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照明·美化

绿化·照明·美化

一、绿化·亮化·美化(论文文献综述)

樊思嘉[1](2021)在《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的完整过程,并对其中的建造实践、设计思想与建造精神进行了重点剖析。在系统梳理层面,首先从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自然资源条件分析了机械艺术的缘起,然后从发展模式、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三个角度分析了机械艺术的发展繁荣过程,最后研究了在后机械时代,现代建筑、当代艺术、当代装置创作等领域以机械艺术为灵感,而产生的演化性创作。在机械艺术的整体脉络理清后,文章以“绘图-模型-建造”层层递进的逻辑框架,深入研究了机械艺术的实践探索,以及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建筑与机械领域不断的交叉、分离与集成过程。其中,以机械艺术时期的建造实践作为特色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为特定建筑部件的建造而发明的吊车装置,解读了装置的机械性能、一对一的建造过程,以及装置与建筑部件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艺术角度讨论了为建筑局部定制的吊车装置与建筑部件在建造中的共生与一体化,这种一对一的定制使得用于建造的装置与所建造的建筑同时成为了艺术,建造过程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雕塑的建造艺术景观。通过对于建造中的装置的研究,体现了机械艺术时期,“精在体宜”的设计建造思想,与技术与艺术趋向统一的建造精神。

王娟[2](2021)在《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炉是闻名古今的陶瓷重镇,被誉为“东方古瓷镇”。2006年,陈炉古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编制了《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规划期限2008-2020年。伴随保护工作的实施,古镇风貌发生变化,并出现多处文物点的保护性破坏,因此对古镇的研究迫切而重要。为保护陈炉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以陈炉古镇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编写的《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以规划期限(2008-2020年)内对比分析为研究思路,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走访,社会学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研究陈炉遗产构成要素的认识及其在2008-2020年的变迁,包括镇区结构、遗址遗存、建筑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基于变迁分析与保存状况调查,站在规划期限最终节点,以保护规划为准则对陈炉近年保护实践作出分析,首先分析保护工作是否落实《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保护要求与措施;其次分析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列举“保护性”和“破坏性”的建设实践,批判破坏性的建设干预;再次分析镇区管理制度与政策,从管理层面检视保护实践工作;最后分析古镇后续的其他规划建设文件,发现各规划编制内容之间的矛盾。通过变迁和保护的分析指出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本研究通过在一定的周期内对陈炉特征要素变迁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以实施效果为主的分析体系,找到适合于陈炉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今后政府建设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不仅对陈炉古镇的保护工作实践有实际意义,而且给其它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以借鉴和参考。

厉泽[3](2021)在《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和国家乡村战略的实施,乡村环境变得更加宜居,产业结构转向多产融合,生产工具逐渐机械化,出行方式实现由自行车、摩托车向轿车的三重转变。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国道、县道、乡道体系日渐完善,但村道体系建设依旧滞后,村域内部人、车、路三者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为适应乡村振兴进程的推进,满足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需求,对乡村村道体系建设做进一步提升优化,显得尤其重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从“三生”需求出发,围绕村道体系与乡村生态环境、村道要素、村道建设与管养三方面构建乡村村道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指标为村道体系评分提供标准。根据长沙城郊乡村的发展类型,以普通发展型浏阳市卓然村、农业主导型望城区盘龙岭村、工业主导型长沙县石塘铺村以及商旅主导型宁乡市关山社区的村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村道体系规模、乡村生态环境、村道路面、村道界面、村道附属设施、村道建设、村道管养七个方面对上述四个村的村道体系进行调研、现状问题分析与村道体系评价,对比分析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提出优化方法和优化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类似乡村村道的优化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立足“三生”需求,结合乡村产业发展来优化乡村村道体系的建设,对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研究表明:(1)满足“三生”需求是村道体系建设的基准。村道体系设定有助于村道建设与管养工作,根据功能与服务需求将村道分为主干路、次干路、通组路、通户路、机耕道与山林道。连接县、乡及各村的主干道建设情况良好,而次干路、通组路、通户路在路幅宽度、路面状况、道路附属设施、路侧植物种植等方面不能满足三生”需求与乡村发展需要,应进行重点优化。(2)机耕道需根据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对路面通行条件进行优化与改善,以满足农业机械化设备的通行需求。(3)村道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是村道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乡村村道不能“重建设,轻养护”,村道建设后需加强日常的管养工作,保障村道更好的为乡村服务。

罗富元[4](2021)在《存量规划背景下江西省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率显着提升,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传统的大拆大建,无序扩张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成为人们的聚焦点。在国家提出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刚性政策约束下,增量扩张转为存量优化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新常态”,存量用地的挖潜盘活成为现阶段城市发展的新路径。作为城市存量用地的主要空间载体之一,城中村改造及存量土地优化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为例,在对城中村空间演变和现状特征的认知基础上,提出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与策略;构建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结果对城中村改造进行分类;测算了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存量用地挖潜的理论和现实潜力,对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并对利用强度提出控制要求;分类型和重点提出了改造规划指引,并对建峰网格9城中村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城中村改造的实施路径。全文在“理论研究—现状认知—目标路径—潜力评价—布局优化—改造指引”的技术路线下展开了研究。“理论研究”—以我国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与政策为导向,对城中村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阐述了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理念;梳理了城中村在改造的基本形式、主体模式、总体思路三方面随时间变化的研究;从意识认知、概念解析、实践探索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存量规划的研究进展;最后从评价的指标研究和评价方法两方面对城中村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为城中村的评价与分类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现状认知”—以遥感影像、相关数据、规划资料等多源多尺度数据为基础,梳理了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的发展变迁;从数量、位置、人口、用地、建设等方面摸清城中村的基本情况;基于现状的认知,分析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的现状特征,以此作为城中村改造目标与策略提出的基础和依据。“目标路径”—通过分析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的现状情况和基本特征,提出了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与策略,为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潜力的评价,类型分类、改造指引明确了方向。“潜力评价”—基于城中村评价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自身改造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体系。结合调查资料和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得到了城中村改造的综合指数,基于综合指数将城中村改造划分为综合整治型、更新改造型和拆迁重建型。“布局优化”—参照国内学者姜满年对西安市城中村改造适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自身的特性,确定万安县人均城中村建设用地为85㎡/人,得到城中村的理论存量用地潜力;依据对工矿废弃地以及通过拆迁改造腾退出来的再利用用地的分析,得到城中村的现实存量用地潜力。在对存量用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城中村存量用地布局和结构,依据不同的区位、不同类型城中村的用地功能进行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分区管理,提出相应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控制引导指标,指导城中村存量土地的再开发利用。“改造指引”—基于城中村改造的类型划分,从风貌、环境、交通、设施、文化等方面对综合整治型城中村提出了改造指引;从违建空间、更新空间、粗放空间三个角度对更新改造型城中村提出了改造指引;从就地安置、政府主导、市场操作三个方面对拆迁重建型城中村提出了改造指引。基于区位条件优越、门户形象提升、改造动力凸显的划定原则,划定了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区域,并提出了改造指引;以改造完成的建峰网格9为例,对改造模式进行剖析;最后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实施保障措施。论文基于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城中村作为未来存量用地储备需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系统地构建了城中村评价体系,测算了城中村存量用地的潜力,优化了城中村存量用地布局与强度提出了城中村改造指引和实施措施。为万安县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避免城中村土地的粗放利用;为《万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的编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也为江西省其他县中心城区存量用地的挖潜提供理论探索。

