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一、针刺治疗继发于中风偏瘫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传淮[1](2021)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超声观察偏瘫患者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及其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偏瘫患者腹肌募集能力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1)招募中风后左侧偏瘫患者30例、右侧3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超声测量两侧Tra、IO、EO在收缩过程的厚度变化以量化肌肉募集能力,对比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2)选取96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评价双侧Tra、IO、EO的募集能力,采用PASS、BBS、ADL量表评估姿势控制、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3)将96例脑卒中随机为对照组、浅剌组、深刺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浅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IO肌腹;深刺组则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Tra肌腹。以腹肌募集能力与PASS、BBS、FAC评分为评价指标,在治疗前、3周后进行评价,三部分实验均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静息状态下偏瘫患者的患侧EO比健侧明显较厚(P<0.05),对照组双侧Tra比偏瘫患者明显较薄(P<0.05);在运动过程中对照组两侧Tra、IO及EO的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偏瘫患者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均有显着差异(P<0.05)。(2)PASS、BBS及ADL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PASS量表中的姿势维持评分与健、患两侧的Tra与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姿势变换评分与完成ADIM时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与完成AC时健、患侧的Tra和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3)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完成AC时深刺组健患两侧和浅刺组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健患两侧Tra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患侧Tra收缩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和AC时患侧的I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浅刺组两侧I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I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EO的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P<0.05),完成AC时三组健侧的E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深刺组、浅刺组两侧E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完成ADIM时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EO收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成AC时深刺组患侧E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例的PASS、BBS、FAC评分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组病例在治疗后PASS、BBS、ADL评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三组PASS量表中两部分得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深刺组在治疗后姿势维持得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深刺组、浅刺组在治疗后姿势变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健康人群两侧的腹部肌肉运动时总体变化趋势都是增厚(收缩比例>1),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完成收缩动作时,健、患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有着明显差异,健侧与正常人收缩比例相似,但患侧明显较差,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逆收缩(收缩比例<1)。(2)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受嗜烟史、嗜酒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心血管病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因素影响;卒中患者患侧腹部肌群收缩比例受嗜烟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等因素影响。PASS、BBS、ADL量表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患侧Tra、IO收缩比例越高,EO的代偿性收缩越低,量表得分越高。(3)深刺带脉穴能有效提高卒中偏瘫患者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Tra、IO、EO的厚度与收缩比例趋于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静态和动态稳定)、平衡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步行功能的恢复;浅刺带脉穴能提高患者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的IO、EO的收缩收缩比例相对平衡,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动态平衡能力。

张琼帅[2](2021)在《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临床试验通过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评价头穴丛刺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动物实验主要以头穴丛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探析头穴丛刺对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及其受体GABAA、GABAB的表达,及对BDNF/Trkb-KCC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72例确诊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单独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组在对照组运动疗法基础上在顶区和顶前区选取5条穴线加用丛刺治疗,每次留针6小时,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干预4周后,使用改良Ashworth评分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两组患者肌张力分别进行评定,使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评价,通过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前(-3~0天)、治疗后(第4周±3天)各评价一次。研究人员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所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所得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各组组间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而组内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动物实验: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0只和头针组10只。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置,而对模型组和头针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MACO)进行脑缺血模型造模。头针组大鼠造模24h后对其采用头穴丛刺法在大鼠百会及左右侧各旁开2mm处针刺,快速捻转1min后留针2h,每日1次,共14d;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正常饲养,每日给予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对照组每日仅给予同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造模24h后对各组大鼠采用Zealonga评分对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价,造模24h及干预14d后对各组大鼠分别采用Narrow ally test进行行为学评价,并采用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肌张力。