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卷增补(共 57 期) 目录

第 14 卷增补(共 57 期) 目录

一、第14卷 增刊(总57期)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崔雅琼[1](2019)在《上海法租界第二特区法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法租界第二特区法院成立于1931年8月1日,是南京国民政府在法租界内设立的第一个中国法院。法院司法人员的选任,以及院内的建制均按照国民政府司法体制的要求进行,是一个具有现代法制模式的法院。然而受地缘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法院现代化司法的开端,可追溯至法租界会审公廨时期。法公廨时期所使用的法律用语,以及法律制度已经呈现出现代法制的特征。比如案件当事人原告与被告的称谓、答辩书、传票,以及庭审程序、公诉制度、律师制度等。其现代化司法的开端要比其他地区早50年左右。但是那时公廨的司法权完全掌握在法国人手中,例如:法公廨会审办法中规定:“民刑诉讼均按中律办理”,然而在实践中,法国人以“民事案之情态百出,或为我国民法所未规定者,亦有民法所定与此案之情态不能相宜者”为由,适用法国法律解决。又有法公廨的律师必须是精通法语的人来担任,即使是原被告双方均为中国人,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定,且刑事案件不得延请律师。因此很长时间以来,法公廨内的律师除了法国和意大利人充当外,没有出现其他国家的公民。此外,还适用歧视华人的规定,如制定严禁中国人、酒醉者,和衣衫不洁者入内的《公园章程》。这样的司法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加速了西方先进法制,以及其思想在租界内的传播,使租界法制的现代化开端早于华界地区;二是国家司法主权的丧失,所带来的屈辱和不公,也加速了中国人民收回司法主权意识的觉醒。法租界会审公廨的撤销,是我国人民在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收回法国人会同审理法租界内民刑案件的斗争之后,取得的胜利。上海法租界第二特区法院不仅是斗争胜利的成果,而且是外来法制与传统法制整合的标志。法院中现代法制的运行与地区发展之间形成良性对接,同时相比与其他地区的法院来说现代法制的特征体现的更加充分。例如法院司法人员的任用、法院内的部门设置、司法程序的运行,以及法院的审判情况,和在审判过程中所展现的司法理念,都无不在显示法院现代化的一面。然而处在社会动荡的环境下,以及外国殖民势力和国民党军政势力的夹缝中,法院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无耐。通过对法院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展现法院全息图景的方式,了解法院配置以及司法的情况。全文共分导论和七章正文。第一章是对整个上海法租界审判机构的历史背景做的介绍,通过对违警裁判所,会审公廨法制情况的描述,了解第二特区法院之前法租界法制的发展概况。可以说没有这些发展经历,就没有第二特区法院。通过对法租界法制历史的梳理,为第二特区法院的研究做好铺垫。这一章中共有两节内容,第一节概述法租界审判的发展历史,先从宏观的角度论述法租界从建立到华洋杂居格局的形成,再到发展后的法租界对我国司法权的逐步侵占,以及国人法权意识的增强,和废撤法租界会审公廨的过程。第二节是对法租界内领事法庭,违警裁判所和会审公廨的介绍,涉及领事法庭的审判程序、管辖范围,以及违警裁判所的审判组成、诉讼程序、判决的执行等方面,会审公廨在司法运作中所展现的接近现代司法的程序,为第二特区法院法制运行打下基础。第二章是对第二特区法院的成立过程以及法院部门设置、司法官的选任和司法运行方面的研究,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是记述法院设立之前,国民政府外交部门与法领事之间的谈判过程,以及最终签订的废撤法会审公廨的协定,和对协定内容的分析。第二节是描述了法院民、刑分离的部门设置,和为民、刑审判工作服务的行政部门设置,以及法院司法人员的学识、资历、薪酬等。充分展现出法院配置现代化的一面,以及国民政府对法律人才的优待。回归至民国时期司法改革的大环境中,体现了政府对司法改革的重视,以及法官队伍专业化、精英化的落实。第三节是对法院中司法运行过程的描述,它与现代运行方式十分近似,但是由于检察权大部分归巡捕房所有,因此又区别于同时期其他地方法院的运作模式。在审检合一的司法体制下,第二特区法院则有着自身独特的审检分离制度。第三章是对法院审判工作的统计和分析,也是全文的重点章节,共分为四节进行论述。第一节是对法院中适用的法律进行阐述,由于法院地处法租界内,以及国民政府在签订协定时的妥协,法院中除适用国民政府颁布的法律外,还适用法租界当局颁行的地方性法规。对于国民政府颁布的其他规章、法令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则不予承认,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当这些法规对法国人有利时,也仍然被适用。第二节是选取了法院处于稳定时期的审判工作统计为研究对象,从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数量上、类别上进行研究,同时从案件金额和犯罪种类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状况。并从案件的上诉情况中分析法院审判质量,以及审级制度的变化带给法院的改变。最后分别作年度之间的比较和同时期上海其他法院的比较,得出第二特区法院自身的特点。第三节是选取杀人案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杀人案的案情、审限、审判结果、审理次数,以及上诉情况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法院对重刑案件的态度可以代表这一时期法制和司法理念的发展状况,进一步了解第二特区法院的法制。第四节是对本章审判工作分析的一个总结,通过对审判工作的了解,得出法院文书制作工整、案件审结率高、慎用死刑等具有现代法制特征的法制理念。第四章反映了法院的另一面,即当法院面对“公权力”时,其所展现的良好的治理功能基本失灵。通过对法院其他事例的挖掘,发现法院的司法并不像其所展现的那样独立、公正,它内部仍存在贪腐现象,以及在面对法国人殖民势力和国民政府党政权力时,任其操控的事实。本章节的内容共分为两节来论述,第一节是对司法的黑暗面的具体描述,第二节是对造成这样情形的原因的分析,即与国民政府司法改革方针的极端化、动荡的社会环境,以及传统的法制观念有莫大的关系。第五章是对与法院有关的其他机构的研究,共三节。第一节是对法租界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巡捕房的论述,巡捕房承担法院大部分刑事案件的侦查和监督职能。