值为5.92 ng m-3,是非采暖期间浓度均值的两倍。燃烧排放以及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对济南城区TGM浓度影响较大。济南城区大气TGM受局地污染源分布的影响,山东省西南部众多的工业排放源对济南大气TGM的贡献较大。(3)大气颗粒汞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城区大气颗粒汞主要集中在细颗粒物上,PM1.8以下的细粒子粒径段颗粒汞浓度对∑PHg总浓度的贡献约为60%,PM3.2以下的颗粒汞浓度贡献约占68%。进一步分析济南大气PBM2.5的污染特征,发现PBM2.5平均浓度为452±433 pg m-3,相比2014-2015年观测的PBM2.5浓度下降了 13%,相比国内其他城市仍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比北美和欧洲的观测值高近两个数量级。此外,济南大气PM2.5中的颗粒汞含量远高于山东省煤炭、土壤等中的平均汞含量,表明大气细颗粒物对汞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同时意味着大气颗粒汞的沉降会加重土壤汞的污染。冬季采暖加重了济南城区的颗粒汞污染情况,同TGM类似,济南采暖期PBM2.5浓度均值为599 pg m-3,是非采暖期间均值(291 pg m-3)的两倍。PBM2.5和TGM在采暖期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在非采暖期,二者并不显着相关。PCA分析和PMF源解析进一步表明,采暖期的大气PBM2.5和TGM具有共同的煤炭燃烧源和工业源,而在非采暖期大气PBM2.5与TGM的来源不完全一样,除工业源外,扬尘和生物质燃烧源对PBM2 5影响也较大。(4)本研究在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大气汞观测研究中频繁观测到雾霾、沙尘、台风等天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城区雾霾期间,大气TGM和PBM2.5浓度显着增加。人为排放和静稳天气条件是导致TGM和PBM2.5在雾霾期间大量积累的主要原因,重污染后的雾天可以为PBM2.5的二次形成提供有利条件,雾过程结束后,GEM氧化形成的Hg2+吸附/溶解在颗粒中从而导致颗粒汞浓度升高。与济南城区雾霾不同,青岛沿海的雾霾主要来源于污染区域或经污染区域输送的气团导致大气汞浓度升高,加剧了青岛沿海大气汞污染。研究发现边界层高度升高以及相对清洁的海洋气团可导致雾霾期间大气汞浓度下降30%。与雾霾期间风速相对较低不同,沙尘天气往往伴随着强风和高浓度粗颗粒物,而台风天气伴随着强风和降雨,因此这两个过程对大气汞浓度的影响也不同。在沙尘期间大气TGM和PBM2.5浓度显着降低,而在10-18μm粗粒径段的颗粒汞浓度显着上升。一方面与汞在细粒径和粗粒径颗粒之间的吸附分配有关,另一方面来源于沙漠等地区的大气粗颗粒经过京津冀等污染较重区域也是导致粗粒径段颗粒汞浓度增加的重要原因。在台风登陆前和台风过后,由于东亚污染地区气团的传输以及台风前缘和侧缘的下沉气流导致TGM浓度急剧上升,而在台风过境期间,由于强风和较高边界层的稀释作用以及相对清洁的海洋气团导致TGM浓度急剧下降,平均浓度仅为1.57 ngm-3,相当于TGM的全球背景值。频繁发生的台风事件是导致青岛沿海夏季TGM浓度高值和低值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站点大气汞的观测研究,获得了中国东部地区内陆和沿海城市大气汞的污染水平,阐明了研究区域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发现济南城区的大气细颗粒物对汞的超强富集性及潜在的环境风险。采暖活动对城市大气汞浓度贡献显着,海陆风循环会导致沿海大气汞浓度的攀升。本研究结果为填补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大气汞的研究空白提供数据支撑,对于评估人类活动对大气汞的贡献以及对大气汞污染排放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石勇[8](2020)在《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文中研究说明锋面是重要的中尺度海洋现象,广泛分布于大洋边界流区域,它是性质(温度、盐度和密度等)差异显着的毗邻水体间的界面,对两侧物质的交换起着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大量陆源物质被限制在近岸地区,形成了众多沿岸泥质沉积体。受潮汐、季风、洋流等因素影响,锋面并非稳定存在,尤其在天气尺度上,锋面的快速波动可为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创造时机;而气候态或更长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对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通量产生影响,因而物质的跨锋面物质及锋面外泥区的沉积记录是进行气候变化研究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对细颗粒物质由山东半岛近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源-汇”过程及其对于气候变化响应开展研究。研究步骤如下:(1)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浅地层剖面)揭示北黄海两个泥质沉积的空间特征;(2)通过钻孔的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框架,定量评估各阶段不同来源物质的含量;(3)通过现代过程的环流结构、风场特征等信息,揭示细颗粒物质由山东半岛沿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输运机制。由于陆架地区锋面的广泛分布,近岸物质如何突破锋面的屏障便成为物质扩散过程的关键。本研究的关键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山东半岛近岸物质向外的跨锋面输运。冬季风暴驱动的陆架沉积物再悬浮,使得冬季成为陆架物质扩散的关键时期;但此时,山东半岛周围的沿岸流与外侧的黄海暖流间存在着显着的锋面,抑制着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通过对风场、海表高度及海表悬沙浓度分析发现,冬季风暴可促使黄海暖流与鲁北沿岸流显着增强,两者间锋面随之摆动并诱发了锋面波;风力持续作用下,锋面波的形变加剧直至破碎,进而促使两侧物质发生交换,这是引起山东半岛近岸高悬沙水体向外扩散的动力机制。由于东亚冬季风在北黄海地区强盛且持续时间长(以2017年成山头气象站为例,7级以上西北风的累积时长达56天),大量山东半岛物质可通过跨锋面输运的方式向外扩散,并在风力减弱后的正压作用下向北扩散,这是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的重要物质来源。