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花馍调研报告收获与不足

闻喜花馍调研报告收获与不足

问:闻喜花馍的风味特点
  1. 答:闻喜花馍口感筋道,其中花糕是闻喜花馍之最,重的可达近20公斤,分4层,最下面的是糕底层,其上为云团夹红枣,再上是糕面儿。这3层是能食用的糕座部分。最上面的一层,图案造型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神话传说、爱情故事、花鸟图案。花糕多作送礼用,用在婚事中叫上头糕,用在建房上梁上为上梁糕拆毁,祝寿,为寿糕,年节活动,叫布行磨篮糕、节节糕。题材有龙凤糕、四龙八凤糕、十二生肖糕、石榴布篮糕、九狮(世)同菊(居)糕、大吉大利糕、招财进宝糕、双喜临门糕、状元游街糕、鱼跃龙门糕……花馍的图案越复杂,食用性越差,欣赏性越强。
    闻喜花馍的盘顶不可食用,它是祭祀活动中的专用品和摆在食箩顶节的面塑艺术品,有人物,有动物,体现了地方特色,面塑人物是比较普及的手工艺术。做花馍用的是北垣面,面白,筋实而韧道,与北垣麦质(地势高,小麦生长周期长,光照足)和闻喜的制酵、揉面有很大关系。北垣馍不用发酵粉或碱面发酵,而用面酵。面酵是用玉米面做原料,工艺的尺度、环节准确掌握,制好面酵才可蒸出好馍。揉面,花馍用的面粉,选精粉,比一般馍要求高,用最细的太面档御斗箩筛过才行。发开的酵腐和面粉搅拌,加水起面揉面分合合分不少于八遍,揉出来的面要光亮,有弹性。和面掺适量的醋,蒸出来的花馍白嫩,光滑;掺糖水、奶水、蜂蜜,馍除甜以外还不易干裂,存放期长,麦香也不会受到影响。
问:闻喜花馍的传承意义
  1. 答:,汉族传统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世激野界面食之根”。山西面食有280种,按照制作工艺来讲,可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三大类。
    最高龙王
    龙王神像位列花馍展的第一位,高14米,创造了世界最高的面塑纪录。由畖底镇众村民制作。 设计者闻喜县文化馆馆长支建康是闻喜花馍传承人丛铅悄,龙王用面粉、钢筋和泡沫三部分组合而成,用泡沫45立方米,用面粉2000余斤,钢架结构有三吨之多。历时半个月时间,20多个人才把它制作完成。
    最长飞龙
    神龙面塑曲线长30.05米,创世界最长的面塑纪录。神龙面塑是由礼元镇阜底村制作,共用白面100多公斤,用人力每天80到100人,制作时长达半个月。
    最大花馍
    龙腾盛世大花馍,高4.06米,直径2.012米,近二十层的馍馍凝聚了民间艺人的独特设计。最上层是的造型,下面盘着九条世龙,底座的第二层是象征着56个兴盛的向日葵,第三层是百花争艳,第四层是四季发财,第五层是五谷丰登。
    最大面塑群
    宰相将军群塑由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村民一起制作的裴氏宰相将军群体面塑排成长长的两列,望不到边。裴氏宰相将军群塑共有113尊闻喜历史人物花馍造像,平均身高为1.8米,创世界最大的面塑造像群像纪录。原材料就地取材,用搭架,蒸熟以后用彩绘把像勾勒出来,共用白面两吨。
    2012年,闻喜县把打造花馍特色产业列为推进的重点工程。闻喜县与13个乡镇联合举办闻喜花馍技艺培训班,聘请花馍艺人,为农村妇女传授花馍制作技术,3500余名农村妇女经过培训后,成为手工花馍加工能手。通过扶持培养卫嫂馍、玫瑰红花馍等一批专业合作社,渗渣辐射带动了一大批农村妇女从事花馍加工业。县妇联和金融部门,联合通过发放***,解决了农村妇女发展花馍这一产业的瓶颈,激发闻喜花馍产业的活力。
问:闻喜花馍的介绍
  1. 答:闻喜花馍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汉族传统名点,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因花式各样而命名为花馍。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已形成独特的艺术败指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闻喜花馍2006年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乱。1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在2012举办的“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上创造了四察唯配项世界纪录。
闻喜花馍调研报告收获与不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