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环境地质系统基本问题

西安环境地质系统基本问题

一、西安环境地质系统基本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桔[1](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随机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砂岩型铀成矿系统的研究一直是全世界铀矿开采、勘探的热点问题,亦成为数字地质科学研究的重点。解决数字地质科学的复杂性问题,需要创建模型将问题定量化、标准化,同时将地质过程(时间与空间)程度刻画更为精确。因此,应用地质过程随机模型来表达地学意义,更具有适应性和学术价值。本文从砂岩型铀矿成矿系统复杂性分析入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尝试的一种探索性研究。砂岩型铀矿是在表生地质作用下,由周缘不同含铀母岩蚀源区提供的铀及相关元素历经风化、剥离、水解、迁移、沉积、聚集等一系列深时演化过程,在地表土壤及水系中形成了分散晕或水系沉积物,代表元素迁移痕迹,这种地球化学数据具有多元多期次叠加过程,建立网格采样所形成的离散样本空间也具有叠加性。由于盆地周缘与盆地之间地形地貌上的差异性原因,含矿流体迁移方向总体上由高地形向低地形释放能量。因此,体现在地球化学元素离子网格数据特征上,可抽象为物质质点的定向移动(有限制的布朗运动),由于移动过程的定向性,可认为空间质点性质与其源头相邻上方质点有关,也就是说按照流体运行方向,空间质点的性状仅与其上游邻点表现出极强的相关性,而与上游间隔点或下游间隔点无关或弱相关,这种空间运行状态启发我们,元素质点运动呈现极强的无记忆性,也即遵守马尔可夫性。鉴于取样网格离散性质,可以认为元素离子迁移质点构成马尔可夫链;盆地沉积地层分布在空间秩序上呈现无后效性,也即地层当前层只与它紧邻下覆层分布有关,与其它地层层序号无关,因此可将盆地沉积地层视为具有马尔可夫性。这正是本文运用马尔可夫链来度量和解释铀及相关地球化学元素表征迁移演化及铀矿盆地地层建造空间分布的原因。可将整个成矿过程划分为:以测井数据马尔可夫链模型和以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过程马尔可夫链模型,两大随机模型组合为标志的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空间分布的研究。从而佐证砂岩型铀矿表生成矿系统马尔可夫链模型,在砂岩型铀矿资源定量评价中的地位与支撑作用。论文内容属于国家973计划《中国北方巨型砂岩铀成矿带陆相盆地沉积环境与大规模成矿作用》项目中第5课题《基于大数据的铀资源潜力评价》(课题编号:2015CB453005)的组成部分。以鄂尔多斯盆地钻孔测井数据及地球化学元素作为数据支撑,创建钻孔测井数据马尔可夫链模型和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过程马尔可夫链模型两大随机模型,并根据结果度量盆地内部沉积相结构及含矿地层特征分析,并解释盆地外围铀及相关元素表征迁移演化过程,最终为陆相盆地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能力分析及成矿过程估算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成果如下:1.以钻孔测井数据为案例的地层状态空间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1)利用钻孔测井数据,建立铀矿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并通过地层转移概率计算确定各地层岩性状态的转移大小;(2)应用钻孔测井数据,建立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熵,揭示地层岩性转移概率随机性发生的规律;(3)对钻孔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砂岩型铀矿地层钻孔测井数据贝叶斯模型,推断盆地砂泥结构;(4)根据钻孔测井曲线图的曲线形状,判断目标区的岩性状态和砂体内部结构以及沉积相对砂岩铀矿化控制;2.基于铀及相关地球化学元素离散取样数据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1)对地球化学元素进行预处理并剔除“奇异值”,通过地球化学元素关联性分析,以硼(B)、铀(U)、钒(V)三个关联性较高元素为例,建立元素迁移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模型,绘制含量二维图及转移概率三维图;(2)通过地球化学元素迁移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绘制以硼(B)、铀(U)、钒(V)三个元素为例的元素转移路径图,并应用聚类分析,将三元素转移路径聚类为三条主要线束路径并叠加。

林良俊,马震,郭旭,Zhenya Zhang,李亚民[2](2020)在《城市地质学基础理论探讨》文中指出城市地质有近百年的研究历史,学科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总体上看,学科性质存在较多的争论,城市地质学基础理论难于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需求,无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完整的地学解决方案。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市地质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地质学的学科性质,运用系统理论提出城市地质系统的概念,并基于这一概念,清晰地界定了城市地质学的研究对象,阐述了现代城市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框架,为今后形成完善的城市地质学理论体系提供研究基础。

