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俄美关系的百年风云

苏美、俄美关系的百年风云

一、苏美和俄美关系百年风云(论文文献综述)

傅裕[1](2019)在《“大欧亚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挑战分析》文中认为2018年,全球化不均衡所导致的后患——逆全球化正在一波波显现。美国总统特朗普特立独行的外交和贸易政策证明美国在国际格局中仍然具有翻云覆雨的实力,美国的衰落在当前看来仍然是一个伪命题。同时,美国开始公开视中俄为战略竞争对手,中美贸易战的爆发给中国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作为沟通中国对外开放核心等核心战略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中美贸易战乃至出现中美全面竞争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就显得更为关键。经历了乌克兰危机,面对着西方的制裁以及美国咄咄逼人的不断挑衅,俄罗斯也在重新反思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又一次尝试将注意力转向东方,“大欧亚伙伴关系”是俄罗斯在当前形势下提出的新的外交方向和未来发展战略。为了应对未来纷繁的国际局势,中俄双方需要在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全面加强合作,尤其需要将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对接,密切双方的经济往来。通过深度挖掘中俄经贸的互补性,推动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中俄合作中长期客观存在着包括地缘政治、贸易规则、意识形态在内的种种障碍,也在影响着“一带一路”倡议与“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对接。只有对于这些存在的实际挑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指导中俄双方共同合作解决这些挑战,才能更好地实现“一带一盟”。本文主要立足于整理和分析“大欧亚”倡议和“一带一路”对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以期探寻到合理的方式对于这些挑战进行有效的应对,推动两大倡议(计划)的落地和实施。

马斌[2](2012)在《冷战后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对外援助兴起是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改革。它能从多个方面维护和促进美国的海外利益。冷战结束后,美国逐步介入中亚事务并最终成为能够影响中亚事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对外援助作为美国中亚政策的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的来说,其影响较为有限。本文围绕美国对中亚援助的动机、美国对中亚援助的规划、美国对中亚援助的实施、美国对中亚援助的结构,以及美国对中亚援助的影响等主题对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中亚的援助政策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着重从援助竞争角度分析了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效力有限的问题。论文首先从定义、种类、性质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对外援助的基本内涵,随后对援助动机、援助运作、援助效力这三个对外援助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试图通过概括、比较学者们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确定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范畴,一方面建立本文分析论述所遵循的基本路径。就援助动机来说,主要存在于政治、经济和人道主义领域的利己、利他动机构成了民族国家从事对外援助活动的基本动力;就援助运作来说,援助激励和援助惩罚是主权国家利用援助促进国家利益的主要机制;就援助效力来说,援助效力评价是争议颇多的问题,援助政策效力的发挥要受体系、国家和次国家层次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概括梳理对外援助的基本内涵及有关理论要点构筑起本文研究所依赖的概念共识。冷战结束后美国向中亚国家提供援助的动机主要存在于政治、经济层次,同时还存在于人道主义层次。美国对中亚援助的政治动机主要包括推动中亚的政治转型、应对来自中亚的安全挑战、开发中亚的战略价值等方面;美国对中亚援助的经济动机主要包括引导中亚建立自由市场体制、促进中亚社会经济发展、在中亚追求现实的商业利益等方面;美国对中亚援助的人道主义动机主要包括缓解中亚的社会困境、生态环境灾害等方面。相比之下,政治经济领域的利益目标是促使美国援助中亚国家的主要原因,人道主义动机虽起作用但地位相对次要。它们共同组成了推动美国向中亚国家提供援助的多元化动机体系。美国在多元动机的驱使下制定和实施了对中亚国家的援助政策。美国对中亚国家的援助框架主要由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构成,同时还包括少量其他援助。在美国规划推行对中亚经济援助、军事援助政策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内外部“援助竞争”问题。内部的援助竞争主要表现在执行管理美国对中亚援助的行政机构之间,以及立法机构与美国对中亚援助执行管理机构之间;外部的援助竞争主要表现在援助国美国和中亚受援国之间、援助国美国与其他援助主体之间。存在于四个层次的援助竞争是塑造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的基本背景。冷战后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的制定实施都离不开这四种援助竞争的影响。美国对中亚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作为外交政策工具支持美国介入中亚事务,其援助的重点领域、政策的变化调整等都很难能摆脱多层次援助竞争格局对它们的束缚。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中亚国家实施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转型、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安全稳定、地缘政治竞争,以及美国经济收益等领域。从援助国受援国双方互动的角度看,美国对中亚援助不仅影响美国的国家利益,还影响中亚受援国的国家利益。当然,不管对援助国美国还是对中亚受援国而言,援助影响均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由于美国与中亚受援国双方在援助互动中所处的权力地位不同,美国大多数时候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它比中亚受援国利用援助追求利益的能力要强。但是,在援助目标之间的冲突性、援助部门之间的竞争性、供需诉求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多元援助之间的替代性等因素的共同制约下,援助工具在美国推进中亚政策的过程中作用就较为有限。

