桤木、木莲、枫香林林分生长指标比较分析

桤木、木莲、枫香林林分生长指标比较分析

一、桤木与木荷、枫香人工林林分生长指标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献志,楚秀丽,黄盛怡,程卫斌,冯贻勇,王斌,周志春[1](2021)在《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营造的15年生木荷林生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营造木荷林的生长表现,指导除治迹地生态修复及木荷高质量林分的培育,以浙江东部地区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营造的15 a木荷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改培模式(纯林和混交2个水平)和坡位(上、中、下坡位3个水平)2个因素,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进行不同改培模式、不同坡位木荷林分的生长量、形质和林分结构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1)木荷林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分别为7.91 m、10.95 cm、3.87 m和0.050 m3,树干分枝较少,分枝角度较大,干形通直圆满,生长与形质表现良好。(2)木荷-枫香混交改培模式下木荷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指标比纯林改培模式分别高33.14%、13.55%、10.05%和57.38%,说明除治迹地木荷-枫香混交种植极大促进了木荷的生长。(3)不同坡位木荷生长表现存在差异,下坡位木荷生长最佳;木荷-枫香混交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坡位条件对木荷生长的影响,同时增加林内生物多样性。(4)在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上营造的15 a木荷林,以Ⅱ、Ⅲ级木为主,无Ⅴ级木;纯林和混交模式木荷径阶分布均为单峰左偏山状(c>1),林分结构尚不稳定;径阶中值为下坡>中坡>上坡。总体而言,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可改培为高质量的木荷林,尤其下坡位木荷表现出更好的生长适应性;采用木荷-枫香混交模式能取得更好的生态修复效果,不仅能够缓解坡位效应,促进木荷生长,而且能够增加林内生物多样性。

刘建峰[2](2021)在《我国常见树种通用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自然与社会影响日益加剧,如何减缓气候变化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碳循环的主体,其在维持全球气候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潜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量是森林重要的基础属性,快速准确地估算与评估森林生物量,对于提升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能力及提高森林管理水平,揭示全球森林的碳储量以及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搜集和整理1980~2019年间正式刊载及发表的我国(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485篇常见树种的生物量文献,获得10科113个树种、5573条记录,并按照植被信息将我国常见树种划分为不同科/属、不同植被功能型,结合大区域生物量方程常用的基本建模方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方法和哑变量模型3种生物量建模方法,分别以基本模型和LSSVM模型研建我国常见树种不同科/属的生物量方程系统,以基本模型、LSSVM模型和哑变量模型3种模型分别研建不同树木功能型的通用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并结合不同的生物量评价方法对所建方程进行方程模拟效果检验。主要结果如下:(1)对我国常见树种不同科/属和3种不同植物功能型研建的生物量方程大多较好,能保证较高的预估精度和决定系数及相对较低的总体误差和个体误差,因此,以科/属或植物功能型建立通用生物量方程总体上是可行的。(2)通过3种建模方法对比发现,3种模型总体上是以基本模型为基础,但其效果各有差异:基本模型保证较小的整体误差,但可能导致较大的个体误差,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LSSVM模型以机器学习为基础,优化基本模型参数,提升了个体的模拟效果,进而保证方程的预估精度;哑变量模型通过引入环境指标等哑变量,更加全面的反映出影响生物量差异的因素,降低了非测树因子等因素对生物量的影响,提高模型适用性。(3)通过不同科/属的生物量建模比较发现,在不考虑环境因素的情况下,LSSVM模拟大多是优于基本模型的,其和基本模拟的不同点在于能够保证相对较小的个体误差,而基本模拟则保证较小的整体误差。LSSVM模型对于生物量变异较大的树种适应性更好。由于不同林分起源、不同生境下的落叶阔叶树种生物量变异较大,增加树高自变量对于提升其方程模拟效果较为明显;而由于部分常绿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间生物量差异较大,对于常绿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的模拟效果则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更多受同一树种生物量的变异影响较大。(4)通过3种不同植物功能型的建模发现,与基本模型和LSSVM模型相比,哑变量模型加入环境因子后,大都降低了模拟误差,提升了模拟精度,说明分布区域和林分起源对生物量存在显着作用,增加环境变量有助于提升方程模拟效果。落叶阔叶树种受纬度影响较大,生物量由南向北递增,林分起源对于其影响也较大;而常绿阔叶树种生物量大多表现出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的现象,可能受湿润度条件的影响较大;针叶树种则未明显表现出受环境因子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构建的我国常见树种不同科/属、不同植物功能型的通用生物量方程模拟效果较好,可运用于实际生物量估算中;而且,增加树高变量有助于提升生物量差异较大的树种的模拟效果;森林起源和分布区域对生物量也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在实际运用时,小区域分布、生物量变异较小的树种选择基本模型即可保证模拟效果,而大区域分布、生物量变异较大的树种则可选择LSSVM模型和哑变量模型,并可根据数据获取难易程度使用其中一种建模方法。但总体来说,现有的生物量建模方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未来需要将不同的建模方法融入到生物量方程研建中,以提升大尺度生物量方程的评估精度,降低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误差,为森林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等提供参考依据。

何绍烽[3](2020)在《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永丰县,地理位置115°41′30″E-115°44′40″E,26°54′35″N-26°54′50″N。它是雩山山脉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植被类型多样,森林群落结构复杂是良好的研究区域。本研究前期是对研究区进行植物本底调查和群落样地调查,后期主要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区内种子植物区系分析选取相似性系数、科属种数量统计与重要保护植物统计等方法;植物群落结构特点和物种多样性分析采用多样性指数、植被分类和重要值等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物种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水浆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种子植物165科657属1336种,分别占江西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百分比为82.5%、56.64%、30%。其中被子植物有160科652属1330种,裸子植物有5科5属6种。科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分布区类型和9个分布区变型,属有14个分布区类型15个分布区变型。2.植物区系有较强的过渡性质。科属分布类型热带成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3.16%、52.35%,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分别36.84%、44.8%。科属区系成分中热带性质均占优,属的温带成分相比于科在增加,科的热带成分在降低,体现保护区植物区系热带向温带过渡性质。3.含较多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区内含有中生代遗留下的裸子植物南方红豆杉、刺柏等;含有伯乐树属、大血藤属和青钱柳属等单型属;含有发育较为原始的多心皮被子植物科如八角科、木兰科等。4.中国特有成分较多。区内有中国特有属17属,中国特有种522种分别占雩山山脉中国特有属和种的89.47%、60.21%。5.珍稀保护植物多。珍稀保护植物共有37科61属81种,其中分为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35科59属79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有9种隶属于8科;《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有32种隶属于18科;国家级保护植物有10种隶属于8科;省级保护植物有66种隶属于28科。6.与乐安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广昌抚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区系相似程度高,其次与武夷山脉的铜钹山、阳际峰和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较高,与罗霄山脉的井冈山、九岭山和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相似性低,这说明水浆自然保护区区系特点具有武夷山脉植物区系地带性。7.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分为植被型9个、群系55个和群丛65个。8.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层次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各植被型间多样性指数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基本符合亚热带森林植被演替特点,说明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良好,水热资源条件丰富。