但是由于政治因素,它的管辖权在驻沪法总领事的手中,它参与法院的司法,却不在国家行政系统的范围内,使法院以及相关行政机构缺少对巡捕房的约束力。以致巡捕房虽然是辅助法院司法工作,但是凭借法国人的势力,出现干预甚至牵制法院的司法的情况。第二节是对法院刑事判决的执行机构监狱的介绍,首先也是对监狱的历史和设置做简单的描述,其次是对监狱中实行的感化、教育方式做专门的论述,最后阐述法院与监狱两者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第三节是对律师的介绍,律师作为司法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法院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律师作为自由职业人员,在国民政府的政策下,在司法党化的大背景下,他们受到法院的牵制。同时因律师也是高素养的法律人才,他们的判决和建议对法院推事也有不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监督和协助法院审判工作的作用。第六章是关于法院被汪伪政府劫夺之后的状况,全章共有两节,第一节是对法院被汪伪政府劫夺前后,院内环境以及司法人员情况的描写。第二节是对法院被劫夺之后,伪法院的人员、部门及法院适用法律的介绍。此时的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明显减退,成为日本人以及日伪政府惩治爱国人士的罪恶的工具。第七章是最后一章,也是总结章,是通过对第二特区法院的研究得出的对当下法制建设的一些启示。民国时期对司法改革的重视,对法官素养的要求,高薪对待租界司法人员都是实现司法独立、公正的保障,然而却忽略了实际的社会需求。法院法官虽然实现了精英化,但是因人数有限,租界法院受理案件量多,以致每位法官都有繁重的审判任务。法官在进行审判工作时,多处于疲惫的状态。因此,审判质量很难得到保障。此外,通过与其他地方法院的对比,第二特区法院在正常运转时期,参与社会治理的程度显然较高,在当时的社会治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再一次证实,建立法制国家,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建设,也需要民众意识层面的配合。总之,第二特区法院的经验与教训为我们当下司法改革提供了借鉴。我们应以史为鉴,推动我们的司法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徐政[2](2018)在《图像、文本与事件 ——《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中译本研究》文中提出鲁迅一生译着颇多,留下了数目相当可观的出版印刷品,这些书刊的装帧设计也大多由其亲自操刀。本文以鲁迅所译《近代美术史潮论》平装本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鲁迅的一种“遗物”,从该中译本现存印刷品实物的“物质”属性出发,对其作跨学科的整体研究。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需要厘清该中译本的几大基本要素——是谁、从哪来、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为何做。为此,本文选取该中译本所涉及的图像、文本与事件三个方面,在考订讹误的基础上对九个相关问题进行具体讨论,并最终围绕该中译本其书、其事考辨出十八条新的结论。以上结论,对于确定该中译本初版的基本信息、探讨西洋美术史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晚清民国时期外文词汇及其概念的跨文化传播与误读、叶灵凤对近代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以及厘清鲁迅与创造社笔战的史实、鲁迅推行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缘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虽侧重于考据史实,但旨在“重塑”价值,而非单纯“解构”。亦希望透过该中译本这一视觉之“物”,让读者从多个角度“知”鲁迅其人、“论”相关之事,并一窥其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跨文化交流过程。

朱雨绯[3](2018)在《李季谷史学初探》文中指出李季谷是民国时期享有一定声誉、如今却名不见经传的史家,有留学东西洋、师范生、学政交织等身份特色。主要从事外国史、历史研究法和历史教育研究,尤以日本史和西洋史见长,着述颇丰。本文主要依托其所授课程、着述和他人评价等,探究李季谷的史学成就、特点和影响。在注意学术与时代背景互动的同时,将其与同时代类似学人进行对比,力求进一步凸显李氏治学特色,并丰富学界对当时史学状况的认知。本文主体共四部分:绪论,剖析研究意义和现状,提出研究目标。第二部分“生平与志业”,分求学东洋、任教京津与留学西欧、抗战形势下的学政交织、晚年任教华东师大四个阶段勾勒学者形象,展示学术渊源。第三部分“外国史研究”,从日本史研究、西洋史研究、编撰外国史教科书三个维度考察史学研究状况。第四部分“史学理论与历史教育研究”,论述其探索史学理论、历史教育状况。

邹琪[4](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研究表明“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吴恺嘉[5](2016)在《1949年前茅盾编辑应用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茅盾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着名的文学家,也是中国编辑出版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编辑家;他不仅创作成果丰硕,而且在编辑上成就突出,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其文学思想与政治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他形成了独特的编辑观。而编辑应用文是编辑观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口。茅盾一生作了许多编辑应用文,对茅盾的编辑应用文进行梳理,解读和探讨,从而总结出茅盾的编辑技巧和编辑观。针对作者是以培养作者为要,顺带借助作者力量进行编辑工作,为期刊培养了一批广大的作者群体,也为后生作家力量的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针对读者则以影响读者为前提,全面影响社会,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时俱进,永远以社会效益为第一,奉献编辑力量。

