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中代森锰锌残留量的分析方法

番茄中代森锰锌残留量的分析方法

一、代森锰锌在番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珂[1](2021)在《代森锰锌对抗生素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文中提出设施农业环境中农药残留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复合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已有研究发现消毒剂、纳米材料、重金属等非抗生素类环境污染物能通过促进水平基因转移作用提高环境中ARGs的丰度,但农药胁迫下ARGs的传播规律及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选择含重金属的常用农药代森锰锌为目标化合物,构建合适、稳定的细菌耐药质粒同属和跨属接合转移体系,采用选择性标记的传统平板培养法研究代森锰锌胁迫下多重耐药质粒RP4接合转移频率变化规律,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研究细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细胞膜通透性、相关调控基因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测定跨属接合转移体系中供受体菌转录表达情况,分析代森锰锌胁迫下接合转移体系中关键调控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为揭示农药污染环境中ARGs的水平传播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全面评价代森锰锌污染生态风险提供新的认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携带RP4质粒的Escherichia coli MG1655(E.coli MG1655)为供体菌,E.coli HB101和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P.putida KT2440)为受体菌分别构建了同属和跨属接合转移体系。耐药质粒RP4的接合转移频率随着代森锰锌暴露浓度(0~10 mg/L)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1 mg/L代森锰锌暴露下耐药质粒RP4的同属和跨属接合转移频率分别达到最大值(2.40×10-4和9.31×10-5),是空白对照组的5.55倍和8.97倍,10 mg/L代森锰锌暴露下使细菌产生严重损伤导致供受体菌浓度过低,从而接合转移频率下降。此外,接合转移过程中(0~8 h)代森锰锌主要是以母体形式存在而不是代谢物或者所含重金属(Mn和Zn离子),表明代森锰锌母体在促进质粒RP4接合转移中起主要作用。(2)代森锰锌(0~10 mg/L)暴露下细菌E.coli MG1655、E.coli HB101和P.putida KT2440胞内ROS水平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35~2.12倍、1.08~1.74倍和1.34~11.92倍。添加活性氧清除剂硫脲后,0.01~1 mg/L代森锰锌胁迫下质粒RP4接合转移频率较未添加时均显着下降(p<0.05),表明供受体菌胞内ROS水平的上升是代森锰锌促进RP4质粒接合转移频率升高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1 mg/L代森锰锌暴露下供受体菌细胞膜受到一定程度损伤。此外,通过流式细胞仪发现代森锰锌(0~10 mg/L)暴露下供受体菌E.coli MG1655、E.coli HB101和P.putida KT2440的细胞膜通透性均随着处理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03~4.28倍、1.34~3.37倍和2.76~6.44倍。RT-qPCR结果表明代森锰锌暴露后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进质粒RP4的接合转移:1)降低负调控因子korA、korB、trbA的表达量和提高接合转移调控系统基因trbBp、trfAp、traF、traJ的表达量;2)提高质粒垂直转移负调控基因kilA的表达量减少质粒垂直转移;3)提高供受体菌外膜蛋白编码基因ompA、ompC、ompF的表达水平增加细菌外膜通透性;4)上调氧化应激基因(rpos、soxS、soxR、oxyR)和SOS响应基因(lexA、umuD)表达水平,导致供受体菌胞内ROS的积累。(3)RNA-seq结果表明代森锰锌胁迫下质粒RP4上接合转移相关基因tra-和trb-转录水平上调,供受体菌中细胞膜、ROS产生、SOS响应以及菌毛蛋白合成等重要功能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上调,从而共同促进了质粒RP4的接合转移频率的上升。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分析发现代森锰锌胁迫下供体菌E.coli MG1655存在92个DEGs,受体菌P.putida KT2440存在253个DEGs;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代森锰锌胁迫下供体菌中DEGs主要与离子结合功能相关,受体菌中DEGs主要与细胞内的稳态表达功能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代森锰锌胁迫下供体菌中DEGs主要富集到了乙醛酸、二羧酸代谢和ABC转运体等通路,受体菌中DEGs主要富集到了细胞膜相关肽聚糖生物合成等通路。

