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实现通用漏电保护装置的研究

PLC实现通用漏电保护装置的研究

一、用PLC实现的通用漏电保护装置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旭[1](2020)在《低液位非满管污水在线计量系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电磁流量计不受被测流体特性影响,且精度高、量程宽等特点,因此非满管污水流量的测量方法常采用电磁流量计,但电磁流量计的电极必须位于被测流体中,流体液位高度为较低充满度时(管道直径的10%),电极无法全部浸入到被测流体中,难以实现对信号的采集。为解决非满管流量测量流体液位高度处于低液位时难以进行流量测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低液位非满管流量测量方法:基于连通管原理结合高精度激光测距仪测得流体液位高度值,管道上方的通气管结合流速仪精确测量管道内流体的平均流速,通过体积流量计算公式得到流量值。管道粗糙度和流体粘度对流量计量具有一定影响,为研究非满管流量计量中管道的粗糙度以及流体的粘度对流量计量的影响,运用FLUENT仿真软件对不同粗糙度、粘度进行模拟并得到了速度分布云图,建立粗糙度-平均流速、粘度-平均流速模型。实验平台搭建前,通过FLUENT仿真软件对管道内气液双相流进行仿真,确定U型管的安装位置为距离进水处1m~2.5m,U型管的直径为0.02m。根据仿真结果搭建平台,将通过模型得到的流量值与电磁流量计测量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液位低于0.1D时,流量测量误差小于1.70%,在液位高于0.1D时,流量测量误差小于1.80%。通过粗糙度-平均流速、粘度-平均流速模型得到的平均流速值进行流量的计算,计算结果误差小于3.03%。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模型的可靠性,适用于低液位的非满管流量计量。

王洪达[2](2016)在《基于PLC控制的自动排水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煤炭也将保持快速增长的需求。矿井安全已成为制约煤矿开采的重要关键问题。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一旦发生透水事故,轻则损坏机电设备,重则水淹巷道,危及工作人员生命。而我在煤矿实地调研时发现,现大部分煤矿井下排水设备、技术相对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来控制排水泵的启停。这种落后的排水系统所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进一步推动矿山排水自动化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本论文就现在煤矿上自动化程度较低的排水技术普遍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下文简称:本安型)PLC控制的矿用自动排水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方案。该排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综合控制箱、本安型操作台和无底阀阶梯总成。其中,综合控制箱可对PLC、触摸屏、传感器等进行供电,具有对电路的过流、过载、漏电等保护作用,同时连接外部传感器和电动闸阀等执行部分,可对各种类型传感器信号进行采集并转换为本安型信号输出。本安型操作台为自动排水系统的控制部分,内部有本安型PLC以及触摸屏。该排水系统在功能上可实时对水位进行监测,进行自动/手动、本地/远控操作方式的切换,还可根据水位的高低、用电峰值时段进行智能控制开启水泵台数以及启停时间段。本文上位机采用世纪星软件来完成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可把整个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数据充分显示在触摸屏上,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上传、保存、打印。该方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规定以及煤矿井下的实际情况,进行排水系统自动控制方面的设计、制作、实验、运行。整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感器的选型方案、隔爆兼本安型综合控制箱的电气原理图设计、无底阀阶梯总成的设计与制作、本安型操作台的配置、控制程序编程、利用组态进行上位机监控等。

赵玉兵[3](2015)在《基于PLC的综采模拟工作面负荷控制中心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中型煤矿已经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井下供电设备保护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继电保护逐步被微机控制取代。PLC以其强大的功能、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的控制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组合开关是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组合开关的简称,又称负荷控制中心,是将多个真空接触器及其驱动部分组装在一个防爆外壳中而组成的多功能开关。综合机械化采煤控制设备已经由单个独立控制开关发展到综合控制负荷中心。本综合控制负荷中心是一种以PLC为控制中心,通过驱动部分来驱动相应的电动机工作,并可实现多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和联锁控制,在完成多种控制方式的同时实现对电动机的保护。它控制的主要设备有采煤机、刮板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胶带运输机等防爆型电气设备。兖矿技师学院在90年代初期建立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模拟工作面控制设备,已经严重落后,造成教学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因此,研制一套综采模拟面负荷控制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特色是:针对综采模拟工作面电气设备控制的特点,利用三菱PLC、人机界面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对供电线路和设备的各种电气保护功能。负荷控制中心包含有主回路、控制保护系统、驱动模块、显示系统等。通过对设备保护电压、电流等相关参数的采样、处理,使控制中心具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短路、过负荷、断相、漏电和三相不平衡等保护功能。