汪清[4](2020)在《马尾松木荷不同比例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对林分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林分空间结构对林木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以飞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研究对象,根据马尾松与木荷(Schima superba)的混交比分别类型Ⅰ(对照,10马)、类型Ⅱ(8马2木)、类型Ⅲ(7马3木)、类型Ⅳ(6马4木)4种类型设置标准地。通过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计算各类型马尾松的空间结构参数和林分生长指标,分析对比不同类型林分生长状况及其空间结构特征,探讨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与林分生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飞播马尾松林的结构调整、优化及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从类型Ⅰ到类型Ⅲ,马尾松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木平均材积及蓄积量均逐渐减小,而从类型Ⅲ到类型Ⅳ则均增大;平均冠幅从类型Ⅰ到类型Ⅳ则呈现先减后增再减的变化趋势。除类型Ⅱ的平均胸径、单木平均材积显着低于类型Ⅳ(P<0.05)、蓄积量显着低于类型Ⅰ(P<0.05)外,其他因子各类型间差异不显着(P>0.05);3种混交林类型中,除类型Ⅱ木荷的蓄积量显着低于类型Ⅲ、类型Ⅳ(P<0.05)外,其他因子各类型间差异不显着(P>0.05)。马尾松、木荷各径级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及单木平均材积均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大。各生长因子的变异系数有所不同,表现为平均胸径的变异系数较小,而蓄积量的较大,且木荷的变异系数大于马尾松。(2)马尾松种内平均竞争指数大小排序为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类型Ⅳ,且在所有径级中类型Ⅰ与类型Ⅱ、类型Ⅲ及类型Ⅳ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类型Ⅱ、类型Ⅲ、类型Ⅳ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种间平均竞争指数则为类型Ⅱ、类型Ⅲ与类型Ⅳ均差异显着(P<0.05),而类型Ⅱ与类型Ⅲ之间差异性不显着(P>0.05);马尾松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种内竞争,类型Ⅱ、类型Ⅲ与类型Ⅳ马尾松种内竞争指数占各类型总竞争指数的百分比分别为83.95%、80.24%和60.84%。马尾松的总竞争指数、种内竞争指数、种间竞争指数与其胸径拟合效果较好的模型均为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其竞争压力与胸径大小呈负相关,当胸径小于20cm时马尾松所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大。(3)不同类型马尾松的平均角尺度以及角尺度频率分布总体相似,类型Ⅱ-类型Ⅳ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468、0.476、0.477和0.467,各类型间差异性不显着(P>0.05),整个林分林木及各径级林木多为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马尾松的平均混交度随混交比例增加不断增大,类型Ⅱ、类型Ⅲ和类型Ⅳ的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173、0.276和0.462,其中类型Ⅱ与类型Ⅳ有显着性差异(P<0.05),林木多处于弱度混交或中度混交,且各类型中均随着马尾松径级的增加各径级平均混交度也在不断增大;类型Ⅰ-类型Ⅳ马尾松的平均开敞度分别为0.236、0.318、0.342和0.255,整个林分林木及各径级林木生长空间处于不足或基本充足状态,且类型Ⅰ、类型Ⅳ的平均开敞度均分别与类型Ⅱ、类型Ⅲ有显着性差异(P<0.05)。(4)竞争指数、角尺度均随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以及单木平均材积的增大而减小,且竞争指数与单木平均材积呈显着负相关,而角尺度与各因子均无显着相关性;混交度与单木平均材积为正显着相关;开敞度与蓄积量为负显着相关。单木平均材积(y)与竞争指数(x1)、混交度(x2)的回归模型为:y=0.069-0.011x1+0.067x2,存在显着线性回归关系;蓄积量(y)与开敞度(x)的回归模型为:y=121.289-216.969x,存在显着线性回归关系。

周瑾婷[5](2019)在《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为华东地区主要的森林资源储存库,拥有多种森林群落,植物物种丰富。同时,该地区也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近30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经济、社会、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巨大的。过去30年虽然有一些局部调查,但存在局限性、不够系统性、调查方法差异、缺乏共享资源数据交流、交换平台等,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值得深入研究:1)两大大山脉的植物多样性现状;2)不同地区植被类型群落特征和结构的差异;3)人类干扰对森林群落的影响,因此对于该地区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的研究十分必要。为此,本研究采用典型样方–样线调查法对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两个地区植物进行了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共调查358km样线、318个20 m×20 m面积达12.72 ha的样方,统计分析了2015–2018年获得的数据,分析了两大山脉物种组成、区系特点、群落特征、历史变化、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对物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黄山山脉、天目山脉基于样方样线法调查数据进行的植物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分析的研究。记录到黄山山脉维管植物有175科760属1848种,其中种子植物158科734属1809种,蕨类植物17科26属39种;天目山脉维管植物173科661属1575种,其中种子植物151科622属1502种,蕨类植物22科39属73种,两山脉含物种数最多的科属均为菊科和薹草属。研究区域内分布有银杏、银缕梅、鹅掌楸、黄山梅等濒危保护野生植物。依据吴征镒对我国科属的区系划分原则,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调查到的种子植物科属均属于14个分布型,都以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属为主要成分,天目山脉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属其占比略大于黄山山脉。对天目山脉物种多样性历史变化的分析表明有5个科及部分种、属本研究未调查到,原因可能为调查范围仍不够广、部分植物物种分布有限等。2)两大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植物群落特征研究。选取了天目山脉的西天目、龙塘山和黄山山脉的黄山、牯牛降这4个主要山体,基于随机样方调查,进行了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揭示西天目山单位面积的物种丰富度最高。根据各样方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和针叶树种重要值的比例,将样方划分成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4种森林群落类型,比较了4个地区这4种森林群落类型的优势种组成、α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径级结构,发现各山体这4种森林群落类型乔木层的优势种组成不相似;揭示在α多样性指数方面,除了针阔混交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外,其它3种森林群落类型的各层次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都以西天目山样方最高;研究也表明在西天目山和龙塘山随机样方中,乔木层主要以胸径小于10 cm的小径木组成,而黄山和牯牛降随机样方中乔木的胸径较大(20 cm以上的个体较多);发现黄山和牯牛降样方乔木层的平均胸径均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递减,但在针阔叶混交林中有升高,认为这很可能是由于这2个地区具有胸径较大的针叶树种---杉木的空间分布造成的。3)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对物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本研究基于人类干扰程度大小将天目山脉的样方分为了天然林(16个样方)、次生林(25个样方)和人工林(24个样方),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物种组成、种-面积曲线、Jaccard相似性系数计算、重要值计算和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林维管植物为80科161属244种,次生林为101科208属332种,人工林为96科209属313种,认为次生林物种丰富度较高的现象符合适当干扰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的理论;研究发现该地区人工林的乔木层大多由毛竹、山核桃等经济树种组成,但大量草本种的侵入使物种数并不低;揭示该地区天然林和次生林乔木层主要由壳斗科、樟科等科的树种组成;研究发现天然林样方乔木层的α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次生林和人工林。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过度的人类干扰会造成自然植被的破坏,降低生物多样性,但适度的人类干扰会对群落生物多样性起到正效应。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对保护华东地区植物多样性提出了增设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人工干预等建议。

邓厚银[6](2019)在《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林与其它典型林分生态功能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粤北生态公益林区低质低效杉木林与其它典型阔叶纯林、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积累营养物质、保育土壤、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净化大气环境等5个方面生态功能指标类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不同林分类型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指数,比较低质低效杉木林(以下统称“杉木林”)与其它林分类型间生态功能大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杉木林与阔叶纯林生态功能比较6种阔叶纯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优于杉木林,总体上阔叶纯林生态功能比杉木林好。不同纯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间存在差异,在各指标间的大小排序也有差别。在积累营养物质方面,红锥碳储量最高(65.14t/hm2),香樟最低(17.47t/hm2),前者是后者的3.7倍,杉木林为22.68t/hm2,仅比香樟林高,其中红锥与杉木、乐昌含笑、火力楠及香樟4种纯林的碳储量达显着差异(P<0.05)。在保育土壤方面,香樟林分的土壤容重最大(1.37g/cm3),乐昌含笑最低(1.29 g/cm3),杉木林为1.30 g/crm3,处于中等水平;红锥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32.62g/kg),香樟林则最低(12.07 g/kg),前者比后者高170.3%,而杉木林为24.75 g/kg,处于中等水平。在涵养水源方面,田间持水量的变幅范围369.70~289.12t/hm2,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火力楠和木荷,杉木林田间持水量均低于红锥、乐昌含笑、火力楠、香樟;红锥林的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最大(11.33 t/hm2),香樟林最小(5.23 t/hm2),前者是后者的2.2倍,杉木林有且仅比香樟林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均是香樟林最高,杉木处于中等水平。在净化大气环境方面,火力楠林分负氧离子最高达881.11个/cm3,杉木林负氧离子浓度最低为255.56个/cm3,火力楠林内负氧离子浓度与剩余林分均达显着差异(P<0.05)。