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龙眼和龙里果实区别的看法

我对龙眼和龙里果实区别的看法

一、关于龙眼和龙荔的果实区别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黄雅琦[1](2020)在《田阳壮语参考语法》文中认为本文以汉藏语系侗台语族台语支北部壮语田阳方言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语言类型学、现代语言学理论,对田阳壮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进行描写和研究。全文共十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内容等写作背景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田阳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语言使用情况等相关背景信息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二章描写田阳壮语的音系,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及音节结构。第三章讨论田阳壮语的词类和构词法,按照各词类与名词和动词的关系对主要词类进行简要介绍,构词法描写了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基本结构。第四章描写了名词和与名词有关的词类,包括名词、代词、指示词、数词、分类词和领属结构。第五章描写了谓词和与之相关的词类及动词的连谓结构和动宾短语的语序。第六章描写系词句和动词句两个简单句类型以及论元关系的调整和介词、副词短语。第七章描写了常见的复合句和复杂句。第八章描写了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三个句子的功能类型。第九章描写了否定、情态、时体三个语义范畴。第十章结语对整篇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赵逸秋[2](2019)在《中国古代檀香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檀香,取材于檀香植物的心材,从古至今都是珍稀昂贵的芳香材料,属于古老的国际贸易货品。檀香虽不是中国的原生植物,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并形成了独特的檀香文化。檀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在社会生活、宗教祭祀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及至宋元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檀香成为不可或缺的消费品。漫长岁月中,古人凭借勤劳和智慧形成了檀香制作、加工的独特技艺,积累了大量利用经验,对檀香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社会风俗上,还体现在医学、宗教,甚至美学、价值观上。古代中国的檀香基本依赖进口,包括朝贡贸易和海外贸易。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进行檀香植物栽培,而真正的规模化商业性栽培到上世纪60年代才得以实现。首先,论文着眼于檀香的引种栽培研究,围绕“古代中国是否成功引种栽培檀香”这个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探究和考证。此前学术圈的主流观点认为,檀香不产自中国,古代也从未引种栽培成功过,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在广东引种培育成功。本论文详细考察檀香的植物学内涵,包括种类、性状和地理分布等,阐明檀香的源流,理清檀香和檀香植物的关系。本人通过搜集、整理、查询古代中国福建、广东和云南等地的地方志和其他古籍文献,从农业技术角度,探讨古代中国引种栽培檀香的地域、技术等问题,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并考证到古代檀香的栽培种植方法。接着,全面梳理古代中国引种栽培檀香的方法、手段,加工、利用檀香的技术和工艺,试着从日常生活、宗教活动和传统医学的角度梳理古代人民利用檀香的历史。还系统的梳理周边国家与中国的檀香贸易历史,从官方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的角度分别考述、归纳,探寻以檀香贸易为载体的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动交流。按照魏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之前、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三个阶段,论述檀香朝贡贸易的特点,分析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下檀香朝贡贸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檀香折射出来的独特文化现象,包括古代文人士大夫对檀香的品鉴美学,檀香与佛教东传的关系,檀香为承载的中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动交流,中国进口檀香后对中亚、东南亚的二次反向输出,古代中国从檀香消费市场到转运市场的角色嬗变,西方国家介入对华檀香贸易与太平洋岛屿檀香新属的发现,传统檀香加工技艺在当代的沿袭与传承等等。最后,揭示中国古代檀香历史文化的现实意义,给檀香文化当代的传承、保护与利用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钱万成[3](2018)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审美流变》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在承续了近现代儿童诗歌的观念传统和审美风貌基础上,深植于先后以“革命”“建设”及“改革”为主题的历史语境,在观念世界的建构与重构、美学范式的确立与转换等诸多维度都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与跋涉。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塑造新儿童”观念烛照下的多元一体的儿童诗歌创作图式,到“文革”十年极左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单一、狭窄的儿童诗歌创作局面,再到新时期以来多元并存、齐头并进的儿童诗歌创作繁荣格局,中国当代儿童诗歌既具体而微地展现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又推动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并且在观念主题、价值取向、形式探索和审美风貌上均呈现了独特的历史流变线索与特征。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创作的历史考察,在厘清当代儿童诗歌创作发展、演变历程和历史分期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发展历程中的审美变化进行历史的和审美的梳理和分析。文章提出,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段:“十七年”、“文革”十年和“新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中,儿童诗歌均敏锐地反映并回应了时代的主题。论文在“绪论”部分针对儿童诗歌及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的基础上,在第一章,针对“十七年”儿童诗歌展开考察与分析,着重讨论了“塑造社会主义新儿童”的时代使命下“十七年”儿童诗歌所集中形成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等观念主题和形式审美特征;第二章考察了“文革”十年儿童诗歌在极左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单一化、狭窄化的创作局面,在分析和阐释极左意识形态对儿童诗歌创作所带来的戕害的同时,有意识地打捞这一历史时期台湾地区儿童诗歌创作中所呈现出的时代主题、创作背景、艺术价值和审美取向,以期呈现该时段中国儿童诗歌的完整历史样貌;第三章针对中国当代儿童诗歌最为异彩纷呈的新时期儿童诗歌展开梳理与讨论,提炼出“归来的歌”“成长的鸟”“大自然的歌唱”“个性的张扬”“理性的思考”等颇具时代特征的主题与线索,用以概括新时期儿童诗歌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并针对新世纪以来儿童诗歌所呈现出的“后现代”面目及其自由化、散文化、无主体化等特征展开讨论与反思;第四章从时代发展、政治环境和世界文学等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审美流变的成因及其未来可能性,力图发现儿童诗歌的嬗变规律,为当下的儿童诗歌创作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朱全定[4](2015)在《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文中研究说明侦探小说自爱伦·坡开创以来,已经成为通俗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都市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通过印刷媒介、影视媒介、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介所承载、传播的文化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侦探小说始终凸显着自身独有的美学特征向前发展,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侦探小说具有满足大众读者消遣、娱乐、宣泄的功能,作品中扑朔迷离的情节、惊险刺激的场景、神秘莫测的悬念以及料事如神的侦探,构成了侦探小说的审美特性。神秘、惊恐、悬疑等审美元素为读者的“暴力”本能宣泄找到了一个出口,为读者平淡乏味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新的体验。侦探小说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不断地围绕案件进行设谜、解谜的游戏。作者通过故事中的侦探,在未知的空间中,寻找破案线索,不断地为读者设置谜面,读者积极参与重构犯罪现场、去伪存真,在蛛丝马迹中判断真凶,从出人意料的结局里体验解谜的快乐。本论文主要以中国侦探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收集、整理的侦探小说文本及其文化衍生品为基础,将其置入世界侦探小说创作的大背景下,首次运用原型理论、叙事学理论、故事形态学理论以及大众文化相关理论,通过横向研究的方法,探究侦探小说的叙事艺术的独特性以及侦探小说向通俗文化转变的进程中对我国文化生产的启示,力图成为对中国侦探小说研究的有益补充。本论文由绪论及四章正文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方法、创新意义、以及本论文中对侦探小说的界定。根据这一思路,撷取侦探小说中的几个关键元素,对中国侦探小说进行横向性研究,并且把中国侦探小说放进大众文化视野中,发掘其接受创作中的深层次原因,拓展国内对中国侦探小说文化研究层面。第一章以神话、宗教、传说为切入点,运用原型理论,探索侦探小说中的文学渊源。在古代神话和宗教传说中,谜、罪、惩恶扬善、法的观念、侦探等侦探小说中的核心元素,作为一种文化和心理的积淀,潜伏在原始初民的集体无意识中。爱伦·坡的人生经历、欧洲传统文学以及他的创作理念为他开创侦探小说提供了契机,本节着重分析了他的五篇侦探小说确定的侦探小说模式类型。