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农作物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一、关于开发利用作物品种资源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吴爱姣[1](2021)在《不同根系类型作物/品种的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机制》文中指出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第二大矿质营养元素,参与植物代谢、调节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是植物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所需磷营养主要依赖于根系从土壤中吸取,然而土壤中磷元素极易被固定,形成难以被植物根系直接截获并吸收的化合物,导致磷肥的投入收益较低,造成磷资源的浪费及相应的环境污染,因此,提高作物磷吸收效率,增加对土壤中现存磷的吸收利用,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根系是植物与土壤直接互作的器官,不同种属植物根系有其特殊性,在应对低磷胁迫环境时表现出具有物种典型特征的可塑性反应,为提高土壤磷的作物有效性提供了可能。本文选取了5种不同根系类型的代表性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白羽扇豆和窄叶羽扇豆),采用高通量半水培根系表型观测系统(第二章)和根箱土培技术(第三章和第四章),开展了苗期各作物及品种的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试验,揭示了不同作物响应低磷胁迫的应答机制及其对低磷环境的适应能力。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低磷胁迫显着降低了小麦和玉米的总根长、总根面积、垂直根长、平均直径及种子根数,但促进了细小侧根的长度(显着水平P<0.05,全文同);小麦和玉米通过增加细根长度来增加对磷的吸收,降低了根系的勘探成本;增加了根系在0–30 cm表层分布比例,提高磷利用效率,提高对低磷环境的适应性;但未发现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显着变化(根箱试验)。因此,须根系的小麦和玉米主要通过调整根系表型性状来响应低磷胁迫;玉米地上部生长需磷量大,根系发达,玉米的磷吸收效率高于小麦1.7(根箱试验)到2.2倍(半水培试验)。(2)低磷胁迫抑制了大豆根系总根长、根面积、垂直根长和种子根数;降低了基根与土壤表面的生长角度,提高了土壤表层(0–20 cm)根系的生长与分布(占根系总长度的70%);低磷胁迫对根系直径及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根箱试验)影响不显着。因此,大豆是通过扩大根系在表土层的分布来适应低磷环境,提高磷吸收效率。与玉米相比,大豆磷吸收效率显着高于玉米(高达2.3倍)。(3)低磷胁迫促进了白羽扇豆排根的形成;在半水培条件下,根长和根面积显着增加;在根箱土壤中根系总根长、总根面积、垂直根长均显着降低,但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2.1倍。因此,白羽扇豆通过改变根系形态和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来响应低磷胁迫;但响应机制随培养环境的不同有所变化:半水培条件下以根系形态学的变化为主、土壤条件下以增加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为主来适应低磷环境。白羽扇的磷积累量低于大豆(为大豆的0.81倍),但与大豆相比,单位根长吸收磷效应提高了1.5倍(半水培试验)。(4)低磷胁迫对窄叶羽扇豆根系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显着促进了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多种有机酸的分泌,特别是苹果酸和乳酸,揭示了窄叶羽扇豆通过调整根际理化特性来适应低磷胁迫。在5种作物中,窄叶羽扇豆根系相对粗壮,总根长低,磷吸收量也较低,但窄叶羽扇豆单位根长的磷吸收效率高,分别比小麦、玉米、大豆和白羽扇豆高15.2、1.9、1.1和1.1倍。(5)按照相同磷处理下生物量大小及低磷胁迫下磷积累量的高低两种评价标准,对5种作物磷效率进行了评价,均为大豆磷效率最高,后面依次是白羽扇豆、玉米、窄叶羽扇豆,小麦的植株磷效率最低。同物种的两个品种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麦品种长武4号、玉米品种陕单618、大豆品种K117–3、白羽扇豆品种Kiev Mutant、窄叶羽扇豆品种Jenabillup和#24是磷效率较高的品种。(6)在开展作物根系对低磷胁迫响应的研究中,半水培根系原位观测系统更适用于研究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主要通过根系形态响应低磷胁迫的作物,而根箱土培技术更适用于研究白羽扇豆和窄叶羽扇豆等主要通过根系生理响应的作物采用。本研究探讨了作物根系响应低磷胁迫的应答机制,揭示了不同根系类型的作物对低磷胁迫的响应策略,评价了各作物及品种的磷吸收效应,并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植物培养和根系研究方法。有关研究结果对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韩智博[2](2021)在《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目前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西北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预防沙漠化、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和粮食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敏感区。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西北农牧交错带广泛种植,占播种面积的50%以上,同时也是当地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准确评估气候变化对当地玉米生产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适应性措施,对降低气候变化的影响、保障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西北农牧交错带盐池及鄂尔多斯站开展了玉米田间试验,获取了玉米物候期、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玉米产量、土壤数据及气象数据,基于实测数据对CERES-Maize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验证,评估该模型在当地的适用性;随后利用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提供的20个气候模式,采用集合模拟的方法,评估未来不同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scenarios)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玉米产量、生育期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变化原因;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当地玉米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分析了3种适应性措施(调整玉米播种期、补充灌溉以及改进玉米品种)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效果,并制定了当地玉米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最佳对策,揭示了不同适应性措施及其耦合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利用GLUE(Generalized Likelihood Uncertainty Estimation)方法对CERES-Maize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验证,校正后的模型对玉米物候期(出苗、开花和成熟期)、LAI、产量和土壤水分的模拟均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其中,在校正期和验证期玉米产量的标准化偏差n RMSE分别为2.37%和2.84%;同时模型对土壤水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模拟值与实测值也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各层R2、RMSE和n RMSE分别介于0.57~0.91、0.016~0038和16.5%~41.7%之间。验证结果表明,校正后的CERES-Maize模型适用于西北农牧交错带,能够精准模拟作物根部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可以用于模拟不同气候条件对玉米的产量影响。(2)基于CMIP5未来不同时期和情景下的模拟结果表明,雨养玉米在RCP4.5中排放情景下在未来三个时期2030s、2060s和2090s的产量变化幅度分别为+21.7%、+16.4%和+12.6%;在RCP8.5高排放情景下三个时期变化幅度分别为+25.1%、+4.8%和-12.3%。灌溉玉米产量在RCP4.5中排放情景下在未来三个时期2030s、2060s和2090s变化幅度分别为+3.9%、-16.3%和-20.4%;在RCP8.5高排放情景下三个时期变化幅度分别为+0.1%、-31.2%和-53.1%。未来CO2浓度的提升对玉米产量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可使雨养和灌溉玉米平均产量分别提高1.3%~4.8%和0.6%~5.7%,尽管CO2浓度的增加对玉米产量有正效应,但升温对玉米产量的产生负效应远大于CO2浓度提高带来的正效应,这主要由于未来气候变暖将会缩短灌溉玉米生育期,其缩短幅度分别在15 d~36 d之间,从而造成干物质量的形成和积累周期缩短,干物质积累量越少,产量则越低。统计分析表明,升温是导致灌溉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未来气温每升高1℃,玉米将减产11.3%。而未来气候变化将有利于雨养玉米增产,这主要由于未来该地区降水的增加,减少了土壤水分胁迫对玉米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未来三个时期,雨养和灌溉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幅度分别在-31.1%~1.7%和-36.7%~0.6%。