采用剔峰均值滤波技术,解决了模拟量信号数据采集过程中,因为现场瞬时干扰而产生较大波动,造成的误动问题。针对操作过电压,采用了阻容吸收保护电路。完成系统软件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由台湾维纶科技公司生产的MT8000系列的触摸屏实现。最后,对各项功能进行调试及系统调试。调试结果表明保护功能和保护性能良好,人机界面友好,能够满足学员培训实习要求。为综采电气设备教学、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刘玉梅[4](2014)在《基于PLC技术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据统计,2012年,传统燃油汽车消耗石油的比例是33.6%,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节能减排成为各国政府以及汽车产业越来越重视的技术难题。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节能等优点,因此,电动汽车产业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内充电站和电池交换站等新能源汽车基础配套设施建进程缓慢,覆盖面不广造成电动汽车推广缓慢,本文研究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对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成熟的经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研究进展,分析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优缺点,制定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的整体方案。从电动汽车充电桩主控单元的选择入手,分析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工作原理,选择电动汽车充电桩硬件,设计出了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模块、计量计费系统模块、语音模块和打印模块。完成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包括触摸屏软件的设计、各模块通讯协议的设计以及PLC程序的设计,使能满足各模块的数据通信的要求,能连续实时地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数据信息的采集,同时采用了射频非接触式读写技术实现了充电桩计费系统的基本功能。自主设计开发的上位机系统管理软件,能够实时反映各充电桩的使用状态,并将终端装置检测到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供管理者统计分析。设计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电气保护系统,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外,同时还配备急停按钮实现突发状况停止充电桩工作功能。根据设计方案,交流充电桩操作简单,提供的交流电源电压220V±10%,额定输出功率7kW,工作可靠,可实现预期的各个功能,有利于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发展。

杨晓东[5](2014)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六回路组合起动器的研发》文中指出如今,井下各个工作面多选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控制设备,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煤矿控制设备已经由单一的起动器发展到了组合起动器。组合起动器又被称作负荷控制中心,其是由多个真空接触器和相应控制部分组成的多功能起动器,是一种集中控制的具有高可靠性、智能型的隔爆电器设备,它主要用于控制以下设备如:采煤机、转载机、刮板运输机、掘进机、胶带运输机以及破碎机等防爆型电气设备。它能够对多台单速电机实现顺序控制,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双速电机的切换控制。此外组合起动器还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如:过流保护功能、漏电保护、漏电闭锁功能、短路保护功能、断相保护、断相闭锁等功能。组合起动器的控制功能和保护功能均由核心部件PLC实现。由于PLC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适应井下复杂的工作环境,所以选择了PLC作为组合起动器的核心控制部件。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组合起动器外壳的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漏电检测电路、断相检测电路、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断相保护、过压欠压保护、本安电路及闭锁机构的设计和相应的PLC编程,最后进行人机界面的设计。组合起动器外壳的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分别采用的SolidWorks和ANSYS软件。组合起动器的外壳主要有主腔和左右两个接线腔以及快开门组成,有限元分析主要针对主腔进行的,根据组合起动器外壳的水压试验条件,进行相应的有限元分析,预先得出相似结果。保护功能的设计主要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对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断相保护、过压欠压保护等进行相应的设计,同时对PLC输入端和远程控制电路进行的本安设计。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组合起动器必须具有可靠的机械闭锁和电气闭锁,故对闭锁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设计。PLC编程部分主要根据输入、输出配置要求进行PLC的选型,然后结合电气原理图,编写相应的程序。人机界面是根据相应的PLC程序进行设计。