干预14d后,采用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应用石蜡切片及免疫荧光双标测定大鼠梗死区脑皮质内GABA及其受体GABAA和GABAB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组大鼠梗死部分脑皮质中Trkb及KCC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含量及Trkb含量表达。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9.0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结果1.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头穴丛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降低患者患侧上肢和下肢的痉挛程度,且疗效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明显提升,头针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头针组评分均值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明显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明显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2.动物实验: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24h后,应用Zea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价。对照组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模型组与头针组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明显神经功能损伤情况(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24h后对大鼠进行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头针组大鼠站立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明显增多(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14天后,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头针组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仍明显偏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头穴丛刺治疗显着降低了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评分。在大鼠造模24h及干预14d后三组进行肌张力检测结果显示:造模24h后,对照组大鼠肌张力未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均出现肌张力明显增高(P<0.05);经14d治疗后,对照组及模型组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未明显改变,头针组治疗后较其治疗前及模型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明显减低(P<0.05)。干预14d后,对大鼠脑组织切片并进行TTC染色后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未出现梗死区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可见明显梗死区域(P<0.05)。而头穴丛刺治疗后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梗死体积显着降低(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GABA、GABAA、GABAB中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水平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中KCC2及Trkb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KCC2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头针组大鼠经头穴丛刺治疗后KCC2表达有所提升,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头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4d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及Trkb含量,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BDNF表达减低,头针组大鼠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BDNF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减低患者患侧上肢及下肢的痉挛程度,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临床有效性。2.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减小脑梗死体积,减低大鼠的痉挛程度,使大鼠行动能力得到提升,对损伤神经具有保护作用。3.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上调损伤侧皮质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含量表达,减低痉挛程度。4.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调节损伤侧皮质BDNF/Trkb-KCC2信号通路表达,BDNF/Trkb-KCC2信号通路可能是头穴丛刺疗法降低大鼠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结合临床与基础两方面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损伤侧脑组织内神经递质有关。头穴丛刺疗法基于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依据“治神调形”法则,本研究为其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提供临床及实验证据。

马亚平[3](2021)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刺络拔罐疗法相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效果。(2)评价本治疗方案在缓解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疼痛及水肿、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时间段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针灸临床部13病区病房就诊的患者,且其临床诊断满足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中挑选符合严格的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人。入组患者均在进行西医内科常规疾病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再予以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组则予以石学敏院士所创的“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疗法。两组患者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刺络拔罐隔日进行治疗一次,每周3次,周末休息。两组均连续接受相关治疗4周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指数评分)及手掌肿胀程度进行对比,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通过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及其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4周后,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与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及手掌水肿程度均明显降低,FMA评分、BI评分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治疗4周后,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与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的VAS评分、FMA评分、BI指数评分、手掌水肿程度进行组间比较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4.两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试验过程中无入组患者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无病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脱落。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以及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两种方案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均有效,且安全性均较高。