柯南·道尔把侦探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所确立的“福尔摩斯——华生”模式对中国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公案小说以破案故事为主要内容,其中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法律观念、传统思维方式,是我国侦探小说创作的重要源泉,对中国侦探小说创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章探讨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创作模式类型,将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分析模式运用到侦探小说上,尝试归纳其创作的具体规律,概括出七种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从而为当代侦探小说的创作避免雷同,另辟蹊径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三章从叙事学角度,选取中外案例,分析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角度,探究了侦探小说中的罪犯、侦探类型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语言的研究,分析了侦探小说的叙事艺术及其显着特点。第四章论述了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国侦探小说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影响。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有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为侦探小说提供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译者在译介过程中,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直接促成了我国现代侦探小说的发生;并且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悬疑小说的现状及其经典化问题。最后,运用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探讨了西方侦探小说文化产业对我国文化生产的启示以及对我国侦探迷现状进行了分析。

付婷[5](2015)在《隋唐饮食文化研究》文中指出隋唐两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极为重要的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整个社会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积极态势。学界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已十分充分,相关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研究内容涉及到了隋唐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立足于隋唐政权统治的核心地区——北方和江淮,试图借助“饮食”这一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活动,考察隋唐时期饮食在中外交流、商业化发展、社会等级划分、社会功能及社会共同心理构成中的作用,以期透过饮食文化的视角再一次勾勒隋唐社会的整体风貌,为进一步认识和考察隋唐人日常生活提供新的角度与证据,以丰富我们对于隋唐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本文通过对隋唐两代饮食文化对外交流和饮食行业发展的考察,发现隋唐时期饮食文化处于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模式。虽然“胡风”对于北方、江淮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很大,但仅局限在对具体食物的引进和食器纹饰风格的模仿之上,且这些“胡物”在进入中国之后就迅速开始了本土化的改造。与之相较而言,隋唐帝国对于周边区域饮食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在这一时期,农耕文明不仅更加深入地推进到游牧民族统治的腹地,而且与饮食相关的礼仪与器物也辐射到了周边区域。此外,在此一时期中,文献中还出现了一大批文本性的异域食品。透过这些异域食品,我们可以看出隋唐之人对于异域的想象与转述。这些想象与转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精英文人疆域、边界观念的折射。而在中外交往活动加速的同时,国内饮食商业的发展也更加迅速。通过梳理这一时期饮食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此时地方上的各类市场已经完备,与饮食相关的物品均可以通过购买完成。并且饮食行业形成了专业化、综合化、多样化和品牌化的特征,这也进一步说明,饮食的商品化在这一时期已经成熟。在对隋唐饮食文化精神层面考察的过程中,本文还发现饮食在摆脱物质因素之后,可以成为人们用以划分等级、表达情感与思维的标尺。特别是饮食与情绪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饮食既可以成为拉拢、示好他人的手段,又可以成为激发、表现世人内心情绪变化的显示剂。具体而言,饮食的社会性,使它成为调和人际关系的润滑剂;饮食的象征性,使它成为婚、丧仪式中情感的具体体现;而饮食的功利性,则使它又化身为解决问题、沟通人神的桥梁。总之,饮食所具备的社会性与象征性,使得饮食活动成为这一时期,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经常使用的交往途径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此外,本文在考察了“杂饮”在隋唐之际的变化后,发现唐宋饮食的种种变化在隋唐之际就已经开始显现。比如奢侈品的普通化、注重食疗养生等等方面。通过本文的考察,笔者认为,饮食对隋唐社会各个层面均有影响,这一影响不仅局限于贸易与交流,更是在日常生活之中极大地影响着隋唐时人的价值观念。总而言之,隋唐时期作为中古帝制社会的繁荣时期,反映于饮食之上的,便是其高度的成熟化。因此,饮食文化才能成为观察隋唐社会生活的重要角度。隋唐时期饮食文化的极度发达,绝不是历史的偶然: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促进了饮食文化的相互融合;交通运输的便利,刺激了饮食商业因素的膨胀;而社会的普遍富足与安定,则为节日饮食等休闲型消费提供了经济支持。总之,特定的历史条件,造就了隋唐时期丰富的饮食文化内容,也为宋代以后饮食文化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许祚禄[6](2015)在《沉默的群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献给我历经磨难的祖国献给我英勇不屈的先辈一名震皖南的大学士程学理返回皖南的消息再次震动了整个皖南山区,也震动了地处皖南山区中间地带的青山县大青山脚下的千年古村汪村。青山县是皖南山区历史最古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历史上有时归宣城府管,有时归徽州府管,自古就有小皖南之称。大青山是本县最重要的一座山,也是皖南山区最重要的一座山,是皖南山区千水万溪的发源之地。大青山把青山县一分为二,山南边的十有九姓姓汪,山北边的十有九姓姓赵,

孟令法[7](2013)在《畲族图腾星宿考 ——关于盘瓠形象传统认识的原型批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畲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员。在历史的积淀中,盘瓠神话经久不息地在畲民口头流传,并被记录于谱牒之中,刻画于祖图之内,成为展示民族远古史的重要材料。自汉代起,盘瓠神话就已成为汉族文人加以记录的对象,其中最早将盘瓠神话予以记载的是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而后世则以晋·干宝《搜神记》的记述最为典型,并为《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所征引,成为记述多个民族——畲、瑶、苗等盘瓠氏集团的“正史”。对这种记述,后人多有疑问甚至批驳(如唐·刘知几,宋·罗泌等),但由于古代社会的科举制度以及印刷业的落后状况,助长了盘瓠神话的正史地位,成为古代大部分文人墨客了解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途径,并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固化认识。随着封建社会的覆灭,西方科技文化以及学术理论的东渐,我国学者逐渐开启对图腾文化的探讨。图腾一词乃北美阿尔哥昆恩人的奥吉布瓦部族的方言“奥图特曼”的译音,有人认为它最早出现于英国人类学家龙格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也有人认为它最早见于意大利法学家维柯的《新科学》。实际上,对该词出现年代的追述,中国学者并未特别关注,而图腾概念与图腾理论则为我国早期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所利用,并亲身实践于我国民族图腾文化的研究中。畲族图腾的关注点缘起于流传了千百年的盘瓠神话,以及被畲族民众视为珍宝的谱牒与祖图。在传统的认知领域,学者们特别重视有关血缘关系的图腾理论,而现代汉族学者对畲族图腾的研究既遵循古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同时将这种理论应用于盘瓠形象的理解中。但畲民们的认识与汉民的传统话语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引发了畲民对这种研究成果的反对,进而促使图腾成为畲族文化研究中的一块禁地,而这种现象正体现了汉族文人对史籍反对意见的置之不理。为了突破汉民传统的意识形态,有志于畲族文化研究的学者们开始另辟蹊径,从各种历史典籍以及民间文献出发,由此出现以郭志超教授为代表的“水獭原型说”。然而,通过盘瓠神话的母题学分析后发现,盘瓠形象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星宿→茧卵→龙麒→龙(龙犬)→兽首人身→人(现代),并且体现了感生神话、卵生神话与变形神话的复合。“原型”曾在哲学、心理学中得到普遍应用,进而成为文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概念之一,而在图腾文化的研究中尚未得到进一步阐发,但哲学、心理学以及文学领域的原型理解在图腾研究中可被译为:初始的形体构型,变异形象的发展基础。结合盘瓠形象的发展脉络来看,畲族的图腾信仰中依然保有“星宿崇拜”痕迹,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盘瓠形象的星宿原型。所谓星宿,本是对自然天体的泛称,同时也是先民标记方位、星空分区、制定历法的依据之一。随着道教文化的兴起,星宿逐渐被赋予具体的神的形象,并进入人们的信仰世界。实际上,星宿崇拜自原始人时代就已萌芽,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各民族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日月崇拜,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鸟崇拜。根据图腾理论中有关“紧密联系”的论述,畲族图腾的星宿原型并非仅是畲民口述、谱牒记载或祖图刻画中的“娄宿”或“亢宿”的具体指向,而是对可见天体的整体性敬畏,这种心理倾向的发生当与远古时代的天体运动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星宿没有固定形象的特点,原始先民无法直观地认识到星象所呈现的族群关联,而原始时代的氏族发展总是在融合中扩大,并逐渐向国家过渡。畲族的初始形态同样经历了多氏族融合的过程,在此期间,族群标帜同样于选择中逐渐定型,而这种选择也许正是盘瓠神话所展现的那样:从无形走向有形,从物形走向人形。尽管神话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诸多变异,但畲民族的各种记述都没有隐没最原始的星宿崇拜,只不过是在此基础做出了适应民族发展的改变而已。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加深,因自然所决定的生存模式的蒙昧时代趋于瓦解,而野蛮时代也逐渐向文明时代发展,从而引发图腾自然属性的丧失,成为结合了祖先崇拜的人类文化,而这也为现代学者从“他的亲族”(血缘关系)入手研究图腾的提供了便利。