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民及其中国古诗英译

林建民及其中国古诗英译

一、林健民和他的中国古诗英译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郑锦怀[1](2016)在《菲律宾华裔翻译家林健民与施颖洲译诗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菲律宾华裔翻译家林健民与施颖洲均致力于中国古诗英译,在海外华侨文艺圈影响很大。两人均以追求译诗的准确性、音韵美与形式美为理想,但侧重点各异。比较两人的《静夜思》英译版本,分析译诗观与译诗实践之间的吻合与疏离,指出译诗观只是提出一种翻译理想,对于译诗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后,在借鉴前人翻译成果的基础上,以林健民的"整齐美"译诗观为指导,尝试推出一种新的《静夜思》英译版本。

龙艺红[2](2015)在《分析《无题》诗在概念隐喻视角下不同译本的翻译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理论,在理想化认知模式下,涉及两个不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即抽象和具体。基于概念隐喻视角,选取李商隐《无题》诗的两个英译本探析其产生的不同翻译效果,为研究者进行《无题》诗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戴桂珍[3](2015)在《许渊冲、曹顺发和林健民的唐诗英译比较——以《春晓》和《回乡偶书》为例》文中认为以《春晓》和《回乡偶书》为例,对许渊冲、曹顺发和林健民的唐诗英译进行比较。认为他们的英译文都竭力保持形美,使英译文在意境以及思想达到语言与文化的统一。许译更为注重体现原诗的音乐性,传达原诗的语言艺术,所以更为注重押韵,但有时为了原诗押韵的要求,显得不太忠实于原文;曹译注意保持口语性及通俗性,较好地体现了唐诗简洁易懂,连儿童也觉得易学易记的特点;林译注重整齐美,选词精准,竭力忠实于原文,对每词每句都斟酌推敲。

余再山[4](2014)在《论中国古典格律诗英译之非》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典格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精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让不同民族和地区的艺术爱好者感受其艺术价值,既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需要。但由于中国古典格律诗的特殊性,将其以跨语系翻译的方式进行传播得不偿失:不仅有背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更与原作大异其趣,其结果就是翻译的格律诗不是格律诗。对于不能英译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古典格律诗,我们大可不必为了所谓"推广"而损害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要领略其艺术魅力的方法只有一个:学习汉语。

蒋元猷[5](2009)在《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三种英译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广为传诵的爱情诗,因此有很多风格各异的翻译家对其进行了翻译,本文就林健民、卓振英和许渊冲三位翻译家对《无题》的英译文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他们在诗歌英译过程中如何追求音美、形美和意美。

李晓菲[6](2007)在《论钱钟书“化境说”的科学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文坛精英,杰出学者——钱钟书(1910-1998),学贯中西、融汇古今,对文学、哲学、诗学、美学都有研究。他在翻译方面的论述,更是引起了中国翻译界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林纾的翻译》里提出的“化境说”,在中国译界享有极高的威望,对翻译研究影响巨大。然而,由于钱先生没有专门的翻译理论着作问世,他的翻译实践又是分散在其学术着作里边,因此很少有人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系统、全面和科学的论述,更少有人真正体会“化”的内涵,在大多数人看来,“化境说”犹如空中楼阁,抽象、玄妙而不可企及。目前对钱钟书翻译理论的研究,总体上有引述、解释和用“化境”理论评论译作这三个角度,虽各有特色,但多年来鲜有突破。作者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阅读钱先生的着作和相关材料,从理论、实践及应用三个角度结合的方式来分析“化境说”的科学性。钱先生14岁开始学习英语,19岁考入清华大学西语系,他早期的翻译活动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曾多次在杂志上发表与翻译相关的评论。他阅读大量的西方着作,语种达七种之多,为他以后在《谈艺录》和《管锥编》里面的精彩翻译打下了基础。钱先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对翻译颇为关注,他研究中西翻译历史及翻译名家,对中外翻译理论进行消化吸收,并结合自己在翻译实践中的经验,于1964年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化境说”。大量翻译实践积累的经验和对古今中外翻译理论的细致研究,为钱先生提出“化境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化境说”提出之后,对翻译工作者起到了指导作用,他们在进行文学翻译时成功地实践了这一标准,从而使“化境说”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总之,本文以钱钟书“化境说”的科学性为核心,将围绕它的理论支撑,实践积累,以及在文学翻译中的广泛应用展开较为全面的论述。

戴桂珍[7](2006)在《林健民的文学翻译风格及其文学贡献》文中提出菲华着名的诗人、文学家、翻译家和优秀的企业家林健民先生在海外为宏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菲文化交流而呕心沥血,贡献非凡。他具有精湛高超的翻译艺术,他的“整齐美”的文学翻译风格是一种可贵的创新。

徐振忠[8](2003)在《林健民和他的中国古诗英译艺术》文中提出林健民是菲华资深的作家和翻译家 ,他在海外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菲文化交流而呕心沥血 ,贡献非凡。着重对他的中国古诗英译艺术进行评述 ,探讨他如何追求译文的形象美、音响美和意象美 ,力求存形求神 ,与原文等值 ,以达“化境”的翻译效果。

