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能源生态富集模式

农村能源生态富集模式

一、农村能源生态致富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苏亚超[1](2021)在《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扶贫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三西”是指甘肃河西、以甘肃定西市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以及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改善这一地区“苦瘠甲于天下”的贫困面貌,甘肃省虽先后开展了“兴西济中”和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等一系列扶贫项目,但皆因资金、物资、人力等方面问题而后劲不足。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在知悉这一情况后,批准了由甘肃省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针对“三西”连片贫困区域一同协商策划的扶贫项目,并于1983年正式启动。依据“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两年巩固提高”的基本规划,各地在能源、林草、农业、水利、智力教育、移民、产业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党政领导责任制,至1992年顺利完成了十年预期目标。因此,本文以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的发展进程着手,主要从背景、实施策略以及所产生的成效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探析。“三西”地区在二十世纪开展的这项以解决群众温饱为目的、大规模的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活动,在解决“三西”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增强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当时实现区域现代化建设、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大战略决策。

暴占杰[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蔡新良[3](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玉倩[4](2020)在《基于循证实践的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扶贫是一种以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为核心的高效造血式扶贫模式,对我国的扶贫攻坚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进行旅游扶贫领域的研究,而其中关于旅游扶贫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对旅游扶贫实施效果的科学评价将有利于准确把握旅游扶贫工作的进展、取得的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旅游扶贫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也能为不同地区旅游扶贫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测度模型与评价方法。铜仁乡村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典型少数民族贫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因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近年来旅游扶贫逐渐成为铜仁乡村地区扶贫工作的主导模式。本论文以铜仁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旅游扶贫相关文献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增权理论,遵循循证实践具体流程,利用End Note和Cite Space工具提取指标内容,构建包含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生态五维度的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得出评价体系组合权重,设计调查问卷并实地进行调研,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实施效果进行综合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当前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实施效果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其中旅游扶贫经济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依次是政策效果、社会效果、文化效果、生态效果,旅游扶贫工作完善与提升空间较大;当前旅游发展较为规模化和组织化,铜仁乡村地区正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参与至发展阶段的过渡阶段,经济效果的感知相对于文化、生态效果更为明显;存在问题(1)经济层面: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旅游扶贫效果不显着且存在贫富差距拉大和生活成本提高的问题;(2)社会层面:社会保障、服务培训、贫困个人生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旅游扶贫效果不显着;(3)政策层面:政策了解度参与度、问题意见反馈等方面的旅游扶贫效果不显着;(4)文化和生态层面:存在负面效果认知与防范意识浅薄的问题;针对发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1)巩固旅游扶贫各利益相关者间的互利共赢关系;(2)创立铜仁乡村责任旅游委员会;(3)建立预警及应急机制,积极应对突发情况。

邢文云[5](2020)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莱西市产业项目发展研究 ——以姜山镇Q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是共同富裕,基于这样的目标要求,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利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财力和物力对不发达地区进行援助,这种早期的扶贫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农村和农民贫困问题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并把精准扶贫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被确定下来;2016年,习近平同志对新时代的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具体的时间规划,指示要求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实现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莱西市根据山东省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利用教育扶贫、医疗健康扶贫、住房安全扶贫、就业创业扶贫、饮水安全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产业项目扶贫等多种有效方式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减贫脱贫。产业项目扶贫是一种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长效扶贫模式,应当加以大力推广。Q村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莱西市市委市政府和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选择了北汽物业经济的产业项目,北汽物业经济的产业项目自2016年12月份实施运作以来,历经三年的时间,成为了比较成熟的物业经济产业项目,创造性地实施和发展了符合本地生态和本土民生的扶贫产业项目模式。本文以Q村的产业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Q村的北汽物业经济产业项目进行了研究。首先论文梳理了国内外在扶贫上的研究动态,系统整理了贫困户、精准扶贫、产业项目等相关理论概念,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明确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其次通过对Q村的北汽物业经济产业项目的实施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了产业项目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贫困户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项目的具体实际情况从制定政策支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项目后续管护等的角度提出了优化的建议和对策。

