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季节性情感障碍

当心季节性情感障碍

一、警惕季节性情感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时仲省[1](2021)在《如何转移伤春与悲秋情绪》文中认为见景生情,托物比兴。因为季节、景物的变化而引起情绪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国古代文人就有一种"伤春悲秋"的情结,看到春天花儿谢落,就伤感青春易逝;看到秋天树叶凋零,就悲叹人生苦旅,并通过比兴在诗词中表达出来。但伤春悲秋情绪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如何对待和怎样消除呢?

赵非一[2](2021)在《秋冬季情绪低,或是“季节性情感障碍”——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失眠科主任医师 张雯静》文中指出随着天气转凉,人们的外出活动减少,有的人开始出现情绪低落、失眠、做事提不起兴趣等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属于抑郁症吗?如何能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呢?记者采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失眠科主任医师张雯静,请她为大家讲讲如何远离季节性情感障碍。

周元媛[3](2021)在《《忧虑:焦虑和抑郁的起源》(第五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

王红,肖艳霞,杜晶阁,杜霞,陈林[4](2021)在《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一般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表现方面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自杀未遂与混合特征的关联。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抑郁发作标准的患者(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357例,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分为自杀未遂组(n=67)及无自杀未遂组(n=29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自杀未遂组相比,自杀未遂组抑郁症比双相障碍更常见、首次起病年龄更小、混合特征更常见、既往发病次数更多、既往住院次数更多、伴有自杀意念更多见、更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更少伴有焦虑症状(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自杀意念(OR=26.66)、伴有混合特征(OR=2.69)、伴有焦虑(OR=0.38)与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未遂关联。结论:本研究显示伴有自杀意念及伴有混合特征是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伴有焦虑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

林嘉峰[5](2021)在《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儿童青少年人口持续上升,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为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面临着环境、学业、社交等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这些问题如不重视容易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影响终身。据估计,目前国内有超过3000万的儿童青少年正遭受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何保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的:通过对近几年来院就诊儿少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了解儿少患者的人群分布特点、地域分布特点、时间分布特点、疾病类型,探寻疾病流行特质。同时针对患儿监护人开展就诊行为问卷调查,探究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对象和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调查,对2018年至2020年来院首诊的15岁以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检索、收集与分析,了解近几年来诊儿少患者特点。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对2021年1月至4月来院首诊的15岁以下患者的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家庭背景与就诊行为、监护人疾病态度与精神卫生知识了解情况,探究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上述分析研究,根据资料类型与研究目的,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018年至2020年,儿少首诊患者共3282例,其中男性1946例,占59.3%,女性1336例,占比40.7%,男女性别比例为1.5:1。但女性患者数年均增速55.6%,远超男性患者。不同性别患者各年龄组分布(P<0.01)、各主要患病大类分布(P<0.01)、主要疾病(P<0.01)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2.儿少患者年龄最小1岁,最大15岁,中位数为10岁,人数最多为15岁(占16.4%)。随着个体发育成熟,年龄组就诊人数逐步走高,以青春期组(13-15岁)人数最多,占比39.2%。不同年龄组患病特点不同,在主要患病大类分布(P<0.01)、主要疾病分布(P<0.01)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3.儿少患者来诊时间具有规律性,集中在下半年,每年第三季度为旺季,其中9月份为高峰月,第一季度为淡季,其中2月为低谷月。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种情况更加明显;4.受粤东地区精神卫生资源匮乏的影响,儿少患者不得不跨市乃至跨省前来就诊,资料显示本市患者比例仅为63.1%,其他城市占比达到36.9%,其中潮州、揭阳患者占比分别为18.4%和12.1%,其他省内外城市患者占比为6.4%;5.儿少患者病情以轻型精神障碍为主,集中在“心理发育障碍”与“心境障碍”两病种大类,共占比56.7%。具体疾病以“广泛性发育障碍”、“抑郁症”为主,占比分别为30%与18.8%,其中抑郁症患者数增长迅速,3年间年均增速109.8%,值得重点关注;6.就诊行为研究共调查153位患儿监护人,其中及时就诊(就诊间隔≤3个月)仅占34%,延误就诊(就诊间隔>3个月)占比6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监护人精神卫生认知情况、家族史、首选求助措施是患儿就诊的影响因素。其中疾病认知得分越低,患儿就诊延误风险越高,具有统计学意义(OR=0.73,95%CI:0.59~0.90,P<0.01);相对家族史阳性,家族史阴性增加就诊延误发生的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9.55,95%CI:1.31~69.44,P<0.05);在首选求助措施方面,相对于首选前往精神专科医院就诊,首选综合医院与儿科医院(OR=9.77,95%CI:1.14~83.72,P<0.05)、首选心理咨询机构就诊(OR=11.64,95%CI:1.22~111.31,P<0.05)、不采取求助措施(OR=27.9,95%CI:5.29~147.02,P<0.01)、首选自行休息处理(OR=18.42,95%CI:2.53~134.38,P<0.01)均会增加就诊延误发生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在不同性别与成长阶段的分布有所不同,并各具特点,家庭与学校应针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予以不同的关注与侧重;2.儿少患者就诊行为具有规律性,考虑到现阶段医疗资源紧张,可作为门诊资源调配、人员进修、科普宣传的参考依据;3.儿少患者病情以轻型精神障碍为主,近年来抑郁症患者数持续增长,应予以重点关注,尤其要重视疫情后心理健康促进工作;4.监护人精神卫生认知情况、家族史与首选求助措施是儿童青少年及时就诊的影响因素。国家与社会应该加大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

