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组织内皮素表达、DNA含量与预后的关系

肺癌组织内皮素表达、DNA含量与预后的关系

一、肺癌组织中内皮素表达与DNA含量及预后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卫斐然[1](2020)在《EDNRB基因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2018年全球肺癌的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占恶性肿瘤的百分比分别为13%及18%,居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男性癌症中居首位,在女性癌症中居第二位。由于肺癌的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由肺癌导致人群的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等疾病负担指标呈上升趋势,直接影响了人群的期望寿命。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占肺癌40%以上,患者预后不佳。因此,研究肺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or type B,EDNRB)基因长度约24kb,位于13q22,包含了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其编码的蛋白,即非选择性EDNRB,属于G蛋白偶联的跨膜受体蛋白。在机体中,如心血管系统、胃肠道、肺、肾、肾上腺、子宫、前列腺、脑等血管内皮细胞之中广泛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EDNR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位点是一个经常出现基因缺失的区域。有研究推测某些肿瘤抑制基因存在于此区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迄今为止,EDNRB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报道鲜见。开展“EDNRB基因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的主要目的:分析2013—2017年南京市居民肺癌死亡流行趋势及其疾病负担,同时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对南京市肺癌死亡进行预测分析;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分析,建立EDNRB基因在肺腺癌中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其影响肺腺癌患者生存的假设;通过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EDNRB在肺腺癌组织表达,探讨EDNRB对肺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研究EDNRB对肺癌细胞生长、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EDNRB对肺腺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可能作为分子标志的诊疗价值,为探究肺腺癌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改善肺腺癌患者结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从“中国疾病检测系统死亡监测网络报告数据库”中,获取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南京市肺癌死亡人群基本信息;按总人群、性别、年龄分别计算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CDR);采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性别、年龄的人口数据进行标化;采用Joinpoint软件估算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分析肺癌死亡趋势;采用疾病分类模型GBD的简略估算方法计算YLL及YLL率;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南京市肺癌死亡进行预测。(2)在UCSC(http://xena.ucsc.edu/)网站上搜索TCGA数据,根据癌症分类,下载31种癌症的RNA-Seq数据,同时结合Genotype Tissue Expression(GTEx)数据库(https://gtexportal.org/home)中正常组织表达数据,对EDNRB在31种常见癌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肺腺癌病人的相关临床信息数据,包括生存时间、生存状态、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等。对于缺少预后信息、相关临床信息不全,或者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了筛选和删除,最终获取了996样本进行后续分析。(3)EDNRB基因表达及分组:使用ggpubr R包对31种癌症组织和正常组织中EDNRB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排序前的498例样本为EDNRB基因低表达组,排序后的498例样本EDNRB基因为高表达组。(4)生存分析: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对获取的差异表达m RNA进行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统计模型估计生存函数。将EDNRB的表达数据结合相关临床资料构建COX风险比例模型,研究EDNRB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5)富集分析:以EDNRB在肺腺癌中表达的中位值为标准,将患者划分为EDNRB高表达组和EDNRB低表达组,利用cluster Profiler R包进行EDNRB单基因的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6)通路分析:利用MSig DB数据库对筛选出的EDNRB的靶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GO)分析及KEGG数据库的信号通路分析,用Cytoscape_v.3.0插件Enrichment Map进行GO注释的显着性分析,获得基因集合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高频率注释、信号转导及疾病通路。(7)肺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临床资料为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手术切除收集的168例肺腺癌患者标本及临床信息。标本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专职人员处理。术后经两名病理学专家进行病理诊断。通过查阅病人的住院病案资料,汇总基本临床数据:如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临床分型分期等。排除数据不完整的病例,最终纳入72例。在本次研究中,肺腺癌的分期是基于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第八版。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检测肺腺癌患者癌组织EDNRB蛋白表达。以IHC阳性染色细胞占比高低将患者分为EDNRB细胞表达高表达(阳性染色细胞占比>50%)和EDNRB细胞表达低表达(阳性染色细胞占比≤50%),进行定量数据的比较,选择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阳性率)、与患者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及临床特征(肿瘤大小,分化和分期),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运用Kaplan-Meier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生存曲线分析。以P值<0.05为统计学差异。(8)选择肺癌细胞系H1299、A549、H1650、H23、H460、H520和H466和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进行EDNRB的蛋白表达水平上的检测;建立EDNRB过表达细胞模型,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1299和H1299/EDNRB克隆、BEAS-2B细胞的EDNRB蛋白表达;采用CCK-8检测EDNRB过表达对肺癌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EDNRB过表达对肺癌H1299细胞迁移的影响;检测H1299/EDNRB和H1299/Vector蛋白的表达的差异,探究EDNRB是否抑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和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影响肺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9)小鼠成瘤实验:H1299/Vector、H1299/EDNRB两种细胞株皮下接种Nude小鼠,构建荷瘤模型,评估成瘤情况。研究结果(1)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南京市因肺癌死亡的人数为14693,平均每日因肺癌死亡8.05人,其中男性10608人(72.20%),高于女性(4085,27.80%);以60岁以上为主(85.12%),肺癌死亡人群教育程度偏低,其职业大多为农民。肺癌CDR从43.17/10万升高至47.21/10万,APC为2.2%(P<0.001),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不同年龄段肺癌标化死亡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男性在70~74岁标化死亡率最高,女性在75~79岁人群标化死亡率最高。(2)5年间南京市居民肺癌YLL为302,078.27人年,YLL率为9.26‰;男性肺癌YLL为218,309.05人年,男性YLL率13.36‰,女性为83769.21人年,女性YLL率为5.14‰;男性YLL率由12.89‰上升至13.80‰(APC%=1.9,P<0.001),女性YLL率年度变化APC%无统计学差异(APC%=0.4,P=0.7)。(3)通过专家建模及人工调试,最终确定的模型参数为ARIMA(3,1,3),对模型进行白噪声检验,残差序列ACF和PACF均落在95%CI内;且残差序列Ljung-Box Q检验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统计量11.54,P=0.644);综合以上两点认为该模型的残差为白噪声序列,该模型正态化的最小BIC指标值为5.37,平稳R2为0.79,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TCGA数据库共筛选996份肺腺癌标本信息。EDNRB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为5.09±0.06,低于正常组织(7.74±0.13)(P<0.001);Kaplan-Meier结果显示,EDNRB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生存曲线呈显着正相关(P=0.034),即EDNRB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可能生存时间相对比较长;对EDNRB基因数据集中所纳入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等因素与EDNRB表达的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与患者的EDNRB表达有关;GSEA分析显示,Erk和PI3K-Akt通路的调节在TCGA数据中位于前两位,提示EDNRB的表达可能与Erk通路的调控密切相关。(5)在收集的72例临床肺腺癌组织标本中,有15例EDNRB高表达(20.8%)。EDNRB基因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相关(P<0.001),与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因素没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分析显示肺腺癌患者EDNRB表达与生存时间呈显着正相关(P<0.001)。(6)本研究检测7个肺癌细胞系H1299、A549、H1650、H23、H460、H520和H466的EDNRB的蛋白表达。EDNRB的表达量在H1299、H460细胞系中相对最低,在H1650、H520细胞中的表达最高。采用CCK-8检测结果显示,EDNRB过表达组H1299细胞增殖较对照组较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EDNRB过表达组H1299细胞迁移-率较对照组细胞迁移率低(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H1299细胞EDNRB过表达组穿膜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少(P<0.05)。(7)小鼠成瘤实验结果表明,接种H1299/EDNRB细胞的小鼠皮下肿瘤较H129/Vector小鼠肿瘤体积小。Western Blot实验所示,H1299/EDNRB组的组p-Erk、p-Akt、MMP-9、MMP-2、SMA-a、Slug、N-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低于H1299/Vector组;而H1299/EDNRB组ZO1、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高于H1299/Vector组。研究结论(1)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南京市肺癌以男性为主,多为老年人。南京市肺癌标化死亡率基本稳定;不同年龄段肺癌标化死亡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年龄人群肺癌死亡YLL率呈现增长趋势;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可以用来对肺癌每月死亡人数进行预测。(2)TCGA数据挖掘显示,EDNRB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EDNRB是肺腺癌的抑癌基因,抑制Erk、Akt减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是EDNRB在肺腺癌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基于TCGA数据分析可为相关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新的思路。(3)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IHC实验结果显示,EDNRB在临床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表达、且与肺腺癌生存相关性,与TCGA数据挖掘的结果一致。EDNRB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的预后优于低表达患者。(4)EDNRB的过表达的细胞实验,小鼠实验等结果显示,EDNRB是肺腺癌抑癌基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Erk和Akt信号通路影响肺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因此,EDNRB的表达水平作为肺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倩倩[2](2019)在《EBV相关胃癌中ET-1/ETAR轴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可持续性潜伏感染于宿主细胞内,其感染与多种人类肿瘤发生有关。90%以上的健康成人在35岁幼儿时期曾感染EBV,并且体内均可以检测到EBV抗体。EBV相关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是一种发病人数较高的EBV相关肿瘤,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是内皮素家族成员之一,目前研究表明ET-1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侵袭、抑制细胞凋亡以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ET-1及其受体ETAR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如在HIV、HPV感染相关疾病具有独特的ET-1/ETAR mRNA和蛋白表达图谱。FOXO1既是ET-1的转录激活因子,又是PI3K/AKT和RAS/RAF/MEK/ERK通路的下游效应分子;改变FOXO1的表达或使其磷酸化失活转运出核后降解,可以影响ET-1的表达,进而影响ET-1/ETAR激活后引起的级联反应。目的:明确ET-1/ETAR激活在EBVaG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EBVaGC中EBV对ET-1/ETAR表达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明确EBVaGC发生发展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材料和方法:(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BVaGC(GT38,GT39,SNU719)和EBV阴性胃癌细胞系(EBVnGC:BGC823,HGC27,SGC7901,MKN45,AGS)中ET-1轴及相关microRNA的表达。(2)CCK8、Transwell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ET-1/ETAR激活或抑制对细胞表型的影响。(3)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法检测ET-1基因启动子和第1外显子甲基化状态。(4)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系中ET-1及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中ET-1和ERK1/2蛋白表达。(5)免疫荧光检测胃癌细胞系中ERK1/2的亚细胞定位。(6)PI3K抑制剂LY294002和MEK抑制剂PD0325901处理细胞,检测ET-1蛋白表达的变化。(7)在SGC7901中过表达LMP1、LMP2A,检测ET-1蛋白水平的变化。(8)在EBV阳性胃癌细胞系GT39转染靶向沉默LMP1基因的siLMP1,在EBV阴性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转染靶向沉默FOXO1基因的siFOXO1,检测ET-1蛋白水平的变化。(9)采用ETAR特异性阻断剂BQ123处理EBV阳性胃癌细胞系GT39和GT38,提取作用不同作用剂量和不同作用时间的蛋白,检测LMP1表达的变化。结果:(1)EBV阳性胃癌细胞系中E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EBV阴性胃癌细胞系(P<0.05);ETAR mRNA则明显高于EBV阴性胃癌细胞系(P<0.05),两种细胞系中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ET-1在EBVnGC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且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2)ET-1/ETAR激活可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细胞凋亡。(3)两种细胞系中ET-1基因启动子和第一外显子均呈现低甲基化状态,且miRNAs(-1、-125a、-125b)的表达也无明显差异。(4)PI3K/AKT/FOXO1通路在EBVaGC呈激活状态,RAS/MEK/ERK通路则在EBVaGC中失活。(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RK1/2在EBV阳性胃癌细胞系主要分布在胞浆中,而在EBV阴性胃癌细胞系则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EBVnGC组织中ERK1/2激活更为明显(P<0.05),且与发病年龄显着相关(P<0.05)。(6)PI3K抑制剂LY294002可通过上调FOXO1促进ET-1表达,MEK抑制剂PD0325901可通过抑制FOXO1下调ET-1表达。(7)转染siFOXO1可导致ET-1蛋白水平下调。(8)干扰LMP1可以促进ET-1表达,而抑制ETAR蛋白生成。(9)过表达LMP1可使RAS/RAF/MEK/ERK通路失活,导致ET-1表达下调;过表达LMP2A可诱导RAS/RAF/MEK/ERK通路激活,使ET-1表达上调。(10)BQ123可以显着抑制LMP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1)ET-1在EBV阳性胃癌中表达水平较高,ET-1/ETAR轴的激活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以及拮抗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2)EBVaGC中PI3K/AKT途径的激活可抑制FOXO1表达,进而可以阻断ET-1基因的转录表达;EBVaGC中RAS/MEK/ERK通路的失活可通过抑制FOXO1表达降低ET-1的表达。(3)EBV通过PI3K/AKT通路和RAS/MEK/ERK通路调控FOXO1的表达,进而影响ET-1的表达。