李健[6](2020)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贯穿始终,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灭绝对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党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中的首要组成部分,是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同步小康的最主要手段,这就使得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占据重要地位。产业扶贫必须要以本地区域位置、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为基础,政府要以市场为导向,把本地特色产业作为扶持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提高贫困村村集体收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产业扶贫必读要以市场为导向,打通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与市场的联系。产业扶贫还要尊重贫困地区已经形成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式,要结合实际,选择好产业,这一点对于产业扶贫成败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产业扶贫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增强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做到产业发展可持续,贫困人口有稳定的收入,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农林产业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旅游产业扶贫是产业发展脱贫的重要内容。清水河县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最南侧,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清水河县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抓手,不断优化产业项目库,打好点面结合、长短结合“组合拳”。实施扶贫产业项目69个,清水河县产业扶贫主要做法就是发展小杂粮、马铃薯、设施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发展肉养奶牛生猪等畜牧养殖业、加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发展生态扶贫产业、光伏扶贫产业、旅游扶贫产业。建立扶贫产业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加强扶贫产业项目管理。清水河县产业扶贫存在趋同化发展,益贫性不强,存在自然、技术、资金等风险。清水河县产业扶贫模式要多样化发展,突出产业扶贫的益贫性,防范与降低风险,提前谋划部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黄展翅[7](2020)在《光伏扶贫综合效益分析 ——以国网长阳县供电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光伏扶贫新思路是国家支持贫困县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长阳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在国家脱贫攻坚号召下,制定多项战略进行脱贫致富,其中光伏扶贫就是其中关键的一项。光伏发电属于一种绿色环保型的项目,相对于其他扶贫项目而言,在保护当地环境的前提下,收益更为稳定,能够给长阳县贫困居民带来更多的效益,从而实现绿色脱贫目标。国网长阳县供电公司是承担光伏扶贫项目的重要主体,加上政府及当地居民支持,光伏扶贫项目能产生较大的综合效益。因此关于长阳县光伏扶贫的综合效益研究,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首先梳理了长阳县光伏扶贫的项目运营现状,包括资金来源、设施分布、参与人员、收益分配等。然后以长阳县塘坊河村光伏扶贫项目作为实际案例,构建起长阳县供电公司光伏扶贫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从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两个方面,对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了塘坊河村光伏扶贫项目实施前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后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拓宽资源利用方式解决低电压问题、引入智能运维体系、创新收益分配机制三点建议。总体来看,塘坊河村光伏扶贫项目市场风险较小,综合收益较好,可以进一步推广和扩大规模,并为其它贫困县的脱贫攻坚战略带来一定的启示。

张毅[8](2020)在《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文中指出产权和治权是乡村治理的核心要素,产权是奠定乡村治理的基础要素,治权则是规范乡村治理的结构要素,两者的互动关系共同影响和形塑着乡村的政治生态。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实施30多年以来,既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也是乡村治理中治权不断下放和分散的过程。同时,由于乡村集体产权的松动,导致村集体资源日益被少数村干部垄断,造成了村庄内部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和干群矛盾。而且,产权分化严重影响了乡村治权结构,掌握公共权力的村干部不仅霸占集体资源,与此同时又通过集体资源所带来的财富继续巩固其对村庄的治权。随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村庄治权逐步从村干部手中分散到村民手中,于是就产生了围绕村庄公共权力和集体产权的激烈竞争和争夺。本文以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村庄L村为案例,具体描述该村由集体化时期的富裕村到改革开放后的贫困村,村委会选举由村民直选开始时的选举竞争和天价选票,到中期的村“两委”矛盾,再到村委会选举走向规范并趋于平稳的历史过程,重点分析该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围绕煤矿资源利益而进行的权力争夺与权力运作,分析不同时期背景下的煤矿集体产权对乡村治理的冲击及其由此产生的政治生态,进而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本文除导论外,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集体化时期,L村的集体煤矿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采取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方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村庄的共同富裕,以及由此带来的村庄良好治理与全面发展;第二章通过对L村第六届换届选举中“金钱竞选”和“天价选票”的全景描述和系统解剖,分析集体产权失效后造成乡村治理的要素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生态恶化与村庄衰败;第三章以L村第八到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例,分析资源整合和煤矿利益消失后乡村权力运行状况以及由此造成的村干部无人竞选、村庄公共事务无人管理的治理困境;第四章通过对L村煤矿产权变迁下乡村权力运作轨迹和治理结果的分析,探索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即产权与治权密切关联,直接形塑乡村的政治生态,决定农村的发展命运。L村自治异化主要是缘于集体产权失效而非农民素质低下,优化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关键要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