杨晓东[6](2014)在《炼油厂低压综合自动化和电量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压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包括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EMS系统两部分,在炼油厂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石化行业的控制系统中处于必不可少的部分,且在行业的故障排查和日常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本论文主要介绍SCADA系统如何对炼油厂的各个变电站进行动态数据采集,并通过双网上传,逐级向上汇总,最终传输到总站。本论文所设计的低压SCADA系统采用分散分布式控制,主要分为四层:数据采集层、通讯管理层、区域变监控层及总变监控层,用于实现全厂低压供电回路的保护监控和电量数据采集功能。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动态着色,事件记录与报警,趋势曲线图,报表显示,定制化报表,权限管理,电能质量和可靠性分析,电量使用和分析,电量自动计费结算。该系统主要通过Modbus/Profibus两种通讯协议对现场的多功能仪表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通讯管理机和PLC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后实现转发,最后通过上位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处理,利用上位软件的动态画面,实现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可在后台监控画面上清晰明确的表示。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一套电量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利用SQL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并通过编写SQL语句来实现历史数据的查看,并通过数据库来实现电能的统计,从而实现各个时期段的日报表、月报价、和年报表统计。最后该系统还将通过Modbus TCP/IP协议与现场的DCS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了数据共享和避免了数据的重复采集,以此来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并且也增加了系统的集成度。文章结尾处分析了该套系统所包括的电量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对SCADA系统的展望。该系统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中,且调试完毕的变电所运营良好,没有出现重大的问题,得到了业主和维护人员的认可。

李鹏[7](2013)在《基于PLC控制的矿用风机组合开关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淮南市阶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产品新技术为开发背景,针对目前国内启动器在煤矿井下的特殊工作场合中的防爆要求,在公司原有的组合开关产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隔爆兼本安型风机用智能启动器的设计方案,所设计的启动器为四回路控制属矿用组合开关中的一种,作为矿用风机的启动器是井下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一种控制设备。本文将PLC的可编程自动控制技术和井下安全防爆技术结合开发完成整个启动器的设计。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启动器防爆外壳的焊缝设计,第二部分是启动器的电气控制的设计。在焊缝的设计中采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对焊缝的分析得出在1MPa的压力下焊接处不发生破坏的焊缝的最小值。首先对启动器的壳体进行三维实体建模,通过装配将启动器的所有零部件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箱体,在有限元分析前对壳体进行了简化,简化的目的是去掉在分析中无关紧要的部分然后分离出我们关注的部分,这要可以使分析前处理更快捷和简便,缩短计算机的分析计算的时间。在焊缝设计完成后针对所设计的数据进行现场了检测,能否达到焊缝的设计目的。在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主要是电气原理图和程序的设计,启动器所具有的保护功能,主要包括:漏电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断相保护、过压保护以及欠压保护,这些保护功能都是通过PLC的程序来实现,针对每种保护都给出了相应PLC的控制程序。通过电气原理框图的设计、分析给出了启动器的工作原理,根据控制系统的设计参数,对所需要的电气元、器件进行选型,最后将所设计的程序写入到PLC中,并在试验室内,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启动器外壳以及保护的控制参数都是依据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标准要求来设计完成。

王彦军[8](2013)在《电力线路三段式保护模拟实验装置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继电保护模拟实验装置是继电保护教学实践的重要设备。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继电保护的教学实验注入了行的内容。传统继电器型的继电保护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工程应用中共存,为了适应能体现不同形式的继电保护,适应教学实验,论文以典型的电力线路三段式过流保护为主要内容,设计了电力线路保护模拟实验装置。有意义的主要成果体现在:提出了电力线路继电保护模拟实验装置总体框架,框架包括基于继电器的三段式过流保护、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三段式过流保护和基于单片机STC89C52三段式过流保护等模拟实验功能;具有体现继电保护不同硬件形态的全面性特点。给出了电力线路三段式过流保护装置的软硬件设计,完整的体现了继电保护不同实现手段。其中基于继电器的三段式过流保护单元可用于继电保护保护的原理验证,体现传统继电保护的特点;基于PLC的三段式过流保护可用于验证计算机保护动作逻辑修改的方便性,同时兼具直观性;基于单片机的保护功能出具有三段式保护功能外,还具有零序电流方向保护的实验功能,可用于验证微机式继电保护所具有的可靠性、使用和功能扩展的方便性。论文还给出了电力线路三段式保护模拟实验装置的教学实验应用范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拟实验装置运行可靠,能较好的同时体现传统继电器型保护的直观性、又能体现现代微机式继电保护的先进性,装置设计合理、便于教学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王刚[9](2011)在《基于STM32系列微处理器的矿井电网选择性漏电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煤矿工业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煤矿事故仍旧屡屡发生。