施文肖[3](2011)在《冷战后俄罗斯核战略调整及其影响》文中认为俄罗斯的核战略是在继承前苏联核战略的基础上,针对冷战后俄面临的国内外现实逐渐形成的。其冷战时期的核政策与冷战后的核战略调整都对当时乃至现在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俄罗斯的邻国,中国在当今面临严峻的核安全环境,在周边核态势不断恶化及国际核不扩散遭受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的国家安全进行界定,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本文运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方法,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冷战时期及冷战后俄罗斯的核战略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分析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在分析事实及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力求逐渐摸清楚俄罗斯及苏联时期核力量的变化情况,探寻其核战略不断调整的原因;冷战后,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国际核不扩散的严峻考验,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对策,而作为中国,面对一个被众多核武器国家包围的事实,我们要加强核防范意识,树立人们的核安全观念,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研究表明当今国际社会,在核安全领域面临着双重的安全威胁,最为重要的是核不扩散体制的不断被冲击,国际有核国家不断增多,其次就是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国际核利用及核辐射,核泄漏对人类的危害,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国际核安全进行研究,促进人类和平利用核能。

申滢鋆[4](2011)在《欧盟东扩背景下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欧盟东扩是西欧根据自身的规范和标准整合欧洲大陆的一次历史性机遇。欧盟东扩将在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俄罗斯产生重大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它的未来战略走向。与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完全不同,俄罗斯默许并赞同欧盟东扩。在“双东扩”已成定局的形势下,俄罗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欧洲战略,其重心是全面融入欧洲的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真正与欧洲融为一体。众所周知,俄罗斯与欧洲历史具有同根性且深受欧洲文明的影响,俄罗斯自古就有“融入欧洲”的倾向性。自普京总统上台之后“融入欧洲”战略被重新提上了日程。普京总统曾在不同场合表达出俄罗斯是“欧洲国家”的思想,并意欲使俄罗斯走向“回归”和“融入”欧洲的进程。该战略涉及到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历史文明、宗教文化等方面。梅德韦杰夫上台之后延续了普京的“融入欧洲”战略。从长远看,随着欧盟东扩的不断深入,俄欧关系的不段发展,俄罗斯融入欧洲几乎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欧盟扩大也给俄罗斯也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威胁,如俄罗斯与欧盟的贸易问题;俄罗斯与中东欧地区的边境问题;加里宁格勒地区的少数民族问题;欧盟的另类东扩等等等,这些都会阻碍俄罗斯“融入欧洲”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欧盟“大欧洲”统一梦想的实现。因此,俄罗斯应该从新认识欧盟,认识东扩,并对自己与欧盟未来的合作模式和发展方向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但就目前来看,在东扩背景下,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的发展是乐观的,整个俄欧关系将会朝着更加密切的方向发展。