徐明华,胡冠九,高占启,毕凤稚[2](2020)在《江苏省主要农药产品的环境残留监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介绍了江苏省生产的主要农药品种,综述了草甘膦、丁草胺、乙草胺、百草枯和氟乐灵等5种除草剂,代森锰锌、戊唑醇、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和三环唑等5种杀菌剂,毒死蜱、吡虫啉、氯氰菊酯等3种杀虫剂,以及乙烯利、多效唑等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现状及危害,以及上述农药在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检测方法。以期为相关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标准化、环境中控制限值的制定、农药类环境事故应急监测以及农药生产与使用的环境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孟信刚[3](2020)在《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的环境行为和降解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香草硫缩病醚是一个新开发的抗黄瓜花叶病毒的小分子农药,其对黄瓜花叶病表现出良好的治疗和保护活性。因此,香草硫缩病醚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香草硫缩病醚施用后在环境中的降解、迁移、吸附转化以及降解的机制和途径尚不清楚这一科学问题,开展香草硫缩病醚在环境中的归趋、转化、迁移以及降解的机理、途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试验的数据和结果可为新创制小分子农药香草硫缩病醚的安全使用、环境评价以及风险评估提供科技支撑。本论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定量分析了新型小分子农药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分别在水和土壤环境中的降解行为以及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解析、淋溶特性。利用高分辨质谱与化学合成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在水环境中降解的机制和途径。1、通过建立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在水环境中的分离提取方法和仪器检测方法,考察香草硫缩病醚在不同pH溶液、外源物质、温度条件下的降解情况,同时对其衍生物的稳定性、降解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草硫缩病醚在pH值为5、7、9的水溶液中的降解行为不受pH的影响。金属离子Ni2+、Zn2+、Pb2+和Fe3+均不影响香草硫缩病醚的降解,而金属离子Cu2+的加入对香草硫缩病醚的降解存在一定的影响,随着Cu2+浓度的增大,香草硫缩病醚的降解速率加快。腐殖酸(FA)和表面活性剂(CTAB、SDBS、Tween-80)对香草硫缩病醚在水中降解行为影响的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不影响香草硫缩病醚的降解,而腐殖酸能够影响香草硫缩病醚在水中的降解,腐殖酸促进或加快了香草硫缩病醚在水溶液中的降解,其降解的速率随腐殖酸浓度的提高而加快。温度对香草硫缩病醚降解影响的结果显示,香草硫缩病醚在水溶液中的降解行为不受温度的影响。此外,香草硫缩病醚衍生物稳定性和降解的研究结果显示,衍生物在水溶液中的能够稳定存在并且其降解不受pH的影响。2、通过建立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在土壤中提取分离和仪器检测方法,考察不同土壤类型、温度、含水率、灭菌、有机质等对香草硫缩病醚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香草硫缩病醚在所供试的六种土壤中的降解受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同香草硫缩病醚的降解速率没有呈现显着的线性相关性。温度对香草硫缩病醚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存在一定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降解的速率加快,降解半衰期值与温度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含水率对香草硫缩病醚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存在一定的影响,随着含水量的增多其降解的速率加快,降解的速率随含水率的增加成1.1倍的加快,降解半衰期值与含水率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土壤微生物的存在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着香草硫缩病醚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去除有机质的土壤中香草硫缩病醚的降解速率减慢了2.25倍,在灭菌的土壤中香草硫缩病醚的降解速率减慢了1.58倍。最后,香草硫缩病醚衍生物在土壤中的降解研究显示,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的降解速率和其取代基团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关系,吸电子基团较强的降解速率相对较快,吸电子基团较弱的降解速率相对较慢。3、通过开展香草硫缩病醚在土壤中的吸附解析特性和淋溶特性的研究,阐明了香草硫缩病醚在土壤中的吸附-解析和淋溶迁移规律,全面的了解香草硫缩病醚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香草硫缩病醚在供试的土壤中的吸附均能很好地符合吸附Feundlich模型,安徽合肥土壤属于L型等温吸附,其它的土壤为S型等温吸附。在供试的6种土壤中香草硫缩病醚的解析能力均存在滞后现象。香草硫缩病醚在供试的6种土壤中的吸附的吉布斯自由能ΔG<41.84 kJ/mol,吸附主要以物理作用为主。香草硫缩病醚在6种土壤中吸附稳定的平衡时间不同,但吸附平衡时间均较快,24 h后其吸附均达到了平衡。香草硫缩病醚在供试的6种土壤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吸附情况显示,吸附随着温度的增加,吸附的强度均减弱,吸附率均降低。随温度增加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逐渐增加,吉布斯自由能也都小于41.84 kJ/mol,吸附还是以物理作用为主。而pH值对香草硫缩病醚在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香草硫缩病醚在6种供试的土壤中的吸附性随pH值的增大呈现不同的差异性。此外,考察了香草硫缩病醚在供试土壤中的淋溶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香草硫缩病醚在天津、湖南长沙和贵州贵阳土壤中的移动等级为中等移动,香草硫缩病醚在黑龙江哈尔滨和广西南宁土壤中的移动等级为不易移动,而香草硫缩病醚在安徽合肥土壤中的移动等级为可移动。4、通过利用高分辨质谱(UPLC/ESI-Orbitrap MS/MS)中的Full MS,sim MS,sim ddMS2技术和化学合成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降解产物和降解的机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对香草硫缩病醚及衍生物主要降解产物进行合成表征和确认降解产物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其降解的机制和降解的途径。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的降解机制主要包括还原成醛过程、脱烷基化作用、分子内脱水、硫醚键和氧醚键的断裂等主要过程。本研究建立了基于UPLC/ESI-Orbitrap MS/MS与化学合成技术相结合的农药分子降解产物筛查和降解机制研究的平台,并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小分子农药香草硫缩病醚在环境中的降解过程、迁移过程、降解途径、降解机制。初步阐明了含二硫缩醛结构的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的降解机制和降解途径。