刘欣[5](2021)在《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架桥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现代城市发展发生了从增量到存量的结构性变化。在公共空间极具缺乏的今天,城市中大量现存的失落空间的再利用逐渐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架桥及其附属空间作为高架桥基础设施的附属产物,其具备交通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属性,但其现状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大量的空间浪费,对其进行合理的更新利用能很好缓解公共空间短缺的现状,缝合被道路切断的城市肌理,链接城市居民的生活,优化城市形象的各个层面并激发其活力。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对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改造和更新进行探讨,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对北京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调查研究为依据,总结其相关概念,分析了其政策演变和权属问题,对北京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具备更新潜力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归纳其空间问题。再通过与问题相对应的特征,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实践案例对比分析研究,提出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的更新营造途径、设计方法和工作路径,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合理利用途径探索,将为在存量时代下挖掘城市公共空间提供未来可实施的参考建议。

张新月[6](2021)在《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住房建设已经从增量阶段转变为存量阶段。然而,我国目前的既有住宅改造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既有住宅资料数据不完善、改造方法不系统、改造持续性差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既有住宅品质的提高和日后的可持续再生改造。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取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对我国既有住宅再生实践和国内外既有住宅更新理论的研究,指出维护性再生设计理论能够应对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的持续更新微改造。接着对选取的典型住区的住栋的外界面进行实态调研和基础信息采集研究,确定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层级-部位-要素”的外界面空间划分方式,构建出外界面的层级模型。按照“建筑层、设施层、环境层”的层级划分方式类型化诊断外界面空间构成要素的功能性问题、场所性病症问题。其次,根据维护性再生原则,分析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既有住宅外界面空间提升方法和政策机制,搭建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手法库。再次,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出发,建立“分级响应”的既有住宅外界面再生策略,即基础复合类、优化完善类和特殊需求类,通过索引前文再生手法库手法的方式,根据需求的权重关联适宜的手法搭配,进而提出具体的再生修复方案。最后,结合提出的既有住宅外界面空间策略,按照科学的流程索引改造手法对调研的住栋实例进行试设计,以期对未来西安市的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改造实践提供更加多维的方法借鉴和思路延展。

林佳楠[7](2020)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夜间旅游适宜性评价》文中指出夜间旅游作为日间旅游的延伸和补充,其丰富的旅游内容能够很好地填补日间旅游的空白,夜间旅游能够从多个方面满足游客和居民的精神需求,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充实当地居民的夜间休闲生活。对城市来说,因夜间旅游而创建的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能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拉动城市夜间经济,并且提高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以夜间旅游作为研究内容,探索性地构建了一套夜间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景区作为研究地进行实证评价。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夜间旅游进行概念界定,概述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并归纳总结出构成夜间旅游活动的要素。其次,运用德尔菲法筛选出夜间旅游适宜性的评价指标,建立夜间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模型,共有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9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用层次分级法计算出每一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基于李克特量表法对每一个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标准,并对最终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评判。然后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景区为本文的研究地进行实证评价,利用模糊综合评分法对每个指标进行定量计算,最终得到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景区的夜间旅游适宜性评价得分为4.108分,说明夜间旅游适宜性程度很高,属于优等水平。针对评价结果,本文发现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景区在夜间旅游方面主要存在着:夜间旅游活动质量欠佳,活动种类不够丰富,个性特征不够鲜明,夜游受到限制等问题。针对不足提出: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分层次开发、丰富夜间旅游业态,满足多种消费需求、创建精品夜游路线,延长营业时间、平衡淡旺季游客量,完善安保服务设施、创造安全的夜游空间等建议。

张国财[8](2020)在《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城市更新也随之发展,城市也或多或少参与了全球化建设,不可避免的与其他城市一同陷入了广域化的城市竞争浪潮中。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不断变革中,我国遗留下来大批老城区亟待改造,但面对现代化的建筑,老城区处在选择的十字路口,选择全面的、先进的现代化建筑,意味着居民文化认同感丧失,而固步自封显然也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安康市老城区也面临与其他老城区类似的问题,地处主流文化交汇处,对城市特色文化认知不足,导致了城市特色风貌难以延续。本文以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结合当地实际,总结出具有本地特征的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归纳为自然因素、人工因素和人文因素。基于现状调查和基础资料的整理,首先,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老城区内影响城市特色风貌的因素进行权重分配,在确定对城市特色风貌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初步的延续策略。其次,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对城市特色风貌因素进行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确定出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过程中“继续保持”“急需改进”“毋须优先”“过度重视”的要素,为后文有关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的延续策略提出做了重要补充。最后,在综合两种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现状特点,分别提出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从“山-城-水”的格局延续、重点区域和轴线的强化、城市特色风貌特色空间的塑造和强化非物质性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的作用方面提出延续策略,为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淑桃[9](2020)在《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村的规划建设是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的关键。2017年,广东省提出“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重要举措,总投入财政资金300多亿元。根据“无规划,不建设”的要求,所有省定贫困村都编制了相关规划并于2019年基本完成了整治建设任务。那么,这批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到底怎样?对其进行科学的实施评价十分必要。本文以具有一定示范意义和代表性的翁源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的实证研究。不仅为这批省定贫困村的规划实施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目前,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规划领域,对于村庄规划的实施评价研究十分贫乏。本文借鉴和吸纳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的特点,构建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该实施评价体系包括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两部分的评价。实施效果评价主要从实施结果和实施绩效两方面分析规划的落实情况以及对村庄和村民产生的影响;实施过程评价主要从政策保障、资金管理、主体协作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评析规划实施的运作机制及影响因素。依据上述实施评价体系,论文重点以翁源县青云村为例,通过详实深入的实证调研,对其规划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实施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广度较好,但由于村民主体意愿变更、资金规模估算偏差大等原因导致实施深度较差,部分项目的变更对经济性和效用性考虑有所欠缺;规划实施成效主要集中在人居环境水平的提升上,对农民增收带动尚不明显,但不同类型的自然村由于资金投入、建成效果的不同,村民的评价差异较大。在实施过程评价部分,地方政策的完善性、资金整体的统筹性、规划编制期间各相关团队的协同性均有效促进了青云村村庄规划的实施,但同时在配套政策的协调性、建设资金投入的精准度、规划实施阶段各利益主体间的协同性、深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和建设工程质量的可控性方面存在不足。