蒋运志,蒋祖林[6](2021)在《桂林乡村旅游中的气象灾害特点与应对策略》文中提出分析桂林乡村旅游的现状以及桂林各县区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针对乡村旅游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或防御建议,旨在减少或避免乡村旅游途中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促进乡村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孟胜喜[7](2020)在《秋冬季节更应提防心脑血管疾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秋冬季节的温差变化较大,忽冷忽暖。这时候,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脑血栓、脑梗塞、冠心病患者遇到寒冷空气刺激时,血管会骤然收缩,由于血管内壁较厚,管腔狭窄,加之有大量脂类沉积与硬化斑块,导致血液流通受阻,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尤其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心脑血管病患者猝死的高峰期。因此,做好积极的防范和治疗措施尤为关键。

姚静[8](2020)在《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与cAMP通路多基因突变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助于早期临床识别。2.分析cAMP通路相关基因tagSNPs和罕见变异与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关系,寻找其遗传学标记。方法1.参照DSM-Ⅳ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纳入患者1182例,随访4年以上诊断仍未变更的共1022例,根据BPRS阳性症状项总分是否≥9分进行分组,其中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组(以下简称PD组)176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组(以下简称NPD组)846例,比较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2.选取 cAMP 通路的 6 个基因的 9 个 tagSNPs(HTR1A rs878567,HTR2A rs 1328683、rs 17068986、rs3125、ADCY3 11676272、ADCY7 rs 1064448、CREB1 rs2551645、rs3770704、BDNF rs10835210),使用 Sequenom 质谱分析对 1022例抑郁症患者(PD组176例,NPD组846例)的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比较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3.选取 cAMP 通路的 8 个基因(HTR1A、HTR2A、ADCY3、ADCY7、CREB1、BDNF、SLC6A4、PDE4D)作为目的基因,对后期纳入的完成4年以上随访诊断仍未变更的427例抑郁症患者的DNA样本(PD组92例,NPD组335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罕见变异的检测,比较罕见变异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累积负荷在两组间分布。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K-S检验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用中位数(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ry)。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罕见变异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累积负荷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后者在期望频数<5时使用),计算OR和95%CI。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BetaV0.7软件包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比较比较PD组和NPD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发现,PD组年龄及首发年龄小于NPD组(t=2.367,P=0.018;t=3.215,P=0.001),两组精神障碍家族史和自杀观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4,P=0.035;χ2=4.512,P=0.034)。两组性别构成、婚姻、文化程度、发作次数以及是否伴起病诱因、季节性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精神障碍家族史(P=0.043,OR=1.418,95%CI:1.010~1.990)、首发年龄(P=0.045,OR=0.973,95%CI:0.947~0.999)。3.6个基因tagSNPs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比较 HTR1A、HTR2A、ADCY3、ADCY7、CREB1 和 BDNF 共 6 个基因相关的9个tagSNP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发现,HTR2A rs17068986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0,P=0.030),PD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NPD组(61.9%vs 55.5%,OR=1.301,95%CI:1.025~1.652);BDNF rs10835210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2,P=0.048),PD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NPD组(31.0%vs25.8%,OR=1.297,95%CI:1.002~1.679);HTR2A rs17068986和BDNF rs10835210位点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 7 个 tagSNPS(HTR1Ars878567,HTR2A rs1328683、rs3125、ADCY311676272、ADCY7 rs1064448、CREB1 rs2551645、rs377070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GMDR 分析显示三阶模型(HTR2A rs1328683、rs17068986、ADCY311676272)有统计学意义(1000次置换检验P=0.011),该模型为最优模型,其交叉验证一致性为9/10,检验精确度为0.561。一阶、二阶及三阶以上模型无统计学意义(1000次置换检验P>0.05)。5.8个基因罕见变异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比较 HTR1A、HTR2A、ADCY3、ADCY7、CREB1、BDNF、SLC6A4 和PDE4D共8个基因相关的68个罕见变异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结果发现SLC6A4 rs635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PD 组 G 等位基因频率高于 NPD 组(OR=2.291,95%CI:1.149~4.568),且该位点经Mutation Taster功能预测软件预测具有致病性。其他罕见变异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个基因罕见变异累积负荷在两组间比较比较 HTR1A、HTR2A、SLC6A4、ADCY3、ADCY7、PDE4D、CREB1 和BDNF共8个基因罕见变异累积负荷在两组间分布,SLC6A4基因罕见变异累积负荷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vs 9.0%,χ2=5.344,P=0.021)。其他7个基因罕见变异累积负荷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首发年龄更早,两系三代家族史阳性率更高,自杀倾向更高,提示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具有更高的遗传倾向和更差的预后。2.HTR2A rs17068986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和BDNF rs10835210位点A等位基因携带者分别较其C等位基因携带者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易感风险增加,提示HTR2A rs17068986和BDNF rs10835210位点可能为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易感基因位点。3.HTR2A和ADCY3基因突变可产生交互作用,增加个体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易感风险,提示HTR2A和ADCY3基因是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微效基因。4.SLC6A4基因罕见变异与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有关,rs6352位点可能为其罕见致病位点。