冷怀明[3](2002)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许新华,胡国清,鲁明骞,顾纪荣,蔡德鑫,李道俊,薛峰,张小红[4](2002)在《肺癌组织中内皮素表达与DNA含量及预后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中内皮素(Endothelin,ET)表达特征与DNA含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66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石蜡标本中ET表达和DNA含量,并将所有病例随访至2年以上。分析了ET与病理、临床各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肺癌中ET阳性表达率高达73%,其含量显着高于支气管良性病变(P<0.01),不同组织学类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ET阳性表达组DNA含量显着高于阴性组(P<0.05),并且分期愈晚、分化愈差、转移范围愈广,ET水平愈高,生存率愈低。结论:肺癌ET与DNA含量有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提示ET参与诱导肺癌细胞的增殖,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一项有价值指标,通过拮抗ET生物学效应可能成为肺癌靶向治疗新途径。

陈庆峰[5](2002)在《内皮素(ET-1)在肺癌组织和周围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由日本学者Yanagisawa于1988年从血管内皮细胞提取出来的,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多肽,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有关内皮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本实验通过检测ET-1在肺癌组织及周围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研究ET-1阳性表达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病理分期、及周围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以探讨内皮素在肺癌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根据WHO肺癌组织学分型标准(1981年)对80例肺癌组织及相应周围淋巴组织进行病理学分型、分期,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相应淋巴结中ET-1表达情况。 结果:80例不同类型肺癌组织标本中,共计45例ET-1阳性表达,其中50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29例ET-1阳性表达。鳞癌和腺癌中ET-1表达较高,分别为68.7%(22/32)和62.5%(21/34).小细胞肺癌中ET-1表达较低为15.0%(2/14)。SCLC(15.0%)与NSCLC(65.2%)ET-1阳性表达率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x2=12.14)。TNM分期Ⅰ-Ⅲ期,ET-1阳性率为:Ⅱ期(65.7%),Ⅲ期(75.0%),分别与Ⅰ期(19.0%)比较存在显着差别。肿瘤直径大于3cm者的ET-1阳性表达率 论文 (65.6%)与小于 3cm者的 ET-l 阳性表达率(36.3%)之间差 别有显着性(Prt 0.05,X‘== 7.62人 肺癌组织中 ET、表达阳 性者,其周围淋巴结转移率(79.1%)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 (47.8%)(p<0.05 x’=6.74).在鳞癌与腺癌分化程度中,高 中分化与低分化 ET-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1.9“ 58.8儿 差别 无显着性(p>0.05,x’=1.24)。 结论:1.ET-1普遍存在于肺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 2.肺癌组织中ET-1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类型、肿 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有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 及患者年龄无关。 3.ET刁 可成为预示腺癌、鳞癌及恶性生长及转移的分 子标志物,有助于判断预后及选择新的辅助治疗措施。

