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川东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

川东北、川东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

一、川东北及川东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坤[1](2020)在《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文中认为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为国内外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由于碳酸盐岩岩性致密,其孔隙流体超压与骨架应力的经验关系、超压地球物理响应不明确,造成超压预测十分困难。论文研究目标是创新研究思路,探索不同于碎屑岩超压预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为研究区,分析研究区碳酸盐岩地层超压形成及演化机制,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开展碳酸盐岩超压弹性参数、纵横波速度实验等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分析碳酸盐岩地层的岩石与流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理论模型,利用多种岩石物理模型、岩石物性参数与纵、横波速度求取开展地层超压预测所需的岩石弹性参数,在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实现了依据钻测录井资料和地震AVO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并用实测数据检验了可行性并开展了误差分析。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普光、毛坝构造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在187Ma~140Ma普遍发育古超压,储层温度始终处在150℃以上,原油裂解气为主要的增压机制,可能构造抬升剥蚀对增压也有贡献;现今毛坝构造保持超压特征,而普光为常压构造;两者超压演化机制差异较大;研究区普光、毛坝两类构造的孔隙压力差异演化特征总结为“三异一闭”,即:①沉积相差异:三叠系早期,普光构造飞仙关组-长兴组地层较毛坝等构造具有较好的初始孔隙度,浅埋藏阶段更好的连通性有利于普光构造储层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混合水白云石化的进行。自此开启了普光构造与毛坝构造两种构造差异储层演化、超压演化的开端。②构造抬升剥蚀差异,毛坝构造较普光构造剥蚀厚度大,对在膏岩盖层封闭下形成和保持超压贡献大。③TSR作用差异: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消耗烃类、产生的H2S引起的溶蚀作用均可导致流体压力的减小。普光构造白云岩化热卤水为TSR提供SO42-,因而普光构造高含H2S,压力卸载;毛坝构造除MB-3井长兴组外几乎不含H2S,不存在此泄压机制。④区域膏盐盖层封闭:区域优质膏盐岩盖层是本区普光毛坝气藏、毛坝构造超压保存的必要条件。2、碎屑岩超压预测是以Terzaghi有效应力定理为基础,通过建立超压与不同测井和地震响应参数(主要是纵波速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实现对超压的预测;由于碳酸盐岩岩性致密且岩性和物性极不均一,由于孔隙流体超压与岩石骨架应力关系、超压地球物理响应不明确,使得碳酸盐岩超压预测十分困难。3、碳酸盐岩样品超压岩石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岩饱和岩样纵、横波速度对孔隙压力的变化均有响应,干燥岩样有效应力的减小直接影响其骨架弹性模量的变化,说明碳酸盐岩地层超压仍然可以利用纵、横波速度、岩石弹性模量的响应加以预测,但这种响应并不像碎屑岩超压响应的那样显着。根据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和广义胡克定律可知,岩石在孔压与围压作用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可由构成碳酸盐岩单元的饱和岩石弹性模量、岩石基质、骨架弹性模量、流体弹性模量的变化表征,由此建立多孔介质弹性力学超压预测理论模型。此模型不受超压成因机制的限制,理论上适用于绝大多数沉积地层的超压预测。其中岩石总体弹性模量可由纵、横波速度计算获得,利用岩石物理模型结合岩石基础物性参数分别计算岩石骨架、流体弹性模量进而可实现碳酸盐岩超压预测。4、在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超压过程中,由于不同频率弹性波所引发岩石频散和衰减的差异性,岩石骨架弹性模量的计算应根据所利用声波资料的频段选择能有效反映此频段频散和衰减的流-固双相介质模型。碳酸盐岩骨架致密,其岩性和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实验模拟数据显示BISQ模型所预测的频散和衰减具有较宽的频率分布范围(103-107Hz),测井频率在其预测有效范围内,BISQ模型更适用于测井资料骨架模量的计算。另外,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和关键参数的计算依赖于测井解释岩性、矿物成分和孔隙度等物性参数的解释精度。因此通过分析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开展碳酸盐岩岩性成分、物性的测井综合解释是较准确地预测超压的关键。川东北地区典型超压钻井(双庙1井)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孔隙压力值与已知钻杆实测压力(DST)值接近,相对误差范围在2-10%;预测孔隙压力随深度的变化幅度跳跃明显,较好的反映了与双庙1井碳酸盐岩层段多重非均质性相一致的超压频繁变化的特点,该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说明利用测井资料,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方法提出的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可应用于实际碳酸盐岩地层的超压预测。可进一步通过研究地震资料计算岩石弹性参数的方法,利用该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实现碳酸盐岩地层超压的钻前预测。5、利用地震AVO反演技术可获得纵横波速度,进而获得理论模型预测压力的岩石弹性参数体;地层压力预测结果表明毛坝地区上二叠统-中三叠统碳酸盐岩层系发育超压;而普光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为常压系统;实例应用研究表明,利用弹性力学预测超压的理论模型和多种弹性参数及相关参数模型可实现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预测精度取决于各类相关参数体的客观性及与地质实际的符合程度;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超压的误差较小,地震资料预测超压的误差相对较大。地震资料所含地质信息具有多解性且更为复杂,在计算压力过程中,必须利用多参数模型通过测井和测试资料获得参数体,其参数获取方法及结果的客观性对压力预测精度有重要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研究依据线弹性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属岩石物理学范畴,参数获取模型复杂,实际应用难度大。利用测井资料计算超压过程中,其基本物性资料(孔隙度、岩性组成、含水饱和度等)的解释非常重要,应选择适用于碳酸盐岩的测井综合解释模型,细化模型解释步骤,利用关键弹性参数物理模型计算各体积模量和预测超压。地震AVO资料处理和弹性参数获取要求专业性更强,利用弹性力学理论模型和地震AVO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地层超压还需要借助一些统计性关系,参数获取方法和压力预测精度能够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朱联强[2](2020)在《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一直是盆地内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要层系,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勘探效果显着,展示出川东地区茅口组岩溶缝洞型储层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川东地区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的分析,以期为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通过对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气藏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特征的分析,明确茅口组气藏天然气的主要烃源岩层系。