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嘉湖地区土壤要素时空变化研究

杭嘉湖地区土壤要素时空变化研究

一、杭嘉湖地区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瑶[1](2021)在《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包头市乡土地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土地理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知识内涵、掌握知识并运用于实际生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这也是拓展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前提。4F模式作为一种以引导反思为主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设计的死板、学生参与少、被动学习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并使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有所提高,创造了一种基于不同学习风格的有温度的教学环境,也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基于4F模式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同时,乡土地理的可观察性也决定了4F模式的可行性,为创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过程奠定了基础,基于该模式的乡土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符合当今的教学理念。本文以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研究,二是策略研究。主要研究的问题是高中地理内容中有哪些是可以运用4F模式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包头市哪些地理资源可作为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如何设计出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基于以上问题,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例分析、行动研究和小组合作探究五种研究方法,设计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并提出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设计策略。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遴选包头市适合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共六大类9个主题,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城市、经济环境、交通和资源环境问题。第二,设计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5个。分别是以包头市工业区位和布局为主题的“大气多彩,草原钢城”;以包头市的植被和自然地理环境关系为主题的“万亩青绿,城中草原”;以包头市的城市空间布局为主题的“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以包头市的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为主题的“塞外通衢,九原文化”;以包头市的水循环为主题的“旖旎石门风景,壮美昆都仑河”五个案例。第三,提出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包括:(1)紧扣一宗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设计宗旨;(2)运用两手段:“化繁为简,以情激趣”整合乡土地理信息;(3)把握两方向:基于4F模式升华学生观察认知,巩固知识获得;(4)划分四阶段:教学设计关注差异化,教学过程实现四步进阶;(5)创设多情境:设计层层深入的乡土情境。

凌光久[2](2021)在《末次冰盛期以来良渚地区地貌演化及其对良渚文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现今,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三角洲地区咸潮入侵、洪涝、风暴潮等极端气候环境事件频繁发生。为应对未来气候环境对人类造成的可能威胁和危害,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了解海洋河口三角洲的地貌环境演化历史与古人类的适应策略,能够为预测这些地区地貌环境对气候、海面变化的响应,以及人-地关系的演化趋势提供理论基础。早全新世期间,由于海面快速上升,整个长江三角洲平原、宁波-绍兴(宁绍)平原地区发生海侵。到中全新世时期,由于海面上升速率减缓,沉积物堆积速率超过海面上升速率而出现海退成陆的过程。随后,在环太湖平原地区相继出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文化。其中的良渚文化更被认为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实证,良渚古城遗址于2019年被收录到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因此,该区域是研究全新世海面变化-地貌演化-人类活动的理想区域。本研究在良渚古城遗址内获取钻孔LZ1061,同时在外围的自然沉积区(西良村)获取钻孔LZ1501,两根钻孔均已穿透全新统地层到达属于更新统地层的古土壤层。在获取钻孔岩芯之后,首先对钻孔岩芯进行详细的地层学、沉积学分析以建立地层层序,并通过AMS 14C定年建立地层年代框架;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孢粉、硅藻、沟鞭藻等分析;最后将分析结果同良渚及其附近区域已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多钻孔、多指标综合对比分析,以重建良渚地区末次冰盛期以来地貌演化过程,同时探讨地貌演化对新石器遗址发展演化的影响。取得的主要进展和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研究区末次冰盛期以来详细的地貌环境演化过程,认为全新世中期海面上升速率减缓促进了良渚及其附近区域的陆地生长,但其陆地生长过程由于其区域位置的特殊性,其陆地生长过程与长江三角洲平原和宁绍平原有所差异。末次冰盛期到早全新世(约9400 cal yr BP之前),良渚地区同广大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宁绍平原、东海和黄海陆架一样,暴露于海面之上,发育了广泛的古土壤层,在坡麓和山脚地带有一些坡积物的砂砾堆积,在谷地中部低洼地带分布有河流,因此在孔LZ1501与孔LZ1601的岩芯底部含有大量的粗砂、砾石和硬黏土(古土壤)沉积物。早-中全新世(约9400~7600 cal yr BP),良渚地区在9400~7900 cal yr BP期间由于海面快速上升而发生快速地由东向西的海侵,7900~7600 cal yr BP期间,由于相对海面上升速率减缓,导致沉积物供给堆积速率超过了相对海面上升速率,良渚地区发生了由西向东的陆地生长过程,即海退成陆。中-晚全新世(约7600 cal yr BP至今),良渚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成陆后的一段时期内(7600~6600 cal yr BP),良渚地区沉积了厚度数米、具有强水动力特征的海水沉积;经过详细的地层学、沉积学分析,以及将校正后的该段海水沉积物高程同当时期海面高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其形成原因可能是由于古杭州湾中海水发生越岸形成的洪水沉积,而非由海面直接上升引起的海侵。6600~5100 cal yr BP期间,良渚地区为淡水主导、但易受山区洪水影响和咸水入侵的沼泽沉积环境。之后,海岸线进一步东撤,良渚地区进一步变干,以及水利系统的建立,再加上良渚地区受到山丘环绕保护的优越地理条件,良渚地区地貌环境开始适合大规模的人类生产生活,该地区也因此很快发展成为良渚文化的核心区。2.分析讨论了良渚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植被气候植被历史。末次盛冰期至约9400 cal yr BP以前,良渚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气候相对全新世期间较为寒冷干燥。9400~6600 cal yr BP期间,良渚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以栎林和松林为主,气候温暖湿润。6600~4200 cal yr BP期间,良渚地区气候具有变冷特征,且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植被大幅度减少。3.进一步讨论和验证了良渚及其附近区域(杭嘉湖-宁绍平原)全新世以来新石器遗址的时空演化与地貌环境演化的关系。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以及良渚地区地貌环境与新石器遗址时空关系的分析研究进一步的表明:全新世期间,在滨海平原地区,稳定的地貌环境对新石器遗址的发展能够起着决定的作用。一方面,中全新世期间,海退成陆的过程为新石器遗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稳定的陆地环境直接决定新石器遗址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如良渚地区,虽然在7600 cal yr BP已经发生海退成陆,但直到5100 cal yr BP左右才出现稳定的陆地环境,因此该区域的新石器遗址的年代大部分属于良渚文化的中晚期。