余江涛[6](2021)在《NUPR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ovariancancer,OC)是死亡率较高的肿瘤之一。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的统计报告推测,在2020年美国卵巢癌的新发病例为21750例,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2%,死亡病例为13940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2.3%。卵巢癌经常发生在55~64岁的女性,确诊时中位年龄为63岁,在首诊或确诊时超过3/4的卵巢癌患者已属晚期(Ⅲ~Ⅳ期)。截至目前为止,卵巢癌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联合铂类和(或)紫杉醇类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尽管手术和化疗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属于晚期加之后期的化疗耐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卵巢癌患者的5年总的生存率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根据SEER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2010~2016 年,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ovary.html),目前在美国卵巢癌患者5年的生存率约为48.6%。因此,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对卵巢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Iovanna等在20年前发现急性胰腺炎可以诱导过表达的NUPR1。人类NUPR1基因可以产生两种蛋白,分别是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NUPRla,对于此种蛋白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道,另一种是NUPRlb,它是由82个氨基酸多肽组成的小分子核蛋白,其分子量为8872.7 Da,故又被称为P8。后来Ree等通过对裸鼠中乳腺癌细胞转移到脑组织的cDNA分析发现了com1(candidate of metastasis-1),它是一种帮助癌细胞转移的候选分子,Coker随后发现com1与P8的蛋白完全一样,并通过基因测序发现com1和P8是一个分子,后来统一称为NUPR1。NUPR1与许多刺激相关,许多因素能够导致NUPR1分子的过表达,如内皮素、血管紧张素、肿瘤坏死因子α、脱髓鞘剂、脂多糖(LPS)、CCL4和大麻素等。NUPR1也参与了多种应急相关的功能,研究发现NUPR1在许多良、恶性疾病中异常表达,如急性胰腺炎、心衰、糖尿病系膜细胞肥大、乳腺癌、脑瘤和脑转移瘤、甲状腺肿瘤和垂体瘤等。然而有一项关于胰腺癌的研究发现,NUPR1在大多数胰腺癌标本中过度表达,而另一项研究认为NUPR1是胰腺癌细胞的细胞内生长的抑制因素,对于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结论,一种合理的解释是,一项研究是在体内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是在体外进行的,不同的体内外肿瘤微环境导致了 NUPR1的不同生物学功能。NUPR1也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表现出抑癌的功能,如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表明,NUPR1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进展负相关。所以NUPR1的复杂的功能可能依赖于不同的肿瘤微环境,在不同的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可以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总之,NUPR1是一个具有多种生理和生物学功能的复杂分子,它在各种良、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不同。可能是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基因,干预NUPR1可以阻止癌症的进展和转移,目前NUPR1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NUPR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NUPR1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研究目的:检测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研究材料:卵巢癌组织芯片的资料:卵巢癌组织芯片总病例数为154例,其中转移灶13例,良性肿瘤或癌旁组织4例,其余137例为原发灶,剔除脱片、切片等原因引起的6例缺陷原发灶病例,后续共纳入分析的卵巢癌病例为131例,采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包括NUPR1蛋白的表达量、患者年龄,TNM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最大肿瘤大小,Ki67的表达等进行分析,第一种病理分型分组:非浆液性腺癌组和浆液性腺癌组;第二种病理分型分组:I型(低级别浆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黏液癌等)和I型(高级别浆液性癌/肉瘤/未分化癌等);2.研究方法:2.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卵巢癌组织中NUPR1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染色强度和染色阳性率进行综合判断,分为NUPR1低表达组和NUPR1高表达组;2.2.NUPR1蛋白的表达量和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应用卡方检验检测NUPR1蛋白的表达量和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t-test比较其在卵巢癌原发灶组织、癌转移灶组织、良性肿瘤或者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2.3.NUPR1蛋白的表达量和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统计方法分析,根据卵巢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来分析NUPR1蛋白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相关性。根据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卵巢癌患者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相关的预后因素。研究结果:1.NUPR1蛋白在卵巢良性肿瘤或者癌旁组织、卵巢癌原发灶组织、卵巢癌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应用t-test检测NUPR1蛋白在卵巢良性肿瘤或者癌旁组织、卵巢癌原发灶组织、卵巢癌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NUPR1蛋白在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高于良性肿瘤或者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明NUPR1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卡方检验检测NUPR1蛋白在卵巢癌患者组织中的的表达量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UPR1蛋白的表达量与患者年龄(P=0.167)、病理分级(P=0.163)无明显相关性,与TNM分期(P=0.031)、病理类型1(浆液性和非浆液性)(P<0.001)、病理类型2(Ⅰ型和Ⅱ型)(P=0.016)、Ki67的表达(P=0.001)及最大肿瘤大小(P=0.008)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NUPR1蛋白在TNM分期Ⅲ/Ⅳ期、浆液性腺癌、Ⅱ型卵巢癌、Ki67阳性表达、最大肿瘤大小>12cm的患者中的阳性表达占比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非浆液性腺癌、Ⅰ型卵巢癌、Ki67阴性表达,最大肿瘤大小<12cm的患者;3.NUPR1蛋白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统计方法分析发现NUPR1蛋白在卵巢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NUPR1蛋白表达量越高,其总的生存率越低,无复发生存期越短,NUPR1蛋白表达量越低,其总的生存率越高,无复发生存期越长,表明高表达的NUPR1与卵巢癌的不良预后有关;4.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的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相关预后因素分析: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量、TNM分期和最大肿瘤大小是总的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和=0.026),NUPR1蛋白的表达量越高、TNM分期越晚(Ⅲ/Ⅳ期)、最大肿瘤大小越大(>12cm)的卵巢癌患者较NUPR1蛋白的表达量低、Ⅰ/Ⅱ期和最大肿瘤大小<12cm的卵巢癌患者的总的生存率低。卵巢癌TNM分期和最大肿瘤大小是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28),TNM分期越晚(Ⅲ/Ⅳ期)、最大肿瘤大小越大(>12cm)的卵巢癌患者较Ⅰ/Ⅱ期和最大肿瘤大小<12cm的卵巢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短。研究结论:NUPR1蛋白在卵巢癌原发灶组织和转移灶组织中呈高表达,与卵巢癌临床不良预后相关,NUPR1的检测有望成为卵巢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新指标。第二部分:NUPR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分子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研究目的:1.检测NUPR1在卵巢表面上皮(ovarian surface epithelium,OSE)细胞及卵巢癌细胞系(A2870和SKOV3细胞)中的表达;2.构建NUPR1低表达及过表达的卵巢癌细胞系,并探讨其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3.利用体内成瘤实验来验证NUPR1对卵巢癌细胞成瘤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研究材料卵巢表面上皮细胞、A2780细胞、SKOV3细胞、293T细胞均购自中国上海中科院细胞库。siRNA委托上海吉玛生物有限公司完成,质粒的构建和慢病毒包装委托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转染部分由自己完成。2.研究方法:2.1.NUPR1在OSE细胞和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OSE细胞、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中NUPR1的表达,确定NUPR1在卵巢癌细胞和OSE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2.2.筛选出干扰效果最好的siRNA系列:用针对NUPR1的3条小干扰系列siRNA-NUPR1(siRNA-337,siRNA-414,siRNA-850)和 1 条 siRNA-NC 系列作用于A2780和SKOV3细胞,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来验证siRNA对NUPR1的干扰效率,用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来检测小干扰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来分析小干扰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来检测细胞的周期和凋亡,并综合以上因素选择其中1条siRNA来构建稳定低表达NUPR1的短发卡RNA(shRNA-NUPR1);2.3.构建shRNA-NUPR1并验证NUPR1低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系的影响:shRNA-NUPR1作用于A2780细胞,构建NUPR1低表达的稳转的A2780细胞系,用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来检测其相关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验证转染效率,用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2.4.构建NUPR1高表达的卵巢癌细胞系,并验证NUPR1高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系的影响:构建NUPR1高表达的质粒,并转染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检测相关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验证转染效率,细胞的增殖用EdU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实验检测,Transwell实验被用来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2.5.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用稳转NUPR1低表达的A2780细胞系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进一步验证NUPR1低表达的卵巢癌细胞对裸鼠体内成瘤的影响。研究结果:1.NUPR1在卵巢癌细胞系和OSE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表明,NUPR1在卵巢癌细胞系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中的表达高于OSE细胞(P值分别为0.0139和0.011),且在A2780细胞中的表达高于SKOV3细胞(P=0.0481)。RT-PCR实验表明NUPR1 mRNA在卵巢癌细胞系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中的表达高于OSE细胞(P值分别为0.0397和0.0372),且在A2780细胞中的表达高于SKOV3细胞,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26);2.使用siRNA干扰NUPR1对卵巢癌细胞系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用针对NUPR1 的 3 条小干扰系列 siRNA-NUPR1(siRNA-337,siRNA-414,siRNA-850)和1条siRNA-NC系列作用于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的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NUPR1干扰组的NUPR1表达量均显着下降。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均提示干扰NUPR1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在A2780细胞中,和siRNA-NC组相比较,siRNA-NUPR1均可以减少细胞克隆数,但是仅siRNA-414组和siRNA-NC组的细胞克隆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6)。与对照组相比,NUPR1敲低组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在A2780细胞中,和对照组相比,siRNA-414和siRNA-850能够抑制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而siRNA-337和siRNA-414能够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在SKOV3细胞中,和siRNA-NC组相比较,siRNA-NUPR1均能显着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值均<0.05)。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表明,siRNA-NUPR1能够促进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的凋亡,但是仅siRNA-414和siRNA-850两个系列作用于A2780细胞后引起的细胞凋亡和siRNA-NC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A2780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siRNA-NUPR1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增加,仅siRNA-414系列引起的细胞周期比例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综合判断,我们选择siRNA-414系列来构建稳定低表达NUPR1的shRNA-NUPR1,并将其应用于后续的实验中;3.使用shRNA沉默NUPR1对A2780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sh-NUPRl包埋的病毒转染A2780细胞后,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的结果显示,NUPR1沉默后NUPR1的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caspase9和Bax表达水平升高,抗凋亡分子Bc12、Bcl-xl表达下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4、CDK6表达下降。MTT实验表明NUPR1低表达组的A2780细胞在72h和96小时显示出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P值分别为0.0009和0.0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提示NUPR1低表达组的细胞克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01)。EdU实验也提示NUPR1沉默组的A2780细胞的细胞增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3)。在Transwell实验中,NUPR1的沉默能够抑制A278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值分别为0.0297和0.0156);4.卵巢癌细胞中NUPR1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在卵巢癌细胞中,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的结果显示,NUPR1过表达后的NUPR1的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caspase9和Bax表达水平下降,抗凋亡分子Bc12、Bcl-xl表达升高,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4、CDK6表达升高。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显示过表达NUPR1能够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提示过表达NUPR1可以促进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5.沉默NUPR1对裸鼠体内成瘤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结果表明,沉默NUPR1后,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明显下降,与NC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值分别为0.0426和0.0443)。研究结论:NUPR1在卵巢癌细胞中呈高表达,高表达的NUPR1能显着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生长,低表达的NUPR1能显着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NUPR1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第三部分:NUPR1在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中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目的:分别检测NUPR1过表达的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经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NUPR1蛋白,AKT蛋白和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比较各组细胞在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方面的变化。材料与方法1.研究材料1.1.细胞系:人卵巢癌细胞系同第二部分。培养基用RPMI-1640,加入10%的胎牛血清(FBS),1%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双抗,37℃下,在5%CO2的孵箱中无菌培养。1.2.实验分组:将本组实验的细胞分为四组,一组为pCMV-NC+DMSO组,即NC组加入DMSO,一组为pCMV-NC+LY294002组,即NC组加入10μM的AKT 抑制剂 LY294002,一组为 pCMV-NUPR1+DMSO 组,即 NUPR1 高表达组加入DMSO,另外一组为pCMV-NUPR1+LY294002组,即高表达NUPR1后加入 10μM 的 AKT 抑制剂 LY294002。2.研究方法:2.1.卵巢癌细胞NUPR1过表达后的相关通路蛋白的变化: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UPR1过表达的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经LY294002(10μM)处理后,四组细胞中(pCMV-NC+DMSO 组,pCMV-NC+LY294002 组,pCMV-NUPR1+DMSO 组和 pCMV-NUPR1+LY294002 组)的 NUPR1 蛋白、AKT蛋白和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2.2.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的变化:用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Y294002作用后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情况;2.3.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变化。研究结果:1.卵巢癌细胞NUPR1过表达后相关通路蛋白的变化: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UPR1过表达的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经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NUPR1蛋白,AKT蛋白和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A2780细胞和 SKOV3 细胞中,NUPR1 蛋白在pCMV-NUPR1+DMSO 组和pCMV-NUPR1+LY294002 组明显高于 pCMV-NC+DMSO 组(P 值均<0.05),NUPR1 蛋白在 pCMV-NUPR1+DMSO组和 pCMV-NUPR1+LY294002 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LY294002能明显抑制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C+LY294002组的p-AKT蛋白的表达。各组间的AKT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2.抑制AKT通路可以逆转NUPR1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用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Y294002作用后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情况,提示在NUPR1高表达的A2780细胞中用LY294002(10μM)处理后72h,pCMV-NUPR1+DMSO 组比 pCMV-NUPR1+LY294002 组和 pCMV-NC+DMSO组有高的细胞增殖(P值分别为0.0179和0.0443),pCMV-NC+DMSO组比pCMV-NC+LY294002 组有高的细胞增殖率(P<0.05)。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有相似的细胞增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LY294002处理后96h,pCMV-NUPR1+DMSO组比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有高的细胞增殖(P值分别为 0.0008 和<0.0001)。和 pCMV-NC+DMSO 组相比较,pCMV-NC+LY294002组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在NUPR1高表达的SKOV3细胞中,用LY294002处理后72h,pCMV-NUPR1+DMSO 组的细胞增殖明显比 pCMV-NUPR1+LY294002 组和pCMV-NC+DMSO组的细胞增殖要快,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和pCMV-NC+DMSO组相比较,pCMV-NC+LY294002组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率(P=0.0013),而 pCMV-NUPR1+LY294002 组和 pCMV-NC+DMSO 组有相似的细胞增殖率(P>0.05),在LY294002作用于SKOV3细胞的96h时也观察到相似的结果。在LY294002作用于SKOV3细胞后72h和96h,我们对pCMV-NC+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的细胞的增殖率的比值及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UPR1+DMSO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值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比值在72h和96h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3和0.0006),说明LY294002在NUPR1高表达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明显高于NC组,表明抑制AKT通路可以逆转NUPR1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形成实验提示,在A2780细胞中,与pCMV-NC+DMSO组相比较,pCMV-NUPR1+DMSO组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有显着性差异(P<0.001),pCMV-NC+LY294002组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MV-NUPR1+LY294002组有高的细胞克隆数(P<0.05)。和pCMV-NUPR1+LY294002组相比较,pCMV-NUPR1+DMSO组有更高的细胞克隆数(P<0.05)。对 pCMV-NC+LY294002 组和 pCMV-NC+DMSO 组的细胞的克隆数的比值及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UPR+DMSO组的细胞克隆数的比值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UPR1过表达的SKOV3细胞中,与pCMV-NC+DMSO组相比较,pCMV-NUPR1+DMSO组有更高的细胞克隆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3)。pCMV-NUPR1+DMSO 组较 pCMV-NUPR1+LY294002 组有高的细胞克隆数(P=0.0008)。pCMV-NC+LY294002 组比 pCMV-NC+DMSO 组有更低的细胞克隆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6)。而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的细胞克隆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 pCMV-NC+LY294002 组和 pCMV-NC+DMSO 组的细胞的克隆数的比值及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UPR+DMSO组的细胞克隆数的比值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347),说明LY294002在NUPR1高表达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明显高于NC组,这点也验证了抑制AKT通路可以逆转NUPR1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3.抑制AKT通路可以逆转NUPR1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变化。pCMV-NUPR1+DMSO组的A2780细胞比pCMV-NC+DMSO组有更强的细胞迁移能力(P=0.0001),和 pCMV-NUPR1+LY294002 组相比较,pCMV-NUPR1+DMSO组和pCMV-NC+DMSO组有更高的细胞迁移能力(P分别为<0.0001 和=0.0047),pCMV-NC+DMSO 组比 pCMV-NC+LY294002 组有更高的细胞迁移能力(P=0.0014),对pCMV-NC+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的细胞的迁移能力的比值及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UPR+DMSO组的迁移能力的比值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284)。在侵袭实验中,与pCMV-NC+DMSO组比较,pCMV-NUPR1+DMSO 组的侵袭能力增加(P=0.0158),而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有相似的细胞侵袭能力(P>0.05)。pCMV-NC+DMSO组比pCMV-NC+LY294002组有更高的细胞侵袭能力(P=0.0237)。pCMV-NUPR1+DMSO 组比 pCMV-NUPR1+LY294002 组有更强的细胞侵袭能力(P=0.0103),对 pCMV-NC+LY294002 组和 pCMV-NC+DMSO组的细胞的侵袭能力的比值及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UPR+DMSO组的侵袭能力的的比值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359)。表明NUPR1过表达的A2780细胞显示出较强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而这种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能够被LY294002逆转。研究结论:NUPR1能够通过AKT通路来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从而发挥致癌作用。