基于取芯段精细的岩芯观察、岩石薄片观察,结合阴极发光、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原位微区同位素等技术手段,分析茅口组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根据茅口组的成岩演化,分析不同期矿物捕获的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均一温度及成分,并结合区域埋藏史,明确茅口组的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时间。利用钻井资料以及二维地震格架线的解释成果,刻画研究区不同时期茅口组顶面的构造形态,恢复茅口组典型气藏的形成演化过程,并建立成藏模式。通过对川东地区茅口组气源岩生烃潜力、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油气藏形成演化等的研究,分析川东茅口组成藏的控制因素。论文取得的认识如下:(1)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志留系及二叠系烃源岩,研究区两套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较大,志留系烃源岩以Ⅰ型有机质为主,二叠系烃源岩以Ⅱ型有机质为主,残余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生烃潜力好。(2)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胶结充填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以及白云石化作用等,表生期岩溶作用及白云石化作用是影响研究区茅口组储层发育最重要的成岩作用。(3)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存在三期油气成藏,第四期为气藏调整改造;第一期为晚三叠世形成的古油藏,第二期为中~晚侏罗世形成的古油气藏,第三期为早白垩世形成的古气藏,第四期为晚白垩世以来古气藏调整和定型。(4)恢复了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成藏演化;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期,古隆起上的檀木场及古隆起外的龙会场等构造高点发育古油藏;早侏罗世,檀木场、龙会场等构造圈闭范围和幅度进一步扩大,古油气藏持续形成;至早白垩世燕山运动期,古油气藏转化为古气藏,古隆起上的檀木场等构造形态继续保持,古隆起以外的龙会场等构造大幅抬升;晚白垩世以来,开江古隆起基本解体,古气藏受古隆起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共同控制,调整定型为现今气藏的分布格局。(5)建立了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油气成藏模式;以龙会场为代表的构造早期处于开江古隆起范围以外的相对构造低部位,但其圈闭形成早,形成早期古油藏,晚期调整为构造高部位,具“早聚晚藏”的特征;以檀木场为代表的构造位于开江古隆起的范围以内,从晚三叠世古油藏形成到早白垩世古气藏形成,其构造相对稳定,喜马拉雅运动期调整幅度小,为“原位”型的油气聚集。(6)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为:(1)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是油气成藏的基础;(2)优质储层的发育是油气成藏的关键;(3)构造演化与成藏期的匹配是油气成藏的核心;(4)良好的保存条件是油气成藏的保障。其中,优质储层的发育及良好的保存条件是研究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许光[3](2019)在《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盆地从新元古代至新生代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对盆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为多种能源的共生富集提供有利条件。三叠纪是四川盆地构造体制发生转换的重要时期,构造环境从被动大陆边缘转换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环境转变为陆相沉积。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引起的沉积相变、构造改造和物源变化为油气、页岩气、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孕育了元坝气田、普光气田、农乐钾盐矿、广旺煤田、华蓥山煤田等大型矿(气)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富集油气、钾盐、锂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富集煤、油气、页岩气。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时期,四川盆地东北缘处于从向北倾斜的陆架-斜坡转向北侧隆起的海相前陆的障壁岛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相为潮坪-泻湖-盐湖相等,盐类、锂矿主要富集在潮上带盐溶角砾岩以及白云岩中,油气主要富集在礁滩和粒屑滩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有利储层中。须家河组时期,研究区处于前陆盆地陆相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相,煤炭主要富集在三角洲沼泽相煤层中,油气储集在河流-三角洲相的砂岩中。三叠系天然气主要赋存于三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中:下生上储型含油气系统的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嘉陵江组缝隙型碳酸盐储层中,自生自储型的须家河组碎屑岩中和上生下储型的雷口坡组风化壳地层中。煤炭主要赋存于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陆相地层中。岩盐主要由固相岩盐和卤水型盐矿两种类型赋存于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中。古构造分析表明,古凹陷为成盐的有利区域,而古凸起周缘发育的礁滩相成为油气有利区。后期构造运动使得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发育滑脱层,为多种能源的共生提供条件。矿物学、岩石学和年代学等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绿豆岩是钾盐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其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252Ma岩浆岩。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油气主要来自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烃源岩。须家河组重矿物和电子探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根据盆地周缘造山带流体的体系组成及内部的有机流体特征角度系统,研究区油气和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受控于同一造山带流体。四川盆地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构造流体分为两期,早期为主要的成矿(藏)流体,均一温度较高,晚期流体与成矿(藏)无关,均一温度较低。盐水-油气流体运移时限为晚三叠世,与印支期-燕山早期的逆冲推覆造山作用相一致,造山带流体作为载体及源区参与盆地内多种能源的物质来源、运移和储集过程。

