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建筑屋顶结构的一种新形式

体育馆建筑屋顶结构的一种新形式

一、体育馆建筑屋面结构的新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卢亚娟[1](2021)在《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类蒙古包在延承传统蒙古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土木类、或其他新型材料及建造逻辑,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形态,满足当代牧民对空间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可发现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传统住居,以哈那、乌尼、套脑等小构件装配式为主,显然无法满足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多样化的需求,导致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受结构形式的制约而呈现滞后性。现代类蒙古包采用混凝土、砖混、钢结构等建筑材料,使地域性文化减弱,同时对草原环境造成破坏,使传统蒙古包的现代传承被失语性表达。在当今注重生态可持续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人居环境与地域性文化更为关注与重视,而木材在材料特性、空间感受及结构形式的独特性与适宜性,深受欢迎被广泛应用。因此,呼吁回归地域性,以木结构对其现代结构形式进行更新替换,创造出新型类蒙古包空间形态,成为当下值得探究的课题。本论文试图将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适宜性木结构相结合,以期解决当下存在的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适应性问题,改善类蒙古包的存在现状,拓展其空间适用范围,对传统进行延承与再现。论文研究内容首先通过调研与对国内外案例解析,对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整理与归纳,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了解木材特性与结构形式,探究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再通过对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对历史同源范例中的向心收分式与穹窿式的空间形态进行转译尝试,以期对现有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补充与完善。最后,通过将适宜性木结构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结合进行研究性转译设计呈现,从而为木结构类蒙古包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宋悦[2](2020)在《复杂形态屋盖的体育馆天窗防眩光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体育建筑发展迈向大规模、多元化、创新化的趋势以及人们视觉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体育馆的屋盖呈现出复杂的建筑形态,这给体育馆自然采光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眩光是体育馆自然采光中的频发现象,会大幅降低视觉舒适度甚至危害使用者的视觉功能,从而对体育比赛结果造成不良影响,眩光问题在复杂形态的体育馆天窗设计中愈发严峻,作为光环境评价指标的关键要素,复杂形态屋盖的天窗防眩光设计显得更为棘手。本文立足于当下复杂的环境背景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体育馆复杂形态的发展趋势和体育馆天窗眩光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归纳国内外对复杂形态特点,将体育馆屋盖的复杂形态分为有机仿生式、拓扑变异式和涌现建构式三个类别,结合不舒适眩光指数(DGI)公式和复杂形态屋盖的特征,分析造成复杂形态屋盖天窗眩光的原因是天窗的布置方式和技术方法;得出天窗的位置、透射率及其与光线的夹角是影响眩光程度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复杂形态屋盖的天窗防眩光设计应遵循布局合理性、自然光透射率适候性、采光量控制精确性三大原则。以复杂形态屋盖的体育馆天窗眩光问题为导向,第三、四章分别从天窗的布置方式和技术方法两个方面探究天窗防眩光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有机仿生式、拓扑变异式和涌现构建式体育馆屋盖的复杂形态特征,采用理论思辨、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探究天窗动态、随机、组团的布置方式更有利于眩光的减弱。复杂形态屋盖的天窗角度和朝向等要素通常要妥协于对形态的追求,本文利用软件模拟从天窗尺度、透射率和遮挡架构三个方面针对具体的技术方法对眩光进行控制。通过对复杂形态屋盖的天窗大小、形状和窗地比等尺度的把控,对天窗角度、天窗朝向和玻璃透光率的选择,以及对天窗附近遮挡架构的灵活增减达到对天窗进光量的精细控制,从而达到对眩光的有效防控。目前国内复杂屋盖形态体育馆的设计对于眩光问题的考虑和精确设计的普及程度较低,缺乏具体的设计方法和指导方针,本文意在探索解决复杂形态屋盖天窗眩光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有效途径,以期为复杂形态屋盖的体育馆设计的眩光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方向。