吕超[5](2010)在《冷战后俄罗斯对外政策演变的国内政治根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是决策者根据国家利益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制定的。但是,决策者制定对外政策又是处在一个复杂的国内政治环境之中,从而使得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处在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之中。正如亚历山大·温特在谈及国内环境影响对外政策时所说的一样,“对外政策行为主要取决于国内政治”。具体对于俄罗斯而言,要分析当代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缔造或决策机制,理解为什么俄罗斯有我们在当今时期看到的那种对外政策,充分考虑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或者说俄罗斯内部制度的变迁,探寻冷战后俄罗斯对外政策演变的国内政治根源是非常必要的。在俄罗斯国内政治因素通过种种方式影响其对外政策的同时,对外政策也通过影响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变革以及参与世界体系的方式、程度等途径对国内政治产生反作用。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建立之后,俄罗斯纷乱复杂的国内政治变化是其对外政策调整的国内背景:代表不同阶层政党的分化组合,不同利益群体的出现,言论自由的有限度开放等等。本文首先讨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国内根源,如国内事件、宪政结构和政体类型对对外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叶利钦时期、普京时期甚至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政府领导人所面对的国内政治环境都不尽一致。从整体而言,随着俄罗斯民主化进程不断取得进展,其国内政治体制中的政党政治、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等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现代政治的运作也日趋平稳。如果我们充分考虑到俄罗斯对外政策转变的文化、社会、传统等背景因素,沿着政治文化和外交史的路径去研究俄罗斯的外交行为,就会发现俄罗斯政治文化中的“斯拉夫主义”、“使命意识”和“俄罗斯例外论”等深刻影响着当今俄罗斯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本文还讨论了从叶利钦时期的“大西洋主义”、“双头鹰”外交,普京阶段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试图付出极小的代价来增强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到梅德韦杰夫时代继续奉行务实外交政策,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冷战后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是传承与发展并存。俄罗斯在转型期间的国内政治根源深刻影响着它的对外政策。例如,对一个处于民主转型阶段的国家而言,政府面对选举的压力是如何响应“民意”并对对外政策进行调整的。“对外政策始于国内”,德国着名政治家路德维希·艾哈德博士极其形象地描述了内政与外交的关系。本文也探讨了一系列影响对外政策的国内政治因素,如政权架构、组织体系、军事力量、经济实力、公共舆论、利益集团等等,以及它们如何在具体层面上塑造了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对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反作用于俄罗斯的国内政治。除此之外,在前文的基础上对后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在俄民主化这个前提下,“新冷战”或俄与西方之间发生全面冲突的可能性极小。俄罗斯国内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仍旧是影响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重要因素:权威主义的政治倾向、车臣政策、经济领域的重新国有化、能源政治甚至于对待某些企业家的做法都可能对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现状和未来产生影响;西方对俄罗斯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它的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上,聚焦于俄国的民主,这是西方对俄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最后对俄罗斯内政外交的关联性进行了总结和理论上的概括,即:国内政治决定对外政策,对外政策影响国内政治,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对外政策中的政治具有两面性——国内政治的实施者与国际体系中的参与者,正是这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塑造了俄罗斯的对外政策。

沈影[6](2009)在《苏联领土扩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联领土扩张研究》重点研究苏维埃政权时期苏联的领土变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领土的扩张。除“导论”外全文共分九章。“导论”部分阐明论文选题的来源、研究现状、论文创新及论文结构等问题。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架构,概述国际法中的领土及相关理论、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地缘政治理论。第二章着重回顾俄罗斯帝国的领土扩张史,强调指出俄罗斯帝国通过对外发动战争进行领土扩张的特点,揭示苏联领土扩张的历史渊源。第三章介绍了十月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领土的变迁以及列宁“不割地、不赔款”的政策主张。第四章至第八章论述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领土扩张,这是本论文的重点。第四章至第五章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兼并了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芬兰的卡累利阿和贝柴摩、捷克斯洛伐克的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德国的哥尼斯堡、中国的唐努乌梁海、日本的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等地区,总面积近72万平方公里。第六章介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巩固领土扩张成果在外交和理论宣传上所做的努力。本章对苏联提出的若干“理论依据”进行分析。第七章着重分析导致苏联走向领土扩张道路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思想、历史、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等根源。第八章集中分析苏联领土扩张给自身造成的严重消极后果。苏联的领土扩张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安全,而且成为导致苏联衰落和最终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九章介绍苏联解体后新俄罗斯即俄罗斯联邦所面临的领土及边界形势。俄罗斯既继承了苏联与一些邻国的领土边界问题,又出现了与“新邻国”之间复杂的领土边界争端。“结束语”简要说明从苏联领土扩张研究中得到的几点启示:领土扩张并不能给一个国家带来真正的安全;在当今世界,领土主权仍是各国的核心利益,但领土扩张早已不符合当今的时代潮流;国家间领土争端的解决只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

赵自成[7](2008)在《论1920到1930年代初的美苏关系 ——兼论美苏建交中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因素》文中指出美苏关系是世界历史上第一种意识形态、社会政治制度根本对立的两个国家的关系问题。美苏关系在20世纪的国际关系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导了国际关系发展的主流,对整个国际格局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风云复杂多变,大国关系错综复杂,这一时期的苏联外交周旋于各种国际势力之间,有经验,也有教训。研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初期的外交关系不仅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和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美国作为当时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长期顽固坚持不承认苏联的政策,经过16年漫长的较量、斗争,妥协才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因此探讨这一时期美国与苏联关系从对抗冲突到建交的发展历程,不仅具有认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典型意义,而且对现存和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存和共处的关系,如何在根本制度对立的情况下,既坚持其根本制度不变,又能妥善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化解冲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回顾美苏关系发展到建交历史过程,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梳理。本文除绪论、结束语和后记外,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角度简要地回顾了苏俄成立初期的美苏关系。首先分析了苏俄建国初期列宁的外交思想从世界革命思想到和平共处思想的转变,以及这一背景下的对美政策;接着分析美国对苏不承认政策确立的历史背景以及具体表现。最后阐述了这一时期苏俄对美国的友好姿态与美国的反应。第二部分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苏关系。首先分析了这一时期斯大林的外交思想及其对美政策。然后分析了二十年代美国继续执行对苏不承认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第三部分内容为美苏建交与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首先分析了罗斯福对苏承认政策的背景,以及罗斯福政府转变对苏政策的经过和两国建交的历程。最后分析了美苏建交后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和建交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经济因素对两国关系发展以及两国建交中的作用。首先分析了这一因素在美国改变对苏政策上的影响,接着苏联谋求苏美关系正常化的经济考虑。接着探讨意识形态因素对两国关系发展的影响。着重探讨了美国国内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由此导致的意识形态偏见对美苏建交阻碍。

