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间化合物ErFe_(12-x)Mn_x的结构和磁性

金属间化合物ErFe_(12-x)Mn_x的结构和磁性

一、金属间化合物ErFe_(12-x)Mn_x的结构和磁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21)在《反钙钛矿结构铁基氮化物(Cu,In,Zn)NFe3的制备及磁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元金属氮化物ANM3作为金属间充型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物理性质和潜在的功能应用属性,从上个世纪开始就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了材料领域研究的新热点。本论文选取反钙钛矿结构铁基三元氮化物(Cu,In,Zn)NFe3为研究对象,对这个体系化合物的实验室制备过程、表面形貌、结构类型和磁性能之间的关联以及发生在磁相变温度附近磁性行为的内在物理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利用不同化学元素取代母体材料γ’-Fe4N中磁性铁原子的方式,调节样品晶胞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以试图改变其晶体结构和实现功能优化。本论文中所包含的铁基三元氮化物(Cu,In,Zn)NFe3的实验研究阶段性成果,为探索和利用此类氮化物新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获得的主要成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固-气反应法成功制备了 CuxNFe4-x(0.1≤x≤0.5)系列样品,XRD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物相检测结果均表现为反钙钛矿立方晶体结构相。随着系列样品中Cu原子掺杂量的改变,衍射峰的位置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说明Cu原子已经成功取代Fe原子进入到晶格内并使得材料的晶格常数变小,晶胞发生收缩。Cu原子能够成功掺杂母体材料γ’-Fe4N并部分进入其晶格内,取代位于晶胞顶点位置的磁性Fe原子,并且CuxNFe4-x的掺杂极限为x≤ 0.5。通过对高掺样品Cu0.5NFe3.5的低温磁性测量,其结果表明使用Cu原子进行掺杂能够降低母体材料γ’-Fe4N的居里温度,Cu0.5NFe3.5样品的磁相变温度向室温附近移动。在外加磁场恒定为100 Oe时测量获得Cu0.5NFe3.5样品的ZFC曲线,显示样品在350 K温度附近发生了磁相变而且系统仍然处于铁磁基态。CuxNFe4-x系列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值会对掺杂量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掺杂量x的值越大,其值反而越小,样品矫顽力值也表现出同样规律。CuxNFe4-x系列样品的磁导率会随掺杂量x的增加逐渐增大,并且Cu0.5NFe3.5样品在100 kHz的测试频率下的磁导率实部可以达到μ’=11.8。与此同时,总的磁损耗Pcv却随掺杂量x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随着Cu原子掺杂量x的逐渐增加,CuxNFe4-x材料在直流偏置场中磁导率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优化。2.通过使用非磁性In原子取代母体材料γ’-Fe4N中的磁性Fe原子成功制备了InxNFe4-x系列样品,其掺杂极限为x=0.8。当In原子进入晶格并取代位于晶胞顶点位置的Fe原子后,样品仍保持着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类型,具有的空间群为Pm3m。XRD测试结果显示所有的衍射峰会随着In原子掺杂量x的增加而逐渐较小幅度的向低角度偏移,这也说明In原子已经进入到晶格内并使得材料的晶格常数发生了变化。在该体系中,晶格常数a的值会受掺杂量的不同影响而发生波动,并在掺杂量x达到0.8后基本保持不变,这也间接表明了 In原子掺杂母体材料γ’-Fe4N的溶解度。通过对InxNFe4-x系列样品低温磁性能的测量,结果表明其磁相变温度和掺杂量之间有着强关联性,并且高掺杂量样品In0.8NFe3.2的居里温度要低于室温。InxNFe4-x系列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值也会与其铁原子含量表现出正相关,样品在低温区会出现逐渐加强的自旋冻结行为,并且系统逐渐呈现自旋玻璃态。通过对高掺样品In0.6NFe3.4的磁性测量与实验结果分析,验证了该系统中存在的自旋玻璃态行为,并获得相关参数(T0=73 K,zv=5.51和τ0=4.26×10-11 s)。系统中出现的自旋玻璃态行为可能是由于In原子掺杂占据顶点位置引起混合原子无序导致,或者是系统中铁磁和反铁磁作用之间的相互竞争而引起的。3.对于通过固-气反应法成功制备的ZnNFe3样品,非磁性Zn原子与Cu和In原子一样取代γ’-Fe4N晶胞顶点位置的磁性Fe原子,形成具有空间群为Pm3m(编号:221)的立方晶体结构相。ZnNFe3样品在5 um和10 um标度下的微观显微扫描电镜表明样品颗粒分布均匀,排布较为紧密,颗粒的尺寸均分布在0.5~1 um。分别在5 K、300 K和350 K下加外磁场对ZnNFe3样品进行等温磁性测量,获得的磁滞回线表明其饱和磁化强度值(Ms)在5 K时约为108.3 emu/g。在300 K(室温)时测量获得的磁滞回线没有表现出完全的线性,表明此时的磁系统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弱铁磁性。当测试温度达到350 K时,直线型的磁滞回线表明样品此时已经完全进入顺磁性状态。母体材料γ’-Fe4N在室温下会具有很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值(Ms~210 emu/g),但是这种材料在室温下的矫顽力值却较低(Hc~20 Oe)。ZnNFe3样品的磁性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表现出由掺杂原子Zn原子引起的磁性贡献度的改变。ZnNFe3样品相比于母体材料γ’-Fe4N,具有更低的磁相变温度、饱和磁化强度值和矫顽力值。通过对样品磁性临界行为和电子自旋共振谱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ZnNFe3样品中的铁磁性阻挫来源于晶格上的空位导致的磁无序和不同化学键间的短程铁磁相互作用。通过分析ZnNFe3样品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二级相变过程会发生在该系统中。并且当外加磁场的变化范围达到ΔH=50kOe时,系统的磁熵变值(-ΔSM)可达到2.2984 J/kg K,甚至相对制冷能力(RCP)值可达247.0671 J/kg,接近传统磁制冷材料(Gd)的47%。

刘宇佳[2](2021)在《离子取代M型锶铁氧体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M型锶铁氧体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铁磁氧化物,由于其较低的生产成本、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大的磁晶各向异性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长期研究的热门领域。锶铁氧体由于其磁性能不如一些稀土永磁材料,因此限制了其应用的领域。近年来,为了改善锶铁氧体的磁性能,学者们通过与其他材料复合、改变其化学组成、优化合成方法等手段来实现改性,其中离子取代的方法较容易改善磁性能,因此成为研究的主流。本文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研究了Sm/Gd-Cr、Sm/Gd-Mn离子取代的M型锶铁氧体。采用XRD、FT-IR、SEM和VSM等测试手段,对合成样品的晶格参数和结构特征、微观形貌和磁性能等进行分析,取得了如下的结果:(1)Sm-Cr离子等量共取代Sr1-xSmxFe12-xCrxO19(x=0,0.03,0.06,0.09,0.12):Ms和Mr在未掺杂时有最大值,当x=0.06时出现最小值,分别下降了6.12%、6.15%。矫顽力在取代量为x=0.06时出现最大值,与未掺杂的相比提高了40.83%。(2)Gd-Cr离子等量共取代Sr1-xGdxFe12-xCrxO19(x=0,0.03,0.06,0.09,0.12):Ms和Mr在x=0时有最大值,在x=0.09时出现最小值,分别下降了9.6%、10.32%。矫顽力在取代量为x=0.09时出现最大值,与未掺杂的相比提高了42.07%。(3)Sm-Mn离子等量共取代Sr1-xSmxFe12-xMnxO19(x=0,0.03,0.06,0.09,0.12):Ms和Mr在未掺杂时有最小值,在x=0.09时出现最大值,分别提高了3.48%、3.12%。矫顽力在取代量为x=0.06时出现最大值,与未掺杂的相比提高了51.75%。(4)Gd-Mn离子等量共取代Sr1-xGdxFe12-xMnxO19(x=0,0.03,0.06,0.09,0.12):Ms和Mr在未掺杂时有最小值,在x=0.09时Ms和Mr出现最大值,分别提高了9.99%、8.85%。矫顽力在取代量为x=0.06时出现最大值,与未掺杂的相比提高了52.41%。

宋玉柱[3](2021)在《金属基磁性化合物负热膨胀调控及机理》文中认为固体加热时由热膨胀引起的微小形状变化可能会降低其优良性能,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对材料、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负热膨胀(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NTE)以其补偿和控制正热膨胀(Positive Thermal Expansion,PTE)的独特优势,在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关于负热膨胀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97年磁性因瓦合金的发现,由于磁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磁性负热膨胀化合物的研究,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了,但科学家们对负热膨胀研究的兴趣一直未减。本论文以金属基磁性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原位变温度场和变磁场下的中子衍射、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全散射和原子对分布函数、小角中子散射、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宏观磁性测试等方法,探索磁性负热膨胀新化合物、揭示磁性负热膨胀机理和发展磁性负热膨胀调控方法。本论文在磁有序-无序转变金属基化合物中发现三种新型的负热膨胀体系,包括铁磁-顺磁转变型的(Zr,Nb)Fe2、亚铁磁-顺磁转变型的Tb(Co,Fe)2和反铁磁-顺磁转变型的Mn3Ge体系。以(Zr,Nb)Fe2立方铁磁性化合物为例,提出了一种通过调节磁交换作用将常见的正热膨胀转变为罕见的负热膨胀的化学改性策略。此外,在Zr0.8Nb0.2Fe2(α1=1.4 × 10-6 K-1,3~470 K)中得到各向同性的零热膨胀,其零热膨胀温区甚至比经典的Fe0.64Ni0.36因瓦合金更宽。在Tb(Co,Fe)2中Tb磁矩减少诱导的自发磁致伸缩与正常晶格膨胀之间的平衡,形成了较宽温度范围(123~307 K)的零热膨胀特性。在具有简单结构的Mn3Ge反铁磁性化合物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负热膨胀体系(α1=-7.58 × 10-6 K-1,297~374 K)。通过与同构型正热膨胀化合物Mn3Sn相比较,揭示了Mn3Ge的负热膨胀源于Mn原子磁矩减少导致Mn-Mn原子间距的缩小,诱导晶胞在ab平面上收缩,进而产生负热膨胀性质。上面所述三种磁有序-无序转变诱导负热膨胀为常规的磁体积效应,本文首次发现了一种非常规的磁体积效应,其是由固有磁矩减少造成的,在磁转变过程中自旋排列的方向(有序度)几乎不变。它可以诱导端际成分ScFe2和TiFe2的正热膨胀转变为固溶体(Sc1-xTix)Fe2 中的负热膨胀(x=0.6,αv=-28.36 × 10-6 K-1,125~205 K)。中子衍射直接实验证据和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Fe(2a)位置固有原子磁矩的减小导致铁磁-铁磁转变,这对热膨胀负的贡献比传统的磁体积效应强。此外,在Sc0.55Ti0.45Fe2(10~250 K)中发现了有趣的零热膨胀性能。报道了一种通过磁相共存调控(Hf1-xNbx)Fe2磁性合金负热膨胀的方法。直接的实验证据表明,磁体积效应是铁磁相负热膨胀的起源,而顺磁相对应的是常见的正热膨胀。特别是,通过调整(Hf1-xNbx)Fe2中Nb的化学取代量,负热膨胀铁磁和正热膨胀顺磁相共存可以使大的负热膨胀(x=0.05,αv=-23.13 × 10-6 K-1,323~398K)调控到相对较低的热膨胀(x=0.15,αv=-8.28×10-6K-1,173~323 K)。