(2)北黄海西部泥质区物质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跨锋面输运。冬季风暴触发的黄海暖流在地形变浅的约束下,具有上升流性质。对辽东半岛沿岸海表温度分析发现,该上升流可影响到近岸浅水区域,即其可能将北黄海西部泥质区的沉积物输运至此的动力机制。地球化学示踪手段验证了以上推论,且沿岸向西,黄河来源物质的含量逐渐增高,该输运通道在浅地层剖面上得到了反映。通过地球化学指标对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物质来源进一步估算,发现黄河来源物质在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比例介于15.3%–31.2%,即通量为0.55–1.13 Mt/yr,占到由渤海海峡进入北黄海的黄海物质通量的1.38–2.82%,其在黄河入海物质中占比很小,但却能极大地影响辽东半岛沿岸泥区的物质组成。由此来看,冬季风对陆架细颗粒物质的扩散发挥着重要作用;冬季风触发的上升流应广泛分布于宽浅的中国东部陆架,只是该上升流信号容易被水体的垂向混合掩盖,而冬季风触发的上升流为细颗粒物质的向岸输运及泥质沉积的物质多源性提供了可能的动力解释。(3)陆架环流演化对细颗粒物质跨锋面扩散的影响。沉积记录揭示,最大海平面以来,黄海暖流出现的显着的强弱变化,而这些变化与扩散至辽东半岛的黄河物质通量变化具有同步性。结合现代过程中陆架环流演化对锋面位置及强度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陆架环流演化对北黄海物质跨锋面输运强度影响的模式。对于山东半岛东北侧地区,沿岸流与黄海暖流反向,黄海暖流的增强将挤压沿岸水体,流幅的缩减将增强沿岸流,从而有利于冬季风暴触发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辽东半岛一侧的沿岸流与黄海暖流近于同向,黄海暖流的增强将抑制沿岸流的流幅和流速,进而有利于该区的物质沉降。除了长时间尺度的沉积学意义外,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可为外部海域的生态系统提供营养物质,因而物质跨锋面输运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韩国庆[9](2020)在《岛屿对局地海洋动力过程的影响及岛屿尾涡的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岛屿对局地海洋动力过程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1)风吹过岛屿时,受岛屿上山脉的影响,岛屿下游风速减弱,使得上层海水混合变弱,海表温度相对于周边海域偏高,对于海洋来说,这是岛屿通过影响大气流动间接影响海洋;(2)海流绕过岛屿时,在岛屿的下游处会形成尾涡,对海洋来说是岛屿直接影响海洋。本论文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实验室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这两类岛屿影响海洋的物理过程。对于间接影响过程,岛屿会在背风坡诱导暖池的形成。岛屿的大小以及大气要素的不同,对形成的暖池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论文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两种特征风场下岛屿诱导的暖池形成机制:(1)位于稳定信风区的马达加斯加岛,当东风吹过岛屿时,在岛屿西侧风速显着减小,弱化了上层海水混合,使得海表面上混合层深度较浅,底层冷水不易到达海表,同时,岛屿东侧的降水和云量显着大于岛屿西侧,使得岛屿西侧的海表净热通量较大,风场和热通量的综合作用,使得马达加斯加岛西侧海温终年高于岛屿东侧;(2)位于季风区的斯里兰卡岛,受季风的影响,在岛屿的东侧和西侧在夏季和冬季分别会出现季节性暖池。大洋年际信号,如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和印度洋偶极子(IOD)通过调制季风的强度影响斯里兰卡季节性暖池的强度。虽然马达加斯加岛和斯里兰卡岛都可以诱导暖池,但是它们诱导的暖池的大小、暖池出现时间及暖池的强度都不一样。对于直接影响过程,当海流流过岛屿时,在岛屿的下游处会出现岛屿尾涡。本研究利用旋转平台实验和数值模式,分析了岛屿尾涡中反气旋涡的不稳定性。利用法国CORIOLIS旋转实验平台进行的岛屿尾涡实验,对获得的一个反气旋涡完整的生命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该反气旋涡的衰减过程分为缓慢衰减和快速衰减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受两个不同的因素影响:缓慢衰减时期主要是涡旋自身的离心不稳定所导致的;快速衰减时期主要是由于涡-涡相互作用致使涡旋结构遭到了破坏。受实验室实验数据的限制,无法分析涡旋的三维结构,而数值模式可以弥补这个缺点。本文开展了理想岛屿尾涡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涡旋的三维结构,进一步分析了涡旋的稳定性过程,分析表明反气旋涡不稳定会增强垂向混合。本论文的创新点:1)利用卫星遥感资料首次发现斯里兰卡东西两侧季节性暖池;2)利用旋转平台实验结果揭示了引起反气旋涡衰亡的两种机制——涡旋不稳定性和涡-涡相互作用机制;3)利用高分辨率模式揭示了反气旋涡发生不稳定过程中诱导的垂向混合。

寇睿之[10](2020)在《龙目海峡及周边海域上层环流变化及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MITgcm(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模式针对印尼海区设置高分辨率数值实验,模拟再现了2002年1月至6月该海区环流情况。分析结果表明,MITgcm能够模拟出印尼海区的环流情况,对印尼贯穿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ITF)形态进行了详细刻画,龙目、翁拜、望加锡等海峡流量模拟结果与INSTANT等实际观测数据在数值大小和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从MITgcm模式角度验证龙目海区上层环流结构受到望加锡海峡贯穿流(Makassar strait throughflow,MSTF)和卡里马塔海峡贯穿流(Karimata strait throughflow,KSTF)的影响,并且存在季节变化,我们发现前三个月龙目海峡受到主要来自两支贯穿流的共同作用,而在4至6月随着局地季风转向,KSTF转向东流,MSTF成为了影响龙目海峡的主要支流。这一结论从MITgcm模式的温盐变化中得到佐证。