车衎晨[3](2021)在《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调查研究 ——以荻港村等五个村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美丽乡村建设是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保护和发展乡村聚落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杭嘉湖平原乡村的聚落景观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但其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理论体系和案例归纳总结较为缺乏,为此,本研究选取了5处杭嘉湖平原乡村进行聚景观落调研,采用进行实地调研测绘、样本对比分析等方法得出如下成果与结论,以期为今后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改造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1)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可以归纳总结为:以农为核,以田为底,农田连片;以水为脉,以路为骨,水路成网;以宅为群,随田散居,田宅镶嵌,形成集“田-水-林-宅”于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复合空间。乡村聚落以团状、带状为主,散点状为辅,均沿着道路、水系聚集分布。农业景观是其景观的核心,植物景观以乡土树种为主,形成“点、线、面”形态分布,凸显自然野趣。建筑保留少量的徽派风格,现代别墅成为新建民居最常见的形式,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地域特征。历史人文深渊,具有鲜明的“水文化”同源性,且各具特色。(2)此外,不同建设程度乡村聚落景观也存在明显差异,建设程度较高的乡村聚落呈自由布局,且实现了传统农业经济向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转型,其植物景观丰富度与观赏性更强,其建筑形式更具地域特征,其文化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与传承;而建设程度中等的乡村聚落呈规则式布局;农业规模化发展,且建筑形式单一,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尚未体系化;而建设程度较低的乡村聚落仍保留着自由分布的聚落形态,在农业经济、建筑景观、植物景观及文化传承发展上都未达到一定水平。(3)因此,针对上述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的特征与现状问题,提出今后的乡村聚落改造建设的优化策略:1、统筹布局聚落空间;2、转型发展农业产业;3、重点打造主题植物景观;4、统筹更新建筑风貌;5、挖掘传承文化资源,最终实现乡村聚落景观的宜居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张梦[4](2020)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森林与城市景观建设、公园管理、城市规划等息息相关,它通过影响城市的物理空间和生物环境变化来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质量的下降,在城市CO2减排、空气净化、噪声降低、气候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土地利用剧烈变化,尤其是森林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碳储量和碳循环时空格局,从而影响森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因此,监测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分析演变规律并评价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对城市规划、环境管理、森林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杭嘉湖为为例,利用Landsat TM和OLI遥感数据,采用C5.0决策树对杭嘉湖地区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分析近20年(2000-2018)城市扩张过程中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In TEC模型估算城市森林地上碳储量(AGC,Aboveground Carbon)、模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最后,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森林AGC和NEP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1.C5.0决策树精准提取得到近20年杭嘉湖土地利用信息,为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及对森林AGC和NEP的影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不同时期影像分类的总体精度均在90%以上,Kappa系数在0.87以上;城市化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8年期间,杭嘉湖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城市占整个研究区的面积从2000年的5.84%增加到2018年的21.32%,城市扩张过程中森林面积减少了约27,900 ha,这些减少的森林面积有71.05%是由于城市扩张造成的。2.优化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实现了城市森林AGC高精度估算。研究表明,不同时期随机森林模型估算AGC与实测AGC之间的相关指数R2在0.69至0.73之间,RMSE较小,在3.18 Mg·ha-1-4.84Mg·ha-1之间。分析表明,近20年期间,杭嘉湖地区森林碳储量和总碳储量均在逐渐增加,平均森林碳储量从2000年的10.14 Mg·ha-1增加到2018年的44.59 Mg·ha-1,森林总的碳储量从2000年的641.38 Mg C增加至2018年2472.51 Mg C,约2.85倍,但局部区域碳储量有减少现象,减少区域主要发生在湖州中部、富阳区和杭州以南等地区,下降幅度主要集中在10-20 Mg·ha-1之间。3.研究表明,InTEC模型能较好的模型杭嘉湖城市森林NEP,站点验证的模型R2在0.88以上,RMSE为59.87g C·m-2·yr-1;NEP时空分析表明,从2000年到2015年,杭嘉湖地区森林NEP总量从2000年的2.52Tg·C·yr-1增加到2018年的4.06Tg·C·yr-1,约1.61倍,但在部分森林面积较小的平原地区和城市扩张较为激烈的地区森林NEP也出现了减少现象,如平湖、海盐、桐乡、海宁和德清、余杭、杭州和萧山市,同时,在安吉、临安和富阳的主城区周围也出现了森林NEP的减少现象。4.分析表明,杭嘉湖地区城市扩张导致湖州、德清、余杭、富阳区、杭州市辖区、萧山市南部和余杭区南部地区森林碳储量下降,总碳储量减少了约415,193Mg,这部分森林面积约为3285.36 ha;另一方面,城市扩张导致了富阳区、杭州市辖区以及萧山区南部地区森林NEP的减少,由于城市扩张导致的森林NEP的减少面积约为21732.39ha,这些区域的森林总NEP约为0.07 Tg·C·yr-1;采用缓冲区对杭州、嘉兴、湖州主城区城市扩张及对森林碳储量和NEP的空间变化影响分析表明,城市扩张过程中主城区森林AGC和NEP呈大面积的减少,对城市森林碳汇功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许金鑫[5](2020)在《城市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研究 ——以黄浦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揭示城市河流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其潜在来源,本文选取了上海黄浦江及其主要支流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至2019年间6批次的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工作,在对研究区水化学特征和溶解有机碳(DOC)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DOM的时空特征、组成和来源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1)黄浦江干支流全年DOC均值分别为4.53±0.68 mg·L-1和4.42±1.10mg·L-1。DOC含量流域间差异较小,中游DOC含量较高,下游及河口段由于长江水的稀释作用,DOC含量明显降低。干支流DOC含量季节变化同步,呈现出夏季高、秋冬次之、春季最低的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DOC含量与河流初级生产过程密切相关,且与氮磷营养盐存在相同来源或变化趋势;DOC与溶解氧显着负相关,主要与浮游植物的生长消耗及DOM降解过程有关。相较于其他水域,黄浦江DOC含量明显高于长江、黄河和珠江,而与太湖、淀山湖相当。(2)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的吸收光谱由紫外区向可见区递减,全年干支流CDOM吸收系数a(355)均值分别是6.79±3.80 m-1和6.92±4.43 m-1,CDOM浓度整体较高。时空分布上,河口处干支流a(355)明显高于其他流域,而河源处最低;干支流8月CDOM浓度要明显高于其他月份,5月和12月则较低。吸收系数比值E2/E3及光谱斜率S275-295指示干支流CDOM中富里酸所占比重较大,河口及下游CDOM分子量明显较高,比吸收系数SUVA254指示CDOM芳香性自河源至河口连续上升,8月和3月CDOM相对分子量、腐殖化程度及芳香性全年中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CDOM变化是DOC波动的原因之一,春夏季CDOM浓度与叶绿素a显着相关,表明春夏季河流中藻类释放及高等植物腐烂对CDOM有着重要贡献。(3)平行因子模型解析黄浦江干支流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由3种荧光组分构成,即C1类色氨酸组分(Ex/Em=220/350 nm)、C2类酪氨酸组分(Ex/Em=270/320 nm)和C3类腐殖质组分(Ex/Em=245,310/430 nm),其中以类蛋白组分贡献为主。干支流类腐殖质荧光空间差异较小,中游类蛋白荧光偏高,自生源特征显着,进入下游后明显下降。类蛋白荧光高值集中于10、12和5月,6和8月类腐殖质荧光逐渐上升,FDOM的腐殖化特征高于其他月份。荧光参数FI、BIX和HIX指示FDOM呈微弱腐殖质特征,且主要源于生物内源。相关性分析表明,色氨酸与酪氨酸具有共源性,类腐殖质组分仅在5、6、8月与类蛋白质关联较好。类腐殖质组分一定程度上左右着CDOM浓度变化,且具有更多的芳香性结构,类蛋白组分则以小分子量形式存在于水环境中。