阮益权[3](2020)在《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文中指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是对其价值的挖掘和生命的延续;结构作为技术手段解决了建筑形式的构建。结构是旧工业建筑中重要的建筑元素,对旧结构的价值重现和新结构介入的结构表现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结构表现是有意识地利用结构特殊的形式所带来的表现力,结合个人情感、结构理性、人文和审美需求,从技术到艺术不同层面,使结构在建筑中具有超越实用功能的多重价值表现。结构表现广泛存在于结构理性主义、结构表现主义、高技派等建筑作品之中,结构表现具有理性内涵和艺术内涵。根据结构表现的要求和改造的建构逻辑将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结构表现分为三个研究层次:旧结构再利用、新旧结构结合、构造措施。对于旧结构再利用的结构表现研究,首先确认旧结构的保护价值,包括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等,经过价值判断后,需采用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对旧结构进行保护。通过将旧工业建筑的结构分为建筑形态、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工业构筑物若干层次,进行结构表现的理性内涵、艺术内涵和表现策略研究。对于新旧结构结合的结构表现研究,是基于对旧结构保护再利用、建造年代可识别、新旧结构结合逻辑的原则上进行的。根据新结构与旧结构的受力关系,将新结构介入形式分为独立介入、新结构依附于旧结构,根据空间操作,新结构介入有更复杂多样的方式。新旧结构的关系可以从受理逻辑和视觉关系来探讨,新旧结构的理性和艺术表现内涵,提出了结构表现的策略:从结构形态、结构肌理、结构形体、结构功能不同方面,采用模仿演变、差异对比、衬托突出、新旧呼应等手法进行表现。对于改造构造的结构表现研究,分旧结构的加固技术、连接节点、改造材料三方面进行结构表现的内涵和策略研究。加固技术可根据是否改变受力体系分为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针对不同材料和体系的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固方式。连接节点种类繁多,可采用对比和协调的方式进行结构表现。不同改造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根据材料视觉上体现的“新”和“旧”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表现策略。最后根据文章的研究逻辑,从旧结构再利用、新旧结构结合、构造措施三个层次对典型案例——西安大华纱厂1935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造结构表现分析研究并提出结论。

张颖[4](2020)在《基于场域理论的参数化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技术在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设计方法与实践方式在数字平台下被重新改写。在注重设计生成的同时,也需要设计理论的支持。场域理论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理论,发源于物理学,发展于社会学、心理学,最后被引入建筑学。在复杂性科学和参数化技术的影响下,场域理论与参数化空间设计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论文以场域理论为研究依据,以参数化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探索场域理论背景下的参数化空间设计内核。首先,对场域理论与参数化空间设计进行概念阐释和多角度解读,并从群体性、关联性、连续性、动态性等特征对参数化空间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其次,从算法概念、成因、构成、策略、实验等方面展开论述,对场域理论下参数化空间设计中的形式与生成进行系统分析。再次,从建筑空间、景观空间、装置空间的不同类型,对场域理论下参数化空间设计的代表性作品进行深入解读。最后,从“场域空间”这一主题出发,以“南京艺术学院体育馆空间改造设计”为课题,基于设计定位、设计生成、建造逻辑、成果表达等方面进行空间设计实验。通过以上理论探索与设计实验,期望能够从理论研究中寻找到更多适应参数化空间设计的生成策略,形成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式设计周期,为参数化设计理论以及设计实践方面提供一套有价值的参考。

汪妍泽[5](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刘雅凡[6](2019)在《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层级化思维与策略》文中认为结构的层级是一种构件组织关系,是力传递路径的物化形式,也是结构逻辑表达的主要方式。研究结构的层级提供了一种解析建筑结构的角度,同时结构层级化也影响着建筑的本体设计。结构层级关系的具体组织方式和操作方法将对建筑形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会主导建筑创作和建造过程。本文从结构和建筑的双重视角阐述了结构层级的内涵和意义,以结构层级为着眼点,揭示结构构件组织方式与建筑形式的关系。论文首先对平面结构系统和竖向结构系统中的层级化现象进行解读,归纳梳理了基本的层级化构成方式。随后论述了层级在建筑界面和空间中的组织关系和表现形式,以及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筑形式表象与结构内在逻辑的关联,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分析形式背后的技术逻辑,求证建筑形式的结构合理性。最后基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方法和现代建筑中的典型案例,论述结构层级化思维是如何参与甚至主导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的。本文以层级为切入点探讨结构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层级化特征鲜明的案例进行分类归纳,以软件计算平台为工具,解析结构层级构成的方式、动因和技术逻辑,为建筑师提供结构层级化的思维指导下的崭新设计思路。论文全篇约5.8万字,附图126幅,附表27幅。