覃丽雪[9](2020)在《基于SLA框架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以都安县L乡L屯为例》文中指出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如今,我国脱贫攻坚冲刺阶段主战场主要聚集在14个连片特困区,这些区域基本涵盖了我国绝大多数贫困村和深度甚至极度贫困农民。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扶贫对象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所辖县数最多、民族自治县最多的片区。该片区的贫困村大都位于边远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可持续生计能力不足,脱贫攻坚工作仍然举步维艰。截至目前,广西尚有20个深度贫困县(包括极度贫困县4个),其中19个深度贫困县均为石漠化地区县。对于广西而言,解决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问题是开展脱贫攻坚阶段贫困户精准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全国而言,解决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问题是打赢连片特困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广西扶贫任务最艰巨的“老牌贫困村”都安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都安县)L乡L屯为例,作为石漠化极其严重的“石山王国”典型案例,其可持续生计研究对解决广西乃至全国石漠化地区贫困户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治理贫困、可持续生计等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文献综述,结合石漠化地区发展政策依据和人类生计发展现实依据,运用SLA框架、参与式发展等理论,确定了现状、原因、对策的研究结构。基于SLA框架,对L屯全屯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分析,通过数据处理得出有效参数并采用极差标准化法计算贫困户多维指标平均水平,对贫困户五种生计资本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用生计资本情况分析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面临的困境,从脆弱性背景与组织结构、制度和过程两组成部分入手,对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户产生贫困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辩证思考,并提出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一是石漠化地区贫困户的可持续生计研究对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夯实贫困人口脱贫基础有重要意义。二是石漠化地区贫困户生计资本存量普遍偏低,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户生计能力差,面临着自然资本条件有限、物质资本基础薄弱、人力资本水平较低、金融资本存量不足、社会资本增值受限的可持续生计困境。三是消解贫困问题,需要始终坚持政府有力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贫困户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生计路线。四是应该从改善自然资本条件、积累物质资本总量、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金融资本存量、重构社会资本增值体系五方面出发,采取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持久的扶贫措施,实现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

王萍[10](2020)在《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就,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逐步消除绝对贫困,为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高度关联,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大部分地区生态资源脆弱、生态治理片面的特征突出。因此,维护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保证脱贫减贫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是当前农村扶贫开发的关键。农村脱贫关系全面小康的全局,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制约着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环境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品质化。面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减贫的双重压力,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创新减贫方式,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模式。生态扶贫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减贫方式的创新,是一种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实现绿色增长和发展新方式的减贫新理念,也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减贫与生态文明建设双重目标的重要途径,旨在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实现在生态建设与保护中减贫,在减贫中保护生态环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扶贫的根本遵循:“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生态扶贫的基本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扶贫的根本原则,“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扶贫的制度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扶贫的思想引领,促进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是生态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生态扶贫既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代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现实要求。生态扶贫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发展经济彻底实现脱贫致富,而且可以依托生态建设工程,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缓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压力,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生态文明视角下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举措,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思想的新发展。农村生态扶贫涉及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的问题,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聚焦现实。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站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的视角,联系我国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现状,剖析农村生态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根源,提出解决农村生态扶贫现实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基于以上基本的研究思路,论文的具体架构按照以下几部分展开:绪论从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现实背景入手,简要论述了论文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并采用文献解读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掌握和占有国内外最新的关于贫困和扶贫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探寻农村生态扶贫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缘由,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一章重点阐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理论来源和基本内涵,为农村生态扶贫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包含着他们对生态文明的思考,为农村生态扶贫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农村生态扶贫实践的理论指南。