吴雪枫[3](2020)在《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推进,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对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的多部门分散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生产建设需求。因此,国家组建自然资源部意在从整体上对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管理。而国土资源“一张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一张图”是通过将多种自然资源数据集成在统一空间框架中,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多规划协调和资源统一利用提供支持。而在目前泰州市的自然资源管理中,矿产地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利用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等。例如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地质资料管理规范,致使地质资料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问题频出。因此,本文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建了符合泰州“一张图”系统管理的地质数据管理规范。通过对土地资料管理规范、土地数据建库规范、地质档案管理规范、地质档案汇交规范等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并制定了符合泰州市矿地“一张图”数据特点的管理规范,实现了对泰州市矿产地质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为其他地方的“一张图”地质资料管理提供了经验参考。(2)建立了矿产地质数据库。在构建的泰州“一张图”矿产地质数据管理规范的指导下,完成了对泰州市矿产地质资料的建库处理。同时,结合泰州市“一张图”建设需求,研究并设计了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管理的数据库组织模型、数据库物理模型、数据库更新模式和数据库安全备份模式,满足了泰州“一张图”系统对矿产地质数据的统一管理。(3)提出了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关联业务数据模型。在对矿产地质数据进行数据建库的基础上,结合泰州市“一张图”业务系统对矿产地质数据和土地资源数据统一管理需求,利用职能域方法分析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关联业务之间的数据关系,设计并构建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业务关联数据模型,为泰州市“一张图”系统实现对矿地业务的统一管理提供基础。(4)结合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泰州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需求,对泰州“一张图”中的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框架设计和功能设计,并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Web GIS技术等,开发构建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为泰州市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的完善提供支持。论文设计实现的基于“一张图”的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了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矿产地质数据的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强了泰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对泰州地区土地的监管和治理,实现了泰州市对本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污染土地的及时治理和修复,遏制了土地违法乱建、矿产资源违章开发等问题的产生,保障了国家土地相关政策的实行和落实。

李鹏[4](2020)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文中提出地震特别是强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造成地震后短期内的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改变区域的地表景观格局,留下大量的危险隐患,改变近地表系统的内在过程或特性,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影响区域承载力和恢复力,改变区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选取汶川地震重灾的十个县市为研究区,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视角出发,结合文献查阅、野外采样、遥感反演等数据挖掘手段,开展生态地质调查;运用GIS分析监测区域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地质灾害时空分布;构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态,分析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机制和发展趋势;探索生态地质环境恢复途径和治理方法,探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的保护模式。推进我国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完善生态地质学理论体系,为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从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出发对研究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社会经济受地质灾害影响明显,随着人类扰动的逐步加深,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刻发生着变化。研究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差距较大,受汶川地震影响各县市2008年人均GDP均有明显下滑。2000—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不同地类间互有转移,其中建设用地和裸地变化最为显着。2000年和200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较好,2010年开始景观格局破碎度、分离度增加,连通性降低,2015年景观格局分布最差,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遭受严重的挑战。(2)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结果显示研究区灾后地质灾害隐患点2981处,整体上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沿龙门山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线状分布。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量分析可知随着远离发震断层,地质灾害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高程800~1800m范围和坡度8°~24°的区域对地质灾害最为敏感。基于信息量模型评价研究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结果显示地质环境稳定性低是研究区地质环境的突出特征,地质环境低稳定性区和较低稳定性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15%;地质环境稳定性空间分布沿映秀-北川断裂呈中间高两边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格局。(3)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统计数据,在定量遥感方法指导下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子系统关键参数进行了反演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明显,2000-2017年逐年植被覆盖度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不明显约0.17%/a,研究时段内植被覆盖退化区域略高于改善区域,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总体上与降雨的关系最为密切。2000-2017年间研究区降雨量大于蒸散量,可以很好地涵养水源,水源涵养量水平持续增强;东南低海拔平原地区土壤保持能力相对较差且变化不明显,研究区东南山地土壤侵蚀能力较强,变化相对明显;固碳释氧量整体呈现大幅波动增加的趋势,但线性趋势不明显,平均固碳释氧量水平较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南高北低,东南地区多年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平,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指数多年普遍偏低。(4)在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社会经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数据,选择人口密度、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地表起伏等28个重要生态地质安全指标,结合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综合主观赋权法(AHP层次分析)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对生态地质安全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对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5)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偏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偏多;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分布具有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在研究区北部聚集明显,高值区主要聚集在西部高海拔山地和东部平原,以及研究区中部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5年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有所下降,近五年下滑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降低的区域主导着整个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发展方向;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高的是汶川县,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低的为青川县,自研究时段开始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逐年下降,生态地质风险极高。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视角出发,分析了地质灾害约束下的“人—地—生”复杂系统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了一套生态地质环境基础数据调查—动态信息监测与反演—安全状态评价—时空变化分析的技术方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模型,为生态地质调查、遥感信息反演、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池明波[5](2019)在《我国西北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科学开采规模决策 ——以伊宁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我国西北矿区“富煤、贫水、弱生态”的特征,研究了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水资源承载力约束下的开采规模确定方法,以解决我国西北矿区煤炭开采和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为整装煤田大型矿区科学规模确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证、模型推演等方法,开展采动影响下矿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界定、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约束下矿区开采规模规划的研究,并实际应用于伊宁矿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采动影响为切入点,全新界定了矿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围绕我国西北矿区采动影响下水系统稳定性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特征,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全新界定了基于采矿原理的矿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以矿区水资源承载力为“桥梁”,实现了井下保水开采技术实施的有效评价与矿区开采规模合理确定的有机联结,拓展了由地下开采控制到地表生态环境约束的保水开采内涵。(2)构建了采动影响下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矿区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和特点,以煤炭开采过程中矿区生态环境稳定为基础,选取地质系统、采矿系统、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准则层,以煤水赋存关系、开采参数、含水层水位变化、水质水量等11个指标作为子准则层,构建了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采动影响下水资源承载力状态响应,确定了基于模糊综合分析的评价等级划分方法及评价值。(3)研究了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主要指标的隶属函数。依据伊宁矿区基本情况,建立了以采高和隔水层位置为变化条件的数值分析模型,结合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研究了煤层埋深、开采参数、地下水位等因子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采动影响下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得到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并应用该模型评价了伊宁矿区采动影响下水资源承载力状态,实现了井下保水开采技术实施的可靠性评价。(4)建立了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约束的煤炭科学开采规模决策模型,开发了评价及决策软件。以水资源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引入最优控制理论,综合考虑煤炭资源储量、煤炭价格、开采成本、水资源承载力下降的附加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构建了煤炭科学开采规模决策模型,基于VS平台,设计开发了“水资源承载力及开采规模综合决策支持系统”软件;以伊宁矿区为例,提出了基于水资源保护的科学规模确定方法,拓新了整装煤田大型矿区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从采矿源头予以控制的保水开采理论。