李亚敏[8](2007)在《海洋秩序在国际秩序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文中提出海洋是地球广阔的胸膛,也是人类文明史从区域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桥梁。15世纪以来,为了争取海洋权益,各国形成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围绕国家海洋权益争夺而形成的各种原则、规范和机制,成为海洋秩序的主要内容。海洋秩序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是由不同时期各国海上力量的兴衰,以及由此决定的强国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变迁所决定的。海上力量是一个主权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国际关系的发展史,基于海上力量的国家间权益争夺是国际秩序发展的一条主线,海洋权益的争夺成为国际秩序形成与演进的根本动力之一。海洋权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不管其内涵如何变化,海洋权益仍然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权益的众多内涵中,海上力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既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手段,又是国家追求海洋权益的重要目标。国家的海上力量决定了国家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海洋机制的作用日益增强。国际海洋机制与以海上军事力量为主要标志的海上实力的共同作用,决定着世界海洋秩序的变化,进而决定着国际秩序的变迁。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历史叙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梳理1494年到1991年这一历史长时段中海洋秩序和国际秩序变迁的过程,分析了海洋秩序在国际秩序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试图找出海洋秩序变迁的规律,以期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构建海洋秩序有所启示。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以时间为顺序,但是在每个部分中又力图突出不同的侧重主题。全文由导论和正文组成。导论部分交待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重点和难点。论文的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地理大发现对海洋秩序和国际秩序的影响。时间跨度从1494年到1648年,即西班牙和葡萄牙初步分割世界海洋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指出以地理大发现为起点,人类历史开始向全球历史过渡,海洋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成为海洋秩序和国际秩序的共同历史起点。第二、三、四章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海洋秩序和国际秩序的演变进程,以及海洋秩序对构建国际秩序的影响。第二章从海洋强国的兴衰更替着手,梳理了从17世纪到19世纪300年间海洋霸权更替的历史过程。时间跨度从1609年到1905年,即以荷兰获得独立并挑战西班牙的霸权地位为起点,描述了英国通过与荷兰、法国等国家的海上争霸确立海洋霸权地位,进而维持长达一个世纪的海洋霸权地位的过程。作者将1905年的日俄战争作为历史时段终结的历史坐标。作者认为,这一时期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进程,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秩序的发展进程。第三章从海上力量消长变化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出发,作者具体分析了海上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构与瓦解的影响。指出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完结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海洋秩序基本形成,而这一时期中建构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秩序,这个秩序是建立在海军力量和海上条约基础上的“实力+机制”型国际秩序。因此,此后正是由于实力的消长和机制的兴废,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解了。第四章分析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海洋争霸对两极格局的影响。时间跨度从1945年到1991年。作者认为,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权益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殖民地的争夺已经不再是海洋霸权争夺的主要范畴,科技和经济的因素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海洋军事实力仍然是国际秩序的决定性因素,它与科技和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发挥出强大的综合影响力。在核时代的背景下,海上核打击力量及战略投放力量,彰显出巨大的战略威慑力和国际政治影响力。苏联海上力量的发展及其与美国争夺海洋霸权,对两极格局的形成、演进和瓦解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五章从海洋秩序和国际秩序制度化着手,作者在梳理海洋秩序与国际秩序制度化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1960年代以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而展开的斗争,揭示出大国控制着当代世界海洋秩序、制度、规范和机制的本质。作者描述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前的海洋机制和国际机制建设的实况,叙述了此后海洋机制不断得到完善,不断向更高层次进步的历史进程。作为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秩序的进步本质上也可以看作是当代国际秩序的历史性进步,机制化和制度化已成为海洋秩序和国际秩序的共同发展趋向。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和争取海洋权益,与不合理的国际海洋旧秩序的斗争,推动了国际政治与经济新秩序的构建。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论述了世界海洋秩序变迁的规律,并提出了有关中国海洋秩序构想的一己之见。作者指出,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是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本文对世界近代历史的追问性叙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以海上军事实力为主的海上硬力量的历史作用渐呈减弱趋势,以构建海洋国际制度为主的海上软力量的作用正在走向强化。有鉴于此,在构建世界海洋秩序方面,作为后来者的中国要兼顾海洋力量即实力建设与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机制的建设,以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为建构“平等互利,和谐共存”的和谐海洋秩序而努力。