(2)杉木林与不同杉阔混交林生态功能差异分析杉阔混交林具有明显的提高低质低效杉木林生态功能作用,但在不同林分类型中各生态功能评价指标存在差异。在积累营养物质方面,杉木X火力楠碳储量最大(35.51t/hm2),杉木X香樟最小(17.02t/hm2),前者是后者的2倍,两者差异显着(P<0.05),杉木林碳储量为22.68 t/hm2,只比杉木X香樟高。在保育土壤方面,与杉木林相比,杉阔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征水源涵养能力方面的指标如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枯落物有效拦蓄量等都得到了改善。灌木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得到了有效提高。在净化大气环境方面,杉木X火力楠负氧离子浓度最高(1797.33个/cm3),杉木林仅有255.56个/cm3,前者是后者的7倍,杉木X火力楠林内负氧离子浓度与其它林分均差异显着(P<0.05)。(3)不同龄组杉木林生态功能比较不同龄组杉木林生态功能在积累营养物质、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净化大气环境4个方面均是近熟林最高,幼龄林最低,同时不同龄组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存在差异,且各指标的大小排序也有差别。在积累营养物质方面,近熟林碳储量最高达46.20 t/hm2,幼龄林最低为21.89 t/hm2,前者是后者的2倍,两者达显着差异(P<0.05)。在保育土壤方面,各林分的土壤pH值均小于4.5,属强酸性土壤;随年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但不同龄组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着差异。在涵养水源方面,所有土壤持水指标均是幼龄林最大,近熟林最低,前者与后者达显着差异(P<0.05)。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是近熟林最大。在净化大气环境方面,近熟林最大达673.33个/cm3,幼龄林最小为331.11个/cm3,近熟林与幼龄林达显着差异(P<0.05)。(4)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对不同林分类型生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13种林分类型中,混交林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数均高于其相应的纯林。其中杉木X火力楠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香樟纯林最低,低质低效杉木林仅比香樟林高,其大小排序为为:杉木X火力楠(2.512)>杉木×木荷(1.481)>杉木×红锥(1.183)>木荷(0.839)>红锥(0.758)>杉木×乐昌含笑(0.376)>乐昌含笑(0.223)>火力楠(0.023)>杉木×香樟(0.018)>杉木×枫香(0.004)>米老排(-0.256)>杉木(-1.270)>香樟(-1.472)。不同龄组杉木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指数近熟林(0.569)最高,中龄林(0.559)次之,幼龄林(0.482)最低。

郑芊卉[7](2019)在《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政策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渐扩大,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导致的气候变暖早已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一履约期进入尾声,《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世界各国积极实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区域性、自愿性碳交易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建立和发展。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森林经营管理的内涵已经远远大于传统的森林经理,目的也从以生产木材为主转变为维持森林永续发展和利用。但其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对森林资源的调查、规划设计、销售利用等内容。林业碳汇项目在自愿减排市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对自愿减排市场中林业碳交易项目的总结和研究,对今后林业碳汇项目的质量提高有重大意义。论文研究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中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前景。简要分析碳交易市场的种类和机制,阐明森林碳汇与林业碳汇的差别。结合目前全球林业碳交易市场的现状,总结碳交易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历史,梳理其中容易被误解的概念和学者观点,对碳汇、碳交易市场、林业碳汇给出定义。(2)归纳梳理现行方法学。作为项目实施的指导方法和基础工具,方法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的研究,阐明了方法学的内容、类型、结构作用等方面的含义,说明林业碳汇项目的额外性在交易过程中的重要性。(3)分析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基本情况。收集了我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累计公示审定的99个林业碳汇项目设计文本,整理发现60%以上的项目是在2016年完成备案,总实施区面积达2.53 Mhm2,预计总减排量约1.46 GtCO2-e,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中的7个省区。按项目类型整理发现,碳汇造林项目共68个,实施面积70.66万hm2,预计减排量为0.225 Gt CO2-e;林业碳汇经营项目共24个,实施面积176.99万hm2,预计减排量为1.224Gt CO2-e;竹子碳汇项目共6个,其中造林项目1个,营林项目5个,实施面积5.08万hm2,预计减排量为8.82 MtCO2-e。进一步分区研究分析发现,北方的纯林造林应选较长计入期、实施面积大的项目;华南地区造林项目较多,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应提高森林经营类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发展竹林类项目。(4)具体案例研究。广东省大埔县碳汇造林项目开始于2012年4月,主要选用木荷、枫香、香樟、红锥、山杜英、藜蒴等6个乡土阔叶树种进行随机混交种植,在20年计入期内预计产生减排量2.30MtCO2-e,实现年均减排量约为115152 tCO2-e。项目于2016年12月31日完成第一个监测期的数据采集和监测,第一监测期内造林规模为7400 hm2,根据项目涉及文本和监测数据,按照方法学计量监测方法,得到监测期内产生的实际碳汇量为37785 tCO2-e,扣除相应年份(2012-2016)基线碳汇量19040.18 tCO2-e,监测期内实际减排量为18744.82 tCO2-e,比预估减排量低11108.97 tCO2-e。通过项目的设计、预估、实施及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由于立地条件等自然因素导致抽样分层数量变少,而按照树龄做出的项目事前减排量预估略大于监测结果。(5)提出林业碳汇项目发展思路。综合国内外林业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我国自愿减排市场的林业碳交易现状,为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陈发梁[8](2019)在《马尾松木荷枫香混交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喜光、喜温,属强阳性,能耐干旱贫瘠,适应区域范围广。但我国营造的绝大部分马尾松林为单一结构纯林,多样性及稳定性差,容易出现土壤酸化,地力衰退,抵御病虫害能力减弱等诸多不利现象。因此,对于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木荷与枫香属速生阔叶树种,适种范围广,在能生长马尾松的区域也基本上能够生长。本研究通过对福建省连城县莲峰镇在2011年营造的马尾松纯林(以下简称MC)、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以下简称MH)、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以下简称MF)、马尾松+木荷+枫香混交林(以下简称MHF)等各5公顷的8年(以下简称8a)的不同混交林分进行林木生长、林分结构、灌草层多样性、林内温湿度、土壤理化性质、凋落物现存量及林下植被生物量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成果如下:(1)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有利于林木生长,不同林分类型在林木生产力上有一定的差异。8a生的MC、MH、MF、MHF的混交林的平均树高分别为3.89m、4.19m、4.67m、4.71m;平均胸径分别为5.65cm、6.03cm、6.59cm、6.61cm;平均单株林木材积分别为0.0057m3、0.0067m3、0.0089m3、0.0090m3;每公顷蓄积量分别为9.25m3、10.83m3、14.51m3、14.94m3。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林木材积、每公顷蓄积量均表现为MHF>MF>MH>MC。(2)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有助于林分结构的改善,不同的林分类型在林分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8a生的MC、MH、MF、MHF的平均冠幅分别为1.93m、2.15m、2.42m、2.53m;平均枝下高分别为0.92m、0.93m、1.12m、1.17m;平均灌层高分别为0.70m、0.73m、0.84m、0.82m、平均草层高分别为0.52m、0.58m、0.64m、0.69m。具体规律在平均冠幅、平均枝下高、平均草层高、平均灌层高均表现为MHF>MF>MH>MC。(3)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有利于提高灌草层物种的多样性。四种林分类型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均体现为灌木层>草本层。其次,在灌木层丰富度指数上表现为:MC<MH<MHF<MF;草本层丰富度指数上表现为:MC<MH<MHF=MF;灌木层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表现为MC<MH<MF<MHF;草本层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表现为MC<MH<MHF<MF。综上所述,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上体现的数值都直接说明马尾松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要好于MC,马尾松混交林灌草层的物种比MC的多,分布也更加均匀。(4)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有助于林内气温的降低和湿度的增加,不同林分类型在林内小气候影响上有一定的差异。8a生的MC、MH、MF、MHF林内的温度分别为20.84℃、20.09℃、20.1℃、19.78℃;MH、MF、MHF分别比MC林内的平均温度降低3.60%、3.56%和5.08%。MC、MH、MF、MHF林内的平均湿度分别为61.31%、62.69%、62.9%、63.9%。MH、MF、MHF分别比MC林内的平均温度在百分比上分别增加2.26%、2.60%、4.23%。(5)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不同的混交林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上有一定差异,且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8a生的MC、MH、MF、MHF的混交林的平均土壤容重平均值分别为1.585g/cm3、1.525g/cm3、1.500g/cm3、1.495g/cm3;土壤孔隙度平均值分别为41.65%、43.63%、44.45%、44.62%。首先,02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均小于相应2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的值。其次,在土壤孔隙度上MHF>MF>MH>MC;土壤容重上MC>MH>MF>MHF。第三,在最大及最小持水量上,MHF在0-20cm土层中的持水量均比MC的增加了4.38%。在持水量上体现出MHF>MF>MH>MC,说明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对于土壤持水量的增加能力上好于MC的。第四,0-20cm土层的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P、速效K等成分均大于20-40cm土层的相应数值。PH值体现出相反的规律。根据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土壤的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P、速效K、PH值、C/N、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持水量等因子存在相应相关性。根据SPSS多重比较分析,不同的土壤化学性质间存在相应的显着性差异。(6)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有利于增加凋落物现存量及林下植被生物量,不同林分类型的凋落物现存量、厚度及林下植被生物量存在极显着性差异。体现在凋落物现存量、凋落物的平均厚度、凋落物覆盖度及林下植被生物量的规律为MHF>MF>MH>MC。