青云村在规划实施效果和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中所反映的情况在翁源县乃至广东省其他省定贫困村中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也对广东省定贫困村以及我国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要任务的欠发达地区村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对于尚在摸索中的贫困村规划编制与实施,本论文既注重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探讨,更注重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以期发现贫困村规划建设及相关推进政策需要规避和重视的问题,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夏雷[10](2020)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村落风貌由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共同作用而形成,是村落特色的综合表达。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村落风貌也逐步地发生着变化,“城乡一貌、千村一面”的问题日益凸显,村落的地域与文化特色在逐渐丧失,村落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也非常关注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村落风貌成为未来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东北严寒地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农业地区广大,乡村众多,农村环境建设相对缓慢和滞后,但盲目建设、风貌破坏、特色缺失等问题同样突出,具有特殊的开展村落风貌研究的典型意义。研究以“十二五”绿色村镇课题为契机,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色逐渐消弱等问题入手,针对风貌信息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提出定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风貌研究方法,通过“信息收集——数据构成——系统搭建——功能应用”的思路建立风貌数据库系统,为村落风貌信息管理、特色识别、规划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收集”——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实态调研与风貌现状特征解析。通过对典型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要素的收集,获取全面、完整与多样的风貌信息,分析村落风貌的成因。“数据构成”——建立村落风貌信息体系与基础数据库。基于村落风貌调研结果,立足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基础条件特征,提出村落风貌信息集成与整合、识别与编码方案,并据此构建村落风貌基础数据库,形成其内部数据组织结构。“系统搭建”——建立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与标准数据库。通过梳理村落风貌体系与数据库系统应用之间的关系,以村落风貌特色塑造理念下的风貌规划思路为突破点,提出针对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特色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方法。构建村落风貌量化引导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标准引导值,对基础风貌信息进行提取与运算处理,构建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功能应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征解读、风貌发展类型识别、规划提升策略等应用分析。基于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东北严寒地区28个村落风貌的综合评价,对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特色进行解读,提出风貌提升策略。通过村镇景观规划、村落公共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对系统的应用模式与功能拓展进行阐述与延伸讨论。研究以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建设需求为基础,通过对风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对风貌信息的量化处理,探讨了在不同规划与研究需求下数据库系统内数据体系拓展与功能应用。为即将开展的省域和县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为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专业与技术支持。

二、绿化·亮化·美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化·亮化·美化(论文提纲范文)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
        一、国内缺乏机械艺术的深入研究
        二、机械艺术发明启发当代设计
        三、机械艺术文化在当代广泛传播
        四、个人建筑与装置设计经验作为基础
    第二节 研究内容、路径与意义
        一、体系梳理:以历史视角理清机械艺术脉络
        二、线性深入:以设计视角剖析机械艺术实践
        三、重点特色:以艺术视角升华建造中的装置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达芬奇手稿类研究
        二、欧洲机械艺术研究
        三、机械技术类研究
        四、当代艺术类研究
        五、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类研究
        六、达芬奇其他类研究
        七、国内论文类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框架
第一章 机械艺术的产生缘由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范围界定
        一、工具、机械、机器
        二、建造中的装置
        三、“机械艺术”与“机械的艺术”
        四、机械发明家达芬奇
    第二节 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时空文化的转变
        二、资本与科学的催化
        三、宗教的变革
    第三节 意大利的自然与人文优势
        一、区位优势:海陆商贸枢纽,平原水能丰富
        二、政治格局:城邦发展成熟,转向文化竞争
        三、经济发达:城邦财力雄厚,资本主义崛起
        四、文化语境:古典文化遗迹,市民人文主义
    第四节 机械发展的东西方同步
        一、东西方机械繁荣在时间上重叠
        二、东西方机械发展阶段基本同步
    章节小结
第二章 机械艺术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 在技术史体系中的定位
    第二节 机械艺术萌芽的外在客观体系
        一、驱动能源:水能、风能、畜能
        二、媒介材料:木材
        三、制作方法:科学实验
        四、外在客观体系总结
    第三节 机械艺术发展的内在驱动模式
        一、特色激励机制:优先权
        二、劳动者技能需求:全能型人才
        三、劳动场所与机构:手工作坊
        四、核心驱动力:科学实验与资本激励
    第四节 代表性机械发明与人物
        一、代表性机械发明
        (一) 水车与风车
        (二) 磨坊:机械与建筑的集成
        二、代表性人物
        (一)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二)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三) 弗朗切斯科·迪·乔尔乔·马尔蒂尼亚
        (四) 莱奥纳多·达·芬奇
    第五节 机械艺术时代的优势与劣势
    章节小结
第三章 机械艺术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传统“几何学实践”发展
        一、用于土地与构筑物测量--斐波那契
        二、转向建筑与建造场地--阿尔伯蒂
        三、导向建筑绘图技术--皮耶罗
        四、用于地形地貌的测绘--卢卡
    第二节 建筑、机械与“几何学实践”
        一、用于机器建筑工程--弗朗西斯科
        二、向科学拓展的机械研究--达芬奇
    章节小结
第四章 机械艺术的绘图实践
    第一节 从多样到系统的建筑绘图
        一、多样化的建筑绘图
        (一) 建筑结构-“Xray”节点透视
        (二) 建筑立面细部-平立剖轴测并存
        (三) 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轴测与平面简图
        (四) 城市规划-总平面图
        二、系统化的建筑绘图
        (一) 工程化的统一比例图纸
        (二) 专业化的视觉抽象图纸
    第二节 从装配到集成的机械绘图
        一、装配属性的图标式绘图
        (一) 服务于专家的图标式绘图
        (二) 服务于装配式制造的绘图
        二、整体框架中的精细化绘图
        (一) 框架中的爆炸视图
        (二) 框架中的透视收缩
        (三) 框架中的视点扭转
        (四) 框架中的中心透视
        三、实用的集成式机械绘图
        (一) 达芬奇的单向交替起重机
        (二) 达芬奇的单轴纺织旋转机
        (三) 达芬奇的连贯的图示语汇与图像独立性
        四、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与集成
        (一) 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发展
        (二) 两者在建造场地图纸中的集成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机械艺术的模型实践
    第一节 模型的产生与应用
        一、模型的产生缘由
        (一) 建筑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静态模型
        (二) 机械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阻力科学
        (三) 模型作为解决机械尺度转换的实验品
        二、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 设计竞赛环节
        (二) 公众辩论环节
        (三) 施工指导环节
        (四) 建造施工环节
        三、模型在设计中的合法化
    第二节 从分离到集成的转变
        一、以模型作为建筑创造中的形式控制-阿尔伯蒂
        (一) 模型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二) 模数理论与古典形式修正
        (三) 被分离的实际操作问题
        二、以模型推进机械中能效与力学的研究--弗朗西斯科
        (一) 模型在磨坊中的重要性
        (二) 用模型进行水能计算研究
        (三) 科学的模型融合机械与建筑
        三、以模型的集成应用推动实践-达芬奇
        (一) 达芬奇对模型的信赖
        (二) 达芬奇对模型的集成应用
        (三) 以模型的集成应用作为媒介
    第三节 专利下的模型文化
        一、模型在专利中的角色
        (一) 模型在专利中的普遍使用
        (二) 模型在专利中的行政功能
        (三) 模型在专利中的证明功能
        (四) 模型在专利中的实验属性
        二、模型与专利主导的机械发明实践
        (一) 机械发明用于军事防御
        (二) 机械发明参与真实建造
    章节小结
第六章 机械艺术的建造实践
    第一节 中世纪教堂建造中的起重装置
        一、抬升重物的吊车
        (一) 单一机械垂直抬升重物
        (二) 多机械配合,梯级抬升重物
        (三) 垂直向抬升重物+水平向少量位移
        二、建堂塔顶的吊车
        (一) 脚手架+塔顶吊车
        (二) 符合教堂尺寸的吊车