王荷池[7](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侯叶[8](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韩芳冰[9](2016)在《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索穹顶体系优化及静力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索穹顶结构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极高的张拉整体结构体系,它主要由连续的柔性拉索和不连续的刚性压杆构成,因其自重轻、稳定性好、造型优美等优点成为广受建筑师青睐的一种结构形式,并成功应用于国外很多大跨度场馆中。随着人们审美追求的不断提升,各种造型新奇优美的体育场馆不断涌现,也使大跨度屋盖结构的形式日趋多样化,如何对传统的索穹顶结构形式做出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新形式体育场馆中,成为工程师所关注的问题。作者以实际参与设计的国内最大跨度的索穹顶—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索穹顶(以下简称本工程)为背景,本工程中屋盖形式具有边界不等高、部分刚性的特殊性,国内缺乏相应的工程设计经验。作者在研读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了找力分析、体系优化设计和静力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具体如下:根据本工程特殊的索穹顶结构形式,基于力密度法和整体可行预应力概念,研究了适用于边界不等高椭圆形索穹顶结构的找力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和结果验证。依据本工程屋盖的建筑形式,提出了单层网壳、双层网壳、辐射式桁架及索穹顶四种结构形式,经过对比得到索穹顶结构为最优的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形式的索穹顶对于结构体系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本工程的复合式的索穹顶结构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基于本工程部分刚性的屋面结构形式,探讨了檩条合理布设方法,分析了部分刚性屋面与索穹顶的协同作用对索穹顶静力性能的影响。经分析得到刚性檩条和金属屋面的蒙皮效应对索穹顶的刚度增大作用分别为2.73倍和1.06倍。根据本工程索穹顶支座边界不在同一水平面的特殊形式,对比了不同形式环梁的力学性能,得出混凝土环梁为相对合理的环梁形式;同时,研究了模型不同约束条件的选取对索穹顶静力性能的影响,经分析可知采用三向铰接模型或弹簧约束的模型均与考虑上下部结构协同作用的模型结果偏差较大,对于此类形状不规则的索穹顶结构的设计,考虑上下部结构的协同作用是十分必要的。经过以上对本工程体系优化及静力性能的分析,可对类似边界不等高、具有部分刚性屋面的索穹顶工程的分析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许程光[10](2014)在《基于结构美学表达的体育建筑创作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大型公共建筑,体育建筑一直是各个时期技术与审美的有力代表。进入21世纪,国内体育建筑事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竞技体育到全民体育运动热潮,从亚运会到奥运工程,越来越多的体育建筑以它们独特的个性和公共化形象吸引着民众的目光。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社会审美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得体育建筑在原有基础上也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变化。体育建筑创作中最主要的环节是结构设计,结构形式的选择决定了体育建筑主导空间的形状、大小、高度等,而结构形态则决定了体育建筑的整体体量和室内外空间的形态与造型。结构的这一切都属于结构美学的范畴,结构美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与体育建筑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到结构美学与体育建筑创作的研究中,把它们在某种层次和环节上进行整合,基于现有的结构技术,使两者在功能、空间、形象和地域性等方面达到统一与和谐,以对体育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更好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二、体育馆建筑屋面结构的新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馆建筑屋面结构的新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木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类蒙古包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空间形态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类蒙古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2.1 类蒙古包建筑发展沿革
    2.2 传统蒙古包空间原型解析
        2.2.1 传统蒙古包空间秩序
        2.2.2 传统蒙古包平面形态
        2.2.3 传统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
    2.3 类蒙古包平面形态解析
        2.3.1 类蒙古包空间秩序
        2.3.2 传统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2.3.3 现代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2.4 类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解析
        2.4.1 单层竖向空间形态
        2.4.2 复式竖向空间形态
        2.4.3 多层竖向空间形态
    2.5 类蒙古包外显空间形态解析
        2.5.1 基于材料差异的形态变化
        2.5.2 基于空间功能的形态变化
    2.6 类蒙古包建筑的前沿探索解析
        2.6.1 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2.6.2 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
    3.1 木结构特性解析
        3.1.1 材料特性
        3.1.2 结构特性
    3.2 传统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3.2.1 抬梁式结构体系
    3.3 现代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3.3.1 杆件结构体系
        3.3.2 板壳结构体系
        3.3.3 块材结构体系