2、与常规针刺组相比,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组可更有效的缓解患肢疼痛、恢复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水肿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耿花蕾[4](2021)在《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围绕大脑双侧性调控和协同的问题,以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为主要研究位点,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T1、DTI)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结合患者临床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采用多模态分析方法,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以及功能连接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多角度、多层次表达脑卒中损伤后及功能恢复过程中大脑双侧性调控问题,以及针刺阳陵泉真穴或假穴时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脑功能响应特征。研究方法:本试验纳入脑梗死发病2个月以内的单侧运动通路损伤(左侧或右侧偏瘫)的患者66例次,损伤以单侧主要运动通路上的基底节区和(或)放射冠为主。以简化的Fug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完成临床疾病背景相关信息的采集。同时纳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66例次。所有受试者入组接受1次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纵向弛豫(T1)、针刺态扫描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扫描。中风偏瘫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组接受真穴刺激和假穴刺激的例次比例分别是2:1,所有受试者在磁共振扫描后均接受针感量表评价。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各向异性分数(FA)、功能连接度(FC),描述大脑结构及功能的各项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组内差异,Spearman检验,验证FMA、病程和针感等级与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FC值的相关性。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在图像预处理阶段,进行了图像的左右翻转及平均,即以下所有图像结果右侧均表示患侧。1 一般资料及临床信息的结果4组受试者(患者真/假穴组、健康人真/假穴组)的年龄、性别经检验,各组间P值均>0.05,各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2组中风偏瘫患者的FMA值P=0.47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磁共振影像学结果2.1基于体素形态学(VBM)分析中风偏瘫患者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与健康人的差异将所有中风偏瘫受试者与健康受试者的结构像磁共振数据进行VBM分析,结果显示中风偏瘫受试者与健康人相比,GVM在丘脑(右)、尾状核(右)和侧脑室(右)显着降低。2.2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分析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分析中风偏瘫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FA值差异显着的脑区应用TBSS,将所有中风偏瘫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的DTI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观察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结果显示,和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受试者的FA值明显降低的脑区有: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右侧皮质脊髓束,右侧大脑脚、右侧内囊前脚、右侧内囊后脚、右侧内囊豆状核后部、双侧放射状前冠、双侧上放射冠、右侧后放射冠、右侧丘脑后放射冠(包括视辐射)、右侧外囊、右侧上纵束、右侧额枕上束和右侧绒毡层(P值均<0.001)。2.3针刺阳陵泉真穴/假穴对不同组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功能连接度(FC)的影响患者中风后,和健康人相比,静息态时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FC值减低的相关脑区包括:M1(左,L)-M1(右,R)、M1(L)-PMC(R)、M1(R)-SMA(L)、M1(R)-SMA(R)、M1(R)-PMC(R)。针刺健康人阳陵泉真穴(健康真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SMA、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针刺中风偏瘫患者阳陵泉真穴(偏瘫真穴组)时,受试者 M1(R)-M1(L)、SMA(R)-M1(L)、SMA(L)-Ml(R)、SMA(R)-M1(R)、SMA(L)-PMC(R)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在接受阳陵泉真穴刺激的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真穴组的右侧M1-SMA,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真穴组降低,但P=0.05,差异并不显着。针刺健康人阳陵泉假穴(健康假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针刺中风偏瘫患者阳陵泉假穴(偏瘫假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SMA、右侧SMA-PMC之间的FC值对于静息态时增加;在接受阳陵泉假穴刺激的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假穴组的右侧M1-SMA、右侧SMA-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假穴组降低。在健康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健康真穴组的双侧半球的M1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假穴组升高;在中风偏瘫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真穴组的双侧半球间的M1、SMA及左侧SMA-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偏瘫假穴组升高。3临床量表结果与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FC值的相关性中风偏瘫受试者静息态双侧M1的FC值与FMA值显着正相关。中风偏瘫受试者静息态右侧M1-SMA的FC值与病程显着正相关。针感级别与运动皮层连接组FC值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意义:中风偏瘫后,患者的灰质体积萎缩主要出现在病灶侧。单侧运动通路损伤后大脑的结构出现双侧性变化,即损伤出现在患侧的同时,也会出现在健侧大脑的相应区域,其中枢神经机制可能是非病灶的胼胝体纤维受损;患侧除了运动相关脑白质纤维结构受损,非运动相关的脑白质纤维同样会受到影响。单侧运动通路受损后,患者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功能连接出现双侧性变化。单侧运动通路受损,可造成患侧运动功能连接组的功能连接降低,同时继发双侧大脑半球间,即患侧和健侧功能连接度的降低,其中以患侧M1区与其余各个脑区的功能连接降低为主。针刺对中风后偏瘫康复的促进通过对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双侧性和整体性调控实现。针刺单侧阳陵泉真穴能够促进患者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相关位点的患侧半球内及双侧半球间的功能连接;针刺穴位可激活因卒中而减少的脑区功能连接,使受损的FC接近于健康人的状态;针刺受试者的穴位和非穴位,大脑中枢的响应在运动相关脑区有显着差别。在刺激患侧阳陵泉真穴时,能够促进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双侧性重塑及功能恢复。