本文还基于2002-2016年OFAM(Ocean Forecast Australian Model)模式数据,通过谱分析与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龙目海域上层环流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龙目海峡(Lombok Strait)平均流量占印尼贯穿流总出口流量的15%,呈现出南半球冬强夏弱的特点,具有半年和一年的周期特征。龙目海域上层环流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受到卡里马塔海峡贯穿流和望加锡海峡贯穿流的周期性影响,一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存在结构性差异。该结果与MITgcm模式数据进行对比,MITgcm模拟的环流结构演变整体提前一个月。KSTF(MSTF)为上层龙目海峡带来高温低盐(低温高盐)水团。进一步分析发现局地风场、海底地形和MJO是龙目海域上层环流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UMERICAL SIMULATIONS OF OCEANIC ELEMENTS IN THE SCS AND ITS NEIGHBORING SEA REGIONS FROM JANUARY TO AUGUST IN 1998(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MERICAL SIMULATIONS OF OCEANIC ELEMENTS IN THE SCS AND ITS NEIGHBORING SEA REGIONS FROM JANUARY TO AUGUST IN 1998(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入海径流对长江口浮游植物影响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江口入海径流与海表盐分
        1.2.2 长江口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1.2.3 长江口叶绿素的研究
        1.2.4 不同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在中国近海的应用
    1.3 问题的提出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方法和模式
    2.1 资料介绍
    2.2 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添加径流与营养盐方法
        2.2.1 添加径流与营养盐方法的主要流程
        2.2.2 添加径流与营养盐所需的数据
        2.2.3 添加径流与营养盐的具体算法
    2.3 研究方法及敏感性试验设置
第三章 长江口高分辨率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设置
    3.1 物理模式
    3.2 生态模式
    3.3 两层嵌套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
    3.4 模式验证
        3.4.1 温度、盐分验证
        3.4.2 营养盐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口海表盐分的季节和年际分布特征
    4.1 引言
    4.2 SMOS和 SMAP盐分数据的验证
    4.3 长江口及附近海域SMAP表层盐分与径流的关系
    4.4 长江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分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分辨率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的生态参数调整
    5.1 引言
    5.2 耦合模式中浮游植物的计算过程及五种浮游植物比生长率方程
    5.3 模式验证
        5.3.1 ECCO2 的温度与模式温度对比
        5.3.2 耦合模式计算的叶绿素与卫星产品数据在季节尺度上的对比
        5.3.3 耦合模式计算的叶绿素与卫星产品数据在年际尺度上的对比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与径流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关系
    6.1 引言
    6.2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的季节变化及与长江径流的关系
    6.3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的年际变化及与长江径流的关系
    6.4 模式结果
        6.4.1 模式验证
        6.4.2 长江径流携带的营养盐对叶绿素浓度的贡献
    6.5 结论
第七章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与ENSO的关系及可能的物理机制
    7.1 引言
    7.2 长江口叶绿素与ENSO的关系
    7.3 可能的物理机制
    7.4 模式验证及物理机制分析
    7.5 结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特色与创新点
    8.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术成果
    参与课题
    参与的学术会议
    出国经历
致谢

(2)解析渤黄海开阔海域的海源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海水营养盐结构与富营养化现象
    1.2. 近岸富营养化和近海富营养化
    1.3. 中国海域的富营养化现象
    1.4. 对中国海域富营养化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化
    1.5. 近海开阔海域的氮源与汇
    1.6. 边缘海营养盐的系统内循环
    1.7. 大空间尺度的区域氮环境变异
    1.8. 渤海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1.9.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营养盐分析仪器与方法
    2.3. 名词解释及营养盐单位换算
    2.4. 调查航次情况
    2.5. 文献数据概况
第3章 基于超额氮浓度解析洋流输运的营养盐对渤黄海富营养化的贡献率
    3.1. 渤黄海超额氮的空间分布
    3.2. 影响超额氮浓度的主要因素
    3.3. 渤黄海的海源氮贡献分析
    3.4. 渤黄海超额氮浓度的29年变化趋势
