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QT 综合征家族的遗传图谱

长 QT 综合征家族的遗传图谱

一、长QT综合征一家系的遗传学定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1](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2](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果冯冯[3](2020)在《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短QT综合征模型的建立与药物筛选》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是一种极其罕见,异源基因遗传的心脏离子通道病,该病以心电图上QT间期、心室及心房不应期的明显缩短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可以引起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SQTs具有家族遗传性,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临床上缺少特效药物,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现已有6种SQTs亚型被发现,其中1型、2型及3型均与钾离子通道的功能性改变有关。KCNH2(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subfamily H member 2)基因是最早被确认的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但还没有较为完整的研究去阐述为何KCNH2突变会引发SQTs,目前仍未发现针对此种位点突变的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基于之前的研究及文献报道,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建立SQTs病人特异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模型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并通过i PSCs衍生的心肌细胞进行靶向药物的筛选。研究方法本课题成功入组了1例携带KCNH2 T618I位点突变的SQTs患者以及2例健康受试者,并建立了SQTs病人特异性i PSCs及健康受试者的正常i PSCs,同时获得了病人特异性的i PSCs衍生的心肌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i PSCs-CMs);为了后续实验中采用更为严格的对照,本研究应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在SQTs患者的i PSCs水平上进行T618I突变的定点校正,期望得到与患者的突变基因相同位点的等位正常基因i PSCs。基于三组i PSCs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通过详细比较健康受试组(正常组)、SQTs患者(病人组)及等位基因校正组(校正组)的功能学差异,如细胞形态学,电生理特征等,揭示了病人组心肌细胞的功能学表型,从而建立SQTs疾病模型;2)详细检测病人组的离子通道改变,包括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及钾离子、钠离子及钙离子通道的检测,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3)通过分子学实验方法,检测分子水平上三组的蛋白表达是否具有改变,从而解释离子通道的改变;4)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RNA-Seq analysis)找到与SQTs疾病产生相关的位点基因,从而确定离子通道的改变是否与基因的改变有关;5)基于对临床治疗SQTs常用药物的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应用病人特异性的i PSCs-CMs进行靶向药物的筛选。研究结果在获得了SQTs患者皮肤样本后,应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建立了正常组及病人组的i PSCs,同时应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对病人组的i PSCs进行T618I突变的定点校正,从而得到校正组i PSCs。基于对三组i PSCs的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应用i PSCs特异性标志物SOX2、NANOG、OCT4及SSEA4进行免疫染色,结果显示三组i PSCs均有明显干性。2)应用小分子化合物的定向分化方法,将对照组、病人组及校正组i PSCs分化为心肌细胞,再应用心肌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TNNT2和α-actinin进行心肌细胞的免疫染色;应用心室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MLC2v和心房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MLC2a对三组心肌细胞进行免疫染色,结果显示,在不同组中细胞的大小、心室及心房肌细胞的比例以及肌丝纹理排列并无显着性差异。3)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对三组i PSCs-CMs的动作电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和校正组相比,病人组的心肌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心律不齐、心率加快,动作电位时程(AP duration,APD)显着缩短;同时为了确定在病人组i PSCs-CMs中发现的异常动作电位表型是否是由KCNH2突变引起的功能性增强所致,应用特异性钾离子通道激动剂PD-118057进行对照组i PSCs-CMs的瞬时加药实验,对照组i PSCs-CMs的APD缩短程度与病人组i PSCs-CMs相似。4)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对校正组和病人组i PSCs-CMs的钾离子、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和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s)密度显着增大,钠离子电流和钙离子电流明显增大。5)应用膜蛋白表达检测实验对校正组和病人组i PSCs-CMs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的膜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病人组的钾离子(KCNH2)和钠离子的膜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说明钾电流和钠电流的改变可能与膜蛋白的改变有关。6)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和RNA-Seq分析对校正组和病人组的14个可能影响离子通道表达改变的基因进行m RNA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影响钾离子、钠离子和钙离子通达表达的多个基因均有明显的变化,这与之前的电生理及膜蛋白检测的实验结果相吻合。7)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病人组i PSCs-CMs进行奎尼丁和短肽蝎毒素Bm KKx2的瞬时加药实验,结果显示奎尼丁和短肽蝎毒素Bm KKx2可以有效的延长病人组的APD;应用分子学实验技术构建KCNH2突变质粒和T618I特异位点突变质粒,并对HEK 293细胞系进行瞬时转染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记录两组细胞的IKr电流,并对T618I特异位点突变组进行短肽蝎毒素Bm KKx2的瞬时加药实验,结果显示Bm KKx2可以显着增加其电流密度,因此,Bm KKx2可能是针对T618I位点突变的靶向药物。结论本研究证明,因为功能获得突变KCNH2 T618I而引起的SQTs可以由患者特异性的i PSCs-CMs体现疾病的表型,这些实验结果将有助于阐明SQTs的发病机制。同时,发现短肽毒素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从而研发出针对SQTs的靶向药物。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4](2016)在《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前言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非持续性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与心室颤动(室颤)。结构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但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并非少见。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可以毫无症状, 也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 甚至心脏性猝死(SCD)。一些患者可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 而在另一些患者, 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是心脏异常