    第二节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中的吊车装置
        一、大教堂塔亭简介
        (一) 生长于穹顶之上
        (二) 塔亭的功能、结构、空间
        (三) 建造塔亭需要的机器
        二、有砝码的旋转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穹顶高度安装石块
        (二) 对应部件:穹顶石链与塔亭外圈扶壁柱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重物平衡系统与自由悬臂
        (四) 建造方式:装置在两柱之间,四队工人协作建造
        (五) 装置略高于扶壁柱,呈相似形
        三、有中心支点的灯笼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局促的内圈柱空间内安装石块
        (二) 对应部件:塔亭内圈半露壁柱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装置抬升与框架旋转
        (四) 建造方式:抬升与建造同步进行
        (五) 吊车与建筑的一体化
        四、有环形平台的灯笼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极小的尖顶空间内,精确建造圆锥形顶
        (二) 对应建筑部件:塔亭的圆锥尖顶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柔性绳索吊装与螺杆移动完成倾斜安装
        (四) 建造方式:装置操作与人工调整并行
        (五) 包含着塔尖的吊车
    第三节 “精在体宜”的建造装置
        一、建造装置与建筑部件的集成
        二、人力操作的“一对一”装置
        三、建造中的特殊艺术景观
        四、“精在体宜”的建造美感
        五、突破极限的精神追求
        六、建造精神的延伸
    章节小结
第七章 机械艺术在后机械时代的演化
    第一节 基于机械艺术的现代科学发展
        一、以机械艺术作为发明灵感的科技创新
        二、以机械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三、以机械艺术为研究主题的科学理论
    第二节 基于机械发明手稿的数字化绘图
        一、数字化视觉语言简介
        二、达芬奇的绘图特点
        三、数字视觉语言的传承与进步
        四、数字化衍生的相关产品设计
    第三节 基于机械模型的当代艺术创作
        一、对于“达芬奇热”的艺术回应
        二、《农民达芬奇》简介
        三、《农民达芬奇》的模式与意义
        四、达芬奇在《农民达芬奇》中的角色
        五、当代艺术中的机械艺术
        六、艺术、科学与工程的融合
    第四节 基于机械建造的现代建筑创作
        一、建造的“艺术化”--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二、“建筑的机械化”与“机械的建筑化”--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三、建筑空间中的机械感
        (一) 脚手架引发的建筑设计--隈研吾
        (二) 脚手架引发的建构设计—如恩设计
        (三) 室内设计中的机械感
        (四) 家具设计中的机械感
        (五) 公共装置中的机械感
    第五节 基于传统机械的当代装置创作
        一、传统织造机械中的技术与艺术
        (一) 妆花
        (二) 妆花织机
        (三) 白局
        二、“妆花”系列装置—南艺设计学院
        (一) “妆花”实验艺术展-2016年
        (二) “妆花”装置-江宁织造博物馆-2020年
        三、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南艺设计学院
        (一)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简介
        (二) 机械艺术形式的自鸣性体现
    章节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保护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研究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2 相关概念研究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1.4.2 陈炉古镇的研究现状
    1.5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制定
        1.5.1 提出背景
        1.5.2 保护工作问题
        1.5.3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1.5.4 上位规划的保护措施
        1.5.5 上位规划的利用展示要求
        1.5.6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规定
    1.6 后续其他规划建设文件的制定
        1.6.1 《陈炉古镇景区总体规划》的布局与建设
        1.6.2 《陈炉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的建设内容
        1.6.3 《陈炉镇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的要求与措施
        1.6.4 《陈炉古镇生态博物馆保护利用规划》要求与措施
        1.6.5 《陈炉镇总体规划》的保护要求与保护措施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2.陈炉镇特征要素现状调查
    2.1 陈炉镇概况及资源分析
        2.1.1 陈炉独特性
        2.1.2 区位
        2.1.3 历史沿革
        2.1.4 资源分析
        2.1.5 价值
    2.2 镇区结构特征
        2.2.1 地形地势特征
        2.2.2 “陶社”分布及特征
        2.2.3 道路分布及特征
        2.2.4 冲沟分布及特征
        2.2.5 主要街巷的分布及特征
        2.2.6 景观分布及特征
    2.3 陈炉窑遗址遗存特征
        2.3.1 古遗址分布及特征
        2.3.2 古建筑分布及特征
        2.3.3 近现代遗存分布及特征
    2.4 建筑资源特征
        2.4.1 窑洞民居分布及特征
        2.4.2 瓷坊分布及特征
        2.4.3 窑炉分布及特征
        2.4.4 公共建筑分布及特征
    2.5 人群特征
        2.5.1 传统紧密的社会联系
        2.5.2 现状人口流失严重
        2.5.3 手工艺人
        2.5.4 老人
    2.6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2.6.1 陶社文化
        2.6.2 传统工艺
        2.6.3 民俗文化
        2.6.4 民间文学
        2.6.5 传承活动(现代)
    2.7 小结
3.陈炉镇特征要素变迁(2008-2020)
    3.1 陈炉变迁的研究方法
        3.1.1 分类研究
        3.1.2 对比研究
    3.2 道路变迁
        3.2.1 硬化广场
        3.2.2 扩宽主要车行道
        3.2.3 新修路
        3.2.4 翻新瓷片路
        3.2.5 维持原貌道路
    3.3 景观变迁
        3.3.1 引进城市化绿植
        3.3.2 冲沟修筑
        3.3.3 维持原貌景观
    3.4 遗址遗存变迁
        3.4.1 发生改变的陈炉窑遗址
        3.4.2 发生改变的古建筑
        3.4.3 发生改变的近现代遗存
        3.4.4 维持原貌的遗址遗存
    3.5 建筑变迁
        3.5.1 新建建筑
        3.5.2 改造建筑
        3.5.3 新建公共设施
        3.5.4 维持原貌建筑
    3.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
        3.6.1 非遗名录扩展
        3.6.2 传统工艺保护展示
        3.6.3 民俗仪式变化
        3.6.4 维持原貌的社火表演
    3.7 小结
4.陈炉镇保护分析(2008-2020)
    4.1 保护分析体系
        4.1.1 基本思路
    4.2 保护规划实施后分析
        4.2.1 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
        4.2.2 保护要求与措施
        4.2.3 改善基础设施、整治环境的保护措施
        4.2.4 分期实施的具体措施
    4.3 建设主体实施分析
        4.3.1 政府主导
        4.3.2 居民自发
        4.3.3 自然因素
    4.4 镇区管理与政策
        4.4.1 管理机构
        4.4.2 保护条例
        4.4.3 管理措施
        4.4.4 制度规范
        4.4.5 管理执行情况
    4.5 后续其他规划文件矛盾点
        4.5.1 功能分区规划
        4.5.2 破坏街巷格局与肌理
        4.5.3 更新建设破坏
    4.6 小结
5.陈炉镇保护问题与建议
    5.1 保护实践工作面临问题
        5.1.1 保护工作者缺乏正确的保护观念
        5.1.2 未遵守保护规划要求
        5.1.3 运营与管理的体制不完善
        5.1.4 保护规划实施效果缺乏认知和评估
    5.2 适合于陈炉镇的保护建设措施
        5.2.1 陈炉窑遗址(古民居除外)
        5.2.2 近代工业遗存
        5.2.3 窑洞民居
        5.2.4 公共建筑
        5.2.5 非物质文化遗产
    5.3 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课题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表录
附录一 遗址遗存
    1.1 陈炉古遗址
        1.1.1 陈炉窑遗址
        1.1.2 四堡子遗址
        1.1.3 古寺庙遗址
        1.1.4 其他遗址
    1.2 陈炉古建筑
        1.2.1 古民居建筑
        1.2.2 古门楼
        1.2.3 古商号建筑
        1.2.4 古祠堂寺庙建筑
        1.2.5 古泉
        1.2.6 工业遗存
    1.3 陈炉近现代遗存
        1.3.1 红二方面军活动旧址
        1.3.2 其他
附录二 建筑资源
    2.1 窑洞民居
    2.2 瓷坊
    2.3 窑炉
    2.4 公共建筑
        2.4.1 游览建筑
        2.4.2 学校及行政机构
附录三 古树名木挂牌
附录四 陈炉部分老人概况
附录五 2008-2020 年陈炉保护实施项目梳理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学术论文
    项目实践
致谢

(3)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高度关注
        1.1.2 乡村振兴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新要求
        1.1.3 乡村村道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辨析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2 相关概念辨析
    1.4 国内外乡村道路研究现状与述评
        1.4.1 乡村道路发展研究
        1.4.2 乡村道路规划方法、策略与规划设计研究
        1.4.3 乡村道路评价研究
        1.4.4 乡村道路特征研究
        1.4.5 国内外乡村道路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
        1.5.1 乡村“三生”需求与村道体系的关系研究
        1.5.2 村道评价体系构建
        1.5.3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调研分析
        1.5.4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评价与优化
        1.5.5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的总结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长沙城郊村道体系建设与乡村“三生”需求之间的关系
