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煎剂与免煎剂中药的利弊

论中药煎剂与免煎剂中药的利弊

一、试论中药汤剂与免煎中药的优劣(论文文献综述)

倪丽丽[1](2020)在《基于标准汤剂的茵陈蒿汤组方药味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组成茵陈蒿汤的茵陈、栀子、大黄配方颗粒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1)分别制备茵陈标准汤剂15批,栀子、大黄饮片标准汤剂各23批,测定标准汤剂及其原料饮片HPLC指纹图谱,建立对照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计算共有峰定量峰面积,采用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Q-TOF/MS)技术对共有峰进行鉴定,对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共有峰传递数及峰面积比值、指标成分转移率、出膏率对标准汤剂进行量值传递规律分析。(2)收集不同企业生产的茵陈配方颗粒28批、桅子配方颗粒和大黄配方颗粒各21批,测定HPLC指纹图谱,建立对照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计算共有峰定量峰面积,采用Q-TOF/MS技术对共有峰进行鉴定,对配方颗粒中存在的与各自标准汤剂对应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分别通过共有峰数及峰面积比值、指标成分比值,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模式识别技术,对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进行综合质量比较。结果:(1)茵陈饮片和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分别标定共有峰17和16个,共有峰数量传递率94.12%。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了共有峰中的1-咖啡酰奎宁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对羟基苯乙酮、1,3-二咖啡酰奎宁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二咖啡酰奎宁酸13个成分,在茵陈中首次检测到了咖啡酰奎宁酸葡萄糖苷和黄酮二糖碳苷芹菜素-6,8-C-二葡萄糖苷,标准汤剂和饮片共有峰面积比值与成分转移率呈现较好的正向直线关系,新绿原酸、隐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平均转移率超过100%,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平均转移率分别只有49.31%和25.13%,提示标准汤剂制备过程中有机酸类成分可能发生了相互转化,绿原酸可能部分转化成了隐绿原酸和新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可能部分转化成了 1,3-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二咖啡酰奎宁酸,芦丁、金丝桃苷平均转移率分别为31.36%、28.36%,其余成分平均转移率在50%~70%,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19.76%。茵陈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共有峰传递了标准汤剂中的14个,配方颗粒中的成分平均含量与标准汤剂差异较大,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标准汤剂的41.67%,3,5-二咖啡酰奎宁酸为43.11%,但新绿原酸、隐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则分别为139.44%、98.33%、119.04%、78.88%,提示在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由于加热干燥等原因,相关成分在进一步转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茵陈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能明显聚为两类,不同企业生产的配方颗粒也基本能聚在一起。主成分分析、因子分子综合得分排名结果表明,茵陈配方颗粒的质量明显次于标准汤剂。(2)栀子饮片和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分别标定共有峰26和24个,共有峰传递数92.31%。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了共有峰中的山栀苷、京尼平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羟基栀子苷、Ixoside、鸡矢藤次苷甲酯、Jasminoside B、绿原酸、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芦丁、异槲皮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槲皮素15个成分。在栀子中通过质谱数据与文献及化合物库数据比对,推测出9个新化合物,标准汤剂和饮片共有峰面积比值与成分转移率呈现较好的正向直线关系,栀子标准汤剂成分转移率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测定的栀子中的成分均为水溶性成分。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和鸡矢藤次苷甲酯的平均转移率超过100%,山栀苷的平均转移率接近100%,栀子苷平均转移率为80.43%,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平均转移率较其他成分较低,为48.48%、40.64%。推测原因水煎过程中温度较高,色素类物质遇热不稳定,导致西红花苷类成分含量降低较多。其余成分平均转移率在50%~70%之间,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28.91%。栀子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共有峰传递了标准汤剂中的20个,配方颗粒中的成分平均含量与标准汤剂差异较大,桅子苷的平均含量为标准汤剂的31.78%,羟基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值为13.20%、14.03%,但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高达85.85%,提示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由于加热干燥等原因,相关水溶性成分进一步转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栀子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能聚为四类为宜,两类颗粒剂、两类标准汤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子综合得分排名结果表明,栀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明显次于标准汤剂。(3)大黄饮片和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分别标定共有峰32和28个,共有峰传递数87.50%。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了共有峰中的没食子酸-4-O-β-D-葡萄糖苷、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2-O-桂皮酰-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白藜芦醇4’-O-β-D-(6”-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大黄酸-8-O-葡萄糖苷、1-O-没食子酰-2-O-肉桂酰-β-D-葡萄糖苷、番泻苷A、1,6-二-O-没食子酰-2-O-肉桂酰-β-D-葡萄糖苷、1-O-没食子酰-6-O-肉桂酰-△-D-葡萄糖苷、大黄素-1-O-葡萄糖苷、1,2-二-O-没食子酰-6-O-肉桂酰-β-D-葡萄糖苷、6-甲氧基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1-O-葡萄糖苷、大黄酚-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26个成分。在大黄中通过质谱数据与文献及化合物库数据比对,推测出6个新化合物,标准汤剂和饮片共有峰面积比值与成分转移率呈现较好的正向直线关系。没食子酸的平均转移率超过100%,为233.00%。游离型蒽醌的平均转移率低,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分别为1.41%、1.90%、3.66%、13.70%,但大黄酸平均转移率为37.31%,5个游离型蒽醌合计平均转移率为11.03%,8个结合型蒽醌合计平均转移率为44.04%,推测原因标准汤剂制备过程成分发生转化,蒽醌类物质转化为鞣质。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23.26%。大黄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共有峰传递了标准汤剂中的23个,配方颗粒中的成分平均含量与标准汤剂差异较大,大黄酸平均含量为标准汤剂的33.41%,但其他4个游离蒽醌的比值均超过100%,最大的大黄素甲醚为366.86%,而5个游离型蒽醌合计的比值又为64.29%,其原因是标准汤剂中大黄酸的含量占比较高;配方颗粒中8个结合型蒽醌除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葡萄糖苷外,其他7个比值均超过100%,8个成分合计的比值为147.42%;2个鞣质类成分没食子酸、儿茶素的平均比值分别为34.32%和74.07%,提示在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由于加热干燥等原因,相关成分在进一步转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能聚为两类,但配方颗粒同标准汤剂间部分有交叉。主成分分析、因子分子综合得分排名结果表明,大黄配方颗粒的质量明显次于标准汤剂。