王波[6](2015)在《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题主要以罗根泽文学批评史为研究对象,从学术理路、材料蒐罗、叙解方法、文学观念、批评史观、《文心雕龙》、唐古文运动、宋诗话、50年代的调整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并从“文学批评”的自觉、中国文学史的编纂、“整理国故”以及铃木虎雄《支那诗论史》对于批评史撰着之影响、早期课程与讲义等因素探讨作为一门学科和着作体例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生问题。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相关问题:首先,回到历史现场,搜寻民国时期的原始文献资料,历史化地展现文学批评史发生的丰富过程以及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的真实面貌,透视陈钟凡、郭绍虞、朱东润、方孝岳、李长之等早期一代学者研治文学批评史的动机与历程,还原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在半个世纪里的存在样态;其次,反思以西方文学批评标准衡量传统诗文评这种“以西格中”的学术模式,以及以现代文学观念与史观整理古代文学批评,以书写系统化的文学批评史的史学研究范式,窥测现代学人在古今中西之间文化选择的曲折心路;再次,重申早期文学批评史撰着者“印证文学史”的研究目的以及批评史和文学史的因缘关系,特别是罗根泽“求历史之真”的学术追求,讨论文学批评史或者古代文论研究的目的、方法等话题。这些问题对于文学批评史的重新书写、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现代学术史的构建等都有参考意义。基于上述三点,通过认识和反思前辈学者研究文学批评史的面貌,论文认为,西方“文学批评”这面镜子和现代“文学”这一后置观念都难以真正认识清楚古代诗文评的“本来面目”。古代批评史研究应以历史主义原则为中心,把求真作为最高标准,而且其研究的目的应多元化,有助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只是其中任务之一,不应成为唯一甚至最高的追求。还原古代文论的本来面目本身就是研究目的,以助于认识研究文学史、思想史或者文化史也是其中应有之义。

刘汝兰[7](2011)在《尘埃下的似锦繁花 ——中国现代儿童诗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儿童诗与新文学几乎同时诞生,建国前后和新时期以来都曾有过其辉煌的时期。但是,由于传统的文学观念制约,以及受众的阅读心理和审美趣味要求,从整个儿童文学体系来看,儿童诗歌乃是一种非主流的文体,远没有童话和儿童小说那样的创作实绩以及社会影响。所以,尽管现代儿童诗歌也曾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不少的文学经典,也曾为中国儿童的心灵塑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相对于童话和儿童小说等主流文体以及新兴的绘本文学,儿童诗歌的研究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在20世纪的现代文学史书写中,现代儿童诗一直处于被严重遮蔽的状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新诗史中,几乎不论哪种版本都没有或者甚少提及儿童诗人。自中国儿童诗歌诞生以来,虽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路程,中国儿童诗歌至今没有一本系统的诗歌史,“五四”时期至建国前长达30年的现代儿童诗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在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之初,不断涌现的各种各样的现代儿童报刊为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学舞台,成为各种儿童文学作品诞生的摇篮。因此,本人从1919年-1949年的现代儿童报刊入手,在掌握第一手史料的情况下,对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进程和规律进行探讨,力图厘清其发展脉络,探索其内部的艺术规律。在此基础上,力图用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接受美学等理论来梳理、解读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历史。世界上没有渺小的体裁。不管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体裁,它都以自己独特的文本参与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精神建构,滋养了他们童稚的心灵。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文化运动到建国之前不到30年的时间里,现代儿童诗创作虽然没有取得像小说那样引人注目的成就,没有形成童话那样的泱泱大观,但自它诞生之日起,筚路蓝缕的诗人们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内从未停止过努力和探索,他们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拓荒与尝试,并不断地寻求着儿童诗歌内部的艺术发展规律。可以说,建国之后的种种儿童诗样式、主题、艺术类型,都可以在现代儿童诗河流的始发地找到其渊源。一个时代的儿童观直接制约了一个时代的儿童教育观和儿童文学观,如何看待儿童,直接影响了一个时代儿童文学的努力方向,包括题材、主题、创作方法等的选择及审美趣味的追求。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历史,无疑就是一部儿童观的变化历史。30年的儿童诗歌用自己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一个事实:真正以儿童为本位的时代,对儿童生命尊重的时代,也往往是儿童诗繁荣发达的时代;30年间,现代儿童诗歌涌现了各种各样的诗歌样式和主题形式,但经得起时间冲洗、具有永恒价值和永恒生命的是那些深入儿童内宇宙、鲜活地再现儿童思维的诗歌。