    2.1 “三生”需求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2.1.1 从乡村“三生”空间到乡村“三生”需求
        2.1.2 满足“三生”需求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的
    2.2 乡村村道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体现
    2.3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建设概况与相关规范、标准
        2.3.1 长沙城郊乡村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2.3.2 与长沙城郊乡村村道有关规范与标准的梳理
    2.4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建设与“三生”需求的差距分析
        2.4.1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产需求的差距
        2.4.2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活需求的差距
        2.4.3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态需求的差距
    2.5 基于乡村“三生”需求下乡村村道体系的建设内容
        2.5.1 根据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乡村村道体系
        2.5.2 满足村民当下的生活需求
        2.5.3 维护乡村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2.6 小结
3 基于“三生”需求的乡村村道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评价的流程
    3.3 评价指标选取与评价体系构建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5 指标权重计算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表与分析
    3.7 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的设置
    3.8 小结
4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调研、分析、评价与优化
    4.1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现状调研与分析
        4.1.1 普通发展型乡村——浏阳市卓然村
        4.1.2 农业主导型乡村——望城区盘龙岭村
        4.1.3 工业主导型乡村——长沙县石塘铺村
        4.1.4 商旅主导型乡村——宁乡市关山社区
        4.1.5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内交通工具的类型
        4.1.6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4.1.7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建设与管养现状调研与分析
    4.2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评价与优化
        4.2.1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分级
        4.2.2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评价与分析
        4.2.3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评价与分析
        4.2.4 四种不同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与策略
        4.2.5 应对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的盘龙岭村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4.2.6 应对工业产业发展趋势的石塘铺村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4.2.7 应对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的关山社区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4.3 小结
5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总结
    5.1 村道要素
        5.1.1 村道路面优化
        5.1.2 村道界面优化
        5.1.3 村道附属设施优化
    5.2 村道生态环境的保护
    5.3 村道管理与维护
        5.3.1 村道规划建设机制完善
        5.3.2 村民参与村道管理
        5.3.3 村道建设与养护的资金筹集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存量规划背景下江西省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1.1.2 .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
        1.1.3 .县城城中村改造理论处于探索阶段
        1.1.4 .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存量规划
        2.1.2 .城中村改造
        2.1.3 .城中村存量用地
        2.1.4 .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精明增长理论
        2.2.2 .城市更新理论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 .城中村改造的研究视角解析
        2.3.1 .改造的基本形式研究
        2.3.2 .改造的主体模式研究
        2.3.3 .改造的总体思路研究
    2.4 .存量规划的研究视角解析
        2.4.1 .存量规划的意识认知
        2.4.2 .存量规划的概念解析
        2.4.3 .存量规划的实践探索
    2.5 .城中村评价的研究视角解析
        2.5.1 .评价指标研究
        2.5.2 .评价方法研究
第三章 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现状认知
    3.1 .城中村历史回顾
        3.1.1 .第一阶段(1949 年至1978 年)
        3.1.2 .第二阶段(1979 年至2000 年)
        3.1.3 .第三阶段(2001 年至2010 年)
        3.1.4 .第四阶段(2011 年至今)
    3.2 .城中村的基本情况
        3.2.1 .数量与位置分布情况
        3.2.2 .人口及社会经济状况
        3.2.3 .城中村耕地情况
        3.2.4 .城中村宅基地情况
        3.2.5 .城中村建设情况
    3.3 .城中村现状特征
        3.3.1 .土地利用粗放,制约城市发展
        3.3.2 .人居环境待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待完善
        3.3.3 .人口结构复杂,管理存在交叉
        3.3.4 .社会保障缺失,城乡差距巨大
第四章 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目标与策略
    4.1 .城中村改造目标
        4.1.1 .盘活存量用地,推进城市更新
        4.1.2 .集约城市空间,优化资源配置
        4.1.3 .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乡发展
    4.2 .城中村改造策略
        4.2.1 .集聚化改造,突出重点
        4.2.2 .差异化改造,引导多元
        4.2.3 .阶段性改造,保障进程
第五章 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
    5.1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框架建立
    5.2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体系构建
        5.2.1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5.2.2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2.3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标准确定
    5.3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结果
        5.3.1 .城中村改造潜力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
        5.3.2 .城中村改造潜力综合指数评价结果
        5.3.3 .城中村改造分类结果
第六章 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测算与布局优化
    6.1 .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测算
        6.1.1 .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来源
        6.1.2 .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测算方法
        6.1.3 .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测算结果
        6.1.4 .城中村分期改造存量用地潜力分析
    6.2 .城中村存量用地布局优化
        6.2.1 .城中村存量用地现状分析
        6.2.2 .城中村存量用地规划布局
        6.2.3 .城中村存量用地用地强度优化
第七章 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指引
    7.1 .城中村改造分类指引
        7.1.1 .综合整治型
        7.1.2 .更新改造型
        7.1.3 .拆迁重建型
    7.2 .城中村改造重点地区指引
        7.2.1 .重点区位划定原则
        7.2.2 .改造重点区域划定
        7.2.3 .重点地区城中村改造指引
    7.3 .城中村(建峰网格9)改造实例分析
        7.3.1 .基本概况
        7.3.2 .现状存在的问题
        7.3.3 .改造策略
        7.3.4 .改造目标
        7.3.5 .改造方式——综合整治
        7.3.6 .改造实施
    7.4 .城中村改造实施保证措施
        7.4.1 .完善管理机构
        7.4.2 .优化城中村规划管控体系
        7.4.3 .加强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5)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和案例分析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
        2.1.2 公共空间相关理论
        2.1.3 交通相关理论
    2.2 相关案例分析
        2.2.1 以景观美化为导向的空间
        2.2.2 以休闲娱乐活动为导向的空间
        2.2.3 以商业为导向的空间
        2.2.4 以服务为导向的空间
        2.2.5 以交通为导向的空间
第三章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相关概念论述
    3.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定义
        3.1.1 相关的城市交通概念
        3.1.2 高架桥的定义
        3.1.3 附属空间的定义
        3.1.4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概念及空间范围
        3.1.5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属性