曹克将,陈明龙,江洪,姚焰,王祖禄,吴书林,杨新春,薛玉梅,李学斌,洪葵[5](2016)在《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简称室早)、非持续性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扑动(简称室扑)与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结构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但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并非少见。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以毫无症状,也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心脏性猝死。一些患者可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而在另一些患者,室性

周慧[6](2013)在《长QT综合征的分子遗传致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的发现及研究进展,更新了人们对许多疾病致病机制的认识。离子通道病的遗传学研究是当今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的前沿与热点。过去的20年,随着心脏离子通道病的基础-临床转化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已极大改变了临床医生对这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困境。如发现了一些编码心脏离子通道及相关蛋白的基因突变可导致多种遗传性心律失常,包括长QT综合征(LQTS)、短QT综合征(SQTS)、Brugada综合征等,并解析了其相关分子机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理想的基因检测可以判别患者的危险分层,尤其是明确家族成员中携带基因突变的高风险“沉默”患者。但需要认识到,基因测试可以揭示患者基因组序列变化,但判别突变是否为患者疾病的临床病因依旧是一个极大挑战。遗传性LQTS是最常见亦是最早发现的心脏离子通道病,由遗传基因突变而引起的一种心肌复极延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与之继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发作性晕厥和心原性猝死(SCD)。LQTS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显着进展,根据其致病基因发现的先后顺序,分为13种基因型。自Keating等对LQTS做出开创性的发现以来,KCNQ1,KCNH2,SCN5A基因的特异性突变被确定为LQTS基因缺陷的基础。除遗传因素外,某些药物、电解质紊乱、器质性心脏病、体温异常、代谢紊乱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均可通过素影响心脏离子通道功能,而影响心肌细胞的复极化过程而导致QTc延长,以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 P)和室颤(VF),甚至SCD,称之为获得性LQTS。此外,年龄、性别因素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获得性LQTS因恶性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是院内SCD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LQTS致病基因的发现是心血管疾病遗传研究领域一个里程碑的研究成果,不同基因型LQTS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显着差异,猝死风险不一。在某些情况下,突变“热点(hot spots)”可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尽管这些研究结果可用于引导基因治疗但存在一定困难,由于携带同一致病突变的家系成员的外显率不一致,临床表型可存在显着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基因修饰引起了表型的改变。许多基因可影响心肌细胞复极化过程,影响相同LQTS致病基因携带者的临床表型。LQTS致病基因的发现是了解心肌细胞正常复极化过程分子机制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可辅助指导LQTS新疗法的筛选,亦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心律失常致病机制,为患者最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除基因突变,一些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亦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功能发生变化。这些SNPs单独表达或许并不影响离子通道的表达、跨膜转运和电生理特性,可能通过基因内互补作用调节基因突变对离子通道的作用,增加突变携带者的患病风险及加重其临床表型。在获得性QT间期延长因素作用下,SNPs可进一步加重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类似“多次打击学说”,导致复极储备能力显着下降而引起QT间期延长。故SNPs可显着增加遗传性和获得性LQTS的遗传易感性。SNPs存在显着的种族和地区差异,因此,了解国人LQTS及易感人群SNPs有助于指导临床风险分层和个体化治疗,预防高危患者SCD。目的:我国已发现包括KCNQ1、KCNH2、SCN5A、KCNE1、KCNJ5在内的5个LQTS致病基因共43个基因突变,为了进一步完善国人LQTS致病基因突变数据库,为国人LQTS基因筛查奠定理论基础,及解析国人LQTs综合征致病基因突变的特征性,本课题拟以临床体表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患者及其家系成员为研究对象,应用遗传检测技术寻找基因突变,探讨其电生理致病机制、基因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与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揭示遗传性LQTS的遗传致病机制。材料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及实验标本:收集体表心电图QT间期延长患者临床资料,排外温度、电解质异常及某些药物因素等所致复极化异常引起的QT间期延长。采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标本。随访:对本研究收集的LQTS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了解其治疗情况和恶性心血管事件。基因检测:对所采集的外周血,应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其全基因组DNA,设计遗传性LQTS13个已知致病基因及候选基因KCNA5(KV1.5)、KCND3(KV4.3)、KCNE2(Mi RP1)、KCNJ12(Kir2.2)、KCNJ11(Kir6.2)、KCNJ8(Kir6.1)、KCNJ4(Kir2.3)及KCNJ3(Kir3.1)的外显子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候选致病基因的外显子序列,PCR扩增所得产物进行纯化,纯化产物直接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 Gen Bank中BLAST程序进行同源性比较,对所发现的基因变异体与200例同种族背景正常人群相同基因测序结果进行比对,以明确所发现变异为基因突变或多态性,并分析突变类型及有无氨基酸改变。定点诱变及细胞转染:根据突变位点的碱基序列设计诱变引物,应用重组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诱导,PCR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以明确定点诱变是否成功及正确。将携带野生型基因序列、定点突变的基因序列的质粒分别导入pc DNA3.1+细胞表达载体,对突变质粒进行测序验证,确定克隆是否成功,从而筛选出阳性克隆。对SCN5A基因突变,将脂质体与野生型质粒或突变SCN5A质粒转染入人胚肾293细胞(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 cells,HEK293),简称HEK 293细胞,重组基因进行稳定表达。应用同样的方法,将野生型及突变型KCNQ1质粒分别转染入经SV40病毒基因转化的非洲绿猴肾成纤维细胞系(African green monkey kidney derived cell line),简称COS-7细胞,重组基因进行稳定表达。膜片钳技术功能分析:已转染了野生型质粒或突变质粒的HEK293细胞及COS-7细胞于37℃培养箱中分别培养24、48小时。应用膜片钳电生理技术,在全细胞模式下,分别记录野生型、突变型离子通道的电流变化。分析比较野生型、突变型离子通道的电流特征及活性动力学特征,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研究结果:1、临床资料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9例LQTS先证者,男性3人,女性6人,年龄1187岁,其中3个LQTS家系,共20人。通过临床资料对比发现,(1)基因突变先证者发病年龄明显小于无基因突变患者(31.8±8.82 VS 49.11±8.65,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2)基因突变先证者与无基因突变患者的平均PR间期(156ms±18.33ms VS 170ms±19.15ms)、平均QRS间期(92ms±8ms VS 115ms±23.63ms)、平均Tp Te时限(176ms±19.39ms VS 200ms±31.62ms,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基因突变先证者的平均QTc(578.92ms±38.18ms VS541.98ms±42.38ms)呈现较长趋势。2、遗传基因检测在9个LQTS先证者中,发现5位患者携带5个不同基因突变,3个为SCN5A基因突变,分别为V411M、S705F和R1846H;2个KCNQ1基因突变分别为R380S和W305L。