    3.4 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
        3.4.1 传统工程节点
        3.4.2 现代工程节点
    3.5 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木结构的适宜性
        3.5.1 圆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3.5.2 矩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3.5.3 多空间组合的适宜性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
    4.1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转译
        4.1.1 类蒙古包的象征性内涵
        4.1.2 类蒙古包的仪式化空间
        4.1.3 类蒙古包的场所感
    4.2 历史同源范例空间形态类比解析及补充转译
        4.2.1 向心收分式空间形态
        4.2.2 穹窿式空间形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研究性设计
    5.1 方案设计一中国传统抬梁式木结构类蒙古包转译
        5.1.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1.2 空间组织形态
        5.1.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1.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2 方案设计二快速装配式现代木结构类蒙古包
        5.2.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2.2 空间组织形态
        5.2.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2.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3 方案设计三多空间组合式木结构类蒙古包
        5.3.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3.2 空间组织形态
        5.3.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3.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毕业设计图纸

(2)复杂形态屋盖的体育馆天窗防眩光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现有研究
        1.2.2 国内现有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概念解析和研究内容
        1.3.1 概念解析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体育馆复杂形态屋盖与天窗眩光问题解析
    2.1 体育馆复杂形态屋盖类型分析
        2.1.1 有机仿生形态屋盖
        2.1.2 拓扑变异形态屋盖
        2.1.3 涌现建构形态屋盖
    2.2 体育馆复杂形态屋盖天窗眩光的产生原因
        2.2.1 屋盖的复杂体量主导天窗布置方式
        2.2.2 屋盖的复杂造型制约天窗技术方法
    2.3 体育馆复杂形态屋盖天窗眩光的影响要素
        2.3.1 屋盖复杂形态限制光源位置
        2.3.2 天窗透射率决定光源亮度
        2.3.3 屋盖天窗高度制约光源入射角
        2.3.4 运动员和观众视线范围
    2.4 体育馆复杂形态屋盖天窗防眩光设计基本原则
        2.4.1 契合复杂形态的天窗布局合理性
        2.4.2 顺应地域差异的自然光透射率适候性
        2.4.3 控制复杂角度的天窗采光量精确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体育馆复杂形态屋盖的天窗防眩光布置方式
    3.1 有机仿生式形态屋盖天窗动态布置
        3.1.1 流动布置空间网架仿生屋盖天窗
        3.1.2 自由布置壳体仿生屋盖天窗
        3.1.3 均衡布置悬索仿生屋盖天窗
    3.2 拓扑变异式形态屋盖天窗随机布置
        3.2.1 三维裂变屋盖天窗的渐变与突变
        3.2.2 扭转交叠屋盖天窗的混沌与融合
        3.2.3 放射衍生屋盖天窗的离心与散落
    3.3 涌现构建式形态屋盖天窗组团布置
        3.3.1 相似或互补布置重复叠加型屋盖天窗
        3.3.2 分形布置层次分明型屋盖天窗
        3.3.3 断续布置疏密相间型屋盖天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育馆复杂形态屋盖的天窗防眩光技术方法
    4.1 体育馆复杂形态屋盖天窗尺度的精细把握
        4.1.1 依据屋盖复杂体量权衡天窗大小
        4.1.2 参照复杂屋盖形态确定天窗形状
        4.1.3 遵循光气候分区和运动项目控制窗地比
    4.2 体育馆复杂形态屋盖天窗透射率的智能控制
        4.2.1 联动调整复杂形态屋盖的天窗角度
        4.2.2 系统调控复杂形态屋盖的天窗朝向
        4.2.3 光感控制复杂形态屋盖采光玻璃透射率
    4.3 体育馆复杂形态屋盖天窗遮挡构架的灵活增减
        4.3.1 规避外部复杂形体的不利遮挡
        4.3.2 减少内部复杂结构形成自遮挡
        4.3.3 增设适当可调控混合遮挡构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1.1.2. 课题研究目的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范围及动态
        1.2.1. 基本概念界定
        1.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结构表现与旧工业建筑改造
    2.1. 结构表现的定义与特点
        2.1.1. 结构表现与相关理论
        2.1.2. 结构表现的内涵与效果
    2.2. 结构表现视角下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要求
        2.2.1. 建筑目的与结构安全的要求
        2.2.2. 旧工业建筑结构价值保护的要求