除了常见的化学替代法,本论文发现通过外加磁场不仅可以增强La(Fe11.5Al1.5)的负热膨胀性能,同时还可以诱导超磁致伸缩现象。La(Fe11.5Al1.5)的超磁致伸缩(λ=2527ppm)来源于磁场驱动的倾斜磁结构的自旋矩旋转。当铁磁分量增强时,晶格被大大拉长,这是自旋-晶格耦合的直接证据。有趣的是,由于这种自旋-晶格耦合,磁场诱导了一个强的负热膨胀(α1=-14.01 × 10-6 K-1)。此外,隐藏的短程铁磁有序的出现使得La(Fe11.5Al1.5)的负热膨胀温度范围变宽。本论文发现了多种磁性负热膨胀新体系,通过化学替代法调控得到多种性能优异的零热膨胀化合物。借助先进的大科学装置研究了磁有序-无序转变和固有磁矩减少诱导的负热膨胀机制,其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的磁性转变,如铁磁-顺磁、亚铁磁-顺磁、反铁磁-顺磁、铁磁-铁磁、Canting-顺磁和短程磁有序转变。发展了磁相共存和原位外加磁场调控磁性负热膨胀化合物的新方法。本论文有利于深入揭示磁性负热膨胀复杂机理、开发设计负热膨胀新化合物并推进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康熙[4](2020)在《基于Ag29团簇及其衍生团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纳米团簇是介于离散态金属原子和等离子金属颗粒之间的过渡物质。纳米团簇具有精确的晶体结构,也被称为超小尺寸金属纳米颗粒。基于其本身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手性、磁性、光学性、电化学性等),纳米团簇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外,金属纳米团簇的精确结构可以为研究纳米颗粒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完美的平台,因此结构可控,性能优异的纳米团簇材料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前景。纳米团簇材料是一类模板化材料,即不同模板团簇之间的性质差异较大,但对于某一特定模板的团簇可以进行结构和性能的精确控制,且得到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其他团簇模板所采用。在过去的团簇研究中,Au25和Ag44是最常见的团簇研究模板;但是由于这两类团簇的光学性质和稳定性的不足对其实际应用有着较大的限制,团簇研究者希望找到一个新的团簇模型分子。本课题提出并发展了一个新的团簇模型分子:Ag29纳米团簇。本课题对Ag29团簇及其衍生团簇的研究已遍及团簇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合成调控、结构调控、性质调控、以及应用探索。Ag29纳米团簇的合成条件温和,合成产率高、稳定性强,并且有着优异的荧光性能,是极具实际应用价值的金属纳米团簇材料。在本论文中,采用Ag29为团簇研究模板,实现了多个方面的调控,包括:(1)合成调控;(2)结构调控;(3)性能调控;(4)应用调控。主要内容如下:1.M29(SR)18(PPh3)4系列团簇的可控合成、结构调控、以及原子级别的构性关系:(1)采用配体交换的方法,利用1-巯基金刚烷(HS-Adm)和三苯基膦(PPh3)配体与Pt1Ag24(SPh Me2)18团簇进行配体取代反应,得到了全新的Pt1Ag28(S-Adm)18(PPh3)4团簇。通过单晶衍射仪解析了Pt1Ag28团簇的晶体结构。首次发现了合金纳米团簇中的面心立方结构。此外,相对于Pt1Ag24,Pt1Ag28团簇体现了50倍的荧光提升。超快电子动力学分析解释了团簇荧光提升的机理。这个工作实现了不同簇合物之间的结构转化以及荧光性能的大幅提升,为荧光团簇的合成制备奠定了基础。(2)通过原位合成、定位金属交换、以及强制金属交换的策略制备出21个单分散的M29(S-Adm)18(PPh3)4(M=Ag/Cu/Au/Pt/Pd)纳米团簇。采用电喷雾质谱测试对每个产物的纯度以及价态进行了表征。单晶衍射结果对这些M29团簇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解析。荧光测试对比了所有产物之间的性能差别。这项工作完成了对团簇从单金属到四金属的精确结构调控,构建了M29(S-Adm)18(PPh3)4团簇材料库。更有意义的是,由于在此团簇材料库中每一个团簇个体的单分散性,团簇精确的构性关系得以研究。这个工作所提出的合金纳米团簇合成方法学不仅为制备具有尺寸单分散的多金属合金纳米团簇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为从原子层面精确研究纳米颗粒中金属间协同效应奠定了基础。(3)采用配体交换的方法,通过环己硫醇与面心立方构型的Pt1Ag28(S-Adm)18(PPh3)4团簇反应,得到正二十面体构型的Pt1Ag28(S-c-C6H11)18(PPh3)4团簇。构型转换的反过程也可以通过加入金刚烷硫醇完成。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质谱、以及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的原位分析对构型转换过程进行了监测,发现团簇的面心立方构型到正二十面体构型的转换分为两个步骤:(1)配体交换导致团簇外围结构转变;(2)团簇外围结构转变引起内核扭曲。由于结构转变,团簇的物化性质也随之改变。从面心立方Pt1Ag28到正二十面Pt1Ag28转变过程中,团簇发光位置从672nm红移到720nm,HOMO-LUMO能极差从1.86e V缩减到1.74e V。这个工作首次报道了具有不同构型的团簇同分异构体,为精确研究团簇构型转变机理以及构性关系提供了基础。(4)通过配体替换的方法,以M29(SR)18(PR’3)4团簇为模板,完成了对团簇顶点磷配体的调控。通过质谱、荧光测试、紫外吸收测试以及单晶衍射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精确表征。结合之前工作中对内核金属以及外围硫醇配体的控制,实现了对M29(SR)18(PR’3)4团簇结构的多方位掌控。从性能上综合探索了M29团簇结构与荧光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调控团簇各个位点的元素,制备出M29团簇体系中的最强荧光团簇。这个工作丰富了M29体系,为精确研究团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完美的模板。2.Pt1Ag28(SR)18(PPh3)4衍生团簇的制备与表征:(1)采用“嫁接生长”的方法,对Pt1Ag28(S-Adm)18(PPh3)4团簇的表面结构进行调控,最终得到Pt1Ag31(SR)16(DPPM)3Cl3。经过质谱、单晶衍射仪、荧光以及紫外吸收测试等手段,对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对比发现Pt1Ag28(S-Adm)18(PPh3)4 Ag2(DPPM)Cl2之间的反应使团簇尺寸增长。团簇表面结构的“嫁接”对团簇外围结构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对团簇内核结构产生了间接影响,使面心立方Pt1Ag12内核的构型转变为正二十面体构型。在Pt1Ag31团簇的晶胞中发现了互相对称的两种手性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在晶胞中发生自组装,即A类平面(左旋异构体)#B类平面(右旋异构体)#A类平面(左旋异构体)#B类平面(右旋异构体)。Pt1Ag31团簇的荧光量子产率为29.3%,其荧光强度是Pt1Ag28前驱体的6倍。这个工作首次提出了“团簇嫁接生长”的方法,为可控合成新型纳米团簇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2)通过团簇合成过程中的配体调控,得到共结晶的Pt1Ag28(SR)20和Pt1Ag28(SR)18(HO-SR)2纳米团簇。质谱表征了团簇的共结晶现象,并进一步验证了团簇表面羟基官能团的存在。单晶衍射仪以及电子顺磁共振解析了晶体结构信息,揭示了团簇中的硫元素自变价:硫元素从硫醇中的“-2”价自调节成了羟基化硫醇中的“-1”价。这是首次发现硫元素以“S-1”的形式独立存在。由于两个Pt1Ag28纳米团簇具有不同的配体构成,即Pt1Ag28(SR)20中仅存在“SR”而Pt1Ag28(SR)18(HO-SR)2中存在“SR”以及“HO-SR”。尽管两个团簇具有同样的二十面体Pt1Ag12内核,它们体现出截然不同的壳层结构。该工作首次揭示了硫的特殊价态的存在形式,对团簇表面化学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3.基于Ag29(SSR)12(PPh3)4团簇的性能和结构调控:(1)在Ag29(SSR)12(PPh3)4团簇的DMF溶液中加入游离态的PPh3可以抑制团簇表面PPh3配体的解离再吸附,从而实现荧光性能调控的目的。荧光监测发现,由于PPh3的加入,团簇的荧光出现了13倍的增强,最终荧光量子产率为11.7%。相比之下,Pt1Ag28(S-Adm)18(PPh3)4团簇由于表面配体不解离,所以在上述过程中荧光保持不变。这个新的团簇聚集发光机理在团簇的温控荧光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新的团簇聚集发光机理为:抑制团簇表面配体的解离-吸附过程,减少配体在团簇表面的解离耗能,从而增强团簇荧光强度。这个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团簇发光机制,与之前报道的团簇聚集发光现象完全不同,为之后荧光团簇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选择。(2)通过金属掺杂的方法,实现了从单金属Ag29(SSR)12(PPh3)4到双金属Ag17Cu12(SSR)12(PPh3)4再到三金属Au1Ag16Cu12(SSR)12(PPh3)4团簇的控制合成。双金属Ag17Cu12和三金属Au1Ag16Cu12团簇的晶体结构也得到解析。温控实验发现最终制备的三金属Au1Ag16Cu12团簇在175oC下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分析不同M29团簇的XPS,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分析结果,证明了团簇稳定性的提升是由于团簇自由价电子从外围到内核的集中造成的。此外,三金属Au1Ag16Cu12团簇可作为高效催化剂在高温下催化多组分偶联反应的进行,将过去需要5个小时的反应优化为仅需3分钟。这个工作提出了一种通过将自由价电子集中到团簇内核的策略来增强金属纳米团簇的热稳定性,为以后制备超强稳定性的团簇材料提供了实验基础。4.Ag29(SSR)12(PPh3)4团簇的自组装调控以及应用探索:(1)基于Ag29(SSR)12(PPh3)4与Cs+之间的亲和反应,报道了首个Cs+吸附团簇表面的晶体结构,团簇分子式为Cs3Ag29(SSR)12(DMF)x。Ag29(SSR)12(PPh3)4对Cs+的吸附使团簇表面的PPh3配体充分解离,使最终团簇中无PPh3的存在。Cs+在团簇表面的吸附不仅显着改变了团簇的几何构型,还使团簇在晶胞中呈现出一维线性自组装。Cs3Ag29(SSR)12(DMF)x团簇组装体在溶液状态或晶体状态下呈现不同的光学性质。这个工作对理解Cs+诱导的纳米团簇构型转换以及Cs+诱导的团簇间自组装具有重要意义。(2)通过引入Cs+进入Ag29(SSR)12团簇分子,再通过调控Cs+与溶剂分子的比例与组成,得到维度可调的三种自组装产物:一维纳米线Cs@Ag29(SSR)12(DMF)x、二维平面Cs@Ag29(SSR)12(NMP)x、以及三维结构体Cs@Ag29(SSR)12(TMS)x。单晶衍射解析发现,在晶胞中,Ag29(SSR)12(PPh3)4可视作零维纳米团簇点。在Cs+离子存在的情况下,Ag29(SSR)12团簇分子在不同含氧溶剂中自组装成不同维度的纳米结构。Ag29(SSR)12结构的分级组装不仅发生在团簇的晶胞中,也存在于团簇的无定形态固体中。通过质谱、荧光测试、核磁测试以及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发现Ag29团簇聚集体由于不同的表面结构和团簇组装模式,在溶液状态和结晶状态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光学性质和气体吸附性能。在所有的Ag29团簇聚集体中,二维平面Cs@Ag29(SSR)12(NMP)x展现了最大的比表面积,具有最大的气体吸附能力。这个工作通过简单调控纳米团簇表面的溶剂吸附分子实现了团簇单元之间的多维自组装,对合成功能化团簇组装材料具有指导意义。(3)在溶剂化Na+的存在下,Ag29(SSR)12(PPh3)4团簇自组装形成胶束,团簇的油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为团簇的生物应用奠定了基础。含氧溶剂(NMP或DMF)与Na+离子水合作用促进生成[Na1(NMP)5]+或[Na3(DMF)12]3+溶剂合离子,进一步促使Ag29(SSR)12(PPh3)4团簇在水相中自组装成团簇胶束。晶体结构解析证明胶束的基本单元为[Ag29(SSR)12(PPh3)4]3-[Na1(NMP)5]3+和[Ag29(SSR)12(PPh3)4]3-[Na3(DMF)12]3+。DLS粒径测试以及HAADF-STEM球差电镜测试从原位观察了团簇胶束的形成、生长、与稳定的过程。由于[Ag29(SSR)12(PPh3)4]3-[Na1(NMP)5]3+团簇胶束良好的水溶性以及在水相中的稳定性,团簇胶束可以被应用于细胞标记。无论是在细胞常规成像还是在细胞超分辨成像中,[Ag29(SSR)12(PPh3)4]3-[Na1(NMP)5]3+团簇胶束均对细胞溶酶体表现出特异性的选择标记。此外,团簇胶束化策略的普遍适用性也得以证明。这个工作展示了一种方便快捷且高效的团簇基生物相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案,为结构精确团簇材料的广泛生物应用奠定了基础。