二、林健民和他的中国古诗英译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健民和他的中国古诗英译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菲律宾华裔翻译家林健民与施颖洲译诗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林健民与施颖洲译诗观概览
    2.1 林健民的译诗观
    2.2 施颖洲的译诗观
3 林健民与施颖洲《静夜思》英译版本比较
    3.1准确性方面
        3.1.1选词用字方面
        3.1.2语法表达方面
    3.2 音韵美方面
    3.3 形式美方面
        3.3.1 林译的“整齐美”
        3.3.2 施译的对仗美
4 结语

(2)分析《无题》诗在概念隐喻视角下不同译本的翻译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介绍
    (一) ICM
    (二) 概念隐喻
二、概念隐喻视角下不同翻译效果的分析
三、结论

(3)许渊冲、曹顺发和林健民的唐诗英译比较——以《春晓》和《回乡偶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唐诗英译的实例分析
三、结束语

(4)论中国古典格律诗英译之非(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古代格律诗的特点
    (一) 平仄
    (二) 韵脚
    (三) 粘对
    (四) 律句
        1. 五言格律诗。
        2. 七言格律诗。
二、信、达、雅的翻译要求与中西方语言差异
    (一) 中西语言差异及诗歌翻译标准
    (二) 诗歌翻译举隅
        1. 译诗引用
        2. 译诗分析。
    (三) 原诗与译诗的差别
三、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格律诗的翻译

(5)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三种英译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歌翻译的标准
二、理解原诗
三、译作比较
    (一) 译文摘引
(二) 译文比较
    1. 是否达意
2. 音韵上的处理
3. 形式上的比较
四、结语

(6)论钱钟书“化境说”的科学性(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0.1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0.2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0.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0.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Qian Zhongshu and His "Sublimation Theory"
    1.1 An Introduction to Qian Zhongshu
    1.2 An Introduction to "Sublimation Theory"
        1.2.1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Sublimation Theory"
        1.2.1.1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ment in Chinese Translation
        1.2.1.2 Necessities of Inquiry into Translation Theory
        1.2.2 Interpretation of Qian Zhongshu's "Sublimation Theory"
        1.2.2.1 Exegesi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囮"
        1.2.2.2 Qian's Definition of "Sublimation"
        1.2.2.3 An Etymological Analysis of "囮"
        1.2.2.4 A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Sublimation"
Chapter Two Related Studies on "Sublimation Theory"
    2.1 Relevant Studies on Qian's Translation Theory
        2.1.1 Summarization of Qian's Translation Theory
        2.1.2 Interpretation of "Sublimation Theory"
        2.1.3 Application of "Sublimation Theory" to Translation Criticism
    2.2 Attempts in the Thesi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Sublimation Theory"
    3.1 Absorption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3.1.1 Studies of Zhi Qian's Ideas
        3.1.2 Studies of Dao An's Remarks
        3.1.3 Studies of Proper Names Translation
        3.1.4 Studies of Poem Translation
    3.2 Absorption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3.3 "Sublimation Theory" as the Highest Standard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3.3.1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ion
        3.3.2 Translation in Modem Times
        3.3.3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3.3.4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3.4 Translation Theories Similar to "Sublimation Theory" in the West
        3.4.1 Tytler's Three Laws
        3.4.2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3.4.3 Newmark's Discussion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Practical Foundations of "Sublimation Theory"
    4.1 Qian's Translation Practice
        4.1.1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On the Art of Poetry
        4.1.2 Translating Activities from 1920s to 1960s
    4.2 Translation Practice after Presenting "Sublimation Theory"
Chapter Five The Application of "Sublimation Theory"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5.1 Essay Translation
    5.2 Novel Translation
    5.3 Play Translation
    5.4 Poem Translat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7)林健民的文学翻译风格及其文学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林健民的文学贡献
二、林健民的翻译风格
三、林健民译诗理论的启示

四、林健民和他的中国古诗英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菲律宾华裔翻译家林健民与施颖洲译诗观比较研究[J]. 郑锦怀. 宿州学院学报, 2016(11)
  • [2]分析《无题》诗在概念隐喻视角下不同译本的翻译效果[J]. 龙艺红.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08)
  • [3]许渊冲、曹顺发和林健民的唐诗英译比较——以《春晓》和《回乡偶书》为例[J]. 戴桂珍.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5(01)
  • [4]论中国古典格律诗英译之非[J]. 余再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5]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三种英译的比较[J]. 蒋元猷. 考试周刊, 2009(27)
  • [6]论钱钟书“化境说”的科学性[D]. 李晓菲.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7]林健民的文学翻译风格及其文学贡献[J]. 戴桂珍.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 [8]林健民和他的中国古诗英译艺术[J]. 徐振忠.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3(04)

标签:;  ;  ;  ;  ;  

林建民及其中国古诗英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