李婧[8](2011)在《黄侃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侃是近代着名学者,一代国学大师,尤以小学、经学见长,与章太炎并尊为“章黄之学”,其实,他在文学方面亦成就显着,本论文欲全面系统地探讨黄侃的文学创作及其文学研究,具体分为五章:第一章黄侃的生平与文学活动。介绍了黄侃一生丰富的文学活动,包括他从事的革命文学活动、所教授的文学类课程,及点校钞阅的大量集部典籍。第二章黄侃的文学创作。黄侃一生创作了诗一千五百余首,词四百余首,文一百五十余篇,内容丰富,并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在近代文学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第三章黄侃的文学思想与诗歌批评。黄侃参与了晚清民初桐城派、《文选》派和朴学派的三大文派之争,他坚决地反对桐城派,吸收章太炎朴学派学说,补正《文选》派理论,而在这过程中,也形成了其自己的观点,即借重《文心雕龙》表达宏通的骈散观。在随后的北大新、旧文学之争中,黄侃坚决反对白话文、反对新文学,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另外,黄侃对阮籍《咏怀诗》及李商隐诗歌的评点于批评方法上有所创新,也值得注意。第四章黄侃与“龙学”。在充分吸收和辨正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黄侃对《文心雕龙》进行了二百二十余处传统的校注,更重要的是,黄侃将研究重点转向了理论研究,特别是对创作论的理论研究,这是之前“龙学”未曾出现的新趋向。黄侃在研究《文心雕龙》时运用了忠实原文的理论研究法、参照其他六朝文论的比较研究法、联系具体作品的实证法、重视篇章联系的整体研究法,并以中和的批评态度阐释刘勰的折衷之旨,这些对现当代的《文心雕龙》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黄侃在二十世纪龙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心雕龙札记》不仅是“龙学”的开山之作,更被誉为“现代科学的《文心雕龙》研究的奠基之作”,对大陆及台湾近现代“龙学”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五章黄侃与“选学”。黄侃运用广求善本对校、详考群书他校、用李善注本校、细研文本理校、借助小学等各种方法校勘《文选》,共独立校得八百余条,取得了不小的校勘成果。他对《文选》的解评,内容更为丰富,不仅对《文选》正文进行了分章断句、字词训诂、文史考证、义理解析、文学批评、参证《文心》及自抒感慨,还对李善注及其他旧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由此取得了大量重要的成果。黄侃不仅促进了“传统选学”向“现代新选学”的转化,更对二十世纪“选学”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陆衡[9](2007)在《40年代讽刺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40年代讽刺文学指的是1937年7月7日至1949年7月23日这一历史时期的讽刺文学。它包括在此期间发生的关于讽刺文学的论争、思潮和所有讽刺文学派别的作家的讽刺性文学创作。尖锐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者内部的利益纷争,成熟的现代文学生产体制,为讽刺文学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40年代讽刺文学根植于中国古代讽刺文学土壤,发扬现代文学第一二个十年的讽刺精神,接受外来讽刺文学的题材和表现方法,取得了无愧于时代的出色成就。它经历了勃兴阶段、发展阶段和繁盛三个阶段。40年代讽刺文学的生成是媒体、创作主体、统治者(在朝或在野)等各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讽刺文学场的建构正是建立在以上各种力量对讽刺文学的拒绝、干预或“借力”的较量之上的。与文学场的建构相呼应,40年代讽刺文学合法性的理论谋求主要表现为小说领域的“暴露与讽刺”、杂文领域“曲折隐晦”讽刺笔法、戏剧领域的现实与夸张等问题的论争。场域的建构与理论的论争为讽刺文学的生存提供了某种合法性,促进了这一文体的繁荣发展。时评性及其超越是40年代讽刺文学创作主体、经营组织者共同努力的方向。通过对时评性主题、人物与事件的提炼与深化,创作主体使作品超越了现实社会人生的羁绊,走进了文学审美的殿堂。为排除时评对象已经施加或可能施加的政治险情,40年代讽刺文学创作主体、经营组织者联手打造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讽刺文学空间。隐晦曲折手法和寓言、故事新编体裁的使用是创作主体的自我保护策略,寻求强硬的政治经济后台、注意刊物编排中的软硬搭配、及时让创作者改名换姓甚至撤稿、换稿是文学经营组织者保驾护航的主要手段。社会环境所具备的内在的喜剧力量和创作主体的幽默个性与喜剧意识是40年代讽刺文学拥有喜剧性的两大前提条件。出于人们宣泄情绪的需要,创作主体塑造了“内在的空虚和无意义”的喜剧性人物、设计了滑稽尴尬的喜剧性情境(场面)、运用了“一碰就响”的喜剧性语言。40年代讽刺文学在为动荡复杂的文坛带来了阵阵笑声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如作品喜剧情感的单一;闹剧比重偏大;对人体缺陷的嘲笑过于刻薄;性事调侃有时把握失度,不善于从论辩中体现出幽默与机智等。40年代讽刺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在思想内容上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对人性与国民性的批判,对现代启蒙神话与爱情神话的解构;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在体裁之间的相互渗透、古为今用以及语言上方言、口语、欧化语的糅合使用。文体的特殊性决定了40年代讽刺文学现代性追求的“另类”,即以通俗日常来表示长久、永远,以解构来进行建构。40年代把讽刺文学合法性的依据建立在政治的需要上,把讽刺文学的使用局限于敌对的、势不两立的环境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建国后讽刺文学的蓬勃发展。

金立群[10](2006)在《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 ——文化、媒介的综合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的逻辑基点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不仅应理解为包括了审美与启蒙、革命与欲望这样终极目标价值的总体性现代性,而且还应包括“诉诸感官”的、无意识的、零碎的、平面化的非总体性现代性。 “绪论”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存在着两种文化转型和两种现代性。一种文化转型遵循启蒙式的由观念到观念的观念改造路径,对应着包含着终极目标与价值的总体性现代性:另一种文化转型则遵循直接由物质到观念的感官刺激的路径,对应着非总体性的现代性,也即“现代性的碎片”。