其中,SCN5A基因R1846H突变和KCNQ1基因W305L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9例临床诊断LQTS患者,基因突变率高达55.56%(2个LQT1,3个LQT3)。基因突变先证者家系成员的突变携带率为41.18%。共发现7个基因的26个SNPs,包括(1)9个SCN5A基因SNPs:A29A、704+21C<T、P336P、1141-3C>A、1339-24G>A、H558R、P1089L、R1192Q和D1818D;(2)9个KCNJ12基因SNPs:S15L、R39Q、R40H、R81R、I100V、R118V、P156L、Q192H和G216G;(3)3个KCNQ1基因SNPs:S546S、1591+36A>G和1686+114T>G;(4)1个KCNJ2基因SNP:L382L;(5)1个KCND3基因SNP:1107+15C>A;(6)1个KCNA5基因SNP:R550R;(7)2个KCNJ11基因SNPs:A190A和V337I。KCNJ12-R118V和KCNA5-R550R为首次报道。除SCN5A-D1818D,9位LQTS先证者SNPs发生率高于本研究同地区、种族健康人群对照组。无突变先证者SCN5A-P336P发生概显着高于CSAgilent报道。无突变先证者KCNQ1-S546S发生率显着高于本研究对照组、亚洲和欧洲人群概率。本研究LQTS先证者发生SCN5A-H558R、SCN5A-1089L、SCN5A-R1192Q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CBI-SNP-Geneview未见相关报道。3、细胞电生理检测结果SCN5A基因突变对Nav1.5通道的作用:(1)电流密度-电压关系显示,SCN5A基因V411M、S705F和R1846H突变均使Nav1.5通道发生功能增强性改变。与野生型相比,V411M、S705F和R1846H突变电流峰值分别增加1.28倍、46%和5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稳态激活曲线(SSA)结果显示,测试脉冲在-50mv时,V411M突变Nav1.5通道激活百分比显着高于野生型(85.00%±7.43%VS 41.50%±2.6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705F和R1846H突变不改变Nav1.5通道的SSA曲线;(3)稳态失活曲线(SSI)显示,V411M和R1846H突变不改变Nav1.5通道的SSI,电压在-110m V到-70m V范围时,S705F使Nav1.5通道SSI曲线左移,标准电流减少(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CNQ1基因突变对Kv7.1通道的作用:R380S突变致Kv7.1通道功能丧失。与野生型相比,从-50 mv始,随测试脉冲电压增加,R380S突变Kv7.1通道电流显着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野生型相比,R380S突变不改变Kv7.1通道的SSA特性。讨论:LQTS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其致病基因的发现是了解心肌细胞正常复极化过程分子机制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不仅有助于LQTS的基因诊断,而且可指导开发新的治疗措施。不同基因型LQTS的遗传背景不同,临床表型也有很大的差异。除遗传因素外,各种可导致QT间期延长的后天因素亦是获得性LQTS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且各种易感因素具有累加作用,危险因素越多,患病风险及SCD风险越高。获得性LQTS因恶性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是院内SCD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在9例不同家系来源的先证者中发现5例先证者携带5个不同基因突变,3个SCN5A基因杂合错义突变,分别为V411M、S705F和R1846H;2个KCNQ1杂合错义基因突变,R380S与W305L。其中,SCN5A-R1846H突变与KCNQ1-W305L突变均为国际首次报道。电生理研究发现,SCN5A基因V411M、S705F和R1846H突变使Nav1.5离子通道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增强性改变,KCNQ1基因R380S突变导致Kv7.1离子通道功能显着丧失。基因突变先证者发病年龄明显小于无基因突变先证者,其平均QTc有大于无基因突变患者的趋势。不同LQTS患者遗传背景不同,临床表现亦可有很大差异。致病基因是临床表型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基因突变的位置亦可影响临床表型的严重程度。3个SCN5A基因突变(V411M、S705F和R1846H)与2个KCNQ1基因突变(R380S和W305L)先证者的ECG特征等临床表型不同。SCN5A基因不同位点突变先证者临床表型不同,且与突变对Nav1.5通道功能影响的程度有关。V411M突变位于Nav1.5钠离子通道的D I结构域的S6跨膜片段,其致通道功能增强程度显着大于S705F和R1846H,该突变先证者6发病年龄更小,QTc与Tp Te更长,且其家系成员中有4人死于SIDS。相同基因突变患者临床表型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先证者6与其卵双胞胎妹妹具有完全一致的遗传背景(SCN5A-V411M),而其同卵双胞胎妹妹及3个家系成员均死于SIDS,该家系中亦有无症状携带者,提示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于部分相同遗传背景的新生儿期,这表明表型在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即存在着不同。SCN5A-V411M突变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中突变携带存活者可能在对抗突变作用的中占有较大优势,这导致了相同基因突变患者临床表型的差异。约50%的LQTS突变携带者可终生不发生心血管事件,这些患者如何避免突变所致的致病危害的自我保护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当这些“沉默”携带者在后天风险因素的作用下,如基因特异性触发因素、各种致QT间期延长的理化因素,其对抗机制受到再次破坏和攻击,至一定程度后患者将发病。SNPs可通过对基因的调节作用影响通道蛋白的特性和功能,进而影响心肌细胞复极化过程。SCN5A-P336P在无突变先证者中发生率显着高于CSAgilent报道,无突变先证者KCNQ1-S546S发生率显着高于本研究对照组、亚洲和欧洲人群率,提示这两个SNPs可能增加LQTS的易感性。SCN5A-H558R、SCN5A-1089L、SCN5A-R1192Q在所有LQTS先证者中概率均高于本研究正常对照组,既往文献报道SCN5A基因A29A、H588R、R1192Q和D1818D多态性为LQTS易感因素之一,这些SNPs亦可能增加了本研究先天性和获得性LQTS先证者的患病风险。先证者1和先证者2分别因心肌缺血/梗死、扩展性心肌病等致QT间期延长,即心脏疾病导致的获得性LQTS,SCN5A基因P336P、R1192Q多态性可能在先证者2发病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SNPs在各种致QT间期延长因素作用下,可进一步加重离子通道功能障碍,“多次打击”可导致复极储备能力显着下降。SNPs可增加遗传性和获得性LQTS的遗传易感性。SCN5A-V411M和KCNQ1-R380S先证者均于儿童期发病。目前,仍然有20%35%LQTS患者的发病与13个已知致病基因无关,故虽然本研究先证者3和先证者4虽未在13个已知致病基因中发现突变,但不能排除他们存在尚未被人们发现的新LQTS基因突变。对儿童、青少年和排除继发因素的成人长QT人群早期基因检测可早期明确诊断,并对其家系成员筛查突变携带者,尤其“沉默”携带者早期预警严密随访,可以在发病前的数年,甚至数十年开始行早期干预,如改变生活方式,避免加速疾病进展的环境因素,按遗传性心律失常运动管理规则选择适当运动类型而非盲目预防,从而显着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这对延长患者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症状携带者及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难以用传统方法确诊,因SCD是某些LQTS患者的首发症状,这亦提示了基因检测对于无症状携带者的重要性。目前,仍有许多遗传性LQTS患者未找到致病基因,这提示仍有新的致病基因有待研究者去探索发现。许多遗传因素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因学的明确需要依靠分子基因诊断和遗传分析技术的开展。基因测序筛查特异性致病突变如基因重要功能区域的高危突变位点,不仅有助于临床风险评估分层,筛选高危患者,亦有助于了解离子通道的结构、电生理性质和心律失常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发现5个新的国人LQTS基因突变,2个新的SNPs,使国人LQTS基因突变由43个增加至48个,为国人LQTS遗传数据库积累了新的资源。疑似LQTS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基因型检测不仅可以筛查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遗传致病机制,揭示其遗传规律的同时,可指导探索新的防治思路和方法,为提高防治水平提供遗传理论基础和依据,同时可指导患者临床风险分层和个性化治疗,并通过体外动物或细胞模型筛查特异性药物。对筛查出的LQTS突变携带者分析后代的患病风险,提供遗传咨询,指导优生优育,减少遗传性LQTS患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身体素质。结论:1、国人KCNQ1基因突变R380S和W305L导致的钾通道功能丧失及SCN5A基因突变V411M、S705F和R1846H引起的钠通道功能增强与LQTS有关。SCN5A-R1846H、KCNQ1-W305L为国际首次报道LQTS致病突变;2、遗传筛查发现国人长QT患者基因突变发生率高,9位先证者中有2个LQT1,3个LQT3。与非突变者比,突变携带者发病年龄更年轻;3、猝死高发家族为LQT3型,SCN5A基因跨膜片段突变导致更严重临床表型,遗传性LQTS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突变位点有关;4、LQTS致病基因SNPs可增加遗传性和获得性LQTS的遗传易感性;5、基因筛查识别家族成员高危猝死人群。