    3.5. 渤黄海1990~2010年间超额氮浓度增加的源解析
    3.6. 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渤海中部营养盐结构及其调控机制
    4.1. 渤海不同区域的营养盐环境
    4.2. 夏季渤海的营养盐来源
    4.3. 渤海中部海域(Zone 4)冬季平衡的营养盐结构
    4.4. 渤海开阔海域冬季营养盐水平和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其生态影响
    4.5. 渤海中部开阔海域DIP的供应
    4.6. 对于渤海中部富营养化成因的新认识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渤海的富营养化缓解与大气污染治理之间的遥相关
    5.1. 2019年秋冬季渤海营养盐
    5.2. 基于超额氮收支的渤海中部氮源解析
    5.3. 渤海中部近年来持续下降的氮磷比及其生态效应
    5.4. 渤海中部2019年冬季的营养盐收支现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重要结果
    6.2. 主要结论
    6.3. 本研究工作对近海富营养化进程的启示
    6.4. 本研究工作对全球海洋氮循环的启示
    6.5. 创新点
    6.6.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孟加拉湾典型上升流变化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洋上升流及其研究意义
    1.2 上升流的类型与形成机制
    1.3 孟加拉湾的地理环境
        1.3.1 地理特征
        1.3.2 海面风场
        1.3.3 海洋环流
        1.3.4 降水和陆地径流
    1.4 印度洋上升流研究概况
    1.5 孟加拉湾上升流研究现状
        1.5.1 印度东部沿岸上升流
        1.5.2 斯里兰卡上升流
        1.5.3 缅甸沿岸上升流
    1.6 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
        2.1.1 SST数据
        2.1.2 叶绿素α浓度数据
        2.1.3 CCMP风场数据
        2.1.4 卫星高度计数据
        2.1.5 OSCAR表层流场数据
        2.1.6 Tropflux热通量数据
        2.1.7 WOA温盐数据
    2.2 方法介绍
        2.2.1 上升流指数计算
        2.2.2 混合层温度收支的计算
        2.2.3 Ekman垂直抽吸速度计算
        2.2.4 IOD事件分类
        2.2.5 ROMS区域海洋模型
        2.2.6 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2013 年斯里兰卡沿岸强上升流事件及其形成机制
    3.1 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气候态分布特征
    3.2 2013 年的强上升流事件
    3.3 2013 年上升流变异的动力机制
    3.4 赤道远地强迫对2013 年强上升流事件的可能作用
    3.5 2013 年上升流的数值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年际变化
    4.1 上升流年际变化与IOD事件的联系
    4.2 上升流对IOD事件响应的动力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缅甸西部曼昂岛春季上升流的时空变化
    5.1 缅甸西部曼昂岛上升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5.2 曼昂岛上升流季节演变的动力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中国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气气溶胶粒子在大气系统中的作用
    1.2 大气气溶胶对激光和红外辐射传输的影响
        1.2.1 激光传输
        1.2.2 红外辐射
    1.3 海洋大气气溶胶粒子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海洋大气气溶胶的研究进展
        1.4.2 近海大气气溶胶模型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研究目标与意义
第2章 大气气溶胶的微物理与光学特性
    2.1 大气气溶胶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
        2.1.1 大气气溶胶的种类
        2.1.2 大气气溶胶粒子基本性质
    2.2 大气气溶胶粒子的谱分布
        2.2.1 大气气溶胶粒子谱的特征参量
        2.2.2 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函数
    2.3 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质
        2.3.1 气溶胶光学厚度
        2.3.2 散射相函数
        2.3.3 单次散射反照率
    2.4 大气气溶胶的测量技术
        2.4.1 级联撞击器
        2.4.2 光学粒子计数器
        2.4.3 浊度计
        2.4.4 激光雷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海大气气溶胶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3.1 近海区域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实地观测
        3.1.1 研究区域
        3.1.2 观测试验
    3.2 黄海、南海海域近海大气气溶胶模型的构建
        3.2.1 模型构建基础
        3.2.2 气象参数对大气气溶胶的影响
        3.2.3 近海气溶胶模型的构建
    3.3 近海大气气溶胶微物理与光学特性预测研究
        3.3.1 近海大气气溶胶微物理特性
        3.3.2 近海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
    3.4 近海气溶胶模型预测能力的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海近海大气气溶胶季节性变化
    4.1 黄海近海不同季节气象参数变化特征