因此研发更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智能矿用保护设备势在必行。本文设计的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对矿井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用ST公司最新推出的STM32系列微处理器作为设计核心,进行了相关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此外,针对系统可能遇到的各种干扰,从软硬件两方面分别进行了抗干扰设计;最后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整个系统对线路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具有可靠的动作特性。本设计针对性的提出了零序电流方向型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并通过比相电路验证了其可行性;同时设计了CAN通信模块的下位机硬件电路、上位机CAN-USB转换接口及测试系统监控界面;并将同步交流采样技术和全波傅立叶算法成功应用于STM32处理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有效提高了采样精度。矿井现场运行情况表明该保护系统性能稳定、动作可靠,有效提高了矿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葛夫强[10](2010)在《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测控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矿井自动化的实施,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对井下的变电站开始实施无人值守。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是煤矿井下馈送电的重要设备。目前国内品的技术性能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而引进国外产品投资又太大。所以,研制高可靠性、智能化的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是形势的需要。测控系统是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的核心与关键部分,它的优劣决定了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的优劣。本课题设计的测控系统所完成的功能有对供电系统在发生过载、短路、断相、过电压、欠电压、漏电、电缆绝缘故障时进行保护,并且有风电闭锁功能及电度功能。本课题中测控系统的控制器选用的是适用于恶劣工业环境的可编程控制器,所选用的可编程控制器LG公司的Master-K120S系列。对于人机屏选用了LS可编程序监控器的XGT系列。为了确保本系统的精确度,对电压、电流、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等模拟量的处理采用了精密整流电路。对于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的选择性漏电保护功能的实现采用了首创的基于PLC高速计数器的零序电流方向判断理论,该理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本系统对漏电保护的准确性。对于电度部分本系统采用的是性能优良的专用电度芯片BL0952。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本课题对电压采样电路、各相电流采样电路、零序电压处理电路、零序电流处理电路等各部分分别独立接地,使各部分间减少干扰。其中电压采样电路、各相电流采样电路与零序电压处理电路、零序电流处理电路及电度电路电源独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减少了它们之间的干扰。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抗干扰性能,本课题对电压、各相电流、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的采样使用了有源滤波电路。对于本课题所涉及到的所有部分、我都亲自进行了调试与修改,经过反复的努力终于使矿用高压真空配电装置的各项电气功能达到并超过了国家标准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在漏电部分的创新为煤矿井下中性点非接地系统的选择性漏电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本课题所设计出的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的测控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并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用PLC实现的通用漏电保护装置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PLC实现的通用漏电保护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低液位非满管污水在线计量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流量概述及流量测量
        1.2.1 流量概述
        1.2.2 流量测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发展趋势及课题的提出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低液位非满管流量测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实验研究
    2.0 引言
    2.1 平均流速测量装置
    2.2 液位测量装置
    2.3 流量测量
        2.3.1 平均流速及液位高度测量
        2.3.2 流量计算
    2.4 仿真分析
        2.4.1 模型的建立
        2.4.2 仿真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液位非满管污水在线计量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3.3 电气系统设计
        3.3.1 电气系统主要设计原则
        3.3.2 设计方案
    3.4 电源模块和功能模块的设计
        3.4.1 电源模块设计
        3.4.2 功能模块设计
    3.5 系统软件设计
        3.5.1 操作系统方面
        3.5.2 处理器方面