李岩[7](2012)在《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基因突变检测及常见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先天性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 LQTS)属于遗传性心律失常,是由于编码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基因异常所导致,也被称为“离子通道病”。LQTS患者具有QT间期延长和T波形态异常的心电图特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晕厥和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 TdP)。据统计,未经治疗的LQTS患者的10年死亡率高达50%,且约1/2500的患者终身伴随猝死风险。美国近年数据显示,LQTS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1:2000~1:5000,尤其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据此推算,我国LQTS患者接近30万。由于LQTS具有发病突然、猝死率高、青少年多发的特点,目前已成为遗传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前沿和热点。1991年,Keating等首次将LQTS的致病基因定位于人类11号染色体,迄今已发现至少13个基因与LQTS相关。根据不同基因把LQTS划分为13个亚型:KCNQ1(LQT1)、KCNH2(LQT2)、SCN5A (LQT3)、ANK2(LQT4)、 KCNE1(LQT5)、KCNE2(LQT6)、KCNJ2(LQT7)、CACNA1C (LQT8)、 CAV3(LQT9)、SCN4B(LQT10)、AKAP9(LQT11)、SCNA1(LQT12)和KCNJ5(LQT13)。这些致病基因通过错义突变、缺失/插入突变、移码突变和剪接突变等多种方式造成心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全世界已发现LQTS致病基因上的900多个突变位点。然而研究发现,不同种族的突变位点存在差异,例如LQT1-LQT3基因型的非同义突变在白种人中约4%,而其他人种约6~8%。也就是说,LQTS患者的致病基因基本相同,而突变位点不尽相同。因此,基因筛查尤为必要。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欧美已逐渐将基因检测作为明确LQTS诊断的一种临床手段。2011年,美国心律学会和欧洲心律学会联合发表了《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的专家共识》,该共识对LQTS最常见的3种致病基因(KCNQ1、KCNH2和SCN5A)筛查做了重点推荐,其中,临床诊断明确以及高度可疑的LQTS患者均被建议进行上述基因检测。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共发现约50个与国人LQTS相关的突变位点。由于基因检测价格昂贵,目前我国针对LQTS的基因检测多用于科研,临床远未普及。LQTS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患者静息心电图的QTc数值、晕厥病史及心源性猝死家族史。然而,约10~40%的患者和致病基因携带者的静息QTc值正常。因此,对临床高度可疑的患者筛查特定基因十分重要。有报道称,有明显LQTS临床表现的患者,其致病突变的检出率约75%。Tester等研究发现,LQTS的特定基因型和表现型密切相关,尤其是LQT1~LQT3型患者,其心电图T波形态和发病诱因都具有显着特征。如LQT1型患者的典型T波表现为基底部宽大且上升支和下降支光滑;LQT2的T波特征是低平或双峰状;LQT3则以延迟出现的高尖双相T波为特有表现。在发病诱因方面,LQT1型患者多在运动、游泳等交感神经兴奋时发生晕厥或猝死,LQT2和LQT3型患者则于休息或睡眠时多发心血管事件。值得关注的是,听觉刺激是LQT2的特定触发因素。特异的临床表现不仅有利于进行靶基因检测,从而明确基因型,而且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LQTS各基因型的发病机制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作为首选用药,β受体阻滞剂能显着减少LQT1患者的晕厥次数;LQT2患者服药后的晕厥复发率仍较高;而对于钠通道基因突变导致的LQT3型,β受体阻滞剂往往效果较差,应首选ICD治疗。由此可见,基于临床特征的基因筛查能提高诊断率以及更有效地指导治疗。LQTS包括两种遗传方式,分别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Romano-Ward综合征(RWS)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Jervell andLange-Nilsen综合征(JLNS)。RWS最常见的致病基因为KCNQ1和KCNH2, KCNQ1和KCNE1是JLNS的致病基因。根据指南推荐,首先筛查出LQTS先证者的突变基因,再对家系成员进行相同位点的基因检测。不携带先证者的致病突变是家系成员排除LQTS的唯一方法。本研究中,我们收集了3例LQTS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力图明确LQTS的常见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联性。同时,在根据T波形态预测基因型后,我们筛查了各先证者的相关基因;待发现突变,再检测该家系成员的相同位点,以期发现国人LQTS相关的基因突变。研究目的1、本研究收集了3例LQTS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22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病史、发病诱因、静息心电图QTc值及T波特异形态,力图明确LQT1型和LQT2型患者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2、本研究筛查了1例JLNS先证者的KCNQ1和KCNE1基因;筛查了2例RWS先证者的KCNQ1和KCNH2基因,待检测出突变位点后,再对其家系成员进行相同位点的基因检测,以期发现LQTS的基因突变位点。研究对象依据Schwartz等提出的先天性长QT综合征诊断评分标准:≥4分诊断为LQTS患者,且为入选标准。对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进行筛查,共确诊3例LQTS先证者,男1例,女2例,均为汉族,来自广东省。结合2011年HRS/EHRA发表的共识中关于LQTS基因筛查的推荐,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包括先证者的同代、子女及父母)共22人进行了临床资料收集。100名来自体检中心的健康成人参与了本研究。上述研究对象均已知情同意。所有研究对象均已排除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儿茶酚胺型室性心动过速以及获得性长QT综合征的各种病因,包括:1、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生素、抗精神病药物、化疗药物等;2、电解质紊乱及全身系统疾病: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肾功能衰竭、嗜铬细胞瘤等;3、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等。研究方法1、收集并分析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记录安静状态下12导联同步心电图。采用Schwartz评分系统诊断LQTS,并根据Zhang等提出的特异T波形态预测患者基因型。必要时行24h动态心电图或运动试验明确诊断。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是否出现晕厥和首次发作时间、晕厥的诱发因素(运动、情绪激动或安静、睡眠等)、是否有心源性猝死家族史及既往诊治情况等。抽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5ml, EDTA法抗凝,置于-80℃冰箱保存备用。2、采用常规苯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提取产物并置于-20℃保存。参照Splawski和Syrris等的相关研究设计KCNQ1基因的17对引物、KCNE1基因的3对引物和KCNH2基因的19对引物,交由上海英潍捷基生物公司合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三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PCR反应体系如下:采用Platinum(?) Taq反应体系共25uL,除了1uL模板DNA,其余24uL的Supermix组成为:10xPCR缓冲液2.5uL2.5mM dNTP混合液2uL,50mM MgCl2O.75uL,5uM上游及下游引物各1uL,Platinum(?) Taq DNA聚合酶0.2uL,其余加入灭菌蒸馏水补足体积。上述反应体系的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8℃退火45s及72℃延伸90s,经过35个循环后,再以72℃5min延伸,终末以4℃保存。PCR完成后采用1.5%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鉴定,对于电泳结果不满意的,重新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直至最佳效果。最后由上海英潍捷基生物公司采用3730XL型DNA测序仪对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应用Chromas软件进行BLAST同源比较,如有碱基改变,则在NCBI的SNP数据库中查找,确定是否为已公布的变异位点,明确是否存在氨基酸序列改变。扩增家系成员该变异位点的相应外显子并进行基因检测分析。