熊义辉[6](2019)在《构造-流体-成矿系统自组织临界性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矿系统是复杂地质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整体的演化遵循串级、崩塌-间断平衡相交替的分形动力学行为,并且最终归宿于自组织临界性的内禀属性,其时空行为服从自组织临界过程动力学特性。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是以构造和流体为主导,通过其内部要素及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在相关控矿要素作用下广泛而紧密地联系,并最终导致构造-流体-成矿系统产生自组织临界态。在该临界态下,小事件可引起系统的连锁反应进而可导致大规模事件的发生,大/小事件的内禀机制均起因于自组织临界动力学机制。自组织临界性理论所描述的事件规模与大小等总体特征不依赖于事件的微观机制,是典型的整体理论用于解决动态系统问题的一类数学模型。因而不同于一般的基于微分方程的复杂动力学过程模拟,方程中的参数被校准以重现特定的成矿过程,基于非线性理论和复杂性理论是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探讨成矿系统的整体性质,而不去探究其具体的细节。非线性及复杂性理论尤其是分形/多重分形理论、自组织临界性、混沌等理论引入到成矿作用动力学、矿床学的研究之中,对揭示矿床形成的复杂动力学过程、成矿物质的迁移与富集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成矿系统而言,分形/多重分形模型可用于度量矿床的规模与个数、异常强度与异常个数、矿脉厚度与个数、脉体的长度与厚度关系、矿床品位与吨位等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分布。这些成矿过程产物所表现出的自相似性和尺度不变性也证实了成矿系统的自组织临界过程。然而,分形模型多重在对现象表现形式的表达研究,其应用方式多描述现象的自相似性与尺度不变性,如矿床的聚集性、矿床与致矿地质异常的不均匀性与广义自相似性度量等。即使利用分形模型对成矿事件的最终产物的描述是意义重大的,然而我们对自然现象的主观认识主要还是基于对自然现象产生的过程与机理的理解。因而可借助于一些能反映真实系统的基本特征的简单的理想模型来研究复杂性成矿系统演化机理。当这些简单模型对于各种修正具有一定的稳健性时,便可把简单模型结论推广到真实系统,类比于研究地震自组织临界性的弹簧-滑块及滑坡自组织临界性研究的沙堆元胞自动机模型。元胞自动机在对复杂性系统的研究中侧重于从现象的机理和规律入手,其核心并不在于描述和解释各种现象的复杂特征。构建具有特定含义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模拟和预测复杂性过程是揭示复杂性系统演化本质的关键,也正是复杂性系统研究所缺乏的。不同于一般的动力学模型,元胞自动机不受制于严格的数学方程,其元胞单元格通过一系列模型构造的规则而相互作用,进而展现动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演化规则的制定对于合理再现现象内在演化规律至关重要。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大量的构造-流体耦合作用下的成矿动力学机制和模式。本文在流体运移机制及断层阀模型基础之上,提取可用于元胞自动机构建的演化规则,进而数值化模拟研究构造-流体耦合作用下成矿流体上升运移、脉体形成及成矿元素富集过程的复杂性及自组织临界动力学特性。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研究了断裂构造体系的自组织临界性,论文从两方面对断裂构造的自组织临界性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根据自组织临界性的在空间效应上的分形结构特性,介绍了矿区断裂系统规模的幂律分布特性,进而证明断裂系统的自组织临界特性;另一方面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分析断裂演化过程中的自组织临界性,在经典的地震及断裂演化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基础上,利用改进的Olami-Feder-Christensen(OFC)模型对岩体材料的各向同性、各向异性以及不同扰动强度对断裂的发生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断裂规模分布会有一定差异,但都会表现出自组织临界的崩塌特性;(2)数值模拟构造-流体耦合作用下流体呈批次上升运移及脉体形成过程。论文在地壳流体上升运移的动力学机制的基础上,提取出流体沿已存断裂上升与捕获的几大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构造-流体耦合作用下断层构造的产生;流体在力的驱动下沿着断裂上升(主要考虑了浮力作用);断裂在流体通过后的关闭等。基于此建立元胞自动机模型,元胞单元格包含三个属性,即控制单元格破裂的应力、单元格中流体含量以及单元格中岩体密度。在以上设定条件下,制定模型演化规则:单元格中应力累积增加,模拟断裂生成过程;流体在浮力驱动下沿断裂单元格上升,流体只能从其断裂单元格运移到相邻的无流体填充的断裂单元格;每个断裂单元格在流体通过之后,断裂单元格恢复原始正常状态;流体上升到中性-负浮力面,发生捕获、冷凝进而形成脉体。结果表明,元胞自动机有助于重现流体上升和捕获的时空演化过程,模拟生成的脉体的时空分布的尺度不变性揭示了流体呈批次逐步累积上升以及脉体形成过程的自组织临界特性;(3)数值构造-流体耦合作用下成矿元素富集,生成金元素地球化学场。论文在断层带流体压力演化动力学机制以及断层阀模型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基础上,建立构造-流体耦合成矿过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制定如下模型演化规则:单元格流体压力增加,假设流体压力增加主要受孔隙度下降(如断层压实、圧溶、断层愈合)及流体加入的影响;当单元格中的流体压力达到岩石破裂阈值,流体压力通过质量守恒原理平衡压力,直至所有单元格中的流体压力都低于破裂阈值;在岩体破裂时,渗透率为无穷大,孔隙压力骤减,流体包含的矿物质沉淀使破裂愈合进而降低断裂带渗透率,单元格中流体压力再次升高;重复以上过程。流体汇聚-应力集中-岩石破裂-压力骤降-元素沉淀的周期性过程导致矿质多期次重复沉淀最终富集成矿,在元胞自动空间中形成不均匀分布的地球化学场;研究结果表明,生成的元素地球化学场具有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多重分形特征,基于断层阀模型的流体压力诱发的成矿元素富集过程是一个自组织临界性过程,流体压力突降与矿质沉淀的周期性作用最终产生了复杂的具有多重分形特点的元素空间分布模式。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构建了构造-流体-成矿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及其参数选择过程,在压力、渗透率、密度等约束条件下,借助元胞自动机对构造-流体耦合作用下的成矿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成矿过程的自组织临界性,识别和刻画成矿流体运移、成矿元素的迁移与富集规律,为深入理解成矿过程的自组织临界性特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帅蓓[7](2018)在《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人力资源培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我国的煤田地质行业来说,员工培训更是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国的社会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煤田地质企业也正在快速地进行转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得到人才的支撑。在煤田地质系统中,干部是人员队伍中的核心部分,是企业的中流砥柱,这类人群是否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各项工作能否得到扎实有效地推进。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务必依托于企业构建一套完善而成熟的培训绩效评价体系。但是从现实来看,很多煤田地质企业在干部队伍的培训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培训不全面、效果不突出、考核不严格等等。基于此,本文从煤田地质系统的干部队伍培训着手,按照调查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高的思路,来构建一套适用于现代煤田地质企业的干部培训绩效评价系统,旨在为我国的煤田地质系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煤矿企业的竞争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拥有一支具有竞争力水平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职工队伍,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JX煤田地质局在发展战略的选取上,选择多产业并举,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因此这就更加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才能够担当这个重任,根据加强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煤田地质局的竞争水平。煤矿干部培训是增强煤田地质系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提升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提升企业自身的工作效率,以及推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就此,干部培训是企业工作的重点方向,也是煤矿企业研究的重点课题,是社会以及时代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提升干部培训绩效对于提升煤田企业竞争力的必要和重要手段。尽管目前我国的煤田地质系统在加强干部队伍培训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而培训效率低、注重培训规模忽视培训质量等问题尤为突出。针对干部培训方面存在的缺陷,本文以发挥引导作用为目的,进一步将先进的培训理念和地质局的培训理念进一步融合,在深入结合自身部门的特点之后同时和基层的地质部门的实际需求进一步结合,提升地质局人才的培训效率。因此本文从当前煤田地质局的现实状况出发,对干部培训绩效问题进行探讨,在构建的培训绩效体系中引入先进的培训理念,使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与该类型企业的干部培训相契合,从而为煤田地质局完善干部培训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研究的内容如下所示:首先对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探讨,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然后,分析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工作的现状。在人力资源培训评价理论基础之上,对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工作展开调查,介绍JX煤田地质局的基本情况及组织机构框架,统计分析该单位的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分析JX煤田地质系统培训工作的状况。其次,对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研究。选择适合该单位的评价模型,即美国柯式四层次培训评价模型,将指标分成四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根据整理文献筛选出一部分二级指标,通过隶属度分析、鉴别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实证方法进行指标筛选,最终确定好该单位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再次,对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进行评价。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给各个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赋予权重,然后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对分析数据结果进行评价分析,阐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是干部培训绩效改进的目标。借鉴国外优秀经验,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对比研究数据结果,提出改进的目标,并相应改进措施。最后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说明研究不足之处及对未来展望。