严世帮[4](2019)在《川东北龙会-蒲包山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储层沉积学特征》文中指出为配合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需要,深入挖掘川东北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和规避勘探风险,发现潜在有利油气勘探新区块,需要对川东北地区的石炭系黄龙组的地层分布、沉积相特征、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等基本问题开展新的研究,从而为川东北石炭系老气田深化勘探提供理论指导。龙会-蒲包山地区作为川东北十分重要的石炭系天然气勘探区,近期在川东北石炭系低渗储层分布区的龙会场构造获得了石炭系勘探新进展;但龙会-蒲包山地区石炭系受多期构造的影响,地层分布较复杂,沉积微相和储层展布特征变化较大,储层主控因素不清楚,加大了该区域石炭系储层分布预测和勘探目标优选难度。基于此,本论文依托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以川东北龙会-蒲包山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碳酸岩盐储层沉积学研究进展和研究区勘探研究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后,以层序地层学、岩相古地理学、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质、测井、岩心、室内测试及部分地震资料并结合己有的研究成果,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开展了储层沉积学特征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几点成果认识:(1)重新编制了研究区石炭系地层厚度图,进一步分析研究区黄龙组各段地层分布特征,认为黄龙组地层厚2570m,具有西、北薄,东、南厚特点,厚区主要分布在蒲西、亭子铺和龙会-铁山北一带。(2)确定研究区石炭系主要发育萨勃哈、有障壁海岸和海湾陆棚3种沉积相类型,并细分为8个沉积亚相和众多沉积微相。(3)分别编制了地层、颗粒碳酸盐岩、白云岩和岩溶角砾岩等值线图,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影响因素,绘制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对不同沉积相带的几何形态、平面展布、演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弄清各沉积相带与储层发育关系;与前人研究成果相比,平面上颗粒滩发育面积更大,滩体分布规律更清晰。(4)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在黄龙组二段白云岩中,其中晶粒白云岩储集性最好,白云质岩溶角砾岩和颗粒白云岩次之,其余岩性较差;三种有效储集空间为晶间溶孔、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储层类型为裂缝-孔隙型II、III类储层,有效储层厚度变化较大,并呈现出南部厚、北部薄的特点,与白云岩平面分布相似。(5)研究区黄龙组天然裂缝产状主要以低角度斜交缝和高角度斜交缝为主,分剪性裂缝和张性裂缝两类,以方解石和泥炭质充填为主,天然裂缝有效性较高,C2hl2裂缝发育程度最高,C2hl3次之,C2hl1最差;裂缝发育主要受断层、构造变形、岩性以及岩层厚度的控制,形成于印支-早燕山期和晚燕山-早喜山期,主要为构造变形裂缝和断层共(派)生裂缝两种成因类型。(6)明确了构造作用、岩性、沉积微相以及成岩作用是研究区黄龙组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总结了储层发育的四种规律:(1)构造裂缝有效改善了储层的孔渗性;(2)复合颗粒滩相带对优质储层分布范围和规模具有主要控制作用;(3)白云岩化作用为优质储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物质基础;(4)储层发育范围受岩溶作用进一步扩大,对提高储层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罗丁文[5](2018)在《巴中-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源岩发育分布与天然气资源量计算》文中指出本论文基于录井、测井与地球化学分析资料,主要应用有机地球化学与资源评价方法,明确了须家河组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来源、煤系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烃源岩的生气强度,并进一步计算须家河组天然气的资源量。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巴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属于煤型气,来源自本层位烃源层;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混有下伏海相油型气,但其甲烷氢同位素较轻,与海相气有明显区别,所以主要以本层位气源为主。(2)须家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TOC平均值为2.43%;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少部分为Ⅱ2型;热演化处于高成熟晚期至过成熟早期,以生干气为主。(3)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发育,累计厚度为50m330m,暗色泥岩主要发育在须三、五段,平面上主要分布于西部和通南巴中部;煤层主要发育于须五段,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巴中地区东部元陆17井区。(4)巴中-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暗色泥岩和煤层)生气强度为5×108m3/km235×108m3/km2,总生气量为54638.56×108m3,总资源量为2731.9×108m3,其中煤层贡献的资源量为1217.9×108m3,约占总资源量的44.6%,工业气流井主要位于生气中心及周缘。

杨湉[6](2017)在《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圈闭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三维地震勘探面积及地震分辨率都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对飞仙关组鲕滩分布的预测也有了新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飞仙关组的圈闭进行重新梳理和评价,研究成果对下一步勘探部署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以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油气成藏理论等为指导,在充分运用钻井、测井、地震和气藏开发资料的前提下,根据最新的地震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成果,对中石油川东北气矿辖区内的飞仙关组圈闭进行了详细识别和描述,共识别出78个未钻圈闭,并选取面积大于5km2的56个未钻圈闭作为圈闭评价的主要对象;在圈闭油气成藏条件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特尔菲方法开展了圈闭成藏概率的定量分析。结合已发现气藏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从烃源岩、储集、圈闭、保存条件及成藏配套史五个方面入手,分别进行特征参数分析,并最终选取17项参数作为圈闭地质评价的依据。通过建立定量评价评分表,采用风险概率统计法对各个圈闭的成藏条件进行了定量评价;以已探明气藏圈闭作为类比刻度区,采用地质类比法取得计算未钻探圈闭资源量参数,分别选用面积丰度法和容积法(储层圈闭体积法)对全区未钻探圈闭的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并认为容积法计算结果更符合勘探实际;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圈闭成藏概率分析和资源量计算结果为依据,用二因素综合评价法和多因素分类排队法分别对飞仙关组56个未钻探圈闭进行了综合分类、排队,并选择其中的四个圈闭作为近期优先勘探的目标。