同时筛查100名正常对照成员。结果1、Schwartz评分≥4分者3例,诊断为LQTS。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23~46岁,首次发病年龄15~46岁,QTc值486-582ms。评分为2-4分者2例,为临床可疑病例。余家系成员评分均≤1。家系成员B2,评分为1,经基因检测诊断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研究对象中5例有晕厥史,其中4例在情绪刺激、运动或劳累时诱发,1例于夜间休息、睡眠中发作。1例有猝死家族史,随访过程中研究对象均未发生猝死。T波形态预测基因型:LQT1型2例,LQT2型2例,未发现其它基因型。1例家系成员的的心电图特征不明显,无法预测。家系A先证者及其子均伴先天性耳聋,属于JLNS;B和C为RWS家系。先证者A1和C1服用β受体阻断剂有效,B1效果差。2、DNA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B1及哥哥B2存在KCNQ1基因突变,该突变位点在第6号外显子上,表现为第830个核苷酸C(胞嘧啶)突变为T(胸腺嘧啶),导致编码Iks的α亚单位第277位密码子由丝氨酸(TCG)突变为亮氨酸(TTG)。此错义突变S277L位于KCNQ1的跨膜片段上。该家系其余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者均未发现该突变,NCBI基因库也无此位点的SNP数据。该突变在中国LQTS患者中曾被发现。结论1、中国LQTS患者特定基因型(LQT1型和LQT2型)与表现型存在关联,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2、.在中国一LQTS家系中发现了KCNQ1基因6号外显子的突变位点C830T,导致氨基酸错义突变为S277L,此杂合突变可能是RWS的致病突变。

李楠[8](2010)在《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文中研究指明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familial cortical tremor with epilepsy, FCTE)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于成人期起病。由日本Okuma等于1997年首先命名提出。临床表现为与特发性震颤相像的以肢体远端为主的皮质性震颤;频率稀发的癫痫;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为皮质反射性肌阵挛的特点;震颤和癫痫对抗癫痫药物反应良好;非进展性病程、预后良好。同时表现有震颤、癫痫和肌阵挛等极其类似症状的,还见于另外四种分类命名有争议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家族性特发性肌阵挛与癫痫(FEME)、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BAFME)、家族性成人肌阵挛癫痫(FAME)、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质性肌阵挛与癫痫(ADCME),其中BAFME、FAME和ADCME的致病基因分别被定位于8q23.3-q24.1、2p11.1-q12.2。而FCTE的致病基因尚未定位。我们在中国湖南省收集到一个中国人FCTE大家系,所有患者均具有FCTE典型临床表现。为定位和克隆该FCTE家系的致病基因,我们应用微卫星遗传标记连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其进行位点8q23.3-q24.1、2p11.1-q12.2排除分析,结果排除该FCTE家系与2p11.1-q12.2的连锁关系,而提示与8号染色体连锁。基于此我们进一步精细定位,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重组率θ为0时于D8S 199处获得最大两点LOD值7.21,经单体型分析,将此FCTE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D8S555与D8S1753之间约30.5 cM的区间8q23.3-24.23。结合目前已知特发性癫痫致病基因以离子通道基因为主的特点,我们选择此区间内和紧毗邻区的钾离子通道基因KCNQ3、KCNV1、KCNS2,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未发现任何的序列变异,排除三个候选基因为该FCTE家系致病基因可能,为进一步候选克隆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报道FCTE家系,并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定位了FCTE致病基因位点。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seizures, BFI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临床表现为3月-10月龄尤其4月-7月龄出现、1岁-3岁内可自然消退的无热性惊厥,精神运动发育无异常,体查、发作间期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目前已定位3个致病基因位点19q12-13.1、16p12-q12和2q24。随后发现部分家系与上述位点并无连锁,提示BFIS还存在其它致病基因位点。我们在中国湖南省收集到两个BFIS大家系,前期工作中,在排除已报道的BFIS致病位点19q12-q13.1、16p12-q12、2q24和排除KCNQ2、KCNQ3、SCN2A基因突变后,其中一个家系(家系1)的致病基因提示位于其它新的位点;另一个家系(家系2)运用微卫星遗传标记的全基因组扫描和精细定位将其致病基因定位于新位点1p36.12-p35.1,并对区间内的33个候选基因进行了相关突变检测,但未发现致病性改变。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最新一代SNP遗传标记连锁分析微珠芯片进一步对BFIS家系1进行定位,结果得到三个候选区域5q22.1-5q32、9p21.3-9p21.2和22q11.21-22q12.1。经微卫星遗传标记分析确证与5号染色体连锁,单体型分析将此BFIS家系致病基因定位至极可能位点D5S2057与D5S500之间约5.47 cM、相当于5q31.1-31.2的区域。对紧邻的GABRG2基因,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未发现序列变异。而对定位于1p36.12-p35.1的另一BFIS家系,继续筛选区间内和紧毗邻区的另外14个新候选基因(SYTL1、FUCA1、EPHA8、SH3BGRL3、AK2、SDC3、MAN1C1、ID3、LAPTM5、PAQR7、RCC1、RUNX3、KCNQ4、GABRD)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共发现13个SNP改变,其中2个为新发现的SNP。排除这14个基因为BFIS新致病基因的可能,为进一步候选克隆和最终揭示BFIS的发病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全面性(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ralized/genetic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 GEFS+)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具有高度的表型和遗传异质性。目前已克隆6个致病基因:SCN1A、SCN1B、SCN2A、SCN9A、GABRD、GABRG2.我们对三个中国GEFS+家系临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其临床表型谱包括有热性惊厥(FS)、热性惊厥附加症(FS+)、失神癫痫(AS)和无热性癫痫(AFS),提示存在表型异质性。对突变比例相对较大的基因SCNIA、SCNIB、GABRG2,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发现其中一个GEFS+家系在SCN1A基因产生突变c.5383G>A(氨基酸E1795K),为一新的突变点。其余两个GEFS+家系无SCNIA改变及SCNIB、GABRG2基因的改变,提示致病性改变位于其它基因,或可能不是外显子区的常规点突变,尚需进一步探索。对新发现的突变c.5383G>A,我们后续工作中将进行相关功能研究,以探明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张立萍[9](2010)在《预激综合征家系基因连锁分析与突变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在西方国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第二位的常见原因,而在中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第一位的原因。但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家族性表现是一种罕见的情形,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此,我们研究了一个以高猝死风险为独特临床表现的WPW综合征中国家系,两名家系成员均出现房颤经旁道快速前向传导,家系中另一成员不明原因早发猝死。对该家系进行心电生理相关检查及基因连锁分析及突变检测,以确定该WPW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明确猝死相关因素。另外,通过基因突变检测去探究家族性房颤和并发于WPW综合征背景下的房颤,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遗传关联。方法一.收集WPW综合征家系成员详细临床资料,分为患病组与非患病组,以散发性WPW综合征为对照,进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测定P波离散度,QT离散度,进行相关分析;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进行危险评估。二.收集WPW综合征家系成员及散发性WPW综合征成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DNA,用基因连锁分析方法进行染色体7q3连锁相关分析。