张冰人[9](2020)在《基于事件相关电位和行为学特征区分双相情感Ⅰ型和Ⅱ型障碍的潜在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组以情绪状态和精力的反复波动为标志的慢性精神疾病,因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倾向及致死率被列为五大致残精神疾病之一。目前在两种主要亚型即双相情感I型障碍(BD Ⅰ)和Ⅱ型(BD Ⅱ)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中存在较多问题,这与一直未能找到明确区分两者的稳定有效的生物标记物有关。虽然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多项神经心理功能存在受损,但BD Ⅰ和BD Ⅱ的异常表现仍有较多重叠,一些研究结果存在相互矛盾。而一些影像学研究发现两种亚型前额叶等区域存在不同程度萎缩,并提示两者情绪和非情绪性任务下的相关脑区功能存在不同异常。因此亚型的更多差异很可能通过那些涉及前额叶等区域的功能表现出来。双相情感障碍的核心病理特征是情绪调控异常,这与其对情绪刺激的加工异常,不能从情绪情景中分离或转移出来进行正常的认知活动,以及对不良情绪行为的抑制(执行控制功能)不足有关,且这些过程都少不了前额叶的参与,提示BDI和BD Ⅱ在这些功能的受损表现上可能存在差异。研究目的1.通过对面部表情识别任务中BDI和BD Ⅱ头皮电信号的记录,旨在探讨两种亚型对面部表情刺激的皮层加工实时特点,并通过评估被试的情绪状态与皮层波形的关系,找到两者独立于情绪状态之外的情绪加工差异特征。2.通过对不同情绪情景下BD Ⅰ和BD Ⅱ进行注意任务时的头皮电信号记录,并评估被试当下的情绪状态与皮层波形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外部情绪刺激和内在情绪状态对两种亚型注意力的影响,找到两者独立于情绪状态之外的注意功能差异特征。3.通过对BDI和BD Ⅱ催眠易感性的评估,旨在反映两种亚型在意识改变状态下前额叶执行控制功能的各自特点。同时,评估催眠易感性对被试当下情绪状态的预测作用,为今后在双相障碍两种亚型中针对性催眠治疗的应用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测试了 39例BD Ⅰ、25例BD Ⅱ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平静、高兴、愤怒和悲伤面部情绪加工的脑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同时使用心境障碍问卷(The Mood Disorder Questionnaire,MDQ)、32 项轻躁狂症状清单(The Hypomania Checklist-32,HCL-32)和 Plutchik-van Praag 抑郁量表(The Plutchik-van Praag Depres sion Inventory,PVP)评估了被试过去两周以来的情绪状态。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了 BD Ⅰ、BD Ⅱ和健康志愿者对各个面部情绪反应的ERP成分潜伏期和振幅,以及反应时。采用卡方分析比较了三组的反应正确率。采用溯源分析探究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异常ERP成分时间窗下的激活脑区,与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采用相关分析探究了 ERP成分与被试情绪状态的关系。2.在厌恶、恐惧、悲伤、色情、高兴、平静等外部情绪情景下,对31例BDI,27例BD Ⅱ和4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视觉oddball ERP测试。同时,采用MDQ,HCL-32和PVP量表评估了被试过去两周以来的躁狂、轻躁狂和抑郁状态。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了 BD Ⅰ、BD Ⅱ和健康志愿者在不同情绪场景下注意的ERP成分的潜伏期和振幅,以及反应时。