肖阳[6](2019)在《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遗址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以来,环太湖流域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紧密相关,探讨该区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研究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频繁,其遗址向来是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研究的重热点,但基于GIS的考古研究不够系统连续。因此,本文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并结合遗址的文化类型、年代、面积、文化层厚度、地貌等信息,研究了环太湖地区内的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文化遗址的数量及叠置特征、空间分布格局、遗址规模与文化层厚度的分布。最后从自然与社会视角探讨了影响遗址空间分布的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从马家浜文化早期至良渚文化中期,遗址数量由少到多,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自良渚文化晚期起文化遗址数量逐步减少,表明了研究区内的文化经历了产生、繁荣到衰落的发展过程。叠置型遗址系数在马家浜晚期-崧泽早期、良渚晚期-马桥早期的数值均较低,约为0.2,而其他时期相对较高。(2)马家浜文化早期至马桥文化晚期的遗址重心呈由西向东、再由北至南、然后自东南向西北、最后再自北向南的变化特征;崧泽文化中-晚期、马桥文化早-中期的遗址重心转移距离分别为20.6km、33.1km,表明遗址的空间分布范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其他时期的遗址重心转移距离相对较小。马家浜、崧泽、马桥文化各期的遗址均在西北-东南方向上较分散,而良渚文化各期的遗址则在东北-西南方向散布。除马家浜中、晚期外,其他时期的遗址均为集聚分布,但集聚性存在差异,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遗址约在25.05km处的集聚性最强,而马桥文化遗址约在18.79km处的集聚性最强。马家浜至马桥时期的遗址密度由低到高再向低转变,遗址密集区从多核心到单核心再到多核心演变,分布区域由太湖南北部向太湖以东地区转移、再向太湖南部的杭州地区,最后向太湖东南、南及东部地区演变。(3)马家浜、崧泽、马桥时期的遗址面积多为1000050000m2,而良渚时期的遗址面积多在10000m2以下,但该期面积大于100000m2的遗址数量较马家浜、崧泽时期明显增加。马家浜、崧泽、马桥时期各规模的遗址数量差异较小,而良渚时期各规模的遗址数量差异偏大。各文化期均以面积小-文化层厚度小的遗址为主,其主要分布在太湖东南部的嘉兴与南部的杭州地区;而面积大-文化层厚度大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太湖东部的苏沪地区。(4)各时期均有65%以上的遗址分布在水系密度为0.180.43 km/km2的区域内,50%以上的遗址分布在高程510m内、台墩附近或之上,80%以上的遗址位于坡度0.55°之间。马家浜、良渚时期距海岸线5km内的遗址数量较多,遗址与海岸线的平均距离较近;而其他时期距海岸线5km内的遗址数量偏少,遗址与海岸线的平均距离偏远。遗址分布受海陆变迁的影响较为明显,大致存在“海退人进”的关系。(5)新石器文化时期,本区的遗址数量及分布与气候、地形地貌、水系密度、海岸线、海平面、社会组织、经济形态存在一定的关联。当自然环境良好、社会化文明程度高时,则遗址数量增加、范围扩大、密度提高,空间连续性、集聚度增强,各规模的遗址数量差异扩大。反之,当气候恶化、洪水频发、社会文明化衰落时,则遗址的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减,遗址的密度、空间连续性、集聚度下降,不同规模的遗址数量差异程度缩小。

钱伶俐[7](2019)在《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湖地区的春花作物主要包括大小麦、油菜、蚕豆、紫云英等,其生产历史悠久。太湖地区关于春花作物栽培和利用技术经验丰富,其作为养地和绿肥作物,在当地以水稻种植为核心的轮作复种制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以前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生产栽培与利用已初步发展,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地种植更为普遍,栽培技术也更为完善,并形成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生产特色。在种植制度方面,明清时期春花作物与水稻的轮作复种成为太湖地区的一大种植特色,主要分为麦稻、油稻、肥稻三类种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完善了春花作物与棉花、桑树的种植方式。从明代发展至清代,麦稻复种的种植模式更为普遍。当地人口激增、市镇经济兴起等多重因素导致农作物的供需愈发不平衡,致使麦类与早稻复种发展到与晚稻复种,这种植制度的改进推动了粮食亩产量的增产。油菜虽作为太湖地区发展较迟的作物,但到清代时其种植面积已超过麦类且油稻复种制度的发展十分迅速。值得一提的是,油菜还是太湖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肥稻轮作主要包括蚕豆——水稻、紫云英——水稻两种种植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水稻提供大量的肥料和补偿土壤肥力。商品经济的刺激导致太湖地区以棉、桑为主的经济作物快速发展,为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春花作物与棉、桑的间作套种模式应运而生。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栽培种植技术也日趋完善。明清时期的农业仍旧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不可避免的受到气候、土壤、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太湖地区农民在长期田间劳作中,根据春花的季节时令及生长特性,注重利用各种农作物之间的互利互补关系,合理安排种植时间,改进生产栽培技术。农民总结出春花作物整地播种、施肥管理、收获、贮藏、加工的生长栽培技术,致使太湖地区的农事活动安排地更加高效紧凑。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生产技艺的完善促进了亩产量和价格的大幅提高,春花作物的生产效益也日益凸显。这不仅对太湖地区农户的生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也补给了粮食短缺、改善了当地饮食结构。太湖地区民众逐渐形成了与春花作物息息相关的食用传统,除小麦作面食、油菜作蔬菜食用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充分发挥其作用。其农副产品如油饼饲养牲畜、菜籽油燃灯照明、蚕豆和紫云英发酵壅肥等。春花作物在实现食用价值的同时,对农业生态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区种养结合的关键在于人畜尿粪、作物秸秆等作为肥料还入田中,及农副产品饲养家畜。这些都遵循农业资源“来之于土,归之于土”的生态循环利用法则,使太湖地区的农业生产呈现出新面貌。到清代中叶,农民注重蚕桑发展,而对水田作物的生产在无形中松懈下来,加之春花价格降低,由此导致了春花作物的产量急剧下降。农民对种植春花作物的热情大减,甚至对于栽种春花的技术也日渐生疏。目前虽大力提倡种植春花作物,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春花生产还未完全恢复到明清时期所记载时的状况,引发了我们对春花作物生产与利用的探讨与研究。