袁胜育[9](2007)在《慕尼黑:新的开端?》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对美国提出严厉批评的国内国际背景,联系俄美关系近期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提出了俄美关系将进入一个以矛盾和斗争为主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俄罗斯争取大国地位的目标与美国维护单极世界地位理念的矛盾、俄美在俄罗斯近邻周边的挤压与反挤压的斗争将趋于激烈、俄罗斯国内政治表现出的权威主义趋向已逐渐成为俄美关系最为严重的问题领域。

马风书[10](2006)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一种超越建构主义的文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中美俄三角关系是由中美俄三国共同建构的,是三国的观念使然。由于三个国家对冷战后国际体系的发展方向以及各国在体系中的身份、地位等的认识既相同又相异,由此决定了它们彼此之间非敌非友、相互借重、既合作又斗争的复杂关系。然而,建构主义对体系中每个个体内部的文化显然重视不够,因此影响了对中美俄三角关系成因、性质和未来趋势的深入分析。本文意在建构主义理论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中美俄三国内部文化的视角对三角关系进行探讨。

二、苏美和俄美关系百年风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美和俄美关系百年风云(论文提纲范文)

(1)“大欧亚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挑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概念释义与章节内容概要
        (一)概念释义
        (二)章节内容概要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之处
        (二)本文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欧亚伙伴关系
    第一节 大欧亚伙伴关系的提出
    第二节 普京政府理性战略的非理性后果
    第三节 “大欧亚战略”的目标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
    第一节 “一带一路”提出背景
    第二节 “一带一路”本质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意义
第三章 两大计划(倡议)的合作挑战
    第一节 国际压力结构性差异
        (一)中俄面对的国际压力差异
        (二)差异性国际压力造成的两国合作偏向
    第二节 中俄经济合作的潜力与困境
        (一)经济合作潜力
        (二)经济合作瓶颈
        (三)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带来的冲击
        (四)政府间合作
        (五)企业投资
        (六)区域合作
    第三节 国家间的相互认知差异
        (一)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差异
        (二)对合作路径认识存在差异
    第四节 历史因素
        (一)合作传统
        (二)现实主义的思维模式
第四章 两大倡议(计划)的合作机遇
    第一节 合作模式的创新
    第二节 大力扩展第三方合作
    第三节 合作环境的改善
    第四节 人才资源合作
第五章 两大倡议(计划)的未来与对策思考
    第一节 国际合作中坚持理性思维
    第二节 维护中俄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冷战后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来源及意义
        二、主要的研究假设
    第二节 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文章主题的研究
        二、相关主题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二、文章的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对外援助:内涵与研究重点
    第一节 对外援助的基本内涵
        一、对外援助的定义
        二、对外援助的种类
        三、对外援助的性质
    第二节 援助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援助动机的分析
        二、援助运作的分析
        三、援助效力的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美国援助中亚的多元动机
    第一节 美国援助中亚的政治动机
        一、推动中亚的政治转型
        二、应对中亚的安全威胁
        三、开发中亚的战略价值
    第二节 美国援助中亚的经济动机
        一、建立自由的市场体制
        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追求现实的商业收益
    第三节 美国援助中亚的人道动机
        一、缓解中亚的社会困境
        二、处理中亚的环境挑战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内部竞争与美国对中亚援助
    第一节 相关行政机构之间的竞争
        一、主要外援机构及其职能
        二、行政机构间的竞争关系
    第二节 立法与行政部门间的竞争
        一、立法机构及其主要角色
        二、立法与行政机构的竞争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外部竞争与美国对中亚援助
    第一节 供求双方的利益博弈
        一、中亚国家的援助需求
        二、援助供需互动的类型
    第二节 多元供给的替代效应
        一、双边援助的替代供给
        二、多边援助的替代供给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的框架
    第一节 美国对中亚的经济援助
        一、美对中亚的经援项目
        二、美对中亚经援的重点
    第二节 美国对中亚的军事援助
        一、美对中亚的军援项目
        二、美对中亚军援的重点
    第三节 "其他援助"与政策差异
        一、美对中亚的"其他援助"
        二、美国对中亚援助的差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援助的经济影响
        一、对经济制度转型的影响
        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对美国经济收益的影响
    第二节 援助的政治影响
        一、对中亚政治转型的影响
        二、对地区安全稳定的影响
        三、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一节 援助是美国中亚外交的工具
        一、援助使用的工具性
        二、援助影响的有限性
    第二节 内外竞争塑造美国援助政策
        一、竞争格局的层次性
        二、援助竞争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后记