未来CO2浓度的提升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使雨养和灌溉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6%~18.7%和0.1%~5%。(3)利用CERES-Maize模型模拟了不同播种日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当地传统播种期相比,将玉米播种期延后可显着提高玉米产量,雨养玉米的最佳播种期在4月25日至5月25日之间,而灌溉玉米的最佳播种期在5月5日至5月25日之间。西北农牧交错带雨养和灌溉玉米在采用最佳播种期后产量可分别提升3.5%~22.5%和14.4%~51.1%。西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生育期内降水分配与玉米需水关键期匹配度不高,因此,在玉米关键期进行补充灌溉可以有效提高雨养玉米产量。针对玉米生长的5个关键期:播种期、发芽期、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本研究设定了六种灌溉方案,共产生32种不同灌溉组合处理。模拟结果表明,在玉米抽雄期和灌浆期各补充灌溉50 mm,是最适宜经济的补灌策略。采用该灌溉方案,可以使雨养玉米产量在未来三个时期提高15.3%~28.2%。通过组合CERES-Maize模型中决定玉米生长发育的6个参数:P1、P2、P5、G2、G3和PINT,可设计玉米虚拟品种。本研究基于各参数的阈值范围,共设计了4096个玉米待选品种,通过筛选,结果表明培育具有吐丝至成熟期较长和潜在灌浆速率大特性的玉米品种是西北农牧交错带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最佳品种,在未来采用该玉米品种不仅可以使玉米产量提高32.2%~49.2%,还可以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9%~33%。(4)本研究基于CERES-Maize模型,分析了未来三个时期不同RCP排放情景下不同适应性措施耦合对西北农牧交错带灌溉和雨养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适应性措施很难完全抵消未来气候变化对灌溉玉米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佳播期和最佳品种耦合情景下的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最大,采用该耦合措施下可使西北农牧交错带灌溉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升29.4%~73.2%和16.3%~48.7%。对于雨养玉米,若只考虑两种适应性措施耦合的情景,则最佳补灌方案与最佳品种耦合情景下的玉米产量最高,可使雨养玉米产量提升60.9%~95.5%。而补灌措施会导致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因此最佳播期和最佳品种的耦合情景下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升最大,可使雨养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升15.4%~28.8%。三种适应性措施耦合对灌溉玉米产量增幅最大,该耦合情景下可使灌溉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87.5%~101.1%和18.9%~28.9%。本研究为西北农牧交错带玉米适应气候变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林陟峰[3](2021)在《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研究》文中指出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安全问题。劳动力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劳动力价格的趋势性上升会影响粮食生产,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展开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构建四维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更综合地评估劳动力价格上升各阶段中国粮食安全总体态势的演变。本文从供给安全、获取安全、使用安全、粮食系统稳定性四个维度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设定指标安全值完成指标安全得分转化,根据离差最小化原则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平均赋权法进行组合赋权,综合评价了劳动力价格上升各阶段中国粮食安全的总体态势。(2)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数量的影响,并建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进一步探究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要素替代中介效应。细分不同粮食生产功能地区和不同耕地资源地区分析劳动力价格对粮食生产数量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最后基于生产数量变动对粮食安全展开分析。(3)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生产结构的影响,并构建调节效应检验模型进一步探讨耕地条件可能发挥的调节作用。细分不同耕地条件地区、不同粮食作物品种探究在劳动力价格上升时种植比例调整的异质性,最后基于生产结构变动对粮食安全展开分析。基于上述三部分创新性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中国粮食安全综合得分在劳动力价格上升样本期内围绕安全状态标准得分1不断上下波动,呈现如下三个趋势:一是在劳动力价格波动增长阶段,粮食安全综合得分稳步提高(1995-1999),而后逐渐下降(2000-2003)。二是在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阶段,粮食安全综合得分经历持续低潮(2004-2011),并处于长期不安全状态,但是自2012年起粮食安全综合得分重回安全状态。三是在劳动力价格平缓增长阶段,粮食安全综合得分快速提高,整个阶段均实现粮食安全。(2)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呈现不同的演变趋势。一是粮食供给安全得分呈先降后升的演变趋势。在劳动力价格波动增长阶段,粮食供给安全得分先持续高于标准得分1(1995-1999),而后快速降低(2000-2003)。进入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阶段和平缓增长阶段后,粮食供给安全得分稳步回升,自2008年起粮食供给一直保持安全状态。二是粮食获取安全得分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依旧处于不安全状态。三是粮食使用安全得分呈线性增长趋势,自2005年起保持安全态势。四是粮食系统稳定性安全得分围绕标准得分1不断波动。在劳动力价格波动增长阶段,粮食系统稳定性先稳步提高而后逐渐下降;在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阶段,粮食系统稳定性陷入持续低潮,2004-2012年均处于不安全状态;在劳动力价格平缓增长阶段,粮食系统稳定性逐步回升并处于安全状态。(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生产数量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相较于作物品种替代策略中国粮食生产者更加普遍地采用了资本要素替代策略来应对劳动力价格上升,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资本要素可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拉动粮食生产数量提升。此外,劳动力价格也是劳动力收入的一种体现,不断增高的收入水平会扩大粮食消费需求促进粮食生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上涨会通过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要素替代中介效应对粮食生产数量产生显着正向影响。为强化粮食安全,需要提升农业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强度,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劳动力价格对粮食生产数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不同生产功能区中,劳动力价格对主产区和平衡区的粮食生产数量均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对主销区粮食生产数量没有显着影响。在不同耕地资源地区中,相对于耕地资源较匮乏地区劳动力价格对耕地资源较丰富地区的粮食生产数量具有更强的正向拉动作用。为了提升粮食自给率和总体粮食安全,需要充分挖掘各地区粮食生产潜力。(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种植比例提高有显着正向影响。相较于多数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生产劳动力投入强度低同时易于机械作业,在面临劳动力价格上升时更容易采用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来保持生产,最终表现为粮食种植比例相对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人均耕地面积更大的地区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种植比例提高的正向影响更强。以人均耕地面积度量的耕地条件在劳动力价格对粮食种植比例影响过程中发挥显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人均耕地面积狭小地区是实现粮食安全的短板地区,需开发适用该地区的新技术同时出台措施鼓励该地区农户保持粮食生产。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小麦种植比例调整有显着负向影响,对玉米种植比例调整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稻谷种植比例调整没有显着影响。为提高粮食供给品种丰富度和高自给率的国家粮食安全目标,需出台措施促进小麦生产,并继续保持玉米和稻谷的生产规模。