        3.5.3 程序方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平台方面
    4.3 实验测试方面
    4.4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程序整体框架图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PLC控制的自动排水装置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论
    1.1 井下排水系统概述
        1.1.1 涌水来源
        1.1.2 涌水危害
        1.1.3 排水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排水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矿井排水方式的分类
    2.2 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2.2.1 排水系统结构组成
        2.2.2 系统的电气工作原理
    2.3 排水系统设备选型
        2.3.1 矿井的原始资料
        2.3.2 配置管路
    2.4 传感器的选型
        2.4.1 主要传感器组成
        2.4.2 传感器的选型
    2.5 本章小结
3 自动排水装置组成部件的原理和结构设计
    3.1 设计要求
        3.1.1 设计原则
        3.1.2 使用环境
        3.1.3 基本功能
        3.1.4 电气性能
    3.2 主要元器件选择及原理
    3.3 保护功能的原理设计
        3.3.1 漏电保护
        3.3.2 过载保护
        3.3.3 短路保护
        3.3.4 断相保护
        3.3.5 过压、欠压保护
    3.4 本质安全型电路设计
        3.4.1 本安电源供电电路设计
        3.4.2 信号隔离电路设计
        3.4.3 光电耦合电路设计
    3.5 自动/手动控制电路设计
    3.6 电气原理总图
    3.7 综合控制箱外壳的结构设计
        3.7.1 主腔法兰的尺寸设计
        3.7.2 主腔法兰的尺寸校核
        3.7.3 主腔围框的厚度计算
    3.8 无底阀总成的结构设计
        3.8.1 设计参数
        3.8.2 设计方案
    3.9 本章小结
4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可编程控制技术
    4.2 硬件组成
        4.2.1 输入输出点统计
        4.2.2 PLC模块选型
        4.2.3 I/O点分配
    4.3 程序的编程设计
        4.3.1 水泵启动顺序流程
        4.3.2 本地手动控制
        4.3.3 本地自动控制
        4.3.4 “避峰就谷”
        4.3.5 水泵的失压保护
        4.3.6 信号标定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调试与运行
    5.1 程序下载及调试
        5.1.1 人机界面程序下载
        5.1.2 程序调试
    5.2 系统模拟运行
    5.3 装置现场调试运行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基于PLC的综采模拟工作面负荷控制中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和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开发相关理论及工具
    2.1 PLC有关技术知识
        2.1.1 PLC控制技术
        2.1.2 PLC数据通信技术
        2.1.3 FX2N系列PLC的开发环境
    2.2 人机界面开发技术
    2.3 CC-Link总线技术
    2.4 Modbus通信协议
    2.5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2.6 MFC微软基础类
    2.7 MySQL数据库系统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需求概述
    3.2 负荷控制中心保护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3.3 负荷控制中显示监测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3.4 综采模拟工作面负荷控制中心模块功能特点
    3.5 综采模拟工作面负荷控制中心基本参数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综采模拟工作面负荷控制中心系统设计
    4.1 综采模拟工作面负荷控制中心的系统总体构成
    4.2 PLC通信程序设计
    4.3 负荷控制中心电气保护功能设计
    4.4 负荷控制中心显示监测系统设计
        4.4.1 监测系统架构的设计
        4.4.2 用户界面的设计
        4.4.3 实时报警功能设计
        4.4.4 数据上传设计
        4.4.5 登录设计
        4.4.6 实时监测功能设计
        4.4.7 历史数据查询设计
        4.4.8 数据库的设计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负荷控制中心系统实现
    5.1 负荷控制中心电气保护功能的实现
    5.2 负荷控制中心显示监测系统实现
        5.2.1 用户界面实现
        5.2.2 实时报警功能实现
        5.2.3 数据上传实现
        5.2.4 登录实现
        5.2.5 实时监测功能实现
        5.2.6 历史数据查询实现
        5.2.7 数据库的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负荷控制中心系统测试
    6.1 测试目标
    6.2 系统功能测试
    6.3 系统运行性能测试
    6.4 应用效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PLC技术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1.2.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1.2.3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充电桩总体方案设计
    2.1 功能需求分析
    2.2 总体方案设计
        2.2.1 设计原则
        2.2.2 系统整体方案
    2.3 本章小结