(3)冷战后俄罗斯核战略调整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0.4 本文的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0.5 本文基本框架
1 冷战后俄罗斯核战略的形成与演进
    1.1 前苏联的核战略及其世界影响
        1.1.1 前苏联的核战略
        1.1.2 前苏联核战略的世界影响
    1.2 冷战后世界核安全形势的新情况
        1.2.1 核竞争日趋激烈
        1.2.2 核安全意识加强
        1.2.3 改革核安全机制的呼声高涨
    1.3 俄罗斯核战略的制定
        1.3.1 叶利钦政府的核战略
        1.3.2 普京政府的核战略
        1.3.3 梅德韦杰夫政府的核战略
2 俄罗斯核战略的内容及特点
    2.1 俄罗斯核战略的内容
        2.1.1 核武器的使用战略
        2.1.2 核力量的发展战略
        2.1.3 核能的利用战略
        2.1.4 对有核及无核国家的战略
    2.2 俄罗斯核战略的特点
        2.2.1 以核威慑为核战略的核心
        2.2.2 注重双重遏制作用
        2.2.3 将优先发展战略核武器列为首位
        2.2.4 突出战术战役核武器的作用
3 冷战后俄罗斯核战略调整的影响
    3.1 对俄罗斯自身的影响
        3.1.1 稳定了国内形势
        3.1.2 拓展了国际外交空间
    3.2 对国际核安全机制及核安全形势的影响
        3.2.1 对改革国际核安全机制的影响
        3.2.2 对核安全形式的影响
    3.3 对俄罗斯周边核安全形势的影响
        3.3.1 对独联体国家的影响
        3.3.2 对欧洲的影响
        3.3.3 对东北亚的影响
    3.4 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3.4.1 对中国的影响
        3.4.2 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欧盟东扩背景下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
    一、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形成的原因
    二、俄罗斯“融入欧洲”的内容
        (一) 普京时期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
        (二) 梅普时期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
第二章 欧盟东扩对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的影响
    一、欧盟东扩有利于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的实施
        (一) 政治利益
        (二) 文化认同
        (三) 经济利益
    二、欧盟东扩给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实施的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 贸易问题
        (二) 边境问题
        (三) 加里宁格勒问题
        (四) 2009 年欧盟的另类东扩问题
第三章 欧盟东扩背景下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内涵的学理性分析
    一、俄罗斯与欧盟对“融入欧洲”的界定
    二、俄罗斯 “融入欧洲”战略内涵的学理性分析
第四章 俄欧关系的发展前景
    一、俄欧关系现状
    二、俄欧关系的发展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5)冷战后俄罗斯对外政策演变的国内政治根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影响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国内政治因素
    第一节 俄罗斯政党演变:从群雄并起到一党独大基于政党政治的研究
    第二节 谁在主宰俄罗斯──俄罗斯的寡头和精英基于利益集团的研究
    第三节 "单一中心"—"双核体制"治理结构的转型基于俄式"威权政体"的研究
第二章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影响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传统因素
    第二节 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对外政策
    第三节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对外政策
    第四节 梅德韦杰夫时期的俄罗斯对外政策
第三章 俄罗斯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的相关性
    第一节 叶利钦时期的俄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以政党政治与民族主义为例
    第二节 普京时期的俄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以利益集团、精英与国家间的"伟大博弈"为例
    第三节 梅德韦杰夫时期的俄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以"威权政体"与"梅普组合"为例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苏联领土扩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创新点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本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领土及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领土和国家
        一、领土及领土主权
        1.领土概念和领土构成
        2. 国家领土与国家主权
        3. 领土主权与领土主权限制
        二、国家领土的变更
        1. 传统国际法上的国家领土变更
        2. 现代国际法中的国家领土变更
        三、边界和边界争端
    第二节 领土和地缘政治理论
第二章 俄罗斯帝国的领土扩张
    第一节 俄罗斯帝国的形成
    第二节 俄罗斯帝国在欧洲的扩张
        一、征服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
        二、争夺波罗的海地区
        三、侵略波兰
        四、兼并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比萨拉比亚