何文岸[4](2020)在《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革命”是印度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印度在独立之后农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粮食问题始终困扰着印度的经济发展以及政治社会秩序的稳定。1966年在经历尼赫鲁以制度为核心的农业发展战略遭遇失败,印度国内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在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印度转变农业发展道路,选择了新的农业发展战略——“绿色革命”。在“绿色革命”中印度主要通过农业科技的实施与推广来促进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绿色革命”的实施使印度成功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农村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不利影响。总体而言,印度在“绿色革命”中通过农业科技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是成功的,利大于弊。印度在“绿色革命”的成功经验对于当下非洲国家和中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主要由前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前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重难点和研究思路。正文内容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印度“绿色革命”实施的背景,重点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对“印度绿色革命”,探讨国内和国际两个主要因素是如何推动印度“绿色革命”于1966年实施启动的。第二章主要探讨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实施的推动力、实施主体以及具体措施。第三章主要分析农业科技实施的效果以及印度“绿色革命”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对印度“绿色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是对印度“绿色革命”评价,探析印度“绿色革命”对于非洲国家以及中国的启示,对印度“绿色革命”的利弊进行反思总结,并对印度今后的农业发展道路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结语部分在总结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指出,作为一个印度农业发展上的重要转折点,印度“绿色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仍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

马史琛[5](2020)在《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采用沙培盆栽法种植供试牧草与作物品种,利用极性有机溶剂二氯甲烷提取供试材料幼苗根系分泌物,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砂培盆栽法种植供试牧草与作物品种4周后,制备幼苗浸提液,划分浸提液浓度为:0.25dwg·L-1,0.5dwg·L-1,1dwg·L-1,2dwg·L-1(1dwg·L-1代表1L蒸馏水中含有1g幼苗干物质提取物),蒸馏水作为空白试验对照,总共5个浓度梯度,所有供试品种两两相互之间进行种子萌发试验。通过对23种不同品种牧草与作物幼苗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成分测定与供试品种相互之间他感效应检测,旨在了解牧草与作物幼苗化感物质的成分种类,并筛选相互间他感效应明显的品种,可为进一步研究他感作用机制,延长牧草与作物种植年限、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及为生产选育低自毒品种等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3种牧草与作物品种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差异较大。测定出甘农5号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分泌物67种;甘农9号紫花苜蓿55种;阿尔冈金紫花苜蓿104种;一年生紫花苜蓿蒺藜苜蓿37种;陇燕1号燕麦59种;白燕7号燕麦124种;丹麦444燕麦49种;德美亚玉米60种;陇单339玉米34种;陇单8号玉米69种;德胜高粱52种;海牛高粱51种;牛魔王高粱35种;陇春bJ103小麦37种;西旱3号小麦33种;甘啤5号皮大麦36种;甘肃红豆草13种;捷达黑麦草19种;宁农苏丹草60种;得力高丹草29种;墨西哥玉米92种;新哥莱德草地早熟禾22种;大力士杂交甜高粱95种。2、牧草或作物种内品种之间他感效应普遍表现为负效应,且他感效应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幼苗浸提液浓度为2dwg·L-1时最强;不同牧草或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大多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低促高抑”现象,浸提液浓度低于0.5dwg·L-1时为表现为正效应,浸提液浓度高于1dwg·L-1时表现为负效应,且负效应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2dwg·L-1>1dwg·L-1)。3、部分牧草与作物存在特性他感效应。4种苜蓿作为供体品种,白燕7号燕麦作为受体品种时,苜蓿品种与白燕7号间他感效应表现变化规律不明显,而当白燕7号作为供体品种对苜蓿品种皆表现为负效应;苜蓿与高粱品种间他感效应表现变化规律不明显;玉米与高粱品种间他感效应普遍表现为负效应;宁农苏丹草作为浸提液供体对大部分其它牧草与作物品种他感效应表现为副效应,而作为受体时,其它牧草与作物品种对宁农苏丹草既有表现低促高抑的,也有表现负效应的;草地早熟禾作为受体品种时,其他所有品种对其皆表现为负效应;甘啤5号皮大麦作为供体,对多个品种(苜蓿、燕麦、玉米、甘肃红豆草、捷达黑麦草、宁农苏丹草)都表现低促高抑。4、牧草与作物他感效应与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的关系。供试材料间他感效应表现差异取决于根系分泌物的相近程度与,供试材料间共有的根系分泌物越多,他感效应检测时共有的根系分泌物浓度由于累加作用而增大,故他感效应表现为负效应;供试材料间共有的根系分泌物越少,他感效应检测时共有的根系分泌物浓度累加作用小,故他感效应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冯冠南[6](2020)在《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愈发成熟,市场中转基因作物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20余年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作物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的发展,对缓解我国的农业压力、减轻生态环境负担以及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并未批准除棉花和番木瓜之外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种植,然而近年来我国用来满足国内日常生活、生产应用的需要的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的来源主要依赖进口,且大多为转基因作物。长此以往,不但在国内出现了“能吃不能种”的尴尬局面,且不利于我国掌握粮食主权、国际贸易竞争地位,还会使本土转基因作物产业边缘化。根据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将在2020年有一个阶段性结果。转基因抗虫玉米、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可能即将进入倒计时阶段。在此产业化大背景下,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不能忽视。本文以多种法学研究方法为工具,对转基因作物在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研究。例如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创新激励不足的问题、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现实应用受阻的问题、侵害转基因技术专利问题、转基因作物品种权保护问题等,若不及时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旦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纠纷普遍发生,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也会难以推进,进而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本研究首先通过资料检索和数据收集,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进行量化分析,将其在全球的各类型分布现状做出梳理,再围绕我国转基因产业化的政策导向,对目前我国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进的知识产权储备现状做出梳理,将二者进行对比,总结出差距和优势所在。随后,在前述对比结论的基础上,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下,结合现实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进的背景,对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在创新激励、应用进程、保护方面依旧存在或即将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其知识产权问题背后成因的挖掘和研究,力求抓住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最后,从中国实际出发,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进步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以期为未来我国产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朱珠[7](2020)在《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文中提出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直接动力源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关技术要素间的矛盾运动,其技术活动无不受到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自主演化的外部推动力。