    4.2 黄海近海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分布季节变化特征
    4.3 黄海近海不同季节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分布预测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海大气气溶胶卫星产品评估研究
    5.1 星载遥感与地基观测数据
        5.1.1 Himawari-8静止卫星遥感数据
        5.1.2 AERONET站点数据
    5.2 Himawari-8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评估
        5.2.1 时空匹配方法
        5.2.2 评估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小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核素大气沉降过程及其对上层海洋POC输出通量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地球碳循环
        1.1.2 海洋生物碳泵
    1.2 POC输出通量的测定方法
    1.3 海洋环境中利用~(234)Th-~(238)U和~(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示踪POC输出通量
        1.3.1 海洋环境中的~(234)Th-~(238)U和~(210)Po-~(210)Pb的分布及活度不平衡现象
        1.3.2 ~(234)Th-~(238)U和~(210)Po-~(210)Pb核素对示踪海洋POC输出通量的相关研究进展
    1.4 核素大气沉降通量研究的重要性
    1.5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1.6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东海近岸区域——上海地区
        2.1.2 东中国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区
        2.1.3 南海及北部陆坡区
    2.2 研究方法
        2.2.1 主要仪器装置和化学试剂
        2.2.2 ~(210)Po和~(210)Bi镍片自沉积法的条件优化
        2.2.3 雨水样品中~(210)Po-~(210)Bi-~(210)Pb及~7Be的联合分析流程
        2.2.4 海水样品中~(210)Po、~(210)Pb及~(234)Th的联合分析流程
第三章 东海近岸降雨过程中的典型核素(~(210)Po、~(210)Bi、~(210)Pb和~7Be)及其示踪意义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雨水中~(210)Po、~(210)Bi、~(210)Pb及~7Be活度浓度
        3.3.2 ~(210)Po/~(210)Pb、~(210)Bi/~(210)Pb及~7Be/~(210)Pb的活度比值
    3.4 讨论
        3.4.1 ~(210)Po、~(210)Bi、~(210)Pb及~7Be的清除过程及影响因素
        3.4.2 ~(210)Po、~(210)Bi、~(210)Pb及~7Be湿沉降过程:通量大小及影响因素
        3.4.3 利用~(210)Po/~(210)Pb、~(210)Bi/~(210)Pb及~7Be/~(210)Pb活度比值捕捉平流层入侵现象
        3.4.4 东亚地区及海区~(210)Po、~(210)Bi、~(210)Pb及~7Be大气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
        3.4.5 ~(210)Pb大气沉降通量的变化对评估东亚海区POC输出通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北太平洋及东中国海~(210)Po和~(210)Pb的分布、分配、分馏行为及源汇格局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表层海水TSM和 POC浓度分布
        4.3.2 表层海水~(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分布
    4.4 讨论
        4.4.1 ~(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分布的特征
        4.4.2 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和组成对~(210)Po及~(210)Pb分配系数的影响
        4.4.3 ~(210)Po和~(210)Pb的源汇格局及收支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示踪剂法(~(234)Th-~(210)Po)示踪南海北部POC输出通量及中层鱼昼夜垂直迁移行为
    5.1 引言
    5.2 航次概况
    5.3 结果
        5.3.1 秋季航次水文参数、POC及~(210)Po和~(210)Pb浓度的垂向分布
        5.3.2 夏季航次水文参数、POC及~(210)Po和~(210)Pb浓度的垂向分布
        5.3.3 春季航次水文参数、POC、~(210)Po、~(210)Pb和~(234)Th浓度的垂向分布
        5.3.4 ~(210)Po、~(210)Pb昼夜变化与渔业声学回波影像结果
    5.4 讨论
        5.4.1 海水中溶解态~(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异常升高的可能原因
        5.4.2 真光层~(234)Th、~(210)Pb和~(210)Po的清除速率及迁出通量
        5.4.3 基于~(210)Po和~(234)Th估算真光层POC输出通量
        5.4.4 对比~(210)Po和~(234)Th法估算的南海真光层POC输出通量
        5.4.5 不同方法估算的南海海洋真光层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对比
        5.4.6 颗粒态~(210)Po与中层生物(鱼)昼夜垂直迁移活动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不足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6)基于深度学习与海洋环境参数的海杂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洋环境参数监测及海杂波测量试验