而后者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就是媚俗,这正是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特质。 第一章“文学的位移和媚俗的发生”,首先揭示了在19世纪末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出版物变得大量而廉价,从而使阅读行为成为更广泛的人群,特别是一般市民的日常消遣的过程中,由于媒介的变迁,导致了文学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文学作品不再是单独的存在。它已作为某一更大的文化商品的一部分被提供给读者。而媒介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如何拼盘、打包,从而把这一商品售出。单个文本已不再具有崇高地位,它开始沦为整体商品中的零件。因此,对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研究,实际上就成为期刊视野下的综合性的文化研究,因为文学在这里是和其它文字一起,作为一件不可分割的文化商品整体被提供给读者的。而媚俗的发生则源于文化、文学的商品化和大量复制。具体于中国来说,由晚清大众报纸、石印画报小报文字所构筑的都市印象与现代体验标志了媚俗的发生。本章重点以《申报》和《点石斋画报》为例,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以《申报》和《苏报》的对比,比较了媚俗文化世界与总体性现代性的文化世界之间的区别。 第二章“包装的手段:媚俗化中的文学期刊编排策略”则基于这样的逻辑:由于在媚俗文化的世界里,读者所接受的,首先不是哪篇具体的作品,而是一件整体的文化商品,这件文化商品首先要通过一种感官层面的视觉效果激起读者的消费欲望,通过期刊体式、目录、由摄影和图画组成的彩页这些读者必然在第一之间浏览的内容传达出整个商品的大致口味和消费价值。因此本章就从杂志的栏目、图文安排方面入手,探讨作为消费品的通俗文学杂志是如何包装成型的。本章首先描述了近现代通俗杂志编排体制上的流变过程,说明了栏目编排与形制对于形成媚俗化的阅读世界的重要作用,接着又在区分图像之认识功能和感官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视觉图像在通俗杂志中的媚俗化运用,并重点分析了《良友》画报。本章还指出了由于整个社会文化消费中感官化程度的不断增长、强化,20、30年代后出现了新兴视听媒介对传统印刷媒介的冲击。 自第三章开始,论文分别从知识系统、审美系统、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这样三个方

二、第14卷 增刊(总57期)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14卷 增刊(总57期)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法租界第二特区法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本选题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上海法租界审判机构产生的背景与沿革
    第一节 上海法租界审判机构产生的背景
        一、上海法租界的建立
        二、上海法租界华洋分居格局的打破及后果
        三、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废撤以前的上海法租界
    第二节 上海法租界审判机关的沿革
        一、领事法庭
        二、违警裁判所
        三、法租界会审公廨
第二章 上海法租界第二特区法院之设立、内部组成及运行
    第一节 法院的设立过程及设立依据
        一、法院的设立过程
        二、法院设立的依据
    第二节 法院的内部组成
        一、部门设置
        二、司法人员
    第三节 法院的运行
        一、司法运行的程序
        二、第二特区法院与其他地方法院之间的协助与案件的移送
第三章 上海法租界第二特区法院的审判
    第一节 法律适用
        一、对“六法”以及其他法律、条约的适用
        二、对法租界内颁行的地方性法规的适用
    第二节 1933 年度—1935 年度审判工作的统计分析
        一、三个年度审判工作统计
        二、上海三所地方法院审判情况对比
    第三节 1933 年度—1935 年度杀人案件之审判分析
        一、29件杀人案概况
        二、犯罪主体及犯罪案由
        三、杀人案件的审判过程
    第四节 现代化审判风格
        一、极具现代法制特色的法律用语以及文书制作
        二、案件审判体现现代司法理念
        三、区分主犯、从犯、教唆犯和帮助犯的量刑
第四章 上海法租界第二特区法院审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审判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院审判被权势左右
        二、存在盲目审判的情况
        三、审判职权的滥用
    第二节 审判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对“速”的过分追求
        二、时局动荡
        三、传统的法制理念
第五章 上海法租界第二特区法院之外部关系
    第一节 法租界巡捕房
        一、巡捕房的组成及它的“职能”
        二、巡捕的基本情况
        三、巡捕房与法院的关系
    第二节 上海第二特区监狱
        一、法租界监狱的历史沿革
        二、监狱情况概览
        三、对罪犯的改造
        四、监狱与法院的关系
    第三节 律师
        一、律师资格的取得以及派别
        二、律师与法院的关系
第六章 日伪时期上海法租界第二特区法院的境况与变异
    第一节 法院的境况
        一、法院的最后一年
        二、法院被汪伪政府劫夺之后
    第二节 法院的变异
        一、法院人员、机构及适用法律的变异
        二、法院的区域治理功能的变异
第七章 从第二特区法院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第一节 对推事“少而精制度”的思考
        一、“少而精制度”的落实
        二、对“少而精制度”的反思
    第二节 法制传承与法律意识普及的重要性
        一、注重吸取中国传统法制中的精华
        二、民众法律意识普及对法制社会的建设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汇总
后记

(2)图像、文本与事件 ——《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中译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相关的背景