王斌[8](2019)在《马家浜文化研究》文中提出马家浜文化是以1959年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是目前环太湖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其与后续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成为探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面貌,释读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的极好个案。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马家浜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文结合马家浜文化诸遗址的考古发掘材料及学界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从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等角度对马家浜文化给予综合阐释。在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方面。目前,关于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文章借助典型遗址分析和典型陶器演化,将马家浜文化遗存划分为早晚两期六段,并以此为标准对其他遗址展开观察。相对年代上,把圜底或平底腰沿釜、双目式圆柱形鼎足、牛鼻形器耳、长方形炉箅、双袋足异形鬶等的消失作为马家浜文化的结束年代;绝对年代上,参照碳十四测年数据和热释光年代数据分析,大致落在距今7000-5800年。空间分布上,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影响所及,东到海滨,西达皖中平原、宁镇山脉一带,南至杭州湾及宁绍平原地区,北可达江淮之间。类型划分上,以圜底釜与平底釜的地区差异而区分为罗家角-草鞋山类型和骆驼墩-祁头山类型。在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方面。马家浜文化时值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暖湿阶段,属于亚热带热暖湿润气候,是全新世气候最为适宜期。此时的自然环境,河流、湖泊、沼泽、平原遍布,水量充沛,水位较高,植被良好,果实丰富,混交林覆盖率高,动物群种类多样。优越的气候、环境特征,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生存条件,有利于史前文化的孕育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此时的马家浜先民已不再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调整自身行为进而对生存环境加以主观能动的改造。在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方面。马家浜时期的社会生产状况可分为以石器、陶器、骨器、玉器、木器、漆器以及编织物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手工业生产,以采集、渔猎、家畜饲养、稻作农业为中心的经济生产两大部分。其中,石器制作中的双面管钻技术、陶器制作上泥条盘筑法的使用、骨器种类的多样性、木器漆器的先进性、玉器制作的别致性、纬起花的罗纹织物等满足生活所需的手工业,体现出马家浜先民的生存方式。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除采集与渔猎外,家畜饲养和农业经济也获得极大进步。水稻是马家浜先民所种植的重要农作物。该时期一定数量的炭化稻谷及水稻田遗迹、粳稻与籼稻并存的种植结构以及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表明马家浜文化已处于以定居为表征的原始耜耕农业经济阶段。在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方面。马家浜文化尚未揭露出大规模且较为完整的聚落遗址。马家浜时期的聚落遗址往往不具有完整的独立性。文化遗址早期堆积之上可能叠压有晚期的聚落遗存,甚至涵盖后续崧泽、良渚文化乃至更晚期文化的聚落堆积。其聚落本身有时也有着不止一个时期的稳定聚落期。先民进行聚落选址时,已充分注意到对周边环境的综合利用,或选择临近湖海河流的山坡、平地以及山脚下,或选择高凸于四周地面且有河流、湖泊和农田的台墩。在聚落结构上,存在着功能性分区迹象。该时期的居址往往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从分布面积、房屋设施和内部构造分析,马家浜时期的家庭规模均不大,存在着公共设施,过着集体聚居的社会生活。在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方面。马家浜文化墓葬推崇以平地覆土掩埋及长方形浅坑竖穴墓相结合的葬制;广泛采用俯身直肢葬式及头向北的埋葬方式;以血缘为纽带的同性合葬墓时有出现;木质葬具的使用;随葬品一般较少,分布有一定规律,女性墓随葬比例高于男性;氏族公共墓地的存在;原始祭坛的出现;部分墓葬反映出拔牙习俗及使用陶器覆盖头部的葬俗;有的墓葬存在使用龟甲随葬迹象。墓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但至马家浜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不平衡地分配社会产品的可能,社会已开始出现分化迹象。从该时期陶塑、雕刻制品可以窥探先民的原始意识形态观念。其中,陶塑品附带较多观赏性和礼仪性的意味特征;雕刻品则反映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古朴的美学观念。在马家浜文化其它相关问题方面。马家浜文化的源头,目前尚未可知,但从其文化面貌及发展水平看,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受到南、北方系文化因素的显着影响。马家浜文化曾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受到河姆渡、大溪、北辛、北阴阳营、仰韶文化等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当前,太湖东西部在文化面貌上存在差异,以平底釜为代表的太湖西北部地区和以圜底釜为代表的太湖东南部地区,两者属于一个整体的“马家浜文化”的不同类型。在聚焦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面貌时,可发现崧泽文化早期具有比较明显的从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过渡的性质。在审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时,可发现陶器工艺的一脉相承、石器制作的精神物化、尚玉习俗的风气延续、农耕技术的不断革新、祭祀礼制的逐步成熟等较多的马家浜文化因素。总之,马家浜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整体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坐标。时至今日,马家浜文化研究仍然是一个似新非新、似旧非旧的课题。本文所作综合讨论,将为今后进一步探究马家浜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社会形态提供必要的参考。

吕悦风[9](2019)在《基于环境容量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风险预警研究》文中认为耕地土壤安全事关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然而据2014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全国耕地土壤环境整体质量不容乐观,重金属的点位超标率接近20%,土壤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国家在近五年时间内先后出台了《土壤污染和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与《土壤污染防治法》,意图通过行动纲要与法规条文将生态风险化解于污染源头。由此可见,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来源解析以及风险预警研究能够为耕地质量管理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农地可持续利用与农产品质量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大量学者基于县、镇等小尺度区域的采样点数据开展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然而考虑到仅使用国家标准进行评价无法很好地体现地区实际情况,为提升污染与风险评价的准确性,本研究以杭嘉湖平原浙北某产粮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采样点数据获取当地耕层土壤中As、Hg、Cr、Cd、Pb五种重金属的统计特征,在运用地统计学原理厘清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及异质性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标准、地区土壤背景值与风险基准值对于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并在土壤动态容量的基础上借助重金属输入-输出通量模型与指示克里格插值实现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风险概率的可视化预警。本文主要得到如下几点结论:(1)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研究区耕层土壤中五种重金属空间相关性大小依次为Hg>Pb>Cd>As>Cr,Hg元素属于空间弱相关,较易受到外源污染的影响,其余四种重金属均属于空间中度相关,其土壤中的含量受当地成土母质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2)研究区五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符合国家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的相关标准,仅Cd元素出现少量超标现象(12.7%),全域69.49%的耕地整体清洁无污染,25.71%的耕地处于轻微污染状态,仅4.74%与0.06%的耕地处于轻度和中度污染。然而由于当地汞(Hg)、镉(Cd)元素的地区背景值较低,当地土壤中的Hg与Cd含量虽未超过国家筛选标准,却已很大的程度地占用了当地土壤的整体负载容量,说明研究区外源Hg、Cd污染较为严重,需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3)找寻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是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工作的前置条件。