        1.2.2 时变海面几何建模
        1.2.3 海杂波有效区域提取及幅度分布参数估计方法
        1.2.4 海杂波抑制方法研究
        1.2.5 深度学习模型及其在海杂波信号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1.4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参数及实测海杂波数据库
    2.1 引言
    2.2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参数分布及数据库
        2.2.1 中国各海域范围及特征
        2.2.2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参数分布特征
        2.2.3 不同海域典型采样区域选择及海洋环境参数数据库
    2.3 不同海域不同波段雷达海杂波数据
        2.3.1 加拿大IPIX雷达及海杂波数据
        2.3.2 黄海青岛附近海域UHF及S波段雷达及海杂波数据
        2.3.3 黄海烟台附近海域X波段雷达及海杂波数据
        2.3.4 南非Fynmeet雷达及海杂波数据
    2.4 海杂波特性
        2.4.1 幅度均值
        2.4.2 幅度分布
        2.4.3 多普勒谱特性
        2.4.4 时空相关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浪谱及三维海面几何建模
    3.1 引言
    3.2 海谱及方向分布函数
        3.2.1 国内外典型海谱模型
        3.2.2 方向分布函数
        3.2.3 海浪谱模拟
    3.3 线性海面几何建模
        3.3.1 基于线性叠加法的海面建模
        3.3.2 基于CUDA的三维海面并行建模
    3.4 海杂波时间序列建模
        3.4.1 多尺度海面电磁散射模型
        3.4.2 基于CUDA的海杂波时间序列并行建模
    3.5 不同海域仿真海杂波时间序列及特性分析
        3.5.1 不同海域仿真海杂波时间序列
        3.5.2 不同波段仿真海杂波特性分析及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测海杂波有效区域检测
    4.1 引言
    4.2 实测海杂波数据采集
        4.2.1 雷达定标技术
        4.2.2 对海数据采集原理
    4.3 实测海杂波有效区域定义
    4.4 实测海杂波有效区域检测方法
        4.4.1 人工检测有效区域
        4.4.2 基于轻量级目标检测网络的海杂波有效区域智能检测
    4.5 海杂波有效区域检测结果及分析
        4.5.1 海杂波有效区域数据集
        4.5.2 有效区域检测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海洋环境参数的海杂波特性预测
    5.1 引言
    5.2 NRL-MSINN模型及散射系数预测
        5.2.1 海洋环境参数及纯净海杂波散射系数数据集构建
        5.2.2 NRL-MSINN模型
        5.2.3 海杂波散射系数预测结果及分析
    5.3 海杂波幅度分布类型及参数联合预测
        5.3.1 海杂波幅度分布参数的传统估计方法
        5.3.2 海杂波幅度分布类型及参数的联合预测方法
        5.3.3 实测海杂波幅度分布类型及参数联合预测结果与分析
    5.4 基于实测海洋环境参数的海杂波多普勒谱特性预测
        5.4.1 实测海洋环境参数及海杂波多普勒谱特性分布
        5.4.2 多普勒谱特性预测结果分析
    5.5 实测海杂波时空相关性分析
        5.5.1 不同海域不同雷达波段实测海杂波时间相关性
        5.5.2 不同海域不同雷达波段实测海杂波空间相关性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同海域多波段海杂波抑制
    6.1 引言
    6.2 传统海杂波抑制方法
        6.2.1 循环对消法
        6.2.2 子空间分解类海杂波抑制方法
    6.3 不同波段海杂波的LSTM预测模型及海杂波抑制原理
        6.3.1 海杂波预测准则及抑制原理
        6.3.2 不同波段海杂波归一化幅度预测模型
    6.4 海杂波归一化幅度预测和抑制结果及分析
        6.4.1 第一距离门海杂波归一化幅度预测结果及分析
        6.4.2 不同距离门海杂波归一化幅度预测结果及分析
        6.4.3 海杂波抑制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海域不同波段海杂波特性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估
    7.1 引言
    7.2 海杂波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7.2.1 海杂波幅度均值影响因素分析
        7.2.2 海杂波幅度分布形状因子影响因素分析
        7.2.3 海杂波多普勒谱影响因素分析
    7.3 不同海域不同波段海杂波特性影响因素评估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研究 ——以青岛和济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及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1.2 大气汞的来源和持续排放
        1.1.3 大气汞的形态对其迁移转化有着重要影响
    1.2 大气汞的观测研究进展
        1.2.1 大气汞监测网络
        1.2.2 大气汞的空间分布研究
    1.3 大气汞的时间变化规律研究
        1.3.1 年际变化规律
        1.3.2 季节变化规律
        1.3.3 日变化规律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观测实验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采样站点选择
        2.1.1 沿海城市站点-青岛
        2.1.2 内陆城市站点-济南
    2.2 大气汞的采样分析方法
        2.2.1 大气气态总汞的监测
        2.2.2 颗粒汞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
    2.3 大气常规污染物监测和气象参数的获取
    2.4 数据处理及模型应用