李娜[8](2016)在《露天矿中爆堆矿岩量计算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露天矿采场测量验收是露天矿中最繁琐,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工作,而爆堆矿岩量计算又是采场测量验收的主要工作内容。目前,随着全球矿业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矿业存在粗放型管理、环保要求更严及无序发展等问题。在全球矿业经济遭遇“寒冬”的情况下,矿山企业如何转“危”为“机”?其首要任务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目前,爆堆预爆量及爆堆采剥量的计算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实方方法来完成,这些传统方法存在很大局限性。如何更加准确快速地完成爆堆矿岩量的计算,一直是困扰露天矿采场测量验收的难题。通过对爆堆矿岩量特点的分析,直接将传统矿岩量的计算方法应用于爆堆矿岩量计算中,会存在计算误差大、计算速度慢及计算不稳定等问题。本文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爆堆矿岩量计算方法,即DTM离散模型法,并详细探讨和深入研究其在爆堆矿岩量计算应用中的可行性及优势。通过对模型的构建原理、构建算法及构建过程的全面客观分析,利用Auto CAD的VBA二次开发平台,实现DTM离散模型的构建。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对DTM离散模型法进行爆堆矿岩量计算原理的具体分析,结合地质分层图,构建了带有矿岩属性的采场DTM离散模型及爆堆DTM离散模型,最终完成爆堆矿石量及岩石量的计算。为了验证利用DTM离散模型法来实现爆堆矿岩量计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论文以四川攀西某矿为例,采用DTM离散模型法进行爆堆矿岩量的计算。同时,采用传统的断面法、实体模型法分别实现爆堆矿岩量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利用DTM离散模型法实现爆堆矿岩量的计算,计算精度较高、计算相对更加稳定且速度较快,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可推广应用于土建及公路的相关生产计算中。