可是,并非所有的民族都将图腾作为民族始祖的形象加以膜拜,甚至不能仅从膜拜中看出族民是在祭奠祖先,还是对族群标帜在凝聚族民中所起作用的感怀。而东北太平洋沿岸的部分印第安图腾柱足以证明图腾并非仅是血缘关系的纽带,而是民众情感得以表达的象征,或地域、方向的指示性标牌。从表面看,畲民口述、谱牒记载和祖图刻画似乎展示了畲族图腾的“血缘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畲族就是一个视图腾物为祖先的民族,更何况在大多数时间里,不论是谱牒还是祖图都被秘密珍藏,因此对图腾形象的认识也并非所有族人都能得到亲身体会。虽然有人认为“传师学师”乃畲族成年礼或祭祖仪式,但从整个活动进程看,祖图的悬挂并非是在彰显图腾信仰,而仅是对族源归属与祖先崇拜的辅助性展示。所以,畲族民众对民族图腾形象的认识大部分源自于汉民的歧视性说辞(尤其是隋唐以来),而正是由于这些言语的存在,进一步促使作为外来者的畲族长期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中。为了消除这种蔑视性话语带来的不利影响,畲族民众对民族起源神话作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重塑,即将盘瓠形象定位在龙与麒的结合体中,并称之为龙麒。学者们在追溯畲族来源时有一种看法,即认为畲族源出于东夷(徐夷)部落,而他们的图腾信仰也保有崇鸟的特点,这在畲族妇女的服饰上表现得尤为充分。所以,畲族民众有意识地摒弃了原始而无形的自然天体以及落人口舌的动物形象,并逐渐走向趋同于汉族的“龙”“凤”崇拜。信仰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也是在时代的适应中得以发展。星宿崇拜是畲族最原始的图腾信仰,星宿则是盘瓠形象的原始构型,而后世得以发展的各种盘瓠形象无不源出于星宿原型。畲族原始文化得以复原的基础正是在于认清民族图腾的原型,只有这样才能打开畲汉隔膜千百年的心结,为畲族文化持续而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源泉,同时也为畲族文化(尤指原始文化与宗教信仰)的研究带来新的气象。

张银行[8](2012)在《闽台武术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所指向的“闽台”疆域概指西北横亘武夷山脉与江西相邻、西南高耸博平山脉与广东相接、东北绵延太姥山脉与浙江毗连、东南滨海与台湾相望之“三山一海一岛”界内的自然区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今福建省和台湾省全境。文化区域与相对固定、明确的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不同,相对模糊。因之,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区域以今福建省和台湾省为主,但不乏部分触须渐及其文化所辐射、流播的相邻区域及海外。研究对象为闽台及其文化辐射区域内的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涉及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及其物化成果的总合。以地域历史文化为视角,以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探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对闽台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展开研究。通过分析闽台自然与人文环境,武术技术风格、特点等形成的地域文化影响,探索闽台武术文化基质、发展阶段、内涵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内因,揭示闽台武术文化发生、发展、传播的规律,提炼、总结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在谋篇布局上紧紧围绕闽台武术文化发生的自然与人文场域、闽台本体武术文化及相关武术文化、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构建四大环节展开。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某一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展开必须预设和铺垫的场域,本体武术文化与相关武术文化是支撑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二元结构”,理论构建是武术本体与相关文化研究之后的提升之举,与自然人文场域相回应、对仗,此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三步曲。围绕上述四大环节、三步曲奏,论文内容及结构上共由十七单元组成,除论文撰写规范与结构要求的不可或缺的导论及结论部分外,其余十五大主题构成了本研究的脊梁。各主题貌似杂乱无章,实则是珠联璧合的有机整体,都力图从不同视角尽可能全面展示闽台武术文化的五彩缤纷。导论部分(第1单元)包括闽台武术文化的研究缘起,研究展开所依持的理论支撑、方法论、前期基础,研究的思路、区域界定,以及论文相关研究的现状把握等。闽台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自然与人文场域奠基(第2单元)。界定、梳理了研究所涉及的闽台疆域及其历史沿革,闽台武术氤氲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土壤,“好战不羁”与“尚功务实”的民风民性,以及闽台“和而不同”的内部区域差异性。该部分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展开的场域预设。闽台武术本体文化部分(第3-5单元)。对福建本土及其在它域流布的拳种进行了各臻片区的统计,并对其地域分布特征、拳种流派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总体上对福建南拳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类提炼,对其有别于北方拳种之“右前左后”的拳姿与行拳路线进行了文化、地理、实战需要的多位解读,并展示了福建生产生活化的武术器械。对台湾地区流传的武术拳种进行了汇总表列,在揭示其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以官方为主导的台湾北派武术发展的机缘、根基与策略,再现了台湾南派武术的主要内容、传承单位与形式,及其在复兴与困惑中的多元化选择。分析了当前台湾武术的组织运作、组织特点,并对比了台湾地区武术组织管理与大陆地区的异同点。选取了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博采创新、枝蔓庞杂之五祖拳,虽非闽台本土拳种但已在台湾传承了六十余年的太极拳,以及罗乾章所传粤派洪拳四个个案,分别自渊源、传承、技术特点、拳经拳谱、海内外传播、组织管理等方面揭示其所负载的地域文化信息。闽台武术相关文化部分(第6-15单元)。晋末以降的中原及周边移民奠定了福建武术的基础,明清以迄日据时期以闽为主以粤为辅的移民将南派武术携往台湾,光复前后大陆各地军民入台成为台湾北派武术的源头。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的拳器阵、技术风格、精神传统、尚武地域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清战争期间,附郑的沿海拳勇之士及素练之师跟随郑氏进入台湾。阵头为闽台所独有,宋江阵、狮阵更专以武术表演、阵法操练为主。武术不仅成为戏曲、武侠影视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段,更成为港台武侠文学和影视的有机构成,台湾的武侠意象是台湾文化心理的折射。历史上曾经存在的闽越族悍勇善战,其健斗余风至今仍渗透于台湾原住民群落之中,闽台两地客家群落中的武术均展示了两地由来已久的普遍尚武风习,他们的武术散发着一股原始朴拙的气息。强烈的宗族观念与辄相斗杀的民性使闽台酷烈的械斗之风经久不衰,极大促进了闽台民间尚武风气的浓厚及两岸武术交流。闽台易得风气之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闽籍善武人士、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武人的革命活动,及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都体现了闽台武人的入世精神。天地会萌发于福建漳州地区。天地会等会党中多传习武术活动,形成了主在洪门中传习的“洪拳”。伴随天地会的海内外传播,尚武之习、武术内容也随之传布,尤其在闽台习武群落中形成了交叉于会党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维文化事象次层的南少林武术文化现象。陈嘉庚等侨领的支持、沈扬德等拳师的外流、依托“估俚间”习武自卫的大量华人劳工成为福建武术海外传播的人力载体,福建(鹤拳)成为日本空手道的祖源地,两岸隔阂时期台湾成为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前站。宋代大批武闱夺魁的武人在全国的位置及本土地域分布恰是地域尚武风气的反映。曾公亮主编的旷世兵书《武经总要》为后世武人研究宋及以前武术的重要史料。俞大猷妙绝天下的棍技及具有“通论”意义的武术理论专着《剑经》成为中国武术众多拳种流派理论采借的渊薮,其人其技其着作对与其同时代及后起的军事家、武术家及其论着,少林武术、西北武术乃至海外武技均有着或浅或深的影响。闽台武术文化丰富而灵动的武术因子更吉光片羽式的渗透在物化的建筑、地名,记载在方志稗史中,流传于民间口头的俗谚俚语里。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提升(第16单元)。该部分是“宏论约取”的提升环节,内容包括山海一体基框内的人地(海)关系系统论、兵燹与私斗交织的发生论、碎而不散的“块状”形态论、离异与回归的交流与传播论,及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导览。结论(第17单元)。闽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人文环境是闽台武术诞育的母体;战争与私斗是闽台武术发生发展的内驱力;移民是闽台武术发展一以贯之的脊线;闽台武术交流因两岸关系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种族与文化认同是闽台武术交流、对外传播与反哺的心理动力;闽台武术已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闽台武术文化具有开拓进取、抗争不屈、入世刚健的精神品质;闽台武术文化呈现鲜明的“二元结构”和“块状”景观形态;闽台武术凝聚和彰显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人地(海)关系理论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的一种范式。