陈琛[5](2021)在《基于静息态fMRI探讨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患者经穴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风偏瘫为中风最常见的主症或后遗症之一,表现为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阳陵泉是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处方中最常用的有效穴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各种方法对经穴效应进行了研究,虽然研究广泛而深入,但就经穴是否存在特异性仍然存在争议。功能磁共振(fMRI)为研究经穴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提供了新技术,其中静息态脑功能成像(rsfMRI)由于设计简单,基线容易控制,可研究持续的神经活动,优于任务态设计。基于静息态fMRI,我们对针刺阳陵泉真、假穴不同的脑功能网络效应进行研究,以揭示阳陵泉的经穴效应。目的:本研究基于静息态fMRI,探讨针刺阳陵泉真、假穴前后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相关脑网络内功能连接度及网络间因果效应的特征性变化,探究针刺经穴与非穴位中枢效应的异同,是对经穴效应的深入研究,也是对针刺效应的进一步探索。方法:研究纳入中风偏瘫患者20例,间隔两周先后进行患侧阳陵泉真、假穴的针刺,且在针刺真假穴前后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应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运动相关的脑网络默认模式网络、感觉运动网络、背侧注意网络,分析对比针刺真、假穴前后对脑网络内功能连接度的异同,并应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针刺真、假穴前后脑网络间因果效应的异同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默认模式网络中,中风偏瘫患者针刺阳陵泉真穴后比真穴前功能连接增强,变化的脑区位于左侧大脑的海马旁回、舌回、脑室、尾状核;针刺阳陵泉假穴后比假穴前功能连接减弱,变化的脑区位于右侧大脑的梭状回、海马旁回、舌回、枕中回及部分小脑。在提取的感觉运动网络内,针刺阳陵泉真、假穴后比针刺真、假穴前功能连接均得到增强。针刺真穴前后增强的脑区有左侧海马旁回、颞中回、颞上回、额下回、枕中回,右侧颞上回、中央前回、额下回、楔叶、楔前叶;针刺假穴前后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左侧前扣带回、额内侧回、豆状核、尾状核,右侧额上回、额中回、中央前回、扣带回。在背侧注意网络内,针刺阳陵泉真穴后比真穴前在右侧大脑枕中回、颞中回、颞上回、楔前叶及左侧后扣带回、扣带回、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针刺阳陵泉假穴后比假穴前在左侧大脑前扣带回、额内侧回及右侧大脑前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在脑网络间的变化特征中,中风偏瘫患者针刺阳陵泉真穴后比真穴前相比,默认模式网络到感觉运动网络的因果效应连接显着增强;针刺阳陵泉假穴后比假穴前相比,背侧注意网络到默认模式网络及背侧注意网络到感觉运动网络的因果效应显着增强。结论:在默认模式网络内,针刺阳陵泉真穴后比真穴前功能连接度增强,而针刺假穴功能连接减弱,推测针刺真穴可能有激活该网络而促进认知功能恢复的作用,而假穴相比对此有抑制作用。在感觉运动网络和背侧注意网络内,阳陵泉真穴与假穴均使功能连接度增加,而真穴相比假穴对功能连接度增强的效应更显着,认为真穴比假穴在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空间注意方面起到更强的调节作用。因此,阳陵泉真穴相比假穴引发的针刺效应更强且更具有特异性,体现了阳陵泉的经穴效应。

李红培[6](2021)在《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痉挛性偏瘫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上肢痉挛的康复是其中的治疗难点和重点,及时解除痉挛,恢复上肢功能是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的关键。西医康复手段疗效较单一有限,且治疗费用相对高昂,不仅会削弱患者治疗意愿,还会影响病情预后。而中医针灸“简、便、验、廉”,已为更多人所选择,其中体针“调形”治疗已十分成熟,头针则可从“脑”调神以治形,然现有的文献中鲜有关于头体针并用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Meta分析入手,评价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及优势所在,为针灸治疗本病的可行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肢偏瘫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评估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本病针灸治疗方案的制定开辟新思路。方法Meta分析:根据相关检索词于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分别制定检索策略,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月1日的所有与“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独立研究者严格按照流程和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然后交叉核对,如有异议则由第三位独立研究者进行评判,最后提取所有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发表时间、样本量、干预措施、干预持续时间、结局指标、脱落情况、不良反应等数据。参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临床研究:干预措施为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常规康复、针刺(头穴为顶中线、瘫痪对侧顶颞前斜线,针刺时活动肢体;体穴为患侧肩髃、曲池、尺泽、内关、外关、合谷,阳经穴行提插补法,阴经穴行提插泻法),干预周期为一个月,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进行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Meta分析:最终纳入8篇文献(11组随机对照数据),共793例样本量(观察组394例,对照组399例)。Meta分析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偏瘫痉挛程度方面:观察组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runnstrom分期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3)上肢运动功能方面:自治疗第4周起,观察组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综合评定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生活质量方面:自治疗第2周起,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独立性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神经功能方面: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研究: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共收集到19例脑梗死后合并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予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干预1个月,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无病例脱落和剔除,结果示: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上肢改良Ashworth评分均较干预前显着降低,(上肢、手)Brunnstrom分期评分、简化Fugl 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精细运动、粗大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显着升高(P<0.05)。结论Meta分析表明,与常规康复手段相比,针灸在帮助患者尽早打破异常运动模式、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临床观察证明,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确有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

吴康[7](2021)在《基于图论理论探究针刺对中风病患者脑白质网络的拓扑属性变化》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中风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疾病。大量临床试验及研究表明针刺联合常规治疗方法能明显促进中风病患者肢体运动偏瘫的康复进程,并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然而由于针刺的临床试验设计缺少规范及中枢效应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对于针刺疗效是否存在,而非安慰剂效应,以及真穴与假穴是否具有穴位特异性等问题仍待证明。王乐亭的手足十二针法相较于其他众多针法,在头部功能磁共振的研究方面具有干预偏差小、可解释性强的优势。因此,通过手足十二针,研究穴位特异性的存在及针刺对于中风病偏瘫患者的中枢效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既往文献指出脑白质纤维束成像及基于图论理论的复杂网络分析在阐述脑区间功能的分离与整合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然而尚缺乏关于针刺对中风病患者脑结构网络作用的相关研究。目的:以病程在1.5个月以内,由单个局部病灶损伤单侧运动通路后导致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及基于图论理论的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包括真穴与假穴在内的针刺对患者脑白质网络的拓扑属性变化,以手足十二针为干预方式,综合探究针刺对促进中风病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中枢效应机制及穴位特异性。方法:随机将2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偏瘫患者分为真穴组与假穴组,进行1天1次共计10天的组穴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临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结构像磁共振扫描,另纳入10名年龄与性别相符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应用核磁分析软件对患者白质纤维束进行确定性纤维束追踪,随后将重建的白质纤维束进行网络建模,构建出不同组别的脑白质网络,对治疗前后脑白质网络的拓扑属性值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到真穴组针刺前后、假穴组针刺前后及针刺前后的显着变化脑区,基于所得脑区对应的白质纤维束及拓扑属性值代表的意义,探讨针刺促进中风病患者偏瘫康复的中枢效应机制,以及讨论真穴组与假穴组变化脑区异同的穴位特异性的存在。