三.通过DNA直接测序,进行PRKAG2致病基因突变检测。四.通过DNA直接测序,进行KCNQ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一.Pd能较好地反映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对家族性WPW综合征患者中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除公认的房颤快速经旁道前向传导引发室颤外,原发性室颤也可能是此类患者猝死率高于散发患者的原因。二.该中国WPW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7q3上的D7S505位点附近。三.PRKAG2 cDNA 995 bp发生G→A点突变,导致第302个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谷氨酰胺(Gln),即R302Q突变,在5个存活的受累家族成员(Ⅰ-1,Ⅱ-2,Ⅱ-4,Ⅲ-1,Ⅲ-3)中检测到,而在正常家族成员和散发个体中没有检测到。四.在WPW综合征家系成员及散发个体中均未检测到KCNQ1基因突变。结论1.PRKAG2 R3O2Q突变也可以呈现恶性临床表现,此研究结果拓展了相关于PRKAG2心脏综合征的基因型-表现型的关系谱,提示家族性预激综合征的基因型-表现型的一种新的复杂性。这种差异提示遗传异质性,可能与环境,种族和性别相关。2.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家族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比散发患者具有更高的猝死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3.对家系成员应进行基因检测可以明确致病原因,进而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以降低猝死风险。4. KCNQ1基因突变可能不是并发于WPW综合征背景下的房颤的发病原因。

赵燕,庞明杰,张宏,范洁[10](2009)在《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一家系调查》文中提出 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指具有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T波异常,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征。LQTS并非一个常见的临床疾病,但该疾病发病突然、猝死率高、又多以青少年发病为主。近年来对该疾病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阐明,使LQTS成为近年来世界心血管病领域内的一个研究前沿。本文报到1例临床表现较特殊的LQTS患者及其家系。病例摘要及家系调查(图1) 例1,先证者,男性,16岁,学生。反复发作晕厥、抽搐5年,因再次发作入院。患者于晨练时突发头晕,随之意识短暂丧失,小便失禁。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给脱水治疗。于当晚再次发生晕厥,四肢抽搐,约10 s后抽搐停止,神志清醒。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QT间期

二、长QT综合征一家系的遗传学定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QT综合征一家系的遗传学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室早
    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1.2 病因和机制
    1.3 临床表现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1.5 室早诱导性心肌病
    1.6 治疗策略和方法
        1.6.1 药物治疗
        1.6.2 导管消融治疗
    1.7 室早的诊治流程图、专家建议和推荐
2 非持续性室速(NSVT)
    2.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2.2 病因和机制
        2.2.1 病因
        2.2.2 发生机制
    2.3 临床表现
    2.4 诊断、预后评估、危险分层
        2.4.1 NSVT的诊断
        2.4.2 预后评估
        2.4.3 危险分层
        (1)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
        (2)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NSVT:
    2.5 治疗策略和方法(表5)
        2.5.1 心脏结构正常患者的NSVT
        2.5.2 伴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NSVT
3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4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
5 SCD的危险分层及预防
    5.1 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
    5.2 病因和机制
        5.2.1 病因 各种疾病都可导致SCD,其中常见的病因如下。
        (1)冠状动脉异常:
        (2)心力衰竭:
        (3)心肌疾病和其他结构性心脏病:
        (4)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5)药物等外界因素:
        5.2.2 机制
    5.3 SCA和/或SCD的危险分层
        5.3.1 病史和体格检查
        5.3.2 非侵入性评价手段
        (1)12导联心电图:
        (2)运动试验:
        (3)动态心电图:
        (4)ICM:
        (5)非侵入性心脏影像检查:
        (6)生物标志物:
        (7)基因检测:
        5.3.3 侵入性评价手段
        (1)心导管等心脏影像:
        (2)电生理检查:
        5.3.4 风险预测
    5.4 SCA/SCD的预防与治疗
        5.4.1 SCA患者的治疗
        5.4.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2)β受体阻滞剂:
        (3)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4) 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5.4.3 心力衰竭治疗预防猝死
        5.4.4 ICD预防SCD
        5.4.5 导管消融
        5.4.6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
        5.4.7 提高SCD防治意识
6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6.1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原则
        6.1.1 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
        6.1.2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6.1.3 衡量获益与风险
        6.1.4 治疗与预防兼顾
        6.1.5 急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6.2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的药物处理
        6.2.1 NSVT NSVT在结构性及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6.2.2 SMVT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MVT需立即电复律。
        6.2.3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6.2.4 多形性室速
        (1)急诊处理原则:
        (2) 尖端扭转型室速:
        (3)某些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
        6.2.5 室颤/无脉性室速
        6.2.6 室速/室颤风暴
7 不同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7.1 缺血性心脏病(IHD)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1.1 IHD室性心律失常
        7.1.2 IHD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
        7.1.3 ACS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及处理方法
    7.2 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2.1 推荐证据等级
        7.2.2 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1)NI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2)ARVC患者的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3)H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7.2.3 诊治流程图