李中浩[7](2021)在《痰热清注射液对脑梗死后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中风病与西方医学体系中的脑血管病相似,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是临床中常见的神经科急危重症。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及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机械取栓能够有效开通闭塞血管,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但部分患者由于存在禁忌症、就医不及时等原因未能接受到这些治疗。因此,需要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中风病已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中风病诊断和辨证论治标准。随着对中风病认识的不断加深,王永炎院士强调在中风病中应注意毒邪的致病作用,建议在治疗时加入解毒类方药。痰热清注射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水牛角和熊胆粉组成,长于清热解毒,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人员发现,伴有肺部感染的中风病患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后,不仅咳嗽、发热等症状得到改善,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较快。痰热清注射液的组方思路与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相似,因此,从毒邪致病的角度推测痰热清注射液解毒开窍的功效,可能对中风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一些早期的临床研究也发现,痰热清注射液能够促进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目的:探索痰热清注射对中风病的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1.在临床研究中,我们采用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对已发表的关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检索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中截止到2021年1月1日收录的关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同时对文献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2.在实验研究中,我们首先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痰热清注射液中有效成分治疗中风病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探索。根据已发表的文献收集痰热清注射液中的已检测到的化合物成分,计算这些化合物的QED值,选择其中大于0.18的做为潜在有效成分。检索PubChem中这些有效成分的药物靶标。将这些靶标与数据库中检索到的已知治疗中风病的药物靶标做交集,得到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药物靶标。分析这些药物靶标之间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生物学注释。然后,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脑梗死动物模型,通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评价不同剂量痰热清注射液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评价梗死模型的病理学特征。最后,使用WB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从网络药理学得出的apel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的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中共纳入了 11篇文献,涉及955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对降低中风病或伴肺部感染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MD=-5.45,95%CI:-10.82~-0.09。MD=-2.37,95%CI:-3.49~-1.26,P<0.05)。对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MD=14.90,95%CI:8.84~20.96,P<0.05)、肢体运动功能(MD=7.39,95%CI:2.74~12.04,P<0.05)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虽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MD=12.95,95%CI:-1.02~26.92,P<0.05)。纳入研究的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且存在较大的异质性。2.在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痰热清注射液的81个有效成分共检索到663个药物靶标,在有效成分-药物靶标网络图中,度值最大的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度值最大的药物靶标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其中有116个为治疗中风病的药物靶标。这116个药物靶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中重要的靶点有白蛋白、细胞肿瘤抗原p53、白细胞介素-8等。生物学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这些靶点涉及胆汁分泌、药物代谢、化学致癌、肝病和apelin信号通路等227个通路;脂肪酸合成与代谢、外来化学物质代谢和细胞对药物反应等3258个生物过程;核受体活性、血红素结合反应、丝氨酸型肽酶活性等442个分子功能;排名靠前的有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复合物、膜筏、突触后膜等222个细胞组分。在脑梗死大鼠模型中,可见梗死部位水肿,空泡形成,细胞死亡。而腹腔注射液低剂量痰热清注射液(2.5ml/kg,每6小时1次)能够明显减少大鼠脑梗死24小时后的梗死体积,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WB结果显示,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后APJ/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着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 比例显着上升,caspase8蛋白含量显着减少;自噬相关蛋白LC3 Ⅱ/LC3Ⅰ比例显着下降;NeuN蛋白含量显着增加,GFAP蛋白含量显着减少。蛋白改变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中风病特别是脑梗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可能与激活apel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等有关。但这些研究较为粗浅,需要更高质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来明确痰热清注射液对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和药理机制。