    3.2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组成要素
        3.2.1 高架桥下空间
        3.2.2 高架桥与周边道路围合出的空间
        3.2.3 高架桥影响下的周边环境
    3.3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类型及特征
        3.3.1 结构类型及特征
        3.3.2 形态类型及特征
        3.3.3 周边环境类型及特征
        3.3.4 使用类型及特征
第四章 北京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现状及相关背景政策
    4.1 北京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相关政策现状研究
        4.1.1 相关政策分析
        4.1.2 权属分析
    4.2 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空间现状研究
        4.2.1 北京二环的空间特点
        4.2.2 空间的使用现状
        4.2.3 现状的使用问题
        4.2.4 空间利用的限制因素
        4.2.5 空间利用的潜力
    4.3 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更新必要性探究
        4.3.1 更新需求的评价因子
        4.3.2 暂无更新需求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4.3.3 微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4.3.4 全面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第五章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营造途径
    5.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
        5.1.1 整体性原则
        5.1.2 交通性原则
        5.1.3 人性化原则
        5.1.4 生态性原则
        5.1.5 艺术性原则
    5.2 微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设计策略
        5.2.1 美化空间,统一周边环境
        5.2.2 修复慢行系统,保证安全通行路径
        5.2.3 特色导视系统,生动传递信息
    5.3 全面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设计策略
        5.3.1 整合归纳人的活动,合理利用空间
        5.3.2 与周边统筹规划,织补割裂环境
        5.3.3 整合空间资源,增强参与性和景观性
        5.3.4 梳理交通,增强空间标识性
        5.3.5 扩充服务板块,补足功能短板
        5.3.6 保护历史建筑,形成主题性城市公园
    5.4 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整体性设计策略
        5.4.1 复兴环城公园,形成一体连贯风貌
        5.4.2 修复生态,建设环二环海绵体
    5.5 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更新的工作路径探究
        5.5.1 组织方式——搭建多元的组织平台
        5.5.2 实施方式
        5.5.3 运营方式——公私合营的运营模式
    5.6 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更新的相关机制及技术手段
        5.6.1 公众参与
        5.6.2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运用
        5.6.3 多元共治
    5.7 左安门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方案——桥屿
        5.7.1 设计选址与现状调研
        5.7.2 桥下艺术快闪事件
        5.7.3 设计方案
        5.7.4 运营与管理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6.1.1 基础设施角色的转变
        6.1.2 城市的粘合剂
        6.1.3 城市形象、文化、生活的载体
        6.1.4 独特的景观体验
    6.2 结论与反思
        6.2.1 论文结论
        6.2.2 论文研究的尚待深入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北京二环基本概况调研
附录二:北京桥下空间改造建议的调查
附录三:毕业设计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6)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存量时代的来临
        1.1.2 政策背景——再生改造的相关政策
        1.1.3 发展背景——住宅再生的实践局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单位型住区
        1.4.2 既有住宅
        1.4.3 住区建筑
        1.4.4 外界面
        1.4.5 维护性再生
        1.4.6 建筑病理学
    1.5 研究对象的选取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及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框架
2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空间层级模型构建
    2.1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设及改造实践概况
        2.1.1 西安市既有住区发展概况
        2.1.2 西安市既有住区分布概况
        2.1.3 西安市既有住宅建筑改造实践概述
    2.2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品质实态调研框架
        2.2.1 调研住区与住栋的选择
        2.2.2 选择住栋的调研流程
        2.2.3 外界面空间要素病症评估方法
    2.3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空间层级模型的构建
        2.3.1 兼顾功能性与文化性的外界面模型体系
        2.3.2 外界面的“要素-部位-层级”层级模型
        2.3.3 建筑层要素指标
        2.3.4 设施层要素指标
        2.3.5 环境层要素指标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要素实态调研
    3.1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建筑层要素实态
        3.1.1 外界面建筑层要素类型化统计
        3.1.2 外界面建筑层问卷调查及病症总结
    3.2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设施层要素实态
        3.2.1 外界面设施层要素类型化统计
        3.2.2 外界面设施层问卷调查及病症总结
    3.3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环境层要素实态
        3.3.1 外界面环境层要素类型化统计
        3.3.2 外界面环境层问卷调查及病症总结
    3.4 本章小结
4 既有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4.1 国内外案例建筑层维护性再生手法
        4.1.1 改善功能性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4.1.2 提升文化内涵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4.2 国内外案例设施层维护性再生手法
        4.2.1 改善功能性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4.2.2 提升文化内涵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4.3 国内外案例环境层维护性再生手法
        4.3.1 改善功能性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4.3.2 提升文化内涵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4.4 国内外案例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政策机制
        4.4.1 健全相关法规和评定标准
        4.4.2 完善管理机制和全生命周期检验管理体系
        4.4.3 采取施工流程化和菜单式的改造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策略及再生试设计
    5.1 外界面维护性再生指导原则
        5.1.1 搭建层级模型理论体系
        5.1.2 建立流程化的实践原则
        5.1.3 因地制宜的菜单式改造选项
    5.2 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策略分类
        5.2.1 “分级响应”的外界面再生策略分类
        5.2.2 基础复合类
        5.2.3 优化完善类
        5.2.4 特殊需求类
    5.3 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试设计
        5.3.1 基础复合类——以建大院3 号住栋为例
        5.3.2 优化完善类——以中铁一局14 号住栋为例
        5.3.3 特殊需求类再生策略——以交大财经南院13 号住栋为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与研究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论文局限与不足
    6.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A 中、日外界面空间功能品质诊断对比表
附录B 建筑层要素指标表
附录C 设施层要素指标表
附录D 环境层要素指标表
附录E 外界面空间实态调研案例
附录F 未来无人机参与下的外界面空间设计竞赛
附录G 第一轮调查问卷反馈情况
致谢

(7)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夜间旅游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夜间旅游与日间旅游的区别
        2.1.2 夜间旅游
        2.1.3 夜间旅游产品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京杭大运河研究现状
        2.2.2 夜间旅游
        2.2.3 适宜性评价
3 夜间旅游活动构成要素分析
    3.1 景观要素
        3.1.1 物质景观
        3.1.2 非物质景观
    3.2 设施要素
        3.2.1 基础设施
        3.2.2 交通设施
        3.2.3 休憩设施
        3.2.4 亮化工程
    3.3 游憩活动
        3.3.1 多样性
        3.3.2 参与度
    3.4 配套服务
        3.4.1 交通服务
        3.4.2 环境清洁
        3.4.3 安全性
4 夜间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
    4.1 评价原则
        4.1.1 科学客观性
        4.1.2 全面指导性
        4.1.3 可操作性
        4.1.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2 评价方法
        4.2.1 层次分析法
        4.2.1.1 构建评价层次模型
        4.2.1.2 构造判断矩阵
        4.2.1.3 权重值计算
        4.2.1.4 一致性检验
        4.2.2 模糊层次综合评分法
    4.3 评价指标的筛选
    4.4 权重计算和分析
        4.4.1 数据来源
        4.4.2 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4.5 权重计算结果与分析
    4.6 评价等级的建立
        4.6.1 评价指标划分标准