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土壤中重金属As-Cr;Hg-Cd-Pb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联,在空间上的累积可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通过ArcGIS软件与遥感影像叠合分析得到的重金属污染定性来源解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高Cd区域与交通干线分布高度相关,土壤Hg含量超标或与当地以蓄电池生产为首的工业企业排放有关。(4)根据重金属输入-输出通量模型计算得出的定量源解析结果显示:大气干湿沉降成为除As以外其他四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占到总输入量的45.84%—90.75%不等,畜禽粪便对As的贡献率最大,达到40.56%,此外,化肥投入和灌溉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重金属输入。(5)对未来15年(2030年)与35年(2050年)进行风险概率预警,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As、Cr、Pb三种元素整体良好,至2030年与2050年在研究区全域风险超标的概率均<10%,Hg元素预警结果显示2030年的研究区P镇出现两小片高风险区域,Cd元素预警结果显示2030年与2050年研究区O镇与P镇均出现部分中高风险区域,研究区相关部门应当采取一定的管控措施,以减小土壤重金属对动植物和人体健康的产生的威胁。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在县级层面指导当地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下辖各镇能够依此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管控措施。

何伟[10](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杭嘉湖地区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嘉湖地区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包头市乡土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1.乡土地理
        2.教学案例
        3.教学模式
一、4F教学模式理论
    (一)4F教学模式基本组成
    (二)4F教学模式应用程序
    (三)4F教学模式应用注意事项
        1.F1(Fact)环节注意事项
        2.F2(Feel)环节注意事项
        3.F3(Find)环节注意事项
        4.F4(Future)环节注意事项
二、基于4F模式高中地理教学的包头市乡土地理资源分析
    (一)基于4F模式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二)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适宜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
        2.依据教材确定适宜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
        3.依据4F模式确定乡土地理教学内容
    (三)基于4F模式高中地理教学的包头市乡土地理资源分析
        1.遴选的包头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2.基于4F模式的包头市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
三、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一)案例组成说明
        1.案例来源与筛选
        2.案例分析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分析
        1.自然地理类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2.人文地理类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1.围绕课标教材,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运用乡土地理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加深知识理解
        3.通过“观察—感受—学习—应用”模式增能提智
        4.教师引导观察思考,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5.采取问题链组织乡土地理情境创设
四、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一)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依据
        1.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2.依据高中生特点
        3.依据4F模式教学特性
        4.依据乡土地理特征
    (二)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组成
    (三)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1.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主题选择分析
        2.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呈现
        3.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启示
    (四)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1.紧扣一宗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设计宗旨
        2.运用两手段:“化繁为简,以情激趣”整合乡土地理信息
        3.把握两方向:基于4F模式升华学生观察认知,巩固知识获得
        4.划分四阶段:教学设计关注差异化,教学过程实现四步进阶
        5.创设多情境:设计层层深入的乡土情境
五、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实施
    (一)案例实施过程
        1.准备过程
        2.实施过程
    (二)评价与反思
    (三)案例实施启示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1.遴选包头市适合4F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2.设计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5 个
        3.提出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乡土地理考察与访谈记录表
附录二:包头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附录三: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一览表
附录四: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五: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汇总表
附录六: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七: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致谢

(2)末次冰盛期以来良渚地区地貌演化及其对良渚文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全新世海面变化研究进展
        1.2.2 早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地区海面变化研究进展
        1.2.3 全新世大河三角洲发育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环境与新石器文化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
        2.1.2 土壤
        2.1.3 植被
        2.1.4 水文
    2.2 区域文化发展概况
        2.2.1 马家浜文化(7000~5900 yr BP)
        2.2.2 崧泽文化(5900~5300 yr BP)
        2.2.3 良渚文化(5300~4300 yr BP)
        2.2.4 钱山漾文化(4400~4200 yr BP)与广富林文化(4300~3900 yr BP)
        2.2.5 马桥文化(3900~3200 yr BP)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AMS~(14)C测年与样品的选取及分析
    3.3 粒度分析与实验方法
        3.3.1 实验过程
        3.3.2 参数计算
    3.4 XRF扫描分析
        3.4.1 XRF元素扫描分析方法与原理
        3.4.2 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
    3.5 硅藻分析方法与鉴定
    3.6 孢粉分析方法与鉴定
    3.7 构造沉降与地层压实的校正计算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钻孔岩芯岩相描述