赵翠婷[8](2021)在《HOXD9/MALAT1/miR-181b-5p/MEF2A信号轴调控冠状动脉慢血流血管内皮功能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是指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证实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但冠状动脉内血流速度减慢的现象。前期研究证实,CSF患者心脏功能已出现损害,更为严重者可导致致死性心律失常等恶性心血管事件。因而CSF患者应给予早期干预。由于目前关于CSF机制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机制不清,目前临床没有规范的治疗方法。目前CSF诊断依赖于CAG,因其有创性和高额的费用使CSF的诊断和随访进展困难。目前认为血管内皮功能减低可能是CSF主要发病原因。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是血管收缩因子,当内皮功能损伤时,ET-1水平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ation,FMD)反应血管舒张功能,是临床中常用的无创血管内皮功能检测方法。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肺腺癌转录物1(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首次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被报道。在心血管疾病内皮功能障碍中,MALAT1也发挥重要作用。其可参与诸如内皮细胞增殖,凋亡,死亡等细胞功能的调控。微小RNA(microRNA,miRNA)可与靶基因3’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靶向结合,从而抑制靶基因的功能进而调控细胞功能。miRNAs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已有报道miR-181b-5p参与调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如冠状动脉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动脉瘤以及心肌肥厚等。HOXD9是同源框基因(Homeobox Genes,HOX Genes)家族的一员,作为转录因子参与疾病信号分子的转录调控的调节。在心血管领域,有关HOXD9的报道比较少见,有研究认为,其在调控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中起到一定作用。转录因子肌细胞增强因子2A(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A,MEF2A)是MEF2家族的成员,可以作为一种维护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性的活性因子发挥作用,参与内皮炎症反应,影响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参与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等功能。本研究为明确CSF发生机制,寻找分子生物学靶点,为CSF诊断和治疗提供生物标志物。方法:第一部分:收集CAG术诊断为CSF的患者41例,作为病例组,年龄和性别匹配37例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应用TFC(TIMI frame count,TIMI血流帧数)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研究对象左心室功能;应用FMD评价内皮功能。应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浆ET-1,MALAT1和miR-181b-5p表达情况。第二部分:构建氧糖剥夺条件下CSF诱导的HUVECs,RT-PCR检测目的MALAT1,miR-181b-5p,MEF2A及ET-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T-1及MEF2A表达水平;构建MALAT1表达沉默腺病毒,过表达Synergistic Activation Mediator(SAM)双载体慢病毒,miR-181b-5p过表达与表达沉默腺病毒,MEF2A过表达与表达沉默腺病毒,分别感染CSF-HUVECs,获得MALAT1表达沉默和过表达的CSF-HUVECs,miR-181b过表达及表达沉默的CSF-HUVECs,MALAT1与miR-181b双过表达的CSF-HUVECs,MEF2A过表达与表达沉默的CSFHUVECs,MEF2A与miR-181b双过表达的CSF-HUVEC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带荧光情况确认转染效率。CCK8和Ed 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181b-5p和MEF2A,miR-181b-5p和MALAT1存在靶向结合作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MEF2A与ET-1启动子区存在结合作用。第三部分:构建CSF诱导的HUVECs,RT-PCR检测目的HOXD9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OXD9表达水平;构建HOXD9沉默的CSF-HUVECs,HOXD9表达沉默及MALAT1过表达的CSF-HUVECs。CCK8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T-1的表达情况;ChIP实验验证HOXD9与MALAT1启动子区存在结合作用。结果:1.MALAT1和ET-1在CSF患者外周血血浆中表达升高,miR-181b-5p降低;CSF患者FMD减低,GLS减低,MV-E减低;MALAT1,miR-181b-5p和ET-1在CSF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与CSF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相关,可以用作CSF的预测指标。2.与正常培养HUVECs相比,CSF-HUVECs增殖减低,凋亡增加,ET-1表达增加。3.MALAT1在CSF-HUVECs中高表达,沉默MALAT1可以使CSF-HUVECs的增殖增加,凋亡减少,ET-1减少。4.miR-181b-5p在CSF-HUVECs中低表达;过表达miR-181b-5p可以使CSF-HUVECs的增殖增加,凋亡减少,ET-1表达减低。5.MALAT1可与miR-181b-5p结合,过表达MALAT1可以逆转miR-181b-5p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使增殖减少,凋亡增加,ET-1表达增加。6.MEF2A在CSF-HUVECs中高表达,沉默MEF2A使CSF-HUVECs的增殖增加,凋亡减少,ET-1表达减少;过表达MEF2A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和ET-1的表达。7.MEF2A与ET-1启动子区结合,调控其转录。10.MEF2A与miR-181b-5p靶向结合。8.沉默miR-181b-5p显着增加MEF2A表达;上调miR-181b-5p抑制MEF2A表达。沉默MALAT1显着抑制MEF2A表达;进一步上调miR-181b-5p,可以恢复MEF2A的表达。在过表达miR-181b-5p基础上过表达MEF2A,可以逆转过表达miR-181b-5p诱导的增殖的增加,凋亡的减少和ET-1表达的减少。9.HOXD9在CSF-HUVEC中表达上调。沉默HOXD9可以使增殖增加,凋亡减少,ET-1表达减少;进一步过表达MALAT1可以逆转沉默HOXD9后的作用。10.HOXD9对MALAT1进行转录调控参与调节CSFHUVECs内皮功能。结论:1.本研究证实CSF患者内皮功能减低;MALAT1和ET-1在CSF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miR-181b-5p在CSF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减少,且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有相关性;MALAT1,miR-181b-5p和ET-1可以作为生物学标志物对CSF起预测作用。2.MALAT1可通过海绵吸附作用结合miR-181b-5p,从而减弱miR-181b-5p对靶基因MEF2A的负向调控作用,上调MEF2A的表达,进一步促进下游ET-1的转录,影响CSF血管内皮功能。3.HOXD9转录调控MALAT1影响CSF血管内皮功能。