李锦桂,陈恒辉,陈玲,龚道新[4](2018)在《恶唑菌酮和代森锰锌可分散粒剂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复配试剂恶唑菌酮和代森锰锌可分散粒剂在番茄和土壤中施用后的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归宿行为,将杀菌剂施用于番茄植株农药残留消解动态试验小区(15 m2)和土壤动态试验小区(20 m2),结合HPLC和GC检测技术,通过添加回收建立恶唑菌酮、代森锰锌在番茄和土壤基质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恶唑菌酮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10-9 g和8×10-9 g,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5 mg/kg,代森锰锌的最小检出量为3.5×10-11g,最低检出浓度为0.035 mg/kg,平均回收率(n=5)为78.01%~106.03%,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均小于5.22%。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试验结果表明番茄中恶唑菌酮、代森锰锌的半衰期为1.61~14.43 d,土壤中其半衰期为2.64~22.35 d,其消解规律遵循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t=C0e-kt。

王寒[5](2017)在《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在6种果蔬样本中的储存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一般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中农药的残留量不是稳定不变的,它会因长时间的储存而发生分解导致分析结果发生偏差。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通常性质不稳定易分解,所以研究该类杀菌剂在农残样本中的储存稳定性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添加回收率实验建立了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在6种果蔬样本中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了两个添加浓度水平的4种杀菌剂在果蔬样本中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储存稳定性,同时还研究了影响其储存稳定性的相关因素。这些研究为4种杀菌剂残留样本的合理储存提供了科学依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二硫化碳在0.0076mg/L1.9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经试验测得4种供试杀菌剂固体标样量与其产生的二硫化碳含量线性相关性良好,不同浓度的这4种杀菌剂其二硫化碳转化率均保持稳定。在0.052.00 mg/kg的添加水平下,该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符合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要求。(2)4种杀菌剂在室温和冷藏条件下稳定性较差,不适宜长时间进行保存。在-20℃储存条件下,代森锰锌在番茄中稳定期为15d,在黄瓜和马铃薯中为30d,在柑橘、葡萄、甘薯中为90d;福美双的稳定期在黄瓜、柑橘、甘薯中为90d,在番茄、葡萄、马铃薯中为30d;丙森锌的稳定期在黄瓜、柑橘、葡萄、马铃薯中为30d,在番茄、甘薯中为90d;代森联的稳定期在番茄、柑橘、马铃薯中为90d,在黄瓜、葡萄、甘薯中为180d。4种杀菌剂储存时间越长剩余率越低,储存的温度越低其稳定期越长。低浓度添加样品的稳定期通常比高浓度添加样品的稳定期短。非冷冻条件下,4种杀菌剂中代森联的稳定性最高,代森锰锌和丙森锌的稳定性较差;冷冻条件下,代森联的稳定性最好,福美双和丙森锌的稳定性最差。4种杀菌剂在样品中的储存稳定性与其自身结构稳定性、基质类型和性质、储存条件密切相关,其稳定期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3)室温条件下粗切黄瓜和粗切马铃薯中4种杀菌剂残留的稳定性均高于匀浆样品,马铃薯样品的稳定性提升效果优于黄瓜样品。改变样品的储存形态能改善4种杀菌剂的储存稳定性。当样品基质的pH值调节到4时,代森锰锌、福美双、代森联的的稳定性均高于其余两组pH调节样品。丙森锌在pH9的样品基质中剩余率稍高于其余两组pH值样品,但调节pH对提高丙森锌样品稳定期的效果不明显。在代森锰锌、福美双和代森联残留样品中加入硫粉和半胱氨酸能抑制其降解,显着提高其储存稳定性,而在丙森锌样品中加入硫粉和半胱氨酸效果不明显。在代森锰锌、福美双、丙森锌和代森联残留样品中加入在Zn2+无法显着提高其储存稳定性。