在清朝实现人口增长至四亿之巨的背后,是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大量无序增长的人口沦为“棚民”,有限的资源被侵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急剧变迁。同时,明清时期饥馑、灾荒呈现周期缩短、程度加深趋势转变。由此可以管窥,基于明清社会背景,美洲作物引种作为诱导性技术对生态变迁的深远影响也反作用于人类,“天人合一”的消解成为情理之中。对于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其中国情政体、经济形态、社会构造、文化观念及其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其演变历程。本文并未采用“美洲作物传入——农民垦荒——生态破坏”这样的简单因果解释,明清时期美洲作物传入的负面效应不能笼统地归咎于人口增长,而应该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探寻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内外驱动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变的历史考察,以美洲作物传入作为新技术要素,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变特征及动因,并将这一特征定义为“非生态转向”,以皖南地区为研究地域,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转向的具体表现、效应、变迁机理。围绕研究目标,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于相关概念作简要定义,围绕研究要点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概括梳理。其次,按照传统农业的历史分期,围绕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过程系统建构其发展脉络,重点厘清明清之际这一技术的转向及具体特征。再次,结合时代背景,从技术哲学视角认识并分析明清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向动因,并以叙事重构的方式探讨美洲作物作为技术要素作用于传统农业技术变迁的具体表现,探寻这一转变过程的制约因素与影响。最后,联系社会建构论、人口学、技术生态学理论成果,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揭示美洲作物引入对生产、人口、生态等各方面的效应。基于此,对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加以总结,进而阐述传统农业在技术体系、农本思想等层面的优越性与局限,并借此对现代农业发展有所启示。

肖忠湘[8](2020)在《水稻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其与微生物的互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会给杂草可持续治理、食品安全、环境质量等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我国是水稻(Oryza sativa L.)种植大国,秸秆来源广,利用其释放的化感物质控制杂草,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同时,秸秆还田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研究以化感水稻PI312777(PI)和非化感水稻Lemont(LE)为材料,分析秸秆还田后化感物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并对其互作机理进行解析,阐述了化感效应和土壤肥力的演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PI产生的化感物质使受体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两种水稻秸秆化感潜力差异显着,其中PI秸秆产生的化感物质能显着抑制受体可溶性蛋白的合成,使其体内游离态氨基酸累积。可溶性蛋白合成受阻直接影响细胞膜和各种代谢酶的功能,同时使得光合作用关键酶的活性降低,受体叶绿素含量减少,生长受阻。(2)PI含更丰富的酚酸、黄酮、苯甲酸及其衍生物等芳香族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的酚羟基活性基团具有生物毒理性采用HPLC-MS/MS分析检测了PI和LE秸秆中的化学成分,分别检出86种和74种组分。二者检测出的化学组分多数相似,但PI含更丰富的酚酸类、黄酮类、苯甲酸及其衍生物等芳香族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上的酚羟基具有一定的生物毒理性。这些芳香族类化合物通过与土壤微生物互作,与其他类物质,如水蓼二醛(Polygodial)等,发生加合、协同作用,化感活性进一步提升。(3)不同化合物的环境行为差异大,化感物质的作用半径与其在土壤中的淋滤能力关系密切在9种供试化学物质中,除草剂丙草胺(Pretilachlor)和杀虫剂吡虫啉(Imidacloprid)在土壤中的淋滤能力最强(Lf>0.8),香草醛(Vanillin)和香豆素(Coumarin)(Lf>0.6)其次,黄豆苷元(Daidzein)、薄荷醇(Menthol)和间酪氨酸(m-tyrosine)的淋滤性中等(0.3<Lf<0.6),而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和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最弱(Lf<0.3)。化感物质1:1混合组合的淋滤能力强于组分中任一化感物质,具有联合迁移优势。各化学物质不同的迁移能力与其分子的基团、极性、溶解性等紧密相关,直接关系到其化感效应的作用半径。(4)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微生物存在互作效应,直接影响其化感活性的强弱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使某些特定细菌和放线菌类群富集,表现出选择性适应特征;同时,土壤微生物也能影响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使化感物质的作用范围、活性发生变化。丙草胺和吡虫啉对莴苣(Lactuca sativa L.)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浓度抑制型,具有独立作用的特点,而化感物质的抑制作用与土壤微生物关系更为密切,表现为化感物质-微生物互作调控型。(5)改进后的化感潜力评价模型更好地诠释了土壤微生物与化感源互作中的“两面性”角色鉴于Liebman和Sundberg化感潜力评价模型的局限性,研究提出了新的假设:将微生物视为加入土壤的“试剂”,并采用干扰潜力代替发芽抑制率指标,改进了评价模型,清晰地评估了3种“化感源”(水提液、秸秆残渣和新鲜秸秆)的化感潜力。研究表明,化感源的化感潜力与微生物作用密切相关,秸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化感物质先增加后减少,其化感抑制作用呈现出先由弱变强,再由强至弱,最后转变为轻微的促进作用。微生物是实现从化感协同作用向化感拮抗作用转变的关键角色,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作用。(6)细菌群落结构在秸秆土壤培养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秸秆在土壤培养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表现出“四段式”变化特征。第一阶段为优势菌种的快速发育期(0-2天):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Actinobacteria)等优势细菌种群迅速繁殖,细菌总量和多样性呈指数增长;第二阶段为细菌物种筛选期(2-8天):细菌总数和多样性有所下滑,呈现出一定的筛选性,如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均为这一阶段选择性适应群种;第三阶段为恢复期(8-16天):细菌总数和多样性出现反弹,表现为筛选后的恢复特征;第四阶段为成熟期(16-32天):细菌总数和多样性处于稳定,表现为稳定性的特征。(7)化感水稻秸秆还田“窗口期”营造了抑制杂草萌发、生长的微环境化感和非化感水稻秸秆还田都能提高土壤有机质(SOM)、微生物量C、N(BC,BN)等含量,但化感水稻PI秸秆还田存在化感效应“窗口期”(秸秆还田后2-32天)。在“窗口期”内,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与微生物的耦合效应引起了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抑制了土壤脲酶的活性,降低速效氮(AN)的水平,造成有效营养物质的缺失,形成了可抑草的微生态环境。(8)化感水稻秸秆还田“窗口期”后期土壤肥力明显提升“窗口期”后,随着化感物质作为碳源逐渐被微生物降解,土壤碳池扩大,SOM,BC和BN等肥力因子开始提升。处理组的发芽率逐渐升高,到32天时,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表现为抑制效应解除;到64天时,其发芽率优于空白对照,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为促进效应,实现由“化感抑制”向“培肥作用”的切换。利用好窗口期的化感抑制效应和后窗口期的土壤培肥效应能实现环境友好型除草和土壤肥力提升的有机统一。