结果:(1)针刺前后,试验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着上升(P=0.004),其中真穴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着上升(P=0.009),假穴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未发现显着变化;针刺前后,试验组、真穴组与假穴组的汉密尔顿量表评分均无显着变化。(2)针刺前后,试验组的小世界网络属性值显着升高(P=0.006)、全局网络效率值显着升高(P=0.002)、网络局部效率值无显着变化、同配性系数值显着降低(P=0.027)。其中真穴组的小世界属性值未发现显着变化(P=0.072)、全局网络效率值显着上升(P=0.045)、网络局部效率值无显着变化、同配性系数显着降低(P=0.026);假穴组的小世界属性值显着上升(P=0.005)、全局网络效率显着上升(P=0.006)、网络局部效率无显着变化、同配性系数无显着变化。(3)针刺前后,试验组度的中心性与介数中心度同时显着变化的脑区包括小脑中脚、胼胝体膝部、穹窿、右侧皮质脊髓束、左侧内侧丘系、左侧小脑下脚、左侧大脑脚、右侧大脑脚、右侧内囊前肢、左侧放射冠上部、右侧丘脑后放射冠、左侧海马扣带回、右侧海马扣带回、右侧钩束、右侧绒毡层。其中真穴组度的中心性与介数中心度同时显着变化的脑区包括小脑中脚、左侧小脑下脚、右侧小脑上脚、右侧大脑脚、左侧内囊后豆状部、右侧内囊后豆状部、右侧放射冠上部、左侧放射冠后部、右侧放射冠后部、右侧丘脑后放射冠、左侧外囊、右侧海马扣带回、右侧上行纵束、右侧钩束;假穴组度的中心性与介数中心度同时显着变化的脑区包括胼胝体膝部、右侧小脑上脚、右侧大脑脚、右侧内囊后肢、左侧丘脑后放射冠、左侧矢状层、左侧外囊、右侧外囊、右侧扣带回、左侧海马扣带回。结论:针刺能显着促进中风病偏瘫患者障碍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其中经穴刺激较假穴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更强。刺激经穴的针刺治疗对于中风偏瘫患者脑白质网络有一种“趋愈性”,包括小世界属性值显着上升、全局网络效率显着上升、同配性系数显着下降的网络拓扑属性连接组学变化,而假穴刺激无该趋愈性特征。经穴刺激表现出以右侧为主的“偏侧性”,能降低双侧运动通路联络纤维束的连接度,使信息更多的从右侧大脑脚下行纤维束传递给小脑,并增强与小脑连接的联络纤维束的代偿,从而促进患者偏瘫康复。假穴刺激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其更多的表现为激活疼痛网络来临时提供信息处理效率。经穴独特的趋愈性、偏侧性及更多地作用于运动通路的特性可能是穴位特异性存在的证据。

董国启[8](2021)在《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予以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通过观察首次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四周后的病人临床相关指标,确定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为可视化针刀技术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法,共纳入60例患者,均来自于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与神经内科,依据患者进入研究的时间生成临床编号,并随机分为可视化针刀组和基础针刺组,每组30例病人。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与康复治疗,基础针刺组予以基础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日,连续治疗4周。可视化针刀组病人在入组当天予以肌骨超引导下针刀神经触激术1次,并接受基础针刺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首次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四周后的临床肌力学分级、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MAS)、上田敏肢体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用SPSS19.0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1)基线情况:可视化针刀组与基础针刺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前的各项基线资料之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疗效评价:①临床肌力学分级:可视化针刀组在改善上肢、下肢肌力方面,首次治疗后疗效均优于基础针刺组(P<0.05,P<0.05),但在治疗四周后疗效与基础针刺无明显差异(P>0.05,P>0.05)。②MAS等级:可视化针刀组在改善上肢、下肢MAS等级方面,其首次治疗后、治疗四周后疗效相较于基础针刺组,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上田敏肢体功能评分:首次治疗后及治疗四周后,可视化针刀组病患上肢评分、下肢评分相较于首次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1)。可视化针刀组患者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在首次治疗后、治疗四周后均显着高于基础针刺组(P<0.01,P<0.01);可视化针刀组患者手部功能等级较之于基础针刺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四周后改善程度不显。④NHISS评分:首次治疗后及治疗四周后,可视化针刀组病患NHISS评分相较于首次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P<0.01)。首次治疗后,可视化针刀组评分相较于基础针刺组下降程度不显(P>0.05),但在治疗四周后,可视化针刀组评分明显低于基础针刺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ADL评分:首次治疗后及治疗四周后,可视化针刀组病患ADL评分相较于首次治疗前均有上升(P<0.01,P<0.01)。与基础针刺组相比,可视化针刀组病患在首次治疗后、治疗四周后的评分上升更为明显(P<0.01,P<0.01)。结论: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在改善病人肌力方面,疗效相较于基础针刺发挥迅速,即时疗效明显,但其近期疗效不显。在改善病人肌张力方面,其疗效与基础针刺无明显差异。在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方面,其即时疗效与近期疗效均优于基础针刺,然而对患者手部功能的改善与基础针刺无明显差异。在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其近期疗效优于基础针刺组。在改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其即时疗效与近期疗效均较基础针刺明显。作为一种结合中医外治法与影像学技术的治疗方法,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在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穆扬[9](2021)在《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次研究以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为基础,选取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观察其对治疗中风上肢痉挛的有效性并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相比较,以期为临床上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提供一种更优化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中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在中风病常规治疗上,治疗组加以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对照组加以常规针刺。两组均每周2、4、6各治疗1次,留针40min/次,共治疗12周,在治疗后两个月进行随访。于治疗前、治疗12周末和随访期对患者MAS、FMA(上肢部分)和MBI评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中风类型、合并基础疾病、MAS、FMA和MBI评分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治疗12周末、随访期的MAS、FMA、MBI评分较治疗前比均有显着提升(P<0.01),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在治疗12周末、随访期两个时间点的MAS、FMA、MBI评分提升均好于常规针刺组(P<0.05)。说明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和常规针刺对患者三个量表方面均有改善,且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改善作用更佳。3.有效率:以患者的上肢MAS变化为标准,治疗12周后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组有效率91.42%>常规针刺组68.6%(P<0.05);随访期与治疗前相比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组有效率85.3%>常规针刺组60.7%(P<0.05)。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偏瘫上肢的MAS、FMA、MBI评分,但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在这三个方面的改善作用上优于常规针刺。2.对于中风上肢痉挛患者,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的有效率更优于常规针刺。3.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偏瘫上肢的改善均具有远期效果但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的远期效果可能有优于常规针刺的趋势。