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探索,对于中国生态建设实践和农村生态扶贫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是农村生态扶贫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新时代生态文明不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更加注重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通过深入分析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问题,明确了农村生态扶贫研究的理论视域。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扶贫的内在关联性。新时代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阶段进入巩固扶贫成果、改善生态环境、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同步实现小康的新阶段。因此,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就成为当前农村扶贫开发的关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农村生态扶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是农村生态扶贫的核心要义,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减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检验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表征。第三章梳理了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主要方式,并选取农村生态扶贫的典型案例,对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随着中国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扶贫成效显着,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农村生态扶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滞后阻碍农村生态扶贫进程、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严重脱节、生态扶贫合力弱化、生态扶贫成果难以巩固等方面。第四章剖析了农村生态扶贫中存在问题的根源。从主观能力因素、客观现实因素、扶贫参与主体因素、影响生态扶贫的中介因素这四个层面,深入探究了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在导致贫困的众多因素中,能力的欠缺是最根本的原因;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地域文化等内部要素影响着农村生态扶贫的进程和效果;扶贫开发的参与主体影响着农村生态扶贫的力量凝聚,农村生态扶贫离不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支持,但在具体的生态扶贫实践中,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都存着各自的问题;制度、技术等是调解贫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中介因素,专业的人才也会对生态扶贫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第五章坚持从实践出发,揭示农村生态扶贫面临的问题的深层原因,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切入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破解农村生态扶贫困境需要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耦合共同发力,明确扶贫参与主体的职能,构建农村生态扶贫的“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协同机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健全农村生态扶贫配套机制,有效预防返贫风险;实现农村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减贫效应的三重目标。

二、农村能源生态致富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能源生态致富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扶贫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准备工作
        (一)研究方法
        (二)准备工作
第一章 “三西”建设的背景
    第一节 “三西”地区的基本状况
        一、自然状况
        二、社会历史状况
    第二节 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与“兴西济中”
        一、河西商品粮基地
        二、“兴西济中”
    第三节 “三西”建设决策的提出
第二章 1983 年至1992 年“三西”建设决策实施
    第一节 “三西”地区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甘肃开展“两西”建设
        二、宁夏西海固地区实现“三条路”并走
    第二节 “三西”建设决策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三年停止破坏(1983-1985):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
        二、五年解决温饱(1986-1990):移民和支柱产业建设
        三、两年巩固提高(1991-1992):构建党政领导责任制
第三章 1983 年至1992 年“三西”建设决策的实施成效
    第一节 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
    第二节 促进了“三西”地区各业发展
        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二、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三、区域性支柱产业开始形成
    第三节 增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一、坚持宗旨,为人民办实事
        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三、团结一致,动员全社会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4)基于循证实践的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旅游扶贫及旅游扶贫效果研究综述
        1.2.2 国外旅游扶贫及旅游扶贫效果研究综述
        1.2.3 循证实践研究综述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
2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
        2.1.2 扶贫
        2.1.3 旅游扶贫
        2.1.4 旅游扶贫效果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增权理论
3 国内外旅游扶贫经典案例
    3.1 国内旅游扶贫经典案例
        3.1.1 河北涞水县野三坡景区旅游扶贫新模式
    3.2 国外旅游扶贫经典案例
        3.2.1 印度喀拉拉邦库玛拉孔责任旅游计划
    3.3 案例总结与启示
4 铜仁乡村地区旅游发展及旅游扶贫概况
    4.1 铜仁乡村地区概况
        4.1.1 区位
        4.1.2 资源
        4.1.3 经济和社会发展
    4.2 铜仁乡村地区旅游发展及旅游扶贫概况
        4.2.1 旅游发展概况
        4.2.2 旅游扶贫概况
5 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5.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5.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5.3 评价体系构建
    5.4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5.4.1 评价体系指标主观权重的确定
        5.4.2 评价体系指标客观权重的确定
        5.4.3 评价体系指标组合权重的确定
        5.4.4 评价体系所得权重分析
6 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实施效果评价
    6.1 研究设计与问卷数据收集
        6.1.1 调研历程
        6.1.2 样本选取
        6.1.3 问卷设计
        6.1.4 问卷发放
    6.2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6.2.1 信度检验
        6.2.2 效度检验