        2.2.3. 表现结构内涵与审美要求
    2.3. 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
        2.3.1. 旧工业建筑结构改造的三个阶段
        2.3.2.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价值判断的五个方面
        2.3.3. 旧工业建筑改造结构表现的三个层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结构再利用的结构表现
    3.1.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价值保护
        3.1.1. 结构的原真性保护
        3.1.2. 结构的完整性保护
    3.2.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内涵挖掘
        3.2.1. 工业建筑形态的表现内涵
        3.2.2. 不同材料结构体系的表现内涵
        3.2.3. 不同受力结构体系的表现内涵
        3.2.4 旧工业建筑结构构件的表现内涵
        3.2.5 旧工业构筑物的表现内涵
    3.3. 改造中旧工业建筑结构的表现策略
        3.3.1. 旧工业建筑形态表现策略
        3.3.2. 旧工业建筑结构体系的表现策略
        3.3.3. 旧工业建筑结构构件的表现策略
        3.3.4. 旧工业构筑物的表现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旧结构结合的结构表现
    4.1. 改造中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原则
        4.1.1. 保护再利用原则
        4.1.2. 建造年代可识别原则
        4.1.3. 新旧结构逻辑性结合原则
    4.2. 改造中新结构介入与新旧结构关系
        4.2.1. 新结构介入的方式
        4.2.2. 新旧结合的逻辑性与视觉关系
    4.3.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内涵
        4.3.1. 结构的理性表现
        4.3.2. 结构的艺术表现
    4.4.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策略
        4.4.1. 结构的物质表现和功能表现
        4.4.2.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手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造构造的结构表现
    5.1. 旧结构的加固技术的表现内涵
        5.1.1. 直接加固法的结构表现内涵
        5.1.2. 间接加固法的结构表现内涵
    5.2. 旧结构加固技术的结构策略
        5.2.1. 不同加固方式的视觉表现
        5.2.2. 加固方案的综合考虑因素
    5.3.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内涵
        5.3.1. 连接节点的类型
        5.3.2.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
    5.4.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策略
    5.5. 改造材料的结构表现内涵
        5.5.1. 改造材料的性能表现
        5.5.2. 改造材料的视觉表现
    5.6. 改造材料的结构表现策略
        5.6.1. 修旧如旧
        5.6.2. 修旧如新
        5.6.3. 修新如旧
        5.6.4. 修新如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项目的研究与评价
    6.1. 研究案例的选定
        6.1.1. 我国工业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背景
        6.1.2. 选定大华纱厂改造项目的原因
    6.2. 旧结构的内涵挖掘和表现
        6.2.1. 旧结构的内涵挖掘
        6.2.2. 建筑构件限定空间
        6.2.3. 工业构筑物功能活化
    6.3. 新旧结构结合产生新形式
        6.3.1. 改变空间与形式
        6.3.2. 重建建筑边界
    6.4. 体现匠心的构造设计
        6.4.1. 可识别的加固体系
        6.4.2. 标准化的连接节点
        6.4.3. 巧用改造材料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场域理论的参数化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对象确立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提出
        三、研究对象确立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一章 场域理论与参数化空间设计的关联性
    第一节 场域理论的多学科含义
        一、什么是场域理论?
        二、物理学的场域理论
        三、社会学的场域理论
        四、心理学的场域理论
    第二节 参数化空间的基本特征
        一、什么是参数化空间?
        二、单体与群体空间的相似性
        三、水平与垂直空间的连续性
        四、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关联性
    第三节 场域理论下的参数化空间设计
        一、建筑学场域理论的提出
        二、参数化空间设计的发展
        三、场域理论与参数化空间设计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场域理论下的参数化空间算法策略
    第一节 算法的概念、成因和构成
        一、算法的概念界定
        二、算法的科学成因
        三、算法的几种构成
    第二节 算法的形式策略
        一、如何策略?
        二、策略1:几何与数理
        三、策略2:组织秩序性
        四、策略3:自组织系统
    第三节 算法的生成实验
        一、如何实验?