金晓文,陈植华,曾斌,张文慧,史婷婷[9](2013)在《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的初步思考》文中提出岩溶塌陷作为世界上岩溶地区最为普遍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发展、工程建设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岩溶塌陷的发育规律、分布特征、致塌原因、成因机理、勘测技术、防治措施、监测预报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由于岩溶塌陷发生和发展在地表以下而不易察觉和探测,其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多因素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特点,目前统一的、系统的、权威的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及定量预测等理论和认识仍在逐步完善中。本文根据岩溶塌陷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复杂性科学角度探讨了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中的基本科学问题,对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进行了初步思考,在参考借鉴多个相关领域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梳理了定量研究的内容,探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技术思路,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理论体系,推动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进程。

朱志敏,周家云,罗丽萍[10](2012)在《川南鲁班山矿瓦斯地质系统》文中提出鲁班山矿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大型矿山,属于高瓦斯矿。应用瓦斯地质系统理论,对鲁班山矿煤层瓦斯的生成、储集和保存地质条件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煤层埋藏深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变质程度和煤中水份等是影响鲁班山矿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瓦斯灾害预测应注意这些地质因素,尤其要重视各项地质因素的组合效应。

二、西安环境地质系统基本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环境地质系统基本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随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论文选题的科学意义
    1.3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科学问题
    1.4 论文的项目支撑与数据支撑
    1.5 论文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1.8 小结
第2章 地质学随机模型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2.1 随机过程表达原理概述
    2.2 随机模型的分类
        2.2.1 正态分布模型
        2.2.2 高斯分布模型
        2.2.3 泊松分布模型
        2.2.4 自相关与互相关条件下的白噪声与有色噪声模型
        2.2.5 马尔可夫过程/马尔可链模型
        2.2.6 一维随机游走
    2.3 地质时间/空间的随机过程表达原理概述
    2.4 地质随机模型应用分类及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2.5 马尔可夫链在地学中的研究现状
    2.6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法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2.6.1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随机模拟
        2.6.2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2.7 小结
第3章 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3.1 区域地质背景
    3.2 区域构造特征
    3.3 盆地基底及盖层特征
        3.3.1 盆地基底特征
        3.3.2 盆地盖层特征
    3.4 砂岩型铀矿成矿及勘探研究现状
    3.5 盆地砂岩成铀条件与成矿系统
    3.6 盆地沉积相与铀矿赋存的空间关系
        3.6.1 盆地铀成矿沉积相
        3.6.2 盆地铀成矿沉积环境
    3.7 小结
第4章 砂岩型铀矿盆地钻孔测井数据的随机模型研究
    4.1 钻孔测井数据伽玛值与放射性元素品位的相关性
        4.1.1 伽玛值(GR)与铀元素(U)品位的关系
        4.1.2 伽玛值(GR)与镭元素(Ra)品位的关系
        4.1.3 伽玛值(GR)与钍元素(Th)品位的关系
    4.2 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链模型表达
        4.2.1 实例计算
        4.2.2 结果分析
    4.3 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熵分析
        4.3.1 熵的概念
        4.3.2 结果分析
    4.4 砂岩型铀矿地层钻孔测井数据贝叶斯模型分析
        4.4.1 贝叶斯原理分析
        4.4.2 砂岩型铀矿地层钻孔测井数据的伽玛值标准化处理
        4.4.3 结果分析
    4.5 盆地最佳砂泥比分析
    4.6 盆地沉积相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砂岩型铀矿盆地地球化学元素随机模型研究
    5.1 地球化学元素马尔可夫过程模型原理
    5.2 研究区地理环境
    5.3 研究区地质特征
    5.4 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过程的马尔可夫链转移概率模型
        5.4.1 数据组成
        5.4.2 数据预处理
        5.4.3 地球化学元素关联性分析
        5.4.4 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地球化学元素迁移实例计算
    5.5 结果分析
        5.5.1 B、U、V三元素含量分析
        5.5.2 马尔可夫链转移路径结果分析
    5.6 转移路径线束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5.6.1 计算方法
        5.6.2 结果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鄂尔多斯盆地地球化学数据随机模型的地质解释
    6.1 马尔可夫过程的地学依据与地质认识
    6.2 泊松分布模型验证地球化学元素迁移及地质意义
    6.3 马尔可夫链C—K方程转移概率模型分析及成铀地质解释
    6.4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球化学随机模型分析的误差估计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存在问题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城市地质学基础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学科发展
    2.1 城市地质学是以地质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学科
    2.2 城市地质学是地球科学与城市管理学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2.3 城市地质学是需要新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前沿性学科
3 研究对象与内涵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基础研究
        4.1.1 地球表层系统研究
        4.1.2 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4.1.3 功能调节机制研究
    4.2 应用研究
5 结语