    6.3 问卷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6.3.1 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
        6.3.2 旅游扶贫工作居民满意度与参与度感知情况
    6.4 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实施效果评价
        6.4.1 确定评价因素集
        6.4.2 确定评语集
        6.4.3 确定指标权重
        6.4.4 构建隶属度矩阵
        6.4.5 评价结果计算
        6.4.6 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实施效果评价
        6.4.7 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工作对策建议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评价体系指标提取文献量梳理表
附录B 实地访谈问题整理
附录C 铜仁乡村旅游扶贫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评分表
附录D 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实施效果居民感知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精准扶贫背景下莱西市产业项目发展研究 ——以姜山镇Q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实地调研法
        (三)归纳分析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扶贫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扶贫相关概念
        一、贫困户
        二、精准扶贫
        三、产业项目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激励理论
第二章 Q村北汽物业经济扶贫产业项目扶贫基本情况
    第一节 Q村贫困情况
    第二节 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第三节 工作流程
        一、建立项目库
        二、项目立项提报
        三、项目审批备案
        四、项目组织实施
        五、项目竣工验收
        六、项目后续管护
        七、项目收益分配
    第四节 工作保障
        一、政府重视程度高
        二、资金投入力度大
        三、符合企业发展规划
        四、贫困对象脱贫意愿强烈
    第五节 实施成效
        一、扶贫企业发展得到助力
        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
        三、贫困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四、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五、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第三章 Q村北汽物业经济扶贫产业项目实施中的问题
    第一节 贫困对象人力资本质量低
        一、贫困户年龄普遍偏大
        二、贫困户受教育程度低
    第二节 政府缺乏相关激励政策
        一、企业带贫主动性低
        二、企业带贫成本高
    第三节 职能部门监管缺位
        一、政府危机意识不强
        二、政府监督缺位
    第四节 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
        一、政府谋划意识不强
        二、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
第四章 Q村北汽物业经济扶贫产业项目的优化建议
    第一节 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一、加强宣传培训
        二、扶持就业创业
    第二节 广泛发动企业参与
        一、加强政策支持
        二、号召企业加入扶贫战线
    第三节 保障扶贫资产安全
        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二、引入第三方担保
    第四节 健全收益分配制度
        一、完善收益分配办法
        二、加强收益使用监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产业扶贫
        2.精准扶贫
    (二)理论基础
        1.社会治理理论
        2.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我国产业扶贫的历程与政策演变
    (一)产业扶贫的开端
    (二)产业扶贫的正式提出与推进阶段
    (三)产业扶贫的精准阶段
三、清水河县产业扶贫基本情况
    (一)全县基本情况介绍
    (二)产业扶贫总体情况
    (三)产业扶贫主要做法
        1.发展特色扶贫产业
        2.发展扶贫产业园
        3.拓展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
        4.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5.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
        6.加强扶贫产业项目管理
四、清水河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产业扶贫存在趋同化发展
    (二)产业扶贫益贫性不强
    (三)产业扶贫存在风险
五、做好产业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一)产业扶贫模式多样化发展
    (二)突出产业扶贫的益贫性
    (三)防范与降低产业扶贫风险
    (四)产业扶贫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光伏扶贫综合效益分析 ——以国网长阳县供电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光伏扶贫及效益的相关概念
    2.1 光伏扶贫的相关概念
    2.2 项目效益的评价理论
    2.3 项目的不确定分析法
3 项目效益的评价方法及模型
    3.1 项目效益评价的概念
    3.2 层次分析法
    3.3 项目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 案例分析
    4.1 长阳县供电公司光伏扶贫运营机制
    4.2 长阳县供电公司光伏扶贫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4.3 国网长阳县供电公司光伏扶贫综合效益评价
    4.4 长阳县供电公司光伏扶贫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塘坊河村光伏扶贫项目效益评价问卷
附表1.塘坊河村村级光伏电站现金流量表
附表2.塘坊河村村级光伏电站现金流量表
后记

(8)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
        (一) 研究方法
        (二) 案例介绍
    四、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一) 产权与集体产权
        (二) 煤矿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三) 治权及乡村治权
        (四) 政治生态与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六、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权力共有与利益共享: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农村政治生态
    1.1 集体化时期农村集体煤矿的经营与管理
        1.1.1 人民公社时期社队煤矿的形成过程
        1.1.2 农村社队煤矿的管理和经营形式
        1.1.3 社队煤矿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1.1.4 社队煤矿对农村政治生态的影响
    1.2 集体所有与统一经营:集体化时期L村煤矿产权形式
        1.2.1 L村集体煤矿的形成过程
        1.2.2 L村集体煤矿的产权形式
    1.3 党的领导与社员大会: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理形态
        1.3.1 L村村庄治理的演变历史
        1.3.2 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权结构
    1.4 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治理成效
    1.5 小结
第二章 自治异化与村庄衰败:产权与治权分离中的农村政治生态
    2.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起与村民自治的实行
        2.1.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办与产权分化