        二、实验1:集散场算法
        三、实验2:流线场算法
        四、实验3:多关联场算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场域理论下的参数化空间作品解读
    第一节 建筑空间作品解读
        一、卡尔塔尔-彭迪克总体规划
        二、北京SOHO城规划
        三、磷光流行音乐中心
        四、老海勒鲁普高中体育馆
    第二节 景观空间作品解读
        一、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服务中心
        二、墨尔本滨海港区项目
        三、Cloud Osaka
    第三节 装置空间作品解读
        一、Aggregate Pavilion
        二、Cloud Pergola
        三、风吹麦浪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场域理论下的参数化空间设计实验
    第一节 课题与主题
        一、课题:南京艺术学院体育馆空间改造设计
        二、主题:“场域空间”
    第二节 “场域空间”的设计定位
        一、场地与建筑空间分析
        二、现存问题解析
        三、设计原则确立
        四、设计概念确定
    第三节 “场域空间”的设计生成
        一、建筑空间生成
        二、外部空间生成
        三、内部空间生成:门厅
        四、内部空间生成:主场
    第四节 “场域空间”的建造逻辑
        一、空间材料选用
        二、结构形式配置
        三、细部构造处理
    第五节 “场域空间”的成果表达
        一、设计阐述
        二、图纸表达
        三、效果图表达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场域理论下参数化空间设计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场域理论下参数化空间设计实验的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6)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层级化思维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阐述
        1.2.2 研究范围的确定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结构层级的解读
    2.1 平面结构系统中的层级化
        2.1.1 楼面结构系统
        2.1.2 屋面结构系统
    2.2 竖向结构系统中的层级化
        2.2.1 叠置
        2.2.2 吊挂
        2.2.3 结合
    2.3 层级化的结构本质
        2.3.1 力的分配再分配
        2.3.2 力的物化
        2.3.3 传力路径可视化
    2.4 层级化的建筑意义
        2.4.1 肌理生成、秩序建立
        2.4.2 本体设计思维
        2.4.3 建造与建筑现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构层级的建筑表现
    3.1 建筑水平界面中的层级表现
        3.1.1 层级显现:结构的理性表达
        3.1.2 层级隐藏:内部空间的呈现
    3.2 建筑竖向界面中的层级表现
        3.2.1 层级显现:强化视觉效果
        3.2.2 层级隐藏:强化空间感知
        3.2.3 层级隐现:界面与空间呼应
    3.3 建筑空间中的层级表现
        3.3.1 层级组织的显性表达
        3.3.2 层级组织的隐性表达
        3.3.3 层级组织协同于空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构层级形式的技术逻辑分析
    4.1 面构层级的分析
        4.1.1 面内组织重构
        4.1.2 面外组织重构
        4.1.3 空间组织重构
    4.2 三维体系层级的分析
        4.2.1 同构叠置
        4.2.2 构件悬挑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建筑设计策略的层级化思维
    5.1 中国古建中的层级与营造
        5.1.1 抬梁式
        5.1.2 斗拱
    5.2 现代建筑中的层级与建造
    5.3 层级设计的关联因素
        5.3.1 设计理念
        5.3.2 建筑材料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观点总结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时空范畴界定
        三、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一、学堂数量比较
        二、学堂建设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一、学校数量比较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索穹顶体系优化及静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索穹顶结构概述
        1.1.1 索穹顶结构发展历史
        1.1.2 索穹顶结构分类
        1.1.3 索穹顶结构的特点
    1.2 索穹顶结构的工程应用
        1.2.1 国外工程应用
        1.2.2 国内工程应用
    1.3 本文工程背景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简捷计算方法
    2.1 计算理论
        2.1.1 力密度法基本原理
        2.1.2 整体可行预应力概念
        2.1.3 屋面不规则椭圆平面曲面环索索穹顶结构找力方法
    2.2 算例分析
        2.2.1 圆形等高环索椭圆平面Geiger式索穹顶结构
        2.2.2 椭圆形等高环索椭圆平面Geiger式索穹顶结构