施耐克[5](2021)在《新型框架结构负热膨胀化合物合成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负热膨胀(NTE)是一种反常的热学行为,它与声子、电荷和晶体结构之间的耦合作用息息相关。研究NTE化合物不仅能够促进人们对物质热膨胀本质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推进其在热膨胀调控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具有框架结构的新型NTE材料,涉及普鲁士蓝类似物和氧化物,从晶体结构及晶格动力学角度对其热膨胀及机理进行探究。得到NTE化合物MFe(CN)6(M=Fe,In,Sc,Ru),Cu2P2O7和α-Cu2V2O7,并在氧化物Cu2P2O7和α-Cu2V2O7体系中,通过化学替代的方法,成功对其热膨胀进行调控。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普鲁士蓝类似物MFe(CN)6(M=Fe,In,Sc,Ru),它们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均表现出NTE。选取具有完美立方形貌的FeFe(CN)6样品进行了 NTE机理的研究。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SXRD)、X射线对分布函数(PDF)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的综合分析,阐明了 FeFe(CN)6的NTE机理。通过EXAFS测得的Fe-C和Fe-N的“真实”键长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SXRD测得的“表观”键长随温度升高而收缩,这表明Fe-C和Fe-N存在横向振动。通过计算原子均方相对位移(MSRDs)证实了 N原子的横向振动主导了 FeFe(CN)6的NTE行为。这些结果直接证明了C和N原子的横向振动是普鲁士蓝类似物产生NTE的关键因素。本文发现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且价格低廉的NTE氧化物Cu2P2O7。Cu2P2O7在空气中化学性能稳定,不易吸水,在氧化物中表现出最强的NTE(αv~-27.69× 1 0-6 K-1,5K-375K)。采用高分辨 SXRD、中子粉末衍射(NPD)、PDF、EXAFS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复杂的NTE机理。直接的实验证据表明,刚性的PO4和准刚性的CuO5多面体的耦合扭摆和旋转是引起Cu2P2O7中NTE的内在原因,而Cu2P2O7中多面体的偶合摆动主要是由连接相邻的两个PO4多面体的O1原子和连接PO4和CuO5多面体的O4原子的横向振动驱动的。375K左右,Cu2P2O7发生α→β相变,相变后的β-Cu2P2O7中,氧原子的横向振动被严重限制,NTE消失。此外,也通过实验验证了新型NTE材料Cu2P2O7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化学替代的方法能有效地调控Cu2P2O7的热膨胀。当用Zn替代Cu时,随着Zn含量的增加,NTE和NTE工作温区都被抑制。样品Cu0.5Zn1.5P2O7(αv~-2.78 × 10-6 K-1,100-225K)接近零热膨胀。当用V替代P时,NTE温区扩大到更高的温度范围,特别是在化合物Cu2PVO7中,NTE的温度范围比Cu2P2O7提高了 273K,且能同时保持较大的NTE,在100-648K的温度范围内 αv~-26 × 10-6 K-1。另一成分点 Cu2P0.5V1.5O7在 100-750K 均呈现出 NTE。O原子与V原子的横向振动导致多面体的耦合摆动,从而导致NTE。而在NTE温度范围内,化学键的离子性较强,有利于多面体内发生变形,以配合多面体之间的耦合摆动。化学替代调控热膨胀性能的方法被用于α-Cu2-xZnxV2O7(x=0,0.1,0.2)固溶体中,通过增加Zn2+的含量,成功地将体积热膨胀系数从-10.19×10-6 K-1调至-1.58×10-6 K-1零热膨胀。在α-Cu2V2O7中,与V键合的O的横向振动是导致bc平面收缩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α-Cu2V2O7的体积NTE。Zn2+的引入使晶体结构更致密,从而压缩了横向振动的空间,导致α-Cu1.8Zn0.2V2O7产生优异的零热膨胀。本文提出了在各向异性框架结构材料中实现零热膨胀的有效方法。

程战[6](2020)在《Sn钎料中化合物物性计算研究》文中认为Sn钎料是目前电子封装行业应用最广泛的封装材料,对电子产品性能影响显着。化合物在Sn钎料及钎焊接头中广泛存在,可以起到改善钎料性能和提高接头强度的作用。由于纯净化合物单晶体试样难制备、性能存在各向异性导致准确测量困难等原因,绝大多数尚无准确的性能数据,严重阻碍了钎料的设计开发。目前钎料研发模式主要依靠研究者个人经验和大量重复性实验,该方法成本高、精确度差、研发周期长。借鉴“材料基因组计划”的理念,采用材料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化合物性能进行理论计算与验证,该工作对钎料基础数据积累、优化钎料设计、提升接头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以Sn钎料和连接界面中的金属单质和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开展性能理论计算研究,最终建立了化合物结构稳定性、合金化能力的相对关系,以及单质和化合物电极电位的大小关系,得到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能参数。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一致,并获得一些实验上难以获得的性能参数,主要结论如下:二元Sn钎料中Cu6Sn5稳定性最好,AuSn合金化能力最强,在钎料中最先生成;多元Sn钎料中CoSn稳定性最好,Ni3Sn2合金化能力最强,最先生成;连接界面中FeSn结构稳定性最好,AuSn4合金化能力最强,在连接界面中最先生成。随着Sn含量增加,Co-Sn和Ni-Sn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降低,Co-Sn化合物的合金化能力降低,随着Zn含量增加,Ag-Zn和Cu-Zn化合物结的构稳定性和合金化能力降低,越不易生成。通过构建AgZn3超晶胞模型,实现了对AgZn3性能的计算,计算了单质和化合物的力学性能参数。Zn、CoSn和FeSn2为脆性材料,其他单质与化合物为塑性材料;AuSn、AuSn2和CuZn具有强烈的弹性各向异性,容易诱发微裂纹,降低钎料力学强度。随着Sn含量增加,Co-Sn和Ni-Sn化合物的体积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硬度均降低,Co-Sn化合物的弹塑性提高,Ni-Sn化合物的弹性各向异性指数增加;随着Zn含量增加,Ag-Zn化合物的体积模量和弹性各向异性指数降低;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Ag-Zn和Cu-Zn化合物,Cu-Zn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合金化能力和体积模量高于Ag-Zn化合物。通过计算单质与化合物的电子态密度,证明均具有良好的金属性与导电性;Ni、Co、FeSn和FeSn2为铁磁性材料,Co-Sn和Ni-Sn化合物为顺磁性材料;通过计算费米能级得到电极电位顺序,可用于判断Sn钎料和连接界面的电化学腐蚀性。计算所得的热力学性能,与热力学手册中所得到的性能趋势相一致。Ag和Au、Ag5Zn8和Cu5Zn8、Al2Cu和FeSn2具有相似的热力学性能,AuSn和CuZn的热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很小;随着温度升高,等容比热趋向于和晶格结构有关的常数。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Sn钎料中化合物物性进行理论计算,所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相近,可以为钎料设计提供理论数据和依据,有助于钎料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发展。

闫丹[7](2020)在《磁控溅射制备Er2O3与Al2O3复合陶瓷薄膜及其表征》文中指出本论文采用磁控溅射制备得到混合相Er2O3(M-Er2O3)以及纯立方相Er2O3(C-Er2O3)、Er2O3/Er复合膜以及SiC颗粒掺杂的Al2O3复合薄膜,利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能谱仪以及纳米力学探针等表征手段,讨论了相结构对Er2O3的光学、热学、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Er中间层对钢基Er2O3薄膜、SiC掺杂对Al2O3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六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对M-Er2O3和C-Er2O3的拉曼谱以及荧光谱进行了表征,结合群论理论、XRD测试结果、不同激光激发样品产生的光谱、以及已报道的其它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稀土氧化物的拉曼谱,识别并归属了B-Er2O3的17个一次振动模。2)通过比较、分析M-Er2O3和C-Er2O3的荧光光谱,发现B-Er2O3与C-Er2O3的可见光范围荧光光谱存在明显不同,提出一种基于室温荧光光谱对掺Er的稀土氧化物进行快速相识别的方法。3)基于变功率荧光光谱,讨论了 532nm激光激发下Er2O3的发光机制以及Er2O3的相结构对发光机制的影响,并从温度敏感的超敏跃迁绿光与普通绿光强度比值,得到相结构与晶粒尺寸与薄膜热导率之间的关系。4)基于变温拉曼光谱,使用薄膜/各向同性衬底双层系统热传导方程解析求得各向同性钢衬底上C-Er2O3纳米晶薄膜热导率;同时使用薄膜/各向异性衬底双层系统热传导方程与边界条件,结合COMSOLMultiphysics(?)数值优化求解,给出了一种各向异性衬底上薄膜材料的热导率的测量方法。5)澄清Er中间层对钢基Er2O3薄膜微结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提出Er中间层可有效避免金属衬底在后续氧化物薄膜制备中的氧化,以及阻碍或延缓氧化物与衬底之间的互扩散,因此对金属基氧化物膜的热稳定性非常关键。6)SiC的掺入明显降低了Al2O3-xSiC复合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细化了Al2O3基质的晶粒,改善了Al2O3的高温完整性。由于SiC带隙相对Al2O3更窄,其掺入恶化了复合薄膜绝缘性,但掺入量为3.4at%的样品依旧满足核聚变反应堆包层涂层的绝缘性要求。900℃退火促进了 SiC颗粒晶化,当SiC掺入浓度为3.4at%时,900℃退火后的复合薄膜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升62%和25%;但当SiC掺入浓度高于14at%时,复合薄膜纳米力学性能明显下降。

徐超[8](2020)在《多铁性过渡族氧化物复杂磁性及磁电耦合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半导体器件单位面积的存储能力也随之快速提高,目前已接近物理极限。为了获得存储密度更高,读写速度更快以及能耗更低的存储器件,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新一代的存储介质,例如具有磁电耦合的多铁性材料、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全息存储、受拓扑保护的磁性斯格明子(Skyrmion)等。其中以多铁性材料为存储介质的非易失存储器可实现亚纳秒级的翻转速度及超低的功率损耗,且具有可大幅提高存储能力的四态逻辑存储特性。多铁性材料一直是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寻找室温附近具有巨大磁电耦合的多铁性材料更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Z型六角铁氧体在室温附近具有巨大的磁电耦合系数,正交晶体结构的Ruddlesden-Popper(RP)双层钙钛矿锰氧化物具有本征的电控磁特性,两种材料体系中均具有较强的磁各向异性和明显的磁阻挫行为,并存在与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关联的多铁性。但实验观测到的铁磁性和磁诱导的电极化强度太小而不能实用化,并且磁各向异性、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以及磁阻挫行为对多铁性、磁电耦合特性以及电输运特性的微观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对上述物性的关联研究有助于理解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和磁阻挫行为对多铁性产生影响的物理机制。