        4.1.1 孔LZ1501
        4.1.2 孔LZ1601
    4.2 AMS~(14)C测年
    4.3 粒度特征
        4.3.1 孔LZ1501粒度特征
        4.3.2 孔LZ1601粒度特征
        4.3.3 孔 LZ1501与孔LZ1601粒径C-M图分析
    4.4 Ca元素与Sr元素结果分析
        4.4.1 孔LZ1501
        4.4.2 孔LZ1601
    4.5 孢粉分析
    4.6 硅藻分析
        4.6.1 孔LZ1501
        4.6.2 孔LZ1601
第五章 良渚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古植被变化及气候环境
    5.1 孔LZ1501孢粉记录反映的古植被与古气候
        5.1.1 阶段Ⅰ(-28.32~ -18.21 m,末次冰盛期到约9400 cal yr BP)
        5.1.2 阶段Ⅱ(-18.21~ -3.53 m,9400~7900 cal yr BP)
        5.1.3 阶段Ⅲ(-3.53~2.06 m,7900 cal yr BP至今)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末次冰盛期以来良渚地区地貌环境演变
    6.1 早全新世及其之前的古土壤沉积(阶段Ⅰ,末次冰盛期到约9400 cal yr BP)
    6.2 早-中全新世海侵沉积(阶段Ⅱa~Ⅱc,约9400~7900 cal yr BP)
    6.3 中-晚全新世陆地沉积(阶段Ⅲa~Ⅲc,约7900 cal yr BP至今)
    6.4 7600~6600 cal yr BP期间古杭州湾海水越岸沉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海面控制下的成陆作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7.1 早全新世以来杭嘉湖-宁绍平原地区海面变化与地貌演化
    7.2 早全新世以来杭嘉湖-宁绍平原地区地貌环境演化与人地关系
        7.2.1 杭嘉湖平原地区地貌环境演化与新石器遗址时空分布
        7.2.2 宁绍平原地区地貌环境演化与新石器遗址时空分布
        7.2.3 良渚地区地貌环境演化与人地关系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A 孢粉图谱
附录B 钻孔岩芯照片

(3)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调查研究 ——以荻港村等五个村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杭嘉湖平原
        1.3.2 乡村聚落
        1.3.3 乡村聚落景观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乡村聚落景观研究进展
        1.4.2 国内乡村聚落景观研究进展
        1.4.3 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
        1.6.2 实地调研
        1.6.3 访谈调查
        1.6.4 对比分析
    1.7 研究范围和对象
        1.7.1 研究范围
        1.7.2 研究对象
    1.8 研究样地概况
        1.8.1 荻港村
        1.8.2 小古城村
        1.8.3 东浜头村
        1.8.4 普光村
        1.8.5 三桥村
    1.9 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1 杭嘉湖平原山水格局及聚落形态
        2.1.1 杭嘉湖平原山水格局
        2.1.2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2.2 荻港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2.1 空间格局
        2.2.2 农业景观
        2.2.3 植物景观
        2.2.4 建筑景观
        2.2.5 历史人文
    2.3 小古城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3.1 空间格局
        2.3.2 农业景观
        2.3.3 植物景观
        2.3.4 建筑景观
        2.3.5 历史人文
    2.4 东浜头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4.1 空间格局
        2.4.2 农业景观
        2.4.3 植物景观
        2.4.4 建筑景观
        2.4.5 历史人文
    2.5 普光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5.1 空间格局
        2.5.2 农业景观
        2.5.3 植物景观
        2.5.4 建筑景观
        2.5.5 历史人文
    2.6 三桥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6.1 空间格局
        2.6.2 农业景观
        2.6.3 植物景观
        2.6.4 建筑景观
        2.6.5 历史人文
3 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比较
    3.1 空间格局
        3.1.1 共性
        3.1.2 差异
    3.2 农业景观
        3.2.1 共性
        3.2.2 差异
    3.3 植物景观
        3.3.1 共性
        3.3.2 差异
    3.4 建筑景观
        3.4.1 共性
        3.4.2 差异
    3.5 历史人文
        3.5.1 共性
        3.5.2 差异
4 现状问题及提升策略
    4.1 无序扩张的空间格局,需整合资源,进行统筹布局
    4.2 较单一化的农业景观,需转型产业,提升整体观感
    4.3 特色缺乏的植物景观,需丰富树种,注重亮点打造
    4.4 风貌杂乱的建筑景观,需统筹风貌,推动自我更新
    4.5 逐渐淡化的人文景观,需挖掘凝练,实现活化传承
5 总结与讨论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杭嘉湖地区乡村常见木本植物名录
附录 B 杭嘉湖地区乡村常见水生草本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2 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估算方法研究
        1.2.3 城市化对于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与资料
        2.2.1 遥感数据与预处理
        2.2.2 样地调查数据
        2.2.3 InTEC模型模拟碳循环所需数据
3 杭嘉湖土地利用时空演化遥感监测及对森林的影响
    3.1 C5.0决策树概述
    3.2 分类决策树规则的构建
    3.3 决策树规则及分类结果
        3.3.1 分类决策树及变量分析
        3.3.2 分类结果及精度验证
    3.4 城市化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3.4.1 城市扩张评价方法
        3.4.2 城市化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3.5 城市扩张对森林时空分布的影响
    3.6 未来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3.5.1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方法
        3.5.2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结果
    3.7 本章小结
4 杭嘉湖森林地上碳储量遥感估算
    4.1 随机森林碳储量估算
        4.1.1 随机森林算法介绍
        4.1.2 森林碳储量模型构建
    4.2 RF参数优化及变量分析
        4.2.1 RF参数优化
        4.2.2 变量的重要性分析
        4.2.3 变量相关性分析
    4.3 碳储量模拟结果及精度分析
    4.4 碳储量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杭嘉湖森林NEP时空模拟
    5.1 InTEC模型介绍
    5.2 森林NEP模拟过程
    5.3 InTEC模型优化验证结果
    5.4 森林NEP时空动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扩张对森林碳储量和NEP的影响
    6.1 城市扩张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
    6.2 城市扩张对森林NEP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城市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研究 ——以黄浦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DOM的概念、来源和结构组成
        1.2.2 DOM的吸收特性
        1.2.3 DOM的荧光特性
    1.3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2.3 实验与分析方法
        2.3.1 水质参数及DOC含量测定
        2.3.2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定