罗梅[9](2017)在《将乐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利用固定样地观测数据,运用定性与定量、模型模拟、推测演绎、长期观测的研究方法,进行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多功能评价与经营的科学研究。依据样地调查的数据划分演替阶段,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的林分结构特征。收集研究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等资料得出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需求,构建森林结构与功能的耦合机理模型,评价和比较了不同演替阶段常绿阔叶次生林的结构与多功能关系。提出了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对研究区域的常绿阔叶林的多功能经营具有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意义,促进森林经营由分类经营到多功能经营的转变,促进森林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最大实现。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本研究利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三个演替阶段。根据林分蓄积量与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的相关关系,以林分蓄积量作为林分特征的标志性指标来划分常绿阔叶林演替阶段,演替先锋阶段:蓄积量≤ 150 m3/hm2;过渡阶段:150 m3/hm2<蓄积量≤300 m3/hm2;亚顶极阶段:蓄积量>300 m3/hm2。(2)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的林分结构,结果表明:演替先锋阶段群落总体种间关系为显着正关联,过渡阶段群落总体为不显着负关联,亚顶极阶段总体为不显着负关联。Weibull函数能较好地拟合直径分布;随着演替阶段的进展,成熟林木密度和大径级林木蓄积比重逐步增加,先锋阶段小(6~18 cm)中(20~32 cm)大(>34 cm)径级蓄积比例为5:3:2,过渡阶段小中大径级蓄积比例为3:4:3,亚顶极阶段小中大径级蓄积比例为2:3:5。演替先锋阶段、过渡阶段和亚顶极阶段均为增长型群落;演替先锋阶段林层多为2~3层,过渡阶段、亚顶极阶段均为3个林层;林木空间分布在演替初期阶段为团状分布,过渡阶段为偏团状分布,亚顶极阶段接近随机分布。三个演替阶段的林分大小比数接近,均为中庸状态。混交度随着演替进展而增大,亚顶极阶段为极强度混交;随着演替的正向进行,林分结构恢复发展的同时改良了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3)比较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乔灌草三个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和天然更新状况。结果表明乔木层、草本不同演替阶段的四个多样性指数均不存在显着差异,灌木层不同演替阶段Glea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Simpson指数存在显着差异,Pielou指数不存在显着差异。多样性随着演替的进展,具有先降后升的趋势。研究了同一演替阶段灌木层的多样性最高,与乔木层和草本层有显着差异,乔木层的多样性高于草本层。常绿阔叶次生林天然更新株数基本能够满足天然更新的密度需求。利用熵值法,从分布状况、生长状况、年龄状况三个方面构建常绿阔叶次生林更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天然更新状况较好,不同演替阶段更新综合值不存在显着差异。(4)研究了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功能需求,确定木材生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物种多样性保护和风景游憩为主要的功能需求。选择了平均胸径(X1)、平均树高(X2)、蓄积(X3)、林分密度(X4)、林分混交度(X5)、土壤孔隙度(X6)、乔木Shonnon-Wiener指数(X7)、灌木Shonnon-Wiener指数(X8)、草本Shonnon-Wiener指数(X9)、天然更新综合值(X10)、灌木盖度(X11)、草本盖度(X12)、林分年龄结构(X13)、林分垂直结构(X14),共14个结构因子,构建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模型。F多=0.124X1+0.144X2+0.188X3+0.036X4+0.198X5+0.225X6+0.153X7+0.100X8+0.05 1X9+0.061X10+0.063X11-0.043X12+0.168X13+0.170X14利用森林结构与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评价了演替先锋阶段、过渡阶段、亚顶极阶段的多功能值,结果表明三个演替阶段存在显着差异,多功能值随着演替阶段的上升而增大。(5)对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目标结构体系、调整技术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易于操作的动态的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多功能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6)构建了主导结构因子林分蓄积量与森林多功能的非线性模型:F多=0.3038ln(V)-0.9422,提出了森林多功能成熟概念,研究得出林分蓄积量到达500 m3/hm2时,森林达到多功能成熟。

李斌[10](2015)在《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及其碳吸存潜力》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准确估算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碳循环过程研究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利用湖南省1983-1987年至2009年4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全国一类森林资源清查湖南省6605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结合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观测数据,估算了湖南省4个清查期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层、土壤层的碳储量,研究其动态变化趋势、区域分布特征以及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的碳吸存潜力,探寻了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状况及其影响因子,为准确评估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为:(1)湖南省针叶树、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毛竹、灌木各器官碳含量(gC/g)变化范围分别为 0.491~0.566、0.421~0.549、0.449~0.550、0.470~0.496 和 0.463~0.505,算术平均值分别为0.519、0.501、0.495、0.486、0.484 gC/g;湖南省现有森林主要树种各器官算术平均碳含量为0.504 gC/g;同一树种各器官碳含量差异不显着,不同树种各器官碳含量由高至低的排序不完全一致,树干碳含量普遍较高于其它器官,多树种地上部分算术平均碳含量普遍高于其地下部分。不同省区同一树种同一器官碳含量及其各器官算术平均碳含量差异不大。(2)从1987年到2009年,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净增加(碳汇)为66.40×106 tC,占全国同期乔木林植被碳汇的4.31%,碳密度提高了 5.65 tC/hm2;阔叶林碳汇最大(48.43×106tC),其次是杉木林(9.54×106tC)和松木林(6.68×106tC),各乔木林植被碳密度波动较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均表现为碳汇,中龄林碳汇最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植被碳密度依次提高了 4.75、4.09、0.83 tC/hm2,而成熟林、过熟林分别下降了 6.87、13.88 tC/hm2;天然林、人工林植被碳汇分别为41.01×106、25.39×106tC,天然林植被碳储量占全省同期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人工林呈上升趋势,人工林、天然林植被碳密度分别提高了 4.91、7.19 tC/hm2。表明近20多年来,湖南省乔木林恢复迅速,碳汇作用明显,储碳能力明显提高,阔叶林对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汇功能贡献最大,成熟林、过熟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幼、中龄林碳汇功能正逐步发挥主导作用,天然林在湖南省乔木林碳储量占有重要地位,人工林植被碳汇功能正逐步提高。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包括疏林)碳储量为180.53×106tC,乔木林最高,占全省现有森林植被碳储量63.45%,其次是竹林,占21.11%,而疏林最低,占0.32%;不同森林类型植被碳密度差异明显,竹林最高(48.95 tC/hm2),其次是乔木林(15.66 tC/hm2),最低是疏林(5.56 tC/hm2)。从1987年到2009年,湖南省森林植被(包括疏林)碳汇为84.87×106tC,乔木林最大,占全省同期森林植被碳汇78.24%,竹林、灌木林分别为全省森林植被碳汇贡献了 33.31%和2.39%;经济林、疏林分别净减少了8.50×106、3.33×106tC;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密度持续上升,提高了 6.24 tC/hm2。各森林类型植被碳储量均随其面积变化而变化。