本学位论文工作综述了六角铁氧体及RP双层钙钛矿的多铁性;介绍了与本学位论文工作有关的实验原理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Z型六角铁氧体Ba3(Zn1-xCox)2Fe24O41多晶材料和Sr3Co2Fe24O41单晶样品的磁晶各向异性以及铁电性和磁电耦合特性机理;研究了RP双层钙钛矿锰氧化物LaxCa3-xMn2O7多晶材料和Ca3-xAlxMn2O7单晶样品的磁阻挫行为及电输运特性。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Z型六角铁氧体Ba3(Zn1-xCox)2Fe24O41(x=0.2,0.4,0.6,0.8)多晶系列材料的磁晶各向异性、铁电性机理、磁电耦合特性以及电输运特性。磁晶各向异性场随着Co2+离子的增加和温度降低有增强趋势,这分别源于Co2+较大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以及Co2+有效磁矩的提高。Ba3(Zn1-xCox)2Fe24O41体系材料的铁电性源于逆Dzyaloshinskii Moriya(DM)相互作用和p-d轨道杂化两种机制,但磁电耦合特性主要决定于自旋-轨道耦合相关的p-d轨道杂化机制。研究结果提供了用以提高Z型六角铁氧体磁电耦合性能的方法,这对开发室温下实用的磁电耦合材料具有参考意义。2)研究了Sr3Co2Fe24O41单晶样品的磁晶各向异性、磁阻挫行为以及磁电耦合特性。样品在10~400 K测试温区表现出由磁阻挫引起的自旋玻璃行为,在ab面内施加一定大小的外磁场可抑制这种阻挫行为,并有利于样品在更高的温度下保持横向圆锥磁有序态。沿c轴方向的磁晶各向异性场Ha随着温度的降低显着增大,且低温下明显大于ab平面内的Ha。铁电性主要源于逆DM相互作用,并且在200 K温度下具有最佳的磁电耦合性能,这主要取决于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和自旋玻璃态的竞争。200 K温度下磁场诱导的电极化强度随磁场扫描次数的增加出现衰减,这可能源于电极化强度与电磁子元激发的相互作用。3)研究了LaxCa3-xMn2O7(x=0,0.3,0.5,0.7,0.9)多晶系列材料的磁阻挫特性和电输运特性。材料体系表现出一定的磁阻挫行为,磁基态存在反铁磁、铁磁团簇以及自旋玻璃态之间的竞争,并且铁磁团簇和自旋玻璃行为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强。分子场理论分析表明,随着La3+的增加磁相变温度先减小然后增大,这与磁交换作用和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的变化有关。所有样品表现出典型的绝缘体特性,电输运性质满足可变程跳跃模型,反映了晶体中存在无序的系统,电子在带尾态之间发生跃迁。4)研究了Ca3-xAlxMn2O7(x=0,0.01)单晶样品奈尔温度变化的微观机理和低温阻挫行为。Al3+离子的掺杂引起Mn离子的最近邻和次近邻分子场系数同步增加,样品表现出明显的倾角反铁磁的弱铁磁性,但导致Mn离子有效磁矩降低,最终引起奈尔温度下降,这源于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的增强。Ca2.99Al0.01Mn2O7样品在2~30 K温区出现再入型自旋玻璃态,并且会因为样品腔内剩余磁场的存在而表现出负磁化现象。

魏伟[9](2020)在《负热膨胀材料ZrV2-xMoxO7+δ、Zr1+xMn1-xMo3-2xV2xO1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能,但也有少部分材料性能相反,这部分材料被称为负热膨胀材料。通过正热膨胀材料和负热膨胀材料复合,化学修饰等调控方法可以得到可控热膨胀系数的材料,从而降低或削弱器件在遭受热冲击时的热应力,提高器件热稳定性。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一些负热膨胀材料,但因其中部分材料存在一些应用限制,例如吸水性、负热膨胀温区不适用,稳定性差等,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应用。所以,解决材料存在的应用缺陷,改善性能仍是当今负热膨胀材料研究的重点。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控制ZrV2O7超结构实现NTE温区覆盖室温ZrV2O7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各向同性负热膨胀材料,仅在375 K以上才能观察到负热膨胀特性。本文采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获得了一种新型负热膨胀材料ZrV2-xMoxO7+δ(0≤x≤0.5)。研究表明部分Mo原子代替V原子实现了 ZrV2O7的1×1×1立方结构从室温开始,拓宽了 ZrV2O7的负热膨胀温区。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X射线衍射表明随掺杂比例的增加,样品保持Pa-3空间群不变。热膨胀仪和变温XRD测试结果一致,表明Mo原子取代V原子能够有效降低ZrV2O7的相变温度,对于ZrV1.7Mo0.3O7+δ和ZrV1.5Mo0.57+δ,负热膨胀起始温度分别降低到250 K和225 K,并且值得注意的是,ZrV1.5Mo0.5O7+δ至少在123-225 K之间是接近于零的热膨胀材料。中子粉末衍射揭示了 Mo原子的替代促使V-O2-V/Mo键角从160°扩大到180°,有利于破坏超结构。高压拉曼光谱结果显示,ZrV2-xMoxO7+δ中还存在压力诱导的相变和非晶化,并且在我们的结构中还观察到了几种高频声子模也对负热膨胀有贡献,这与以前普遍认为的低频声子模主要对负热膨胀起贡献产生了对比。2.新型负热膨胀材料Zr1+xMn1xMo3-2xV2xO12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了负热膨胀材料Zr1+xMn1-xMo3-2xV2xO 12。负热膨胀ZrMnMo3O12具有单斜和正交两种结构,且只有在正交结构时才会表现出负热膨胀特性(αl=-4.7× 10-6 K-1)。尽管ZrMnMo3O12是很好的负热膨胀材料,但它的相转变温度过高,室温附近热膨胀系数较大,严重影响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因此,通过在Mo位掺杂V原子和调节化合物中Zr与Mn原子化学比的方法来调控ZrMnMo3O12的相变和膨胀系数。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Zr1+xMn1xMo3-2xV2xO12的结构与ZrMnMo3O12一致,存在两种结构,即单斜相和正交相,随着掺杂比例的增加,室温下空间结构保持不变,但是不能实现高比例掺杂。为了得到Zr1+xMn1-xMo3-2xV2xO12的热膨胀性能,我们采用热膨胀仪对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掺杂比例和化合物中Zr元素的增加,室温附近的热膨胀系数随着掺杂比例以及Zr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低热膨胀温区逐渐扩大,相变温度逐渐降低,但掺杂对相变温度的影响较小。

黎隆富[10](2020)在《Laves相(Hf,Ta)Fe2反常热膨胀的调控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内禀的原子非简谐振动,固体材料通常表现出“热胀冷缩”的现象(即正热膨胀),导致材料尺寸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在精密光学仪器和微电子器件等领域,材料的热膨胀会严重影响仪器的精度与正常功能,不同零部件间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会造成界面匹配失效、脱落甚至断裂的灾难性后果;在航空航天和低温工程等领域,循环往复的温度波动还会造成应力集中与疲劳失效,进而缩短材料或器件的服役寿命。负热膨胀特性(可与正热膨胀材料进行复合并有效地调控热膨胀系数)或零/低膨胀特性的材料,在当代工业的众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铁基Laves相RFe2(R=Zr、Hf、Sc、Ti等)合金及其掺杂化合物在其磁转变温度附近表现为反常热膨胀现象,即磁基态的热膨胀系数低于顺磁态。其中Hf1-xTaxFe2因具有丰富的磁性而获得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x~0.16-0.22化学组分在升温过程中呈现与铁磁-反铁磁相变耦合的陡峭体积收缩现象,体积收缩率△V/V达1%。然而该相变温区太窄(仅有几个K)且转变温度较低,无法作为负热膨胀材料而获得实际应用。本论文以Hf1-xTaxFe2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Ta的含量,将Hf1-xTaxFe2陡峭的体积收缩成功地展宽为连续的体积变化,获得了涵盖室温的宽温区、大负热膨胀系数新材料,并就相关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此为基础,通过引入Fe超计量比、过量Cu替代Hf/Ta位、Fe位Ni替代等手段,获得了系列面向不同工作温区的宽温区低膨胀复合材料。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减少Ta的含量,将Hf1-xTaxFe2中晶格体积突变展宽为连续的体积收缩并将相变移动至室温附近,获得了涵盖室温的宽温区、大负热膨胀系数新材料。其中,x=0.13在222-327 K的宽温区内负热膨胀系数达αL=-16.3 ppm/K。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表明,负热膨胀转变与2a和6h位置的Fe原子的铁磁有序进程是密切联系的,负热膨胀温区展宽是由2a和6h位置的Fe原子的非同步铁磁-顺磁相变造成。此外,这类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力学性能。2.研究了非化学计量对Hf0.87Ta0.13Fe2+x热膨胀等物性的影响。当x<0.4时,Fe进入Hf/Ta位置,形成反位替代缺陷,延缓了 Fe原子的铁磁有序化进程,逐步展宽并削弱了负热膨胀效应,最终x=0.4呈现近零膨胀行为;x>0.4时,过量的Fe以α-Fe形式析出,与C14相基体构成复合材料。α-Fe起到粘接基体和强化作用,大幅度地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加工性能和导热性能。x=1.0在250-490 K温度范围(△T=240 K)内表现为低膨胀(αL=3.3 ppm/K),同时具有很高的热循环稳定性及较高的热导率(15.6 W·m-1·K-1)和压缩强度(1081 MPa)。3.研究了 Cu添加对Hf0.87Ta0.13Fe2Cux的热膨胀和导热性能的影响。随着x增大,由于部分Cu原子进入Hf/Ta原子位置,Hf0.87Ta0.13Fe2的负热膨胀逐渐被抑制,且对应温区向低温移动;当Cu含量进一步增加时,Cu作为第二相析出。最终获得了面向低温的宽温区低膨胀材料,并且由于Cu的高导热率和强化效应,材料的热导率和抗压强度得到了显着提高和增强。例如,x=1.25在50-293 K的温区内线膨胀系数仅为1.7 ppm/K,与商用的因瓦合金相当。Hf0.87Ta0.13Fe2Cux在液氮温区仍然保持良好的导热和力学性能,因此在低温工程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4.铁基Laves相合金有C14和C15两种能量上相近的晶体结构。通过电弧熔炼法制备了 Hf0.87Ta0.13Fe2-xNix系列样品。0.1<x<0.4样品为C14和C15两相的混合物。x≤0.1样品为单一 C14结构,仍表现为与x=0相似的负热膨胀特性,但负热膨胀温区往低温方向移动。x≥0.15时,C15相的出现逐渐削弱了 C14相在低温下的负热膨胀。由于体自发磁致伸缩效应,C15相在其磁基态(相变高于C14相负热膨胀温区)呈现较低的膨胀系数,造成样品在较高温区的膨胀系数随着C15相含量增加而逐步减小。最终x=0.25样品表现为在全测试温区内的低膨胀特性,即在50-360K温区(△T=310K)内线膨胀系数为3.5ppm/K。

二、金属间化合物ErFe_(12-x)Mn_x的结构和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间化合物ErFe_(12-x)Mn_x的结构和磁性(论文提纲范文)

(1)反钙钛矿结构铁基氮化物(Cu,In,Zn)NFe3的制备及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反钙钛矿结构三元氮化物的研究进展
        1.2.1 晶体结构类型
        1.2.2 锰基三元氮化物的研究进展
        1.2.3 镍基三元氮化物的研究进展
        1.2.4 钴基三元氮化物的研究进展
        1.2.5 铬基三元氮化物的研究进展
        1.2.6 铁基三元氮化物的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所用原料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2 材料制备工艺
    2.3 材料表征方法与原理
        2.3.1 X射线衍射与物相分析
        2.3.2 磁性测试
        2.3.3 电子自旋共振
第三章 铁基氮化物Cu_xNFe_(4-x)的制备和磁性研究
    3.1 铁基氮化物Cu_xNFe_(4-x)样品的制备
    3.2 铁基氮化物Cu_xNFe_(4-x)样品的物相分析
        3.2.1 室温XRD分析
        3.2.2 形貌和元素成分分析