    二、概念的厘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本文的写作
第一章 作为视觉之物的中译本
    第一节 封面配图再考
        一、图像比对与新的疑问
        二、笔触分析与寻找母本
        三、图像来源与印刷技术
    第二节 装帧设计再考
        一、封面设计的新疑问
        二、装帧设计的再比较
        三、书籍装帧的设计者
    第三节 彩页插图新议
        一、彩图与“少读中国书”
        二、被“遗忘”的希涅克
    小结
第二章 作为阅览之文的中译本
    第一节 结构主旨再考
        一、为何是“民族的色彩”
        二、臧否“时代的牺牲者”
    第二节 知识来源新议
        一、信息缺失与翻译准确
        二、私人藏书与“亚克特美”
    第三节 翻译问题再议
        一、几处误译及观念问题
        二、“菩提树下街”之辩
    小结
第三章 作为译介之事的中译本
    第一节 译书原因再考
        一、“鲁迅来信”中的《北新》
        二、《北新》杂志中的“LF”
        三、叶灵凤与《北新》半月刊
        四、鲁迅所指及其引发的事件
    第二节 出版时间再考
    第三节 译介影响再议
        一、“善意的警告”
        二、“实非所长”
        三、“本书所赐”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李季谷史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生平与志业
    第一节 求学东洋
    第二节 任教津京与留学西欧
    第三节 抗战形势下的学政交织
    第四节 晚年任教华东师大
第二章 外国史研究
    第一节 日本史研究
    第二节 西洋史研究
    第三节 编撰外国史教科书
第三章 史学理论与历史教育研究
    第一节 历史研究法
    第二节 历史教育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李季谷着述系年
后记

(4)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1949年前茅盾编辑应用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茅盾编辑生涯与编辑应用文概述
    第一节 茅盾早期文学观的发展和革命历程
    第二节 茅盾的编辑生涯
    第三节 茅盾编辑应用文概况
第二章 针对作者的编辑应用文
    第一节 针对作者的编辑应用文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基于作者层面茅盾办刊技巧解析
    第三节 针对作者的编辑应用文个案研究
第三章 针对读者的编辑应用文中的答读者信
    第一节 答读者信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基于读者的办刊技巧解析
第四章 书刊辅文及书刊评介
    第一节 茅盾的书刊辅文和书刊评介基本内容
    第二节 茅盾的书刊辅文和书刊评介的特色
第五章 编辑应用文视角下的茅盾的编辑观
    第一节 针对作者的编辑观
    第二节 针对读者群体的编辑观
    第三节 与时俱进,注重社会效益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中国文学批评史发生研究
    2.1 诗文评与文学批评
        2.1.1 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
        2.1.2 什么是文学批评
        2.1.3 中西文学批评之短长
        2.1.4 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史
    2.2 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
        2.2.1 从文学史到文学批评史
        2.2.2 文学批评史是文学史之一支
        2.2.3 互助与互用
    2.3“整理国故”
        2.3.1 缘起
        2.3.2 科学方法
        2.3.3 历史的观念
    2.4《支那诗论史》
        2.4.1 翻译与传播
        2.4.2 编纂体例与批评结合创作的研究方法
        2.4.3“文学自觉”说与“格调、神韵、性灵三诗说”
    2.5 课程与讲义
        2.5.1 课程与讲义
        2.5.2 批评与回响
第3章 史学家的文学批评史
    3.1 从诸子学到文学批评史
        3.1.1 何以研究诸子学
        3.1.2“中国文学史类编”
        3.1.3 文学批评史成书考
        3.1.4 余论
    3.2 材料与着作
        3.2.1“开山采铜”
        3.2.2“蒐览务全”
        3.2.3 西学
    3.3 述要、述创与释义、释因、释果
        3.3.1 述要与述创
        3.3.2 释义、释因与释果
        3.3.3 现代性反思
第4章 文学观念与批评史观
    4.1“文学”与“文学批评”
        4.1.1“文学”的广义、狭义与折中义
        4.1.2“文学批评”的分类
    4.2“载道”与“缘情”
        4.2.1 在批评史中之线索
        4.2.2 与周作人载道、言志说之关系
        4.2.3 二分法的局限
    4.3 文学批评随时空、批评家、文类而异
        4.3.1 文学批评随时空而异
        4.3.2 文学批评随批评家、文体而异
第5章 专题研究
    5.1《文心雕龙》研究
        5.1.1 确立其批评史地位与原道文学观
        5.1.2 对文体论、创作论、文学史观、批评论的研究
    5.2 唐古文运动研究
        5.2.1 对早期古文论的研究
        5.2.2 对韩柳古文论的研究
        5.2.3 对韩柳以后古文论的研究
    5.3 宋诗话研究
        5.3.1 诗话理论
        5.3.2 整理与辑校
        5.3.3 对几种代表诗话的研究
第6章 1950年代学科“规训”与文学批评史的修改
    6.1 政治话语下的“以论代史”
    6.2 学科调整与文学批评史的命运