赵际勐[9](2012)在《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简史》文中提出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史是中药药理学在中国近代(1840—1949)产生并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研究要点包括研究机构、人员、代表性成果及对这些要素的评价。中国中药药理研究始于1923年陈克恢自美留学归国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与史米特(C. F.Schmidt)、伊博恩(B. E. Read)等共同研究当归、麻黄的药理作用,这是中国中药药理研究的开端。1932年,伊博恩、赵承嘏、朴柱秉等人离开协和医学院药理系,分别加入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等机构,而自法留学归国的经利彬加入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自美归国的刘绍光加入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研究室,他们一边致力于各大机构的建设,一边投入中药药理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后值抗日战争爆发,各大科研机构迁入西南,条件简陋,成果较少。抗战胜利后,各机构忙于复员,又值通货膨胀、经济萧条,研究逐步停顿下来。近代以来,中药药理学史研究集中在研究机构、人员、成果及评价4个方面,且将中药药理学置于近代药学发展中进行总体上的描述和评价,缺少埘于部分学者和具体研究内容的考察,而对于中药药理研究与传统医药学的关系,认定研究脱离传统理论,表现出以偏概全的片面性。木研究拟系统回顾中国近代中药药理研究工作的历史过程,对中药药理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机构、主要研究人员、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史学考察,补充对具体药物研究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分析,阐释中药药理学在近代萌生的必然性,总结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特点及其对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影响,从科学角度和科学哲学角度,对近代中药药理研究乃至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做出客观的评价。中药药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通过回顾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具体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为中药药理学科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现代中药的新药开发提供科学研究的线索和科学思想的启迪。1.传统“药理”概念和西方药理学的传入中国传统本草学中的“药理”概念主要指药物的自然属性及药物的配伍使用。至金元时期,药理探讨风盛,着述颇多,以易水学派为主的气味薄厚、法象药理学说成为当时药学理论之主流,这种潮流促使了中医从经验用药走向理论用药。及至明末,《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部分药理研究的动物实验,尤其是毒理试验似与当今无异,但是,这种研究方法甚为初步,不是本草学术研究的主流,与近代欧洲兴起的实验药理学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近代西方实验药理学逐步发展,日本学者通过留学欧洲将实验的方法用于药物研究,提高了本国的药学研究水平。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的药理学着作汉译工作为中国药理学研究指明了方向。20世纪30年代初,一批留学回国的爱国学子纷纷加入国内各大研究机构及医学院校,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中药药理研究。而生药学和中药化学的进步则为中药药理研究奠定了基础。2.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开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中国近代首次中药药理实验开展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实验室,是中国中药药理研究的标志。1923年陈克恢和史米特、伊博恩用粗制当归浸膏静脉注射于狗及家兔,发现当归能使血压先降低后升高,产生利尿作用,并能兴奋子宫、小肠、膀胱及动脉血管平滑肌。次年,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第38卷第5期,但未在国际上引起重视。陈克恢和史米特将用蒸馏法从麻黄中提取到的液体生物碱,静脉注射于已麻醉的狗及毁脑脊髓的猫,发现可使动物颈动脉压长时间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离体子宫很快收缩,并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这些作用都和肾上腺素相同,所不同的是口服有效,且作用时间长,毒性较低。他们将这些实验结果写入论文《中药麻黄有效成分麻黄碱的作用》,发表在美国的《药理学与实验治疗学杂志》上,当即引起医药界的注意1925年史米特离开协和后,伊博恩继任协和药理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协和药理系在1927—1933年发表了十余篇有关麻黄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药理研究论文,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绩。然而,此阶段的药理实验多不参考中药传统功效,与30年代中期的论文格式及实验目的具有一定的区别。3.近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1934年以后,随着原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众多研究人员离开协和,协和“一家独唱”的局面不复存在,代之以若十政府主办或私人建立的科.研机构。但是中药药理研究的热情和成绩却有增无减,尤其在一些留学生回国后,开始领导几家重要的机构,并吸收了国内培养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参加到研究工作中。这一阶段取得成果最突出的是经利彬领导的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和刘绍光领导的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研究室,他们先后进行了数十种中药的药理作用探讨,研究目的多为验证传统药效,具代表性的研究是防己和贝母的药理实验。在研究方法上,既有单味药药理作用研究,又有同效药物比较研究,表现出对于传统药物功效具有一定的认识。在研究中,他们比较广泛地参考中医历代文献,从而能够在比较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了相对突出的成绩,显示出中药药理研究结合传统理论后的优越性和现实作用。虽然有些论文性质为初步研究,其结论与当今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他们的研究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部分论文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仍被引用参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部分研究机构迁往西南重庆及昆明等地,受条件所限,研究成绩较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于常山和鸦胆子的药理研究;部分处于上海的研究机构因未受严重影响,得以继续研究。1941年以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部分研究机构,研究工作逐步停顿下来。抗战胜利以后,各大机构忙于复员,未能及时展开工作,后值通货膨胀严重,经济萧条,研究项目减少,部分有条件的医院开展了中药抗菌及驱虫药理研究。4.对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评价中国近代中药药理研究初期以陈克恢、伊博恩等对于麻黄素及相关化合物的研究为代表,这些研究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学系国内外药理学家所做,并依托于该系拥有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援助之实验仪器和设备,故研究比较深入和广泛,在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期以经利彬、刘绍光等学者的研究为代表,他们大多为欧美留学归国人员,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理论和实验技术,为了弘扬“国药”精萃,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研究条件回到祖国,一边建设专业药学研究机构,一边从事中药药理研究,他们克服研究经费不足和实验器材短缺等困难,工作特别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做了大量研究,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后期由于受战争影响,研究成果较少,但在常山、鸦胆子等药理研究方面亦有相当成果。研究人员高尚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史上最灿烂的光辉,值得永远发扬和继承。经利彬、刘绍光等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部分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一方面根据传统中医药知识确定实验研究目标,另一方面借鉴传统中医药知识选用实验药材。近代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部分经典药理实验方法沿用至今。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则较之当今科研方法和统计处理手段有着明显的不足。近代的中药药理结论至今参考价值已不大,但在中药药理研究史上,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研究成果,也为新中国建立初期提供了研究的参考和借鉴,其史学价值不可磨灭。近代中药的科学研究主要由生药学、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学构成,药材经鉴定并提取有效成分后做药理研究,此药理研究结果又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因此中药药理学处于研究过程中首尾相接的环节,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近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影响体现在论文格式成为规范,部分研究方法和结论成为借鉴和参考。5.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①中国传统本草学中的“药理”概念指药物的自然属性及药物的配伍使用。20世纪初,西方药理学在国内传播。②中国中药药理学的产生以近代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实验室一系列研究为标志,此阶段的成果主要是麻黄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药理研究。③近代中药药理学逐步发展,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④近代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先进,取得较高成就,在中国近代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玉洁[10](2012)在《京族天主教徒的财富观 ——以广西东兴市江平镇恒望村为例》文中认为财富观是关于财富的总的看法和总的观点,包括财富的确定、取得、使用、分配、消费等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财富观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和整合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大量增加,民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有碍于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潮。广西东兴市江平镇恒望村是一个主要由京族天主教徒的聚居的村子。长期以来,当地的天主教徒以种植蔬菜、“做海”等为谋生方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京族天主教徒从事做建筑、做小生意、外出务工、跑运输等生计方式,人们安居乐业,享受生活,处处呈现出一派安宁祥和之态。当地人认为,天主教徒的传统的财富观对当地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地天主教徒的经济生活和宗教生活进行全面的田野考察,分析了天主教信仰对他们财富观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财富观对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恒望村天主教徒的财富观同时受到实践理性和文化理性的双重影响。这种财富观具有淡化物质财富追求,重视精神财富获取的特点,它使得京族天主教徒安于平淡的生活,从而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关于龙眼和龙荔的果实区别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龙眼和龙荔的果实区别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田阳壮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内容