侯佩佳[9](2020)在《韭菜台镇农户蔬菜种植决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些年来,由于复杂而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持续上升。蔬菜市场作为农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其市场稳定对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蔬菜市场的良好运转依赖于供应商、批发商以及消费者等主体的交易行为,每个环节的顺利交接是保障蔬菜市场经济稳定的关键。蔬菜供给根本上来源于种植农户,蔬菜种植农户对生产行为的认知及意愿深刻地影响其从事蔬菜生产的积极性和方向性,因此要保证蔬菜供应多样化,维持蔬菜市场稳定向好发展,研究蔬菜农户的种植决策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对影响农户蔬菜种植决策的因素进行了整体梳理,实地调研辽宁省韭菜台镇300户从事蔬菜种植农户的生产决策,进行田野调查并发放及回收问卷,最终得到282份有效问卷,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针对每个层次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各层次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程度以及每个层次中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并根据结果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影响韭菜台镇蔬菜种植农户种植决策的因素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家庭因素、自然因素、政府政策因素、市场因素以及作物品种因素。其中,市场因素对农户决策的影响程度最大。家庭因素中对韭菜台镇蔬菜种植农户决策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是家庭消费、劳动力数量、种植习惯与传统;自然因素中影响蔬菜种植农户决策程度较大的因素是种植难度;政府政策中对蔬菜种植农户决策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是政府助农政策、作物补贴政策以及交通水利条件;市场因素中影响蔬菜种植农户决策程度较大的因素是蔬菜价格高低、价格稳定、上一茬蔬菜价格以及预期价格;作物品种因素中对蔬菜种植农户决策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是种植风险低、抗病虫害、收成投入比高以及他人获得较高收益的蔬菜品种。根据研究结果,为增加韭菜台镇蔬菜种植农户收入、稳定蔬菜市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一、加快扶持蔬菜合作社的发展;二、改善土地流转机制推广规模种植;三、进一步完善种植补贴政策;四、完善蔬菜价格支持政策。

赵悦[10](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二、关于开发利用作物品种资源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开发利用作物品种资源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根系类型作物/品种的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磷营养
        1.2.2 植株磷吸收效率
        1.2.3 根系形态结构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机制
        1.2.4 根系理化特性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1.2.5 生物量根冠比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1.2.6 根系研究方法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不同根系类型作物的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I.半水培系统
    2.1 供试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及设备
        2.1.3 播种、移栽和试验苗管理
        2.1.4 观测与测定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低磷胁迫作物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2.2.2 低磷胁迫对作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2.2.3 低磷胁迫对作物生物量积累及根冠比的影响
        2.2.4 低磷胁迫对作物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2.2.5 低磷胁迫对作物磷效率的影响
        2.2.6 根系形态指标与磷效率的相关性
        2.2.7 不同磷处理下作物生长和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2.3 讨论
        2.3.1 低磷胁迫对作物/品种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2.3.2 作物/品种根系形态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2.3.3 作物/品种根系分布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2.3.4 低磷胁迫对作物/品种磷吸收及磷效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根系类型作物的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II.根箱技术
    3.1 供试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及设备
        3.1.3 播种和试验苗管理
        3.1.4 观察与测定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低磷胁迫对作物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3.2.2 低磷胁迫对作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3.2.3 低磷胁迫对作物生物量积累及根冠比的影响
        3.2.4 低磷胁迫对作物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3.2.5 低磷胁迫对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2.6 低磷胁迫对作物磷效率的影响
        3.2.7 根系形态指标与磷效率的相关性
        3.2.8 不同磷处理下作物生长和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
        3.3.1 低磷胁迫对作物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3.3.2 作物根系形态及分布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3.3.3 作物根系分泌物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3.3.4 作物磷吸收及磷效率差异
    3.4 小结
第四章 窄叶羽扇豆不同根系构型的两个品种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4.1 供试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实验设计及设备
        4.1.3 播种和试验苗管理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磷处理下两种基因型地上部分生长状况
        4.2.2 磷处理对两种基因型根系生长的影响
        4.2.3 磷处理对两种基因型磷吸收及磷效应的影响
        4.2.4 磷处理对两种基因型根尖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磷处理下两种基因型作物生长状况
        4.3.2 不同磷处理下两种基因型根尖分泌物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作物模型研究进展
        1.2.3 缓解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地利用
        2.1.4 农作物分布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DSSAT模型建立及适用性验证
    3.1 DSSAT模型简介
        3.1.1 模型结构
        3.1.2 模型原理
    3.2 CERES-Maize模型数据库建立
        3.2.1 气象数据库建立
        3.2.2 土壤数据库建立
        3.2.3 遗传参数的建立
        3.2.4 实验数据的建立
    3.3 CERES-Maize校正与验证
        3.3.1 评价指标
        3.3.2 模型参数校正
        3.3.3 模型验证
第四章 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的影响
    4.1 气候模式选取及校正
        4.1.1 气候模式
        4.1.2 误差订正
        4.1.3 订正结果
    4.2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4.3 未来气候变化对玉米的影响
        4.3.1 玉米产量变化趋势
        4.3.2 玉米生育期变化趋势
        4.3.3 气候变化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气候模式的不确定性
        4.4.2 升温与灌溉玉米产量的关系
        4.4.3 水分胁迫对雨养玉米产量的影响
        4.4.4 CO_2浓度对玉米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定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最佳措施
    5.1 调整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1.1 模拟情景设计
        5.1.2 模拟结果分析
    5.2 补充灌溉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2.1 模拟情景设计
        5.2.2 模拟结果分析
    5.3 设计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最佳玉米品种
        5.3.1 品种参数设计
        5.3.2 品种初步筛选
        5.3.3 确定最佳品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适应性措施耦合对玉米产量及WUE的影响