(3)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一张图”管理现状研究
        1.2.2 矿产地质信息管理研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引用技术标准规范
        1.4.1 档案管理类参考依据
        1.4.2 地质类参考依据
        1.4.3 数据建库参考依据
        1.4.4 信息化参考依据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一张图”管理的内涵
    2.2 泰州市矿、地信息管理平台分析
        2.2.1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管理模式分析
        2.2.2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数据服务特点
        2.2.3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服务功能特点
    2.3 平台相关技术和方法
        2.3.1 Web GIS技术
        2.3.2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现状分析与数据管理
    3.1 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管理现状分析
        3.1.1 泰州市土地管理现状
        3.1.2 泰州市矿产地质管理现状
        3.1.3 存在问题分析
    3.2 “一张图”地质资料管理规范
        3.2.1 数字化资料的组织命名规范
        3.2.2 地质资料着录标准
        3.2.3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3.2.4 地质资料汇交规则
    3.3 矿产地质数据库组织研究
        3.3.1 地质数据组织模型
        3.3.2 数据库物理设计
        3.3.3 数据库更新模式
        3.3.4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3.4 “一张图”矿地业务数据关联
        3.4.1 “一张图”矿地业务分析
        3.4.2 矿地业务数据关联分析
        3.4.3 数据关联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研究
    4.1 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4.1.1 泰州市“一张图”系统管理现状分析
        4.1.2 矿产地质业务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4.1.3 矿产地质资料管理需求分析
    4.2 矿产地质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架构设计
        4.2.2 系统功能架构
        4.2.3 “一张图”矿产地质业务管理总体设计
    4.3 矿产地质系统功能设计
        4.3.1 矿产地质业务管理功能设计
        4.3.2 地质灾害业务管理功能设计
        4.3.3 地质资料管理功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台实现与验证
    5.1 平台建库流程
        5.1.1 数据库建库思路
        5.1.2 数据库的建库流程
    5.2 平台开发环境配置
    5.3 平台功能实现
        5.3.1 矿产地质业务管理的实现
        5.3.2 地质灾害管理功能的实现
        5.3.3 地质资料管理功能的实现
    5.4 系统测试
        5.4.1 功能测试
        5.4.2 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地质地貌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NDVI数据处理
        2.2.2 ET数据处理
        2.2.3 NPP数据处理
        2.2.4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2.2.5 气象数据处理
        2.2.6 其它数据来源及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趋势分析法
        2.3.2 灰色关联分析
        2.3.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3.4 人类扰动分析
        2.3.5 信息量模型
        2.3.6 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3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分析
    3.1 人口
    3.2 经济
    3.3 土地利用
        3.3.1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3.2 人类扰动分析
        3.3.3 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子系统评价研究
    4.1 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4.1.1 灾前地质灾害
        4.1.2 灾后地质灾害
    4.2 地质灾害主要特征及形成条件
        4.2.1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4.2.2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4.2.3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4.3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
        4.3.2 地质环境稳定性单指标分析
        4.3.3 因子敏感性分析
        4.3.4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子系统时空演化研究
    5.1 气候因子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
        5.1.1 气候因子时空演变分析
        5.1.2 植被覆盖度变化
        5.1.3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变化灰色关联分析
        5.1.4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分析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研究
        5.2.1 水源涵养
        5.2.2 土壤保持
        5.2.3 固碳释氧
        5.2.4 生物多样性维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动态变化研究
    6.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体系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理论框架
        6.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标准化
    6.2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6.2.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权重确定
        6.2.2 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6.3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分析
    6.4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调控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我国西北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科学开采规模决策 ——以伊宁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 矿区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特点及概念提出
    2.1 我国西北矿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特点
    2.2 水资源承载力与矿区可持续发展、保水开采的关系
    2.3 煤炭开采作用下水资源承载力响应机制
    2.4 矿区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和特点
    2.5 矿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界定
    2.6 本章小结
3 采动影响下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2 矿区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分析
    3.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比选
    3.4 采动影响下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
    3.5 本章小结
4 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影响规律分析
    4.1 采动影响下含水层水位变化数值模型建立
    4.2 采高及煤水赋存关系对含水层的影响
    4.3 采动影响下含水层水位变化
    4.4 地表沉陷规律分析
    4.5 隔水层有效性及导水裂隙发育高度判别
    4.6 本章小结
5 矿区水资源承载力量化分析及实例验证