杨晓凤,陈倩,雷绍荣,郭灵安,王方灵[6](2016)在《气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中代森锰锌残留量》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建立马铃薯中代森锰锌农药残留检测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100mL顶空瓶中,样品中的代森锰锌与氯化亚锡酸性溶液在80℃下反应2 h后产生二硫化碳(CS2),CS2经正己烷收集后采用CP-SILSCB毛细管柱(30 m×0.32 mm×3μm)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以CS2含量表示代森锰锌残留量。代森锰锌反应生成的CS2在0.051.00 mg/kg范围内峰面积和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9),回收率为91.7%102.0%,相对标准偏差为2.7%4.6%,检出限为0.01 mg/kg。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马铃薯中代森锰锌残留量的测定。

张秋萍,王春民,马晓艳[7](2016)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残留》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水果中残留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方法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残留定义以二硫化碳表示。在密闭加热的容器中用SnCl2·HCl溶液酸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农药,反应生成的二硫化碳气体被瓶中的正己烷吸收,形成二硫化碳的正己烷溶液;使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硫滤光片)测定有机相中二硫化碳的含量,即得到DTCs农药的残留量。采用该方法对苹果、葡萄等水果基质中残留的福美锌、福美双、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进行了方法确证。结果对二硫化碳的检出限为0.01 mg/kg,在0.025 mg/L10.0 mg/L时线性均良好(r>0.998 0),福美双转化率应在90%11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靠。适用于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残留测定。

韦婕[8](2016)在《番茄中主要杀菌剂的残留特性及膳食风险评估》文中指出本研究建立了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嘧菌酯、代森联、代森锰锌和丙森锌在番茄中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方法,依照番茄生产的良好农业规范(GAP)进行田间残留试验,探索其在我区农业气候和耕作制度下的残留消解规律,同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建立了改良的QuEChERS前处理结合GC-EC D同时检测番茄中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和嘧菌酯残留量,GC-FPD (S滤光片)间接检测代森联、代森锰锌和丙森锌总残留量,以及改良的QuEChERS刖处理结合HPLC-UV同时检测代谢物乙撑硫脲(ETU)和丙撑硫脲(PTU)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中各目标峰的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在0.01-50 mg/L,方法的最低检出量(LOD)为0.01-0.05 mg/kg,最低检出浓度(LOQ)为0.01-0.05mg/kg,大番茄和樱桃番茄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在70.5-120.0%、71.8-119.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2.2-6.3%、3.1-7.1%,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2、对吡唑醚菌酯等7种杀菌剂在番茄上进行田间残留试验。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嘧菌酯和3种DTCs类杀菌剂在大番茄和樱桃番茄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12.7-17.8 d和10.8-1].8 d、7.6-7.9 d和6.7-7.0 d、6.6-6.9 d和5.4-5.5 d、6.3-6.6 d和5.9-6.2 d、5.2 d和4.3-4.5 d。番茄中该5类杀菌剂及ETU的最终残留量与采收时间呈负相关,PTU残留量低于检出限,其中,樱桃番茄中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嘧菌酯和3种DTCs类杀菌剂的残留量高于大番茄,苯醚甲环唑及ETU残留量则低于大番茄。清洗能将番茄表皮的部分农药残留去除,对番茄上该5类杀菌剂及ETU、PTU残留的去除率达4.9-100.0%,推断吡唑醚菌酯的内吸活性相对较大,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嘧菌酯较小,DTCs类杀菌剂无内吸活性。3、对番茄中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嘧菌酯、DTCs类杀菌剂及主要代谢物残留进行市场监测,该5类杀菌剂的检出率在16.7-83.3%之间,检出浓度在0.01-0.39 mg/kg之间,ETU和PTU残留量低于检出限,其中,樱桃番茄中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和嘧菌酯的残留量高于大番茄,而苯醚甲环唑及DTCs类杀菌剂残留量则较低。4、对田间最终残留试验和市场监测结果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番茄中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和ETU残留对人体产生的急性膳食风险小至可忽略;在相应安全间隔期下番茄中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嘧菌酯、DTCs类杀菌剂及ETU残留的慢性风险,以及市售番茄中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嘧菌酯和DTCs类杀菌剂残留的慢性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闫嘉琦[9](2016)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人参疫病使用准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人参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出口量占世界的60%到70%,人参农药残留问题是限制我国人参出口的重要要因素之一,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是人参上防治疫病的重要药剂。为此本试验开展了该药对人参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试验及残留降解规律研究,并制订了其防治疫病的使用准则。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霜脲·锰锌不同配比对人参疫病菌(Phytophthora cactorum)的毒力作用及配方筛选,结果表明霜脲氰和代森锰锌之间可以混配,不同配比均表现出明显增效作用,对人参疫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其EC50值在0.542.17 mg/L之间,其中霜脲氰与代森锰锌配比为2:7时EC50值为0.54 mg/L。2.人参疫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在试验剂量6481836 g a.i./hm2下对人参疫病均有较好的防效,防治效果在59.14%88.72%之间。3.建立了人参中霜脲氰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残留检测方法,采用顶空气液色谱法(HS-GLC)检测代森锰锌。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霜脲氰的平均回收率为86.19%114.04%,相对标准偏差为1.52%8.84%,相关系数r=0.9999,代森锰锌的平均回收率为81.30%86.90%,相对标准偏差为1.18%4.19%,相关系数r=0.9838,符合残留检测要求。4.施药有效剂量为2754 g a.i./hm2时,霜脲氰在人参茎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310.7d,代森锰锌在人参茎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0.916.0 d,二种药均属于易降解农药。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1836 g a.i./hm2、2754 g a.i./hm2,分别施药1、2次,施药间隔7d时,采收间隔期为14、45、75 d,收获期霜脲氰在茎叶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854 mg/kg,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033 mg/kg,在鲜人参及干人参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代森锰锌在茎叶中的残留量均低于3.61 mg/kg,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3.42 mg/kg,在鲜人参及干人参中的残留量均低于1.66 mg/kg。5.根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在人参上的残留试验结果提出的霜脲氰和代森锰锌推荐最大残留限量值(MRLs)均为2.5 mg/kg,用风险评估原则计算得出的代森锰锌和霜脲氰理论暴露量总量占允许摄入量的百分数分别为59.30%和25.32%低于100%。表明在人参中霜脲氰和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建议值对于我国消费者来说风险较小,而且限量值与CAC和其他国家的标准值相近,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促进国际贸易。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人参疫病,推荐使用剂量为6481836 g a.i./hm2,在人参疫病发生前或初期使用,每季最多使用次数1次,安全间隔期14 d。