    6.3 1957年版文学批评史的修改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罗根泽先生学术年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尘埃下的似锦繁花 ——中国现代儿童诗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二、儿童诗及其特质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诗"的诞生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儿童的发现"
        一、全新的儿童观
        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三、"无意思之意思"的儿童文学观
    第二节 "儿童诗"的诞生
        一、《晨报副镌》:首次提出"儿童诗"的名称和概念
        二、《歌谣》与儿歌运动的流行
第二章 现代儿童诗的兴起(1922~1930)
    第一节 现代儿童诗的兴盛与多种路向的探索
        一、创作儿歌的兴盛
        二、故事诗迅猛发展
        三、趣诗(歌):对幽默和趣味的自觉追求
        四、封面诗:诗歌与绘画的结合
        五、歌词创作:诗歌与音乐的联袂
    第二节 主题的开拓:展示"我的世界"
        一、塑造全新的现代儿童形象——"世界的王"
        二、突出游戏主题,探讨游戏精神
        三、揭示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宇宙
        四、描绘儿童与宇宙万物的鲜活对话
    第三节 自觉的理论研究
        一、关于儿童诗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儿歌童谣的理论研究
    第四节 外来的养分
        一、童话的译介影响了新的儿童文学观的产生
        二、诗歌领域内的吸收和借鉴
    第五节 重要诗人诗作
        一、郑振铎的诗歌创作
        二、吕伯牧的诗歌创作
        三、俞平伯的《忆》与童年再现
第三章 在纷繁交织的变化中发展(1930~1936)
    第一节 诗歌风格:从"仙国"走向现实
        一、风格转变的时代原因与理论背景
        二、风格转型前的儿童诗歌风格
        三、风格转型后的儿童诗歌
    第二节 诗歌主题:从丰富多样日益走向单一
        一、自然——永恒的主题
        二、母爱主题
        三、游戏主题
        四、爱国主题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第三节 儿童:从"我的世界"走向"时代和社会"
        一、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变化
        二、儿童形象——新时代的"小先生""小工人"
    第四节 审美追求:从"无意思"到有意义
        一、"无意思"的诗歌
        二、有意义的诗歌
        三、新的诗歌形式——可贵的探索
    第五节 代表诗人及诗作
        一、秋山的封面诗(童话诗)创作
        二、现实主义儿童诗的代表诗人姜元琴
        三、陈醉云:徘徊于"无意思"与"有意义"之间
第四章 在战火硝烟中艰难前行(1937~1945)
    第一节 现代儿童诗歌创作的萎缩
    第二节 奏响抗战主旋律
        一、抗战主题成为文学的主流
        二、理想儿童的塑造
        三、难童——新的形象系列
        四、弘扬英雄主义和爱国精神
    第三节 现实对想象的放逐
        一、诗歌沦为宣传的武器
        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及其流弊
    第四节 战争时代审美性与工具性的背离与融合
        一、审美性与工具性的背离
        二、审美性与工具性的融合
第五章 现代儿童诗歌的成熟与多元化发展(1945~1949)
    第一节 各类儿童诗歌的复苏及成熟
        一、蓬勃发展的儿歌
        二、洋溢着乐观昂扬之美的歌曲创作
        三、故事诗的复兴
        四、图画诗的兴旺
        五、童话诗的成熟
    第二节 诗歌的种类细化与多元格局
        一、题材丰富多样
        二、诗歌种类细化与诗体增多
        三、诗歌风格精彩纷呈
        四、向艺术性的回归
    第三节 对儿童内宇宙的深入探索与开拓
        一、崭新的儿童观
        二、儿童形象:"大我"与"小我"的统一
        三、从价值观的层面探讨儿童与成人的对立
    第四节 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成熟及诗学观念的外来影响
        一、儿童文学理论的深入探讨
        二、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对儿童诗学观念的深远影响
    第五节 郭风的儿童诗创作
        一、用生命与心灵进行写作
        二、对儿童想象的尊重与解放
        三、儿童化的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黄侃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黄侃的生平与文学活动
    第一节 黄侃的生平与思想
    第二节 黄侃的文学活动
第二章 黄侃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黄侃的诗
    第二节 黄侃的词
    第三节 黄侃的文
第三章 黄侃的文学思想与诗歌批评
    第一节 晚清民初三大文派之争与黄侃通达的骈散观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黄侃对旧文学传统的坚守
    第三节 黄侃的诗歌批评
第四章 黄侃与"龙学"
    第一节 《文心雕龙札记》的成书与版本
    第二节 黄侃对黄叔琳、纪昀、李详、章太炎注评的吸收与辨正
    第三节 黄侃对《文心雕龙》的校注
    第四节 黄侃对《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
    第五节 黄侃研究《文心雕龙》的方法
    第六节 黄侃的"龙学"地位与影响
第五章 黄侃与"选学"
    第一节 黄侃评点《文选》的概况
    第二节 黄侃对《文选》的校勘
    第三节 黄侃对《文选》的解评
    第四节 黄侃的"选学"地位与影响
余论——黄侃对六朝文学与文论的研究
参考文献
谢辞

(9)40年代讽刺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一章 40年代讽刺文学生态
    第一节 讽刺文学与战争共生:生长环境
    第二节 借鉴于外,继承于内:生长资源