    7.3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4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4.1 概述
        (1)流行病学:
        (2)先心病患者心电生理检查:
        (3)先心病患者合并室速和室早的治疗(表43):
        7.4.2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和室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专家推荐
        7.4.3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流程
    7.5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7.5.1 先天性LQTS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
        (5)LQTS患者管理:
        7.5.2 Brugada综合征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症状:
        (4)诊断:
        (5)临床管理:
        7.5.3 CPVT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
        (5)临床管理:
        7.5.4 ERS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建议:
        (5)临床管理:
        7.5.5 SQTS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
        (5)临床管理:
        7.5.6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1)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与治疗策略:
        (2)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3)诊治流程:
        7.5.7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1)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2)特发性非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3)特发性室颤:
        7.5.8 运动员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

(3)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短QT综合征模型的建立与药物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技术路线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结果
    3.1 SQTs患者的临床资料
    3.2 SQTs病人特异性i PS细胞株的建立及其鉴定
    3.3 SQTs校正组i PS细胞株的建立及其鉴定
    3.4 心肌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3.5 SQTs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的研究
    3.6 SQTs心肌细胞的IKr电流研究
    3.7 心肌细胞KCNH2膜蛋白表达的研究
    3.8 心肌细胞中不同离子通道的mRNA表达差异的研究
    3.9 心肌细胞中INa、IKs和 ICa电流的研究
    3.10 奎尼丁对SQTs的作用
    3.11 Bm KKx2对SQTs的作用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一、短 QT 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二、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立心脏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室早
    1.1 流行病学
    1.2 病因和机制
    1.3 临床表现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1.4.1 室早性心肌病
        1.4.2 诊断评估方法
        1.4.2. 1 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1.4.2. 2 运动试验
        1.4.2. 3 影像学检查
    1.5 治疗策略和方法
        1.5.1 无结构性心脏病室早患者的治疗指征
        1.5.2 结构性心脏病室早患者的治疗指征
        1.5.2. 1 药物治疗
        1.5.2. 2 导管消融治疗
    1.6 室早的诊治流程及专家建议和推荐
2 非持续性室速(NSVT)
    2.1 流行病学特征
    2.2 病因和机制
        2.2.1 NSVT病因
        2.2.2 NSVT发生机制
    2.3 临床表现
    2.4 诊断、预后评估、危险分层
        2.4.1 NSVT的诊断
        2.4.2 预后评估
        2.4.3 危险分层
        2.4.3. 1 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
        2.4.3. 2 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NSVT
    2.5 治疗策略和方法(表4)
        2.5.1 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
        2.5.2 结构性心脏病NSVT
3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SMVT)
    3.1 流行病学特征
    3.2 病因和机制
        3.2.1 IVT
        3.2.2 结构性心脏病室速
    3.3 临床表现
    3.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3.4.1 诊断
        3.4.1. 1 病史和体格检查
        3.4.1. 2 心电图
        3.4.1. 3 心脏成像
        3.4.1. 4 信号平均心电图
        3.4.1. 5 有创心脏电生理检查
        3.4.1. 6 心肌缺血检查
        3.4.2 预后评估及危险分层
        3.4.2. 1 特发性SMVT
        3.4.2. 2 结构性心脏病SMVT
    3.5 治疗策略和方法
        3.5.1 SMVT急性期治疗
        3.5.2 IVT的药物治疗
        3.5.3 IVT的导管消融
        3.5.4 结构性心脏病室速的药物治疗
        3.5.5 ICD植入及程控
        3.5.6 结构性心脏病室速的导管消融
        3.5.7 外科消融
    3.6 SMVT诊治流程图
4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
    4.1 流行病学特征
    4.2 病因和机制
    4.3 临床表现
    4.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4.4.1 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
        4.4.1. 1 运动试验
        4.4.1. 2 药物试验
        4.4.1. 3 尸检及基因检测
        4.4.2 结构性心脏病患者
    4.5 治疗策略和方法
        4.5.1 ICD治疗
        4.5.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4.5.3 导管消融治疗
    4.6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室颤诊治流程图
5 特殊情况下的室性心律失常
    5.1 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5.1.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5.1.1. 1 ACS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概述
        5.1.1. 2 ACS患者住院前期间猝死的预防
        5.1.1. 3 ACS患者住院期间猝死的预防见
        5.1.1. 4 ACS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1ACS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2ACS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3ACS患者合并室早的处理
        4ACS患者合并持续性室速或室颤的处理
        5持续性室速、反复发作的室颤和电风暴的导管消融治疗
        6体外支持设备
        7ACS患者早期室颤的预后
        5.1.2 心梗后早期
        5.1.2. 1 心梗后早期(10天内)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分层
        5.1.2. 2 心梗后ICD植入的时机
        5.1.3 心梗后稳定冠心病
        5.1.3. 1 危险分层
        5.1.3. 2 最佳治疗策略推荐
        5.1.3. 3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5.1.3. 4 导管消融