MARINOLY VASQUEZ[10](2020)在《腹式呼吸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腹式呼吸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并与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比,旨在推广腹式呼吸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效用并尝试掌握其规律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探究腹式呼吸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中风偏瘫甚至其他疾病作用机理提供思路。方法:60例研究对象为HOSPITAL PE?ABLANCA(地址:Sargento Aldea nro.660,Villa Alemana,Valparaiso,Chile)2019年1月10日至2019年12月30日收治及临床招募的患者,按纳入受试者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式呼吸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所有病人的治疗均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1d,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各项评分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为94.13±4.78分,对照组为90.03±6.84分;组内评分比较,均较治疗前差异显着(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为72.47±11.23分,对照组为65.10±11.57分;组内评分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有差异显着(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为8.70±4.88分,对照组为10.83±6.41分;组内评分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有差异显着(P<0.01);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5.中医症状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中医症状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式呼吸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偏瘫,在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较醒脑开窍针法具有明显优势;在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上,腹式呼吸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明显优于醒脑开窍针法。

二、针刺治疗继发于中风偏瘫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治疗继发于中风偏瘫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两侧腹部核心肌群收缩对称性的研究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2.1 脑卒中偏瘫患者
        2.2 健康对照组
        2.3 脑卒中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3.1 纳入标准(偏瘫患者)
        3.2 纳入标准(对照组)
        3.3 排除标准(偏瘫患者)
        3.4 排除标准(对照组)
    4 超声检查方法与募集能力指标
        4.1 检测仪器与观察指标
        4.2 检测肌肉
        4.3 检测操作
        4.4 检测动作
        4.5 注意事项
    5 统计学分析
    6 技术路线图
    7 研究结果
        7.1 一般资料比较
        7.2 各组受试者肌骨超声结果
    8 讨论
        8.1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肌肉厚度的差异
        8.2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收缩比例的差异
第二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研究工具
        3.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3.2 肌骨超声检测
        3.3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
        3.4 Berg平衡量表
        3.5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4 研究过程
        4.1 资料收集
        4.2 统计方法
        4.3 技术路线图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
        5.2 姿势控制能力相关量表评分情况
        5.3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情况
        5.4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5.5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5.6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5.7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5.8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6 分析与讨论
        6.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分析
        6.2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6.3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现状
        6.4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的影响因素
        6.5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现状
        6.6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
        6.7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
第三部分 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与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分组与盲法
        2.3 针刺用品
        2.4 研究方法
        2.5 疗效评价
        2.6 质量控制
        2.7 数据分析
        2.8 技术路线图
    3 医学伦理问题
    4 研究结果
        4.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及脱落病例
        4.2 基线比较
        4.3 临床指标观察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5.1 课题设计分析
        5.1.1 中医对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障碍的认识
        5.1.2 康复医学对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认识
        5.1.3 带脉穴选穴理论支持
        5.1.4 针刺深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与安全性
        5.1.5 腹部肌群测量动作的选择与依据
        5.1.6 肌骨超声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5.1.7 量表的选择与依据
        5.2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5.2.1 基线情况分析
        5.2.2 静息状态下腹部肌群厚度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5.2.3 完成ADIM和 AC时腹肌收缩比例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5.2.4 脑卒中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5.2.5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结果分析与讨论
        5.2.6 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5.2.7 针刺带脉穴的安全深度分析
    6 课题创新点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的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综述一.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及效应机制研究概述
第一章 试验研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案