    5.1 隶属函数的确定原则
    5.2 矿区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隶属函数确定
    5.3 影响因子权重计算
    5.4 实例分析及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水资源承载力约束下煤炭科学开采规模决策
    6.1 伊宁矿区概况
    6.2 伊宁矿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6.3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约束下的科学开采规模决策
    6.4 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科学开采规模决策软件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构造-流体-成矿系统自组织临界性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研究现状
        1.2.2 自组织临界性应用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自组织临界性研究相关理论
    2.1 自组织临界性理论
        2.1.1 自组织
        2.1.2 临界性
        2.1.3 自组织临界性
    2.2 元胞自动机
        2.2.1 元胞自动机的定义与构成
        2.2.2 元胞自动机的分类及特征
    2.3 多重分形模型
    2.4 小结
第三章 断裂构造的自组织临界性分析
    3.1 矿床断裂构造的分形性
    3.2 地震断裂带形成过程的自组织临界性分析
        3.2.1 Olami-Feder-Christensen(OFC)地震模型
        3.2.2 地震断裂带形成的自组织临界性模拟
    3.3 小结
第四章 流体上升运移及脉体形成自组织临界性分析
    4.1 流体上升运移机制
    4.2 流体上升及脉体形成数值模型
        4.2.1 构造-流体耦合作用断裂演化机制
        4.2.2 流体上升运移与捕获
    4.3 流体上升及脉体形成过程
    4.4 脉体空间分布特性
        4.4.1 周长-面积分形模型
        4.4.2 个数-面积分形模型
        4.4.3 脉体空间分布分析
    4.5 流体上升运移及脉体形成自组织临界性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自组织临界性模拟分析
    5.1 断层阀成矿动力学机制
        5.1.1 断层带流体压力演化动力学机制
        5.1.2 断层阀成矿模式
    5.2 构造-流体耦合作用下成矿过程数值模型
    5.3 流体压力突变诱发矿物沉淀
        5.3.1 压力突变诱发的矿物沉淀过程
        5.3.2 成矿物质富集程度与空间相关性分析
    5.4 不同溶解度对成矿的影响
    5.5 构造-流体-成矿系统自组织临界性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和贡献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工作现状分析
    2.1 人力资源培训评价理论基础
        2.1.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2.1.2 成人学习理论
        2.1.3 学习型组织理论
        2.1.4 绩效评价理论
    2.2 JX煤田地质局概况
        2.2.1 JX煤田地质局基本介绍
        2.2.2 JX煤田地质局组织结构
    2.3 JX煤田地质系统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2.4 JX煤田地质系统培训工作状况
        2.4.1 机关干部参加培训情况
        2.4.2 培训的时间及途径
3 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目标
        3.1.1 培训总目标
        3.1.2 培训综合素质目标
    3.2 JX煤田地质干部培训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基础
        3.2.1 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
        3.2.2 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3.2.3 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评价模型的选择
    3.3 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3.3.1 干部培训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流程
        3.3.2 干部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4 干部培训绩效测评问卷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3.4.1 干部培训绩效测评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3.4.2 干部培训绩效测评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
    3.5 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4 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评价研究
    4.1 资料采集
    4.2 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计算原理与步骤
        4.2.2 基于改进AHP法权重的确定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JX煤田地质干部培训绩效评价
        4.3.1 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4.3.2 确定各个因素集的权重
        4.3.3 确定评价等级
        4.3.4 确定模糊评价矩阵及其评价模型
        4.3.5 数据结果分析
    4.4 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4.1 培训时间安排过于紧张
        4.4.2 培训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4.4.3 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化
        4.4.4 培训观念落后
        4.4.5 培训经费不够
5 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改进目标
    5.1 经验借鉴
        5.1.1 英国
        5.1.2 美国
        5.1.3 日本
    5.2 干部培训绩效改进目标
        5.2.1 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
        5.2.2 培训目标和理念先进明确
        5.2.3 课程内容针对性强
        5.2.4 培训方式多样化
        5.2.5 评估方式导向化
    5.3 干部培训改进措施
        5.3.1 转变培训观念
        5.3.2 明确员工需求
        5.3.3 建立合理的培训目标
        5.3.4 加强培训经费投入
        5.3.5 强化培训资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露天矿中爆堆矿岩量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岩量计算方法的综述
        1.2.2 相关软件开发平台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传统方法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分析
    2.1 爆堆矿岩量计算的特点分析
    2.2 传统方法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2.2.1 传统方法在爆堆矿岩量计算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分析
        2.2.2 DTM离散模型法的提出及其优势
3 DTM模型的构建
    3.1 DTM模型的构建方法选择
    3.2 DTM模型法程序的编制及改进
        3.2.1 逐点插入法源程序的编制
        3.2.2 源程序的解读及实现
        3.2.3 源程序的改进
    3.3 带约束DTM模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4 DTM离散模型的构建及爆堆矿岩量的计算
    4.1 DTM离散模型的构建原理
    4.2 DTM离散模型的构建算法
        4.2.1 判断三角面中所包含的2D Block
        4.2.2 计算2D Block中心点高程
        4.2.3 数据存储及显示
    4.3 DTM离散模型法计算爆堆矿岩量的原理
    4.4 DTM离散模型法实现爆堆矿岩量计算的过程
        4.4.1 构建采场现状图及分层图中矿体的离散模型
        4.4.2 构建爆堆DTM离散模型
        4.4.3 爆堆矿岩量的计算及计算结果存储
        4.4.4 计算结果的显示
    4.5 本章小结
5 实例应用分析
    5.1 四川攀西某矿工程概况
    5.2 模型构建的主要数据结构分析
    5.3 矿区DTM离散模型的建立及爆堆矿岩量的计算
        5.3.1 爆堆DTM离散模型的构筑过程及实现
        5.3.2 爆堆矿岩量计算的实现过程分析
    5.4 与传统方法对比分析
    5.5 适用范围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Ⅱ 逐点插入法构建DTM的源程序
致谢