        2.4.1 主因子分析法
        2.4.2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
        2.4.3 HYSPLIT气流轨迹模型
        2.4.4 潜在源区贡献函数模型
        2.4.5 统计分析
第3章 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特征及海陆风影响
    3.1 青岛TGM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
        3.1.1 总体污染特征
        3.1.2 季节变化特征
        3.1.3 研究站点比较
    3.2 海陆风对青岛大气TGM的影响
        3.2.1 海风和陆风情况下TGM浓度特征
        3.2.2 海陆风对TGM日变化的影响
    3.3 区域污染源输送的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济南城区大气TGM浓度特征及采暖影响
    4.1 济南大气TGM的浓度特征
        4.1.1 总体污染特征
        4.1.2 季节变化特征
        4.1.3 浓度水平分析
    4.2 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4.2.1 一般情况下TGM的日变化特征
        4.2.2 污染情况下TGM的日变化特征
    4.3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大气汞的污染来源解析
        4.3.1 TGM浓度变化的潜在影响因素
        4.3.2 大气TGM的当地潜在来源
        4.3.3 区域传输对济南大气汞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颗粒汞污染特征及其与TGM相关性研究
    5.1 大气颗粒汞的粒径分布特征
        5.1.1 分粒径颗粒汞浓度
        5.1.2 颗粒汞含量的粒径分布特征
    5.2 大气细颗粒汞的污染特征
        5.2.1 时间序列及浓度水平
        5.2.2 PM2.5中汞含量及影响因素
        5.2.3 冬季采暖对PBM_(2.5)的影响
    5.3 大气细颗粒汞与TGM的相关性及其来源
        5.3.1 PBM2.5与TGM相关性
        5.3.2 大气PBM_(2.5)的主因子分析
        5.3.3 大气PBM_(2.5)的来源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天气过程对大气汞浓度的影响
    6.1 雾霾
        6.1.1 雾霾事件济南大气汞的变化特征
        6.1.2 雾霾事件青岛大气汞的变化特征
    6.2 沙尘
        6.2.1 沙尘期间大气汞浓度变化特征
        6.2.2 沙尘对大气颗粒汞粒径分布的影响
    6.3 台风
    6.4 本章小结
第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附件

(8)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部陆架区泥质沉积的形成与演化
        1.2.2 中国东部陆架区东亚季风的反演
        1.2.3 中国东部陆架锋面及其沉积和生态效应
        1.2.4 中国东部陆架物质的跨锋面输运
    1.3 待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工作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风场
    2.3 潮汐
    2.4 环流
    2.5 底质类型
    2.6 泥质沉积的物质来源
3 材料与方法
    3.1 野外工作
    3.2 室内工作
        3.2.1 粒度测试
        3.2.2 AMS~(14)C测年
        3.2.3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3 端元含量计算
    3.4 遥感数据分析
        3.4.1 海平面高度
        3.4.2 海表温度及锋面计算
        3.4.3 海表悬沙浓度
4 北黄海西部泥区与辽东半岛东岸泥区泥区地层结构的空间特征及联系
    4.1 沉积相及地层年代
    4.2 柱状样粒度组成的垂向变化
    4.3 浅地层剖面的空间结构
        4.3.1 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
        4.3.2 辽东半岛东岸泥质沉积
    4.4 北黄海泥质沉积间的联系
    4.5 本章小结
5 北黄海西部与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物源辨析
    5.1 泥质沉积的粒度特征
    5.2 泥质区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1 平面分布特征
        5.2.2 垂向分布特征
    5.3 讨论
        5.3.1 泥质区的物源辨析
        5.3.2 泥质区不同来源沉积物的分布
    5.4 本章小结
6 细颗粒沉积物由山东半岛北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关键过程:跨锋面输运
    6.1 冬季风暴在北黄海的特征
    6.2 海平面异常对冬季风暴的响应
    6.3 水体特征参数分布对水团流动的响应
        6.3.1 水体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
        6.3.2 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
    6.4 讨论
        6.4.1 山东半岛北岸沉积物跨锋面离岸输运
        6.4.2 辽东半岛东岸沉积物跨锋面向岸输运
        6.4.3 辽东半岛东岸泥区沉积物跨锋面输运通量估算
    6.5 本章小结
7 跨锋面强度变化的沉积环境效应
    7.1 泥质区沉积环境演化及其沉积记录
        7.1.1 泥质区沉积速率的变化
        7.1.2 物质来源的阶段性变化
        7.1.3 沉积环境演化记录
    7.2 全新世以来黄海暖流及东亚冬季风的演化
    7.3 物质跨锋面输运的沉积环境效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博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9)岛屿对局地海洋动力过程的影响及岛屿尾涡的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岛屿对局地海洋动力过程的影响