        2.1.2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农民的政治热情
        2.1.3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集体煤矿私人承包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2.2 产权松动与治权垄断:L村集体煤矿的私下承包与贫富分化
        2.2.1 权力垄断资源:村干部私下承包与转让村集体煤矿
        2.2.2 资源巩固权力:选举竞争与煤矿承包者当选
        2.2.3 贫富分化与干群矛盾:村干部掌握集体资源的结果
    2.3 产权分化与治权分散:昂贵的选票与派系斗争
        2.3.1 村民直选中激烈的竞争与“金钱大战”
        2.3.2 产权与治权分离后的村企对立与治理瘫痪
        2.3.3 “两委”矛盾——派系斗争背后的资源争夺
    2.4 小结
第三章 竞争消失与发展困局:产权与治权解挂后的农村政治生态
    3.1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政策演变及过程
        3.1.1 安全整治,关小上大
        3.1.2 有偿使用,兼并重组
        3.1.3 国进民退与集团经营
    3.2 煤炭资源整合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3.2.1 集体收入减少影响村庄公共建设
        3.2.2 补偿纠纷下社会矛盾增多
        3.2.3 采煤沉陷区治理难开展
    3.3 L村集体煤矿整合后的自治转移与发展困境
        3.3.1 一次性海选与严格投票规则
        3.3.2 村民参选的理性回归
        3.3.3 平稳连任与“一肩挑”
        3.3.4 竞争消失后村庄公共事务的发展及困境
    3.4 小结
第四章 集体产权与民主治理: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优化路径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煤矿产权制度体系
        4.1.1 厘清产权关系
        4.1.2 稳定产权政策
        4.1.3 规范矿业权市场
        4.1.4 畅通社会参与渠道
    4.2 坚持并有效发挥集体产权的双重功能
        4.2.1 集体产权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实质内容
        4.2.2 坚持与明晰集体产权,增强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
        4.2.3 强化治权的民主运行,保障集体产权的政治功能
    4.3 加强农村民主制度治理
        4.3.1 加强选举后的民主制度运行,避免“自治异化”
        4.3.2 完善村务监督的制度建设,强化“四权同步”
        4.3.3 提高村民监督意识和能力,提升“公共意识”
    4.4 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4.4.1 夯实领导地位,理顺两委关系
        4.4.2 加强党员教育,带动农民参与
        4.4.3 优化党员结构,抓好“关键少数”
        4.4.4 加强作风建设,重塑干部形象
    4.5 重塑农村良好的政治文化
        4.5.1 深入挖掘乡土社会传统优秀文化资源
        4.5.2 加强乡村诚信、法治和民主等现代文明建设
结论与讨论
    一、产权与治权关系是形塑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主要因素
    二、自治异化缘于制度缺陷而非农民素质低下
    三、集体产权功能失效是农村政治生态恶化的关键
    四、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是农村健康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基于SLA框架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以都安县L乡L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及研究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主要依据
        1.3.1 政策依据
        1.3.2 现实依据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点
        1.5.2 研究方式上的创新点
        1.5.3 生计策略上的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石漠化
        2.1.2 贫困户
        2.1.3 可持续生计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
        2.2.2 参与式发展理论
    2.3 SLA框架与本文研究内容的适配性分析
        2.3.1 案例的典型性
        2.3.2 两者追求的目标具有契合性
        2.3.3 SLA框架对本文研究内容具有理论阐释性
第3章 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现状
    3.1 都安县L乡L屯精准扶贫概况
        3.1.1 L屯的基本情况介绍
        3.1.2 L屯精准扶贫主要措施及成效
    3.2 实地调研
        3.2.1 问卷设计
        3.2.2 数据来源
        3.2.3 数据分析
    3.3 可持续生计面临的困境
        3.3.1 自然资本条件有限:石漠化程度深
        3.3.2 物质资本基础薄弱: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生产资料
        3.3.3 人力资本水平较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3.3.4 金融资本存量不足:金融支持不足制约贫困户创业生计
        3.3.5 社会资本增值受限:社会关系网络狭隘和社会帮扶度低
第4章 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面临困境的原因
    4.1 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实现可持续生计目标作用机理
    4.2 脆弱性背景分析
    4.3 结构、制度和过程分析
        4.3.1 政府政策和制度不够科学化
        4.3.2 社会扶贫管理不完善
        4.3.3 贫困户内生动力未激发
第5章 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对策
    5.1 改善自然资本条件
        5.1.1 推进石漠化治理
        5.1.2 构建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5.2 积累物质资本总量
        5.2.1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5.2.2 加大物资帮扶力度
    5.3 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5.3.1 健全石漠化地区社会保障体系
        5.3.2 建立符合可持续生计理念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
        5.3.3 强化教育扶贫培训
        5.3.4 完善贫困户就业服务体系
    5.4 增加金融资本存量
        5.4.1 改善金融环境
        5.4.2 增加收入来源
        5.4.3 健全精准扶贫冲刺期信用体系
    5.5 重构社会资本增值体系
        5.5.1 重构石漠化地区贫困户的社会关系网络
        5.5.2 鼓励外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5.5.3 完善贫困户参与机制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调查问卷一(贫困户)
    附录二 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调查问卷二(贫困成年劳动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重难点与创新点
    六、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正式提出
        二、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成为国家战略
        三、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进入新时代
    第二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观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毛泽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探索
        三、改革开放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
        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创新升华