凡元芳[7](2016)在《鄂西渝东区关键构造期构造作用与海相油气成藏作用响应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基于构造动力学、流体动力学、油气地球化学以及成藏动力学等的原理和方法,对鄂西渝东区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特征、时空展布规律、燕山-喜山期区内构造形变机制、断裂性质和展布情况、关键构造期流体动力场和能量场的特征以及断层活动与流体活动之间的响应匹配关系、圈闭的纵横向展布特征及不同时期构造动力学演化与圈闭的形成及发展、天然气运聚的流体动力学、天然气保存的流体地球化学、成藏模式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从野外地质调查、主干(辅助)地震测线分析等方面,对研究区的构造边界进行了重新的厘定,划分了主干断裂体系,并对构造层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描述,提出了大构造层和相关的亚构造层划分方案。对区内的构造样式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和讨论,从平面和剖面的典型特征入手,全面阐明了鄂西渝东区主要局部构造的空间展布和类型归属。通过对区内白垩系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构造年代学等资料,将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主幕界定在晚侏罗到早白垩世间,它使侏罗系及其以前的地层全部卷入褶皱,并使后期的上白垩统高角度不整合在侏罗系及其以前地层上。研究还同时对燕山早期的构造格架进行了研究,通过地质分析的相关手段对该时期应力场的方向和大小进行了从定性到半定量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包括6319个单元和8888个节点的三维应力场模拟模型,认为燕山早期的构造模式为陆内造山分层挤压滑脱模式。侏罗纪末燕山早期构造运动在鄂西渝东区褶皱造山后,从压性环境转变为张性环境,逐渐在工区形成张性构造。研究进一步确定了燕山晚期的构造期次、构造格架和正断层发育的范围,燕山晚期主张应力的主体受南东方向伸展作用的影响,研究区南东部张应力较大,而北西部相对较小,但受断层重新活动的影响,张应力的变化与空间位置和断层产状等有明显的关系,认为燕山晚期的构造模式为后造山壳幔调整伸展模式。论文研究了从燕山早期以来的流体动力场的强度和流体能量场,总结了流体压力(即压强)的空间分布和流体势场的空间变化,并进一步对不同时期天然气的运移趋势进行了表达,为天然气的运聚研究打下了基础。论文还对古流体活动与断层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断层的流体包裹体数据表明,自侏罗开始,随着燕山早期挤压作用的逐渐加强,褶皱和断裂开始形成,流体在该时期至少有三次充注作用:J1z沉积时期、Jzs沉积时期和J3末沉积时期,三次充注中均有烃类参与。进入燕山晚期张性作用阶段,正断层及张裂缝在区内开始发育,伴随的是新一轮流体的充注和重新分布。在燕山晚期,同样至少存在三次流体的充注作用,分别发生在K.中晚期、K2早期和K2末期,其中烃类流体伴生在三次充注过程中。在鄂西渝东复杂的成烃和排烃史及烃类运移过程中,断层始终是流体和烃类的运移和充注通道,不管是逆断层,还是正断层。这一点反过来看,烃类在断层中的多次运移,既表明了反复成藏的过程,又显示了油气藏的多次破坏过程。侏罗纪开始的燕山早期挤压作用,使侏罗系地层开始褶皱化,同时也开始破坏古圈闭,使古圈闭中的烃类通过断层向其时形成的圈闭中重新分配聚集。而随着断层的加剧,又可能使聚集不久的烃类再次逸散。燕山晚期的张性活动的主要结果是导致本已聚集成藏的烃类再次重新分配和逸散,对本区油气聚集带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好在强烈的正断层作用主要发生在齐岳山及其以东地区,但石柱复向斜中张节理的分布仍较普遍,对油气聚集的潜在影响仍较大。鄂西渝东区构造动力学背景与圈闭的演化可以归结为:四期构造运动、三次构造转换、两次圈闭形成、一次圈闭定型、三次圈闭改造。四期构造运动即鄂西渝东区印支期以来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和喜山晚期四期构造运动。三次构造转换即第一次构造转换发生在侏罗时期的燕山早期构造阶段,鄂西渝东区构造作用从燕山期以前以升降运动为主的构造阶段转换为早燕山期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构造阶段;第二次构造转换发生在白垩-古近纪的燕山晚期构造阶段,鄂西渝东区构造作用从早燕山期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构造阶段转换为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伸展作用为主的构造阶段;第三次构造转换发生在新近纪的喜山晚期构造阶段,鄂西渝东区构造作用从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伸展作用为主的构造阶段转换为以升降运动为主,伴有间隙挤压的喜山晚期构造阶段。两次圈闭形成即印支期和燕山早期是鄂西渝东区的两次圈闭形成期,印支期形成的圈闭主要与古隆起有关,而燕山早期形成的圈闭主要与断裂和褶皱作用有关。一次圈闭定型即奠定现今圈闭形态及分布的时期是燕山早期。三次圈闭改造即区内圈闭形成后经历了三次圈闭改造,即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和喜山晚期。燕山早期断裂-褶皱构造运动对印支期形成的圈闭进行了强烈的改造,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张裂作用对燕山早期形成的圈闭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改造,喜山晚期弱挤压和差异升降作用对燕山早期形成的圈闭进行了小规模的改造。鄂西渝东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属于典型的高成熟-过成熟的油型气。志留系底部烃源岩在海西晚期(二叠纪末)就成熟生油,在三叠纪达到生油高峰和湿气阶段。二叠系顶部烃源岩在燕山早期(侏罗末)之前,达到了过成熟阶段。基于此,天然气在燕山早期以后的成藏主要是改造和调整作用,因此在天然气运聚的流体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了不同时期的有利的天然气聚集区。研究还获得了天然气保存的流体地球化学证据,从地层水和古流体性质两方面来讨论了不同的保存区块。鄂西渝东区在关键构造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喜山早期)构造作用会在构造的不同位置对油气成藏产生不同的作用,油气成藏会对不同的构造作用作出不同的响应,即发生不同的油气成藏事件。因此,关键构造期的构造作用与油气成藏作用的响应是成藏要素在时间、空间上与构造作用的高度吻合。燕山早期的挤压构造作用在鄂西渝东区褶皱造山,使得印支期前形成的古油藏改造、破坏、调整,先前聚集的油气或深埋或抬升,或在新的合适的圈闭中重新聚集成藏,或因保存条件不好逸散,这些成藏事件在各断层的流体包裹体中得到印证,燕山早期流体至少有三次流体充注作用,Jlz沉积时期、J2s沉积时期和J3末沉积时期,三次充注中均有烃类参与。那些重新聚集成藏的油气在燕山晚期的拉张作用下,因构造位置的不同,构造作用对其影响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成藏模式—原生弱改造型和原生强改造型。同时,那些在燕山早期形成的原生弱改造型油气藏在燕山晚期的拉张作用下也会作出响应,因构造位置的不同,或弱改造调整、或强烈改造破坏,形成不同的成藏模式—次生弱改造型和次生强改造型;燕山晚期张性作用阶段,正断层及张裂缝在区内开始发育,伴随的是新一轮流体的充注和重新分布,该期同样至少存在三次流体充注作用,分别发生在K1中晚期、K2早期和K2末期,其中烃类流体伴生在三次充注过程中。因此,在鄂西渝东区内,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构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构造作用对油气成藏的核心控制作用也有不同,将本区气藏成藏模式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原生弱改造型、原生强改造型、次生弱改造型和次生强改造型。

龚大兴[8](2016)在《四川盆地三叠纪成盐环境、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钾盐是保障国家经济稳定、战略安全的重要紧缺资源,我国已探明钾盐资源相对13亿人口大国需求而言乃杯水车薪。中国大陆是由多个小陆块及其间的造山带镶嵌而成,且经历了多期离散、拼合构造旋回。这种由相对不稳定的小陆块组成的构造背景决定了我国古代蒸发盆地成盐、成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找钾难度较大,也给成盐聚钾成因模式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随着现代地质学的发展,有必要将层序地层学、沉积地球化学、盐类地球化学、旋回地层学等领域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引入到钾盐矿床的研究中。四川盆地是具有三维空间的地貌盆地,也是具有“四维空间”即包括地质历史时间概念和沉积建造在内的沉积盆地,是在扬子克拉通台地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复合型或叠合型盆地。盆内中、下三叠统是一套浅海台地—蒸发岩台地沉积,一直都是中国找钾的重要层位。长期以来,由于油气、富钾卤水、石膏、杂卤石和盐矿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关于四川盆地三叠系含盐层的研究取得了较深入的认识,涉及蒸发岩的生成模式和成盐机理、古地理环境、盐盆地的分布、岩系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盐类矿物组合及富钾卤水成因等多个方面。