王勇生[9](2021)在《高压氧对化学性缺氧肺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肺癌(lung cancer)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鳞癌、腺癌等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恶性肿瘤总病例数近85%。近年来随着抗血管生成、靶向和免疫等治疗在肺癌上的治疗方面逐渐取得的进展,肺癌的预后有了显着的改善。但对于晚期肺癌,尤其无驱动基因突变患者,放、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仍需要不断寻求更有效的、新的治疗手段,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有效辅助治疗,使肺癌的预后得到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总生存期,是近年来研究肿瘤的热点。有研究发现,肿瘤缺氧微环境,是促使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恶性程度增高转化的始发因素,并可导致肿瘤细胞对化、放疗产生耐受,疗效下降。通过改善肿瘤组织中氧含量来改变肿瘤的缺氧状况,去除或逆转肿瘤组织适应损害的防御功能,以及诱导产生氧化应激,引起肿瘤组织破坏,来达到治疗肿瘤,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而改善肿瘤细胞氧合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给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疗法(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是指高压下间断使用100%的氧气,促进溶解血浆中氧的含量升高,从而增加O2向组织的输送,用于治疗缺氧性疾病,如吸入一氧化碳中毒、放射损伤、非愈合性创伤、缺血性疾病、静脉或动脉溃疡、烧伤、压疮等。近年来,关于HBOT和癌症的研究焦点都集中在增强肿瘤组织氧含量是否促进癌症细胞生长,从而加速肿瘤进展的问题上。有学者研究发现,高压氧提高氧合改变肿瘤细胞所处的缺氧状态或抑制HIF-1α水平和活性从而降低肿瘤细胞对低氧的适应性应答和对药物治疗的抵抗,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可能是一种强有效的抗肿瘤策略。本课题采取氯化钴(CoCl2)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产生缺氧,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检测在缺氧微环境下肿瘤细胞生长、代谢、转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以及高压氧治疗对其影响,明确高压氧在肿瘤辅助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并探讨其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将为高压氧治疗可否通过改善肿瘤缺氧微环境发挥抗肿瘤作用、可否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辅助治疗方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临床肿瘤患者治疗开拓新的治疗模式。目的:探讨高压氧干预对CoCl2诱导的缺氧状态下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和CCK-8方法分别检测CoCl2对肺腺癌细胞A549活力和增殖的影响,并检测HIF-1α表达情况,筛选能有效诱导低氧并且不对细胞产生毒性的合适的CoCl2浓度。采用筛选的合适浓度的CoCl2诱导肺腺癌细胞A549发生化学性低氧,并给予高压氧处理。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Hoechst染色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分化水平、细胞迁移能力、细胞侵袭能力、细胞附着和分离能力以及凋亡水平等。Western-blot检测MLCK、MMP-9、Bcl-2/Bax、EMT标记物E-cad和N-cad、GRP78和CHOP、p53蛋白等与迁移、侵袭和凋亡相关的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初步探讨高压氧作用的分子机制;同时检测磷酸化ERK、JNK和p38的水平,明确高压氧是否通过影响MAPK信号通路活性而发挥上述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μM和200μM CoCl2均可明显上调HIF-1α的表达而诱导细胞低氧状态,而100μM浓度对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无明显抑制,对细胞不产生毒性,所以选择100μM的CoCl2浓度用于诱导细胞低氧。CoCl2处理的细胞LDH活性明显上升,提示细胞分化水平下降,HBO联合CoCl2治疗的细胞中LDH活性明显低于单独CoCl2处理组。CoCl2处理使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强、细胞脱离和附着率增加、凋亡细胞减少,高压氧联合作用抑制化学低氧所致的迁移、侵袭能力增强、细胞脱离和附着率增加以及凋亡抑制。CoCl2处理的A549细胞中,E-cad显着下降,N-cad蛋白水平升高,E-cad/N-cad比例明显下降,MLCK和MMP-9表达增加,高压氧治疗逆转CoCl2引起的E-cad/N-cad比例下降以及升高的MLCK和MMP-9水平;CoCl2可降低A549细胞中Bax和p53水平而提高Bcl-2、GRP78和CHOP表达水平,Bcl-2/Bax比值显着升高,高压氧治疗显着降低CoCl2处理所致的Bcl-2/Bax比值升高以及GRP78和CHOP表达水平,上调CoCl2处理的细胞中p53表达水平;同时,CoCl2处理的细胞中p ERK和pp38水平明显升高,pJNK水平明显降低,高压氧处理可逆转CoCl2处理引起的p ERK和pp38水平升高和pJNK水平降低。结论:CoCl2诱导的化学缺氧环境下的肺腺癌A549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脱离和附着能力增强、凋亡细胞比例下降,恶性程度增高。高压氧治疗(HBOT)部分抑制或完全逆转化学缺氧所致的上述恶性表型。机制探讨发现,高压氧可能通过调节MAPK信号通路活性而调节MMP-9、MCLK、上皮间充质转化蛋白E-cad和N-cad、Bcl-2、Bax、GRP78、CHOP、p53等迁移、侵袭、粘附、凋亡等相关蛋白的表达发挥作用,采用高压氧干预治疗可以抑制或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所致的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增加,可作为一种潜在辅助肿瘤辅助治疗手段。