3 交流充电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PLC 控制特点
        3.1.1 PLC 工作原理
        3.1.2 PLC 控制特点
    3.2 交流充电桩系统结构
        3.2.1 主控模块的选择
        3.2.2 人机交互界面
        3.2.3 通讯模块
        3.2.3.1 通讯模块特点
        3.2.3.2 通讯模块 PC 机的连接
        3.2.4 打印模块
        3.2.5 读写卡模块
        3.2.6 电能计量单元设计
        3.2.7 语音模块
    3.3 电气部分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件设计及实现
    4.1 系统工作流程
        4.1.1 人机交互界面
        4.1.1.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方案
        4.1.1.2 触摸屏界面设计
        4.1.1.3 触摸屏与 PLC 通讯设计
        4.1.2 计量计费系统
        4.1.2.1 计量系统
        4.1.2.2 计费系统
        4.1.3 打印功能的实现
    4.2 本章小结
5 充电桩管理系统的设计
    5.1 系统结构
    5.2 数据采集与通讯控制
        5.2.1 对上位机串口进行设置
        5.2.2 上位机与 PLC 数据通讯格式
        5.2.3 数据的显示与保存
        5.2.4 数据校验的软件设计
    5.3 上位机中管理软件的操作步骤
        5.3.1 系统设置
        5.3.2 数据配置
        5.3.3 实时信息
        5.3.4 电动汽车充电信息相关数据查询和打印
        5.3.5 退出系统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5)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六回路组合起动器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采煤工作面供电系统发展概况
        1.2.1 供电系统的发展状况
        1.2.2 国内外高产综采工作面供电系统的差距
        1.2.3 国内外综采工作面的发展
    1.3 组合起动器介绍
    1.4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1.5 本论文所做工作
    1.6 本章小结
2 外壳的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
    2.1 外壳的三维建模
        2.1.1 三维建模软件的介绍
        2.1.2 组合起动器外壳的基本组成及三维模型
    2.2 外壳的有限元分析
        2.2.1 有限元分析理论
        2.2.2 有限元分析的力学基础
        2.2.3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简介
        2.2.4 外壳的有限元分析过程
    2.3 本章小结
3 硬件电路和闭锁机构设计
    3.1 电器元件的选择及其作用
    3.2 保护功能的设计
        3.2.1 漏电保护
        3.2.2 过载保护
        3.2.3 短路保护
        3.2.4 断相保护
        3.2.5 过压欠压保护
    3.3 本安电路的设计
    3.4 闭锁机构的设计
        3.4.1 机械闭锁的设计
        3.4.2 电气闭锁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软件程序设计
    4.1 PLC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4.2 PLC的选型工作
    4.3 PLC的编程工作
    4.4 本章小结
5 人机界面设计
    5.1 人机界面设计
    5.2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电气原理图]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炼油厂低压综合自动化和电量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SCADA系统介绍
        1.1.2 本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系统的结构
        1.3.2 主要的研究内容
        1.3.3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构成和网络结构
    2.1 序言
    2.2 智能仪表介绍
        2.2.1 馈线保护装置BDF-T+与LL510P
        2.2.2 马达保护装置BDM-T+与LM510P
        2.2.3 进线保护装置
        2.2.4 功率因数控制器
    2.3 SCADA系统通讯结构
        2.3.1 数据采集层
        2.3.2 通讯管理层
        2.3.3 区域变监控层
        2.3.4 总变监控层
    2.4 全场SCADA系统网络拓扑图
        2.4.1 单元变电所低压SCADA系统
        2.4.2 区域变电所低压SCADA系统
        2.4.3 总变电所低压SCADA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选型和软件配置
    3.1 序言
    3.2 通讯协议介绍
        3.2.1 Modbus RTU协议
        3.2.2 Modbus TCP/IP协议
        3.2.3 Profibus通讯协议
    3.3 主站通讯设备选型
        3.3.1 Modbus通讯单元
        3.3.2 Profibus通讯单元
        3.3.3 以太网通讯模块
        3.3.4 中央处理器
    3.4 通讯设备的软件配置
        3.4.1 通讯管理机配置
        3.4.2 Unity Pro XL介绍
        3.4.3 DTM浏览器
        3.4.4 PRM模块参数设置
        3.4.5 软件调用PRM模块的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4.1 序言
    4.2 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4.3 数据库ODBC技术
    4.4 数据库与上位软件的关联
    4.5 电能报表设计
        4.5.1 日报表设计
        4.5.2 月报表设计