    6.1 不同适应性措施耦合对灌溉玉米的影响
    6.2 不同适应性措施耦合对雨养玉米的影响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本文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粮食
        2.1.2 粮食安全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2.3 劳动力转移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粮食安全评价研究
        2.3.2 劳动力价格与粮食生产数量研究
        2.3.3 劳动力价格与粮食生产结构研究
        2.3.4 文献评述
3 劳动力价格演变与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1 劳动力价格演变分析
        3.1.1 劳动力价格时序演变
        3.1.2 劳动力价格地区差异
        3.1.3 劳动力价格品种差异
    3.2 粮食安全基本现状分析
        3.2.1 粮食产量变动分析
        3.2.2 粮食生产结构分析
        3.2.3 粮食进出口量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粮食安全总体态势演变研究
    4.1 粮食安全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4.2 指标选取流程
    4.3 指标选取与指标安全值设定
        4.3.1 粮食供给安全指标
        4.3.2 粮食获取安全指标
        4.3.3 粮食使用安全指标
        4.3.4 粮食系统稳定性指标
    4.4 样本期选择与指标数据处理
        4.4.1 样本期选择
        4.4.2 缺失值处理
        4.4.3 指标安全得分转化
    4.5 指标权重确定
        4.5.1 层次分析法赋权
        4.5.2 熵值法赋权
        4.5.3 平均赋权
        4.5.4 一致性检验
        4.5.5 组合赋权
    4.6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粮食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1 粮食安全总体演变分析
        4.6.2 粮食供给安全演变分析
        4.6.3 粮食获取安全演变分析
        4.6.4 粮食使用安全演变分析
        4.6.5 粮食系统稳定性演变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基于生产数量变动的粮食安全研究
    5.1 理论分析
    5.2 变量选取与样本选择
        5.2.1 变量选取
        5.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 基准模型与估计结果
        5.3.1 基准模型构建
        5.3.2 估计结果分析
    5.4 中介效应分析
        5.4.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构建
        5.4.2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5.5 异质性分析
        5.5.1 不同生产功能地区异质性分析
        5.5.2 不同耕地资源地区异质性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7 基于生产数量变动的粮食安全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基于生产结构调整的粮食安全研究
    6.1 理论分析
    6.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6.2.1 变量选取
        6.2.2 模型构建
        6.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3 估计结果分析
    6.4 异质性分析
        6.4.1 不同耕地条件地区异质性分析
        6.4.2 不同粮食作物品种异质性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基于生产结构调整的粮食安全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猷
附录A 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表样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论文重难点、创新以及研究思路
        1.重难点
        (1)重点
        (2)难点
        2.创新之处
        3.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印度“绿色革命”实施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一)经济根源
        (二)政治根源
        (三)社会根源
    二、国外背景
        (一)墨西哥“绿色革命”的启示
        (二)美国及私人基金会对印度农业的援助
        (三)国际组织的推动
第二章 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的实施
    一、农业科技实施的推动力
        (一)印度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国际农业科技发展与传播的推动
    二、农业科技实施的主体
        (一)政府
        (二)企业
        (三)农业大学
        (四)科研机构
        (五)农民
    三、农业科技的实施
        (一)发展农业教育和培训
        (二)增加高产良种作物面积
        (三)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五)引进和培育高产良种作物品种
        (六)推广灌溉技术
第三章“绿色革命”农业科技实施的效果以及影响
    一、农业科技实施的效果
        (一)提高农业生产力
        (二)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二、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实施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
        4.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消极影响
        1.加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2.加剧农村两极分化
        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农村失业问题出现
第四章 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的评价及启示
    一、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成败的评价
    二、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展望
    三、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一)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对非洲国家的参考作用
        (三)对中国的农业发展的启示
        (四)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的教训
        1.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2.土地改革对农业发展的关键性
        3.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发展
        4.实现农业协调性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概况
        1.1 牧草与牧草间的他感作用
        1.2 牧草与作物间的他感作用
    2 牧草与作物化感物质的研究进展
        2.1 化感物质的分类
        2.2 苜蓿中的化感物质
        2.3 禾本科牧草或作物中的化感物质
        2.4 化感物质的提取方法
    3 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前景
        3.1 培育新品种
        3.2 建立合理的种植模式
        3.3 利用牧草的他感作用抑制恶性杂草
        3.4 生物除草剂、杀虫剂的开发利用
第二章 牧草与作物品种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测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苜蓿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2.2 燕麦幼苗根系分泌物的成分种类分析
        2.3 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2.4 高粱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2.5 小麦与大麦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2.6 其他牧草及作物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牧草与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检测分析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苜蓿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2.2 燕麦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2.3 玉米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2.4 高粱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2.5 小麦及大麦品种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2.6 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牧草与作物他感效应与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关系分析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2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及其知识产权储备现状