        2.3.3 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2.3.4 PARAFAC模型分析
        2.3.5 数据统计分析
第3章 黄浦江干支流DOM含量特征
    3.1 基本水质参数
    3.2 DOM含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3.2.1 DOC含量分布
        3.2.2 DOC含量时空变化特征
    3.3 DOC含量与基本水质参数的关系
    3.4 黄浦江干支流DOC含量与其他河流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浦江干支流DOM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
    4.1 CDOM吸收光谱特征
    4.2 CDOM浓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4.2.1 CDOM浓度分布
        4.2.2 CDOM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4.3 CDOM吸收光谱参数特征
        4.3.1 光谱斜率S275-295
        4.3.2 吸收系数比值E2/E3
        4.3.3 比吸收系数SUVA254
        4.3.4 吸收光谱参数间关系
    4.4 CDOM浓度与水质参数相关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黄浦江干支流DOM三维荧光特性
    5.1 FDOM荧光组分特征
    5.2 FDOM荧光强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5.2.1 FDOM荧光强度分布
        5.2.2 FDOM荧光强度时空变化特征
    5.3 荧光参数及FDOM来源分析
        5.3.1 荧光指数FI
        5.3.2 生物源指数BIX
        5.3.3 腐殖化指数HIX
        5.3.4 荧光参数间关系
    5.4 荧光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5.4.1 荧光组分关系
        5.4.2 荧光组分与其他参数相关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遗址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GIS在考古学中的研究进展
        1.2.2 文化遗址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范围
        2.1.2 自然环境特征
        2.1.3 研究区内文化谱系
    2.2 研究方法
        2.2.1 叠置系数
        2.2.2 平均重心
        2.2.3 标准差椭圆
        2.2.4 泰森多边形
        2.2.5 Ripley’s K函数
        2.2.6 核密度估计
        2.2.7 克里金插值
        2.2.8 空间自相关
    2.3 数据处理
        2.3.1 数据的获取
        2.3.2 数据的预处理
3 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遗址的数量及叠置特征
        3.1.1 遗址的数量特征
        3.1.2 遗址的叠置特征
    3.2 遗址的空间分布格局
        3.2.1 遗址的重心特征
        3.2.2 遗址分布的方向特征
        3.2.3 单尺度距离的遗址分布模式
        3.2.4 多尺度距离的遗址分布模式
        3.2.5 遗址的密集区分析
4 遗址面积与文化层厚度的分布及关系
    4.1 遗址面积的分布特征
    4.2 遗址文化层厚度的分布特征
    4.3 遗址面积分布与文化层厚度分布的关系
5 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5.1 遗址分布对自然环境的响应
        5.1.1 遗址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1.2 遗址分布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5.1.3 遗址分布与水系密度的关系
        5.1.4 遗址分布与海陆变迁的关系
    5.2 遗址分布对社会文明化的响应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生产背景及其种类与分布
    第一节 明清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生产背景
    第二节 明清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种类及其分布
第二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种植模式
    第一节 麦稻复种模式
    第二节 油稻轮作模式
    第三节 肥稻轮作模式
    第四节 春花与棉、桑种植模式
第三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生产技术
    第一节 整地播种
    第二节 施肥管理
    第三节 收获、贮藏与加工
第四章 明清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效益与价值分析
    第一节 春花作物的生产效益
    第二节 春花作物的利用价值
    第三节 春花作物的农业生态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8)马家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时代背景
        一、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回顾
        二、马家浜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第二节 马家浜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
        一、20 世纪50 年代至20 世纪70 年代
        二、20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90 年代
        三、进入21世纪以来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内容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分布
    第一节 文化分期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典型陶器演化分析
        三、文化分期
        四、相关遗址分期观察
    第二节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一、相对年代
        二、绝对年代
    第三节 马家浜文化的空间分布、文化类型
        一、空间分布
        二、文化类型
第三章 马家浜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的因素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气候特征及环境状况
        一、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马家浜文化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地理环境状况
    第二节 马家浜先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及意义
第四章 马家浜时期的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
    第一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生存方式
        一、石器
        二、陶器
        三、骨器
        四、木器、漆器
        五、玉器
        六、编织物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的采集、渔猎及家畜饲养业
        一、采集
        二、渔猎
        三、家畜饲养业
    第三节 马家浜时期的稻作农业生产
        一、马家浜时期水稻及水稻田的发现
        二、粳稻与籼稻相结合的种植结构
        三、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
第五章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状况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概述
        一、聚落考古及其相关概念
        二、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遗址概况
        三、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选址问题
        四、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结构问题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居址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一、马家浜时期居址发掘情况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居址状况分析
第六章 马家浜时期的埋葬制度及先民意识信仰
    第一节 马家浜文化的埋葬制度