    1.3 田阳概况
        1.3.1 历史沿革
        1.3.2 地理位置及人口概况
        1.3.3 语言概况
    1.4 研究现状及水平
    1.5 语料收集
    1.6 理论框架
    1.7 独创或新颖之处
    1.8 研究意义、目的
        1.8.1 研究意义
        1.8.2 研究目的
    1.9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音系
    2.1 声母
    2.2 韵母
    2.3 声调
    2.4 音节结构
第三章 词类和构词法
    3.1 词类
        3.1.1 与名词相关的词类
        3.1.2 与动词相关的词类
        3.1.3 修饰性及其他词类
    3.2 构词法
        3.2.1 单纯词
        3.2.2 合成词
第四章 名词及名词性短语
    4.1 名词
        4.1.1 名词的分类
        4.1.2 名词的句法功能
    4.2 代词
        4.2.1 人称代词
        4.2.2 反身代词
        4.2.3 强调代词
        4.2.4 疑问代词
        4.2.5 不定代形式
    4.3 指示词
        4.3.1 语义
        4.3.2 语用
    4.4 数词
        4.4.1 基数词
        4.4.2 序数词
        4.4.3 复合数词
    4.5 分类词
        4.5.1 分类词的语义系统
        4.5.2 分类词的句法功能
    4.6 领属结构
第五章 谓词及谓词性短语
    5.1 动词
        5.1.1 动作动词
        5.1.2 判断动词
        5.1.3 趋向动词
    5.2 静态动词
        5.2.1 静态动词的分类
        5.2.2 静态动词的句法功能
    5.3 动宾结构及动词短语的语序
第六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6.1 系词句
        6.1.1 有标记系词句
        6.1.2 无标记系词句
    6.2 动词句
        6.2.1 不及物动词句
        6.2.2 及物动词句
        6.2.3 存现句
    6.3 论元关系的调整
        6.3.1 致使
        6.3.2 被动句
    6.4 介词短语
        6.4.1 空间处所
        6.4.2 空间源点
        6.4.3 空间经由
        6.4.4 空间终点
        6.4.5 与格
        6.4.6 伴随者
        6.4.7 言语对象
        6.4.8 索取对象
        6.4.9 动作方向
        6.4.10 工具格
        6.4.11 目标
        6.4.12 结果
    6.5 副词
        6.5.1 时间副词
        6.5.2 范围副词
        6.5.3 程度副词
        6.5.4 肯定副词
        6.5.5 关联副词
        6.5.6 语气副词
        6.5.7 疑问副词
        6.5.8 情态副词
第七章 复合句及复杂句
    7.1 并列句
        7.1.1 等立关系
        7.1.2 转折关系
        7.1.3 选择关系
        7.1.4 承接关系
    7.2 主从句
        7.2.1 补足语从句
        7.2.2 状语从句
        7.2.3 关系从句
    7.3 主次句
        7.3.1 由t?k~8组成的连谓句
        7.3.2 由mi~2组成的连谓句
        7.3.3 由hai~3组成的连谓句
        7.3.4 由tau~3和pai~1组成的连谓句
第八章 句子的功能类型
    8.1 疑问句
        8.1.1 是非问句
        8.1.2 选择问句
        8.1.3 反复问句
        8.1.4 特指问句
        8.1.5 回声问句
    8.2 祈使句
    8.3 感叹句
第九章 语义范畴
    9.1 否定
        9.1.1 一般否定
        9.1.2 存在否定
        9.1.3 已然否定
        9.1.4 祈使否定
    9.2 情态范畴
        9.2.1 动力情态
        9.2.2 道义情态
        9.2.3 认识情态
        9.2.4 传信范畴
    9.3 时体范畴
        9.3.1 完成体
        9.3.2 完整体
        9.3.3 惯常体
        9.3.4 进行体
        9.3.5 开始体
        9.3.6 经历体
        9.3.7 反复体
        9.3.8 单变体
        9.3.9 瞬间体
        9.3.10 延续体
        9.3.11 同时体
第十章 结语
    10.1 研究内容回顾
    10.2 创新与不足
附录 (一)同音字表
附录 (二)长篇语料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中国古代檀香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二)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檀香及其物种传入中国的历史
    第一节 檀香树与檀香
        一、檀香树及其适生条件
        二、檀香的类别
    第二节 檀香在国外的种植和利用情况
        一、印度的檀香种植与利用
        二、檀香在其他国家的种植与利用
    第三节 域外檀香物种传入中国的历史
        一、中国历史上的檀香物种输入
        二、中国的檀香引种与栽培
第二章 中国古代檀香的加工与利用
    第一节 檀香与生活用品制作
        一、家具与器物制作
        二、化妆品制作
        三、饮食增香剂
        四、其他生活用香
    第二节 檀香与中医药保健
        一、古人对檀香的药性认识
        二、古人的檀香药用加工方法
        三、古人对檀香的临床利用
    第三节 檀香在古代宗教中的利用
        一、檀香与佛教用品
        二、檀香与佛教文化
        三、檀香与其他宗教和祭祀
    第四节 古代少数民族对檀香的利用
        一、西南少数民族
        二、北方少数民族
第三章 中国古代檀香朝贡与贸易
    第一节 魏晋至五代十国域外檀香商品的输入
        一、魏晋时期
        二、唐代
        三、五代十国时期
    第二节 宋元时期檀香朝贡与贸易
        一、宋代与周边国家的朝贡贸易
        二、对东北亚和中亚地区的檀香转口贸易
        三、元代
    第三节 明清时期檀香朝贡与贸易
        一、明清檀香朝贡贸易
        二、明清民间的檀香贸易
第四章 中国檀香文化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檀香文化的传承情况
        一、檀香香料传统制作技艺
        二、以檀香为载体的其他手工技艺
    第二节 檀香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传承保护
        一、檀香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檀香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3)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审美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一) 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现状
        (二) 当代儿童诗歌理论研究现状
        (三) 当代儿童诗歌理论研究评价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一) 诗歌
        (二) 儿童诗歌
        (三) 当代儿童诗歌
        (四) 当代儿童诗歌发展源流探微
    四、本文的思路、目标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目标
        (三) 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塑造“新儿童”——“十七年”儿童诗歌的观念世界与美学范式
    一、“十七年”儿童诗歌中的“新中国”形象建构
        (一) 儿童诗歌中的新中国形象
        (二) 儿童诗歌中的新中国精神
    二、“十七年”儿童诗歌中的“英雄”主题
        (一) 歌颂革命领袖的诗歌
        (二) 歌颂时代英雄的诗歌
    三、“十七年”儿童诗歌中的“新生活”想象
        (一) 歌颂集体主义的诗歌
        (二) 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歌
    四、“十七年”儿童诗歌的多元诗体与多重风格
    五、狂飙突进背后的暗流——“十七年”儿童诗歌的隐忧
第二章 儿童诗歌的“文革”记忆与被淹没的辉煌
    一、工农兵文艺“基本建设”:“文革”期间儿童诗歌的创作主体
    二、激进的政治锋芒:“文革”儿童诗歌的观念主题
        (一) 狂热的个人崇拜领袖颂歌
        (二) 工农兵火热生活的集体颂歌
        (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颂歌
        (四) 反映儿童学习生活的颂歌
        (五) 极端批林批孔的狂热战歌
    三、程式化的美学:“文革”儿童诗歌的形式意蕴
        (一) 政治意识形态对儿童诗歌的强力介入
        (二) 借代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模式化运用
        (三) 儿童诗歌情感的“假大空”
    四、被淹没的辉煌:台湾儿童诗歌的崛起
        (一) 台湾儿童诗对“文革”十年童诗惨境的补白
        (二) 台湾儿童诗歌的发展轨迹
        (三) 台湾儿童诗歌代表诗人诗作
        (四) 台湾儿童诗歌艺术手法的创新与探索
第三章 “儿童本位”的复归与张扬——新时期儿童诗歌的繁荣发展
    一、归来的歌:儿童诗歌史中的归来者及其“美的文学”
        (一) “归来者”诗人概况
        (二) 代表诗人金波
    二、成长的鸟:新生代儿童诗人的崛起及其审美现代性
        (一) 新时期成长的儿童诗人
        (二) 代表诗人高洪波
    三、大自然的歌唱:新时期儿童诗歌的“自然”主题与审美境界
        (一) 儿童诗歌的大自然情结
        (二) 代表诗人滕毓旭、邱易东
    四、个性的张扬:新时期儿童诗歌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一) 走向多元的儿童诗歌
        (二) 代表诗人钟代华
    五、理性的启蒙:新时期儿童诗歌的观念拓展
        (一) 哲思隽永的儿童诗歌
        (二) 代表诗人樊发稼