    3.3 铁基氮化物Cu_xNFe_(4-x)样品的磁性能研究
        3.3.1 等温磁性
        3.3.2 磁相变过程
        3.3.3 软磁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基氮化物In_xNFe_(4-x)的制备和磁性研究
    4.1 铁基氮化物In_xNFe_(4-x)样品的制备
    4.2 铁基氮化物In_xNFe_(4-x)样品的物相分析
        4.2.1 室温XRD分析
        4.2.2 形貌和元素成分分析
    4.3 铁基氮化物In_xNFe_(4-x)样品的磁性能研究
        4.3.1 低温磁性
        4.3.2 自旋玻璃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铁基氮化物Zn NFe_3的制备和磁性研究
    5.1 铁基氮化物ZnNFe_3样品的制备
    5.2 铁基氮化物ZnNFe_3样品的物相分析
        5.2.1 室温XRD分析
        5.2.2 形貌和元素成分分析
    5.3 铁基氮化物ZnNFe_3样品的磁性能研究
        5.3.1 低温磁性
        5.3.2 临界行为
        5.3.3 磁热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元铁基氮化物Fe_2N的磁性研究
    6.1 引言
    6.2 二元铁基氮化物ε-Fe_2N的低温磁性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离子取代M型锶铁氧体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M型锶铁氧体的简述
        1.2.1 M型锶铁氧体的结构
        1.2.2 M型锶铁氧体的性能参数
        1.2.3 M型锶铁氧体的应用
    1.3 M型锶铁氧体的研究现状
        1.3.1 离子取代
        1.3.2 其他方式
    1.4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与表征
    2.1 实验设备及方法
        2.1.1 实验所用药品及设备
        2.1.2 常用的制备方法
        2.1.3 制备流程
    2.2 表征测试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3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2.2.4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Sm/Gd-Cr取代M型锶铁氧体的结构及磁性能
    3.1 Sm-Cr取代对M型锶铁氧体的结构及性能影响
        3.1.1 结构特征分析
        3.1.2 微观形貌分析
        3.1.3 磁性能分析
    3.2 Gd-Cr掺杂对M型锶铁氧体的结构及性能影响
        3.2.1 结构特征分析
        3.2.2 微观形貌分析
        3.2.3 磁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Sm/Gd-Mn取代M型锶铁氧体的结构及磁性能
    4.1 Sm-Mn掺杂对M型锶铁氧体的结构及性能影响
        4.1.1 结构特征分析
        4.1.2 微观形貌分析
        4.1.3 磁性能分析
    4.2 Gd-Mn掺杂对M型锶铁氧体的结构及性能影响
        4.2.1 结构特征分析
        4.2.2 微观形貌分析
        4.2.3 磁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金属基磁性化合物负热膨胀调控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固体的负热膨胀性
        2.1.1 热膨胀的本质
        2.1.2 负热膨胀化合物的发展概述
        2.1.3 负热膨胀机理
        2.1.4 负热膨胀调控
    2.2 磁性和磁体积效应概述
        2.2.1 物质的磁性
        2.2.2 磁体积效应
    2.3 磁性化合物负热膨胀研究进展
        2.3.1 Invar合金
        2.3.2 反钙钛矿
        2.3.3 La(Fe,Si)_(13)
        2.3.4 R_2Fe_(17)
        2.3.5 (Hf,Ta)Fe_2
        2.3.6 R(Fe,V)_(12)
        2.3.7 CrAs
        2.3.8 MnCoGe
    2.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3 样品制备与研究方法
    3.1 金属基化合物制备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制备方法
    3.2 宏观线膨胀测试
    3.3 宏观磁性测试
    3.4 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
    3.5 中子衍射
    3.6 全散射和原子对分布函数
    3.7 小角中子散射
    3.8 其它研究方法
4 磁有序-无序转变诱导磁性金属基化合物负热膨胀
    4.1 引言
    4.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铁磁-顺磁转变型
        4.3.2 亚铁磁-顺磁转变型
        4.3.3 反铁磁-顺磁转变型
    4.4 小结
5 固有磁矩减少诱导(Sc,Ti)Fe2负热膨胀
    5.1 引言
    5.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6 磁相共存调控(Hf,Nb)Fe_2负热膨胀
    6.1 引言
    6.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4 小结
7 原位磁场调控La(Fe,Al)_(13)负热膨胀
    7.1 引言
    7.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Ag29团簇及其衍生团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团簇的控制合成
        1.1.1 Brust合成法及单相合成法
        1.1.2 尺寸集中法
        1.1.3 配体诱导结构转变法
        1.1.4 研磨法
        1.1.5 合金纳米团簇的制备
    1.2 纳米团簇的晶体结构
        1.2.1 聚合模式
        1.2.2 穿插模式
        1.2.3 Au_4结构单元的堆叠
        1.2.4 M_(13)结构单元的堆叠
        1.2.5 核壳堆积
        1.2.6 层状堆积
        1.2.7 其他组装模式
    1.3 纳米团簇的物化性质
        1.3.1 荧光性质
        1.3.2 手性
        1.3.3 电化学性质
        1.3.4 磁性
    1.4 纳米团簇的实际应用
        1.4.1 催化应用
        1.4.2 离子探针
        1.4.3 生物成像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1.5.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M_(29)(SR)_(18)(PPh_3)_4系列团簇的可控合成、结构调控、以及原子级别的构性关系
    2.1 [Pt_1Ag_(28)(S-Adm)_(18)(PPh_3)_4]纳米团簇的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质
        2.1.1 引言
        2.1.2 试剂与仪器
        2.1.2.1 试剂
        2.1.2.2 仪器
        2.1.3 实验部分
        2.1.3.1 Pt_1Ag_(24)(SPhMe_2)_(18)团簇的合成
        2.1.3.2 Pt_1Ag_(28)(S-Adm)_(18)(PPh_3)_4团簇的合成
        2.1.3.3 测试表征
        2.1.3.4 晶体生长与测试
        2.1.3.5 飞秒瞬态吸收光谱表征以及荧光寿命测试
        2.1.4 结果与讨论
        2.1.4.1 从Pt_1Ag_(24)到Pt_1Ag_(28)反应过程的跟踪
        2.1.4.2 Pt_1Ag_(28)纳米团簇的晶体结构
        2.1.4.3 Pt_1Ag_(24)和Pt_1Ag_(28)团簇的光学性质对比
        2.1.4.4 Pt_1Ag_(24)和Pt_1Ag_(28)团簇的稳定性对比
        2.1.5 本章节小结
        2.1.6 参考文献
    2.2 合金M_(29)(S-Adm)_(18)(PPh_3)_4纳米团簇的可控合成
        2.2.1 引言
        2.2.2 试剂与仪器
        2.2.2.1 试剂
        2.2.2.2 仪器
        2.2.3 实验部分
        2.2.3.1 Au~Ⅰ(PPh_3)Cl配合物的合成
        2.2.3.2 Ag~Ⅰ(PPh_3)NO_3或Cu~Ⅰ(PPh_3)_2Cl配合物的合成
        2.2.3.3 单金属纳米团簇[Ag29(S-Adm)_(18)(PPh_3)_4]~(3+)的合成
        2.2.3.4 双金属纳米团簇[Au_1Ag28(S-Adm)_(18)(PPh_3)_4]~(3+)的合成
        2.2.3.5 双金属纳米团簇[M_1Ag_(28)(S-Adm)_(18)(PPh_3)_4]~(2+) (M=Pt/Pd)的合成
        2.2.3.6 三金属纳米团簇[Pt_1Ag_(12+x)Cu_(16-x)(S-Adm)_(18)(PPh_3)_4]~(2+)(x= 0-4)的合成
        2.2.3.7 三金属纳米团簇[Pt_1Ag_(12)Cu_(16)(S-Adm)_(18)(PPh_3)_4]~(2+)或[Pt_1Ag_(16)Cu_(12)(S-Adm)_(18)(PPh_3)_4]~(2+)的合成
        2.2.3.8 三金属纳米团簇[Pd_1Ag_(12+x)Cu_(16-x)(S-Adm)_(18)(PPh_3)_4]~(2+)(x=0-4)、[Pd_1Ag_(12)Cu_(16)(S-Adm)_(18)(PPh_3)_4]~(2+)、以及[Pd_1Ag_(16)Cu_(12)(S-Adm)_(18)(PPh_3)_4]~(2+)的合成
        2.2.3.9 三金属纳米团簇[Au_1Ag_(12+x)Cu_(16-x)(S-Adm)_(18)(PPh_3)_4]~(3+)(x=0-4)的合成
        2.2.3.10 三金属纳米团簇[Au_1Ag_(12)Cu_(16)(S-Adm)_(18)(PPh_3)_4]~(3+)和[Au_1Ag_(16)Cu_(12)(S-Adm)_(18)(PPh_3)_4]~(3+)的合成
        2.2.3.11 四金属纳米团簇[Pt_1Ag_(12)Cu_(16-x)Au_x(S-Adm)_(18)(PPh_3)_4]2+(x=0-4)的合成
        2.2.3.12 四金属纳米团簇[Pt_1Ag_(12)Cu_(12)Au_4(S-Adm)_(18)(PPh_3)_4]~(2+)的合成
        2.2.3.13 四金属纳米团簇[Pd_1Ag_(12)Cu_(16-x)Au_x(S-Adm)_(18)(PPh_3)_4]~(2+)(x=0-4)和[Pd_1Ag_(12)Cu_(12)Au_4(S-Adm)_(18)(PPh_3)_4]~(2+)的合成
        2.2.3.14 其他M_(29)合金纳米团簇的合成
        2.2.3.15 Au_1Ag_(28)(S-Adm)_(18)(PPh_3)_4以及Pt_1Ag_(12)Cu_(16)(S-Adm)_(18)(PPh_3)_4团簇的结晶
        2.2.3.16 测试表征
        2.2.3.17 晶体测试
        2.2.3.18 理论计算方法
        2.2.4 结果与讨论
        2.2.4.1 M_(29)团簇的结构与组成分析
        2.2.4.2 控制M_(29)团簇模板中的中心原子
        2.2.4.3 控制M_(29)团簇模板中的壳层原子
        2.2.4.4 控制M_(29)团簇模板中的顶点原子
        2.2.4.5 M_(29)团簇体系的分析
        2.2.4.6 协同效应对团簇性质的影响
        2.2.5 本章节小结
        2.2.6 参考文献
    2.3 [Pt_1Ag_(28)(SR)_(18)(PPh_3)_4]纳米团簇的同分异构现象
        2.3.1 引言
        2.3.2 试剂与仪器
        2.3.2.1 试剂
        2.3.2.2 仪器
        2.3.3 实验部分
        2.3.3.1 Pt_1Ag_(28)-1团簇的合成
        2.3.3.2 Pt_1Ag_(28)-1向Pt_1Ag_(28)-2团簇的转化
        2.3.3.3 Pt_1Ag_(28)-2向Pt_1Ag_(28)-1团簇的转化