采用卡方分析比较了三组的反应正确率。采用溯源分析探究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异常ERP成分时间窗下的激活脑区,跟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采用相关分析探究了 ERP成分与被试情绪状态的关系。3.采用斯坦福催眠易感性量表 C 式(The Stanfor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Form C;SHSS:C)测量了 62例BD Ⅰ,35例BD Ⅱ和120例健康志愿者对催眠暗示的反应。同时,采用MDQ,HCL-32和PVP量表评估了被试过去两周以来的情绪状态。采用卡方分析比较了 BD Ⅰ、BD Ⅱ和健康志愿者在SHSS:C各个项目上的差异。同时,采用backward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催眠易感性对被试情绪状态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三个测试中都发现BD Ⅰ和BD Ⅱ 比健康对照组更高的PVP得分,BD Ⅰ 比 BD Ⅱ和健康对照组更高的MDQ得分,以及BD Ⅰ和BD Ⅱ 比健康对照组更高,而BD Ⅰ比BD Ⅱ更高的HCL-32得分。此外,在三个测试中分别发现:1.BD Ⅰ对悲伤表情的识别正确率较BD Ⅱ明显降低;而相比健康对照组BD Ⅱ对平静和高兴表情加工的N1潜伏期延长,对悲伤表情的P 3 b振幅降低,且其脑电波形的异常与情绪状态无关。溯源分析显示加工悲伤表情的P3b时间窗内,相比于对照组激活的双侧额上回和次级视觉皮层,BDI主要激活的是右侧梭状回,双侧额上回活动略有增加,而BD Ⅱ激活的主要是右侧颞下回,而额下回相应的活动减弱。加工平静和高兴时,N1时间窗内对照组主要激活了次级视觉皮层,而BD II主要是右侧颞下回。此外,B D Ⅰ和B D Ⅱ都表现出面部表情加工时的右脑偏侧化。2.B D I在恐惧和高兴情景下目标加工的N2潜伏期延长,在厌恶和色情情景下目标加工的P3振幅下降;而BD Ⅱ在厌恶、色情、高兴和平静情景下的P3振幅下降。溯源分析发现BDI和BD Ⅱ在不同情绪情景下在注意的特定阶段额下回、内侧前额叶、中央后回,以及颞叶、枕叶和边缘区域存在不同的激活异常。但BD Ⅰ和BD Ⅱ脑电波形的异常与各自的情绪状态无关。3.不同组在SHSS:C总分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特定项目,比如意念运动性暗示“双手分离”中BD I患者的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感知觉暗示“蚊子幻觉”中BDⅠ的通过率低于对照组。此外,志愿者的感知觉暗示“蚊子幻觉”通过率、BDⅠ患者的挑战暗示“手臂僵硬”通过率,以及BD Ⅱ患者的感知觉暗示“年龄回归”通过率分别预测其MDQ得分。结论1.在面部情绪识别过程中,BD Ⅰ和BD Ⅱ均表现出右脑加工优势;但BDI对悲伤表情的识别能力较BD Ⅱ低;而BD Ⅱ存在更普遍的独立于其情绪状态的面部情绪早期加工功能受损,对偏正性情绪的早期基本编码变慢且存在右侧颞下回的过度激活,对负性面部情绪的分类评价和工作记忆表征更新不足且额上回活动减少。2.注意力方面,BDI和BD Ⅱ也存在独立于其情绪状态的功能受损。BDI患者在高兴和恐惧情景下的自动注意变慢,对目标识别或初级视觉编码的脑区活动变低,而在厌恶和色情情景下的主动注意降低,情绪调节区域存在过度激活;BD Ⅱ患者在厌恶、高兴、色情和平静情景下的主动评估能力降低,负责躯体感觉、听觉和情绪感知或调节的区域被过度激活。3.催眠易感性方面,BDⅠ在催眠状态下更易产生躯体分离,而不易产生意识分离;BD Ⅱ中未发现特异性表现。此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都呈现出未催眠时的躁狂样状态与催眠下的躯体分离或意识分离易感性间的关联。该研究提示BDⅠ患者意识状态改变下的前额叶执行控制功能受损,并为针对性的催眠治疗奠定部分基础。