        五、侵占芬兰
    第三节 俄罗斯帝国向亚洲的扩张
        一、向西伯利亚扩张
        二、武力征服高加索和中亚
        三、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第四节 俄罗斯帝国向美洲的扩张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俄罗斯帝国领土扩张的论述
第三章 苏联的领土变迁(1917-1938)
    第一节 列宁的《和平法令》
    第二节 十月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领土变迁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的国际地位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苏联领土扩张
    第一节 苏德的秘密附加议定书
    第二节 波罗的海三国的并入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波罗的海三国
        二、苏联与三国订立的互助条约
        三、波罗的海三国的并入
    第三节 苏联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一、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的历史归属
        二、回归罗马尼亚
        三、苏联的占领
    第四节 苏联对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兼并
        一、波兰复国
        二、波兰的再度沦亡
        三、雅尔塔协定的结果
    第五节 苏联割占芬兰的卡累利阿和贝柴摩
        一、芬兰的独立
        二、1939 年的苏芬谈判
        三、苏芬冬季战争
        四、割占卡累利阿和贝柴摩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苏联领土扩张
    第一节 在欧洲兼并的领土
        一、捷克斯洛伐克的外喀尔巴阡乌克兰
        1. 历史上的归属
        2. 回归捷克斯洛伐克
        3. 苏联的吞并
        二、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
    第二节 苏联在亚洲的领土扩张
        一、唐努乌梁海的并入
        1. 唐努乌梁海的历史归属
        2.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与唐努乌梁海
        3. 所谓的唐努乌梁海“独立”
        4. 加入苏联
        二、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被划入苏联版图
        1. 历史归属与变迁
        2. 二战后对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的占领
        3. 北方四岛问题
    第三节 其他领土要求
        一、土耳其的卡尔斯、阿尔达汗地区及黑海海峡
        二、保加利亚
        三、阿富汗
        四、伊朗
        五、意属地中海和非洲的殖民地
第六章 苏联为巩固新的领土边界所做的外交努力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的领土概况
    第二节 通过欧安会进一步巩固领土扩张的成果
    第三节 苏联对外扩张“理论根据”评析
第七章 苏联领土扩张动因分析
    第一节 思想根源
    第二节 地缘政治根源
    第三节 历史根源
    第四节 经济根源
    第五节 决策者因素影响
第八章 苏联领土扩张的消极后果
    第一节 领土扩张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领土扩张与国家解体
        一、“带头羊”波罗的海三国
        二、“决定性一击”的乌克兰
        三、摩尔多瓦的推波助澜
第九章 俄罗斯新边界
    第一节 俄罗斯新边界特点
    第二节 俄罗斯与“新邻国”之间的领土争端
        一、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领土之争
        1. 克里米亚
        2. 塞瓦斯托波尔港
        3. 刻赤海峡
        4. 顿巴斯地区
        二、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领土争端
        三、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争端: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
        四、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边界问题
        1. 与拉脱维亚边界问题
        2. 与爱沙尼亚边界问题
        3. 与立陶宛边界问题
        五、里海划界问题
    第三节 俄罗斯与“旧邻国”领土争端
        一、与美国的白令海峡之争
        二、与日本的北方四岛问题
        三、与挪威巴伦支海大陆架和经济区划界问题
        四、与芬兰的领土争议:卡累利阿地区
        五、与中国边界争端的顺利解决
    第四节 北极地区之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论1920到1930年代初的美苏关系 ——兼论美苏建交中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内容
第1章 苏俄成立初期的美苏关系
    1.1 苏俄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转变
    1.2 美国对苏不承认政策的确立
    1.3 苏俄对美国的友好姿态与美国的反应
第2章 20世纪20年代的美苏关系
    2.1 斯大林的外交思想及其对美政策
    2.2 二十年代美国对苏不承认政策的继续
第3章 美苏建交与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
    3.1 三十年代初苏联对美政策
    3.2 罗斯福对苏承认政策的背景及转变对苏政策的经过
    3.3 美苏建交后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
第4章 美苏关系和美苏建交中的经济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
    4.1 美苏建交中的经济因素
    4.2 阻碍美苏建交的意识形态因素
第5章 结语
    5.1 对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思考
    5.2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一般特点
参考文献
致谢