曹悦[2](2020)在《清金止嗽方免煎剂与传统汤剂治疗痰热咳嗽疗效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比较同等剂量的清金止嗽方免煎剂与传统汤剂治疗痰热咳嗽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就诊于云南省中医医院名医馆、急诊门诊的初诊、年龄在18-65岁的痰热咳嗽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受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清金止嗽方免煎剂(每日1剂,1日3次,1次1袋,150ml开水冲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清金止嗽方传统汤剂(煎药机煎药,每剂煎3袋,150ml/袋,每日1剂,1日3次,1次1袋)治疗,7天为1个疗程,用药1个疗程。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症状和安全性指标,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组内比较,发现P均<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发现,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存在差异性;结合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94.12%)明显>治疗组(81.58%),可以得出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治疗组。2.中医症状比较:分别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中医症状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显示,P均<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有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发现,对照组在治疗咳嗽、咯痰等主症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治疗组;在治疗发热、口渴及大便秘结等次症方面,两组临床疗效相当。3.安全性指标比较:在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等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显示,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清金止嗽方传统汤剂治疗痰热咳嗽的临床效果优于免煎剂,二者均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王丽英,贾艳丽,于振兰[3](2019)在《中药传统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笔者学习总结于振兰主任药师的工作经验,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工作实践,在疗效、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等方面对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比较,探讨两者优缺点,为中药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传统的中药饮片和汤剂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应用而未被取代,足以证明其科学性和独特性。中药配方颗粒较汤剂方便服用、方便携带、便于保存,但价格高,缺乏统一质量标准,临床疗效是否与汤剂等同有待深入研究。

李玲[4](2019)在《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的发展研究 ——以吉林省某三甲中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整理总结了国内外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深入研究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在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以吉林省某三甲中医院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及数据分析,了解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情况,并以加强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用数据展现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优势。研究认为,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中药配方颗粒特点鲜明,应用简单方便,但存在与中药饮片是否等效和医患认识不足等的问题,可根据临床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中药剂型。研究提出了健全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识,加强宣传;优化制备工艺,降低成品价格;加强与中药饮片差异性研究,提高疗效等发展建议。

吴宇锋,陈灵哲,林忠[5](2018)在《HPLC法同时测定3种煎法下防风通圣方中的黄芩苷和栀子苷含量》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比较不同煎煮途径对防风通圣方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判断各个方法的优劣。方法: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煎煮途径下防风通圣方中的黄芩苷和栀子苷含量。结果:代煎、自煎、免煎颗粒样品的黄芩苷含量分别为0.886、0.787、0.639 g/L;栀子苷含量分别为0.057、0.051、0.017 g/L。结论:防风通圣方不同煎煮途径的优劣可通过HPLC定量测定来区分;由黄芩苷和栀子苷含量均得出代煎途径最佳。