(3)从1987年到2004年,乔木林植被碳储量均表现为:湘西南、湘南为最高分布区,湘西北、湘东为较高分布区,湘中、湘北为最低分布区;乔木林植被碳汇、面积的区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出湘南、湘西南、常德、长沙快速提高,中部地区缓慢提高,而乔木林植被碳密度却表现为:湘中快速提高,湘西北、湘西南、湘南、常德、株洲缓慢提高;各地州市乔木林植被碳储量与其乔木林面积、碳密度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各地州市乔木林面积构成比例及其不同乔木林碳密度的差异显着相关;杉木林、松木林、阔叶林是各地州市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且3种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的区域变异明显,但区域变异格局变化不大;各地州市各乔木林植被均起碳汇作用,同一地州市不同乔木林植被碳汇功能差异明显。各龄组乔木林碳储量的区域分布格局均为:湘西南、湘南、湘西北普遍高于湘中、湘东和湘北,幼龄林、中龄林的区域变异最明显,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除常德外)在各地州市均为碳汇,各龄组乔木林碳汇与各龄组乔木林面积变化量呈极显着的线性正相关,与各龄组乔木林碳密度变化量不相关;同一龄组乔木林植被碳密度在不同地州市差异显着,且随龄组龄级增大差异越大,各龄组乔木林植被碳密度的区域分异格局不同。人工林植被碳储量的区域分布格局基本不变,各地州市人工林面积、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均表现为净增加,且碳储量、面积的区域变化格局基本一致,但碳密度的区域变化格局不同;天然林植被碳储量的区域分布格局与人工林相似;除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常德外,其它地州市人工林碳汇高于天然林;各地州市人工林、天然林碳汇与其面积变化量均呈极显着的线性正相关,与碳密度变化量不相关,表明各地州市人工林、天然林植被碳汇主要来自其面积的增加。3个调查期,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区域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各地州市森林均起碳汇作用,永州碳汇最大。2003-2004年,森林植被碳密度区域分异减弱,但仍呈现出西南高中东低的趋势。从1987年到2004年,除怀化外,其它地州市森林植被碳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4)湖南省现有乔木林植被的现实碳吸存潜力为331.43×106tC,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不同乔木林类型未成熟林的现实碳吸存潜力差异显着,阔叶林最大,其次是杉木林、松木林,各地州市未成熟乔木林植被的现实碳吸存潜力在5.86×106~69.10×106tC之间变化。从2014年自然生长到2025年时,现有未成熟林还能净固定碳量为54.76×106tC,中龄林碳吸存潜力最大,地州市间变幅较大;现有未成熟林分别到达成熟阶段时,还能净固定碳量为110.47×106tC,幼龄林到成熟阶段时的碳吸存潜力最大。(5)湖南省2000-2014年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层(0-80 cm)有机碳算术平均含量在9.53~22.86 g/kg之间,灌木林、毛竹林、阔叶林显着高于其他森林类型,各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显着指数下降趋势,分异主要发生在表层土壤(0-40 cm);0-80cm 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在95.44~181.30 tC/hm2之间,平均值为137.15 tC/hm2,主要分布在0-40 cm 土层中,随土壤深度增加,各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差异下降,受森林类型的影响逐渐减弱。从1987年到2009年,乔木林土壤层(0-80cm)有机碳储量净增加了 414.86×106tC,面积加权平均有机碳密度提高了10.98 tC/hm2,不同乔木林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储量的差异随着时间进程逐渐增大,主要分布在杉木林、松木林、阔叶林。各龄组乔木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幼龄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占全省同期乔木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中龄林、近熟林总体呈上升趋势,成熟林变化不大,过熟林呈下降趋势;幼龄林、中龄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呈上升趋势,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呈下降态势。天然林是湖南省乔木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正逐步提高。经济林、灌木林、竹林对湖南省森林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储量贡献不同,且动态变化趋势也不同。森林土壤层有机碳储量的变化与各森林类型面积的变化密切相关。3个调查期,乔木林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储量的区域分布格局均呈现出:湘西南、湘南为高分布区,湘西北、湘东、湘中、湘北为低分布区,与乔木林面积的区域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各地州市乔木林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储量的差异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各地州市乔木林土壤均起碳汇作用,与各地州市乔木林面积的变化有关;乔木林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密度的区域分异格局基本不变,各地州市乔木林面积构成比例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州市乔木林土壤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除衡阳、湘潭外,其它地州市乔木林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均为净增加。因此,在林地面积有限条件下,各地州市可通过调整乔木林面积构成比例,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的阔叶林面积,提高本地区乔木林土壤层有机碳储量、碳密度。湖南省森林土壤层有机碳储量的区域分布格局与乔木林土壤层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各地州市森林土壤层有机碳储量随着森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6)湖南省现有森林(包括疏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764.04×106tC,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储量为植被碳储量的8.77倍。乔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最高(1171.19×106 tC),而疏林生态系统最低;现有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63.60 tC/hm2,竹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最高,为202.96 tC/hm2,其次是灌木林(190.86 tC/hm2),再次是乔木林(160.13 tC/hm2),经济林最低(138.27 tC/hm2)。在乔木林生态系统中,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最大(594.39×106tC),其次是杉木林、松木林;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最高(192.76 tC/hm2),国外松林最小(98.85 tC/hm2),杉木林、松木林、杨树林、桉树林较低。从1987年到2009年,湖南省森林(包括疏林)生态系统碳汇为411.04×106 tC,碳密度提高了 15.04 tC/hm2,乔木林生态系统碳汇最高(481.26×106tC),碳密度提高了 16.61 tC/hm2,竹林生态系统碳汇为20.87×106tC,碳密度提高了 31.69 tC/hm2,灌木林碳汇为2.03×106tC,经济林、疏林生态系统分别净减少了 8.50×106tC和3.33×106 tC;无论乔木林还是经济林、竹林、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区域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均与其同期面积的区域分布格局相吻合,乔木林、竹林、疏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区域分布格局基本不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还是其植被、土壤层碳储量均与其面积及其面积构成比例密切相关,而森林面积及其面积构成比例均随着林业各项政策导向、人类生产活动的需要而发生变化,如人类采伐活动,将大面积用材防护林改作为经济林、将林地用于工业、农业和商业开发活动,特别是近20多年来大规模的人工造林活动显着地影响了森林面积及其面积构成比例。可见,人类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碳储量、碳汇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扩大乔木林面积,特别是增加阔叶林面积,调整森林面积构成比例,是增强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途径。

二、桤木与木荷、枫香人工林林分生长指标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桤木与木荷、枫香人工林林分生长指标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营造的15年生木荷林生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样地设置与调查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木荷林生长特征分析
    2.2 不同改培模式及不同坡位的木荷林生长性状 比较
    2.3 木荷林林木分级比例及径阶分布参数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2 结论

(2)我国常见树种通用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生物量
        1.2.2 生物量方程研究进展
        1.2.3 大尺度生物量研究进展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提取
        2.1.1 文献查找
        2.1.2 文献筛选
    2.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2.2.1 数据收集
        2.2.2 生物量数据预处理
    2.3 生物量方程研建
        2.3.1 植被类群划分
        2.3.2 基本模型
        2.3.3 LSSVM模型
        2.3.4 哑变量模型
    2.4 生物量方程检验
    2.5 数据分析
3 我国常见森林树种的生物量及其方程研究概述
    3.1 文献信息汇总
    3.2 林分信息概述
4 基于树种科属的生物量方程研建
    4.1 落叶阔叶树
        4.1.1 杨属
        4.1.2 桦木属-桤木属
        4.1.3 刺槐属
        4.1.4 壳斗科落叶树种
    4.2 常绿阔叶树
        4.2.1 桉属
        4.2.2 木荷属
        4.2.3 相思树属
        4.2.4 楠属
        4.2.5 樟属
        4.2.6 壳斗科常绿植物
    4.3 针叶树
        4.3.1 油松
        4.3.2 落叶松属
        4.3.3 马尾松
        4.3.4 红松
        4.3.5 云杉属-冷杉属
        4.3.6 杉木
    4.4 小结与讨论
5 主要植物功能型生物量方程研建
    5.1 不同方程参数及回归曲线
    5.2 不同方程检验结果
        5.2.1 落叶阔叶树
        5.2.2 常绿阔叶树
        5.2.3 针叶树
    5.3 小结与讨论
6 讨论与展望