(9)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的初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岩溶塌陷机理研究的简要回顾
2 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
    2.1 地质体的复杂性
    2.2 地质作用的复杂性
    2.3 演化进程的复杂性
    2.4 时空结构的复杂性
3 定量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基础研究:单致塌力效应及多致塌力耦合
        3.1.2 实例验证:岩溶塌陷实例成因的定量分析
        3.1.3 成果转化:岩溶塌陷机理在岩溶塌陷勘测、防治、监测中的应用
    3.2 研究方法
        3.2.1 数学解析法
        3.2.2 室内实验
        3.2.3 现场监测
        3.2.4 数值模拟
4 定量研究技术与思路
    4.1 研究技术
        4.1.1 连续介质力学分析技术
        4.1.2 非连续介质力学分析技术
        4.1.3 连续-非连续介质力学分析技术
    4.2 研究思路
        4.2.1 研究阶段
        4.2.2 研究路线
5 总结与展望

(10)川南鲁班山矿瓦斯地质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煤层及瓦斯的生成
    2.1 煤层
    2.2 煤层的埋藏与生气史
    2.3 煤层瓦斯含量和组分
3 瓦斯的储集与保存
    3.1 瓦斯的储集
    3.2 瓦斯的保存
4 讨论与结论

四、西安环境地质系统基本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随机模型研究[D]. 王桔. 吉林大学, 2020(03)
  • [2]城市地质学基础理论探讨[J]. 林良俊,马震,郭旭,Zhenya Zhang,李亚民. 中国地质, 2020(06)
  • [3]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D]. 吴雪枫.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D]. 李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我国西北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科学开采规模决策 ——以伊宁矿区为例[D]. 池明波.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6]构造-流体-成矿系统自组织临界性模拟研究[D]. 熊义辉.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7]JX煤田地质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评价研究[D]. 帅蓓. 江西财经大学, 2018(12)
  • [8]露天矿中爆堆矿岩量计算方法的研究[D]. 李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9]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的初步思考[J]. 金晓文,陈植华,曾斌,张文慧,史婷婷. 中国岩溶, 2013(04)
  • [10]川南鲁班山矿瓦斯地质系统[J]. 朱志敏,周家云,罗丽萍.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1)

标签:;  ;  ;  ;  ;  

西安环境地质系统基本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