杜国强[10](2020)在《MiR-140-5P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先天性巨结肠病(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被称之为肠道无神经节细胞症,它是由于胚胎期肠神经嵴细胞发育障碍造成的肠畸形,同时也是一种多基因缺陷遗传病,在小儿先天性肠管动力障碍疾病中属于最常见的类型。先天性巨结肠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据统计,其发病率大约占到新生儿活胎的1/4000-5000,在比例上,男:女约为4:1。现有研究将HSCR的发病归因于患儿胚胎发育进程的异常。在胚胎神经发育的初期,某些物质干预肠神经嵴细胞(the enteric neural crest cells,ENCCs)在分化、迁移、定植的过程,从而使肠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进而病变肠道的粘膜下和肌内层神经节细胞呈现不同长度或程度的缺失,相关受累及的肠段出现异常收缩导致狭窄,受累肠管近端结肠出现梗阻性扩张,并逐渐肥厚,最终形成此病。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表现为难治性排便困难和腹胀等下消化道梗阻症状,是一种严重影响小儿健康的先天性肠道系统疾病。由于导致先天性巨结肠的原因以及其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所以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最佳方法。该病常发生于婴幼儿时期,手术创伤较大,风险较高,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这不仅给术后管理带来困难,而且使得患儿未来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所以目前除了手术治疗之外,能否发现其他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方法,是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目前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发现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其中诸因素中最为重要是遗传因素。近年来,HSCR的基因研究受到众多研究者青睐,并初具成效。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HSCR患儿存在多种基因和信号通路的表达异常。目前为止,研究者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及遗传学分析,发现了许多和HSCR发病相关的基因,例如:内皮素B受体(endothelin B receptor,EDNRB)、原癌基因RET、内皮素3(endothelin3,EDN3)、内皮素转换酶1(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 1,ECE1)、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营养蛋白(neurturin,NTN)、SEMA3C、SEMA3D、NRTN、SOX10、TCF4、Phox2B、KIAA1279、SIP1(smad2 interacting proteinl)、NRG1、GFRα 1、PSPN、ZFHX1B及L1CAM等。这些基因大多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机体内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进一步干扰肠管神经崤干细胞的分化、迁移及增殖。这些过程出现障碍即是肠管神经嵴干细胞定植于肠道,形成先天性巨结肠的根本原因。miRNAs(microRNA,微小RNA)作为一类内源性RNA,分子很小,仅由19-23个核苷酸构成的。这种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是以碱基对配对的方式与其自身靶基因mRNA分子的3’ UTR区即3’非编码区结合,这种特异性的结合引发了靶基因mRNA的翻译抑制(不完全结合)或降解(完全结合),从基因层面上影响调控转录后翻译水平的基因表达。目前的大量研究已发现,miRNAs基因量多,表达丰富,在多种生命过程中,其中包括各种细胞的增殖与调亡、个体器官的发育、系统功能的维持、多种应激反应及许多疾病的发病等,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证实了神经系统的发育与miRNA密切相关,因此,肠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很可能和miRNA的基因调控作用有关联。通过目前的一些研究,已经发现miRNAs参与调控了肠神经嵴干细胞的分化、迁移、增殖和调亡的一系列基因表达过程,其和HSCR(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相关。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HSCR患者的狭窄段肠管组织中的确存在着多种miRNAs的异常表达,如:MiR-200a、MiR-141、miR-939、miR-195、miR-218-1、miR-150-5p、miR-124及miR-206 等。在HSCR患者的狭窄段肠管组织中,这些miRNAs有些表达升高,有些表达降低,一般均通过与相应的靶基因结合,在基因水平上参与了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过程。但由于目前miRNAs在小儿巨结肠中的研究仍不足,很多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种先天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仍需要大量的研究去阐明。为了进一步探索miRNAs在该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需要集中先天性巨结肠组织中的miRNAs,建立表达谱,筛选出其中一些特异性的miRNA,应用现有的基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技术层面上,众多研究者目前广泛采用的是miRNA基因芯片技术。由于这种技术具有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优点,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在实际使用中效果非常好。本课题中,我们也采取了这种检测技术。我们利用该技术对切除的病变肠管扩张段与狭窄段肠管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甄别、归类、初筛,并建立miRNAs表达谱,从而初步对小儿HSCR病变肠管组织的miRNAs表达谱有大体基本的了解。按照惯例我们把Fold Change≥2且p<0.05定为对miRNA表达有显着性差异的判断标准。通过对miRNAs基因芯片筛选,在一些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管组织(扩张段和狭窄段)中很可能存在异常表达的miRNAs,这些结果很可能存在假阳性,所以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筛选这些miRNAs,接下来我们通过qRT-PCR验证,并将其与miRNA基因芯片筛选进行比对,获得相同的miRNA。选定我们要研究的miRNA后,首先,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体外细胞学实验去探索我们选定的miRNA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病中的作用;然后,我们将通过生物信息学进行靶基因预测并进行相关的实验进行验证;最后,我们会对此miRNA导致HSCR发病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相应的研究。材料和方法材料:收集在山东省立医院就诊并手术的32例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肠狭窄段及扩张段手术标本,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4月-5岁。经术前钡造影、直肠肛管测压、病理结果证实。4例进行芯片检测,28例进行扩大样本量验证。方法:1、利用miRNAs基因芯片(芯片由上海康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进行筛选,发现差异表达的miRNA,miRNAs表达有显着性差异判断标准为FoldChange ≥2 且 p<0.05。2、通过对HSCR组织miRNA基因芯片扫描结果进行筛选及分析,最终选出目前尚未报道而且和神经发育关系比较密切的miR-140-5p作为研究对象,并进一步行qRT-PCR验证。3、选取SH-SY5Y细胞(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和293T细胞(人肾上皮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学实验。慢病毒干扰下调SH-SY5Y和293T细胞中miR-140-5p的表达,将其分为阴性对照组、病毒空转组、miR-140-5p敲除组。qRT-PCR检测细胞转染的效率高低;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转染后的增殖能力变化;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敲除miR-140-5p后,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140-5p敲除后调亡及自噬相关的蛋白(Bax、Beclin-2、cleaved-caspase-3、pro-caspase-3、cleaved-parp-1)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用于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记录其变化;4、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预测miR-140-5p的靶基因为EGR2,并进一步验证在先天性巨结肠中miR-140-5p是通过调控EGR2发挥作用。5、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管组织与正常肠管组织中EGR2的相对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EGR2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6、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AKT)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实验分析AKT信号通路在HSCR发病中的作用。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SPSS公司,芝加哥,USA)统计软件。本课题实验数据均采用t检验(Student’s t-test)、x 2检验或Fisher精确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小儿巨结肠狭窄段及扩张段miRNA基因芯片检测结果通过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表明:与扩张段组织相比,狭窄段组织中有40种差异表达miRNA(显着性差异判断标准为Fold Change≥2且p<0.05。),其中24 种 miRNA 高表达,比如:miRNA-483-5P、miRNA-218-1、miRNA-195、miRNA-124、miRNA-25、miRNA-133a等,具体结果见表1-1;16种miRNA低表达,比如:miRNA-141-3P、miRNA-373-5P、miRNA-9-5P、miRNA-140-5P 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总结见表1-2。选取下调miRNA中差异表达明显、目前尚未报道而且和神经发育关系比较密切的miR-140-5p作为研究对象。qRT-PCR扩大样本验证miR-140-5p在小儿巨结肠狭窄段组织中呈低表达,和miRNA基因芯片结果一致。二、体外细胞学实验及相关功能学试验验证1.CCK8试验表明miR-140-5p的下调降低了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显示miR-140-5p的下调促进细胞凋亡;流式细胞结果表明miR-140-5p的下调促进了 SH-SY5Y和293T的凋亡;划痕实验表明miR-140-5p的下调导致细胞迁移能力的下降;而Transwell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miR-140-5p的下调降低了细胞的迁移能力。2.运用靶基因预测软件Targetscans预测miR-140-5p作用于巨结肠的靶基因可能为EGR2。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miR-140-5p可以对EGR2的3’ UTR起到抑制性调控作用。共转染实验证明,在HSCR中,miR-140-5p通过调控靶基因EGR2发挥作用。3.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EGR2在狭窄段肠管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miR-140-5p表达与EGR2呈现明显的负相关,SH-SY5Y和293T在敲低miR-140-5p后EGR2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 SH-SY5Y 和 293T 在敲除 miR-140-5p 后,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下调,使用Akt通路激活剂SC79后,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得到恢复。提示下调miR-140-5p可能通过其靶基因EGR2抑制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SH-SY5Y和293T的增殖、迁移能力,同时促进其凋亡。说明miR-140-5p能够利用Akt信号通路参与HSCR发病。结论1、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肠管和扩张段肠管存在miRNA表达差异,多种miRNAs参与了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发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MiR-140-5p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组织中下调,抑制肠神经嵴干细胞在肠道的增殖、迁移及分化,诱导凋亡,促使HSCR在胚胎早期的发生发展。3、MiR-140-5p可能通过调控其靶基因EGR2抑制AKT信号通路参与HSCR的发病机制。

二、肺癌组织中内皮素表达与DNA含量及预后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癌组织中内皮素表达与DNA含量及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EDNRB基因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思路
    四、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章 2013~2017 年南京市肺癌死亡疾病负担及预测模型
    1.1 资料来源和统计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TCGA数据库对EDNRB基因与LUAD关系研究
    2.1 材料及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EDNRB基因在LUAD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3.1 材料及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Review the role of LCSCs and EDNRB gene in mechanism of lung cancer and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y
    Reference
作者简介
致谢

(2)EBV相关胃癌中ET-1/ETAR轴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试剂和耗材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1.1.3 常用试剂配制
    1.2 细胞系及胃癌组织标本的选择
        1.2.1 细胞系的选择
        1.2.2 胃癌组织标本的选择
    1.3 细胞处理
        1.3.1 实验前准备
        1.3.2 细胞复苏
        1.3.3 培养液的更换
        1.3.4 细胞传代
    1.4 ET-1 甲基化状态检测
        1.4.1 细胞系DNA提取
        1.4.2 DNA样本的焦亚硫酸盐修饰
        1.4.3 亚硫酸盐基因组测序
    1.5 ET-1 及相关基因mRNA检测
        1.5.1 细胞系RNA提取
        1.5.2 cDNA合成
        1.5.3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
        1.5.4 microRNA逆转录
        1.5.5 miRNAs表达水平的检测
        1.5.6 Real-time qPCR结果数据分析
    1.6 ET-1 及相关蛋白检测
        1.6.1 细胞系总蛋白的提取及浓度测量
        1.6.2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系中蛋白的表达
        1.6.3 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 作用后检测蛋白表达变化
        1.6.4 MEK1/2通路抑制剂PD0325901作用后检测蛋白表达变化
        1.6.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ERK1/2和ET-1 蛋白的表达
        1.6.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
    1.7 免疫荧光检测胃癌细胞中蛋白亚定位
    1.8 细胞生物学表型的检测
        1.8.1 细胞增殖实验(CCK-8)
        1.8.2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实验
        1.8.3 细胞迁移实验检测
        1.8.4 细胞周期实验检测
    1.9 统计学和图像分析
结果
    2.1 Real-time PCR检测胃癌细胞系中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
    2.2 胃癌细胞系及组织中ET-1 及相关蛋白的表达
    2.3 ET-1 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4 miRNAs(-1、-125a、-125b)在EBVaGC和 EBVnGC中的表达
    2.5 ET-1 启动子和第一外显子甲基化状态检测结果
    2.6 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胃癌细胞系中ERK/MAPK表达情况
    2.7 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细胞系中ERK1/2 表达情况
    2.8 LY294002和PD0325901 通路抑制剂作用后相关蛋白表达变化
    2.9 干扰FOXO1 基因对ET-1 蛋白表达的影响
    2.10 EB病毒对ET-1 蛋白表达的调控
    2.11 BQ123对LMP1 蛋白表达的影响
讨论
    ET-1/ETAR 轴在胃癌中的作用
    甲基化在 EBV 相关胃癌中的作用
    miRNAs在EBV相关胃癌中的表达及调控
    EBV对PI3K/AKT和RAS/RAF/MEK/ERK通路调控作用
    FOXO1转录因子对ET-1表达的调控作用
    BQ123靶向治疗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4)肺癌组织中内皮素表达与DNA含量及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检测方法
结果
    一肺癌ET阳性表达率及图像分析结果
    二肺癌DNA含量及倍体类型(见表2)。
    三瘤组织ET与DNA含量关系
    四FT表达与病理、临床关系
讨论

(5)内皮素(ET-1)在肺癌组织和周围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三、 论文正文
四、 论文参考文献
五、 附图
六、 致谢
七、 综述
八、 综述参考文献