    6.1 讨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1 国外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2 我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3 植被分类研究进展
        1.2.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5 区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4 植被概述
    2.2 保护现状
3 水浆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植物种类调查
        3.1.2 数据分析
    3.2 种子植物组成分析
        3.2.1 种类和数量
        3.2.2 种子植物科与属的组成
    3.3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3.1 优势科和表征科
        3.3.2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3.3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3.4 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4 珍稀濒危植物
    3.5 植物区系相似性比较
    3.6 小结
4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
    4.1 研究方法
        4.1.1 群落调查
        4.1.2 重要值
        4.1.3 群落分类
        4.1.4 多样性指数
    4.2 植物群落类型
    4.3 主要植物群落组成及特征
        4.3.1 暖性针叶林
        4.3.2 针阔叶混交林
        4.3.3 阔叶林
        4.3.4 竹林
        4.3.5 灌丛
        4.3.6 水生植物和草丛
        4.3.7 人工林
    4.4 不同植被型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4.4.1 不同植被型不同层次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4.4.2 不同植被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4.5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5.2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归属
    5.3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群落物种多样性
    5.4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水浆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马尾松木荷不同比例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对林分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与经费支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1.3.2 林分空间结构对林分生长影响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与土壤
        2.1.3 气候
        2.1.4 森林资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标准地设置与调查
        2.2.2 边缘矫正
        2.2.3 空间结构单元确定
        2.2.4 林木竞争指数
        2.2.5 空间分布格局
        2.2.6 树种隔离程度
        2.2.7 林木生长空间
        2.2.8 林分生长因子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林分生长特征分析
    3.1 马尾松生长特征
    3.2 木荷生长特征
    3.3 小结与讨论
4 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4.1 林木竞争强度
        4.1.1 对象木与竞争木特征
        4.1.2 种内竞争
        4.1.3 种间竞争
        4.1.4 总竞争指数
        4.1.5 对象木与胸径间的关系
    4.2 空间分布格局
        4.2.1 林分空间结构单元
        4.2.2 不同类型角尺度及其频率分布
        4.2.3 不同径级角尺度及其频率分布
    4.3 树种隔离程度
        4.3.1 不同类型混交度及其频率分布
        4.3.2 不同径级混交度及其频率分布
    4.4 林木生长空间
        4.4.1 不同类型开敞度及其频率分布
        4.4.2 不同径级开敞度及其频率分布
    4.5 小结与讨论
        4.5.1 林木竞争强度
        4.5.2 空间分布格局
        4.5.3 树种隔离程度
        4.5.4 林木生长空间
5 林分空间结构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5.1 林分空间结构因子与林分生长因子相关性
    5.2 模型构建
        5.2.1 单木平均材积模型
        5.2.2 蓄积量模型
    5.3 小结与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生物多样性
    1.2 森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人类干扰对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4 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研究及主要森林植被类型
        1.4.1 常绿阔叶林
        1.4.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1.4.3 落叶阔叶林
        1.4.4 针阔叶混交林
    1.5 黄山山脉、天目山脉亚热带森林群落研究历史
        1.5.1 黄山山脉
        1.5.2 天目山脉
        1.5.3 存在问题
    1.6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7 研究区概况
        1.7.1 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
        1.7.2 水文、气候和土壤
        1.7.3 植被
第二章 天目山脉与黄山山脉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区系特点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
        2.2.2 分析方法
    2.3 结果分析
        2.3.1 各山脉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2.3.2 区系特点
        2.3.3 两大山脉濒危保护植物现状
    2.4 讨论
        2.4.1 两大山脉物种组成及植物区系
        2.4.2 两大山脉濒危及保护植物
        2.4.3 天目山脉物种组成与历史记录的比较
第三章 天目山脉与黄山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的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3.2.3 群落组成分析方法
        3.2.4 α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3.2.5 径级结构分析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各地区植物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3.3.2 各地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分析
        3.3.3 α多样性指数分析
    3.4 讨论
        3.4.1 各地区物种多样性水平的差异
        3.4.2 各样地不同森林类型样方植物群落特征
        3.4.3 各样地不同森林类型样方植物群落径级结构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程度对天目山脉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样方设置
        4.2.3 群落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和相似性指数
        4.2.4 种-面积曲线
    4.3 结果
        4.3.1 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的群落物种组成特征及相似性比较
        4.3.2 三类植物群落的种-面积曲线
        4.3.3 群落各层次优势种和α多样性指数的比较
        4.3.4 人工林不同群落类型物种组成及特征
    4.4 讨论
        4.4.1 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群落特征
        4.4.2 人类干扰对天目山脉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4.3 不同类型人工林群落组成的差异
        4.4.4 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对策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6)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林与其它典型林分生态功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2.2 针叶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2.3 阔叶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2.4 不同杉阔混交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与土壤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植被分布情况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样地设置与调查
    3.3 碳储量、生物量研究方法
    3.4 土壤理化分析方法
    3.5 枯落物持水性能研究方法
    3.6 生物多样性指标计算方法
    3.7 负氧离子研究方法
    3.8 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法
        3.8.1 主成分分析法
        3.8.2 模糊数学法
第四章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生态功能比较
    4.1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林分生长情况、生物量、碳储量分析
    4.2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持水性分析
        4.2.1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土壤物理性质
        4.2.2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土壤化学性质
        4.2.3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土壤水分状况
    4.3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枯落物层持水性分析
        4.3.1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枯落物储量