        2.3.3.4 温度与团簇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
        2.3.3.5 团簇催化性质的研究
        2.3.3.6 测试表征
        2.3.3.7 晶体生长与测试
        2.3.3.8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的测试(XAFS)
        2.3.3.9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
        2.3.4 结果与讨论
        2.3.4.1 团簇的合成与表征
        2.3.4.2 Pt_1Ag_(28)-1与Pt_1Ag_(28)-2互相之间的转化
        2.3.4.3 XAFS结果分析
        2.3.4.4 Pt_1Ag_(28)-2团簇的温控荧光
        2.3.5 本章节小结
        2.3.6 参考文献
    2.4 基于Ag_(29)团蔟模板的表面磷基配体控制
        2.4.1 引言
        2.4.2 试剂与仪器
        2.4.2.1 试剂
        2.4.2.2 仪器
        2.4.3 实验部分
        2.4.3.1 [Pt_1Ag_(28)(S-Adm)_(18)(PPh_3)_4]~(2+)团簇的制备
        2.4.3.2 不同磷基配体的[Pt_1Ag_(28)(S-Adm)_(18)(PR_3)_4]~(2+)团簇的制备
        2.4.3.3 从[Au_1Ag_(28)(S-Adm)_(18)(PPh_2~pCH=CH_2)_4]~(3+)团簇向[Au_5Ag_(24)(S-Adm)_(18)(PPh_2~pCH=CH_2)_4]~(3+)团簇的转变
        2.4.3.4 [Pt_1Ag_(28)(S-Adm)_(18)(PR_3)_4]~(2+) {PR_3=PPh_2Ph~pCH=CH_2, P(Ph-~pOMe)_3,或P(Ph-~pF)_3}团簇的单晶制备
        2.4.3.5 [Pt_1Ag_(28)(S-Adm)_(18)(PR_3)_4]~(2+) {PR_3=PPh_2Ph~pCH=CH_2, P(Ph-~pOMe)_3,或P(Ph-~pF)_3}团簇的单晶解析
        2.4.3.6 测试表征
        2.4.4 结果与讨论
        2.4.4.1 不同磷配体的Pt_1Ag_(28)(S-Adm)_(18)(PR_3)_4团簇的制备和表征
        2.4.4.2 不同磷配体的Pt_1Ag_(28)(S-Adm)_(18)(PR_3)_4团簇的晶体结构
        2.4.4.3 不同磷配体的Pt_1Ag_(28)(S-Adm)_(18)(PR_3)_4团簇的荧光性质
        2.4.4.4 M_(29)(SR)_(18)(PR_3)_4团簇体系中最强荧光团簇的制备
        2.4.5 本章小结
        2.4.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PtiAg_(28)(SR)_(18)(PPh_3)_4衍生团簇的制备与表征
    3.1 团簇的嫁接生长:从Pt_1Ag_(28)到Pt_1Ag_(31)
        3.1.1 引言
        3.1.2 试剂与仪器
        3.1.2.1 试剂
        3.1.2.2 仪器
        3.1.3 实验部分
        3.1.3.1 [Pt_1Ag_(28)(S-Adm)_(18)(PPh_3)_4]Cl_2团簇的合成
        3.1.3.2 Ag_2(DPPM)Cl_2配合物的合成
        3.1.3.3 [Pt_1Ag_(31)(S-Adm)_(16)(DPPM)_3Cl_3]Cl_4团簇的合成
        3.1.3.4 团簇荧光随温度的变化测试
        3.1.3.5 晶体生长与测试
        3.1.3.6 理论计算
        3.1.3.7 测试表征
        3.1.4 结果与讨论
        3.1.4.1 Pt_1Ag_(28)团簇到Pt_1Ag_(31)团簇的生长
        3.1.4.2 Pt_1Ag_(28)和Pt_1Ag_(31)的结构对比
        3.1.4.3 Pt_1Ag_(31)团簇的对称性
        3.1.4.4 Pt_1Ag_(28)和Pt_1Ag_(31)的性质对比
        3.1.5 本章节小结
        3.1.6 参考文献
    3.2 基于Pt_1Ag_(28)模板对团簇中硫变价行为的研究
        3.2.1 引言
        3.2.2 试剂与仪器
        3.2.2.1 试剂
        3.2.2.2 仪器
        3.2.3 实验部分
        3.2.3.1 2-AdmSH配体的合成
        3.2.3.2 Pt_1Ag_(28)(S-2-Adm)_(20)及Pt_1Ag_(28)(S-2-Adm)_(18)(HO-2-S-Adm)_2团簇的合成
        3.3.3.3 Pt_1Ag_(28)(S-2-Adm)_(20)及Pt_1Ag_(28)(S-2-Adm)_(18)(DO-2-S-Adm)_2团簇的合成
        3.2.3.4 Pt_1Ag_(28)(S-2-Adm)_(20)及Pt_1Ag_(28)(S-2-Adm)_(18)(H~(18)O-2-S-Adm)_2团簇的合成
        3.2.3.5 Pt_1Ag_(28)(S-1-Adm)_(18)(PPh_3)_4或Pt_1Ag_(28)(S-c-C_6H_(11))_(18)(PPh_3)_4团簇的合成
        3.2.3.6 测试表征
        3.2.3.7 晶体生长与测试
        3.2.4 结果与讨论
        3.2.4.1 团簇的制备、表征、与结构分析
        3.2.4.2 硫的自变价
        3.2.4.3 团簇的共结晶
        3.2.4.4 质谱及其他测试
        3.2.5 本章节小结
        3.2.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以Ag_(29)(SSR)_(12)(PPh_3)_4为基础的团簇性质和结构的调控
    4.1 基于Ag_(29)团簇的一种新的AIE机理
        4.1.1 引言
        4.1.2 试剂与仪器
        4.1.2.1 试剂
        4.1.2.2 仪器
        4.1.3 实验部分
        4.1.3.1 Ag_(29)(SSR)_(12)(PPh_3)_4团簇的合成
        4.1.3.2 Pt_1Ag_(28)(S-Adm)_(18)(PPh_3)_4团簇的合成
        4.1.3.3 Pt_1Ag_(28)(SSR)_(12)(PPh_3)_4团簇的合成
        4.1.3.4 PPh_3配体浓度与团簇荧光之间的关系
        4.1.3.5 温度与团簇荧光之间的关系
        4.1.3.6 测试表征
        4.1.4 结果与讨论
        4.1.4.1 Ag_(29)(SSR)_(12)(PPh_3)_4团簇的荧光与结构表征
        4.1.4.2 一种新的AIE机理
        4.1.4.3 温度与团簇荧光之间的关系
        4.1.5 本章节小结
        4.1.6 参考文献
    4.2 自由价电子集中策略制备超稳定M_(29)纳米团簇及其催化应用
        4.2.1 引言
        4.2.2 试剂与仪器
        4.2.2.1 试剂
        4.2.2.2 仪器
        4.2.3 实验部分
        4.2.3.1 Au(PPh_3)Cl的制备
        4.2.3.2 Cu(Ⅰ)-SSR的制备
        4.2.3.3 Ag_(29)(SSR)_(12)(PPh_3)_4的合成
        4.2.3.4 Ag_(17)Cu_(12)(SSR)_(12)(PPh_3)_4的合成
        4.2.3.5 Au_1Ag_(16)Cu_(12)(SSR)_(12)(PPh_3)_4的合成
        4.2.3.6 Au_1Ag_(28)(SSR)_(12)(PPh_3)_4的合成
        4.2.3.7 晶体生长与测试
        4.2.3.8 理论计算方法
        4.2.3.9 测试表征
        4.2.4 结果与讨论
        4.2.4.1 合金M_(29)纳米团簇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4.2.4.2 M_(29)团簇的光谱与质谱分析
        4.2.4.3 M_(29)团簇的稳定性
        4.2.4.4 M_(29)团簇的催化性质
        4.2.5 本章节小结
        4.2.6 参考文献
第五章 Ag_(29)(SSR)_(12)(PPh_3)_4团簇的自组装以及应用探索
    5.1 Ag_(29)团簇对CS~+离子的捕捉对团簇分子内结构及分子间组装的影响
        5.1.1 引言
        5.1.2 试剂与仪器
        5.1.2.1 试剂
        5.1.2.2 仪器
        5.1.3 实验部分
        5.1.3.1 Ag_(29)(SSR)_(12)(PPh_3)_4的合成
        5.1.3.2 Cs_3Ag_(29)(SSR)_(12)(DMF)_x的合成
        5.1.3.3 晶体生长与测试
        5.1.3.4 Cs_3Ag_(29)(SSR)_(12)(DMF)_x荧光随温度的变化
        5.1.3.5 测试表征
        5.1.4 结果与讨论
        5.1.4.1 Cs_3Ag_(29)(SSR)_(12)(DMF)_x的结构
        5.1.4.2 Cs_3Ag_(29)(SSR)_(12)(DMF)_x的自组装
        5.1.4.3 Cs_3Ag_(29)(SSR)_(12)(DMF)_x的表征
        5.1.4.4 Cs_3Ag_(29)(SSR)_(12)(DMF)_x的光学性质
        5.1.5 本章节小结
        5.1.6 参考文献
    5.2 Ag_(29)纳米团簇的可控多维组装
        5.2.1 引言
        5.2.2 试剂与仪器
        5.2.2.1 试剂
        5.2.2.2 仪器
        5.2.3 实验部分
        5.2.3.1 [Ag_(29)(SSR)_(12)(PPh_3)_4]~(3-)团簇的合成(即Ag_(29)-0D)
        5.2.3.2 Cs@Ag_(29)(SSR)_(12)(DMF)_x团簇的合成(即Ag_(29)-1D)
        5.2.3.3 Cs@Ag_(29)(SSR)_(12)(NMP)_x团簇的合成(即Ag_(29)-2D)
        5.2.3.4 Cs@Ag_(29)(SSR)_(12)(TMS)_x团簇的合成(即Ag_(29)-3D)
        5.2.3.5 Ag_(29)-2D和Ag_(29)-3D团簇的结晶
        5.2.3.6 测试表征
        5.2.4 结果与讨论
        5.2.4.1 Ag_(29)-0D零维团簇点和Ag_(29)-1D 一维纳米线
        5.2.4.2 Ag_(29)-2D二维团簇平面
        5.2.4.3 Ag_(29)-3D团簇三维结构
        5.2.4.4 Ag_(29)团簇不同维度组装体的结构对比
        5.2.4.5 Ag_(29)团簇不同维度组装体的性质对比
        5.2.5 本章节小结
        5.2.6 参考文献
    5.3 “胶束法”制备可溶性Ag_(29)团簇及其生物应用
        5.3.1 引言
        5.3.2 试剂与仪器
        5.3.2.1 试剂
        5.3.2.2 仪器
        5.3.3 实验部分
        5.3.3.1 [Ag_(29)(SSR)_(12)(PPh_3)_4]~(3-)团簇的制备(即Ag_(29)-Na0)
        5.3.3.2 [Ag_(29)(SSR)_(12)(PPh_3)_4]~(3-)[Na_1(NMP)_5]~+_3团簇的合成(即Ag_(29)-Na_1)
        5.3.3.3 [Ag_(29)(SSR)_(12)(PPh_3)_4]~(3-)[Na_3(DMF)_(12)]~(3+)团簇的合成(即Ag_(29)-Na_3)
        5.3.3.4 晶体生长与测试
        5.3.3.5 Ag_(29)-Na_1和Ag_(29)-Na_3团簇胶束的制备
        5.3.3.6 团簇胶束的通用手段
        5.3.3.7 团簇胶束的水溶性溶解度测试
        5.3.3.8 细胞培养
        5.3.3.9 细胞共聚焦显微镜图像
        5.3.3.10 STED显微镜超分辨率成像
        5.3.3.11 测试表征
        5.3.4 结果与讨论
        5.3.4.1 Ag_(29)-Na_1和Ag_(29)-Na_3团簇的晶体结构
        5.3.4.2 Ag_(29)-Na_1和Ag_(29)-Na_3团簇的表征
        5.3.4.3 Ag_(29)团簇的胶束化
        5.3.4.4 Ag_(29)团簇胶束的细胞成像应用
        5.3.4.5 团簇胶束化策略
        5.3.5 本章节小结