(6)NUPR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及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研究结论
    附图
    附表
第二部分 :NUPR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分子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研究结论
    附图
    附表
第三部分 :NUPR1在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研究结论
    附图
创新性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中文综述 NUPR1的功能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Ⅰ
外文论文Ⅱ

(7)痰热清注射液对脑梗死后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从毒论治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一、中风病中西医论治现状
        二、从毒论治中风病的理论基础
        三、解毒法治疗中风病的当代实践
        四、常用解毒类方药治疗中风病的现代研宄
        五、总结和展望
        六、参考文献
    综述二 痰热清注射液成分、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一、痰热清注射液出自名家,历经考验,疗效确切
        二、痰热清注射液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三、痰热清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四、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五、痰热清注射液从解毒切入治疗中风的研宄现状和展望
        六、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1 引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
    研究一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生物学机制
        1 引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二 不同剂量痰热清注射液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三 痰热清注射液对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创新点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HOXD9/MALAT1/miR-181b-5p/MEF2A信号轴调控冠状动脉慢血流血管内皮功能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LncRNA MALAT1 对冠状动脉慢血流内皮功能损伤的作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软件
        2.2 研究对象
        2.3 临床资料
        2.4 CAG检查
        2.5 超声心动图
        2.5.1 图像采集
        2.5.2 图像分析
        2.6 FMD
        2.7 血液学指标
        2.7.1 患者血浆采集
        2.7.2 ELISA法检测血清ET-1 水平
        2.7.3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浆MALAT1及miR-181b-5p水平
        2.8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两组一般临床参数比较
        3.2 CAG结果
        3.3 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
        3.4 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
        3.5 两组MALAT1和miR-181b-5p表达情况
        3.6 MALAT1和miR-181b-5p与 ET-1 及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MALAT1 通过miR-181b-5p/MEF2A轴参与调控冠状动脉慢血流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1.3 试剂配制
        2.1.4 主要软件
        2.1.5 生物信息学网站
        2.1.6 细胞
        2.2 实验方法
        2.2.1 HUVEC细胞培养与CSF处理
        2.2.2 细胞复苏
        2.2.3 细胞换液,传代
        2.2.4 细胞冻存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OXD9,MALAT1,miR-181b-5p,MEF2A和 ET-1 表达变化
        2.2.6 细胞计数
        2.2.7 细胞转染
        2.2.8 细胞增殖实验
        2.2.9 细胞EdU实验
        2.2.10 细胞凋亡实验
        2.2.11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2.2.12 BCA蛋白定量(96 孔板)
        2.2.13 Western blot
        2.2.14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2.2.15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MALAT1在CSF-HUVECs中高表达
        3.2 沉默MALAT1 可改善CSF-HUVECs内皮功能
        3.3 MiR-181b-5p参与调控CSF-HUVECs内皮功能
        3.4 miR-181b-5p结合MALAT1 逆转MALAT1对CSF-HUVEC内皮功能的损伤
        3.5 MEF2A对 ET-1 进行转录调控参与调节CSF-HUVECs内皮功能
        3.6 MEF2A作为miR-181b-5p的靶基因参与MALAT1/miR-181b-5p介导的内皮功能调节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HOXD9 转录调控MALAT1 影响冠状动脉慢血流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1.3 试剂配制
        2.1.4 主要软件
        2.1.5 生物信息学网站
        2.1.6 细胞
        2.2 实验方法
        2.2.1 HUVEC细胞培养与CSF处理
        2.2.2 细胞复苏
        2.2.3 细胞换液,传代
        2.2.4 细胞冻存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OXD9 mRNA,MALAT1 和ET-1 mRNA的表达变化
        2.2.6 细胞计数
        2.2.7 细胞转染
        2.2.8 细胞增殖实验
        2.2.9 细胞EdU实验
        2.2.10 细胞凋亡实验
        2.2.11 Western blot
        2.2.12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2.2.1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HOXD9在CSF-HUVECs中高表达
        3.2 HOXD9对MALAT1 进行转录调控参与调节CSF-HUVECs内皮功能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循环血非编码RNA作为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1.ncRNA
    2.细胞外和循环血ncRNA
    3.ncRNA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
    4.n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局限性和挑战
    5.n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高压氧对化学性缺氧肺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设备与仪器
    2.2 药物
    2.3 细胞株及其培养
    2.4 实验方法
    2.5 高压氧处理
    2.6 检测高压氧处理后培养基氧分压
    2.7 MTT法检测A549细胞活力
    2.8 CCK-8检测A549细胞增殖情况
    2.9 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法检测CoCl2对A549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的影响
    2.10 LDH活性检测
    2.11 细胞划痕实验
    2.12 细胞侵袭分析
    2.13 附着与分离实验
    2.14 Hoechst33258染色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
    2.15 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EMT标记蛋白、MLCK、MMP-9、GRP78、CHOP、P53的表达以及JNK、ERK和P38磷酸化水平的改变
    2.1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CoCl_2对肺腺癌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
    3.2 CoCl_2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3.3 CoCl_2对肺腺癌A549细胞HIF-1α表达的影响
    3.4 高压氧治疗干预后,对肺腺癌A549细胞氧含量影响
    3.5 HBO治疗可降低缺氧所致肺腺癌A549细胞LDH活性的增加
    3.6 CoCl_2处理及高压氧联合治疗后,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
    3.7 CoCl_2处理及高压氧联合治疗后,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
    3.8 CoCl_2处理及高压氧治疗后,对肺腺癌A549细胞附着和分离能力的变化情况
    3.9 高压氧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的细胞凋亡
    3.10 CoCl_2处理及高压氧联合治疗后,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
    3.11 CoCl_2处理及高压氧治疗后,对于肺腺癌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换相关蛋白的变化
    3.12 CoCl_2处理及高压氧联合治疗后,肺腺癌A549细胞MLCK的变化
    3.13 CoCl_2处理及高压氧联合治疗后,对肺腺癌A549迁移相关蛋白MMP-9表达的影响
    3.14 CoCl_2处理及高压氧联合治疗后,对肺腺癌A549细胞GRP78、CHOP表达的的影响
    3.15 CoCl_2处理及高压氧联合治疗,肺癌A549中p53蛋白表达的变化
    3.16 CoCl_2处理及高压氧联合治疗后,对肺腺癌A549 MAPK相关蛋白ERK、p38、JNK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4.1 氯化钴(CoCl_2)成功诱导建立肺腺癌A549细胞缺氧模型、缺氧细胞HIF-1α的表达显着增加、过度缺氧可致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下降
    4.2 高压氧治疗可降低缺氧所致肺腺癌A549细胞LDH活性的增加
    4.3 CoCl_2引起缺氧增加肺腺癌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强度,高压氧治疗可以抑制
    4.4 CoCl_2诱导缺氧及高压氧联合CoCl_2对肺癌A549上皮间充质转换相关蛋白的影响
    4.5 CoCl_2诱导缺氧以及同时高压氧干预,对肺腺癌A549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4.6 .CoCl_2诱导缺氧及高压氧干预对肺癌A549细胞GRP78、CHOP的影响
    4.7 高压氧治疗增加CoCl_2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p53蛋白
    4.8 .高压氧可以降低缺氧诱导A549 细胞中ERK、p38的磷酸化,提高JNK的磷酸化水平
5 结论
    5.1 氯化钴(CoCl_2)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低氧
    5.2 缺氧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以被高压氧治疗抑制,从而发挥高压氧抗肿瘤作用
6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7 对本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缺氧、缺氧诱导因子与癌症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MiR-140-5P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应用miRNA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先天性巨结肠miRNAs表达谱差异
    前言
    材料和方法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MiR-140-5p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英文文章1
英文文章2

四、肺癌组织中内皮素表达与DNA含量及预后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EDNRB基因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卫斐然. 东南大学, 2020(02)
  • [2]EBV相关胃癌中ET-1/ETAR轴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D]. 张倩倩. 青岛大学, 2019(03)
  •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J]. 冷怀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2)
  • [4]肺癌组织中内皮素表达与DNA含量及预后的关系[J]. 许新华,胡国清,鲁明骞,顾纪荣,蔡德鑫,李道俊,薛峰,张小红. 中国癌症杂志, 2002(06)
  • [5]内皮素(ET-1)在肺癌组织和周围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陈庆峰. 青岛大学, 2002(02)
  • [6]NUPR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余江涛. 山东大学, 2021(12)
  • [7]痰热清注射液对脑梗死后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D]. 李中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HOXD9/MALAT1/miR-181b-5p/MEF2A信号轴调控冠状动脉慢血流血管内皮功能机制研究[D]. 赵翠婷.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9]高压氧对化学性缺氧肺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 王勇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10]MiR-140-5P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 杜国强. 山东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肺癌组织内皮素表达、DNA含量与预后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