    2.1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2.1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
        2.2.2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趋势
    2.2 产业化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具体要求
    2.3 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储备现状
        2.3.1 转基因作物专利分布现状
        2.3.2 已获得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情况
        2.3.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中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
        2.3.4 小结
3 我国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考察
    3.1 激励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的法律制度
        3.1.1 财政投入及投资制度
        3.1.2 税收优惠制度
    3.2 规范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的法律制度
        3.2.1 转让制度
        3.2.2 许可制度
    3.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及保护体制
        3.3.1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3.3.2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体制
4 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面临的困境
    4.1 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环境
        4.1.1 我国财政投入集中在高校或科研院所
        4.1.2 有关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的税收优惠力度不高
    4.2 相关配套法律不完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受阻
        4.2.1 转基因作物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规范缺失
        4.2.2 部分法律规定可操作性不高
        4.2.3 社会中间层主体参与不足
    4.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足
        4.3.1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选择范围较窄
        4.3.2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与农民留种权之间存在冲突
        4.3.3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立法阶层较低
        4.3.4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标准不明确,侵权处罚力度较低
        4.3.5 权利人维权困难
5 解决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的建议
    5.1 强化我国转基因作物种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5.1.1 有针对性的加大财政投入
        5.1.2 完善创新激励税收优惠制度
    5.2 完善相关配套法律,促进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
        5.2.1 对转基因作物品种审定及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规范进行补白
        5.2.2 提高法律可操作性
        5.2.3 对促进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的其他思考
        5.2.4 建立健全社会中间层主体参与机制
    5.3 提高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5.3.1 考虑增加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5.3.2 在转基因作物领域合理限制农民留种权
        5.3.3 适时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5.3.4 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行政及司法保护重视程度
        5.3.5 明确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标准,加大侵权处罚力度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所获荣誉
致谢

(7)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概述
        (三)小结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之处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传统农业技术
        (二)非生态转向(非生态化)
        (三)美洲作物
        (四)皖南地区
第一章 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轨迹及特征
    第一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及特征
    第二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轨迹
        一、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的渐进累积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更新的局部跃迁
    第三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向
        一、土地生产率提高
        二、劳动生产率下降
第二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动因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动因
        一、人口重压
        二、重农抑商
        三、商业资本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广泛传播
        一、美洲作物的自身优势
        二、权力机构的倡导激励
        三、地主阶级的利益驱动
    第三节 传统农业后期的生态困境
        一、土地承载力失衡
        二、农业技术相对停滞
        三、农业生态思想薄弱
第三章 明清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具体表现(以皖南为例)
    第一节 美洲作物的引种路径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播种植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第三节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变
        一、粮食耕作制度转变
        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三、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第四章 美洲作物引种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生产效应
        一、作物产量增加
        二、农业结构演变
        三、地域分布差异
    第二节 人口效应
        一、人口膨胀
        二、人口过剩
        三、人口迁移
    第三节 生态效应
        一、森林资源锐减
        二、水土流失严重
        三、土壤性状恶化
        四、旱涝灾害频发
第五章 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及其启示
    第一节 清代后期农业生产发展非生态的特征
        一、边际报酬递减
        二、精耕细作到粗放经营
        三、“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
    第二节 非生态转向的哲学分析
        一、技术变迁的自主性
        二、社会建构的多重性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第三节 历史启示
        一、传统农业技术的成就与局限
        二、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改造
        三、传统农业理念的传承与超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水稻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其与微生物的互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化感研究概述