殷佳,潘晔,蔡雪朦,高杉,于春泉[6](2017)在《中药传统汤剂、浸膏剂和配方颗粒剂的比较》文中认为中药剂型的发展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汤、酒、茶、散、膏、丹、丸等剂型,近年来配方颗粒剂取得了迅速发展。通过对中药传统汤剂、浸膏剂和配方颗粒剂的价格因素、储存条件、便捷性、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剂型均具有优点和制约自身发展的劣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剂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季宜芳,姚冬娟[7](2016)在《中药颗粒剂与汤剂的对比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并结合临床中药制剂的用药情况,分析和对比中药颗粒剂与汤剂的治疗效果、使用方法、价格和存贮等方面的各自优劣及其应用前景。临床针对中药制剂的使用,采用颗粒剂和汤剂的结合形式是未来医学发展对于中药制剂用药的需求,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药剂,以保障患者用药效果。

牛燕霞,李建萍,张慧,杨建梅,徐新春[8](2015)在《不同剂型特色水药罐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使用中药免煎颗粒冲化的特色水药罐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腰阳关及两侧拔水药罐,治疗组采用中药免煎颗粒冲化的水药罐,对照组采用传统剂型制作的水药罐。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色水药罐是一种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使用中药免煎颗粒冲化与传统剂型制作的疗效无差别。

郑黎明,林燕[9](2015)在《中药汤剂与中药颗粒剂的对比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中药汤剂与中药颗粒剂的比较研究,分析两种药剂的优劣,在价格、调剂、煎煮、储存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中药汤剂与中药颗粒剂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二者的有效结合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在用药方面,患者也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

陈雅文[10](2013)在《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浅谈》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浅谈了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相比传统中药的优势以及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

二、试论中药汤剂与免煎中药的优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中药汤剂与免煎中药的优劣(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标准汤剂的茵陈蒿汤组方药味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基于标准汤剂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一、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两者所含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二、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原料饮片或药材三者所含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三、基于生物活性与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的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质量比较
        四、基于疗效比较的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质量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二章 茵陈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第一节 茵陈标准汤剂量值传递规律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对照品与样品
        1.3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茵陈标准汤剂的制备
        2.2 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分析
        2.4 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转移率分析
        2.5 标准汤剂出膏率检测及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茵陈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质量比较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样品
        1.3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茵陈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分析
        2.3 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2.4 基于模式识别的茵陈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质量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栀子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第一节 栀子标准汤剂剂量值传递规律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对照品与样品
        1.3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栀子标准汤剂的制备
        2.2 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分析
        2.4 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转移率分析
        2.5 标准汤剂出膏率检测及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栀子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质量比较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样品
        1.3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栀子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分析
        2.3 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2.4 基于模式识别的栀子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质量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大黄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第一节 大黄饮片标准汤剂量值传递规律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对照品与样品
        1.3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大黄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
        2.2 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分析
        2.4 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转移率分析
        2.5 标准汤剂出膏率检测及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大黄配方颗粒与大黄饮片标准汤剂质量比较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样品
        1.3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大黄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分析
        2.3 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2.4 基于模式识别的大黄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质量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合讨论及展望
    1 研究结果
    2 研究结论
    3 本课题的创新点
    4 本课题的缺陷和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清金止嗽方免煎剂与传统汤剂治疗痰热咳嗽疗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略词英汉对照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疗效判定
        1.4 试验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治疗方案
        2.3 观测指标及观察时点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分析方法
    3 数据与统计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疗效比较
        3.3 安全性指标
    4 分析讨论
        4.1 中药历史沿革启示
        4.2 传统汤剂发展面临问题
        4.3 中药免煎剂兴起
        4.4 西医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认识
        4.5 中医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认识
        4.6 导师朱虹江教授对昆明地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观点
        4.7 清金止嗽方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4.8 临床疗效分析与评价
结论
问题与展望
    1 问题
    2 展望
参考文献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2
附录
    附件1:清金止嗽方免煎剂与传统汤剂治疗痰热咳嗽临床试验流程图
    附件2: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
    附件3:临床病例观察表
    附件4:病例研究知情同意书
致谢

(3)中药传统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的简述
2 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的分析比较
    2.1 起效宜证
    2.2 随症加减
    2.3 质量标准
    2.4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体现
    2.5 成分浸出量及使用便捷性
    2.6 调剂准确性
    2.7 储存与价格
3 结语