    第三节 从一木独秀到万木成林:生长概况
第二章 40年代讽刺文学合法性的谋求
    第一节 相同的方式与不同的动机:合法性谋求的场域建构
    第二节 针锋相对与节外生枝:合法性谋求的理论论争
第三章 40年代讽刺文学时评性的超越
    第一节 批判精神的放飞:时评性的审美超越
    第二节 安全系统的启动:时评性的政治迫害超越
第四章 40年代讽刺文学喜剧性的生成
    第一节 难能可贵的天赋:创作主体的幽默个性和喜剧意识
    第二节 “使所写人物低于他的语境”:喜剧性人物的塑造
    第三节 使人物处在尴尬可笑的局面中:喜剧性情境(场面)的设计
    第四节 一碰就响:喜剧性语言的表达
第五章 40年代讽刺文学现代性的追求
    第一节 人与兽的艰难告别:主旨上的现代性追求
    第二节 瓶与酒的天才配置:形式上的现代性追求
余论
    一 讽刺文学在当代的曲折发展
    二 当代影响、制约讽刺文学创作蓬勃发展的因素
附录
    一、40年代讽刺文学大事略
    二、40年代讽刺文学主要作品编目
    三、40年代讽刺文学理论论争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10)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 ——文化、媒介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何谓现代性的媚俗化
    一、两种文化转型与两种现代性
    二、“两个翅膀论”与媚俗化问题的引出
    三、媚俗化·通俗化·大众化
第一章 文学的位移和媚俗的发生
    第一节 文学的位移:由作品到商品
        一、文学的传统存在方式:以作家作品为中心
        二、近代以来文学数量的膨胀和媒介作品关系的变化
        三、媒介的商品化与文学的商品化
        四、文学研究中期刊视野的意义
    第二节 媚俗的发生—从“新瓶装旧酒”开始
        一、以早期《申报》为例:一个最初的媚俗化世界
        二、《申报》与《苏报》:媚俗与非媚俗的比较
        三、关于“新瓶装旧酒”的问题
第二章 包装的手段:媚俗化中的文学期刊编排策略
    第一节 栏目编排中的媚俗化表现
        一、“栏目”的出现与意义
        二、从大型化到小型化:以《礼拜六》为转折点
        三、小型化后的精致化:从《红玫瑰》《紫罗兰》(前)到《永安月刊》《万象》
        四、两类不同的杂志形态:两个阅读世界的简单对比
    第二节 视觉图像的媚俗化应用
        一、视觉图像的不同功能
        二、绣像时代的图文并茂
        三、摄影时代图画栏的全面兴盛
        四、以《良友》为代表:摄影画报的异军突起
        五、新兴视听媒介对传统印刷媒介的冲击
第三章 俗套与时尚:媚俗化中的知识系统
    第一节 媚俗化知识系统的建构
        一、媚俗文化与新文化:两种不同的知识系统
        二、媚俗化知识系统的材料来源:生活表象的幕前幕后
    第二节 媚俗化知识系统的更新
        一、俗套与时尚的相反相成
        二、俗套与时尚的交替更新
    第三节 媚俗化知识系统扫描
        一、文史掌故:媚雅和媚俗
        二、科学常识:科学的碎片
        三、世界见闻:“西方”是个万花筒
        四、时尚生活:“现代”剪影之一
        五、职场生存:“现代”剪影之二
        六、情场百态:怎样操作爱情
        七、小结
第四章 拼贴与嵌入:媚俗化中的审美系统
    第一节 杂志编排中的审美意识
        一、基本编排技巧:风格、口味的穿插交错
        二、编排技巧背后的美学意味:拼贴与嵌入
    第二节 通俗小说中的拼贴与嵌入
        一、新旧混杂
        二、功能拼贴
        三、热点嵌入
        四、拼贴技巧的日益娴熟
    第三节 拼贴与嵌入:被制造出来的美
第五章 没有主义:媚俗化中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存在方式
    第一节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组合方式
        一、西方学术界与中国文学界的媚俗文化意识形态观
        二、无可无不可: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大杂烩
    第二节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
        一、媚俗化中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几种言说方式
        二、没有主义:媚俗文化的反阐释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第14卷 增刊(总57期)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法租界第二特区法院研究[D]. 崔雅琼.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2]图像、文本与事件 ——《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中译本研究[D]. 徐政.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8)
  • [3]李季谷史学初探[D]. 朱雨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5]1949年前茅盾编辑应用文研究[D]. 吴恺嘉.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6]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D]. 王波. 清华大学, 2015(07)
  • [7]尘埃下的似锦繁花 ——中国现代儿童诗史论[D]. 刘汝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9)
  • [8]黄侃文学研究[D]. 李婧. 复旦大学, 2011(12)
  • [9]40年代讽刺文学研究[D]. 陆衡.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10]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 ——文化、媒介的综合研究[D]. 金立群.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标签:;  ;  ;  ;  ;  

第 14 卷增补(共 57 期) 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