    六、欣喜与困惑: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儿童诗歌
        (一) 儿童的成人化与成人化的儿童诗歌
        (二) 儿童与成人的相互赠予
        (三) 市场的繁荣不是诗的繁荣
        (四) “微笑”的儿童诗歌
第四章 当代儿童诗歌审美流变的成因及未来展望
    一、当代儿童诗歌审美流变的成因
        (一) 时代确定了儿童诗歌的审美取向
        (二) 政治对儿童诗歌的巨大影响
        (三) 开放的世界吹进自由的风
    二、儿童诗歌的未来仍是梦
        (一) 从不完整到完整——20世纪中国儿童观的演变确立
        (二) 童年“风景”的消失和疆域的扩大
        (三) 究竟是福是祸?——新媒介的到来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选题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意义
    四、侦探小说的界定
第一章 原型与发轫 ——中国侦探小说的文学渊源
    第一节 神话、宗教、传说与侦探小说
    第二节 西方侦探小说
        一、爱伦·坡与侦探小说
        二、柯南·道尔与侦探小说
    第三节 中国公案小说
        一、传说起源期
        二、萌芽生长期
        三、形成发展期
        四、鼎盛转型期
        五、中国公案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法律观念、传统思维方式
第二章 模式与创新 ——中国侦探小说创作模式解析
    第一节 程小青的“道德模式”侦探小说
    第二节 孙了红的“文化心理模式”侦探小说
    第三节 建国五十年代“肃反反特小说”模式
    第四节 文革时期手抄本模式
    第五节 海岩的“案情+爱情”模式
    第六节 蔡骏的“知识悬疑”模式
    第七节 那多的“灵异悬疑”模式
第三章 人物与叙事——中国侦探小说四个维度
    第一节 罪犯
        一、物欲型罪犯
        二、情欲型罪犯
        三、权欲型罪犯
    第二节 私人侦探
        一、推理型侦探
        二、侠盗型侦探
    第三节 官方警探
        一、官府侦探
        二、公安干警
    第四节 叙事视角与侦探小说
    第五节 叙事空间与侦探小说
    第六节 叙事语言与侦探小说
第四章 媒介与产业——侦探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与侦探小说
        一、印刷媒介与侦探小说的传播
        二、影视媒介与侦探小说的传播
        三、互联网络与侦探小说的传播
    第二节“爱伦·坡、福尔摩斯”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生产的启示
    第三节 中国侦探迷现状分析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 一
附录 二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5)隋唐饮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中外饮食文化交流
    第一节 域外饮食的传入
        一、食品
        二、调味品
    第二节 华夏饮食文化圈的形成
        一、农耕文化的西扩
        二、饮食文化的东传
        三、饮食器具的对外交流
        四、饮食习惯的对外交流—以饮茶为例
    第三节 文本中的异域食品——古人的对世界的认识与想象
        一、异化的食物
        二、具有神奇功效的食物
        三、与饮食相关之物的记载
    小结
第二章 饮食与商业发展
    第一节 日渐繁荣的饮食业
        一、从业者的身份与生活状态
        二、隋唐饮食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饮食相关市场的形成
        一、粮市
        二、生鲜市
        三、果蔬市
        四、调料市
    小结
第三章 饮食与社会阶层
    第一节 奢侈精美的皇家饮食
        一、掌管饮食的职能部门
        二、皇家饮食特征
    第二节 附庸风雅的士人饮食
        一、构建美食基本观念
        二、分处两极的饮食习惯
    第三节 贫民饮食
        一、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赋役的影响
        三、战祸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饮食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饮食的社会交往功能
        一、政治性交往
        二、情谊性交往
        三、功利性交往
    第二节 沟通人与神的特殊饮食
        一、沟通人神的桥梁
        二、神仙思想下的特殊饮食
    第三节 饮食的情感表达功能
        一、婚礼仪式中的饮食行为
        二、丧礼中的饮食象征与礼仪教化
    小结
第五章 饮食与社会心理
    第一节 以“惜粮”观念为中心的家庭节俭教育
    第二节 曲江宴与科举
        一、隋唐科举的发展轨迹
        二、文教兴衰与饮食发展
    第三节 烧尾宴与以官为贵的思想观
        一、“烧尾”中的身份转化
        二、“烧尾宴”的内容与形式
    第四节 饮食禁忌与生育观
        一、求子与饮食禁忌
        二、优生优育与饮食
        三、三日洗儿与满月庆贺
    第五节 尊老敬老的家庭伦理观
        一、国家赏赐
        二、日常供奉
        三、时令节日
    第六节 一饭之恩与报恩思想
    小结
第六章 隋唐饮食变迁——以“杂饮”为例
    第一节 隋唐以前的杂饮
    第二节 隋代的杂饮
        一、五色饮
        二、五香饮
        三、四时饮
    第三节 唐代的杂饮
        一、原料多样化
        二、制作方法多样化
        三、制作人员多样化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沉默的群山(论文提纲范文)

献给我历经磨难的祖国
献给我英勇不屈的先辈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7)畲族图腾星宿考 ——关于盘瓠形象传统认识的原型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本课题的创新前景与科学意义
    2、本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3、畲族图腾研究综述
    4、本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二、引言
三、图腾与星宿:盘瓠原型的解读基础
    1、图腾:氏族的血缘认同与文化标帜
        1.1 图腾的思维基础与基本概念
        1.2 图腾的起源理论与类型划分
    2、星宿:天文历法与天体崇拜的来源
        2.1 自然天体与二十八宿
        2.2 地理空间的划分与天文历法的制定
        2.2.1 地理空间的划分
        2.2.2 天文历法的制定
        2.3 民众心理的反映——天体崇拜
    3、原型:初始的形体构型,变异形象的发展前提
        3.1 “原型”在心理学与文学中的概念阐释及“图腾原型”的探索
        3.2 神话母题研究与盘瓠神话的原型构拟
四、盘瓠图腾的星宿原型:传统认知上的新思考
    1、神兽图腾:汉族对盘瓠原型的传统认知
    2、水獭形象:盘瓠原型的另类解读
    3、星宿图像化的氏族标帜:盘瓠原型的新思考
        3.1 盘瓠:星宿原型的民族记述
        3.1.1 民间口述的历史记忆
        3.1.2 家族谱牒的文字记载
        3.1.3 祖图长连的图像刻画
        3.2 盘瓠原型的星宿考述
        3.2.1 二十八宿与天文历法:天象观测在盘瓠氏族中的应用
        3.2.2 天体运动与氏族生活:图腾选择的自然因素
        3.2.3 姓氏起源与感生神话:两个畲族姓氏——娄与盘
        3.2.4 族群斗争与农耕习俗:族星崇拜的心理积淀
        3.3 星宿图腾的社会作用:多氏族融合的文化象征
        3.3.1 氏族融合与婚姻制度的统筹标志
        3.3.2 民族凝聚力得以彰显的根本动力
        3.3.3 人生的价值取向:“忠”“勇”精神与民族性格的传承
五、民族文化的交流与遗存:盘瓠原型的两种重塑
    1、龙麒:民族文化的异(汉)族趋同
        1.1 盘瓠形象的“龙麒”塑造
        1.2 “龙麒”形象的生成动因
    2、凤鸟:畲族女性集团特殊的品德标帜
        2.1 凤鸟图腾的畲族存续
        2.2 凤鸟图腾的女性象征
六、星宿原型的湮没:汉族对盘瓠形象的曲解
    1、盘瓠神话的历史记载与民间口述
        1.1 盘瓠神话的文献遗传
        1.2 盘瓠神话的多民族口述
    2、畲民并非“敬犬如祖”
    3、汉族传统话语对盘瓠“犬”形像认识的虚妄
        3.1 古代文人的手抄传统
        3.2 盘瓠“犬”形象的正反两认识
        3.3 现代学者研究视野的局限
    4、图腾“星宿说”为盘瓠原型正名
七、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史记》、《汉书》、《三统历》与印度、水族、普米族、苗族和现代不同体系的二十八宿宿名对应表
    附录 B 五方、四象、二十八星宿、动物神(神兽)与五行、五色对应表
    附录 C 《太上黄录斋仪》、《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度星经》与《洞渊集》有关二十八宿的记载
    附录 D 《移星科文》
    附录 E 《中华畲族宫》序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闽台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与发展趋势展望
        1.2.1 武术文化、地域武术文化相关研究现状及启示
        1.2.2 闽台文化研究现状及启示
        1.2.3 闽台武术研究现状及启示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理论假设及可能创新点
    1.6 研究重点、难点
    1.7 论文撰写的前的准备工作
2 场域奠基——闽台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时空
    2.1 闽台疆域及其历史沿革
        2.1.1 闽台行政区划
        2.1.2 闽台建制沿革
    2.2 文化土壤——闽台历史地理与人文环境
        2.2.1 闽台自然气候与地理环境
        2.2.2 海山一体——蛮瘴腥臊之隅——乐郊宝地
        2.2.3 东南偏安——汇聚五方人文精粹
        2.2.4 地缘开放与海洋灵动——易得风气之先
    2.3“好战不羁”与“尚功务实”的民风民性
        2.3.1 好战不羁轻死易发
        2.3.2 尚功务实奇巧多智
    2.4 和而不同——闽台区域文化的内部差异性
        2.4.1 闽与台的“同”与“异”
        2.4.2 福建内部各区域文化特色
        2.4.3 台湾内部各区域文化特色
    本章小结
3 名重武林——福建武术本体文化概况纵览
    3.1 福建武术拳种及其地域分布
        3.1.1 福建武术拳种流派地域分布
        3.1.2 福建与它域武术的交叉与渗透
        3.1.3 福建武术拳种流派的特点
    3.2 福建南拳技术巡礼及其特点分析
        3.2.1 福建南拳技术撷要
        3.2.2 福建南拳的技术特点
        3.2.3“右前左后”的拳姿与行拳路线解读
        3.2.4 兵器与生产生活化的传统武术器械
    本章小结
4 同质异构——台湾武术本体文化发展厘析
    4.1 国术、台湾武术
    4.2 台湾武术拳种及其地域分布
        4.2.1 台湾武术拳种流派