    1.2 间接影响——岛屿诱导的暖池
    1.3 直接影响——岛屿诱导的涡旋
        1.3.1 深水岛屿尾流和浅水岛屿尾流
        1.3.2 岛屿尾流涡旋的不稳定性
    1.4 研究科学问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2.1 数据介绍
        2.1.1 卫星数据介绍
        2.1.2 再分析数据介绍
    2.2 数值模式介绍
    2.3 旋转平台实验室实验介绍
    2.4 涡旋探测方法介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达加斯加岛诱导的莫桑比克海峡暖水团
    3.1 研究背景
    3.2 数值模式设置
    3.3 马达加斯加岛诱导的莫桑比克海峡暖水团时空分布特征
    3.4 莫桑比克海峡暖水生成机制
        3.4.1 风场的影响
        3.4.2 热通量的影响
        3.4.3 混合层的影响
    3.5 莫桑比克海峡暖水团热收支
        3.5.1 温度收支计算
        3.5.2 莫桑比克海峡内涡旋的作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斯里兰卡岛诱导的季节性暖池
    4.1 研究背景
    4.2 斯里兰卡岛诱导的季节性暖池时空分布特征
    4.3 斯里兰卡季节性暖池生成机制
        4.3.1 风的影响
        4.3.2 背景流的影响
        4.3.3 降水的影响
        4.3.4 热通量的影响
    4.4 斯里兰卡季节性暖池热收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岛屿诱导的尾涡的稳定性分析——旋转水池实验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室实验中涡旋的统计特征
        5.2.1 参数介绍
        5.2.2 生成涡旋的统计特征
    5.3 岛屿尾涡反气旋涡的生命演化
        5.3.1 反气旋涡的演化特征
        5.3.2 内因——离心不稳定影响涡旋缓慢衰减
        5.3.3 外因——涡-涡相互作用影响涡旋迅速衰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岛屿诱导的尾涡的稳定性分析——数值模式试验
    6.1 研究背景
    6.2 模式设置
    6.3 岛屿尾流涡旋的演化过程
    6.4 反气旋涡不稳定诱导的垂向扰动
    6.5 反气旋涡不稳定性的动力分析
        6.5.1 轴对称涡旋的基本方程组
        6.5.2 扰动方程的零阶近似方程及热成风关系
        6.5.3 扰动方程
        6.5.4 涡动能能量收支
        6.5.5 反气旋涡的涡动能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符号列表
致谢
作者简介

(10)龙目海峡及周边海域上层环流变化及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ITF研究现状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介绍
        2.1.1 OFAM数据介绍
        2.1.2 通用数据介绍
    2.2 MITgcm模式介绍
    2.3 方法介绍
        2.3.1 海峡通量计算方法
        2.3.2 谱分析
        2.3.3 相关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MITgcm模式实验验证
    3.1 MITgcm实验设置
    3.2 模式结果验证与讨论
        3.2.1 印尼海区MITgcm数据表现
        3.2.2 龙目海区上层环流结构季节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OFAM数据结果分析
    4.1 印尼海区OFAM数据表现
    4.2 龙目海区上层环流结构季节特征
        4.2.1 龙目海区上层流场季节变化特征
        4.2.2 龙目海区上层温盐场季节变化特征
    4.3 龙目海区上层环流季节特征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UMERICAL SIMULATIONS OF OCEANIC ELEMENTS IN THE SCS AND ITS NEIGHBORING SEA REGIONS FROM JANUARY TO AUGUST IN 1998(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入海径流对长江口浮游植物影响的模拟研究[D]. 吴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解析渤黄海开阔海域的海源氮[D]. 郑力文. 山东大学, 2021(11)
  • [3]孟加拉湾典型上升流变化特征及其机理研究[D]. 李禹辉.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1(02)
  • [4]中国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D]. 潘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核素大气沉降过程及其对上层海洋POC输出通量研究的启示[D]. 钟强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6]基于深度学习与海洋环境参数的海杂波特性研究[D]. 马丽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7]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研究 ——以青岛和济南为例[D]. 聂晓玲. 山东大学, 2020
  • [8]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D]. 石勇. 南京大学, 2020
  • [9]岛屿对局地海洋动力过程的影响及岛屿尾涡的稳定性分析[D]. 韩国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10]龙目海峡及周边海域上层环流变化及影响机制[D]. 寇睿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标签:;  ;  ;  ;  ;  

1998年1月至8月南海及周边海域海洋元素数值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