刘智卓,秦旭,徐应明,孙有光,孙杨,王倩[10](2012)在《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的消解动态及残留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在天津、山东烟台和陕西咸阳进行了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消解动态和残留规律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0.05—2 mg.kg-1的加标水平下,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7.12%—92.85%和9.24%—94.68%,变异系数分别为3.30%—6.56%和3.29%—5.29%;在0.05—1 mg.kg-1的加标水平下,苹果和土壤中乙撑硫脲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91%—97.47%和84.11%—99.97%,变异系数分别为3.23%—3.82%和2.80%—3.40%.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和乙撑硫脲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5.0×10-10g和1.0×10-10g,其中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 mg.kg-1,乙撑硫脲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 mg.kg-1.按1.5倍推荐剂量600倍稀释液在苹果上施用65%戊唑醇.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次,丙森锌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0—6.8 d和8.7—10.1 d.按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在苹果上各施用65%戊唑醇.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4次,2次施药间隔为10 d,距最后一次施药21 d时,丙森锌在苹果中的最高残留量低于我国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2 mg.kg-1.

二、代森锰锌在番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代森锰锌在番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代森锰锌对抗生素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代森锰锌简介
        1.1.1 代森锰锌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1.1.2 代森锰锌使用情况
        1.1.3 代森锰锌残留现状
        1.1.4 代森锰锌在环境中的降解
        1.1.5 代森锰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 细菌抗生素抗性与抗性基因
        1.2.1 抗生素抗性基因概述
        1.2.2 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来源
        1.2.3 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途径
        1.2.4 接合转移调控机制
        1.2.5 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方法
    1.3 影响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的因素
        1.3.1 抗生素
        1.3.2 重金属
        1.3.3 有机化合物
        1.3.4 其他因素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代森锰锌对耐药质粒RP4 接合转移频率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及质粒
        2.2.2 药品与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2.4 菌液制备
        2.2.5 代森锰锌对供受体菌生长的影响
        2.2.6 接合转移试验
        2.2.7 接合子的筛选与计数
        2.2.8 接合子验证
        2.2.9 接合转移频率的计算
        2.2.10 接合转移体系中代森锰锌残留分析
        2.2.11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代森锰锌对供受体菌生长的影响
        2.3.2 代森锰锌对质粒RP4 接合转移频率的影响
        2.3.3 接合子的验证
        2.3.4 代森锰锌在接合转移体系中的残留动态
        2.3.5 代森锰锌中金属离子对接合转移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代森锰锌对耐药质粒RP4 接合转移的调控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活性氧变化
        3.2.4 添加活性氧清除剂
        3.2.5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3.2.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通透性
        3.2.7 接合菌液RNA提取与反转录
        3.2.8 标准曲线建立与RT-qPCR
        3.2.9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代森锰锌对细菌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
        3.3.2 代森锰锌对细菌细胞膜的影响
        3.3.3 目的基因标准曲线
        3.3.4 代森锰锌对接合转移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
        3.3.5 代森锰锌对接合转移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3.3.6 代森锰锌对外膜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3.3.7 代森锰锌对ROS和SOS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8 接合转移频率与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代森锰锌暴露下接合转移体系转录组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接合菌液样品收集与准备
        4.2.4 文库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4.2.5 转录组数据质控
        4.2.6 参考基因组比对
        4.2.7 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4.2.8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与富集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转录组数据统计与质量评估
        4.3.2 参考基因组比对结果
        4.3.3 转录组测序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4.3.4 代森锰锌胁迫下质粒RP4 接合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倍数变化
        4.3.5 代森锰锌胁迫下供受体菌重要功能基因表达水平的倍数变化