        4.3.2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枯落物持水特性
    4.4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生物多样性分析
        4.4.1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灌木层生物多样性
        4.4.2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草本层生物多样性
    4.5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负氧离子分析
第五章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生态功能差异分析
    5.1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林分生长情况、生物量、碳储量分析
    5.2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持水性分析
        5.2.1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
        5.2.2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
        5.2.3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土壤水分状况
    5.3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枯落物层持水性分析
        5.3.1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枯落物储量
        5.3.2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枯落物持水特性
    5.4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分析
        5.4.1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灌木层生物多样性
        5.4.2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草本层生物多样性
    5.5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负氧离子分析
第六章 不同龄组杉木林生态功能比较
    6.1 不同龄组杉木林林分生长情况、生物量、碳储量分析
    6.2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持水性分析
        6.2.1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物理性质
        6.2.2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化学性质
        6.2.3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水分状况
    6.3 不同龄组杉木林枯落物层持水性分析
        6.3.1 不同龄组杉木林枯落物储量
        6.3.2 不同龄组杉木林枯落物持水特性
    6.4 不同龄组杉木林生物多样性分析
        6.4.1 不同龄组杉木林灌木层生物多样性
        6.4.2 不同龄组杉木林草本层生物多样性
    6.5 不同龄组杉木林负氧离子分析
第七章 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7.1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不同杉阔混交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7.2 不同龄组杉木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政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特点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碳交易的理论与机制
    2.1 碳交易的基本概念
    2.2 碳交易市场
        2.2.1 国际主要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2.2 国际主要碳交易市场的分类
        2.2.3 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
    2.3 林业碳汇交易
        2.3.1 碳汇与林业碳汇
        2.3.2 林业碳汇交易
        2.3.3 国际林业碳汇交易进展
        2.3.4 国内林业碳汇交易
    2.4 碳交易的机制
        2.4.1 配额登记记录机制
        2.4.2 计量报告核查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比较分析
    3.1 方法学的定义和分类
    3.2 方法学结构与作用
        3.2.1 基线方法学
        3.2.2 监测方法学
        3.2.3 额外性
    3.3 方法学基本情况
        3.3.1 CDM方法学
        3.3.2 国际自愿减排方法学(VCS)
        3.3.3 中国自愿减排方法学(CCER)
        3.3.4 广东碳普惠制(PHCER)
        3.3.5 福建省林业碳汇(FFCER)
        3.3.6 熊猫标准
    3.4 开发方法学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第四章 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类型与交易分析
    4.1 林业碳汇项目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类型
        4.1.1 林业碳汇交易的基本要素和要件
        4.1.2 我国林业碳汇主要类型
    4.2 我国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情况
        4.2.1 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4.2.2 我国林业碳汇项目交易进展
    4.3 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差异比较
        4.3.1 项目分布差异比较
        4.3.2 项目类型差异比较
        4.3.3 经营区差异比较
    4.4 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具体案例分析-广东省大埔县碳汇造林项目
    5.1 项目区基本情况
    5.2 项目概况
        5.2.1 项目实施目的
        5.2.2 项目造林设计
        5.2.3 其他合规内容
    5.3 项目基线方法学研究
        5.3.1 基线方法学的选择和适用
        5.3.2 项目事前碳汇量的估算
        5.3.3 事前项目减排量的估算
    5.4 监测方法学的应用
        5.4.1 抽样设计分层样地
        5.4.2 项目活动监测
        5.4.3 抽样方案实施情况
        5.4.4 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8)马尾松木荷枫香混交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1.2 马尾松纯林的优缺点及其混交林的优势
    1.3 国内外对马尾松混交林生态效应的研究情况
    1.4 马尾松、木荷、枫香混交林生态效应研究
2 试验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优越
    2.2 气候条件适宜
    2.3 地形水土特殊
    2.4 森林资源多样
    2.5 实验林位置条件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技术路线
    3.2 调查方法
        3.2.1 林木生长及林分结构的情况调查
        3.2.2 林下灌草层多样性调查
        3.2.3 林内温湿度调查
        3.2.4 土壤的理化性质调查
        3.2.5 凋落物现存量及林下植被生物量调查
        3.2.6 数理统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林分类型林木生长分析
    4.2 不同林分类型林分结构分析
    4.3 不同林分类型灌草层物种多样性分析
    4.4 不同林分类型林内温湿度分析
        4.4.1 不同林分类型林内温度比较分析
        4.4.2 不同林分类型林内湿度比较分析
    4.5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4.5.1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物理性质比较分析
        4.5.2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化学性质比较分析
        4.5.3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相关系数分析
    4.6 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现存量及林下植被生物量分析
5 讨论
    5.1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5.2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5.3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对灌草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4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5.5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6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对凋落物现存量及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6 结论
    6.1 马尾松混交林有利于林木生长
    6.2 马尾松混交林有利于改善林分结构
    6.3 马尾松混交林有利于提高灌草层物种多样性
    6.4 马尾松混交林有利于调节林内小气候
    6.5 马尾松混交林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6.6 马尾松混交林有利于增加凋落物现存量及林下植被生物量
参考文献
致谢

(9)将乐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常绿阔叶次生林研究进展
        1.1.1 常绿阔叶次生林演替
        1.1.2 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
        1.1.3 常绿阔叶次生林退化和恢复重建
    1.2 森林多功能研究进展
        1.2.1 常绿阔叶次生林功能
        1.2.2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评价
        1.2.3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
    1.3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研究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植被状况
    2.5 森林资源状况
    2.6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数据来源
    3.5 技术路线
4 常绿阔叶次生林群落演替及种间关联
    4.1 数据分析方法
    4.2 演替阶段的划分
    4.3 树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