        一、马家浜文化墓葬发掘概况
        二、马家浜文化墓葬的基本特征
        三、马家浜文化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意识形态
        一、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塑与先民意识信仰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雕刻与先民美学观念
第七章 马家浜文化相关问题讨论
    第一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的来源问题
        一、溯源追本:新石器时代的先马家浜文化
        二、纵向传承:先马家浜文化的影响因素
        三、文化综合体:持续的区域交融与碰撞
    第二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中的横向影响因素
        一、河姆渡文化因素
        二、大溪文化因素
        三、北辛文化因素
        四、北阴阳营文化因素
        五、仰韶文化因素
    第三节 关于太湖东西部的马家浜文化问题
        一、问题的抛出:以骆驼墩为代表的一类遗存
        二、个性与共性:东西部文化面貌上的主要异同
        三、讨论中权衡:有关考古学文化的再阐释
        四、思维的拓展:构建新的文化认知体系
    第四节 关于马家浜、崧泽文化过渡期的文化面貌问题
        一、前期的思索:学界有关这一问题的基础性探讨
        二、已做的分析:本文关于此一问题的或然性研究
        三、管窥见一斑:过渡时期典型遗存的结论性判断
    第五节 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一、争论中深化: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的论说
        二、发展中传承:文明化进程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9)基于环境容量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
        1.2.2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1.2.3 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风险预警研究
        1.2.4 土壤环境容量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1.3 土地利用状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前处理
第3章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3.1 土壤重金属描述性统计
    3.2 土壤重金属空间异质性分析
        3.2.1 方法与原理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半方差函数拟合
    3.3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4.1 常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4.1.1 方法与原理
        4.1.2 评价标准
        4.1.3 评价结果
    4.2 基于土壤负载容量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4.2.1 方法与原理
        4.2.2 评价标准
        4.2.3 地区背景值确定
        4.2.4 污染评价结果
    4.3 对比分析
    4.4 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4.4.1 相关性分析
        4.4.2 定性来源解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壤重金属风险概率预警
    5.1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
    5.2 研究方法
        5.2.1 土壤动态容量模型
        5.2.2 土壤重金属输入-输出通量模型
        5.2.3 指示克里格插值
    5.3 参数与标准
    5.4 研究结果分析
        5.4.1 土壤重金属累积趋势预测
        5.4.2 土壤环境容量估算
        5.4.3 风险概率预警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可能的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致谢

(10)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概念辨析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1.4.3. 风景营建
    1.5. 文献综述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形势地貌
        2.2.2. 水文条件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3.1. 地域文化基础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3.2.1. 先秦
        3.2.2. 秦汉六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两宋
        3.2.5. 元明
        3.2.6. 清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3.3.1. 总体发展
        3.3.2. 凿河建塘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3.5. 小结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4.1. 释山
        4.1.1. 天目山脉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4.2. 叙水
        4.2.1. 太湖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4.2.3. 苕溪水系
        4.2.4. 长兴水系
    4.3. 水网农田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4.4. 城池市镇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4.5. 小结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5.1. 圈地营城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5.2. 园林成境
        5.2.1. 皇家园林
        5.2.2. 私家园林
        5.2.3. 寺庙园林
        5.2.4. 书院园林
    5.3. 规画治野
        5.3.1. 经营山水
        5.3.2. 优化交通
        5.3.3. 择优选种
    5.4. 人文赋意
        5.4.1. 山水为序
        5.4.2. 八景立意
        5.4.3. 风俗附会
    5.5. 小结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6.1.1. 水
        6.1.2. 田
        6.1.3. 城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6.5.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杭嘉湖地区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包头市乡土地理为例[D]. 李佩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末次冰盛期以来良渚地区地貌演化及其对良渚文化的影响[D]. 凌光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调查研究 ——以荻港村等五个村庄为例[D]. 车衎晨.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D]. 张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
  • [5]城市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研究 ——以黄浦江为例[D]. 许金鑫.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遗址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D]. 肖阳.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7]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生产研究[D]. 钱伶俐.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马家浜文化研究[D]. 王斌. 上海大学, 2019(02)
  • [9]基于环境容量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风险预警研究[D]. 吕悦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杭嘉湖地区土壤要素时空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