        5.3.6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新型框架结构负热膨胀化合物合成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热膨胀概述
    2.2 负热膨胀材料的发展
    2.3 负热膨胀机理
        2.3.1 桥连原子横向振动
        2.3.2 磁体积效应
        2.3.3 金属间电荷转移
        2.3.4 铁电效应
        2.3.5 纳米尺寸效应
    2.4 框架结构类负热膨胀材料
        2.4.1 框架结构类负热膨胀材料及机理
        2.4.2 框架结构类材料热膨胀调控
    2.5 本课题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
    3.1 X射线衍射
    3.2 中子粉末衍射
    3.3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3.4 同步辐射X射线全散射
4 普鲁士蓝类似物MFe(CN)_6 (M=Fe,In,Sc,Ru)负热膨胀
    4.1 引言
    4.2 样品合成及表征
        4.2.1 样品合成
        4.2.2 样品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晶体结构
        4.3.2 热膨胀性质
        4.3.3 负热膨胀机理
    4.4 小结
5 新型负热膨胀氧化物Cu_2P_2O_7
    5.1 引言
    5.2 样品合成及表征
        5.2.1 样品合成
        5.2.2 样品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晶体结构
        5.3.2 热膨胀性质
        5.3.3 负热膨胀机理
    5.4 小结
6 Cu_2P_2O_7基化合物热膨胀调控
    6.1 引言
    6.2 样品合成及表征
        6.2.1 样品合成
        6.2.2 样品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晶体结构
        6.3.2 热膨胀性质
        6.3.3 热膨胀机理分析
    6.4 小结
7 α-Cu_(2-x)Zn_xV_2O_7热膨胀调控及机理
    7.1 引言
    7.2 样品合成及表征
        7.2.1 样品合成
        7.2.2 样品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晶体结构
        7.3.2 热膨胀性质
        7.3.3 热膨胀转变机理分析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Sn钎料中化合物物性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Sn基钎料
        1.2.1 Sn-Ag钎料
        1.2.2 Sn-Cu钎料
        1.2.3 Sn-Ag-Cu钎料
        1.2.4 Sn-Bi钎料
        1.2.5 Sn-Zn钎料
    1.3 理论计算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2.1 密度泛函理论
        2.1.1 波恩—奥本海默近似
        2.1.2 单电子近似
        2.1.3 Hohenberg-Kohn定理
        2.1.4 Kohn-Sham方程
        2.1.5 交换关联泛函
        2.1.6 势能函数
    2.2 理论计算步骤
    2.3 化合物结构与性能计算研究
第三章 二元Sn钎料中化合物性能计算研究
    3.1 引言
    3.2 Sn、Ag、Cu、Zn、Ni、Co、Au性能计算研究
        3.2.1 计算方法
        3.2.2 晶体结构及稳定性
        3.2.3 力学性能
        3.2.4 电子结构
        3.2.5 热力学性能
    3.3 Ag_3Sn、Cu_6Sn_5、AuSn、Au_5Sn化合物性能计算研究
        3.3.1 计算方法
        3.3.2 晶体结构及稳定性
        3.3.3 力学性能
        3.3.4 电子结构
        3.3.5 热力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Sn钎料中化合物性能计算研究
    4.1 引言
    4.2 XSn (X=Co,Ni)化合物性能计算研究
        4.2.1 计算方法
        4.2.2 晶体结构及稳定性
        4.2.3 力学性能
        4.2.4 电子结构
        4.2.5 热力学性能
    4.3 XZn (X=Ag,Cu)化合物性能计算研究
        4.3.1 计算方法
        4.3.2 晶体结构及稳定性
        4.3.3 力学性能
        4.3.4 电子结构
        4.3.5 热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n钎料连接界面中化合物性能计算研究
    5.1 引言
    5.2 Al_2Cu、FeSn、FeSn_2化合物性能计算研究
        5.2.1 计算方法
        5.2.2 晶体结构及稳定性
        5.2.3 力学性能
        5.2.4 电子结构
        5.2.5 热力学性能
    5.3 AuSn_2、AuSn_4、AuIn_2化合物性能计算研究
        5.3.1 计算方法
        5.3.2 晶体结构及稳定性
        5.3.3 力学性能
        5.3.4 电子结构
        5.3.5 热力学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7)磁控溅射制备Er2O3与Al2O3复合陶瓷薄膜及其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稀土元素的结构特点与价态
        2.1.1 稀土离子电子结构
        2.1.2 稀土离子的激发
        2.1.3 光致发光原理
        2.1.4 稀土氧化物
    2.2 Er_2O_3的光谱特性
        2.2.1 Er~(3+)发光对晶体场的依赖
        2.2.2 退火对发光的影响
        2.2.3 拉曼光谱
    2.3 聚变堆实验包层涂层的研究进展
        2.3.1 Er_2O_3涂层
        2.3.2 Al_2O_3涂层
        2.3.3 SiC涂层
    2.4 复合涂层研究进展
        2.4.1 Al_2O_3/Al与Al_2O_3/Al_xO_(1-x)/Al功能梯度涂层
        2.4.2 SiC/Al_2O_3
        2 .4.3 Al_2O_3陶瓷增韧
    2.5 制备手段
    2.6 本章小结
3 样品制备与表征方法
    3.1 薄膜制备
        3.1.1 磁控溅射制备薄膜
        3.1.2 样品热处理
    3.2 表征方法
        3.2.1 表面与断面表征
        3.2.2 成分表征
        3.2.3 结构表征
        3.2.4 光致发光光谱
        3.2.5 力学表征
        3.2.6 绝缘电阻测试
        3.2.7 交流阻抗测试
4 单斜相和立方相Er_2O_3的光学性质
    4.1 实验方法
    4.2 样品的微观结构
    4.3 单斜相Er_2O_3拉曼模的识别和归属
        4.3.1 拉曼模的预测
        4.3.2 样品在不同激光激发下的光谱
        4.3.3 综合分析与讨论
    4.4 单斜相和立方相Er_2O_3发光光谱的比较
        4.4.1 不同激光器激发的300~900nm光谱
        4.4.2 荧光强度比值
        4.4.3 立方相发光峰的归属
        4.4.4 单斜相Er_2O_3样品独特的发光峰
    4.5 功率依赖的光致发光
        4.5.1 发光机制
        4.5.2 晶粒尺寸影响
        4.5.3 晶体结构影响
        4.5.4 IR/IG的功率依赖
        4.5.5 RG的功率依赖
    4.6 小结与展望
5 微米及亚微米级薄膜热导率表征
    5.1 实验方法
    5.2 各向同性CLAM钢衬底上Er_2O_3薄膜热导率
        5.2.1 薄膜/各向同性衬底双层系统热导率的解析解
        5.2.2 各向同性CLAM钢衬底上Er_2O_3薄膜热导率
    5.3 各向异性衬底上薄膜的热导率测试
        5.3.1 各向异性衬底上薄膜热传导的物理图像
        5.3.2 各向异性衬底的热导率
        5.3.3 COMSOL数值模拟和优化
        5.3.4 各向异性衬底上薄膜的热导率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Er中间层对沉积在钢衬底上的Er_2O_3复合薄膜的微结构、成分、电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6.1 实验方法
    6.2 XRD表征
        6.2.1 薄膜的化学成分
        6.2.2 相组成
        6.2.3 薄膜应力与晶粒尺寸
    6.3 拉曼指纹谱
        6.3.1 相成分
        6.3.2 杂质相
        6.3.3 应力
    6.4 薄膜表面、断面形貌以及EDX成分分析
        6.4.1 薄膜表面形貌及成分
        6.4.2 薄膜截面形貌与成分
        6.4.3 Er的自愈合能力
    6.5 样品成分综合分析
        6.5.1 Fe_2O_3与ErFeO_3起源与位置
        6.5.2 尖晶石含Fe氧化物
        6.5.3 界面CrO_x类氧化物
        6.5.4 样品成分及其演变
    6.6 薄膜的电学及力学性能
        6.6.1 力学性能
        6.6.2 直流电学性能
        6.6.3 交流阻抗特性
    6.7 本章小结
7 SiC掺杂Al_2O_3对Al_2O_(3-x)SiC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7.1 实验方法
        7.1.1 样品制备
        7.1.2 靶材鉴定
        7.1.3 测试表征
    7.2 薄膜成分与厚度
        7.2.1 Al_2O_(3-x)SiC浓度与厚度
        7.2.2 Si在Al_2O_(3-x)SiC中的分布
        7.2.3 上层SiC成分以及厚度
    7.3 SiC掺杂对表面形貌以及截面的影响
        7.3.1 样品表面AFM
        7.3.2 SEM表面和断面观察
    7.4 结构表征
        7.4.1 XRD
        7.4.2 拉曼光谱
        7.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谱
    7.5 Al_2O_(3-x)SiC复合膜以及SiC单层的光学、力学和电学性质
        7.5.1 光致发光
        7.5.2 Al_2O_(3-x)SiC复合膜的电学性能
        7.5.3 力学性能
    7.6 小结与展望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C-Er_2O_3发光峰的跃迁始末态能级识别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多铁性过渡族氧化物复杂磁性及磁电耦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多铁性材料和磁电耦合效应
        1.2.1 多铁性材料和磁电耦合效应简介
        1.2.2 多铁性材料分类
        1.2.3 磁致多铁性的物理机理
        1.2.3.1 交换收缩(Exchange striction)模型和派尔斯(Peierls)机理
        1.2.3.2 自旋流模型或逆DM相互作用
        1.2.3.3 自旋相关的p-d轨道杂化机制
        1.2.4 螺旋磁结构型多铁性材料
        1.2.4.1 杨-泰勒效应(Jahn-Teller effect)
        1.2.4.2 双交换作用和超交换作用(Double-exchange interaction and Superexchange interaction)
        1.2.4.3 圆摆型螺旋磁结构多铁性材料
        1.2.4.4 横向圆锥型螺旋磁结构多铁性材料
    1.3 六角铁氧体材料及其多铁性
        1.3.1 M型铁氧体的多铁特性
        1.3.2 Y型铁氧体的多铁特性
        1.3.3 Z型铁氧体的多铁特性
    1.4 Ruddlesden-Popper(RP)双层钙钛矿结构多铁性材料
        1.4.1 RP双层钙钛矿材料晶体结构
        1.4.2 RP双层钙钛矿材料的磁性
        1.4.2.1 RP双层钙钛矿材料的磁结构
        1.4.2.2 RP双层钙钛矿材料Ca_3Mn_2O_7的弱铁磁性