    3.研究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二章 实验一头穴丛刺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模型大鼠GABA受体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三章 实验二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对BDNF/Trk B-KCC2 信号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2.4 拔罐的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2.5 安全性评价
        2.6 退出研究者处理办法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评价标准
        3.2 肩手综合征症状改善疗效评价
    4 统计学处理
    5 研究结果
讨论
    1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2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机理
    3 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机理
    4 取穴的理论依据
    5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6 研究结果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中药治疗
        1.1 中药内服
        1.2 中药外用
    2.针刺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刺疗法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研究进展
        1 中风后偏瘫概述
        2 中风后偏瘫的中医治疗
        3 针刺疗法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研究进展
        4 针刺阳陵泉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脑卒中后运动相关脑区的损伤及重塑
        1 脑卒中概述
        2 脑卒中后损伤大脑的重塑
        3 脑卒中后运动相关脑区损伤及重塑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4 运动皮层连接组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方向上的应用进展
        1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概述
        2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分析方法
        3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方向上的应用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设计
        1.3 影像学资料采集方案
        1.4 临床信息采集
        1.5 质量控制
        1.6 不良事件及处理
        1.7 数据处理分析方案
        1.8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量表的结果
        2.2 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结果
        2.3 临床量表结果与影像学结果的相关性
    3 分析与讨论
        3.1 结构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分析
        3.2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分析
        3.3 相关性的结果分析
        3.4 优势、创新与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基于静息态fMRI探讨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患者经穴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阳陵泉穴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理论基础
        2 古籍中阳陵泉治疗中风偏瘫的应用
        3 阳陵泉治疗中风偏瘫的现代应用
        4 针刺阳陵泉治疗中风偏瘫的机制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风相关脑网络的静息态FMRI研究进展
        1 静息态脑网络
        2 功能连接
        3 中风相关脑网络研究进展
        4 针刺治疗中风相关脑网络研究进展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资料
        1 一般资料
        2 研究对象
    方法
        1 研究思路
        2 样本量说明
        3 研究方案
    结果
        1 基本信息
        2 功能磁共振结果
    讨论
        1 阳陵泉治疗中风偏瘫的理论依据
        2 经穴效应的认识
        3 阳陵泉治疗中风偏瘫的脑网络机制
        4 研究结果的初步解读
        5 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患者静息态脑网络的经穴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附录2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结果
个人简介

(6)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研究进展
    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5 偏倚性分析
        2.6 安全性评价
        2.7 依从性评价
    3 讨论与结论
    4 不足与展望
第二章 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1 病例采集
    2 病例选择
    3 研究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学分析
    7 研究结果
        7.1 一般情况
        7.2 干预前后量表评分比较
        7.3 临床疗效
    8 讨论与结论
        8.1 立题依据
        8.2 干预策略
        8.3 评价手段选择
        8.4 结论
        8.5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图论理论探究针刺对中风病患者脑白质网络的拓扑属性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1 中风病的溯流追源
        2 中医特色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国内进展
        3 总结
        4 参考文献
    综述二
        1 缺血性中风病脑网络的研究进展
        2 总结
        3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 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一般资料
        2.1.2 试验组患者纳入标准
        2.1.3 试验组患者排除标准
        2.1.4 对照组健康人纳入标准
        2.1.5 对照组健康人排除标准
        2.1.6 剔除标准
        2.2 研究内容
        2.3 样本量说明
        2.4 盲法说明
        2.5 针刺疗程干预方案
        2.5.1 针刺穴位
        2.5.2 腧穴定位与操作
        2.5.3 针刺操作与疗程
        2.5.4 毫针规格
        2.6 功能核磁扫描方案
        2.6.1 核磁设备
        2.6.2 仪器扫描参数
        2.6.3 核磁扫描过程
        2.7 数据处理过程及观察指标
        2.7.1 核磁数据处理过程
        2.7.2 拟观察的网络拓扑属性值
        2.7.3 拟观察的临床结局指标
        2.7.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基本信息
        3.2 临床疗效
        3.2.1 针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3.2.2 真穴组与假穴组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3.3 针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脑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变化
        3.3.1 全局网络指标对比
        3.3.2 节点网络指标对比
        3.4 真穴与假穴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脑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变化
        3.4.1 全局网络指标对比
        3.4.2 节点网络指标对比
    4 讨论分析
        4.1 针刺对中风病偏瘫患者的临床作用
        4.2 针刺对中风病偏瘫患者的中枢作用
        4.3 真假穴在中风偏瘫患者脑网络中表达的异同及穴位特异性
        4.4 本试验的不足之处
研究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后偏瘫的研究
        1.1 脑梗死后偏瘫的病因病机