    4.4 群落总体关联性
    4.5 主要种群种对间关联性
    4.6 主要种群种对间的相关性
5 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特征
    5.1 林分非空间结构
        5.1.1 树种组成
        5.1.2 直径结构
        5.1.3 年龄结构
        5.1.4 蓄积结构
    5.2 林分空间结构
        5.2.1 林分垂直结构
        5.2.2 空间结构指数
    5.3 土壤结构
        5.3.1 土壤物理性质
        5.3.2 土壤化学性质
6 常绿阔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及天然更新
    6.1 数据分析
    6.2 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
    6.3 多样性在不同演替阶段的显着性分析及比较
    6.4 多样性在乔灌草层次的显着性分析及比较
    6.5 常绿阔叶次生林更新状况
7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评价研究
    7.1 常绿阔叶次生林森林多功能需求分析
        7.1.1 木材生产功能
        7.1.2 水源涵养功能
        7.1.3 水土保持功能
        7.1.4 物种多样性保护功能
        7.1.5 风景游憩功能
    7.2 森林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
        7.2.1 林分结构耦合因子
        7.2.2 耦合因子量化
        7.2.3 耦合模型构建
        7.2.4 耦合模型表达
    7.3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评价
8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
    8.1 经营理念
    8.2 经营原则
        8.2.1 可持续经营原则
        8.2.2 多功能经营原则
        8.2.3 稳定性和多样性原则
        8.2.4 仿自然结构原则
    8.3 经营目标
        8.3.1 树种组成目标
        8.3.2 蓄积结构目标
        8.3.3 直径结构目标
        8.3.4 年龄结构目标
        8.3.5 空间结构目标
        8.3.6 物种多样性目标
        8.3.7 更新结构目标
    8.4 目标林分结构
    8.5 常绿阔叶次生林结构调整
        8.5.1 结构调整因子的选择
        8.5.2 不同演替阶段的林分结构调整
        8.5.3 采伐模式研究
    8.6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成熟
    8.7 多功能经营模式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及其碳吸存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中国不同地理区域森林植被主要树种碳含量及其特点
    1.2.1 温带地区
    1.2.2 亚热带地区
    1.2.3 南亚热带和热带北缘地区
1.3 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估算
    1.3.1 估算方法
    1.3.2 不同空间尺度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估算
1.4 中国森林植被碳吸存潜力的估算
    1.4.1 现有森林植被碳吸存潜力的估算
    1.4.2 实施森林碳汇项目的碳吸存潜力分析
1.5 中国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
2.2 气候、土壤特征
2.3 植被特征和森林资源现状
2.4 社会经济条件 3 研究方法
3.1 森林植被生物量、碳储量估算
    3.1.1 基础数据来源
    3.1.2 森林类型确定
    3.1.3 各森林类型生物量估算
    3.1.4 主要树种碳含量测定和主要林分算术平均碳含量计算
    3.1.5 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估算方法
3.2 现有林分植被碳吸存潜力估算
    3.2.1 现实碳吸存潜力估算
    3.2.2 未来碳吸存潜力估算
3.3 森林土壤碳密度、碳储量估算
    3.3.1 数据主要来源及其整理、补充
    3.3.2 各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碳储量估算方法
3.4 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碳储量估算
3.5 碳丰度指数计算
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主要树种的碳含量
    4.1.1 针叶树不同树种各器官的碳含量
    4.1.2 常绿阔叶树不同树种各器官的碳含量
    4.1.3 落叶阔叶树不同树种各器官的碳含量
    4.1.4 毛竹不同器官的碳含量
    4.1.5 灌木不同器官的碳含量
    4.1.6 各树种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碳含量的比较
    4.1.7 不同省区同一树种碳含量的比较
    4.1.8 小结与讨论
4.2 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动态特征
    4.2.1 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动态
    4.2.2 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动态
    4.2.3 小结与讨论
4.3 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地理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4.3.1 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4.3.2 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空间变化格局
    4.3.3 不同地州市不同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变化
    4.3.4 各地州市各龄组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变化
    4.3.5 不同起源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4.3.6 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4.3.7 小结与讨论
4.4 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的碳吸存潜力
    4.4.1 湖南省现有森林的现实碳吸收潜力
    4.4.2 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未来碳吸存潜力
    4.4.3 小结与讨论
4.5 湖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碳密度动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4.5.1 湖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4.5.2 湖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4.5.3 湖南省乔木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碳密度的动态
    4.5.4 经济林、毛竹林、灌木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碳密度的动态
    4.5.5 湖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碳密度的动态
    4.5.6 湖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5.7 小结与讨论
4.6 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动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4.6.1 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的现状
    4.6.2 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的动态
    4.6.3 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4.6.4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
5.1 湖南省森林植被主要树种的碳含量
5.2 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动态
5.3 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5.4 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的碳吸存潜力
5.5 湖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碳密度动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5.6 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动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6 创新点 7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桤木与木荷、枫香人工林林分生长指标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营造的15年生木荷林生长分析[J]. 陈献志,楚秀丽,黄盛怡,程卫斌,冯贻勇,王斌,周志春. 西部林业科学, 2021(04)
  • [2]我国常见树种通用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建模研究[D]. 刘建峰.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3]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D]. 何绍烽.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4]马尾松木荷不同比例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对林分生长的影响[D]. 汪清.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5]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D]. 周瑾婷. 浙江大学, 2019(02)
  • [6]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林与其它典型林分生态功能比较研究[D]. 邓厚银. 广西大学, 2019(01)
  • [7]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政策与实践研究[D]. 郑芊卉.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8]马尾松木荷枫香混交效应研究[D]. 陈发梁.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0)
  • [9]将乐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研究[D]. 罗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及其碳吸存潜力[D]. 李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桤木、木莲、枫香林林分生长指标比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