    5.2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5.2.2 先心病患者合并室速和室早的治疗
    5.3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5.3.1 流行病学
        5.3.2 诊断
        5.3.3 治疗
    5.4 心肌疾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5.4.1 三种常见的心肌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
        5.4.1. 1 DCM
        5.4.1. 2 HCM
        5.4.1. 3 ARVC
        5.4.2 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评估
        5.4.3 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5.5 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5.6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5.6.1 LQTS
        5.6.1. 1 定义和流行病学
        5.6.1. 2 危险分层及管理方法
        5.6.2 SQTS
        5.6.2. 1 定义和流行病学
        5.6.2. 2 危险分层及管理方法
        5.6.3 Brugada综合征
        5.6.3. 1 定义和流行病学
        5.6.3. 2 危险分层及管理
        5.6.4 CPVT
        5.6.4. 1 定义和流行病学
        5.6.4. 2 危险分层及管理方法
        5.6.5 ERS
    5.7 心脏结构正常的室性心律失常
        5.7.1 IVT
        5.7.1. 1 特发性流出道室速
        5.7.1.2特发性非流出道起源室速
        5.7.2 特发性室颤
        5.7.3 短联律间期TdP
    5.8 运动员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6)长QT综合征的分子遗传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1.1 遗传性LQTS
        1.1.1 基因分型
        1.1.2 国内LQTS基因型研究现状
        1.1.3 电生理致病机制
        1.1.4 基因型与表型关系
        1.1.5 遗传性LQTS的危险分层
    1.2 获得性LQTS
        1.2.1 获得性LQTS电生理致病机制
        1.2.2 获得性LQTS的危险分层
    1.3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的遗传易感性
    1.4 治疗措施
        1.4.1 遗传性LQTS的治疗
        1.4.2 获得性LQTS的治疗
    1.5 遗传检测意义
第2章 临床资料与遗传检测
    2.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1 临床患者的收集
        2.1.2 测量ECG参数
        2.1.3 LQTS评分标准
        2.1.4 入选患者临床评估
    2.2 遗传检测材料与方法
        2.2.1 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生物学应用软件
        2.2.4 入选患者基因检测
        2.2.5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2.2.6 扩增候选基因外显子(PCR反应)
        2.2.7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8 PCR产物纯化及测序反应
        2.2.9 测序结果分析
    2.3 临床资料结果
    2.4 遗传筛查结果
        2.4.1 PCR扩增
        2.4.2 DNA测序结果
第3章 电生理功能分析
    3.1 定点诱变
        3.1.1 实验器材
        3.1.2 定点诱变技术路线
        3.1.3 实验步骤与方法
    3.2 功能表达
        3.2.1 实验器材与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技术路线
        3.2.4 实验步骤
    3.3 膜片钳电生理功能分析
        3.3.1 实验器材
        3.3.2 技术路线
        3.3.3 实验方法
    3.4 功能分析结果
        3.4.1 不同SCN5A基因突变对Nav1.5 电流的影响:
        3.4.2 R380S突变对Kv7.1 电流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7)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基因突变检测及常见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及试剂配制
    2、主要实验仪器
    3、分子生物学应用软件
    4、DNA样本
    5、研究对象
    6、实验方法步骤
结果
    1、家系资料及图谱
    2、PCR产物琼脂糖电泳结果
    3、测序结果及突变对比分析
讨论
结论
不足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克隆
    第一节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二节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候选克隆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二章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克隆
    第一节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候选克隆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全面性(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基因突变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9)预激综合征家系基因连锁分析与突变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一:预激综合征家系临床电生理检查及分析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实验二:预激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连锁分析和突变检测
    第一部分:预激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连锁分析
        一.材料
        二.仪器及试剂
        三.方法
        四.结果
    第二部分:预激综合征家系PRKAG2基因突变检测
        一.仪器及试剂
        二.引物设计
        三.PCR反应体系
        四.PCR产物纯化
        五.DNA直接测序
        六.结果
    讨论
实验三:预激综合征家系KCNQ1基因突变检测
    一.材料
    二.仪器及试剂
    三.DNA提取程序详见实验二部分
    四.引物设计
    五.PCR反应体系
    六.PCR产物纯化
    七.DNA直接测序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四、长QT综合征一家系的遗传学定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2]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03)
  • [3]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短QT综合征模型的建立与药物筛选[D]. 果冯冯. 浙江大学, 2020(01)
  • [4]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04)
  • [5]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J]. 曹克将,陈明龙,江洪,姚焰,王祖禄,吴书林,杨新春,薛玉梅,李学斌,洪葵.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6(04)
  • [6]长QT综合征的分子遗传致病机制研究[D]. 周慧. 南昌大学, 2013(11)
  • [7]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基因突变检测及常见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关性研究[D]. 李岩.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8]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D]. 李楠. 中南大学, 2010(11)
  • [9]预激综合征家系基因连锁分析与突变检测[D]. 张立萍. 兰州大学, 2010(10)
  • [10]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一家系调查[J]. 赵燕,庞明杰,张宏,范洁.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05)

标签:;  ;  ;  ;  ;  

长 QT 综合征家族的遗传图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