        4.3.6 供受体细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与富集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江苏省主要农药产品的环境残留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农药品种的生产现状及危害
    1.1 主要农药品种的生产量
    1.2 主要农药品种的药效及危害
        1.2.1 除草剂
        1.2.2 杀菌剂
        1.2.3 杀虫剂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
    1.3 农产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2 环境中农药的残留检测方法
    2.1 除草剂的检测方法
        2.1.1 草甘膦
        2.1.2 丁草胺和乙草胺
        2.1.3 百草枯
        2.1.4 氟乐灵
    2.2 杀虫剂的检测方法
        2.2.1 毒死蜱
        2.2.2 吡虫啉
        2.2.3 氯氰菊酯
    2.3 杀菌剂的检测方法
        2.3.1 代森锰锌
        2.3.2 百菌清
        2.3.3 三环唑
        2.3.4 戊唑醇
        2.3.5 甲基硫菌灵
    2.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方法
        2.4.1 乙烯利
        2.4.2 多效唑
3 结语

(3)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的环境行为和降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列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1 有机硫类农药的降解方式和降解机制
        1.1.2 香草硫缩病醚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有机硫类农药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1.1.4 筛查有机硫类农药降解产物和降解机制的技术研究进展
    1.2 文献总结
第二章 论文设计思想、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方案
    2.4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三章 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在水环境中的降解行为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药品与试剂
        3.1.2 仪器
        3.1.3 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测定的色谱条件
        3.1.4 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在水体中降解动力学实验方法
        3.1.5 样品前处理
        3.1.6 线性范围与方法验证
        3.1.7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检测方法的验证
        3.2.2 水体pH对香草硫缩病醚降解影响的研究
        3.2.3 金属离子对香草硫缩病醚在水中降解影响的研究
        3.2.4 温度对香草硫缩病醚在水体中降解行为影响的研究
        3.2.5 腐殖酸和表面活性剂对香草硫缩病醚在水中降解行为影响的研究
        3.2.6 香草硫缩病醚衍生物在不同pH水体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3.3 小结
第四章 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行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药品与试剂
        4.1.2 仪器
        4.1.3 供试土样
        4.1.4 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在土壤中降解动力学实验方法
        4.1.5 样品前处理
        4.1.6 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测定的色谱条件
        4.1.7 线性范围与方法确证
        4.1.8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检测方法的验证
        4.2.2 香草硫缩病醚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4.2.3 香草硫缩病醚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4.2.4 香草硫缩病醚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4.2.5 香草硫缩病醚在灭菌和去除有机质条件下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4.2.6 香草硫缩病醚衍生物在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4.3 小结
第五章 香草硫缩病醚在土壤中的吸附—解析和淋溶特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药品与试剂
        5.1.2 仪器
        5.1.3 供试土壤
        5.1.4 试验方法
        5.1.5 吸附解析试验样品和淋溶试验样品前处理
        5.1.6 香草硫缩病醚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
        5.1.7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香草硫缩病醚在不同添加浓度条件下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研究
        5.2.2 香草硫缩病醚在不同添加浓度条件下供试土壤中的解析特性研究
        5.2.3 香草硫缩病醚在供试土壤中的吸附自由能
        5.2.4 吸附时间对香草硫缩病醚在供试土壤中的影响研究
        5.2.5 香草硫缩病醚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研究
        5.2.6 溶液pH值对香草硫缩病醚在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影响研究
        5.2.7 香草硫缩病醚在供试土壤中的淋溶特性研究
    5.3 小结
第六章 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在水体中的降解产物筛查和降解机制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药品与试剂
        6.1.2 仪器
        6.1.3 检测条件
        6.1.4 试验方法
        6.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香草硫缩病醚光解动力学分析
        6.2.2 香草硫缩病醚光解产物的筛查鉴定
        6.2.3 香草硫缩病醚衍生物A0光解产物的筛查鉴定
        6.2.4 香草硫缩病醚衍生物B0光解产物的筛查鉴定
        6.2.5 香草硫缩病醚衍生物C0光解产物的筛查鉴定
        6.2.6 香草硫缩病醚衍生物D0光解产物的筛查鉴定
        6.2.7 香草硫缩病醚衍生物E0光解产物的筛查鉴定
        6.2.8 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光解途径通式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果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
    7.4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附录