        1.4.3 RP双层钙钛矿材料的磁电耦合特性
    1.5 自旋玻璃态及磁团簇玻璃态行为
        1.5.1 自旋玻璃态的基本性质
        1.5.2 相分离和团簇玻璃态的基本性质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原理和方法
    2.1 实验样品制备
        2.1.1 高温固相法制备多晶样品
        2.1.2 溶胶凝胶法制备多晶样品
        2.1.3 光学浮区法生长单晶样品
        2.1.4 助熔剂法生长单晶样品
    2.2 结构表征
        2.2.1 X射线衍射测试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2.2.4 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测试
        2.2.5 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吸收光谱测试
        2.2.6 中子衍射测试
        2.2.7 X射线劳厄衍射测试
    2.3 物性表征
        2.3.1 综合物性测试系统
        2.3.2 铁电性测试系统
    参考文献
第三章 Ba_3(Zn_(1-x)Co_x)_2Fe_(24)O_(41)六角铁氧体磁电效应中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样品制备及性能表征
        3.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3.2.2 实验样品的表征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3.3.1 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
        3.3.2 磁性和电输运分析
        3.3.2.1 磁化强度的温度特性和交流电输运分析
        3.3.2.2 等温磁化曲线及磁晶各向异性研究
        3.3.3 磁电耦合特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Sr_3Co_2Fe_(24)O_(41)六角铁氧体磁晶各向异性及磁电耦合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单晶样品制备及表征方法
        4.2.1 单晶样品制备
        4.2.2 单晶样品表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差热/热重测试分析
        4.3.2 晶体结构与表面形貌表征
        4.3.3 FTIR光谱及UV-VIS-NIR光谱分析
        4.3.4 磁化强度的温度特性分析
        4.3.5 等温磁化曲线和磁晶各向异性分析
        4.3.6 磁电耦合特性分析
        4.3.6.1 (001)切片单晶测试分析
        4.3.6.2 (100)切片单晶测试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准二维La_xCa_(3-x)Mn_2O_7锰氧化物磁阻挫行为和电输运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La_xCa_(3-x)Mn_2O_7多晶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5.2.1 多晶样品的制备
        5.2.2 多晶样品的表征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5.3.1 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
        5.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5.3.3 磁性研究
        5.3.3.1 直流磁化率的温度特性研究
        5.3.3.2 交流磁化率及热剩磁测试分析
        5.3.3.3 不同直流磁场下M(T)的磁动力学及中子衍射谱测试分析
        5.3.3.4 分子场理论和有效磁矩分析
        5.3.3.5 等温磁化曲线分析
        5.3.4 电输运特性及磁阻效应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Ca_(3-x)Al_xMn_2O_7单晶样品的磁阻挫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Ca_(3-x)Al_xMn_2O_7(x=0,0.01)单晶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6.3 Ca_(3-x)Al_xMn_2O_7(x=0,0.01)单晶样品的晶体结构
    6.4 Ca_(3-x)Al_xMn_2O_7(x=0,0.01)单晶样品的磁性
        6.4.1 Ca_(3-x)Al_xMn_2O_7(x=0,0.01)单晶样品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
        6.4.2 Ca_(2.99)Al_(0.01)Mn_2O_7单晶样品低温下的阻挫行为
        6.4.3 Ca_(2.99)Al_(0.01)Mn_2O_7单晶样品的等温磁化曲线分析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9)负热膨胀材料ZrV2-xMoxO7+δ、Zr1+xMn1-xMo3-2xV2xO1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负热膨胀材料简介
        1.1.1 热膨胀材料的定义
        1.1.2 负热膨胀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1.1.3 框架类负热膨胀材料
2 负热膨胀机理研究
    2.1 桥氧原子横向热振动
    2.2 刚性单元模型
    2.3 金属间电荷转移
    2.4 磁体积效应
    2.5 相变
3 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3.1 材料的制备
        3.1.1 固相烧结法
        3.1.2 水热法
        3.1.3 溶胶凝胶法
        3.1.4 激光烧结法
    3.2 材料的表征方法
        3.2.1 X射线衍射仪
        3.2.2 热膨胀仪
        3.2.3 拉曼光谱仪
        3.2.4 热分析
        3.2.5 金刚石对顶砧
        3.2.6 X射线吸收谱
        3.2.7 中子高分辨衍射
        3.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 控制ZrV_2O_7超结构实现NTE温区覆盖室温
    4.1 引言
    4.2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4.2.1 样品合成
        4.2.2 样品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5 新型负热膨胀材料Zr_(1+x)Mn_(1-x)Mo_(3-2x)V_(2x)O_(12)
    5.1 引言
    5.2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5.2.1 样品的合成
        5.2.2 样品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Laves相(Hf,Ta)Fe2反常热膨胀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固体物质的热膨胀机制
        1.2.1 非简谐振动与热膨胀
        1.2.2 热膨胀的热力学关系
    1.3 NTE机制
        1.3.1 传统型NTE
        1.3.2 相变型NTE
        1.3.3 NTE材料用于复合材料的调控研究现状
    1.4 Laves相RFe_2的NTE研究现状
        1.4.1 Laves相的晶体结构
        1.4.2 Laves相HfFe_2基化合物的磁性与NTE研究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样品的制备工艺
    2.2 样品性能的表征
        2.2.1 X射线衍射
        2.2.2 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2.2.3 物性测试
        2.2.4 电子自旋共振测试
        2.2.5 显微组织分析
        2.2.6 力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Hf_(1-x)Ta_xFe_2的NTE性能及机理研究
    3.1 Hf_(1-x)Ta_xFe_2的物相分析
    3.2 Hf_(1-x)Ta_xFe_2的热膨胀性能
    3.3 Hf_(1-x)Ta_xFe_2的自发磁致伸缩
    3.4 Hf_(1-x)Ta_xFe_2磁转变的ESR研究
    3.5 Hf_(1-x)Ta_xFe_2的磁相图
    3.6 Hf_(1-x)Ta_xFe_2的电输运、热学性质和力学性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f_(0.87)Ta_(0.13)Fe_(2+x)的低膨胀性能及机理研究
    4.1 Hf_(0.87)Ta_(0.13)Fe_(2+x)的物相与形貌分析
    4.2 Hf_(0.87)Ta_(0.13)Fe_(2+x)的热膨胀性能
    4.3 Hf_(0.87)Ta_(0.13)Fe_(2+x)的非化学计量比效应
    4.4 Hf_(0.87)Ta_(0.13)Fe_(2+x)的综合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f_(0.87)Ta_(0.13)Fe_2Cu_x的近零膨胀及高热导性能研究
    5.1 Hf_(0.87)Ta_(0.13)Fe_2Cu_x的物相与形貌分析
    5.2 Hf_(0.87)Ta_(0.13)Fe_2Cu_x的热膨胀与磁性能
    5.3 Hf_(0.87)Ta_(0.13)Fe_2Cu_x的低膨胀与力学性能研究
    5.4 Hf_(0.87)Ta_(0.13)Fe_2Cu_x的导热性能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Hf_(0.87)Ta_(0.13)Fe_(2-x)Ni_x的低膨胀性能及机理研究
    6.1 Hf_(0.87)Ta_(0.13)Fe_(2-x)Ni_x的物相分析
    6.2 Hf_(0.87)Ta_(0.13)Fe_(2-x)Ni_x的磁性研究
    6.3 Hf_(0.87)Ta_(0.13)Fe_(2-x)Ni_x的热膨胀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金属间化合物ErFe_(12-x)Mn_x的结构和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反钙钛矿结构铁基氮化物(Cu,In,Zn)NFe3的制备及磁性研究[D]. 王伟. 安徽大学, 2021(02)
  • [2]离子取代M型锶铁氧体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D]. 刘宇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3]金属基磁性化合物负热膨胀调控及机理[D]. 宋玉柱.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4]基于Ag29团簇及其衍生团簇的研究[D]. 康熙. 安徽大学, 2020(02)
  • [5]新型框架结构负热膨胀化合物合成及机理研究[D]. 施耐克.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6]Sn钎料中化合物物性计算研究[D]. 程战.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0(01)
  • [7]磁控溅射制备Er2O3与Al2O3复合陶瓷薄膜及其表征[D]. 闫丹.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8]多铁性过渡族氧化物复杂磁性及磁电耦合特性研究[D]. 徐超. 上海大学, 2020(03)
  • [9]负热膨胀材料ZrV2-xMoxO7+δ、Zr1+xMn1-xMo3-2xV2xO1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魏伟. 郑州大学, 2020(02)
  • [10]Laves相(Hf,Ta)Fe2反常热膨胀的调控研究[D]. 黎隆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标签:;  ;  ;  ;  ;  

金属间化合物ErFe_(12-x)Mn_x的结构和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