        4.2.2 台湾武术拳种流派的特点
    4.3 以官方为主导的北派武术发展
        4.3.1“二二八事件”成为北派武术大发展的肇始
        4.3.2 党政要员、国术耆老——北派武术得以立足的根基
        4.3.3 北派武术生根发枝的策略
    4.4 台湾南派武术的复兴及多元化发展
        4.4.1 南派武术的主要流传内容
        4.4.2 南派武术的传承单位——堂号各异的武馆
        4.4.3 庙会与阵头相结合——台湾南派武术的独特传承形式
        4.4.4 南派武术的传承现状——以大甲地区武术传承为例
    4.5 台湾武术的组织运作
        4.5.1 台湾武术的政府组织
        4.5.2 台湾武术的民间组织——以中华国术总会为例
        4.5.3 台湾武术的国际组织
    4.6 台湾武术组织的特点
        4.6.1 官方组织少民间组织多
        4.6.2 官方的组织民间的团体
        4.6.3 交叉管理重复设置
        4.6.4 平起平坐不相统属
        4.6.5 组织健全各司其职
        4.6.6 特立独行一人多兼
    4.7 台湾与大陆武术组织的异同点
        4.7.1 政府组织
        4.7.2 民间组织
        4.7.3 国际组织
        4.7.4 其它
    4.8 台湾竞技武术的发展
    本章小结
5 知微见着——闽台武术本体文化个案透视
    5.1 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
        5.1.1 永春白鹤拳的起源
        5.1.2 永春拳白鹤拳的内容体系及传承
        5.1.3 永春白鹤拳的技术特点
        5.1.4 永春白鹤拳技术体系所折射的文化信息解读
        5.1.5 永春白鹤拳名称、风格特点反映的地域特色与人文精神
        5.1.6《永春白鹤拳谱》所透露的文化信息
        5.1.7 国考载誉四海薪传——由地方而闻名全国
        5.1.8 渡海南行维扬寰宇——由国内而扬播海外
        5.1.9 永春白鹤拳与其他拳种流派(它域武技)的关系
        5.1.10 台湾的白鹤拳系统
    5.2 博采创新、枝蔓庞杂之五祖拳
        5.2.1 五祖拳的起源与形成
        5.2.2 五祖拳诸多争议与不实产生的原因分析
        5.2.3 蔡玉明与“五祖鹤阳拳”
        5.2.4 五祖拳的技法特点
        5.2.5 五祖拳的传承与发展
        5.2.6 入世进取,与时俱化——《中华柔术大全》与五祖拳
        5.2.7 五祖拳的内涵及文化
    5.3 台湾太极拳发展管窥
        5.3.1 异彩纷呈的台湾太极拳传承
        5.3.2 台湾太极拳传承的手段与策略
        5.3.3 政府的组织民间的团体——台湾太极拳的组织与管理
        5.3.4 台湾太极拳发展阶段厘分
        5.3.5 早期台湾太极拳的海外传播与交流
    5.4 罗乾章、洪拳与同义堂武馆
        5.4.1 广东拳为主,闽拳为辅——罗乾章所传武艺体系
        5.4.2 罗乾章所传狮艺
        5.4.3 罗乾章所传医药
        5.4.4 罗乾章开创的同义堂武馆体系
    本章小结
6 移民携技——闽与台武术的形成及其交流
    6.1 中原移民福建与福建武术的形成
        6.1.1 避乱求生的两晋经济移民
        6.1.2 平乱建国的盛唐军事移民
        6.1.3 宋室南渡,举国南迁
    6.2 闽粤移民与台湾武术的形成
        6.2.1 从考古看闽台早期文化交流
        6.2.2 闽粤移民与闽台武术文化交流
    6.3 光复前后的大陆军事移民台湾与北派武术发展
    本章小结
7 抗争不屈——战争洗礼中的闽台武术
    7.1 明朝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发展的影响
        7.1.1 抗倭将领对福建武术发展影响举隅
        7.1.2 拳、兵器、战阵与福建武术
        7.1.3 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技术风格与特点的影响
        7.1.4 保家卫国的浩然之气蔚为福建武林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
        7.1.5 从倭寇主要劫掠地看其与福建尚武地域的相关性
    7.2 郑氏抗清与垦殖对闽台武术发展的推促
        7.2.1 抗清战争与闽台尚武风气
        7.2.2 严格的军事武艺训练与精锐兵种的训练
        7.2.3 抗击外夷明郑劲卒显神威
        7.2.4 收复台湾,“寓兵于农”与闽台武术交流
    本章小结
8 尚阵乐曲——闽台民俗体育与艺术中的武术存在
    8.1 闽台阵头中的十八般武艺
    8.2 闽台独有的武术阵头——宋江阵
        8.2.1 宋江阵的源流众说
        8.2.2 宋江阵产生的渊源初厘
        8.2.3 宋江阵的器械与《水浒》人物的对仗
        8.2.4 宋江阵的种类
        8.2.5 宋江阵的表演程式
        8.2.6 闽台两地宋江阵的传承
        8.2.7 闽台宋江阵的对比
    8.3 闽台武(舞)狮中的武艺
        8.3.1 武(舞)狮中的武艺
        8.3.2 绵延不绝狮武踪——寓武于阵的晋江安海下山后狮阵
    8.4 戏曲、武侠影视中的武功艺术
        8.4.1 戏曲、武侠影视中的武术题材
        8.4.2 舞台上的武功艺术
    8.5 台湾的武侠世界
        8.5.1 台湾的武侠小说
        8.5.2 早期的台湾武侠影视
        8.5.3 台湾武侠现象解读
    本章小结
9 原始朴拙——闽台少数人群落中的武术
    9.1 悍勇善战闽越族
        9.1.1 闽越相融
        9.1.2 秦汉之际的辉煌——参与中原逐鹿
    9.2 台湾原住民的原始形态武术与尚武健斗俗习
        9.2.1 台湾原住民的族源与分布
        9.2.2 台湾原住民的武器
        9.2.3 台湾原住民的彪悍健斗风习
        9.2.4 祭典与成年礼——原住民尚武之风的寄存形式
        9.2.5 会所(公庙)——斯巴达式的勇士训练场
        9.2.6 神话传说——原住民的英雄史诗
        9.2.7 敌对与反抗——原住民尚武好战的传统和刚烈的民性
    9.3 闽台客家武术
        9.3.1 闽西客家武术
        9.3.2 台湾客家武术
        9.3.3 台湾客家武术考察——以西螺七嵌武术为例
        9.3.4 流民拳与岳飞拳——客家人的拳与主要在客家流传的拳
    本章小结
10 崇宗奉祖——闽台“辄相斗杀”的械斗之风
    10.1 宗族组织的蔚然兴起
        10.1.1 适者生存—移民社会的群聚惯习—宗族形成的前置基础
        10.1.2 理学的调适—宗法制度的庶民化—宗族形成的理论支撑
        10.1.3 历史与现实——靖乡保族与基层自治——宗族组织的建构与强化
        10.1.4 宗族意识的强固与细化
    10.2“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宗族械斗与尚武之风
        10.2.1 林林总总的福建械斗——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争
        10.2.2 闽粤械斗流风所及——台湾的分类械斗
        10.2.3 闽台械斗的异同比较
    10.3 闽台械斗之风兴盛的内因剖析
        10.3.1 闽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
        10.3.2 宗族社会的内聚与排外
        10.3.3 好功尚名的民气
        10.3.4 官府的不作为
    10.4 对闽台社会发展的影响
        10.4.1 民风飘向黩武,社会发展阻滞不前
        10.4.2 民性好义尚公,反哺族群发展
    10.5 械斗对闽台武术发展与交流的推促
        10.5.1 推动了闽台尚武之风的浓厚
        10.5.2 促进闽台两地拳师傅的流动
        10.5.3 促进武馆及阵头的创立
        10.5.4 形成生产生活化的武术器械
    本章小结
11 入世进取——近现代革命中的闽台武术活动
    11.1 浩气荡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闽籍武人
    11.2 “古田会议”放光芒——福建苏区的武术活动
        11.2.1 “古田会议”的召开
        11.2.2 武术为革命战争服务
        11.2.3 群众体育中的武术活动
    11.3 悲壮惨烈——台湾人民抗日斗争中的武艺
        11.3.1“桑梓之地,义与存亡”
        11.3.2 惨烈战争,全民皆兵
        11.3.3 黑旗军、大刀术与领率作用
        11.3.4 义军、民团多英雄
        11.3.5 殖民时期绵延不绝的番汉反抗运动
    本章小结
12 扑朔迷离——会党语境中的闽台武术
    12.1 天地会的萌发—— 天地会形成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12.2 天地会形成的原因分析
        12.2.1 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12.2.2 宗族械斗成为天地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12.2.3 在融摄前起会党及民间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
        12.2.4 乡党、宗族与会党
    12.3 会党兴衰的劲敌——义民、乡勇与团练武装
    12.4 会党结社(天地会)中的武术活动
        12.4.1 天地会中的武术活动
        12.4.2 福建哥老会中的武术活动
        12.4.3 福建大刀会中的武术活动
        12.4.4 天地会成为南少林武术寻绎的端绪
    12.5 天地会与近代民主革命
    12.6 天地会的海外发展与武术活动
        12.6.1 天地会成为南洋华人的情感维系纽带与庇护组织
        12.6.2 天地会在海外的流变与发展
        12.6.3 直接或间接促进了福建武术乃至中华武术的海外传播
    12.7 历史与现实——南少林与南少林武术
        12.7.1 南少林寺遗址考察
        12.7.2 天地会与“南少林”的源起—灾难叙事的逻辑一致性
        12.7.3 南少林与南少林武术
        12.7.4 以南少林为题材的武侠影视
        12.7.5 宗族社会与南少林
    12.8 洪门余绪
        12.8.1 产生于洪门的拳种——洪拳
        12.8.2 洪门与达摩是少林武术的艺祖
        12.8.3 今之洪门往往成为武术机构的代名词
    本章小结
13 海丝武踪——闽台武术的海外传播
    13.1 福建武术在东南亚的传播
        13.1.1“越”源如缕、精美绝伦的马来兵器
        13.1.2 福建侨领与东南亚武术传播
        13.1.3 福建拳师与东南亚武术举隅
        13.1.4 闽台武人与太极拳的东南亚传播
        13.1.5“估俚间”——华人劳工自卫中的武术传播
    13.2 福建武术与日本空手道
        13.2.1 早期福建移民奠定琉球武术的基础
        13.2.2 福建是日本空手道的祖源地
    13.3 台湾武术的海外传播
        13.3.1 台湾武术对日本、韩国的传播
        13.3.2 台湾武术对东南亚及欧美的传播
    13.4 武术传播海外的途径与形式
        13.4.1 移民是福建武术传播的主要载体
        13.4.2 早期战争的遗留
        13.4.3 战败逃亡与隐逸它乡
        13.4.4 商贸往来
        13.4.5 文化交流
    本章小结
14 震烁古今——八闽武人及着作赏析
    14.1 武闱夺魁——宋代福建武举人及其地域分布
        14.1.1 宋朝福建武举(武状元)在全国的位置