        4.5.3 年报表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台监控系统的设计
    5.1 序言
    5.2 组态软件介绍
    5.3 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5.3.1 主页面设计
        5.3.2 能耗曲线设计
        5.3.3 历史记录功能
        5.3.4 数据库查询功能
    5.4 OPC技术
        5.4.1 OPC技术介绍
        5.4.2 软件OPC设置
    5.5 网页发布技术
        5.5.1 WEB服务器介绍
        5.5.2 WEB服务器设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量管理系统
    6.1 序言
    6.2 电量管理系统的构成
    6.3 尖峰平谷报表设计
        6.3.1 尖峰平谷介绍
        6.3.2 SPM中的设置
        6.3.3 EXCEL中VB脚本的创建
    6.4 系统的开放性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系统可靠性分析
    7.3 系统创新之处
    7.4 SCADA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基于PLC控制的矿用风机组合开关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矿用组合开关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内组合开关的发展及问题
        1.2.2 国外组合开关的发展及问题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目的和意义
2 外壳的实体建模
    2.1 机械CAD/CAM技术简介
    2.2 外壳的实体建模过程
        2.2.1 零部件的三维实体建模
        2.2.2 子装配的制作
    2.3 主装配体的制作
    2.4 本章小结
3 有限元分析的力学基础
    3.1 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
    3.2 弹性力学基本假设
    3.3 外力、应力、应变与位移在有限元法中的表示方法
    3.4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3.5 几何方程
    3.6 物理方程(本构关系)
    3.7 有限单元法的概述及基本分析过程
    3.8 本章小结
4 有限元的分析计算
    4.1 SolidWorks Simulation概述
    4.2 SolidWorks Simulation中的单元类型
    4.3 数学模型的简化处理
    4.4 启动器外壳分析的简化处理
    4.5 参数的设定
        4.5.1 材料的物理参数
        4.5.2 零部件之间的接触处理
        4.5.3 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处理
        4.5.4 网格的划分
        4.5.5 选择解算器
    4.6 计算分析
        4.6.1 分析结果输出
        4.6.2 计算结果分析
    4.7 水压试验
    4.8 本章小结
5 控制系统的设计
    5.1 基本参数
    5.2 原理图设计
    5.3 信号的采集与传输
    5.4 故障判定与分析
        5.4.1 漏电故障分析及保护判据
        5.4.2 过载故障分析及保护判据
        5.4.3 短路故障分析及保护判据
        5.4.4 断相故障分析及保护判据
        5.4.5 欠压和过压故障分析及保护判据
        5.4.6 不间断工作
    5.5 PLC程序流程
    5.6 人机界面的设计
        5.6.1 程序的设计
        5.6.2 与PLC和电脑的通讯连接
    5.7 程序调试及下载
        5.7.1 人机界面程序下载
        5.7.2 PLC程序的下载
        5.7.3 检测调试
    5.8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电力线路三段式保护模拟实验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微机保护技术的发展分析
    1.3 继电保护模拟实验装置及其教学应用分析
    1.4 电力线路三段式保护模拟实验装置的提出
    1.5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2 线路三段式保护模拟实验装置的总体设计
    2.1 总体功能要求及设计指导思想
        2.1.1 实验装置的设计要求
        2.1.2 实验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设计
        2.1.3 实验装置的设计原则
    2.2 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
    2.3 零序电流保护原理
    2.4 保护装置设计思路
    2.5 本章小结
3 线路保护模拟实验装置的硬件设计
    3.1 硬件设计思路
    3.2 基于继电器的三段式过流保护硬件设计
        3.2.1 三段式过流保护的主接线设计
        3.2.2 各支路展开原理图
        3.2.3 实验测试与整定
    3.3 基于 PLC 的三段式过流保护硬件设计
        3.3.1 PLC 三段式过流保护的电气主接线设计
        3.3.2 PLC 的选型
    3.4 基于单片机 STC89C52 的保护硬件设计
        3.4.1 基于 STC89C52 的保护部分总体设计方案
        3.4.2 电压互感器及信号调理电路
        3.4.3 A/D 转换环节
        3.4.4 单片机的选用及其应用系统设计
        3.4.5 按键及显示回路
    3.5 本章小结
4 电力线路三段式过流保护模拟实验装置的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概述
    4.2 基于 PLC 的三段式过流保护程序设计
        4.2.1 三段式过流保护 PLC 程序流程
        4.2.2 程序 T 型图
    4.3 基于单片机的三段式过流保护和零序保护程序设计
        4.3.1 软件设计流程
        4.3.2 信号采集子程序程序
        4.3.3 傅氏算法简介
        4.3.4 保护子程序
        4.3.5 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线路三段式模拟实验装置的应用实例
    5.1 基于继电器的三段式保护实验
        5.1.1 设计题目及目的
        5.1.2 实验要求及步骤