谷瀚星[10](2020)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患者自杀风险的临床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情绪高涨、低落或混合存在。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不规范化治疗,可能使患者接受了不恰当的治疗或者是疾病发生后多年才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同时由于双相情感障碍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而使患者反复、长期地处于疾病的折磨之中,有一部分患者不堪困扰会产生自杀行为(Suicidal behavior,SB)。在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诊断分类(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ICD-10)中,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current episode manic with psychotic symptoms)和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current episode severe depression with psychotic symptoms)是心境障碍谱系中的两个诊断条目,精神病性症状(Psychotic symptoms)的存在,使疾病对BD患者可能有着更严重的影响,在这部分患者群体中,发生自杀行为的可能性可能会更高。存在着某些因素例如:性别,起病年龄,病程的长短,心境障碍的发作频率,物质滥用,既往治疗的依从性,消极观念等因素可能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Psychotic bipolar disorder,BD-P)患者产生自杀行为有影响。对个人而言,精神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同时自杀、意外等原因精神疾病患者的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少。精神疾病对家庭和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如果能够识别出具有高自杀行为的BD-P患者,并在早期进行干预或者治疗,则有可能减少自杀行为发生的风险,本研究拟对BD-P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临床探索研究,为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8年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经三级医师查房确诊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标准中的“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或“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143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有无自杀行为、起病年龄、病程时间、性别、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其它物质使用史、精神疾病家族史、家族自杀史、既往治疗中断或未接受治疗、自杀意念、季节相关性、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躁狂发作次数、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抑郁发作次数等。依据有无自杀行为分为有自杀行为组和无自杀行为组。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 test),对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临床特征分析。若1≤T<5,使用连续校正χ2检验;T<1,使用Fisher精确检验。用二分类反应变量的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分析得出BD-P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存在自杀意念、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躁狂和抑郁抑郁发作次数为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BD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存在自杀意念(OR=27.527,95%CI:50.41-150.320)、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OR=4.544,95%CI1.522-13.564)。病程时间、季节性、物质使用、婚姻状况等因素不是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BD-P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存在自杀意念、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次数、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次数。存在自杀意念、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BD患者中发生自杀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格外重要。

二、警惕季节性情感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惕季节性情感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1)如何转移伤春与悲秋情绪(论文提纲范文)

既伤春又悲秋的典型
为何春秋对情绪的影响较大
如何转换伤春悲秋情绪

(2)秋冬季情绪低,或是“季节性情感障碍”——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失眠科主任医师 张雯静(论文提纲范文)