    第三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思想借鉴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
        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探索
    第四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一、人、自然、社会协调共进的核心理念
        二、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旨归
        三、建设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追求
第二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扶贫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农村生态扶贫的根本遵循
        一、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农村生态扶贫的基本理念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生态扶贫的根本原则
        三、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环境:农村生态扶贫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 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农村生态扶贫的核心要义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带动脱贫减贫:农村生态扶贫的关键途径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农村生态扶贫的思想引领
        三、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扶贫的归宿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减贫双赢:农村生态扶贫的现实意义
        一、破解农村脱贫攻坚难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基础
        二、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三、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统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第三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扶贫的实践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农村生态扶贫的主要模式
        一、“生态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二、“生态产业发展”扶贫模式
        三、“生态保护补偿”扶贫模式
        四、“生态移民搬迁”扶贫模式
    第二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农村生态扶贫现实境遇
        一、山西岚县“购买式合作社造林”生态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二、贵州晴隆县“种草养畜”生态产业扶贫模式
        三、陕西镇巴县“三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扶贫模式
        四、宁夏红寺堡区“脱贫与生态修复共赢”生态移民搬迁扶贫模式
    第三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农村生态扶贫面临的困境
        一、贫困人口脱贫政策依赖性明显
        二、基础设滞后阻碍生态扶贫进程
        三、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严重脱节
        四、扶贫产业后续的发展动力不足
        五、农村生态扶贫参与主体合力弱化
        六、农村生态扶贫的成果难以巩固
第四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的困境溯因
    第一节 主观能力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差
        二、农村贫困人口生态价值观缺位
        三、农村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薄弱
    第二节 客观现实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突出
        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滞后
        三、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第三节 扶贫参与主体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政府在农村生态扶贫中的内在缺陷
        二、市场对于农村生态扶贫的支持不足
        三、社会组织对生态扶贫缺乏参与热情
    第四节 中介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农村生态化科学技术应用程度较低
        二、农村生态建设与扶贫专业人才缺乏
        三、农村环保制度和运行机制存在漏洞
第五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农村生态扶贫的思想前提
        一、强化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二、构建多样化的乡村生态文化
        三、确立绿色化生活和消费方式
    第二节 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农村生态扶贫的政治保证
        一、加强党对农村生态扶贫的核心领导作用
        二、发挥政府在农村生态扶贫中的引导作用
        三、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生态扶贫
        四、发挥市场在农村生态扶贫中的推动作用
        五、深化各主体对农村生态扶贫的协同治理
    第三节 完善生态扶贫顶层设计:农村生态扶贫的制度保障
        一、健全农村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农村协调发展
        二、健全农村专业人才和绿色科技的引进机制
        三、健全农村生态扶贫配套制度预防返贫风险
    第四节 促进贫困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农村生态扶贫的基本进路
        一、夯实农村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打造可持续性的生态产业形态
        三、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变
    第五节 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生态扶贫的内生动力
        一、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加强贫困人口的专业及就业技能培训
        三、增强贫困个体及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农村能源生态致富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扶贫战略研究[D]. 苏亚超.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基于循证实践的铜仁乡村地区旅游扶贫效果评价研究[D]. 张玉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精准扶贫背景下莱西市产业项目发展研究 ——以姜山镇Q村为例[D]. 邢文云. 青岛大学, 2020(02)
  • [6]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D]. 李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光伏扶贫综合效益分析 ——以国网长阳县供电公司为例[D]. 黄展翅. 三峡大学, 2020(06)
  • [8]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D]. 张毅. 山西大学, 2020(12)
  • [9]基于SLA框架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以都安县L乡L屯为例[D]. 覃丽雪. 广西大学, 2020(07)
  • [10]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研究[D]. 王萍.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标签:;  ;  ;  ;  ;  

农村能源生态富集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