        4.6.2 夜间旅游适宜性评价等级
5 实证分析——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5.1 研究地概况
        5.1.1 案例地概况
        5.1.2 研究地范围
    5.2 京杭大运河夜间旅游适宜性评价指标调查
        5.2.1 资料收集类指标评价
        5.2.2 现场调查类指标评价
        5.2.3 问卷调查类指标评价
        5.2.3.1 问卷设计
        5.2.3.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5.2.3.3 问卷信度检验
        5.2.3.4 评价指标问卷调查结果
        5.2.3.5 调查对象分析
    5.3 模糊综合评分法定量分析
        5.3.1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集
        5.3.2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5.3.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5.3.4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5.3.5 京杭大运河夜间旅游综合评价成果
    5.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讨论
    5.5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发展建议
        5.5.1 发展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5.5.1.1 发展优势
        5.5.1.2 发展不足
        5.5.2 夜间旅游适宜性发展对策
6 评述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8)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社会对于城市特色风貌的认识过程
        1.1.2 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城市特色风貌控制的重要性
        1.1.3 安康市老城区面临严峻的城市特色风貌协调困境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老城区
        2.1.2 风貌
        2.1.3 城市特色
        2.1.4 城市景观
        2.1.5 城市风貌规划
        2.1.6 城市风貌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场所理论
        2.2.2 文脉主义
        2.2.3 系统论
        2.2.4 城市历史景观理论
第三章 安康市老城区现状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解析
    3.1 安康市老城区整体概况
        3.1.1 自然人文资源
        3.1.2 社会经济
        3.1.3 城市特色风貌发展优势
    3.2 安康市老城区历史沿革
        3.2.1 先秦至明代万历年间:老城的兴衰
        3.2.2 明代万历年间至解放后:新老城的共存
        3.2.3 解放后至今:老城区的现代化选择
    3.3 相关规划对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的影响
        3.3.1 《安康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主
        3.3.2 《汉江五十里环线景观概念规划》——注重沿江城市界面
        3.3.3 《安康中心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初步划分四个特色街区
    3.4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的筛选与确定
        3.4.1 筛选原则
        3.4.2 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确定
    3.5 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
        3.5.1 城市自然风貌影响因素
        3.5.2 城市人工风貌影响因素
        3.5.3 城市人文风貌影响因素
第四章 “自上而下”——基于AHP的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现状评价
    4.1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层次分析法评价思路
        4.1.1 评价方法的选取
        4.1.2 评价流程
    4.2 基于AHP法的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1 AHP概述
        4.2.2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
        4.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 权重分配结果分析
    4.4 模糊综合评价
        4.4.1 因素集和评语集确定
        4.4.2 隶属度确定
        4.4.3 模糊评价矩阵确定
    4.5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问题总结
        4.5.1 点状问题
        4.5.2 线状问题
        4.5.3 面状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下而上”——基于IPA法的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现状评价
    5.1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IPA法评价思路
        5.1.1 评价方法的选取
        5.1.2 评价流程
    5.2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IPA分析法实施过程
        5.2.1 准备阶段
        5.2.2 实施阶段
        5.2.3 数据整理分析
        5.2.4 总结阶段
    5.3 重要性-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5.3.1 人口统计学特征
        5.3.2 城市特色风貌初步认知统计
        5.3.3 城市特色风貌评价因子的满意度、重要性及信度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
    6.1 宏观层面——“山-城-水”格局的延续
        6.1.1 “看得见山”
        6.1.2 “望得见水”
    6.2 中观层面——突出重点,完善体系结构
        6.2.1 “突显核心”
        6.2.2 “强调轴线”
    6.3 微观层面——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特色空间
        6.3.1 强化入口空间
        6.3.2 保护重点空间
        6.3.3 塑造居住空间
    6.4 强化非物质性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的作用
        6.4.1 加强宣传,引导发展
        6.4.2 强化规划管理体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基本结论
    本文创新之处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B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专家评分问卷
致谢

(9)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脱贫攻坚意义深远,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备受关注
        1.1.2 广东省定贫困村整治建设投入庞大,实施成效亟待检验
        1.1.3 村庄规划的必要性得到重视,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亟待探索
        1.1.4 研究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
        1.2.2 村庄规划
        1.2.3 规划实施评价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价值及方法
        1.4.1 研究价值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1.3 国内外研究总结及启示
    2.2 村庄规划实施相关研究
        2.2.1 相关理论
        2.2.2 村庄规划实施机制
        2.2.3 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2.2.4 影响村庄规划实施的因素
        2.2.5 促进村庄规划实施的策略
    2.3 贫困村相关研究
        2.3.1 村庄特征研究
        2.3.2 减贫措施研究
        2.3.3 贫困村村庄规划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特征研究
    3.1 村庄特质
        3.1.1 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薄弱
        3.1.2 人力资源集聚能力弱
        3.1.3 村庄建设管控不足
        3.1.4 人居环境水平低下
        3.1.5 小结
    3.2 规划的目标与及相关政策要点分析
        3.2.1 规划实施的目标
        3.2.2 规划相关政策要点分析
    3.3 规划编制的核心策略
        3.3.1 相关政策落实精细化
        3.3.2 各方需求落实合理化
        3.3.3 建设内容项目化
        3.3.4 资金效益最优化
    3.4 规划实施模式的特点
        3.4.1 整县统筹推进
        3.4.2 村庄分类推进
        3.4.3 多专业协作推进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建构
    4.1 规划实施评价的目的及主体
        4.1.1 评价目的
        4.1.2 评价主体
    4.2 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及内容框架
        4.2.1 基本原则
        4.2.2 评价内容框架
    4.3 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体系
        4.3.1 评价的基本单元
        4.3.2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层面
        4.3.3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绩效层面
        4.3.4 规划实施过程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云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5.1 行政村概况及案例自然村选择
        5.1.1 行政村概况
        5.1.2 案例自然村选择及其代表性
    5.2 特色精品村—水口楼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5.2.1 村庄概况
        5.2.2 规划回顾
        5.2.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5.2.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5.2.5 小结
    5.3 美丽宜居村—李屋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5.3.1 村庄概况
        5.3.2 规划回顾
        5.3.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5.3.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5.3.5 小结
    5.4 干净整洁村—上岭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5.4.1 村庄概况