抑郁情绪并不等同于抑郁症
出现季节性抑郁情绪要警惕
多晒太阳多运动,赶走情绪阴霾
专家简介

(4)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2工具
        1.2.1自制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相关临床特征问卷
        (1)是否伴有自杀未遂的界定。
        (2)是否伴有混合特征的界定。
        1.2.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
    1.3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自杀未遂组与无自杀未遂组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的比较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5)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就诊情况分析
    2.2 就诊行为调查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儿少患者人群分布特点
    3.2 儿少患者就诊时间特点
    3.3 儿少患者地域分布特点
    3.4 儿少患者主要疾病种类
    3.5 就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儿少患者群体特点
    4.2 儿少患者就诊时间特点
    4.3 儿少患者地域分布特点
    4.4 儿少患者病种特点
    4.5 儿少患者就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患儿家庭与就诊情况问卷
附录二 疾病态度问卷
附录三 精神卫生知识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6)桂林乡村旅游中的气象灾害特点与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桂林乡村旅游现状
2 农村旅游中存在的气象灾害及应对要点
    2.1 寒潮
    2.2 暴雨
    2.3 高温
    2.4 雷电
    2.5 冰雹
    2.6 大风
    2.7 雾
3 思考与讨论
    3.1 强化部门协作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
    3.2 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减轻或避免生命财产损失
    3.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确保乡村旅游实现跨越发展

(8)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与cAMP通路多基因突变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之处与改进方案
参考文献
综述 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基于事件相关电位和行为学特征区分双相情感Ⅰ型和Ⅱ型障碍的潜在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BD Ⅰ和BD Ⅱ的面部情绪加工和识别功能
    1.2 BD Ⅰ和BD Ⅱ情绪情景下的注意功能
    1.3 BD Ⅰ和BD Ⅱ的催眠易感性
    1.4 现有研究的不足
    1.5 本研究的意义
2 研究假设与策略
    2.1 假设
    2.2 策略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手段及研究过程
    3.3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双相Ⅰ型和Ⅱ型的面部情绪加工功能
    4.2 双相Ⅰ型和Ⅱ型情绪情景下的注意功能
    4.3 双相Ⅰ型和Ⅱ型意识改变下的执行控制功能
5 讨论
    5.1 双相Ⅰ型和Ⅱ型的面部情绪加工功能
    5.2 双相Ⅰ型和Ⅱ型情绪情景下的注意功能
    5.3 双相Ⅰ型和Ⅱ型意识改变下的执行控制功能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双相情感Ⅰ型和Ⅱ型障碍神经心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匿名评审意见建议及修改反馈说明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患者自杀风险的临床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入组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信息统计工具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BD患者自杀行为临床特征分析
    3.3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BD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讨论
    4.1 自杀意念与自杀
    4.2 精神疾病家族史与自杀
    4.3 既往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重度抑郁发作次数与自杀
    4.4 疾病特征相关因素与自杀
    4.5 生活习惯相关因素与自杀
    4.6 性别、婚姻状况与自杀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BD患者自杀行为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缩略词表
    附录2.自制临床信息统计表
致谢

四、警惕季节性情感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 [1]如何转移伤春与悲秋情绪[J]. 时仲省. 新天地, 2021(10)
  • [2]秋冬季情绪低,或是“季节性情感障碍”——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失眠科主任医师 张雯静[J]. 赵非一.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1(10)
  • [3]《忧虑:焦虑和抑郁的起源》(第五章)翻译实践报告[D]. 周元媛.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4]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J]. 王红,肖艳霞,杜晶阁,杜霞,陈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07)
  • [5]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 林嘉峰. 汕头大学, 2021
  • [6]桂林乡村旅游中的气象灾害特点与应对策略[J]. 蒋运志,蒋祖林. 农业灾害研究, 2021(02)
  • [7]秋冬季节更应提防心脑血管疾病[J]. 孟胜喜. 农村新技术, 2020(11)
  • [8]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与cAMP通路多基因突变的关系[D]. 姚静. 郑州大学, 2020(02)
  • [9]基于事件相关电位和行为学特征区分双相情感Ⅰ型和Ⅱ型障碍的潜在指标研究[D]. 张冰人. 浙江大学, 2020(01)
  • [10]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患者自杀风险的临床探索研究[D]. 谷瀚星.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当心季节性情感障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