但盆内尚未发现固态钾盐矿床,基础资料虽多,但不同的资料,不同的区块,层位划分体系不同,对象及目的层位不一致,成盐期次划分紊乱。富钾卤水及杂卤石是否能作为三叠系成钾的指示,以及是否存在海相固态钾盐沉积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主要含盐构造野外勘查、采样分析;室内大量钻井资料的对比整理;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方法综合研究,得到了如下几点认识:1、在详细研究盆地三叠系基干剖面(合川沥鼻峡剖面,渠县农乐剖面)及钻井剖面(长平3井,广参2井)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对比找钾老井,盆内最新的盐/钾井、油/气井资料,统一了不同资料、不同区块的层位划分。认为四川盆地三叠纪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6个成盐期:嘉陵江组二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1j2-2),嘉陵江组四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1j4-2),嘉陵江组五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1j5-2)雷口坡组一段第一亚段沉积期(T2l1-1)(川东地区雷口坡组名为巴东组),雷口坡组一段第三亚段沉积期(T2l1-3),雷口坡组三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2l3-2)以及雷口坡组四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2l4-2)。空间上可以划分为五个成盐区:川东成盐区,川北成盐区,川西成盐区,川西南成盐区及川中成盐区,19个次级含盐构造(盐盆地)。受四川盆地及周缘古陆构造活动的影响,成盐盆地表现出逐渐向西迁移的演化过程。2、通过对四川盆地典型剖面的野外观察,根据岩相组合特征、沉积构造、室内薄片鉴定等研究,建立了沉积相识别标志,划分了典型盐、钾钻井的沉积相类型。认为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整体属于浅水碳酸盐岩—蒸发岩台地。根据典型剖面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岩性组合,可划分为18种成因类型,分别形成于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等3种主要的沉积相,6种沉积亚相及13种沉积微相。进一步通过四川盆地含盐层的时空分布特点,侧重于蒸发成盐过程中亚相及成盐微相的分布,编制了主要成盐期的岩相古地理图件,认为沉积相带多具有环状分布特征,盐湖微相通常处于核心位置,属于典型的“牛眼式”成盐模型,各成盐期均具有一个或多个咸化中心,古地理特征有利于成钾。3、本文将旋回地层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碳酸盐岩台地高频沉积旋回的识别方法及古相对海平面变化趋势重建,运用于四川盆地含盐剖面进行实践。利用保留在自然伽玛测井数据中的旋回响应特征,模拟了台地高频沉积旋回叠加样式,反演了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古海平面变化趋势,讨论了典型含盐剖面的咸化过程,提出碳酸盐岩台地在海平面快速下降期或海退初期,一般不会形成盐类矿产;持续振荡的水体环境往往只能形成白云岩+石膏+少量岩盐层的组合;只有在海退的中晚期,台地长期处于低水位环境,才有可能出现石膏+岩盐+含钾矿物的组合,具备成钾潜力。并认为,蒸发岩台地含盐剖面中的富钾层段在地层沉积记录中保留着某些响应特征,研究这些旋回响应机制,可以快速锁定有利的成盐聚钾期,聚焦富钾层段,丰富了地球物理方法找钾的手段。4、在四川盆地含盐层时空分布,空间演化过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含盐层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古地理条件、古气候背景,对四川盆地主要含盐构造,不同成盐期的成钾条件进行了评价。认为四川盆地具有3个有利的成钾时期,包括嘉四2(T1j4-2),嘉五2雷一1(T1j5-2T2l1-1)及雷四2(T2l4-2)。4个有利的成钾构造,长寿双龙构造、宣汉盐盆黄金口构造、南充构造及邛崃平落坝构造。成盐聚钾过程与海平面长时期处于较低水平,卤水在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持续咸化浓缩有关。沉积相带多呈环带状分布,以盐湖微相为核心,成因模式属于“潮上带牛眼式干化小型盐盆(湖)成盐聚钾”。以事件成钾的观点讨论了四川盆地出现成钾事件的可能,认为:嘉四2(T1j4-2)时期的长寿双龙构造、嘉五2雷一1(T1j5-2T2l1-1)时期的宣汉盐盆黄金口构造、南充盐盆及雷四2(T2l4-2)时期的成都盐盆平落坝构造具备出现成钾事件的条件。

李爱荣,李净红,张金功[9](2015)在《建南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扬子西部地区经历了多旋回沉积-构造演化,纵向上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烃源岩为碳质页岩、碳酸盐岩及煤等多种岩性,多数达到了过成熟阶段,深部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均处于过成熟晚期,具有多阶段生烃、晚期原油裂解供气特征。在多旋回构造演化中,中扬子西部海相天然气呈现多源多期或同源多期混合聚集、多期调整及晚期次生变化的复杂成藏过程。基于对中扬子西部地质演化背景分析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区域有效主力烃源岩,从天然气组分含量、组分参数相关性、烷烃气碳同位素等资料剖析了建南气田各层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油气成藏地质及川东气区资料,厘清了建南气田海相天然气成因及气源。研究认为,建南气田海相天然气均为干气,烷烃气碳同位素呈部分倒转,发生过原油裂解供气;二叠系长兴组及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气藏气源来自二叠系烃源岩,基本没有志留系甚至更深部气源供给,由原油裂解气和多类型干酪根降解气混合聚集而成,原油裂解气占主体;志留系韩家店组气藏和石炭系黄龙组气藏属于同源不同阶段天然气混合成因,原油裂解气占主体,气源母质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碳质页岩,几乎没有受到来自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的天然气充注。因此,中扬子西部地区海相天然气勘探潜力大,尤其以保存条件较好的鄂西渝东区为主,震旦系、寒武系及志留系天然气勘探前景甚好。

李爱荣,李净红,张金功,宋立军[10](2015)在《建南气田志留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文中认为根据建南气田及邻区的天然气组分、烷烃碳同位素等资料,结合区域烃源岩研究资料,研究了该区志留系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源特征。结果表明,建南气田志留系天然气为干气,非烃气体总含量低且无H2S气体;烷烃气碳同位素均小于-40‰,属于油型气成因,其母源为腐泥型干酪根。ln(C1/C2)-ln(C2/C3)相关性表明现今的志留系气藏以原油二次裂解贡献为主。结合该气藏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建南气田志留系天然气来源于志留系龙马溪组碳质页岩,烷烃气碳同位素局部倒转为同源不同期的天然气混合所致,即晚期原油裂解气与早期干酪根降解气混合。中上扬子区广泛分布且已成熟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预示志留系和石炭系的天然气勘探前景良好。

二、川东北及川东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东北及川东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超压成因研究现状
        1.3.1.1 压实不均衡
        1.3.1.2 孔隙流体膨胀
        1.3.1.3 压力传递
        1.3.1.4 构造作用
        1.3.1.5 其它超压成因机制
        1.3.2 超压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3.3 研究区勘探及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总体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5 完成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川东北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演化