        5.4.2 规划回顾
        5.4.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5.4.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5.4.5 小结
    5.5 案例自然村实施效果的综合评析
        5.5.1 规划实施结果层面
        5.5.2 规划实施绩效层面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云村村庄规划实施过程评价
    6.1 政策保障评析
        6.1.1 地方政策的完善性
        6.1.2 配套政策的协调性
    6.2 资金管理评析
        6.2.1 整体的统筹性
        6.2.2 投入的精准度
    6.3 主体协作评析
        6.3.1 行政管理人员的协调配合度
        6.3.2 专业团队间的工作协同性
        6.3.3 村民参与及沟通的有效性
    6.4 技术支撑评析
        6.4.1 深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
        6.4.2 建设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于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的延展思考
    7.1 对翁源县省定贫困村规划实施的面上评价
        7.1.1 规划实施效果
        7.1.2 规划实施过程
    7.2 对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实施情况的思考
        7.2.1 规划实施效果
        7.2.2 规划实施过程
    7.3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适用性评述
        7.3.1 对广东2277个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的适用性
        7.3.2 对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村庄建设规划的适用性
    7.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主要结论及成果
    相关建议
    创新点
    局限性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水口楼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附录2 :水口楼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附录3 :水口楼调研问卷
    附录4 :水口楼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附录5 :李屋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附录6 :李屋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附录7 :李屋调研问卷
    附录8 :李屋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附录9 :上岭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附录10 :上岭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附录11 :上岭调研问卷
    附录12 :上岭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东北严寒地区
        1.3.2 村落风貌特色
        1.3.3 风貌数据库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论文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
    2.1 风貌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1.1 系统科学理论
        2.1.2 空间形态理论
        2.1.3 场所文脉理论
        2.1.4 环境认知与意向理论
    2.2 村落风貌的基础研究
        2.2.1 村落风貌的构成要素
        2.2.2 村落风貌的特征
        2.2.3 村落风貌的塑造与信息表达
        2.2.4 村落风貌规划
    2.3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认知
        2.3.1 东北严寒地区总体概况
        2.3.2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类型与风貌特点
    2.4 数据库及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4.1 数据库的类型与特征
        2.4.2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特征研究
        2.4.3 数据库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2.5 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研究
        2.5.1 数据库的内容与层次
        2.5.2 数据库的系统建构
        2.5.3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现状特征分析
    3.1 调研方法与研究区域概况
        3.1.1 调研方法与数据收集
        3.1.2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3.2 村落空间布局风貌特征
        3.2.1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
        3.2.2 村落用地规模与构成
    3.3 村落街道与开敞空间风貌特征
        3.3.1 路网形态
        3.3.2 街道空间尺度与界面
        3.3.3 开敞空间
        3.3.4 绿化与设施
    3.4 村落庭院风貌特征
        3.4.1 庭院功能与组合模式
        3.4.2 庭院绿化与地面铺装
    3.5 村落建筑风貌特征
        3.5.1 建筑平面布局
        3.5.2 建筑立面要素特征
    3.6 村落风貌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解析
        3.6.1 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活动
        3.6.2 民族与传统文化内涵
        3.6.3 村落建设主导模式
        3.6.4 城镇化与经济水平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提取与基础数据库构建
    4.1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整理方法
        4.1.1 基础风貌信息的核对
        4.1.2 基础风貌信息的整合要点
        4.1.3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与整理
    4.2 风貌信息的识别与筛选
        4.2.1 风貌的可识别性
        4.2.2 风貌信息的识别方法
        4.2.3 风貌信息的识别模式
        4.2.4 风貌信息的识别流程
        4.2.5 风貌信息的筛选
    4.3 风貌信息体系构建与内容解析
        4.3.1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4.3.2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框架与内容解析
    4.4 基于信息集成管理的风貌基础数据库构建
        4.4.1 数据库的结构逻辑
        4.4.2 数据库的内部数据组织
        4.4.3 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运算处理与数据库系统设计
    5.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与目标分析
        5.1.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
        5.1.2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目标
    5.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架构
        5.2.1 数据库系统的架构条件与要求
        5.2.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
        5.2.3 数据库系统的界面层设计与技术架构
        5.2.4 数据库系统运行与基本功能的实现
    5.3 基于风貌信息特征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机制
        5.3.1 运算标准数据的确定依据
        5.3.2 运算标准数据的分类解析
        5.3.3 基础数据的提取与运算处理流程
    5.4 面向现实需求的风貌量化引导框架与标准数据库建立
        5.4.1 风貌量化引导指标框架
        5.4.2 引导指标的权重确定
        5.4.3 基于量化引导框架的标准数据库内容
        5.4.4 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的数据组织方式
    5.5 数据库系统的管理框架
        5.5.1 系统用户管理
        5.5.2 系统管理员运行维护制度
        5.5.3 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应用研究
    6.1 基于综合评价的村落风貌解读
        6.1.1 村落风貌信息引导与综合评价过程
        6.1.2 村落风貌总体特征解读
        6.1.3 村落风貌子系统特征分析
    6.2 依托数据基础应用层面的村落风貌特色塑造
        6.2.1 村落风貌发展类型分析
        6.2.2 村落风貌塑造整体引导
        6.2.3 村落风貌子系统与各类要素特色塑造
    6.3 数据库辅助的村落风貌相关专题应用研究
        6.3.1 严寒地区村镇景观风貌要素识别与规划
        6.3.2 严寒地区村落公共空间优化设计
        6.3.3 严寒地区农村建筑设计与管理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绿化·亮化·美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D]. 樊思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D]. 王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D]. 厉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存量规划背景下江西省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研究[D]. 罗富元.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D]. 刘欣.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6]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设计策略研究[D]. 张新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7]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夜间旅游适宜性评价[D]. 林佳楠.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8)
  • [8]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D]. 张国财. 西北大学, 2020(02)
  • [9]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D]. 李淑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夏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绿化·照明·美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