        2.2.3 椭圆形不等高环索椭圆平面Geiger式索穹顶结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构形式的确定及复合形式索穹顶的提出
    3.1 结构形式的确定
        3.1.1 单层网壳方案
        3.1.2 局部单层的双层椭球面网壳结构方案
        3.1.3 辐射式桁架方案
        3.1.4 索穹顶方案
        3.1.5 结论
    3.2 索穹顶方案比选
        3.2.1 Geiger式与Levy式索穹顶比较
        3.2.2 两圈环索Geiger式与三圈环索Geiger式比较
        3.2.3 结论
    3.3 复合式索穹顶
        3.3.1 复合式索穹顶概念的提出
        3.3.2 复合式索穹顶方案的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部分刚性屋面与索穹顶协同作用对静力性能影响
    4.1 模及金属屋面板材料特性
        4.1.1 膜材及膜结构简介
        4.1.2 金属屋面板简介
    4.2 部刚性屋面的铺设及作用机理
        4.2.1 部分刚性屋面的整体布置
        4.2.2 蒙皮效应作用机理
        4.2.3 索杆及金属屋面有限元计算理论
    4.3 协同作用对索穹顶静力性能的影响
        4.3.1 计算模型
        4.3.2 对索穹顶变形的影响
        4.3.3 对索穹顶受力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边界条件对索穹顶结构静力性能影响
    5.1 环梁形式对索穹顶结构静力性能影响
        5.1.1 环梁形式应用现状
        5.1.2 混凝土环梁
        5.1.3 钢环梁
        5.1.4 型钢混凝土环梁
        5.1.5 对比分析
    5.2 不同约束条件对索穹顶静力性能影响
        5.2.1 约束条件设定原则
        5.2.2 不同约束条件下结构静力性能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专利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10)基于结构美学表达的体育建筑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结构美学
        1.3.2 建筑创作
        1.3.3 大空间结构形态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具体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体育建筑创作之结构技术支撑
    2.1 体育建筑创作中结构选型—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2.1.1 当下结构选型分类
        2.1.2 结构选型的基本原则
    2.2 体育建筑创作中的结构材料—建筑师的百变法宝
        2.2.1 结构材料的发展
        2.2.2 结构材料的结构性能与表现特点
        2.2.3 结构材料的选用原则
    2.3 体育建筑创作中的结构形态表现—尽显结构之美
        2.3.1 结构形态表现的发展趋势
        2.3.2 建筑结构形态设计
    本章小结
第3章 结构美学与体育建筑创作之内涵关系分析
    3.1 结构美学
        3.1.1 结构美学的起源与发展
        3.1.2 结构美学的视觉传达与审美
        3.1.3 影响结构美学发展的因素
    3.2 体育建筑创作
        3.2.1 体育建筑的本质与结构特点
        3.2.2 体育建筑结构方面的特殊性要求
        3.2.3 影响体育建筑创作的动因
    3.3 结构美学与体育建筑创作之内涵关系的矛盾性与统一性
        3.3.1 结构美学与体育建筑创作之内涵关系的矛盾性
        3.3.2 结构美学与体育建筑创作之内涵关系的统一性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构美学与体育建筑创作之协同关系研究
    4.1 结构美学与使用功能的协同关系研究
        4.1.1 结构布局决定功能布置方式
        4.1.2 巧妙的结构设计利于自然采光、通风
    4.2 结构美学与建筑空间的协同关系研究
        4.2.1 建筑结构塑造空间形态
        4.2.2 建筑结构营造迥异的空间尺度
    4.3 结构美学与建筑形象的协同关系研究
        4.3.1 韵律与节奏
        4.3.2 均衡与稳定
        4.3.3 渐变与对比
    4.4 结构美学与地域性的协同关系研究
        4.4.1 体量处理
        4.4.2 用地呼应
        4.4.3 文脉延续
        4.4.4 就地取材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体育馆建筑屋面结构的新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D]. 卢亚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复杂形态屋盖的体育馆天窗防眩光设计研究[D]. 宋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D]. 阮益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场域理论的参数化空间设计研究[D]. 张颖.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6]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层级化思维与策略[D]. 刘雅凡. 东南大学, 2019(05)
  • [7]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8]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索穹顶体系优化及静力性能研究[D]. 韩芳冰. 天津大学, 2016(11)
  • [10]基于结构美学表达的体育建筑创作研究[D]. 许程光. 北京建筑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体育馆建筑屋顶结构的一种新形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