        2.2.1 地层沉积特征
        2.2.1.1 侏罗系
        2.2.1.2 三叠系
        2.2.1.3 二叠系
        2.2.1.4 石炭系
        2.2.1.5 志留系
        2.2.2 沉积演化特征
第三章 普光毛坝地区超压分布特征及超压成因演化分析
    3.1 研究区碳酸盐岩层系实测压力分布特征
    3.2 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超压成因机制
        3.2.1 烃类生成对超压影响
        3.2.2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改造储层对超压的影响
        3.2.3 构造作用对超压影响
    3.3 不同压力系统孔隙压力演化分析
第四章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超压预测理论模型
    4.1 超压岩石物理模拟实验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样品和流程
        4.1.3 超压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4.2 多孔介质弹性力学超压预测理论模型
        4.2.1 弹性力学与胡克定律
        4.2.1.1 各向同性固体介质空间应力状态
        4.2.1.2 单向应力下固体材料的弹性本构关系
        4.2.1.3 广义胡克定律
        4.2.2 有效应力概念
        4.2.3 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
        4.2.4 超压预测理论模型推导超压预测数学公式及参数
    4.3 超压预测资料来源
        4.3.1 超压预测所需资料简介
        4.3.2 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联系及区别
    4.4 参数获取方法及相关模型
        4.4.1 岩石基质等效模量计算
        4.4.2 孔隙流体等效体积模量计算
        4.4.3 岩石干骨架等效体积模量计算
        4.4.3.1 Gassmann模型
        4.4.3.2 Kuster-Toks?z模型
        4.4.3.3 其他波传播理论
    4.5 理论模型验证及校正方法
        4.5.1 理论模型验证结果
        4.5.2 理论模型校正方法
第五章 测井资料预测超压技术研究
    5.1 利用测井资料获取参数
        5.1.1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概述
        5.1.2 地层裂缝孔隙度
        5.1.3 岩石矿物成分
        5.1.4 含水饱和度
        5.1.5 测井资料骨架体积模量的计算
    5.2 碳酸盐岩地层测井横波速度预测
    5.3 基于测井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
第六章 地震资料钻前超压预测应用研究
    6.1 叠前地震资料AVO岩石弹性参数反演
        6.1.1 叠前同步反演
        6.1.2 典型二维剖面及顺层切片反演结果分析
        6.1.2.1 声波速度反演结果分析
        6.1.2.2 密度反演结果分析
    6.2 基于DNN深度神经网络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预测
    6.3 基于地震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油气成藏研究
        1.2.2 二叠系茅口组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认识及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沉积演化
    2.3 区域地层
    2.4 勘探现状
第3章 天然气气源分析
    3.1 天然气组分
    3.2 天然气同位素
    3.3 天然气气源
    3.4 烃源岩特征
        3.4.1 下志留统烃源岩
        3.4.2 二叠系烃源岩
第4章 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
    4.1 储层岩石学
        4.1.1 石灰岩类
        4.1.2 白云岩类
    4.2 储集空间类型
        4.2.1 晶间(溶)孔
        4.2.2 溶洞
        4.2.3 破裂缝和溶缝
    4.3 成岩作用及演化
        4.3.1 胶结作用
        4.3.2 溶蚀作用
        4.3.3 交代作用
        4.3.4 破裂作用
        4.3.5 云化作用
    4.4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第5章 典型构造油气成藏期次
    5.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5.1.1 檀木场构造
        5.1.2 龙会场构造
        5.1.3 福禄场构造
        5.1.4 拔山寺构造
    5.2 油气成藏期次
        5.2.1 檀木场构造
        5.2.2 龙会场构造
        5.2.3 福禄场构造
        5.2.4 拔山寺构造
第6章 油气成藏演化及控制因素
    6.1 油气成藏演化
    6.2 油气成藏模式
    6.3 成藏控制因素
        6.3.1 优质烃源岩的发育
        6.3.2 优质储层的发育
        6.3.3 构造演化与成藏期的匹配
        6.3.4 良好的保存条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断裂特征
    2.4 古地理环境
    2.5 古气候环境
    2.6 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特征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 测试分析与处理方法
第4章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沉积响应
    4.1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4.2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4.3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
    4.4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4.5 沉积演化
第5章 构造体制转变中成矿物质来源变化
    5.1 碎屑组分特征
    5.2 砾岩沉积特征
    5.3 古水流方向
    5.4 重矿物变化特征
    5.5 绿豆岩
第6章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多种能源和矿产成矿特征
    6.1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天然气藏成藏特征
    6.2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煤系成藏特征与聚煤规律
    6.3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盐类矿产成矿规律
    6.4 沉积环境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制约
    6.5 油气、煤炭和卤水等成矿物质来源
    6.6 小结
第7章 构造体制转换对多种能源矿产制约
    7.1 构造环境转变控制矿产资源纵向分布
    7.2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
    7.3 构造流体对多种能源矿产成矿控制
    7.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川东北龙会-蒲包山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储层沉积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研究现状