        5.1.3 实验整定计算
        5.1.4 实验及测试
    5.2 基于 PLC 的单侧电源辐射电网三段式电流保护的设计
        5.2.1 设计题目及要求
        5.2.2 系统框架
        5.2.3 数据计算
        5.2.4 实验结果及问题分析
        5.2.5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附件 1 在校期间的的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9)基于STM32系列微处理器的矿井电网选择性漏电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研究的意义
    1-2 馈电开关的发展状况与应用现状
        1-2-1 国内外馈电开关的发展状况
        1-2-2 目前市场上的馈电开关中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矿井电网保护原理
    2-1 漏电保护
        2-1-1 零序电流
        2-1-2 零序电流保护原理
        2-1-3 零序电流方向型保护原理
    2-2 过载保护
    2-3 短路保护
    2-4 欠压、过压保护
    2-5 绝缘监视保护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机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智能综合保护装置硬件设计总方案
    3-2 处理器的选择及其优良特性
        3-2-1 中央处理器的选择
        3-2-2 中央处理器的引脚说明及其端口分配
    3-3 电源模块设计
    3-4 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
    3-5 人机交互单元
        3-5-1 液晶显示接口电路及人机对话界面设计
        3-5-2 按键电路的设计
    3-6 EEPROM扩展单元
    3-7 CAN总线通信单元设计
        3-7-1 各种总线技术简介
        3-7-2 矿井井下CAN通信网络
        3-7-3 STM32系列处理器CAN模块的特点
        3-7-4 应用层协议设计
        3-7-5 CAN通信模块上下位机硬件电路设计
        3-7-6 CAN测试系统监控界面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采集及处理
    4-1 采样方法的选择
    4-2 采样的算法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STM32系列处理器的开发环境介绍
    5-2 程序流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6-1 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
    6-2 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试验数据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测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3 课题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完成工作
2 系统总体与器件的选取
    2.1 系统总体框图
    2.2 器件的选取
    2.3 测控系统的硬件构成
    2.4 测控系统的程序总流程图
    2.5 本章小结
3 漏电保护系统的设计
    3.1 零序电流方向保护
    3.2 零序电流方向型选择性漏电保护的具体实现
    3.3 漏电保护系统的软件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其它保护
    4.1 电压保护系统的设计
    4.2 电流保护系统的设计
    4.3 监视线保护
    4.4 风电闭锁
    4.5 本章小结
5 电度计量
    5.1 计量芯片BL0952
    5.2 电度计量的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文本显示器的设计
    6.1 文本显示器与PLC的通信
    6.2 文本显示器各个画面
    6.3 密码的使用与参数整定
    6.4 本章小结
7 试验、安装及使用
    7.1 继电保护动作试验
    7.2 使用流程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习经历及科学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A
附录B

四、用PLC实现的通用漏电保护装置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液位非满管污水在线计量系统技术研究[D]. 陈旭.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PLC控制的自动排水装置的研究与应用[D]. 王洪达. 安徽理工大学, 2016(08)
  • [3]基于PLC的综采模拟工作面负荷控制中心的设计与实现[D]. 赵玉兵.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4]基于PLC技术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刘玉梅.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5]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六回路组合起动器的研发[D]. 杨晓东.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2)
  • [6]炼油厂低压综合自动化和电量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D]. 杨晓东. 山东大学, 2014(11)
  • [7]基于PLC控制的矿用风机组合开关的设计与研究[D]. 李鹏. 安徽理工大学, 2013(05)
  • [8]电力线路三段式保护模拟实验装置设计[D]. 王彦军. 西安科技大学, 2013(04)
  • [9]基于STM32系列微处理器的矿井电网选择性漏电保护研究[D]. 王刚.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7)
  • [10]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测控系统[D]. 葛夫强.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PLC实现通用漏电保护装置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