        1.2 脑梗死后偏瘫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后偏瘫的研究
        2.1 脑梗死后偏瘫的病因
        2.2 脑梗死后偏瘫的流行病学
        2.3 脑梗死后偏瘫的治疗
    3. 可视化技术在脑梗死后偏瘫的相关应用
        3.1 诊断
        3.2 治疗
    4. 针刀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进展与思考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采集时间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终止试验标准
        2.6 脱落标准与处理原则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伦理审查与试验注册
        3.3 分组方法及盲法
        3.4 治疗方案
        3.5 不良事件处理
    4. 疗效评价
        4.1 主要疗效指标
        4.2 次要疗效指标
        4.3 疗效评价时间
    5. 技术路线
    6. 统计学处理
    7. 病情资料评估
    8. 治疗结果
        8.1 两组患者临床肌力学分级比较
        8.2 两组患者MAS等级比较
        8.3 两组患者上田敏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8.4 两组患者NHISS评分比较
        8.5 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
        8.6 安全性评估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课题立意
    2. 选穴及定位依据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可视化针刀结合针刺对患者肌力的影响
        3.2 可视化针刀结合针刺对患者肌张力的影响
        3.3 可视化针刀结合针刺对患者肢体、手部功能的影响
        3.4 可视化针刀结合针刺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3.5 可视化针刀结合针刺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4. 关于针刀治疗疾病的机制探讨
    5. 关于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理论探讨
        5.1 刺激神经通路
        5.2 脑可塑理论
        5.3 重建力学平衡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7.1 不足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临床肌力学分级
    附录二: 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
    附录三: 上田敏肢体功能评分
    附录四: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附录五: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括
        1.1 中风病的历史沿革
        1.2 中医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文献记载
        1.3 中风后肢体痉挛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中医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机制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2 试验方案
        2.1 试验设计及盲法
        2.2 样本量估算
        2.3 治疗方案
        2.4 注意事项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价标准
        2.7 针刺意外处理
        2.8 随访
        2.9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基线数据分析
    3 治疗前后疗效量表分析
    4 随访期数据分析
    5 临床疗效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针刺督脉治疗肢体痉挛的机理探讨
        1.1 督脉的概括
        1.2 本次临床试验督脉穴位的选择
    2 夹脊穴
    3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4 试验结果分析
        4.1 两组患者上肢肌张力改善情况
        4.2 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
        4.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4.4 两组患者有效率的比较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的样本量
        6.2 受试者个体的差异性
        6.3 未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6.4 评价标准的选择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刺治疗中风痉挛瘫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10)腹式呼吸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中风病的研究概况
        1.1.1 概念
        1.1.2 西医对中风后痉挛的认识
        1.1.3 西医治疗
    1.2 中医对中风病的研究概况
        1.2.1 中风病的历史源流
        1.2.2 病因病机
        1.2.3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病因病机
        1.2.4 中医治疗进展
    1.3 腹式呼吸的概况
        1.3.1 腹式呼吸的概念
        1.3.2 腹式呼吸的临床应用
    1.4 醒脑开窍法的概况
        1.4.1 醒脑开窍法的概念
        1.4.2 醒脑开窍法的特点
        1.4.3 醒脑开窍法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选择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剔除及终止病例标准
        2.1.5 脱落标准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治疗方法
        2.2.3 观察指标
        2.2.4 统计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3.2 治疗前后FMA比较
        2.3.3 治疗前后MBI比较
        2.3.4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3.5 中医症状临床疗效的比较
    2.4 不良事件处理及脱落病例
        2.4.1 晕针
        2.4.2 滞针、弯针
        2.4.3 皮下血肿
        2.4.4 断针
        2.4.5 脱落病例
第三章 讨论
    3.1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中西医认识
    3.2 腹式呼吸的来源
        3.2.1 胎息
        3.2.2 龟息
        3.2.3 意守丹田
    3.3 腹式呼吸与核心肌群
        3.3.1 刚性稳定(骨性稳定)
        3.3.2 静态压力
        3.3.3 动态稳定
    3.4 气功、腹式呼吸与治病
    3.5 醒脑开窍法治疗及选穴依据
    3.6 结果分析
        3.6.1 肢体运动功能方面
        3.6.2 日常生活能力方面
        3.6.3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
        3.6.4 临床症状方面
    3.7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针刺治疗继发于中风偏瘫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D]. 刘传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D]. 张琼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D]. 马亚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D]. 耿花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静息态fMRI探讨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患者经穴效应的研究[D]. 陈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D]. 李红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基于图论理论探究针刺对中风病患者脑白质网络的拓扑属性变化[D]. 吴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可视化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D]. 董国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D]. 穆扬.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腹式呼吸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研究[D]. MARINOLY VASQUEZ.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