        1.2.2 川东北石炭系黄龙组勘探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古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分布
第3章 上石炭统黄龙组地层特征
    3.1 黄龙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3.1.1 黄龙组内部地层划分
        3.1.2 黄龙组地层对比
    3.2 黄龙组地层分布特征
        3.2.1 黄龙组一段地层分布特征
        3.2.2 黄龙组二段地层分布特征
        3.2.3 黄龙组三段地层分布特征
第4章 沉积相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学特征
        4.1.2 古生物特征
        4.1.3 测井相特征
    4.2 沉积相划分及特征
    4.3 沉积相平面演化特征
        4.3.1 黄龙组一段石膏岩展布
        4.3.2 黄龙组颗粒岩展布
        4.3.3 黄龙组白云岩、石灰岩展布
        4.3.4 黄龙组角砾岩展布
        4.3.5 黄龙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4 沉积相模式
第5章 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5.1 储层岩石类型
        5.1.1 白云岩类
        5.1.2 岩溶岩
    5.2 储层成岩作用
    5.3 储集空间类型
    5.4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
        5.4.1 储层物性基本特征
        5.4.2 孔隙结构特征
    5.5 储层裂缝发育特征
        5.5.1 裂缝特征
        5.5.2 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成因分析
        5.5.3 裂缝成因类型
        5.5.4 裂缝成因期次
    5.6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5.6.1 构造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6.2 岩性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6.3 沉积微相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6.4 不同层段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6.5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6.6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巴中-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源岩发育分布与天然气资源量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勘探研究现状
        1.2.1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发育分布特征
        1.2.2 烃源岩测井识别方法
    1.3 勘探研究中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5.1 现场工作量
        1.5.2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演化
    2.2 区域沉积特征
第3章 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来源
    3.1 天然气的化学组成特征
    3.2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
    3.3 天然气成因类型
    3.4 天然气气源分析
        3.4.1 巴中地区
        3.4.2 通南巴地区
第4章 烃源岩发育与分布
    4.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1.1 有机质丰度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有机质成熟度
    4.2 须家河组烃源岩厚度分布
        4.2.1 烃源岩测井识别方法
        4.2.2 暗色泥岩分布
        4.2.3 煤层(线)分布
    4.3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
    4.4 须家河组烃源岩成熟度分布
第5章 天然气资源量计算
    5.1 成因法计算公式
    5.2 主要参数选取
        5.2.1 烃源岩产气率
        5.2.2 有机碳恢复系数
        5.2.3 天然气运聚系数
    5.3 生气强度分布
        5.3.1 烃源岩总生气强度分布
        5.3.2 须家河组各段生气强度分布
    5.4 天然气资源量计算
    5.5 生气中心及天然气富集规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圈闭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目的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区域构造特征
        2.2.3 区域构造演化史
    2.3 飞仙关组概述
        2.3.1 飞仙关组地层特征
        2.3.2 飞仙关组沉积特征
        2.3.3 飞仙关组构造特征
        2.3.4 飞仙关组勘探现状
第三章 飞仙关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3.1 烃源岩条件
        3.1.1 气源分析
        3.1.2 烃源岩厚度特征
        3.1.3 有机质丰度特征
        3.1.4 有机质类型
        3.1.5 有机质成熟度
        3.1.6 烃源岩生烃强度
    3.2 储层条件
        3.2.1 储集特征
        3.2.2 储层主控因素
    3.3 典型气藏圈闭及圈闭特征
        3.3.1 铁山气藏
        3.3.2 渡口河气藏
        3.3.3 铁山坡气藏
        3.3.4 圈闭特征
    3.4 保存条件
        3.4.1 盖层条件
        3.4.2 断层条件
        3.4.3 出露地层
    3.5 配套条件
        3.5.1 油气充注时间
        3.5.2 圈闭形成演化
        3.5.3 生储盖配置关系
第四章 圈闭识别与定量评价
    4.1 未钻圈闭识别与描述
        4.1.1 资料来源
        4.1.2 资料处理方法
        4.1.3 未钻圈闭识别
        4.1.4 未钻圈闭分布与特征
    4.2 圈闭地质评价
        4.2.1 圈闭地质评价方法
        4.2.2 评价内容
    4.3 评价打分表
    4.4 评价结果
第五章 圈闭资源量计算及综合评价
    5.1 圈闭资源量计算方法
        5.1.1 面积丰度类比法
        5.1.2 容积法
    5.2 圈闭资源量计算参数选取
        5.2.1 面积丰度法参数确定
        5.2.2 容积法参数确定
    5.3 圈闭资源量计算
    5.4 圈闭综合评价及优选排队
        5.4.1 圈闭综合排队方法
        5.4.2 圈闭综合排队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7)鄂西渝东区关键构造期构造作用与海相油气成藏作用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关键构造期”的涵义
        1.2.2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现状
        1.2.3 鄂西渝东区海相油气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和认识
        1.4.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
        2.1.1 盆地的基底结构
        2.1.2 盆地盖层格架
    §2.2 区域动力学演化
    §2.3 区域油气地质条件
        2.3.1 烃源岩
        2.3.2 储集层
        2.3.3 盖层及生储盖组合条件
第三章 鄂西渝东区陆内构造特征及格架
    §3.1 构造层