(4)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的发展研究 ——以吉林省某三甲中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中药配方颗粒的基本情况
        2.2.2 中药配方颗粒的厂家生产情况
        2.2.3 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销售情况
        2.2.4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
        2.2.5 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质量标准
        2.2.6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章 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概述
    3.1 中药配方颗粒的内涵
    3.2 中药配方颗粒的种类
    3.3 中药配方颗粒的政策法规
    3.4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
        3.4.1 提取
        3.4.2 分离
        3.4.3 浓缩干燥
        3.4.4 制粒
    3.5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和机会分析
        3.5.1 剂量准确可控
        3.5.2 节省调配时间
        3.5.3 贮存方式简单
        3.5.4 方便库存管理
        3.5.5 降低调剂误差
        3.5.6 中药配方颗粒的机会分析
    3.6 中药配方颗粒的劣势和面临的挑战分析
        3.6.1 价格高于中药饮片
        3.6.2 与中药饮片不完全等效
        3.6.3 制备中缺少药物相互作用的过程
        3.6.4 生产工艺单一
        3.6.5 缺少统一的生产标准和监管标准
第四章 以吉林省某三甲中医院为例中药配方颗粒的相关研究
    4.1 相关资料和研究方法
        4.1.1 中药配方颗粒总体应用情况
        4.1.2 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单味药价格对比
        4.1.3 具体处方价格分析
    4.2 对中药配方颗粒的了解情况调查
第五章 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缺少中医药理论支撑,与中药饮片存在疗效差异
        5.1.1 提取制备因素
        5.1.2 缺少合煎过程
    5.2 价格较中药饮片高,不具竞争优势
        5.2.1 原药材质量因素
        5.2.2 生产标准因素
    5.3 产品规格不统一,临床上不易推广使用
    5.4 宣传力度不够,患者认知度不高
第六章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建议
    6.1 健全标准,加强监管
        6.1.1 健全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6.1.2 加强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
    6.2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6.2.1 提高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识
        6.2.2 加强临床使用的宣传
    6.3 优化工艺,降低价格
        6.3.1 优化生产工艺
        6.3.2 降低中药配方颗粒价格
    6.4 加强研究,提高疗效
        6.4.1 加强与中药饮片差异性研究
        6.4.2 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疗效
结语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5)HPLC法同时测定3种煎法下防风通圣方中的黄芩苷和栀子苷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色谱条件
        1.2.2 溶液制备
2 结果
    2.1 系统适应性
    2.2 线性关系考察
        2.2.1 黄芩苷
        2.2.2 栀子苷
    2.3 稳定性试验
    2.4 精密度试验
    2.5 重复性试验
    2.6 加样回收试验
    2.7 样品含量检测
3 讨论

(6)中药传统汤剂、浸膏剂和配方颗粒剂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汤剂、浸膏剂和配方颗粒剂的简介
    1.1 汤剂
    1.2 浸膏剂
    1.3 配方颗粒剂
2 汤剂、浸膏剂和配方颗粒剂的特点
    2.1 汤剂
    2.2 浸膏剂
    2.3 配方颗粒剂
3 汤剂、浸膏剂和配方颗粒剂的分析比较
    3.1 价格因素
    3.2 储存条件
    3.3 便捷性
    3.4 化学成分的量
    3.5 疗效
        3.5.1临床疗效
        3.5.2药效研究
    3.6 临床销售情况
4 结语

(8)不同剂型特色水药罐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诊断标准[1]
    1.3纳入标准
    1.4排除标准
    1.5中止、剔除标准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2对照组
3治疗效果
    3.1观察指标
    3.2疗效标准
    3.3统计学处理
    3.4治疗结果
        3.4.1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3.4.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5不良反应
4讨论

(9)中药汤剂与中药颗粒剂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汤剂和中药颗粒剂的对比研究
    1.1 有效成分的对比 (质量稳定性)
    1.2 临床疗效的对比
    1.3 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对比
        1.3.1 调剂操作:
        1.3.2 患者接受度:
        1.3.3 储存:
        1.3.4 价格:
2 讨论
    2.1 两种剂型的应用现状
    2.2 基于对比研究分析出的优缺点对未来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展望
    2.3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合理选择剂型, 保障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四、试论中药汤剂与免煎中药的优劣(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标准汤剂的茵陈蒿汤组方药味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D]. 倪丽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清金止嗽方免煎剂与传统汤剂治疗痰热咳嗽疗效比较研究[D]. 曹悦.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中药传统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的比较[J]. 王丽英,贾艳丽,于振兰. 中医临床研究, 2019(14)
  • [4]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的发展研究 ——以吉林省某三甲中医院为例[D]. 李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HPLC法同时测定3种煎法下防风通圣方中的黄芩苷和栀子苷含量[J]. 吴宇锋,陈灵哲,林忠. 上海医药, 2018(01)
  • [6]中药传统汤剂、浸膏剂和配方颗粒剂的比较[J]. 殷佳,潘晔,蔡雪朦,高杉,于春泉. 中草药, 2017(18)
  • [7]中药颗粒剂与汤剂的对比性分析[J]. 季宜芳,姚冬娟. 健康之路, 2016(10)
  • [8]不同剂型特色水药罐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J]. 牛燕霞,李建萍,张慧,杨建梅,徐新春.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9)
  • [9]中药汤剂与中药颗粒剂的对比分析[J]. 郑黎明,林燕. 海峡药学, 2015(06)
  • [10]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浅谈[J]. 陈雅文.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3)

标签:;  ;  ;  ;  ;  

论中药煎剂与免煎剂中药的利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