        14.1.2 宋朝福建籍武状元
    14.2 尚武以宣其威,设营卫以整其旅——曾公亮与《武经总要》
        14.2.1 曾公亮其人、《武经总要》版本及其问世缘起
        14.2.2《武经总要》的内容体系
        14.2.3 细大毕载、足资钩稽——内容宏富的宋代兵器荟萃
        14.2.4 发凡起例——《武经总要》的范式作用
        14.2.5 入世应时——《武经总要》所载负的时代武术信息
        14.2.6“十八般武艺”已初具雏形
    14.3 剑名天下——俞大猷与《剑经》
        14.3.1 才兼文武,矢志报国的俞大猷
        14.3.2“荆楚”、“剑”与“棍”
        14.3.3 以剑彰棍——“剑”与《剑经》
        14.3.4 以剑裕棍——棍法对剑、枪等器法的融摄
        14.3.5 棍为诸艺之基——一种追求“通艺”心理的时代诉求
        14.3.6 转益多师,博采旁摄——《剑经》的形成
        14.3.7 理明法备——《剑经》的技理解读
        14.3.8《剑经》的闽南思维与语言
        14.3.9 《剑经》的“北传”与“西渐”
        14.3.10余韵悠长——对闽台、中国乃至东方武技的影响
    本章小结
15 吉光片羽——闽台武术文化因子拾遗
    15.1 建筑、地名中的武术因子过滤
        15.1.1 建筑——土堡与土楼
        15.1.2 防御意味浓厚的闽南房屋建构
        15.1.3 厝翅廊檐下的武术雕刻
        15.1.4 兵刃之气浓厚的地名
    15.2 史志及口传中的闽台义士、侠客
        15.2.1《台湾通史》中的“勇士”
        15.2.2《清稗类钞》中的“技勇者”
        15.2.3 其它
    15.3 闽南民间武术俗谚
    本章小结
16 论宏取约——闽台武术文化的理论建构
    16.1 山海一体——闽台武术文化的人地(海)关系系统论
        16.1.1 人与地的“相对移动”——闽台武术的形成与传播
        16.1.2 人地(海)关系“相对平衡”——闽台武术的创造与存在
        16.1.3 人地(海)关系“失衡”——闽台武术发展的动因
        16.1.4 人地(海)关系的回归“和谐”——闽台武术(研究)的使命与责任
    16.2 兵燹与私斗——闽台武术文化发生论
    16.3 和而不同——闽台武术文化景观的“块状”形态论
        16.3.1 闽台“块状”文化的形成机制
        16.3.2 闽台武术“块状”文化景观的“二元”文化心理
        16.3.3 闽台武术“块状”文化景观
    16.4 离异与回归——闽台武术文化交流的嬗变及其海外传播论
        16.4.1 历时——闽台武术交流的六段论
        16.4.2 心理——闽台武术交流及海外传播价值论
        16.4.3 和谐——闽台武术交流的回归论
    16.5 导览——闽台武术文化特色
        16.5.1 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勾描
        16.5.2 闽台武术文化特色便览直观图
    本章小结
1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图表索引
求学经历及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9)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中药
        1.1.2 中药药理学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史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史料来源
2. 传统“药理”概念与西方药理学的传入
    2.1 中国传统本草学中的“药理”概念
    2.2 西方药理学在欧洲和日本的发展
    2.3 西方药理学传入的社会背景
    2.4 中国留学生对西方药理学传入的作用
    2.5 药理学外文着作的汉译及中文着作的编纂
    2.6 生药学和中药化学的进步奠定了中药药理研究的基础
        2.6.1 生药学研究
        2.6.2 中药化学研究
        2.6.3 中药药理研究
    2.7 小结
3. 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开端——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的研究
    3.1 协和医学院创造了开展药理实验的必要条件
    3.2 主要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
        3.2.1 陈克恢
        3.2.2 伊博恩(Bernard Emms Read)
        3.2.3 朱恒璧
        3.2.4 侯祥川
    3.3 麻黄素研究成果的影响
    3.4 小结
4. 近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4.1 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
    4.2 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研究室
    4.3 国立北平研究院与中法大学药物研究所
    4.4 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生理科学组
    4.5 国立上海医学院药理学系
    4.6 其他药理研究成果
        4.6.1 鸦胆子
        4.6.2 抗志贺菌中药
        4.6.3 苦楝皮
        4.6.4 黄连
        4.6.5 驱虫药物
        4.6.6 常山抗疟研究
        4.6.7 未列入研究
    4.7 科研团队建设促进了中药药理学发展
    4.8 战争对中药药理学发展的影响
    4.9 小结
5. 对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评价
    5.1 研究中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结合
        5.1.1 根据传统中医药知识确定实验研究目标
        5.1.2 借鉴传统中医药知识选用实验药材
        5.1.3 传统中药理论的可验性与有效性
        5.1.4 小结
    5.2 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5.3 实验结论评价
    5.4 中药药理学在近代中药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5.5 近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影响
        5.5.1 论文格式成为规范
        5.5.2 部分研究方法和结论成为借鉴和参考
    5.6 对中药科学研究的思考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京族天主教徒的财富观 ——以广西东兴市江平镇恒望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相关学术研究回顾
        一、财富和财富观的概念
        二、财富观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江平镇京族社区的一般状况
    第一节 江平镇:京族人的聚居地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沿革
        三、自然环境
        四、人口分布
        五、经济状况
        六、京族的风俗习惯
    第二节 江龙村概况
    第三节 恒望村的社会发展状况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人口结构
        四、婚姻与家庭
        五、传统社会组织
        六、族群关系
        七、风俗习惯
第三章 京族天主教徒及其经济生活
    第一节 天主教在江平镇的发展
    第二节 恒望村京族经济发展历程
        一、古代京族的经济状况
        二、清末至民国时期京族的经济状况
        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京族经济状况
        四、改革开放后的京族经济状况
    第三节 恒望村京族产业发展状况
        一、产业发展状况
        二、产业结构
    第四节 恒望村天主教徒的经济生活状况
        一、天主教徒的谋生方式
        二、天主教徒的交换
        三、天主教徒的消费方式
    第五节 当地人的经济生活
第四章 天主教徒的宗教生活
    第一节 江平天主教会的现状
        一、教友来源
        二、教会组织结构和教会人员状况
        三、宗教仪式
        四、宗教活动
    第二节 教会与当地社会
        一、政府与教会关系
        二、教会与当地人
        三、天主教与京族
    第三节 恒望村京族信仰的选择
        一、生存的现实考虑
        二、身份的认同
        三、宗教信仰的力量
第五章 京族天主教徒的财富观
    第一节 恒望村天主教徒的财富观
        一、京族天主教徒对待财富的态度:“小富即安”
        二、恒望村天主教徒对富人的看法:反感
        三、京族天主教徒推崇的财富之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四、京族天主教徒崇尚的消费方式:节俭
        五、京族天主教徒支持的分配方式:慈善事业
    第二节 天主教信仰中的财富观
    第三节 贫穷与富裕
    第四节 天主教徒的财富逻辑
        一、财富不等于幸福
        二、财富不等于人生目的
        三、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合理途径
        四、财富共享是财富的真正意义
        五、幸福的真谛在于精神财富的富足
第六章 理性与财富观
    第一节 经济理性与财富观的形成
    第二节 文化理性与财富的阐释
    第三节 第三种范式?
第七章 结论
附录一 解放前教堂地图
附录二 解放后教堂地图
附录三 京族地区各行政各行政村基本情况调查
附录四 江平天主教会相关情况文字资料
附录五 江平天主教徒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关于龙眼和龙荔的果实区别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田阳壮语参考语法[D]. 黄雅琦. 广西大学, 2020(07)
  • [2]中国古代檀香史研究[D]. 赵逸秋.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审美流变[D]. 钱万成.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9)
  • [4]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D]. 朱全定. 苏州大学, 2015(12)
  • [5]隋唐饮食文化研究[D]. 付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5(11)
  • [6]沉默的群山[J]. 许祚禄. 参花(上), 2015(04)
  • [7]畲族图腾星宿考 ——关于盘瓠形象传统认识的原型批评[D]. 孟令法. 温州大学, 2013(02)
  • [8]闽台武术文化研究[D]. 张银行. 上海体育学院, 2012(05)
  • [9]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简史[D]. 赵际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10]京族天主教徒的财富观 ——以广西东兴市江平镇恒望村为例[D]. 宋玉洁. 广西民族大学, 2012(09)

标签:;  ;  ;  ;  

我对龙眼和龙里果实区别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