    §3.2 构造单元
        3.2.1 构造单元划分
        3.2.2 构造单元展布特征
    §3.3 断裂体系
        3.3.1 断裂的基本特征
        3.3.2 断裂平面展布特征
        3.3.3 断裂的剖面特征
    §3.4 构造体系特征
        3.4.1 构造体系展布规律
        3.4.2 不同构造层构造体系特征
第四章 关键构造期陆内构造形变特征与演化
    §4.1 构造转换阶段及期次
    §4.2 燕山早期陆内构造格架及特征
        4.2.1 地层及地层接触关系
        4.2.2 构造格架
        4.2.3 构造形变的动力学机制
    §4.3 燕山晚期-喜山早期陆内构造格架及特征
        4.3.1 地层及地层接触关系
        4.3.2 构造格架
        4.3.3 构造形变的动力学机制
    §4.4 关键构造期陆内构造形变证据
        4.4.1 构造形变特征
        4.4.2 构造应力场分析
        4.4.3 构造年代学证据
    §4.5 关键构造期陆内构造形变的动力学机制
        4.5.1 燕山早期构造形变动力学模式—陆内造山分层挤压滑脱模式
        4.5.2 燕山晚期-喜山早期构造形变动力学模式—后造山壳幔调整伸展模式
第五章 关键构造期流体作用特征与演化
    §5.1 流体动力强度
        5.1.1 实测地层流体压力场
        5.1.2 预测地层流体压力场
        5.1.3 压力系数与断裂封闭性
    §5.2 流体能量场
        5.2.1 现今流体能量分布和运移动力条件
        5.2.2 现今流体势剖面特征
    §5.3 运移期的流体动力场和能量场特征
        5.3.1 运移期构造和地温条件
        5.3.2 运移期水动力场特征
        5.3.3 运移期天然气势分布与天然气运移特征
    §5.4 断层活动与流体活动
        5.4.1 逆断层活动与流体活动
        5.4.2 正断层(同期张节理)活动与流体活动
        5.4.3 流体充注史分析
第六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
    §6.1 建南气田解剖
        6.1.1 成藏要素
        6.1.2 烃类演化史
        6.1.3 成藏期次分析
        6.1.4 成藏演化
    §6.2 高峰场气田解剖
        6.2.1 成藏要素
        6.2.2 气藏形成过程及成藏机理
    §6.3 五百梯气田解剖
        6.3.1 石炭系气藏
        6.3.2 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天东边缘礁)
    §6.4 建南—铁山上古生界及三叠系典型气藏对比分析
        6.4.1 气藏基本特征
        6.4.2 气藏各产层流体特征
第七章 关键构造期构造与海相油气成藏作用的响应关系
    §7.1 圈闭演化特征
        7.1.1 构造圈闭展布
        7.1.2 不同时期构造动力学演化与圈闭的形成及发展
    §7.2 天然气运聚的流体动力学
        7.2.1 天然气运聚单元
        7.2.2 燕山早期天然气运聚单元
        7.2.3 燕山晚期天然气运聚单元
    §7.3 天然气保存的流体地球化学
        7.3.1 地层水特征
        7.3.2 古流体性质
    §7.4 油气成藏作用对构造作用的响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四川盆地三叠纪成盐环境、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四川盆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性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地层 第3章 含盐层的时空分布
3.1 次级含盐构造
    3.1.1 含盐构造的划分
    3.1.2 典型含盐构造
3.2 成盐时间序列
3.3 岩盐空间分布
3.4 含盐构造的演化过程 第4章 含盐层盐类矿物类型
4.1 岩盐类型及特征
4.2 杂卤石类型及特征
4.3 硬石膏类型及特征 第5章 含盐层沉积环境
5.1 典型剖面概述
    5.1.1 合川沥鼻峡剖面(PM-1)
    5.1.2 渠县农乐剖面(PM-2)
    5.1.3 广安广参2井剖面
5.2 含盐剖面类型
    5.2.1 韵律结构
    5.2.2 含盐剖面类型
5.3 沉积相类型
    5.3.1 开阔台地相
    5.3.2 局限台地相
    5.3.3 蒸发台地相
5.4 古地理特征
    5.4.1 古纬度与古气候
    5.4.2 古地理特征
    5.4.3 成盐期岩相古地理 第6章 含盐层地球化学特征
6.1 卤水地球化学特征
    6.1.1 含盐构造盐溶卤水
    6.1.2 地表盐泉水
6.2 岩盐地球化学特征
6.3 岩盐氯同位素特征 第7章 含盐层地球物理特征
7.1 测井识别标志
7.2 富钾层段的测井响应
    7.2.1 原理和方法
    7.2.2 高频沉积旋回的识别
    7.2.3 古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富钾层段的响应 第8章 成盐模式、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
8.1 成钾条件分析
    8.1.1 典型杂卤石剖面的成钾指示
    8.1.2 有利成钾时期
    8.1.3 有利成钾位置
8.2 蒸发成盐模式与成钾事件
    8.2.1 成盐聚钾模式及成因机制
    8.2.2 成钾事件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图

(9)建南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概况
2区域烃源岩特征
3天然气组分特征
4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5建南气区天然气的气源及成因
    5.1志留系—石炭系气藏
    5.2二叠系—下三叠统气藏
6结论

(10)建南气田志留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气组分特征
    1.1烃类气体组分
    1.2非烃气体组分
2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3天然气的成因
    3.1天然气有机相类型
    3.2天然气有机成因类型
4气源探讨

四、川东北及川东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D]. 刘宇坤.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2]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D]. 朱联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D]. 许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川东北龙会-蒲包山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储层沉积学特征[D]. 严世帮.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巴中-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源岩发育分布与天然气资源量计算[D]. 罗丁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圈闭评价研究[D]. 杨湉.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7]鄂西渝东区关键构造期构造作用与海相油气成藏作用响应关系研究[D]. 凡元芳.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8]四川盆地三叠纪成盐环境、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D]. 龚大兴.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9]建南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李爱荣,李净红,张金功. 石油学报, 2015(10)
  • [10]建南气田志留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J]. 李爱荣,李净红,张金功,宋立军. 石油实验地质, 2015(04)

标签:;  ;  

川东北、川东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