(4)恶唑菌酮和代森锰锌可分散粒剂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仪器与设备
        1.1.2 标准品与试剂
        1.1.3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2.1 田间试验
        1.2.2 番茄消解动态试验
        1.2.3 土壤消解动态试验
    1.3 分析方法
        1.3.1 检测条件
        1.3.2 提取方法
    1.4 标准溶液曲线和回归方程
        1.4.1 恶唑菌酮标准工作溶液配制
        1.4.2 代森锰锌与二硫化碳标准曲线
        1.4.3 重复性和准确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
    2.2 添加回收率及其重复性
    2.3 消解动态
        2.3.1 原始沉积量恶唑菌酮和代森锰锌在番茄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见表2。
        2.3.2 恶唑菌酮的消解动态
        2.3.3 代森锰锌的消解动态
3 结论与讨论

(5)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在6种果蔬样本中的储存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在残留样本中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1.1 农药自身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1.1.2 样品基质的性质
        1.1.3 储存温度
        1.1.4 储存时间
    1.2 提高农药在残留样本中储存稳定性的方法
        1.2.1 储存状态
        1.2.2 储存温度
        1.2.3 调节pH值
        1.2.4 加入抑制剂
    1.3 农药简介
        1.3.1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简介
        1.3.2 代森锰锌简介
        1.3.3 福美双简介
        1.3.4 丙森锌简介
        1.3.5 代森联简介
    1.4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的分析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在果蔬样品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标准品与试剂
        2.1.3 4 种杀菌剂标准粉末的配制
        2.1.4 二硫化碳标准溶液的配制
        2.1.5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条件和过程
        2.1.6 仪器分析检测条件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试验条件的优化
        2.2.1.1 色谱条件的选择
        2.2.1.2 恒温时间及温度的选择
        2.2.1.3 添加试剂量与顺序的选择
        2.2.2 二硫化碳的标准曲线
        2.2.3 该检测方法下4种杀菌剂的二硫化碳转化率
        2.2.4 固体工作标样的线性试验
        2.2.5 添加回收试验
        2.2.6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
    2.3 小结
第三章 4种杀菌剂在6种果蔬基质中的储存稳定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设备
        3.1.2 药品与试剂
        3.1.3 试验方案设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代森锰锌在6种果蔬基质中的储存稳定性
        3.2.2 福美双在6种果蔬基质中的储存稳定性
        3.2.3 丙森锌在6种果蔬基质中的储存稳定性
        3.2.4 代森联在6种果蔬基质中的储存稳定性
        3.2.5 4 种杀菌剂稳定性对比和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提高4种杀菌剂残留在样本中储存稳定性的技术方法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与设备
        4.1.2 试剂与材料
        4.1.3 改变基质的储存形态
        4.1.4 调节基质的pH值
        4.1.5 基质中加入硫粉
        4.1.6 基质中加入Zn~(2+)
        4.1.7 基质中加入半胱氨酸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基质储存形态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4.2.2 调节基质的pH值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4.2.3 加入硫粉对稳定性的影响
        4.2.4 加入Zn~(2+)对稳定性的影响
        4.2.5 加入半胱氨酸对稳定性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的残留检测方法
        5.1.2 4 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在6种果蔬样本中的储存稳定性
        5.1.3 提高4种杀菌剂残留在果蔬样本中储存稳定性的技术方法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本研究还需深入探讨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残留(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方法
        1.2.1 提取与净化
        1.2.2 实验条件
2 结果
    2.1 分析方法
    2.2 方法学评价
        2.2.1 仪器条件参数的优化
        2.2.2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实验
        2.2.3 转化率的测定
    2.3分析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4 样品测定结果
3 结论