        1.1.1 化感作用的含义
        1.1.2 化感物质
        1.1.3 化感物质的作用途径
        1.1.4 化感物质作用的特性
        1.1.5 化感潜力的表征手段
    1.2 影响化感效应的因素
        1.2.1 生物因素
        1.2.2 环境因素
        1.2.3 微生物因素
    1.3 化感的抑制机制
        1.3.1 影响细胞分裂、生长
        1.3.2 影响细胞膜的透性
        1.3.3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1.3.4 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1.3.5 影响酶的活性
        1.3.6 影响蛋白质合成和核酸代谢
        1.3.7 影响营养元素的吸收
    1.4 化感效应的特性及生态地位
    1.5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1.5.1 国外关于化感效应的研究
        1.5.2 国内关于化感效应的研究
        1.5.3 国内外研究中的不足
    1.6 秸秆化感效应的实际应用
        1.6.1 利用化感作物品种开发新型除草剂
        1.6.2 秸秆抑草、培肥的实践
        1.6.3 化感作物品种秸秆还田的优缺点
第二章 研究的意义、目的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秸秆化感潜力的生物测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生物测定
        3.2.3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3.2.4 本章技术路线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方法下两种秸秆对受体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3.3.2 两种秸秆对受体萌芽、幼苗生长量的影响
        3.3.3 两种秸秆对靶标作物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秸秆化学成分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的处理
        4.2.2 液相色谱仪器和条件
        4.2.3 粗提组分及其化感生物测定
        4.2.4 HPLC-MS/MS图谱解析
        4.2.5 本章技术路线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两种秸秆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4.3.2 两种水稻秸秆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4.3.3 秸秆粗提组分化感活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淋滤特性及化感效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土壤样品
        5.2.2 化学试剂
        5.2.3 淋滤实验设计
        5.2.4 生物测定
        5.2.5 土壤中化合物质的提取和测定
        5.2.6 PLFA提取与分析
        5.2.7 本章技术路线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化感物质的化感作用
        5.3.2 化感物质的淋滤特性
        5.3.3 经淋滤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5.3.4 各作用层的化感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化感源(物质)与微生物互作调控机理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植物材料
        6.2.2 土壤及其性质
        6.2.3 实验设计
        6.2.4 土壤中总酚酸含量、化感物质的提取和测定
        6.2.5 土壤DNA提取和微生物数量测定
        6.2.6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6.2.7 本章技术路线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各化感源的化感潜力和总酚酸含量
        6.3.2 化感源-微生物互作的化感潜力评价
        6.3.3 化感效应中化感物质的变化
        6.3.4 化感效应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6.3.5 微生物、总酚含量与发芽率的互作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化感效应及培肥作用的综合评价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土壤样品
        7.2.2 植物材料
        7.2.3 实验设计
        7.2.4 生物测定
        7.2.5 本章技术路线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秸秆的化感效应及总酚酸含量变化
        7.3.2 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和pH的影响
        7.3.3 秸秆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7.3.4 秸秆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7.3.5 秸秆对微生物量的影响
        7.3.6 秸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7.3.7 化感效应与培肥作用的综合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初步推断10种关键化感物质二级质谱图
作者简介

(9)韭菜台镇农户蔬菜种植决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区域经济学理论
        2.1.2 行为经济学理论
        2.1.3 农户行为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农户种植决策的相关研究
        2.2.2 农户种植决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韭菜台镇农户蔬菜种植现状分析
    3.1 韭菜台镇整体概况
    3.2 韭菜台镇农户蔬菜种植规模
    3.3 韭菜台镇农户蔬菜种植结构
    3.4 韭菜台镇农户蔬菜种植收益
第四章 韭菜台镇农户蔬菜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4.1 家庭因素
    4.2 自然因素
    4.3 政府政策
    4.4 市场因素
    4.5 作物品种
第五章 韭菜台镇农户蔬菜种植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实证研究方法选择
    5.2 层次分析模型
    5.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3.1 问卷设计
        5.3.2 数据收集
    5.4 描述性统计
        5.4.1 农户基本情况
        5.4.2 影响因素分析
    5.5 结果分析
        5.5.1 准则层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5.5.2 因素层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5.5.3 层次总排序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优化韭菜台镇蔬菜种植农户种植决策对策建议
        6.2.1 加快扶持蔬菜合作社的发展
        6.2.2 改善土地流转机制推广规模种植
        6.2.3 进一步完善种植补贴政策
        6.2.4 完善蔬菜价格支持政策
参考文献
附录
    韭菜台镇蔬菜种植农户生产情况调查问卷
    对韭菜台镇政府工作人员以及蔬菜种植农户进行调研的照片
致谢

(10)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关于开发利用作物品种资源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根系类型作物/品种的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机制[D]. 吴爱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02)
  • [2]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措施研究[D]. 韩智博. 兰州大学, 2021(09)
  • [3]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研究[D]. 林陟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研究[D]. 何文岸.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D]. 马史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6]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 冯冠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D]. 朱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8]水稻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其与微生物的互作[D]. 肖忠湘. 浙江大学, 2020(01)
  • [9]韭菜台镇农户蔬菜种植决策影响因素研究[D]. 侯佩佳.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10]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农作物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