(8)海洋秩序在国际秩序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地理大发现:海洋秩序与国际秩序共同的历史起点(1494-1609/1648)
     第一节 葡萄牙与西班牙对海外世界的初步开拓
        一、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二、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海外世界的初步开拓
    第二节 海洋秩序的雏形与国际秩序的初步形成
        一、地理大发现与世界经济政治体系基础的建立
        二、海洋秩序的雏形暨国际秩序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 海上霸权的更替:国际秩序演进的主要内容(1609-1905)
    第一节 荷兰海上力量的兴起及对海洋政治格局的冲击(1609-1674)
        一、荷兰海上力量的兴起
        二、荷兰在地理大发现中的成就
        三、荷兰海洋霸权的确立
    第二节 英法俄对地理大发现的参与及其海洋力量的兴起
        一、英法俄在地理大发现中的成就
        二、英法俄海上力量的兴起
    第三节 海洋争霸和英国海洋霸权的确立与巩固
        一、英国和西班牙海上力量的较量
        二、英国和荷兰海上霸权的争夺
        三、英国和法国海洋权力的争夺
        四、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巩固
    第四节 英国海洋霸权下的和平与全球性国际秩序的基本形成
        一、英国海洋霸权下的维也纳秩序
        二、英国海洋霸权下的海权争夺
        三、国际海洋秩序的基本形成
第三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崩溃:海上力量对国际秩序构建与解体的影响(1905-1945)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海上力量的变迁
        一、德国海军力量的兴起
        二、以英德为主的海军竞赛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海上力量的对比
    第二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上力量的较量
        二、凡尔赛体系的确立
        三、战后初期的海军竞赛及海上力量变化
        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在缺陷
        二、英美日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消亡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海上力量的对比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海战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第四章 超级大国的海洋较量对冷战格局的影响(1945-1991)
    第一节 美国海洋霸权下不均衡的两极格局(1945-1964)
        一、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海洋霸主
        二、苏联海上力量的恢复及其对美国海洋霸权的冲击
        三、从海上力量看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其不均衡性
    第二节 苏联海上力量的勃兴对两极格局中战略均势的影响(1965-1980)
        一、苏联海上军事力量的勃兴
        二、苏联海上经济力量的增强
        三、苏联海上影响的扩大
        四、苏美海上力量对比的变化
        五、苏联海上力量兴起对两极均势的影响
    第三节 美国对苏联海洋扩张的反击对两极格局瓦解的影响(1981-1991)
        一、将苏联势力从第三世界“推回去”
        二、加强与苏联的海上军备竞赛
        三、加强对国际战略通道的控制
        四、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争夺
        五、美苏海军竞赛对两极格局瓦解的影响
第五章 制度化:海洋秩序与国际秩序的共同趋向(1960 年代-)
    第一节 海洋秩序与国际秩序制度化的历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海洋秩序制度化的历程
        二、国际秩序的制度化过程
    第二节 国际海洋机制的不断完善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洋法律体系建设的新成就
        二、海洋政治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第三节 制度、秩序与理想的悖论:大国主导下的海洋政治机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一、海洋制度和机制仍然为大国所控制
        二、海洋秩序的制度化发展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第六章 世界海洋秩序发展变化的规律与中国的海洋秩序构想
    第一节 世界海洋秩序发展变化的规律探究
        一、影响世界海洋秩序变迁的因素分析
        二、海洋秩序变迁的模式分析
    第二节 中国关于海洋秩序的构想
        一、中国参与世界海洋秩序构建的必要性
        二、中国构建世界海洋秩序应坚持的原则
        三、中国世界海洋秩序构想的基本内容
        四、中国推进海洋新秩序建设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美俄三角关系:一种超越建构主义的文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关系的文化视角及其意义
二、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建构主义分析
三、中美俄文化析论
四、超越建构主义的文化分析

四、苏美和俄美关系百年风云(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欧亚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挑战分析[D]. 傅裕.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冷战后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研究[D]. 马斌. 复旦大学, 2012(08)
  • [3]冷战后俄罗斯核战略调整及其影响[D]. 施文肖. 辽宁大学, 2011(01)
  • [4]欧盟东扩背景下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研究[D]. 申滢鋆.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5]冷战后俄罗斯对外政策演变的国内政治根源研究[D]. 吕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6]苏联领土扩张研究[D]. 沈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10)
  • [7]论1920到1930年代初的美苏关系 ——兼论美苏建交中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因素[D]. 赵自成. 云南师范大学, 2008(S1)
  • [8]海洋秩序在国际秩序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D]. 李亚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3)
  • [9]慕尼黑:新的开端?[J]. 袁胜育. 俄罗斯研究, 2007(02)
  • [10]中美俄三角关系:一种超越建构主义的文化分析[J]. 马风书.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6(04)

标签:;  ;  ;  ;  ;  

苏美、俄美关系的百年风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