(8)番茄中主要杀菌剂的残留特性及膳食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广西番茄产业的发展
        1.1.1 生产现状
        1.1.2 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及杀菌剂使用情况
    1.2 番茄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1.2.1 吡唑醚菌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烯酰吗啉在番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1.2.2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在番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1.3 我国农药残留监测现状与完善
        1.3.1 农药残留监管现状
        1.3.2 农药残留监测的完善
    1.4 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1.4.1 概述
        1.4.2 膳食风险评估的计算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标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目标
2 番茄中7种杀菌剂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试剂
        2.2.2 试验仪器
        2.2.3 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和嘧菌酯检测方法的建立
        2.2.4 代森联、代森锰锌和丙森锌检测方法的建立
        2.2.5 代谢物ETU和PTU检测方法的建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基质效应的补偿
        2.3.2 DTCs类杀菌剂及其代谢物ETU、PTU色谱检测条件的建立
        2.3.3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开发
        2.3.4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2.3.5 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
    2.4 小结
3 番茄中7种杀菌剂的残留特性
    3.1 引言
    3.2 田间残留试验
        3.2.1 时间与地点
        3.2.2 供试药剂
        3.2.3 供试作物
        3.2.4 试验设备
        3.2.5 试验设计
    3.3 样品检测
        3.3.1 样品前处理
        3.3.2 样品的检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田间消解动态
        3.4.2 最终残留试验
    3.5 小结
4 番茄中5类杀菌剂残留的市场监测
    4.1 引言
    4.2 监测方法
        4.2.1 监测时间与地点
        4.2.2 样品的采集
        4.2.3 样品的监测
    4.3 监测结果
        4.3.1 农药的检出情况
        4.3.2 农药的残留量
    4.4 小结
5 5类杀菌剂残留在番茄中的膳食风险评估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2.1 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5.2.2 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基于田间最终残留试验的膳食风险评估
        5.3.2 基于市场监测的膳食风险评估
    5.4 小结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结论与讨论
        6.1.1 7种杀菌剂及2种代谢物的多残留检测方法
        6.1.2 7种杀菌剂在番茄上的田间残留试验
        6.1.3 番茄中5类杀菌剂残留的市场监测
        6.1.4 番茄中5类杀菌剂残留的膳食风险评估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今后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人参疫病使用准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1 人参及其药用价值概述
    1.2 人参疫病概述
    1.3 人参病害的主要防治技术
    1.4 人参农药使用的必要性及缺点
    1.5 霜脲氰和代森锰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6 农药残留研究现况及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霜脲·锰锌不同配比对人参疫病菌的毒力测定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小结
    第二章 人参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在人参、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3.4 小结
    第四章 霜脲氰和代森锰锌在人参上最大残留限量及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的使用标准
        4.1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对人参疫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
        4.2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对人参疫病的田间试验效果
        4.3 霜脲氰·代森锰锌在人参中的最大残留限量的确定
        4.4 安全间隔期的确定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10)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的消解动态及残留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田间试验
        1.2.1 丙森锌在苹果和土壤中消解动态试验
        1.2.2 丙森锌在苹果和土壤中最终残留试验
    1.3 分析方法
        1.3.1 样品提取
        1.3.2 色谱检测
        1.3.3 添加回收率
        1.3.4 苹果和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计算
2 结果与讨论
    2.1 丙森锌和乙撑硫脲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检测方法
        2.1.1 丙森锌的标准曲线
        2.1.2 乙撑硫脲的标准曲线
    2.2 丙森锌和乙撑硫脲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加标回收率
    2.3 丙森锌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2.4 丙森锌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
3 结论

四、代森锰锌在番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代森锰锌对抗生素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D]. 张倩珂. 浙江大学, 2021(01)
  • [2]江苏省主要农药产品的环境残留监测方法研究[J]. 徐明华,胡冠九,高占启,毕凤稚.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0(05)
  • [3]香草硫缩病醚及其衍生物的环境行为和降解机制研究[D]. 孟信刚. 贵州大学, 2020(01)
  • [4]恶唑菌酮和代森锰锌可分散粒剂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J]. 李锦桂,陈恒辉,陈玲,龚道新. 湖南农业科学, 2018(12)
  • [5]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在6种果蔬样本中的储存稳定性研究[D]. 王寒.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6]气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中代森锰锌残留量[J]. 杨晓凤,陈倩,雷绍荣,郭灵安,王方灵. 西南农业学报, 2016(12)
  • [7]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残留[J]. 张秋萍,王春民,马晓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24)
  • [8]番茄中主要杀菌剂的残留特性及膳食风险评估[D]. 韦婕. 广西大学, 2016(02)
  • [9]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人参疫病使用准则研究[D]. 闫嘉琦.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10]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的消解动态及残留规律[J]. 刘智卓,秦旭,徐应明,孙有光,孙杨,王倩. 环境化学, 2012(07)

标签:;  ;  ;  ;  ;  

番茄中代森锰锌残留量的分析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